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1945年12月19日,中華民國規定全臺日本時代公會堂一律改稱中山堂
公會堂是供地方居民集會、舉行藝文活動的場所。地方政府與民間團體等組織可以透過於公會堂舉行戲劇表演、演說、展覽等活動,達到政令宣導、啟迪民智的作用。
日本在近代化過程中學習西方的各種社會制度,而從傳統社會走向公民社會的轉變,公會堂便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臺灣在日治時期受到日本影響,也在各地興建不少公會堂,其中大多數是在大正年間建造(1910到1920年代),地方政府以慶賀皇族成婚、太子即位、天皇壽慶等名義來興建,也反映1920年代日漸興盛的藝文活動
這些公會堂到了戰後1945年的12月,旋即規定全臺日本時代公會堂一慮改稱「中山堂」,而多數公會堂遭到拆除現已不存
上圖為1940年代李火增拍攝1936年落成的臺北公會堂,為日本時代建築師井手薰作品(原圖黑白+數位上色)
下圖為今中山堂影像
(1) 聚珍臺灣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mCP5NJ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魚夫:城市要偉大而不是巨大──重繪嘉義公會堂

2015/08/23
作者:
魚夫
關鍵字: 嘉義 公會堂 中正公園 二二八 日本 公共建築

▲ 嘉義公會堂曾是1948年國府來台後票選出來的嘉義八大勝景之一。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0)8月20日,地址為榮町二丁目36番地,佔地3647坪,建地為358坪,為鮮見的非對稱磚造歐風建築,入門凸出玄關,開有三面拱門,其上有八角望樓,總體型態典雅莊嚴,庭院花木扶疏,為日式花園;內部空間配置有當時全台最大的餐廳,可容一千餘客席,國民黨政府來台接收後,宓汝卓市長將公會堂闢為康樂區,附設圖書館、球場等,1948年被票選為嘉義八大勝景之一,稱「康樂暮鼓」,有詩為證,1957年詩人林臥雲曾作《康樂暮鼓》,詩云:

鼕鼕薄暮響通衢。
八景居然數一隅。
革俗成仁懷義士。
致知格物付名儒。
文風丕振歌東社。
康樂長敎鎮北區。
寄語吾曹須奮起。
典型崇拜沈和吳。

1989年在張博雅市長任內拆除重建為中正公園,只是園內樹木種得不多,市民戲稱水泥公園,其地下為停車場,其上有六百席露天演奏台,還有世界偉人塑像排排站,但全都曝曬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嘉義烈日之下,唯獨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女士的銅像還能在樹蔭下納涼,其下基座說明牌子上,書有許女士係「中國・台灣」人,至於康樂暮鼓當然隨之雲飛煙滅,現在每逢星期假日倒成了外勞聚會最方便的地點。


▲ 嘉義公會堂拆除後,改蓋中正公園,市民戱稱水泥公園,世界偉人塑像都來曬太陽。(攝影/魚夫)

2011年嘉義舉辦「國際管樂節」,總統馬英九和嘉義市長黄敏惠、時任中選會主委的前市長張博雅同台,馬總統發表演說,闢頭就說:「建設讓城市變得巨大,但唯有文化,才能讓城市變得偉大。」(《諸羅文化誌》,嘉義文化局出版,2014)。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積極學習西方文明,公會堂是一種源自西方古希臘形塑市民運動、藝術、精神和政治生活的場所,拉丁文為Agora。大正浪漫時期,日本開始在全台各地興建公會堂,當然免不了宣導政令、精神改造的政治目的,然而也有別於過去漢人社會在大廟埕散漫的民間集會,從而逐漸建立台人現代市民的文明概念,所以也加入許多藝文活動、演講、畫展、表演等,國民黨政府來台緃使改名為「中山堂」或「實踐堂」,也承繼了過去的功能意義,如嘉義畫家陳澄波、林玉山等宗師級作品,都曾在公會堂展出,且嘉義的第一支學生管樂隊據說也是日治時期在公會堂組成的,直到今天,嘉義的管樂節也大都遠溯這些古早故事,試圖強調傳承。

此外,在二二八事件時,嘉義在三月二日軍民發生嚴重衝突,當時許多學生和地方士紳議員等,便主動組成自衛隊維護秩序,將外省人集中保護在公會堂內,避免在動盪中遭受傷害。

我在繪製嘉義市消失的建築時並不是隨興之作,除參考許多老照片外,亦大量閱讀文獻,其中王姿惠著:「《嘉義行進相褒歌》中的1930年代嘉義街景」一文尤顯珍貴,本論文援引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日治時期「玉珍漢書部」1934年發行的麥國安著作,所謂相褒歌乃以閩南方言文字所寫下的彈詞系統俗曲唱本,就是所謂的「歌仔冊」 (kua-a-chheh),內中一文描述一位婦人因丈夫離鄉背井去到嘉義當載運鳯梨的苦力,卻從此沓無音訊,遂千里尋夫搭乘火車而來,婦人只知丈夫住在榮町三丁目,人生地不熟,一路艱苦走尋,感謝在地人熱情報路,唱曰:

听着汝共我借問,三丁瓦在公會堂,行到西市愛越返,銀行後壁向北方,聽汝得報銀行後;人汝做人真孔交,隻肯乎我來拜候,那無出外摸無頭;我知出外足干苦,地頭青疎無塊摸,出外體貼報汝路,即免乎汝路青疎;那廣只欸介有影,不識出外路罕行,平平出外知相痛,千恩萬謝拖車兄,行對大通直直走,去恰嘉興个店頭,越對左平就卜到,公會堂邊愛停流。

夫妻相見後,丈夫說明實在是因為工作辛苦,收入微薄,不敢接她來吃苦,後來便偕妻子去遊街,歌詞有數段,但光是這段搭車尋夫出了車站後,就提到了大通(今中山路)、公會堂、西市場、台灣銀行嘉義支行、嘉興商店(當時嘉義六大代表商店)等等,其餘歌詞裡還有「嘉義驛」(全島摩登第一車站,全島第一モダン驛)、郵便局(位於中央噴水池旁的第八野戰郵便局)、杉池(今嘉義文化中心)、稅務所(今嘉義市政府)、嘉義座戲院、警察署、東市場、豐茂商店(嘉義第一座三層鋼筋水泥大樓)、振山眼科(林聰明砂鍋魚店)等等,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這《嘉義行進相褒歌》所提到的街景,今天除了被太陽能發電走廊遮住的火車站外,所有公共建築裡在嘉義市無一倖存下來!如此破壞殆盡,片瓦不留,史上也大概只有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浩劫,差堪比擬了。

歌仔冊裡提到那些消逝失的建築,其實就是文化藝術創作的重要地標,也是市民的共同記憶,更是地方文化裡最具體的內涵,如此這般再參酌嘉義相關文史論述,便成了我優先創作,一一畫回來的題材。

嘉義政治頭人們將公共老建築拆除後,或夷為平地,或紛紛興建規模龐大的官署衙門,嘉義這城市是變得無比巨大了,然而馬英九所說的使城市變得偉大的文化呢?

-----------------------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印度「性廟」帶來的視覺震撼
查魯克斯·拉馬多萊(Charukesi Ramadurai)
2015年 10月 15日
分享

Image caption
在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克久拉霍(Khajuraho),原來有85座寺廟,現在僅存20座。(圖片來源:Charukesi Ramadurai)
2013年12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同性戀為犯罪行為,給印度的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群體帶來嚴重打擊。最近,2015年8月,印度政府頒布一項禁令,宣佈封禁800多家涉黃網站,以遏制兒童色情和性暴力, 不過該禁令在數日後有條件地取消了。
在過去的數百年裏,印度都是一個非常保守的國家,這是受多股清教主義力量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伊斯蘭王國、英國的殖民統治以及印度自己的婆羅門教的等級制度。但是印度不是從來如此。
但印度不是從來如此。13世紀以前,印度的性規範要遠比現在寬鬆。
13世紀以前,印度的性規範要遠比現在寬鬆,在塵世和精神世界上都給性以同等重要性。性曾經是正規教育的一門課程。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2世紀之間,印度還為世界貢獻了首部性愛專著,《愛經》(Kamasutra)。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觀察,印度隨處都可以看到自由開放時代留下的痕跡。在印度奧裏薩邦(Orissa)東部的科納爾克(Konark),建於13世紀的太陽廟的矮石牆上刻有性愛主題的浮雕。而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有兩座佛教石洞,建於公元前2世紀的阿旃陀石窟(Ajanta)和建於公元5世紀至10世紀之間的埃洛拉石窟(Ellora),裏面有裸體仙女的壁畫和雕塑。

Image caption
性雕塑(圖片來源:Charukesi Ramadurai)
印度畫面感最強的性廟藝術作品
然而,保存最完好的、最具畫面感的性廟藝術作品位於印度中部中央邦的小鎮克久拉霍。這裏的印度寺廟因精美的雕塑於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這些寺廟建於公元950年至1050年的昌德拉王朝(Chandela dynasty)期間。原來有85座寺廟,現在僅存20座。
很多雕像都帶有濃重的情色色彩,展示男性、女性,和動物。
冬日的一個午後,我進入了這個佔地6平方公里的遺址,沙石閃耀著金光。當地的婦女帶著鮮花和佛香來參拜,而參觀者則漫步於外層的通道,驚嘆於牆上布滿的大量複雜的雕像。其中有男神、女神、武士、音樂家、動物和鳥類。這樣的景象本可以在印度的任何一座寺廟看到。
但是如果靠近觀察,你會發現很多雕像都帶有濃重的情色色彩,展示男性、女性,和動物。有三人性愛的場景,也有縱慾狂歡的聚會,還有同性戀和獸交。

Image caption
一位女士向寺廟參拜(圖片來源:Charukesi Ramadurai)
雖然我已經對此有所預期,但是當我清晰地看到雕塑中身材曼妙的少女和精壯的男子以幾乎不可能的性交體位交纏在一起,而旁邊就是一些對著信徒幸福微笑著的神靈的雕塑,還是感到十分震驚。
一些人認為對性愛活動的描繪是一種很好的徵兆。
雖然一些石塊有所破損,一些肢體殘缺不全,但是考慮到這些寺廟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這些雕塑的保存狀態是極其完好的。
關於這種對性愛主題的生動描繪有幾種說法。一種異域色彩較重的說法是昌德拉王朝的君主信奉主張男女平衡的密宗(Tantric),所以他們建的寺廟也會推崇這一信仰。
其他的解釋與那個時代寺廟本身的功能有關:寺廟在當時不僅是崇拜的地方,也是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工藝造型藝術,包括性愛在內。此外,一些人認為對性愛活動的描繪是一種很好的徵兆,因為它代表著孕育新生命和新的開始。

Image caption
雕塑覆蓋了外牆的每個角落(圖片來源:Charukesi Ramadurai)
除此之外,印度教在傳統上就將性視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這類雕塑被隨意地夾雜在其他各類活動的雕塑中,比如祈禱和戰爭。這些雕塑被擺在顯眼的位置,而不是被藏到某個不起眼的角落,這就表明了他們的創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看到它們。
因為與世隔絕,這些生動的雕塑被保存了下來。
奇怪的是,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這些華麗的寺廟要建在克久拉霍,因為沒有清晰的記錄表明這裏曾經有過王國。這些生動的雕塑之所以能夠保存下來,可能要歸功於該地區曾經十分茂密的森林在數百年間讓這裏與世隔絕,直到1838年英國人布特(TS Burt)再次發現這個地方。

Image caption
一位參觀者在雕塑前駐足欣賞(圖片來源:Charukesi Ramadurai)
事實上,布特自己也是在他的印度侍從的勸說之下才進行這次旅行;他並不相信這麼遙遠的地方會有什麼有趣的發現。這些充滿魅力的寺廟也逃過了印度道德警察的怒火。近年來,他們封禁、毀壞了很多文化藝術品,包括薩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的作品和侯賽因(MF Hussain)的繪畫。
但是,我覺得比這些露骨的雕塑和它背後的歷史更有趣的是,當導遊在繪聲繪色的講解位於壯觀的肯達利亞·瑪哈戴瓦神廟(Kandariya Mahadeva)牆壁高處的更具衝擊力的雕塑時,整個一家人都聽得全神貫注。
沒有人揚起眉毛,也沒有人交換尷尬的表情,年輕人也沒有露出一絲怪笑。可能,當藝術置身於宗教的背景時,它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當我離開時,我覺得克久拉霍的牆壁裏面藏著的是印度對寬容的一種教誨。

-------------------------------

做對的不做錯的! 柯:我忍不住想講前瞻
分享做對的不做錯的! 柯:我忍不住想講前瞻到Facebook 分享做對的不做錯的! 柯:我忍不住想講前瞻到Line 分享做對的不做錯的! 柯:我忍不住想講前瞻到Google+
2017-07-09 17:22
〔記者周彥妤/台北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受邀至古亭基督長老教會,以「從政府的企業文化導出正直誠信的理念」為題演講。柯說,他秉持的思考原則是,對的事情就做,錯的就不要做,隨後冒了一句「我忍不住想講前瞻」,台下有參與者回應,「要自己負責哦」,現場傳來一陣笑聲。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受邀以「從政府的企業文化導出正直誠信的理念」為題演講。柯說,他只做對的不做錯的。(記者王藝菘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受邀以「從政府的企業文化導出正直誠信的理念」為題演講。柯說,他只做對的不做錯的。(記者王藝菘攝)
柯文哲說,他禁用一次性餐具,「很多人一邊洗便當一邊罵我」,但環保局告訴他垃圾大幅減量,顯然有具體成效;焚燒垃圾排放出的pm 2.5會導致肺癌,這也是近來為何肺癌人口不斷攀升原因,甚至不乏不抽菸者,正是出在空氣品質太差,因此從源頭做起,減少垃圾製造,勢在必行。
柯說,取消重陽敬老金,他的民調立即掉了15%,導致其他人引以為鑑,不敢跟進。他强調,「我們這個國家,不敢做對的事」;「用錢買選票最容易,要當負債市長我也會,我就每一個老人都發就好」,又說,「你以為立法院過了長照 2.0,從此以後老人過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柯文哲强調,對的事情就做,錯的就不要做,隨後冒了一句「我忍不住想講前瞻」,台下有參與者回應,「要自己負責哦」,現場傳來笑聲。柯呼籲,對的事情就要勇敢追求,更要勇敢去做。
田徑場跌倒 柯文哲:推潮T傢伙賺200萬
會中,柯文哲得意稱自己成功挑戰「一日雙塔」,又揶揄自己視察世大運田徑場跌倒一事,會場笑聲不斷;他說,跌倒了繼續跑才是更難的事,因為還要「假裝輕鬆」,不過代表「跑道彈性不錯」,更說有坊間有人將他跌倒姿勢製成“never give up”潮T出售,「聽說這個傢伙賺了200萬」。
主持人問柯文哲,是否後悔當市長?柯苦笑回應,後悔也來不及了,只能勇往直前。

大砍重陽禮金的重要性 柯P圖解跟你說

2015-11-02 11:45:13 聯合晚報 記者劉宛琳╱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因取消重陽敬老金引發爭議,不少議員要求回復重陽敬老金。柯文哲今天在臉書解釋,過去北市實施許多單次禮金的政策,造成社福資源一次性消耗,難以建立長期、穩定的社福系統。這一步很困難,但我們會努力做好。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扶養比快速增高,青壯年負擔越來越重,未來會更需要社福機制的協助。這些過去在台北市認真打拼的老人,也需要一個令人安心的社福照顧系統。

柯文哲說,這些挑戰其實此刻正在全台灣發生,卻遲遲沒有政治人物願意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北市府跨出財政革新第一步,從調整重陽禮金開始,重新分配社福預算,以托育福利、老人福利、弱勢關懷三大主要方向,打造永續的社福環境,一步步地建全市府財政。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上解釋北市未來面臨的人口考驗。圖/翻攝柯文哲臉書

分享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上分享105年度20項增編建設。圖/翻攝柯文哲臉書

分享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臉書上解釋北市未來面臨的人口考驗。圖/翻攝柯文哲臉書


昭和八年新莊公會堂落成

嘉義公會堂的現址,就是現在的中正公園,創建於大正9年(19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