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 呂妙芬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xnR9xQ

------------------------------

台灣天主教會組團,一共158位旅客於1月27日搭乘華航包機由桃園直飛菲律賓宿霧,參加四年一度的全球天主教第51屆國際聖體大會,該航班也在飛行途中舉行了國內首次的空中彌撒儀式。台灣聖體團參與8日的宿霧之旅後,於今(3)日搭乘宿霧-台北的包機抵台。

華航表示,台灣聖體團華航宿霧包機以波音737-800機型執飛, 1月27日上午7:00由桃園機場起飛,上午9:40抵達宿霧;華航提供此次包機服務,並配合台灣天主教會首度在飛機上進行高空彌撒。華航近年來推出各式主題班機及包機服務,如幸福曙光、母親節「壽如高松」、「熊本雄賀」、「中華挺中華」棒球主題班機等,為搭乘華航班機的旅客,提供不同的飛行體驗。

華航指出,本屆天主教聖體大會於1月24日至1月31日在菲律賓第二大城宿霧舉行,是全球天主教徒的一大盛事,來自全世界超過百萬人參加。台灣天主教會特別安排台灣聖體團搭乘國籍航空龍頭華航包機前往,也是本屆聖體大會唯一的專機團;該團在當地進行為期8天的宿霧之旅,之後搭乘今日宿霧-台北的包機抵台。

--------------------------------

2015-11-04_195008  

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梵網經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名為戒。蓋父母生我色身,僧生我法身,三寶生我慧命,是故咸須孝順。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

  如曾子云,無故而殺一蟲蟻,非孝也。無故而折一草木,非孝也。

  世孝尚爾,況出世大孝乎。以要言之,真能孝順父母師僧三寶,決不敢犯戒造惡。

  經言孝名為戒者,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夫世間孝,以朝夕色養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親為中,以喻親,於道為大。

  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養三寶,興崇佛事,小孝也。

  脫離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中孝也。

  發無上菩提心,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我父母,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

  舜,盡世間大孝之道,玄德昇聞於堯而為天子。

  今出家兒,盡出世大孝之道,玄德聞於法界,必成無上菩提明矣。

  ---摘自《靈峰宗論》

  蕅益大師說孝道—《孝聞說》 鍾茂森博士主講(共一集) 2010/5/12 中國雲南晚晴軒檔名:57-020-0001

  尊敬的諸位大德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蕅益大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題目叫「孝聞說」,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講解孝道的道理。首先我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蕅益大師其人。

  應該很多淨宗的同修對蕅益大師都是非常熟悉,大師他的法名是智旭,號蕅益,是我們淨土宗第九祖。他俗姓鍾,跟我是本家,祖籍是江蘇吳縣人,自小就有很大的抱負,以聖學為己任。一開始學儒,受到程朱學派的影響,所以對於佛法有誤解,他著書闢佛,批判佛教。到後來他讀了蓮​​池大師,這是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的《竹窗隨筆》之後,知道自己錯了,於是把自己所著的書全部焚燒,這是他十七歲之前的事。到後來就發心學佛,到二十歲的時候讀《地藏經》,就發起出世志,希望能夠出家修行,而且每天念佛。到了二十四歲,有一次聽古德法師講經,古德是蓮池大師的弟子,蕅益大師最佩服的就是蓮池大師,他是私淑蓮池,雖然蓮池大師不在了,但是他的弟子古德在,古德法師也是一位有修有證的大德,所以蕅益大師就拜古德法師為師,聽他老人家講經。後來聽經的時候,忽然產生了疑情,這禪宗裡面非常重視疑情,所謂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不疑就不悟。有疑情,要通過用心的參究才能夠豁然大悟。

  蕅益大師參究,大悟了,在禪宗大悟之後他就歸隱靈峰,在教上下功夫,另外也專精律學,最後他是專弘淨宗。所以他老人家是通宗、通教、通律,而且是闡揚淨土,可謂是佛門的龍象全才。最後他示疾,有疾病,因為他自小身體就不是很好,到後來生病的時候,他就立下遺囑,要求弟子們把他火化之後,把自己的屍骨都削成粉末去布施禽獸和魚類,跟這些眾生結西方緣。後來他的病稍微好了,好了之後,有一天他就趺坐向西,舉手而逝,他是坐著往生的,走的時候只有五十七歲。雖然他走得早,但是他著書立說可以說是著作等身,為我們後世學人提供了大量珍貴的教材。

  他老人家往生之後弟子們給他收殮,三年之後把棺材打開,竟然發現大師頭髮長得很長,把耳朵都蓋住了,而且面貌如生,使到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所以弟子們不忍將大師去按照他的遺願,把他的屍骨削成粉末去餵眾生,於是給他建了個塔,就在靈峰上給他造塔。

  大師著書很多,主要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宗論,一個是世論。宗論,因為他的一生在靈峰歸隱,所以也稱為《靈峰宗論》,總共有十卷。世論,就是專門註解經的,經的解釋叫世論。我們熟知的像《阿彌陀經要解》,還有大師對《楞伽經》、對《心經》、對《法華經》、對《楞嚴經》、對《梵網經》,還有律宗的典籍,還有論等等,非常的多,總共一百九十一卷,這是大師著作非常的豐富。

  印光大師他是非常推崇蕅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印光大師講,說「即使是古佛再來,為《阿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蕅益大師的《要解》」。相傳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大勢至菩薩對於蕅益大師著作這樣的讚歎,我們想想蕅益大師是何人,雖然他沒有暴露身分,但是我們恩師上人講,真的,若不是阿彌陀佛再來,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再來,要不然當不起大勢至菩薩如此讚歎。所以我們相信蕅益大師必定是佛菩薩應化世間,為我們末法眾生開啟一條修學,尤其是淨宗修學的光明大道。他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在法運來講已經是末法時代,但是末法時代的剛開始,所以他老人家出現,肯定是有使命的。他老人家可以說是通儒、通律、通禪、通教,真的是集大成者。

  我們今天從大師《靈峰宗論》第四卷裡頭選取出他的一篇文章「孝聞說」,是他老人家為我們開示什麼是孝道,從世出、世間兩個角度來談孝道。這篇文章不長,文字可以說是言簡意賅,但是講到的理,可以說是非常的精闢,對我們學佛人來講,如何落實孝道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孝道是世出世間法修學的大根大本。淨土宗也不例外,你看淨土三經當中,《觀無量壽佛經》這裡面就給我們講到三福,第一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道,這是第一福的第一條,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在孝道上紮好根基,我們的修學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可以說整個聖賢教育,包括佛法在內,統統都是孝道的教育。修學的過程就是孝道落實和圓滿的過程。好,我們今天認真的來學習這篇文章。

  首先看題目「孝聞說」。這個孝,裡頭的含義極其深廣,孝是因,聞是果。孝聞是出自於《尚書.舜典》裡頭,那是講大舜他事親至孝。我們都知道他在二十四孝是排首位的,他的父母要謀害他,但是舜能夠不僅智慧的保護好自己,同時用自己的至孝感化了父母,這是有智慧、有德行。如果沒有智慧不能保護自己,真的被父母殺害了,這是陷父母於不義,這是不孝。保護自己的同時對父母又毫無任何的怨恨,任勞任怨,最終能感化父母。不僅感化了父母,我們看到傳記當中,感化了鄰裡鄉黨,感化了田野當中的大象、小鳥。他的繼母要故意刁難他,讓他去後山耕田,那個工作量太大了,結果舜毫無怨言就接受,感動得山裡的大像出來給他耕田,小鳥給他播種,這是感動天地。

  同時當時天子是堯,堯帝聽聞舜這種純孝的心行,也被感動,請他出來替國家人民服務,並且把自己兩個女兒都嫁給他,請自己的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這些兒女們跟他交往,確確實實都被他的孝心感動,報告給堯帝,於是堯帝在二十八年之後,舜已經為國家服務了二十八年,經過這樣的考核,最終將天子的帝位傳給了舜。所以舜是「名聞遠達,潛行道德,升聞天朝,堯乃徵用,命之以位而試之也」。聞就是講他的名聲聞達於四方,於是感動了天子堯把他請出來,用他來替國家服務。舜能以孝治天下,真正幫助堯實現和諧社會、和諧世界,他完全是以自己的德行感來的這分福報。所以《中庸》裡面孔子讚歎舜是「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這是講世間的大孝,他的德行可以能夠聞達於四方,聞達於天子,最後使他能夠成為天子。

  出家人,修出世道的人,佛法修行人,要盡出世大孝之道,就像佛一樣,真正成佛了,這一種名聞那是聞於法界,法界中至尊至貴。人間講天子是至尊貴的,成了佛,那是法界裡面最珍貴的,這個是比世間大孝就更高。所以這個孝聞分世間之孝和出世間之孝,兩個雖然境界不一樣,但是道理相同,都是用自己的德行圓滿自己的孝道,來聞達四方、聞達法界,所以這篇文章題目叫「孝聞說」。

  說,這是文體的一種,也叫雜說,一般都是用來說明事物,講述道理,尤其是在唐宋以後比較多,像清朝袁枚有一篇《黃生借書說》,這些都屬於說事理的。我們恩師上人勸我們要在紮好德行的根的同時,要學習一百篇古文,學習文言。我們也嘗試了從這些祖師大德的著述裡面選取一些好文章,既學習德行,也學習文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孝聞說」。

  我把這篇文章分成三個段落,第一段就是第一句話,「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第二段是「梵網經雲」到後面「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第三段是「夫世間孝以朝夕色養為最小」到最後,三個段落。第一段是所謂開宗明義,第二段是為我們說明「孝名為戒」這個意思,第三段是給我們分開世間和出世間法,孝都有小孝、中孝、大孝的說法,一一為我們辨明。好,我們來看第一段,就是第一句,開宗明義。

  【世出世法。皆以孝順為宗。】

  剛才我們提到孝,它的意思極其深廣。中國的文字都特別的有智慧,是智慧的符號,你看一個孝字,上面是個老字頭,下面是個子字底,說明什麼?老一代和子一代合為一體,這叫孝。所以孝的真實義是表一體,我們曉得老一代上面還有老一代,追溯到過去,是無始的,子一代下面還有子一代,延伸到未來是無終的,無始無終是一體,這是孝。這代表什麼?代表自性。時間上講,無始無終是一體,空間上講,十方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相,一切的現相統統是自性所變現的。所以孝它表自性,表宇宙的本體,當然也表本體所現的一切相。誰要是證得自性,那才能叫做孝道的圓滿。所以孝道它也是表性德。

  世出世間法,世法和出世間法,這是講聖賢的教育是『以孝順為宗』的,孝是表自性、性德,順就是隨順自性性德。所以孝順這裡頭就表什麼?性德和修德不二,性修不二,所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是孝順代表的意思。

  性德本自具足的,一點都沒有欠缺,佛有圓滿的性德,我們凡夫也是圓滿的性德,沒有比佛少一點。但是我們的性德現在沒有辦法顯明,像儒家《大學》裡講的,我們有明德,可是明德不明了。我們的明德跟聖人的明德無二無別,一樣的,可是現在我們沒有顯明它,聖人是能夠把明德顯明出來。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呢?就要明明德。

  明明德第一個明字就是顯明,是動詞,把我們本有的明德顯露出來,你就是聖人了。佛法裡面講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統統是具足性德的,但是性德被障蔽住了,它不能顯發出來,把這個障蔽去除掉,性德開顯出來,你就成佛了。世尊成佛之後告訴我們,「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智慧德相跟如來沒兩樣,跟佛一樣的,但是我們現在得不到佛的受用,沒有佛的智慧,沒有佛的德能,沒有佛的相好,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有妄想執著,所以不能現前。現在我們就要修,所謂修就是去除我們的妄想執著,這些是障礙。怎麼修?順著自性性德來修,最終就能夠開發我們的性德,性德寶藏就開啟了,我們的如來智慧德相就現前,這是孝順所代表的意思。

  所以從這裡可以得知,孝、順就是世出世間聖賢教育的大根大本,也是聖賢教育的圓滿。假如我們沒有成佛,不能成聖成賢,孝道就欠缺,因此說「世出世間法,以孝順為宗」。這個宗是崇尚的意思,如果你查字典,你能夠看到它的意思裡面講到,它有重要的意思,有主要的意思。這個宗就是在世出世間法當中最主要的、最重要的宗旨,關鍵修行的方法,這叫宗。宗也稱為修行之要徑,我們要通向我們的目的地,那我們走什麼路,挑那條最近的路,最快速達到目的地的路,這叫要徑、捷徑。這個宗就是我們修行的要徑、捷徑。我們想怎麼樣成聖成賢,如何成佛,孝順是捷徑。宗也有綱領的意思,就是修行的綱領,所謂綱舉目張。我們撒網要抓住那個主要的綱,綱一拉,這網就起來了。領是什麼?領是衣領,提一件衣服你把領子一提,整件衣服就很順了。所以這個宗是教導我們如何修行,這個修行一定是順著自性而修,自性由孝字代表,修行就由順字代表。孝、順,孝是體,順是用,最終證得一體。這篇文章主旨就是這第一句話,後面是蕅益大師為我們開解為什麼說世出世法以孝順為宗。

  我們看第二段,第二段是為我們說明《梵網經》裡面講的孝名為戒的意思。為什麼說孝名為戒,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文章:

  【梵網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名為戒。蓋父母生我色身。師僧生我法身。三寶生我慧命。是故咸須孝順。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

  我們先看到這裡。大師這裡引佛經《梵網經》,《梵網經》也叫做《梵網菩薩戒經》,或者《梵網菩薩戒本》。《梵網經》跟《法華經》、《華嚴經》,三部經都是被公認的一乘經典,這個一乘比大乘更究竟,這是了義中的了義。因為《梵網經》流傳到中國來,只有一品經,只有「菩薩心地戒品」這一品,主要是給我們講菩薩戒,所謂「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其​​他的品就沒有被翻譯過來,現在已經失傳了,就很可惜。

  《梵網經》告訴我們菩薩戒,假如能夠用一個字總括菩薩戒,這個是什麼字?就是孝字。所以《梵網經》裡面有經文講,『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名為戒』。佛教我們要孝順父母,要孝順師僧,師是老師,僧是出家人,當然他代表僧團,是三寶中僧寶。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這三寶要知道有住持三寶,也有自性三寶。我們講皈依三寶,要皈依的是自性三寶,自性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自性法寶是正知正見,正而不邪,這是皈依自性法寶;自性僧寶,僧是清淨和合的意思,淨而不染,這是皈依自性僧寶。真正能皈依這自性三寶,那你就成佛了,念念都是覺正淨,這是真孝順,所以「孝名為戒」。菩薩戒講什麼?就是教你孝,孝就是戒。底下蕅益大師為我們解釋為什麼叫孝名為戒。

  『蓋父母生我色身』,這個蓋是語氣助詞,沒有意思,提起一個開頭。父母生我色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的身體,叫色身。當然它也是除了物質以外還有精神,精神是由受、想、行、識這四部分來組成。所以色受想行識這叫五蘊,也叫五陰,所以我們這叫五陰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和精神和合而成。從哪來的?是父母生我們的。所以父母是我們的身的緣,是條件,緣是條件,沒有父母這個緣,這個條件,我們不可能有這個色身。色身依父母之緣而起的,我們就要感恩這種緣,所謂「緣之所在,恩德弘深」。父母生我們、養我們,給我們生命,這就是很大的恩德。

  『師僧生我法身』,這個三寶裡頭的老師,佛門裡頭的老師,我們講有傳法的、有受戒的,這個佛法裡面的老師生我們法身,法身是依師僧之緣而起的,更是恩德弘深。如果沒有老師生我們的法身,我們永遠不能夠出離六道。

  三寶生我們慧命,我們的慧命得自於三寶,佛法僧長養我們的慧命,讓我們這一生能夠有機會出三界,永脫苦海。所以對於父母我們要孝順,對於師僧三寶更要孝順,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一世,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果然把我們這一生了脫生死,跳出六道輪迴了,那這個恩德是無量無邊的、無盡的。所以對於父母和對於老師都要有孝順心。

  如何修孝順?『而欲修孝順者,尤須念念與戒相​​應』。我們想要孝順父母老師,孝順三寶,最重要的就是「念念與戒相​​應」。要持戒,這個持戒要念念持戒,不能有一刻夾雜犯戒,夾雜著不善,像《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念念與戒相​​應。這個戒是廣義的,當然包括我們講的十善戒、五戒,還包括佛對我們一切的教誨、教誡,我們要依教奉行。

  最根本的戒,我們講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五戒。要持好這五戒不容易,誰能夠真正持好五戒,那才叫真佛弟子。現在(這是我們恩師講的)在佛門當中真正能持五戒的人真叫鳳毛麟角,這個戒要持得清淨,太少了。為什麼我們在家、出家的同修五戒都持不好,原因在哪裡?我們師父上人講,因為前面沒有基礎。基礎是什麼?十善業道。在家人十善業道都做不了,十善業它叫善,還不能稱為戒,這善都沒有達到,戒就不用談了。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身體不能造殺生、偷盜、邪淫,口不造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不起貪瞋痴,這是十善。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這前面沒有根。十善的根是什麼?十善的根是《弟子規》和《太上感應篇》。《弟子規》教我們修身,教我們禮,教我們倫理道德。《太上感應篇》教我們什麼?教我們因果。如果我們不知因果,不可能死心塌地去修善,也不可能持戒精嚴,所以要持戒精嚴必須明信因果,那才能辦得到。對於倫理道德、對於儒家講的禮也要熟知,不能違犯,這是做人的基礎。人都做不好,談什麼作佛?談什麼成聖成賢?所以我們師父強調三個根,《弟子規》是儒家的根,《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十善業道》是佛家的根。這三根都紮實了,那才能入道,你才能稱為孝順。佛家強調戒律,所謂「戒是無上菩提本」,沒有戒就沒有佛法。儒家強調禮,沒有禮就沒有儒。

  所以聖賢之教都是教我們要落實的,要去真幹,不是教我們成為講說之徒,只會說不能做。我們孝順,怎麼孝順?佛家講孝名為戒,儒家也是孝名為禮。你看《論語》當中就有一章講到,「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是什麼?孔子回答孟懿子問的什麼叫孝,夫子答「無違」,無違就是不違禮,具體來說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不管父母生還是死,在與不在,都不能違禮,這不就是講孝名為禮嗎?所以真正克己復禮才能夠以禮事親。父母在的時候我們以禮去侍奉父母,不能違禮,違禮就非孝,父母走了以後,我們安葬父母要循禮,遵循禮,每年祭祀父母也是依禮而行。

  儒家十三經之首的《孝經》就是告訴我們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就這三樁事,《孝經》就是三句話就概括盡了。我們再看看《弟子規.入則孝》,也是如此。你看「入則孝」裡面從「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一段,就是父母在的時候,我們如何事之以禮。這個是養親,養親不僅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

  《孝經》上講事親五致,所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居則致其敬具體落實《弟子規》上頭八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養則致其樂是後面一大段,「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這都是講養則致其樂,養父母讓他們生歡喜,這是具體做法。

  病則致其憂裡頭講到的就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剛才講的事之以禮,這是父母在世,也包括父母有病的時候,我們要晝夜侍,不離床。這都是講到世間對父母的孝敬,從這裡面我們去養成純孝的心。

  父母走了之後要葬之以禮,《孝經》上講的喪則致其哀,就是《弟子規》講的「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 。每年四時祭祀,春夏秋冬都有祭祀,所謂慎終追遠,常常盡孝思,不忘父母,這是祭之以禮。《孝經》上講到祭則致其誠,《弟子規》上講的「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你看這是教我們孝就是禮,沒有禮就沒有孝。我們再看蕅益大師文章下面的一段。

  【如曾子云。無故而殺一蟲蟻。非孝也。無故而折一草木。非孝也。世孝尚爾。況出世大孝乎。】

  大師對於儒的經典非常的精通,旁徵博引,這裡引《禮記.祭義篇》裡頭曾子的話。曾子是孔老夫子的得意門生,曾參,曾子後人稱為宗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聖賢。《禮記.祭義篇》裡面有他的話,「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夫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這就是蕅益大師所講的。曾子講無緣無故要是殺害禽獸乃至蟲蟻,就是一切眾生,這都不是孝,就是不孝。無緣無故去砍伐草木也是不孝。儒家說砍伐樹木都要講究時令,殺禽獸也要看時令。譬如說春天不能殺禽獸,春天是禽獸繁殖的時令,這個時候殺,那是把天德都給損傷了,天有好生之德。孔老夫子講的「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雖然儒家沒有徹底讓我們斷殺,但是也要懂得這個時令,不能隨便殺。佛家講到究竟圓滿,禽獸眾生不可殺。樹木花草、農作物這個我們雖然不叫殺,叫去砍伐,叫去收割,但是也要按時令,不能夠不按時節就斷掉了它們的生機,這也都跟仁愛的心相背離。

  孝就是一體的仁愛,連世間儒家講的孝都如此,都講到這樣的高度,何況出世大孝?那比世間孝就更高了。佛家講五戒第一個就是殺戒,殺害一切眾生,這都是犯殺戒,這就是不孝。殺戒裡頭不僅說包括殺眾生的生命,包括傷害一切眾生它們的感情、它們的心靈,讓它們生煩惱,這都是屬於犯殺,這都是不孝。為什麼?破壞了法界一體。真正有一體的愛心,怎麼忍心讓眾生因我而生煩惱?這個煩惱不僅說包括瞋恚的煩惱,也包括貪愛的煩惱,貪瞋痴慢疑種種的煩惱,我們都不能夠讓眾生起這些煩惱。我們應該幫助眾生消除這些煩惱,看到眾生起種種煩惱,我們於心不忍,這是孝心,這是持戒,持殺戒。底下蕅益大師又講:

  【以要言之。真能孝順父母師僧三寶。決不敢犯戒造惡。經言孝名為戒者。正欲人以戒為孝故也。】

  『以要言之』就是概要的來說,真能夠『孝順父母師僧三寶』,你就『決不敢犯戒造惡』。真是什麼?慎獨。在眾人面前不敢犯戒造惡,可是獨處幽居的時候,在暗室屋漏當中就敢犯戒、敢造惡,甚至為所欲為,肆無忌憚,那就不叫真,那是假的,那是用妄心,不是用真心。這是什麼?把自己的法身慧命給折損了,自己的心意就不誠。你看儒家《大學》強調的慎獨,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誠意,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了才能有齊家治國平天下,才能做到。佛家也不例外,你真能夠持戒,你自己可以斷惡修善,不令絲毫不善間雜,心地純淨純善,你自己成就,你能成佛,也同時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佛家講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父母,你成佛了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成佛,這是最大的孝順。

  所以我們要養這個孝心。這孝心是大根大本,為什麼我們會犯戒?為什麼我們還會造惡?就是孝心不夠。所以你要修心有成就,一定要孝心真純,真的是為父母、為老師、為佛法,盡自己的心力,你這才是什麼?給父母帶來究竟的利益。你修學成就了,超度父母,父母也能成聖成賢,你能夠光耀佛門,我們講的紹隆佛種,弘法利生,這是你​​真有孝心才做得到。

  所以《梵網經》裡面講到孝名為戒,這就是讓我們修學人以戒為孝,知道只有持戒這才是為孝,為孝是你做到孝了。你不持戒,孝就沒做到,那就是不孝。這個跟儒家《孝經》裡講的道理相通。《孝經》上講,「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不驕是在上位的人莊嚴恭敬,特別對下一定是不驕慢,謙恭。為下不亂是在下位的人以恭謹來奉上,不亂來、不違逆。在醜不爭這個醜當眾字講,就是處眾的時候,跟大眾在一起,我們不搞競爭,我們能夠跟大眾和順。

  《孝經》又說,「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如果居上驕慢,這就會滅亡,一驕慢那就很容易墮落。我們看到唐朝的唐玄宗,晚年寵信楊貴妃,聽信小人,像李林甫、楊國忠這類的人得寵,結果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幾乎亡國,這是什麼?自己驕慢。為下而亂則刑,刑是​​受刑,在下位的人如果亂來,當然就會受到處罰。在醜而爭,處眾的時候跟人家爭,要知道跟人競爭,競爭升級就是鬥爭,鬥爭升級就是戰爭,人與人之間,乃至國與國之間都是如此。兵就是鬥爭,甚至是戰爭,這哪是孝?

  這樣如果居上而驕,為下而亂,在醜而爭,這三個有一樣,那麼即使你每天給父母三牲之養,供養父母的衣食很豐富,但是猶為不孝也,這還是不孝。為什麼?你這麼做,自己身都不保,你怎麼能保家?倘若自己居上而驕則亡了,滅亡,或者為下而亂則刑,受了刑罰,坐了監牢獄,做了不法的這些活動,受了判處,甚至是被判決死刑,或者是跟人爭鬥被傷害,這就是毀了自身,也侮辱了雙親。所以《孝經》裡面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這是孝剛開始就要做到的,最基礎的就是自己的身要保全得好,身體得自於父母,怎麼能毀傷?如果造那些不好的業,就容易受毀傷。不僅不毀傷自身,還要不辱自己的雙親。《禮記.祭義篇》就有講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我們是全身完整的得自於父母,那就有義務完完整整的把它保留到最後,一直到自己一口氣斷了,那才叫全了,這叫孝。

  像曾子他臨終的時候叫門人打開被子,讓他們看看全身手足每一個部位,問他們,我這身體有沒有哪個地方缺陷沒有?弟子們說沒有,曾子說,我這個孝就叫做保全了。所以不虧其體,不辱其身,不僅說對我們的肉體要保全得好,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德行也要保全完美無瑕。不辱自己的身就不辱親,這叫全,全孝。

  學佛人也是如此,假如我們不能持戒,這就是侮辱了佛門,讓佛蒙羞。人家看不起佛教,我有這個責任,我是不孝。真正學佛人要發心做世間人最好的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才是真正孝敬佛陀,孝敬老師,老師不用我們物質上的孝養,只是希望我們能依教奉行,能夠光耀佛門,這個是老師最歡喜的,佛最歡喜的。所以《普賢行願品》裡面講到,「一切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養當中最殊勝的第一個就是如教修行供養,這個是講到孝順佛陀,孝順師僧三寶。這是這一段講到孝名為戒的含義。底下給我們這一段,就給我們辨明世出世間法的小孝、中孝、大孝。我們來讀蕅益大師的文章。

  【夫世間孝。以朝夕色養為最小。以不辱身不玷親為中。以喻親於道為大。】

  世間孝道有小孝、中孝、大孝。什麼叫小孝?這裡講到『朝夕色養』,這是最小的。最小是講什麼?最基礎的、最根本的,要是這個都做不到,那中孝、大孝根本不可能做到。那是講我們的心,凡夫心量小,他能夠對自己的父母做到色養,這就是凡夫這心量當中做到的孝。《孝經》也講到三個層次,「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這個也是相應,始於事親就是對自己父母親做到朝夕色養。剛才我們提到的孝親五致,「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也就是《弟子規》裡面「入則孝」這一章你做到了,這是事親,這是最基礎的,叫小孝。

  中孝事君,事君是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你做到『不辱身不玷親』,自己德行沒有虧欠,道德崇高,不玷污自己的雙親,不侮辱門楣,這是中孝。大孝是什麼?自己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而且以聖賢之道教導自己的父母、長輩同歸聖道。喻親於道,這個喻就是知曉、開導的意思,用聖賢之道來開導父母,也讓父母成聖成賢,這叫大孝。當然要父母成聖成賢必定自己先得成聖成賢,所以終於立身這個終是終極。做到了世間講的圓滿的孝道就是自己成聖成賢,同時也能夠感化父母成聖成賢。

  我們看第一個色養,這一點現在人做到的都不多了。《論語》裡面有一段「子夏問孝」,這是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如何行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講這個色難,色是顏色、面色,難就是不容易,用和顏悅色侍奉父母這是很不容易,這很難得的。如果是說用飲食養父母,有事了就幫助父母去解決,有事,弟子服其勞,這是用我們的身體來奉養父母。有酒食,先生饌,先生也是講父母,我們吃的、用的先孝敬父母,讓父母先享用,僅做到這個就是叫孝嗎?曾是以為孝乎,這就是孝嗎?當然不算。為什麼?能夠養父母,這個服其勞和供養酒食這都是屬於養父母之身,可是沒有到養父母之心。這色難就講到養父母之心,一定是讓父母高興歡喜,我們要和顏悅色,這講色難。朝夕色養,能夠做到這一點,在當今社會已經很不容易。

  我們看到山東「天下父母」做的報導,對王希海這個大孝子做的報導。王希海是二十六年如一日,為他植物人的父親來服務、來護理,二十多年來他父親身上一個褥瘡都沒長。每次到用餐的時候,他是每一小時給他餵一次,只能喝些流質,植物人不能動,有時候喉嚨裡有痰,王希海就用吸管把他父親的嘴裡的痰吸到自己嘴裡吐出來,這個動作一做就重複了二十六年。每半個小時幫他父親翻身,抹身按摩一次。一早就爬起來,到晚上也不能睡幾個小時。不讓自己睡太深,怕什麼?睡太深了,父親的需要自己感受不到。雖然他父親植物人不能動彈,但是他也讓他父親每天做運動,每天散步。怎麼散步?把他父親抱起來,他兩個腳站在自己腳背上,自己往後退,讓他父親就做走路的姿勢,走一個小時,他父親體重一百六十斤,天天做。我們這次到青島企業家論壇見到了王希海,我跟他同桌吃飯,向他請教,而且聆聽他的分享,在座沒有說不感動的,都是感動涕零,這個是色養到了極致。

  我自己沒有真正深入學佛之前,孝順做得不夠好,後來聽到師父上人講經,知道自己不夠孝順,而且過去做了很多令父母傷心的事情。在一九九七年,我聽師父講《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時候就發了九條孝願,發願孝養父母。不僅做到色養,還要做到不辱身不玷親,還要做到喻親於道。不僅要做到世間孝,還要做到出世間孝。我自己發的這個願今天也給大家分享,主要是請大家多監督我,幫助我去落實。前四條都是講色養的,雖然是小孝,但是很重要,關鍵是從這裡面我們要養成純孝的心。

  第一願是,「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傾盡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誠心,禮事供養,晝夜六時,心不間斷,若對父母,或因慳吝不捨,或貪利養名聞,不勤奉事,我則名為欺誑如來」。這是對父母色養,而且要做到心不間斷,向王希海孝子學習。王希海他有出國的機會,他放棄了,也放棄了成家的機會,從二十三歲開始照顧植物人的父親,整整到二十六年之後,他的父親過了八十大壽,八十二歲往生,他對他父親的色養才叫圓滿。

  第二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種種善願,盡捨身命,悉皆實現,若生退怯,不願成就,我則名為,欺誑如來」。這是對父母種種善願,不惜一切都應該幫助成就。如果你問父母的願不善怎麼辦?不善,我們要有義務幫助他轉成善,變不善為善,也是不惜一切來成全。

  第三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對於父母,以種種美好柔軟言辭,令其歡喜,勤事不懈,若對父母以一粗言,令其不悅,我則名為欺誑如來」 。對於父母我們要和顏悅色,勤事不懈,不能用粗言,不能夠頂嘴,不能夠用惡口來傷害父母。

  第四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日夜常思父母恩德善行,常生信敬,起教師想,於他人前,讚歎父母之德,若於父母,伺求其過,生一念輕慢之心,我則名為欺誑如來」。我們日夜心裡只裝著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善行、父母的優點,不看父母的缺點,不記父母的不善,更不能夠對父母有怨恨心,對父母相信、恭敬,像對老師一樣。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是,一個是我,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他兩個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是我的老師,我要向他學習,惡人也是我的老師,我要警惕自己,不能夠造同樣的惡業。這是講到三人行都有我師,更何況是父母?父母跟我也是三人,父母兩位都是我的老師,而且我只看父母的優點,不看父母的缺點,在別人面前只讚歎父母的美德,隱晦父母的缺失。正是了凡先生在四訓裡面講的彰顯祖宗之德,掩蓋父母的罪愆。如果對父母還有挑剔的心、批評的心、輕慢的心,這叫欺誑如來。

  我們發了願,在佛世尊如來像前發的願,請諸佛菩薩證明。我在一九九七年發了這個願之後,受母親的囑咐,到達拉斯淨宗學會拜見恩師上人的時候,也在他老人家面前發了這個願,請他老人家證明。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欺誑師僧三寶,那就大不孝,這是大惡、大逆,將來必定是墮地獄。這九願裡面,前四願是色養,要做到也不容易,要自己有真純的孝心,還要祈求佛力加持,念念不忘。

  自己修德、修慧,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才能做到不辱身不玷親,到喻親於道了這就大孝,幫助父母成聖成賢,在佛法裡面講,成佛了。能不能成佛?一定能成佛,因為人人本來是佛。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怎麼不能成佛?誰都能成佛。我們如何幫助父母成佛?就是幫助他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講過,「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真正幫助自己的父母、長輩生起對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堅定的信心,堅定的願望求生淨土,這你是大孝。你能護持父母、長輩往生極樂世界,你這是孝道圓滿,所謂「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塵垢是六道輪迴,父母能夠離開六道輪迴,這個孝道才叫做圓滿,才能叫成就。

  蕅益大師本人,他雖然是出家了,但是出家是行出世大孝,大師二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就大悟。在二十六歲那年,他給母親寫了一封信,在正月三日寫的信,告訴母親說自己在三寶前燃香刺血,刺舌血,用血寫家書,給母親寄回去血書。因為蕅益大師出家的時候怕自己母親親情難割捨,所以是沒有去事先知會母親。他講自己是「志在出世,恐母愛情難割,不得不硬卻心腸,潛行方便」。他出家的時候,他是為了盡大孝,又擔心母親因為日夜思念自己的兒子,所以在三寶前燃香刺血寫下家書,寄回去給母親,勸導母親放心,更重要的是努力念佛,求生淨土。他母親最後病危的時候,蕅益大師當年二十八歲,回到母親身旁照顧,四次割骨療親,最後他母親還是往生了。蕅益大師痛切肝肺,寫了一篇迴向文,跟一些同修道友為自己亡母做很多的功德,念經念佛超度迴向。我們相信蕅益大師的母親一定是或者是往生西方淨土成佛去了,或者是至少在天道。

  在歷史上很多這樣的案例,像宋朝有一位宗頤禪師,他也是對父母非常的盡孝。他是襄陽人,父親早死,母親撫養他長大,後來宗頤禪師剃度出家,參究佛理,了明心性。於是把他母親接到自己方丈室旁邊,搞了間房間,也勸母親落髮剃度,跟著他一起修行,他母親當然跟著兒子也是願意,由這位禪師奉養飲食,這是養父母之身。禪師還勸勉自己母親念佛,後來他母親念到無疾而終,安詳往生,這個比升天更為殊勝。

  唐朝有一位宗一禪師,他的父親以捕魚為業,最後不幸掉到水裡淹死了,後來這位法師為了救他的父親,出家修行,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修行極為清苦,一雙草鞋,一件粗布僧衣過日,吃的東西非常的簡單,修苦行。所以佛門中人都稱他叫頭陀,頭陀是苦行僧。有一天他就帶著行李出山的時候,準備去行腳、參訪,走了不多遠,忽然腳擦傷了,流血,這時候他豁然大悟。這時候他就不要再下山參訪,他已經大悟了,回到山上,結果在山上遇到了雪峰禪師跟他印證,說你是乘願再來度化眾生的菩薩。後來有一天晚上,宗一禪師就夢見他父親特別來道謝,說因為你出家的緣故,你已經明心見性的功德,對我是一個非常大的超薦,我已經得生天上,特此來通報給你。

  我們看到真是把自己的父母超薦到天上,甚至超度到極樂世界上,這是最大的孝。蕅益大師所行的就是最大的孝,這個孝心,他在家就能做到朝夕色養,你看他能夠給自己的母親四次割骨療親,這個心雖然是講的色養,雖然是小孝,但是心是一致的,用這個心來做為自己日後修行的動力,他也能夠大徹大悟,成佛作祖。所以修行,孝是根本。

  《梵網經》裡面也講到,「戒雖萬行,以孝為宗」。戒包括如來教誡,所謂六度萬行,菩薩戒,菩薩的行持都是以孝為宗的,這個孝是菩提心的根本。菩薩為什麼能夠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這個菩提心?因為他是大孝,大孝子。他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勇猛精進,斷惡修善,而他能見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父母,所以他能夠圓成佛道,只有圓成佛道才能夠真正滿度一切眾生、度一切父母的大願。出家了,雖然出家,不在家裡孝侍父母,但是假如父母沒有人照顧,那麼出家人也應該有責任孝養父母,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裡面專門提到這一段,出家雖然叫辭親割愛,但是對於父母的奉養還是有義務的,出家是受十方供養,自己得到飽暖,怎麼能夠坐視父母受飢受寒而不管?

  所以唐朝六祖惠能大師,你看他也是大孝子,雖然沒文化,但是每天砍柴、賣柴,掙點錢來奉侍他母親,他父親早死。後來聽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大悟,有悟了,他就想要去黃梅五祖會下求法。但是母親怎麼辦?如果母親沒人照顧,他就不能離開母親,但是很難得,有些居士、同修見到惠能大師是慧根聰利,知道他將來必有所成,所以安慰他說,你就好好去求法,你的母親我們來幫你奉養。惠能大師這才放心,辭別母親,去求法去了。包括釋迦牟尼佛也是,他出家,因為他父母奉養方面沒有問題,他父親是國王,國王奉養是絕對沒問題,他母親,親生母親生他下來之後,七天就往生了,他的姨母把他養大,姨母也是妃子,所以奉養上沒有問題,這才能夠辭親割愛,出家修道,行更大的孝。

  蓮池大師講,對於父母能夠服勞奉養以安之,這是孝,能夠立身行道以顯之,這是大孝,所謂「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大孝。如果能勸以念佛法門,讓父母也能得生淨土,這是大孝之大孝。所以孝子欲報親恩,莫過於勸父母念佛求生​​淨土,當然要父母念佛求生​​淨土,首先你得讓他生歡喜心,他要聽你的,他要是對你不生歡喜心,那他也不可能聽你勸導,所以色養是前方便、是基礎。

  我父親原來沒學佛,勸他學佛是很不容易的一樁事情,那用什麼?用各種善巧方便。對他孝順,我們工作了,有收入了,給他寄錢,給爺爺、給奶奶都寄錢,贍養他們,讓他們覺得我們是孝順的,然後我們講的話他才能夠歡喜接受,所以最後他們也學佛念佛,也求生西方。所以色養是基礎,不能夠忽視。

  然後最後喻親於道,是世間孝的圓滿。我發了九條孝願,第五願到第七願,這是喻親於道。

  第五願講,「我從今日,至未來際,以種種方便,安慰父母,令其不生憂惱恐懼,於一切境緣皆得解脫,若吝惜身命財物,生一念逃避之心,我則名為欺誑如來」。讓父母真正不生憂惱恐懼,必須讓他明白宇宙人生真相,他才能夠在一切境緣得到解脫,要不然他會在煩惱當中,這是開導以聖賢之道。譬如說父母要是煩惱了,有時候人常常會因為一點事情就想不通,那你怎麼給他疏通讓他一下明白了,他也就可能轉憂為喜,破涕為笑,轉怒為安了,這就是安慰開導父母,讓他得到解脫。

  第六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常以種種大乘佛法,開解父母,令其歡喜,生起正念,明瞭宇宙人生真相,若於父母法供養時,遇有障礙,便生退屈,我則名為欺誑如來」。如果說世間聖賢之道也能夠安慰父母,使他們得到身心解脫,那大乘佛法是讓父母能夠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看破放下,生大法喜。我們要千方百計,用盡各種善巧方便,幫助父母學佛,幫助父母修學佛道,念佛求生淨土,這叫大孝。

  底下第七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護持父母修學佛道,護持父母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相炙,萬刃相加,我護持之願,無有動搖,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誑如來」。一定要將父母護送到往生極樂世界而後已,不管有多大的障難,要付出多大的代價,要有多大的犧牲,這個護持之願不能動搖。你要想想,真將父母送到極樂世界,是讓父母不退成佛,有哪一樁事情,有哪一種方式比送父母往生更能盡孝?這是讓父母究竟的離苦得樂,什麼都可以捨棄放下,這樁事情不能捨,那你盡孝就圓滿,而且功德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你想想,送一個人往生就是造就一尊佛,有什麼功德比這個功德還大?所以喻親於道在淨土宗落實就是勸導父母求生淨土,護持他們臨終安詳往生。自己真的真正也要努力修學,你才有對於淨土的真心切願,你才能夠很好的勸導父母。自己都對淨土不信不願,你怎麼能讓父母生起信願?自己念佛功夫都不行,你怎麼能讓父母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以上?

  好,我們再看蕅益大師下面的講法:

  【出世孝亦如是。勤心供養三寶。興崇佛事。小孝也。脫離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中孝也。發無上菩提心。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皆我父母。必欲度之令成佛道。此大孝也。】

  世間孝和出世孝,從心地來講它是貫通的,都是讓父母得益,得究竟圓滿的利益為自己的存心,但是做法具體來講,對於父母的利益就有不一樣。世間孝,利益有侷限,出世的孝給父母的利益是無限的。它也分小孝、中孝、大孝。世間孝,小孝是色養,出世間的孝,小孝也是養,但是是『勤心供養三寶,興崇佛事』。我們能供養三寶,譬如說弘法利生,護持正法,現在我們常做的流通法寶,甚至自己講經說法,辦種種的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是什麼?令一切眾生覺悟之事,佛教不是宗教,是教育。如何令眾生覺悟?要通過教育。我們來教導眾生,我們來講解經論,這些都屬於佛事,當然還包括更廣義的、任何的慈善活動,像放生、印經,乃至超度的法會等等,這些都屬於小孝。為什麼叫小孝?因為供養三寶,興崇佛事裡面自己沒有真正覺悟,要『脫離生死,不令佛子身久在三界淪溺』當中,這是你自己真正出三界,脫離生死,那你才叫做中孝。

  如果我們自己沒了生死,還在三界六道中輪迴、沉溺,哪怕你做再多的供養三寶的佛事,你做再多的修善、修福這些慈善活動,都是小孝。所以《金剛經》裡面講,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福德比起一個人能受持四句偈這樣的福德比不來。受持四句偈是什麼?你真正能夠了脫生死,你這個功德、福德比那個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去布施還要大得多。所以自己成就這是中孝,但是阿羅漢他是小乘,自己成就了,他沒有能力度眾生,這只能叫做中孝。一定要發大菩提心,無上菩提心,度盡一切眾生,這叫大孝。

  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是我的父母,這是真的,在事上講確實我們輪迴無量劫,跟一切眾生都有父母兒女之緣,在理上講也確實如此,眾生與我一體,正如父母跟我一體一樣,所以確確實實眾生皆我父母。所以我要發大願,度盡一切眾生,圓滿成佛,這叫大孝。我們發願,第八、第九願就是盡大孝,雖然做不到,但是一定要先有願。

  第八願講,「我從今日,至未來際,廣為他人演說孝道,以身作則,勸令一切眾生孝養父母,受持此願,無有疲厭,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誑如來」。這是為眾生做好樣子,這是法供養,首先自己依教奉行,為人演說孝道,要以身作則,如教修行供養,勸導一切眾生也來孝養父母,也來成聖成賢受持這個孝願,這就是自度度他,裡頭有小孝、有中孝、有大孝。

  第九願,「我從今日,至未來際,為於父母,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速成無上正等正覺,圓滿孝道」。這一點,自己出三界了,中孝。「再以神通道力,分身無量世界,於往昔​​世中所有一切父母,以方便智,供養教化,開示正道,攝其往生極樂世界,若不爾者,我則名為欺誑如來」。這是講到發大菩提心,度盡一切眾生,也就是度盡一切父母往生成佛,這叫大孝。希望我們大家都落實這個孝願,這個孝願不是我自己發明出來的,是諸佛如來師僧三寶如是的教誨。好,我們再看蕅益大師下面開示說:

  【舜。盡世間大孝之道。玄德昇聞於堯而為天子。】

  剛才有講到舜帝,這是『盡世間大孝』,大孝終身慕父母,舜做到了,對父母那是純孝純善的心,所以他能夠成為天子,他德成為聖人,我們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下面蕅益大師又說:

  【今出家兒。盡出世大孝之道。玄德聞於法界。必成無上菩提明矣。】

  這個『玄德』是講儲藏在內,沒有現於外的這種德行,我們就是講陰德,陰德很厚很厚了,這就慢慢大家知曉了。所以真正修行人不求名聞利養,不希望自己的德行太過彰顯給別人知道,而是什麼?自然而然,你這德太厚了,大家就能夠感知到。實在講,你的德行聖人都能夠感知,佛菩薩都能感知,即使你不顯於外,他們都知道,只是凡夫未必知道,佛菩薩就會給這些眾生凡夫來講你的德行。我們現在講『出家兒』,出家是學佛弟子,事上講剃頭,穿起寬袍大袖那叫出家,但是心上有沒有真出家?所以出家的定義,我們不從事上看,關鍵從心上看,心上出家,事上雖然還是在家人的樣子,但是你心出家才叫真出家人,出什麼家?出煩惱家,出六道家,這是『盡出世大孝之道』。出世是出六道輪迴,這叫出世,不僅出六道輪迴,還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這是真正的出世。

  這個「玄德」,這是講到你的德行聞於法界,這是諸佛如來一切菩薩聖眾統統都知道,你聞達於法界,那你『必成無上菩提』,我們就明瞭了,像世尊他自己出家修道成佛,成為法界至尊。所以有偈子說,「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沒有超過佛了,這個比起世間大孝來講,這個出世大孝到成佛,那是最為圓滿無上的。我們自己真正修學佛道,發大菩提心,成就佛道,這就圓滿孝道。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蕅益大師「孝聞說」,今天就講解到此地。希望我們一起努力依教奉行,圓滿孝道。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
……同樣在這個世間做人,每個人的來路不同,有人前世有修行甚至出過家,有更多人是從三惡道剛剛爬上來混得了人身的,這些人甭說出家修行了,就是想在世間找個正當職業混飯吃也是很難的。
他們如果不殺生,不打妄語,不搞歪門邪道就找不出別的活法,為什么會這樣,就是沒福。你以為披上袈裟就這么容易?一个人哪怕演戲扮和尚披上一陣兒袈裟,那也是前世種下的福報因緣吶!一个人福報不夠,心性不到那個程度,即使逼他出家也逼不走的,你信不信?假若現在國家頒布一項法令,全體國民都必須出家,不出家的全部殺頭,那也沒用,肯定還有大量人要跑到深山或移民國外去結婚生 孩子。好了,不妨我们再假設一下,假如我们全民都出家了,社會又會什么樣子。你想想,我们全國人都出家了,在山里打坐修行,粗衣素食,不蓄財產,那銀行很快就關了,房地產就不要搞了,環境也不會破壞了,空氣就自然干凈了,天也藍了,山也綠了,干涸的泉水也流出來了,土地中自然又長出了各種豐美無任何污染的蔬菜食物。吃的少,吃的簡單,水土又好,打坐經行之余隨便在什么地方埋下幾粒種子,我们就吃不完,那我们還有什么事業可做?大家都持戒了,警察失業了,國家機器用不著了,部隊也用不著了,你說外國人會來侵略嗎?其實人家來侵略也是我们的業力所感,你如果沒那個業力,他惹得起你么?當然啦,你不修行,你殺心沒斷,瞋心沒斷,你一邊打坐,身邊還藏著一把匕首,草叢中還藏著機槍,那對方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敵意和你的殺氣,還沒容你反應過來,他就把你捅死了,那你還是欠他命。
  祥翁的話,說得阿誠直笑,他以前聽了許多一本正經的說教,從來還沒聽到祥翁這么活潑有趣的說法,出家修行這么嚴肅的課題,讓祥翁這么一番談笑風生,許多疑惑輕而易舉地迎刃而解了。當然出家畢竟是人生的一个至關重要的選擇,阿誠還有一些放不下,他說他父母也信佛,對他學佛不反對,可還是不希望他出家。他爸爸說即使他一心想出家,也要先結了婚,給他們留下個孫子再走。祥翁問阿誠對這個問題怎么想。阿誠說他眼下還拿不定主意,父母的想法好像也有道理,誰不希望身后有人接續香火呢?再說孔圣人也一再教導我们要遵守孝道啊!
  祥翁笑了笑,阿誠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中國的出家人第一道難關就在這里。于是他又耐心地給阿誠講,你知道你這是怎么回事么?這叫愛纏。親情是一張牢固的網,家庭是我们生命輪回的淵藪。別的東西好辦些,這個愛纏最難突破,你現在有父母兩條繩子拴著,就已經很難走脫,當你再有了愛妻,再栓上一條繩,這根繩比父母這兩根繩牢固的多,你要走,她要尋死上吊,你怎么辦?如果你再有了孩子,那就更麻煩了,不用孩子拽你,你自己就放不下了。你別盲目自信,到時候就明白了,你怎么辦呢?你說等孩子上完學你再出家吧,先在家賺錢。孩子畢業了又要找工作,這事很大,你再為他奔忙找工作。剛剛工作有個著落,孩子又該結婚了,要辦嫁妝,買房子,那你可有得累了,你是大款還好些,你不是大款,那就要貸款,你看現在有幾個買房子不貸款的?這下你又欠下債了,還債吧,債沒還清,孫子又出世了,兒子兒媳忙工作,怎么辦?你老婆可能病了,你照顧老婆,還要幫兒子帶孩子。就這樣,一生一晃眼兒就過去了,什么明心見性,什么證道涅槃,八萬四千劫以后再說吧!我不是在嚇唬你,你放眼看看這個世間,我給你這個假設還算好的,人生的種種厄運、遭遇都是不可預計的,明天你是否還活在世上,很難說。你別不愛聽,生命就是無常,無常鬼為什么叫無常鬼?就是由于他不守常規。我對你說,其實我自己也在不斷提醒自己,隨時都不能失去覺照,否則一氣不來,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再說孝道。孔子講的是世間之小孝,孝親養親續香火,佛家的出世大孝,沒有幾個人明白。如今有不少佛門居士在弘揚孔子文化,這很好,這是一種方便,對社會有好處也給自己增福報,可搞著搞著不知不覺之中把最初的學佛根本給丟了,把孔子的世間善法和佛的出世法混同一談了,甚至依據儒家的理論反過來認為佛家沒有孝道,這是很顛倒的見解。儒學是世間善法,儒家是講做人的,是修治齊平的學問,是一種人間游戲規則。孔子很偉大,但孔子只說明人道,不解釋其他五道,因此儒學不能了生死,不能出離輪回。儒家的孝道只能是奉親養老,接續香火一種形式,這種孝道是一條線,當子孫斷絕了,似乎生命就斷絕了,孝道也就走到頭了。而釋迦牟尼佛看得更徹底,更圓滿,他看到了生命的輪回,生死是一種假相,人我是一種分別,眾生一體,視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個孝就廣大無邊了,不是一條線了,而是盡虛空遍法界地散發開來了。這樣一來,一个人出家修道成就了,那他就不光孝敬了這一世的父母,也孝敬了無量劫以來的一切父母,他不僅僅關照了父母一世的保暖,也成全了父母的法身慧命,這種大孝功德無以形容,是世間法中的一切孝道都無法比擬的。
  為什么說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呢?這一點我自己就有很深刻的親身體會。我兒子也出家了,他出家前很有孝心,在深圳工作給我捎錢,我和老伴既知足有一个好兒子,又無時不擔憂著他會不會順利會不會有什么閃失,總之離不開一个情。后來兒子出家了,當然我们仍然惦記他,可這時每當想起他都是一位莊嚴的僧寶形象,我们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是一種極大的加持,我们的生活更加豐滿充實,更加祥和,而且沒有了子孫的掛礙。若說身后的香火,一个出家人身后的香火,哪個俗人比得了呢?我岳父起初聽說他這個外孫出家時,簡直氣壞了,要我逼他還俗。幾年后他外孫回家看他,我岳父一見就服了,他后來對我講,孩子出家是對的,你看他現在的言行舉止和氣象,就是非同一般,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的小兄弟們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岳父特意要我給他弄一張孩子穿僧裝的照片,說要掛在床頭,天天看著,并發愿念佛。你看這個力量有多大?為什么說許多出家人的父母至親沒有學佛也升了忉利天?就是因為這些人有親屬出家的緣故,在八識田中種下了很深的三寶種子。出家這種大孝大善是一般世間人沒法想象和體會的。
  我们再從歷史上看出家的功德。唐朝皇帝尊崇出家人,因而有了大唐盛世;清朝順治皇帝出家,才有了身后的雍正成道與康乾盛世;宋朝楊家將有功于社稷,畢竟殺業太重,有楊五郎出家,從而使一个大家族免于因殺業而沉淪;元世祖忽必烈打下江山,當然這也是他有這份福報,可畢竟殺人太多,他的女兒因此發愿出家,為父母還業債,為天下人祈福,至今北京潭柘寺還有元世祖女兒的靈塔。儒家有二十四孝,在世間法上來說是很了不起的,可其中哪一个又能和這種出世大孝相比呢?
  阿誠說:慚愧我學佛這好幾年,連佛法的這種大孝都沒有真正有所認識,今經祥翁您一番開示,令我茅塞頓開。可盡管如此,父母卻很難理解呀,怎么能說服他們呢?
  祥翁說:情這個東西力量太大了,你即使從理論上把父母說服了,他們也未必會真舍得你出家,歷來出家難,就連釋迦牟尼佛不也是半夜逾墻而去的嗎?這很說明問題。后來怎么樣,父親讓大批大臣***出家從而積下無邊福德,母親也上升忉利天,聽佛說法。我们這個世間的人畢竟都是凡夫,能夠主動支持兒女和丈夫出家的極其稀有,這正說明愛網難出,生死根深,我们自己都掙不脫這個網,我们還談什么廣度眾生,哪里會有能力幫助親人和大眾解脫生死輪回呢?
  阿誠聽到這里說:祥翁,我這回真聽明白了,真正學佛,還是出家更好,當然我一下還不能作出決定,我還要仔細地理順一下。
  祥翁說:出家是大事情,不能頭腦發熱,輕率決定。我并不輕易勸人出家,今天是觀察你有這個根器,也有這個福報和條件,覺得像你這么精彩有道根的小伙子,不出家太可惜了,這才說了以上的話。可出家就要真出家,不能出了家還牽牽掛掛地弄些俗事情,披上袈裟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僧人是人天師表,絕不是個混飯吃的職業,出家如果不修行,還去爭名奪利,斂財獵色,飲酒食肉,或演說外道邪法,那就不如不出家,因為那樣會玷污三寶形象,破壞信眾信心,那比俗人拆廟撕經罪過還大,要下無間地獄的,求升反墮,智者不為。
  阿誠說:如今這樣的假出家人還真不少見,說實在的,我就是由于見到許多不如法的出家人,才對出家法產生動搖懷疑的。
  祥翁說:我沒見過,不敢亂說。你現在還沒有出家,我提醒你,我们在家人不要輕易妄評和譏毀出家人,即使見到不如法如律的出家人,我们也要學會往道上會,不要起瞋念起分別,否則有過失。如今已入末法時代,僧團中混進一些敗類不稀奇,正因如此,有正信有大志的青年人才更該去出家,做暗夜之明燈,做中流之砥柱,從而使正法久住,功莫大焉。
  阿誠很真誠地向祥翁保證,說我決不辜負祥翁今天一番苦口婆心,我若出家,必做一个勇猛精進的合格僧人。
  法緣相應,言談投機,不覺間過去了近兩個小時,阿誠起身告辭,虔誠禮佛,拜別而去。看著阿誠消失在胡同盡頭,祥翁滿意地點點頭:是個弘法利生的好苗子。祥婆說:什么人都不敢輕看,沒準什么時候,這小伙子再上門,就是具足威儀的比丘師父了。
-----------------------------

道教叩拜禮儀只看樓主收藏回复

道教禮儀道教叩拜禮儀道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宗教,其禮拜時所用的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禮儀。《周禮·春官·大祝》曰:“辯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稽首,頭至地也;頓首,頭叩地也;空首,頭至手,所謂拜手也......”此三種禮拜統稱“三拜”。道教叩拜禮的基本形式形式,其中以一禮三叩最為常見,以三禮九叩最為隆重。下面就關於三禮三叩的具體拜法做以圖示: 站在跪墊(拜墊)前,雙腳站成“八”字形,兩腳跟相距二至三寸。兩手結太極陰陽印(男女皆為左手在上),舉至眉際(一般高以不超過眉際為度)。見圖一圖一 向前躬身,雙手於腹前合抱。見圖二圖二 雙手自下而上(不過眉)行禮。因舉手伴以屈身故亦稱“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圖三圖三 左手放於胸前,同時右手下行,腰徐徐下蹲,雙腿分開跪於跪墊上(女子則雙腿併攏),右掌向下按放在拜墊中央。見圖四圖四 左掌向下,覆蓋於拜墊中央右手之上,與右手交叉成十字。見圖五圖五 俯伏叩首,頭磕在雙手背上(頭與脊要同時下伏,切忌臂部高於背)。此時,心中存想神容並誠心祈禱。(腳分八字,雙手交叉為十字,頭、背、臀呈一字,象徵太上老君八十一化)見圖六圖六 抬頭,左手收回胸前。見圖七圖七 右手用力,慢慢起身站立,右手隨之收回,雙手抱拳高拱。重複圖三至圖八兩次。見圖八圖八 三叩後,雙手合抱於腹處向前躬身。見圖九圖九 緊接右腳向後退一步,左腳隨即退步成八字狀,雙手自下而行禮。見圖十圖十 重複圖九圖十行禮步驟,禮成。見圖十一、十二圖十一 圖十二

--------------------------

中國禮儀之爭
zh.m.wikipedia.org查看原始檔

穿著中國服飾的耶穌會在華傳教士
中國禮儀之爭,指17世紀至18世紀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就中國傳統禮儀是否與天主教義相容,從而和清王朝在學術和政治上發生的衝突[1][2]。在天主教內先後有兩種看法,耶穌會認為祭祖祭孔是世俗的儀式,與天主教教義相容,在一定範圍內,是應該被容忍的;而以道明會和方濟會則認為這與天主教教義相悖,不可容忍,並因此向羅馬教皇請示報告。

在道明會建議下,羅馬教廷在1645年通過通諭,禁止中國教徒祭祖祭孔。但之後在耶穌會的遊說下,羅馬教廷在1656年,解除了這個禁令。[1]這個風波曾一度使中國和亞洲其它地區,包括日本[3]和印度[4]的天主教徒都受到了影響。

在這場衝突中,清朝統治者和羅馬教廷的幾個教皇(包括克勉十一世和克勉十四世)分歧越來越大,最終使得羅馬教廷進行了直接干預。雖然到了後期,道明會和方濟會已不像當初激烈反對耶穌會的思想,但羅馬教廷始終持強硬態度。克勉十一世在1704年下達諭令禁止教徒進行祭祖祭孔的儀式。1742年,本篤十四世重申禁令,並禁止一切的辯論。[1]

在兩個世紀後的1939年,羅馬教廷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庇護十二世在1939年12月8日頒布了一項諭令,同意教徒進行祭祖儀式和祭孔儀式。後來,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1962-1965)上,祭祖祭孔被正式認可,成為教義的一部分。[1]

背景


利瑪竇
1582年,耶穌會義大利籍傳教士羅明堅及利瑪竇抵達廣東肇慶,為近代天主教入華揭開序幕。

1644年清兵入關時,天主教入華已62年,德意志籍傳教士湯若望協助編制曆法,獲清廷信任,天主教得以迅速發展。

1664年,耶穌會住院共38所,耶穌會士來華人數累計82人,全國的教堂已經有156座全國天主教徒達245000人之多[5]。

1665年,楊光先發表《辟繆論》,批評湯若望曆法不準,當時顧命大臣鰲拜不滿外國人參議朝政,於是支持楊光先,把湯若望收押獄中,天主教在華發展直挫,史稱「曆獄」。


康熙帝
往後,康熙帝執政,禁錮鰲拜,重新起用外國人。南懷仁利用西方發明貢獻清朝,建立天主教士的聲望,又與利類思和安文思共同上奏,為湯若望平反。1669年(康熙八年)9月5日,康熙頒旨:「惡人楊光先捏詞天主教係邪教,已經議復禁止。今看得供奉天主教並無惡亂之處,相應將天主教仍令伊等照舊供奉。」康熙初年,成為傳教士在中國的蜜月期。

1689年,清朝與俄羅斯帝國準備劃訂疆界,商議尼布楚條約,精於拉丁文的傳教士負責代表中方與俄國人溝通,這條條約最終以拉丁文簽訂。南懷仁等亦協助清廷鑄造火炮,平定三藩之亂。他們準確預測日食,使皇帝可以為相關祭奠做好準備;一些耶穌會傳教士則成為宮廷畫家。

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康熙下達一道容教令,標誌著傳教士的勢力攀上高峰:


查得西洋人,仰慕聖化,由萬里航海而來。現今治理曆法,用兵之際,力造軍器、火炮,差往俄羅斯,誠心效力,克成其事,勞績甚多。各省居住西洋人,並無為惡亂行之處,又並非左道惑眾,異端生事。喇嘛、僧等寺廟,尚容人燒香行走。西洋人並無違法之事,反行禁止,似屬不宜。相應將各處天主堂俱照舊存留,凡進香供奉之人,仍許照常行走,不必禁止。俟命下之日,通行直隸各省可也。 [6]

康熙年間,新來中國的多明我會(Dominicans)及方濟會(Franciscans)教士反對明末以來耶穌會教士容許中國教徒祭天、敬孔、祀祖等禮俗,爆發禮儀之爭,因此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清廷決定禁教(未嚴格執行),1723年(雍正元年)清世宗開始嚴格執行禁教,再加上日後傳教士介入世宗與兄弟爭奪皇位之事,還有擔心民眾信奉天主教後,國家命令無法貫徹,且會被西方天主教國家控制,因此清世宗下令除留京任職的傳教士外,其餘一律送往澳門,各地天主堂被拆毀,或改成公廨,屢下禁令,不許民間信仰。清高宗乾隆年間,取締尤烈,因此傳教活動幾乎消失,直到西元1842清宣宗時期(道光二十年)爆發鴉片戰爭後,簽訂中國首條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才解除禁令。

爭論序幕

禮儀之爭的序幕,背後是一場天主教「華化」的爭論。

1601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抵達燕京,一度自喻為「西僧」,但他旋即發現中國文化由儒家士大夫掌握。他相信要中國人接受天主教,必須從士大夫階層著手,他於是改稱為「西儒」,研習儒家文明,穿起士大夫服飾,向中國人介紹記憶術、地圖、天文等西方技術,以此表明他們並非文化低落的「西夷」


孔子
利瑪竇容許中國教徒繼續祭天、祭祖、祭孔的舊俗利瑪竇主張中國人所謂的「天」和「上帝」本質上與天主教所說的「唯一真神」沒有分別,故祭天並無問題。而祭祀祖先與孔子,這些只屬緬懷先人與敬仰哲人的儀式,與信仰也沒有甚麼干涉;只要不摻入祈求、崇拜等迷信成分,本質上並沒有違反天主教教義。利瑪竇的傳教策略和方式,一直為之後到中國傳教的耶穌會士所遵從,是為「利瑪竇規矩」

1610年,利瑪竇去世,死前指定義大利人龍華民接任教會中職務,龍華民成為引發「禮儀之爭」的第一人。他於1597年(明萬曆二十五年)進入中國,先在韶州傳教,1609年入北京,對利瑪竇的思想和傳教方法有不同看法,但利瑪竇死後才提出。當他接任中國耶穌會總會長後,主張廢除「天」、「上帝」、「天主」等詞,一律採用譯音,並指「天」是指蒼蒼之天,而「上帝」並不是代表造物主,主張應將「天主」依拉丁文音譯為「陡斯」;也有人主張只許用「天主」,而不能用「天」與「上帝」之稱。

耶穌會教士雖然對兩派主張意見分歧,但為避免紛爭鬧大,耶穌會決定焚毀五十多篇反對利瑪竇的作品,統一該會立場。這次糾紛只成為會內事務,但到了1628年,在華傳教士在江蘇嘉定舉行會議,討論敬祖及Deus的譯名問題。與會者意見很不一致,最終認為敬孔祭祖問題應沿用「利瑪竇規矩」;對於譯名,則主張採用龍華民一派的音譯。

直至道明會進入這場紛爭,禮儀之爭才正式升級。道明會在華傳教事業,起步較耶穌會略遲。當耶穌會教士在中國朝廷及士大夫階層享有聲望時,1631年1月2日或3日,道明會的高奇神甫才從菲律賓抵達中國福建北部的福安,正式開始對華傳教,接任的黎玉范神父向教廷報告,指責耶穌會寬容中國信徒祭祖、敬孔,終引起羅馬介入。

當時耶穌會受葡萄牙國王保護,基地是葡萄牙占據的澳門,道明會受西班牙國王保護,基地是西班牙占據菲律賓馬尼拉。而葡西兩國在海上對抗,關係緊張。

政治風波

羅馬早期反覆立場

早期的禮儀之爭仍是天主教徒的學術問題,並未演化成國家之間的政治議題,但隨著各在華天主教會的競爭加劇,修會各自尋求羅馬教廷的支持,爭論才演化成政治事件。事件中,羅馬教廷的態度經歷多次轉變。

1643年,道明會傳教士黎玉范返回歐洲,向羅馬教廷傳信部控告耶穌會士,提出十七問,概略如下:


一、中國信徒是否應與其他天主教徒同例,每年舉行認罪及聖餐一次?
二、教士對婦女行洗禮時,可否不用口津及鹽,以及免除過量之塗油?
三、中國信徒如放債時,是否允許其徵收百分之三十的利息?如系以放債為生,在其皈信天主之後,是否讓其繼續經營此種營業?
四、是否允許中國信徒向社會祭神典禮捐獻財物?
五、中國信徒是否可以參加政府舉行之祭典?
六、中國信徒是否可以參加祭孔典禮及喪葬祭拜之儀?
七、中國信徒是否可以參加祭拜祖先牌位之典禮及舉行其他祀祖儀式?
八、在對中國人舉行洗禮之先,應否告其天主教之教義絕對禁止敬拜偶像及舉行其他祭典?
九、中國信徒尊敬孔子,可否用「聖」字?
十、中國信徒在其會堂中所懸匾額,對於皇帝應否用「萬歲」字樣?

十一、對於中國非信教徒,可否舉行彌撒典禮?[7]

英諾森十世反對教徒祭祖
1645年9月12日,羅馬教廷經教皇英諾森十世批准,發布通諭禁止天主教徒參加祭祖祀孔,但到了1651年,耶穌會教士衛匡國到羅馬向教皇申辯,1656年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決定准許耶穌會士照他們的理解參加祭孔等活動,只要不妨礙教徒的根本信仰。


亞歷山大七世批准中國教徒祭祖
在華教士對立

1667年,因「曆獄」而被羈押在廣州的包括耶穌會、道明會、方濟會會士共23人召開了一場長達四十天的會議,討論在華傳教的方針,最後通過的決議之一,是遵守1656年教皇的裁定。其中道明會士閔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Navarrete[註 1])始終持不同意見,在獲釋後立即返歐,並於1676年在馬德里出版《中國歷史、政治、倫理和宗教概觀》(西班牙語:Tratados históricos, políticos, éticos y religiosos de la monarchia de China)一書上冊,三年後出版下冊,抨擊在華耶穌會士的傳教方式,羅馬的耶穌會總會於是緊急將該書寄至中國,並要求各地的會士傳閱並提供駁斥的論據。羅馬教廷經過討論,決定不更改1656年的命令。

168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耶穌會士洪若翰、李明、張誠、白晉、劉應以「國王數學家」的名義赴華,在經歷與葡萄牙籍傳教士的鬥爭後,耶穌會在華法國傳教區終於成立,首任會長為張誠。該會成員大多贊成所謂「利瑪竇規矩」。只有劉應持反對意見。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3月26日,巴黎外方傳教會的顏璫主教打破各方妥協,在他所管轄的福建代牧區內,發布了禁止中國教徒實行中國禮儀的禁令,自此爭議迅速擴大,由純宗教學術問題,逐漸演變成為清王朝和羅馬教廷之間的國家政治之爭。羅馬教廷在1701年(康熙四十年)和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先後派鐸羅(Charles-Thomas Maillard De Tournon)和嘉樂(Carlo Ambrogio Mezzabarba)兩位特使來華,期間也發布了一系列的禁教令。鐸羅使華以失敗而告終,自1720年12月31日起嘉樂來華後康熙接見嘉樂宗主教前後共十三次[8],禮遇很隆,對於敬孔敬祖的問題,當面不願多言,也不許嘉樂奏請遵行禁約。嘉樂宗主教因有了鐸羅的經歷,遇事很謹慎。看到事情不能轉圓時,乃奏請回羅馬。[9]

教皇禁令


克勉十一世
雖然之後的歐洲輿論認為儒家是一種世俗哲學而非宗教——因為它不符合西方宗教的標準,但教皇堅持儒家的祭典與天主教教義衝突。[10]

1704年12月20日,他正式發布教旨:[11]


教宗命令,這決議由鐸羅,安提阿教區主教和中國及其他東印度國家教宗巡視員帶去,並隨帶另外一些看來是必要和適當的指令。目的是要讓他和大主教們,主教們,或者其他那些已在當地,將至當地的逗留者、傳教者,仔細地閱讀這份決議,以便讓各傳教修會現在哪裡,和無論何時在哪裡居住的傳教士們共同遵守,而不管他是屬於哪一個修會——哪怕是耶穌會。他們必須保證讓那一地區的所有基督徒都遵守決議。不守此令者,將被革除教籍。[10]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羅馬教廷派特使鐸羅來華,1707年鐸羅在江寧(今南京市)發布禁令:


中國的傳教士,都應該按上面的指示(教皇諭令)去答覆(康熙皇帝和地方官關於中國禮儀的問題)。敢有自作主張,不按指示去答覆的,馬上受棄絕的重罰。棄絕重罰的赦免權,由聖座和特使加以保留。[12]

公元1715年,教皇克勉十一世又頒布《自登基之日》(Ex Illa Die)[13]的教宗通諭,重申必須絕對遵守1704年的禁令,否則將受絕罰。所有傳教士必須宣誓服從。[14][15][16]


一、西洋地方稱呼天地萬物之主用「斗斯」(拉丁語:Deus) 二字,此二字在中國用不成話,所以在中國之西洋人,併入天主教之人方用「天主」二字,已經日久。從今以後,總不許用「天」字,亦不許用「上帝」字眼稱呼天地萬物之主。如「敬天」二字之匾,若未懸掛,即不必懸掛,若已曾懸掛在天主堂內,即當取下,不許懸掛。
二、春秋二季,祭孔子並祭祖宗之大禮,凡入教之人,不許作主祭、助祭之事,連入教之人,並不許在此處站立,因為此與異端相同。
三、凡入天主教之官員或進士、舉人、生員等,於每月初一日、十五日,不許入孔子廟行禮。或有新上任之官,並新得進士,新得舉人生員者,亦俱不許入孔廟行禮。
四、凡入天主教之人,不許入祠堂行一切之禮。
五、凡入天主教之人,或在家裡,或在墳上,或逢弔喪之事,俱不許行禮。或本教與別教之人,若相會時,亦不許行此禮。因為還是異端之事。凡入天主教之人,或說我並不曾行異端之事,我不過要報本的意思,我不求福,亦不求免禍,雖有如此說話者亦不可。
六、凡遇別教之人行此禮之時,入天主教之人,若要講究,恐生是非,只好在旁邊站立,還使得。
七、凡入天主教之人,不許依中國規矩留牌位在家,因有「靈位神主」等字眼,又指牌位上有靈魂。要立牌位,只許寫亡人名字。再者,牌位作法,若無異端之事,如此留在家裏可也,但牌位旁邊應寫天主教孝敬父母之道理。

以上我雖如此定奪,中國餘外還有別樣之理,毫無異端,或與異端亦毫不相似者,如齊家治國之道,俱可遵行。今有可行與不可行之禮,俱有教王之使臣定奪。有與天主教不相反者,許行,相反者,拒決斷不許行。[17]

教宗本篤十四世於是在1742年頒布《自從上主聖意》(Ex quo singulari),重申「自登基之日」禁約。這個通諭還禁止在華傳教士討論「禮儀」問題。本篤十四通諭宣布之後,「異論頓息,人心翕然,迄今二百年,各省傳教神父,勿論何國何會,悉遵教皇諭旨,宣傳天主正教,共遵一途,共守一道,毫無爭執歧異之端,而聖教之至一至聖,亦愈彰明較著焉。」[18]

清廷的應對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羅馬教廷派特使鐸羅來華,1707年鐸羅在江寧(今南京市)發布禁令,康熙帝令將鐸羅押往澳門交葡萄牙人看管。康熙還嚴斥:「眾西洋人,自今以後,若不遵利瑪竇規矩,斷不准在中國住,必逐回去。」1710年,鐸羅死於澳門監獄中[19],康熙為澄清中國禮儀之爭,派遣法國天主教傳教士艾若瑟出使羅馬教廷,樊守義隨行。兩人到達羅馬後,將康熙帝關於鐸羅來華及中國禮節問題和西洋教務問題的旨意,詳細向教皇呈述。教皇不願艾若瑟返回中國,至1718年,羅馬教皇收到康熙皇帝朱筆文書才放行[20]。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閱取羅馬教廷特使嘉樂所帶來的「自登基之日」禁約後說:


覽此條約,只可說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等人無一通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今見來臣條約,竟與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欽此。[21]

耶穌會士為此頗為擔憂。因此在嘉樂宣布教皇諭旨時,附加了八條變通的辦法:


一、准許教友家中供奉祖宗牌位;牌位上只許寫先考、先妣姓名,兩旁加注天主教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准許中國對於亡人的禮節;但是這些禮節應屬非宗教性質的社會禮節。
三、准許非宗教性質的敬孔典禮。孔子牌位若不書寫"靈位"等字,也可供奉,且准上香致敬。
四、准許在改正的牌位前或亡人棺材前叩頭。
五、准許在喪禮中焚香點燭,但應當聲明不從流俗迷信。
六、准許在改正的牌位前或亡人棺材前供陳果蔬,但應當聲明只行社會禮節,不從流俗迷信。
七、准許新年和其他節日在改正的牌位前叩頭。

八、准許在改正的牌位前焚香點燭,在墓前供陳果蔬。[22]

本篤十四世
但這並沒有使康熙皇帝改變主意,傳旨曰:


中國道理無窮,文義深奧,非爾等西洋人所可妄論。[22]

1721年3月,嘉樂離華返歐。1733年,北京的兩位主教向教徒宣布「嘉樂八條」及1715年教皇通諭,令其遵守。1735年,教皇克勉十二世(Pope Clement XII, 1730年-1740年在位)認為「嘉樂八條」與教義不合,宣布廢除。

教宗本篤十四世於是在1742年頒布《自從上主聖意》(Ex quo singulari),重申「自登基之日」禁約。這個通諭還禁止在華傳教士討論「禮儀」問題。本篤十四通諭宣布之後,「異論頓息,人心翕然,迄今二百年,各省傳教神父,勿論何國何會,悉遵教皇諭旨,宣傳天主正教,共遵一途,共守一道,毫無爭執歧異之端,而聖教之至一至聖,亦愈彰明較著焉。」[23]

之後雍正帝再次下令禁教。而乾隆時期,傳教士雖在宮中受到很高禮遇,但仍不能在華展開傳教。嘉慶、道光兩朝繼續執行禁教政策,中國天主教只能地下發展。

爭議結束

1932年,日本耶穌會所辦的上智大學部分學生參拜靖國神社不行禮,即所謂「上智大學事件(日語:上智大生靖国神社参拝拒否事件)」,引起了當時的日本軍部的強烈反彈。時任廣島主教 Johannes Ross(1875年-1969年)為解決這一問題,遂展開對教史的研究試圖找出有利的案例和證據。結果發現1258年時教廷曾頒發一件通諭,允許教徒可以參加非天主教的儀式,由於此諭先於中國禮儀之爭,因此對重視傳統的羅馬教會而言,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在幾經討論之後,羅馬教廷發布通告,允許日本教徒在神社中低頭行禮,因為此舉「除了表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天皇的忠誠外,別無他意」。

該事件為日後解決中國禮儀之爭埋下了伏筆。1934年,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扶植之下登基為滿洲國皇帝,將祭孔定為強制的文化政策。梵蒂岡不顧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反對,承認滿洲國政權,因此再度面臨兩個多世紀以前的禮儀問題。由於滿洲國政府在回復吉林主教高德惠的訊問時,答覆曰:「尊孔儀式的唯一目的,就是彰顯對孔子的崇敬之情,絕對不帶宗教的特質。」再加上有先前日本神社事件的前例,教宗庇護十一世於1935年發布命令,要求滿洲國教區主教應謹慎確認祭孔無宗教特質,而神職人員在行過反對中國禮儀的宣誓之後,還應等待主教們的指導,以避免疑惑和爭執。


庇護十二世
1939年,教宗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1939年-1958年在位)頒布「眾所皆知」(Plane compertum est)通諭:


允許教徒參加祭孔儀式;可以在教會學校中放置孔子之肖像或牌位,並容許鞠躬致敬;如果教徒必須出席帶有迷信色彩的公共儀式時,必須抱持消極的態度;在死者或其遺像、牌位之前鞠躬,是被允許且是適當的。

但教廷並不承認先前相關的通諭是錯誤的,而是認為過去宗教性的祭祖、祭孔觀念,歷經數百年後已變成了世俗性活動,故可以被酌情允許。此一宣言對亞洲儒家文化圈內的天主教徒亦是一種解放,越南天主教也在1964年針對祭拜祖先、民族英雄和戰爭亡魂等問題上獲得教宗的特許。

-----------------------

德國養孩子花多少錢?|國際|德國之聲|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在德國撫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到18歲,一個家庭要為其支出約12萬歐元(約84萬元)的消費成本。不過,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較早前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這18年中,父母可以從政府獲得總計近4萬歐元(28萬元)的兒童金(Kindergeld)作為育兒補貼。也就是說生育一個孩子的家庭每月可從政府獲得184歐元左右的兒童金,直到孩子滿18歲。這一補貼還將依據每年的通貨膨脹有所調整。

一個孩子到長大最少12萬歐元

但如果一個家庭不只一個子女,那麼平均每個孩子的養育成本就會下降。原因很簡單:一些基本型的裝備,比如嬰兒床、童車等兒童用品,一般情況下只需在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投資一次,後面的子女可以接著使用而無需重新置辦。

因此,根據聯邦統計局的計算,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每月平均為每個孩子支出的成本大約在474歐元左右(約3318元),而如果一個家庭有三個孩子,那麼這個平均數字反而會降低到452歐元(約3164元)。

不過德國專家也提醒,隨著子女年齡的增加,每月支出也將明顯增加。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

年齡組家庭月支出(按每家一個孩子計算)
0-6歲468歐元
7-12歲568歐元
13-18歲655歐元

這樣算來,一個孩子到長大成人每月的平均消費成本為549歐元。但這其中還有很多額外的支出,例如:學生交流活動、學習小組或購買電子產品(電腦、遊戲機等)的費用沒有計算其中。


錢是省出來的?

德新社在文章中引述專家的警告稱,家長應更多重視子女的飲食健康,而不應把更多錢用在購買遊戲機和昂貴的電子產品上。

文中對撫養兒童的主要花費進行排列:位居前兩位的是住房和飲食,其次是購買玩具和電子產品,第四名是服裝。

文章認為,撫養孩子應該本著節儉的態度,例如一些玩具和衣物可以從二手店購買,玩具也一樣。因為孩子成長較快,專注度也沒那麼長時間。上述兩件事都不用太"奢侈"。

此外專家建議,家長們還可以通過銀行提供的定期、活期儲蓄計劃和一些專門的教育基金項目為子女的未來做打算,以防止孩子成長花銷中出現不必要的"驚喜"。

“未雨綢繆”

總之,到了孩子要上大學或要參加職業培訓,對於德國普通家庭來說,一次性拿出一大筆教育資金多多少少會讓家長有吃不消的感覺。因此,"未雨綢繆"是德國專家給家長們最好的建議。

相比德中家長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德國大多數家長本著讓孩子"自然成長",而不是"從娃娃抓起","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此外,德國孩子成人之後,父母也沒有給孩子存錢買房的傳統。德國家長更多的角色轉變是從撫養、幫助,到自立,而不是一味的"承擔"
-------------------
夫妻間C肝感染 主因多是共用牙刷
udn.com查看原始檔
2015-11-04 13:57:09 聯合晚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遠高於鄰近國家,全台約60萬人感染,但國人對C肝認知有限。台大醫院歷經四年追蹤的研究發現,另一半如為C型肝炎患者,配偶每年感染機率為0.23%,最常見傳染途徑是「共用牙刷」,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性行為。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暨台大內科教授高嘉宏指出,C 肝病毒感染途徑為血液與體液傳染,開刀、輸血、共用針頭、看牙、針灸、性行為、穿耳洞、刺青、紋眉、針灸、拔罐等都可能傳染,不少年輕人喜歡刺青,若器具消毒不完全也可能會感染。

高嘉宏指出,配偶間傳染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一對夫妻如一人C肝患者,每年配偶感染肝機率為0.23%,最常見的傳染途徑是「共用牙刷」;握手、接吻、共食、共享飲料、咳嗽或打噴嚏等,不會傳染C肝病毒。

高嘉宏指出,C肝病毒屬於黃病毒科,跟登革熱是親戚,均為突變率高的RNA病毒,不易研發疫苗,身體也不容易自行清除。

C肝病毒不只傷肝,更可能讓全身健康亮紅燈。台大醫院內科部暨肝炎研究中心主治醫師劉振驊指出,C型肝炎會導致全身性疾病及血管慢性發炎。治癒C肝則能降低肝癌、洗腎、中風風險,且腦部認知改善。

劉振驊說,C肝治療目標是根除病毒,最好能一次成功,避免抗藥性與二次治療的痛苦。目前健保標準療法使用干擾素,治療時間長且副作用較大,讓病患卻步。今年底至明年,國內陸續有三種全口服小分子藥物將獲得藥物許可證,民眾有機會選擇不用打針、療程短、治癒率逼近100%且抗藥性低的藥物,但健保尚未給付前,病患需自費。
-------------------
C型肝炎盛行率4% 罹病60萬人遠超各國
m.ltn.com.tw查看原始檔

國健署指出,C型肝炎成為致肝病主因。(資料照,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C型肝炎病毒對肝臟威脅大,可能引發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醫師指出,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高達4%,遠超過中、韓、日、紐、澳等國,全台約40萬到60萬人感染。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台大內科教授高嘉宏指出,根據衛福部去年的十大死因統計,台灣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和後遺症,進一步分析後發現,慢性肝病患者7成都是由B型肝炎造成,約2到3成與C型肝炎有關。

高嘉宏指出,急性C型肝炎感染者卻有高達5成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C肝患者若演變為肝硬化,有3成在10年內演變成肝衰竭,每年有1%到4%會發生肝癌,不過,C肝目前並無疫苗可預防,人人都可能感染。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美璇指出,C肝患者可預測未來肝癌風險,藉由年紀、肝功能指數、C肝病毒量、病毒基因型與肝纖維化程度等5項指標作為預測因子。

李美璇舉例,56歲男性肝功能ALT指數80、肝纖維化指標比值大於2,有肝硬化、血液檢測測到病毒,且感染的是較難治療的第一型C肝病毒,風險分數就高達21分,預估未來十年內肝癌的機率超過5成、未來15年超8成。
--------------------------
出家是大孝?(轉載)?
bbs.tianya.cn查看原始檔
  ……同樣在這個世間做人,每個人的來路不同,有人前世有修行甚至出過家,有更多人是從三惡道剛剛爬上來混得了人身的,這些人甭說出家修行了,就是想在世間找個正當職業混飯吃也是很難的。他們如果不殺生,不打妄語,不搞歪門邪道就找不出別的活法,為什麼會這樣,就是沒福。你以為披上袈裟就這麼容易?一個人哪怕演戲扮和尚披上一陣兒袈裟,那也是前世種下的福報因緣吶!一個人福報不夠,心性不到那個程度,即使逼他出家也逼不走的,你信不信?假若現在國家頒布一項法令,全體國民都必須出家,不出家的全部殺頭,那也沒用,肯定還有大量人要跑到深山或移民國外去結婚生孩子。好了,不妨我們再假設一下,假如我們全民都出家了,社會又會什麼樣子。你想想,我們全國人都出家了,在山里打坐修行,粗衣素食,不蓄財產,那銀行很快就關了,房地產就不要搞了,環境也不會破壞了,空氣就自然乾淨了,天也藍了,山也綠了,乾涸的泉水也流出來了,土地中自然又長出了各種豐美無任何污染的蔬菜食物。吃的少,吃的簡單,水土又好,打坐經行之餘隨便在什麼地方埋下幾粒種子,我們就吃不完,那我們還有什麼事業可做?大家都持戒了,警察失業了,國家機器用不著了,部隊也用不著了,你說外國人會來侵略嗎?其實人家來侵略也是我們的業力所感,你如果沒那個業力,他惹得起你麼?當然啦,你不修行,你殺心沒斷,瞋心沒斷,你一邊打坐,身邊還藏著一把匕首,草叢中還藏著機槍,那對方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你的敵意和你的殺氣,還沒容你反應過來,他就把你捅死了,那你還是欠他命。
  祥翁的話,說得阿誠直笑,他以前聽了許多一本正經的說教,從來還沒聽到祥翁這麼活潑有趣的說法,出家修行這麼嚴肅的課題,讓祥翁這麼一番談笑風生,許多疑惑輕而易舉地迎刃而解了。當然出家畢竟是人生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選擇,阿誠還有一些放不下,他說他父母也信佛,對他學佛不反對,可還是不希望他出家。他爸爸說即使他一心想出家,也要先結了婚,給他們留下個孫子再走。祥翁問阿誠對這個問題怎麼想。阿誠說他眼下還拿不定主意,父母的想法好像也有道理,誰不希望身後有人接續香火呢?再說孔聖人也一再教導我們要遵守孝道啊!
  祥翁笑了笑,阿誠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中國的出家人第一道難關就在這裡。於是他又耐心地給阿誠講,你知道你這是怎麼回事麼?這叫愛纏。親情是一張牢固的網,家庭是我們生命輪迴的淵藪。別的東西好辦些,這個愛纏最難突破,你現在有父母兩條繩子拴著,就已經很難走脫,當你再有了愛妻,再栓上一條繩,這根繩比父母這兩根繩牢固的多,你要走,她要尋死上吊,你怎麼辦?如果你再有了孩子,那就更麻煩了,不用孩子拽你,你自己就放不下了。你別盲目自信,到時候就明白了,你怎麼辦呢?你說等孩子上完學你再出家吧,先在家賺錢。孩子畢業了又要找工作,這事很大,你再為他奔忙找工作。剛剛工作有個著落,孩子又該結婚了,要辦嫁妝,買房子,那你可有得累了,你是大款還好些,你不是大款,那就要貸款,你看現在有幾個買房子不貸款的?這下你又欠下債了,還債吧,債沒還清,孫子又出世了,兒子兒媳忙工作,怎麼辦?你老婆可能病了,你照顧老婆,還要幫兒子帶孩子。就這樣,一生一晃眼兒就過去了,什麼明心見性,什麼證道涅槃,八萬四千劫以後再說吧!我不是在嚇唬你,你放眼看看這個世間,我給你這個假設還算好的,人生的種種厄運、遭遇都是不可預計的,明天你是否還活在世上,很難說。你別不愛聽,生命就是無常,無常鬼為什麼叫無常鬼?就是由於他不守常規。我對你說,其實我自己也在不斷提醒自己,隨時都不能失去覺照,否則一氣不來,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再說孝道。孔子講的是世間之小孝,孝親養親續香火,佛家的出世大孝,沒有幾個人明白。如今有不少佛門居士在弘揚孔子文化,這很好,這是一種方便,對社會有好處也給自己增福報,可搞著搞著不知不覺之中把最初的學佛根本給丟了,把孔子的世間善法和佛的出世法混同一談了,甚至依據儒家的理論反過來認為佛家沒有孝道,這是很顛倒的見解。儒學是世間善法,儒家是講做人的,是修治齊平的學問,是一種人間遊戲規則。孔子很偉大,但孔子只說明人道,不解釋其他五道,因此儒學不能了生死,不能出離輪迴。儒家的孝道只能是奉親養老,接續香火一種形式,這種孝道是一條線,當子孫斷絕了,似乎生命就斷絕了,孝道也就走到頭了。而釋迦牟尼彿看得更徹底,更圓滿,他看到了生命的輪迴,生死是一種假相,人我是一種分別,眾生一體,視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個孝就廣大無邊了,不是一條線了,而是盡虛空遍法界地散發開來了。這樣一來,一個人出家修道成就了,那他就不光孝敬了這一世的父母,也孝敬了無量劫以來的一切父母,他不僅僅關照了父母一世的保暖,也成全了父母的法身慧命,這種大孝功德無以形容,是世間法中的一切孝道都無法比擬的。
  為什麼說一子出家九族升天呢?這一點我自己就有很深刻的親身體會。我兒子也出家了,他出家前很有孝心,在深圳工作給我捎錢,我和老伴既知足有一個好兒子,又無時不擔憂著他會不會順利會不會有什麼閃失,總之離不開一個情。後來兒子出家了,當然我們仍然惦記他,可這時每當想起他都是一位莊嚴的僧寶形象,我們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這是一種極大的加持,我們的生活更加豐滿充實,更加祥和,而且沒有了子孫的掛礙。若說身後的香火,一個出家人身後的香火,哪個俗人比得了呢?我岳父起初聽說他這個外孫出家時,簡直氣壞了,要我逼他還俗。幾年後他外孫回家看他,我岳父一見就服了,他後來對我講,孩子出家是對的,你看他現在的言行舉止和氣象,就是非同一般,和他從小一塊長大的小兄弟們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我岳父特意要我給他弄一張孩子穿僧裝的照片,說要掛在床頭,天天看著,並發願念佛。你看這個力量有多大?為什麼說許多出家人的父母至親沒有學佛也升了忉利天?就是因為這些人有親屬出家的緣故,在八識田中種下了很深的三寶種子。出家這種大孝大善是一般世間人沒法想像和體會的。
  我們再從歷史上看出家的功德。唐朝皇帝尊崇出家人,因而有了大唐盛世;清朝順治皇帝出家,才有了身後的雍正成道與康乾盛世;宋朝楊家將有功於社稷,畢竟殺業太重,有楊五郎出家,從而使一個大家族免於因殺業而沉淪;元世祖忽必烈打下江山,當然這也是他有這份福報,可畢竟殺人太多,他的女兒因此發願出家,為父母還業債,為天下人祈福,至今北京潭柘寺還有元世祖女兒的靈塔。儒家有二十四孝,在世間法上來說是很了不起的,可其中哪一個又能和這種出世大孝相比呢?
  阿誠說:慚愧我學佛這好幾年,連佛法的這種大孝都沒有真正有所認識,今經祥翁您一番開示,令我茅塞頓開。可儘管如此,父母卻很難理解呀,怎麼能說服他們呢?
  祥翁說:情這個東西力量太大了,你即使從理論上把父母說服了,他們也未必會真捨得你出家,歷來出家難,就連釋迦牟尼佛不也是半夜踰牆而去的嗎?這很說明問題。後來怎麼樣,父親讓大批大臣高官出家從而積下無邊福德,母親也上升忉利天,聽佛說法。我們這個世間的人畢竟都是凡夫,能夠主動支持兒女和丈夫出家的極其稀有,這正說明愛網難出,生死根深,我們自己都掙不脫這個網,我們還談什麼廣度眾生,哪裡會有能力幫助親人和大眾解脫生死輪迴呢?
  阿誠聽到這裡說:祥翁,我這回真聽明白了,真正學佛,還是出家更好,當然我一下還不能作出決定,我還要仔細地理順一下。
  祥翁說:出家是大事情,不能頭腦發熱,輕率決定。我並不輕易勸人出家,今天是觀察你有這個根器,也有這個福報和條件,覺得像你這麼精彩有道根的小伙子,不出家太可惜了,這才說了以上的話。可出家就要真出家,不能出了家還牽牽掛掛地弄些俗事情,披上袈裟就要荷擔如來家業,僧人是人天師表,絕不是個混飯吃的職業,出家如果不修行,還去爭名奪利,斂財獵色,飲酒食肉,或演說外道邪法,那就不如不出家,因為那樣會玷污三寶形象,破壞信眾信心,那比俗人拆廟撕經罪過還大,要下無間地獄的,求升反墮,智者不為。
  阿誠說:如今這樣的假出家人還真不少見,說實在的,我就是由於見到許多不如法的出家人,才對出家法產生動搖懷疑的。
  祥翁說:我沒見過,不敢亂說。你現在還沒有出家,我提醒你,我們在家人不要輕易妄評和譏毀出家人,即使見到不如法如律的出家人,我們也要學會往道上會,不要起瞋念起分別,否則有過失。如今已入末法時代,僧團中混進一些敗類不稀奇,正因如此,有正信有大志的青年人才更該去出家,做暗夜之明燈,做中流之砥柱,從而使正法久住,功莫大焉。
  阿誠很真誠地向祥翁保證,說我決不辜負祥翁今天一番苦口婆心,我若出家,必做一個勇猛精進的合格僧人。
  法緣相應,言談投機,不覺間過去了近兩個小時,阿誠起身告辭,虔誠禮佛,拜別而去。看著阿誠消失在胡同盡頭,祥翁滿意地點點頭:是個弘法利生的好苗子。祥婆說:什麼人都不敢輕看,沒準什麼時候,這小伙子再上門,就是具足威儀的比丘師父了。
-------------
別忘禮儀之爭的教訓
newhamg.myweb.hinet.net查看原始檔
禮儀之爭在中國天主教的傳教史上,一定是件不幸的大事。自從一六四二年,明思宗崇禎十五年,有傳教士向羅馬教廷呈遞意見書,建議禁止天主教徒「祭祖敬孔」開始,至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羅馬教廷發出訓令廢除禁令,歷時近三百年。在這三百年間,傳教士們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祭祖敬孔」是中國人的習俗,與宗教教義並不衝突;有的則認為「祭拜」祇能保留為天主。由於雙方堅持己見,大家向羅馬教廷呈遞意見書。教廷與明、清兩代的皇朝也屢次互派使者設法溝通意見。首先,道明會士黎玉範上書羅馬,建議禁止祭祖敬孔。一六四五年,清順治二年,教廷批准黎氏意見。一六五○年,清順治七年,耶穌會士衛匡國赴羅馬呈相反意見書。一六五六年,清順治十三年,教宗亞歷山七世再批准「祭祖敬孔」。一六七四年,清康熙十三年,道明會士閔明我再上書羅馬反對祭祖。兩年後,閔氏出版「中國歷史政治宗教概論」更激發了禮儀之爭。一六九三年,清康熙三十二年,福建代牧嚴當下令禁止中國禮儀,不准祭祖敬孔。一七○○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朝廷公開宣佈:祭祖敬孔為中國民間習俗與宗教無關。
一七○四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再下令禁止「祭祖敬孔」。一七零五年,清康熙四十四年,教廷派多羅來華,皇帝以上賓之禮相待;惟獲悉多羅來意,遂命令即速離京。一七零六年,清廷下令驅逐嚴當主教及畢天祥神父。一七零七年,教廷欽使多羅在南京再頒佈禁令,清帝下令將他驅逐。嚴當主教專程赴羅馬告狀。清帝派遣耶穌會士龍安國等四人赴羅馬呈遞說明文件,以期溝通觀念。

一七一○年,教宗克萊孟重申禁令,多羅欽使死於澳門監獄。一七一五年,清帝令德里格赴羅馬呈文教宗,克萊孟拒絕任何申訴,重申一七零四年禁令而且要求在華教士宣誓服從。一七二○年,教宗遣使嘉樂來華,清帝賜宴,因再見教宗禁令,遂硃批:洋人不必在華傳教,禁止可也。教難由此蔓延。

一七二一年,清帝派馬安當、喜大教二人,攜「嘉樂使華經過」報告書,覲見教宗;結果如石沉大海,未見效應。一七四二年,清乾隆帝七年,教宗本篤十四禁止禮儀爭論,同時要求在華司鐸一律宣誓反對祭祖敬孔的中國禮儀。禮儀之爭就此消聲,近三百年間,中國天主教徒在父母的靈柩前祇准鞠躬不可叩首。

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剛恒毅首任宗座代表來華,雷鳴遠神父竭力協助瞭解中國文化及外籍傳教士在華狀況。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羅馬教廷終於頒發訓令,廢除近三百年來所堅持之禁令,僅保留本篤十四終止禮儀爭論之禁令。禮儀之爭就此結束。無可否認的,堅持不同意見的雙方都是出自愛護教會的善意,但缺乏溝通、互不相讓的爭執,為傳教事業製造了無數的障礙,甚至釀成了教難,犧牲了千萬人的生命。這是中國傳教史上不可磨滅的事實。

禮儀之爭結束,很不幸的日本侵略中國以及接踵而來的內亂,又使天主教會在中國出現了地上地下之分。

雖然羅馬教廷接納現實狀況,肯定中國沒有分裂教會,但部份神職人員與虔誠教徒自認為忠於教宗,而拒絕地上教會的主教、神父以及他們所舉行的聖體及告解聖事;引領無數信德堅固的善良信徒,祇念玫瑰經、唱聖歌而不參與彌撒聖祭、不領聖體。這種現象雖來自部份傳教士的善意,但為基督福音的傳播與教會的廣揚,絕對不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救主耶穌一生勸導人愛人,甚至愛仇;同樣深信耶穌為救世主而寧願捨生致命不肯違背祂命令的主教、神父、信徒,怎能與同一信仰的兄弟姊妹拒絕往來,不肯對話而採取對立,不設法溝通而批評攻擊。這樣的對立如果持續蔓延,恐怕就是未來教難的成因。

昔日近三百年的禮儀之爭,現在看來純屬雙方的意氣之爭,與正統的教義沒有多大關係。祭祖現在可以在聖堂舉行。祭孔祇表達民眾對古代聖賢的崇敬,與天主教義毫無衝突。禮儀之爭的開端起於外籍教士之間的不同意見,其後果卻嚴重地傷害了教廷與中國皇朝之間的關係。目前地上地下的對立,則全由國籍神職人員所堅持。近年來,羅馬教廷與中國政府都希望天主教會不分明暗、上下合一,固執己見、堅持對立的人們,看不出他們的作為明顯地剝奪了無數善男信女辦告解、領聖體的權利,同時嚴重地阻擋了基督福音的廣傳。天主是愛,哪裡有愛,才有天主的臨在。(作者:朱秉欣)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