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觀音又稱十一面菩薩-唐代時,長安薦福寺方丈泗州僧伽大師,被時人視為是十一面觀音化身/大光普照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是六觀音之一。六觀音即:聖觀音(救拔餓鬼道)、千手觀音(救拔地獄道)、馬頭觀音(救拔畜生道)、十一面觀音(救拔修羅道)、準提觀音(救拔人道)、如意輪觀音(救拔天道)。有十一個顏面,十一面之寓義,普遍說法表示「十地」,最頂一面,表示十地之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tvcE74


大乘佛法八大宗派 : 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等。 ...
www.buddha-hi.net查看原始檔
本帖最後由 釋大寬法師 於 2013-8-1 13:27 
佛教隨著大量經論傳來中國,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與我國民族文化相接觸,經過長時期的吸收和消化,獲得了創造性的發展。西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極盛時期,在這時期,思想理論有著新的發展,各個宗派先後興起,呈現百花爭豔的景象。

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法性宗,又名三論宗。二是法相宗,又名瑜伽宗。三是天臺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此宗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研究傳習而形成的宗派,因為是依據中觀派三《論》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論宗。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

--------------------

佛教宗派或派別指佛教作為一種思想或組織,當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後,所不可避免地分化出的各種各樣的派別。隨著兩千多年的傳播與發展,由於後人對佛法理解上、闡釋上的不同,以及佛教本身為了適應新的環境而在教理、教義、教規上作出的主動或被動的調整,佛教思想也不斷發展分化,信奉不同思想的佛教徒也自然地逐漸形成了各種不同的派別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中文名:天台宗

創始人:智顗

教義依據:妙法蓮華經

亦稱:法華宗

發源地: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國清寺

dot史略

天台宗學統自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該宗思想,雖稱出自龍樹,實則啟蒙於北齊慧文。他從《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關於解釋《大品》“道種智”、“一切智”和“一切種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結合《中論 ·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

龍樹
、觀中的“ 一心三觀 ”理論。慧思繼承此說,並結合《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台宗止觀雙修的起緣。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以“一念三千”和“ 三諦圓融 ”為中心思想的獨立學派。智顗一本師傳的宗旨,教觀總持,解行並進,一變當時南義北禪的佛教學風。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世稱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頂得其真傳,作《涅槃玄義》和《涅槃經疏》,很有發揮。灌頂以一,四傳到湛然,以中興天台宗為已任,對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實註解,發揮三諦圓融的義理。又針對華嚴宗法相宗和禪宗,寫了《金鋼錍》、《法華五百問論》和《止觀義例》等著作,提出了無情有性的觀點,雖不免門戶之見,但對天台宗以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滿等。經過會昌禁佛和五代之亂,典籍湮沒殆盡,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傳弟子義寂,通過吳越王錢俶遣使到高麗、日本訪求天台宗典籍,高麗派諦觀送來教典等,才使該宗學說得以延續和發展。義寂的再傳弟子知禮,因受同學之請,撰《釋難扶宗記》,駁同門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為偽作而引起了一場歷時七年的山家、山外之爭。爭論的焦點是:真心觀還是妄心觀,色法具否三千等問題。山家主張妄心觀與色心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張真心觀,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張有些接近華嚴宗的教觀,被山家斥為不純,不久即衰。這次爭論記載在《四明十義書》中。天台宗在元、明兩代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稱“私淑台宗”,著《法華會義》等多種,對天台教觀頗有發揮。晚近有諦閑著《大乘止觀述記》等十餘種。

--------------------------

 

目前的佛教,有三個主要的派別,分別是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聲聞乘、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又稱金剛乘、藏傳佛教)。這三個大的派別之下,又分成眾多的各種宗派。但這個劃分,將各歷史時期,各地理位置,各教義修行方式差異帶來的不同的宗派混在一起然後再劃分,帶來了混亂,讓不同概念上的宗派常常被等同混用。比如,雖然實際上他們之間是有區別的,但「小乘佛教」、「部派佛教」、「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會被等同混用,不加區分。「大乘佛教」、「北傳佛教」、「漢傳佛教」也常常被等同混用。「金剛乘」、「密乘」、「密宗」、「藏傳佛教」也是如此。這種混淆也加深了不必要的宗派之間矛盾。

佛教傳承的發展和傳播時間表 (約公元前450年–約公元1300年)

                       
  公元前450年 公元前250年 公元100年 公元500年 公元700年 公元800年 公元1200年

 

印度

原始佛教

 

 

 

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 金剛乘佛教

 

 

 

 

 

斯里蘭卡
東南亞

  南傳上座部佛教

 

 
 

 

 

 

中亞英語Buddhism in Central Asia

 

希臘式佛教

 

藏傳佛教

 

絲路佛教英語Silk Road transmission of Buddhism

 

東亞

  北傳部派佛教  
天台宗 禪宗
密宗
  淨土宗 日蓮宗

 

  公元前450年 公元前250年 公元100年 公元500年 公元700年 公元800年 公元1200年
  圖例:   上座部傳承   大乘傳承   密教傳承

時間概念上的劃分編輯

可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秘密大乘佛教。

  • 初期佛教:雖然已知文字記載都屬於後來部派佛教所作,據信從佛陀創立佛教開始,到佛滅度後一百年這段時間,佛教思想和組織基本保持佛陀在世時的原始面貌,故也稱原始佛教
  • 部派佛教: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後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這個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佛滅度後一百年,因對待戒律的態度不同,佛教分裂成嚴格持戒的上座部與主張戒律可以變通的大眾部。這是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根本分裂。根本分裂之後的幾百年,上座部與大眾部又各自分裂形成二十(一說十八)個更小的派別,被稱為枝末分裂。因此這一時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期。部派佛教又被稱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這個稱呼是大乘佛教對成立在它之前的各佛教部派的稱呼,意為小乘佛教發心較小,只自修度己,無法濟度一切眾生。這個稱呼本身被認為具有貶低之意,因此較有爭議,部派佛教本身也不接受這樣的稱呼,因此在佛教界一般稱之為部派佛教,或聲聞乘。現在的學術界,為了研究佛學而沿用此名,則無褒貶之意,但局限於對歷史時期的描繪。用小乘佛教來稱呼現在的上座部佛教則不被上座部佛教徒接受。
  •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大約是公元1世紀左右從部派佛教中的大眾部發展出來的,其教理有較大的發展。大乘佛教認為自己的教法是廣度眾生的大舟,而以往的其他所有佛教宗派只能滿足於自我解脫,因此稱自己這一派為「大乘」,而所有上座部與大眾部教派都被他們稱為「小乘」。現在屬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分別說系大寺派傳承的上座部佛教仍然存在,並與大乘佛教並列為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但歷史上將大乘佛教出現以後的時期統稱為大乘佛教。
  • 秘密大乘佛教:又名金剛乘,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支派,與印度教的怛特羅密教同時,在印度笈多王朝時期出現,是印度佛教後期的主流。印度的這一系教派,在修行方式上而非在教理上有很多不許公開的秘密傳授,及充滿神秘內容的特徵,因而又被稱為密教;而相對於密教,之前的佛教流派包括其他的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它的別名甚多,又稱為怛特羅佛教、密宗、秘密教、秘密乘、密乘、真言乘、瑜伽密教、真言宗。歷史上密教流傳地域十分廣大,目前密教在日本西藏最興盛,日本密教傳承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有東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兩大分支,西藏密教則是傳承印度的後期密教。東密的道場在東寺高野山,台密在比叡山,藏密在西藏與蒙古。南詔大理國還盛行過阿吒力教,俗稱滇密

地理位置上的劃分編輯

地理位置上的劃分最早為南傳與北傳之劃分,現在普遍用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來作劃分。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為梵文、各種中亞文字和中文。北傳佛教現在分為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 漢傳佛教:漢傳佛教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越南日本等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並列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傳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 日本佛教:日本佛教自古印度經由中國、朝鮮半島傳入,因其歷史發展和文化的獨特性(與神道融合),故亦有學者主張應單獨分出日本佛教,與其他三大系並列,成為亞洲的四大系佛教文化。
  • 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尼泊爾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原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內容,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教理和修行方式上的劃分編輯

對教理的不同理解和修行方式的不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劃分。就現代佛教教理和修行方法的區分,主要劃分有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顯教與密教,難行道與易行道。

  •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並列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這個劃分很容易與小乘大乘劃分混同。小乘大乘劃分,或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主要是歷史時期的劃分,儘管這歷史時期的劃分起源於教理和修行方式的不同。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則是今天之教理之區別。地理位置上劃分的南傳佛教是上座部佛教,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為大乘佛教。
  • 顯教密教:大乘佛教發展到後期,吸收了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的一些理論和方法,發展出密乘,也稱金剛乘。這一派認為其他教法都是如來的「方便」說法,而本派的教法是如來所宣的「真實密意」,不可輕易示人,需秘密傳授,因此稱本派為「密教」,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顯教」。或稱為「密宗」與「顯宗」。藏傳佛教儘管顯密雙修,但被認為是今天密教的主流,在中國也常被與密宗混為一談。而相對於密教之前和之外的佛教流派,包括大乘、部派佛教和今日之上座部佛教,則被稱為顯教。
  • 難行道與易行道:漢傳佛教中的淨土宗認為,在所有的修行法門裏,淨土法門可以藉由阿彌陀佛的宏大願力,臨終時蒙彌陀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在那裡繼續修行直到成佛,是最簡單,最順利,最穩妥的方法,因此稱本宗為易行道,稱所有其他宗派為難行道。當然這是淨土宗的一家之言,淨土宗被認為是大乘佛教和顯教的一個派別。
 

印度佛教宗派編輯

部派佛教的宗派編輯

根本分裂編輯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大約發生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一百多年的印度。當時的比丘們就是否應該嚴格遵守佛陀制定的戒律發生了激烈的辯論,一派認為應當無條件嚴守戒律,另一派認為在戒律執行細節上,可以權衡變通。雙方就十件事(即「十事非法」)進行了辯論,比如出家人是否可以接受金錢的布施,是否可以存貯化緣得來的食鹽,是否可以飲用未經攪拌去脂的牛乳等。

南傳至錫蘭的赤銅鍱部記載,佛教僧團分裂成主張嚴格持戒的上座部和主張執行細節可以變通的大眾部。但於大眾部所傳《摩訶僧祇律》中,也明文規定了與十事有關的戒律,佛教至此應還未分裂。真正分裂或為《異部宗輪論》記載的,佛滅後116年後,比丘大天在摩揭陀國,舉關於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事,而促使佛教根本分裂,造成進一步分裂的諍論問題還有「阿羅漢有退」與否(六種阿羅漢九無學)等。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又稱為「根本分裂」,從此進入部派佛教時期。

枝末分裂編輯

在第一次分裂後未久,上座部與大眾部內部又進一步分出了更多的派別。

  • 大眾部分成九部,最後三部是因大天五事而分出的派別:[1]
    • 大眾根本部
    • 一說部 — 此部主張「世出世法,皆無實體,但有假名。」
    • 說出世部 — 此部主張世間法從顛倒而生煩惱,由煩惱生業,由業生果報,果報是苦;出世間法是由道而生,修道所生的道果,便是涅盤。
    • 雞胤部 — 此部以經律二藏為方便教,以論藏(阿毘達磨)為真實教。不要求嚴格持戒,只求能斷煩惱。
    • 多聞部 — 有人認為此部思想可能參考了《奧義書》的哲學形態。
    • 說假部 — 此部以為現實世界之一面是「假」的,另一面是「真」的,可能是大乘唯識理論的雛形。
    • 制多山部
    • 西山住部
    • 北山住部

大乘佛教的宗派編輯

大乘佛教思想大約是在公元1-2世紀發展出來的。針對部派佛教發展到後期過於理論化和教條化,大乘佛教提出了「探求佛陀的本懷,放棄枝末問題」的原則。有大乘佛教人士認為「部派佛教是保守的分析的學問佛教,大乘佛教是開放的、原則的生活佛教」。但是部派佛教信徒的對大乘的觀點則持有異議,繼續堅持著自己的傳統。

中觀派編輯

中觀派又稱為空宗,在公元2-3世紀由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創立。這一派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依存的關係(因緣、緣會),是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們本身沒有不變的實體或自性(無自性)。該派還提出了真諦俗諦八不中觀等理論。
中觀派的經典《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在5世紀經傳入中國後,在中國漢族地區形成了三論宗。另外漢傳佛教的天台宗華嚴宗禪宗都受到中觀思想的很大影響。龍樹被稱為「八宗共祖」。

唯識派編輯

唯識派又稱為瑜伽行派有宗,由無著世親創立。

該派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們精神的總體——所變現出來的,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人一共擁有八識——「眼識、耳識、知識、鼻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其中第八識(阿賴耶識)能攝持和保存一切「種子」,也就是因果輪迴的主體。該派還提出了「五位百法」的理論體系。

唯識思想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到了唐朝玄奘自印度回國譯出《成唯識論》後,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識學派——法相宗唯識宗)。

如來藏派編輯

如來藏學派認為人本有清淨自性,稱如來藏,以堅慧智光等論師為代表人物。唯識派與中觀派都曾受到此派影響,也是漢傳佛教的主流。

秘密大乘佛教的宗派編輯

密宗發展階段,在印度和西藏有的採用經典分類法,依密宗經典的內容來區分,有的以密宗經典完成的先後順序來考量,把《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完成的時期,視為印度的「中期密宗」或純密,在此之前,稱為「初期密宗」或雜密,其後稱為「後期密宗」或無上瑜伽。密教在理論上與大乘佛教三個主要學派都有關係。

 

漢傳佛教宗派編輯

中國佛教宗派編輯

佛教大約從漢朝開始從印度經西域傳入漢地的。初期主要是引進並翻譯佛經。隨著佛教在漢地的不斷傳播和發展,特別是南北朝時期諸多帝王大多崇信佛教,翻譯了大量佛經,佛教徒和佛教學者的數量也空前增長;另一方面,佛教在傳播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的影響,做出一些適合中國國情的改變。因此漢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佛教思想和理論,漢地佛教宗派形成的條件已經具備了。

隋唐時期是漢傳佛教的鼎盛時期,各大宗派都已成立,發展頗具規模。但是由於佛教發展過程中本身所產生的各種問題,以及三武一宗滅佛造成的四次法難,大量佛經典籍被毀,諸多宗派被嚴重削弱,無法重現昔日輝煌。但是只有禪宗淨土宗因為不立文字,學術性不強,以及較為自給自足的經濟而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反而在法難之後更加繁榮,直到今天。

中國佛教主要有八個大乘宗派和兩個小乘宗派(成實宗俱舍宗)。其中大乘的八個宗派流傳較廣,影響較大。今日亦有十三宗之說。梁啓超《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中提到的宗有:大乘攝論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論宗、法華宗、涅槃宗、天台宗、法相宗(唯識宗、慈恩宗)、華嚴宗、凈土宗、律宗、密宗、禪宗等。季羨林認為律宗不能成為宗,凈土宗沒有自己的專有理論,也不能算宗;成實、俱舍都只能算是學派,不是宗派;三論宗後被天台、禪宗所吸收,不能獨立成宗。能夠成為宗派的只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和禪宗。[2]以下分別簡述,詳細內容參見各宗派主條目。

唯識宗編輯

又稱法相宗。漢傳佛教唯識宗是印度瑜伽行派在漢地的傳承。玄奘從印度回國後,翻譯了瑜伽學系的《瑜伽師地論》、《百法明門論》、《攝大乘論》、《辨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分別瑜伽論》等各論,以及《成唯識論》,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此宗。
祖庭長安大慈恩寺。主要理論包括:「三性說」(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重觀法因明學說。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

三論宗編輯

北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創立。因依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該宗是印度中觀派在漢地的傳承。

祖庭西安戶縣草堂寺

該宗的主要理論是緣起性空,即認為世出世間萬有諸法,都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這叫緣起,沒有事物是獨立不變的實體,這叫無自性,也就是性空。其他如真俗二諦八不中道等思想主要來自印度中觀派

天台宗編輯

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源自印度佛法,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祖庭浙江天台國清寺 該宗的主要思想是實相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提出的理論包括:十如是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該宗集合南北各家義學和禪觀之說,理論體系完備,對以後成立的各宗派多有影響。天台宗是屬於中國文化吸收印度佛學之後,在中國佛教界知識份子獨立思考並有創新義理發展的新佛學理論體系。其創新的實相論立場,在隋唐之後成為中國佛教史內部理論辯證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討論主題之一。其禪觀修行法在禪修實踐中也成為中國佛教界歷代以來的重要法門之一。其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更是自其而後所有佛教理論研究者據以敲門入佛的理解大綱

9世紀初,此宗傳到日本,13世紀由日本天台本宗分出日蓮宗

華嚴宗編輯

該宗因以《華嚴經》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實際創始人法藏賢首,也稱賢首宗;該宗以發揮「法界緣起」的思想為宗旨,又稱法界宗

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認為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緣起時,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並提出四法界六相十玄法門。因其教義有六相圓融十玄緣起法界三觀等,總稱為如來性起法門

禪宗編輯

主張修習禪定,故名禪宗。又稱佛心宗。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禪宗六祖惠能,北宗神秀。祖庭河南少林寺。

該宗主張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提出了二入四行的理論。二入理入行入四行指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稱法行。主要經典包括《楞伽經》,《金剛經》,《六祖壇經》。

隨著禪宗的傳播和發展,其內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臨濟宗後來又形成黃龍派楊岐派兩派。

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禪宗後來先後傳入朝鮮和日本。

淨土宗編輯

該宗專修往生阿彌陀佛凈土法門,故名淨土宗。因其始祖善導大師提倡往生凈土,故又稱蓮宗。祖庭長安香積寺

該宗主要思想是以修行者的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的願力為外緣,內外結合,往生極樂世界。主要經典包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的《往生論》,稱三經一論

該宗由於修行方法簡便易行,所以廣泛流行於漢地,漢傳佛教其他宗派往往也兼修淨土法門。

847年日僧圓仁入唐求法,把凈土法門傳入日本,形成日本的浄土真宗

律宗編輯

由唐代著名律師道宣律師創立,該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也稱四分律宗南山律宗南山宗。祖庭長安凈業寺

律宗主要理論為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

唐代鑒真將律宗傳入日本。近代弘一大師重振律宗。

密宗編輯

密宗僅限由師徒密傳,故稱密宗。一般認為漢地的密宗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史稱開元三大士)來華後正式確立的。祖庭長安大興善寺

密教有曼荼羅思想,分成胎藏界金剛界兩部。

日本佛教宗派編輯

奈良佛教系(南都六宗系)編輯

平安佛教系(平安二宗)‧密教系編輯

鎌倉佛教系編輯

法華系
淨土系
禪系‧禪宗
 

藏傳佛教宗派編輯

公元7世紀,信佛的唐朝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嫁給松贊幹布,佛教開始傳入西藏,在與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長期相互影響、相互鬥爭後,最終形成了藏傳佛教。佛教主要由印度傳入西藏,因為此時印度的佛教已經從大乘佛教發展到密乘,所以傳入藏地的佛教多為密乘。

藏傳佛教主要分為四大主流派別,分別為:

寧瑪派編輯

寧瑪派是由印度密宗與西藏苯教融合而成的原始藏密,為八世紀蓮花生大師所傳。所習經典以舊密教典籍為主。因為教派的僧侶都戴紅帽,故又稱為「紅教」。

噶當派編輯

噶當派是藏傳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藏語「噶」指佛語,「當」指教授,噶當的意義就是說把佛所說的一切語言,即經律論三藏教義,都設在對僧人一切修行活動和全部過程的指導之中,佛的一切言教都是對修行人的指示和教導。

15世紀格魯派(黃教)興起後,由於黃教是在噶當派教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當黃教獲得發展以後,原來屬於噶當派的寺院都變成了黃教的寺院,噶當派也就隨之衰落了。

噶舉派編輯

噶舉派為11世紀中葉由瑪爾巴所創立,本派教徒傳承首重口頭傳授密法而不重視經典。噶瑪噶舉派是各派中最先施行活佛轉世制度的。噶舉派的寺廟都塗成白色,僧侶修法時穿著白袍,故又稱白教。

薩迦派編輯

薩迦派是在公元1073年,西藏喇嘛孔道卡爾所創。此派的寺廟上因為塗有紅、白、黑等三色條紋,分別象徵文殊觀音金剛手菩薩,所以該教也被稱為花教

薩迦派在元朝的支持下,薩迦派的五祖八思巴建立了薩迦政權,結束了西藏近四百年的分治局面。

格魯派編輯

格魯派是由阿底峽尊者創立的噶當派發展而來的。十四世紀,宗喀巴改革宗教創立格魯派,鼓勵僧人過清靜無慾的生活,因為此派僧侶都戴黃帽,所以又稱為黃教。

黃教在1642年取得在西藏的統治地位後,成為西藏社會上信徒最多,勢力最大的教派。黃教最大的活佛轉世為達賴班禪兩系統。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特點 @ .
buddhall102.pixnet.net查看原始檔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特點

佛法本是一味的,由於接受者的程度-根性的高下不一,
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
佛經中說:【佛一圓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就是指的這一層意思。
比如:最有名的佛的十大弟子,他們各有一種第一的特殊的性格。
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所以,佛涅般後的四、五百年間,單是印度境內的小乘佛教,就分有二十部派之多。
就是因為小乘佛教分得七零八落,而失去了統一教化的依准力量,大乘佛教就在印度
境內應運而生。而傳入中國的佛教,主流就是大乘佛教。
當然,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最初也是沒有宗派門戶之見的,後來由於翻譯事業的
逐漸鼎盛,佛典的大量譯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們對於佛法的分類判攝,
才有了宗派的出現。如有名的天臺宗【五時八教】和華嚴宗的【五教十宗】。
繼後,其他宗派也相繼判教。

什麼是「判教」?

就是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經、律〕來判釋自己的宗派屬佛所說的
至上的圓教經典。所謂的:各宗大師嘗有教相判釋,以判各宗之高下而定自宗之位次。
教判既興,門戶遂起。
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眾二十部派爭執;
大乘有中觀、瑜伽空、有二宗。
佛教傳入中國後,起初沒有區分大小乘經典,立宗立派也沒有區別,成型的有:
律宗、成實宗、俱舍宗、三論宗、涅般宗、地論宗、禪宗、攝論宗、天臺宗、
淨宗、唯識宗、華嚴宗、密宗這十三宗派。
這十三宗中,涅般宗歸入天臺宗;地論宗歸入華嚴宗;攝論宗歸入唯識宗。
流傳迄今者,實唯十宗。 後來科判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實宗列屬小乘經典。
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響的、現今仍流行的實屬八大宗派:三論宗、天臺宗、
華嚴宗、唯識宗、律宗、禪宗、淨土宗。密宗。因此,我們修學佛法,
最好是選擇近於自己根性或興趣的,作為入門的方便。

在中國的大乘八宗之中,【唯識】近於科學;【三論】近於哲學;
【華嚴】及【天臺】近于文學;【真言】及【淨土】近於美學;
【禪宗】是佛法的重心。
太虛大師說: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
任何一宗,均可匯歸禪的精神;至於【律宗】,乃是整個佛教的基礎。
所以嚴格地講,律宗不該自成一宗。律宗應該遍屬於各宗,至於宗教的素質,
乃是各宗皆備的。

自晚唐以下的中國佛教,禪宗特盛,繼而禪淨合一。
近代,禪宗出了寄禪及虛雲;淨宗出了印光;律宗出了弘一;天臺出了諦閑;
華嚴出了丹霞;唯識出了歐陽競無〔漸〕。但從大致上說,在民間仍以禪淨二脈
的影響力較大,在學術界則以唯識的影響力較大。密宗雖也盛行,但是非常混亂。
談到佛教的各宗各派,追溯佛陀最初創教之時,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種種的
法門並未曾提到宗派的分別。到了後代,由於社會環境以及歷代大德,依個人研究
興趣的不同,而對佛陀一代的教化作各種不同偏重性的探討,加上個人的修持體驗,
而對經典產生種種的詮釋,以自己所闡揚的最為代表佛陀的教義,衍變所及,
乃漸漸形成各種的宗派。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
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若細說之,則無法盡其意達其理,
今據八大宗派的修持特點淺而說之。
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
首先:「密富禪貧方便淨」這句中說明了三大宗派的修持特點。
「密富」告訴我們,在八個宗派裏面,如果要學密宗的話,在經濟上必須是富有的。
密宗也稱為「密教」「秘密教」「真言乘」「金剛乘」等。由於自稱授法身佛大日如來
深奧秘密教旨的傳授,為真實言教,這種真言奧秘,若不經灌頂和秘密傳授,
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現於人,因而得名。又由於他修習在密想應,又稱「瑜伽密教」。
密教本是西元七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派別(中觀、瑜伽)與婆羅門教—
印度教相結合的產物,很快就傳入中國,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
那為何稱為“密富”呢?因為密宗的壇場要佈置的非常精緻莊嚴,道具的打造材料
非金即銀,或者是銅質的鑄造,樣式很多,並且要樣樣齊全。修持作法,每次都要
花相當的時間,對於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要如法學密,經濟上必須富裕,
時間上相當空閒的人才好修學。
「禪貧」是不是說禪很貧窮呢?非也。
禪宗是中國化最為典型的中國佛教宗派。主張用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
又由於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心性的本原佛性為主旨,故又稱為「佛心宗」。
他淵源於印度佛教,而形成于傳統文化之中,于隋唐時正式創立,到唐未五代時達極盛,
宋元以後仍繼續流傳發展。
那什麼叫「禪貧」呢?如果你想學禪宗,沒錢不要緊,因為禪者的修行生活,無論山林,
水邊,茅蓬,只在雙腿一盤,就可參禪了。古代禪宗祖師大德們,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
裏,吃的是野菜雜果,穿提粗布麻衣,雖然生活是這樣的清貧淡泊,但是他們的禪定
之樂是無窮的。

「方便淨」講的是淨土宗的修持特點。淨土宗因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而得名。
該宗宣導簡易的念佛法門,故又有「念佛宗」之稱。相傳東晉慧遠大師曾在廬山
邀集僧俗成立白蓮社,發願往生西方淨土,慧遠大師因此而被奉為淨土宗「初祖」,
淨土宗也因此而稱「蓮宗」。而一般認為淨土宗的實際創史人應該是唐代的善導大師,
其先驅可上溯到曇鸞大師與道綽大師。而之所以說是“方便淨”是說修行淨土宗的
念佛法門,不管什麼行業,身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修持的,所以最方便的修持
方法,非淨土宗莫屬了。
其次「唯識耐煩嘉祥空」是講唯識宗和嘉祥宗的特點。
「唯識耐煩」就是說學法相唯識的人,必須要有耐煩的心。
法相唯識宗因通過分析法相,而得出萬法唯識的結論故得名,也稱「法相宗」或
「唯識宗」。由於該宗的創史人─玄奘大師和窺基大師長住慈恩寺,窺基大師還有
「慈恩大師」之稱,因此又稱「慈恩宗」,又由於《瑜伽師地論》為該宗的根本經典,
故也有稱之為「瑜伽宗」。
此宗為什麼要有耐煩的心呢?因為法相唯識宗裏面的名相很煩瑣,義理層次比較複雜,
你如果不耐煩就無法把他的頭緒搞清楚,一進入法相唯識宗裏如墮雲裏霧中。
所以學唯識必須象學數學一樣,要耐得住煩,才能學得通。

「嘉祥空」講的就是三論宗的特點。三論宗因以龍樹菩薩的《中論》,《十二門論》
和提婆菩薩的《百論》為主要典籍而得名。又因主張「諸法性空」也稱「法性宗」。
為了區別也稱法性宗的天臺宗和華嚴宗,又稱為「空宗」。此宗自羅什大師譯出
三論以來,研究三論者代不乏人。至隋吉藏大師而集大成,正式創立了「三論宗」。
之所以說「嘉祥空」是因為三論宗的吉藏大師在研究三論時,住在嘉祥寺,故把他稱為
「嘉祥大師」,又因為他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故又名嘉祥宗。而此宗所依據的
《中論》等三論的內容完全是闡明緣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稱他為「嘉祥空」。
接下第三句是「傳統華嚴修身律」講的是華嚴宗和律宗的特點。
「傳統華嚴」是在說明華嚴宗的特點。華嚴宗因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而得名;
又因其實際創史人法藏大師,被武則天賜號「賢首」,後人稱法藏大師為「賢首大師」
故又稱「賢首宗」;該宗主要發掘「法界緣起」的旨趣,因而又有「法界宗」之名。
而所謂的「傳統華嚴」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中國號稱是大乘佛教的國家,中國佛教
的大乘思想就是以華嚴宗為中心的。如近代的佛教領袖—太虛大師,雖然主張八宗兼弘,
但以華嚴思想作為他信仰的根據。《華嚴經》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之後,經過中國祖師
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
寓哲理於實踐中。由於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作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
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

  
「修身律」開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
因其所依據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稱為「四分律宗」;又因創宗人道富律師
常住終南山,而又名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佛教的律宗是講究修身作人的。
如太虛大師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因為人格
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能進來步開發內心的光明智慧,而證悟最高的
真理。這是律宗給予我們的指示,所以稱為「修身律」。
最後一句是「義理組織天臺宗」顯示了天臺宗的特色。
天臺宗是中國佛教史上創立最早的一個宗派,他淵源於南北朝,初創于隋興盛于唐。
因其實際創始人智凱大師常期住在天臺山而得名「天臺宗」;又由於此宗奉《法華經》
為主要經典,由此也稱為「法華宗」。
在各宗派之中,對佛學義理,能建立嚴密的組織,有系統的加以闡發的當推天臺法華
為第一。天臺的智者大師將佛陀一代聖教分為五時,並按其所攝受的物件分為:
頓,漸,密秘,不定等化儀四教,以及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教。以科學的方式
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分門別類的歸納於不同根性的眾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
一一加以分析比較,所以說到義理的組織方面,天臺宗是最嚴密最有系統的。

-----------------------------


wapbaike.baidu.com查看原始檔
百科名片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佛法本是一味的,由於接受者的程度,即根性的高下不一,以及生存時代與生活環境的差異,對於佛法的看法,也就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釋了。八大宗派的特點可以用一偈淺而概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中文名: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主要:有八宗

特點: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組成:性、相、台、賢、禪、淨、律、密

八大宗派概述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八大宗性、相、台、賢、禪、淨、律、密派。

三論宗
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研究傳習而形成的宗派,因為是依據中觀派三《論》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論宗。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二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從法性理體邊說的叫真諦,從緣起現象邊說的叫世俗諦。從俗諦說事物是有,就真諦說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諸法實相,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起無所得的中道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這一宗,實際就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

大乘佛法八大宗派 : 禪宗、淨土宗、密宗、律宗...等。 : 釋大寬法師 佛學問答
www.muni-buddha.com.tw查看原始檔
大乘佛法八大宗派:

佛教隨著大量經論傳來中國,印度佛教各部派思想與我國民族文化相接觸,經過長時期的吸收和消化,獲得了創造性的發展。西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極盛時期,在這時期,思想理論有著新的發展,各個宗派先後興起,呈現百花爭豔的景象。

過去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現在流行的主要有八宗。一是法性宗,又名三論宗。二是法相宗,又名瑜伽宗。三是天臺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一、法性宗(三論宗):

此宗主要依據鳩摩羅什譯的《中觀論》、《百論》、《十二門論》研究傳習而形成的宗派,因為是依據中觀派三《論》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論宗。它的教義以真、俗二諦為總綱,以徹悟中道實相為究竟。

二諦的「諦」字是真實的意思,依從法性理體的叫真諦,依從緣起現象的叫世俗諦。依從俗諦說,事物存有。若依從真諦說,諸法皆空。所以真、俗二諦也叫空、有二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諸法實相,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著重從真空理體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間染淨諸法,緣起無自性,五陰十二處等虛妄不實,徹底破除迷惑,從而建立無所得的中道觀,以求實現其無礙解脫的宗旨。此宗實際是印度龍樹、提婆中觀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二、法相宗(瑜伽派):

瑜伽宗是由印度彌勒、無著、世親創立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據經典《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因為是以彌勒親說、無著記錄整理的《瑜伽師地論》為根本教典而創立的宗派,所以稱為瑜伽宗。我國玄奘法師譯傳此宗並糅譯十師之說為《成唯識論》,故此宗又稱法相唯識宗,亦稱慈恩宗。它的教義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總綱,以轉識成智(轉依)為宗旨。

「五法」是: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如如;「三自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八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二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五法是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概括,「名」和「相」指世間有為法皆有名有相,稱為名相之法;「分別」指人們的主觀能對事物分別認識;「正智」指聖人清淨(無漏)實智;「如如」指如實智所對真如理境。五法不出染淨和主客觀,是以總括諸法。三自性:一是二取執著,無而謂有,起惑造業,名遍計所執;二是三界心法,依他緣生,名依他起;三是依他起上除遣二取所顯二空真如為圓成實。事物的性質不出此三種,所以叫三自性。八識:「識」是了別認識的意思,又叫心或意,每個有情都有這種心意識的認識作用,共有八種,就是前面列舉的八種識。二無我:每個有情或眾生都沒有永恆不變的實體(即一般所說的自我或靈魂)叫人無我;客觀事物也沒有恆常不變的實體(即自性或絕對的真實)叫法無我。二無我也叫做我、法二空。此宗教義深入分析諸法性相,闡明心識因緣體用,修習唯識觀行,以期轉識成智,成就解脫、菩提二果。此宗由玄奘法師譯傳而成立,是印度無著、世親學說的直接繼承者。

三、天臺宗

此宗是以鳩摩羅什譯的《法華經》、《大智度論》、《中論》等為依據,吸收了印度傳來的和中國發展的各派思想,重新加以系統地組織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因為創始人智顗,住在浙江天臺山,所以叫天臺宗。它的宗義以五時八教為總綱,以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為中心思想。

此宗把釋迦如來所說的經教,劃分為五個不同的時期,稱為五時教,就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五時的名稱都是佛經的名稱,主張佛陀所說的經教不出這五個時期的範疇,所以叫五時。此宗從教理的內容上把佛教分為淺深不同的四個級別,就是藏教、通教、別教、圓教,稱為「化法四教」。藏教是聲聞小乘教。通教,前通小乘,後通大乘,通大小乘的大乘初級名為通教。別教是純大乘教,但分別諸法各別有礙名為別教。圓教是大乘圓融無礙、圓滿無缺的法門稱為圓教。藏、通、別、圓就是以從淺至深為次第的四教。此宗又依佛陀說法的機緣不同,將佛陀的教法分為頓、漸、秘密、不定四種,稱為「化儀四教」。

三觀是修行的觀法,即空觀、假觀、中道觀。此三觀可以於一心中獲得,名為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真諦、俗諦、中道諦,叫做三諦。此三諦,舉一即三,雖三而常一,說三說一是圓融無礙的,所以叫圓融三諦。一心三觀、三諦圓融是圓教的教義,說明諸法無礙,事理圓融。天臺宗以自宗為圓教,別宗屬前三教,此宗總結各派的思想,將佛教教義精密的調整,發展成大乘圓教理論,展示了中國獨創的大乘思想。

四、賢首宗(華嚴宗):

此宗以《華嚴經》為根據,對《華嚴經》有深入的研究和精闢的闡示,是在前人(三論、天臺、慈恩、地論師、攝論師等)學說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思想體系。創始人是七世紀末的賢首國師(法藏),所以叫賢首宗,又名華嚴宗。此宗以五教來判攝整個佛教,以六相、十玄、三觀為它的中心思想。

所謂五教:一是小教,即聲聞小乘教;二是始教,即大乘開始初級階段的教義;三是終教,即大乘終極階段的教義;四是頓教,即大乘中頓超頓悟的法門;五是圓教,即圓滿無缺、圓融無礙的理論。此宗把佛教分作淺深不同的五種教義,比天臺宗多加一種頓教,所以稱為五教。

六相是: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這六相,同時表現在一切事物中,也同時表現在一個事物中;無論在一切事物中或一個事物中,都是相反相成、同時具足、互融互涉、彼此無礙的,從此可以揭示出法界緣起的道理。

十玄門是: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法相即自在門,九.唯心回轉善成門,十.托事顯法生解門。這十玄門總括意義是顯示華嚴大教關於一切事物純雜(染淨)無礙、一多無礙、三世無礙、同時具足、互涉互入、重重無盡的道理。

所謂三觀:一.是真空絕相觀,二.是事理無礙觀,三.是周遍含融觀。六相、十玄、三觀的建立,闡發了《華嚴經》的法界緣起、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無盡圓融的教義。六相、十玄是就所觀的法界之境說的,圓融三觀是就能觀之智說的。這種重重無盡、法界圓融的思想,雖說導源於《華嚴經》,而實際為中國所獨創。它的法界緣起、一切無礙的學說大大弘揚了印度傳來的大乘思想。

五、禪宗

禪是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禪的種類很多,有聲聞禪、菩薩禪、次第禪、頓超禪。禪學方面,在中國有所謂「教外別傳」的禪宗。此宗所傳習的,不是古來傳習的次第禪,而是直指心性的頓修頓悟的祖師禪。相傳此宗的禪法是在六世紀初,由印度的菩提達摩傳來的。過去說:「禪宗單傳心印,不立文字。」稱為「教外別傳」。但初祖達摩以四卷《楞伽經》傳於二祖慧可作為印心的準繩,弘忍、慧能又教人誦持《金剛般若》,這樣,《楞伽》、《般若》便是此宗的經典依據,以後更有《六祖壇經》和許多「語錄」的出現。

禪宗在中國是很興盛的。在八世紀間,曾分為南、北兩宗,北宗神秀(606-706)一派主張漸修,盛極一時,但不久即沒落了;南宗慧能(638-713),主張頓悟,後世尊稱六祖,弘傳甚盛。從唐到宋,南宗的禪師輩出,在此三、四百年中又分為五家七派,可想見其興旺的景象。此宗和淨土宗一樣,一直是中國流傳最廣的宗派。

南宗六祖慧能弟子中,有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支系,由這兩支系又分為五宗七派。從南嶽先分出一派名溈仰宗,次又分臨濟宗。青原行思一系分出三派: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由兩系分為五宗。以後從臨濟宗分出黃龍、楊岐兩派,合前五宗名為七派,都曾興盛一時,經過一段時期有的就消失了。後來的禪宗只有臨濟、曹洞兩派流傳不絕,臨濟宗更是興旺。近代所有的禪宗子孫,都是臨濟、曹洞宗的子弟。

佛教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一些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可以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但這不是佛教參禪靜坐的目的。佛教修習禪觀(包括各宗的修觀)為的是制心一處,參究真理,以期顯發智慧,徹見法性,此即所謂明心見性,解脫自在。至於靜坐,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祛病延壽,也不過是修習禪觀實踐中的副產品,佛教並不專門提倡這些並以之為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基本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避免禪病的發生,才能保證修習禪觀的順利進行。

六、淨土宗:

此宗是依《無量壽經》等提倡觀佛、念佛求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所以名為淨土宗。此宗將佛陀說法分為二道,即難行道和易行道,說明他宗依戒定慧修六度萬行,需經三大阿僧祗劫為難行道,說明淨土法門一生至誠念佛,臨命終時仗承阿彌陀佛願力,往生淨土永不退轉為易行道。因此,此宗主張勸人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極樂世界。

此宗的特點,簡單易行,普能攝受社會大眾。修學此宗不一定要通達佛經,廣研教乘,也不一定要靜坐專修,行住坐臥皆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信願具足,一心念佛,始終不怠,臨命終時,就可往生淨土。當然平時也要持戒誦經,廣行眾善以作助行。由於法門簡便,所以最易普及。別宗的學者,也多兼修此法,因而淨土法門在中國特別廣泛的流行。

七、律宗:

律宗主要是學習和研究戒律的。由於此一宗的盛行,中國僧人們在修學大乘的戒定慧三學中,仍然重視出家聲聞乘的戒律。

戒律有聲聞戒和菩薩戒,這裏所謂的律宗,是依聲聞律部中的《四分律》由終南山道宣律師一系所立的律宗。就戒條戒相說,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之分。五戒是出家、在家佛弟子受持的戒,十戒、具足戒是出家弟子受持的戒,這些在前面已經敘述,這裏不多重覆。各部律藏不只是戒相和制戒因緣,更大的部分是僧團法規、各種羯磨法(會議辦事)、出家法、授戒法、安居法、布薩法、衣食法,以及日常生活小事,都有詳細規定,因為時代的關係,環境的不同,許多戒律的規定,早已廢弛不行了。菩薩戒有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如《梵網戒經》有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菩薩戒如《優婆塞戒經》有六重二十八輕戒。又總攝菩薩戒為三聚,三聚是三類的意思,稱為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是戒相,是「諸惡莫作」;二是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三是饒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眾生」。中國是大乘佛教,所以這裏也簡單提一提菩薩戒律。以上是大小乘戒律的內容。

四分律雖屬小乘戒,但其文義通於大乘,自古就有「分通大乘」的說法。中國盛行大乘,以大乘教義解釋律藏,攝小入大,就是大乘戒的組成部分,出家菩薩三聚淨戒中的攝律儀。

戒就是以聲聞戒為基礎的。如殺、盜、淫、妄四根本戒,是大小乘共同遵守的。對於律學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善於分辨開、遮、持、犯。在出家戒條中,本來是不得觸犯的,但在某種情況下可以開許,這叫開。在通常情況下又不得違犯的,就叫遮。在某種情況下,本人也不知是持戒還是犯戒,這就需要研究律學。律師根據律藏分辨清楚確定開、遮、持、犯的界限。在聲聞戒中除四根本戒(殺、盜、淫、妄),或者還加十三僧殘(尼戒是八根本十七僧殘)必須嚴格遵守,不得違犯外,其他絕大部分的戒條,在特殊情況和必要情況下是可以開許的。例如「非時食」戒,通常過午就不吃東西,而在勞作以後就可以吃東西。但如何開許,要依戒律來判定。可見佛教戒律不是死板的,除根本性戒外,都是具有靈活性的。

八、密宗(真言宗):

八世紀時印度的密教,由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傳入中國,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經》、《金剛頂經》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奧秘,不經灌頂,不經傳授不得任意傳習及顯示別人,因此稱為密宗。

本尊是學者選擇自己最敬愛尊崇的一尊佛、一位菩薩、或者一位明王,作為學習成就的對象或榜樣,就叫本尊。要成就本尊的所有功德智慧,就要修習三密瑜伽法。三密就是身、口、意三業,瑜伽譯為相應。三密瑜伽,就是三業相應,就是修行者自己的身口意與本尊的身口意三業相應。修法時,修行者要身作本尊的姿態,手結印契,口誦本尊真言,意作本尊觀想或種子字,務使自己的三業與本尊的三密相應,名為瑜伽修法。此法如果修成,可以即身成就本尊之身。密教的修法很多,這只是舉一個例證。此宗最高理論還是以性空無相的法性理體為基礎,所謂阿字本不生,不生就是空義。

八宗以外的其他宗派: 八宗以外還有以《俱舍論》為主的學派叫俱舍宗;專講《成實論》的學派稱成實宗。成實、俱舍都屬小乘教,唐以後不甚流行。八宗以外若加這兩派便成十宗。此外,還有弘揚《涅槃經》的涅槃師,專講《攝大乘論》的攝論師,專講《十地經論》的地論師。這些學派都曾盛極一時,但為時不久便失去傳承,或者自行融入至其他宗派中。

各宗的傳承與變化:各宗的發展情況是不均平的,發展變化也不一樣。有的宗派初興起時廣大流傳,後來漸衰,如三論宗,此宗經過陳、隋時代的興皇法朗和嘉祥吉藏大力弘揚,在陳、隋、初唐時,流傳之廣,幾乎遍及全國,但以後便逐漸衰落。有的起初流傳不廣,日後卻很盛行,如天臺宗,此宗在天臺智者和章安成宗之後,流傳地區僅限於浙江東南一帶,師資傳承不絕如縷,一百多年後到荊溪湛然,始號稱中興。有的宗派一直發展流傳,從未有衰竭過,如禪宗,此宗有大成就的人多住在山林中,自耕自食,對於社會的依賴性不大,也不需要太多的典籍,所以雖遭會昌之難,影響不大,一直傳承下來,並有很大的發展。有的宗派絕而復生,很多的宗派都是這樣,在會昌滅法以前,各宗先後都已興起,相比之下,雖各有興衰的不同,但都同時流行於世。到九世紀後期唐武宗會昌(845)年間滅法,所有的經書佛像毀壞殆盡,各宗的章疏典籍大都亡失無存。十世紀時天臺宗的著作又從朝鮮傳回來,賢首宗的典籍也恢復一部分。天臺、賢首二宗再度復興。中觀、瑜伽以及密宗的許多著作流傳域外,到了清末,性、相二宗的章疏才由日本重返中國。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上述八宗都有人研究講述,有復甦的跡象。總觀諸宗歷史,隋、唐是各宗興起和極盛的時代,會昌法難後,除禪宗外,是諸宗衰亡時代。稍後出現天臺、賢首宗的復興和禪宗的逢勃發展,是佛教復興的時代,但沒有初唐、中唐那樣的盛況。自元代起西藏佛教傳入內地,很受朝廷的尊崇,但未普及民間,此時漢地原有的佛教已不及宋朝時興盛。

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法師 合十

=============================

十一面觀音根本咒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梵名Ekadasa-mukba),六 ​​觀音之一,在六道中主救度阿修羅道的一切眾生,全稱為十一面觀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的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光普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菩薩的名號,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
   根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記載:“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欲令一切眾生無憂惱故,欲除一切眾生病故,為一切障難災怪噁夢欲除滅故,欲除一切橫病故,欲除一切諸噁心者令調柔故,欲除一切諸魔鬼障難不起故。”由此可知此神咒之廣大功德勢力。
【十一面觀音(梵Ekadas/a-mukha,藏Bcu-gcig-shal)】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全稱十一面觀音菩薩。系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其梵名意譯為十一最勝,或十一首,有時又稱為大扒照觀音。由於形像具有十一頭面,所以通稱為十一面觀音。
此一觀音的著名,是由其神咒而來。該神咒名為'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為十一億佛陀所說,威力甚大。依佛典所載(大正20·149a)︰ '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中略)欲除一切諸魔鬼神障難不起故。'持這一神咒的人,現身可得十種功德(無病、常念佛、衣食充足等)及四種果報(臨終見佛、永不墮地獄、不為禽獸所害、命終生無量壽國)。由於神咒效驗如此,因此持誦該咒及尊崇該咒本尊十一面觀音者,歷代不乏其人。

此一觀音出現在漢譯經軌中,為時甚早,僅次於聖觀自在菩薩。依《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所說,其形像為(大正20·150c)︰
'身長一尺三寸,作十一頭,當前三面作菩薩面,左廂三面作嗔面,右廂三面似菩薩面,狗牙上出,後有一面作大笑面,頂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後著光。又,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彌陀佛。觀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蓮花;展其右手以串瓔珞,施無畏手。'

然而,古來所見的圖像,未必皆如該經所載。其十一面的配置有種種不同,或有二臂、四臂、八臂之異。例如︰

(1)《十一面儀軌》出四臂說,謂右第一手是施無畏,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執蓮花,第二手持軍持(即瓶)。
(2)印度孟買卡內利(Kanheri)石窟安置的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安一面,合為十一面。
(3)山西省太原縣天龍山第九窟有二臂像,本面頂上的周圍刻十面,其上又安一佛面。左手屈而持缽,右手垂下作施無畏印。
(4)新疆省高昌出土的十一面像,本面頂上有五面,其上又有二面,更上有一面,本面的左右耳各安一面。

此外,敦煌千佛洞第一○二窟的壁畫像,及西藏所傳畫像皆有八臂像。前者是本面頂上安五面,其上又安二面,二面中間安化佛一體,其上更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嗔怒相。八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月珠,第三手執幢幡,第四手結施無畏印。右第一手執紅蓮花,第二手持日珠,第三手持錫杖,第四手則剝落不明。後者是本面頂上安三面,其上再安三面,更上又安一面,本面左右耳各安一面。八臂中,左右第一手於胸前合掌。左第二手持蓮花,第三手持弓矢,第四手持罥索。右第二手持數珠,第三手持法輪,第四手作與願印。

此一觀音的特殊形像──十一面,有其特殊的象徵意義。十一面中,前三面為慈相,是菩薩見到行善眾生時生出慈心的大慈與樂相。左三面為嗔相,是見到行惡眾生時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見到淨業眾生時所發出的讚嘆、勸進相。最後一面是暴笑面,是見到善惡雜穢眾生時,為使其改惡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頂上的佛面,是為修習大乘的眾生所作的說法相。關於這十一面的配置,歷代佛徒所繪頗有不同。此外,或謂前左右各有三面,乃象徵度化三有之眾生。或言寂靜相三面表示清淨行者的三毒,威怒的三面表示破除障礙善男善女正道正行的三障,利牙三面表破除惡魔惡人等左道的三障,後面的笑怒相表斷三毒等之後必得一切智。此十面為大悲方便之化儀。頂上佛面則為本地法身,即此十一面表因果一體本跡不二之義。

在密教胎藏現圖曼荼羅中,此觀音位列蘇悉地院北端,具四臂,趺坐於蓮花上。本面兩側各有一面,其上有五面,更上有三面,合本面而成十一面。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第二手執念珠。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

蓋蓮花表眾生本具之自性清淨心,軍持瓶是長養此蓮花的大悲甘露水,數珠表精進義,對一切眾生施無畏故結施無畏印。或言念珠表大悲之德,施無畏表大慈之德,蓮花表三昧之理,澡瓶表大悲智之義。或謂念珠表根本智、大圓鏡智,智斷煩惱,故為調伏義。施無畏乃三業之化用,是成所作智,為息災義。蓮花表觀音之體,是妙觀察智,花為人所愛,故為敬愛義。澡瓶表以甘露之智水潤澤一切眾生,是平等性智,為增益之義。四智之總體為法界體性智,故此尊為蓮華部五智圓滿之尊。 十一面觀音之密號為變異金剛,或稱慈愍金剛。種子為'迦'(ka)。以開敷蓮華或軍持為三昧 ​​耶形。印契是作金剛合掌,深叉十指,然後舉至頭上。此即行者觀十指為十面,加自己的一面而成十一面,自身即成十一面尊之身。 另外,有為除病而供養此尊之法,稱之為十一面法。有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之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 [參考資料]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陀羅尼集經》卷一、卷二、卷四、卷十二;《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不空罥索神變真言經》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殊勝的利益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身常無病
二、諸佛攝受
三、財寶衣食受用無盡
四、能伏怨敵而無所畏
五、能令眾生皆生慈心
六、蠱毒鬼魅不能中傷
七、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水不能溺
九、火不能燒
十、不受一切橫死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並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早在千年以前,十一面觀世音的神咒已經傳入中國。在大藏經中,此咒有北周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及唐不空譯《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三種不同的譯本。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約在西元561至577年間首先由耶舍崛多譯出,並開始流傳。當時,修行此咒且獲得法益的人非常多,其發展約在西元656年間,並由玄奘大師譯出《十一面神咒心經》達到頂峰之後,此咒在中土就漸漸沒落了。相傳梁武帝時期,寶誌和尚(公元418至514年)即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化身。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在六觀音之中,主救濟、破修羅道,給眾生以除病、滅罪,求福現世利益。總之為除惡向善,引導佛道之菩薩。十一面觀音的經典主要有二種四部,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譯《十一面觀音神咒經》,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卷四之經,唐顯慶元年(656)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此三種經其實都是出自《金剛大道場經》同本異譯,唐慧沼還對玄奘譯本作過《義疏》。唐不空譯有三卷本《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北周譯經後並未滸,初唐高宗、武周時僅三年間即出兩經,而十一面觀音畫像亦現,如敦煌石窟就從初一直到西夏,都有此經變壁畫流行。

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寓義表徵,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傳佛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造像量度經》)。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即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功德。這些功德勝利,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即播揚。現陝西西安花塔寺(原寶慶寺)、天津薊縣獨樂寺、河南洛陽龍門、山西太原天龍山、四川資中、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石窟為多。

十一面觀音的造像標準,諸經描述極為接近。耶舍崛多、阿地瞿多、玄奘所譯皆出一本,自然大同小異。其中皆說須用白旃檀作像,當前三面作菩薩容,左三面為忿怒相、右三面狗牙上出,後一面作大笑,頂上一面作佛面。慧沼釋疏為: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面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嗔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面,見淨業者發希有贊,勸進佛道;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改惡向道;頂上佛面,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究竟佛道。

諸經中還對造像儀軌持物等作出具體規定。圖樣可見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而藏傳佛教中十一面觀音多為八手,背後環列呈放射狀。觀音之頭較大,層層堆逫疊形同寶塔,也是漢藏像式的區別處。敦煌壁畫中十一面排列多種多樣,細節不盡合經軌,初盛唐畫中多僅菩薩面,中晚唐及五代像多有忿怒利牙面,而最後一笑面則難以表現。觀音所執法器與手印中,澡瓶、柳枝和施無畏、與願印皆有,中晚唐以至五代時不僅有托日精摩尼、月精摩尼,還有錫杖、寶珠、三叉戟、寶缽、數珠、羂索、蓮花、骷髏杖,以及施財寶、施甘露、合掌等手印。這些畫面細節並不合乎十一面像經軌,卻是從別的觀音經軌所來,其中體現出的規律性很有趣味。

此經變畫中的眷屬像亦是豐富。初唐僅有數菩薩,中唐有了日光與月光菩薩,晚唐出現有天王、忿怒尊、龍王、婆藪仙、功德天、毗那野迦與金剛面天。五代時眷屬更多,多種菩薩如常精進、不休息、妙吉祥、延壽命還有彌勒。《普門品》中化現居士身、宰官、四眾身等移入此經變中。晚唐時眷屬像頗似千手經變,其中亦反映不同觀音經變間的滲化現象。曼荼羅壇場在阿地瞿多譯本中有復雜詳細的描述,內外兩院,數十身造像,僅有部分見於經變眷屬之中,全部曼荼羅畫未有表現。由柳洪平創建。

觀音有六種,十一面觀音是藏傳佛教中常見的一種。這十一面分為五層排列,第一層三面,第二層三面,第三層也是三面,第四層單面,最上一層是一個阿彌陀佛的頭像。十一面中位於第四層的忿怒明王像。頭戴骷髏冠,齜牙咧嘴,面目猙獰,髮髻外突。
【十一面觀音】
  梵名Eka^das/a -mukha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又作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大光普照觀世音菩薩。淵源於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梵Eka^das/a -rudra ),或於西元五、六世紀頃摻入佛教。其十一面之配置有種種不同,又有二臂、四臂、八臂等異。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記載其四臂之像,身長一尺三寸,前三面作寂靜相,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現相,後一面為笑怒相,頂上之一面作如來相。又印度孟買甘赫瑞(Kanheri)石窟安置之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加一面,凡十一面,四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其他二手所持之物不明。
  我國山西天龍山第九窟、燉煌千佛洞伯希和第一○二號皆有十一面觀音像,前者二臂,後者八臂。有關示現十一面之意義,依十一面神咒心經義疏載,頂上之佛面表示佛果,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而生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嗔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上出相,見淨業者,發希有贊,勸進佛道;最後一面暴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改惡向道。

  在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十一面觀音位列蘇悉地院之最左端。具四臂,本面兩側各一面(忿怒形),其上具五面,其上復有三面。左第一手持蓮花,第二手持軍持(瓶),右第一手捻小指、食指,第二手捻小指、無名指。祈求十一面觀音,可望除病、滅罪。又以十一面觀音為中尊建立之曼荼羅,稱為十一面觀音曼荼羅。此外,日本十一面觀音像之較著名者,有藏於聖林寺、觀音寺之天平佛(木心乾漆)等。[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十一面神咒心經、陀羅尼集經卷四]

-----------------------------

十一面觀音
  六觀音之一,七觀音之一。又作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大光普照觀世音菩薩。給眾生以除病、滅罪、增福之現世利益。總之為除惡導善,引眾生入佛道之菩薩。淵源於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或於西元五、六世紀頃摻入佛教。其十一面之配置有種種不同,又有二臂、四臂、八臂等異。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下記載其四臂之像,身長一尺三寸,前三面作寂靜相,右三面作威怒相,左三面作利牙出現相,後一面為笑怒相,頂上之一面作如來相。又印度孟買甘赫瑞(Kanheri)石窟安置之四臂像,本面頂上有三重,各安三面,其上再加一面,凡十一面,四臂中左第一手持蓮花,右第一手結施無畏印,其他二手所持之物不明。
  十一面觀音的經典主要有二種四部,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譯《十一面觀音神咒經》,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卷四之經,唐顯慶元年(656)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此三種經其實都是出自《金剛大道場經》同本異譯,唐慧沼還對玄奘譯本作過《義疏》。唐不空譯有三卷本《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北周譯經後並未滸,初唐高宗、武周時僅三年間即出兩經,而十一面觀音畫像亦現,如敦煌石窟就從初一直到西夏,都有此經變壁畫流行。
  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寓義表徵,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傳佛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
咒文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全文
  梵音十一面觀音咒
  梵音藏音
  南摩若納札吶雅呀na mo re na zha ya ya
  南摩阿里雅加那na mo e li ya jia na
  薩嘎喇貝洛扎那sa ga la bei luo zha na
  尤拔喇加呀ba you ha la zha ya
  答他嘎達呀da ta ga da ya
  阿嚕哇哈得a er ha de
  桑藐桑布達呀sang ya sang bu da ya
  南摩薩魯哇答他嘎得貝na ma sa er wa da ta ga de bei
  阿魯哇哈達貝a er ha de bei
  桑呀桑布得貝sang ya sang bu de bei
  拿瑪阿力呀阿魯哇魯給得na ma a ya a wa luo ji de
  咻喇呀玻帝薩埵呀xiu la ya bo di sa duo ya
  瑪哈薩埵呀ma ha sa duo ya
  瑪哈噶魯尼噶呀ma ha ge lu ni ge ya
  爹呀他die ya ta
  唵達喇達喇weng da la da la
  吉利吉利它們其中的
  祖魯祖魯du lu du lu
  意地微意地yi ze wei ze
  加列加列zha lie zha lie
  布達加列da zha lie
  布達加列da zha lie
  固書昧gu shu mei
  固書瑪哇gu shu ma wa
  列意利密利吉得lie yi li mi li ji de
  著拉瑪巴納呀梭哈zhe la ma ba na ya suo ha
  《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約在西元561至577年間首先由耶舍崛多譯出,並開始流傳。當時,修行此咒且獲得法益的人非常多,其發展約在西元656年間,並由玄奘大師譯出《十一面神咒心經》達到頂峰之後,此咒在中土就漸漸沒落了。相傳梁武帝時期,寶誌和尚(公元418至514年)即是十一面觀世音的化身。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即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功德。這些功德勝利,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即播揚。現陝西西安花塔寺(原寶慶寺)、天津薊縣獨樂寺、河南洛陽龍門、山西太原天龍山、四川資中、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石窟為多。《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記載,“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咒,名十一面。此心咒十一億諸佛所說,我今說之,為一切眾生故,欲令一切眾生念善法故,……欲除一切住魔鬼神障難不起故。”

十一面觀音
  據經文所載,十一面觀世音在無量劫以前,從《百蓮華眼頂無障礙功德光明王如來》受持此咒,即證無生法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誠清淨如法持誦,必可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願力感應,且獲得十種殊勝的利益:
  一者離諸疾病。
  二者一切如來攝受。
  三者任運獲得金銀財寶諸谷麥等。
  四者一切怨敵不能沮壞。
  五者國王王子在於王宮先言慰問。
  六者不被毒藥蠱毒。寒熱等病皆不著身。
  七者一切刀杖所不能害。
  八者水不能溺。
  九者火不能燒。
  十者不非命中夭。
  又獲四種功德:
  一者臨命終時得見如來。
  二者不生於惡趣。
  三者不非命終。
  四者從此世界得生極樂國土。
  若能依教相應、如說修行,即能除滅重罪,所求如願,並積聚無量功德,由此可見本咒之大威神力。
  早在千年以前,十一面觀世音的神咒已經傳入中國。在大藏經中,此咒有北周耶舍崛多譯《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唐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及唐不空譯《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三種不同的譯本。
形象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的塑造形像,諸經描述極為接近。耶舍崛多、阿地瞿多、玄奘所譯皆出一本,自然大同小異。其中皆說須用白旃檀作像,當前三面作菩薩容,左三面為忿怒相、右三面白牙外露,後一面作大笑狀,頂上一面作佛面。慧沼釋疏為:前三面慈相,見善眾生現慈心,大慈與樂;左三面嗔面,見惡眾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外露,見淨業者發稀有贊,勸進佛道;後一面露大笑面,見善惡雜穢眾生而生怪笑,令改惡向道;頂上佛面,對習行大乘機者而說諸法,使究竟至佛道。諸經中還對造像儀軌、持物等作出具體規定。圖樣可見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而藏傳佛教中十一面觀音多為八手,背後環列呈放射狀。觀音之頭較大,層層堆疊形同寶塔,也是漢藏造像的區別之處。敦煌壁畫中十一面排列多種多樣,細節不盡合經軌,初、盛唐畫中多具菩薩面,中晚唐及五代像多有忿怒利牙面,而最後一笑面則難以表現。觀音所執法器與手印中,澡瓶、柳枝和施無畏、與願印皆有,中晚唐以至五代時,不僅持有日精摩尼、月精摩尼,還有錫杖、寶珠、三叉戟、寶缽、數珠、罥索、蓮花、骷髏杖,以及施財寶、施甘露、合掌等手印。這些畫面細節並不合乎十一面像經軌,而是從別的觀音經軌轉來,其中體現出的規律性值得玩味。此經變畫中的眷屬像亦很豐富。初唐僅有數菩薩,中唐有了日光與月光菩薩,晚唐出現天王、忿怒尊、龍王、婆藪仙、功德天、毗那野迦與金剛面天。五代時眷屬更多,多種菩薩如常精進、不休息、延壽命等。《普門品》中化現居士身、宰官、四眾身等移入此經變中。晚唐時眷屬像頗似千手經變,其中亦反映出不同觀音經變期間的同化現象。曼荼羅壇場在阿地瞿多譯本中有復雜詳細的描述,內外兩院,數十身造像,僅有部分見於經變眷屬之中,全部曼荼羅畫未有表現。
  十一面觀音的十一面,各有其特殊的象徵意義。十一面中,前三面為大慈相,是菩薩見到行善眾生時,生出慈心的大悲與樂相。左三面為大嗔相,是見到行惡眾生時,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像,是見到淨業眾生時,所發出的讚嘆、勸進相。最後一面是暴笑相,是見到善惡雜穢眾生時,為使其改惡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頂上的佛面,是為修習大乘眾生所作的說法相。
歷史記載


十一面觀音
  有關十一面觀音的經典主要有二種四部,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譯《十一面觀音神咒經》,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卷四之經,唐顯慶元年(656)玄奘譯《十一面神咒心經》。此三種經其實都是出自《金剛大道場經》的同本異譯,唐慧沼還對玄奘譯本作過《義疏》。唐不空譯有三卷本《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北周譯經後並未滸,初唐高宗、武周時僅三年間即出兩經,而十一面觀音畫像亦出現,如敦煌石窟就從初期直到西夏,都有此經變壁畫流行。
  關於觀音十一個頭面之象徵意義,一說以為以左右十面表示因位十地,最上一面表十一地佛果,以便使一切眾生轉明為十一品,得十一地佛果。藏傳佛教則有一說,羅剎鬼有十個腦袋,非常狂妄自大,觀音變成十一個頭,將其降服。
  經中說持誦此《神咒經》,現世可得十種果報,或如《念誦儀軌經》說可得十種勝利。即離諸病、如來攝受等。經中還說可得臨終見佛、不墮地獄。不非命終,得生極樂世界四種功德。這些功德利益,使十一面觀音信仰迅速傳播。現陝西西安花塔寺(原寶慶寺)、天津薊縣獨樂寺、河南洛陽龍門、山西太原天龍山、四川資中、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石窟均有其像。
十一面觀音像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殿,為仿明代重簷五開間建築,內供9米高的十一面觀音像及觀音八化身(立、坐像,高4米)。十一面觀音殿的格子門上,就雕有出自《白國因由》中的“觀音十八變”,圖文並茂,精雕細鑿,堪稱珍品。十一面觀音,共十一張面孔,分五層排列。一面,化惡有情;二面慈面,化善有情;三面寂靜面,化導出世淨業。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第十面為暴笑面,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志方能無懈而有成就。最上一面為佛地,功德圓滿。傳說,天寶戰爭中,觀音託夢閣羅鳳,鑄十一面觀音像,才退敵軍,拯救了南詔國。
  1976年3月滎陽大海寺舊​​址出土的菩薩造像之一。膝以下殘缺,存高1.71米。高髮髻,面相豐滿圓潤,有白毫。髮髻正面刻8個小頭像,最上面的是高肉髻佛像頭,其下7個作菩薩裝束。左耳後刻凶相面,右耳後刻善相面。上身穿衫,飾項圈,戴臂釧、手鐲,腰束長裙,挽結於腹前。肩雕六臂,其中兩手合十於胸前,作說法相,兩臂下垂於體側。雕刻細緻,肌膚豐滿,質感強烈,形象準確,體態嚴肅大方,衣紋皺褶清晰,線條陰陽相間層次分明,過渡自然而又嚴謹。據《成菩提集》記載:“十一面觀音,密宗稱'變異金剛'六觀音之一。三面當前,面作慈悲相,右邊三面作威怒相,左邊三面利牙出相,後有一面作暴笑容,最上一面作如來相(阿彌陀佛),冠中有化佛。”該造像與記載基本相符,所不同者,是此相集中突出在正面相上。密宗造像現存不多,這尊造像對研究密宗造像藝術具有重要價值。現存河南省博物院。

------------------------------

十一面觀音
十一面觀音(梵文稱Ekādaśa-mukha),又稱十一面菩薩、大光普照觀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之一,有十一個顏面,十一面之寓義,普遍說法表示「十地」,最頂一面,表示十地之上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菩薩遍傳中國、日本等地。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木村泰賢稱此菩薩淵源於印度婆羅門教之「十一荒神」(溼婆神的化身),有十一面二臂或四臂的形象,主要度脫六道中的阿修羅眾生。真言為十一面觀音陀羅尼(俗稱藏密大悲咒)。

唐代時,長安薦福寺方丈泗州僧伽大師,被時人視為是十一面觀音化身。

-----------------------------------

欢喜佛_互动百科 - http://goo.gl/Nj3qw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