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多角經營…過去式

2016-02-24 03:38 經濟日報 編譯謝汶均/綜合外電

 

全球兩大礦商縮減多角化經營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對大型礦商來說,尋求多角化經營模式已儼然成為過去式。
五年前,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一面增加澳州邊遠地區鐵礦砂等礦區產量,也花費數十億美元,購置蘊藏豐富頁岩油和天然氣的美國土地。

在當時,同樣擁有煤、銅及其他金屬的主要資產的英美礦業集團(Anglo American),藉由擴大資源提供的範圍,率先成中國消費需求迭創新高的受益者。

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個「礦業多角化經營」模式看起來十分簡單:若擁有大宗商品的種類夠多並合理經營,即便其中一項商品價格在一年內出現下滑,整體獲利仍得以延續。不過,這個模式並沒有料到,大多數的主要金屬和石油價格會在同時間下滑至數年來最低點。

必和必拓23日將旗下經營業務縮減74%,截至12月31日的六個月中,淨損達史上最高的56.7億美元。

1棟屋起家… 雙胞胎成地產大亨

 

凱利和克利斯.愛德華兄弟(Kelly and Chris Edwards)。圖擷自「The Edwards Companies - Investment Real Estate Group」臉書專頁

分享
 

凱利和克利斯.愛德華兄弟(Kelly and Chris Edwards)2002年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洛麗買下第一棟房時,對投資房地產所知不多。

 

當時還20多歲的這對雙胞胎,都在商業銀行工作,注意到他們分析的報稅表有個趨勢:淨值最高的人都擁有房地產。

 

克利斯還記得,有位客人擁有五棟一家庭屋。於是兩兄弟自忖,他們也許不是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但是他們可以學。與該客人的房子隔兩棟有一間屋子出售,詢問客人對購房的意見後,這對兄弟以8萬8000元(美元,下同)買下。

 

他們馬上開始裝修,大部分都自己動手。接下來兩年,他們又買了四、五件房地產,認識包商,並研發一個系統。

 

現在,「愛德華公司」擁有近800萬元的資產,通過其投資機構「愛德華資本合夥人」與民間投資者合作。

 

凱利建議,開始投資時,不要到處買房,應專注於你熟悉的地區。他們兄弟注意到洛麗登上美國最佳生活和工作城市的名單,便開始在他們預期會升值的地區置產。

 

由於他們對地方市場很熟悉,他們可選在好社區租屋給新居民。現在他們擁有很多高檔出租房產,房客平均為800平方呎付租1200元,千禧世代是主要客戶。

 

但是愛德華兄弟不止向千禧世代提供高級住房,為了使業務多元,他們也經營平價住房,把房子改成高級寄宿屋。

 

克利斯回憶當初創業時說,有個深夜清晨1時,一名好友離開酒吧後經過他家,看到兩兄弟在油漆,這個朋友當時在銀行有高薪工作,而大家都搞不懂這對兄弟在幹什麼,認為他們很愚蠢。不過現在,「我們變成最聰明的人,奮鬥十年的成果很驚人」。

80cb39dbb6fd526614421f3ca918972bd40736a8Marunouchi_London_Street_1920s  

 三菱財團:成立於1954年,共有28家大企業組成,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巨大企業集團。其核心企業有:東京三菱銀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電機、本田技研、麒麟啤酒、旭玻璃等。該集團主要以汽車、成套設備、軍火、電子、石油化學、飛機、造船、核能等產業為重點,並致力於城市住宅開發和新材料開發等,控制著日本的軍火工業,1977年後開始積極開展與我國經濟交往。經理會稱“金曜會”。  三井財團:成立於1961年,目前有25家大企業組成。其核心企業有櫻花銀行、三井物產、新王子製紙、東芝、豐田汽車、三越、東麗、三井不動產等。該財團在化工、重型機械、綜合電機、汽車製造、房地產、核發電、半導體、醫療及辦公電子設備等行業擁有優勢。經理會稱“二木會”。  住友財團:成立於1951年,目前有20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金屬業、金融業以及電氣產業方面有較強的實力。其核心大企業有住友銀行、住友金屬、住友化學、住友商事、松下電器、日本電器(NEC)、三洋電機、朝日啤酒等。在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精細化工等部門有基礎,後來又經營海洋開發和核能。經理會稱“白水會”。  芙蓉財團:成立於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日本製造業、商業和金融業等各重要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其核心企業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本鋼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紅、佳能、以及日本生產軸承最大企業“日本精工”及農業機械最大廠家“久保田”等。以紡織業起家的丸紅商社(MARUBENI)為日本的大型綜合商社,是廣東省的“省長顧問”企業,在廣東省的投資企業有10多家,今後積極尋求與中國的物流業方面的合作是其目前經營目標之一。經理會稱“芙蓉會”。  三和財團:成立於1967年,目前有44家大企業組成。其核心企業有三和銀行、日商岩井、日本電信電話(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戶製鋼所、夏普、日本通運、積水化學工業等。其中日商岩井及日棉居日本九大商社之列。該財團在鋼鐵製造業、通訊業、液化氣、陶瓷、橡膠等行業有較強實力。經理會稱“三水會”。  第一勸銀財團:成立於1978年,目前有48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是六大財團中成立時間較晚而成員最多的一個財團。其核心企業有第一勸業銀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設、川崎製鐵、旭化成工業、富士電機、橫濱橡膠等。該財團在化工纖維、金融、光通訊、計算機、石油開發、食品等方面較有優勢。經理會稱“三金會”。
--------------------
很多的台灣百貨啊,什麼的,為啥喜歡賣日本貨,說到底,因為背後的日本財團的身影。  台灣產品也是如此。  你知道嗎?  樂天(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和經營吉野家快餐的上海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都是三井集團官方公佈的在中國投資的33家企業之一;  說起新光百貨,人們都以為是由台灣新光三越百貨和北京華聯共同投資所建,然而,不論是台灣的新光三越、還是太平洋SOGO和遠東百貨,這些集團的背後都有著實力雄厚的日本財團作支撐,而新光三越的背後就是三井財團,  這也難怪新光百貨在一樓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FANCL以及SK-Ⅱ等日系化妝品,其中,FANCLE就是由日本FANCLE和三井物產共同開發和銷售的;  遍布中國的“7-11”超市,在其大股東伊藤洋華堂的背後,站著的仍然是三井財團無所不在的“身影”。 
----------------------------------
財閥(日語:財閥/ざいばつ Zaibatsu ?),泛指家族或者國家控制、多角經營、交叉持股甚至介入政治的大型企業。

典型的財閥具有以下五個特質:
除國有企業外,一定是緊密的家族企業,企業內主要的資源都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且彼此都有血緣關係。
企業經營的範圍廣泛,員工眾多,而且佔國民生產毛額相當大的比重。
財閥旗下通常都有金融業,方便企業調動資金(甚至非法借貸)。
企業集團內的交叉持股非常普遍,公司的經營權經過多次交叉持股後,增加了財閥內的緊密度,方便相互借貸,同時也造成財務透明度減少;不過集團內如果有企業經營不善,也經常互相牽連。
財閥通常與政府關係良好,經常獲準經營政府特許的行業,例如石化重工等,而財閥也會透過政治獻金、參選等方式,直接或間接介入政治。
亞洲的財閥[]
日本[]
主條目:日本財閥
日本在19世紀陸續興起了三井商社、住友商社、三菱商社、安田商社等四大商社,這四家商社的權力都集中在某個人身上,而公司經營的企業大多又任用親戚擔任主要負責人。這四家商社除了工業外,也積極介入金融業,左手控制資本主義中最重要的資本,右手則控制生產工具,勢力非常龐大,通常也會經營政府特許的行業。二次世界大戰後,財閥雖然因財閥解體政策而被迫解散,但還是透過交叉持股等方式繼續維繫原來財閥的精神。
四大財閥
三菱財閥
三井財閥
住友財閥
安田財閥
中小財閥
淺野財閥
藤田財閥
古河財閥
森康采恩
川崎財閥
中島飛行機
日窒康采恩
日産康采恩
日曹康采恩
野村財閥
大倉財閥
理研康采恩
渋沢財閥
破產財閥
鈴木商店
韓國[]
主條目:韓國財閥

2009年三星集團在韓國首爾瑞草區總部
二戰後的韓國,由於國家管理、生產的需要,也逐漸形成三星集團、現代集團、大宇集團、樂金集團及鮮京集團等五大財閥每個企業各由一個血源家族掌握,經營項目幾乎涵蓋了整個工業與商業,甚至也跨足媒體、政治,社會資源都掌握在這幾家公司手上。單單一個三星集團,就佔了南韓國民生產毛額的15%,同時也經營南韓《中央日報》。現代集團也有《文化日報》作為其喉舌。由於韓國的財閥在規模上又不及於日本的財閥,所以英文特別以財閥的韓語發音「Chaebol」(재벌)來代表「韓國財閥」,有別於日本的財閥「Zaibatsu」。
台灣[]
台語稱財團(Tsâi-Thuân)但中文中的財團與財閥略有差異,台灣經濟政策相對重視中小企業,不過類似大型企業集團也不少,例如霖園、國泰、富邦、遠東等企業,雖伸入金融體系經營而被視為財閥.
香港[]
主條目:香港望族
香港很多勢力龐大的商業集團都有很深的家族背景。這些集團的業務廣泛,包括地產業、銀行業、金融業、製造業等,家族成員往往控制集團董事局或重要職位。這些集團的高層經常擔任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成員、諮詢委員會成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政治崗位,和政府官員聯盟,並獲得英國政府、中國政府、香港政府頒發的各種的勳章榮譽,因而具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
利希慎家族──販賣鴉片起家,地產業、銀行業、傳媒業
李嘉誠家族──地產業、電訊業、零售業、公用事業、碼頭業務、能源業
李兆基家族──地產業、公用事業
郭得勝家族──地產業
胡忠家族──地產業、公路業務
何啟東家族──地產業、旅遊業、娛樂業務
李佩材家族──銀行業,成員李國寶曾經擔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的競選辦公室主任。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的眾多國營企業類似變相財閥,例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被外界視為國家權力在各主要行業的延伸,基本壟斷行業市場。以前,中國工業界的特大型國企一直未被允許控股銀行或證券公司或對外服務的財務公司。但近來,多個巨型央企均開始將觸角伸向金融領域,如華潤就成功入股原珠海市商業銀行,並更名為珠海華潤銀行,中石油也入股崑崙銀行及中意人壽保險。另外,招商局旗下擁有不僅擁有實業,如海運港口企業招商局國際,貨櫃製造企業中集,房地產企業招商地產,還同時擁有招商銀行、招商證券等金融機構。而中國的商業銀行被法律禁止投資於非金融機構和企業。[1]而中石油系統出身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為其家族成員在本系統內牟取暴利,並通過資助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爭奪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權並試圖從幕後操縱薄改變中國政策走向的做法,也可視為財閥影響中國經濟和政治生活的體現。

=================
韓國財閥[]
現代油電混合車
韓國財閥是由韓國家族企業發展起來的大集團公司。許多韓國財閥像三星集團、現代集團、LG集團、SK集團等都是世界知名大型跨國公司。財閥在韓國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2010年,僅三星集團的銷售額就占到韓國GDP的22.1%。[1]
財閥在韓國政治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1998年,現代重工會長鄭夢准成功當選韓國國會議員。現代集團在調節韓國與朝鮮之間的關係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61年,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任韓國總統時,韓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比當時的朝鮮還落後。朴正熙為了發展韓國的工業大力扶植和利用財閥,向財閥提供低息貸款和補貼,並為財閥提供政府擔保使得韓國財閥能夠得到大量的外國貸款。韓國政府與財閥相互協助使財閥成為了韓國政府經濟振興藍圖的實際執行者。20世紀60年代韓國財閥主要發展紡織業;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則是發展重工業、軍工和化學工業;90年代初財閥在電子和高科技的發展更是為韓國經濟錦上添花。1986年,財閥成功使得韓國國際貿易從赤字轉為盈餘。到80年代末,韓國財閥在資金上已經不需要韓國政府的支持。財閥在韓國經濟振興中起到的關鍵性的作用,使韓國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首。
直到今天,財閥在韓國經濟中依然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財閥對韓國經濟有貢獻,但卻造成嚴重的貧富懸殊及官商勾結。
改革[]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財閥發展模式的弊端也突現出來。金大中當選韓國總統後,開始了對韓國經濟的結構進行改革和打擊大財閥的腐敗行為。主要措施包括:
要求財閥集中發展核心業務領域,剝離無關領域。
下放財閥管理權,鼓勵聘用專業管理人士。
加強財務管理以限制財閥掩蓋子公司虧損的能力 。
通過反壟斷法和遺產繼承稅限制家族對財閥的控制和管理權。
金大中和其後的盧武鉉政府即使對財閥有一定打壓,惟成效不大。財閥在韓國社會依舊舉足輕重。現代、SK集團的會長及相關高層都曾受到起訴和定罪[2][3];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也因逃稅等指控在2008年4月辭職。
------------------------
更新: 2014-09-26 20:34:14 PM 標籤: 韓國 , 財閥 , 三星
【大紀元2014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朴蓮韓國報導)韓國企業經營評估機構CEO Score近日發佈消息稱,韓國十大財閥資產5年增長53%以上,超過1240兆韓元(約合1.2萬億美元)。其中資產最多的是三星家族,總資產達386兆韓元。

韓國10大財閥包括三星的李秉喆(李健熙的父親)家族、現代的鄭周永家族、SK集團的崔鍾建、LG集團的具仁會家族,樂天集團的辛格浩家族等。
據統計,10大財閥家族總資產是1244兆6000億韓元,比5年前(2009年810兆韓元)增加了53.4%。10大財閥家族旗下的企業數量也從820家增加到了985家。
據統計,韓國100大企業中,28個企業集團都是10大財閥家族旗下企業。10大財閥家族企業銷售利潤5年約達1193兆韓元,增長近50%。
在10大財閥家族中,資產最多的是三星家族,總資產是386兆韓元,比2009年的223兆韓元增加了73%以上。
排名第2位的是現代家族,總資產為292兆韓元,比5年前約增加62%。三星和現代車集團資產在10大財閥中所佔比重約達55%以上。
排名第3的是SK家族,資產達145兆韓元。LG家族排名第4位,資產達130兆7000億韓元。
其後,依序是樂天的辛格浩家族(96兆4000億韓元)、GS許氏家族(58兆韓元)、韓進的趙氏家族、韓華的金氏家族(36兆8000億韓元)、斗山的朴氏家族等。
-------------------
韓國得“日本病” 財閥“大到不能倒”

2013年01月29日08:07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韓國的企業財閥勢力舉世聞名,催生者是第五任總統朴正熙。經過60年,國內五大財閥幾乎大到推不倒,民眾普遍不滿,合力在2012年12月19日推舉出新總統朴槿惠,諷刺的是,背負“終結者”期望的她卻是朴正熙之女。
2008 年三星前總裁李健熙(圖中海報右者)涉嫌逃稅、行賄下台,民眾上街抗議財閥惡勢力橫行(圖中海報左者為三星現任總裁李在熔)。

中小企業積弱不振 七成五人民不滿大財閥

韓國當前的財閥勢力,幾乎可以說是朴正熙一手打造出來的:1960年代,朴正熙上台后,制定了出口導向策略,政府扶植一批出口型企業並給予優惠,使得韓國出現一批雖然不是國有,但卻和政府支持密不可分的大企業,它們為韓國締造了經濟起飛的“漢江奇跡”,但其后遺症卻是中小企業因此積弱不振,整個經濟和財閥血脈相連。

如今韓國財閥的勢力究竟有多龐大?據韓國財閥網(chaebol.com)追蹤統計,2011年,資產規模前十大財閥的總營收,高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約80%,前五大集團三星、現代、大宇、LG及鮮京就吃下57%,其中,龍頭三星更獨拿約兩成。

再看市值,財閥網說,截至12月中,三星的市值突破了150萬億韓元,佔股市總值的13%。它在報告中寫道:“如果把韓國視為一家企業,按照股份劃分的話,也許韓國早就該更名為‘三星共和國’了。”

高麗大學教授張夏成更比喻:“大財閥好似森林裡的冠狀樹木,它們無止境吸取國家社會的養分,樹冠已經大到不像話,但樹冠之下卻百草難生。”大樹枯草的意象,描繪出韓國產業與社會貧富之間的懸殊差距。

如今,朴正熙打造出的財閥式經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大逆轉,每4個韓國人就有3個(約佔七成五)對財閥勢力太大感到不滿,而且每4家上市企業就有一家虧損的窘境下,各大財閥竟然還大幅增長,這就更普遍激起韓國一般民眾的反感。
出現泡沫經濟征兆 兩年內跨入人口負債時代

財閥勢力過大,除了造成中小企業積弱不振外,另一個后遺症是使得韓國經濟逐漸走向日本化。韓國第一大報《朝鮮日報》和美國智庫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日前就都從大財閥、窮國民的角度示警:韓國得了“日本病”。

《朝鮮日報》就稱:“終於,我們也罹患了日本病。”有如在20年前,日本經濟泡沫化的翻版:財閥在海外日益壯大,但是國內人口卻是急速的高齡化,打擊韓國經濟,引爆不動產價格走跌、股市不振、成長率衰退的連鎖效應。“即使再不喜歡,我們正步上日本的后塵。”

尤其再不到兩年,韓國將跨進“人口負債”時代:14歲以下、65歲以上的撫養比超過60%,初期的負面征兆包括消費力連5月下滑、全年不動產價格跌幅創199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值,而且經濟成長率也一再下修。企業感受尤深,“勞動力減少,開啟一幅過去從未看過的景象。”

外交政策則是指出,以人口結構來看,15年后的韓國就是當今的日本,中國則是得再過15至20年后,才會追上韓國﹔如果以經濟發展結構來看,中國還養不出像日本與韓國一樣,足會動搖柄本的超級大財閥。

這就是朴槿惠當選總統后,面對的韓國經濟情勢。幾乎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指向韓國的財閥勢力,因此雖然這些勢力是當初父親一手打造,但朴槿惠很清楚,若想在未來五年執政實現“與民同在”的承諾,不能沒有財閥改革的主張。

新總統改革避重就輕 僅柔性壓迫企業擴增員工

但是細看朴槿惠提出的政策,事實上她所開的經濟支票,打擊財閥從來就不是優先選項。在《韓國時報》整理的八大承諾中,僅有兩條與財閥相關:禁止集團分公司之間的新循環持股結構、反對限制子公司之間股權投資。兩者的用意皆是避免集團藉由交叉持股或循環持股壟斷整體市場利益,要讓中小企業與中堅企業有更多市場成長空間。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質疑,被當地媒體貼上“親商派”標識的朴槿惠,真有撼動財閥的意願與決心嗎?漢城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相九(Kim Sang Jo)觀察朴槿惠投票日隔天的勝選演說內容,直指她避重就輕,毫無改革財閥壟斷經濟結構的腹案。

不過,朴槿惠曾在公開場?明說,雖然改善財富過度集中財閥的不平等現象是“民生總統”的責任,但是“瓦解或打擊財閥並非我的目的,而是希望改正經濟權力濫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繼續維持財閥為韓國經濟所帶來的正面效益,例如創造工作機會。”

朴槿惠不願對財閥下猛藥,或許正是投鼠忌器,外交政策舉日本為例,說明韓國要改革財閥勢力可能付出的代價: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曾力推自由市場、解散巨頭株式會社、打擊貪腐等政策,尋求日本經濟脫離大企業控制,然而多年過去,不僅無法刺激經濟成長,還幾乎賠上國家競爭力,看看當今日本幾大電子、金融與房產集團的苦境就知道。

或許朴槿惠要撼動韓國五大財閥的風險可能也一樣高,不過雖然這些財閥貢獻韓國GDP超過一半,也不代表就完全摸不得。朴槿惠找到的突破點是:這些財閥雇用員工數不到總勞動力的四分之一,因此,朴槿惠盡避不願限縮財閥規模、大舉加稅,但據《朝鮮日報》,新總統打算縮短大企業年均工作時間400個小時以上,軟性壓迫它們擴增員工。

此外,她也提出修改《公平交易法》、《國民養老金法》、《銀行法》等法源依據,解放資金與社會資源都集中財閥手中的現象、破除非法借貸的惡象﹔限制總統赦免權,一旦與政府關系良好的企業大老涉及貪污舞弊,不再有奢求總統提供保護傘的特權。

朴槿惠認為,與其壓抑財閥的成功,矮化它們“在先進技術與商業貿易中最富進取心”的角色,還不如聚焦在成長,因此摒棄前任政府大力投資財閥、出口和制造業領域的做法,計劃扶植中、小企業、內需和服務業領域。

她的目標是在5年任期內提高全民的就業率至70%,從公共機構大量聘用年輕人做起,一邊則是支持青年創業或出國工作、協助婦女與貧困族群充分就業﹔她也喊出開創一個中產階級達70%的時代,墊高企業解雇門檻、改善臨時工待遇,最好能誘導企業將他們轉換為正式員工。
大企業面臨權力交接 經營若不善禍及國家經濟

朴槿惠的計劃能否討好一般民眾有待觀察,倒是財閥就已經有些不滿,一位不具名高層就對《朝鮮日報》說:“雖然沒有達到扼殺的地步,但也可視為藉由‘剝削大企業’創造業績,不是嗎?公平交易委員會很有可能會採取比當前政府更有力的限制措施。”

抱怨歸抱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認為,韓國奇跡雖然泰半要歸功財閥頑強的生命力,不過若人人都活在財閥的陰影下規避風險,原本創新就僅局限在手機與計算機遊戲產業的韓國,更難見后起之秀或技術領先的初創產業。這樣的態度非得改變。

尤有甚者,如今五大財閥中有三家都在權力交接的觀察期,《經濟學人》警告,大企業最危急的時刻正是公司領導權交接時。如今韓國經濟都是靠這些財閥在支撐,兩者幾成命運共同體,“三星的年輕總裁李在熔如果具有商業才干,那是幸事﹔但若沒有,那就是國家之禍。”

這幾年來,韓國藉由學習其它國家經驗打底,終於打敗宿敵日本,還成為其它亞洲國家的典范,但未來已沒有前例可循。在本屆大選創下五個第一紀錄的新總統朴槿惠,若能牽引韓國經濟掙脫落入日本化的局面,或許就能再為自己添一個世界第一美名。(日經技術在線! 供稿)

----------------------------

日本三大財閥 三菱 住友 三井

在風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衝擊下,諸多國際大型企業經營舉步維艱,而當年曾安然經歷過日本昭和金融危機的日本三大財閥三菱、住友、三井,也同樣難逃今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也紛紛調低盈利迎合這個日元高漲股市暴跌的局面。

在近期的金融危機中,日元的暴漲及股市暴跌對日本企業有相當的打擊,曾安然渡過昭和金融危機的日本的三大財閥──三菱、住友、三井,面都這次金融海嘯,也不得不紛紛調低盈利迎合市場。

三井商社、住友商社、三菱商社都是在十九世紀成立的,當時這三家商社的權力都集中於一人,而公司經營的企業中,大多又任用親戚擔任主要負責人。三家商社除了工業外,也積極介入金融業,左手控制資本,右手則控制生產工具,勢力龐大,同時還經營政府特許的行業。日本戰敗後,所有財閥被當時接管的聯合國軍(GeneralHeadquarters)命令全部解散,但藕斷絲連,這些財閥仍然通過交叉持股等方式繼續維繫原來財閥的精神,名義上以集團的形式得以延續,實際上在各方面已今非昔比。

這三大財閥在形式及形象上各有所長,「組織上是三菱、人才是三井、約束力是住友」,同時也有三菱「獨裁政治」、三井「番頭政治」、住友「法治主義」的說法。

財閥這一名詞,泛指家族控制、多角經營、交叉持股甚至介入政治的大型企業。在韓國等地區,財閥帶有負面的含意。如今在全球的財閥列表中,中國除了晚清時期的廣東十三行外,近代以至現代也只有香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集團榜上有名。

不冠以家族姓作為財閥名稱的三菱

說起日本這三大財閥中,最為亞洲人所熟悉的莫屬鼎鼎大名的三菱了。三菱符號的來源,據說是當時土佐藩藩主與巖崎家族印記的合併。這也是戰前的八大財閥中唯一一個不冠以家族姓作為財閥名稱的商社,表達對當時政權的效忠,也許冥冥中已經奠定了三菱以後的日本軍事及國策的形象。


土佐藩在大阪市西區堀江設立的土佐藩藏屋敷(負責儲藏並銷售來自各地貨物的組織)有九十九家商會,一八七零年巖崎彌太郎擔任這個組織的領袖。一八七三年設立三菱商會,開始經營海運(後發展為日本郵船)和商貿(後發展為三菱商事)等業務。

此後,財閥不斷擴大煤炭和採礦業的範圍,三菱社後來改組為三菱合資會社。當時公司設立了總務、銀行、營業、煤炭、礦山、地所等各個部門,實行分權體制,同時還擴大了長崎造船所,還設立神戶、下關造船所、麒麟啤酒等企業,進一步擴大了財團的經營規模。接著成立了三菱造船、三菱造紙,三菱商事、三菱礦業以及到三菱銀行。後來隨著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國內的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二戰結束後三菱被迫解散。有資料顯示在解散前的三菱總資產以現在的價值換算,約為一百二十兆日元。此後三菱財閥的各家公司依然藕斷絲連,一九五四年,三菱財閥主要企業的總裁和董事長等人為了互相交流信息和聯絡感情,開始成立「三菱周五會」等非正式組織。

十年後三菱重工業再恢復且集團化,然而卻遠遠不能恢復戰前的頂峰時期,三菱系列的各家公司之間成立了平等的三菱集團。然而該集團的凝聚力比其他財團要更為緊密。到今天,以三菱集團內的三菱商事、三菱重工業,三菱東京UFJ銀行三大公司為名的企業已經與多家在日本有代表性企業組成聯名企業公司,如東京三菱銀行和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等優質企業的合作。

不過在日本人和亞洲國家看來,三菱財團依然保持著支撐日本軍事和國防核心企業的形象。

三井財閥及住友財閥

另一個今日較為人所知的三越,其原名為三井越後屋,是由伊勢國松阪市的商人三井高利所創辦的。當時他採用了小量商品販賣以及薄利多銷等創造性的商業手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後,財團為江戶幕府(一六零三年至一八六七年)提供金融匯兌服務等,並介入紡織業、採礦業和機械製造業等行業。一九零九年已經成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財閥。

住友財閥,據說是擁有超過四百年歷史的世界首屈一指的古老財閥。住友集團的祖先與佛家頗有緣份,家祖住友小次郎政友曾遁入空門。後來種種原因政友作為精神層面上之無宗派僧侶身份,重新回歸現實成為社會人後開始從商,並與具有冶煉技術的蘇我理右衛門合作。據說該冶煉銅的技術來源於一位中國人名叫「白水」的指導。這對當時擁有豐富銅礦石的日本起到了相當大的幫助。

其後,住友為了製造和維修冶銅時所需要的機械設備設立了機械製造所,以生產工藝的副產品硫酸氣作為原料,住友開始生產肥料,它成為住友化學公司的起源。之後拓展到煉鋼、玻璃、水泥、電線、電機、通信、鋁、建設、保險等行業。

不過住友最大的特色是以重化學工業為中心,所有資本均集中分布在金屬工業、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礦產業等方面,在二戰時期被指定直屬軍備公司,也因此日本在戰敗後,給住友整個製造業帶來了最大危機。

戰爭期間雖曾因軍需工場而得以擴大,但同時其主力的工廠也同樣遭到空襲等致命的攻擊。

資料顯示,二戰結束時曾擁有十八家工廠的住友親屬只剩下兩家,十萬職工也只銳減到五千人。之後住友財閥於一九四九年被迫解散,據悉當時住友總公司已經投資了一百二十家公司之多,據稱規模總資金額為一百億日元,後來住友為了維持這些公司之間的相互聯繫成立了「白水會」。

此後住友財閥所屬的各企業作為各自獨立的經營體繼續經營而更加擴大,讓企業實體應時代的要求而變化,形成了今天住友集團的企業群。但是相對於三菱集團而言,住友集團、三井集團都較為鬆散,也包含如豐田汽車、東芝電器等獨立性較強的公司。

二零零一年,三井集團的核心企業櫻花銀行與住友集團的核心銀行——住友銀行合併,成立了三井住友銀行,從此在金融行業誕生了三井住友金融集團。在其他一些領域,原三井財閥的公司也與住友財團的公司積極展開合併或者合作的活動,如日本最大的海運公司商船三井,就是由原住友集團的大阪商船與三井財閥的三井船舶於一九六四年合併而成。◇

----------------------------

四大財閥主要有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是以家族財閥為中心,日本最早形成的壟斷財團。如今,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勸業銀行、三和等六大壟斷財團掌握著日本的經濟命脈,控制著日本的大量公司。

19世紀80年代初起,日本政府將一批國營企業和礦山廉價出售給擁有特權的資本家(即所謂“政商”),這些資本家成為日本財閥的前身。明治政府對私營企業採取優厚的保護政策,加快了壟斷資本的形成。在
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中,日本私人資本通過協助政府銷售軍事公債和承辦軍需大發橫財。戰後,中國的大量賠款成為日本工業革命的主要資金。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幾乎壟斷了遠東市場,私人壟斷資本乘機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在這前後,“四大財閥”形成,同時一批二流財閥也相繼出現。
從1924年加藤高明內閣起,財閥對政黨內閣加強操縱,尤其從1927年金融危機後,財閥鞏固了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控制。在和軍閥的緊密勾結下,軍需工業飛快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財閥對占領區進行殘酷的掠奪。財閥的高級人員通過參加政府擔任要職,或者主持國營公司,使財閥和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占領軍通過日本政府進行解散財閥工作,指定的“十大財閥”為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和日產、中島、野村、淺野、大倉、古河。“四大財閥”中,以三井、住友歷史最久。三井家族的遠祖三井高利早在江戶幕府前期的1673年即在江戶(今東京)開設綢緞店,後又在江戶、京都、大阪開設錢莊。江戶幕府中期,承辦官款匯兌。幕府末期轉而支持討幕派。明治政府成立後,負責籌措經費,成為受政府重用的“政商”。
1873年“三井組”和“ 小野組 ”共同出資創立了第一國立銀行。1876 ​​年,經政府許可三井另外開設私立三井銀行。同年創立三井物產公司。三井初與當時政界元老井上馨勾結,後來由支持自由黨到支持立憲政友會。1888年從政府手中廉價收買三池煤礦後,向產業部門擴張。1893年以該煤礦為中心創立三井礦山公司。此後,三井經營的重點從商業、金融業轉向工業部門,經過中日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逐步成為壟斷資本集團,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康采恩。
戰後美國占領軍“解散財閥”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財閥的壟斷勢力。後來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對日政策有了很大的轉變,“解散財閥”工作草草收場。日本壟斷資本在壓力減輕後,以銀行為中心重新組織起來,逐漸恢復實力,並集結成為新型的壟斷集團。(見日本戰後壟斷財團 )
財閥類型
日本近代以家族資本為中心經營和控制各種工商、金融事業,並操縱日本政治、經濟的大壟斷資本集團。主要有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合稱“四大財閥”。此外,還有許多較小的財閥。從財閥的資本結構來看,可以分為3種類型:
以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為基礎的綜合性財閥,如三井、三菱和住友;
②以銀行資本為主體的金融財閥,如安田;
③有巨大的產業資本,但沒有銀行的財閥,如大倉、古河、淺野等。日本財閥大都是從明治初年在政府扶植和保護下發展起來的;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財閥,是在江戶時代形成的商業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基礎上受到明治政府保護而轉化為產業資本的,儘管已經發展為壟斷資本的形態,但仍多少留有封建色彩。這是日本財閥的特點之一。此外,在歷次戰爭中財閥資本的急劇積聚和集中,使財閥處於日本資本主義的主導地位,並具有軍國主義性質。
經營內容
三菱財閥

三菱財閥創始人岩崎彌太郎出身於土佐藩,早年負責管理藩內財政。1871年廢藩置縣之前,他接收了大阪的土佐商會,並乘機廉價購買土佐的船舶,在政府保護下經營海運。1873年改稱三菱商會。1874年日軍入侵中國台灣,三菱商會承辦運輸。日本撤軍後,政府將新購輪船交付三菱,成為岩崎發家的基礎。經過1877年的“西南戰爭”,三菱終於在日本海運界佔據壟斷地位。80年代從政府手中廉價購買了高島煤礦、長崎造船廠等工礦企業。三菱起初與大隈重信勾結,後來由支持立憲改進黨而成為立憲民政黨的後台。1885年創立日本郵船公司。這時,三菱的經營範圍除海運外,還包括礦山、保險、造船以及金融事業。至明治末年已發展為僅次於三井的一大財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康采恩。
住友財閥

住友財閥的遠祖於1623年在大阪開設銅器商店“泉屋”。1691年起經營別子銅礦,獲巨利致富。明治維新後引進近代採礦、冶金技術,迅速 ​​積累資本,經營範圍逐漸向金融、貿易、造紙、機械、保險、電線、倉庫等方面擴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康采恩,並向以金屬、化學、機械為主的軍需工業部門發展。
安田財閥

安田財閥創始人安田善次郎於1863年開辦錢莊,後乘明治維新前後幣制混亂之機發了大財,1880年創辦安田銀行。1893年設立帝國海上保險公司,次年又設立共濟人壽保險合資公司。甲午戰爭後向鐵路、港口建設投資,並開辦工廠。1912年設立安田事業的中樞機關保善社,成為一大財閥家族。到1920年,安田財閥已是擁有20家銀行、29家公司的康采恩。
其他財閥

如淺野、大倉、古河、川崎,分別由淺野總一郎、大倉喜八郎、古河市兵衛、川崎正藏創立,都是在明治維新後一代人之內以產業資本為中心形成的。野村德七於日俄戰爭後以經營野村股票公司起家,從昭和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為以銀行、信託、人壽保險等金融資本為主的財閥。中島知久平於1917年創辦中島飛機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速發展,形成以軍需工業為主的康采恩。日產、日本氮肥、森、日本燒鹼、理研等康采恩,分別由鮎川義介、野口遵、森矗昶、中野友禮、大河內正敏開創,都是昭和以後迅速發展起來的,被稱為“新興財閥”,實際上都是軍需財閥。

--------------------

日本六大財團是“以資本為紐帶”的“財團型”企業集團,其特點是:各成員企業之間呈環狀持股,是“以資本為紐帶”的;但是,各成員企業之間只是一種橫向聯合,主要是為了相互提攜業務,因而它只是鬆散的聯合體;雖然集團也有核心(主要以大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主),最高權力機構是“經理會”,但集團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集團本身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

在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由於財團壟斷性被削弱,日本經濟中又出現了與財團不同的產業型企業集團。產業型企業集團不同於財團,其特點和核心是穩定的超大型企業作為母公司,母公司擁有直接子公司和關聯公司的很大股份,施行垂直領導,很多子公司和關聯公司也持有母公司的股份,從而形成了一種緊密和相互持股關係,如豐田、日立等集團。由於缺乏金融資本的支持,這些產業型集團中相當部分又是六大財團的企業成員。而在六大財團中,各大成員企業間不存在上下支配關係,是鬆散的聯合體,依靠金融機構和傳統的關係聯結在一起。
日本財團
三菱財團

成立於1954年,共有28家大企業組成,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巨大企業集團。其核心企業有:東京三菱銀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汽車、三菱電機、本田技研、麒麟啤酒、旭玻璃等。該集團主要以汽車、成套設備、軍火、電子、石油化學、飛機、造船、核能等產業為重點,並致力於城市住宅開發和新材料開發等,控制著日本的軍火工業,1977年後開始積極開展與我國經濟交往。經理會稱“金曜會”(金曜會,每月第二個星期五聚會,日語星期五為“金曜日”)。
三井財團

成立於1961年,目前有25家大企業組成。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其核心企業有櫻花銀行、三井物產、新王子製紙、東芝、索尼、三洋、NEC、豐田汽車、三越、東麗、三井不動產等。該財團在化工、重型機械、綜合電機、汽車製造、房地產、核發電、半導體、醫療及辦公電子設備等行業擁有優勢。經理會稱“二木會”(“二木會”,每月第二個星期四聚會,“木”,日語的星期四為“木曜日”)。
住友財團

成立於1951年,目前有20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金屬業、金融業以及電氣產業方面有較強的實力。其核心大企業有住友銀行、住友金屬、住友化學、住友電工、住友商事、松下電器、日本電器(NEC)、三洋電機、朝日啤酒等。在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精細化工等部門有基礎,後來又經營海洋開發和核能。經理會稱“白水會”(白水會,住友財閥起源的“泉屋”的“泉”字分拆為“白水”)。
富士財團

日本人稱富士山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集團又稱芙蓉集團,成立於1966年,目前有29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在日本製造業、商業和金融業等各重要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其核心企業有富士銀行、日產汽車、日本鋼管、札幌啤酒、日立、丸紅、佳能、以及日本生產軸承最大企業“日本精工”及農業機械最大廠家“久保田”等。以紡織業起家的丸紅商社(MARUBENI)為日本的大型綜合商社,是廣東省的“省長顧問”企業,在廣東省的投資企業有10多家,今後積極尋求與中國的物流業方面的合作是其目前經營目標之一。經理會稱“芙蓉會”(芙蓉會,得名於“芙蓉集團”)。
三和財團

成立於1967年,目前有44家大企業組成。其核心企業有三和銀行、日商岩井、日本電信電話(NTT)、日棉、科思摩石油、神戶製鋼所、夏普、日本通運、積水化學工業等。其中日商岩井及日棉居日本九大商社之列。該財團在鋼鐵製造業、通訊業、液化氣、陶瓷、橡膠等行業有較強實力。經理會稱“三水會”(三水會,每月第三個星期三聚會,日語星期三為“水曜日”)。
勸銀財團

成立於1978年,目前有48家大企業組成。該財團是六大財團中成立時間較晚而成員最多的一個財團。其核心企業有第一勸業銀行、伊藤忠商事、富士通、兼松、清水建設、川崎製鐵、旭化成工業、富士電機、橫濱橡膠等。該財團在化工纖維、金融、光通訊、計算機、石油開發、食品等方面較有優勢。經理會稱“三金會”(三金會,每月第三個星期五聚會,日語星期五為“金曜日”)。
集團由來

日本興業銀行、富士銀行、第一勸業銀行宣佈於2000年9月組建瑞穗銀行,成為當年世界第一大銀行。三和銀行、東海銀行和東京信託銀行宣佈於2001年4月合併,組成日本聯合銀行。住友銀行和櫻花銀行也宣佈於2001年4月組成三井住友銀行。2005年10月,三菱東京金融控股集團和日本聯合金融控股集團合併,組建三菱東京UFJ金融集團,成為日本第一大金融控股集團。至此,6大財團的核心銀行,已經通過合併和混業經營,重組為3大金融控股集團。
特徵重組
演變

日本在二戰前的財團被稱為財閥,是明治維新後因政府的扶植而逐步發展成的具有壟斷性質的大型控股公司(也被稱為財閥康采恩)。這些以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結合的財閥,形成於日本的產業革命時期,在國家的扶持和保護下,主要出現了十幾家財團,其中最有實力的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通稱日本的“四大財閥”。二戰後,美國政府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以反壟斷為名,對舊財閥實行了抑制政策,解散了日本的財閥組織,但保留其銀行組織的存在。從1951年開始,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又逐步採取了扶持壟斷資本的政策,促使日本的財閥組織重新組合。
由於1953年對“禁止壟斷法”的修改,放寬了持有競爭關係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職的限制,如金融機構持股限制由5%擴大至10%,緩和了對卡特爾的限制等。在新的政策環境下,舊財閥的金融機構重新聚集了原來的下屬企業,以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高度融合為基礎,演變成日本的新財團。其中以三井、三菱、住友、芙蓉、第一勸銀、三和等六大財團最為龐大,從而構成日本著名的六大財團型企業集團。三井財團、三菱財團、住友財團是在原三井銀行、三菱銀行、住友銀行的基礎上,聯合原財閥的一些企業再加上一些新加入的企業組合而成;而芙蓉財團、三和財團、第一勸銀集團沒有以前的銀行組織基礎,是分別以富士銀行、三和銀行、第一勸業銀行為中心聯繫其它企業組成的新財團。
經過此次重生,日本財閥的封建性和封閉性都極大的弱化了。新形成的六大財團相對於舊財閥,最為顯著的特點是以金融機構為中心,財團內各企業環形持股,即銀行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交叉持股;同時,其民主性、開放性和競爭性都有所增強。各財團的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社長會”的成立,社長會是財團主要成員企業最高負責人組成的集團最高協調機構,事實上具有類似“大股東會”的性質。各財團社長會的名稱各異,成員企業間就重大問題通過社長會協商解決,社長會也是研究財團重大經營戰略的中樞機構,但它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主要特徵

日本財團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金融制度,主要包括主銀行製度和相互持股制度,這兩種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歷史進程中生成和發展的,日本財團金融制度的形成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1、主銀行製度
主銀行製度是企業與銀行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是銀企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一種慣例。在銀行與企業的融資交易中,主銀行的融資額最大,這是主銀行製度的定量特徵,這一特徵使銀企雙方間確立了重要的交易關係。日本財團中的主銀行是藉款企業的主要資金供給者,是企業結算的中心銀行,通常也是企業的主要股東向企業派遣重要職務的人員。主銀行製度中,主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係不是以合同形式明確地規定的,而是雙方默認的。銀行幫助企業穩固其經營權,在企業經營業績惡化時,企業將經營權移交給銀行,由主銀行負責進行救助。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主銀行關係不斷擴展,在企業融資和企業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相互持股
日本六大財團的成員企業之間實行圓環形相互持股,這種持股關係使財團各成員企業之間的資本聯繫得到空前加強,是財團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和最強有力的結合手段。相互持股比率是衡量財團凝聚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不僅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持有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的股票,工業和商業企業也持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股票。相互持股比率越高,財團的凝聚力也就越強。從股票持有關係看,財團內各企業的股票都被對方相互持有,而不是一方單向持有,這也是日本財團的一個顯著特點。日本財團內部的相互持股是日本長期以來禁止持股公司存在的一種變通形式,以法人持股代替過去自然人的家族財閥持股。20世紀90年代,日本六大財團的內部平均持股比率為55%左右。
3、人事派遣
除了 ​​主銀行製度、相互持股制度,日本六大財團還存在系列融資和人事派遣等特徵,以加強企業之間的人事結合。一般主要是由銀行、綜合商社向各大企業派遣高級職員,如銀行向其融資數額和持股份額高的企業派遣職員擔任企業的重要職務,以保障銀行的債權和對該企業的經營決策權。企業為加強同銀行的密切聯繫、保證其資金來源的穩定和貸款,也願意接受銀行所派人員,並委以重任。同時,由於工業企業有時也是銀行的股東,工商企業也向銀行派遣人事,對銀行施加影響和控制。
形成發展
日本現代財團體制形成於戰後日本經濟復甦時期,之後日本分別經歷了4次經濟蕭條。它們分別是1964年日本舉辦奧運會後,日本經濟從假象的繁榮墜入了急性蕭條之中;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日本工業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當1973年原油價格上漲三倍的時候,日本真實的GDP增長率從60年代的10%降低到1974年的負增長,並且隨後出現了4年的經濟蕭條;1985年7月發生的日元風暴中,日元在廣場協定簽署後的兩週內升值了100%,這導致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幾乎是一夜之間,日本的產品就在國際市場上變得昂貴了,日本的工資水平達到了世界最高,這使日本經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日本,日本財團的根基主辦銀行受到極大的打擊,經營環境逐步惡化,不良債權越積越多,利潤率不斷下降,壞賬總額曾高達73萬億日元(約合6500億美元)。
競爭實質

這4次經濟蕭條,幾乎是每隔10年發生一次,這不僅是經濟周期性變化的結果,同時也是國家和國家較量的產物。日本經濟崛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伴隨著激烈的競爭和爭奪,其慘烈程度不亞於在戰爭中的拼殺。貿易立國和製造業立國的國策在實際的執行過程就體現在“商權”的爭奪上。這個“商權”爭奪的具體體現就是不放過從上流的資源到下流的市場整個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
日本財團的核心企業—— 綜合商社在這個“ 商權 ”爭奪戰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綜合商社在貿易、投資、金融、人才、情報和物流發揮著綜合機能的特殊作用,實質上成為財團內部乃至日本社會實質上的經濟總參謀部。在日本企業進行海外擴展的過程中,綜合商社一定是最先進入某一市場的,它的一個最重要的職能就在於打開當地的“商路”,進而控制“商權”,為製造業企業的進入開路。
以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為例,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中國以來,三井物產總投資額達到4億美元左右,參與投資的企業有152家,但其在華的業務量只佔其全球業務量的8%左右。對於三井物產這樣的跨國巨頭來講,4億美元的投資額顯然不算很大。但三井物產這樣的大型商社,其實是一個投資放大器,4億美元的直接投資至少可以帶動40億美元的投資。三井物產有自己獨特的投資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很少有自己百分之百投資的項目,大多數項目都是攜其成員企業一同投資。
三井物產基本沒有自己品牌的產品,但集團當中有很多世界性的大企業,豐田和東芝這樣的日本跨國公司都是三井財團的成員三井甚至把美國通用和中國寶鋼這些日本之外的大公司也視為自己的成員單位歐美的投資往往是直接投資獲取利潤或者靠資本培育來賺錢,三井物產對企業的投資與歐美金融機構的理念完全不同,三井物產的投資很少會控股,往往是帶著它的成員企業共同投資。三井物產更加重視的是與企業建立商業夥伴關係,投資往往是長久的,是戰略性投資。對三井物產的投資來說,利潤是第二位的,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的投資回報也是長期的,也可能是間接的。
作為製造業企業的引路人和產業的組織者,綜合商社幾乎所有可以想到的生意都會做。用三井物產中國副總代表魏林的話來說:“問我們做什麼,不如問我們不做什麼。我們不做毒品、不做武器彈藥這些違犯法律的事,但是其他的只要有機會我們都可以做。”“ 商權 ”一旦掌握財團的相關製造業企業就蜂擁而入佔領市場,日本的汽車、電器、電氣、半導體等產品能迅速佔領歐美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控制“商權”是日本財團駕馭日本經濟的重要砝碼。
創造新生

製造業的成本最主要的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人力成本,二是原料成本。日本企業正是利用財團掌握的“ 商權 ”,把大量資產和生產能力轉移到人力和原料成本很低的東南亞國家。日本綜合商社、大型製造業企業和主辦銀行對東南亞國家進行了大量投資,這裡需要提到的是日本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相關財團的主辦銀行和金融機構借貸實現,這和歐美國家的企業通過股市融資不一樣,所以說日本經濟的命脈(金融危機前)在於各大財團的主辦銀行。
伴隨著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發展,日本金融業在大藏省 “護衛艦隊”(各大金融機構和法人企業互相持股穩定股價)保護下,一路順風而行,主辦銀行以其穩定、安全和高效率成為信譽優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性大銀行,銀行破產幾近神話。但是隨著日本對外投資的加劇和西方各國對日元匯率的操縱,“護衛艦隊”體制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弱點。
1997年開始的東亞金融危機才是真正動搖日本根基的“巨大危機”,不過日本企業畢竟實力雄厚,靠著財團內部的互相扶持和政府的金融改革,日本經濟才慢慢地轉危為安。為清理呆賬壞賬,日本政府通過“金融再生法案”,由政府注資給銀行體系,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對破產銀行實行國有化,另外保護銀行儲戶的利益。此項軟中帶硬的舉措和改革,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金融局面,為銀行業復甦創造先決條件。另外,日本銀行業內加速合併或組成聯盟,現在已經形成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瑞惠金融集團。
儘管組成聯盟並不能減少壞賬、提高資本充足率,但卻可以通過精簡機構、優化人員配置、合併業務、調整經營策略等方法獲得成本效益,使銀行整體規模加大和承受壞賬的能力有所加強。重組後的銀行集團將加快從“穩定持股”向流動持股轉變,同時也從“保護型”的協調競爭向“開放型“的競爭轉變。
進入21世紀,日本經濟獲得了復甦,很大程度得益於“中國特需”,日本在全球的跨國經營活動重點正在向中國轉移,表面看為中國經濟注入了新的資本,實際上是加強了對中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控制力。隨著財團內部大型製造業成員營業額和利潤的增加,主辦銀行的貸款和壞賬問題也不斷得到解決。日本已經毫無疑問地鞏固了多年來世界第一債權國的地位,伴隨著其海外資產不斷壯大,它正在向著金融帝國的目標邁進
在日本的大財團體制的支持下,很多日本大型製造業企業在過去幾年所謂的經濟低迷階段實現了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肆擴張。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日本企業逐漸消化了IT技術和數字技術,應用於其具備優勢的製造業中,為這些企業創造了巨額利潤。同時也刺激了日本製造業設備的升級換代,進一步確立了它們在全球的競爭優勢。借助知識產權的保護,日本製造業通過跨國經營的產業分工,將核心技術牢牢控制在手的同時,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土地優勢,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家電產品領域和汽車產業中的領導地位。
日本改變了過去那種鋒芒畢露的競爭態勢,正在以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追趕美國的信息技術,並且確立了從“科技立國”向“知識產權立國”的戰略轉變。同時,日本謹慎而有序地進行著新的經濟制度調整,主要表現在各財團主辦銀行間的合併和綜合商社的轉型,不斷強化對全球資源和物流的控制。經過一段時期相對低迷階段,日本經濟於2003年顯示出了新的活力,並顯示出再次崛起的勢頭。
日本特有的“儒家資本主義”崇尚創造價值而非“金融資本主義”掠奪式的賺錢,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建立強大的製造業無疑是在創造價值,更重要的是強大的製造業是任何國家崛起的根本,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經歷了這個過程金融工具是無法取代實物商品,金融業的發達與製造業的低迷是不可能長期共存的。如果一個國家偏重於靠金融獲取利潤而忽視通過製造業創造價值,那麼這個國家經濟的根基是相當不穩固的。
他山之石

金融危機以後,日本經濟陷入真正的低迷,2001年4月小泉內閣上台以後,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以及銀行不良債權問題日益惡化,日經指數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8日更是跌到了7067.88點的低點。但是從2003年開始的4年間日本經濟從調整期向上升期轉變,截至去年10月,日本景氣恢復已持續了4年10個月。
日本各大企業抓住美國和亞洲經濟強勢增長契機,在營業銷售和利潤均實現“大豐收”,如豐田汽車、松下電器、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佳能、任天堂等企業的經營業績都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匯總日本各大上市企業新近公佈的2006年度上半年(4至9月)的財務決算報告顯示,製造業平均銷售額增長10.3%,純利潤增長27.2%。非製造業的平均營業額和純利也分別增長10.3%及23.2%。其中,豐田汽車、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在利潤排行榜位列三甲。需要強調的是,這三家企業都是傳統的財團企業,其中兩家更是財團的核心綜合商社。
作為日本財團的核心的五大綜合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丸紅在2005年度純利潤合計為9300億日元,較2004年度大幅增長83%,與日本四大鋼鐵企業的利潤總和9230億日元並駕齊驅。利潤大幅上升,一方面是由於世界能源價格上漲,五大商社積極參與海外能源項目獲利頗豐,如三菱商事在澳大利亞的煤炭項目獲利達1000億日元,住友商事參與北海油田開發,使其全年利潤達到1650億日元;另一方面,機械設備和不動產在2005年度也行情漸好。
在強大的能源供應壓力下,日本財團旗下的各大公司對節能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並且轉向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的生產。石油危機成了日本在節能方面取得全球領先地位的催化劑,這一領先地位的獲得曾經使許多產業受惠。石油危機還促使日本進行創新並在先進技術產業(如汽車製造業和電子消費品製造業)立足。結果在電視機的生產方面,降低能源消耗的渴望促使日本製造商較早地從真空管轉向晶體管,這一轉變還帶來了其他的許多好處,如產品的可靠性、多功能性和易生產性。
日本在金融危機以後加速處理不良債權、加大金融業的改革重組,銀行效益有了明顯改善。據統計,日本六大金融機構2005財年中期的稅後純利估計達到1.4萬億日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東京股市日經平均價格指數也在2006年11月突破14000點重要關口。
無疑,日本在戰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走過了”無艱不商“的心路歷程。21世紀的今天,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在經濟上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同時這種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
文化變遷
明治維新(1868年)讓日本走上了興盛之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為止,主導日本經濟的主角是財閥企業
二戰結束後,美國占領軍認為推動日本走上軍國之路,並為戰爭提供了經濟支持的罪魁禍首就是日本的財閥。
日本財閥因此而被強制解散 ​​,財閥家族持有的股份被賣給了公眾。據估計,從財閥家族轉讓到公眾手中的股份總量佔了日本公司股本總量的40%。這導致日本在戰後的最初幾年時間成為公眾持有企業股權比例最高的歷史時期,1949年時約為70%,但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多久,財閥很快就重新回到了日本經濟的中心。
根據戰後解散財閥委員會的定義,凡是財閥母公司(本社)持股10%以上的企業均屬財閥集團內的企業,包括由財閥子公司再往下控股的企業。按此標準計量,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等四大財閥的資本總額佔全部企業資本總額約1/4,四大財閥下屬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信託公司和保險公司)資本總額則占到全部金融機構資本總額的一半。
財閥

住友(始創於1590年)和三井(始創於1673年)是最老牌的日本家族企業財閥,興起於明治維新之前的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8年)。三菱的起步相對較晚,是從明治初期由岩崎彌太郎所創建的一個海運公司開始的。明治維新之前,日本處於發展緩慢的封建社會時期,三井、住友等這樣已經持續了200多年時間的企業,都是100%的家族所有。完整、嚴格的家族憲章為其企業治理的基本原則。
明治政府為日本的傳統家族企業和當時新興的家族企業成長為大型的財閥企業集團提供了第一推動力,否則難以想像日本的家族企業何以如此強盛,並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的統治性力量。明治維新中,日本政府出資興辦了大量的工礦企業,但這導致了政府的大量負債。為了解決政府的財務負擔過重問題,1880年明治政府大規模,但同時也是低廉地出售“國有企業”。三井、三菱、住友等當時已經有一定實力的家族企業都從中購買了一些重要企業,從而各自掌握了一些日本的重要產業,如鋼鐵、煤炭、水泥、金屬、機械、造船和紡織等等。很多研究日本的學者認為,這是日本財閥的真正“起點”。正是這些產業,尤其是礦山,為這些家族企業的擴張、進入其他領域提供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支撐
如同中國的紅頂商人一樣,財閥家族與明治政府也發展出了類似的一種互相支撐、互相利用的互惠關係。如三井家族通過在最初幾年的困難時期里大力支持了明治維新運動而得到政府的信任,承擔明治政府的金庫代理業務。這使其發展出了龐大的全國性的分支網絡。三井物產,獲得了日本國有煤礦優質煤出口業務的壟斷經營權。當時這些煤出口到中國,利潤十分豐厚,1876年為此建立的上海辦事處就是三井走出日本的第一站。
業務擴張和引入優秀的家族外人才這兩方面的需要,導致這些家族企業開始以組建新形式的企業——公司的方式開疆拓土,從事新事業。開始吸收家族之外的股權資本,包括公眾資本,但是家族保持控股地位。這樣逐漸形成了最上層是家族,家族持有絕大多數股權的財閥總公司(本社),往下是一層、二層、三層,並構成了層層控股的企業金字塔。
開放股權

到了20世紀之後,在不放棄家族對企業絕對控制權的前提下,日本家族企業進行了更多的外部股權融資,以至日本的資本市場得到了高度的發展。1936年,日本公司的股票市值總額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6%。即使是全球資本市場如此發達的今天,也只有美國和英國等極少數國家公司股票價值總額超過了其國內生產總值,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日本歷史上的這種家族企業和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狀態。除了 ​​股權集中度相對還是比較高之外,總體上可以說一種股東至上和股東所有權主導的公司治理文化。
財閥家族除了對本社(就是控制財閥集團企業的總公司)和重要的第一層子公司保持著很高的股權比例之外,財閥整體對下屬企業的控股比例下降趨勢十分明顯。1929-1943年之間,除安田之外,四大財閥中的三井、三菱和住友,財閥整體持有下屬企業股權的平均比例基本都從50%左右降到30%多一點。安田對下屬企業的持股比例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是因為安田在這一期間沒有像其他三大財閥那樣大踏步地發展,其下屬企業數增加很少。不過從四大財閥 1928年時對其第一層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來看,安田已經是最低的,只有48.1%,而三井、三菱和住友對其一級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分別是90.6% 、 77.6%和80.5%。
1945年,財閥被解散時,四大財閥企業集團中,三井和三菱的本社——母公司也都已經不是100%的財閥持有。三井和三菱是家族、財閥的第一層下屬企業和財閥外股東共同持有本社的股份。三井是三井家族持有63.6%的本社(三井合名)股份,加上第一層下屬企業,財閥總體持有64.5%的本社股份。三菱是家族持有47.8%的本社(三菱合資)股份,加上第一層下屬企業財閥總體持有58.6%。這種股權集中控制的程度基本跟當前中國的上市公司差不多,也被認為是開放股權的第一步。直到被解散時,住友和安田的本社股權仍然是封閉的。安田是家族100%持有本社(安田保善社)股權,住友則是家族持有83.3%的本社(住友合資)股權,第一層企業持有另外的16.7%。我們可以按外部人持有其本社股權比例給四大財閥的股權開放程度排序:三菱、三井、住友和安田。財閥下屬子公司和孫公司的股權開放程度要比母公司大很多,就對一級子公司的財閥控股程度來說,由高到低依次三井、三菱、安田和住友。二級子公司——孫公司的財閥控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三菱、三井、住友和安田。
從被解散後的日本財閥企業集團的所有權變化可以看出,日本企業已經呈現出其逐漸開放股權的趨勢。三菱、三井等財閥企業集團也已經開始在母公司層面上擴大所有權開放程度,而對子公司保持著較高程度的股權控制,逐步向現代企業集團的治理結構模式方向轉變。雖然這只是一種假想,實際會如何演變無從考察,不過我們可以簡單地與意大利家族企業做個對比。同樣是戰敗國,二戰前的意大利經濟也是家族企業統治,但是沒有引起美國人的痛恨,因此沒有在二戰後被強行解散。今天的意大利是大家族控制的大公司已經轉為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剩餘的則是汪洋大海一般的中小家族企業。如果沒有解散財閥這一外部施加的激進制度變革,日本大概也基本是這個樣子,可能也就不會有下文要探討的日本戰後這種缺乏真正控制中心和總部的所謂“企業集團”了。
系列企業

日本經濟的另一特點就是企業之間的交叉持股,究其根本,戰後日本銀行主導、法人相互持股這一“系列企業”制度可以說有其獨特的歷史和製度根源。
日本政府的戰時統制經濟措施廢除了家族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甚至一度以戰時法令的形式廢除了股東的分紅權,企業經理直接聽命於政府的計劃官員,按戰爭需要組織生產。這直接奠定了戰後股東退居二線、銀行走向前台、經理和政府官員操控企業的所謂“日本模式”的心理和文化基礎。解散財閥的舉措,進一步割裂了明治維新開始積累起來的日本的股東主權文化和戰後日本企業之間的聯繫。
戰爭和解散財閥作為“外部衝擊”,隔斷了日本的家族財閥企業按照其本來很強的股東主權主義的邏輯和逐步分散股權的路徑,使其未能完成其向現代國際化企業製度模式自然演變的過程,但財閥還是為戰後日本新形成的“企業集團”——系列企業,提供了重要並不可或缺的製度和文化基礎。
戰後日本企業的交叉持股本身有相當一部分直接就是財閥的“遺產”。在主要靠自我融資,資本相對短缺而又要保持控制的情況下,財閥下屬企業之間已經存在著大量的相互持股現象。以被解散時住友的主要企業股權結構為例: 住友銀行除住友家族和住友本社分別持有11.3%和24.1%的股份之外,其他住友公司持有16.7%,這樣合計起來就保持了52.1%的控股權。住友信託銀行的主要股東則是住友銀行,住友家族、本社和其他住友公司是其小股東,總計持有45%。住友起家產業和核心企業——住友金屬礦產的股權控制比較嚴,家族直接持有53.4%,然後是住友本社持有26.6%,加上住友銀行和其他住友公司總計100%,完全為財閥自己擁有。我們從住友的主要企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持股結構 ,而在解散財閥的過程中,只是解散了本社,並把家族持有的企業股份轉賣給了公眾,但沒有涉及下屬企業相互持有的部分。
解散財閥的結果,就是把表3中的住友家族和住友本社兩個集中持有的股東變成了分散持有的公眾股東。公眾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持有大量股份,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就學會做企業的股東。而且戰後日本普通民眾極為貧困,以至1949年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開業之後,民眾蜂擁而至,出售股票,為日本企業增加法人相互持股提供了充分的股票來源供給。正是財閥家族股份轉賣給公眾後股權高度分散所帶來的併購威脅,以及“父母去世了,兄弟姐妹要互相幫助”這一財閥集團企業的文化遺產和經理情感要素等等,共同推動了戰後日本企業的法人相互持股和安定股東制度的形成。以至到了1991年,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合計持有日本公司全部股票的比例達到70%,正好把1949年個人佔有70%的狀態翻過來了。
可以說,交叉持股是戰後日本企業在其獨特的製度、文化遺產和歷史條件約束下所“生成”出來的一種在股權分散條件下,保持企業控制權的做法。我們習慣上籠統地說,英美模式是股權分散而日德模式是股權集中,這是很不准確的。事實上,日本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和英國之外,公司股權分散程度第三高的國家。
為什麼面對股權分散和併購威脅,日本企業走上了交叉持股,而不是像美國企業那樣採取一系列的反併購措施?這除了前財閥企業的交叉持股遺產及前財閥成員企業之間的情感聯繫等軟性因素之外,法規方面的硬性因素,尤其是戰後《反壟斷法》的法人持股比例限制以及《公司法》的禁止企業回購自身股票(1998年修改)等起了重要作用。前者使美國公司抵禦併購威脅的“ 白衣騎士 ”變成了日本公司的“兄弟姐妹眾人齊上陣”,後者則使美國公司化解收購危機的回購股票做法(“綠色郵件”敲詐)在日本變成了必須由“關係戶企業”來做。
看看現代日本所謂六大企業集團的形成和構成,尤其是其中直接起源於財閥,並且延續了財閥商號的三菱、三井和住友,我們可以發現財閥的製度和文化遺產,尤其是前財閥成員企業經理們相互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通常所謂的六大“企業集團”,實際上完全是兩個類型。如果說三菱、三井和住友屬於“父母早亡”之後遺留下來的“親兄弟”們自然團結在一起的,那麼芙蓉、三和和第一勸銀,則屬於模仿前者而形成的“結拜兄弟” 。前三井財閥成員企業經理們是在1946年6月,三井家族委員會剛被解散後馬上就開始了他們定期的“午餐會”。住友和三菱的財閥成員成立其各自“總裁會”的時間也很早,分別是1949年和1950年。相比之下,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新集團”,則是在日本戰後銀行主導的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三和集團是在1967年由44家企業結盟而成,第一勸銀“集團”的形成更晚,它們於1977年由48家企業結盟而成。
“ 財閥遺產”成為了三菱、三井和住友這三大集團比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另外三家凝聚力更強,更像是“一個集團”的根本原因。僅是他們主要核心企業共享來自前財閥、傳承幾百年了的同一“商號”這一點,就是以銀行為中心的新集團所不能比的一大優勢源泉。而且,在成員構成和組織上,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也明顯更為鬆散,主要是以作為其中心的銀行的巨額融資為凝聚,與其說是“集團”,不如說是“互助會”或者“俱樂部”。這三家新集團,最多可以說是一種比較鬆散的金融性的企業戰略聯盟,各有一家大銀行作為戰略聯盟中心企業。日立製作所同時加入了芙蓉、三和、第一勸銀三個集團,這種自身已經成長為日本一個舉足輕重的集團性質的企業,它與其所加盟的“集團組織”之間,只是一種友好關係,目的是為了利用更多方面資源。
走向未來

源自舊財閥的三大集團和以銀行中心的三大集團所共同具有的主要特徵就是主銀行和交叉持股。但是這兩個曾被作為其優勢源泉的戰後日本企業體制的主要特徵,在日本高速增長時代結束和泡沫經濟崩潰之後,都受到了普遍的詬病。這種詬病並不僅僅是來自美國,在日本企業內部,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思和自主改革力量。
正是在缺少股東主權的約束和在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企業大量投資,大量購買地產和股票,吹起了地產和股票兩大泡沫,既葬送了持續幾十年的高增長,也帶來了十幾年的“迷失”和艱鉅痛苦的調整。金融業失敗、製造業保持勝利,這是很清晰的戰後“日本模式”的結局。
事實上,我們以前所熟悉,甚至津津樂道意欲模仿的那些戰後日本企業的傳統體制特徵,從主銀行、安定股東、交叉持股到終身僱傭等等,無一不在逐步地減弱和消解。
從1987-2003年間,股權被交叉持有的日本企業比例從93%下降到了83%,也就是已經有接近20%的公司不存在交叉持股現象。交叉持股所佔的企業股份比例更是大幅度的下降,銀行通過交叉持股持有的企業股份比例從6.70%降到2.99%,產業公司通過交叉持股持有的企業股份比例從10.67%降到了3.76%。與此同時,安定股份佔全部企業股份的比例也在大幅度並逐年地下降。
也許現在就斷言日本以銀行為中心、通過交叉持股所形成的“系列企業”制度或說“關係企業網”已經宣告破敗還為時尚早,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相比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前那段時間來說,銀行在日本經濟和企業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都在下降。從製造業中成長起來的那些新興大型國際化的日本集團企業,已經不再主要依賴銀行融資,而是走上了全球資本市場,通過全球發股、發債來融資,並且由此成長為新型的日本企業集團。日立、豐田、索尼以及東芝、佳能、富士通等等這些真正並且勢力日益強大的日本集團企業,其運作模式已經完全不同於舊式財閥企業,也不同於經典的日本系列關聯企業模式,以至一些日本學者認為研究這些國際化大公司的治理結構已經不能算是研究“日本的公司治理”問題了。
1910年開始創業、1920年正式設立的日立製作所,是原屬舊日產財閥系的企業。日產財閥形成的時間比較晚,與其他日本財閥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從其開始就沒有一個主導性的家族,起步就不是家族企業。近年來,日立的改革步伐很大,日立系統在全球有近20家上市公司,已經整齊劃一地按照2003年日本修正的《公司法》轉變為了外部董事佔1/3以上的“委員會制公司” 。日立製作所自身也是上市公司,並且是在全球主要市場均上市。日立製作所上市的交易所包括日 ​​本國外的5個—— 盧森堡、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巴黎和紐約和日本國內的5個——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和札幌,共計在10個交易所有股票掛牌。日立股東總人數達41萬,外國人持有其股權30%以上。作為日本“國際化”步伐邁得最快、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企業,索尼的股東基礎就更為廣泛了,在日本國內的5個交易所上市,在海外的紐約、太平洋、芝加哥、多倫多、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 (詩人海涅的故鄉)、布魯塞爾、維也納和蘇黎世等11個交易所上市,股東總人數83萬。
日漸分散的股東結構也給日本財閥企業帶來了嶄新的面目,股東的公眾化也已成為日本財閥企業的發展趨勢,而這並不會影響其仍將在日本的經濟版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轉變將更加有利於日本財閥適應新的世界經濟環境,更加靈活地參與國際競爭。

日本四大傳統財閥:三菱三井住友安田
  (1)首先是三菱
  三菱銀行:建立於1919年,在1996年和2004年分別與東京銀行和UFJ控股有限公司合併成為現在的三菱東京UFJ銀行(三菱UFJ金融集團的成員公司),目前為日本最大的銀行。
  三菱商事:建立於1950年,主要從事對外貿易。
  三菱造船:建立於1950年,即現在的三菱重工業。成立之後先後分割出下列子公司: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1921年獨立
  三菱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獨立,日本第四大汽車製造商
  三菱原子力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併入三菱重工業有限公司,核電站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最大的化學公司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著名的照相機公司
  ===============
  詳細點的
  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Asahi Glass Co., Ltd.)
  麒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Kirin Brewery Co., Ltd.)
  新日本石油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Oil Corporation)
  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Tokyo Marine & Nichido Fire Insurance Co., Ltd.)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Nikon Corporation)
  日本郵船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
  PS三菱建築股份有限公司(PS Mitsubishi Construction Co., Ltd.)
  三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Aluminum Co., Ltd.)
  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三菱化學發 ​​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三菱化工機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
  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Gas Chemical, Inc.)
  三菱地所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state Co., Ltd.)
  三菱汽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
  三菱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三菱樹脂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Plastics, Inc.)
  三菱商事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orporation)
  三菱伸銅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
  三菱製鋼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
  三菱製紙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
  三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oration)
  三菱綜合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 Inc)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三菱電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ables Industries, Ltd.)
  三菱UFJ金融集團(Mu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東京UFJ銀行有限公司(The Bank of Tokyo-Mitsubihi, Ltd.)
  三菱UFJ信託銀行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
  三菱扶桑卡客車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
  三菱原料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三菱人造纖維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Rayon Co., Ltd.)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相互會社(Meiji Yasud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日本的六大財閥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的六大財閥控制的經濟,佔日本經濟的多少,中國有哪些企業有六大財閥的身影,三星真的比三井財閥厲害嗎?
 
按投票排序按時間排序

3 個回答


----------------------

日本財團 - MBA智库百科 - http://goo.gl/P38VZN

日本六大財團是“以資本為紐帶”的“財團型”企業集團,其特點是:各成員企業之間呈環狀持股,是“以資本為紐帶”的;但是,各成員企業之間只是一種橫向聯合,主要是為了相互提攜業務,因而它只是鬆散的聯合體;雖然集團也有核心(主要以大銀行和金融機構為主),最高權力機構是“經理會”,但集團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集團本身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

  在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由於財團壟斷性被削弱,日本經濟中又出現了與財團不同的產業型企業集團。產業型企業集團不同於財團,其特點和核心是穩定的超大型企業作為母公司,母公司擁有直接子公司和關聯公司的很大股份,施行垂直領導,很多子公司關聯公司也持有母公司的股份,從而形成了一種緊密和相互持股關係,如豐田日立等集團。由於缺乏金融資本的支持,這些產業型集團中相當部分又是六大財團的企業成員。而在六大財團中,各大成員企業間不存在上下支配關係,是鬆散的聯合體,依靠金融機構和傳統的關係聯結在一起。

 
[]

日本六大財團[1]

[]

三井財團

  政商三井

  三井財團的前身是由三井家族統治的三井財閥。創始人三井高俊於1673年在江戶(今東京)和京都開辦綢緞莊,以後兼營錢莊,從18世紀20年代起開設了以經辦銀錢匯兌業務為主的三井兌換店,成為商業資本加高利貸資本,並資助封建諸侯,替德川幕府包辦匯兌,作為御用特權商人而成為富商巨賈。明治維新時,三井家族轉到朝廷方面,資助新的天皇制政府調度兵糧軍餉,發展成政商,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顧,把持了全國的金融業。在此基礎上,1876年開設了日本第一家私人銀行——三井銀行,創設了三井物產公司。1910年建立了總持股公司,基本形成了近代的三井財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三井財閥成為日本最大的壟斷資本集團。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三井財閥所屬直系和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共達273家。三井財閥在此之後曾一度被解散。20世紀50年代初,由三井銀行發起成立了月曜會,接著以促進三井物產公司的合併為目的而成立了總經理一級的五日會,1960年改名為二木會,逐漸成為三井財團的統籌領導機構。20世紀50年代末,原三井財閥直系、旁系公司以企業集團的新形式集結而恢覆成為大財團。三井財團的經理會成員公司及其子公司和連帶公司共達150多家。

  三井財團核心成員有24家大壟斷公司,其中銀行2家、保險公司2家、工礦企業15家、商社1家、大百貨商店1家、房地產行業1家和運輸企業2家。由這些企業組成的經理會、稱為二木會。“二木會”每月第二個星期四聚會(日語的星期四為“木曜日”),是三井財團的最高領導機構。其中三井銀行、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公司是財團的三大支柱企業,這三大企業的首腦人物形成最高領導核心,對外代表三井財團。除了二木會成員企業外,還有未參加二木會而參加月曜會的16家直系子公司。此外三井財團還通過貸款、持股和人事關係控制著一批旁系公司,其中持股率超過10%的連帶公司達114家。

Image:三井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企业和著名企业.jpg

  化整為零的發展策略

  通過合併和成立一些專業公司,或者在重點地區設立區域性投資公司,形成各自獨立的法人和財務核算實體,實質控制權還是集中於日本本土的商社總部。三井財團的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業背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發達的貿易體系以及占有的豐富資源,在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向著世界微觀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滲透。

  從以下案例中可以看出三井如何化整為零,通過合併重組等形式滲透到各個地方各個行業的各個角落。

  2007年7月24日,中國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與美國西屋聯合體在人民大會堂簽署了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合同。該合同的簽訂標志著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從商務談判階段轉到項目建設和技術轉讓實施階段,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核電自主化領導小組組長曾培炎出席簽字儀式,並會見了日本東京芝浦電氣株式會社副社長兼西屋公司股東董事會董事長庭野征夫、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睿智。

  此前的2006年10月17日,以日本財團為主力的買家出資54億美元收購了核電“鼻祖”西屋電氣,其中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出資41.58億美元,目前擁有西屋電氣77%的股份,美國紹爾集團出資10.8億美元,獲得20%股權,三井財團的另一企業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則以1.62億美元獲得了3%的股權。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是從日本東芝公司,或者說,是從三井手中購買第三代核電設備。

  在東芝2006年開始競標西屋電氣的同時,三井物產在全球市場就已經為大肆收購鈾礦資源而繁忙起來。哈薩克的鈾儲量約占世界總儲量的25%,位居世界第二,2006年2月,哈薩克同三井物產和關西電力公司簽訂合同,建立合資公司“阿巴克”,雙方共同開采哈梅古杜克鈾礦,兩家日本公司各占公司35%的股份。該項目一期投資預計1億美元,2010年之前,“阿巴克”的鈾開采量可達到每年1000噸,將主要銷往日本。

  同年10月,三井物產又與俄羅斯技術供應出口公司簽署協議,開始實施開采雅庫特“南方”鈾礦區的合資項目。雅庫特的埃利孑L斯克礦區被認為是俄境內已探明的最豐富鈾礦區,蘊藏著俄羅斯一半以上的探明鈾礦儲備,將近34.4萬噸。“南方”礦區是埃利孔斯克礦區八個分區中的一個,已探明的鈾礦儲量達25萬噸,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鈾礦之一。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將獲得該項目25%的股份。

  東芝競標西屋電氣和三井收購鈾礦,在很多人看來是兩家公司互不相關的行為,然而一旦知曉東芝與三井密不可分的背景之後,人們就很容易推測出“競標”和“收購”背後的關聯——三井大規模收購鈾礦資源,是為東芝的核電事業提供充足的“彈葯”,三井通過對上游資源的控制,確保了東芝在核能領域更深層次的競爭力;而東芝在核電領域的開拓,更符合三井商社涉足核能、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市場”的發展方向。這個邏輯在“東芝”和“三井”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名稱下被悄然隱去了。

  上下游一體化的控制策略

  三井熱衷於通過各種程度的持股形式,參與和滲透到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中,在保證對資源的充分占有的同時,又通過控制貿易端而獲取利潤的最大化。

  2007年4月,三井物產決定將核能、生物燃料等新興能源從原有的鋼鐵原料/有色金屬本部划出,成立新的能源本部。原有的鋼鐵原料/有色金屬本部改名為礦產/金屬資源本部,將精力更集中於礦產資源尤其是鐵礦石的開采和交易上。日本關西大學經濟政治研究所的教授小松原聰在接受《商務周刊》採訪時指出:“鐵礦石等原材料上游產業,是三井綜合商社海外擴張的重點,這不僅表現在鐵礦及金屬資源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利潤,同時也支撐著整個日本鋼鐵業在全球的翹楚地位。”長期以來,國際鐵礦石價格就是由新日鐵與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以及力拓等鐵礦巨頭談判制定的。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零售研究中心李飛教授在談到三井物產的競爭優勢時曾經指出:“三井物產的優勢之一主要體現在它對商品價格的控制力度上,三井物產力求價格穩定,部分情況下甚至可以控制商品價格走勢。”在價格穩定控制舉措上,三井物產通常採用控股或貿易合作關係來實現,雙方在業務往來中互相照顧與信息共用,互惠互利。三井財團在全球範圍內通過股份投資聚集大量連帶企業,目前持股超過10%的連帶企業已達到100多家,這種持股方式儘管不能完全控制對方,但也使得三井物產可以參與到更多企業的經營活動中去,從而利用自己在信息和網路上的優勢來影響對方。李飛認為:“在部分情況下,三井物產的雄厚資金實力甚至可以控制上游能源產品的價格走勢,從而挾制下游企業。”

  目前,全球鐵礦石的開采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巴西以及印度等國家。在澳大利亞24個主要鐵礦中,日本企業重點投資8家,參股16家。1965年,三井物產開始投資澳大利亞的羅布河鐵礦山。1967年,繼續投資澳大利亞的紐曼鐵礦山。目前,位於西澳大利亞紐曼西北112公裡處的西安吉拉斯礦山和潘那沃尼加的羅布河礦山由澳大利亞力拓公司、三井物產、新日鐵住友金屬工業公司共同擁有和開采。

  在控制核心生產企業的同時,三井還著力打通生產鏈條上的各個輔助環節,以保證自己對整個上游資源領域的駕馭。在與廢鋼、硅錳等其他鋼鐵原材料生產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三井仍然以少量持股的形式進行參與。其中,三井參與了美國的太平洋西海岸回收有限責任公司的廢鋼儲存業務,這一廢鋼出口終端對於亞洲日益增長的鋼鐵需求非常重要,目前,該公司由三井麾下的原材料發展公司全資控股;三井在內蒙古與鄂爾多斯電力冶金有限公司以及日本的JFE鋼鐵公司成立了合資廠,持股比例為25%。該合資廠自2006年7月開始生產,目前的初步年產量已經達到75000噸。

  利用同樣的方式,三井將自己原材料領域的控制優勢,逐漸延伸到了產業鏈的下游——鋼鐵成品的分銷以及物流

  三井的鋼鐵製品本部下屬19個分公司,包括三井物產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新津田株式會社、立臻亞洲有限公司等,與其有股權相關聯的企業包括新日鐵鋼鐵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寶井鋼鐵銷售有限公司等16家。鋼鐵本部的產品通過這些子公司和關聯公司的貿易網路,被廣泛用於汽車、電子、運輸建築以及能源領域。以立臻亞洲為例,2004年1月,三井將自己收購的豐隆亞洲的鋼鐵結構部門與立臻鋼鐵材料合併成為立臻亞洲,目前主要客戶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中國以及印度等國家的海事與海外工程建築商,因此三井收購立臻亞洲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亞洲市場對鋼鐵批發業務不斷增長的需求

  事實上,根據三井鋼鐵製品本部首席運營管渡邊清貴的介紹,三井已經超越了僅僅提供分銷服務的功能。例如,鋼鐵產品部在全球建立了很多鋼鐵服務中心、鍍鋅鋼鐵廠以及鍍錫廠,以滿足汽車、電器以及大型電子機械的需求;同時三井還提供各種附加服務,包括IT設備和系統的安裝,以及SCM(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

  全球貿易網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以綜合供應鏈管理為特征的物流體系,以及強大的信息搜集系統,正是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得以高效運轉的關鍵所在。

  軍團化管控手段

  組織形式軍團化,三井與其說是財團,不如說是軍隊來得更合適些。在人類歷史上,最有效率和力量的組織形式當屬軍隊,與之相比,三井財團有很多共同之處。三井財團的員工常常自稱“我是三井的人”,以表示自己的驕傲和忠誠,這種“愛社精神”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愛廠如家”,更像是士兵對於軍隊的歸屬意識。從企業的角度看,三井財團的企業分佈在眾多不同的行業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各自的行業內拓展著財團的勢力。在財團權力體系的最高層,是由各下屬企業高層領導組成的二木會,它就是三井的權力核心。三井財團的組織形式十分類似軍隊中的集團軍群。此外,三井財團的情報體系極其龐大,在經濟和商業方面的情報能力完全可以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媲美。不難看出,一旦戰爭爆發,三井財團可以迅速地轉變為一個提供全面後勤保障甚至直接協同軍事行動的軍事實體。遺憾的是,普通的中國人幾乎沒有意識到日本財團作為準軍事組織的本質。

  強調增強靈活性

  發展趨勢是增強靈活性。三井財團的發展趨勢通過三井商社可見一斑,三井商社極力增強靈活性避免大企業病,三井商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前任社長上島重二曾經回答到:“商社如果是一種比較僵硬的或者說很固定的組織的話,將不會取得成功。再進一步講,像生活在海上的人那樣,或者像軟體動物一樣隨時變化,適應水來改變自己的形狀,來與人、資源資金等進行交往,這是必要的。”

  上島重二道出了綜合商社真正的競爭優勢所在——靈活性。化身於封建家族而來,又與財閥有著密不可分關係的綜合商社,伴隨著日本經濟經歷了瓦解、復興、重組、停滯等各種歷史歷程,然而其屹立不倒,且仍盤踞稱雄於全球經濟的主要原因,在於綜合商社不斷適應著國內外經營環境的巨變,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不斷尋求變化,深謀遠慮,做出快速反應和有效佈局,從而才能夠獲得微觀經濟世界的“王者之位”。

[]

三菱財團

  海運起家的大財團

  三菱,可以說是日本的代表,起始於明治時代初期,創始人岩崎彌太郎。該財閥起始於岩崎彌太郎創立的三菱商會,之後獲得了政府的保護,從而得以獨占日本的海運業。1893年設立了三菱合資公司。該公司後通過持股方式設立了眾多子公司,逐漸進入造船業、採礦業、鐵路運輸業和貿易業等行業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聯合國最高司令官的命令,三菱財閥被迫解體。但此後該財閥仍以三菱集團的形式得以延續。

  三菱財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岩崎彌太郎在土佐藩經營的運輸業務。岩崎彌太郎在1870年擔任土佐藩在大阪市西區堀江設立的土佐藩藏屋敷(負責儲藏並販賣來自各地方大名的貨物的組織)中99家商會的領袖。次年,日本實行廢藩置縣,99家商會成為個人企業。於是岩崎彌太郎從土佐藩購買了三艘船隻,在1873年設立三菱商會,開始經營海運(後發展為日本郵船)和商貿(後發展為三菱商事)等業務。

  此後,三菱商會將總部遷至東京,改名為三菱汽船會社和郵便汽船三菱會社等。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海運業,當時將外國公司和中小型運輸企業逐漸掃除,取得了日本海運業的壟斷地位。然而,不滿於三菱的壟斷和專橫的涉澤榮一和井上馨等人為了對抗三菱,從政府獲得資金,與其他反三菱勢力合作,在1882年7月成立了共同運輸會社,從1883年開始經營海運業務。三菱希望通過降價來打敗共同運輸,但是由於後者獲得了政府的支援,同樣採取降價策略進行對抗。經過兩年間慘烈的價格戰,三菱公司的實力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當時的政府認識到這種不正當競爭的危害性,於是介入兩者的競爭,通過斡旋,將三菱公司與共同運輸進行平等合併,在1885年成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運輸企業——日本郵船會社。三菱財閥雖然失去了其核心產業海運業,但是依然通過人事掌握了日本郵船的經營實權。

  1885年彌太郎去世後,其弟岩崎彌之助繼承了財閥的經營大權。岩崎彌之助將公司改名為“三菱社”,並將1881年收購的高島煤炭和1884年租借的國營長崎造船所(後發展為三菱重工業)作為財閥的核心產業,試圖東山再起。

  此後,財閥不斷擴大煤炭和採礦業的範圍,併在1887年從政府收購了長崎造船所,不斷擴展造船業。還在1885年收購了第一百十九國立銀行,開始向金融業延伸。1887年設立了東京倉庫。

  根據1893年頒佈施行的日本商法,三菱社改組為三菱合資會社。同時,彌太郎的長子岩崎久彌就任三菱合資的第三代總裁。當時公司設立了總務、銀行、營業、煤炭、礦山、地所等各個部門,實行分權體制,另外也擴大了長崎造船所,還設立神戶、下關造船所、麒麟啤酒等企業,進一步擴大了財團的經營規模。

  1916年,彌之助的長子岩崎小彌太擔任第四任總裁。財團廢除了部長制,根據行業設立了擔當事務理事。

  1917年,成立了三菱造船、三菱造紙,1918年成立了三菱商事、三菱礦業,1919年成立了三菱銀行,1920年三菱造船分化為三菱內燃機製造和三菱電機等子公司。此後,隨著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國內的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二戰結束後,根據聯合國的方針,日本財閥全部被迫解散。三菱重工業、三菱化學等都被分割成三個公司。當時正病危的小彌太宣稱“我們最大限度地盡了國民的義務,回顧過去,並沒有什麼慚愧的事情”。然而,此後三菱財閥的各家公司依然藕斷絲連,1954年,三菱財閥的主要企業的總裁董事長等人為了互相交流信息和聯絡感情,開始成立三菱星期五會等非正式組織

  與二戰前以三菱總社為核心的三菱財閥不同,戰後三菱系列的各家公司之間成立了平等的三菱集團。然而該集團的凝聚力比其他財團要更為緊密。尤其在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三菱集團內的核心企業為日本的重化學工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進入2l世紀,三菱集團仍擁有東京三菱銀行和東京海上火災保險等優質企業,另外還包括三菱汽車明治安田生命保險等出現了若幹問題的大企業。

  在日本人和亞洲各國看來,三菱財團依然保持著支持日本軍事和國防核心企業的形象。

  三菱建立了“金曜會俱樂部會議制度”,每月第二個星期五集團各所屬企業負責人聚會,增進瞭解和支持,日語星期五為“金曜日”商討並決策重大問題,然後分頭去辦。

  在日本的六大財團中,三菱財團實力最為雄厚。其中三菱重工,三棱制鋼,三菱化工,三菱電機等都是全國同行業一流企業,在世界同行業中也名列前茅。

Image:三菱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和知名企业.jpg

  軍工三菱

  三菱旗下的三菱重工一直是日本重要的軍火供應商,在二戰時期為了支持政府對外作戰。“三菱”與日本政府和侵華戰爭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三菱”也脫離不了與侵華戰爭罪行相關的責任,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是配合日本侵略中國調查中國資源。在日本侵華戰爭中,三菱派出大批情報人員,打著學術的幌子,對中國各地的資源財富進行調查。當時日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用於製造軍火的金屬,三菱的情報對日軍進行有目標的資源掠奪大有幫助。

  二是參與掠奪中國資源。其中一例是三菱配合日本帝國主義推行“以戰養戰”的陰謀,在日軍侵占中國淮南後,掠奪淮南的煤炭。1938年6月29日,日軍特務部淮南炭田調查隊來淮南煤礦進行第一次調查。8月25日,日本鐵道省調查團、三井及三菱調查班等,用1個月的時間對淮南煤礦又作了詳細調查。9月21日,大通煤礦交給日本壟斷集團三菱飯冢炭礦經營,淮南煤礦局(九龍崗礦)交給三井礦業公司經營。11月27日,日本人開始掠奪開采。1939年4月21日,日本興亞院在華聯絡部將兩礦合併改為“日華合辦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直接在日本侵華軍軍部控制之下。總公司設在上海,併在淮南設立“淮南礦業所”,所長川口忠,大通礦長進上誠,九龍崗礦長藤義魂。所謂“日華合辦”,只是一種強盜式掠奪的代名詞。從1938年6月至1945年9月,日本人經營“日華合辦淮南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的7年,掠奪和斷毀丟棄的中國煤炭資源達1230萬噸之多,回采率不及40%。日本侵略者強盜式的做法,嚴重破壞了淮南煤田。

  三是掠奪中國文化典籍。位於東京文京區的日本著名東洋文庫,便與三菱財閥密切關係。東洋文庫與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園林六義園相連。1917年,曾任“中華民國”袁世凱大總統府政治顧問的澳大利亞人莫禮遜歸國,他把在北京等地收藏的大批珍貴中外書籍,轉賣給日本三菱財閥巨頭岩崎久彌。岩崎久彌建立東方學圖書館。1924年,便由他發起成立了財團法人東洋文庫。

  四是參與日本侵略者對中國實行的“鴉片戰略”。據日本學者江口圭一發現的“蒙疆”官員檔案顯示:僅1939年,偽“蒙疆聯合政府”的鴉片稅收入就達到1043萬日元,摺合當時的250萬美元,占其年收入的36%。日本成立了“兒玉機關”和“里見機關”等專門的秘密機構,具體負責對各個地區的鴉片分配。三井商事和三菱商事也參與進來,負責從中東等地進口鴉片,鴉片成了日本政府、軍部、財閥、特務機關共同的牟利渠道,甚至連天皇的侍從武官也經常問起此事。

  五是涉及侵華戰爭期間的擄掠和奴役華工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尤其到了侵華戰爭末期,日本為解決國內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問題,強行從中國擄掠勞工到日本從事重體力勞動。當時,日本有135個礦業企業役使了中國勞工,被役使的中國勞工的總人數近4萬人,其中有6000多人不堪奴役,客死異鄉。戰後,日本強徵中國勞工的有關資料一直被日本政府作為絕密文件來處理,從未對外公開。直到1993年,日本外務省一份記錄國內各地就業情況的文件被公佈於世,日本政府才在國會答辯中首次承認“國記憶體在半強制性質的中國勞工”,但是卻否認政府對此事負有責任。

  2004年,二戰時山東勞工魏光榮等7人狀告日本政府及加害企業三菱材料公司訴訟團結束庭審,回到濟南。60年前,他們和另外200餘名山東勞工被日軍強行擄去,從青島上船運至日本三菱礦業所開采銅礦。該案是山東勞工第一次大面積起訴日本政府和企業。

  三菱財團與軍工相關的企業有以下這些。

  戰機製造商: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航空工業、東芝公司、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

  引擎製造商:石川島播磨重工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

  軍艦製造商:三菱重工、住友重工、住友機械、日立造船、三井造船、石川島播磨重工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二研究所。

  導彈製造商: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東芝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三研究所。

  坦剋制造商:三菱重工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四研究所。

  戰車製造商:三菱重工、豐田汽車、日野汽車、五十鈴小松製作所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四研究所。

  雷達製造商:三菱電機東京計器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二研究所。

  火炮製造商:三菱重工、神戶制鋼所、住友機械、日本制鋼所、豐和工業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火箭製造商:三菱重工、日本制鋼所、大金工業、日產汽車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軍用彈道電腦製造商:三菱電機。

  軍用通訊產品製造商:三菱電機。

  裝甲防彈鋼板製造商:三菱制鋼。

  火控製造商:三菱電機、日本電氣

  火藥製造商:日本油脂、日本工機、旭化成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炮彈製造商:大金工業、小松製作所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機槍製造商:住友重工、豐和工業、日本工機、日特金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引信火工品製造商:理光、細谷火工、日本電子機器。

  步槍彈製造商:旭精機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一研究所。

  激光測距儀製造商:日本電氣。

  軍用戰機隱身塗料製造商:TDK

  關聯支持

  三菱集團有一些關聯公司和社會團體作為外圍,包括:

  “IPTalk”集團(從事電話卡業務)、熱海陽和洞(岩崎小彌太紀念館)、MT保險服務有限公司、關東閣(一家利用岩崎家族故居改造的酒店)、小岩井農牧、湘南郊區俱樂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綜通集團(主要面向東京三菱銀行的物業管理公司)、大日本塗料、Dia高齡社會研究財團、鑽石家庭俱樂部(由金曜會29家企業共同出資建設的婚介機構,主要面向集團內部服務)、千歲興產、東洋文庫、丸之內Yorozu(一家從事房地產中介和廣告代理的公司)、三菱金曜會(三菱系29家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聯誼機構)、三菱俱樂部、三菱經濟研究所、三菱廣報委員會、三菱財團、三菱CC研究會(IT業研究機構)、三菱社名商標委員會、三菱市場研究會、三菱養和會(一家以運動、健康為主旨的俱樂部)、LEOC日本(從事醫療和公司食堂管理的公司)。

  可以看出,通過大集團的協作和分工,三菱重工能夠從兄弟企業和團體獲得資金、技術、原材料、上游產品、金融服務銷售等多種支持。這對於企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

住友財團

  日本軍國主義的追隨者

  關於住友的起源時間有兩個版本:《日本的企業集團和系列關聯公司》一書說是1690年,而格拉克所著《聯盟資本主義——日本企業的社會組織》一書說是1590年,並且含有1590~1690年的一些簡要歷史。根據各種資料,包括住友商事網站,大致可以理出如下一個邏輯上比較一致、基本可以確信的有關住友起源和早期成型過程的說法。

  17世紀時期,住友政友(1585~1652年)在京都創辦的經營“書物和藥”的商店——富士屋,二是大概同期,住友政友的姐夫蘇我理右衛門(1572~1636年)在京都創辦的銅精煉和銅加工店——“泉屋”。蘇我理右衛門因發明瞭一種從粗銅中提煉銀的技術而生意興旺。泉屋的標誌於1885年成為住友的註冊商標,至今仍被住友集團和其核心企業作為標誌。也正是這個“泉”分拆而成為今日住友企業集團“白水會”名稱的由來。住友政友的長子住友友以在大阪經營了一個泉屋的分店,隨著大阪取代長崎成為日本的主要商業中心,住友友以的泉屋最終吸收合併了住友政友所創辦的富士屋和由蘇我理右衛門創建,由其次子所經營的京都的泉屋。

  住友友以於1652年成為住友家族的首腦,並使住友和蘇我兩家的產業合為一家,可以說是住友企業集團的真正創始人,或者說第一位最重要的人物。住友友以在大阪建立的煉銅廠,在整個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7年)的200多年中一直保持著日本煉銅工業中心的地位。並且直到近些年,大阪仍是住友集團的“大本營”,住友集團的“三駕馬車”——住友銀行、住友金屬工業和住友化學工業等三家最核心的企業都在大阪。

  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並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於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間統治日本長達200多年的德川幕府。當時,該家族的掌門人自豪地宣稱,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銅出口商。

  19世紀中葉,日本市場逐步對西方開放,住友商社也更為廣泛地在冶鋼及煉鋼等領域發展起來。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

  20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

  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集團。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經濟上的影響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隨著戰後日本經濟的複蘇,住友財團又東山再起,日益發展壯大。從那以後,住友商社更加廣泛地參與國際間金屬、機械石油、化工、食品紡織等領域的貿易活動,成為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及日本六大貿易商之一。

  住友的最高議事機構為前述的白水會,住友財閥起源的“泉屋”的“泉”字分拆為“白水”。

Image:住友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和知名企业.jpg

  住友發展特點——做大主業、收購兼併、填補空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占領當局解散財閥時,住友財閥除住友合資公司被解散外,集團產業都被保存下來,因而其損失遠沒有三井等集團那樣大,其複活與發展也是H本財閥中較早、較快的。

  20世紀50年代初,以住友銀行為中心,通過舊財閥系統企業的負責人組成的白水會複活起來。住友財團進行複活起來的方法,基本上和其他財團一樣,是通過核心銀行金融控制、相互持股、人員派遣以及共同出資興辦新興、缺門企業等方法來進行的。住友集團在複活和膨脹過程中,呈現出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自己的支柱企業穩步發展、壯大,如住友銀行經過激烈的兼併和競爭,其存款僅次於富士銀行而躍居日本商業銀行的第2位;日本電氣的電子電腦占據H本市場第1位,住友化工超過主要競爭對手三菱化成公司而居日本化工業第1位,住友金屬礦山繼續壟斷銅業市場,住友電氣工業的電線生產占日本市場第一位,住友金屬在鋼鐵領域進展順利。

  二是通過投資手段,滲透和兼併其他企業而壯大自己——住友水泥公司兼併後成了日本最大的水泥企業;或擴大已有的主力企業——如擴建住友重機械公司;或是通過吸收股份來壯大資本與技術實力——日本電氣和住友電氣工業分別向美國的西方電氣公司轉讓了10%的股份,英國鄧祿普公司在住友橡膠工業公司中掌握43.8%的股份。

  三是填補本系統的空白產業領域,如新建住友商事公司、住友原子能公司等。這其中,1952年建立的住友商事公司為整個集團的營銷發展,為集團內企業之間的經營與技術合作,提供了有效的渠道

[]

戰後新興三財團

  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三和、第一勸銀是日本著名的“六大巨頭”,前三者是直接繼承二戰前財閥譜系的集團,大約在20世紀50年代前後形成;後三者是在戰後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以主辦銀行為中心,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形成。

[]

富士財團

  芙蓉財團又稱為富士財團。芙蓉與三菱、三井、住友比,芙蓉集團比較鬆散,前身是安田財閥。安田銀行於1948年改名富士銀行,進而和日產、根津、淺野、大倉、大建等舊財閥系企業,以舊安田財閥系的富士銀行為中心,組合而成。集團內核心,企業包括舊安田財閥系的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安田信托銀行、昭和海運、東京建物、安田生命保險等;舊日產財閥系的日立製作所、日產汽車和日本油脂等;舊根津財閥系的日清紡、日清制粉、東武鐵道和日本精工等;以及舊淺野系的NKK和京浜急行電鐵等;舊大建財閥系的丸紅(綜合商社);以及舊大倉財閥系的大成建設等等。富士財團派系眾多,成員複雜,組織較鬆散。

  參加“芙蓉會”的有29家企業,其中著名的有富士銀行、安田信托銀行、安田海上火災保險公司、安田人壽保險公司等4大金融機構,還有日產汽車、日本鋼管、久保田鐵工公司等巨型企業以及綜合商社丸紅公司。

  富士的最高議事機構為芙蓉會。

Image:芙蓉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和著名企业.jpg
[]

三和財團

  三和財團也是一個比較鬆散的組織。起始於1967年44家成員的結社,以日本網點最多的三和銀行為中心。三和銀行處於大阪,主要集結了日本關西地區的企業。三和銀行誕生於1933年,由三個小銀行合併而成。

  著名企業有雙日(日商岩井、日棉),日本聯合金融集團(UFJ),三和銀行,日本通運日本電信電話(NTT),夏普,日立造船,東洋信托銀行,日本生命保險,伊藤火腿,三得利。

  三和的最高議事機構為三水會,每月第三個星期三聚會(日語星期三為“水曜日”)。

Image:三和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和著名企业.jpg
[]

第一勸銀財團

  第一勸銀集團與芙蓉集團、三和集團一樣,主要是以第一勸業銀行的巨額融資為凝聚,由48家企業為成員成立三金會而集結起來的。第一勸銀集團的集結時間是六大集團中最晚的,1977年形成三金會以前,有古河電工和富士通的古河三水會,川崎制鐵等的川崎睦會,第一勸銀、本州製紙等的十五社會等等。第一勸銀集團中有伊藤忠商事、川崎制鐵、古河電氣工業和富士通等四大企業核心企業。其他核心企業還有日產火災海上保險、大成火災海上保險、富國生命保險、朝日生命保險、清水建設、川崎汽船資生堂、西武百貨店、日立製作所、富士電機、王子製紙、旭化成工業、神戶制鋼所等等。

  第一勸銀的最高議事機構為三金會,每月第三個星期五聚會(日語星期五為“金曜日”)。

Image:第一劝银财团中入选2007年财富500强的核心和著名企业.jpg

 

[]

日本財團的發展特征與重組

[]

從財閥到財團的演變

  日本在二戰前的財團被稱為財閥,是明治維新後因政府的扶植而逐步發展成的具有壟斷性質的大型控股公司(也被稱為財閥康采恩)。這些以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結合的財閥,形成於日本的產業革命時期,在國家的扶持和保護下,主要出現了十幾家財團,其中最有實力的是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家,通稱日本的“四大財閥”。二戰後,美國政府為了自身經濟利益,以反壟斷為名,對舊財閥實行了抑制政策,解散了日本的財閥組織,但保留其銀行組織的存在。從 1951年開始,美國出於冷戰的需要,又逐步採取了扶持壟斷資本的政策,促使日本的財閥組織重新組合。

  由於1953年對“禁止壟斷法”的修改,放寬了持有競爭關係的公司的股份及兼職的限制,如金融機構持股限制由5%擴大至10%,緩和了對卡特爾的限制等。在新的政策環境下,舊財閥的金融機構重新聚集了原來的下屬企業,以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高度融合為基礎,演變成日本的新財團。其中以三井、三菱、住友、芙蓉、第一勸銀、三和等六大財團最為龐大,從而構成日本著名的六大財團型企業集團。三井財團、三菱財團、住友財團是在原三井銀行、三菱銀行、住友銀行的基礎上,聯合原財閥的一些企業再加上一些新加入的企業組合而成;而芙蓉財團三和財團第一勸銀集團沒有以前的銀行組織基礎,是分別以富士銀行、三和銀行、第一勸業銀行為中心聯繫其它企業組成的新財團。

  經過此次重生,日本財閥的封建性和封閉性都極大的弱化了。新形成的六大財團相對於舊財閥,最為顯著的特點是以金融機構為中心,財團內各企業環形持股,即銀行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交叉持股;同時,其民主性、開放性和競爭性都有所增強。各財團的形成的重要標誌之一是“社長會”的成立,社長會是財團主要成員企業最高負責人組成的集團最高協調機構,事實上具有類似“大股東會”的性質。各財團社長會的名稱各異,成員企業間就重大問題通過社長會協商解決,社長會也是研究財團重大經營戰略的中樞機構,但它不具備強制約束力。

[]

日本財團的主要特征

  日本財團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金融制度,主要包括主銀行制度和相互持股制度,這兩種制度是在日本特殊的歷史進程中生成和發展的,日本財團金融制度的形成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1、主銀行制度

  主銀行制度是企業與銀行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是銀企之間通過長期交易形成的一種慣例。在銀行與企業的融資交易中,主銀行的融資額最大,這是主銀行制度的定量特征,這一特征使銀企雙方間確立了重要的交易關係。日本財團中的主銀行是借款企業的主要資金供給者,是企業結算的中心銀行,通常也是企業的主要股東,向企業派遣重要職務的人員。主銀行制度中,主銀行和企業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係不是以合同形式明確地規定的,而是雙方預設的。銀行幫助企業穩固其經營權,在企業經營業績惡化時,企業將經營權移交給銀行,由主銀行負責進行救助。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主銀行關係不斷擴展,在企業融資和企業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相互持股制度

  日本六大財團的成員企業之間實行圓環形相互持股,這種持股關係使財團各成員企業之間的資本聯繫得到空前加強,是財團賴以存在的重要基礎和最強有力的結合手段。相互持股比率是衡量財團凝聚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不僅銀行、信托保險等金融機構持有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股票工業和商業企業也持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股票。相互持股比率越高,財團的凝聚力也就越強。從股票持有關係看,財團內各企業的股票都被對方相互持有,而不是一方單向持有,這也是日本財團的一個顯著特點。日本財團內部的相互持股是日本長期以來禁止持股公司存在的一種變通形式,以法人持股代替過去自然人的家族財閥持股。20世紀90年代,日本六大財團的內部平均持股比率為55%左右。

  3、人事派遣制度

  除了主銀行制度、相互持股制度,日本六大財團還存在系列融資和人事派遣等特征,以加強企業之間的人事結合。一般主要是由銀行、綜合商社向各大企業派遣高級職員,如銀行向其融資數額和持股份額高的企業派遣職員擔任企業的重要職務,以保障銀行的債權和對該企業的經營決策權。企業為加強同銀行的密切聯繫、保證其資金來源的穩定和貸款,也願意接受銀行所派人員,並委以重任。同時,由於工業企業有時也是銀行的股東,工商企業也向銀行派遣人事,對銀行施加影響和控制。

[]

日本現代財團體制形成及發展

  日本現代財團體制形成於戰後日本經濟複蘇時期,之後日本分別經歷了4次經濟蕭條。它們分別是1964年日本舉辦奧運會後,日本經濟從假象的繁榮墜入了急性蕭條之中;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日本工業帶來了非常大的衝擊,當1973年原油價格上漲三倍的時候,日本真實的GDP增長率從60年代的10%降低到1974年的負增長,並且隨後出現了4年的經濟蕭條;1985年7月發生的日元風暴中,日元在廣場協定簽署後的兩周內升值了100%,這導致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幾乎是一夜之間,日本的產品就在國際市場上變得昂貴了,日本的工資水平達到了世界最高,這使日本經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日本,日本財團的根基主辦銀行受到極大的打擊,經營環境逐步惡化,不良債權越積越多,利潤率不斷下降,壞賬總額曾高達73萬億日元(約合 6500億美元)。

  競爭的實質,“商權”之爭

  這4次經濟蕭條,幾乎是每隔10年發生一次,這不僅是經濟周期性變化的結果,同時也是國家和國家較量的產物。日本經濟崛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伴隨著激烈的競爭和爭奪,其慘烈程度不亞於在戰爭中的拼殺。貿易立國和製造業立國的國策在實際的執行過程就體現在“商權”的爭奪上。這個“商權”爭奪的具體體現就是不放過從上流的資源到下流的市場整個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

  日本財團的核心企業——綜合商社在這個“商權”爭奪戰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綜合商社在貿易投資、金融、人才、情報和物流發揮著綜合機能的特殊作用,實質上成為財團內部乃至日本社會實質上的經濟總參謀部。在日本企業進行海外擴展的過程中,綜合商社一定是最先進入某一市場的,它的一個最重要的職能就在於打開當地的“商路”,進而控制“商權”,為製造業企業的進入開路。

  以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三井物產為例,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進入中國以來,三井物產總投資額達到4億美元左右,參與投資的企業有152 家,但其在華的業務量只占其全球業務量的8%左右。對於三井物產這樣的跨國巨頭來講,4億美元的投資額顯然不算很大。但三井物產這樣的大型商社,其實是一個投資放大器,4億美元的直接投資至少可以帶動40億美元的投資。三井物產有自己獨特的投資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很少有自己百分之百投資的項目,大多數項目都是攜其成員企業一同投資。

  三井物產基本沒有自己品牌的產品,但集團當中有很多世界性的大企業,豐田和東芝這樣的日本跨國公司都是三井財團的成員,三井甚至把美國通用和中國寶鋼這些日本之外的大公司也視為自己的成員單位。歐美的投資往往是直接投資獲取利潤或者靠資本培育來賺錢,三井物產對企業的投資與歐美金融機構的理念完全不同,三井物產的投資很少會控股,往往是帶著它的成員企業共同投資。三井物產更加重視的是與企業建立商業伙伴關係,投資往往是長久的,是戰略性投資。對三井物產的投資來說,利潤是第二位的,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係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他們的投資回報也是長期的,也可能是間接的。

  作為製造業企業的引路人和產業的組織者,綜合商社幾乎所有可以想到的生意都會做。用三井物產中國副總代表魏林的話來說:“問我們做什麼,不如問我們不做什麼。我們不做毒品、不做武器彈葯這些違犯法律的事,但是其他的只要有機會我們都可以做。”“商權”一旦掌握財團的相關製造業企業就蜂擁而入占領市場,日本的汽車、電器、電氣、半導體等產品能迅速占領歐美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此,控制“商權”是日本財團駕馭日本經濟的重要砝碼。

  轉型創造新生

  製造業的成本最主要的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人力成本,二是原料成本。日本企業正是利用財團掌握的“商權”,把大量資產和生產能力轉移到人力和原料成本很低的東南亞國家。日本綜合商社、大型製造業企業和主辦銀行對東南亞國家進行了大量投資,這裡需要提到的是日本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通過相關財團的主辦銀行和金融機構借貸實現,這和歐美國家的企業通過股市融資不一樣,所以說日本經濟的命脈(金融危機前)在於各大財團的主辦銀行。

  伴隨著日本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發展,日本金融業在大藏省“護衛艦隊”(各大金融機構和法人企業互相持股穩定股價)保護下,一路順風而行,主辦銀行以其穩定、安全和高效率成為信譽優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性大銀行,銀行破產幾近神話。但是隨著日本對外投資的加劇和西方各國對日元匯率的操縱,“護衛艦隊”體制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弱點。

  1997年開始的東亞金融危機才是真正動搖日本根基的“巨大危機”,不過日本企業畢竟實力雄厚,靠著財團內部的互相扶持和政府的金融改革,日本經濟才慢慢地轉危為安。為清理呆賬壞賬,日本政府通過“金融再生法案”,由政府註資給銀行體系,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對破產銀行實行國有化,另外保護銀行儲戶的利益。此項軟中帶硬的舉措和改革,可以從根本上改變金融局面,為銀行業複蘇創造先決條件。另外,日本銀行業內加速合併或組成聯盟,現在已經形成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瑞惠金融集團

  儘管組成聯盟並不能減少壞賬、提高資本充足率,但卻可以通過精簡機構、優化人員配置、合併業務、調整經營策略等方法獲得成本效益,使銀行整體規模加大和承受壞賬的能力有所加強。重組後的銀行集團將加快從“穩定持股”向流動持股轉變,同時也從“保護型”的協調競爭向“開放型“的競爭轉變。

  進入21世紀,日本經濟獲得了複蘇,很大程度得益於“中國特需”,日本在全球的跨國經營活動重點正在向中國轉移,錶面看為中國經濟註入了新的資本,實際上是加強了對中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控制力。隨著財團內部大型製造業成員營業額和利潤的增加,主辦銀行的貸款和壞賬問題也不斷得到解決。日本已經毫無疑問地鞏固了多年來世界第一債權國的地位,伴隨著其海外資產不斷壯大,它正在向著金融帝國的目標邁進。

  在日本的大財團體制的支持下,很多日本大型製造業企業在過去幾年所謂的經濟低迷階段實現了在全球範圍內的大肆擴張。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日本企業逐漸消化了IT技術和數字技術,應用於其具備優勢的製造業中,為這些企業創造了巨額利潤。同時也刺激了日本製造業設備的升級換代,進一步確立了它們在全球的競爭優勢。藉助知識產權的保護,日本製造業通過跨國經營的產業分工,將核心技術牢牢控制在手的同時,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土地優勢,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家電產品領域和汽車產業中的領導地位。

  日本改變了過去那種鋒芒畢露的競爭態勢,正在以一種悄無聲息的方式追趕美國的信息技術,並且確立了從“科技立國”向“知識產權立國”的戰略轉變。同時,日本謹慎而有序地進行著新的經濟制度調整,主要表現在各財團主辦銀行間的合併和綜合商社的轉型,不斷強化對全球資源和物流的控制。經過一段時期相對低迷階段,日本經濟於2003年顯示出了新的活力,並顯示出再次崛起的勢頭。

  日本特有的“儒家資本主義”崇尚創造價值而非“金融資本主義”掠奪式的賺錢,對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建立強大的製造業無疑是在創造價值,更重要的是強大的製造業是任何國家崛起的根本,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都經歷了這個過程。金融工具是無法取代實物商品,金融業的發達與製造業的低迷是不可能長期共存的。如果一個國家偏重於靠金融獲取利潤而忽視通過製造業創造價值,那麼這個國家經濟的根基是相當不穩固的。

  他山之石

  金融危機以後,日本經濟陷入真正的低迷,2001年4月小泉內閣上臺以後,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以及銀行不良債權問題日益惡化,日經指數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8日更是跌到了7067.88點的低點。但是從2003年開始的4年間日本經濟從調整期向上升期轉變,截至去年10月,日本景氣恢復已持續了4年10個月。

  日本各大企業抓住美國和亞洲經濟強勢增長契機,在營業銷售和利潤均實現“大豐收”,如豐田汽車、松下電器、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佳能任天堂等企業的經營業績都再度刷新曆史紀錄。彙總日本各大上市企業新近公佈的2006年度上半年(4至9月)的財務決算報告顯示,製造業平均銷售額增長 10.3%,純利潤增長27.2%。非製造業的平均營業額和純利也分別增長10.3%及23.2%。其中,豐田汽車、三菱商事和三井物產在利潤排行榜位列三甲。需要強調的是,這三家企業都是傳統的財團企業,其中兩家更是財團的核心綜合商社。

  作為日本財團的核心的五大綜合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丸紅在2005年度純利潤合計為9300億日元,較2004 年度大幅增長83%,與日本四大鋼鐵企業的利潤總和9230億日元並駕齊驅。利潤大幅上升,一方面是由於世界能源價格上漲,五大商社積极參与海外能源項目獲利頗豐,如三菱商事在澳大利亞的煤炭項目獲利達1000億日元,住友商事參與北海油田開發,使其全年利潤達到1650億日元;另一方面,機械設備和不動產在2005年度也行情漸好。

  在強大的能源供應壓力下,日本財團旗下的各大公司對節能技術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並且轉向附加值更高的產品的生產。石油危機成了日本在節能方面取得全球領先地位的催化劑,這一領先地位的獲得曾經使許多產業受惠。石油危機還促使日本進行創新併在先進技術產業(如汽車製造業和電子消費品製造業)立足。結果在電視機的生產方面,降低能源消耗的渴望促使日本製造商較早地從真空管轉向晶體管,這一轉變還帶來了其他的許多好處,如產品的可靠性、多功能性和易生產性。

  日本在金融危機以後加速處理不良債權、加大金融業的改革重組,銀行效益有了明顯改善。據統計,日本六大金融機構2005財年中期的稅後純利估計達到1.4萬億日元,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東京股市日經平均價格指數也在2006年11月突破14000點重要關口。

  無疑,日本在戰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走過了”無艱不商“的心路歷程。21世紀的今天,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在經濟上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同時這種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

[]

日本財閥治理文化的變遷

  明治維新(1868年)讓日本走上了興盛之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為止,主導日本經濟的主角是財閥企業。

  二戰結束後,美國占領軍認為推動日本走上軍國之路,併為戰爭提供了經濟支持的罪魁禍首就是日本的財閥。

  日本財閥因此而被強制解散,財閥家族持有的股份被賣給了公眾。據估計,從財閥家族轉讓到公眾手中的股份總量占了日本公司股本總量的40%。這導致日本在戰後的最初幾年時間成為公眾持有企業股權比例最高的歷史時期,1949年時約為70%,但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多久,財閥很快就重新回到了日本經濟的中心。

  根據戰後解散財閥委員會的定義,凡是財閥母公司(本社)持股10%以上的企業均屬財閥集團內的企業,包括由財閥子公司再往下控股的企業。按此標準計量,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等四大財閥的資本總額占全部企業資本總額約1/4,四大財閥下屬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信托公司和保險公司)資本總額則占到全部金融機構資本總額的一半。

[]

財閥:家族控股下的企業金字塔

  住友(始創於1590年)和三井(始創於1673年)是最老牌的日本家族企業財閥,興起於明治維新之前的德川幕府時期(1603-1868 年)。三菱的起步相對較晚,是從明治初期由岩崎彌太郎所創建的一個海運公司開始的。明治維新之前,日本處於發展緩慢的封建社會時期,三井、住友等這樣已經持續了200多年時間的企業,都是100%的家族所有。完整、嚴格的家族憲章為其企業治理的基本原則。

  明治政府為日本的傳統家族企業和當時新興的家族企業成長為大型的財閥企業集團提供了第一推動力,否則難以想象日本的家族企業何以如此強盛,併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的統治性力量。明治維新中,日本政府出資興辦了大量的工礦企業,但這導致了政府的大量負債。為瞭解決政府的財務負擔過重問題,1880年明治政府大規模,但同時也是低廉地出售“國有企業”。三井、三菱、住友等當時已經有一定實力的家族企業都從中購買了一些重要企業,從而各自掌握了一些日本的重要產業,如鋼鐵、煤炭、水泥、金屬、機械、造船和紡織等等。很多研究日本的學者認為,這是日本財閥的真正“起點”。正是這些產業,尤其是礦山,為這些家族企業的擴張、進入其他領域提供了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支撐。

  如同中國的紅頂商人一樣,財閥家族與明治政府也發展出了類似的一種互相支撐、互相利用的互惠關係。如三井家族通過在最初幾年的困難時期里大力支持了明治維新運動而得到政府的信任,承擔明治政府的金庫代理業務。這使其發展出了龐大的全國性的分支網路。三井物產,獲得了日本國有煤礦優質煤出口業務的壟斷經營權。當時這些煤出口到中國,利潤十分豐厚,1876年為此建立的上海辦事處就是三井走出日本的第一站。

  業務擴張和引入優秀的家族外人才這兩方面的需要,導致這些家族企業開始以組建新形式的企業——公司的方式開疆拓土,從事新事業。開始吸收家族之外的股權資本,包括公眾資本,但是家族保持控股地位。這樣逐漸形成了最上層是家族,家族持有絕大多數股權的財閥總公司(本社),往下是一層、二層、三層,並構成了層層控股的企業金字塔。

[]

開放股權:向現代企業集團漸變

  到了20世紀之後,在不放棄家族對企業絕對控制權的前提下,日本家族企業進行了更多的外部股權融資,以至日本的資本市場得到了高度的發展。 1936年,日本公司的股票市值總額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36%。即使是全球資本市場如此發達的今天,也只有美國和英國等極少數國家公司股票價值總額超過了其國內生產總值,這讓我們不得不驚嘆日本歷史上的這種家族企業和資本市場高度發達狀態。除了股權集中度相對還是比較高之外,總體上可以說一種股東至上和股東所有權主導的公司治理文化

  財閥家族除了對本社(就是控制財閥集團企業的總公司)和重要的第一層子公司保持著很高的股權比例之外,財閥整體對下屬企業的控股比例下降趨勢十分明顯。1929-1943年之間,除安田之外,四大財閥中的三井、三菱和住友,財閥整體持有下屬企業股權的平均比例基本都從50%左右降到30%多一點。安田對下屬企業的持股比例保持在比較穩定的狀態,是因為安田在這一期間沒有像其他三大財閥那樣大踏步地發展,其下屬企業數增加很少。不過從四大財閥 1928年時對其第一層子公司的控股比例來看,安田已經是最低的,只有48.1%,而三井、三菱和住友對其一級子公司的控股比例分別是90.6%、 77.6%和80.5%。

  1945年,財閥被解散時,四大財閥企業集團中,三井和三菱的本社——母公司也都已經不是100%的財閥持有。三井和三菱是家族、財閥的第一層下屬企業和財閥外股東共同持有本社的股份。三井是三井家族持有63.6%的本社(三井合名)股份,加上第一層下屬企業,財閥總體持有64.5%的本社股份。三菱是家族持有47.8%的本社(三菱合資)股份,加上第一層下屬企業財閥總體持有58.6%。這種股權集中控制的程度基本跟當前中國的上市公司差不多,也被認為是開放股權的第一步。直到被解散時,住友和安田的本社股權仍然是封閉的。安田是家族100%持有本社(安田保善社)股權,住友則是家族持有 83.3%的本社(住友合資)股權,第一層企業持有另外的16.7%。我們可以按外部人持有其本社股權比例給四大財閥的股權開放程度排序:三菱、三井、住友和安田。財閥下屬子公司和孫公司的股權開放程度要比母公司大很多,就對一級子公司的財閥控股程度來說,由高到低依次三井、三菱、安田和住友。二級子公司 ——孫公司的財閥控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三菱、三井、住友和安田。

  從被解散後的日本財閥企業集團的所有權變化可以看出,日本企業已經呈現出其逐漸開放股權的趨勢。三菱、三井等財閥企業集團也已經開始在母公司層面上擴大所有權開放程度,而對子公司保持著較高程度的股權控制,逐步向現代企業集團的治理結構模式方向轉變。雖然這隻是一種假想,實際會如何演變無從考察,不過我們可以簡單地與義大利家族企業做個對比。同樣是戰敗國, 二戰前的義大利經濟也是家族企業統治,但是沒有引起美國人的痛恨,因此沒有在二戰後被強行解散。今天的義大利是大家族控制的大公司已經轉為國際化的運作模式,剩餘的則是汪洋大海一般的中小家族企業。如果沒有解散財閥這一外部施加的激進位度變革,日本大概也基本是這個樣子,可能也就不會有下文要探討的日本戰後這種缺乏真正控制中心和總部的所謂“企業集團”了。

[]

“系列企業”:交叉持股成就關係企業網

  日本經濟的另一特點就是企業之間的交叉持股,究其根本,戰後日本銀行主導、法人相互持股這一“系列企業”制度可以說有其獨特的歷史和制度根源。

  日本政府的戰時統制經濟措施廢除了家族股東對企業的控制權,甚至一度以戰時法令的形式廢除了股東的分紅權,企業經理直接聽命於政府的計劃官員,按戰爭需要組織生產。這直接奠定了戰後股東退居二線、銀行走向前臺、經理和政府官員操控企業的所謂“日本模式”的心理和文化基礎。解散財閥的舉措,進一步割裂了明治維新開始積累起來的日本的股東主權文化和戰後日本企業之間的聯繫。

  戰爭和解散財閥作為“外部衝擊”,隔斷了日本的家族財閥企業按照其本來很強的股東主權主義的邏輯和逐步分散股權的路徑,使其未能完成其向現代國際化企業制度模式自然演變的過程,但財閥還是為戰後日本新形成的“企業集團”——系列企業,提供了重要並不可或缺的制度和文化基礎。

  戰後日本企業的交叉持股本身有相當一部分直接就是財閥的“遺產”。在主要靠自我融資,資本相對短缺而又要保持控制的情況下,財閥下屬企業之間已經存在著大量的相互持股現象。以被解散時住友的主要企業股權結構為例:住友銀行除住友家族和住友本社分別持有11.3%和24.1%的股份之外,其他住友公司持有16.7%,這樣合計起來就保持了52.1%的控股權。住友信托銀行的主要股東則是住友銀行,住友家族、本社和其他住友公司是其小股東,總計持有 45%。住友起家產業和核心企業——住友金屬礦產的股權控制比較嚴,家族直接持有53.4%,然後是住友本社持有26.6%,加上住友銀行和其他住友公司總計100%,完全為財閥自己擁有。我們從住友的主要企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持股結構,而在解散財閥的過程中,只是解散了本社,並把家族持有的企業股份轉賣給了公眾,但沒有涉及下屬企業相互持有的部分。

  解散財閥的結果,就是把表3中的住友家族和住友本社兩個集中持有的股東變成了分散持有的公眾股東。公眾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持有大量股份,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就學會做企業的股東。而且戰後日本普通民眾極為貧困,以至1949年東京證券交易所重新開業之後,民眾蜂擁而至,出售股票,為日本企業增加法人相互持股提供了充分的股票來源供給。正是財閥家族股份轉賣給公眾後股權高度分散所帶來的併購威脅,以及“父母去世了,兄弟姐妹要互相幫助”這一財閥集團企業的文化遺產和經理情感要素等等,共同推動了戰後日本企業的法人相互持股和安定股東制度的形成。以至到了1991年,金融機構和非金融企業合計持有日本公司全部股票的比例達到70%,正好把1949年個人占有70%的狀態翻過來了。

  可以說,交叉持股是戰後日本企業在其獨特的制度、文化遺產和歷史條件約束下所“生成”出來的一種在股權分散條件下,保持企業控制權的做法。我們習慣上籠統地說,英美模式是股權分散而日德模式是股權集中,這是很不准確的。事實上,日本是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國和英國之外,公司股權分散程度第三高的國家。

  為什麼面對股權分散和併購威脅,日本企業走上了交叉持股,而不是像美國企業那樣採取一系列的反併購措施?這除了前財閥企業的交叉持股遺產及前財閥成員企業之間的情感聯繫等軟性因素之外,法規方面的硬性因素,尤其是戰後《反壟斷法》的法人持股比例限制以及《公司法》的禁止企業回購自身股票 (1998年修改)等起了重要作用。前者使美國公司抵禦併購威脅的“白衣騎士”變成了日本公司的“兄弟姐妹眾人齊上陣”,後者則使美國公司化解收購危機的回購股票做法(“綠色郵件”敲詐)在日本變成了必須由“關係戶企業”來做。

  看看現代日本所謂六大企業集團的形成和構成,尤其是其中直接起源於財閥,並且延續了財閥商號的三菱、三井和住友,我們可以發現財閥的制度和文化遺產,尤其是前財閥成員企業經理們相互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通常所謂的六大“企業集團”,實際上完全是兩個類型。如果說三菱、三井和住友屬於“父母早亡”之後遺留下來的“親兄弟”們自然團結在一起的,那麼芙蓉、三和和第一勸銀,則屬於模仿前者而形成的“結拜兄弟”。前三井財閥成員企業經理們是在 1946年6月,三井家族委員會剛被解散後馬上就開始了他們定期的“午餐會”。住友和三菱的財閥成員成立其各自“總裁會”的時間也很早,分別是1949年和1950年。相比之下,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新集團”,則是在日本戰後銀行主導的經濟體制下逐步形成的。三和集團是在1967年由44家企業結盟而成,第一勸銀“集團”的形成更晚,它們於1977年由48家企業結盟而成。

  “財閥遺產”成為了三菱、三井和住友這三大集團比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另外三家凝聚力更強,更像是“一個集團”的根本原因。僅是他們主要核心企業共用來自前財閥、傳承幾百年了的同一“商號”這一點,就是以銀行為中心的新集團所不能比的一大優勢源泉。而且,在成員構成和組織上,芙蓉、三和、第一勸銀等也明顯更為鬆散,主要是以作為其中心的銀行的巨額融資為凝聚,與其說是“集團”,不如說是“互助會”或者“俱樂部”。這三家新集團,最多可以說是一種比較鬆散的金融性的企業戰略聯盟,各有一家大銀行作為戰略聯盟中心企業。日立製作所同時加入了芙蓉、三和、第一勸銀三個集團,這種自身已經成長為日本一個舉足輕重的集團性質的企業,它與其所加盟的“集團組織”之間,只是一種友好關係,目的是為了利用更多方面資源。

[]

走向未來:國際化的公眾公司

  源自舊財閥的三大集團和以銀行中心的三大集團所共同具有的主要特征就是主銀行和交叉持股。但是這兩個曾被作為其優勢源泉的戰後日本企業體制的主要特征,在日本高速增長時代結束和泡沫經濟崩潰之後,都受到了普遍的詬病。這種詬病並不僅僅是來自美國,在日本企業內部,也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反思和自主改革力量。

  正是在缺少股東主權的約束和在銀行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企業大量投資,大量購買地產和股票,吹起了地產和股票兩大泡沫,既葬送了持續幾十年的高增長,也帶來了十幾年的“迷失”和艱巨痛苦的調整。金融業失敗、製造業保持勝利,這是很清晰的戰後“日本模式”的結局。

  事實上,我們以前所熟悉,甚至津津樂道意欲模仿的那些戰後日本企業的傳統體制特征,從主銀行、安定股東、交叉持股到終身雇佣等等,無一不在逐步地減弱和消解。

  從1987-2003年間,股權被交叉持有的日本企業比例從93%下降到了83%,也就是已經有接近20%的公司不存在交叉持股現象。交叉持股所占的企業股份比例更是大幅度的下降,銀行通過交叉持股持有的企業股份比例從6.70%降到2.99%,產業公司通過交叉持股持有的企業股份比例從 10.67%降到了3.76%。與此同時,安定股份占全部企業股份的比例也在大幅度並逐年地下降。

  也許現在就斷言日本以銀行為中心、通過交叉持股所形成的“系列企業”制度或說“關係企業網”已經宣告破敗還為時尚早,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相比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前那段時間來說,銀行在日本經濟和企業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都在下降。從製造業中成長起來的那些新興大型國際化的日本集團企業,已經不再主要依賴銀行融資,而是走上了全球資本市場,通過全球發股、發債來融資,並且由此成長為新型的日本企業集團。日立、豐田、索尼以及東芝、佳能、富士通等等這些真正並且勢力日益強大的日本集團企業,其運作模式已經完全不同於舊式財閥企業,也不同於經典的日本系列關聯企業模式,以至一些日本學者認為研究這些國際化大公司的治理結構已經不能算是研究“日本的公司治理”問題了。

  1910年開始創業、1920年正式設立的日立製作所,是原屬舊日產財閥系的企業。日產財閥形成的時間比較晚,與其他日本財閥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從其開始就沒有一個主導性的家族,起步就不是家族企業。近年來,日立的改革步伐很大,日立系統在全球有近20家上市公司,已經整齊劃一地按照 2003年日本修正的《公司法》轉變為了外部董事占1/3以上的“委員會制公司”。日立製作所自身也是上市公司,並且是在全球主要市場均上市。日立製作所上市的交易所包括日本國外的5個——盧森堡、法蘭克福、阿姆斯特丹、巴黎和紐約和日本國內的5個——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和札幌,共計在10個交易所有股票掛牌。日立股東總人數達41萬,外國人持有其股權30%以上。作為日本“國際化”步伐邁得最快、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企業,索尼的股東基礎就更為廣泛了,在日本國內的5個交易所上市,在海外的紐約、太平洋、芝加哥、多倫多、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杜塞爾多夫(詩人海涅的故鄉)、布魯塞爾、維也納和蘇黎世等11個交易所上市,股東總人數83萬。

  日漸分散的股東結構也給日本財閥企業帶來了嶄新的面目,股東的公眾化也已成為日本財閥企業的發展趨勢,而這並不會影響其仍將在日本的經濟版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轉變將更加有利於日本財閥適應新的世界經濟環境,更加靈活地參與國際競爭。

[]

日本財團與南韓財團的B2B關係營銷[2]

  如果不提及亞洲兩個特殊的組織——日本的財團(keiretsu)與南韓的財團(chaeb01)的話,任何關於B2B營銷的探討都是不完整的。定義行業群體的標準之一,就是成員之間相互買賣,並且經常由組織內部的貿易公司充當中介人。概括來看,南韓家族式的財團規模相對日本要小(以銷售量、工作人數、海外機構作為衡量標準),但是,其組織形式更加嚴密。然而,由於兩者面臨相似的問題,我們姑且以日本財團為例。更具體地說,由於生產型的財團是B2B關係營銷的沃土,我們將仔細考察這種類型的企業。

  生產型財團的特點之一表現為生產者與供應商垂直一體化。諸如豐田、日產和三菱這樣的大型汽車生產商通常都擁有一批基本分包商,而由這些分包商再將工作分配給數以千計的小廠商(本田沒有供應商組織,是一個特例)。

  所有的分包商都融人製造商的生產過程,並能接受技術、管理財務等方面的廣泛支持。企業對分包商在生產運作、價格、交貨時間等方面都有精確的指導,希望分包商可以滿足所有條件。因此,製造商與分包商互相背負著一定的義務:分包商必須保證高質量與低成本;製造商必須提供穩定的財務及其他資源的支持。

  因此,“購買群體產品”心理與相互採購在財團採購模式中非常重要。如果一個成員從其他成員處採購,那麼它認為其他公司也會購買它的產品。但任何成員都不會因為恪守“購買群體”概念而損害自身的利益。長期以來,成員企業之間通過這種方式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係,並且成員之間通過互動與信息交流互相依賴,建立了緊密的社會聯繫,並逐步發展相互信任。

  然而,自從20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以來,財團逐漸失去了影響力。為了應付激烈的競爭與蕭條的經濟,許多附屬於財團的企業都紛紛在組織範圍之外擴展業務。像日產這樣的主要日本汽車製造商增加了向獨立的、附屬於其他財團組織的供應商採購關鍵部件,甚至開始採購外國零部件。例如,由於本田和三菱加大了向Denso採購,Denso的產品僅有一半銷往母公司豐田。

  這些發展趨勢可能導致主要的日本汽車製造商奉行不同的供應商關係。例如,豐田的供應商絕大部分規模強大,幾乎沒有什麼小型供應商;而三菱則正好相反。豐田也不和供應商分享更高的利潤;而與之對照的是,日產的供應商並不完全分攤日產的損失。考慮到日產長期銷售狀況不佳,在卡洛斯·戈森被任命為首席執行官之前,公司似乎失去了同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

  而有趣的是,像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這樣的西方汽車製造商卻正在試圖與供應商建立、維持長期關係。我們發現,上述趨勢表明日本與西方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管理政策開始逐步趨同。

------------------------

日本「戰爭國家化」幕後的財閥
曾健民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8月,有許多任歲月和統治者也無法磨滅的歷史,雖然,統治者不斷要把它磨滅。

1945年,美國分別於8月6日在廣島、接著8月10日在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給日本軍國主義以致命的最後一擊,迫使日本天皇倉惶宣布無條件投降。它瞬間毀滅了城市,奪走了數十萬的生命,留下許多人長期活在看不見的核輻射後遺症的痛楚中。造孽者是日本軍國主義,這些都是日本統治集團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巨大罪孽所造成的結果,只不過受難者是無數的無辜民眾。

戰後,每年分別在這兩個原爆地和兩個原爆日,都會舉辦慰靈式以及和平紀念日。但是,這個原本是吸取侵略戰爭的歷史教訓,喻寓「反戰、和平、反核」積極意義的紀念日,卻被戰後未死的日本統治集團挪換成「日本受害日」;它抽空了日本帝國主義對外侵略的無可諒宥的加害者歷史,利用無辜日本人民在原爆中悽慘的受難,藉日本民眾的悲情意識,片面渲染成日本受到美國用原爆「加害」日本的歷史。這是日本統治集團戰後一貫隱蔽歷史竄改歷史顛倒歷史的一部分,就如它把8月15日的日本無條件「降服」日,竄改為「終戰」日一樣。

竄改歷史否定歷史必定會走歷史的回頭路。近日,安倍刻意給高野山「奧之院」追悼日本戰犯的法會發悼文,尊稱這些被東京大審判決的日本戰犯為「為祖國之礎,賭上自己靈魂的昭和受難者」,把戰犯捧為英雄,美化侵略戰爭。這就是安倍所謂「脫離戰後體制」,實際上是否定「波茨坦體制」的真實表現。這個被美國國會稱為「最強硬的國粹主義者」安倍政權,不但公然否定歷史,更瘋狂地把日本再度推向戰爭國家,從參拜靖國神社、通過機密保護法、成立國安會、擴張軍備、否定和平憲法、通過「集團自衛權」(集團作戰權)到加速武器軍火輸出等等,一連破棄了日本戰後69年來的和平體制(波茨坦體制,和平憲法體制),快速建構了「戰爭國家」的體制,已經走到了難以再回頭的地步。

這引起了日本民眾的不安和反對。一向都按照日本政府或主流媒體安排的「和平紀念會」,今年出現了反調。

8月9日,在長崎的和平紀念會上,原爆受害者代表城台美彌子發表了《向和平的誓言》的主題報告。她除了傾訴核爆受害者的悲傷和痛苦之外,更對著坐在前面的安倍痛澈地質問道:

「現在推動的實現集團自衛權之舉,是踐踏日本憲法的暴舉。」

「是不是要使日本成為發動戰爭的國家,使用武力要保護誰?」

「製造武器、輸出武器就是走上戰爭的道路,一旦發動戰爭,就會再引起更大規模的戰爭,這些在過去的歷史不是都已證明了嗎?請不要再脅迫承擔著日本未來的年輕人和孩子們走上戰場,請不要忘掉原爆受難者的痛苦。」

作為核災難的受害者,她對三年前發生的福島核災難民的不幸深表同情,並批評安倍無視核災的嚴重性:

「在福島,因為核災輻射污染還未解決,有許多人不能回到故鄉,還屈棲在臨時組合屋,有許多人不得不流離他鄉避難,也有母親因孩子罹患小兒甲狀腺癌而活在恐懼中……。」

城台的演說道出了日本基層民眾普遍渴望和平反對安倍政權強行「戰爭國家化」的不安。同時也指出了安倍政權激進的「改憲軍擴」的重點,概括如下:

1.踐踏日本和平憲法的「集團自衛權」問題。

2.發展輸出武器軍火的問題。

3.發展核電、核武,核擴散問題。

這就是安倍「戰爭國家化」的實際內容,與安倍口口聲聲的「積極和平主義」正相反;條條都與遂行戰爭、發展軍火核武的「死亡商品」有關,它的後面是日本財閥的巨大利益和意志。一般,我們都只關注到安倍玩弄的釣魚台、挑釁中國、否定歷史、參拜靖國神社等等「政治演出」的問題,很少去注意到在他政治演出後面的真實目的和幕後主角。

日本帝國主義背後的壟斷財閥
現在,大家都集中關注日本的「集團自衛權」問題,這當然是重大問題,但是若沒有關注到聯繫到日本發展軍火工業、輸出軍火,發展核電、核武、輸出核電的根本問題,就很難了解日本「軍事國家化」的真相,其實,這才是安倍急於「改憲軍擴」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重點;它直接與背後日本巨大壟斷財閥的利益有關,和財閥世界制霸的謀略有關。這個巨大壟斷財團的名字,大家耳熟能詳;它就是從120年前甲午戰爭以來,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台灣朝鮮侵略中國的罪惡歷史中,從後面推動侵略戰爭和殖民,奪取龐大利益的以三井、三菱、住友為頂點的財閥。所謂日本帝國主義、軍國主義,其對外侵略或殖民都與背後的三井、三菱等壟斷財團利益有直接的關聯;這些財閥才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真實基礎,也是軍國主義的發動引擎。

譬如三井財團,早就是明治政府的誕生過程中以金錢支助倒幕勢力的「豪商」,旗幟鮮明地支持維新政府,因此成了明治國家的特權商人,進入國家政權的中心,建立了「商人幕府」,亦即「政商」。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進一步給三井、三菱等財團帶來了在金融、產業、市場、殖民的龐大利益和飛躍發展,形成了「財閥」。日本資本主義進入了軍閥、官僚、財閥三位一體的特殊結構,其上,以天皇制神道國家統合日本民眾,供其驅使,終至發展到對中國侵略的軍國主義。

日本敗戰後,佔領美軍深知日本軍國主義的根基乃少數巨大的壟斷財閥,曾把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大財閥解體;然而,50年代後在美國的冷戰戰略利益中,經過韓戰和越戰的戰爭景氣,這些財閥又重新復活。在日美安保體系安全網和世界資本主義的膨脹中,三井、三菱、住友得到了比戰前數萬倍以上的利益和成長,1993年三井物產在世界500大中名列第一。三井、三菱、住友等巨大財團傘下有數以千計的企業,透過交叉持股、互派董事、互享信息,實際已成了一個「日本丸」的命運共同體;它向外密佈中國、台灣、世界,以世界為其掠奪對象。這是今天安倍右翼政權後面的真正「幕府商人」。這才是安倍「戰爭國家」幕後的推動引擎。

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坂本雅子在她的名著《財閥與帝國主義──三井物產與中國》書中曾揭露:

「三井物產從中日甲午戰爭以來,一直與日軍活躍在侵略亞洲的戰爭和對佔領地的統治中」,「在中日甲午戰爭以及對中侵略戰爭中,三井物產與日軍共同在中國戰線上進行兵站活動。三井物產的諸方面均為以中國為立足點巨大化、帝國主義化的日本資本主義的象徵。」

其實,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台灣50年間,以三井為首包括三菱、住友、安田等帝國財閥,也與台灣總督府聯手在台灣榨取了龐大的殖民利益,擴大了其壟斷規模。

可以說,戰前在幕後左右日本軍國主義、天皇制國家主義的財閥,今天同樣在左右著日本的官僚和政客和國家;只不過,取代戰前軍閥而上台的是東京霞關的官僚和政客。

今天,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聯合的安倍政權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同樣的財閥君臨日本
很少人知道,今天東芝、豐田、松下、三洋、Sony、NEC等著名汽車家電廠商都是三井財團傘下的重要成員,它們看似不同企業,互為激烈競爭,實際上背後有更高的共同關係。譬如,在李登輝、陳水扁政權時期,承包了半個台灣高鐵的日本「台灣幹線企業聯合」,實際上是由三井財團、三菱財團、住友財團、富士財團組成的政商利益共同體;其中,列名製造商的東芝實屬三井財團,川崎重工屬富士財團,三菱重工屬三菱財團。這企業聯合又以在台灣的殖民期或現在都有良好政商關係的三井為首,扮演幕後政商關係要色。三井、三菱、住友,戰前原是日據期壟斷台灣殖民經濟榨取台灣經濟資源的帝國財閥,在侵略中國時曾強擄中國人到日本當奴工,在中國販賣使活人變成廢人的鴉片的罪惡財閥。

就像戰前日本軍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後台是這些財閥一樣,今天安倍右翼政權背後的「幕後政府」,仍然是以三井為首的這些財閥。譬如安倍任命的NHK新會長,掌握日本國家意識型態的米刃井就是三井財團的人,他一上台就發表了否定日本慰安婦的言論,當然這任命出自財閥的意旨;接著,一樣新任命的NHK經營委員百田尚樹,一上任也發表了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言論,NHK成了否定歷史的大本營。

日本戰前是由軍閥直接控制言論,壓迫言論自由,今天,安倍是通過一個叫「電通」的財閥操控輿論;這個「電通」是一個日本和世界最大的廣告、傳播公司,幾乎所有日本報紙、電視老闆都不得不屈從於它。再加上一向站在日本統治者立場的《讀賣》、《產經》和《日本經濟新聞》,可以說安倍完全掌控了日本輿論和國民意識。安倍的高支持率或安倍經濟學的神話,皇國史觀或中國威脅論,可說是通過輿論操作的結果。

上個月有位反對安倍集團自衛權的壯年男子,爬到東京新宿的陸橋上,在聚集的群眾前面發表了三個小時的演說後澆汽油燒身掉落橋下。對於這樣一件駭人的大事,以NHK為首的日本主流媒體竟都噤聲,使這位壯烈的男子好像人間蒸發一樣。可見日本主流媒體已成了統治集團的一員,自動為政府、財閥的傳聲筒。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民眾快速右轉,日趨保守的祕密。

惡魔能源商的利益第一
三年前發生福島大核災的東京電力公司實屬三井傘下的關聯大企業,而製造福島核電廠三號機的東芝也屬三井傘下最有代表性的製造商。因而,核災發生後日本政府無能對應,資訊被隱滿封鎖,災民災區的救援安置都表現得離奇的荒唐和怪異;可以想像,後面有一個三井財閥巨大影子存在。

一般人以為東芝是一個家電廠商,其實它不但是重要的核電廠製造商,更是巨大的武器製造商;而且還是接受日本防衛省退休高官「天降」的最大企業,實質是一個官商合體的軍火核工業複合體。

安倍上台後一面到處挑釁中國與中國對立,另一方面卻積極做推銷核電廠的外交,從土耳其、印度、中東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到越南東協各國,甚至英國。這些都代表了三井東芝、三菱、日立等核電廠商的利益,亦即少數財閥所謂惡魔能源商的利益。三井東芝早就把勢力擴展到中國大陸的核電市場,譬如它在2006年以40多億美元買下世界核電鼻祖的西屋電氣公司,其後卻在中國大陸獲得了80億美元的核電設備訂單。

今年2月,媒體曝露了日本隱匿大量(近一公噸)的核燃料鈽;又據媒體披露,日本目前已囤積超過1.2噸的高濃縮鈾及約44噸的分離鈽,其中包括200多公斤的武器鈾和300多公斤的武器級鈽;如此大量的核材料足夠生產上千枚核彈,同時日本還暗中發展導彈技術,由此可窺見日本長期發展核武的企圖。

安倍解除了施行50年的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則」,對外輸出軍火。由此可知,積極推動核電和武器的輸出,已被定位為安倍經濟成長的核心戰略,這亦反映了三井、三菱少數壟斷財閥的最新利益。

最近,安倍訪問澳洲,簽署了防衛裝備和技術轉移的協定,可能出售潛艇給澳、越、菲等國,又和訪日的以色列首相達成共同開發武器的共識。另外,從去年開始就積極販賣船艦給菲律賓。據報導,在這日本積極拓展軍火輸出的情況下,台灣中科院也擬祕密向日本購買飛彈關鍵組件。中科院為了發展對大陸的中程飛彈以及各式飛彈,已向日本爭取火箭推進器和固態燃料的合作。可預見,台灣除了在文化、經濟、安全對日本的依賴之外,將來還在軍事上更加依賴日本。

8月29日,日本通過了明年高達20,545億日圓的軍事預算,史無前例。大吉大利的是「死亡商人」,首先非三井、三菱等財閥莫屬,其次,滿足了美國新保守主義者要求的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利益,它們共同形成了日美軍工利益體。

詩和肉體的無言抗議
在安倍瘋狂地「改憲擴軍」,用行將崩潰的國債為少數財閥追求利益的時候,被拋棄的,卻是日本佔16%的貧困兒童,以及兩千萬沒正式工作的勞工,他們沒法結婚生子,沒有退休金。前面提及的因抗議安倍集團自衛權而自焚的男子,其身分經熱心記者調查,是一位在2009年金融風暴中因白內障無法開車的計程車司機,因失業找不到工作而露宿街頭。這突顯了安倍「改憲擴軍」,財閥利益優先的體制下,貧困底層一無所有的民眾,只有以肉體的痛苦作為反抗手段。

----------------------------

 韓國新造詞「三拋世代」

 
  剛大業,或即將畢業的你,大學戀愛學分修得順利嗎?那麼,接下來就是規劃結婚生子,對吧!什麼?因為買不起房子,所以拋棄了結婚念頭?因為開銷太大,鮮少與朋友聚會?甚至......連夢想,也都不敢再想了嗎?現在,韓國的青年被稱為是拋棄了戀愛、結婚,以及生子的「三拋世代」,接著,還有拋棄了人際關係與買房的「五拋世代」,最極端的,是甚至連夢想與希望的拋棄的「七拋世代」。

  這正是韓國青年世代現在的處境。從表面看來,韓國法定最低時薪已達5,580韓元(約新台幣167元),以2014年的標準,韓國的人均GDP28,739美元,台灣則是21,572美元;根據韓國網站統計,韓國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平均年薪為2,355萬韓元(約新台幣71萬元),如果是進入大企業,年薪高達2,986萬韓元(約新台幣90萬元),但進入中小企業卻只有2,196萬韓元(約新台幣66萬元),兩者相差甚遠。而儘管韓國收入較台灣多,根據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報告,韓國卻拿下全球47名,比台灣的38名還要「不幸福」。


 
   在韓國,一個大麥克漢堡竟要價4,600韓元,幾乎是台灣的1.75倍,路邊的「平價小吃」辣炒年糕一份也要台幣一百元,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薪水較高,所能存下的儲蓄卻並沒有比較多。根據統計,2011年韓國20~40歲的青年世代,每月平均消費要1907949韓元,將近新台幣六萬元,若居住在首爾,生活費則高達新台幣七萬元,一年下來,生活費逼近83萬,這樣可觀的數字,則非得是在大企業工作才負擔得起。

 
 
 
  相信大家對於韓劇「未生」中,張克萊一角並不陌生,整部戲裡,不斷提到張克萊是高中畢業,且沒有華麗的經歷。你知道嗎?2014年統計韓國民間的資格認證有11,256個(不包含國家認證),這些認證、實習經歷、語言進修...等條件,則是大企業選才的依據。寫在履歷上的各個項目,首先被企業主看到的,必定是SKY出身,為了擠身SKY窄門,學校下課後,莘莘學子便轉向補習班,繼續奮鬥。然而,好不容易進入了名校後,卻又是另一場戰爭。

  註:SKY指韓國前三大學校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tiy),以及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

 
 
  2015年,韓國大學一學年學費平均近六百萬韓元,一學期學費約新台幣九萬元,若計算排名全國前二十大學的學費,一學期則近十一萬元,為了如此高的學費,不少學生轉向貸款,然而,沒有收入的學生是無法向第一金融圈(銀行)借貸,只能轉向利息較高的第二金融圈(除了銀行以外的機構,如儲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導致背負高額貸款的學生比比皆是。


 


  於是,如同台灣大學生一樣,韓國大學生也多有打工,目前韓國法定最低時薪為5,580韓元,然而,無法拿到法定最低時新的勞工比例卻高達有11.4%,且2014年遲付的薪資約為12千萬韓元。
 
 
    「啊!不管怎麼樣,進去大企業的話,就能解決這些問題吧?」
 
 
  不過,當每位應徵者都畢業於SKY的時候呢?語言能力、實習經驗...等便成為篩選應徵者的條件,稱作SPEC(規格),綜藝節目「非首腦會談」中曾談論過此議題,基本的SPEC要求,從最早的「校系+成績+英語成績」,接著追加海外語言進修、證書、競賽/徵選成績、實習經驗,然而,每位應徵者的條件都非常優秀時,最終連「外貌」都成為了條件之一。

 
 
    媽媽:我朋友的兒子進去了三星的研究院,說是年薪超過6000萬(韓元)。
    爸爸:你還在講這個幹嘛?知道那個誰吧?我朋友的兒子,他通過檢察特考,
       還是一次通過的!
    妹妹:哥~我男朋友年薪只有4000萬,我打算分手…
 
 
    大企業職缺減少釋出的狀態…
    國家只給大企業優待的狀態…
 
    中小企業無法生存
    自營業也無法生存
 
    最低薪資每年上升,沒有資本的自營業者與中小企業,就算想要雇人也無法。



 
  根據韓國企劃財政部公布的資料,20~29歲區間的調查顯示出失業率不斷提高,在2015年的第一季達到10.3%,隨之,約聘人員的數量也不斷攀升,因為約聘人員的薪資比正職人員低很多,能夠為企業節省不少支出。

 



 
 
 
    首爾每月平均生活費230萬韓元
    以約聘人員身分進入中小企業的話,月薪只有100萬韓元以下
 
    大學學費、補習班費、自我進修費、語言研修...等潛藏的債務
    不管再怎麼努力仍是赤字
 

    最終,放棄!
 
 


 
 
 
  首先被放棄的,是戀愛、結婚,以及生子,稱為「三拋世代」,接著下去,拋棄了人際關係與買房念頭的,稱為「五拋世代」,近來,更甚至有「七拋世代」,連夢想與希望都捨棄。
 
 
 
 
  近來,從公職徵才喊出「無SPEC」,三星、LG、現代汽車、樂天...等大企業也陸續跟進,表示不看畢業校系或語言能力等條件,要「超越SPEC」、能力更重要。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讓待業者更加不滿、更加混亂,由於在學校並無法接受完整的職業訓練、也不一定都有實習經驗,突如其來的改變,反而讓待業者更加無所適從。
 
 
  「三拋世代」這個新造詞,就如同不斷增加的SPEC一般,已經發展到了五拋、七拋,而台灣的狀況又是如何呢?有人說,318學運是台灣青年世代的怒吼,處在青年世代的你們,是否已經拋棄了什麼嗎?

韓國大企業專用飛機

 
韓國大企業有董事長專用飛機。2013年韓國總統往美國飛起時候, 4台韓國大企業飛機一起向美國。許多韓國媒體關注, 三星最近購買加一台新專用飛機。 為什麼需要專用飛機呢?



一般人搭的飛機是像定制的時間內一定移動的高速巴士, 但專用飛機很像是個人的車子一樣。 有機場的地方, 全世界隨時即可移動。 這是專用飛機的好處。
 
2009年韓國KBS‘花樣男子’有一個集團繼承人搭飛機海外旅行。航空業界的人說專用飛機比航空公司營運的飛機一樣,航行准予比較簡單,決心去隨便地方就可今天或隔天出發。
 
利用專用飛機,不用換乘,即可到目的地。對集團的企業人,他們的動線就是對外秘密,所以沒有露出他們的動態,會簡單地手續出入國。這是大企業要保有企業自己的飛機的理由,雖然要每年要花幾十億元韓幣。



專用飛機內部有大概10個人會搭乘的位置與毛木家具等。室內設計不錯。一部專用飛機有床與辦公室。三星集團將8今年買的新型BBJ的室內設備費用是約300億韓幣。

 
一般人很難想像的專用飛機的室內怎麼豪華呢。搭過的人竟然說“還好。都是為商業中心。跟business class差不多”
 
從2007年待3年的大韓航空專用飛機的乘務員金老師(富川大航空服務學)說明“企業經營者或CEO在專用飛機上做工作,收業務報告,開會,或看報紙,跟電影上看到的飛機裡的派對之類完全不一樣。”

----------------------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需要羨慕韓國嗎?

 
這年頭好像什麼都得要學韓國?到底是誰在羨慕韓國?羨慕什麼?
    大老闆說韓國會操縱匯率以利出口,報紙社論說韓國會不顧反對黨的抗爭輸入美牛來換取韓美 FTA。簡單一句話:這些人的意見都是:為了大老闆的利益,馬英九要硬起來,犧牲所有消費者和受薪階級的利益。
韓國真的那麼值得台灣的大老闆們羨慕?台灣報紙社論與電視的評論真的是被台灣的大老闆們操縱?或者刻意要討好台灣的大老闆們?台灣的經濟評論會不會也是被操縱來為大老闆的利益服務,而犧牲中小企業、消費者和受薪階級?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政策評論真的有任何參考價值嗎?
空口無憑,還是先來看幾組關鍵數據。

 
底下的表格是我整理的,工資的資料來自於主計處統計,資料有點舊,為的是配合舊的 (2010和 2011) 國際貨幣基金會有關全球 GDP 的數據 (一個是名義所得,一個是換算購買力之後的所得)。
   
主要國家工業及服務業每月薪資(2010年3月)
國別
台灣
日本
韓國
新加坡
美國
名義所得GDP
2010  IMF
20,101
45,920
22,778
49,271
48,387
購買力GDP 2011  IMF
37,720
34,740
31,714
59,711
48,387
2010年月薪
 
40,744
台幣
276,000
日圓
2,769,000
韓元
4,310
元新幣
2,882
美元
2010年月薪(台幣)
40,744
102,230
66,456
98,828
95,117
2010年月薪(購買力)
76,457
台幣
77,340
台幣
92,526
台幣
119,768
台幣
95,117
台幣
每年工作時數(小時)
2,564
小時
2,033
小時
2,193
小時
2,282
小時
1,794
小時
購買力時薪
(台幣)
358
456
507
630
636
工作時數:英國1,647,德國1,408
比較一下台韓的人均名義所得 (GDP),韓國的 22,778美元高於台灣的 20,101美元,表示她們的人均生產力高於台灣,讓人羨慕。韓國產業有競爭力,原因很多,產業規模大,產學合作比台灣落實等。
但是,你再看一下「購買力所得 GDP」這一項,其實它是「換算成美元購買力之後每人平均的 GDP」,台灣的表現其實蠻亮眼的,還高於日本和韓國呢!甚至還高過丹麥的 37,152美元、芬蘭36,236美元、英國36,090美元,以及法國、以色列、西班牙、義大利、紐西蘭。開心吧?這是誰的功勞?台灣物價水準低而生活享受高,所以名義所得低但是購買力強 (只在國內,一出國就沒那麼強了)。這要感謝整天流汗而收入微薄的農民、小吃攤所有員工和所有薪資偏低的護士、餐廳員工等為我們創造出這麼棒的生活水準卻收那麼少錢,你千萬別感謝馬英九、任何藍綠的政治人物、大學教授或「園區精英」與園區新貴,她們只不過是台灣的米蟲或吸血蟲,不值得敬重!
可惜,你拿不到每個月76,457元台幣的月薪,看得到而不一定吃得到,受薪階級得到的只不過是「2010年月薪」(帳面收入,或者換算成購買力的每月收入)。全國人一起創造的 GDP 有可能會大部份被大老板吃掉 (你根本沒機會去跟他們一起「平均」),以致於人均 GDP 很高,月薪卻很低。
看一下「2010名義月薪」,這是受薪階級實際上有機會拿到的錢 (平均數),韓國竟然是台灣的 1.63倍!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韓國為了發展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二次大戰後由政府通過特許制度培養出少數國際級財團 (如三星和現代),以致官商勾結的醜聞頻傳,好幾任總統都是離開青瓦台之後就進監牢。以前研究韓國農業問題時注意到韓國城鄉所得差距小於 5%,政府對農業的補貼遠超過台灣,而且三星等大企業還發起「一村一社」去幫農村。沒想到他們對待勞工的條件也遠比台灣有良心,名義 GDP 僅為台灣的 1.133倍,名義月薪卻願意給到1.63倍!
台灣光復後蓄意不走韓國模式,而培養中小企業,把大企業國有化 (蔣經國的十大建設),就是為避免了財富過分集中。但是李國鼎的科學園區政策再度為台灣創造了新財閥,犧牲中小企業來成全園區「免稅產業」。李登輝執政和陳水扁的兩兆雙星政策繼續把問題再惡化,蔡英文當副院長期間的國光石化照樣是想要搞劫貧濟富。你認真去比比看,蔣經國是不是比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更照顧 99%人的利益?
沒想到韓國的大財閥出現了,官商勾結問題嚴重了,但是社會公平性並沒有輸給台灣 (韓國平均稅負占 GDP 的 25.6%,台灣僅 8.4%,稅負低的關鍵在於富人減稅),還遠勝於台灣。假如官商勾結的結果是財閥得利,但也富了市井小民,這不但沒什麼好反對,還反而值得羨慕。問題是,台灣的財閥搞的是劫貧濟富,富了財閥而虧了市井小民,這就讓人不恥!
再看一下以購買力計算的時薪,台灣 358元,略少於日本的456元,但遠低於韓國的507元 (少了 40%)。這下子真的該羨慕韓國人了。
台灣人實質所得不算低,為何還不覺得幸福?政府職能差,讓大家看不到未來;政府服務差,讓台灣的環境遠比日本髒;政府縱容民代與建商勾結炒地皮 (很多地方政府首長其實自己也插股),使得房價飆上天,居住品質卻爛到像非洲。

台灣的問題出在公共環境與公共秩序,而不是賺得太少。如果想要更幸福,首要的功課是學習公共管理與管理政府。管好政府才能管好大財閥。否則每個人埋頭苦幹地賺錢,GDP愈高,多賺的全都捐給大老闆,最後還得吃美牛來幫大老闆降低入美關稅,增加他們的盈餘。

-------------------

人才飽和!學者認同英語系轉型「東南亞語系」
m.ltn.com.tw查看原始檔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內大學與技職體系「英語系」林立,221個外語科系中,9成都是英語系,導致供過於求,且招生不佳。對此,教育部要求大專院校重整轉型,而多名學者也贊成,應將過多的英語系轉型成「東南亞語系」等少語種。

《聯合報》報導,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表示,韓文系、東南亞語系寥寥可數,造成人才斷層和企業跨國發展危機,建議英語系應大刀砍掉,保留30個,其餘力攻亞洲語系,如韓、越、泰、印尼語。

台大文學院院長陳弱水則說,英語系所要增要減應由市場決定,但是政府應協助資源較缺乏、但有必要扶植的語言,如東南亞語,「把供給做出來,從種子開始培養。」

政大外語學院院長張上冠指出,每年有8000名學生從日文相關科系畢業,但就業市場只需要1000多人,差距很大,遲早都會面臨裁撤問題。他認為,國家外語政策沒有注意到語言系的所分布,是否與經貿情勢、國家發展政策契合,語言人才是否供過於求或供給不足。他並透露,政大已開始規畫向教育部申請設立東南亞語系所。

目前,台灣設有東南亞學系的僅有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及研究所、高雄大學東亞學系越語組、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東南亞研究組等。而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李美賢說,學生既會東南亞語又懂文化,在學就有企業來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