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8月2日台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即新開園府的漢人移民者及平埔族人,因為卑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而爆發所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職志8月21日黎明,台灣總兵關萬國本帶隊乘坐伏波輪抵達卑南登陸、內外夾攻,起事的平埔族各庄及呂家望社眾,才在圍困卑南營署17晝夜後退回呂家望社。8月29日清軍兵分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到起事者都是堅強頑抗,9月1日起清廷派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註1.)兩軍建自海上發炮助攻,至9月21日呂家望社終於不敵而投降。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根據宋龍生依文獻及口碑描述,本事件是反清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結合以抵抗清政府貪吏而起的事件。此一事件影響遍及今日的花東縱谷,由於州府在水尾(今花蓮瑞穗鄉)受創頗深,所以台東直隸州府暫於埤南(今台東市)辦公,直至清政府割台給日為止。文獻記載:本事件呂家望社結合近社一同反抗清政府,然而卻始終未明白顯示到底哪些部落曾參與過這場戰役,而事件離今世不遠,卻少見卑南族以及其他諸社相關的口傳。

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在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戰後,清政府重建組建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d1oC8P

Ching_YuenCrew_of_Chih_Yuen_1894Chinese_cruiser_Chih_Yuen_1894  丁汝昌坐像(彩)  丁汝昌坐像(彩)

1888年大庄事件

大庄事件(或稱呂家望事件),爆發於1888年8月2日台灣臺東直隸州,原為台灣平埔族族民以武力反抗清朝政府卑南撫墾局的事件,之後發展成為花東縱谷各庄社的平埔西拉雅族、阿美族、卑南族、客家墾民聯合反抗清朝政府的抗暴事件。

該事件起因是劉銘傳主導的土地丈量不公以及「開山撫番」造成原住民的民怨所致,直接的導火線則為撫墾局地方官員雷福海壓榨欺凌婦女引起民怨

該事件爆發後,平埔族族民順即攻下撫墾局,並殺死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等人。

共有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牌、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12庄(今台灣臺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之富里鄉一帶)參戰。

8月5日之後,平埔族人攻下台東平原,且與卑南呂家望社聯合,繼續擴大起事。

之後,清朝政府動用總兵萬國本、台灣巡撫劉銘傳並找來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兩艘裝甲巡洋艦助戰。

除了岸轟外,兩艦上的水兵「洋槍隊」,在艦砲掩護下登陸進行灘頭作戰(此行動被視為中國近代海軍第一次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才勉強於同年10月弭平該事件。

事件後,清軍還以「以番制番」利用南勢阿美族進行「清鄉」大量屠殺台東當地住民。

資料:國家文化資料庫
致遠

製造商:Sir W G Armstrong Whitworth & Co Ltd (英國)

輕載排水量:2300t
全長 :76.2m
全寬: 11.58m
航速:18節

21cm雙連裝砲×1
15.2cm砲×2
40cm快砲×8

3.7cm5連裝回轉式機砲×6
機砲×4
45.7cm魚雷發射管×4

人員:260人

曾參加1888年對台灣大庄事件戰役,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被日巡洋艦『浪速』擊沉。


『致遠』的後甲板官兵。

圖片來源:フリー百科事典

姐妹艦『靖遠』於1895年1月9日在威海衛被日軍魚雷艇擊沉。

支那軍隊只能欺負沒有武裝的平民,真正要與外國作戰都是不堪一擊。
姐妹艦『靖遠』

-------------------------------

呂家望部落(Rikavon):意指土地肥沃,種地瓜很肥大的地方。

呂家望部落位於臺東市西南方山麓,面績約42.776平方公里,南連東 興村、北接泰安村,背倚中央山脈的呂家山,遠眺太平洋。

《 人文現況 》:

居民多數為卑南族人,約九百人, 漢人佔社區人口四分之一,約400餘人。族群 間相處融洽,可由每年的部落傳統祭典之籌備 工作及經費籌措,漢人積極參與,即可看出社 區族群之共享共生密切關係。利嘉社區屬卑南 族『八社』之呂家望部落的居住地,likavung在 卑南族語是「土地很肥沃,種的地瓜會很大」之 意,日據時期因是軍政教育中心,居民普遍重視 教育,在卑南族八社中,公教人員及醫生比率, 較其他部落為高。在實施皇民化教育後,社區部 落文化嚴重流失,近年部份居民已漸著手彙整部 落文化資料,也辦理系列活動,期藉社區總體營 造的精神,重建部落文化。

《 部落史 》

呂家望部落被視為與知本、建和以及南王構成卑南族的四個主要部落。

據說,以前知本社人出獵時,曾在該地種植攜帶的小米、甘藷等,因為生長豐盛,遂以標示豐盛的卑南語mukavkavon為名。也有說是因為種植的芋頭葉非常茂盛,狀如帽子kavung,遂有likavung之名。

從清朝迄日治時期,利嘉部落先後以「呂家罔」、「呂家望」、「遵化、迪化」、「呂家」出現於文獻上。19世紀後半葉,當卑南社的力量逐漸衰退時,利嘉已經儼然成為人眾勢強的大社。光緒14年「大庄之役」時,呂家社可謂雄距一方。

---------------------------

1887大清帝國在臺灣-清國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恐怖屠殺
By Taiwancon, www.taiwancon.com查看原始檔
週日 2012年03月11日, 6:07 下

臺灣清據時代的恐怖屠殺
劉銘傳與北洋艦隊的暴行

清國漢臣劉銘傳大力推動臺灣殖民地現代化建設,使台灣成為當時大清國最進步的「一省」。
「高級外省人」的劉銘傳也有其可怕的一面

1871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清廷感受到撫番的重要性,「開山撫番」成為清朝的重要政策。

光緒四年(1878)在台灣府中分出台北府,台北府下轄淡水縣等三縣一廳,光緒五年(1879)府、縣正式分設治理,新店於是改歸台北府淡水縣管轄。

光緒十年(1884),法軍侵犯台灣時,劉銘傳(1836~1896)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次年,劉銘傳被任命為台灣首任巡撫。

劉銘傳在新店方面,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率領「銘字三營」的精銳的兵力做骨幹,由劉朝祜帶領親兵百人和艋舺紳士李秉鈞、大坪林劉廷玉等人,到屈尺察看地勢和番情,並且派通事入山招撫,結果馬來巴克志親自率領八社番民到屈尺求撫,然後在雙溪口、公婆碪、四分仔、龜山四處設是防番兵,以防原住民的侵擾。

李鴻章屠殺太平軍是出了名的。作為李鴻章的部下,劉銘傳也不例外

1863年9月攻陷江陰後,劉銘傳指揮手下一口氣屠殺了近10萬名太平軍將士。1864年5月攻佔常州後,劉銘傳竟下令將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分裂肢體,實施“磔刑”。

到了臺灣任職,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

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7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艦隊“。

因水尾墾撫局的委員雷福海征收各地田畝清丈費過苛,又姦淫婦女,官逼民反致大庄客民劉添旺結合附近墾民及平埔族人起事,本事件是反清客家人漢人和原住民結合以抗清政府貪吏而起之事件。

因劉銘傳的請求,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從英國甫抵中國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練炮助陣。
8月14日,丁汝昌在台東海上以兵輪致遠、靖遠船上快砲轟炸呂家望社碉壘。「致遠」、「靖遠」總共合派洋槍隊60名、卸六磅炮兩尊編成陸戰隊登陸虐殺台灣原住民。

北洋艦隊所屬陸戰隊六磅速射炮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近戰火力強大,抗官的原住民無力抵擋,不到十天的功夫就把事件平息,討滅「蕃人」,作戰效率比當地駐紮的陸營清兵強上許多。「致遠」管帶鄧世昌副將因此事立功,獲頒提督街、記名總兵。

清軍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起事者堅強抵抗,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

::「致遠、靖遠此二兇手艦後來在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遭到「天譴」,清將鄧世昌為管帶的致遠艦下令衝向日艦吉野號未果,致遠船身爆炸沉沒。
葉祖珪為管帶的靖遠艦在黃海海戰中受創,經修復後與餘艦退守威海。最後靖遠艦在威海為日本魚雷所擊中後自沉。」

劉銘傳採用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

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

胡適的父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

「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

邵友濂同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

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

歷史上的滿清異族漢臣劉銘傳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被中國國民黨用來連接中國真的有這麼完美?這是值得商榷的。(網整)

----------------------

大庄事件
zh.m.wikipedia.org查看原始檔
大庄事件,或稱呂家望事件,爆發於1888年8月2日台灣臺東直隸州,原為台灣平埔族族民以武力反抗清朝政府卑南撫墾局的事件,之後發展成為花東縱谷各莊社的平埔西拉雅族、阿美族、卑南族、客家墾民聯合反抗清朝政府的抗暴事件。

該事件起因是劉銘傳主導的土地丈量不公以及「開山撫番」造成原住民的民怨所致,直接的導火線則為撫墾局地方官員雷福海壓榨欺凌婦女引起民怨。該事件爆發後,平埔族族民順即攻下撫墾局,並造成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等人死亡。

涵蓋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牌、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12莊(今台灣臺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之富里鄉一帶)的該事件,於8月5日之後,平埔族人攻下臺東平原,且與卑南呂家望社聯合,繼續擴大起事。之後,清朝政府動用臺灣總兵萬國本、台灣巡撫劉銘傳甚至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兩艘穹甲巡洋艦。兩艦上的部分水兵臨時組成「洋槍隊」,在艦炮掩護下登陸進行灘頭作戰(此行動被視為中國近代海軍第一次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才勉於同年10月弭平該事件。然而事件後,清軍還以「以番制番」利用南勢阿美族進行「清鄉」。

-----------------------

辭條名稱:大庄事件
辭條族別:平埔族群 辭條主題:歷史事件
中文筆劃:03劃 英文 / 漢語拼音:Da-jhaung Incident
撰 述 人 :張振岳 清光緒14年間發生於花東縱谷地區的原住民抗清事件,史書稱為「卑南番亂」、「大庄平埔反」、「大庄平埔番亂」,民間則稱為「走反」、「清朝反」。
  此事件起因於清光緒12年4月,臺灣巡撫劉銘傳上奏朝廷,請求全臺清賦。該年秋,全臺清賦事業正式展開,因為臺灣田地從未進行過清丈,無「魚鱗圖冊」可資憑據,於是向戶部申請發給丈單,並先行編查保甲以戶籍作為憑據,隨即展開填給丈單、繪造圖冊、科算錢糧田畝、辦理丈田給單、稽核冊案等工作。
  清丈官員在後山地區進行土地清丈後,編造魚鱗圖冊時卻錯誤百出,引起大庄地區諸多居民不滿。光緒14年6月10日,秀姑巒撫墾分局雷福海委員,為催收田畝清丈單費來到大庄,要庄民以銀錢繳納單費,因為庄民缺乏貨幣,要求以米穀代繳,未被雷氏接受,雷氏態度嚴厲又侮辱庄中婦女,引起鄉民的不滿。
  後經雷福海向卑南同知陳燦稟告上情,同知准以米谷公平折價,完繳單費,庄民也欣然接受。未料,6月25日上午的辰時,大庄地區的客籍人士劉添旺、平埔族潘水生、杜興,以及關山庄客籍謝寄生、吳天福,新開園庄潘觀、趙文良等地方頭目,正好都到撫墾分局大庄辦公處換取清丈單據,又因計較單費與撫墾委員雷福海起嚴重的爭執,遂將雷氏及局內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以及差勇等殺死,並立即招集當地平埔族七百餘名對抗清廷,起義的民眾在當夜又攻擊設在瑞穗鄉的水尾撫墾局,殺死委員高丞垚、哨官劉得有及兵勇等。
  隨後又與水尾庄的客籍總理張兆輝、陳宗獻等人結盟,東海岸地區的彭仔存(長濱鄉寧埔村城山)、加走灣(長濱鄉忠勇村)等庄,也在事發後加入,終於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東部縱谷地區各庄社的阿美族、西拉雅平埔族、漢籍墾民都群起響應,沿路攻陷清軍的防哨,勢如破竹,後來臺東地區的卑南族呂家望(Likapon)社也加入戰局,戰火蔓延到8月下旬才被官方鎮壓。
  (一)北路的戰事:往北的民兵一路攻打到花蓮港,8月4日,大庄民兵千餘人占領壽風鯉魚山一帶,遇清兵迎擊而退。26日,璞石閣一帶阿美族兩千餘人群起響應,民兵又從吉安一帶進撲由王廷楷駐守的花蓮港營,遇到營內巨砲之攻擊與李得勝所部之攻擊而潰散,隨後又遭花蓮港總理陳得義與南勢阿美族之追勦,民兵被殺31名,北路之役始告平息。(二)南路的戰事:民兵往南圍攻卑南廳署,6月28日,大庄與呂家望社千餘人圍困張兆連隊部,8月14日,丁汝昌在臺東海上以兵輪致遠、靖遠船上快砲轟炸呂家望社碉壘,15日清晨,清軍各營挑選300名營勇,懸以重賞,配合丁氏砲轟,一舉奪下5座碉壘並攻入邦邦(不詳)社。16日,李定明、萬國本、丁汝昌、吳宏洛分率各隊,以襲擊、包抄方法圍攻呂家望、大巴六九(Tamalakao)社,社眾陣亡數百人,卑南方面的戰事始告平息。
  亂平後,清軍統領除要求參與的民眾賠償事件中的損害外,並將一干「匪首」:新開園頭目胡金、卑南通事杜煙、下嘮灣社通事吳下生帶到璞石閣(玉里)處死,水尾社通事張兆輝、陳宗獻,送到卑南處死,其他還有邰牛溪、觀音山、客人城、彭仔存、加走灣、大庄、萬人埔各庄,均有「匪首」被捕。大庄附近總頭目客家人劉添旺則在卑南戰事失敗後,逃入新武呂溪的高山番社,到光緒15年才被捕誅殺。

--------------------

1888年8月2日台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即新開園府的漢人移民者及平埔族人,因為卑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而爆發所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職志8月21日黎明,台灣總兵關萬國本帶隊乘坐伏波輪抵達卑南登陸、內外夾攻,起事的平埔族各庄及呂家望社眾,才在圍困卑南營署17晝夜後退回呂家望社。8月29日清軍兵分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到起事者都是堅強頑抗,9月1日起清廷派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註1.)兩軍建自海上發炮助攻,至9月21日呂家望社終於不敵而投降。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根據宋龍生依文獻及口碑描述,本事件是反清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結合以抵抗清政府貪吏而起的事件。此一事件影響遍及今日的花東縱谷,由於州府在水尾(今花蓮瑞穗鄉)受創頗深,所以台東直隸州府暫於埤南(今台東市)辦公,直至清政府割台給日為止。文獻記載:本事件呂家望社結合近社一同反抗清政府,然而卻始終未明白顯示到底哪些部落曾參與過這場戰役,而事件離今世不遠,卻少見卑南族以及其他諸社相關的口傳。

「呂家望事件」又稱為「大庄事件」,起因於臺東縱谷大庄(今富里鄉長良村)為中心的四十餘平地人與平埔族庄落,因不滿清朝課稅嚴苛,復又在大庄受官員脅迫協調不成,遂聯合舉事,並連絡與其宿為友好的呂家望(今利嘉)部落共同舉事,圍困卑南廳治十七日,動亂自光緒14年(1888年)6月至8月16日利嘉被攻破止,史稱「呂家望事件」或「大庄事件」。
  利嘉部落在19世紀末葉,因為地理位置處於知本北上進入臺東縱谷的中途休息站,往來的族群多樣,加上朱一貴事敗後,殘黨中有人落籍利嘉,使利嘉人口與人力資源,一時之間大為增長,成為臺東平原崛起的第三大部落,實力漸漸凌駕卡地布(知本),甚至威脅到普優瑪(南王)獨霸的局面,加上與縱谷平埔族或平地村落莊院友好者近四十餘庄,其影響力可見一斑。大庄事件起,基於保護莊院、土地的意識,與邦邦社、大巴六九社形成同盟,傾巢介入大庄的起事,反而因為地大士足,兵強馬壯實力強大,被清廷當成主要打擊對象。
  光緒14年(1888年)7月10日清官員李定明率三營含砲隊參戰,臺灣鎮總兵萬國本益於14日馳赴,7月22日三路發起總攻擊,隨後北洋水師丁汝昌率艦隊主力艦致遠、靖遠兩艘實施海上岸轟,直至8月15日清軍以300敢死隊配合砲隊猛攻,攻破利嘉的分社邦邦社,16日再破利嘉西門,大巴六九隨即棄械,事件結束。這一役是東臺灣繼荷蘭人「大巴六九事件」(衛西里事件)後的最大戰役。戰鬥器具在當時之新穎、先進程度,牽連範圍之廣,動員人數之眾,在東臺灣迄今僅見。
  呂家望事件,見證了臺東平原第三大社的崛起,在部落與官方的權謀下,加深了卑南族本身各部落之間的猜忌,卻也驗證了卑南族在東臺灣的傳統霸權與影響力。

-----------------------------------

三國時代 中國吳王軍隊就曾入侵台灣
還抓捕數千了台灣原住民
這應該是史上最早的中國人跟台灣人之間的戰爭
吳黃龍二年 ( 公元230年 ) 二月 , 吳國派將軍衛溫、諸葛直帶領甲士萬人 , 航海前往夷洲、亶洲 , 企圖俘獲當地民眾以增加吳國兵力。夷洲 , 即今台灣 , 漢代時就和會稽郡有來往 , 三國時經常有夷洲人到會稽出售他們織的布。會稽東部也時有人因海行遇風漂流到夷洲。當時吳國軍隊出發後 , 在海上航行了近一年 , 士卒病死大半 , 才到達夷洲 , 而亶洲極遠 , 吳軍不可到達 , 衛溫、諸葛直只好俘掠夷洲數千民戶返航。

中國明朝鄭成功軍隊曾經跟台灣中部平埔族大肚王國發生過大規模戰爭

西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兵艦開進鹿耳門溪,從北線尾登陸,鄭軍圍困熱蘭遮城,第二年2月荷蘭人投降結束了三十八年的統治。
《熱蘭遮城日記》記載:1661年6月3日前幾天,明鄭帶了2千人及30名荷蘭俘虜出發到島上的番社,想要試探一向對荷蘭人表示友善的大肚王是否有歸降之意。大肚王的臣民先提供鄭師士兵的索求,待鄭軍鬆懈之後率番丁突襲鄭營,並事先告知荷蘭俘虜以為應變。
當夜發動攻擊,約有1500名士兵被殺,其餘躲入甘蔗園逃生,大肚王放火燒園迫使殘軍出來,予以殲滅。
此一戰役也記載於《諸羅縣志》及《苑裡志》等書,並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近70年前才為人所淡忘。
重新發覺的這段史料,台灣史上最早反抗「外來政權」的光榮戰役,其紀念價值並不亞於霧社事件,是台灣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他考證大肚王之役的時間應為農曆的7月21日或國曆的8月15日前後。
被原住民打敗的鄭成功憤而遷怒於荷蘭人,於是下令把荷蘭人與傳教士釘在十字架,又把懷孕的荷蘭婦女剝腹,取出胎兒洩恨。而大肚王的族人對鄭軍的抵抗並未停止,也從來沒有歸順明鄭,因而揚名於海內外。
鄭氏政權變荷人的間接統治為直接統治,平埔族人不能忍受鄭氏政權的奴役時,反抗就起來了。如1661年大肚社之役(此大肚係在赤崁一帶)、1670年沙轆社之役、1682年竹塹、新港等社之役。然而,弱勢的平埔族,每一次的反抗,只有引來更殘酷的屠殺。


清代初期 台中大甲台灣原住民平埔族跟中國清軍發生過戰爭 史稱大甲西社抗清事件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亦稱大甲西社番亂、林武力之亂)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歷史上最大的民眾起事事件。發生於台灣清領時期雍正年間的該事件,持續長達一年。事件過後不僅漢人與平埔各族群間傷亡慘重,也讓清廷於平埔各族境內加強駐兵,加強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亂」名稱,來自福建提督許良彬奏摺所稱。
十餘社的平埔族群原住民約兩千餘人圍攻彰化縣城,焚燒附近數十里民房。

事件擴大後,其他各社如蓬山社(今大甲)、貓羅社(今彰化縣芬園鄉)、岸裡社(今臺中市神岡)、水裡(今臺中龍井)、阿束社(今彰化市茄冬腳、彰化縣和美鎮)等原住民番社也起而響應。這是清領時期平埔族群武力反抗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彰化縣(今臺中市、彰化縣)境內平埔族各社幾乎全部參加了此行動。

當時署理福建總督郝玉麟派臺灣總兵王郡親往督征,並先後從中國大陸本土徵調官兵六千多名,以及銀錢、米糧、軍火、器械,船載一百多艘來臺征討。十月中旬清軍兵分七路,攻破水裡社、牛罵頭社及沙轆社。十一月初清兵攻進小坪山反抗軍據點,獲牛千餘頭、馬八匹、車數百輛,焚毀糧食四百堆。最後吞霄社、大甲西社、貓盂社、雙嶚社、苑裡社、房裡社等抵抗失敗,各酋長先後率眾投降,事件才告結束。事件歷經七個月,清軍「計擒獲男、婦一千餘名,陣斬首級四十一名,傷死二十一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林武力等十三名酋長依清律判決斬決梟示,沙轆土官被判成立唆謀罪名而杖斃。

清朝後期有史稱台東之役的呂家望事件

中國清軍跟台東普悠瑪卑南王國的戰爭
中國政府還調派當時號稱亞洲最強的北洋艦隊兩艘新式裝甲巡洋艦來砲打台灣原住民

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從英國甫抵中國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練炮」助陣。
8月14日,丁汝昌在台東海上以兵輪致遠、靖遠船上快砲轟炸呂家望社碉壘。
「致遠」、「靖遠」總共合派洋槍隊60名,卸六磅炮兩尊編成陸戰隊登陸虐殺台灣原住民。
北洋艦隊所屬陸戰隊六磅速射炮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近戰火力強大,抗清的原住民無力抵擋。
不到10天的功夫就把事件平息,討滅「蕃人」,作戰效率比當地駐紮的陸營清兵強上許多。「致遠」管帶鄧世昌副將因此事立功,獲頒提督街、記名總兵。
清軍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起事者堅強抵抗,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

---------------------------------------------清代客家移民在台東墾拓的史跡

清治末期「大庄、客人城等處,民多粵籍,殆即當年汕頭所招者。其後(光緒)十四年作亂之劉添旺等,亦粵人也。」以胡傳的《台東州採訪修志冊》記載大庄事件前從汕頭招來的潮民仍有人居住於大庄及客人城,但大庄事件後成為轟動全台的事件,墾民也因抗爭而死亡慘痛,事實上台東客家移民的資料多以日治時期調查資料為依據,對清代資料較語焉不詳,因此大庄事件前從廣東汕頭招來台東的五百墾民其後下落不明,而大庄事件大規模的抗爭也絕對不只五百墾民,因此此篇主要探討清代客家移民在台東墾拓的史跡

  光緒元年官府實施開山撫番,是為「官招民墾」,於是曾派人至鳳山縣招募墾民,為鼓勵農民至台東開墾,官方供給農具並每月發給工頭銀,據《台東州採訪修志冊》記載:「寶桑庄客民董事人等來謁」,表示當時台東已經有不少客家人到此開墾定居。其中屏東至台東開墾的農民中吳氏兩兄弟從從原鄉廣東梅縣來台至屏東萬巒定居,因官招民墾赤手空拳來台東開墾,光緒五年兄吳嘉傳因長期疲憊而過世,其胞弟吳嘉炳善語言被任命通事而後其子更擔任台東直隸洲署內文書一職,其孫在日治時期擁有水田並經營米廠,吳家三代成為客家人最早至台東開墾的家族。

  光緒元年吳光亮率領從廣東招募來的客家子弟稱之「飛虎軍」,負責開山撫番之任務可謂客家人在後山墾荒的先驅。吳光亮與飛虎軍長駐於台東並辦學,因而光緒初年後山已有客家村落。光緒五年飛虎軍解散,其成員部份留在此甚至有的娶番婦為妻安身立命於台東。光緒三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公佈<撫番善後章程二十一條>,設招墾局至汕頭、廈門等地招募墾民,並第一年發給口糧,三年後開徵官租。隔年招募到潮民兩千多人,其中八百名由吳光亮率領分佈在大港口及鹿寮等地遍佈花蓮及台東等處開墾,但由於後山天氣令人適應不良,墾民相繼去世、回原鄉及轉移前山開墾皆有,因此官招民墾的移民計畫並未成功,留至後山的墾民並不多。

  光緒十二年劉銘傳清賦事業,在後山開設清丈土地,隔年頒布法令客田賦稅,然而因此政策官員行為不檢點、態度不當招致民怨為大庄事件之導火線,由劉添旺主導的抗爭最後慘烈,傷亡殆盡。

  除官招民墾而至後山的移民外,當時後山也有少見的經商及仕宦者,其中張新才隨官員至台東,定居台東並與番婦通婚,經營買賣與換番交易,並設立「張義春號」招攬墾戶;而後溫泰坤也至廣澳墾拓並經商,設「廣恆發」店鋪,為台東廳下有名的大地主。清代台東政壇官吏皆有客家人士,例如台東直隸洲第四任知州溫培華等人。光緒二十年屏東潮州辦理鹽務的張之遠辭職前往台東,在台東教授漢文也經營文具為業,延攬為「國語傳習所」漢文教師,吳金玉就為其門下學生。

  清代移居台東的客家人多為官方招募或民間招募甚至是隨軍而來,因此對於台東的開墾皆有貢獻,無奈天氣適應不良及地方抗爭時而有,以致於墾民最後都消失無影。然而長濱山城社區有供奉三山國王的寧城宮,可表示客家人曾移墾至此;清末胡傳觀察:「客民則閩粵人,自前山來者居多,北路則宜蘭人居多,其俗皆因其舊」,表示西部移入東部的客家人日漸居多,並且也都保留了原有的風俗習慣。

心得:

  筆者一共分為七個章節,分別將受官招的墾民至大庄事件最後商人前往台東經商等過程依序點出。其中文章提到吳光亮的飛虎後軍的兵勇皆有娶原住民妻子;而大庄事件更是劉添旺為番婦受到欺壓及逼辱而為抗爭導火線;張新才及吳嘉炳等人也均有和番人交易,這表示客家人與原住民的相處模式和諧,也曾聽聞花蓮原住民稱客家人的音與客語自己人相似,相對福佬人則聽起來似壞人之音,可上回至花蓮田調時,曾訪問客原通婚的家庭,卻發現客家人娶原住民似乎並不想讓人知道,也曾耳聞客娶原住民並不光彩等話語,因此文章中將客與原的關係良好,與先前的認知反差甚大有些訝異。最後此篇提及的大庄事件,不禁也想起加禮宛社事件,皆引發大型抗爭事件,那種殘忍及無奈後世僅能憑弔記取歷史。

--------------------------------

你听過卑南族嗎?他們愛護團体,尊敬長輩,他們為什麼要「卑」呢?只因為他們的起源地「巴那巴那樣」,就要被稱為「卑南族」?,他們才不「自卑」呢!他們是頂夫立地的「普優馬」!你想認識他們嗎?那就勾選下面的題目,試試看。它們可不是五選一的選擇題喔,它有第六格的空白,是供你「言猶未盡」之用的。

一、卑南族的傳說﹕1大地沈淪時,五兄妹擠在木臼裡浮沈2一男一女升天變為太陽和月亮3另一男二女在太麻里登陸4兄妹倆生下黑白紅黃的石頭,黑石頭剝開之後生出阿美祖與卑南祖先5另一個妹妹也生下一個黑石頭,就剝出了排灣族

二、卑南族的另一個傳說﹕1奴奴拉敖女神右一塊石頭變成阿美族馬蘭社的祖先2女神左手的竹子,上節出女生,下節出男生,男女結合生成卑南族的祖先3前一種傳說他們是石頭生的4後一種傳說卑南族是竹子生的5前一種傳說變成阿美,卑南、排灣同一起源6

三、卑南族分佈於﹕1花蓮縣2屏東縣3台東縣4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5約八千人6

四、卑南王的傳說﹕1卑南八社祍康熙年間就很強悍2乾隆年間曾賜巴那來頭目黃袍馬掛3卑南王統轄花東高屏七十二社4黃袍在卅年前被颱風雨泡爛5台東市有南王里6

五、袁聞柝與卑南﹕1一八七四招撫吕家望(現利嘉村)2率綏靖營宫兵開闢赤山至卑南通路3任南路撫民理番同知4一八七五建卑南廳治5前後任職卑南五年6

六、卑南族反清﹕1一八八五年滿清聶士成部隊八百十搭英艦咸利號來攻2一八八八吕家望社燒毀台東直隸州衙門3北洋艦隊致遠、靖遠砲轟卑南族4致遠、靖遠是砲艇?5致遠與靖遠的下場如何呢?(請看甲午黃海之战。)6

七、胡鉄花與台東直隸卅﹕1胡鉄花是胡適之博士的父親2一八九三任職台東直隸州3他說台東是「地僻、瘴雨、灣煙」4他任職兩年調回大陸(俗諺:三年官二年滿。)5台東市鯉魚山有紀念碑,台東市還有胡鉄花路6

八、卑南族家庭﹕1男人入贅於方2入贅時帶生產工具3長女繼承家產4無長女由長男繼承5重女輕男6

九、卑南族頭目﹕1世襲制2祭典中領唱,祝禱3有權杖4祭祀時持巫珠5建和村哈古是六十九代頭目,是個雕刻家6

十、卑南族巫術﹕1有祭司(男的)2竹占師看折竹絲紋判吉凶,烏占則聽鳥聲3巫婆管婚、喪、疾病、4檳榔是主要祭品5驅逐惡靈,把心找回來是巫婆作法的目的6

十一、 卑南族的衣飾﹕1成年男人下身加股蓋或多彩套衭2成年婦女著藍裙加多彩圍裙,上身加黑色花邊胸兜3盛會時男女戴花冠4成年男女都背檳榔袋5老年人才可著黑色服裝6

十二、 卑南族的美食﹕1藤心2龍葵3月桃葉糕4山蕨5山鼠肉6甜酒釀

十三、 少年猴祭﹕1第一晚參加的少年,著短衭光上身;臉上抺黑,分兩隊往各部落驅邪2各户送禮予隊伍(過去是用棵。)3兩隊相遇時要模擬博鬥4回少年會所接受長老訓示並唸咒祈福5刺猴(禁獵之後改用草紮假猴)6為什麼相遇時要模擬博鬥呢?

十四、 刺猴之後﹕1長老訓誨並打少年領袖的屁股,再由少年領袖打其他少年的屁股2少年參加耐力賽跑3長老唸咒慰猴靈4回會所接受親戚獻花冠及年糕5晚上在會所由長老教授生活技能及社會禮儀6為什麼少年要挨屁股?

十五、 青年狩獵祭﹕1鳥占問卜後出發(鳥聲左凶右吉,濁凶清吉)2中途祭(剖開八枚檳榔,放入紅珠----祝福八社子孫)3祭山神4紥茅草為獵場標記,不准婦女進入5抵獵場飽餐,償還白米一包6為什麼不准婦女進入獵場?

十六、 狩獵祭抵獵場之後﹕1分工尋取竹木紥營,搭燻肉架2長老不時下令與獵者起身向營外射草箭3第三夜燒營火祭禱4拔營前由與獵者之義父代為紥上藍短裙5光著上身,肩桃長輩之行李回部落6半夜射草箭作什麼?

十七、 狩獵祭回部落之後﹕1婦女迎接於凱旋門2勇士為喪家行喪靈祭、感恩祈福後大會餐3勇士繞行於長老行列入巴拉館(青年會所)4在會所中行成年加冠禮5長老帶成年禮青年拜訪各家族,歡笑達旦6為什麼勇士要繞行於長老行列?

十八、 卑南族青少年﹕1十二歲入少年會所(庫班思)2少年在會所中學習禮俗、禁忌、歌舞、接受体能胆識訓練3十八歲入青年會所接受兩年律己苦行訓練4連續三年參加狩獵祭才能行成年禮,否則留級5行成年禮之後為萬沙浪才能結婚(有個原住民歌星即以萬沙浪為藝名6卑南的成年禮比漢人辛苦得多吧?6

十九、 檳榔村的孫大川﹕1台大中文系專硏甲骨文2輔大哲學硏究所畢業3比利時漢學博士4創辦「山海文化雙月刋」5打算辦原住民文學奬6

二十、 陸森寶(一九0九~一九八八)﹕1台南師範畢業2曾獲鋼琴比賽冠軍3五項運動第一4楊傳廣是他調教的5創作歌謠近七十首,救國團團歌是他寫的6他是哪一族的鄉賢?

二十一、 林豪勲﹕1陸森宝的外甥2自屋頂摔下傷頸椎而長年臥床3以嘴操作電腦作曲﹕卑南聖山之靈(都蘭山)「沙鷗的音樂世界」4編南王語系四千字典5他說:我已經準備好了!生命什麼時候結束都可以6你佩服?佩服什麼?

----------------

寧勿劉銘傳
近來的首都政壇吹起一陣劉銘傳風,馬市長自許為劉銘傳的傳人,多次寫文章將自
己直接往劉銘傳連結。最近宋楚瑜也出了一本書,名為《寧為劉銘傳》,以此宣示
他參選台北市長的決心。不過,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
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事實上的劉銘傳,真的有這麼完美?
這是值得商榷的。


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
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7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
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海軍。因劉銘傳的請求,天
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甫抵國門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助陣,
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
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劉銘傳並將漢
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胡適的父
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
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
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
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而劉銘傳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自強新政,其實也很有檢討空間。首先是極度地重北輕
南,因湘、淮派系之爭,在劉銘傳假公濟私,捏造許多不實指控,整肅掉深獲南部
士紳支持的臺灣道劉璈後,使臺灣南部士紳無法信任劉銘傳的領導,加上清丈事業
的種種缺失,非但無法公平課稅以減輕人民負擔,反徒增民擾,而激起自耕農施九
緞的抗官事件,深得民心的施九緞屢為民眾所掩護,始終未被官府所緝捕。因此,
劉銘傳的種種新政,皆以臺北為中心,刻意忽略南部,開啟臺灣往後百餘年重北輕
南的傳統。而吏治之不良等弊端,更是嚴重打擊劉銘傳新政之成果。

劉銘傳也無視臺灣財政之困難,建省之初,本由福建省撥鉅款協助臺灣,然種種新
政耗費鉅資,劉銘傳又無法有效籌措財源,所為之新政又無裨閩省,以致於閩省協
餉漸減,新政遂成臺灣財政上極大之負擔,而赤字連連。

即便劉銘傳最為後世所傳頌的鐵路建設,其實也言過其實。當年劉銘傳倡設臺灣鐵
路,並採官督商辦的方式,擬由李彤恩前往南洋招募商股一百萬,欲以此完成基隆
至彰化之鐵路,不過這項工程耗資過鉅,各商觀望,募股不順,最後不得不收歸官
營,且工程艱困,光基隆新竹段之經費已逾百萬。已營運路段的品質也相當粗糙,
時任美國領事館記者James W. Davidson就在其作《台灣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對臺灣鐵路興築與營運的種種缺失,
有極生動的描述。所以在日本統治臺灣後,全面放棄此路,另築新路。

劉銘傳矯枉過正的酷吏性格也往往為人所忽略。例如為了維繫新式郵政的效率,劉
銘傳定了一個嚴格標準,不准負責遞信的汛塘兵有所延誤。「淡新檔案」內就有位
小兵吳瑞啟在送信途中因故遺失信件,讓劉銘傳怒不可遏,索性將這位倒楣的小兵
殺頭立威。以如此剛愎自用的方式推行新政,導致劉銘傳的諸多新政在臺根本不得
民心。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
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同
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
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最後竟落得後世短淺、僵化
之惡評,實屬無妄。

以臺北市當下之環境與發展,與其多幾個劉銘傳這種不知節度的開拓式首長,不如
來幾個穩健作風的邵友濂。若要論對臺北市發展的貢獻,日本時代的後藤新平,或
是戰後的高玉樹,也都比劉銘傳的影響還要深遠。想要神話劉銘傳、吃劉銘傳豆腐
,實在可以免了。

沒錯 法軍無法順利進淡水所以佔不了台北府
劉銘傳功不可沒
法國不再把台灣當主戰場也有關係
然而抗法絕對也有劉璈 孫開華的功勞

可是等到中法即將議和 劉銘傳馬上彈劾劉璈
只因為湘淮之爭...並且積極欲置其死地
連雅堂在台灣贅譚裡面說
"當璈之被罪也 余年少 臨去時 士民相送 揮淚告別"
幫劉璈翻案的文章也不少 誰好誰壞其實不能一言蔽之

再來說到最近當紅的貪瀆案
費行簡先生有寫
"銘傳...赴任後....而其私家之富 在皖北僅亞於李鴻章
取予之道便可知矣"
若非搭擋邵友濂繼任巡撫 未清算前任四十萬的虧空
搞不好劉逃不過貪瀆的追訴勒

在這邊提一下孫開華好了 他是霆軍的
1885以陸軍提督來台防戍 擊敗入侵滬尾的法軍
但後來中法議和後
劉也彈劾孫開華
說孫要與左宗棠 劉璈一起合謀對付他
並且滬尾是他淮軍的功勞~"~
但孫開華揚名中外 所以沒像劉璈那麼慘

: 現在台灣海峽的海底還殘留劉銘傳鋪設的電報纜線
: 這都是台灣的歷史啊
: 日本人當然建設的會比劉銘傳有歸模有計畫
: 但時代不同啊
: 怎麼比? 劉銘傳也只是個台灣地方官
: 請問他能做到什麼地步?
: 我真的拜託那些搞政治的人不要在消費歷史人物了

---------------------

近來的首都政壇吹起一陣劉銘傳風,馬市長自許為劉銘傳的傳人,多次寫文章將自己直接往劉銘傳連結。最近宋楚瑜也出了一本書,名為《寧為劉銘傳》,以此宣示他參選台北市長的決心。不過,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事實上的劉銘傳,真的有這麼完美?這是值得商榷的。
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7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海軍。因劉銘傳的請求,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甫抵國門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助陣,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胡適的父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而劉銘傳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自強新政,其實也很有檢討空間。首先是極度地重北輕南,因湘、淮派系之爭,在劉銘傳假公濟私,捏造許多不實指控,整肅掉深獲南部士紳支持的臺灣道劉璈後,使臺灣南部士紳無法信任劉銘傳的領導,加上清丈事業的種種缺失,非但無法公平課稅以減輕人民負擔,反徒增民擾,而激起自耕農施九緞的抗官事件,深得民心的施九緞屢為民眾所掩護,始終未被官府所緝捕。因此,劉銘傳的種種新政,皆以臺北為中心,刻意忽略南部,開啟臺灣往後百餘年重北輕南的傳統。而吏治之不良等弊端,更是嚴重打擊劉銘傳新政之成果。

劉銘傳也無視臺灣財政之困難,建省之初,本由福建省撥鉅款協助臺灣,然種種新政耗費鉅資,劉銘傳又無法有效籌措財源,所為之新政又無裨閩省,以致於閩省協餉漸減,新政遂成臺灣財政上極大之負擔,而赤字連連。

即便劉銘傳最為後世所傳頌的鐵路建設,其實也言過其實。當年劉銘傳倡設臺灣鐵路,並採官督商辦的方式,擬由李彤恩前往南洋招募商股一百萬,欲以此完成基隆至彰化之鐵路,不過這項工程耗資過鉅,各商觀望,募股不順,最後不得不收歸官營,且工程艱困,光基隆新竹段之經費已逾百萬。已營運路段的品質也相當粗糙,時任美國領事館記者James W. Davidson就在其作《台灣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對臺灣鐵路興築與營運的種種缺失,有極生動的描述。所以在日本統治臺灣後,全面放棄此路,另築新路。

劉銘傳矯枉過正的酷吏性格也往往為人所忽略。例如為了維繫新式郵政的效率,劉銘傳定了一個嚴格標準,不准負責遞信的汛塘兵有所延誤。「淡新檔案」內就有位小兵吳瑞啟在送信途中因故遺失信件,讓劉銘傳怒不可遏,索性將這位倒楣的小兵殺頭立威。以如此剛愎自用的方式推行新政,導致劉銘傳的諸多新政在臺根本不得民心。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同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最後竟落得後世短淺、僵化之惡評,實屬無妄。

以臺北市當下之環境與發展,與其多幾個劉銘傳這種不知節度的開拓式首長,不如來幾個穩健作風的邵友濂。若要論對臺北市發展的貢獻,日本時代的後藤新平,或是戰後的高玉樹,也都比劉銘傳的影響還要深遠。想要神話劉銘傳、吃劉銘傳豆腐,實在可以免了。

----------------

「後山保障」 百年金字招牌

2009-08-29

協天宮內目前最有歷史價值的文物,應屬掛在正殿上方的「後山保障」匾額,這個匾額是清朝總兵吳光亮所提,有人說,這個匾額就是協天宮的「出生證明」。但因年代久遠,字跡早已模糊,近年,廟方曾進行重修,現在又是「金光閃閃」。

  • 協天宮的「出生證明」—吳光亮所題的「後山保障」匾額。<br>(記者楊宜中攝)

    協天宮的「出生證明」—吳光亮所題的「後山保障」匾額。
    (記者楊宜中攝)

有人認為,最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卻是廟內最亮眼的目標,感覺有些奇怪,但廟方人員說,這個「後山保障」匾額,雖經翻修,但的確有120餘年歷史,歷史文物,也不能任其損壞而毫無作為,若真毀損,損失是無價的。

也有一說,「後山保障」這個匾額,在百餘年的歲月中,也曾一度遭廟方管理人員冷落,而當年玉山國家公園成立時,曾以「後山保障」和玉山國家公園內1級古蹟八通關古道有關,玉管處曾要求以新匾交換協天宮的舊匾。

但廟方並沒有同意交換,協天宮也再度重視這塊匾額的歷史價值,當年曾取代這塊匾額的台灣政治人物的匾額,後來都被取下,改掛至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後山保障」匾額重新被掛回協天宮最重要、最顯眼的正殿中央位置,彰顯協天宮在歷史上的地位。(記者楊宜中)

---------------

「後山保障」乃清代遺留之木製牌匾,匾橫向長約170公分,高約70公分,匾身以黑漆為底,中間以金漆陰雕楷書體「後山保障」四字,匾身週緣浮雕金龍,為花蓮縣現存最古老之清代碑匾。該匾現懸於玉里鎮協天宮正殿步口上方,右端有「光緒七年辛巳孟冬吉立」,左端有「欽加總鎮銜總帶飛虎左營兼理中路招撫墾務福建即補協鎮府提督吳 敬奉」等字樣。玉里市區舊稱璞石閣,一說源自布農族語Potsuko,意為「風塵之巷」;一說出自阿美族語「派派可pahko(蕨類)」之譯音,以產蕨而得名。吳光亮為清代綠營總兵,原籍中國廣東省揭陽(或英德)縣人,於同治13年8月17日來臺,光緒21年6月在苗栗抗日兵敗後內渡回中國。
  緣於清同治13年間,清廷船務大臣沈葆楨倡議後山「開山撫番」,吳光亮奉命於光緒元年元月9日率「飛虎軍」2,000餘人開中路,自南投林圯埔、社寮開工,11月8日抵達璞石閣。
  清代開墾後山前後歷經五個階段:(一)光緒元年12月至光緒3年5月:以招撫為主,並行「兵屯」、「兵招民墾」。(二)光緒3年5月至光緒5年9月:「招墾局」時期,以璞石閣為界,分成南北兩個經理區,以「官招民墾」為主。(三)光緒5年10月至12年5月:廢招墾局,改為「民招民墾」,墾務分成卑南、璞石閣、奇萊三區。(四)光緒12年秋以後:清賦時期,在南、北兩府分設「清賦總局」,查戶口、清丈、造冊等。(五)光緒12年5月年至日治:撫墾局時期,後山設卑南撫墾局,下設秀姑巒、花蓮港兩撫墾分局,以「招撫」為重點,也兼理墾務。
  吳光亮雖於光緒元年底即開通中路,但本人始終未親臨後山主持營、墾務。遲至光緒3年5月始親駐璞石閣,據傳玉里協天宮即為當時吳光亮所率的中路「飛虎軍」主營駐紮之地,該軍於營中奉祀「關聖帝君」,此即協天宮信仰之起源。「後山保障」匾上署年光緒7年冬,與吳光亮9月調任之期大致相符,從匾上所記的官銜來看,此匾應是吳光亮本人手書。

參考文獻一:
洪敏麟,1985,《臺灣地名研究》。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參考文獻二:
駱香林,1983,《花蓮縣志(卷二)》。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參考文獻三:
林文龍,1975,〈清代開闢臺灣中路之吳光亮事略〉,《臺灣文獻》26(3):152-161。
-------
玉里協天宮-「後山保障」匾額
協天宮位於花蓮縣玉里鎮內,是玉里鎮上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同時也是花蓮縣最早建築的廟宇。興建於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匾額由負責開鑿台灣三條橫貫道路「中路」的清朝台灣總兵提督吳光亮手書,「中路」即今稱的「八通關古道」。當年後山大疫,吳光亮向關聖帝君祈禱後,疫情平穩,因此在營地建草廟、塑像供奉,手書「後山保障」匾額,由吳光亮的弟弟吳光忠立匾送給協天宮。其中著名的「後山保障」更是花蓮縣境內現存年代最久的牌匾,可到此來一趟文化巡禮,感受歷史淬煉的巍巍壯闊。

民國四十年時因為地震造成重大毀損,於是重新建修,至今約有120年的歷史,寺廟整修後,外型保持原有雄貌,風格承襲唐山客家廟的建築,雕龍刻鳳,古色古香,並於左右兩側增建鐘鼓樓,氣勢更加巍峨壯麗、是當地最顯眼的地標之一。因為寺內主祀神明為關聖帝君,所以又名關帝廟,每年農曆六月關聖帝君聖誕日及七月的中原普渡,廟內皆有盛大的慶典活動,信徒群湧而入,熱鬧非凡。加上寺廟鼎盛,四周圍齊聚了許多商家及攤販,各式美食小吃及當地特產,讓您回味無窮。
------------
描述:清光緒7年(西元1881年)爆發大疫,當時提督吳光亮向關聖帝君祈求庇祐,於是在當時的營地(協天宮現在所在地)建立一間草屋立廟,並手書「後山保障」匾額,歷經改朝換代、廟體改建,匾額仍高掛於協天宮正殿上方。
之後玉山國家公園成立時,認為「後山保障」匾額和國家公園內的八通關古道有關,提出要以新匾額與協天宮換取,當時因事關重大故沒有答應,後因匾額經歷百餘年風霜,「後山保障」四個字已彩漆斑駁、字跡脫落,廟方一度將其取下換上總統與省長的提匾,後來協天宮董事會改組,新的管理班底認為這塊匾額有歷史價值,可說是協天宮的出生證明,於是才又重新掛上。
材質:檜木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 http://goo.gl/LbptI5
--------
玉里協天宮乃花蓮縣第一間開埠廟宇。建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 ,距今有130多年歷史,民國四十年時因為地震造成重大毀損,於是重新建修成今日面貌。清代中路飛虎軍總兵吳光亮率清兵經八通關古道,來到璞石閣(玉里古地名)時發生瘟疫,為安撫軍心,特建協天宮,且親自揮毫『後山保障』匾額,現今早已成鎮宮之寶,玉里協天宮更成為全鎮鎮民信仰中心。協天宮主要祭祀關聖帝君,即吳光亮當時祈福的神明,每年最重要的兩項慶典是六月廿四關帝聖壽慶典及七月十五慶讚中元。

來到協天宮可以看見傳統的祭祀中心,也是玉里鎮常民生活的核心,東部因開發較晚,漢人信仰中心歷史不長,能看見百年老廟機會難得,有機會一定要來此處感受東部廟宇的不同魅力。
無解說簡報無遊客中心無展示館無公車站無販賣部無餐飲美食無住宿公用電話無加油站停車場公廁無網路無觀景台無步道無單車道
景點特色
殿內參拜民眾(另開視窗)
殿內參拜民眾
歷史人文
光緒初年,提督吳光亮領兵到達安平左營,光緒四年進駐台中,同年八月一日出發,橫越了中央山脈脊嶺,通過八通關,沿轆轆溪下,同月二十五日抵達玉里(樸石閣),駐紮現在的協天宮所在地,當時清兵分北中南三路進軍東部,吳光亮帶領即為中路。由於其素仰關聖帝君忠義,而「武帝」為兵家所尊奉為庇護神,所以由大陸隨軍奉迎關聖帝君香火,並就地暫安祀聖座,然後從早到晚燒香膜拜。

當時此地乃未開闢蠻荒之地,屯兵將士大多水土不服,因此病死者不計其數,為祈求將士平安,於光緒七年在營地立廟,塑像奉祀,命名為「協天宮」,然後吳光亮先生還親自揮毫「後山保障」之匾額,懸拜殿上方,以彰顯聖德,然後吳光亮先生率領所有士兵將領虔誠膜拜,祈求安邦定國。
---------
玉里協天宮後山保障牌匾
類別: 藝術作品-其他 牌匾 等級: 縣定
鄉鎮: 玉里鎮
地址: 民生街52巷13號
土地範圍: 花蓮縣玉里鎮民生街52巷13號
公告文號: 102年7月1日府文資字第1020111780A號
玉里協天宮後山保障牌匾介紹

木製牌匾,匾身以黑漆為底,中間以金漆雕楷書體「後山保障」四字,右有「光緒七年辛巳孟冬吉立」,左有「欽加總鎮銜總帶飛虎左營兼理中路招撫墾務福建即補協鎮府提督吳 敬奉」字樣,邊框浮雕金龍。

清光緒4年(1878),總兵吳光亮率領飛虎軍左營,以兵工開鑿東西山道,抵達璞石閣(今玉里),駐紮於今協天宮所在地,當時即有人帶關聖帝君之香火前來;光緒七年,後山大疫,吳光亮向關聖帝君祈禱,請求庇佑,獲得保障,於是在營地立一草頂小廟,塑像供奉,並手書「後山保障」匾額,為協天宮建廟之始;今「後山保障」匾額已成鎮宮之寶。

按本匾僅具官銜及姓氏,致時賢引述時,幾乎都誤以為匾上的吳是指吳光亮,如《花蓮縣志》、《續修花蓮縣志稿》都如此記載,又如邱敏勇〈吳光亮補述〉文中也說:「吳光亮之墨寶,除『萬年亨衢』、『山通大海』、『過化存神』等石碑之外,並於花蓮縣玉里鎮協天宮題有『後山保障』一幅。」,其實匾上「吳」字,應指吳光忠而言,固然吳光亮與協天宮關係密切,禱之有驗,但他立匾之事則由其弟吳光忠出面,如同祝生廟,鳳凰山寺一般,只要細讀匾額下款官銜,就可了解此吳是吳光忠而非吳光亮。蓋光緒7年(1881),吳光亮已是本任台灣鎮總兵,且監管後山三路事務,在光緒五年頒發《化番俚言》一書時,就列了非常詳細的全銜「賞戴花翎賞穿黃馬褂記名提督軍務統領臺灣後山中南北三路諸軍辦理開墾撫番事務鎮守福建臺澎等處地方水陸掛印總鎮誠勇巴圖魯帶尋常加三級吳」,而匾上的「欽加總鎮銜」,只是虛銜,「福建即補協鎮府」,則是指福建省內如有協鎮出缺,可「遇缺即補」,都不是真正的職位,立匾人實際的職位只是「總帶飛虎左營」,外加「兼理中路招撫墾務」,那麼與此銜相符的,自非帶領飛虎左營駐紮璞石閣的副將吳光忠莫屬了。資料來源:姚誠,《洄瀾神境-花蓮的寺廟與神明》,1999,林文龍,《吳光亮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評定基準
1.具有歷史意義或能表現傳統、族群或地方文化特色。
2.具有史事淵源。
3.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4.具有珍貴及稀有性者。
5.具有歷史、文化、藝術或科學價值。

登錄理由
1.見證晚清國家勢力進入東臺灣的歷史,具有歷史意義。
2.與晚清開山撫番及飛虎軍駐軍有關,具有史事淵源。
3.晚清開山撫番下的重要文物,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
4.牌匾書法及旁邊雕刻具藝術價值。
5.花蓮縣少有的晚清歷史文物,具有珍貴及稀有性。
6.該匾為台特產之牛樟木製,具有一定之時代特色、技術及流派。
-------------------------

吳光亮及其飛虎軍(1875)

客家人大量來到後山,是光緒元年隨著吳光亮「開山撫

番」而來的粵軍,他所率領的飛虎軍,全是從廣東招

募來的客家子弟。吳光亮(1833-1898),字霽軒,廣東英

德縣人,原任福建福寧鎮總兵,同治十三年,經臺灣鎮總兵

張其光推薦,由沈葆楨奏調來臺,其所率粵勇千名,稱「飛

虎軍」左翼、右翼兩營。光緒元年(1875),吳光亮率粵勇

二千人,負責中路「開山撫番」的任務。

光緒元年正月初九日,中路開山興工,從彰化林圯埔、社

寮(南投竹山)兩地同時出發,到大坪頂(南投鹿谷鄉)合為

一路,穿越中央山脈的八通關(或作八同關),其地高冷,吳

光亮在給王凱泰的信中說:「六月杪軍中著皮衣,上皆有霜痕

。」足見其開山之艱辛。同年十一月,抵達璞石閣(花蓮縣玉

里),中路全長達二百六十五里,是當時所開最長的山路。吳

光亮因開山撫「番」出力,經沈葆楨奏請進陞一級,以提督記

名簡放,負責後山中路防務。其後,吳氏又開闢橫越東海山脈

以達成廣澳(成功)的山路,清代成廣澳的清軍都來自廣東,

其地名或與此有關。

是年七月,烏漏社原住民擊殺通事,大巴塱、馬太鞍、大

港口等社加入烏漏社與吳光亮對抗。七月二十九日,吳光忠率

隊攻大港口,敗走加走灣,越過海岸脈逃回璞石閣,九月十九

日,再增兵進討,又出師不利敗北。吳統領大怒,募集平埔族

壯丁,親自進剿,攻克納納、阿棉兩社,原住民死傷慘重,吳

光亮獲朝廷賞穿黃馬褂。因而,吳氏自祖父輩起,三代人都是

官拜一品大員。

光緒五年,吳光亮調升臺灣總兵,離開璞石閣,大庄駐兵

解散,學寮亦告廢除,吳光亮先到成廣澳,再由海路返回臺南

。吳光亮離開後山之後,他的「飛虎後軍」於光緒九年被編入

「鎮海後軍左營」,分駐蓮港、加里宛、吳全城、象鼻嘴、大

巴塱一帶,這些人之中,解甲之後不少留在後山,與當地原住

民女子結婚,成家立業。例如,吳光亮的英德縣同鄉陳宗獻,

剛來後山時三十歲,原在吳光亮手下充當清書,蒙保候選典史

,在卑南廳同知歐陽峻任內時,任委查義學委員,寄居水尾營

房對面,娶有原住民妻子,在大庄一帶販賣五穀為業。張兆年

輝,廣東清遠縣人,光緒元年隨吳光亮來後山,充任哨官,時

三十二歲,其後保舉千總,在水尾開張雜貨店為業,光緒十三

年,在同知歐陽峻任內充任水尾縪理,大庄、璞石閣一帶墾務

都總理,亦娶有原住民妻子。這些留在後山的老兵,熟悉原住

民的風土、民情、語言,光緒十四年「大庄事件」的之所以在

短時間內號召數千人,與陳宗獻、張兆輝二人有關,因而被列

名「匪首」
------------------------------
客家人在向台灣的遷移過程中,一方面由於遷入地人口及經濟發展狀況的不同,另一方面也由於其大本營向台灣遷移的路線的差異,從而導致其在台灣各地的分布及形成村落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大致而言,客家人在台灣的分布,經歷了一個以台南為中心,繼續向南開發,然後再向北發展的先南後北的過程。
客家人移民來台,最初也散佈在台灣西部,後因受到福佬勢力的影響,部分被同化,部分聚集山區,形成方言島。早期的客家人從原鄉來台,大都在打狗港、下淡水港或東港登陸,然後沿著下淡水溪入據屏東竹田、萬巒、高樹、高雄美濃……一帶,稍晚之後才有其他的客家人從鹿港、草港登陸,墾拓彰化、雲林及南投等地,或從崩山港、大安港登陸,入墾大甲、豐原、東勢;或從房裡溪、吞霄溪上岸,墾拓房裡、通宵、白沙屯等地區;或從中港、後瀧港登岸,散居在苗栗一帶;或從竹塹港、紅毛港登陸,開發新竹地區;或從南港、觀音登陸,成為桃園主人的客家人…..。故以目前的現象來看,台灣的客家區可分為北、中、南、東四地區。

東部地區的客家人:
在本省東部縱谷地帶,也有不少客家人聚居期間,但他們大多數是在後期由西部「客庄」遷移過去的,很少從大陸原籍直接遷入該地。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增加種植甘蔗與製造蔗糖的人力,於是從台灣西部招來漢佃來花蓮從事勞力工作,其中大部分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人。此外,日本人為了擴建花蓮港,也徵招不少西部的客家人從事勞力的工作,這些都是當時較具規模的族群遷移。移居東部的客籍先民,也曾在富庶的蘭陽平原近山地區留下痕跡,當地十餘座的三山國王廟便是證明。六堆地區的客家人,也有不少受迫於生活壓力,移居花東地區,如今台東的池上、鹿野、關山以及花蓮的鳳林、瑞穗、吉安、玉里、壽豐、富里、光復等鄉鎮,有散居人數不少的客家人。
http://www.ktps.tp.edu.tw/hakka/report/re-2.htm#b3

「台東客家文化園區」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新興村新光路1號,緊鄰台糖公司池上牧野渡假村及池上鄉農會觀光休閒米廠
台東縣政府為增進轄內族群融合及多元文化平衡發展,於池上鄉新興村興建「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本館基本硬體設施於95年9月完工開幕,希望結合文化、產業及周邊的景點,成為縱谷線的特色,園區內包括文化交流區、休閒遊憩區、客家美食館、表演廣場、景觀池的移民登陸區等。園區內有大片草地,計畫每年舉辦大型客家文化活動,如新興的客家搖滾音樂會,結合當地的油菜花季、自行車之旅,平時則由當地的客家社團每月推廣客家文化或美食製作等,真正的落實客家文化傳承。
-------------------------
吳光亮領兵開闢台灣第一條中部橫貫道路,使竹山、鹿谷地區因而人煙日聚、繁榮起來。他並輸金樂助地方義舉,鄉民為感念其功,在新寮街立「德遍山陬」碑;乙未之役,吳光亮尚揮軍抗日,失敗後內渡。

吳光亮,原任廣東南澳鎮總兵,嗣改任福建福寧鎮總兵;他於得沈葆禎令後,即募得粵勇二千餘人來台。1875 年今日(光緒元年正月初九),親率其「飛虎軍」由彰化縣屬沙連堡之林屺埔(今南投竹山鎮)、社草莊(今竹山鎮社寮)兩路動工開路,至大坪頂(今南投鹿谷鄉)合成一路,再繼續推進。

83d65304-677a-4c1b-9eee-340c4f8a4f7b_500#500Image (1)  

後山保障~玉里鎮協天宮文史展

 
 

玉里協天宮 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不過經歷日治時期、台灣光復後又經歷民國40年代花蓮大地震的侵襲,玉里協天宮 也多次的進行重建及整修,數年前玉里協天宮 更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及整建,雖然整個樣貌及廟的樣式已與昔日古色古香的協天宮有了相當大的改變,相當失望!不過還好廟方管理人員相當有遠見及保存古文物的觀念,特將這些拆除下來的古文物都保存了下來,並妥善的安置在廟方倉庫,不過因目前廟方並無一處文史館將這些古文物進行展示,所以一般民眾根本是無法一窺昔日工匠所製作及雕刻之協天宮建築之各項精緻之手工藝品,這次在花蓮縣客家事務處的邀約之下,並在玉里神社志工隊及協天宮管理委員會的協辦之下,特別挑選了數件珍貴的歷史古文物搬遷至花蓮縣吉安鄉南埔花蓮縣客家事務處內展示,這應該是玉里協天宮 首次的古文物外展吧!相當的難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撥空前往欣賞,當然也很盼望玉里協天宮 文物館能趕快誕生,讓這些相當珍貴的歷史古文物可以透過較專業及妥善的保存!更讓許多人到訪玉里小鎮時,可以到協天宮文物館欣賞這些古文物,更透過古文物的呈現,更了解這段台灣的歷史。

花蓮縣客家事務處外觀一景,位於南埔加油站後方一帶,地址為:花蓮縣吉安鄉中正路二段60號,可上網google一下,這次的展覽在一樓後側左側展覽室。

蝦!整個廟都搬來花蓮?其實不是啦!玉里神社志工隊相當有巧思的將協天宮正殿及左右側殿的全景使用拍攝方式拍了下來,然後請廣告公司進行大圖輸出,就成了這相當壯觀的場景。

特過這種方式的呈現,也讓協天宮大殿內所有的神祉都可以在北區展示。

改建前所拆除下來的門板(照片右側)及窗框中24孝木雕作品(左側);貢桌上還有木雕燭台及義民爺牌位(中)、婆姐(左)


另個展覽室則是透過老照片、照片及繪畫等的呈現,讓旅客可以更加瞭解協天宮的歷史及建廟過程。

花蓮南區著名的八扛轎活動,據說發源地就來自玉里協天宮 ,而玉里協天宮 稱「武聖會」,展覽館內也有呈現不同時期武聖會團員所穿著的服裝。

現今玉里協天宮 武聖會所穿著隻服裝。


各時期玉里協天宮 的樣式。


早期資訊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廟內所使用的平安符或是籤詩等全由廟方自行製作,這些當時所使用的木刻符版及籤詩版都是廟內目前歷史相當悠久的珍貴古文物。








玉里協天宮 內龍柱、石獅大多出自玉里當地陳家石刻工匠世家,而這次展覽,也特別為陳家介紹一下這已經快消失的傳統工藝產業。







協天宮改建時所拆除下來的木雕藝術品,全為手工雕刻而成!相當的珍貴!與今日大多為機械雕刻或是泥塑作品相比,真的相當的有那獨特的風味!

木刻花籃吊筒,現在大多為水泥製作,這可是使用一大棵木頭雕刻而成的!相當的珍貴!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花蓮縣客家事務處展覽館欣賞。

花蓮客家事務處

地址: 花蓮縣吉安鄉中正路二段60

電話:03-8527843

----------------------------

吳光亮率「飛虎軍」,開闢台灣第一條中橫道路


第一條中橫道路


台灣地勢因受中央山脈分隔,東西交通受阻,在有清一代,稱東部為「後山」、西部為「前山」,後山草莽未開,土著兇悍,清廷曾視為「不入版圖」。沈葆禎渡台辦軍備,深知如不建立前山與後山的交通系統,則全島防衛等於空談,於是開山、撫蕃同時並進。

1875 年(光緒元年),他下令軍分三路,以北、中、南開通前山到後山的道路。北路自噶瑪蘭之蘇澳而至奇萊(即今蘇花公路雛形);南路分二:一自鳳山之赤山而至卑南,一自射草亦至卑南(大部分即今南迴公路)。中路則自彰化之林屺埔至璞石閣。

負責中路的吳光亮,原任廣東南澳鎮總兵,嗣改任福建福寧鎮總兵;他於得沈葆禎令後,即募得粵勇二千餘人來台。1875 年今日(光緒元年正月初九),親率其「飛虎軍」由彰化縣屬沙連堡之林屺埔(今南投竹山鎮)、社草莊(今竹山鎮社寮)兩路動工開路,至大
坪頂(今南投鹿谷鄉)合成一路,再繼續推進。

「中路」全部工程耗用 10 個多月,於年底達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程計 265 華里,據「台灣通史」郵傳志所列「前山至後山道里表」為:

「自林屺埔十七里,大坪頂七里,大水窟七里,鳳凰山麓十八里,茅埔十八里,南仔腳十九里,東埔社十四里,東埔坑十五里,鐵門洞十八里,八通關十三里,八里坑十八里,雙峰仞九里,大崙溪二十五里,雷風洞三十一里,打淋社四十里,璞石閣(終站)。」

「中路」未鑿前,內山情況不明,遠望玉山,誤積雪為玉石(玉山之名,即此而訛生),吳光亮開路過此,進紮八通關,始解此「千古之謎」。

中部橫貫道路打通後,吳光亮勒碑於鳳凰山石壁上,曰:「萬年亨衢」四個大字,據說本欲由當地士紳題聯於兩側,然無人敢掠美,因而該碑兩側,今空留兩條長框。

「吳光亮領兵開闢台灣第一條中部橫貫道路,使竹山、鹿谷地區因而人煙日聚、繁榮起來。他並輸金樂助地方義舉,鄉民為感念其功,在新寮街立「德遍山陬」碑;乙未之役,吳光亮尚揮軍抗日,失敗後內渡。

臺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1iMXcH

-------------------

2015-08-04_105729  

----------------------------------------

屏東的牡丹社事件改變了東亞世界整體情勢與臺灣以及臺灣原住民的命運…,對於後來臺灣、琉球、清朝與日本的命運有重大影響/盼還給土地真正的歷史與臺灣人民應有的尊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DlxG4x

-------------------------

道卡斯族,丈單
清領時期 大甲西社
光緒14年劉銘傳進行土地清查 ,清丈台灣的土地後發给業主的單據,做為課稅的依據, 只要登記有案便發給土地丈單。

129728406_1310899552600293_7517952282583076937_o


284470463_4925804214213570_7240153118652044835_n

這就是中學歷史教過的清丈。
光緒拾伍年貳月,即西元1889年3月2日週六到西元1889年3月30日週六。
《大清帝國福建臺灣布政使司丈單(土地所有權狀)》、《福建臺灣布政使司關防》,西元1889年3月2日週六到西元1889年3月30日週六。
《清朝光緒15年2月,即西元1889年3月2日週六到西元1889年3月30日週六。》
土地清丈與清賦
劉銘傳的近代改革必然需要大量的金錢,所以將兩百年來的積弊如「隱田」下手而實施「清丈土地」和「清理賦課」。
劉銘傳一到台灣後就把「奏請丈量台灣田畝清查賦課摺」上書北京,說明滿清據台時期在台灣的土地制度和苛重的課征。於一八八七年五月八日滿清北京政府諭准移諸實行。劉銘傳接旨後在同年六月,告示民眾,闡明清丈趣旨,並附示「清丈章程」
這種良好的土地制度是為全民著想的,但是首先受害者就是靠不良制度下的特權份子,這些特權份子不甘利益受損,就聯合台灣的土豪劣紳拚命的反擊。反擊之強導至劉銘傳無法在台續任其巡撫之職。況且歷來的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之類來擔任清賦工作,做賊的要來捉賊,因而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弊端,反而害慘了台灣本地人。其不良的作業如下:
1. 查定田地的等則及賦課時,過於苛酷又不公平。
2. 認定土地所有者時,不切實際,並且賄賂白畫公然橫行。
3. 發給土地權利書時,缺乏公正,引起被騙取土地的計不勝數。
4. 測量土地時,所使用的尺度不統一,由此貪官藉題自飽私囊。
其惡劣的程度引起民眾的反彈到不惜自己的生命,來爭取公平,如施九緞起義等。如此引起劉銘傳的窘困,所以他在職六年有餘,一八九○年(光緒十六年)七月,被迫辭去台灣巡撫職務。接任的邵友濂,把劉銘傳時代的各種近代改革事業幾乎都撤消。
總言之,劉銘傳的新政,雖然在各方面均有相當成績,但這基礎是建立在很不穩定的政治.經濟上。他並不把滿清政府在二百年間所種下的殖民地與封建的社會結構從根底拔掉,而僅是在社會表面加添一些近代建設而已。因此,其所謂的「近代改革」所具有的脆弱性和無根底性,沒有經過多久就見到停滯或崩壞。台灣的土地仍然掌握在大租戶、小租戶手裡,而佔絕大多數的台灣本地農民,生活依舊一貧如洗。貪官污吏仍不改其本質,以台灣為搖錢樹,況且新的事業所託非人經營不善,所以米.糖.樟腦.茶葉.煤炭.製鹽等百業皆不見得有獲其利。在財政方面,稅收是增加到達年收二百餘萬兩,但實際上仍由大多數的台灣本地人所承擔。這又加強了滿清北京政府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鞏固稅源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劉銘傳在台推動新政有高度的困難與阻力,又他的身體在對太平天國作戰時,頭部受到嚴重的槍傷,加上眼病,西醫診治幾近目盲的眼疾。曾二次上書朝近請求他開去福建巡撫本缺,專辦台灣防務。
一八九○年由於醇親王奕匡病重,幾度不省人事,在朝勢力迅速消退,其他派系對劉銘傳展開攻擊,此時李鴻章以沉默與迴避,陷劉氏於不顧。 在十月五日,軍機官員決定以台灣煤礦招商承辦章程中種種的缺失,交由吏部,對他提出革職處分,但做出革職留任的裁決。醇親王奕匡在一八九一年一月二日去世,於是劉銘傳在一月七日第三次呈上開缺摺,求朝廷准許他辭職。一八九一年五月三十日劉銘傳正式收到諭令,交接。六月四日歸去,結束六年在台歲月。
在清日甲午戰爭時,劉銘傳一度有意應李鴻章之邀,重披戰袍,然而當時掌權的軍機大臣翁同龢,素忌淮軍,刻意打壓劉銘傳,所以也就退隱山林。」
https://www.taiwanus.net/history/3/68.htm
(4) 中華民國是個大陸國家概念;臺灣是個島嶼省份概念。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NSUiMN
-----------------------------------------------
土地清丈與清賦
劉銘傳的近代改革必然需要大量的金錢,所以將兩百年來的積弊如「隱田」下手而實施「清丈土地」和「清理賦課」。
劉銘傳一到台灣後就把「奏請丈量台灣田畝清查賦課摺」上書北京,說明滿清據台時期在台灣的土地制度和苛重的課征。於一八八七年五月八日滿清北京政府諭准移諸實行。劉銘傳接旨後在同年六月,告示民眾,闡明清丈趣旨,並附示「清丈章程」
這種良好的土地制度是為全民著想的,但是首先受害者就是靠不良制度下的特權份子,這些特權份子不甘利益受損,就聯合台灣的土豪劣紳拚命的反擊。反擊之強導至劉銘傳無法在台續任其巡撫之職。況且歷來的貪官污吏和土豪劣紳之類來擔任清賦工作,做賊的要來捉賊,因而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弊端,反而害慘了台灣本地人。其不良的作業如下:
1. 查定田地的等則及賦課時,過於苛酷又不公平。
2. 認定土地所有者時,不切實際,並且賄賂白畫公然橫行。
3. 發給土地權利書時,缺乏公正,引起被騙取土地的計不勝數。
4. 測量土地時,所使用的尺度不統一,由此貪官藉題自飽私囊。
其惡劣的程度引起民眾的反彈到不惜自己的生命,來爭取公平,如施九緞起義等。如此引起劉銘傳的窘困,所以他在職六年有餘,一八九○年(光緒十六年)七月,被迫辭去台灣巡撫職務。接任的邵友濂,把劉銘傳時代的各種近代改革事業幾乎都撤消。
總言之,劉銘傳的新政,雖然在各方面均有相當成績,但這基礎是建立在很不穩定的政治.經濟上。他並不把滿清政府在二百年間所種下的殖民地與封建的社會結構從根底拔掉,而僅是在社會表面加添一些近代建設而已。因此,其所謂的「近代改革」所具有的脆弱性和無根底性,沒有經過多久就見到停滯或崩壞。台灣的土地仍然掌握在大租戶、小租戶手裡,而佔絕大多數的台灣本地農民,生活依舊一貧如洗。貪官污吏仍不改其本質,以台灣為搖錢樹,況且新的事業所託非人經營不善,所以米.糖.樟腦.茶葉.煤炭.製鹽等百業皆不見得有獲其利。在財政方面,稅收是增加到達年收二百餘萬兩,但實際上仍由大多數的台灣本地人所承擔。這又加強了滿清北京政府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鞏固稅源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劉銘傳在台推動新政有高度的困難與阻力,又他的身體在對太平天國作戰時,頭部受到嚴重的槍傷,加上眼病,西醫診治幾近目盲的眼疾。曾二次上書朝近請求他開去福建巡撫本缺,專辦台灣防務。
一八九○年由於醇親王奕匡病重,幾度不省人事,在朝勢力迅速消退,其他派系對劉銘傳展開攻擊,此時李鴻章以沉默與迴避,陷劉氏於不顧。 在十月五日,軍機官員決定以台灣煤礦招商承辦章程中種種的缺失,交由吏部,對他提出革職處分,但做出革職留任的裁決。醇親王奕匡在一八九一年一月二日去世,於是劉銘傳在一月七日第三次呈上開缺摺,求朝廷准許他辭職。一八九一年五月三十日劉銘傳正式收到諭令,交接。六月四日歸去,結束六年在台歲月。
在清日甲午戰爭時,劉銘傳一度有意應李鴻章之邀,重披戰袍,然而當時掌權的軍機大臣翁同龢,素忌淮軍,刻意打壓劉銘傳,所以也就退隱山林
土地清丈與清賦 https://bit.ly/3ari2sI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