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台灣的「家堂五神」為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或玄天上帝)、灶君、土地神[1]。而「家宅六神」在中國為灶王(或鍾馗)、地主神、門神(戶尉)、井泉童子、三姑夫人(或東廁司)。
觀音彩圖樣
單一觀音像
觀音彩於台灣日治時期之前即出現,根據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早期觀音彩顯示,只有簡略的觀音菩薩黑白繪像。如今亦有僅繪觀世音菩薩單一像者,或配有善才龍女。
家堂五神
今於台灣最普遍通行的觀音彩為彩繪作品,其所繪製的神祇大多為家堂五神。繪有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關公、土地公、灶君。
常見的神祇排列方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為:
龍女-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觀世音菩薩-佛教大菩薩,聞聲救苦,普渡女像,頭有光環,頭部兩側有寶瓶、柳條、念珠、經書及喜鵲(或鸚鵡)等
善財童子-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順風耳—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天上聖母-即知名海神媽祖
千里眼-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周倉-關公旁祀神祇
關聖帝君—即三國名將關羽
關平-關公旁祀神祇
福德正神-即土地公
灶君-即灶神
變格
家堂三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四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五神另版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與玄天上帝,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六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下層土地公、灶君。
安溪諸聖
主條目:安溪諸聖圖
安溪諸聖圖,是福建省泉州安溪人所崇奉的諸多神祇的合繪。通常,上層有清水祖師與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護法神,中層繪顯應祖師於中央,一邊繪雙忠、雷萬春、南霽雲等神,另一邊繪有法主真君三兄弟,下層繪有安溪城隍、文武判官、陰陽司等諸司爺、范謝將軍與土地神等。
三寶佛圖
受到日本佛教曼荼羅影響,臺灣也有人繪畫諸佛菩薩形象以奉祀,以上首為三寶佛,故稱。上層為釋迦牟尼佛、配祀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兩側為藥師佛與阿彌陀佛;中層上方繪畫觀音菩薩,配祀韋馱菩薩、伽藍菩薩,一側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另側為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中層下方為彌勒菩薩,配祀四大天王。下層為不動明王、穢跡金剛。
日式神龕
『男不拜月,女不祭竈。』」 因為男性屬陽,但月亮卻是至陰的東西,是陰柔的代表。 而在封建社會中,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家庭的責任,代表著陽剛與正氣,所以男人不能拜月。 在「女不祭竈」中,相傳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而古人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如果女性去祭祀男性神,也是有違封建禮教的。男不拜月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CINb9E
民間流傳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相傳女生若誠心拜月,將會獲得月神賜予如意郎君。至於失戀男性不宜賞月的說法,據悉是月神為了避免男人對她打壞主意,所以男性必須迴避
------------
農村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啥意思?女人為什麼不能祭灶? _月亮 https://bit.ly/415dwYR
前天是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而昨天又是南方的小年,很多地方小年有祭灶的習慣。
而小編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句俗語,就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說男人不拜月亮,女人不拜祭灶神。
「男不拜月」說的是,在八月十五這一天,男人不能拜祭月亮。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大多數人中秋節這一天都會吃月餅、賞月、祭拜月亮等。那為什麼男人就不可以祭拜月亮呢?
這是因為古人認為男屬陽,女人為陰,而太陽毫無疑問就是陽,月亮則對應陰,在古代男人被認為是一家之主,家裡的頂樑柱,應該陽剛十足,因此只有女人可以祭拜月亮而男人不可以。而且,古人認為月亮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男人如果祭拜,則是心懷不軌的表現,因此男人不能拜月。
「女不祭灶」說的是,女子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不可以祭拜灶王爺。傳說灶王爺會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子在這一年的情況。而人們為了讓他能夠給上面多說點好話以求來年福旺雙全,就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灶儀式,用飴糖等貢品來供奉灶王爺。為啥說「女不祭灶」呢?不只祭拜灶神,以前農村人過年前後進行的各種祭拜,女性一般都不參與。其實也是因為民間傳說,這裡說“女不祭灶”,原因是傳說灶王爺是個英俊瀟灑的男子,而古人講究男女有別,授受不親,怕女的祭灶對灶王爺不敬,且有違封建禮教,因此女人不能祭拜灶神。當然,所謂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也已經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已經逐漸沒有這個規矩了。你聽過「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句話嗎? 大紀元 https://bit.ly/41h42tX
---------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諺語。舊時習俗,中秋節之夜男子不拜月,年節前臘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時,女子不祭拜灶神-舊時習俗,中秋節之夜男子不拜月,年節前臘月二十三灶神上天時,女子不祭拜灶神。[1]
京師之曰八月節者,即中秋也。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贈與。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故京師諺曰:「~。」(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秋》)男不拜月,女不祭灶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CES7wo
---------------------
女生不宜拜灶
《燕京歲時記》記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原因為古代灶神為陽剛之神,月亮為陰柔之神,因此月亮節屬女性節,男不拜陰;女不拜陽以免沖煞,小孟老師認為另一個原因為古代在封建時期男女授授不親為主要潮流因此才會有這種特殊禁忌。 https://bit.ly/4jMBv6y
---------
“男不拜月”,原來在古代民間,月亮多數用來形容女子,屬於陰柔的代表,是故象徵陽剛以及正氣的男子自然就不適合祭拜月亮了。與之相應的「女不祭灶」亦是同樣道理,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每家每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相傳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話人物化身成的男性神明,是故講究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女人自然就需要迴避了。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cn/12850/%E7%94%B7%E4%B8%8D%E6%8B%9C%E6%9C%88%20%20%E5%A5%B3%E4%B8%8D%E7%A5%AD%E7%81%B6%20%20%C2%A0
------------------------
相傳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那天,灶王爺會騎馬上天向玉帝匯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這一天家裡的男主人會擺上瓜果等等貢品來祭拜灶神,希望他上天後可以多說說好話,而女子卻是能打掃灶臺不能祭拜。在農村,女人一年到頭來都是圍著灶臺打轉的,按理說女子更應該祭拜灶神的,但是為什麼不讓女子祭拜呢?那是因為民間的一些傳說,相傳灶王爺在成仙前那可是風流倜儻的小生模樣。也是為了謹慎的禮儀之分,所以就有女子只能做飯,不能祭拜灶神這個的說法。還有說法是古時候的女子見識都比較淺薄,在祭拜灶神的時候會說一些家長裡短,無關緊要的話,會使灶神不高興的,本來還想說幾句好話呢,這一不高興,可能還會說壞話的,所以就不讓女子祭灶神 https://bit.ly/4jRDdDw
---------------
男不拜月,女不祭竈
據說在《燕京歲時記》中,清富察敦崇曾提到︰中秋節「惟供月時男子多不扣拜。故京師諺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竈。』」因為男性屬陽,但月亮卻是至陰的東西,是陰柔的代表。而在封建社會中,男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承擔家庭的責任,代表著陽剛與正氣,所以男人不能拜月。在「女不祭竈」中,相傳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而古人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如果女性去祭祀男性神,也是有違封建禮教的。所以“女不祭灶”是過去民間“男女授受不親”的禮俗在祭祀活動中的應用。 https://bit.ly/40SXno2
-----------------------------------
臺灣光復展/當年…台灣為何禁捕青蛙
2015-10-17 03:10:16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合辦的「1025台灣光復檔案展」昨天開幕,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表示,今年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考量到台灣光復與對日抗戰的關係密不可分,檔管局以「台灣光復」為主題,歷經一年多籌畫,精選出70則國家檔案,一口氣揭密。
檔案管理局組長周曉雯說,這次選定「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四大主題。其中,為展出蔣中正發表抗戰勝利演說的音檔,特別向央廣借來他當時使用的復刻版麥克風,參展民眾拿起麥克風兩旁的電話,就可以聽到蔣中正的原味演說。有趣的是,光復後國民政府實施禁捕青蛙,但原因為何?周曉雯說,當時台灣糧荒嚴重,即使糧食主管部門鼓勵增產,因為肥料、水利、品種等問題,未能充分改善,達到增產目的。
於是民國38年,台灣省政府農林處回覆嘉義市政府的簡復表載明 ,嘉義市政府認為青蛙與白鷺鷥都能捕食害蟲,禁捕青蛙與白鷺鷥卵將對增產糧食有利,省政府也修改相關法令,成為後來禁補青蛙的由來。
光復後,多數旅居海外的台籍士兵歸鄉心切,卻因經費問題有鄉回不得,「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也以「台灣省海外僑胞救援會代表」身分向政府陳情。從當時公文可看出,國民政府駐台灣特派員黃朝琴跟部長王世杰反映,建議外交部與駐日聯軍接洽,讓台灣遊子早日獲得救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