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無「旋轉門條款」教團:高官退休成私校門神

高教工會認為,教育部沒有設立「旋轉門條款」,高官退休直接到私校擔任校長、校董與一級主管,影響校務、排擠資源,更淪為「私校門神」來搶奪教育資源。(記者吳柏軒攝)

2015-11-18  12:1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教育部無「旋轉門條款」,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今指控,許多教育部高官如部長、次長等,退休後轉任到私立學校,當校長、董事及一級主管,不僅領雙薪,帶來官僚制度,更淪為學校向政府爭取經費、評鑑審核時的「門神」,呼籲政府改革。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表示,官員在公務體系握有權力,即使曾有教育專長或在學術界多年,但「當官後就是不一樣」,在現今教育資源匱乏下,大學評鑑、教學卓越計畫等獎補助款是各私校搶奪分食的資源,宛如「軍備競賽」,而這些高官變成了人力資源,私校誰先搶到,就有機會在評鑑或獎補助上獲得優勢,知道報告如何寫,擁有人脈打通,成為「私校門神」。

高教工會點名歷屆部長、次長、司長、主任秘書等,紛紛轉任私立大專院校擔任校長、董事、顧問等要職,也有轉任待遇優渥的講座教授等,一邊領退休金,一邊領私校待遇,然而現行的教育法規下,因私校非營利事業,成為公務員服務法第14條之1的「旋轉門條款」下的漏洞,讓高官紛紛轉至私校領雙薪。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副教授周平說,高官退休到私校,已失去退休意義,並導致人才排擠效應,更掌握決策權,把教育部官僚制度帶入私校,制定不合理的KPI管理,如規定每位學生1年要借35本書,列入教師評鑑中,讓教授只能上課時間帶全班到圖書館借書再還書,而各種造假數據、形式主義的報告,更透過這些「門神」,而讓私校可應付評鑑、賺獎補助款,導致私校董事認為投資這些門神相當划算。

高教工會不滿類似的政策與行政上的「利益輸送」,要求立即制定「旋轉門條款」,禁止教育部官員退休後到私立學校繼續任職;也要求現任官員公開宣示,退休或下台不會去私校;更應全面檢討圖利私校校董的法規,避免利益輸送;高教工會表示,若官方回應草率,不排除再到教育部強烈抗議。

大學不如人力派遣公司

推文到plurk
2015-09-27 06:00
◎ 張勳慶
在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楊弘敦高呼下,百餘位國內大專院校的校長連署上書行政院,強烈要求勞動部尊重大學自主,把學校內的學習型助理排除在勞動法令之外。而此一愈燒愈旺的問題,又因國內一些平面媒體用社論去表態,認為大學生不該斤斤計較勞健保納入與否,而自我喪失無價學習機會,但若勞權是國際基本人權中重要一環,那麼可能一大群大學校長和媒體都在踐踏人權還振振有辭。
很明顯大學不願、又高度反對把學生在校內打工或當助理納入勞動法令中,根本就是一種古老過時又自認有事弟子服其勞,把學校當成私塾心態,若又把此莫名其妙扯到孔子和其七十二弟子的關係,那更讓人錯愕不知今夕是何夕。當然在此心態下,所謂大學自主也成為勞動人權的柏林圍牆。
首先要請這些連署的百大校長想一想,你個人在校園外消費和享受服務時,會認同這些員工只因是打工學生,雇主就有權讓他們排除在最基本的勞健保體系外嗎?同樣的道理,大學內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他們以體力和技能幫老師和學校做事,領的還是棉薄薪資,本來就是象牙塔血汗工廠中的底層勞動力,若他們可以因為要減低大學支出而自外於勞動法令,那校外領時薪打工學生的資方豈不是也有資格要求勞動部將其排除於勞動法令基本保障外?說穿了,這些大學校長會如此,一是既得利益與高學歷傲慢下的蓄奴和高人一等心態,二是還自認大學是學術聖堂,可以超出最基本的國際人權要求而我行我素,把大學惡搞成了法外租界。
長期下來的積非成是、書呆子型的腐儒觀念,還有自我困於大學開放下的自籌經費窘態,才是這些大學校長不敢也不願說的真心話,如此虛偽又自視甚高,才會有了今日讓全民反彈、勞團火大的連署上書學術墮落,偏偏還自稱這叫大學自主,妄想指點勞動法令可以為我去修法開個狗洞可鑽,若基本勞工權利的法令都可以如此來個臨時條款,那大學校長又有何資格和學生談人格上的獨立自主和批判精神呢?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