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白話註解/跪受赤虹/河圖與洛書/《文昌孝經》/佛教的《地藏經》有“佛門孝經”之稱/《孔子聖蹟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vdtrmx

----------------------------

wenchangck782607ck782607ack782607bck782607cck782607dck782607eck782607fck782607gck782607h  

----------------------------

 《文昌孝經》則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並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

開經啟

【原文】
浩浩紫宸天①,鬱鬱寶華筵②。文明光妙道,正覺③位皇元。振嗣恩素重,救劫孝登先。大洞④完本願,應驗⑤子心堅。

【註釋】
①紫宸(chén)天:道教天界名,為天神上帝所居之所。紫,古人認為的祥瑞之色;宸,即北極星所在,後藉指帝王所居。
②寶華筵(yán):也作寶花,珍貴的花。多指佛國或佛寺的花。筵,宴席。
③正覺:覺悟。本指如來之實智,名為正覺。證語一切諸法的真正覺智。成佛也說是“正覺”。
④大洞:即大道。
⑤應驗:原來的預言或估計與事後的結果相合或得到證實。

【譯文】
廣大寬闊的紫宸天,香氣濃郁的寶華筵。文德輝耀的奇妙之道,體悟大道的人位列仙班。振興人們子嗣的恩澤向來都很重,而要想解救人們的災難禍患,應當從行孝開始。大道完成了人們的本願,文昌帝君提倡的孝道靈驗無比,人們應當信心堅如磐石。

【評析】
開經啟:本經之前,先立序說。用於正式經文前的一種文體。

育子章第一

【原文】
真君①曰:乾②為大父,坤③為大母。含宏覆載④,胞與⑤萬有。群類成遂⑥,各得其所。賦形⑦為物,禀理為人。超物最靈,脫離蠢劫。戴高履厚⑧,俯仰自若。相安不覺,失其真性⑨。父兮母兮,育我者宏。兩大生成,一小天地。世人不悟,全不知孝。吾今明闡,以省大眾。

【註釋】
①真君:道教對神仙的尊稱。此指文昌帝君,為道教中主 ​​宰功名、祿位的神,又稱文曲星。本是星名,即古代對南斗六星的總稱,最早稱為“文昌”。
②乾:《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天。

③坤:《周易》之八卦之一,代表地。
④覆載:指天地養育及包容萬物。《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 
⑤胞與:“民胞物與”的略稱。指以民為同胞,以物為朋友。後以“胞與”指汎愛一切人和物。宋代張載《西銘》:“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⑥遂:順利成長。《
韓非子·難二》:“六畜遂,五穀殖。” 
⑦賦形:賦予人或物以某種形體。
⑧戴高履厚:頭頂天,腳踩地。指人活在天地之間。

⑨真性:人體生命的自然本性。

【譯文】
真君說:天為大父,地為大母。天地包容養育萬物,以萬物為同胞朋友。於是萬物都得以順利生長,各得其所。天地賦予形體以成就萬物,人秉承性理以成之為人。於是人能夠超過萬物之上,成為萬物之靈,脫離愚笨蠢物。人頭頂天,腳立地,俯察於下,仰觀於上,得以自然地順從其本性。人們如果安於現實,不知不覺,就會迷失自己的自然本性。父母生育我的恩情最宏大。天地與父母兩大,生成人身一小天地。世人不自省悟,完全不知道行孝。我今天清楚闡明,以警醒大眾。

【原文】
乾坤養物,勞而不勞;父母生子,不勞而勞。自字①及妊,自幼迄壯,心力所注,無有休歇。十月未生,在母胎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耽娠②如山,筋疼血滯,寢處不舒,臨盆性命,若不自保。父心關惻,母體擔虞③。縱令易誕,費盡勞苦。若或遲久,不行分娩,艱難震恐。死中幸生,幾捨其母,始獲其子。一月暗居,三年乳哺。啼即懷抱,猶恐不調。睡令安寢,戒勿動搖。含食以飼,貼衣以裹。諒④其飢飽,適其寒暑。

【註釋】
①字:懷孕;生育。
②耽娠(shēn):耽:忍,受。娠:胎兒在母體中微動,泛指懷孕。
③虞:憂慮,憂患。
④諒:體察;體諒。

【譯文】
天地養育萬物,似辛勞而又不辛勞;父母生育子女,似不辛勞而又辛勞。自懷孕到生產,自幼年至壯年,父母所傾注的心力,沒有休止。胎兒在母腹中沒生下來的十月間,母親呼氣,胎兒也呼氣;母親吸氣,胎兒也吸氣。母親身懷妊娠之苦,如同身體壓著一座山一樣,周身筋骨疼痛,血脈凝滯,坐臥都不舒坦。分娩之時,母親性命都難以自保。父親關心悲傷,母親身體擔著憂患。
即使容易生產,也是受盡各種憂勞苦楚。如果長久在母腹中,不能分娩,母親就更艱難恐懼。死裡逃生,幾乎丟掉母親的性命,方才得到孩子。母親產後,閉門休養一月,乳哺孩子三年。嬰兒啼哭,當即抱在懷裡,仍怕有不舒服。睡覺就要使他安穩地睡著,一定不去動搖他。口含食物以餵養他,常解自己的衣服將他包裹著。揣度孩子的飢飽,讓其冷熱適中。

【原文】
痘疹關煞①,急遽驚悸。吚唔解語,匍匐學行,手不釋提,心不釋護。子既年長,恐其不壽,多方保持。幸而克祐,籌劃有無②,計其婚媾。厥齡方少,諸務未曉。一出一入,處處念之。綢繆咨嗟,諄諄誡命。親心惆悵,子方燕樂。教之生計,教之成業。母誕維艱,父誨匪易。

【註釋】
①痘疹:因患天花出現的皰疹,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天花是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也是死亡率最高的傳染病之一。關煞: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災禍、疾病等。引申指各種困難、難關。也指命中註定的災難。
②有無:指家計的豐或薄。

【譯文】
在孩子出痘疹、犯關煞的時候,父母心中非常驚恐。當孩子牙牙學語、蹣跚學步之時,父母手不離左右,心裡毫不放鬆對孩子的照顧。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又恐怕其命不長久,多方設法護持。僥倖能夠得到神靈庇佑,又要為其籌劃家產衣食,設法婚配。此時孩子年紀尚輕,各種事務尚未明曉。不管是出門還是在家,各個方面,父母無不掛念。情意殷切,長吁短嘆,懇切耐心地教誨勸告。正因為有父母的憂慮,才有了子女安樂美好的生活。教授子女謀生之計,教授子女如何成就事業。母親生育子女非常艱難,父親教誨子女也不容易。

【原文】
雖至英年,卹若孩提。食留子餐,勝如己餐;衣留子衣,勝如己衣。子若有疾,甚於己疾。有可代者,己所甘受。子若遠遊,行旅風霜,夢寐通之。逾①期不歸,睛裂腸斷。子有寸善,誇揚樂與;子有小過,回護遮蓋,暗自傷心,恐其名敗。子惟賢能,父母有賴;子若不肖,父母誰倚?子若妄為,父母身危。作事未事,俱切親情。

【註釋】
①逾:超過,越過。

【譯文】
儘管子女已經長大成人,父母仍然像對待幼童一樣對其體貼入微。留作子女吃的飯食,勝過自己的食物;留作子女穿著的衣服,勝過自己的衣服。子女若有疾病,比自己得病還要擔憂。如有能夠代替子女承受的病痛,自己則甘願忍受。子女如果遠行,旅途風霜勞苦,父母放心不下,常在睡夢中夢到。逾期不歸,父母則眼睛望穿,肝腸望斷。子女有微小的優點,父母就會讚美宣揚;如果子女有小的過錯,父母總會袒護遮掩,並暗自傷心,唯恐其名聲敗壞。子女只有賢良能幹,父母才有依靠;子女如果無德無才,那麼父母還能依靠誰呢?子女如果胡作妄為,就會連累父母,使其處於危險的境地。不管有無做事,都要貼合父母的心意。

【原文】
芽栽茁培,堂基構植。母勤子生,父作子述①,其行其志,不厭其苦。憐子念子,何時放置。形或暫離,心恆無間。貴如帝王,神如天亶②;顯如公卿,賤如編戶③,愚如齊氓④,皆如是心。窮達愁樂,存歿明幽⑤,皆如是心。混沌初分⑥,亙古及今,普天匝地,綿綿惻怛⑦,父母之心,無不如是。如乾覆物,如坤載物,和藹流盈,充塞兩間。莫大慈悲,無過親心。

【註釋】
①述:傳述,傳承;遵循前人說法或繼續前人事業。《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②天亶(dǎn):《尚書·泰誓上》:“亶聰明,作元後。元後作民父母。”蔡沈集傳:“亶,誠實無妄之謂。言聰明出於天性然也。”聖人天性聰明,先知先覺,首出庶物,故能作大君治於天下,又因此能成為萬民之父母。
③編戶:指中國古代除世家貴族、奴婢以外的編入戶籍的平民,也稱庶人。編戶與不入戶籍的王公大臣、官僚地主相比,必須按土地收入交納一定的賦稅。
④氓:古代稱民為氓,此指未開化的人。

⑤明幽:人間和陰間。
韓愈《赴江陵寄三學士》古詩文網:“病妹臥床褥,分知隔明幽。” 
⑥混沌:指宇宙形成前天地未分、渾元一團的狀態,古人想像中的天地開闢前的元氣狀態。
⑦惻怛(dá):懇切。《傷寒節錄·達序》:“然心至誠惻怛,有與斯人同憂共患之意。”

【譯文】
就像生物萌芽,就必須栽育;要讓其茁壯成長,就必須培育;子女長大後,還要為他們建築庭堂,植立根基。母親勤勞,不過是希望子女能夠順利成長;父親有所創造,無非是希望子女能夠傳承於後。父母養育子女,不厭其苦。父母憐惜掛念子女,沒有放下之時。既使身體暫時分離,父母的心也永遠不會遠離子女。即使是如帝王般尊貴,如聖賢般聰明,如公卿般顯赫,又或者如平民般貧賤,如未開化之人般愚鈍,其愛子女之心,無不如此。不管是困厄還是顯達,不管是愁苦還是喜樂,不管是活著的還是已經去世的,也不管是在人世還是在陰間,父母的心也都如此。天地初開,從古至今,普天遍地,愛子女之心真切連綿,作父母的無不如此。如同上天覆蓋萬物,如同大地承載萬物,溫和慈愛流盈,充滿天地之間。再大的慈悲,也比不過父母愛子之心。

【原文】
即說偈曰:萬般勞瘁有時休,育子辛勤無盡頭。字懷耐苦終無厭,訓誨循徐不憚求。一葉靈根非易植,窮年愛護幾曾優。子俱親自身栽養,親老心猶為子籌。

【譯文】
於是說偈道:萬般勞累都有停止的時候,只有養育子女的辛勞沒有盡頭。懷孕生育,忍受苦痛,從不厭煩。訓導告誡,循序漸進,不怕索求。培養子女智慧聰明不是容易的事情,父母終日愛護從來沒有猶豫過。子女都是父母自身養育的,父母人老後心裡仍在為子女操心籌劃。

【原文】
又說偈曰:真誠一片結成慈,全無半點飾虛時。慈中栽養靈根大,生生不已自無涯。

【譯文】
又說偈道:一片真誠結成慈愛心,完全沒有半點矯飾虛偽。慈愛中養育子女聰慧成長,生生不已沒有盡頭。

【原文】
靈慈神咒①:佛菩薩菩提心②,大羅會上陀羅尼③,一切救苦難,無過我親心。聖主仁君,救濟生靈,不忍一匹之不生,無如愛子心,靡所不至誠。推極仁惠者,孰能逾二人。

【註釋】
①神咒:即陀羅尼。為神秘的咒語,故名神咒。原文中有多處類似的咒語。
②菩提心: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的心即菩提心。新譯為覺,求正覺的心即菩提心。
③陀羅尼:又稱陀羅那,陀鄰尼。譯作持,總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惡法不使起的力用。講演武藝

【譯文】
靈慈神咒:佛菩薩的菩提心,大羅會上的陀羅尼,一切救苦救難的菩薩,都不會超越我父母的愛心。聖明仁慈的君主,救
濟生靈,不忍心一個生物不能生長,這都不如父母的愛子之心,父母的愛子之心,沒有不出於至誠之心的。就是推究極為仁慈惠愛的人,誰也不能夠超越父母二人的愛心。

【評析】
育子,即生養子女。本章從天地生養萬物說起,以闡明萬物有賴於天地的滋養,子女有賴於父母的孕育,以此省示世人應當知道感恩盡孝。著重論述了父母生育子女的辛苦,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守護,以及父母對子女各項事情的費心籌劃。無論貧富貴賤,父母愛護子女的真切情感都是一樣的。世間萬般情愛皆無法與父母對子女的至誠親情相媲美。

體親章第二

【原文】
真君曰:前章所言,不止育子,直將子心,親曲體之。凡為人子,當以二親,體我心者,還體親心。體我此身,骨禀父生,肉禀母成。一膚一發,或有毀傷,親心隱痛,子心何安?心為身主,太和①蘊毓,父兮所化,母兮所育。一有不孝,失親本來。

【註釋】
①太和:太,為極至之義;和,即和諧。

【譯文】
真君說:前章所言,不只是講養育子女,還有父母細微周到地體諒子女的心思。凡是作為子女的,應當以父母體諒自己的心情來體諒父母。體察我的身體,骨是秉受自父母的精血而化生,肉是秉承自父母的精血而生成。即使是一塊皮膚,一根毛髮,如果有所毀傷,父母心中都會隱隱作痛,那麼子女又如何能夠心安呢?心是身體的主宰,主宰天地的太和之氣蘊藏其中。人身是父親精血所化生,母親精血所孕育的。子女一旦有不孝的行為,就失去了禀自父母的本性。

【原文】
孝先百行,根從心起,定省溫凊①,時以敬將。每作一事,思以慰親;每發一言,思以告親。入承親顏,親歡我順,親愁我解;出必告親,恐有惡行,以禍親身;歸必省親②,恐有惡聲,以拂親心。力行戒慝③,隨時加惕,口業④不干,身業⑤不作。恐有意業⑥,欺親欺身;恐有心業⑦,累身累親。

【註釋】
①定省溫凊(qìnɡ):指子女對父母應盡的孝道。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寢,早晨及時問安,冬天溫被,夏日搧涼。
②省親:探望父母或其他尊長親屬。
③慝(tè):邪惡,惡念。《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吏無苛政,民無懷慝。” 
④口業:又名語業,即由口而說的一切善惡言語。業為造作之義,有善有惡,若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等為口惡業。
⑤身業:身之所作,如殺生、偷盜、邪淫、酗酒等事。
⑥意業:意之所思,如貪、嗔、癡等動念。
⑦心業:心思所造作的業。

【譯文】
孝順優先於其他品行,根起於人心中。侍奉父母要晚上服侍就寢,早晨及時問安,冬天溫被,夏日搧涼,時刻恭敬服侍。每做一件事,都要想著慰藉父母;每說一句話,都要想著告知父母。入則侍奉父母,父母的歡樂我來順承分享,父母的憂愁由我來化解;外出必定告知父母,恐怕有惡行,以連累父母;歸來後必定要探望父母,恐怕家人有惡言惡語,不順父母的心意。盡力做到戒除惡念,隨時提高警惕,不造口業,不作身業。恐怕有意業,欺騙自己,欺騙父母;恐怕有心業,牽累自身,拖累父母。

【原文】
我有手足,父母一體。異母兄弟,總屬天倫,恐有參商①,殘親支體。叔伯同根,宗族一家,恐有乖戾②,傷親骨肉。祖曾上人,恐失奉事,悖親孝思。子孫後裔,恐失字育,斷親嗣脈;恐失教訓,敗親家規。子侄世系,恐失敦睦③,貽親庭釁④。我夫我婦,子媳之職,恐失和敬,致親不安。我有婭⑤,屬親至戚,恐失夙好⑥,致親不寧。上而有君,為親所主⑦,恐有不忠,致親以逆;下而民物,與親並育,恐有不恤,損親之福,外而友朋,為親之輔,恐有不信,絕親友道。師為我法,即為親箴⑧,事恐失賢,以違親訓;匪人壬人⑨,親之所遠,交恐不擇,以累親志。仰而天高,帝位乎上。日月星斗,親所敬畏。恐有冒瀆,妄幹天怒,致重親辜;俯而地厚,群生資始⑩,親所奉履,恐有褻侮,業積暴殄,致延親禍;中而神祗,司我親命。恐有過犯,致減親紀。一舉一動,總期歸善,以成親德。

【註釋】
①參(shēn)商:參星和商星,參星在西,商星在東,此出彼沒,永不相見。
②乖戾:不和。《後漢書·範升傳》:“各有所執,乖戾分爭。” 
③敦睦:親厚和睦。
李適《重陽日中外同歡以古詩文網言志》:“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 
④釁(xìn):嫌隙;爭端。
⑤姻婭:親家和連襟,泛指姻親。
韓愈《縣齋有懷》:“名聲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⑥夙好:老交情。
⑦所主:所寄居的主人。《
孟子 ·萬章上》:“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為主;觀遠臣,以其所主。” 
⑧箴:規勸,告誡。
⑨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諂媚,不行正道的人。
⑩資始:藉以發生、開始。《易·乾》:“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褻侮:輕慢侮弄。暴殄(tiǎn):指任意浪費糟蹋,不知愛惜。殮,滅絕。神祗(qí):泛指神。神,指天神;祗,指地神。

【譯文】
我有兄弟,父母都一樣相待。異母兄弟,總屬天然的親倫關係,恐怕有不和睦的情況發生,這樣就如同傷害父母的肢體。叔伯兄弟,整個宗族都是一家,恐怕有不和的情況,這樣會傷害父母的至親。對於祖輩先人,恐怕有失侍奉,有悖父母孝親之思。子孫後代,恐怕有失生育,斷絕父母的後代血脈;恐怕有失教育,敗壞父母的家規。子侄後輩,恐怕有失和睦,致使父母所建立的家庭生起禍端。夫婦二人要盡到為子為媳的職責,要和氣遜順,恐怕有失和順恭敬,致使父母不安寧。我有姻親,屬於最親近的親屬,恐怕失去老交情,使父母不安寧。向上則有君主,是父母所事奉的主宰者,恐怕有所不忠,致使父母獲叛逆之罪;向下有民眾萬物,與父母共同生育於天地之間,恐怕對其有失憐憫,損害雙親的幸福。外面有朋友,是父母的輔助者,恐怕有失信用,斷絕父母與朋友交往的準則和道義。老師是我效法的對象,老師的勸誡即是父母的勸誡,事奉老師恐怕有失賢德,違背父母的訓導。行為不端和巧言諂媚的人,是父母所遠離的,恐怕自己交友不慎,而連累了父母的心志。仰望則見天之高遠,天帝位在其上,日月星斗,是父母所敬畏的,恐怕有所冒犯褻瀆,輕易地觸犯天怒,以致增加父母的罪過。俯察則見地之厚重,眾生藉此以生長發育,是父母所敬奉的,恐怕有所褻瀆輕慢,惡業累積,損害浪費毫不顧惜,致使災禍蔓延及父母。中間有天神地祗,主掌父母的生死,恐怕自己有過錯,致使父母的陽壽減少。一舉一動,都期望歸於善,以成全父母的德行。

【原文】
我親有善,身順其美。救人之難,即是親救;濟人之急,即是親濟;憫人之孤,即是親憫;容人之過,即是親容。種種不一,體親至意。親或有過,委曲進諫,俟其必改。以善規親,猶承以養,養必兼善,方得為子。人各有親,曷不懷思。

【譯文】
父母有善行,我要承順他們的美德。救人於危
難,也就好比是雙親施救;救濟別人於危急之時,也就是雙親救濟;憐憫別人的孤苦,也就是雙親憐憫;寬容別人的過錯,也就是雙親寬容。各種不同情況,都要體察雙親的心意。雙親如果有過錯,就要委婉地提出意見,直到改正為止。用善規勸雙親,就好比承擔起贍養的責任。贍養父母,同時一定要以善來勸諫,這才是為人子所應當做的。人們各自都有父母,怎麼能不掛懷思念?

【原文】
父母在日,壽不過百,惟德之長,垂裕彌遐①。是以至孝,親在一日,得養一日。堂上②皆存,膝下③完聚,人生最樂。惜此光陰,誠不易得。玉食三殽④,勺水一菽⑤,各盡其歡⑥。加餐⑦則喜,減膳⑧則懼。貧富豐嗇,敬無二心。願親常安,恐體失和。疾病休戚⑨,常系子心。一當有恙,能不滋虞。藥必先嘗,衣不解帶,服勞侍寢。愈則徐調,食不輕進,相其所宜。倘或不痊,延醫詢卜。酒不沾唇,至心禱祝。殫厥念力⑩,以求必痊。終天之日,飲食不甘,哭泣失音。衣衾棺槨,多方自盡。三年哀痛,晨昏設薦。佳塋厚穴,安置壟丘。禮送歸祠,親魂有托。廟享墓祭,四時以妥。去親日遠,追思常在。形容面目,若聞若睹。動息語默,尋聲覓跡,中心勿忘。抱慕如存,生死同情,幽明一理。孝道由基,大經斯彰。嗟爾人子,縱能如是,體之親心,未及萬一。

【註釋】
①垂裕:為後人留下業績或名聲。遐:音xiá,遠。
②堂上:指父母。也稱高堂。
③膝下:指人在幼年時,常依於父母膝旁,言父母對幼孩之親愛。後用以藉指父母。
④玉食三殽:玉食,指精美的飲食。殽,通“餚”。專指葷菜,即有肉的菜餚。
⑤菽(shū):豆;豆類。豆和水,指清貧人家供養父母的飲食。
陸游《湖堤暮歸》:“俗孝家家供菽水。” 
⑥盡其歡:即指孝養父母尊長,極意承歡。語出《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孔穎達疏:“謂使親盡其歡樂。” 
⑦加餐:多進飲食。
⑧減膳:減少餚饌。是古代帝王遇到天災變異時自責的一種表示。餚饌,即豐盛的飯菜。
⑨休戚:喜樂和憂慮;亦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休,喜悅,歡樂;戚,悲哀,憂愁。
⑩念力:佛教所說的專念之力,即意念的力量。衣衾棺槨(ɡuǒ):衣衾,裝殮死者的衣被。棺槨,禮所規定的葬具。裝屍之器為棺,圍棺之器為槨。棺,是棺材;槨,外棺,是棺外的套棺。薦:古代祭祀宗廟時奉獻祭品叫“薦”,其禮稍遜於祭。《禮記·王制》:“大夫士宗廟之祭,有田則祭,無田則薦。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塋(yínɡ):墳墓,墳地。壟丘:墳墓。塚形象丘壟,故名。指墓葬的外部。大經:常道,常規。

【譯文】
父母在世,長壽也不過百歲,唯有功德之人,才能聲名久遠。所以“至孝”,就是父母在世一天,就要贍養一天。父母都健在,子女依聚在父母身邊,這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情。應當珍惜這段時光,因為這實在是太難得了。不管是富貴人家多個葷菜美食的美味佳餚,還是貧賤人家一勺水、一盤豆食的粗茶淡飯,都能讓各自父母盡其歡心。子女見父母多進飲食就高興,見父母減少膳食就擔心。不管是貧賤富貴,或者是豐裕貧困,孝敬父母的心意都沒有改變。希望父母永遠安康,恐怕父母身體有病痛。父母的疾病和喜憂,常常牽動子女的心。一旦父母身體有病,怎能不心生擔憂?餵父母的藥,要自己先嚐味道的甘苦,衣不解帶,辛勤侍奉,服侍父母休息。父母病好之後,要慢慢調養,食物不要亂吃,要弄清其是否適宜父母食用。如果不能痊癒,就要請醫問藥,占卜吉凶。滴酒不沾,誠心為父母祈禱。竭盡心力,以便祈求父母痊癒。父母逝世的時候,飲食不貪求美味,痛哭以至於失聲。壽衣、被褥、棺槨,都要多方設法,盡力籌備。哀痛地服喪三年,早晚都要陳設祭品。選擇好的陵園,墓地建築得堅固厚實。把遺體禮送往墓地,把精魂迎回祠堂,父母的靈魂就有了皈依。宗廟供奉,墓前祭祀,四季完備。父母離開時間久了,時常追思懷念。父母的形體容貌,就如同自己聽到見到一樣。於是就會常常停下行動,停止說話,順著聲音尋找父母的踪跡,心中時刻不忘。心懷敬慕,如同父母健在一樣;不管生死,都同此心,不管在陰間或陽間,都是同一個道理。孝道從此根本上去做,則孝道人倫就會彰顯。子女即使能夠如此,體恤雙親之心,還是不及父母的萬分之一。

【原文】
偈曰:幼而得親全,安樂不之曉。設無雙親在,飢寒難自保。遭此伶仃苦①,方思親在好。

【註釋】
①伶仃:孤苦無依靠。陸游《幽居遣懷》:“斜陽孤影嘆伶仃,橫案烏藤坐草亭。”

【譯文】
偈說:幼小時父母雙全,不知道安寧快樂。假如雙親不在,飢寒交迫,生命難以自保。只有遭受了孤獨無依之苦,才想念雙親健在的好處。

【原文】
又說偈曰:嬉嬉懷抱中,惟知依二親。何至長大後,漸失爾天真。我親既生我,我全不能孝。云何我養兒,我又卹之深。反觀覺愧悔,方知父母恩。

【譯文】
又有偈說:在父母懷抱中玩耍,只知道依戀雙親。為什麼長大後,漸漸喪失了天真?我的父母既然生育了我,我卻完全不能盡孝。為什麼我養育子女時,我又對他們憐恤至深?回頭反省,感覺到慚愧後悔,這才知道父母的恩情有多大。

【原文】
又說偈曰:室家①是親成,豈是離親地。莫道風光好,遂把親歡易。貧賤是前因,豈是父母遺。生不託親體,我並無人身。莫怨生我苦,修來自有畀。富貴是親培,豈是驕親具。親若不教我,何有富貴遇。報本正在此,赤怛安可替。最易忘親處,尤宜加省惕。

【註釋】
①室家:夫婦。《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譯文】
又有偈說:我們夫婦家庭是父母促成的,並不是作為遠離雙親的地方。不要因為外邊風景好,而把對父母的喜愛改變。貧賤緣於前世的因由,不是父母遺留的。我的出生如果不依托父母的身體,也就沒有我的生命。不要抱怨出生在貧苦人家,只要努力修行,就能得到回報。富貴出於父母的栽培,並不是向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如果不教導我,我怎麼會有富貴際遇。報答父母的根本正在這裡,赤誠之心沒什麼能夠代替。最容易忘卻父母的地方,更加要警省謹慎。

【原文】
真君曰:子在懷抱,啼笑嬉戲,俱關親心,實惟真摯。為人子者,能如是否?試一念之,何能暫釋。父母強健,能嬉能笑,能飲能食,子所幸見。父母漸衰,嬉笑飲食,未必如常,子心所惕。責我不楚①,憐親力弱。嗔我聲微,憐親氣怯。愈加安養,勿致暫勞。父母逝世,苦無嬉笑,及我顏色,苦無怒詈②,及我身受。縱有厚祿,親不能食;縱有錦帛,親不能被。生不盡歡,追思何及。逝者念子,存者念親。祭享悠遠,隔不相見。思一慰之,悲哀無地,言念③斯苦,實難為子。

【註釋】
①楚:痛苦。
②詈(lì):罵;責罵。
③言念:想念。

【譯文】
真君說:在父母懷抱中的幼兒,哭笑玩耍,都關係著父母的心,這完全出於真摯的情感。作為子女的,能夠如此嗎?試著想想父母的愛子之心,怎麼能夠將父母放得下一刻?父母身體強壯健康,能玩能笑,能吃能喝,子女能夠見到這些就很喜歡。父母漸漸衰老,玩樂飲食,不見得同平常一樣,子女心裡應該有所警惕。父母責打我不疼,知道父母力氣已經衰弱,父母罵我時的聲音微弱,知道父母的氣息不足。更要安息休養,不要使其有一點勞累。父母逝世,苦於沒有父母的嬉笑,能夠使我喜笑顏開;苦於沒有父母的怒罵,能讓我身受。即使我有豐厚的俸祿,父母也不能吃;即使我有錦帛,父母也不能穿用。不能讓父母生前盡歡,追念怎麼會來得及呢?死去的父母還心系子女,在世的子女還在思念父母。只能遙遙供奉祭祀,幽明分隔不能相見。想著告慰父母,卻悲痛哀切無處可尋。想念非常痛苦,作為子女也實在是難。

【原文】
乃說偈曰:親昔養兒日,豈比強壯年。我方學語處,親疑我啼也。我方跬步①時,親疑我蹶②也。我方吚唔處,親疑我疾也。我方思食處,親知我飢也。我方思衣處,親知我寒也。安得本斯志,體恤在親先。親今且垂暮,亦豈強壯比。欲將飼我者,奉親膳食時。欲將褓我者,侍親寢息時。欲將顧我者,扶親衰老時。欲將育我者,事親終天時。何者我曾盡,全然不之覺。生我何為者,能不中自怍③。

【註釋】
①跬(kuǐ)步:古時稱人行走,跨出一隻腳為跬,猶今之半步,左右兩足均跨一次稱步。
②蹶:僕;跌倒。
③怍(zuò):慚;慚愧。

【譯文】
於是說偈道:以前父母撫養幼小的我,怎麼能與現在正值強壯的我相比?我剛開始學說話,父母怕我是否在啼哭。我剛開始邁步時,父母怕我是否要跌倒。我剛開始發出咿呀之聲時,父母怕我是否患病了。我剛想要吃東西,父母就知道我是餓了。我剛想要加衣服,父母就知道我是冷了。怎麼能不以父母的情感為本,首先體恤父母。父母如今已經垂垂老矣,怎能再與強壯時相比?就像父母餵養我那樣,事奉父母的飲食。就像父母照顧我,將我包裹在襁褓中一樣,事奉父母就寢休息。就像父母照顧我那樣,攙扶衰老時的父母。就像父母撫育我那樣,事奉父母去世。這些我哪樣曾經盡力做過?我完全不知覺。父母生我是為了什麼,怎麼不自我慚愧?

【原文】
孝子明心寶咒:以此未及萬一心,時時處處體親心。當思愛養恩勤大,每想懷耽①乳哺深。日在生成俯仰中,覆載②風光父母仁。何殊群物向春暉③,切切終身抱至誠。太子灌頂

【註釋】
①懷耽:懷胎。
②覆載:庇養包容。
③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的恩惠。
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孝子明心寶咒:以此未及父母萬分之一的心思,時時處處體恤父母的心意。應當想到父母愛護養育我的恩情非常大,經常想到父母孕育乳哺我的深情。每日都生長在天地之中,覆載著風光和父母的仁愛。這與萬物嚮往春天的陽光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切記終生都要懷抱至誠之心。

【評析】
體親,即體恤父母。子女應當用心體恤父母,尤其應當體貼父母的心思,言行舉止都要符合父母的心意,讓父母歡心。同時,如果父母有過,作為子女的也應該勸導父母改過行善。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日子,生盡其養,及時盡孝;死則安葬,追思常存。

 

辨孝章第三

【原文】
真君曰:吾今闡教,以示大眾。親存不養,親歿①不葬,親祚②不延。無故溺女,無故殺兒。父母客亡,骸骨不收,為大不孝。養親口體,未足為孝;養親心志,方為至孝。生不能養,歿雖盡孝,未足為孝;生既能養,歿亦盡孝,方為至孝。生我之母,我固當孝;後母庶母③,我亦當孝。母或過黜,母或載④嫁,生我勞苦,亦不可負。生而孤苦,恩育父母,且不可忘,何況生我。同母兄弟,我固當愛;前母⑤兄弟,我亦當愛。同氣⑥姊妹,我固當和,連枝妯娌⑦,我亦當和。我生之子,我固當恃;前室⑧遺子,我亦當恃。眾善家修,無不孝推。如是盡孝,始克為孝。始知百行,惟孝為源。

【註釋】
①歿(mò):壽終;死亡。
②祚(zuò):福。
③庶母:父之妾稱為庶母。
④載:再;重。
⑤前母:繼室所生的子女對父親前妻的稱呼。
⑥同氣:有血緣關係的親屬。
⑦妯娌(zhóu lǐ):兄弟們的妻子的合稱。
⑧前室:前妻。

【譯文】
真君說:我今天闡明教法,以告知眾人。父母在世時,不對其贍養;父母去世後,不將其安葬,父母的福澤就不會延長。無故溺死女嬰,無故殺死兒子。父母客死他鄉,不去收埋骸骨,這些都是最大的不孝。只是奉養父母的衣食,還不算是孝敬;只有能夠體恤父母的心思,促成父母的志願,才算是最大的孝敬。父母在世時,不能盡到贍養的責任,待去世 ​​後雖然盡孝,但不足以算是孝敬;既能在父母在世時,盡到贍養的責任,又能在父母去世後儘孝,這才算是“至孝”。我的生母,我固然應當盡 ​​孝;後母庶母,我也應該盡孝道。我的母親或許因過失而被父親休掉,或者改嫁,但母親生育我的勞苦,也是不可以背棄的。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愛養育我的養父母,都不可忘記,何況是親生父母。同母兄弟,我固然應當友愛;前母所生兄弟,我也應當友愛。親生姐妹,我固然應當和敬,對於妯娌,我也應當和敬。我的親生子女,我固然保愛;前妻所生的子女,我也應當保愛。一切善行,家人一起身體力行,無不是由此孝心推及而來。按照這個樣子來盡孝,才能夠真正為孝。於是開始知道百般品行,孝才是源頭。

【原文】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愛子孫,不敦①宗族,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和姻婭②,不睦鄉黨③,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師友,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愛人民,不恤物命,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④,不敬神祗,於孝有虧。我孝父母,不敬聖賢,不遠邪佞⑤,於孝有虧。我孝父母,財色 ​​妄貪,不顧性命,知過不改,見善不為,於孝有虧。淫毒婦女,破人名節,於孝有虧。力全名節,於孝更大。奉行⑥諸善,不孝吾親,終為小善;奉行諸善,能孝我親,是為至善。孝之為道,本乎自然,無俟勉強。不學而能,隨行而達。讀書明理,因心率愛,因心率敬,於孝自全。愚氓愚俗,不雕不琢,無乖⑦無戾,孝理自在。苟具靈根⑧,知愛率愛,知敬率敬,於孝可推。孝庭子容,孝閫婦儀⑨。孝男端方⑩,孝女靜貞。孝男溫恭,孝女順柔。孝子誠愨,孝婦明潔。孝子開先,孝孫承後。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順;孝治一國,一國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通於上下,無分貴賤。

【註釋】
①敦:敦睦,互相友好和睦。
②姻婭:親家和連襟,泛指姻親。
③鄉黨:泛指鄉里、家鄉。
④三光:指日、月、星。
⑤邪佞:奸邪小人。
⑥奉行:履行。
⑦乖:違背;不和諧;不協調。
⑧靈根:靈性之根。
⑨閫(kǔn):官裡的道路,借指行孝的途徑。婦儀:婦女的容德規範。
⑩端方:正直;端莊。靜貞:嫻靜貞潔。溫恭:溫和恭敬。《尚書·舜典》:“溶哲文明,溫恭允塞。”愨(què):誠實。明潔:清白;高潔。升:即昇平。太平的意思。

【譯文】
我孝敬父母,不敬愛叔伯,不敬愛祖先,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愛子孫,不敦睦宗族,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和愛姻親,不與鄉鄰和睦,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效忠君上,對師友不講信用,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愛人民百姓,不憐恤萬物的生命,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禮敬天地,不禮敬日月星辰三光,不禮敬天地神明,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敬奉聖賢,不遠離惡人,有損孝德。我孝敬父母,非分地貪求財色,不顧性命,知道過錯而不悔改,見有善行可為而不去做,有損孝德。姦淫毒害婦女,破壞人家的名聲和節操,有損孝德。極力成全別人的名節,這算是
大的孝行。雖能奉行各種善行,但不孝敬父母,終究只是小善;奉行各種善行,而又能夠孝敬父母,這才稱得上是“至善”。為孝之道,本於人心自然本性,沒有一點勉強。不通過學習就能實行,隨著自己的良心去做,所作所為自然就合乎孝道。讀書明白了道理,用良心統率愛,用良心統率敬,自然就能夠使孝圓滿。愚夫俗子,不經過雕琢,沒有不和暴戾之氣,自然合乎孝道。假使他們具有了靈明的根性,知道用愛心來統率愛,知道用敬心來統率敬,這樣,孝行就可以推行於外了。想知道在父母之前的孝敬,看兒子的容顏,就可以知道;想知道閨中女子的孝行,看婦女的容德威儀,就可以知道。孝子的行為端重大方,孝女文靜貞潔。孝子溫良恭敬,孝女順從柔和。孝子行事誠懇,孝婦持身清潔。孝子率先行孝,就必定會有孝孫繼承孝行。通過盡孝來修身,一身的品行就可以立正;通過盡孝來治家,全家就會和順;通過盡孝來治國,國家就會充滿仁愛;通過盡孝來治理天下,天下就會昇平;通過盡孝來事奉天地,天地就會太平。孝道可以通達於天地,不分貴賤,都要盡孝。

【原文】
偈曰:世上傷恩總為財,誠比諸務尤為急。相通相讓兄和弟,父母心歡家道吉。財生民命如哺兒,祿奉君享如養親。本之慈孝為源流①,國阜人安萬物熙②。

【註釋】
①源流:事物的本末。
②阜:豐富;富有。熙:興盛。

【譯文】
偈說:世上恩情的傷害總是由於金錢的緣故,這比其他各種事務尤為關鍵。兄弟之間應該相互通融,相互謙讓,父母心裡歡喜而家境也會吉祥。用錢財養育人民的生命就如哺乳幼兒,做高官事奉國君就如同贍養雙親一般。總之以慈愛孝道為源流,就會國家強盛,人民安居樂業,萬物萬事光明興盛。

【原文】
又說偈曰:子賴親安享①,不思盡孝易。若或罹②困苦,方知盡孝難。難易雖不同,承順③是一般。

【註釋】
①安享:安然享用。
②罹:遭受困難或不幸。
③承順:敬奉恭順。

【譯文】
又說偈道:子女因為依賴父母而得以安享,而不想著盡孝是否容易。只有遭受了困苦,才會知道盡孝的困難,難和易雖然不相同,但敬奉恭順父母卻並沒有不同。

【原文】
又說偈曰:今為辨孝者,辨自夫婦始。孝子賴賢助,相厥內以治。後惟盡其孝,君得成其緒。婦惟盡其孝,夫得成其家。同氣因之協,安親無他意。自古賢淑妻,動即為夫規。上克①承姑順,下克撫媳慈。從來嫉悍婦②,動即為所惑。承姑必不順,撫媳必不慈。惟盡為妻道,方可為人媳;惟盡為媳職,方可為人姑。身有為媳時,亦有為姑日。我用身為法,後人無不格。嬪妃與媵妾③,致孝以安命。婦德成夫行,化從閫④中式。所繫重且大,淑訓⑤安可越。

【註釋】
①克:能夠。
②悍婦:潑婦;凶悍之妻。
③媵(yìnɡ)妾:陪嫁之侍妾。
④閫(kǔn):門檻,內室,借指婦女的道德規範。
⑤淑訓:指對女子的教育。

【譯文】
又說偈道:今天我分辨什麼是孝,是從夫婦關係開始著手的。孝子有賴賢惠妻子的幫助,互相幫助就能夠使家庭得到治理。做皇后的唯有盡孝,做皇帝的才能繼承好先皇傳下的事業。做妻子的唯有盡孝,丈夫才能把家治理好。夫妻因為孝才能同氣相協,安養雙親也並無別的心思。自古以來賢惠善良的妻子,其行動能成為丈夫規範。對上能夠順承婆婆的歡心,對下能夠安撫慈愛媳婦。而自古以來嫉妒心強、生性潑悍的媳婦,其丈夫的行動就會被她所迷惑,不能夠順承婆婆的心意,對媳婦亦不能安撫慈愛。唯有盡力按照做妻子的規範行事,才可以做人家的媳婦;唯有盡力履行做媳婦的職責,方才可以做人家的婆婆。既有做媳婦的時候,也有做婆婆的時候。只要自己能夠以身作則,自己的後人才有行為的標準。作嬪妃的和作侍妾的,只有行孝才能安身立命。妻子的德行能夠促成丈夫的品行,一切都是從內室行為標準而來。牽涉關係重大,怎麼可以輕越做女人的訓條。

【原文】
又說偈曰:辨之以其心,毋使有不安。辨之以其行,毋使有或偏。辨之以其時,毋使有或遷。辨之以其倫,毋使有或間。大小各自盡,內外罔所愆①。誠偽在微茫,省惕當所先。

【註釋】
①愆(qiān):罪過,過失。

【譯文】
又說偈道:從心來辨別孝,千萬不能使其心有所不安分。從行為辨別孝,千萬不能使行為有所偏頗。從時間來辨別孝,千萬不要使其孝行有所改變。從倫常之理來辨別孝,千萬不要使其孝行錯亂。男女老少各自盡孝,家裡家外都無過失。真誠和虛偽只在微茫之間,在行動之前應當反省警惕。

【原文】
又說偈曰:親懷為己懷,至性實綿綿,即是佛菩薩,即是大羅仙。

【譯文】
又說偈道:以雙親的情懷為自己的情懷,最真誠的本性實在是綿綿不絕,這就是佛、菩薩,這就是成道的大羅仙。五欲娛樂

【原文】
純孝闡微咒:萬般切己應為事,俱從一孝參觀到。胸中認得真分曉,孝上行來總是道。

【譯文】
純孝闡微咒:萬種關係自己的應當做的事,全都可以由孝來觀察到。只要認清了它真正的道理,本於孝道而行動,就一定會合乎道。

【評析】
辨孝,辨析孝與不孝。本章羅列孝與不孝的各種行為,以辨明何為行孝,如何盡孝。百行孝為先,以孝為安身立命的根本,與親朋師友的相處之道,都可以由孝道推演而來。如果孝道盛行,就能夠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

守身章第四

【原文】
真君曰:所謂孝子,欲體親心,當先立身①。立身之基,貴審其守。無身之始,身於何始?有身之後,身於何育?有挾俱來,不可或昧,當思在我。設處親身,愛子之身,勝於己身。菩菩乳哺,望其萌芽,冀其成材。寸節肢體,日漸栽培。何一非親,身自勞苦,得有此身。親愛我身,如是之切。保此親身,豈不重大?守此親身,尤當倍篤。遵規合矩,如前所為。矜驕不形②,淫佚③不生,嗜欲必節。父母之前,聲不高厲,氣不粗暴④;神色溫靜,舉止持祥。習久自然。身有光明,九靈⑤三精,保其吉慶;三尸諸厭⑥,亦化為善。凡有希求,悉稱其願。兢兢⑦終身,保此親體,無虧而歸,是謂守身。苟失其守,塊然⑧軀殼,有負父母,生而猶死。

【註釋】
①立身:安身處世,立身處世。
②不形:不顯露。
③淫佚:縱慾放蕩。
④粗暴:粗魯暴躁。
⑤九靈:指身中的九位神靈。
⑥三尸:亦稱“三蟲”、“三彭”。道教認為,人體內有三條蟲,或稱“三尸神”。
⑦兢兢:謹慎小心的樣子。
⑧塊然:木然無知貌。

【譯文】
真君說:所謂孝子,要想體恤雙親的心志,首先應當立身處世。立身的基始,最為重要的是要慎重自己的操守。沒有人身的初始之時,我的身體是從何處而來的呢?有了人身之後,身體又是怎麼得以撫育的呢?我有從出生挾持同來的良心,此心不可暗昧,我應當仔細想想。以父母的立場設身處地地想想,父母憐愛子女的身體,勝過愛護自己的身體。艱難地哺乳,期望他漸漸成長,希冀他能夠成為有用的人。一寸一節肢體,日漸栽育培養。哪一點不是靠雙親勤勞保護,才得以有了我的存在?父母愛我此身,是如此的關切,好好保護此身,怎能不關係重大?守持好雙親給我的身體,尤其應當加倍地堅定。遵守規則符合規範,效法前人的行為。驕橫傲慢之貌不顯,淫欲放蕩之心不生,節制自己的不良嗜好和慾望。在父母面前,聲音不要太高,氣息不要粗大;神色溫柔嫻靜,行動舉止舒緩。堅持久了就成為自然的事情。這樣,身體就有光明,九靈三精等神就會保佑你吉祥;而三尸等邪神,也會化惡為善。凡有希望得到的東西,都會稱心如願。眾生都小心謹慎,保護好雙親給我的身體,沒有一點虧損而返歸原初,這就是守身。如果不能持受,徒具軀殼,就會辜負父母,雖生猶死。

【原文】
抑知人生,體相完備,即有其神,每日在身,各有處所。一身運動,皆神所周。神在臟腑,慾不可縱;神在四肢,刑不可受。縱慾犯刑,非傷即死。凡有身者,所當守護。守真①為上;守心次之;守形②為下。愚夫匹婦③,無所作為,亦足保身。何爾聰明,姦偽妄作,昧性忘身,沉溺慾海④,全不省悟。大羅天神,觀見斯苦,發大慈悲,降生聖人,以時救度⑤。惟茲聖人,躬先率孝。加檢必謹,加卹必至。不忍斯人,墮厥親身。一切栽持,遂其所守。種種孝順,當身⑥體物。體在一身,化在眾生。畀茲凡有,同歸於道。身居不動,肆應⑦常普。如是守身,是為大孝。

【註釋】
①守真:保持真元精氣;保持本性。
②守形:專注於形體。
③匹婦:古代指平民婦女。
④慾海:愛欲之深廣譬如海。比喻貪欲或情慾的深廣。
⑤救度:救助眾生出塵俗,使脫離苦難。
⑥當身:自身,本人。
⑦肆應:指善 ​​於應付各種事情。

【譯文】
哪裡會懂得人生,形體相貌完備,就會有神,它每天都在人身中,身體各部位都是它的處所。整個身體的運動,都是由神主宰。神存在於五臟六腑,不可以縱慾;神存在於四肢,不可以受到刑罰。放縱慾望,觸犯刑律,非死即傷。凡是有身體的人,都應當守護。保守真性是最上乘的,守持良心次之,保守形體最次。一般的平民百姓,沒有什麼作為,也可以做到保身。為什麼你這麼聰明,卻去做姦妄之事,蒙昧心性,忘了自身,沉溺於慾海,卻全然不知醒悟?天帝神仙看到這些,發大慈悲心,降生聖人,以便能夠隨時救度世人。只有這樣的聖人,親自率先躬行孝道。謹慎加倍地檢察自己,加倍地愛卹自身。不忍心看到世人,將父母給予他們的身體墮落毀壞。一切栽培扶植,無非幫助他們實現保守身體的目的。種種孝順的行為,當以自身體恤萬物。體道雖是聖人一人,卻能夠感化眾
生。將此道理授給所有有身體的人,使其同歸於孝道。守身不動,而又能廣泛地應接事物,如此守身,那才是大孝。

【原文】
即說偈曰:親視子身重,常視己身輕。人何反負己,損身背吾親。莫將至性①軀,看作血肉形。今生受用者,夙世②具靈根。

【註釋】
①至性:指天賦的卓絕的品性。
②夙世:前世。佛教所指的已過去的一生。

【譯文】
即說偈道:雙親非常看重子女的身體,常常將自己的身體看輕。人們為什麼反而背叛自己,損壞自身而違背父母?不要將充滿靈性的身軀,看作是血肉形體。今生之所以能夠享受一切,是因為前世所造就的靈根。

【原文】
又說偈曰:一切本來相,受之自父母。謂身即親身,人猶不之悟。謂親即身是,重大不可誤。完厥惺惺①體,盡我所當務②。無量大道身,圓滿隨處足。

【註釋】
①惺惺:聰明,機靈。
②當務:當前應作之要務。

【譯文】
又說偈道:一切本來體相,從父母那裡禀受而來。說自己身體即是雙親的身體,人們仍然不能明白這個道理。所謂父母即是自身,此理重大不可有誤。保全這個聰明的軀體,完成我當前應作的要務。成就無量大道身,隨處都圓滿充足。

【原文】
又說偈曰:同此親禀受,一般形體具。善哉孝子身,超出浮塵世。以茲不磨守,保煉中和氣①。真培金液②形,元養玉符體。廣大不可限,生初豈有異。空聲警策

【註釋】
①中和氣:指元氣。
②金液:指金液還丹之氣,遍運四體,與道合真。

【譯文】
又說偈道:每個人的形體都是秉承自父母,形體具備。好啊,孝子的身體,能夠超越塵世。不磨滅自己的對身心的保養守護,保持煉養和諧的元氣。以真氣培養長生不死的身體,以元氣涵養神仙體身。廣大不可限量,有生之後的形體與原初的本性沒有差異。

【原文】
孝子金身咒:惟此光明孝子身,果是金剛不壞身①。化成即在當身內,現出千千萬億身。

【註釋】
①金剛不壞身:指修成正果的法身,不老不壞,萬劫長存。

【譯文】
孝子金身咒:唯有這個光明的孝子身,果真是金剛不壞身。一旦修化成就,即在自己身內顯現千千萬億個化身。

【評析】
守身,即保守其身,包括護持身體和涵養心性。人們應當節制慾望,保持身體平和,行仁處義,以不負父母的生育之恩。

 

教孝章第五

【原文】
真君曰:孝自性具,教為後起。世多不孝,皆因習移。意既罔覺①,智又誤用。聖人在上,惟教為急。教之之責,重在師傅,尤當慎擇。賢良之師,化惡為善;不賢之師,變善為惡。師而不教,過且有歸;教飯王應夢之不善,其罪尤大。不賢之師,導之匪僻②,引之邪佞,養成不肖,流為凶頑③,越禮④犯紀,妄作無忌。雖欲救之,急難格化。如是為教,罪實非輕。

【註釋】
①意:清刻本《文昌孝經註解》中為“愚”。本書採用其說法。罔覺:無知。
②匪僻:邪惡。
③凶頑:兇狂且不易制伏。
④越禮:不遵循禮儀法度。

【譯文】
真君說:孝是人性中本來自有的,教育盡孝則是後來出現的。世人多半不孝,都是因為習俗使其改變。愚笨之人不明道理,聰明的人又錯用心思。聖人在上,唯獨對於孝道而著急。教習孝道的責任,重要的是在師傅,尤其應當慎重選擇。賢良的師傅,能將惡人化導成善人;不賢明的師傅,卻能將善人變成惡人。作為師傅而不教導學生,師傅有過錯,並對過錯負有責任;而如果教導不好的東西,其罪過就更加重大了。不賢明的師傅,會教導人行為邪惡,引到奸邪的道路上,教成品行不端之人,流變為凶狂頑劣之人,毀越禮法,違犯法紀,胡作非為而沒有忌憚。雖然想拯救這樣的人,但急切間也難以改正變化。如果像這樣為師教人,罪過實在是不輕。

【原文】
藥石①之師,惟賢是與。行己②端莊,導人忠信,教不他設。孝無畸形,因其本然,還所固有。朝敦③夕誨,幼育長循,惟茲孝弟,化行是先。雖至愚氓,無不曉習。如是為教,功實不少。為功為罪,職豈易任。惟名尊嚴,其實如何?孝弟④是宗。能孚孝者,弟亦本諸。助君為理,轉移風俗,全在師儒。教不可誤,師不可違。自重在師,率教⑤在弟。孝原自具,有覺斯興。

【註釋】
①藥石:古時指治病的藥物和砭石,後比喻規勸別人改過向善。
②行己:謂立身行事。
③敦:敦促;督促。
④弟(tì):同“悌”,遵從兄長。
⑤率教:聽從指教,遵從教導。

【譯文】
能夠導人向善的師傅,只教人以賢良的品德。立身行事端正莊重,以忠信引導人,其他不合乎孝道的事情,不敢教人。孝道更沒有畸巧,不過依於人的自然本性,復歸人的固有善性。朝夕不斷地敦促教導,長幼都依循而行,總要用此孝悌之道,先行教育化導。雖是愚笨之平民百姓,也沒有不熟悉的。像這樣教育學生,功德實在是不少。既能立功也能獲罪,師傅一職不是那麼容易勝任的。師傅的名稱甚是尊貴威嚴,其實質又是什麼呢?就是以“孝”“悌”為根本。如果能夠以孝服人,“悌”的品質也就本於此而立了。幫助國君治理國家,移風易俗,完全在於以儒為師。師傅不可誤人子弟,子弟不可以違背師傅。師傅應當自重自愛,弟子應當遵從教導。孝本來都是自性具備的,但有了師傅的提醒,孝心才得以興起。

【原文】
偈曰:孝弟雖天性,良師當時省。一或乾不孝,何能全弟行。罪愆①有攸歸,師實難卸任。能作如是觀,訓之方有定。

【註釋】
①罪愆(qiān):罪過;過失。

【譯文】
偈說:孝悌雖然都是源自天性,但也有賴良師的時時警省。一干不孝的事情,怎麼能使“悌”行圓滿。罪愆有所源自,師傅實在難於推卸責任。能夠有這樣的認識,訓導弟子才能有確定的準則。

【原文】
又說偈曰:教雖賴良師,人亦當自謹。無自乾不孝,徒然費師訓。

【譯文】
又有偈說:教化雖然有賴好的師傅,人們也應當自己謹慎。無故做不孝的事情,就白白地浪費了師傅的教訓。

【評析】
教孝,即教訓孝道。本章意在說明,孝道雖為人之本來善性所具備,但有賴於良師的教導。

孝感章第六

【原文】
帝君曰:吾徵道果,奉吾二親,升不驕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順,玉真慶宮,逍遙自在。吾今行化,闡告大眾:不孝之子,百行莫贖;至孝之家,萬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殛①,魔煞禍侵;孝子之門,鬼神護之,福祿畀之 ​​。惟孝格天,惟孝配地,惟孝感人,三才化成。惟神敬孝,惟天愛孝,惟地成孝。水難出之,火難出之,刀兵刑戮,疫癘兇災,毒藥毒蟲,冤家謀害,一切厄中,處處祐之。孝之所至,地獄沉苦,重重救拔;元祖宗親,皆得解脫;四生②六道,餓鬼窮魂,皆得超升;父母沈痾,即時痊癒。三十六天③,濟度快樂;七十二地④,靈爽⑤逍遙。是以鬥中,有孝弟王,下有孝子,光曜乾坤,精貫兩儀⑥,氣協四維,和遍九垓⑦,星斗萬象,莫不成熙⑧。神行河嶽,海波不揚;遐荒⑨是奠,遐邇均孚⑩。孝之為道,功德普遍。

【註釋】
①殛(jí):誅滅;殺死。
②四生:佛教將世界眾生分為四大類: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鳥魚鱉;三、濕生,如某些昆蟲;四、化生,無所依托,唯借業力而忽然出現者,如諸天與地獄及劫初眾生。
③三十六天:道家謂神仙所居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羅天,共三十六天。
④七十二地:道教認為,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理,其間多得道之所。
⑤靈爽:指神靈,神明。
⑥兩儀:指天地,謂宇宙本體太極分而為天地,天地則生春夏秋冬四時。
⑦九垓(ɡāi):道教中指九重天,即中央與八極之地。又稱九陔、九閡。
⑧熙:興起;興盛。
⑨遐(xiá)荒:邊遠廣闊的地方。
⑩遐邇(ěr):遠近。孚(fú):信服;為人信服。

【譯文】
帝君說:我徵得道果,侍奉我的雙親,升入不驕帝境,家人在天上聚首,妻妾遵奉順從,在玉真慶宮裡,逍遙自在。我今天施行教化,闡述告知大眾:不孝的子女,百種善行都不能救贖他的罪過;達到至孝的人家,萬般劫難都能夠消除。不孝的子女,天地不容,雷霆怒擊,魔鬼惡煞用各種災禍侵襲他;孝子之家,鬼神保護他,福祿賜予他。唯有孝能夠感通天,唯有孝能夠配享地,唯有孝能夠感化人,天地人三才得以化生長成。唯有神敬重孝,唯有天熱愛孝,唯有地成就孝。無論是出現水災,出現火災,刀兵刑戮,疾病瘟疫,毒藥毒蟲,冤家謀害,一切災厄中,處處都能得到神靈的佑護。孝所到之處,沉淪於地獄的苦難,都會得到解救;始祖宗族,都會得到解脫;四生六道中的惡鬼窮魂,都能得到超升;父母的重病,即時痊癒。三十六天中,以濟度為快樂;七十二福地,魂靈逍遙自在。所以在斗星之中,有孝悌王,在下界有孝子,光耀天地,精氣貫通天地,協調四方,協和九重天之內的萬物,星斗萬象,無不興盛。神行遍江河山岳,海波不揚;遙遠的地方進獻貢物,遠近的人們都信服可見。孝作為道,其功德廣布,遍及一切。

【原文】
偈曰:跡顯心亦顯,感應①固神妙。若有心不孝,盜名以為孝,假以欺世人,中實難自道。跡或似不孝,身心實盡孝,世人競黜之,心惟天可告。獨此兩等人,感不漏纖毫。天鑑②不可欺,禍福時昭報。

【註釋】
①感應:眾生因禮拜供養祈念觀修等機緣,感通佛菩薩,以神通法力加被,滿足願求,給予利益,稱為感應,也稱為感通。
②天鑑:上天的鑑視。

【譯文】
偈說:行跡顯現,人心也就會顯現,善惡感應也固然神妙。如果心裡不孝,而為了竊取聲名而行孝,這是假借孝之名欺騙世人,中間的道理實在難以說明。有人行為好像是不孝,而身心卻實在是盡孝,世人競相貶低攻擊他,其心思只能告知上天。唯獨這兩種人,感應不漏一絲一毫。天的鑑察不可欺瞞,禍福報應時常昭顯。

【原文】
真君曰:凜哉!凜哉!今勸世人,遵吾修行。感應之機,速於眾善。背吾所言,天條①不赦,萬劫②受罪。夫人之生,養親有缺,且難為子,何況世人,毀罵父母,腹誹③父母。親且毀罵,毆叔詈伯,弒君凌師,無所不為。子在懷抱,氣不忍吹。及其長也,愛之者真,訓之者嚴。以愛子心,用之撻楚④,撻亦是愛,嗔亦是愛。即有盛怒,子惟柔順。欲再杖時,手不能下。何爾世人,拒親責己,如抗大敵。天怒地變,豈容大逆。子有病厄,親處不安。何於親疾,絕不關心。子有勞苦,親關痛癢。何況我體,犯法極刑。子苟不育⑤,淚不曾幹,冀其重生,傷入七情⑥。何爾世人,父母終天,未及三年,思慕中衰。饗祭失時,親骨不葬,且幹不孝。何爾世人,貧發親塚,賣穴暴露。嗟爾父母,念念及子。何爾世人,凡事用心,獨於父母,有口無心⑦,不肯實為。人之一身,諸般痛楚,何處可受?何爾化外⑧,火焚親屍,全無隱惻,美名火葬,於心最忍。夫人之死,口不能言,肢體難動,心實未死,猶知痛苦。過七七⑨日,心之形死,其形雖死,此心之靈,千年不死。火焚而熾,碎首裂骨,燒筋炙節,立時牽縮,心驚肉跳,若痛苦狀。俄頃之間,化為灰燼。於人且慘,何況我親?抑知冥獄,首重子逆。閻羅本慈,人自罪犯,多致不孝,自罹冥法。人盡能孝,多致善行,地獄自空。一節之孝,冥必登記,在在超生。誦是經者,各宜省悟。苟無父母,烏有此身。報恩靡盡,銜⑩慈莫極。人果孝親。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列仙班;萬事如意,子孫榮昌;世系綿延,錫自鬥王。是經在處,可鎮經藏,可概萬行,厭諸魔惡,成大羅仙,長保亨衢,何樂不從?

【註釋】
①天條:上天的律令、法規。
②萬劫:佛經謂世界有成、住、壞、空四期,皆稱為劫。萬劫為萬世。
③腹誹:亦作“腹非”。口裡不言,而內心裡反對。專制時代有所謂“腹誹之法”。
④撻(tà)楚:鞭打。楚,落葉灌木,枝幹堅勁,可以做杖。古代多指刑杖,或學校責罰學生的小杖。
⑤不育:夭折。
⑥七情:人的感情。中國倫理史上有儒家與佛教兩種七情說。儒家把喜、怒、哀、懼、愛、惡、欲作為七情(見《禮記·禮運》)。佛教把喜、怒、憂、懼、愛、憎、欲作為七情。
⑦有口無心:指沒經過認真考慮地隨便亂說,或者嘴上愛說而心裡沒什麼。
⑧化外:指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地方。《唐律疏議·名例·化外人相犯》:“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⑨七七:人死後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後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盡七”、“滿七”、“斷七”。
⑩銜:含在心裡。
蔡琰《胡笳十八拍》:“銜悲畜恨兮何時平。”仙班:天上仙人的行列。亨衢(qú):亨,通達,順利。衢,大路,四通八達的道路。比喻官運亨通。

【譯文】
真君說:畏懼啊!畏懼啊!現在我勸化世人,遵照我所說的去修行。天人感應的徵兆,快於孝之外的各種善行。違背我的教導,上天的法則也不會赦免他,就會萬劫不復,永遠受到罪罰。人生在世,不能圓滿地奉養雙親,尚且難以成為合格的子女,更何況現今之人,詆毀咒罵父母,嘴裡雖不說,而在心裡非議父母。雙親都敢詆毀咒罵,更不用說毆打咒罵叔伯,弒害君主,凌辱老師,以至於無所不為。子女在父母懷抱中時,父母都不忍心氣息吹到他們。等到子女長大,對他們愛得真切,教訓得也很嚴厲。從愛護子女的心出發,鞭撻教訓子女,這樣的鞭撻是對子女的愛,嗔怒也是對子女的愛。父母就是對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順從。父母再想痛打時,也下不了手。為什麼現今之人,拒絕雙親責備自己,與父母抗衡,如面臨大敵一樣。此時,天地也會動怒,豈能容忍這樣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災難,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對於父母的疾苦,子女卻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勞苦,都事關父母的痛癢,何況我犯了王法,身體受了極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淚就未曾幹過,希望他能夠獲得重生,傷心痛徹心扉。為什麼現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後,還不到三年,對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經中斷了,供奉祭祀不及時,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並且幹不孝的事情。為什麼現今之人,貧窮後就發掘雙親的墳墓,出賣墓穴,使父母的屍骨暴露。可嘆你們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們。為什麼現今之人,對事關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獨對事關父母的事情,有口無心,不肯實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對於各種痛苦,哪一處能夠承受?為什麼沒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燒父母的屍體,一點都沒有惻隱之心,並且還冠以火葬的美名,這樣的心腸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後,口不能說話,肢體不能活動,但人的心卻實在還沒有死,仍然能夠感知痛苦。過了七七之後,心的肉體死去。雖然心的肉體已經死去,但心的靈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燒地非常熾烈,頭顱碎裂,骨骼破裂,燃燒筋脈,炙焚關節,屍體立刻就收縮,心驚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況。轉瞬之間,化成灰燼。這對於人來說都是淒慘的,更何況是我的父母?可知道,地獄首先重責忤逆之罪。
閻羅王本來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動犯罪,從而導致不孝,觸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夠盡孝,多做各種善行,地獄自然就空了。每一件孝的行為,冥神必會登記,從而處處超生。誦讀此經的人,各自都應當反省覺悟。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身,報答父母的恩情沒有盡頭,感激父母的慈愛沒有終極。人們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著就會百福聚集,死後就能位列仙班;萬事如意,子孫尊榮昌盛,祖宗的血脈綿延永存,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賜。有這部經所在的地方,可以鎮守佛藏道經,可以概括各種行為,鎮壓一切魔鬼惡神,成為大羅神仙,長久保持通達順利,為什麼不樂於聽從呢?

【原文】
孝感神應咒:禔啝①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②,一家氣和。飛鸞廣度,樂愷先歌,如意寶光,普照長怤③。禔唎禔啝,盡孝靡他,解盡親厄,消盡親過,罪滅福生。孝思不磨,超脫九幽④,永離網羅。欲報親慈,惟心常慕。禔唎禔啝,至孝誠孚,親生福祿壽增多,歸去逍遙升天都,孝思不磨,樂永,佗娑唵娑訶。但願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脈間,俱屬在父怙⑤。情雖性發,依為命府,陰陽日月從此龢⑥,乾坤翕闢從此龢,五聲六律五行龢,五倫妙道從此穌。太虛⑦有盡處,孝願無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註釋】
①禔啝(zhī hé):禔,安定,福祚。啝,順。此處“提啝”為咒語,不作詞義解。
②仰事俯育:即仰事俯畜。意為對上能奉養父母,對下能撫育妻小。
③怤(fū):喜悅;快樂。
④九幽:道家所稱九地之下、九方幽暗之處,是為人死後鬼魂所居之地。共南為幽陰、西為幽夜、北為幽酆、東北幽都、東南幽冶、西南幽關、西北幽府、中為幽獄。
⑤怙(hù):依靠;依仗。
⑥龢(hé):“和”的異體,調和的意思。
⑦太虛:指無垠的宇宙。

【譯文】
孝感神應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對上能奉養父母,對下能撫育妻小,一家人和氣。神人駕著鸞鳥普度眾生,歡快的樂曲到處飄蕩,如意的祥光,普照永遠喜樂之人。禔啝禔啝,盡孝不是為了別的,而是要解除雙親的所有的災厄,消除雙親所有的過錯,從而罪過滅盡,福氣多生。孝的心念不滅,就能超脫鬼域,永離災難的羅網。想要報答雙親的慈恩,只有心裡常常慕戀孝道。禔啝禔啝,盡孝誠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祿滋生,壽命增長,死後能夠逍遙升至天府,孝親之思不滅,福樂永遠,佗娑唵娑訶。但願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親腹中一樣,一呼一吸,吸食母親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脈,都倚仗父親的扶持。情雖然是發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陰陽日月都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天地的運行是從這裡得到調和,五聲六律五行和諧,五倫妙道也是從這裡得到協調。宇宙有盡頭,孝的心願不磨滅。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原文】
孝子文印偈曰:至文本無文,韞之孝道中,發現自成章,司之豈容洩。天聾與地啞,非聾亦非啞,特將天地秘,不使人盡解。朱衣①與魁光,變幻文人心。遇彼不孝子,塞其聰明路;遇彼純孝子,開其智慧途。凡才作仙品,仙品作凡才。文雖有高下,黜陟豈人操。或因前生報,或因今生報,今生或後報,必當為孝顯。文章作證明,闡揚在大道。

【註釋】
①朱衣:官員。有“朱衣點頭”的典故,指穿著朱衣的神人點頭;借指科舉考試得中。也指試卷被考官看中。

【譯文】
孝子文印偈說:非常好的文章本自無文,蘊藏在孝道中,發現它的道理就能自然成章,實行起來是不能有一點洩露。天聾和地啞,並不是真的聾,也不是真的啞,是特別為了使天地的秘密,不盡被人所解知。朱衣神和魁星,變幻文人心智。遇到不孝的子女,就會阻塞其聰明的道路;遇到純潔的孝順子女,就會開闢其智慧的道路。平凡才智的人可以列入仙品,具有仙品的人也會成為凡才。文章的好壞雖有高下之分,貶斥和提升都不是人所能操控的。或者是因為前生今報,或者因為今生今報,今生報或後世報,都必定是通過孝而得到顯揚。用文章作證明,說明和宣揚在於大道。

【原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曰:我有蟾宮①桂,仙品真足貴。禀蘊斗星靈,包含月華精。元和鍾②妙蕊,枝根挺天衢③。蒼龍④覆七曲,光輝連玉宇⑤。栽得大靈根,吐茲百寶芬。一萼自天逗,大地萬花稠。流化在人間,所到無不周。紛紛世上冑,植香豈不茂。易茂亦易落,暫而不能久。無如天上桂,一萼盛千藪。愈散覺愈遠,愈久覺愈悠。香隨九天翔,浩蕩風清飆⑥。馨懷萬會秋,真妙永無量。名之為金粟,載之在奎鬥。珍貯慶宮中,高佔璧樓頭。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茲秀。勿與輕薄子,必以孝為首。莫下害良筆,莫使褻字手。孝子之所為,我當齎賜厚。千祥凝聚處,早把天香授。果是誠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弟人,求攀終莫有。變孝妄行逆,有必奪其有。悔逆猛從孝,無仍賜其有。聖人孝天地,大位⑦帝眷佑。須知世所貴,必從天上酬。祈遊桂苑⑧者,宜認此來由。中間莫錯路,自有非常遘。億色花香里,重重寶光覆。洞明萬戶玲,天天疊
文秀。凝成篆籀⑨章,結合五霞構。秘策列繽紛,仙韻不停流。悉在光中過,遍照大神洲。盤旋觀不盡,群仙晤且逅。花隨步履揚,馥自冠裳透。略嗅雲霄桂,洗盡塵俗垢。千孔與百竅,感香俱靈牖。心腑也充滿,福緣無不偶。入圃獨推元,垂芳能不朽。寶哉勿輕錫,慎重待孝友。

【註釋】
①蟾宮:月宮。
②元和:金漿玉醴。鐘:積聚。
③天衢:天街。形容天地廣闊。
④蒼龍:四象之一,東方七宿的合稱,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⑤玉宇:傳說中神仙的住所。
⑥飆(biāo):暴風、疾風。
⑦大位:顯貴的官位。
⑧桂苑:古代文人以“桂苑”借喻科舉考場,能遨遊桂苑,也即能通過科舉取得功名,享有清譽。
⑨籀(zhòu):籀文,古代一種字體,即大篆。

【譯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說:我有蟾宮的桂枝,仙品是非常珍貴的。禀藏著斗星的靈氣,包含月亮的精華。元和之氣聚集在奇妙的花蕊,枝根挺向廣闊天空。蒼龍覆含著東方七宿,光輝連著宇宙。栽培大靈根,吐出百寶的芬芳。一個花萼就能看到天的盡頭,大地萬花稠密。流化於人間,所到之處無不周全。塵世上眾多的後代,種植後怎能不繁茂。容易繁茂,也容易衰落,只能暫時而不能長久。不如天上的桂枝,一萼就勝過塵世的成千上萬個。越發散就越覺得遠,時間越長,就越覺得悠香。香氣在九天飛翔,隨著清風飚風浩浩蕩盪。馨香包藏萬秋,真實奇妙永遠不可限量。以金粟為名,裝載在奎鬥。珍藏在玉真慶宮中,高高地佔據璧樓頂。不是持受善的長者,是不能主宰它的。如果不是行善人的手,是不能攀摘這樣的美麗花朵的。不能給予輕薄的人,必定給以行孝為首的人。不要下筆損害忠良,不要使用褻瀆文字的手。對於孝子的所作所為,我必定對其厚加獎賞。在千祥凝聚的地方,早點把芳香的桂花授給他。如果真是至誠的孝子,不用祈求我自然就會授給他。不孝不悌的人,就是攀求也不會得到。改變孝行,倒行逆施,即使有了也必定會被剝奪。悔改違逆而大力行孝,即使原本沒有這福分,上天也會賜予。聖人孝敬天地,文昌帝君就會眷顧保佑他得到顯貴的官位。必須知道塵世所貴重的東西,必定來自上天的酬報。祈望遨遊桂苑的人,應當認清楚這個緣由。在裡面不要認錯道路,自然會有非常的遭遇。裹身在億種花香里,覆蓋在重重寶光中。照亮千家萬戶,每天都增加文才。凝結成各種文章,結成五彩雲霞。奧妙文書繽紛排列,神仙的聲韻不停地飄流。全都在光明中流過,遍照神州大地。徘徊停留而看不完,群仙不期而遇。花朵隨著腳步紛揚,芳香從衣帽中透散出來。略微聞過天上的桂香,就能洗盡塵俗的污垢,千孔百竅,感受到香味都獲得靈氣。心肝臟腑也充滿靈氣,福分沒有不成雙成對而至的。入圃被推為魁首,流芳萬世而不朽。寶貴的東西啊,不輕易賜予,慎重地等待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的人。

【原文】
吾奉九天元皇帝君律令,乃說贊曰:純孝本性生,無不備於人。體之皆具足,踐履無難循。以此瞻依志,無忝①鞠育心。在地自為紀,在天即為經。生民安飲食,君子表言行,父母天親②樂,無奇本率真。人人若共遵,家國賀太平。
放之充海字,廣之塞乾坤,孝行滿天下,塵寰即玉京③。

【註釋】
①忝(tiǎn):辱;辱沒。引申為愧;慚愧。
②天親: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親。
③玉京:指白玉京。

【譯文】
我奉九天元皇帝的律令,就此說贊:純粹的孝來自人的本性,人人無不具備。用心體究,人人具備,實踐起來也不難遵循。從這裡看其心志,無愧于父母養育的用心。在地就成為法度法則,在天就成為綱紀準則。人民安然飲食,君子彰顯言行,父母天倫之樂,這些都平淡無奇,而是本自率真的心性。如果人人都遵守,家國共賀太平。放之則可以充塞宇內,廣布則可以塞滿天地。孝行佈滿天下,塵世即是仙境。

【原文】
說贊未畢,聲週三界①。惠日藹風,一時擁護。爾時,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②,深會妙旨,演為慈孝鈞天③大羅妙樂,以廣聖化。爰命金童玉女④,著五色霞衣,按歌起舞,奏曰:教孝有傳經,奏愷成聲。母慈昱昱⑤,父愛甄甄⑥,子色循循。妻婉婉,夫訚訚⑦;兄秩秩⑧,弟恂恂⑨,姑仁媳敬承。父攜子,祖攜孫,恩勤⑩。室藹藹,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樂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篤,實天情。歡騰普天下億兆馨蒸,氣洽門屏,俱如家人父母一般心。有身有親,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師弟良朋,成歸於貞,邦家總孝成。願人生過去父母,旱升紫庭;現在父母,祺祿享遐齡。化遍乾坤,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鈞,瀜瀜六字,聽雝鳴,並坐長春,並坐鸞笙,直上瑤京,達帝聞。爾時,樂舞三尋,天龍鳳族,聲和翔集,眾籟騰空,香花圍繞。真君喜悅,手舉如意,更示大眾:我方演教,宣揚妙道。慈孝感洽,化應曛徵。遂如是觀。眾等寶之,傳寫廣勸。勸一人孝,準五百功。勸十人孝,準五千功。自身克孝,當準萬功。事後母孝,準萬萬功。親亡事祖,如孝父母,準萬萬功。善哉善哉!諦聽吾言。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諸仙眾,歡喜踴躍,命諸掌籍,載之玉冊,信受奉行。

【註釋】
①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合稱。
②稽首:古人最恭敬的一種禮節。行禮時,跪直,雙手合抱至胸前,頭低到手上,後雙手掌朝上放在膝前地上,頭也至地。
③鈞天:天的中央。古代神話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④金童玉女:道教把供仙人役使的童男童女稱為“金童玉女”。
⑤昱昱:明亮。
⑥甄甄:小鳥飛的樣子。
⑦訚(yín)訚:謙和恭敬的樣子。
⑧秩秩:肅敬的樣子。
⑨恂恂:恭順的樣子。
⑩恩勤:指父母撫育子女的慈愛與辛勞。
衎(kàn)衎:和樂的樣子。中篤:即深中篤行。謂內心廉正,行為淳厚。
天情:人自然具有的情感。猶是天理,天意。
紫庭:神仙所住宮闕。
路逢老人九光: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絢爛。
瀜(rónɡ)瀜:和暢的樣子。
雝(yōnɡ):同“雍”,和諧。曛(xūn):昏黑。
天聾地啞:道教民俗神梓潼帝君的陪侍神童。據稱,天聾名叫玄童子,地啞名叫地母。掌籍:掌經籍、教學、筆紙、几案等事。

【譯文】
說贊尚未完畢,聲音已傳遍三界。和煦的陽光與輕風,立即圍上擁護。這時,有個朱衣真君,恭敬地跪拜作禮,深深地領會了其中的精深旨意,演繹為慈孝鈞天大羅妙樂,以廣泛傳播聖人的教化。於是命令金童玉女穿上五色霞衣,聞歌起舞,演奏唱道:教化孝道有相傳的經典,奏出動聽的樂曲。母親的慈愛放出光明,父親慈愛飛揚湧動,子女循規蹈矩。妻子委婉和順,丈夫謙和恭敬;兄長肅敬,弟弟恭順;婆婆仁愛,媳婦恭順。父親提攜子女,祖父提攜
孫子,恩愛勤勞。家庭和睦繁盛,都與父母一樣的心。和和樂樂,無處不在。內心廉正,行為淳厚的品性,是與生俱來的。歡騰遍及天下億兆人民,家家和氣融洽,都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己身有雙親,才開始相信有君主、臣子、人民。老師、弟子和好友,同歸於正直,家國總是由孝而成就的。希望人們去世的父母,早日昇到天庭;現時的父母,福祿雙全,享有長壽。教化遍及天地,中和祥瑞之氣凝聚,有五光十色的雲彩,和諧的樂音。雲蒸霞蔚的天空,和暢的天地四方,聽和諧音樂和鳴聲。同坐長春宮,聽笙的樂聲,直升到玉京仙境,知曉帝君的說法。當時,音樂歌舞演了三遍,天龍鳳鳥,聲音和在一起,飛集在一處。各種聲響升空,香花圍繞。文昌帝君歡心喜悅,手舉如意,再次開示大眾:我正致力於弘揚教義,宣揚高妙的道法,慈孝互相感通融洽,隨順化除昏暗。就作如此看法。大家珍愛這部經書,廣泛地傳寫勸化。勸一人行孝,準有五百功德。勸十人行孝,準有五千功德。自己能夠恪守孝道,應該準有萬個功德。孝敬後母,準有萬萬個功德。雙親亡故後事道見病臥奉祖先,如同孝敬父母一樣,準有萬萬個功德。好啊!好啊!注意聽我說的話。於是朱衣魁星,天聾地啞,及眾多神仙,歡喜雀躍,命令各位掌籍,記載在玉冊之上,相信接受,並且遵照實行。

【原文】
又讚:元皇孝道,萬古心傳,通天徹地妙行圓,仙佛亦同然。化度①無邊,中和②位育全。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註釋】
①化度:指感化眾生,使之過渡到佛道樂土。
②中和:儒家倫理思想。指不偏不倚的諧調適度。用來形容具體事物諧和的性質或狀態。

【譯文】
又讚源自元皇的孝道,萬古以來心心相傳,通天徹地妙行圓滿,仙佛也都是與此相同。感化救度眾生法力無邊,中正平和,萬物都能夠各得其所而生長發育。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評析】
孝感,言人盡孝所產生的種種神奇感應。孝道為天地鬼神所敬重,並以此為根據,降授福祿災禍。“盡孝”可以使自己超度成仙,免於沉淪苦海;宗親父母亦可獲得解脫。本章借文昌帝君之口,對世人悚以地獄,誘以天堂;勸導世人盡孝行善,以期家國安寧,天地和諧。

 

附錄

 

文昌孝經》——道教的孝道經典《文昌孝經》,據明代少保大學士耶浚仲所著《文帝孝經原序》所說,出現在宋代,作者不詳,該經托文昌帝之口,勸人盡孝。無論是從托文昌帝之形式上看,還是從思想內容上看,可判定其屬道教思想,而且在歷史上,它與《太上感應篇》等一起,被列為道教之勸善經典。一、《文昌孝經》之孝道觀與道家、儒家思想之關係道教以老子為宗,實際上,先秦時期之道家本不重孝。從整個思想體係來看,先秦道家是要從根本上超越道德,主張返歸於“ 無名之樸”的。所以,他們認為所謂“孝”,無論其名稱或現像都是人類墮落之後所產生的一種不祥的東西,應該和仁、義、禮、樂、聖、智等同歸於毀滅。老子認為孝是文明社會中因“六親不和”才產生的虛偽的束縛自然人性的東西。“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老子·第十八章》),不過,老子所反對的“孝”,只是作為一種觀念,一種道德規範或人為禮法的“孝道”,而絕不是不承認親子之情。孝道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根本。在道教發展史上,能出現《文昌孝經》這樣專門勸孝的經典,完全是三教融合,道教向儒教靠攏的結果。道教作為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它不能不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影響,儒家的觀念對於中國來說,早已不再僅僅是一種學說,而是滲透到傳統文化每一根毛細血管的血液中了,它深深地紮根於中國文化土壤,又有力地牢籠了中國文化的每一個領域。因此,凡是從中國文化土壤中產生的思想學說,宗教流派,都無一例外地帶有這一文化精神的痕跡。道教在萌芽的胞胎裡,就受到過這種“胎教”式的薰陶。傳說中的呂洞賓便常常告誡道士:“孝悌忠信為四大支柱,不堅其柱而用心,椽瓦何能成得大廈?”(《雲巢語錄》,《道藏輯要》璧集三冊》) 《太平經》中,也有這樣的說教:“大慈孝順”,“孝悌始學化善”,在道教成熟時期,這一類成分就更多了,葛洪《抱朴子》卷三《對俗》引《玉鈐經》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孝道本是中國傳統的倫理概念,指的是子女一輩對父母一輩的供養,順從和敬愛,可在道教這裡,卻又牽扯上了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如“食肉飲酒,非孝道也;男女穢慢,非孝道也;胎產屍敗,非孝道也;毀傷流血,非孝道也;好習不善,講論惡事,非孝道也……”(《洞玄靈寶八仙王教誡經》,《道藏》太平部)反過來說,似乎只有食素茹菜,禁止淫欲,安分守拙,樂行善事才是“孝道”,這就不僅包含了儒家倫理觀念,而且還包含了佛教禁慾主義。中唐以後,隨著儒學的再度興盛,以至到宋,完全佔據統治地位,道教在逐漸向儒學靠攏上加快了速度,可以說,《文昌孝經》就是這種加快靠攏的產物,因此,以道教之經專門勸孝,其思想則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儒家孝道思想的烙印,或者換句話說,《文昌孝經》雖有其作為道家、道教思想之特色,但首先是對儒家思想的認同。例如,“百先之行,根從心起”,“始知百行,惟孝為源”,(《文昌孝經·體親章第二》;《辯孝章第三》,以下引該經不再出注)是對儒家“孝為百善先”,孝出自於人自然親情等思想的認同。“孝治一身,一身斯立;孝治一家,一家斯順;孝治一國,一國斯仁;孝治天下,天下斯升;孝事天地,天地斯成”,這些思想是儒家以孝為德之本、政之基的倫理政治路線的翻版。《文昌孝經》中孝向一切人際關係與道德生活領域泛化的思想與儒家的思想也是完全一致的。對生母要孝,對庶母也要孝,對兄弟姐妹要愛,對庶兄弟姐妹也要愛,對連枝妯娌要和。孝敬父母,同樣要敬叔伯、祖曾,和姻婭、睦鄉黨、忠君上、信師友、愛民眾、敬天地、敬神祗、敬聖賢。上述《文昌孝經》之思想正是對儒家關於孝之地位及其泛化理論的認同。另外,《文昌孝經》在養與敬、事生與事死等方面也繼承了儒家的思想。“養親口體,未足為孝,養親心志,方為至孝;生不能養,歿雖盡孝,未足為孝,生既能養,歿亦盡孝,方為至孝。”關於孝道的作用,《文昌孝經》認為“有身有親,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師弟良朋,咸歸於貞,邦家總孝成”。這與儒家“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長”(《大戴禮記·曾子本孝》)、“立愛自親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 …孝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禮記·祭義》)的移孝作忠,以孝為政治之倫理精神基礎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並認為只有“人人若共道,家國賀太平,放之充海宇,廣之塞乾坤,孝行滿天下,塵寰即玉京”。甚至《文昌孝經》還認為“助君為理,轉移風俗,全在師儒”,直接指出儒是幫助國君治理國家、改變風俗的良師。二、《文昌孝經》孝道思想之特點1.重母、守身的道家特點如前所述,道家雖然反對作為道德規範與人為禮法的孝,但並不是不承認親子之情,在親子之情中,道家尤重母之慈德。《老子》一書中曾反復強調重母的觀點,如:“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無名萬物之母”,“可以為天下母”,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設身不殆”。老子重母性,重柔弱的觀點,當淵源於殷易《歸藏》,《歸藏》又稱《坤乾》,以其六十四卦排列首坤次乾而得名。《周易》重父統,重“尊尊”,反映周代社會的特點;《歸藏》重母統,重“親親”,反映殷以前社會母權制的殘餘。老子繼承了《歸藏》重母統坤道的思想,常常讚美人間慈母無私的愛心,他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自謂生命中的三寶,首先就在於其母德之慈。在老子看來,“慈”是母體天生的自然之愛,“孝”則是子女自覺的反哺之情,這些都不是人為的,唯其天生自然,故為可貴。《文昌孝經》首章“育子”,雖然也是父母並提,但所述內容是以母為重,備述母之生子育子之艱辛慈愛。“自字及妊,自幼迄壯,心力所注,無有休歇。十月未生,在母胎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耽娠如山,筋疼血滯,寢處不舒。臨盆性命,若不自保,父心關惻,母體擔虞,縱令易誕,費盡勞苦。若或遲久,不行分娩,艱難震恐,死中幸生,幾捨其母,始獲其子。一月暗居,三年乳哺,啼即懷抱,猶恐不調,睡安令寢,戒勿動搖,含食以飼,貼衣以裹,諒其飢飽,適其寒署,痘疹關煞,急遽驚悸,咿唔解語,匍匐學行,手不釋提,心不釋護。”“真誠一片結成慈,全無半點飾虛時,慈中栽養靈根大,生生不已自無涯。”重生、守身,追求長生不老,一直是道家與道教之傳統,因此,《文昌孝經》有“守身章第四”專章論述。所謂守身,有兩層意思,一是保護肉體之身體,不受損傷。《文昌孝經》曰:“凡有身者,所當守護”,“保此親體,無虧而歸,是謂守身”,小心謹慎地終此一生,守護好自己的身體,能夠沒有一點點虧損而回歸自然,這就是守身。“守身”之第二層意思是指心志、人格上的操守。《文昌孝經》把守身看作是孝子之首務,大孝之體現。“真君曰:所謂孝子,欲體親心,當先立身。立身之基,貴審其守。”聖人“不忍斯人,墮厥親身,一切栽持,遂其所守,種種孝順,當身體物,體在一身,化在眾生,畀茲凡有,同歸於道,身居不動,肆應常普,如是守身,是為大孝。”那麼,為什麼要守身或者說守身之意義何在呢?《文昌孝經》提出瞭如下兩方面的論證:一是認為己身來自父母,又得自於父母的辛苦養育,因而不能不重之。“無身之始,身於何始?有身之後,身於何育?有挾俱來,不可或昧。當思在我,設處親身,愛子之身,勝於己身,苦苦乳哺,望其萌芽,冀具成材,寸節肢體,日漸栽培,何一非親。身自勞苦,得有此身,親愛我身,如是之切,保此親身,豈不重大,守此親身,尤當倍篤。”第二點論證就具有道教之神學特點了,即認為,人之身,不僅是血肉之軀,而且是神形兼備,因此,“莫將至性軀,看作血肉形”,“體相完備,即有其神,每日在身,各有處所,一身運動,皆神所周。神在臟腑,慾不可縱;神在四肢,刑不可受,縱慾犯刑,非傷即死”。儒家也重守身護身,但多是從對父母之義務角度立意,後期道教之重守身,除對儒家之理念有所認同外,主要是從道家之重生、追求長生不老角度立意的。“善哉孝子身,超出浮塵世,以茲不磨守,保煉中和氣,真培金液形,元養玉符體,廣大不可限,生初豈有異。”從守身、貴體之觀念出發,《文昌孝經》對世人之“火焚親屍”進行了嚴厲批評。《文昌孝經》借勸孝之機,大肆闡發道家之傳統,其重身守身之思想比在儒家孝道思想中更為突出,實為《文昌孝經》孝道的思想特色。2.孝道規範具體、通俗的民間化特徵中國傳統孝文化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先秦時期的理論性、經典化時期;二是漢唐時期的政治化、社會化時期;三是宋元以後的通俗化、民間化時期。所謂宋元以後的通俗化,是指在此歷史階段乃至以後,出現了大量的、通俗的勸孝書,其內容具體豐富,發展了儒家之孝道,其形式生動活潑,有鼓詞、繪畫、文章、古詩文網韻文等,無論是從內容的平實、易於操作,還是從其形式的生動活潑等方面都便於民眾接受認同,因而也更好地、更深入地掌握了民眾。《文昌孝經》作為宋代大量的勸孝書之一種,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上述時代特色。在形式上,通過上面的引述,我們可以看出,語言通俗易懂,有四字文、五字文、七字文,讀起來有節奏感,易於記憶,便於傳播。從內容上看,一、平實、具體、有實踐操作性,二、向民眾的日常意識靠攏,而不是局限於孝道之理論與經典文化層面。就第一方面講,《文昌孝經》在“辯孝章第三”中認為:制約孝子行孝,一是財,二也離不開兒媳之賢明支持。“偈曰:世上傷恩總為財,誠比諸多尤為急。相通相讓兄和弟,父母心歡家道吉。財生民命如哺兒,祿奉君享如養親。本之慈孝為源流,國阜人安景物熙。”“孝子賴賢助,相厥內以治;後惟盡其孝,君得成其緒;婦惟盡其孝,夫得成其家,同氣因之協,親無他意。”這種思想完全是從孝道實踐中提煉概括出來的,符合實際,有針對性,平實、可行。在“教孝章第五”中指出,孝悌雖然出自天性,但仍須教孝,而且探討了教孝的有關問題。前述“重母”雖是道家之傳統,同時也是其孝道思想向民眾的日常意識靠攏的表現。在觀念、典籍、官方文化中,以父權、父統為重,而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家庭一般是以親情作為感情紐帶的,在以父、母、子為基點而形成的三角結構中,母親是感情重心和穩定所繫,在子女的教養上,父母之間有著分工,最普通的分工便是“嚴父慈母”現象。父親代表社會來管教子女,征服其不合於社會的本性;而母親則主要從生活上撫育子女,關心其飢餓冷暖。“養不教,父之過”的社會壓力迫使父親扳起面孔來對付子女,造成孩子的畏懼感,並由此生出感情上的隔閡,母親卻常常站 ​​在孩子的立場上給予私情慰藉,引起的是親密的感情。這樣,一般家庭的孩子大都有著親母而疏父的傾向。因此,《文昌孝經》之重母頌母是孝文化發展到宋元的通俗化、民間化的必然結果,是時代特色的體現。孝道敬宗崇父,而在民間歷代的孝行實踐中,雖在觀念上並不太強調母之重要,然而,孝畢竟是出自於人類至誠內發之親情,由親情之自然引導,自然就使孝行之對像大多為母而非父,這是民眾實踐文化與官方觀念文化之不同處。如成書於元代之《二十四孝》,在孩子孝順的對像中,單獨提到母親的13例,婆母1例,提及父母雙親的6例,單獨提到父親的4例。可見,重母是孝道文化民間化的表現之一。3.以神佑鬼懲為孝道維持手段的神學論證這是《文昌孝經》孝道思想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道教孝道觀制約民眾心理與行為的有力手段,是道教孝道觀對孝道文化及其傳播的主要貢獻,以此而加強了儒家孝道觀的社會影響力和製約力。宋代,道教嬗變的一個重要趨向和特點就是封建倫理綱常和鬼神信仰糅合,炮製了一個新的枷鎖,賜給了世俗世界。北宋末年先後出現的《太上感應篇》《陰騭文》及《文昌孝經》等都是屬於反映這種趨勢和特點的道教經典的勸善書。道教向儒學靠攏,贏得了封建統治者的認可和器重;儒學借助了道教的幫忙,在說教的同時,手裡又多了一把鬼神報應的尚方寶劍。這一儒、道(應該說還有佛)合流的結果之一,是使中國最終導致了“士大夫道教”與“世俗道教”的分流。在士大夫那裡,道教在向老、莊歸复,與禪宗合流,主張以清淨空寂,修心复性養命,以自我修煉、自我完善來尋得內心平衡與外在理想的實現。而在民間世俗社會裡,道教則是用鬼神、因果報應等思想武器來督促人們遵循封建倫理規範,用迷狂的信仰來誘騙人們嚮往現世的成仙成道或來世的富貴安樂。《太上感應篇》和它的姊妹篇《陰騭文》,其核心即《太上感應篇》的第一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身”與《陰騭文》的第一句:“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指文昌帝君)存心,天必賜汝以福”。道教告訴人們,上天不僅在冥冥中註視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它還有各種專門監視人善惡功過的下屬,如在人頭頂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在人身上的三尸神,在人家中的灶神等。這些神祗窺伺著人的行為乃至思想,有功,則記上一筆,將來給你延年益壽,或是賜你大富大貴,或是賞你子孫;有過,則也記上一筆,將來損你的壽數,或讓你在人間受苦,或讓你在陰間下油鍋上刀山,或讓你來世做牛做馬,這就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且一絲不差,無論你把罪過隱藏得多麼巧妙,總是要受懲罰,這就叫“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文昌孝經》作為道教之勸孝經典,也一樣是把孝道與神鬼獎懲聯繫起來。其“孝感章第六”篇幅最長,專門論述這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神鬼獎懲的道理。《文昌孝經》認為,只要人們行孝道,九靈三精等天神就會保佑你吉祥喜慶;而三尸等惡鬼邪神,亦會化惡為善,你希望得到的東西,都會如願以償。“不孝之子,百行莫贖;至孝之家,萬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歿,魔煞禍侵;孝子之門,鬼神佑之,福祿畀之 ​​。”孝,可以使人逢凶化吉,免災得福。只要行孝,連四生六道中的餓鬼窮魂,都能得到超升;七十二福地裡,魂魄逍遙自在。“抑知冥獄,首重子逆,開罪本慈,人自罪犯,多致不孝,自罹冥法。人盡能孝,多致善行,地獄自空。一節之孝,冥必登記,在在超生,誦是經者,各宜省悟。”“人果孝親,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到仙班,萬事如意,子孫榮昌,世系綿延。”行孝可得家庭和睦,天地和諧,行孝可以開啟智慧,列入仙品,科舉奪魁,垂芳萬世,早得桂苑仙界之福而不朽。“孝子之所為,我當齎賜厚,千祥凝聚處,早把天香授,果是誠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悌人,求攀終莫有,變孝妄行道,有必奪其有,悔逆猛從孝,無仍賜其有。”總之一句話,行孝得福得神佑,不孝遭災鬼不容。總括以上分析,《文昌孝經》作為宋代後期道教之勸孝經典,其思想內容雖有道教之特色,但主要是對儒家孝道的認同,其本質在於是儒家之孝道與道教之神佑鬼懲的維持手段的結合,另外也兼具通俗化、民間化的時代特色,在宋元以後儒、釋、道諸家之勸孝書中,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對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傳播及其民眾的孝道實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孝經地藏經文昌孝經》儒釋道典匯
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圍繞這一主題,儒釋道三家各自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論述,并且以不同的渠道和傳播手段,深深地影響和塑造了傳統社會中人們的性格和思維方式。儒家的《孝經》十八章相傳為孔子高足曾子所纂輯,其重點在于教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克己守禮,安分盡職,以為人之子的力行孝道帶動整個社會的所有成員遵規守紀,同時也是政治社會生活的指導大綱,自漢代以來即受到歷朝統治者高度重視,在歷代大力提倡推行下成為政治倫理之首要經典。佛教的《地藏經》有“佛門孝經”之稱,主要內容之一是佛祖講說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為救母出惡道而發下度盡眾生的弘誓大愿,其重點在于地藏菩薩為行孝道所表現出的犧牲精神,雖以度亡為出發點,落腳點卻在普度眾生。該經在中國民眾信仰層面具有很大影響,是了解中國佛教和大眾信仰的基本典籍之一。《文昌孝經》則是道家從自身的自然宇宙觀出發,指出人的自然生命承載體的可貴,父母生育子女受盡辛苦,養育子女耗盡心血,子女應該體恤孝敬父母,并以此道推己及人,由此不但保全自身天性,還可以獲得上天賜福科舉成功,乃至證果得道,是一部很具有道家特色的弘揚孝道的典籍。因為上述三書均為文言文寫成,不方便現在的讀者閱讀,我們特意約請有關專家對原書做了注釋和翻譯工作。本書收錄三書均為全本,包括前言、正文和注解三大部分。前言介紹各書的作者、版本、流傳、影響及地位等情況,方便讀者了解與本書有關的基本知識。正文選用各書經典版本,并參考其他版本校勘,確保版本的權威性、文字的準確性。注解內容分為題解、注釋和譯文三部分。題解概述每篇章的主體內容。注釋以解釋疑難字詞、名詞術語為主,兼及歷史背景、名物制度、禮制習俗等的介紹,希望以此幫助讀者理解本書思想的基本內容。譯文部分以直譯為主,兼用意譯,力求保持原書的風格。在當前社會有識之士紛紛為傳統斷裂價值失范而憂心時,本書以“孝”即尊重和繼承傳統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傳統社會儒釋道三家對孝道的重視與各具特色的發揮闡釋,在溫習前人智慧的過程中體悟出應對當代變局之道,希望對廣大讀者會有一些幫助。當然,選取某一特定主題,就儒、釋、道三家的原典進行注釋翻譯,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在比較參考中全面閱讀體會傳統文化精華的機會。

------------
孝經
前言
開宗明義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孝經》原文
地藏經
前言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會品第二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獄名號品第五
如來讚歎品第六
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稱佛名號品第九
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地藏經》原文
文昌孝經
前言
----------------------

 

timg (2)timg (3)w800 (19)  

孝經白話註解

關中嚴協和居士著

《孝經白話註解》出版的因緣
開宗明義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孝經白話註解》出版的因緣
于凌波 

孝經這部書,據說是曾子問孝於孔子,退而和學生們討論研究,由學生們記載而成的一部書。呂維祺《孝經或問》中稱:「孝經為何而作也?曰,以闡發明王以孝冶天下之大經大法而作也。」漢書藝文志上說:「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社會上奉為圭皋,人人所應遵守的德目。

孝經一書,全文共為十八章,將社會上各種階層的人士——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為五個層級,而就各人的地位與職業,標示出其實踐孝親的法則與途徑。這是自古以來讀書人必讀的一本書,所以被列為「十三經」之一。然而近百年來,國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唯以追逐物質文明,而鄙棄固有道德。凡是傳統文化,都被斥為落伍陳腐的東西,如果有人在當下社會中提倡人倫道德,宣說忠、孝、節、義,一定會被別人諷譏為迂闊頑固,不識時務。

現代社會上,有多少人心靈污染,沉溺在物質欲望中,迷失自我;為了追求感官的享受,以攫取金錢為人生唯一的目標。而為了攫取金錢,可以不擇手段,所以欺、誑、詐、騙,偷竊搶劫,以至於綁票勒贖等事件,充斥於社會之中。尤有甚者,世人為了金錢,可以親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殘,以至於兒子殺害父母。這些事件,在現代社會中已經不成為新聞(例子太多,不勝枚舉)。可怕啊!人類的墮落,為何一至於此?

近百年來,我們舊的文化傳統破壞無遺,而新的道德軌範並未建立。現在社會上的價值觀有兩點,一點是:「誰怕誰?」另一點是:「祇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前者是唯力是視,後者是有我無人。難道我們真的要回歸到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為了淨化人心,我曾編印了一套「淨化心靈小叢書」,希望藉著文字的傳播,對社會風氣有所改善。這一本《孝經白話註解》,就是淨化心靈小叢書中的一本。

《孝經白話註解》的註釋者嚴協和先生,是我早年的一位老友,他是陝西三原人,早先在監察院審計部任職,後來調到臺灣省審計處服務,住在臺中,我們交往多年,不幸他早已作古。月前住在彰化的龔永川、趙詠芬兩位老菩薩,捐了一筆淨財,要印經會印經典或善書,我選印這本《孝經白話註解》,想尚能符合兩位老菩薩的願望。

孝經白話註釋

(考慮編排與閱讀方便,將原文之【註解】省略。)

開宗明義章第一

【章旨】這一章書,是全部孝經的綱領。它的內客,就是開示全部孝經的宗旨,表明五種孝道的義理,本歷代的孝治法則,定萬世的政教規範,列為一經的首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白話】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裏閒坐著,他的弟子曾參,也陪坐在他的一旁。孔子說:「古代的聖王有一種崇高至極之德,要約至妙之道。拿它來治理天下,天下的人民,都能夠很和氣的相親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會相互的愁恨。這個道德的妙用,你知曉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白話】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的這一段話,道理很深,他不覺肅然起敬,離開他的坐位站起來,向孔子答對說:「我曾參很魯鈍,不大聰敏,怎麼能夠知曉這樣深奧的道理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

【白話】孔子因曾子很謙恭的起來答對,就告訴他說:「前邊所講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這個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發點。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訴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白話】「說起這個孝道,固然範圍很廣,但行的時候,卻很簡單,你要曉得愛親,先要從自己的身上愛起。凡是一個人的身體,或者很細小的一根頭髮和一點皮膚,都是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髮膚,既然承受之於父母,就應當體念父母愛兒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體,不敢稍有毀傷,這就是孝道的開始。」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白話】「一個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獨立不倚,不為外界利慾所搖奪,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標準,這就是立身。做事的時候,他的進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軌,不妄行,有始有終,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為眾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譽傳誦於當時,而且將要播揚於後世,無論當時和後世,將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稱他父母教養的賢德,這樣以來,他父母的聲名,也因兒女的德望光榮顯耀起來,這便是孝道的完成。」

「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白話】「這個孝道,可分成三個階段,幼年時期,一開始,便是承歡膝下,事奉雙親。到了中年,便要充當公僕,替長官辦事,藉以為國家盡忠,為民眾服務。到了老年,就要檢查自己的身體和人格道德,沒有缺欠,也沒有遺憾,這便是立身,這纔是孝道的完成。」

「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章的這兩句話說:「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來繼續他的德行。」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為首段,是孔子給曾子提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領悟孝道,不止善養父母為孝,要他曉得治國平天下,纔是孝道之遠大目標。自「曾子避席」至「吾語汝」為第二段,是曾子聽了孔子給他講明了至德要道的妙用以後,他就很謙恭地接受了教誨。孔子說明孝道是道德之本,教化之所由生,不是短短數語,可以講說明白,因命他坐下,慢慢的談,藉以發揮孝道的整體。自「身體髮膚」至「終於立身」為第三段,是孔子給曾子講明孝道的大綱。自「大雅」至「聿修厥德」為最後一段。孔子引詩經上的這兩句話,就是證明他所講的孝道,是述為不作之意。並且以周公給成王所講的話,來作一比方,言人不但不能忘懷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進一步的來繼續祖先的德行。這樣,纔算是盡到了大孝。

天子章第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應當盡的孝道,要博愛廣敬,感化人群。人無分種族,地無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列為第二章。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白話】孔子說:「要親愛自己的父母,必先博愛。就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點厭惡。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廣敬,就不敢對於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簡慢」。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白話】「元首的孝道,只要把親愛恭敬的誠心,盡到自己父母的身上,他的身教之德,如風吹草,自然風行草偃,很快的普及到百姓身上。外國人看見了,也要摹仿實行,爭相取法。大概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吧?」

「《甫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白話】書經呂刑篇有兩句話說:「只要國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親愛親可慶幸的事,那天下幾萬萬老百姓,都是歡欣鼓舞的仰賴效法,而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了。」

【釋義】本章共分三段,自「子曰」以下至「不敢慢於人」為首段。是說元首之孝,要本住博愛廣敬推己及人之意。自「愛敬盡於事親」至「蓋天子之孝也」為第二段。是說明德教的神速廣大,影響群倫之意。最後第三段,引證書經的兩句話,仍證明述而不作之意。就是說,天子是一國的元首,即現代的總統,他的地位,居萬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動,為萬民的表率,如能實行孝道,盡其愛敬之情於他的父母,那末,全國的民眾,就沒有不跟著他敬愛他們自己的父母而更敬愛他們國家的元首。孔子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就是證明德教感化之神速廣大了。

諸侯章第三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內,所以在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為諸侯孝道的基本條件,列為第三章。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白話】「諸侯的地位,雖較次於天子,但為一國或一地方的首長,地位也算很高了。位高者,不易保持久遠,而易遭危殆。假若能謙恭下士,而無驕傲自大之氣,地位雖高,也沒有危殆不安的道理。其次,關於地方財政經濟事務,事前,要有計劃的管制,有預算的節約,並且照著既定的方針,謹慎度用,量入為出,自然收支平衡,財政經濟,便充裕豐滿。然滿則易溢,如照以上的法則去切實執行,那庫存雖然充盈,不浪費,自然不至於溢流。」

「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白話】「地位很高,沒有絲毫的危殆,這自然長能保持他的爵位。財物充裕,運用恰當,雖滿而不至於浪費,這自然長能保持他的富有。」

「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白話】「諸侯能長期保持他的財富和地位,不讓富貴離開他的身子,那他自然有權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權管轄人民,而和悅相處。這樣的居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的作風,才是諸侯當行的孝道。」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小雅篇小旻章的這一段話說:「一個身任諸侯職位的大員,常常要警戒畏懼,謹慎小心。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進了深淵,時時有滅頂的危險。又像踐踏在薄冰之上,時時有陷入冰窟的危慮。」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在上不驕」至「滿而不溢」,為第一段。說出諸侯孝道重點的所在。因為諸侯的權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轄民眾。下受民眾的擁戴,以服從天子。所有一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要政,都得由他處理。這種地位,極容易犯著凌上慢下的錯誤,犯了這種錯誤,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眾怨恨,那他危險的日期就快到了。如果用戒慎恐懼的態度,處理一切事務。那末,他對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對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可以保持得很長久,而不至於危殆。財物處理得恰當,收支平衡,庫存充裕,財政金融穩定。人民生活豐足。那末,這種國富民康的社會現象,可以保持久遠,個人的榮祿,還有什麼可說呢?自「高而不危」至「長守富貴」為第二段,說明「不危不溢」,「長守富貴」,乃為諸侯立身行遠的長久之計,自「富貴不離其身」至「蓋諸侯之孝也」為第三段。說明諸侯之孝的最後效果。引詩經證語為最後一段,表明戒慎恐懼,才是諸侯盡孝的真正要道。

卿大夫章第四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卿大夫為天子或為諸侯的輔佐官員,也就是政策決定的集團,全國行政的樞紐,地位也很高的。但不負守土治民之責,故次於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語上、行動上、服飾上,一切都要合於禮法,示範人群,起領導作用。列為第四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白話】「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輔佐國家行政之官吏。事君從政,承上接下。內政、外交、禮儀攸關。故服裝、言語、德行、都要合乎禮法,也就是合乎規定。所以非國家規定的服飾,就不敢亂穿。非國家規定的法言,就不敢亂講。非國家規定的德行,就不敢亂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白話】「所以卿大夫的講話,不合禮法的話,就不講出口。不合道理的事,就不現於行為。一言出口,傳滿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錯誤,那自然無口過。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沒有人檢出他的不法行為,那自然無怒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白話】「服飾、言語、行動、三者都能謹慎實行,全備無缺,那自然德高功碩,得到首長的親信,不但祿位可保,宗廟祭祀之禮,自然照常奉行。卿大夫的孝,大致就是如此。」

「《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蒸民章的這兩句話說:「為人部屬的,要早晚勤奮的來服務長官,盡他應盡的責任。」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自「非先王之法服」至「不敢行」為第一段,說明卿大夫的服飾、言語、行動、應特別注意。自「是故非法不言」至「無怨惡」為第二段,是說明言行,為三者之中的重要部分,故重言以申明之。「自三者備矣」至「卿大夫之孝也」為第三段。是說明三者全備無虧,才能保守宗廟祭祀之禮。引詩作證為第四段,以證明卿大夫之孝。以擁護領袖為第一要義。按卿的地位,近乎現代的各部會首長,或省級的各廳處長,大夫的地位,近乎各部會首長及省級各廳處長以下之官員。卿大夫之職,雖不負守土治民之貴,但為政府的中堅,領袖的輔佐,對於政治的良窳,負有絕大的影響。

士章第五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明初級公務員的孝道。第一,要盡忠職守。第二,要尊敬長上。列為第五章。

「資於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白話】孔子說:「士人的孝道,包括愛敬,就是要把愛敬父親的愛心移來以愛母親,那親愛的心思,是一樣的。再把愛敬父親的敬心,移來以敬長官,那恭敬的態度,是一樣的。」

「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白話】「所以愛敬的這個孝道,是相關聯的,不過對母親方面,偏重在愛,就取其愛。對長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愛敬並重的,還算是父親。」

「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

【白話】「讀書的子弟。初離學校和家庭,踏進社會,為國家服務,還未懂得公務的辦理。若能以事親之道,服從長官,竭盡心力,把公事辦得好,這便是忠。對於同事方面,地位較高年齡較大的長者,以恭敬服從的態度處之,這便是順。」

「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

【白話】「士的孝道,第一,要對長官服務盡到忠心。第二,要對同事中的年長位高者,和悅順從,多多領教,那長官方向,自然相信他是一個很好的幹部。同事方面,都會同情他,協助他。如果這樣,那他的忠順二字不會失掉,用以事奉其長官,自然他的祿位可以鞏固。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遠,不至失掉,這就是士的孝道吧!」

「《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小宛章這兩句話,說明「初入社會作事的小公務員,安早起晚睡。上班辦公,不要遲到早退,怠於職務,遺羞辱於生身的父母。」

【釋義】本章共計五段。自「資於事父」至「而敬同」為首段,說明移孝作忠的誠心所本。自「故母取其愛」至「父也」為第二段,說明父兼愛敬之義。自「故以孝」至「則順」為第三段,說明忠順二字的道理。自「忠順不失」至「蓋士之孝也」為第四段,說明士的孝道,以保持忠順二字為主要條件。最後引詩作證為第五段,說明不要懶惰而有傷父母的面子。按士的孝道,在乎盡忠職守,善處同事,因為他是初入社會作事的人,甚麼公事都不懂,安虛心靜氣的練習。一面服從長官的命令做事,一面要對年長位高的同事恭敬順從,多多請教。如果做事不負責任,那便是不忠。對同事不大恭敬,那便是不順。不忠不順,那便得不到長官的信任,和同事的好感。一個人所處環境,如果是這樣的惡劣,那他還能保持他的祿位和守其祭祀嗎?

庶人章第六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專對一般平民而說的。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因此列為五孝之末章。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白話】「孔子講到眾百姓的孝道,他說:「我國古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農人的孝道,就是要會利用四時的氣候來耕耘收穫,以適應天道。分辨土地的性質,來種植莊稼,生產獲益,以收地利之果。」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白話】「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時和地利以外,第一、還要謹慎的保重自己的身體,和愛護自己的名譽,不要使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有一點損傷,名譽、有一點敗壞。第二,要節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錢,作無謂的消耗。如果照這樣的保健身體、愛護名譽、節省有用的金錢,使財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養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悅的。這樣,不但可以孝養父母,就是子女的教養費,社會的應酬,也足以應付了。這便是庶人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白話】「所以說:上自國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孝道雖然有五種類別,但都本於每一個人的天性,來孝順父母,所以說這個孝道,是沒有終始的。若果有人說恐怕盡不了孝道的話,那是絕對沒有的事。」

【釋義】本章計分三段。自「用天之道」二句為首段,是說明取法於天,獲利於地。「謹身節用」三句為二段,說明謹慎自身,節儉用費,才算是盡了孝道。自「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四句,為三段。總結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盡所能。總之,孝道本無高下之分,也無終始之別。凡是為人之子女的,都應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其應盡的責任,大而為國為民,小而保全自身,都算是盡了孝道。並不限於冬溫夏清,昏定晨省,兢兢於口腹之養以為孝。只要把這一顆愛敬的本心擱在孝親的上面,自然事事替父母著想,時時念父母恩愛。如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也就不敢去做。一舉一動,都恐怕連累了父母,讓父母擔憂。這樣,不但他個人是一個孝子,家庭方面,也獲得莫大的幸福。國家社會的秩序,也受到最大的裨益。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就不難實現。

三才章第七

【章旨】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讚美孝道的廣大。所以孔子更進一步給他說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於天地,立為政教,以教化世人。故以名章,列於五孝之次。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白話】曾子以為保全身體,善養父母,就算盡了孝道。自聽了孔子所講的這五等孝道以後,不由得驚嘆讚美說:「噯呀!孝道就有這樣大的關係?」孔子聽見曾子讚嘆,知道曾子對於他所講的五孝,已有領悟。所以又說:「你知道這個孝道的本源,是從甚麼地分取法來的?它是取法於天地的。天有三光照射,能運轉四時。以生物覆幬為常,是為天之經。地有五土之性,能長養萬物,以承順利物為宜,是為地之義。人得天之性,則為慈為愛。得地之性,則為恭為順。慈愛恭順,與孝道相合,故為民之行。」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

【白話】「人生天地之間,當效法天經地義以為常道,而實踐力行。但是愛親之心,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知者甚少。惟有聖明的元首,效法天之明,教民出作入息,夙興夜寐。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種五穀,生產孝養。以上法則,都是順乎天地自然之理,以治理天下。這種教化,既合乎民眾的心理,自然民眾都樂意聽從,所以教化不待警戒而自成。政治不待嚴厲而自治。」

「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白話】「先代聖王,見教育可以輔助政治,化民成俗,所以他先以身作則,倡導博愛,使民眾效法他的博愛精神先愛其親,所以莫有遺棄其親的人。宣揚道德和仁義,以感化民眾,民眾自然會興起力行。對人對事,先實行敬謹和謙讓,以為天下民眾的表率,民眾自會效法他的敬讓,不會發生爭端。誘導民眾以禮樂教化,民眾自然就相親相敬,和平相處。再曉示民眾,使知為善當有慶賞,作惡當受刑罰,民眾自然曉得禁令的嚴重性而不敢違犯法紀了。」

「《詩》云:『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節南山章的這一段話,是說明周朝有顯耀的一位姓尹的太師官,他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為民眾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為國家元首,以身作則,那天下的民眾還能不愛戴和尊敬嗎?

【釋義】這一章書,共分四段。「曾子曰」,至「民之行也」,為第一段。就是要把孝道的本原講給曾子聽。以見道的本原,是順乎天地的經義,應乎民眾的心理。自「天地之經」,至「不嚴而治」,為第二段。就是把孝道,作為元首教化民眾的準則。不但教化易於推行,就是對於政治,也有絕大的幫助。所以孔子特別告訴曾子的,就是「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政教如此的神速進展,還有甚麼話說?自「先王見教」至「而民知禁」為第三段、就是說明孝道有如此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則,率先倡導。至引詩作證為第四段。就是證明政府一個大員,只要身體力行,都會被民眾景慕瞻仰,何況一國的元首呢?

孝治章第八

【章旨】這一章書,是說天子、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國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歡心,能得到人民的歡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的實在表現。列為第九章。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懽心,以事其先王。」

【白話】孔子再進一步的分別給曾子講說:「古昔的明哲聖王,用孝道治理天下的時候。推其愛敬之心以愛敬他人。即如對於附屬小國派來的使臣,都不敢失禮忘敬,何況自己直屬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那自然更不敢輕視慢待了。因對萬國的諸侯不敢失禮,那萬國的諸侯也對他欣然服從,遠近朝貢。照這樣的奉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盡到極點了。」

「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懽心,以事其先君。」

【白話】「古昔的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愛敬治其國。愛人的人。也受人愛慕。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連可憐無告的鰥夫寡婦,都不敢加以侮慢。何況一般的士民呢?因此,所以就能得到全國百姓的歡心,竭誠擁戴。照這樣的奉事其先君,豈不是盡到了孝道嗎?」

「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懽心,以事其親。」

【白話】「古昔卿大夫等的治家者,推其愛敬之情,下達於臣妾,雖較疏遠的男僕和女傭,都不敢對他們失禮,而況最能愛敬自己的妻子呢?因此,人無分貴賤,誼無分親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歡心,以奉事其親。那自然夫妻相愛,兄弟和睦,兒女歡樂,主僕快愉,一門之內,一片太和氣象。以此孝道治家,那豈不是達到理想的家庭嗎?」

「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白話】「果能依照以上所講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人的歡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時候,就可安心享受他們兒女的孝養,去世以後,也就很歡欣的受用他們兒女的祭禮。照這樣治理天下國家,造成和平氣象,水、旱、風、火,病、虫、癘疫的災害,不會在這個和樂的人間產生。戰爭流血盜匪猖獗的禍亂,也不會在這個和平社會裏興起了。從這裏可以知道歷代明德聖王以孝治天下國家的效果,是怎樣的高明了。」

「《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抑之章這兩句話,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有很大的道德行為,那四方萬國的人,都被感化的心悅誠服,沒有不順從他的。由此可以證明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的優點,再沒有比他更好的方法了。」

【釋義】本章共分五段,自「子曰」至「以事其先王」為第一段,是說明元首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國者」至「以事其先君」為第二段,說明諸侯應該怎樣盡孝。自『治家者』至『以事其親』為第三段。說明卿大夫及士庶人都應該怎樣盡孝。自『夫然』至『如此』為第四段,說明明王以孝治天下的最大效驗。最後引詩作證為第五段,以證明元首有了大德,四方萬國,沒不順從。按這一章的講解,古人對於孝道,是如何的重視。他並不限於愛敬他自己父母,而要推其愛敬之心於最疏遠的人群中去,使人人都能得到歡心,像這樣的孝德感召,人人盡孝,化行俗美,國家何患不能強盛?假若不以孝道治理天下,那愛敬之道,不出門庭,家不能保,國不能治,天下萬國,皆視如仇敵,雖科學昌明,武器犀利,都不是長治久安之道。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以孝道治理天下國家,先得了人和,有了人和,還愁國家不能長治久安嗎?現代國家的領袖,應重視孝治。

聖治章第九

【章旨】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聽到孔子講說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實現和平以後,再問聖人之德,有更大於孝的沒有?孔子因問而說明聖人以德治天下,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聖治主威,德威並重,方成聖治。列為第九章。

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

【白話】曾子聽了孔子說明孝道之廣大,與極高的效果,以為政教之所以好的原因,皆本於孝的德行。所以又問聖人之德還有大過孝道莫有。孔子說:「天地之間,人連物,都是一樣的得到天地之氣以成形,稟天地之理以成性。但物得氣之偏,其氣蠢,人得氣之全,其質靈。因此,人能全其性,盡其情,故能與天地相參,而物不能。故天地之性,惟人為貴重。若以人的行為來講,再沒有大過孝的德行了。」

「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

【白話】「萬物出於天,人倫始於父,因此孝行之大,莫過於尊嚴其父,尊嚴其父,如能尊到祭天時,配天享受祭禮,那就尊到極點了。自古以來,只有周公作到這一點。所以配天之禮,是他創作的。」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

【白話】從前周朝的時候,武王逝世,周公輔相成王,攝理國家政治。制禮作樂。他為了報本追遠的孝道,創制在郊外祭天的祭禮。乃以始祖后稷配享。另制定宗廟,祭祀上帝於明堂,以其父文王配享。周公這樣追尊他的祖與父,乃是以德教倡率,而示範於四海。因此海內的諸侯,各帶官職來助祭,光先耀祖,何大於此。孝德感人知此之深,這聖人的德行,又何能大過孝道呢?

「故親生之膝下,以養其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白話】聖人教人以孝,是順人性之自然,非有所勉強。因為一個人的親愛之心,是在父母膝下玩耍之時就生出來的,因為父母把他養育漸漸長大,他便對父母一日一日的尊敬起來。這是人生的本性,是良知良能的表現。聖人就因他對父母日加尊敬的心理。就教以敬的道理,因他對父母親愛的心理,就教以愛的道理。本來愛敬出於自然。聖人不過啟發人之良心,因其人之本性教敬教愛,並非有所勉強。故聖人之教,不待肅戒而自會成功。聖人的政,不持嚴厲而自會治埋。他所憑藉的就是人生固有的本性。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

【白話】「天下做父親的,一定愛他們的兒子,天下做兒子的,一定愛他們的父親,父子之愛,是天生的,不待勉強的,這個父子之愛的裏邊還含著敬意,父如嚴君,故包藏著君臣之義。父母生下的兒子,上為祖宗流傳後代。下生子孫繼承宗嗣。家族的繼續綿延,莫大於此。父親對子,即是嚴君,又是慈親,有兩重恩愛,所以恩愛之厚,莫重於此。」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兇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白話】由於以上的原因,愛敬當由自己的父母起始。假如有人不愛自己的父母,而去愛別人,那就叫悖德。不敬自己父母而去敬別人,那就叫悖禮。愛親敬親,是順道而行的善行,不愛不敬,就是逆道而行的凶德。立教的人,應該以順德教化,使民知所愛敬,如果倒行逆施,悖德悖禮,民將怎樣取法呢?今不站在順的善行上邊去作,反而站在惡的凶德方面去行,假定得了一官半職,有道德觀念的君子,他絕不會以那個官職為貴重的。

「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白話】「有道德的君子,卻不是那樣的作法,他講出話來,必定思量可以使人稱道他才講,他行出事來,必定思量可以快慰於人心他才行,他所做的德行和義理,必定為人尊敬他才做。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必定可以為人取法他才作。他的容貌和舉止,必定端莊偉大可以觀看,一進一退,都是合乎禮儀,可為法度。照這樣的居上臨下,駕馭百姓,那老百姓,自然又怕懼的畏服他,愛敬他,並以他為模範而倣傚實行,所以能夠很順利的完成其德教,而政令不待嚴格督促,自然就推行了。」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白話】孔子引詩經曹風篇鳲鳩章的這兩句話,就是說明「一個負責管轄百姓的善良君子,他的威儀禮節,一定沒有差錯,他才能夠為人作模範,而為老百姓所取法了。」

【釋義】本章共分八段,箏一段,說明人之行。莫大於孝。第二段,說明尊父配天的創始。第三段,說明聖治盡孝的隆重。第四段,說明政教推行之易的原因。第五段,說明父子的關係如何重大。第六段,說明悖德悖禮,雖得一官半職,君子不以為貴。第七段,說明君子的作風,可以示範人群。易於推行政教。第八段,引詩證明威儀的重要性。按上章所講的孝治,重在德行方面,而這一章的聖治,卻在德威並重。其意以為德、是內在的美德,威、是外在的美德,內在的美德,與外在的美德合起來,纔算是愛敬的全德。聖人講學一步進一步,內外兼修,愛敬並施,自然德教順利而成,政令不嚴而治了。

紀孝行章第十

【章旨】這一章書,所講的是平日的孝行,分別紀出。有五項當行的,有三項不當行的,以勉學者。列為第十章。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白話】孔子說:「大凡有孝心的子女們,要孝敬他的父母,第一,要在平居無事的時候,當盡其敬謹之心,冬溫夏清,昏定晨省,食衣起居,多方面注意,第二,對父母,要在奉養的時候,當盡其和樂之心,在父母面前,一定要現出和悅的顏色,笑容承歡,而不敢使父母感到有點不安的樣子。第三,父母有病時,要盡其憂慮之情,急請名醫診治,親奉湯藥,早晚服侍,父母的疾病一日不愈,即一日不能安心。第四,萬一父母不幸的病故,就要在這臨終一剎那,謹慎小心,思想父母身上所需要的,備辦一切。不但穿的、蓋的、和棺材等物,盡力配備,還要悲痛哭泣,極盡哀戚之情。第五,對於父母去世以後的祭祀方向,要盡其思慕之心,莊嚴肅敬的祭奠,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的恭敬。以上五項孝道,行的時候,必定出於至誠。不然,徒具形式,失去孝道的意義了。」

「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醜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白話】「為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不但要有以上的五致,還要有以下的三不。一、就是官位較高的人,就應當莊敬以待其部屬,而不敢有一點驕傲自大之氣。二、為人部屬的小職員,就應當恭敬以事其長官,而不敢有一點悖亂不法的行為。三、在鄙俗的群眾當中,要和平的相處,不敢和他們爭鬥。假若為長官的人,驕傲自大,則必招來危亡之禍。位居部屬的人,悖亂不法,則必招來刑罰的處分。在鄙俗的群眾中與人鬥爭,難免受到兇險的禍害。以上三項逆理行為,每一樁都有危身取禍,殃及父母的可能。父母常以兒女的危身取禍為憂,為兒女的,若不戒除以上的三項逆行,就是每天用牛、羊、豬、三牲的肉來養活他的父母,也不能得到父母的歡心。也不得謂之孝子。可見孝養父母,不在口腹之養,而貴在於保重自己的身體,方得為孝。」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前段所講的,居致敬,養致樂,病致憂、喪致哀、祭致嚴五項,這是孔子指出順的道理,後段所講的,居上驕、為下亂、在醜爭,這是孔子指出逆的道埋。由順德上邊去作,就是最完全的孝子。由逆道上邊去行,自然受到社會法律的制裁,和不幸的結果。這個道理,很顯然的分出兩個途徑。就是說:前一個途徑,是光明正大的道路,可以行得通而暢達無阻的。後一個途徑,是崎嶇險徑,絕崖窮途,萬萬走不得的。聖人教人力行孝道,免除刑罰,其用心之苦,至為深切了。

五刑章第十一

【章解】這一章書,是因前章所講的紀孝行,今兩條途徑,走到敬、樂、憂、哀、嚴、的道路,就是正道而行的孝行。走到驕、亂、爭的道路,就是背道而馳的逆行。所以就跟住上章所講的道理再告訴曾子,說明違反孝行,應受法律制裁,使人知所警惕,而不敢犯法。這裏所講的五刑之罪,莫大於不孝,就是講明刑罰的森嚴可怕,以輔導世人走上孝道的正途。列為十一章。

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

【白話】孔子又對曾子提醒的說:「國有常刑,來制裁人類的罪行,使人向善去惡。五刑的條文,約有三千之多,詳加研究,罪之大者,莫過於不孝,用刑罰以糾正不孝之人,自然民皆畏威,走上孝行的正道。」

「要君者,無上;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白話】「一個部下,如果找到長官的弱點,威脅逼迫,以達到他所希望的目的,那就是目中無長官,如果對於立法垂世的聖人,譏笑鄙視,那就是無法無天,如果對於立身行道的孝行,譏笑鄙視,那就是無父無母。像這樣的要脅長官,無法無天,無父無母的行為,那就和禽獸一樣,以禽獸之行,橫行於天下,天下還能不大亂嗎?所以說:這就是大亂的道了。」

【釋義】本章計分兩段,首段,說明刑罰制裁不孝之罪。二段的意思,就是希望世人,最好不要走到這個要君、非聖人、非孝的壞路去,如果走到那個壞路去,不但為國家造出亂源,他個人的生命,也將要受到制栽和危險的。所以希望為人子女的,都向良知良能愛敬父母的孝行方面來,不要一誤再誤,走到最危險的壞途去。聖人愛人之深,而警告之切,於此可見。

廣要道章第十二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就首章所講的要道二字,加以具體說明。使天下後世的為首長者,確知要道的法則可貴,實行以後,有多大的效果。列為十二章。

子曰:「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白話】孔子說:「治國平天下的大道,應以救化為先。教民相親相愛,莫有比孝道再好的了。教民恭敬和順,莫有比悌道更好的了,要想轉移社會風氣,改變民聞習俗,莫有比音樂更好的了。要想安定長官的身心,治理一國的人民,莫有比禮法再好的了。」

「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而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

【白話】「以上所講的孝、悌、樂、禮、四項,都是教化民眾的最好方法。但孝是根本,禮是外表,禮的本質,卻是一個敬字,因此,如果一個元首,能恭敬他人的父親,那他的兒女,一定是很喜悅的。敬他人的兄長,那他的弟弟一定很喜悅的,敬他人的長官,那他的部下和老百姓。也是很喜悅的。這一個敬字,只是敬一個人,而喜悅的人,何止千萬人呢?所敬者,只是父、兄、長官,而喜悅的,就是、子弟、部屬、大多數的人。所守者約,而影響甚廣,豈不是要道嗎?」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第一段,是指出要道具體的實行方法。第二段,說明要道守約施博的實行效驗。作為長官致敬悅氏的原理原則。辦理政治之力行寶典。負責國家政治的人,應熟讀玩味。

廣至德章第十三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把至德的義意,扼要的提出來,使執政的人,知道至德是怎樣的實行。上章是說致敬可以悅民,本章是說教民所以致敬。故列於廣要道章之後。為十三章。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為人君者也。」

【白話】孔子為曾子特別解釋說:「執掌政治的君子,教民行孝道,並非是親自到人家家裏去教,也並非日日見面去教。這裏有一個根本的道理。例如以孝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子的,都知盡事父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父親的人了。以悌教民,使天下之為人弟的,都知盡事兄之道,那就等於敬天下之為人兄的人了。以部屬的道理教人,那就等於敬天下之做長官的人了。」

「《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白話】孔子引述詩經大雅篇洞酌章的這兩句話說:「一個執政的君子。他的態度,常是和平快樂,他的德行,常是平易近人,這樣他就像民眾的父母一樣。」孔子引此詩的意思,就是說:沒有崇高至上的一種大德,怎麼能順其民心到這種偉大的程度?

【釋義】本章共分兩段。首段,道出廣至德的本義。末段,引詩證明言非虛說。按這一章的意思,就是希望執政的人,實行至德的教化,感人最深。推行政治也較容易。執政的,若能利用民眾自然之天性,施行教化,不但人民愛之如父母,而且一切的政教設施,都容易實行。

廣揚名章第十四

【章旨】孔子既把至德要道,分別講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揚名顯親的辦法,具體的提出來,以告訴曾子。列為十四章。

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白話】孔子說:「君子能孝親,必具愛敬之誠,以愛敬之誠,移作事君,必能忠於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悅態度。以和悅態度移於事長。必能順於長官。處家過日子,都能處理得有條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辦法,如移作處理公務,必能辦得頭頭是道。所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能成功於家庭之內,這樣由內到外,替國家辦事,不但做官的聲譽顯耀於一時,而且忠孝之名,將永遠留傳於後世。」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移孝可以作忠。二段,說明移悌可以事長。三段,說明能治家,必能治國。四段,就明孝道,是由內達外,由近及遠,由現在到將來,德行成立於現在,名譽永垂於久遠。按這一章所講的意思,就是教人立德,立功,愛護名譽。把忠孝大道,都能推行到極點,西諺說:「名譽是第二生命。」我國古代聖賢所講的名譽,首重德行。德為名之實,無實之名,君子以為可恥。不像西人所講的名譽。專重名譽了。所以有名譽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名譽。德是根本。名是果實。

諫諍章第十五

【章旨】這一章書,是講明為臣子的,不可不諫諍君親。君親有了過失,為臣子的,就應當立行諫諍,以免陷君親於不義。孔子因曾子之問,特別發揮諫諍之重要性。列為十五章。

曾子曰:「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

【白話】曾子因孔子講過的各種孝道,就是沒有講到父親有過,應該怎樣辦?所以問說:「從前講的那些慈愛恭敬安親揚名的教訓。我都聽懂了。還有一樁事,我是不大明白的,因此大膽的問:為人子的做到不違背父親的命令,一切聽從父親的命令,是不是可以算為孝子呢?」孔子聽了曾子的這一問題,就驚嘆的說道:這是甚麼話呢?這是甚麼話呢?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

【白話】孔子給曾子詳加解釋說,父親的命令,不但不能隨便聽從,而且還要斟酌其命令,是否可行。例如上古的時候,天子為一國的元首,一日二日萬幾之事,元首如有善行,則億兆人民蒙福。元首如有過失,則全民受禍。假若有七位敢於直言諫諍的部屬。那天子雖然偶有差錯,跡近無道,因有七位賢臣諫諍,時進忠言,勇於匡救,就不會失掉天下。諸侯若有五位諫諍的部屬。改正錯誤。格其非心,雖無道,也不會失掉他的國。大夫是有家者,如果有三個諫諍的部屬,那他雖然間有差誤,這三位部屬,早晚箴規,陳說可否,也不會失掉他的家。為士的,雖是最小的官員,無部下可言。假若有諫諍的幾位朋友,對他忠告善導,規過勸善,那他的行為,自能免於錯誤,而美好的名譽,就集中在他的身上了。為父親的,若果有明禮達義的兒女,常常諫諍他。救正他,那他不會做錯事的,自然也就不陷於不義了。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白話】無論君臣與父子,都是休戚相關的。所以遇見了不應當做的事,為子女的,不可不向父親婉言諫諍。為部屬的,不可不向長官直言諫諍。為臣子的,應當陳明是非利害,明切勸告。父親不從,為子女的,應當婉言幾諫,即如觸怒被打,亦不怨恨。君如不從,為部屬的,還當極諫,即如觸怒受處,在所不惜,所以臣子遇見君父不應當作的事情,必須立即諫諍。彼若為人子的,不管父親的命令是否合宜,一味聽從,那就陷親於不義,怎麼還能算他是個孝子呢?

【釋義】按前數章所講的,盡是愛敬及安親之事。對於規勸之道,未曾提及,本章,就諫諍一事,專題論列,共分三段。首段,因曾子發問,而引起孔子的驚嘆,二段,是孔子舉例說明諫諍之重要性。不但諫諍對於君父朋友的道德行為有關,且對於天下國家社會人心之影響亦大。三段,重說:「從父之令又焉得謂孝乎」一詞,是重複慨嘆,以提醒世人不要輕視本章諫諍之意,細按這一章,有雙重意思,一面對於被諫諍的君父及友朋的一種警告說:接受諫諍,不但對於本身的過失有所改正,且對於天下國家,將有重大的影響,使他知道警惕。一面對諫諍者的臣子及友人一種啟示。既要事君盡忠,事父盡孝,對朋友盡信義,若見善不勸,見過不規,則陷君父朋友於不義,以至於遭受不測的後果,那忠孝信義,就化歸烏有了。

感應章第十六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動天地神明。中國古代哲學,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人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不通的意思。故列於十六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長幼順,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白話】孔子:「上古的聖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對於天地父母,是同樣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為悌,宗族長幼,都順於禮,故上下的大小官員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這樣的一切順序,人道已盡到好處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時自順,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審,這樣以來,神明自然就會彰顯護佑。

「故雖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白話】所以說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還有比他更高的,這就是說:還有父親的緣故。天子是全民的領袖,誰能先於他呢?但是還有比他更先的,這就是說:還有兄長的緣故。照這樣的關係看來,天子不但不自以為尊,還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為先,還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後代。必能推其愛敬之心,以禮對待。並追及其祖先,設立宗廟祭祀,以致其愛敬之誠,這是孝的推廣,不忘親族之意,對於祖先,也算盡其愛敬之誠。但是自身的行為,稍有差錯,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謹慎其作事之行為,而不敢有一點怠忽之處,恐怕萬一有了差錯,就會遺留祖宗親族之羞。至於本身道德無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廟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興的來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於是乎顯著多多。聖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麼能大過他呢?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白話】由以上的道理看來,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極的程度,就可以與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體,互為感應,德教自然光顯於四境之外,遠近幽明,無所不通。照這樣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無怨了。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白話】孔子引詩經大雅篇文王有聲章的這一段話說:「天下雖大,四海雖廣,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廣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東西南北,沒有思慮而不心悅誠服的,這樣可以證明盛德感化之深無所不通的意思。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孝悌感通天地。二段,說明孝悌感通鬼神。三段,說明孝悌之至,遠近幽明,無所不通。四段,引詩作證。以證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無所往而不通的意思。

事君章第十七

【章旨】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中於事君的道理。為人子女的,始於事親,是孝的小部份,中於事君,就是在於能為國家辦事,為全民服務,這是孝的大部份。所以孔子特別把事君,列於十七章。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

【白話】孔子說:「凡是有德有位的君子,他的事奉長官,有特別的優點。進前見君,他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計劃方略,全盤貢獻。必思慮以盡其忠誠之心。既見而退了下來,他就檢討他的工作,是否有未盡到責任?他的言行,是否有了過失?必殫思竭慮來彌補他的過錯。至於長官,有了美好的德行和善事,在事前就鼓勵獎助,進行時,就悅意服從。如果長官有了未善之處,在事前預為匡正。既成事實,就設法補救。總之為部屬的事奉長官,以能陳善閉邪,防患未然,乃為上策。若用犯顏諫諍,盡命守死為忠,不若防微杜漸於未然之為有益。為人部屬的,如能照這樣的事上,長官自然洞察忠誠,以義待下,所謂君臣同德,上下一氣,猶如元首和四肢百骸一體,君享其安樂,臣獲得尊榮,上下自能相親相愛了。

「《詩》云:『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白話】孔子引詩經小雅篇隰桑章的這一段話說:「只要為臣的一心愛君,雖地處邊陲,還能說不遠。這就由於他的愛出自心中,愛藏於中。故無日遺忘,雖遠亦常在念。這就證明君與臣是一心之意。」

【釋義】本章計分兩段,首段說明事君盡忠的道理。二段引詩證明為臣愛君,雖遠處異地,都不忘懷。君臣到了這種程度,可謂同心同德,上下一心,政治還能不好嗎?國家還能不太平嗎?按孝親到了事君的階段,這正是青年有為之時。如能照孔子所指示的方法去實行。那麼,不但愛敬之心盡於父母,那治國平天下的責任,都擱在青年自己的身上了。

喪親章第十八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對曾子專講慎終追遠之事。言父母在世之日,孝子盡其愛敬之心,父母可以親眼看見,直接享受。一旦去世,孝子不能再見雙親,無法再盡敬愛之情。為孝子的那種心情,當是何等的哀痛。孔子特為世人指出慎終追遠的大道,以傳授曾子,教化世人,使知有所取法了。

子曰:「孝子之喪親也,哭不偯、禮無容、言不文,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白話】孔子說:「一個善於孝養父母的兒女,如果一旦喪失了父母,那他的哀痛之情,無以復加。哭得氣竭力衰,不再有委曲婉轉的餘音。對於禮節,也不暇講究,沒有平時的那樣有儀容。講話的時候,也沒有平時的那樣文雅。人到了這種情形之下,就是有很講究的衣服,也不安心穿了,聽見很好的音樂,也不覺得快樂了,吃了美味的食物,也不覺得香甜了。這樣的言行動作,都是因哀戚的關係,神不自主。耳目的娛樂,口體的奉養,自然無有快樂於心的意思。這就是孝子的哀戚真情之流露。」

「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此聖人之政也;喪不過三年,示民有終也。」

【白話】喪禮上說:「三年之喪,水漿不入口者三日,三日而食,教民無以死傷生」就是說,教民不要因哀哭死者,有傷自己的生命。哀戚之情,本發於天性,假如哀戚過度,就毀傷了身體。但是不能有傷生命,滅絕天性。這就是聖人的政治。守喪不過三年之禮,這就是教民行孝,有一個終了的期限。

「為之棺?、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白話】「當父母去世之日,必須謹慎的把他的衣服穿好,被褥墊好,內棺整妥,外槨套妥,把他收殮起來。既殮以後,在靈堂前邊,陳設方圓祭器,供獻祭品。早晚哀戚以盡孝思。送殯出葬之時,先行祖餞,似乎不忍親離去。女子拊心痛哭。男子頓足號泣,哀痛迫切的來送殯。至於安葬的墓穴,必須選擇妥善的地方,幽靜的環境。卜宅兆而安葬之,以表兒女愛敬的誠意。既安葬以後,依其法律制度,建立家廟或宗祠。三年喪畢,移親靈於宗廟,使親靈有享祭的處所,以祀鬼神之禮祀之,春狄祭祀,因時以思慕之。以示不忘親的意思,慎終追遠之禮,孝敬哀戚之義,可謂全備了。」

「生事愛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盡矣!死生之義備矣!孝子之事親終矣。」

【白話】父母在世之日,要盡其愛敬之心,父母去世以後,要事以哀戚之禮。這樣人生的根本大事,就算盡到了,養生送死的禮儀,也算完備了。孝子事親之道,也就完成了。

【釋義】本章共分四段,首段說明孝子喪親後之哀戚狀態。二段說明哀戚之情,要有限制。三段說明慎終追遠的處理辦法。四段說明孝道之完成。按孝為德之本,政教之所由生,故為生民之本。孝子生盡愛敬,死盡哀戚,生死始終,無所不盡其極。照這樣的孝順雙親,把父母撫育之恩,可算完滿答報了。但是孝子報恩的心理上,仍是永無盡期的。

-----------------------------

孝經。地藏經。文昌孝經

在當前社會有識之士紛紛為傳統斷裂價值失範而憂心時,《文昌孝經》以“孝”即尊重和繼承傳統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傳統社會儒釋道三家對孝道的重視與各具特色的發揮闡釋,在溫習前人智慧的過程中體悟出應對當代變局之道,希望對廣大讀者會有一些幫助。當然,選取某一特定主題,就儒、釋、道三家的原典進行註釋翻譯,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在比較參考中全面閱讀體會傳統文化精華的機會。孝道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圍繞這一主題,儒釋道三家各自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論述,並且以不同的渠道和傳播手段,深深地影響和塑造了傳統社會中人們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儒家的《孝經》十八章相傳為孔子高足曾子所纂輯,其重點在於教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克己守禮,安分盡職,以為人之子的力行孝道帶動整個社會的所有成員遵規守紀,同時也是政治社會生活的指導大綱,自漢代以來即受到歷朝統治者高度重視,在歷代大力提倡推行下成為政治倫理之首要經典。

佛教的《地藏經》有“佛門孝經”之稱,主要內容之一是佛祖講說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為救母出惡道而發下度盡眾生的弘誓大願,其重點在於地藏菩薩為行孝道所表現出的犧牲精神,雖以度亡為出發點,落腳點卻在普度眾生。該經在中國民眾信仰層面具有很大影響,是了解中國佛教和大眾信仰的基本典籍之一。

------------------

《孔子聖蹟圖》目錄

《孔子聖蹟圖》目錄- 如是我聞佛教網 - http://goo.gl/lNgEST

2015-11-03_160220  

----------------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簡稱《地藏經》,譯者是實叉難陀(652年-710年,中國唐代出身西域的譯經僧),是釋迦牟尼佛稱揚贊嘆地藏菩薩「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之宏大願望的經典[1]。
目前的流通本題為唐朝實叉難陀所譯[2],明朝時則題為法燈、法炬所譯,實際上的譯者及譯出年代不詳。因為其源流不明,在明朝之後才被收入大藏經,有部份佛教學者懷疑它並非由印度傳入而是由中國人所寫,因該經強調孝道較接近中國的儒家思想,而美國學者Gregory Schopen則反駁稱在印度佛教中也能找到強調孝道的內容。[3]

本經原題為唐朝實叉難陀譯,但在唐智昇《開元釋教錄》與《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所記載實叉難陀譯出十九部經典之中,並沒有包括本書。明朝蓮池祩宏大師,為本經所作的題跋中稱譯於唐實叉難陀,而當時(明朝)流通本譯者多半題為法燈、法炬,但是此二人的生平及時代皆已不可考。故此經為實叉難陀所譯的說法並不可靠,應是後人所偽託。
在文獻上,最早提及此經的,是北宋端拱年間(西元 988年-989年)常謹所集的《地藏菩薩靈驗記》,在其中引用了〈分身功德品〉的內容,並且說此經的梵文本,是在五代後晉高祖天福年間(西元 936年-948年),由西印度沙門知祐攜至清泰寺。釋非濁所集的《三寶感應要略錄》也引用了〈忉利天宮神通品〉中的內容,因此可知,此經在北宋時就已經流行於中國。近代在西夏發現了西夏文本的地藏經殘本,而且,地藏經在宋朝之前已傳入日本,也可作為證據。
但因為譯者不詳,也未收入譯經目錄中,因此在宋朝及元朝編輯的《大藏經》,都沒有收錄此經。直到明朝,本書才被收入《大藏經》,因此有學者懷疑此經並不是自印度傳入,而是五代時在中國寫出的經典。[4][5]
其他文本
法國學者伯希和於1908年從中國敦煌莫高窟第181窟和第182窟發掘獲取的文獻中,包括了西夏文活字印刷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內容與漢文本大致相合。[6]
1989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此經的西夏文活字印刷殘本有中卷,可知此本分上、中、下三卷,與流行的漢文本是二卷不同。其中有一面主要是咒語,而漢文本並無咒語。[7]
經文簡介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8]。佛在經中讚揚了地藏菩薩為度眾生「久遠劫來發弘誓願」的非凡之舉[1],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事跡,例如曾為婆羅門女[9]、光目女時設法救度母親的故事[10]。還通過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太辯長者、閻羅天子、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依次提問[11][12],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及其眾生的狀況[13],解釋了使親人眷屬在各種情況下脫離苦難的種種方法[14]。釋迦牟尼佛還在此經中將自己涅槃之後至彌勒成佛以前的期間,教育開化世人的任務託付於地藏菩薩[15]。
全經構成
全經分為十三個部分: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十方諸佛菩薩集會讚嘆。如來含笑,放光明雲,出微妙音。十方天龍鬼神亦皆集會。佛為文殊菩薩說地藏菩薩因地行願。[8]
《分身集會品第二》:十方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與諸被救眾生來見世尊。世尊摩頂付囑地藏菩薩:『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彊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以前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16]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摩耶夫人問業報所感惡趣,地藏菩薩略答五無間地獄之狀況。[13]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定自在王菩薩更問地藏往因[11],佛又敘述兩個關於國王及光目女的故事[10]。四天王請問菩薩大願方便,佛為他們說因果報應之法則[12]。
《地獄名號品第五》:普賢菩薩問地獄名號等情況,地藏菩薩為救拔苦難眾生而作詳細回答[17]。
《如來讚嘆品第六》:佛放身光,出大音聲,讚嘆地藏菩薩。普廣菩薩請問供養地藏菩薩利益,佛為說供地藏像、讀地藏經、持地藏名的廣大利益[18][19]。
《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薩通過跟佛問答,普勸廣大眾生斷惡修善。大辨長者請問超度亡靈所獲功德,地藏菩薩為說亡者七分獲一,六分做功德者獲得[14]。
《閻羅王眾讚嘆品第八》: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菩薩神力,俱詣忉利,詢問眾生不依善道之故,佛以如迷路人喻之。次有惡毒鬼王主命鬼王各發善願,佛稱贊印可並授道記[20]。
《稱佛名號品第九》:地藏菩薩為利益眾生,演說聽聞及念誦過去諸佛名號功德[21]。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地藏菩薩問佛校量布施的功德,佛舉例作出詳細回答[22]。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佛陀說明供養地藏菩薩塑像、畫像的十種廣大利益[23]。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佛放頂光,妙音稱讚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請問不思議事,佛為說供像持名等應獲的功德[15]。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佛又摩地藏菩薩頂,以諸眾生託付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救度一切受苦眾生[24]。
後世評價

在台灣,佛教信徒常會在法會集體朗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信徒深信此行為可以回向給死去的親人
《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它融合了地藏王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敘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悲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而言,亦可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經典之中,《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教理相較於其他經文淺顯易懂,故廣受歡迎[25]。
在佛教及部分民間宗教中,《地藏經》亦用於人們對死者的超度(及臨終關懷)[26]。即依誦《地藏經》或遵循《地藏經》中所獲的功德,亦可把其回向給死去的親人[27]。例如台灣大部分佛寺於農曆七月舉行的各項法會,許多參與者都會集體朗誦。
在台灣佛教界亦有諸多法師稱讚地藏菩薩及《地藏菩薩本願經》:
1.法鼓山創辦師父聖嚴法師說:「所有教化事業,除了普賢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等諸大菩薩外之,沒有其他菩薩可以與地藏菩薩相比。」「地藏菩薩能夠滿足一切眾生所求,除去一切重罪和障礙。」[1]
2.華藏學會淨空法師說:「所以說是要幫助眾生、救濟眾生,免墮惡道,這部­經是救命的經,是教我們在人天兩道把腳跟站牢,不失人身,不墮惡道,這個經典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就在此處。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地藏菩薩一定是勸一切眾生斷十­惡、修十善,孝親尊師,這樣才避免不墮惡道。所以地藏本願法門,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無比的重要,也無比的親切,我們應當發心認真修學,認真的來宣揚。[2]
3.高雄圓照寺和諦願寺創辦師父敬定師父說:「地藏本願經普遍利於社會家庭,尤其地藏菩薩救母的孝道於五濁惡世中,可以幫助每個家庭的倫理道德,教育子孫行孝道。[3]
講經與弘揚
依地藏菩薩本願經而形成的修持方法,一般稱為地藏法門。當今佛教界有夢參法師、敬定法師、地皎法師等,戮力弘揚地藏法門,不遺餘力,而地皎法師的地藏道場遍布台灣各地與東南亞地區。講解地藏經之法師眾多,除上述兩位之外,還有宣化上人、淨空法師、誠信法師、證嚴上人及法鼓山創辦聖嚴法師等。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開經偈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分身集會品第二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獄名號品第五
如來讚歎品第六
利益存亡品第七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稱佛名號品第九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回向偈



稽首本然清淨地 無盡佛藏大慈尊
南方世界湧香雲 香雨花雲及花雨
寶雨寶雲無數種 為祥為瑞遍莊嚴
天人問佛是何因 佛言地藏菩薩至
三世如來同讚歎 十方菩薩共皈依
我今宿植善因緣 稱揚地藏真功德

慈因積善,誓救眾生,
手中金錫,振開地獄之門。
掌上明珠,光攝大千世界。
智慧音裡,吉祥雲中,
為閻浮提苦眾生,作大證明功德主。
大悲大願,大聖大慈,
本尊地藏菩薩摩訶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

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歎光明雲,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

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尸波羅蜜音、羼提波羅密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密音、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燄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眾、龍眾、鬼神等眾,悉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噉血鬼王、噉精氣鬼王、噉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

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以是於彼佛前,立斯大願,于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

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

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

時婆羅門女,瞻禮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覺,具一切智。若在世時,我母死後,儻來問佛,必知處所。時婆羅門女,垂泣良久,瞻戀如來。忽聞空中聲曰:泣者聖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處。婆羅門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寬我憂慮。我自失母以來,晝夜憶戀,無處可問知母生界。時空中有聲,再報女曰:我是汝所瞻禮者,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見汝憶母,倍於常情眾生之分,故來告示。

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肢節皆損。左右扶侍,良久方蘇。而白空曰:願佛慈愍,速說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將死不久。時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告聖女曰:汝供養畢,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號,即當知母所生去處。

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身到一海邊。其水涌沸,多諸惡獸,盡復鐵身,飛走海上,東西馳逐。見諸男子女人,百千萬數,出沒海中,被諸惡獸爭取食噉。又見夜叉,其形各異,或多手多眼、多足多頭、口牙外出,利刃如劍。驅諸罪人,使近惡獸,復自搏攫,頭足相就。其形萬類,不敢久視。

時婆羅門女,以念佛力故,自然無懼。有一鬼王,名曰無毒,稽首來迎,白聖女曰:善哉,菩薩,何緣來此?

時婆羅門女問鬼王曰:此是何處?

無毒答曰:此是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

聖女問曰:我聞鐵圍之內,地獄在中,是事實否?

無毒答曰:實有地獄。

聖女問曰:我今云何得到獄所?

無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須業力,非此二事,終不能到。

聖女又問:此水何緣,而乃涌沸,多諸罪人,及以惡獸?

無毒答曰:此是閻浮提造惡眾生,新死之者,經四十九日後,無人繼嗣,為作功德,救拔苦難,生時又無善因。當據本業所感地獄,自然先渡此海。海東十萬由旬,又有一海,其苦倍此。彼海之東,又有一海,其苦復倍。三業惡因之所招感,共號業海,其處是也。

聖女又問鬼王無毒曰:地獄何在?

無毒答曰:三海之內,是大地獄,其數百千,各各差別。所謂大者,具有十八。次有五百,苦毒無量。次有千百,亦無量苦。

聖女又問大鬼王曰:我母死來未久,不知魂神當至何趣?

鬼王問聖女曰:菩薩之母,在生習何行業?

聖女答曰:我母邪見,譏毀三寶。設或暫信,旋又不敬。死雖日淺,未知生處。

無毒問曰:菩薩之母,姓氏何等?

聖女答曰:我父我母,俱婆羅門種,父號尸羅善現,母號悅帝利。

無毒合掌啟菩薩曰: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罪女,生天以來,經今三日。云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

鬼王言畢,合掌而退。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分身集會品第二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捨。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捨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懃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於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眾生為慮。

爾時,佛讚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眾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

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眾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為無間地獄?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

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啗罪人目。復有鐵蛇絞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地藏菩薩白聖母言:無間地獄,粗說如是。若廣說地獄罪器等名,及諸苦事,一劫之中,求說不盡。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游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慇懃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愍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纔覺飢寒,即當言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

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

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云何?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歷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恆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婬妄語者,兩舌惡口者,毀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復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布。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於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於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云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愍此世罪苦眾生。復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如是菩薩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婬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飢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諸眾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

四天王聞已,涕淚悲歎合掌而退。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

地獄名號品第五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白地藏菩薩言:仁者,願為天龍四眾,及未來現在一切眾生,說娑婆世界,及閻浮提罪苦眾生,所受報處,地獄名號,及惡報等事,使未來世末法眾生,知是果報。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之力,略說地獄名號,及罪報惡報之事。

仁者,閻浮提東方有山,號曰鐵圍,其山黑邃,無日月光。

有大地獄,號極無間,又有地獄,名大阿鼻。復有地獄,名曰四角;復有地獄,名曰飛刀;復有地獄,名曰火箭;復有地獄,名曰夾山;復有地獄,名曰通槍;復有地獄,名曰鐵車;復有地獄,名曰鐵床;復有地獄,名曰鐵牛;復有地獄,名曰鐵衣;復有地獄,名曰千刃;復有地獄,名曰鐵驢;復有地獄,名曰烊銅;復有地獄,名曰抱柱;復有地獄,名曰流火;復有地獄,名曰耕舌;復有地獄,名曰剉首;復有地獄,名曰燒腳;復有地獄,名曰啗眼;復有地獄,名曰鐵丸;復有地獄,名曰諍論;復有地獄,名曰鐵鈇;復有地獄,名曰多瞋。

地藏白言:仁者,鐵圍之內,有如是等地獄,其數無限。

更有叫喚地獄,拔舌地獄,糞尿地獄,銅鎖地獄,火象地獄,火狗地獄,火馬地獄,火牛地獄,火山地獄,火石地獄,火床地獄,火梁地獄,火鷹地獄,鋸牙地獄,剝皮地獄,飲血地獄,燒手地獄,燒腳地獄,倒刺地獄,火屋地獄,鐵屋地獄,火狼地獄。如是等地獄。

其中各各復有諸小地獄,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號,各各不同。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

普賢答言:吾已久知三惡道報,望仁者說,令後世末法一切惡行眾生,聞仁者說,使令歸佛。

地藏白言:仁者,地獄罪報,其事如是。

或有地獄,取罪人舌,使牛耕之。或有地獄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獄,鑊湯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獄,赤燒銅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獄,使諸火燒,趁及罪人。或有地獄,一向寒冰。或有地獄,無限糞尿。或有地獄,純飛鈒鑗。或有地獄,多攢火槍。或有地獄,唯撞胸背。或有地獄,但燒手足。或有地獄,盤繳鐵蛇。或有地獄,驅逐鐵狗。或有地獄,盡駕鐵騾。

仁者,如是等報,各各獄中,有百千種業道之器,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此四種物,眾業行感。若廣說地獄罪報等事,一一獄中,更有百千種苦楚,何況多獄。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問,略說如是。若廣解說,窮劫不盡。

如來讚歎品第六

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眾生證涅槃樂。

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唯願世尊為未來世末法眾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眾生,頂受佛語。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眾等:諦聽諦聽!吾當為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廣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綵、幢旛、錢、寶物等供養。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眾生,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復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為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復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過是劫已,方受餓鬼。又經千劫,復受畜生。又經千劫,方得人身。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況別生惡見毀滅。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久處床枕,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夜夢惡鬼,乃及家親、或遊險道、或多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中叫苦,慘悽不樂者。此皆是業道論對,未定輕重,或難捨壽、或不得癒,男女俗眼,不辨是事。

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取病人可愛之物,或衣服、寶貝,莊園、舍宅,對病人前,高聲唱言:我某甲等,為是病人對經像前捨諸等物,或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聞知。

假令諸識分散,至氣盡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來。但高聲白,高聲讀經。是人命終之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所受生處,常知宿命。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是故普廣,若見有人讀誦是經,乃至一念讚歎是經,或恭敬者。汝須百千方便,勸是等人,勤心莫退,能得未來、現在千萬億不可思議功德。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過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屬,在於惡趣,未得出離,無處希望福力救拔,當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願離惡道。

普廣,汝以神力,遣是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中,閻浮提內,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一切人等,及異姓種族,有新產者,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可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可滿萬遍。是新生子,或男或女,宿有殃報,便得解脫,安樂易養,壽命增長。若是承福生者,轉增安樂,及與壽命。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眾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諸日等,諸罪結集,定其輕重。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婬、妄語、百千罪狀。能於是十齋日,對佛菩薩諸賢聖像前,讀是經一遍,東西南北百由旬內,無諸災難。

當此居家,若長若幼,現在未來百千歲中,永離惡趣。能於十齋日每轉一遍,現世令此居家無諸橫病,衣食豐溢。是故普廣,當知地藏菩薩有如是等不可說百千萬億大威神力,利益之事。

閻浮眾生,於此大士有大因緣。是諸眾生,聞菩薩名,見菩薩像,乃至聞是經三字五字,或一偈一句者,現在殊妙安樂,未來之世,百千萬生,常得端正,生尊貴家。

爾時普廣菩薩聞佛如來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已,胡跪合掌復白佛言:世尊,我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議神力,及大誓願力,為未來眾生遣知利益,故問如來,唯然頂受。

世尊,當何名此經,使我云何流布?

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緣此菩薩,久遠劫來,發大重願,利益眾生,是故汝等,依願流布。

普廣聞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利益存亡品第七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脫獲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惡緣,念念增益。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世尊,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是諸眾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燃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眾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眾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為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眾善。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眾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為增業。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世尊,我觀閻浮眾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眾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為修功德,乃至設齋,造眾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眾苦。

復次長者:如是罪業眾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為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是故長者,閻浮眾生,若能為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

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噉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為汝說。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迴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眾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然諸眾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閻浮提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忽逢迷人欲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

至於好道,令得安樂。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無令是眾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俱大慈悲,救拔罪苦眾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是諸罪眾,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逢見他人,復勸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若再履踐,猶尚迷誤,不覺舊曾所落險道,或致失命。如墮惡趣,地藏菩薩方便力故,使令解脫,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業結重,永處地獄,無解脫時。

爾時惡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諸鬼王,其數無量,在閻浮提,或利益人,或損害人,各各不同。然是業報,使我眷屬遊行世界,多惡少善。過人家庭,或城邑聚落,莊園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髮善事,乃至懸一旛一蓋,少香少華,供養佛像及菩薩像。或轉讀尊經,燒香供養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佛讚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在我本願,甚欲利益。自是眾生不會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宅舍,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產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絃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何以故。是產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魎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祇。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翻為殺害,聚集眷屬。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損。

又閻浮提臨命終人,不問善惡,我欲令是命終之人,不落惡道。何況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

世尊,如是閻浮提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惛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須設大供養,轉讀尊經,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諸魔鬼神悉皆退散。

世尊,一切眾生臨命終時,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或大乘經典,一句一偈。我觀如是輩人,除五無間殺害之罪,小小惡業,合墮惡趣者,尋即解脫。

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發如是大願,於生死中,護諸眾生。若未來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時,汝莫退是願,總令解脫,永得安樂。

鬼王白佛言:願不有慮。我畢是形,念念擁護閻浮眾生,生時死時,俱得安樂。但願諸眾生於生死時,信受我語,無不解脫,獲大利益。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卻後過一百七十劫,當得成佛,號曰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議,所度人天亦不可限量。

稱佛名號品第九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為未來眾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眾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眾生。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欲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為大梵王,得授上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毘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為說法,必成菩提。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何況眾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觀業道眾生,校量布施,有輕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是事云何,唯願世尊為我說之。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吾今於忉利天宮一切眾會,說閻浮提布施較量功德輕重,汝當諦聽,吾為汝說。

地藏白佛言:我疑是事,願樂欲聞。

佛告地藏菩薩:南閻浮提,有諸國王、宰輔大臣、大長者、大剎利、大婆羅門等,若遇最下貧窮,乃至癃殘瘖啞,聾癡無目,如是種種不完具者。是大國王等欲布施時,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親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軟言慰喻,是國王等所獲福利,如布施百恆河沙佛功德之利。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布施。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布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迴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布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欲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帝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布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大乘經典,或聽聞一偈一句,發殷重心,讚歎恭敬,布施供養。是人獲大果報,無量無邊。若能迴向法界,其福不可為喻。

復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塔寺,大乘經典。新者布施供養,瞻禮讚歎,恭敬合掌。若遇故者,或毀壞者,修補營理,或獨發心,或勸多人同共發心。如是等輩,三十生中常為諸小國王,檀越之人,常為輪王,還以善法教化諸小國王。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布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捨一得萬報。是故地藏,布施因緣,其事如是。

地神護法品第十一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諸菩薩誓願深重,世尊,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恆河沙。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

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

復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稱揚地藏菩薩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千倍於常分地神。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非但汝獨護是人故,亦有釋梵眷屬,諸天眷屬,擁護是人。何故得如是聖賢擁護,皆由瞻禮地藏形像,及轉讀是本願經故,自然畢竟出離苦海,證涅槃樂。以是之故,得大擁護。

見聞利益品第十二

爾時世尊,從頂門上,放百千萬億大毫相光,所謂: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大青毫相光、碧毫相光、大碧毫相光、紅毫相光、大紅毫相光、綠毫相光、大綠毫相光、金毫相光、大金毫相光、慶雲毫相光、大慶雲毫相光、千輪毫光、大千輪毫光、寶輪毫光、大寶輪毫光、日輪毫光、大日輪毫光、月輪毫光、大月輪毫光、宮殿毫光、大宮殿毫光、海雲毫光、大海雲毫光。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吾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我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讚歎地藏菩薩云: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眾:欲稱揚地藏利益等事。唯願世尊,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受記。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及天龍八部,聽吾宣說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汝當諦聽,吾今說之。

觀世音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觀世音菩薩: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布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諸世界中,六道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地藏菩薩名,一聲歷耳根者。是諸眾生,永不歷三惡道苦。何況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將是命終人舍宅、財物、寶貝、衣服,塑畫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終之時,眼耳見聞,知道眷屬將舍宅、寶貝等為其自身塑畫地藏菩薩形像。是人若是業報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尋即除愈,壽命增益。是人若是業報命盡,應有一切罪障業障,合墮惡趣者。承斯功德,命終之後,即生人天,受勝妙樂,一切罪障,皆悉消滅。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男子女人,或乳哺時、或三歲、五歲、十歲以下,亡失父母,乃及亡失兄弟姐妹,是人年既長大,思憶父母及諸眷屬,不知落在何趣、生何世界、生何天中?是人若能塑畫地藏菩薩形像,乃至聞名,一瞻一禮,一日至七日,莫退初心,聞名見形,瞻禮供養。是人眷屬,假因業故,墮惡趣者,計當劫數,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畫地藏形像,瞻禮功德,尋即解脫,生人天中,受勝妙樂。是人眷屬,如有福力,已生人天,受勝妙樂者,即承斯功德,轉增聖因,受無量樂。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禮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滿於萬遍。當得菩薩現無邊身,具告是人,眷屬生界。或於夢中,菩薩現大神力,親領是人,於諸世界,見諸眷屬。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溢,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發廣大慈心,救度一切眾生者,欲修無上菩提者,欲出離三界者。是諸人等,見地藏形像,及聞名者,至心歸依,或以香華、衣服、寶貝、飲食,供養瞻禮。是善男女等,所願速成,永無障礙。

復次觀世音: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現在未來百千萬億等願,百千萬億等事。但當歸依瞻禮、供養讚歎,地藏菩薩形像。如是所願所求,悉皆成就。復願地藏菩薩具大慈悲,永擁護我。是人於睡夢中,即得菩薩摩頂授記。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於大乘經典,深生珍重,發不思議心,欲讀欲誦。縱遇明師教視令熟,旋得旋忘,動經年月,不能讀誦。是善男子等,有宿業障,未得消除,故於大乘經典,無讀誦性。如是之人,聞地藏菩薩名、見地藏菩薩像,具以本心恭敬陳白,更以香華、衣服、飲食、一切玩具,供養菩薩。以淨水一盞,經一日一夜安菩薩前,然後合掌請服,回首向南。臨入口時,至心鄭重,服水既畢,慎五辛酒肉,邪婬妄語,及諸殺害,一七日或三七日。是善男子善女人,於睡夢中,具見地藏菩薩現無邊身,於是人處,授灌頂水。其人夢覺,即獲聰明,應是經典,一歷耳根,即當永記,更不忘失一句一偈。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是諸不如意事,漸漸消滅,即得安樂、衣食豐益,乃至於睡夢中,悉皆安樂。

復次觀世音菩薩: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過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經險道。是人先當念地藏菩薩名萬遍,所過土地,鬼神衛護,行住坐臥,永保安樂。乃至逢於虎狼師子,一切毒害,不能損之。

佛告觀世音菩薩:是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若說於諸眾生見聞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說不能盡。是故觀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經,令娑婆世界眾生,百千萬劫永受安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吾觀地藏威神力,恆河沙劫說難盡,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若男若女若龍神,報盡應當墮惡道,至心歸依大士身,壽命轉增除罪障。
少失父母恩愛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諸親,生長以來皆不識。
或塑或畫大士身,悲戀瞻禮不暫捨,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薩當現無邊體,
示其眷屬所生界,縱墮惡趣尋出離。若能不退是初心,即獲摩頂受聖記。
欲修無上菩提者,乃至出離三界苦。是人既發大悲心,先當瞻禮大士像,
一切諸願速成就,永無業障能遮止。有人發心念經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雖立是願不思議,旋讀旋忘多廢失,斯人有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
供養地藏以香華,衣服飲食諸玩具,以淨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
發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婬及妄語,三七日內勿殺害,至心思念大士名,
即於夢中見無邊,覺來便得利根耳,應是經教歷耳聞,千萬生中永不忘。
以是大士不思議,能使斯人獲此慧。貧窮眾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屬離。
睡夢之中悉不安,求者乖違無稱遂。至心瞻禮地藏像,一切惡事皆消滅。
至於夢中盡得安,衣食豐饒神鬼護。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惡禽獸及惡人,
惡神惡鬼并惡風,一切諸難諸苦惱。但當瞻禮及供養,地藏菩薩大士像,
如是山林大海中,應是諸惡皆消滅。觀音至心聽吾說,地藏無盡不思議,
百千萬劫說不周,廣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聞,乃至見像瞻禮者,
香華衣服飲食奉,供養百千受妙樂。若能以此迴法界,畢竟成佛超生死。
是故觀音汝當知,普告恆沙諸國土。

囑累人天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讚歎宣說汝之不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

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於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於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於汝。未來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一毛一塵,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擁護是人,漸修無上,勿令退失。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報應,落在惡趣。臨墮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於是人所,現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慇懃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名虛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聞於如來讚歎地藏菩薩,威神勢力,不可思議。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龍,聞此經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禮形像,得幾種福利?唯願世尊,為未來現在一切眾等,略而說之。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見地藏形像,及聞此經,乃至讀誦,香華飲食,衣服珍寶,布施供養,讚歎瞻禮,得二十八種利益:一者、天龍護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聖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豐足,六者、疾疫不臨,七者、離水火災,八者、無盜賊厄,九者、人見欽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轉男身,十二者、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從,十八者、眷屬歡樂,十九者、諸橫消滅,二十者、業道永除,二十一者、去處盡通,二十二者、夜夢安樂,二十三者、先亡離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諸聖讚歎,二十六者、聰明利根,二十七者、饒慈愍心,二十八者、畢竟成佛。

復次虛空藏菩薩:若現在未來,天龍鬼神,聞地藏名,禮地藏形,或聞地藏本願事行,讚歎瞻禮,得七種利益:

一者、速超聖地,二者、惡業消滅,三者、諸佛護臨,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長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畢竟成佛。

爾時,十方一切諸來,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如來,及大菩薩天龍八部,聞釋迦牟尼佛,稱揚讚歎地藏菩薩,大威神力,不可思議,歎未曾有。

是時,忉利天,雨無量香華,天衣珠瓔,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薩已,一切眾會,俱復瞻禮,合掌而退。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成聖功
作者:宋紫鳳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成聖功(大紀元製圖)

【字號】大 中 小
更新: 2015-11-19 12:06:15 PM 標籤: 故國神遊 , 北宋
西元988年,這一年是大宋太宗朝端拱元年。所以改年號為「端拱」,自然是為了追跡上古先王無為而天下治的聖功。新元新氣象,朝廷也剛剛任命了兩位新宰相,一位是開國元勳趙普,一位是後進新人呂蒙正。


於是,在自文德殿通往垂拱殿的筆直的長廊下,常常可以見到兩位宰相併肩而行的身影。趙普已是花甲之年,步履有些沉重,卻極有威嚴。呂蒙正則是四十出頭,正值茂年,卻行動恭敬,不卑不亢。兩人走在一起時,蒙正刻意地慢了趙普半步,以示對前輩的禮敬。在蒙正的眼中,身旁的這位老者,歷五代之世,佐太祖開國,歷仕兩朝,三入相府,他的身上有太多的故事,有時可敬,有時可畏,有時這樣,有時那樣,卻似乎都與大宋朝合為一體,提到國朝之初,每個人都會想到兩個人,一是太祖,一是趙普。

而此時的趙普,似乎從身邊的這位新進後生的身上看到自己的當年。他記得自己第一次拜相時,也是四十出頭,只是那時駕坐垂拱殿的是太祖皇帝。自己也是常常穿梭於這條長廊,不過,那時候是獨行——因為太祖對自己的信任和倚重,自己成為大宋開國以來唯一獨相十年的宰相。而第二次入相,則已是太宗朝了。不久,一場政治風波之後,自己被罷相,不過這種事情在久歷人生的趙普看來,似乎不重要了。而此時,他以前朝元勳的身分,再登元輔,亦是波瀾不驚。與身邊的這位新進後生走在一起時,趙普感到雖然自己是六旬衰翁,而這大宋朝,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想到這裡,當下有些欣慰。

二人步入垂拱殿,朝見太宗皇帝。宋太宗對眼前的這對搭檔很是滿意。這是宋太宗第二次起用趙普為相。在第一次啟用趙普時,有人譏諷趙普,說他是山東學究,只會讀《論語》。也許正如後人所評述的,認為有宋以忠厚開國,所以太祖朝從君至臣,多戎武出身,質樸少文。趙普亦不例外,早年出身小吏,沒有怎麼讀過書。不過天命與才德有時並不與讀書有關,譬如趙普,可定策佐命,樹事建功。不過,有宋到底是以文明之治為理想的,太祖如此,太宗如此,有宋諸君歷代如此。所以太祖雖然倚重趙普,卻也告訴他要多讀書,還說宰相須用讀書人。

此後趙普果然苦讀,手不釋卷,他的奏折往往博引古今之事,自然不會是只從《論語》中讀來。不過,太宗還是刻意召趙普前來為之一問,趙普卻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論語》。當年以其半部,輔佐太祖,克定天下,今日,欲以其半部,輔佐陛下,以致太平」。

此言一出太宗大悅。《論語》是儒家的道理,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一理貫之,懂了道理,自然一通百通。而這一次太宗再次起用趙普,一個主要的原因,則是希望這位前朝元勳能夠為新朝宰相做一表率。

至於呂蒙正,則是十二年前太宗朝首次開科龍飛榜頭甲狀元。太宗為政,重視科舉,獎勵文學,延攬人才,期以修文德以致太平,故然對這位本朝第一狀元尤為留意。這也是呂蒙正為官才十二年,即能官至宰相的原因之一。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呂蒙正不只有才學,更有德行。他在此次拜相前曾做過八年知制誥。朝庭任命知制誥是極重德行的,而蒙正為人確有君子德風。

他初登朝堂時,有朝士指著他私語道:「這個人也來參政嗎?」。蒙正聽而不聞,過之不顧。與他同行的人為他不平,要去尋問說這話的人姓甚名誰,卻被蒙正制止。蒙正說:「如果我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終身不能忘,不如不知道的好。」眾人皆歎服他的氣量。連太宗亦頗有耳聞。

呂蒙正,字聖功,他的名與字皆取自《易》之《蒙》卦,所謂「蒙以養正,乃成聖功」。他拜相之後,時時不忘頤養正氣。太宗朝初,曾以盧多遜為相。盧多遜之子被授予水部員外郎,此後,宰相之子授高官成為常態。到了蒙正這裡,他卻主動上奏太宗說:「天下才能之士,老於巖穴,終身不仕的大有人在,我的兒子才是幼年,即授厚祿,恐將折福。請只授予他九品京官就可以了。」

此後,宰相之子止授九品京官成為定制。又一次有朝士獻古鏡於呂蒙正,欲以求官。朝士說這面古鏡是家傳之寶,能照二百里之景。蒙正卻詼諧答道:「我的臉也不過碟子大,哪裡用得著二百里的鏡子來照?」此類故事,殆不勝舉。所以蒙正為官既久,因能廉潔自重,而官聲日高。

不過,也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991年,呂蒙正為立儲風波所累,被罷為吏部尚書。直至兩年後,才又被拜相。而這兩年中,卻發生了很多事情:前朝元勳趙普作古,當朝太子元僖暴亡,反對北伐的李昉繼罷相後,二次拜相,又二次罷相。看過了這一幕一幕,又想到自己一路走來的起起伏伏,呂蒙正此刻,對於人生、對於命運卻有了更為深刻之一番領悟。

夜闌人靜之時,月寒燈青之下,呂蒙正卻感到從未有過的冷靜,他提筆寫下:「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陣風吹過,燭影搖曳,呂蒙正思緒萬千,皆化為筆下雲煙:從千里之馬,到凌雲之志;從孔子困於陳邦,到太公釣於渭水;從盜跖顏回,到張良蕭和;從韓信孔明到馮唐李廣⋯⋯最後是他自己,從日投僧院、夜宿寒窖的童年,到及第登科、官至極品的茂年;從布衣不能遮體、淡粥不能充飢的悲苦,到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袂的榮華,這一切的一切,到底因何而來,因何而去,因何而是,因何而非?!

最後他寫下了一個答案:「時也運也命也」,然而雖然有了答案,卻仍覺胸中如有塊壘,又思索了片刻,奮筆疾書:「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書罷,擲筆一笑,暢然釋懷。不想,這篇即興之書,日後卻廣為流傳,是為《時運賦》。

大概是因為有了這樣深刻的對時、運、命的領悟,二次入相的呂蒙正比之之前,又大有不同。除了頤養正氣、大度容人之外,更為敢言直諫,極有趙普在太祖朝時為相的氣派。

一年的元宵燈夕,宮中設宴。暢飲淋漓之時,太宗憑欄而望,見千燈如晝,煙花照天,百戲並陳,萬人空巷,不禁有些沾沾自喜起來。他看了眼旁邊的呂蒙正,頗有德色的說了番話,大抵是五代如何凋喪,下有火災,上出慧星,現在總算天下太平,繁盛如此之類。

想不到呂蒙正卻起身避席,一臉嚴肅地上奏道:「所謂繁盛,不過是因為皇帝在此,所以大家才聚集於此。而臣在城外卻見過饑寒餓死者,如果陛下視近而及遠,那才是蒼生之幸。」 一番話說完,太宗變色不語,呂蒙正卻坦然就坐。

又一日,蒙正擬好出使朔方的使臣名單,呈給太宗。太宗不同意。讓他重新擬來。蒙正思量再三,覺得出使朔方,非此人莫屬。又想到三次為相的前朝勳舊趙普。

趙普當年曾奏薦某人為官,太祖不用。結果第二日,趙普再奏。太祖仍不用。第三日,趙普再奏,太祖大怒,竟撕碎奏牒擲之在地,而趙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回去將撕碎的奏牘補綴完畢,復奏如初。太祖終於同意。又一次有朝臣應當升遷,太祖素厭此人,不予批准。

趙普又堅持上奏,太祖怒曰:「朕就是不讓他升遷,你能怎麼樣?」趙普卻從容答道:「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的刑賞,豈能取決於個人的喜怒。」太祖聞言愈怒,起身而去,趙普竟然緊隨太祖後,直至太祖入宮,趙普則立於宮門前,久久不去,最後,太祖終於醒悟准奏。

想來為相者當如趙普,能以天下大事自任,直躬敢言,否則如何擔得起國之大政呢。而有了這樣的前朝先輩為表率,呂蒙正自然更要以正直之道持身。

過了幾日,太宗要使臣名單,蒙正仍以其人上奏。太宗又問了三次,蒙正復奏三次。太宗問他:「你怎麼如此固執。」蒙正答道:「此人可用,其他人都不如他。臣不能效取媚之道,妄隨人主之意,以致危害國事。」話一出口,群臣悚息,不敢作聲。退朝後,太宗對左右的人感歎道:「蒙正的氣量,我不如啊。」最終,太宗採用呂蒙正所推舉的人選,果然十分稱職。

說起趙普與呂蒙正,一位是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位是一身正氣成聖功,二人不僅在任事與敢言上風格相似,在其經歷上也頗有巧合——歷事兩朝,三次拜相,大宋朝中也只此二人。而呂蒙正晚年第三次拜相,則是在真宗朝。此時的呂蒙正也已年近花甲,與趙普第三次入相時,年紀相仿。在新朝之中,呂蒙正亦如趙普當年,成為前朝元老,耆年碩德的象徵。

西元1005年的春天,呂蒙正上表請歸,回到了家鄉洛陽。從此在自文德殿通向垂拱殿的幽靜的長廊下,少了一個令人熟悉的身影。此季的洛陽,牡丹新發,國色爭豔,呂蒙正在家中的園亭花木之中與親舊相聚,此時的呂蒙正已是白髮老翁,周圍子孫環列,大家舉觴把酒,談新話舊,無處不充盈著一種歸於恬淡的怡然與自得。#@


結婚結成許多親屬關係,妯娌和連襟也因婚姻而來。 (pixabay)
妯娌和連襟的含意 亦親亦友知多少? | 中華文化300問 | 大紀元 https://bit.ly/3omv2BH
有些親屬的稱呼很有趣,例如以「泰山」稱岳父、以「東床」稱女婿,都是從歷史上名人故事來的,「泰山」之喻源於唐代的宰相張說,東床的典故人物則是王羲之,「東床快婿」的暱稱就指他。那麼,妯娌[zhóu li,ㄓㄡˊ˙ㄌㄧ]和連襟這兩種親屬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
妯娌和連襟這兩種關係普遍存在親戚中,是由婚姻的結緣而來的,屬於姻親關係。「連襟」的兩方是男性,「妯娌」的雙方是女性。這兩種親屬稱呼借用自生活用物。
妯娌
「妯娌」是古人借用田中早種植的禾穀來比喻人際關係的先後,也是一種語言的生活智慧。一家中的兄弟們長大後成親了,他們的妻子之間就形成妯娌的關係。妯娌在方言中也稱「稙(zhí)娌」,「稙」是早種的禾穀,代表「先」來的意思。《廣韻·陟》:「稙:早種禾。」《釋名·釋親屬》:「青徐人謂長婦曰稙長,禾苖先生者曰稙,取名於此也。」
妯娌又稱「先後」,含有先來後到的意思,晉代就已有這樣的稱呼:「今相呼先後,或云妯娌。」(郭璞注《爾雅》)。
在方言中,稙娌、妯娌和築娌都有同樣的意思。晉朝郭璞說關西兄弟之妻相呼「築娌」,明代方以智的古漢語詞語典《通雅·稱謂》說:「築娌即妯娌,或謂長婦曰稙(zhí)、曰熟,皆妯之轉也。」
古人借用田中早種植的禾穀來表示「妯娌」的先後關係。 (pixabay)
築娌可說是一家之內共同分擔家事的朋友。築娌具有同匹、並耕的意思,西漢揚雄《方言》解釋:「築娌,匹也。娌,耦也。」因為築娌(妯娌)有共同的舅姑,是大家庭裡同一房的兒媳婦,她們像是一對朋友(同匹),分擔同樣家事,又像是耕田的農具「耦」一般,合力起來可以增廣耕種的面積,增加做事的效益。「耦」是古代的一種農具,也用來指「兩人並耕」。《說文解字》:「耦,耕廣五寸為伐,二伐為耦。」
在秦漢時代,妯娌間則稱「姒娣」、「娣姒」。最早的字典《爾雅·釋親》解說:「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南北朝的詞典《廣雅》云:「娣姒,妯娌。娣姒,先後也。」
具體用例,如:元代楊奐的《孫烈婦歌》描寫孫烈婦「屈己接妯娌,盡心奉舅姑」;明代宋濂《樓母婁氏墓版文》寫樓母「處先後唯以柔勝」;唐代李翱《楊烈婦傳》寫「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於娣姒」。在各朝代中,妯娌、先後、姒娣等兄弟之妻的稱呼都能互用。
連襟
「連襟」這個詞又是怎麼得來的呢?連襟是姊妹的丈夫的互稱或合稱,又作「連衿」、連袷[jié、ㄐㄧㄝˊ] 。襟、衿、袷本是交領衣襟,用來比喻姊妹的丈夫們的關係。
清代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六記載「姊妹之夫曰連襟」。連襟還有僚婿、友婿和亞[yà,ㄧㄚˋ] (通「婭」)的叫法。《爾雅》說:「兩婿相謂為亞」,宋代《懶真子》:「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嚴助傳呼友婿。」
具體用例,如《娛目醒心編》卷十二第一回:「兩人又曉得妻子結拜過姊妹的,將來是結義連衿,愈加親熱。」
古人以連襟比喻彼此知心,因為衣襟下是胸懷、心之所在,兩心相連,當然是知心。唐代駱賓王《秋日與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爾連襟,共挹青田之酒。」詩中款待的「連襟」就是指知心之朋友。有緣圍繞在一家姊妹之旁的男子「連襟」們,平日不似妯娌關係日日相傍左右,卻有悠淡的君子之交的空間。中國古人以「連襟」形容姊妹之夫,隱喻透過妻子的姊妹之情,結成知心的朋友們。
中華文化重視人倫關係,妯娌和連襟的詞彙也代表亦親亦友、同心合力的姻親關係內涵。@*#妯娌和連襟的含意 亦親亦友知多少? | 中華文化300問 | 大紀元 https://bit.ly/3omv2B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