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之聲:無懼年代》。影片述說1912年代的英國,婦女人權被漠視,女性為了爭取參政投票權以取得平等,奮力抗爭的血淚故事。她們在和平訴求沒有作用之後,開始用石頭砸窗、引爆郵筒,並在國會前集會抗議;但她們被粗暴對待、逮捕入獄,絕食抗議後還被不人道強灌食物。出獄之後要面對鄉里鄰人的冷眼與辱罵,甚至被迫離開家庭以及年幼的孩子,也因此迫使她們尋求更激烈的手段,不惜一死……。 https://youtu.be/ZygG1t7tvS8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 2016 - 電影 線上 看 - YouTube - https://goo.gl/QXzt43
電影《女權之聲》回顧婦權運動艱困心酸史 - YouTube - https://goo.gl/kTMmPb


在台移工近年迅速增加,至今年3月底已達約68萬人,相較10年前人數成長近9成,薪資產值高達2121.6億-移工平均月薪也連3年成長,去年達2萬6308元
68萬在台移工 市場不容小覷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V3sE5G


德國近代史中的國族想像與種族歧視-一部德國種族歧視近代史+德國,種族主義依然深植在每個人心中-德國是一個各式各樣人混居在一起的大熔爐。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德國各地存在著許多方言,許多人也無法彼此理解,在這個意義上,德國並不是一個民族(Volk)。但是在德國人的心中,一直都還存在著「我們是一個民族」這樣的想法,一直都有著金髮碧眼的刻板想像〈底層能說話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探討後殖民時期的底層被代言而失去聲音的問題 他是德國人,也是黑人:德國近代史中的國族想像與種族歧視 | 蔡慶樺 /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http://tinyurl.com/y4f8vclu


Google 內部工程師流傳的「反多元化」宣言,遭員工大舉撻伐
www.techbang.com查看原始檔
根據 Motherboard 的報導,Google 的一位高階軟體工程師最近寫了一篇標題訂為「Google 的理想回音室」的宣言,內容長達 10 頁,要求 Google 應該將該公司提倡的反多元化轉換成被作者稱為「理想型反多元化」。
Motherboard 表示它們雖然還沒有看過完整的 10 頁宣言內容 (Gizmodo 有一份完整的宣言),但已經跟 Google 員工中看過的部分員工談過這起事,該宣言只有以內部名單的方式分享給少數員工。
該宣言的作者表示,Google 的「性別差距」是導致男女間生物學上差異的主因,而且也表示 Google 不應該繼續提供軟體給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團體。此外,作者也斷言,在政治上傾向保守的員工應該受歧視,而達成「理想上的平等」才是首要目標。(保守的政治情懷在諸如種族、宗教、年齡、性別、公民、家庭狀況等反歧視法眼中是不被保護的。)
許多 Google 員工在看過該宣言以後,都對外怒斥表示對於該宣言的存在感到憤怒,並且表示該作者的上級管理層已經開始著手處理這件事。
「今日我最氣」:
Internal article circulated at work today describing how gender rep gap in SW is due to biological differences btwn men/women.
— Sarah Adams (@sadams007) August 4, 2017
員工表示,雖然該宣言原本只有跟特定的名單人員分享,但目前已經在公司內部大量「擴散」,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看過這份宣言,該宣言甚至因為同時間有太多人要閱讀,一度完全無法讀取。截至目前為止,這份宣言在公司內部仍然存在。不過,雖然說該宣言在 Google 內部被大量譴責,但仍有少部分員工表示贊同。
在這份宣言的開頭,作者甚至也做了一小段的備註:「我重視多元化和包容性,但我也不否認性別歧視存在,也不支持套用刻板印象。」作者繼續闡述 Google 的偏見,以及為何這對其有害。
Google 負責處理多元化的新任副總裁丹妮爾 (Danielle Brown) 也注意到了這起事件的嚴重性,寄了封備忘錄給所有員工,表示她已經「發現該宣言提出了關於性別的錯誤假設」,並且表示該宣言「並不是 Google 或是她本人崇尚、提倡或是鼓勵的。」
她也進一步說明「反多元化的工作環境是 Google 文化的一部分」:
多樣化和包容性是我們非常重視並且持續培養、注意的核心價值。對我們來說,我們深信這兩者是讓 Google 能夠成功的重要關鍵,而我們也會持續把它們放在長遠發展的核心價值。
儘管 Google 其實一直有在提倡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但相關的新聞仍然不斷發生。今年稍早時,美國勞工部表示 Google 對於女性員工的提案會扣留文件,並且在「公司體制」上會給予女性員工較少的薪水。(Google 已經否認了這項指控。) 而事實上,這並不是個案,許多在矽谷的科技公司常常都會被放大檢視,也常常鬧出同樣的「醜聞」,像是 Uber 和 Tesla 等等。之前我們也跟大家報導過臉書被爆性別歧視的問題,臉書 CEO 馬克祖克伯當時表示「這是整個矽谷的問題」,只能說身在矽谷,身不由己?


 

歐盟法院准雇主禁員工包頭巾 法國熱議
發稿時間:2017/03/14 20:00最新更新:2017/03/14 20:30字級: 字級縮小字級放大 
歐洲聯盟法院14日定,企業可在不帶歧視的前提下,於內部規定禁止佩戴明顯宗教、政治、哲學象徵,以保有中立性。這項認定可能促成法國法規在相關敏感案例上更加明確。(圖取自pixabay圖庫)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4日專電)歐洲聯盟法院今天認定,企業可在不帶歧視的前提下,於內部規定禁止佩戴明顯宗教、政治、哲學象徵,以保有中立性。這項認定可能促成法國法規在相關敏感案例上更加明確。
這兩件案例,一在法國、一在比利時,都是有關女性員工包伊斯蘭頭巾的案件
在法國案例中,一間資訊顧問公司於2009年解雇一名女性工程師,因為她替客戶服務時,未依客戶要求拿掉頭巾。
一名律師接受費加洛報(Le Figaro)訪問時說,此案判決關鍵在於一間企業是否可合理地依客戶要求,強制員工遵循宗教中立,「目前,法國法規在這點上還很模糊」。
在比利時案例中,一名女性應徵接待員工作時未包頭巾,工作3年後,她告知雇主決定包頭巾,但雇主以內部有規定禁止佩戴宗教、政治象徵為由,未予同意,最後把她解雇。
報導表示,由於此類案件在歐洲相當敏感,法國和比利時的法院分別要求歐盟法院詳細說明有關職業平等和歧視的法規方針。
世界報(Le Monde)進一步表示,歐盟法院認為,私人企業有權禁止員工佩戴明顯宗教象徵,但不可帶有歧視,也就是不可偏袒或針對特定宗教
這項認定有助於歐盟各國的雇主在執行上有所依歸,也可能促成法國法規更加明確。
目前,法國私人企業的員工可在不傷害自己的健康安全、且不傷害公司良善運作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宗教信仰。
在公共機構和公領域,則以中立為原則,禁止公開表達宗教傾向。1060314

19887953  


 

在台移工與海外台青

推文到plurk
2016-05-06 06:00

◎ 莊媮荃
在台移工的議題日漸引發關注,根據台灣勞工陣線出版的《公平經濟新藍圖—二○一六勞動政策白皮書》,在台移工從二十五年前約三千人,截至去年六月,已高達五十八萬人次,但如此龐大的勞動力人口背後,卻遲遲未見一個更合理的制度來解決移工長期被剝削、歧視與虐待等問題。
除了政策性層面,對移工族群的認同與尊重才是開創台灣作為一個友善工作環境的根本之道。日前貴報刊登的一則新聞〈杜絕吸血仲介 打工度假青年發起跨國行動〉,不失為一個讓我們重啟對移工認同的絕佳參照,文中台灣打工度假青年(TWHY)特別針對赴澳打工度假的台青,被仲介非法圖利、未能享有與澳洲本地勞工平等之權益一事,提出抗議,若我們把文中的「台青」置換為「外勞」,我們將驚訝地發現,這兩類勞動力皆淪落於相同的脈絡:仲介牟取高額服務費、雇主不依法支薪,在自由經濟底下,台青、外勞都是相對被剝削的一群!此時此刻,我們還能漠視在台移工的權益嗎?我們還能不督促國家提出更完善的政策嗎?
台青海外打工之餘尚能度假,同樣年輕的在台移工可能從事我們本勞較不願做的粗活、看護工,在貴報上月二十一日,心理師林維信的投書〈外籍看護與台灣老人〉一文中,特別提到「正值青春年華的外籍看護們…像時下的年輕人一樣想玩樂、追求新鮮刺激的事物…卻得困在雇主的小房間裡,與一個幾乎沒有反應、不能言語的老人廿四小時在一起。」筆者在校園裡亦常看見許多年輕的女性移工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到樹下、廣場,她們用自己的語言愉快地聊天,時而熟練地替老人們翻身、拍背,時而注意返家時間,她們的勞動理應是每一個子女的責任,而今她們逐漸取代台灣子女,成為台灣老人最親密的陌生人。
在台移工與海外台青是一體兩面的勞動力問題,這也不只是多數移工所來自的東南亞國家、台灣或澳洲的經濟問題,移工體現跨國資本主義該正視的議題:勞動力不應被視作可量化、在成本利益思維下的資本,而是開啟在移動的生命歷程中,讓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間產生溫度與連結的力量。
(作者就讀台師大英語所)


「越南來的不是都賣淫」新住民遭歧視痛哭 他感慨:我們努力還不夠列印
分享「越南來的不是都賣淫」新住民遭歧視痛哭 他感慨:我們努力還不夠到Facebook分享「越南來的不是都賣淫」新住民遭歧視痛哭 他感慨:我們努力還不夠 https://is.gd/ANH74w
玉后小吃店的老闆娘玉后,當時在小港醫院對面開小吃店。(圖取自林姓網友臉書)
2019-09-05 20:26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近日爭議不斷,日前韓國瑜談國政青年政策時提到「鳳凰都飛走了,進來一堆雞」,挨批歧視移工;韓國瑜事後解釋,他對於新住民是心懷感謝,所指的「雞」是來台賣淫打工的,試圖滅火,卻無法阻止議題延燒。一名為了完成碩士論文的林姓網友,曾經採訪多名越南籍新住民,他分享了實地了解新住民的經驗後,感慨表示,「原來還有那麼多大中國思想的人,還在用有色眼鏡看那些為了台灣典當青春的人們」。
文章在網路上分享3小時,已得到超過7000人按讚,1300多人分享。(圖取自林姓網友臉書)
https://is.gd/ANH74w
小吃店裡的越南小吃也獲得網友好評。(圖取自林姓網友臉書)
曾就讀高雄餐旅大學研究所的林姓網友表示,9年前為了碩士論文深入田野,從學校附近的小吃店當了好一陣子的神秘客,才邀請老闆娘當第一個受訪者。
老闆娘的名字叫做玉后,嫁來第一年老公就因為肝癌死了,她當時懷孕,家裡剩她跟婆婆,林姓網友問她,你為什麼不回越南?她說:「我回越南婆婆怎麼辦?誰要賺錢照顧她?」林姓網友訪問她的時候,其實她婆婆剛過世,林姓網友又再問,現在呢?婆婆也走了,你回越南嗎?她笑著對我說:「為什麼要回去?我家在台灣喔。」
林姓網友這時才驚覺,自己心中肯定有歧視,不然怎麼會把玉后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視為非常態呢?
林姓網友接著分享另一名嫁來台灣的新住民,這一個更悲慘,除了經常被老公跟婆婆虐待之外,還只能睡在收廢物的倉庫,唯一回到房間的機會,就是老公要跟她行房。隔年,發生了921大地震,婆婆與老公都死了,只有住在倉庫的她活了下來。
原本以為接下來能有好日子過了,沒想到努力工作的她又遭到無良雇主嘲弄,「說她老公死了可以去賣淫,幹嘛留在南投山上刷檳榔葉,一天才賺500塊,去把腿打開賺得錢又多又容易」。沒過多久,整個庄頭,都傳她有在賣。
林姓網友永遠記得,這名悲慘的新住民和她哭訴,「林先生你知道嗎?我連搭公車都沒有人要坐我旁邊,我們越南來的,不是每個都賣淫,不是每個都那麼髒、那麼臭!」
林姓網友文末表示,9年過去了,很多人一直在為新住民發聲,很多人在為消弭歧視而努力,但現在,有總統候選人懷疑,飛機上一半的人「可能是來台灣賣淫跟非法打工」,只能說我們努力還不夠,原來還有那麼多大中國思想的人,還在用有色眼鏡看那些為了台灣典當青春的人們。
貼文還附上了當時在小港醫院對面開小吃店的玉后,網友感慨問道「不知道她現在過得好不好」?
https://is.gd/ANH74w


反對銀座仇恨言論遊行 日本市民路邊舉牌無聲抗議
ETTODAY東森新聞雲ETTODAY東森新聞雲
2016年3月8日 上午 04:10 GMT
Image
▲▼舉牌抗議的民眾。(圖/翻攝自朝日新聞)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日本東京銀座6日舉行一場以歧視、排斥外國人為訴求的「仇恨言論遊行」,而市民團體則是發起「反對仇恨言論」的抗議活動,雙方數百人馬交鋒東京街頭,也有部分民眾發生口角衝突。

據《朝日新聞》報導,「仇恨言論遊行」的隊伍舉著日本國旗,並高呼「擊垮北韓學校」、「廢除(對於中國人等的)國費留學制度」等口號,一邊在銀座的大道上前進;而對此表達抗議的市民舉起「銀座街頭不允許仇恨言論」、「反對歧視人種」等內容的標語牌,站立在沿途的道路旁對抗。

一位來自新宿的42歲男性拿著4種語言寫下的「反對人種歧視」看板,站在路邊抗議,他認為日本人的人權意識比其他國家還要低,因此想透過這樣的方式,無聲地向遊行者說出另一種聲音。

 ----------------------------------------------

《女權之聲:無懼年代》:從英國的「婦女社會政治聯盟」反觀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一、女人很苦

看到電影《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開頭那一段社運婦女拿起石頭砸向櫥窗的劇情,真是讓我感到一陣愉悅,我覺得她們這樣幹真的是太讚了。在那個年代的英國,絕大部份的婦女幾乎都受害於資本主義與父權社會的雙重壓榨,因而這些英雌的犧牲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當然,我個人相信這部電影終究可能還是輕描淡寫了當年女權主義者的苦難。看到電影裡頭所呈現的監獄,居然比假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治理下的台灣監獄還要好一些,不免讓我有些驚訝。跟台灣的監獄相比,片中呈現出當年的英國監獄,空間較大,採光較佳,這怎麼可能呢?所以我想這部電影終究還是美化了當年的英國監獄,因為按照常理,先進的台灣,其獄政不可能會輸給一百年前的英國。

這部片中,呈現出五位不同的女權運動者:

  • 經濟狀況較好、先生支持女權事業的藥房醫生艾迪斯(Edith Ellyn,海倫娜波漢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飾)
  • 經濟狀況較好、先生因反對女權事業而造成婚姻衝突的議員妻子霍頓夫人(Alice Haughton,蕾夢娜葛瑞 Romola Garai飾)
  • 經濟狀況吃緊、先生軟弱、失去家庭的女主角洗衣工人茉德(Maud Watts,凱莉墨里根 Carey Mulligan飾)。
  • 經濟狀況惡劣、先生是個有暴力傾向的混蛋、但是仍然盡力維持婚姻的洗衣工人薇特(Violet Miller,安瑪莉達芙 Anne-Marie Duff飾)。薇特的女兒瑪姬,年僅12歲,就已經開始負擔家計,還要忍受洗衣廠老闆泰勒對她的猥褻。薇特本人之後更因為懷孕,只好忍痛減少對社運的投入。
  • 受過高等教育,未婚,全心全意投入社運,手段激烈的艾蜜莉(Emily Wilding Davison,Natalie Press飾)。

 

這五位女權運動者,各有各的苦,然而說到底,再不同的苦,其實就是身為女人的苦。做社運工作,說穿了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出時間,更盡所能,彼此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奮鬥,不是嗎?

片中的茉德,父不詳,母親早就去世了。洗衣廠老闆泰勒是個性侵女工成性的大惡狼與大變態,他連12歲的小女孩也不放過。茉德就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長期忍受大惡狼與大變態的騷擾,當上幹部,並且結婚生子,小心翼翼守護自己的小確幸,直到人生的風暴來臨,終於選擇勇敢投入女權運動。

二、抗爭成本很高

我注意到片中的某些細節。茉德一領到薪水,就交給丈夫桑尼,可見當時整個家庭的經濟大權是掌握在男性手中。

此外,根據片中茉德所述,洗衣廠男性一週的薪水是19先令,女性一週的薪水是13先令。茉德的家庭是個雙薪家庭,一週的收入就是1.6鎊,一個月收入大概6.4鎊,一年的收入大概就是84鎊上下。片中透過茉德的口,我們得知丈夫桑尼有投票權。按照當時的英國法律,我們因而得知桑尼要嘛有自己的房子,要嘛就是年繳租金至少10鎊。那麼怎麼去看當時的房租行情呢?我記得在片中,茉德被丈夫桑尼趕出家門以後,只好去租房,可是一週的租金居然高達2鎊6先令!後來雖然殺價成2鎊4先令,但這仍然是很高的租金。

假設桑尼夫婦的房子租金一個月1鎊好了,那麼就表示住在倫敦的他,一個月至少要把雙薪家庭六分之一上下的收入交給房東。對比現在的台灣,假設住在台北市的年輕夫婦兩個人月入一共4萬4千元台幣到5萬元之間,要租一個套房共居,恐怕租金8千塊上下是一定要的。兩相對比,幾乎是一樣慘。

因此,片中的桑尼決定把兒子喬治送給別人領養,我可以體諒他;因為少了妻子的收入,他根本難以維持家庭的開銷。更遑論整個街頭巷尾都對茉德這個「暴民」議論紛紛,讓桑尼也承受了整個社會的排斥。藍領男性,是資本主義與父權社會的雙重壓榨下的另一個受害者,在此片中一覽無遺。

保釋金的部分,一個人則是2鎊。所以,如果桑尼要去保釋他的妻子茉德,他必須拿出整個雙薪家庭一個月將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我們透過這些片中的細節,足以得知,當時的女權運動者,不但必須為了抗爭付出很高的經濟成本,而且勢必禍延家人。

我因此注意到了片中的「婦女社會政治聯盟」(Women's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 WSPU),茉德在外的租金就是這個NGO負擔的,不得不說它絕對具有一定的財力。一個社運團體,倘若要良好運作,勢必需要大量的資金,這是不易之理。

在這部片中,我還注意到史提督察。這位滿口「依法行事」且熱衷於偷拍、跟蹤作業的督察,不禁讓我想到方仰寧。史提督察想要收買茉德,想讓她成為社運猶大。然而在她的前夫桑尼禁止她探視兒子喬治以後,她終於下定決心,選擇完全挺身而出。說真的,一般人到了那個節骨眼,如果做出任何妥協,我認為都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茉德並沒有因此選擇退縮。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知一個道理。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正在為他的權益抗爭而造成我們不方便的的時候,請大家多想想他的困境。我想到了在這部片子剛開始沒多久的部分,有一段議員的妻子霍頓夫人站在街頭,宣講女人應該爭去投票權,卻反而得到一些保守女性嘲笑的一幕。

挺身爭取權益的「暴民」永遠是少數的勇者,可是當這個權益真的實現的時候,總是普及到絕大多數。我們既然有可能因為勇者的付出而搭上便車,為什麼還要去嘲笑或責備那些勇者?這樣難道不會很惡劣嗎?因此,我無法諒解某些歧視、仇視社會運動的人。

Photo Credit: Suffragette

三,媒體封殺

在這部片中,我們還看到了媒體對女權運動的封殺。不管做出再激進的行動,媒體要嘛說你是暴民,要嘛就是不加以報導,也就是醜化加淡化。

而就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談,我深深感受到,不被報導比被報導醜化更難讓人接受。被報導醜化,至少大眾還是知道了我們做了哪些事;不被報導,則根本難以引起討論與關注。放到台灣來看,這也是小型的台獨政黨或某些社運團體要共同面對的艱困之處。

四、國民黨和婦聯會

還是要把鏡頭帶回來談國民黨。我們看到英國的「婦女社會政治聯盟」為他們婦女爭取投票權出了大力,那麼,在假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治理下運作的婦聯會(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到底在幹嘛呢?

其實在台灣運作的婦聯會不是NGO(非政府組織),它是國民黨在黨國威權統治時期由宋美齡所扶植的GONGO(官辦非政府組織),根本就是國民黨的親密盟友,難怪台灣的女權運動會如此不彰。婦聯會不僅有錢,還有土地,但是這些錢和土地到底是打哪來的,那就讓人很好奇了。仔細想想,一百多年前的英國女性,儘管爭取女權的過程中非常艱辛,但是仍然有一個不幸中的大幸,就是:還好!當年沒有遇到國民黨。她們要是遇到國民黨,恐怕就在人間默默地消失啦。

當年英國的女權運動者入獄以後,為了抵抗,使出了絕食抗議,英國政府也以強迫灌食對付這些女權運動者。我看到這一幕,不禁鼻酸。當我看到艾蜜莉從容赴義,我為之心頭震動。這個世界至今能夠有像樣的文明,是因為志士仁人忍受眾多苦難、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所換來的,只是,究竟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呢!

說著說著,我想到了前一兩天,我看到了陳儀庭和陳妙婷各被判處兩個月徒刑的新聞。他們是因為對正版中國的同路人成龍所捐贈給山寨中國之「故宮」南院的假藝術品噴上紅漆而被判刑的。他們為了抵抗正版中國的文化侵略而做出的行為完全沒有錯,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認同。當別人醜化與淡化他們的時候,我選擇彰顯與稱讚他們。

身為他們的朋友,我滿心希望他們不要失去自由,同時我也尊重他們的所有選擇。

五、結束

最後想提一下這部影片的小錯誤。片子結束以後跑出文字,居然提到「中國」的女性在1949年以後有投票權,我想這個說法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錯誤的,在此我就不多說了。張正:制止虐殺貓狗,以及制止仇恨言論

-----------------------------------------------------

2015/11/19
作者:
張正
關鍵字: 虐殺貓狗 動保 移工 語言暴力

photo credit: Jörg Schubert, CC BY 2.0

小林是跨了動保界和移工界的超級志工。小林拜託通曉越南文的朋友La Mer翻譯,製作了這幾張寫了越南文的圖片。然後與中台灣熱血青年組成的「1095,」團隊合作(註1),將圖片印成海報,製作標語牌,站在假日移民工來來往往的台中第一廣場。


以越南文宣導禁殺貓狗的法規,小林提供。

這段越文的大意是說:「請勿傷害狗貓,否則最高罰款一百萬元。請將這張圖片拍攝下來,轉知每一位同胞親友。」越南原文是「Xinđừnglàmhạichómèo, nếukhôngsẽbịphạttiền 1.000.000 Đàitệ.Hãychụpảnhtôi, vàgửichođồngbàocủabạnđểmọingườicùngbiếtđiềunày.(註2)」。

這是小林試圖保護貓狗、又盡量不要引發爭議的作法。如果有哪位美編高手願意幫忙製作更精美的海報,版權開放,歡迎動手。

移工虐殺貓狗,動保反撲

之所以有這樣的宣導圖片,源自於幾個月前。那時,小林拉了我和動保團體一起開會,我才知道,原來越南移工殺貓狗的事,已經在台灣動保圈子裡鬧得沸沸揚揚。某些越南移工不但殺貓殺狗,虐殺之後還將照片放上「越南在台共青團」臉書炫耀。台灣動保人士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有人四處蒐集證據,要求警方處理,也有人在網路上大肆抨擊。

我想起很多年前,一位抓狗「進補」的泰國移工被逮到。泰國移工喊冤,說他不知道台灣有禁止殺貓殺狗的法律。當時的輿論傾向於反對「不教而殺」,《四方報》等東南亞媒體也以越文和泰文做了報導,宣導了法令。

不過,就像禁止酒醉駕車一樣,再怎麼宣導,還是有人違規。更何況,東南亞移工被摒除在台灣主流社會之外,也實在很難確定他們知不知道在台灣殺狗是犯法的(註3),吃狗肉是違背當前台灣社會風氣的。

當然,今年這些在「越南在台共青團」臉書上傳虐殺貓狗照片的越南移工,已經跨越了界線,不能以法規不熟、文化不同、飲食差異作為藉口。就算將動物分門別類為可吃不可吃的理由有待商榷,就算在視狗肉為佳餚的國度,虐待動物也不被允許(註4)。既然罪證確鑿,就依照現行法令,該抓該罰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不過抓人也不容易。一位聲音沙啞的動保人士憤恨地說,她常常埋伏在工業區想抓現行犯,然而當她出面制止移工捕捉犬隻時,狗就跑了,所以沒有證據,警方也無從處理。

警方沒有積極處理,但是「鄉民正義」已經出動。矛頭原本應該對準虐殺貓狗的「兇手」,不過網路砲火難以控制,除了執法不力的警方被罵之外,許多仇恨言論也落在東南亞以及東南亞移工身上,並且搭配著「落後」、「野蠻」、「不文明」的標籤。

繼之,有人以動保之名到警政署抗議,要求警方強力取締。再過幾天,台中市長林佳龍的臉書貼出一張在警察局拍攝的照片,啟始句是:「可惡的人抓到了!」下面的留言「佳評」如潮。

以暴制暴,不知其非

事件發展至此,成了另外一個議題。

作為事件源頭的虐殺貓狗者,被撻伐了,也有些被抓了,某些仲介公司也加強宣導力度了。例如十月份人力仲介公司「集士國際」發給旗下移工的紙本宣傳單,就附有中、英、印、越、泰的多語動保法宣傳。

但是,以動保之名衍生的仇恨言論和語言暴力,並沒有被適當處理(即使同樣有誹謗罪、公然侮辱罪、反歧視條款等相關法令)。從林佳龍臉書照片底下的留言看來,發言者可能還洋洋得意。這些發言者若真的是心懷善意的動保人士,怎能容許自己一方面宣稱自己愛動物,一方面卻以低俗卑劣甚至威脅恐嚇的言詞羞辱咒罵他人?

於是出現這樣的解釋:那些人不是真的動保人士,只是「假動保宣洩仇恨」、「趁機表達他們本來就有的偏見」。我同意,姑且稱之「偽」動保人士。

若是如此,在「偽」動保人士當道、台中市長林佳龍(的小編)等人也順勢收割之際,「真」動保人士應該比誰都焦急。要焦急擔心的是,若噤聲不語、不制止「偽」動保人士踩紅線的作法,彷彿就默認了這些言語暴力是「動保」的主流意見。

善待在台每一個生命

基於對生命的尊重,應該保護動物,也應該制止仇恨,兩者原是同一陣線,而非對立。如今有人虐殺貓狗,該制止,有人謾罵詆毀煽動仇恨,一樣該制止。我們可以同時為動物發聲,也捍衛人權。

在數次與小林瀕臨吵架的討論之後,我想到能做的是:

第一,依據現行法規,對越南移工宣導在台灣不可殺貓狗不宜吃貓狗。如果您願意,歡迎印下或者轉貼這篇文章所附的圖檔(也可以將越南文字重新編排),告知身邊的越南朋友。

第二,制止污衊與歧視。其實「偽」動保人士的諸多言論早已觸法,只是多數越南移工看不懂(幸好看不懂)。即使仇恨言論終究仍無法禁絕,但是也該發聲反制,以正視聽。而且,最好是由動保圈的朋友出手制止。

希望在台灣的所有生命,都能被善待。

至於我個人對於「動物保護」這個議題的部分看法,寫在十多年前的立報社論裡,附錄於此:

《別成為綁架無尾熊的共犯!》(立報社論1999/08/13)

為了維護人類自身的利益,難免會隨著文明的推展而傷害大自然;然而,當人類已是地球上唯一的強勢物種之後,就該對自己的慾望設下限制,別再為所欲為。該如何拿捏標準?為了溫飽而殺豬宰牛,可以諒解;為了娛樂而鬥雞鬥狗,應該禁絕。

這次,台灣人為了滿足親眼目睹的快感,為了好奇心,強拉澳洲無尾熊飄洋過海到台灣,就屬於後者。

不論是鬥雞鬥狗,或者為了觀賞而把動物一輩子關在籠子裡,都不符動物保護法「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的精神。不過比起偷偷摸摸藉由鬥雞鬥狗賭博取樂,這次的「無尾熊旋風」則更令人不齒:明明是商業噱頭,明明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好奇而迫使無尾熊離鄉背井,主其事者還將自己的行為披上神聖的保育外衣,要在現場帶領民眾宣讀所謂「倡議保育觀念的『哈雷宣言』」、「宣示為地球保育而努力」。就好比綁匪大言不慚地說自己多麼重視人權,若非頭殼壞去,就是恬不知恥!

而強迫無尾熊嚥下台灣尤佳利樹葉的動物園也假惺惺地表示,希望民眾今後參觀動物園觀看無尾熊時,「愛無尾熊,就不要驚嚇牠」。但如果真的愛無尾熊,根本就不該綁架無尾熊!

喜歡凱蒂貓,買回家供在神壇上或者丟進垃圾桶,那是個人喜好;但是喜歡無尾熊,買票去看被關在籠裡的「派翠克」、「哈雷」,則是罪惡。今天,台北市的大家長馬英九先生要親自到台北市立動物園主持「無尾熊特展」開幕典禮,將這次罪惡的綁架行動推上高潮。即使會剝奪大家假日出遊的樂趣,但我們仍必須呼籲:別再去動物園傷害兩隻無辜的無尾熊了!不要成為台北市政府及動物園的共犯!想想,你願意被綁架到遙遠的澳洲,一輩子關在籠子裡供人觀賞嗎?

動物園已是不合時宜、應該廢除的舊時代公共設施。如果你因為孩子童稚的要求而不得不去,也請你在動物園前虛偽的「動物保育宣言牆」上寫下:尊重生命、保護動物,讓無尾熊回去!

《消滅動物園!》(立報社論1999/08/20)

今天適逢假日,動物園勢必又將人潮洶湧。我們也必須藉此機會,再一次針對「無尾熊借展」事件,重申本報對「保育」的相關立場。

或曰無尾熊的數目日漸減少,若不施以人工復育恐將絕種。然而,生命應是有品質的,勉強讓無尾熊苟延殘喘並非保育;若真要讓無尾熊繼續存活在地球上,也該從改善牠原有的棲息環境做起,而非以「借展」之名從事販賣的勾當。何況,台灣的動物園需要去保育澳洲本土的動物嗎?台灣的動物園有能力復育澳洲無尾熊嗎?現在連進口澳洲尤佳利樹葉都成了問題,顯然越幫越忙。

或曰透過借展,可以讓國內民眾了解保育的重要,更為荒謬無稽之談。學習有關於動物的知識,了解保育的重要,一定要透過動物園嗎?一定要透過動物借展的方式嗎?恐怕只會越學越錯。強迫動物從南半球搬到北半球叫做「綁架」,限定動物在特定的範圍裡生活稱為「囚禁」,妄想從「綁架」與「囚禁」中學到「保育」,無異於從殺人放火學習生命的價值,根本是緣木求魚。即使民眾能透過這種方式了解保育,所了解的也是觀念偏差的保育;下一代的台灣人會以為,駱駝、企鵝、無尾熊都是土生土長的動物,而所謂愛護動物,也只限於愛護動物園裡的動物,或者把動物捉到動物園裡來愛護。

大家也許忘了,市立動物園早在前些年「養死」了兩隻北極熊。我們並非指責動物園園方「護熊」不力,事實上,動物園的確為這兩隻嬌客做了不少準備;我們也不希望無尾熊又得立刻舟車勞頓地返回家鄉。只是認為,第一,「借展」這種「動物移植」應該禁絕,園方應三思此一決策是否正確,以免一錯再錯;第二,希望民眾不要再去動物園打擾無尾熊,成為綁架的幫兇。

我們並不贊成枉顧人類生計的極端保育,因為人類自身的生存仍是一切的前提;不過,人類必須在文明發展與自然生態之間拿捏一個平衡點,以「溫飽」和「娛樂」作為對待動物的區別,實是當下最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能讓民眾克制自己對無尾熊或任何動物的喜愛,理解將動物關在動物園是錯誤的、自私的,理解喜愛牠未必要擁有牠、看見牠、甚至觸摸牠,這才是真正的保育;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再需要動物園,那麼,保育就成功了。

註1:「1095,」是由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官安妮等人組織的團隊,成員也包括中興大學等中部地區。

註2:越文的小數點和千位數與台灣的用法相反。「,」是小數點,而「.」是千位數。

註3:台灣的法令並沒有禁止吃貓吃狗吃寵物,禁止的是「虐待」、「任意宰殺」。關於「禁止殺狗但是不禁止吃狗的原委,可參考劉志偉的文章《你不知道的事:吃狗肉並不違法》。

註4:動物保護法第三條:虐待:指除飼養、管領或處置目的之必須行為外,以暴力、不當使用藥品或其他方法,致傷害動物或使其無法維持正常生理狀態之行為。

 

如何培養多元史觀:從東南亞史、伊斯蘭史出發的人類學觀點(上)

反課綱爭議帶來的深刻啟示是「不只是課綱怎麼修改,而是我們的教育如何全面革新」。但我們要如何從「歷史速食餐廳」跳脫出來,培養多元史觀?本文從東南亞史、伊斯蘭史的例子,分析如何正視文化差異,解構主流的西方中心進步史觀,以及國族框架。
作者:芭樂人類學2015-08-10 15:52

趙恩潔

今年反課綱爭議帶來的最深刻啟示是:重要的不只是課綱怎麼修改,而是我們的教育怎麼全面革新。新教育的空間需要立法規範保障,而歷史教育勢必要從死背競賽中解放出來。關於立法,有專門法律專家正在如火如荼討論,而關於如何改善歷史教育,花亦芬老師林慈淑老師等人都已經提出精彩的見解。我不是歷史學者,但由於受美國人類學與東南亞研究之訓練,我始終與東南亞歷史、中東史、及伊斯蘭社會文化史關係密切。因而,關於歷史教學的改革,也許我能從東南亞史與穆斯林文化史的視角,提供另一種景觀。雖然我平日教學的對象是大學生,並非高中生,但若高中生接受了狹隘我族中心思想且缺乏批判思考的教育,這將會使得大學教育者的工作更加艱難,不論是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

Vicente Reyes, Muslim Betrothal, 1982. Oil on canvas.CREDIT: UNIVERSAL HISTORY ARCHIVE

為了避免芭樂人類學的粉絲失望,在此先澄清我將不會探討Marshall Sahlins式歷史人類學或Eric Wolf式全球政治經濟學,也不會提及人類學專精於「時間」與「構成歷史事件之要素」如何受到文化建構的探討。我只會舉一些東南亞史與中東史研究中所發現的一些具體知識,來襯托出當今台灣一般人對於「歷史」的想像,如何過度依賴舊版西方中心進步史觀下的過期罐頭知識,而多元史觀的缺乏,又如何繼續豢養根深蒂固的文化種族主義、與不自覺地歧視非西方社會的世界觀。我期許未來的高中歷史教育,能夠培養出懂得問出意想不到的問題、發掘意想不到的答案的學生。我最不樂見的歷史教育,是只要求學生選擇A、B、C國族套餐,而且只認得「歷史速食餐廳」一類知識營養不良的死背大賽。

單一化我族中心主義的歷史教育後果將是長遠的:對眼前多元的人類互惠、社會關係、文化融合皆視而不見,對文化差異缺乏尊重、只知道追求有權有勢的世界龍頭、習慣性歧視非西方社會的文化,但其實對他們的歷史一無所知。這樣的教育長期下來,除了思考模式單薄無趣之外,也無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更不可能領導潮流改善跨國人際關係,而可能將自己陷入更加孤立無緣的處境。

以下本文提供三個思路:一、從東南亞性史看西方中心進步史觀的謬誤、二、從伊斯蘭史培養思考族群與國族建構的能力、三、從後白澳政策看多元文化主義之不足。前兩個是與我學術背景較直接相關的評論,最後者是我的社會觀察。

一、上空裝與雌雄同體:從東南亞性史看西方中心進步史觀的謬誤

台灣民眾對於東南亞的想像可能不外乎「外勞」、「落後」、「觀光」、還有「排華」。上述這些點,都是從「跟我們自己有關」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他們關心的事物」出發,裡頭少有「尊重、發現」東南亞極為豐富、淵遠流長的「常民文化史」的興趣。其中,最令人畏懼的是「印尼排華」這個「常識」。

其實這個「常識」,本身非常地去歷史化,正是歷史教育應該改善之處。我曾經在八卦版與其他地方簡單解釋過排華的迷思,且也提供一些歷史變遷與政治謀算細節,而被許多鄉民推「長知識」。簡言之,要了解這個議題,不能只從「華人」角度出發,而必須要從印尼當地的多元族群關係史、不同時期族群政策的遺產、威權統治術與流氓兵制度、98年政爭之歷史意義,甚至是從90年代大中國民族主義下、在甫登場的網際網路時代中被不斷宣傳出來的意識形態爭戰(最極端的是「我們這麼優越的天朝民族,竟被你們這些南洋野獸欺負成這樣?中國大軍快去把這國給滅了」的心態)等等多重角度出發,才能初步理解。不過,當時在八卦版仍引來一些迷思回應。由於我時間精力有限、力有未逮,這讓我發現,若不根本上改變求知態度與培養多重歷史意識思維,即便我提出再多非主流的歷史細節,也是緣木求魚。

正因為「排華」這種主題太政治化,很容易造成誤解與爭論,所以,讓我把重點放在東南亞前現代的性生活吧。我的取徑,是許多歷史學者與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包括人類學者Michael Peletz、 歷史學者Anthony Reid、Babara Andaya,還有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人類學者的諸多作品。

Anthony Reid/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

(一)上空裝

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之間,在我們今天稱為東南亞的這個地方,有許多王國與各種文化的禮節。穿金戴銀華麗登場所在多有,但爪哇人、暹羅人還有許多其他人民,是不穿上衣的。女人的胸部並不被視為該特別遮起來的部位。事實上,亞齊的伊斯蘭王國過去有使用女性皇家侍衛的習慣,這些女戰士也都是上空裝。

東南亞有些族群到了二十世紀初,還是習慣裸體,對上衣的抗拒比起其他地方更頑強(圖為砂勞越的Sea Dayaks (Iban))

這些與伊斯蘭共處幾世紀的島嶼服飾習慣,在歐洲人帶著歐式父權主義入侵、殖民現代性與性別美學進來,而中央集權式新政治形態逐漸確立之後,都被當作是「野蠻的」以及必須要被「馴化」的,最後它們逐步消失。以我們現在的觀點,可能會認為他們當時「穿太少,真野蠻」。不過,現在他們開始穿得比我們多時(如戴頭巾、穿長袖),我們又要說他們「穿太多,真保守」。我們把自己當下的「正常」當成是別人的正常,而完全不去思考,促使我們有這些想法的史觀是什麼,以及促使他們有這些行為變化的歷史脈絡又是什麼。

歐洲服飾對裸體的拒絕也有其歷史建構。伊拉斯摩斯所寫的《男孩的禮儀教育》(De civilitate morum puerilium, 1533)被某些史學家認為是建立「裸體與羞恥」之關聯、「不遮蔽裸體是一種不文明的身體」的重要著作。圖為17世紀的歐洲服飾

如果要了解性的世界歷史,要談論對身體的解放史,前現代的東南亞比起現代社會,可說是「進步」地太多了。他們不但毫無「貞操」觀念,天然裸體,甚至還有專門幫年輕女性「破處」的專家,專門雇用來讓少女可以舒服地不必經過初次性交疼痛、就能開始自由地選擇性伴侶的人生。而這,反映在許多前現代東南亞女性對身體裸露的自信、對性行為自主的掌控權、且社會無權譴責性生活的開放氛圍之中

(二)雌雄同體

另一個東南亞史例子「雌雄同體價值觀」,繼續說明,宣稱「凡是進步、開放的觀點都來自西方,非西方或東方大體都是傳統保守的,因此性平思想或多元性別觀點都是西方進口,不容於我國傳統」,是缺乏歷史根據的。

今天我們稱為印尼蘇拉威西省份的地方,有很多族群,其中一個是航海族群Bugis。Bugis的創世神話Sureq Galigo是一部巨大的史詩,有六千頁或三十萬餘行,版本眾多,由口述歷史寫成,年代判定有爭議,可能從13~18世紀以降不等。我對於這部神話史詩的文化意涵之理解大自受人類學者Thomas Gibson的精采著作And The Sun Pursued the Moon影響。Sureq Galigo記載了史詩故事、跨文化的探索、混合的身世、多中心的族群來源、海洋文化、夫憑妻而貴、從妻居、女子交換男子(表姊妹交換男人,讓王子嫁去支那,其後代則被吩咐回到Bugis等)。

Sureq Galigo

這樣的神話與承載它的社會文化為什麼值得了解呢?

除了另類有趣本身就是賣點之外,它其實影響了性別教育。Bugis的社會非常有意思,最著名的就是他們有五種性別:女、男、bissucalabai、以及calalai。其中bissu是通天下地的雌雄同體薩滿,可以是生來就雌雄同體或是跨性別身體展演儀式專家,類似美洲原住民族的berdahce雙靈人,而bissu在傳統Bugis社會中享受極高社會地位,因為雌雄同體是當地文化中最高價值之之一 ,男子氣概或女子柔媚都輸給雌雄同體。憑著這樣的價值觀所提供的空間,跨性別人類的社會地位有了完全不同的可能。

然而,在殖民政府與現代國家統治下,整體來說bissu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從前。我們若不跳脫現今的角度去學習歷史,我們將不會知道,這種多元性別制度在前現代的東南亞相當常見,遍及今日的馬來亞、緬甸與泰國。但在歷史過程中,它們很多都被消滅了。

Thomas Gibson/And the Sun Pursued the Moon

總之,不論是上空裝或是雌雄同體的社會制度,東南亞性史告訴我們,過去有很多跟今天看到的面貌完全不同的人類景觀,你可能想破頭也想像不到。一旦有了這些知識,你就可以知道「多元性別、性權平等是西方獨有的現代觀念,與非西方社會不相容」的宣稱,把過去想得太簡單、保守了。這種宣稱,其實是進步史觀的一種圈套。它不但在嚴謹的歷史知識上不正確,它也會導致誤導性的政治宣稱。

試問,要設計出哪一種課綱,才有可能生產出這種啟發思考的、足以拓寬學生世界觀的性史知識?

要做出有這種有趣內容的歷史課本,是儘可能縮減限制、挪出更大的教育揮灑空間,並強調多元史觀的課綱。同時,我們的歷史科考試,不應該鼓勵強記單一答案,而應該培養「對過去提問」、「從另類歷史尋求啟蒙」的習慣。 

二、柏柏爾史與離婚派對:從伊斯蘭文化史培養思考國族與族群建構的能力

我在很多場合都提過,我們對於穆斯林世界的想像是去歷史化、且被西方主流媒體牽著走的。我們不知道阿富汗喀布爾大學與伊拉克巴格達大學的學生在60、70年代穿的是西裝、短裙, 而十八世紀的英國外交官夫人Montagu讚嘆土耳其女人的生活比英國女人的生活自由多了。我們不知道歷史上眾多伊斯蘭王國有過女皇、女戰士與女宗教領袖,不只是因為我們歷史知識貧乏,也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論述背後的「史觀」長期以來,都是參照以「華人」為主體(「華人」世界中第一個得某某獎的某某人)以及西方中心主義現代化觀點(歐美已經做到這種程度了不愧是西方、非西方真是悲賤都「二十一世紀了」還這樣)雙雙交織的產物。

我們不僅「知道地不足」,甚至「不知道可以知道些什麼」。當我們聽到跟我們習以為常的狹隘史觀背離的歷史知識與文化論證,我們習慣當成特例看待,因為我們寧可繼續相信過期的歷史宣稱,也不願意迎接更多元精確的知識。這樣的態度不只是帝國主義式的種族化國族史觀,甚至可能是阻撓世界和平的一種史觀。

讓我繼續舉兩個北非的具體歷史案例,來說明我的論點 。

柏柏爾人by Dzlinker

(一)柏柏爾人

Mounira M. Charrad的著作《States and Women's Rights: The Making of Postcolonial Tunisia, Algeria and Morocco》這本書很有趣,是在探討何以北非馬格里布三大國在高度雷同的文化背景下會在憲政女權路上走出三條迥異的道路,而原因正是在於他們如何在「同文同種」的背景下建立出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三種基礎完全不一樣的「國族」。礙於篇幅,這裏我只想談「柏柏爾」族群的建構與其內部的多元性。

什麼是柏柏爾人呢?這個問題直指每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力量與殖民統治如何塑造出不同的人群概念範疇。基本上同樣的道理都可以應用在所有「XX人」(「回族」、「漢族」、「阿拉伯人」、「印尼人」、「美國人」、「巴勒斯坦人」)身上,因為每一個族群都有其被建構的歷史。學習過Barth族群理論的人類學學生都知道這點,但這只是起點,不是終點。重要的是探討,是哪些歷史力量促成哪些「族群」與「國族」的誕生?促成了以後,有哪些問題產生?

馬格里布有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兩種不同的語族,在法國殖民時期的文獻中常被二分法為「不順服的柏柏爾人」以及「順服君王的阿拉伯人」。其實,這嚴重誤解了馬格里布的政治歷史。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兩者之間的主要差別是柏柏爾語系(Berberophones)和阿拉伯語系(Arabophones)的差別,而不是族群的差別。馬格里布的阿拉伯人,事實上就是在八世紀後受「阿拉伯化」後改用阿拉伯語的柏柏爾人。

北非的柏柏爾語系分布

更重要的是,並沒有所謂單一的「柏柏爾人」認同或語言,可以用做對抗中央權威、聯合反抗運動的認同力量。實際上,「柏柏爾語」根本也不是單一語言,彼此之間並不總是能相互理解。例如阿爾及利亞的卡拜爾人、Shawiyas、Mzabites之間說著不同的柏柏爾語「方言」。在馬格里布的歷史上,無論是阿拉伯人或柏柏爾人都不曾作為單一團體。如果柏柏爾人對阿拉伯造成威脅,威脅是來自於他們屬於不同的部落,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兩個對立的族群。 作為部落的成員,他們可能也是盟友。簡言之,在十九世紀的北非,語言和歷史上的差異與人們看待他們自身世界的想法之間,並沒有任何必然關連。 很多部落裡面既有阿拉伯人也有柏柏爾人,因為部落認同不是按照族群區分的。柏柏爾人認為自己身為這個或那個部落的成員,而不是「柏柏爾人」的一員。

如果今天我們預先認定有所謂「天然柏柏爾」或「天然阿拉伯」人的存在,然後開始往前挖歷史,我們當然可以得到某種單一祖源與血統的「阿拉伯史」與「柏柏爾史」。但這樣的歷史必然是在很多政治條件下才成立的。若不去探討那些歷史過程,而將族群過於本質化,可能會掩蓋掉許多重要的歷史知識, 比如忽略「柏柏爾人」這個稱呼是如何在法國殖民統治下,從「語系」指稱變成「族群」指稱的。

法國征服阿爾及利亞的過程漫長、殘忍,是馬格里布最失敗的經驗。儘管法國於1830年簽署條約正式殖民阿爾及利亞,大部分地區仍有數十年之久不受法國控制。法國越是想要全面佔領,阿爾及利亞部落就越反抗。殖民政府為了分化部落,也樂於保存地方、特殊的習俗法令和伊斯蘭律法並存的法治。殖民政府若不是用武力,就是與部落進行協商以爭取效忠、降低反抗,常是用抬高部落習俗法的方式來進行。法國殖民者發現,在政治上保留習俗法加劇阿爾及利亞人之間分裂是一種優勢。結果是很多有柏柏爾習俗法的部落被政治化成為一種「特殊領地」。阿爾及利亞在卡比利亞(Kabylia)、奧雷斯(Aures)、Mzab以及圖阿雷格(Tuareg)等部落之間都有一塊又一塊的特殊法領地。殖民當局以前就發現,維持阿爾及利亞人之間的分歧,比起促進法令統一所冒的「國族革命」風險,在統治上有利多了。

上述政治力力量與族群建構的關係,其實在人類歷史中不曾中斷。 每一種族群都是在歷史中被政治力量塑造出來的。什麼樣的課綱,才能夠讓高中生學到這點?它必然不能只有「國史本位」的史觀,而是必須要有一種「族群建構」的史觀

Mounira M. Charrad/States and Women\'s Rights: The Making of Postcolonial Tunisia, Algeria, and Morocco

(二)離婚派對

上述這本Charrad的經典著作的強項是正式政治族群史,但它的弱項是更細緻的常民文化史與族群內部差異。比如,柏柏爾族群差異是很大的,幾乎很難一概而論,而應該小心使用過於簡化的概論。比如卡拜爾人是超級父權主義,但圖阿雷格的女權卻高得讓人讚嘆。

圖阿雷格語族活在沙漠中, 他們是穆斯林,系譜是母系(是的,世界上還有好幾個穆斯林母系社會,最大的在蘇門答臘,叫做米蘭卡堡),女人擁有財產、帳篷與牲畜。婚前性行為不禁止,想要幾個愛人都可以,直到遇到喜歡的為止。結婚討價還價、離婚是家常便飯。事實上,父母有時候還會為他們剛離婚的女兒舉辦離婚派對!(「喔耶,終於又單身囉!」的一種概念)

然而圖阿雷格語族作為一種「族群」,卻也還有很多困難。比如他們在不同的政治脈絡中犧牲掉不同的女權。法國殖民結束各國獨立時期, 可能有國界地盤爭奪與行政權爭議,而每一國的新法律所保障的女權差異很大,不見得總是有用。全球暖化與沙漠化導致畜養牲畜困難,商業化經濟擴大男權並降低女性地位。 近年來伊斯蘭激進主義興起,入侵圖阿雷格部落。不了解柏柏爾多元性的人,可能還會以為「他們不是一直以來都這樣嗎?有激進伊斯蘭也剛好而已」。但若知道「柏柏爾人」的身世與其內部的多元性,就知道這種想法是荒謬的。其實,我們只要願意問:「他們真的一直以來都這樣嗎?我其實並沒有學過馬格里布的歷史與柏柏爾史,所以我怎麼知道他們真的一直以來都這樣?」就不會無意間又加劇了對伊斯蘭與北非部落的歧視與漠視。一旦有開放、多元的史觀,我們就比較有機會發現,圖阿雷格族人是浪漫、重視談戀愛與高深的調情對話的穆斯林族群,要他們接受(近來才誕生的)激進份子那種隔離女性的制度,可能比殺了他們還痛苦。

mother\'s tent as the center

更有意思與更有意義的歷史教育在於,我們不是只有在速食般的國族套餐之間做選擇。我們是在看究竟有多少種問問題的方式與回答, 甚至是去思考,我們最應該問的問題是什麼。換言之,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可以學著去問更多意想不到的問題與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的訓練,而不是只要「制式問題」與「標準答案」的教育。

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我所提到的例子中,不論是東南亞史或馬格里布史,沒有一個是可以用本國史、外國史二分框架就能說明的。事實上,人類大部分的歷史,都必須要跳脫國史本位思考(尤其是現代國族思維),才能解釋地更為清楚。換言之,我們需要的不是爭論國史要講什麼東西,我們需要的是解除國史的鎖鏈。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種可以清楚看到眾族群與眾國族是如何在歷史中被建構起來且互相交織作用的世界史(畢竟,當哈布斯堡家族還在跟歐洲所有皇室通婚時,哪來的什麼「正統的X國人」?)。

我們需要有人類學涵養的多元族群世界史,而這必然要包括能以各國原住民各族、移民、移工為主體出發,且能徹底跳脫晚近國家邊界的歷史

---------------

 

----------------------

在尼泊爾遇見中國

中國和尼泊爾雙邊政府關係親厚,且益發緊密。中國對尼泊爾的境內投資在2013年已超過印度,大大威脅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力。現在在尼泊爾旅行偶爾會有在中國邊境的錯覺,隨著更多的合作與中國化,若尼泊爾政府沒有清晰認知自己的特殊性和主體性,很可能愈來愈像雲南西藏的延伸地帶。
作者:南亞觀察2015-08-09 16:00

李若寧/台大政治學研究所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塔美爾區Thamel區是觀光客必經之處,也因為物美價廉的旅館和便利備受背包客的喜愛,在這裡可以找到最便宜的旅館,最多的外國餐廳,滿地的旅遊仲介,還有形形色色的背包客穿梭不停。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塔美爾區

我承認我是帶著某種對異國的想像來到尼泊爾的。所以當聽到滿街的「你好」取代了「Namaste」,讓我有些錯愕。吃完晚餐和韓國旅伴漫步在街上,路旁的民俗工藝品、簡體字招牌和中國遊客的呼喊聲,竟有種人在雲南的錯覺。靠在一間當地餐廳的窗台上,旅伴指著路上的行人說,你看,穿著登山裝備的大多是西方人,拿著大包小包穿著民俗風格衣服的大概就是中國人。走在路上突然有人用中文對我們大叫:「你們來的時候路沒塌?」我和朋友困惑的轉頭,想說什麼路沒塌?還有怎麼會有陌生人在路上喊出這個沒頭沒尾的問題?揹著大背包的中國女孩不耐煩地重複一次:「我們來的時候路塌了,妳們來的時候沒塌嗎?」搞了半天才知道原來她以為我們也是從拉薩陸路進到尼泊爾的旅客,只好笑笑跟她解釋我們是搭飛機來的,而且外國人很難進入拉薩,那女孩聽了撇了撇嘴,就拉著她的旅伴走了。

從拉薩走中尼公路進到加德滿都的路線需要幾天的時間,但因為價格便宜且沿路風景如畫,深受中國旅客喜愛;而中國南方航空和東方航空推出從昆明/廣東飛往加德滿都的平價機票,加上尼泊爾本身觀光產業發展蓬勃、消費相對便宜、又具有「異國情調」,種種因素讓尼泊爾不再只是西方觀光客的登山勝地,也吸引了前仆後繼的中國遊人。

尼泊爾本身觀光產業發展蓬勃、消費相對便宜、又具有「異國情調」,種種因素讓尼泊爾不再只是西方觀光客的登山勝地,也吸引了前仆後繼的中國遊人。

過去尼泊爾並非中國觀光旅遊的優良選擇,但現在許多中國遊客在尼泊爾:吃中國餐廳,住中國人開的旅社,找中國的仲介,在中國人開的店裡低調的用人民幣換當地貨幣,漸漸在當地成為廣泛受歡迎的模式(和台灣現在的中客團路線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有符合傳統對「背包客」想像的中國人們:在長途巴士上遇到一位男孩,一路從中國鄭州騎腳踏車到拉薩,在拉薩突然決定要來尼泊爾轉一圈,這是他第一次出國,充滿壯遊的風格;另外一組三人行的組合,是兩個從成都開車出發的好友,他們在拉薩遇見了一樣要往尼泊爾出發的女生,決定三個人結伴長征;Hostel隔壁床的L已經在尼泊爾境內旅行三個月了,每天就是閒適的走走停停曬太陽,他打算在沒有決定下一個目的地之前繼續晃蕩下去。在波卡拉的民宿裡,我一臉憤慨(以及有些自以為是的)的跟曾在香港工作過的尼泊爾老闆抱怨太多的中國客毀了我對尼泊爾的期待,隨處可見簡體中文,隨處可聽到中國各省口音在殺價。他坦承越來越多的觀光飯店和餐館已經由中資買下,同時也實事求是地說,當初中國一「改革開放」也是有大量的外資湧入購地買房,投資企業,現在不過是風水輪流轉罷了-貧窮的尼泊爾需要金錢和觀光產業,中國是絕佳選擇。

也許身為一個對異域抱有浪漫情懷的旅客,我還是太低估了資本的力量。

貧窮的尼泊爾需要金錢和觀光產業,中國是絕佳選擇。(圖:網路)

尼泊爾觀光局(Ministry of Tourism and Civil Aviation, MOTCA)在2013年時就已經提到,中國造訪尼泊爾遊客日益增多,已躍居尼泊爾第2大觀光客來源。2013年3月中國至尼泊爾觀光人數成長35.7%,而來自其他各國之觀光客則整體下滑2.1%,累計2013年1月至3月搭機抵尼泊爾之中國遊客已達1萬7,341名。尼國政府將加強觀光業從業人員在華語方面之技能,並發展更多新景點,以吸引更多中國客。1從前藝品店為了做生意學了一口流利的英文,現在則轉變成中英雙聲帶,聽起來是相當符合市場規範的轉變。信步進一家販賣圍巾的藝品店,店員在計算機上按下了100,我驚訝的問他是100盧比嗎?他搖搖手說是100人民幣。一樣的貨品在非鬧區的街上只賣不到五分之一的價格,因為自己因為同樣的華人外表被當作肥羊氣極反笑,也見識到了「中國客=有錢客」的尼泊爾式想像

中國和尼泊爾雙邊政府關係親厚,且有愈發緊密的趨勢。尼泊爾三面被印度包圍,北部與西藏為鄰,與中國邊境長達1400公里,對印度的不安全感驅使尼泊爾靠攏中國,有錢有勢的老大哥也沒讓尼泊爾失望—2013年時中國對尼泊爾的境內投資就已超過印度,且比例持續攀升,各式各樣的中尼合作計畫已嚴重威脅印度對尼泊爾的影響力2、3。尼泊爾官方也對中國釋出巨大善意,包含各種觀光優惠(持中國護照景點免門票等)和大量訓練華語觀光人員等等,甚至傳言中國將建造一條穿越喜馬拉雅山的中尼鐵路,尼泊爾當局也被認為配合中國政府對藏人的打壓行動。

尼泊爾三面被印度包圍,北部與西藏為鄰,與中國邊境長達1400公里,對印度的不安全感驅使尼泊爾靠攏中國。(圖:網路)

時逢中尼建交六十周年4,中國駐尼泊爾大使發表宣言稱「作為友好鄰國,中尼之間不存在任何問題和爭議,具有深厚的友誼、合作與夥伴關係。中國致力於幫助尼泊爾發展。….. 如外長所說,中方希以中尼建交60周年為契機,與尼深化在貿易、投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互聯互通、旅遊、人文、安全執法等九大領域務實合作,對接尼國家發展需要和中國有條件有能力提供幫助的項目,推動其早日落地實施,造福人民。中方歡迎尼泊爾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利用亞投行、絲路基金以及中國面向南亞合作資金,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5現在在尼泊爾旅行已經偶爾會有在中國邊境的錯覺了,隨著更多的合作計畫和中國化發生,若尼泊爾政府沒有清晰認知自己的特殊性和主體性,很可能越來越像雲南西藏的延伸地帶

圖為中國駐尼泊爾大使吳春太。(圖:網路)

作為一個短暫的旅人邊旅行邊思考中尼關係可能太過沉重,也沒有旅人能自私的要求他方按照自己的期望改變或保持原樣。就像台灣之前爭論過的「蘭嶼要不要蓋7-11」事件,我們這些帶有特定凝視的觀光客們並沒有資格要求太多。2015年的一場大地震重創加德滿都谷地,千百次日光流過的街角碎成塵埃。本文的寫作想法始於2014年10月底,半年後尼泊爾已因天災有了截然不同的光景。無論接下來中尼關係會是何等光景,我都衷心希望當時那些對著我說「你好」的尼泊爾笑臉們平安順遂

註腳》

1. http://www.taiwantrade.com.tw/CH/bizsearchdetail/7113881

2. 中國在尼泊爾除了公路與鐵路外,還有大型水電項目、機場及位於藍毗尼的朝聖中心。藍毗尼相傳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上述各大項目都從北京取得大量資金。此外,中國製造的產品也湧入加德滿都與尼泊爾第二大城波卡拉(Pokhara)的市場;由北京大方補助,專門教中文的學校在當地也越來越受歡迎。資料來源:http://world.yam.com/post.php?id=3711

3. 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xwdt/gn/201311/1782313_1.html?COLLCC=151797300&

4. 8/1是兩國建交紀念日。

5. http://world.chinadaily.com.cn/2015-07/31/content_21466188.htm

臉書 x 募資平台 x 民眾愛心:溫暖社會的網路力量

社群媒體在這個世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影響商業行為,也幫許多行業創造新的工作型態,我們很常聽到網友們如何透過網路串連,用愛心幫助弱勢團體,本文分享兩則故事,讓我們看到社群網站和募資平台,如何實際幫助這個社會。
作者:新媒體世代2015-08-09 14:00

新媒體世代

社群媒體在這個世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影響商業行為,也幫許多行業創造新的工作型態。然而不只這些生活周遭可以觀察到的影響,透過社群媒體的串聯力量,世界的很多角落也多了幾分溫暖和感動。

在臺灣,我們很常聽到網友們如何透過網路串連,用愛心幫助弱勢團體。這邊和大家分享今年在美國發生的兩個溫馨故事,讓我們看到社群網站和募資平台,如何實際幫助這個社會,並為社會上的小人物們帶來溫暖和希望。

「幫助每天徒步 34 公里上班的中年男子買輛車吧」

在美國密西根州有一名56 歲的中年男子詹姆士·羅伯森(James Robertson),他位在羅徹斯特丘(Rochester Hills)的上班地點與位在底特律的家,來回距離約 37 公里,扣除掉搭乘大眾運輸的交通距離後,他每天為了工作得來回徒步約 34 公里。

圖片來源:底特律自由報

這段來回 30 多公里的路程,詹姆士·羅伯森大概得花上約 8 個小時才能走完,如果再加上搭乘公眾運輸的路段,他每天需要花上將近 12 個小時通勤。

扣除偶爾有同事或朋友可以讓他搭個便車,這樣子的通勤方式,詹姆士·羅伯森已經維持了超過十年。

他每天早上大概八點就出門,花上 6 個小時的通勤後,他會趕上下午兩點的上班時間。晚上十點下班後,他會先徒步大約 10 公里後,搭乘最後一班巴士開回底特律的公車,再徒步回家,平均到家時間大多是凌晨四五點左右。

密西根州的冬天十分嚴寒(低溫可到零下十幾度,甚至常常是冰雪覆蓋),夏天夜晚有時也十分濕熱,但是詹姆士·羅伯森還是保有非常良好的工作出席率,也非常熱愛且感恩他能擁有這份工作。他甚至說到,無法想像沒有工作的日子!

你可能會問詹姆士·羅伯森為什麼不買輛車呢?因為在塑膠零件製造工廠上班的他,時薪只有 10.55 美金,無法負荷買車以及保險的費用。那為什麼不搬到離工廠近一點的地方居住?因為他現在和女朋友居住的家,其實也是靠女朋友繼承而得的。

還好,透過當地「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的報導,民眾開始注意到詹姆士·羅伯森讓人心疼的故事。

上以千計的民眾透過臉書看到新聞後,不斷留言詢問該如何幫助詹姆士·羅伯森。有一名 19 歲的大學生看到後,決定到群眾募款平台 GoFundMe 成立募款專案,希望藉由群眾的小額捐助力量,幫助詹姆士·羅伯森買輛車。

結果,超出大學男孩所預期的,他在短短一天內就募集到將近五萬美金(他本來十分擔心沒有人願意出手資助,所以門檻只設在一台大約五千美金古董車的價格),而整個專案最後有超過一萬三千名民眾募資,幫助詹姆士·羅伯森募集到了大約三十五萬美金。其中包括汽車和保險公司願意免費贊助車子和保險費用,另外也有專業理財公司的員工,自願幫忙詹姆士·羅伯森規劃所有募得的款項。

圖片:GoFundMe上的專案截圖

靠著當地媒體、臉書、群眾募資平台,還有民眾的愛心,詹姆士·羅伯森終於可以結束十多年來每天徒步 30 多公里上班的日子。社群網路平台,幫助這個社會創造了更多溫暖和感動。

「讓 6 歲的孩子有個難忘的生日吧」

在佛羅里達州,有位母親為她 6 歲患有輕微自閉症和癲癇的兒子,舉辦了一場生日派對。然而被邀請的 16 位班上小朋友中,卻沒有一位參加。期待已久的小男孩看到沒有任何同學出現,不免十分失落、沮喪。

看到兒子難過的樣子,媽媽的心猶如刀割。傷心的媽媽,因此跑到一個當地社區專屬的臉書群組中抒發情緒:

「我知道在這邊叫嚷可能是件很愚蠢的事情,但我因為我的兒子心都碎了。我們今天邀請他全班(16 位)同學來家裡參加他 6 歲的生日派對,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出現。」

訊息在群組中分享後,消息瞬間傳遞開來。不久後,馬上有16 位社區裡的家長帶著孩子,出現在小男孩的家中,而這些家長們很多都還不認識這個小男孩。

不只是社區鄰居,就連當地警察也特地駕著直升機飛過小男孩的生日派對,甚至還特地降低飛行高度來和小男孩揮手。當小男孩看到直升機後馬上露出滿足的笑容,並且也一直朝直升機揮手。

圖片來源:ABC News

媽媽回憶看到這一幕時,心中十分感動。

更感人的是,一週後,當地警察又回到小男孩家中再次為他慶生。他們帶著警車、警犬和消防車出現,帶給小男孩一個大大的驚喜。除了滿滿的生日禮物外,他們還讓小男孩參觀警車和消防車,讓孩子有了一個難忘又美好的生日回憶。

圖片來源:John Buratti 臉書

這個生日派對能夠有一個這麼完美的結局,最重要的無非是當地社群民眾的愛心,以及警察機關對民眾的愛護。但不可否認的是,要感謝臉書創造了互動的窗口,線上虛擬和真實世界因此有了對話和串聯的機會,讓小男孩和他的父母感受到了驚喜的溫情。

網路社會讓民眾的愛心有機會更快地傳遞,希望社群媒體的力量能被善用,讓這個社會多一些溫馨和希望。

棄置軍營如何變成歐洲成功的另類文化中心

Metelkova Mesto 是歐洲最大,甚至可以說是最成功的都市霸佔。這是一個佔地約12,500平方米的廢棄的軍事基地,是該區的地下音樂和藝術領導中心。而為了迎合該區廣泛的次文化光譜,在其非法佔領的建築物中每年均舉辦超過1,500不同類型的活動,由戲劇表演和音樂會到殘疾人士工作坊和LGBT俱樂部之夜都可以在這兒找到
作者:Outside2015-08-08 16:00

Sophie Chan

Metelkova 由前軍營其後演變成一個非法佔領的另類文化中心,在如何保持自主性和自由,又不至於變成無政府主義之中取得平衡,都是一個相當值得參考的例子。

source: Suggest Keyword

乍看之下,實在難以想像在與盧比安納 (Ljubljana) 中心一河之隔,由中世紀的防禦工事、豐富多彩的教堂以及被塗鴉覆蓋的危房所構成的細膩迷宮,會一下子被稱為斯洛文尼亞的第二首都。儘管日間的時間只有垃圾遍地,但入黑後卻成為這城市的另類文化場景。

Metelkova Mesto 是歐洲最大,甚至可以說是最成功的都市霸佔。這是一個佔地約12,500平方米的廢棄的軍事基地,是該區的地下音樂和藝術領導中心。而為了迎合該區廣泛的次文化光譜,在其非法佔領的建築物中每年均舉辦超過1,500不同類型的活動,由戲劇表演和音樂會到殘疾人士工作坊和LGBT俱樂部之夜都可以在這兒找到。而與相鄰的博物館區作比較,這邊的部落更能展現當地夜生活的傳統一面,佔據了國民心中的特殊地位。

盧比安納的現任市長Zoran Jankovi 解釋:「Metelkova是一個都市文化的中心,是一個提供批判性反思和讓公民參與的地方 – 而它們的活動亦幫忙建立盧比安納作為一個可以讓各代想法自由流動的地區。」而整個想法的最重要部分是Metelkova適合每一個人,不論是老的、年輕的、本地人還是移民都能在這個空間社交和學習。

Metelkova是一個都市文化的中心,是一個提供批判性反思和讓公民參與的地方

這個被遺棄的軍事地區現在已經完全遠離它的初衷,而這些改變是由1991年斯洛文尼亞獲得獨立後開始發生。數百名藝術家和行動家在軍營被放棄後就向政府申請使用,希望能更有創意地使用這地區,而非變成一堆商業大廈,但結果並不成功。所以在兩年後他們佔據該區,並將它變成自治區,儘管政府並不喜歡,但他們不得不忍受。由一個軍事政權象徵轉變到一個寬容的藝術社區,這個空間的轉型實在是值得鼓舞。

Metelkova 的形象已經被它的藝術和文化憑證牢牢建立起來。它是自主,但非無政府主義;是自由,但非無法無天。藝術家們在每週的例會都會討論這地區的保養和維護,但他們並無意要組成一個獨立的國家,破壞盧比安納政府的權威,所以他們最大的罪過-非法佔用建築物和無證銷售酒精,都被政府所忽視或是沉默的允許了。因為無論是在地方或是國家層面,政府都願意資助許多文化項目走出Metelkova,而在2006年更正式申報Metelkova成為全國文化遺產,以避免被進一步拆除。

Metelkova 的形象已經被它的藝術和文化憑證牢牢建立起來。

但對於將來發展的情況他們仍然感到不確定,意見亦有所分歧。藝術家Miha Perne解釋,購買土地並獲得完全的法律地位是有明顯的好處,但要同時不損害Metelkova所代表的格調仍是相當困難。因為不同人所渴求的東西始終不一樣,所以他們仍然在討論當中。但保持原狀,毋須繳付稅款以及租金,而作為城市的文化寶藏,又能由短視的房屋地產商中保護下來,能維持這個平衡可能就已經是最好的交易。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