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違規使用涉及違反土地使用管制規定者,會依區域計畫法或都市計畫法裁處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變更使用、停止使用或拆除地上物恢復原狀而不遵從者,得按次處罰,並停止供水、供電、封閉、強制拆除或採取其他恢復原狀之措施
農地違規使用 小心荷包失血 https://bit.ly/3TenRyj


1.2萬家違章工廠賭政府不會認真執法
2010年首次開啟就地合法大門後,由於執法不彰,全台僅有7000家農地違章工廠走入合法化程序,9家走到變更地目的終點,每年仍持續以4000~6000家的速度新增成長。到2019年時,根據農委會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資料全台已有1.4萬公頃的農地被違法工廠佔據,更多農田與居民籠罩在各種噪音、空污、水污、火災風險的陰影下,不僅破壞農業生產環境,無法遏止農地流失,更威脅國人糧食安全。
為了讓違章工廠續命,2019年6月《工輔法》第三次打開就地合法大門,以2016年5月20日為界,該日期之後的新增工廠應即報即拆;該日期之前的再分成中高污及低污染,前者必須遷廠,後者則可以通過「納管」、「特定工廠登記」、「變更地目」三階段申請就地合法,降低起步門檻以達到全面管理之效。「納管」因此只是個繳交文件進行書審的行政程序。
根據經濟部清查,全台應有4.5萬家應納管工廠,新版《工輔法》上路以來仍有高達1.2萬家尚未申請納管,這些違章工廠已有12年時間可改過自新,卻仍心存投機僥倖,希望民代護航、拖延,賭政府不會認真執法。請問蘇院長:未納管農地違章不立即斷水電,要待何時? -- 上報 / 評論 https://bit.ly/3icTJQb


糧荒年代警訊!中國全球大肆搶購農地
2022/07/07 05:58
糧荒年代警訊!中國全球大肆搶購農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S7lig
中國近幾年從美國、法國到越南,到處購買農地。(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國安專家布勞(Elisabeth Braw)近日投書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為了餵飽14億人口,幾年來大肆購買各國農地,包括買下烏克蘭約10分之1耕地,相當於烏國5%領土,她呼籲各國政府應對尋求購買其農地的外國實體嚴密審查,如同對敏感技術的潛在買家做的那樣,以避免良田落入敵對強權之手。
布勞撰文說,俄國入侵烏克蘭正引發全球糧荒與糧食價格飆漲,而未來供應鏈的干擾將加劇該痛苦。許多國家意識到應生產更多糧食,但他們已將大量最好的農地出售給中國,而中國正利用這些土地餵飽自己的人民。
她說,過去幾年,中國的買家從美國、法國到越南到處買農地。2013年,總部設於香港的萬洲國際買下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Smithfield),以及密蘇里州14.6萬英畝(5.9萬餘公頃)農地,同一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50年的租約,買下烏克蘭9%的肥沃農地,相當於烏國總國土的5%(2020年,美國以侵犯人權為由,制裁該中企)。在2011年至2020年之間,中國在全球買下近700萬公頃的農地,相較之下,英國企業買下近200萬公頃農地,而美國與日本企業則低於100萬公頃。
川普政府的非洲大湖地區特使範姆(Peter Pham)指出,「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對土地做了什麼」。在剛果民主共和國,他們從前政權取得核准,在10萬公頃土地上生產棕櫚油,而該種植引發破壞性的森林砍伐,在辛巴威,他們生產牛肉,再出口回中國,範姆說,「在一個人民因基本主食短缺而挨餓的國家,如此使用農地既不永續,也不明智」。
布勞指出,對於情況優於辛巴威的國家,耕地的流失正成為災難。根據彭博報導,由於俄國入侵烏克蘭,今年4月,美國糧食批發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18%,為近50年來最大年增幅,在法國,小麥價格從2020年以來已翻漲1倍,而中國可能想購買更多外國土地。中國佔全球總人口21%,生產性農地僅7%。
她說,烏克蘭的命運凸顯了讓他國掌控自己大片領土的危險。在基輔對一個俄國盟邦控制其土地感到警戒同時,也憂心中國恐突然剝離其持有的資產,進而加劇烏克蘭的經濟困境。
她指出,共和黨籍眾議員紐豪斯(Dan Newhouse)目前發起一項法案,提議禁止中國、俄國、伊朗、與北韓企業購買美國農地。此前,共和黨參議員殷霍夫(Jim Inhofe)與蒂利斯(Thom Tillis)也提出法案,要求審查外國實體的農地採購。
布勞強調,這樣的審查應伴隨從中國等戰略對手買回土地的努力,因為允許敵對強權擁有自己的農地風險實在太大,隨著氣候變遷,對耕地的需求將上升,同時,地緣政治的對峙將造成糧食供應鏈更多的干擾,因此,「每公頃土地都重要」糧荒年代警訊!中國全球大肆搶購農地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OS7lig


農地違章工廠將永久就地合法 民團怒批:國土安全的破口
2021/06/03 14:32
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持續動工的新增建工廠。(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記者羅綺/台北報導〕經濟部「工廠管理輔導法」子法草案「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審查辦法」,預告期將於6月7日屆滿,一旦公告通過上路,既有農地違章工廠將可永久就地合法,甚至可以交易買賣。今日多個民間團體共同召開線上記者會表達強烈不滿,痛批此舉儼然形成國土安全的破口,將使農產糧食暴露於農地工廠的汙染危害中。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2019年《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通過,新增建即報即拆、遷廠輔導都沒做到,政府唯一做到的只有對廠商的利多,就是「就地合法化」。
經濟部2019年3月推估全台有3.8萬家尚未登記的農地違章工廠,7400多家臨時登記工廠,總計約有4.5萬家農地工廠需修法納管,而目前9000多家取得特登,這些取得特登的工廠將可以就地合法化、土地還可以交易,將造成農業區永久性地破碎化,也讓工業區形同虛設。
環境法律人協會空間政策研究專員黃子芸指出,2019年經濟部修法期間指出《工輔法》是為了「全面納管,不是就地合法」,但現在卻看到《特目辦法》並未依據《工輔法》第28-10條但書,建立合理的審查標準作為把關,並導致「全面納管」等同「永久就地合法」的結果,也連帶使得農產糧食暴露於農地工廠的汙染危害之中。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陳震遠表示,現行《工輔法》沒有積極面對農地違章工廠造成的污染風險;2010年起,有7331間臨時工廠登記被納管,其中1171間被環保機關認定為有污染可能的列管污染源,2010年到2020年,這1171間工廠共遭裁罰545次,總金額高達5600萬元,甚至還出現偷排含超標重金屬廢水的狀況。
陳震遠指出,依現行《工輔法》,工廠違反環境法規,甚至是情節重大的違規,都還是能被輕輕放過,甚至現在還可以就地合法,這樣的制度只會讓農地污染繼續上演。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吳沅諭嚴正指出,經濟部讓工廠變更地目後可以任意買賣,一旦交易就會造成用地炒作,近萬家就地合法化的農地違章工廠在不適當的地方從事生產,長久下來宛如未爆彈,不但與農地搶水、影響周遭農地土壤水質,更造成鄰近聚落生活、居住安全上的危害。
農地違章工廠將永久就地合法 民團怒批:國土安全的破口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g6K38b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農地工廠/農地鐵皮屋/農地農舍/違反土地分區使用的罰款,去年高達六二七二萬元被罰的有9成是農地+違反區域計畫法+違反土地分區使用是指違反地目用途,例如,農地蓋工廠、河川地開挖、住宅區設八大行業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Y2nId
農地工廠/農地鐵皮屋/農地農舍/日本農地比台灣還便宜/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一手催生編製的「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1996年正式出版的「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20年的年鑑將全數授權給政大信義不動產中心規畫統籌運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HgtJP


農地上的真相與衝擊:你猜全台灣有多少家違章工廠?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kmIYcP
台灣的違章工廠,從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以及高雄,而大大小小蓋滿違章工廠的農地之間,因為定義方式不同,造成工廠計算總量差異,實際數量甚至超過經濟部所公布的數字。
我們以一個簡略的圖像描述台灣西部農地上的困局,違章工廠一路從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以及高雄,在大大小小的農地蓋滿了違章工廠。
在新北市的五股、泰山、新莊塭仔圳到樹林柑園,我們見到了全然被抹去農田景色的農地,取而代之的是密密麻麻的農地違章工廠,這些工廠來到農地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市地重劃而離開原先都市計畫裡工業用地的產業。這裡農地污染情況複雜,有烤漆業造成的強鹼水污染,有氰化合物超標排放,不過更大的問題是,為何政府沒有任何管理,讓這些產業在這裡違規使用?
在桃園,以中壢地區為放射核心,隨著道路開闢,就會有各型態的農地違章工廠伸入農業區,而在工業區旁的農業區也有著大量工廠,如龜山工業區與中壢工業區周遭。如果不以土地使用分區的手機檢索系統確認,幾乎難以辨認哪些地區的土地使用分區是農地,農地違章工廠伴隨著鄰近工業區多樣的產業類型,所造成農地污染的風險難以指認。
台中是農地違章工廠數量最多的縣市之一,主要聚集在舊台中市周遭的農地上,以潭子、大雅、神岡及大里、太平、烏日為兩個大區塊密集區。較為特殊的是,台中港工業區外有農地違章工廠群聚現象,但台中港都市計畫區+專區工業區內的使用率卻僅53%;大里夏田地區,該區農地遭遇了大量的電鍍業廢水污染,而許多需要電鍍處理製程的金屬業廠商,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現在分布在哪裡。
北彰化農地違章工廠的情形也令人擔憂,高頻率發生農地重金屬污染,全台公告400公頃污染農地,彰化就佔了6成,近240公頃,北彰化遍佈金屬加工相關產業,頂番婆是生產水五金的聚落,2016年蔡英文政府更宣示,會以「田園式生產聚落」來特案處理,諷刺的是,周遭盡是插牌公告農地污染的區域,未來恐將變為佈滿「農地污染場址」插牌的田園式生產聚落。在北彰化,從彰化市向外移動,收進眼裡的盡是工農混合的地景。
台南似乎步上台中的後塵,有更多的廠房開始在舊台南市的外圍地區興建,在舊台南市的邊界,土地使用開始變得錯亂,目前還無法指認哪些工廠類型是大宗,但在隨機訪問過程中,得知有數家來自於原先都市計畫區內的工業區。而工業區周遭也都聚集許多農地違章工廠,如緊鄰仁德工業區的歸仁,就有愈來愈多的農地違章工廠興建。
北高雄則是另個課題,密集的鐵金屬鑄造業,大多是螺絲釘產業,遍佈在岡山地區,酸洗製程及切削油的工業污染,對週遭的農業生產環境造成極大威脅。南高雄則是金屬製造業與塑膠製品業等,這些農地違章工廠皆緊鄰著工業區與都市計畫區周遭。
農地違章工廠的數量到底有多少?該數字眾說紛紜。
Photo Credit: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10年《工廠管理輔導法》(以下簡稱工輔法)上路前,經濟部推估,台灣違法地下工廠就有6至7萬家,就業人數近100萬人。2018年2月經濟部中辦的簡報資料顯示,未登記工廠補辦申請臨時工廠登記家數為1萬1440家。然而,2018年農委會「全國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成果」,全台估計13萬5千家農地違章工廠,占地達1.4萬公頃。
兩個部會公布的數字落差甚大,差了6至7萬家,其差異可能在於,農委會估算的數字是透過比較衛星雲圖的變異點來觀測,只要是農地上非屬農舍、非農業使用的工廠,就將之列作疑似工廠。不過,對經濟部而言,並非所有非農業使用的工廠就視為工廠,經濟部認定的工廠為:「從事物品製造、加工之範圍、一定面積及一定電力容量、熱能之認定標準」,像是工業用的倉儲工廠,因為不涉及電力與熱能使用,儘管這些工廠違反農地土地使用管制,但是對於經濟部而言,並不視為工廠。
Photo Credit: 地球公民基金會
然而,除了因為定義方式不同,造成工廠計算總量差異外,經濟部所公布的數字恐有低估之虞。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7年比對出「具製造業稅籍、但名下無合法登記工廠」,發現有12萬5千筆具製造業稅籍卻無合法工廠登記的企業資料,該數字與農委會公布的13萬5千家的數量相對接近,卻同樣和說不清估算依據的經濟部6萬9千推估數量有著巨大落差。這些數字上的爭議,反映的是經濟部號稱10年來都有輔導農地違章工廠,但卻連最基本的清查盤點都沒有。直到2019年初,經濟部才撥款給地方政府,要求在年底完成轄區內違章工廠的盤查。
依據2013年「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明文要求盤點違章工廠的數量、區位、面積、產業種類等最基礎的資訊,七年過去經濟部中辦仍瞎子摸象來納管農地違章工廠,直至2019年底地方政府完成清查縣市內的農地違章工廠,目前清查已經結束,但主管農地違章工廠的經濟部卻仍遲遲不公布結果,也讓民間社會仍然未能理解農地違章工廠的切確數量及分布農地上的真相與衝擊:你猜全台灣有多少家違章工廠?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kmIYcP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台中市列管違建共八萬七千九百多件,每月拆除約二百件,但每月卻新舉報六、七百件;若只計算農地違建,二○一五年至今共列管近六千件,包含違章工廠與疑似違章工廠,實際拆除只九百六十件-農地違章工廠就地合法說明會宣傳海報,載明「工廠管理輔導法」開放農地上未登記工廠申請成特定工廠,可在兩年內合法,還說特定工廠好處多多,不但可申請移工、投標公共工程、申請補助,還可免除罰鍰、安心經營 https://is.gd/2pHUA8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2020-05-12 11:04聯合報 記者吳姿賢/台北即時報導
黑心30年 新北6電鍍廠群聚偷排毒水遭查獲 | 消費生活 | 產業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2WQhylx
環保署稽查電鍍業者汙水處理措施。 圖/環保署提供
新北市三重中正北路193巷一帶小型工廠林立,其中隱藏10多家電鍍工廠,30多年以來偷排高毒性電鍍廢水,104年6月一名下水道維修工人進入下水道維修管線時,還吸入氰化物毒氣昏厥身亡,但業者並未因此收斂。檢、警、環昨清晨查獲2家繞流排放電鍍廢水,4家排放廢水有害物質超標,全案移由新北地檢署繼續偵辦。
環保署表示,這些電鍍業者雖有廢水處理設施,但為節省處理成本,涉嫌以非法繞流方式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嚴重危害周邊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違反多項水汙染防治法,已由新北地檢署依法偵辦,業者將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外,環保署也將追繳不法利得及最高2000萬元的行政罰鍰處分。
環保署表示,108年7月8日晚間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193巷驚傳路面下陷,崩塌約3米寬、2至3米深的天坑,經新北市水利局調查疑為電鍍廢水腐蝕排水管線所致,報請新北地檢署偵辦,經新北地檢署啟動檢、警、環機制,邀集環保署北區督察大隊、保七總隊刑警大隊、新北市環保局及水利局組成專案小組執行蒐證。
環保署說,由於業者眾多且屬群聚性不易分辨廢水來源,環保署北區大隊商請查緝彰化電鍍廢水最有經驗的中區環境督察大隊長許正雄率員北上指導,昨天查獲6家電鍍業者偷排含氰化物、鉻、鎳及銅等有害健康物質的電鍍廢水。
環保署查獲不法電鍍廠偷排有毒廢水到汙水地下水道。 圖/環保署提供
環保署查獲不法電鍍廠偷排有毒廢水到汙水地下水道。 圖/環保署提供
根據環保署調查,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193巷一帶共有10多家群聚的電鍍工廠,已存在30餘年,屬於住家型工廠,雖有規畫廢水處理設施,但為節省成本,經常將未經處理有毒廢水偷排入雨水溝及汙水下水道,嚴重危害當地民眾健康,一直是環保單位想查緝的目標。
環保署說,礙於當地排水系統密閉,且電鍍業者為躲避查緝,在工廠前後加裝監視器設備,稽查人員只要靠近就停止排水,遲遲無法有效稽查,此次靠水利局協助並啟動環檢警結盟,才解決多年沉痾。黑心30年 新北6電鍍廠群聚偷排毒水遭查獲 | 消費生活 | 產業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2WQhylx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政院拍板 農地工廠管理以2016年5月20日為分界 | 熱門話題 | 產業 | 經濟日報
money.udn.com · by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 產業 / 熱門話題
政院拍板 農地工廠管理以2016年5月20日為分界
2019-03-28 11:41經濟日報 記者鄭鴻達╱即時報導
用LINE傳送
行政院院會今(28)日拍板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草案,針對農地違章工廠,修法採「不新設」、「不污染」、「不危及公安」三大原則,訂出2016年5月20日以後新增未登記工廠將停止供水、供電並拆除的界線。界線後既有的低污染違規工廠,最晚須於修法通過後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包含兩年內申請納管、三年內提出改善計畫,且改善期及為兩年,否則同樣面臨拆除命運。
經濟部估算,國內有7,400家工廠及特定地區將於明年6月2日掉期,國內違章工廠佔地共約1.4萬公頃,並推估約有3.8萬家工廠未登記、納管。
推薦
經濟部指出,本次修訂重點,第一為不准新增。2016年5月20日後新增未登記工廠停止供電、供水與拆除,且地方政府未執行,中央機關得逕行上述措施,地方政府須在6個月內擬定未登記工廠管理輔導計畫,並與經濟部會商跨部會擬定執行方案。
經濟部表示,第二為全面納管。在2016年5月19日前低污染的既有位登記工廠,須於兩年內納管、每年繳交「納管輔導金」,且須在三年內提出改善計畫,改善期間兩年,最遲應於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而對中高污染工廠將輔導轉型、遷廠或關廠,不配合就停止供電、供水、拆除。
經濟部表示,第三為就地輔導。經改善的工廠得申請登記為特定工廠,曾取得臨時登記的工廠,得在兩年內申請特定工廠登記,取得的期間每年應繳納「營運管理金」,不受土地、建管等法律處罰,並可接水、電。
經濟部表示,第四為合法經營。特定工廠輔導合法經營方式為群聚地區優先採新訂都市計畫或開發產業園區規劃處理、非都市土地零星特定工廠,業者可提出用地合法計畫,申請核發工廠使用地證明書,並繳交回饋金辦理使用地變更、都市計畫內的零星特定工廠,依都市計畫法規定辦理。
經濟部指出,第五為限制事項與吹哨子條款。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者,限制其事業主體及登記事項變更,違反者加重處罰新台幣10萬至50萬元,仍不改善者廢止特定工廠登記。也為鼓勵檢舉違章工廠,修法另增訂吹哨子條款檢舉獎勵規定。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院會裁示,本次修法針對未登記工廠以「全面納管、就地輔導」原則處理,以達成「拚經濟、護就業、顧環保、守農地」的目標。他指示經濟部等有關部會及地方政府共同推動、積極執行。


經部修法擬不訂落日 農地工廠取消大限?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8日, 2019
A-A+
2019-02-18 01:01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侯俐安、張語羚╱即時報導
農地違章工廠的輔導期明年六月到期,民進黨立委最近向行政院長蘇貞昌陳情,希望延長輔導期限並擴大適用對象。環團爆料地方出現違章工廠加速搶建潮,呼籲政府不要一拖再拖。圖/聯合報系資料
農地違章工廠輔導大限明年六月二日到期,屆時可能有上千家領有臨時工廠登記的違章工廠無法合法化,中南部立委向行政院長蘇貞昌請命盼展延。據了解,經濟部修法版本擬刪除明年大限,不訂落日,並放寬臨時登記工廠適用對象,凡蔡政府上台以前既存的工廠,都有「續命」機會,引起環團反彈。
•政院態度「就地輔導」
全台農地違章工廠面積高達一萬三千公頃,經濟部推估未登記工廠家數約六萬一千多家。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表示,行政院今天將舉行行政立法協調會報與民進黨立委討論,預料也會討論到「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行政院對於農地違規工廠的態度就是「就地輔導」。
•經部提出「三大要件」
經濟部長沈榮津去年在立法院承諾,現有違章工廠輔導方案成效有限,將提出新修法方向,本會期送入立法院。據了解,經濟部傾向「有條件就地合法」,凡二〇一六年五月廿日前違章工廠,符合低汙染、無公安疑慮、合法經營三大要件,每兩年繳交一定比例回饋金,並申請「特定工廠登記證」等條件,即可就地合法。但官員也說,一定須符合低汙染等三大要件,回饋金的比例將會在企業可負擔的範圍。
•擴大適用「刪除明年大限」
現行「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二〇〇八年三月十四日已存在的農地違章工廠,只要屬於低汙染、合法經營等範疇,均可辦理「臨時工廠登記」,並得於明年六月二日前輔導轉型,且免受區域計畫法等處罰,相當於暫時性合法。
政府過去以納管名義,開放七千多家違章工廠申請臨時工廠登記證,但明年六月二日大限將到期,臨時登記的農地違章工廠,完成輔導進入工業區的少之又少。蘇揆最近分批與民進黨立委餐敘聆聽地方民情,多位中南部的立委當面為農地違章工廠請命,希望能夠將輔導期延長到二○三○年六月二日,蘇揆允諾盡速研議。
據了解,經濟部將刪除明年大限的修法方向,等同擴大適用對象,讓二○一六年五月廿日以前蓋的違章工廠,都得以「續命」。
經濟部官員指出,修法版本「不是用展延,而是變成長久的制度」,換言之,草案將不會有落日,而是將「解決方案」納入,不同於現行立委提出直接展延十年的作法。
•攸關上千名員工生計
民進黨立委洪宗熠說,中南部立委都有壓力,尤其目前尚有許多工廠無法在期限內完成輔導,這些工廠的上千名員工生計堪慮,希望行政院能夠支持修法,這也符合蘇揆強調的,政府不能再失分的方向。

-------------------------------------------------

即時短評/農地種出違章工廠 法官輕判縣府沒輒?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15日, 2018
A-A+
2018-01-15 21:26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農地種出大型違章工廠,拆或不拆,或是如業者心存僥倖,真有一天能經輔導後「就地合法」?法律與選票的拉鋸,尤其已進入選舉年,最後的結果是什麼?縣民都在看。
彰化平原是台灣重要糧倉,曾沃野千里,如今一片綠油油的農地不斷種出一棟棟違章工廠,業者振振有詞,縣府的態度是曖昧不明,枉費彰化檢方這幾年勇於任事,站到第一線當縣府的後盾,劍及履及地查緝不法。
宜蘭縣農地種出一棟棟豪宅,也屬爭議性很大的違法行為,畢竟其汙染性低,不致產生環保或食安問題。5年來,彰化檢方一再查獲農地上的違章工廠,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水汙染灌溉水源和農地,環保與食安形成環環相扣的嚴肅問題;縣府若再坐視不管,能拖就拖,是罔顧縣民的健康,也賭上彰化縣形象。
面對農地種出違章工廠的違反建築法行為,彰化地方法院的態度也可議,業者在法庭上不否認曾被鹿港鎮公所和彰化縣政府兩度勒令停工,他仍堅持繼續蓋,如今已完成廠房主結構體,因花了數千多萬元,不願意自行拆除。
結果呢?法官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連幾個月有期徒刑都判不了,只輕判拘役55天,業者已易科罰金5萬5千元結案。難怪大興土木,興建違章建築的人,根本沒在怕!
彰化縣鹿港鎮去年有人在農地上大興土木,施工中曾被鎮公所和縣府兩度會勘後勒令停工,業者仍繼續蓋,如今已完成廠房結構體。照片╱彰縣府提供


護農地 更要護農民
By 中時電子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7日, 2017
國土計畫草案中雲林縣12萬9100公頃土地,有6.3萬公頃畫為第一類農業用地,換言之,有一半的土地受到使用限制,使地方發展受到嚴重限縮,身為雲林的大家長,我必須為雲林的未來發聲,盼中央參酌以下建議,重新思考國土規畫之政策走向。
第一、農業權入憲,全國糧食安全是全國每縣市都應負擔的責任,全國須約80萬公頃的農業用地,若以全國2300萬人計,每人須負擔0.033頃的農業用地,依此標準計算,雲林縣70萬人口,只須負擔2.3萬公頃的農業用地,中央要在雲林縣畫設8.4萬公頃的農業用地,多出的6.1萬公頃應請農業用地不足的縣市來購買農業權。
第二、財產權保障,同樣是一公頃土地,一旦被畫為第一種農業用地,地價立即受損,台北一公頃土地5、6億元,雲林只剩1000萬元,農民可說是因政府法令被中央政府偷走了5到6億元財產,呼籲中央考量土地使用正義,擬定相關補償措施,彌補農民的損失。
第三、國土規畫未能考量農地實際的狀況,國土規畫為達一定面積未考量實際狀況,非常不妥,雲林縣高鐵以西地層嚴重下陷,應轉型為低耗水低耗能使用,大多仍遭畫為第一種農業用地,背離土地規畫精神,中央應考量農地下陷不適耕作的實況、地方產業發展需求,重新全面檢討。
第四、土地現況應重新檢視及判別,國土計畫援引多年前的舊資料畫設,已嚴重失真、失當,有必要重新檢視畫設原則,並調整農地分類分級,才是能建構永續發展的國土策略。
國土計畫草案有極大的改善空間,有調整的必要,農民是國家之寶,政府應好好對待,身為雲林縣長,我責無旁貸捍衛農民權益。


 

農地違規工廠農舍無所遁形│農地盤點平台今正式上線 -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台 https://map.coa.gov.tw/farmland/survey.html

每一筆都逃不掉!農地違規工廠農舍無所遁形│農地盤點平台今正式上線
by 上下游記者 孔德廉上下游記者 孔德廉 on 2017 年 09 月 30 日 in 農學堂
繼月初農地盤點結果出爐後,農委會今再度公佈「農業及農地資源盤查結果查詢圖台」。該平台將農試所上萬筆地籍資料、航照圖和實際使用現況等資訊套疊起來,只要透過點選,就可查詢農林漁牧產業分布,也可清楚辨別違章工廠等非法使用所在地;除了是將來國土分區的依據外,農委會也呼籲民眾可以使用圖台來查違建,一發現違規就以APP通報,讓公眾力量參與監督。
在地圖上點選區域,即可顯示該區目前的使用、分區,以及類別等。例如點下「台中市烏日區溪南西段2404地號」即可顯示為在「特定農業區」之違法工廠。下圖紅色區域,全部是農業區上的「工廠」。
在地圖上點選區域,即可顯示該區目前的使用、分區,以及類別等。圖例顯示為在特定農業區上的「工廠」。
在地圖上點選區域,即可顯示該區目前的使用、分區,以及類別等。圖例顯示為在特定農業區上的「工廠」。
農地盤點共4萬多公頃「非農業使用」
對於該項平台的公佈,農委會企劃處蔡技正指出,是依據近年的農地盤點結果而來,包含品質、數量都有進行調查。目前確定全台可供糧食生產的農地為68萬公頃,而「實際生產中」的農地則僅57萬公頃;原不屬於農業使用的山坡地部分範圍,也有5萬1637公頃遭農業「超限利用」。另外,主要生產的平地範圍上,更有4萬多公頃的面積屬於違章工廠、農舍等「非農業使用」。
樹林區柑園地區,應為農業區,卻成了紡織工廠群聚之處,紅色點都是農地工廠
new-taipei-780
全台1041點重金屬超標,桃園、彰化居冠
至於品質部分,蔡技正也表示,農地盤點結果以6.25公頃為範圍進行單點抽測,一共發現1041點重金屬含量超標;其中對人體有極高傷害的鎘為49點,鉛則為81點,而兩者又以桃園和彰化縣居冠,因此未來農委會將針對該高風險地區再次進行檢測、管制和處理。
圖資平台上線,各縣市違規全公開
有了農地數量及品質的基礎後,該平台也在網路上將所有資訊進行套疊,民眾可點選盤查項目來選擇農、林、漁、牧各項產業的分佈位置,也可選擇工廠、農舍或高潛勢污染圳路等選項。具體呈現在地圖中,綠色是農糧作物、藍色是養殖魚塭、橘色是畜牧使用、淺黃色是農舍、紅色是工廠等。更可以選定單一縣市區位、地號或地段來觀看盤查結果。
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圖資平台上線後,無論在即報即拆或是吹哨條款的實踐上,都顯得十分重要,屆時哪個縣市出現哪些違規,地方跟中央就要共同承擔,肩負輿論壓力,而不再只是將責任互推,也可達到保護農地的效果。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進一步解釋,有了農地盤點結果地圖資後,短期內就有先止血的基礎,可用以輔導或協助縣市農業單位,讓非農業使用數量不要再增加,如此一來縣市政府的農地管理作業和審查機制就可以同步作業。
台中市內農地上的工廠主要集中分佈在郊區,例如烏日區、大里區、太平區、豐原區、神岡區、大雅區及潭子區等。圖例為烏日區、大里區和太平區(紅色點為農地上的工廠)。
台中市內農地上的工廠主要集中分佈在郊區,例如烏日區、大里區、太平區、豐原區、神岡區、大雅區及潭子區等。圖例為烏日區、大里區和太平區(紅色點為農地上的工廠)。
彰化縣內農地上工廠分布圖(紅色點為農地上的工廠)。
農地盤點有助「國土規劃」準確分區
此外,在中長期目標上,農地盤點結果也可應用在完整規劃上,包括如何適用四大功能發展區等,農業部門所做的盤點,才能讓未來《國土計畫法》的劃設更準確,但前提也需要不同部門同樣做出盤點。
「農業部門做好應該做的,其他相關部會也要做,才能點出國土規劃的完整輪廓。」陳吉仲指出,有了農政單位的盤點還不足夠,其餘部門像是經濟部也應針對旗下工業用地進行盤點,或甚至內政部也應針對非都用地做清楚的調查,如此才知道全國土地的利用現況,以及找出最恰當的分區方式。
台灣北部農地上的工廠大量主要分布在新北市及桃園市(紅色點為農地上的工廠)。
農委會:提升農民收入,不需靠賣農地過活
陳也強調,目前農委會要做的,就是要保護農地,預計在十年內整合27萬公頃的農地做最適規模利用,讓專業農戶提升到四萬戶,年所得更要提高至180萬元,才不會逼農民賣農地來過活。
公民團體:農地價格世界高,箝制農業發展
對於農委會所進行的農地盤點結果,公民團體大多表達肯定之意,但也反映不少後續問題。其中,台灣農村陣線許文烽就指出,台灣農地價格世界高是個急需面對的問題,像鹿港地區農地一公頃七千萬元,頂番婆更是每公頃農地要價一億元,這使得農業發展嚴重失衡。此外,他也呼籲農政單位應該守護台糖等大面積的土地,供農業使用,而不要縣市政府拿去做產業使用,反而破壞了農地的完整性。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主任粘麗玉則指出,如何提供好的環境吸引並維護青農進行生產,是至為關鍵的部分,包含土地農用證明、農地的取得等,都是捆綁青農的枷鎖。至於違章工廠的拆除,如何化解地方尾大不掉狀況,她則建議「修法」,如此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凌駕中央的現況。
民間團體建議,圖資平台整合更多資訊、思考工廠拆除下一步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任律師也表示,圖台資訊肩負公眾參與重任,因此何時更新維護也十分重要;其他如潛在農業使用的10萬公頃如何確保不被挪作他用,也是農政單位應思考的重點。
至於工廠拆除後下一步是什麼?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則以荷蘭海牙為例,廢棄工廠最後變成了魚菜共生的基地。因此像是集貨系統或城市農場規劃等,農委會應領導地方政府,找出更多做法。
對於民間團體的各式提問,農委會強調,該平台將來將整合水利灌排、氣象資訊等,上述訊息一年四季都會更新,受限於各單位提供資料的時間不一,年底才會是最準確的版本。不僅如此,在以盤點結果平台為基礎下,也會按照違章工廠、農舍、灌排系統和超限利用土地的順序,逐個擊破,最終目標是在《國土計畫法》下,劃設足夠的農業發展區,讓農業能夠永續發展。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孔德廉)
每一筆都逃不掉!農地違規工廠農舍無所遁形│農地盤點平台今正式上線 | 上下游News&Market - https://goo.gl/NNKJe1


 

新版國土重劃 農發區增為5類 20萬公頃農地可能解編
分享新版國土重劃 農發區增為5類 20萬公頃農地可能解編到Facebook 分享新版國土重劃 農發區增為5類 20萬公頃農地可能解編到Line 分享新版國土重劃 農發區增為5類 20萬公頃農地可能解編到Google+
2017-10-23
〔記者黃以敬、吳欣恬/台北報導〕全國國土計畫最新版本近日出爐,其中農地調整最受矚目,將分成五類農業發展區,二十五公頃以上、八十%農用的農地,優先劃為第一類農發區而不得改變,但相對地,約一.三萬公頃遭違規工廠佔用污染農地可望解編,此次新增第五類都市計畫農發區,估有十萬公頃都市中農地也將重劃,學者估算未來約二十萬公頃農地有重劃解編或改變使用項目的可能性。
農委會盤整出四萬多公頃遭佔用農地,其中違規工廠佔一.三萬公頃也可望解編。(資料照)
農委會盤整出四萬多公頃遭佔用農地,其中違規工廠佔一.三萬公頃也可望解編。(資料照)
新國土計畫草案 近日公布
四十多年管理全國土地的區域計畫法將由國土計畫法取代,內政部營建署近日公布全國國土計畫新草案,週三起展開公聽,最遲明年五月公告,再由縣市展開兩年的土地分區劃定。未來國土將由原十一種分區,改為國土保育、海洋資源、農業發展及城鄉發展等四大區,一旦劃定就無法輕易變更,除非每五年地方、十年全國檢討一次。
授權地方劃地 農地恐縮減
國土重劃被喻為比年金改革更重大的國家改革工程,有助農地集中農用,但不少縣市憂心農發區圈定會導致土地運用失彈性;農委會直言「這恐是最大問題所在」,內政部官員也坦言,未來授權地方劃地,「農地面積縮減機率會較大」。
目前全國分級分類列管農地近八十七萬公頃,最適農作第一種優良農地四十.九萬公頃,未來優先列一類農發區,嚴限改變地目;其他農地,預計分為二、三、四類區,但可部分開放如宗教、殯葬、遊憩等用途。營建署強調,若需改用於非農用設施,以目前七萬多公頃、第三種農地為先。
此次草案還針對都市計畫區中農地新增第五類農發區。這類估約十萬公頃,農委會表示,因較分散或緊鄰都市,內政部希望六至七萬公頃可改劃入城鄉發展區,但需審慎討論。
違法工廠佔農地 可望解編
此外,農委會盤整出四萬多公頃遭佔用農地,其中違規工廠佔一.三萬公頃也可望解編;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坦言,很多已被嚴重污染,恐只能改編成工業地。三萬多公頃遭農舍等其他佔用地更是大工程,政府有腹案要處理,但還在評估如何劃定。
針對外界擔心重劃會影響農地安全量,農委會強調,地方有區劃權限,但變更需中央審核,須避免農地流失,然而有些已不適用的農地則應解編活化,國土重劃希望也是農地重整的機會。


 

土地即使被汙染 也不准就地合法
By 楊騰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7日, 2017
農地違規工廠問題存在已久,環團要求中央正視並提出「即報即拆」要求。(本報資料照片)
農地違規工廠問題存在已久,環團要求中央正視並提出「即報即拆」要求。(本報資料照片)
違章工廠嚴重占用農地,農民指出,問題關鍵在於務農人口減少,青年返鄉務農可避免農地閒置,將有效防範農地違規使用,且工廠建築阻礙光照,對作物有害,加上汙染會擴散,就算農地已經難以恢復農用,也不應讓工廠就地合法,繼續汙染土地。
新北市三芝區青農馬文權表示,違章工廠帶來的汙染及建築物影響光照等,勢必會影響周遭農業,汙水如果排到田中,潛在的汙染影響範圍根本無法估計,以前有高汙染工廠,排放物甚至直接打井排入地下水層,汙染物隨著水流四處擴散,形成鎘米,導致方圓幾百甲的土地都無法再從事農業生產,相當嚴重。但就算農地已被汙染難以回復,也不該讓工廠繼續汙染土地下去,高汙染工廠應遷往有放流排放監督系統的工業園區,監管這些汙水的流向。
馬文權表示,許多農地被拿去蓋農舍,成為投資客炒房標的,或是中產階級購買後當成休閒住所,這些都對農地造成破壞;若農地繼續讓農舍跟工廠占用,只會讓農地越來越少,讓農業經營更困難。
北斗合作農場場長王子文表示,台灣農村越來越高齡化,年輕人不願回到鄉村務農,才是問題所在,務農的人少了,農地自然就會被閒置下來,甚至被轉為違規用途,只要務農的人口變多,自然可以防止閒置農地被違規使用。
王子文指出,政府只要把農產品安全把關好,並將農產價格交由市場自由競爭,相信收入好一點,就會有年輕人願意回鄉務農,否則等老農民都退休了,台灣恐怕只能比照新加坡,蔬果全數從國外進口,整體而言,使農業人口回流,比保留農地更重要


 

糧食70%靠進口 農地還蓋工廠
By 楊騰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7日, 2017
彰化縣鹿港鎮有三家新建的農地違建工廠遭舉報,其中一家為業者擴廠,目前彰化縣政府建設處已移送彰化地檢署偵辦中。(謝瓊雲攝)
蔡政府擬讓農地上的違章工廠繳納補償金後換取合法;專家學者認為,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0%,繼續放任農地被工廠蠶食是錯的,理應加緊盤點合法的閒置工業區,將違章工廠導入。新政府上台後就無視既有法令,另設合法標準,也是行政制度的錯誤示範。
速輔導遷入工業區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違規工廠排放工業水,恐使帶有鎘、鉛、鋅、汞等重金屬汙染周遭農地,農地一旦被汙染,所產的稻米或蔬果就不適合人類食用,類似情況在中部地區經常發生。
而且,現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0%左右,相當不足,這些問題若還沒解決,農委會就不該輕易點頭讓違章工廠合法化,這必會引起社會很大的爭議,是相當不智的行為。
徐世榮指出,雖然農產對經濟發展的效果不見得高,但農地的價值不只是生產農產販售到市場的價格,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農地能帶來綠色覆蓋,對減碳有正面效果,再加上農地也有環境生態、文化人文等多功能價值,不該用狹隘的經濟眼光來看待,其實還有很多工業區的土地仍被閒置,經濟部應好好盤點,輔導違章工廠遷入才對。
汙染比占用更可怕
台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滄海表示,違章工廠問題持續存在,就是業者根本不把法令看在眼裡,先蓋了再說,只拆新工廠的措施反而讓既得利益者繼續得利,不該這樣做,理應建立一段緩衝期要求違章工廠停止汙染並搬遷,否則明天哪一個新政府上台,又重新劃一道新的合法界線,永遠都沒完沒了。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指出,今天即使讓違章工廠就地合法,也應要求業者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包括排放的汙染造成農民權益損失也都要計入賠償,否則好像只要很多人一起違法,政府就會想辦法使其就地合法,未來業者恐怕會更加輕視法律。


 

守護農地拆違建,狠話變笑話
tw.rd.yahoo.com查看原始檔
【時報-台北電】農委會宣稱將拆除去年5月20日後新建的違章工廠,卻不斷找理由退讓,首波拆除清單從34家減至17家,守護農地淪為笑話。
 5.2萬家僅拆17家
 農委會與內政部、經濟部召開跨部會議,原本內定要拆除的34家農地違章工廠,最後竟「突然」發現,其中17家工廠的部分範圍領有農用建築的合法建照,因而暫時被排除在拆除名單之外!保守估計全台高達5.2萬家違章工廠,最後首波納拆的違章工廠只剩下17家,僅占0.03%,少得離譜。
 農地違章工廠的取締,農委會先是劃定去年5月20日新政府上台後新建工廠才拆,大幅放寬拆除標準,昨又把擴建或增建工廠排除拆除之列,再度限縮執法範圍,公權力一再退縮,政府威信蕩然無存。
 政府威信蕩然無存
 新建農地違章工廠最多的是彰化縣和高雄市,這兩縣市都屬綠營執政,明年地方選舉在即,選舉壓力是否會影響違章工廠的拆遷作業,外界都在觀望。
 其中,新增違章工廠最多的彰化縣,昨日就明白表態不願配合中央拆除去年5月20日後新增的違章工廠。
 雖然依照《地方制度法》,若彰化縣政府遲遲不肯作為,行政院或《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的主管機關內政部都能夠強制介入代拆,但中央和地方會因違章工廠的拆遷公然對幹嗎?農地違章工廠拆遷恐怕只變成紙上作業、政策口號!
 土地正義淪為口號
 違章工廠對農地的破壞,不是以工廠規模論計,也不是以工廠存在的久遠來論斷,農地興建工廠,從整土、興工到運作,都對農地造成破壞、汙染。
 若農委會真有心守護農地,就應跨部會共同掃蕩全台農地上的5.2萬座違章工廠,貫徹土地、法律正義,而非僅列出17座520後興建的農地違章工廠,淪為作秀,根本達不到守護農地的效果。 (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楊騰凱)


 

農地污染 主因灌排未分離
news.ltn.com.tw查看原始檔
2017-08-11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市目前因重金屬超標列管的農地達一七四六筆、面積一八七公頃,多集中在中壢、蘆竹、大園等區,環保局指出,農地污染主要原因是灌排未分離,農田引用工廠排放水,即使工廠放流水合格,但仍有微量金屬會累積在土壤中,長期累積就會造成農地重金屬超標;桃園因印刷電路板工業發達,近年新增的污染土地,九成五以上都是銅金屬含量超標。
環保局表示,石門水庫供應桃園、新北三五○萬人口用水並負責農業灌溉,周轉率高達四輪以上,也就是石門水庫達到滿水位也只能供水三個月,在此情況下,農田水利會有一半的灌溉水源得來自河川等公共水體,是農地重金屬超標無法根絕的原因。
環保局指出,目前污染農地的調查,是以污染較嚴重河川灌溉體系進行,最早時為埔心溪、新街溪,因為中壢工業區排放至黃墘溪,黃墘溪就是埔心溪上游;前兩年開始也對南崁溪灌溉體系進行調查,當時就新增了五十五公頃控制場址,因為龜山工業區的廢水排放到東門溪,東門溪是南崁溪的上游;未來,環保局也會對老街溪的農田灌溉體系進行調查。
環保局說,桃園市被列為控制場址的農地共三二二公頃,已經完成整治的農地面積為一三五公頃,除了中福鎘污染農地,目前整治中的農地絕大部分是二○一二年之後公告的,市府也積極爭取環保署預算進行整治。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彰縣喊農工共榮 就地輔導業者
By 謝瓊雲,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8日, 2017
與中央不同調!彰化縣政府18日上午召開聯合記者會,喊出農工共榮、深植大彰化,強調會力挺中小企業,針對中央公布的首波待拆違章工廠名單,縣府反對缺乏配套前提下立即拆除,將以就地輔導為主。
建設處長戴瑞文表示,日前內政部來函告知有14家農地新增建物,要求拆除,經實際現場詳細比對勘查發現,有不少都是農業資材室,並非以工廠使用,中央認定有誤差,待收到中央最新來函的業者名單後,仍將採納管輔導。
戴瑞文說,彰化縣有130萬人口,只靠農業無法支撐起全部經濟,目前全縣有1萬5千家工廠,其中包含6千家未登記工廠,縣府反對缺乏配套前提下立即拆除,導致業者無法繼續生產,勞工無法安心工作,拆除的工廠土地上仍舊堆滿廢棄物,也無法立即恢復農用。
在鹿港永安段購地興建廠房的王姓業者無奈說,頂番婆是水五金聚落,很多人都買農地興建工廠,他去年也購地準備蓋鈑金工廠,附近農地每分地要價500萬,去年春天購入約4分地,斥資千萬興建水泥鋼構鈑金廠房,已陸續投入5千多萬元;現在只能靜觀其變,若中央真的執意拆除,到時候血本無歸,實在不敢多想。
秀水鄉40歲盧姓農民則說,家裡3代守著1甲多地的田地種稻,長輩日漸年老,青壯輩只好返鄉照顧,但務農日子苦,難以度日,除了兼顧稻田,還是得到附近工廠上班,工廠要是被拆了,他們也失業了,日子更難過。
他說,農委會應更務實降低農地汙染,並輔導農民提升技術與農產品質,青農要回鄉有能力養活一家老小,才能過好日子,而不是急著把工廠拆光光。
建設處工業科長林其春指出,參考經濟部工廠輔導法,補辦臨時登記工廠,將暫緩5年裁罰,並規畫彰交六區、欣大特定區,未來還有高鐵用地、二林園區等,輔導群聚未登工廠朝產業專區發展,電鍍之類高汙染產業則輔導遷廠集中管理。
---------------------
公權力一再退縮 納拆清單砍半!新聞追擊-守護農地拆違建 狠話變笑話
By 楊騰凱,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8日, 2017
彰化縣政府昨召開「力挺中小企業、農工共榮深植大彰化」記者會,建設處長戴瑞文(右起)、新聞處長李俊德、農業處長黃碧海與計畫處長陳坤佐連袂出席。(謝瓊雲攝)
彰化縣花壇鄉番花路違章電鍍工廠,遭拆除。 (本報資料照片)
位在彰化縣鹿港鎮頂番婆五金聚落永安地段的農地新建鈑金工廠,遭舉報後現已停工。 (謝瓊雲攝)
首波拆除違章工廠分布圖
農委會宣稱將拆除去年5月20日後新建的違章工廠,卻不斷找理由退讓,首波拆除清單從34家減至17家,守護農地淪為笑話。
34農地違章工廠 首波拆17家!另17家有農照 暫逃一劫
必要時依法介入!中央可代拆 不用看地方臉色
5.2萬家僅拆17家
農委會與內政部、經濟部召開跨部會議,原本內定要拆除的34家農地違章工廠,最後竟「突然」發現,其中17家工廠的部分範圍領有農用建築的合法建照,因而暫時被排除在拆除名單之外!保守估計全台高達5.2萬家違章工廠,最後首波納拆的違章工廠只剩下17家,僅占0.03%,少得離譜。
農地違章工廠的取締,農委會先是劃定去年5月20日新政府上台後新建工廠才拆,大幅放寬拆除標準,昨又把擴建或增建工廠排除拆除之列,再度限縮執法範圍,公權力一再退縮,政府威信蕩然無存。
政府威信蕩然無存
新建農地違章工廠最多的是彰化縣和高雄市,這兩縣市都屬綠營執政,明年地方選舉在即,選舉壓力是否會影響違章工廠的拆遷作業,外界都在觀望。
其中,新增違章工廠最多的彰化縣,昨日就明白表態不願配合中央拆除去年5月20日後新增的違章工廠。
雖然依照《地方制度法》,若彰化縣政府遲遲不肯作為,行政院或《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的主管機關內政部都能夠強制介入代拆,但中央和地方會因違章工廠的拆遷公然對幹嗎?農地違章工廠拆遷恐怕只變成紙上作業、政策口號!
土地正義淪為口號
違章工廠對農地的破壞,不是以工廠規模論計,也不是以工廠存在的久遠來論斷,農地興建工廠,從整土、興工到運作,都對農地造成破壞、汙染。
若農委會真有心守護農地,就應跨部會共同掃蕩全台農地上的5.2萬座違章工廠,貫徹土地、法律正義,而非僅列出17座520後興建的農地違章工廠,淪為作秀,根本達不到守護農地的效果。


 

13萬家違規工廠夾殺 農地僅16%務農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9日, 2017
A-A+
2017-08-19 04:00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
從飛機上看台灣農地,違章工廠、豪華農舍處處,成為台灣優良農地上的大災難。 圖/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提供
分享
農委會昨公布農地盤點資料發現,二八○多萬公頃廣義農地中,可供糧食生產土地僅四十四萬公頃,只占一成六;除了農地上的違規工廠,還包括河川水利設施、農舍、商場餐廳、宗教寺廟等非農業使用的農地共六點七萬多公頃,農委會表示,將優先處理農地違規工廠。
台灣農村經濟學會昨舉辦農地政策座談會,包括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亞太糧肥技術中心主任林國慶、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特聘教授林明燦等專家學者都到場與談。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進行農地盤查發現,農地受汙染面積,並非只有環保署調查的五百多公頃,針對十三萬家違規工廠,透過比對發現共一千多個點有重金屬風險,這些點雖還沒達到環保署的農地重金屬汙染標準,但仍應全面檢驗土地上的耕種植物,才能運到市場賣。
陳吉仲指出,全面盤點二八○多萬公頃廣義農業使用土地,其中法定農地七十六萬公頃,但扣除六點二萬多公頃長期廢耕地、濕地及沒使用的農地,真正全部農業使用僅剩四十四萬公頃。
農委會統計,不論是否合法,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平地約五十二萬公頃;在山坡地部分,宜農宜牧的農地有卅六萬公頃,但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僅有七萬多公頃,另二萬多公頃屬農糧超限利用的山坡地,應移往平地去。
彭作奎表示,國土的權責在地方政府,農委會應切掉現行農地上非農業需求,才能落實農地農用;林國慶則表示,應改變持有農地的福利,否則農地仍會是被利用、炒作的對象。


 

業者歡喜平價農地計畫列前瞻 彰縣府:別高興太早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3日, 2017
A-A+
2017-08-03 12:01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即時報導
彰化縣不少違章工廠蓋在農地上,業者獲知政府前瞻經費編列平價產業園區計畫,都高度期待真的可以就地合法化,環保團體撻伐此舉將使糧食耕種環境更惡化。
縣政府最近寄出210件罰單,裁罰去年新增的農地違章工廠,挨罰工廠以彰化縣和美鎮最多,其次是鹿港鎮。業者叫苦連天,認為蔡英文總統去年視察鹿港頂番婆,宣布要推動生產聚落田園化,輔導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化,業者才會擴廠和增建,政府怎可「說話不算話」。
和美鎮葉姓五金業者表示,國家糧食生產過剩,總是用戰備存糧當理由,不准農地移作他用,降低土地利用價值,政府應該活用農地,像前瞻計畫編列預算推動平價產業園區計畫,業者就地形成產業聚落,做好汙染防治設備,一定可以帶動經濟發展。
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痛批這個計畫「鼓勵投機,違反公平正義」,生產糧食的土地本來不該興建工廠並同意製造汙染,政府應先統計全國工業區剩餘用地,重新規畫利用,輔導農地工廠搬進工業區,土地若不夠用,再談規畫新的工業區。
「法令沒鬆綁,大家別著急。」彰化縣政府建設處指出,平價產業園區是補助縣市府規畫的行政經費,包括報編工業區,可是處理違章工廠的法令都沒變,不可能就地合法化,業者還是要依法行事。
---------------------------
農地違規工廠止血 農發基金補助拆除
www.cna.com.tw查看原始檔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日電)農委會表示,農地上的違規工廠影響很大,行政院跨部會共識以去年520為分界「先止血」,拆除之後新增的違規工廠,拆除清冊由中央交給地方,以排除壓力,經費由農業發展基金補助。
台灣已經面對產業發展與農地、環安需做整頓、兼顧平衡的時刻。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說,聯合晚報報載的13萬家違規工廠,他不清楚如何推算的,農委會初步盤查現有80萬公頃的耕地裡,有1.3萬公頃左右的土地被違章工廠所占用。
他並說,這些農地上的違規工廠,對農地的傷害不僅這1.3萬公頃,因為散落在農地,除了污染,還有切割農地,產生的影響是1.3公頃的好幾倍。
中央部會新作法要跨部會處理新增違章工廠。他進一步說,各界質疑違法工廠一直長,也都知道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執行上遇到阻力,甚至連經費都沒有;行政院上週跨部會會議討論的共識,是從去年520之後劃一條線,在這之後新增的違規工廠要處理掉,而且要讓未來不會有違法工廠占用農地。
蔡昇甫進一步說,中央政府將會補助地方政府經費,壓力部份則會透過資訊公開的方式,讓拆除名冊由中央交給地方,這樣地方政府執行時就比較能排除面對地方的壓力。
預算方面,他補充,拆除工廠的成本會因為大小不一樣有所差異,初步估計一家小型工廠拆除成本大概是新台幣200萬元,以此推估,由中央政府運用農業發展基金補助是沒問題的。
他強調,未來不會有違法工廠占用農地,可讓台灣有比較好的農業生產環境,促使環安、農安、食安一氣呵成;而且如果沒把新增違規工廠歪風亂象遏止住,去討論520以前先存在的違規工廠意義不大,一定要先把止血工作做好,再去討論下一步該怎麼療傷的細節。
聯合晚報報導,學者也質疑長年來各相關機關推來推去,農地上出現違規工廠的問題才會叢生。
蔡昇甫說,執行層面就法規來說,各機關各有職掌,經濟部負責有關工廠管理、輔導,內政部負責違規工廠的拆除處理,農委會是農地稽查,跨部會都有權責,才會由跨部會小組來推動,這是跟過去不一樣的地方。1060803
----------------------------------
少算都市計畫農業區! 內政部:蔡政府上台後農地疑似違建不止286處
建立於 2017/08/07上稿編輯: 陳文姿
媒體小農
本報2017年8月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上月20日拍板定案,首波農地工廠拆除專案將鎖定去年5月20日新政府上台後新增的農地工廠。經衛星資料比對,全台共計286處疑似新增建物。本月4日,環團邀請內政部說明違章工廠拆除政策時,內政部卻提出修正,指出286處疑似新建物只包括非都市土地農業區,都市計畫農業區上的違建還未納入,彙整完成後疑似新增違建將不止286處。
不過,內政部也強調,變異點是經衛星影像分析比對的結果,是否為農地工廠需經現地查報,並經經濟部確認是「工廠」,才會被列為拆除對象,實際家數會再減少。農委會估計,全台約有1萬3,000公頃農地被違法工廠占用,第一階段即報即拆對象卻大縮水,民間團體表示將緊盯最後結果。
0807-2
內政部以衛星影像找出2016年520後新增的變異點資訊,還需地方政府會勘查認。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都市計畫農業區也有新增農地工廠 內政部:資料正在補
農地工廠爭議多年,行政院長林全7月20日召開「護農地之策進作法及田園化生產聚落推動規劃事宜」會議,拍板2016年5月20日後農地新增違規工廠為重點處置標的。8月2日,農委會、內政部召開「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研商會議,並邀經濟部、環保署、及地方政府共商具體的「行動方案」。
為指認2016年520後「新增」的農地工廠,負責土地管理與建築物管理的內政部提供衛星監測比對結果,並找出變異點,經農委會歸納出286處疑似新增違建。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表示,286處變異點還須經現地查看,並請經濟部確認是否屬「工廠」才能證實為新增農地工廠。
依據工廠管理輔導法,要達一定面積與馬力與電熱才列為工廠[註1],疑似要作為工廠的倉庫可能無法在這波拆除名單中。農委會表示,將先建立圖資,希望這些工廠能被納入待拆清冊,但還需要進一步研商。
農地工廠號稱6萬4000家[註2],這波大動作卻縮到數百處。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質疑數量被低估,原因之一可能是沒納入都市計畫區內的農地工廠?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簡任技正張順勝坦承,之前提供給農委會的變異點只針對非都市土地,2日開會後已補上都市土地變異點資料,完整資料正在彙整中,286處疑似違建的變異點數會再增加,但是變異點還要經程序才能判定是否為農地工廠,目前無法確認家數。
農委會企劃處技正唐晨欣表示,一處不一定代表一家,也可能很多家。等到拆除清冊出來,如果民眾認為有未列的新增農地工廠,還是可以滾動式檢討。
地方不作為 中央可代拆? 法規會:難
從公布方案到執行排拆完畢,農委會目前估計約一年內完成。目前各部會與地方仍在進行協調,農委會表示,希望8月正式公布具體方案。
農地工廠拆不了,地方議員施壓是一大原因。據了解,2日開會時也有地方代表質疑拆除是否可行。當時法規會解釋,依地方制度法76條,地方不作為時,中央可代位執行。但現在是「地方願意作,但被迫不作為」,恐無法達成代位執行的要件。涉及法制部分已請法務部協助釐清。
過去地方執行拆除預算常被議會刪除,這次拆除專案將動用到農發基金。農委會解釋,因違章農地工廠的罰鍰會進入到地方公務預算,還是有可能被地方議會刪除,所以將以農發基金來執行拆除。
農地工廠政策下一步 民眾監督成關鍵
農地工廠拆除清冊尚未公布。長期追蹤農地工廠、環境資訊協會張淑貞表示,將會要求清冊公開,並列出工廠資料、處分內容與執行進度,民間團體會共同緊盯拆除的執行。
今年3月舉報三家農地新建違章工廠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吳其融表示,該處工廠至今未拆,希望政府以這三家工廠做為起點,落實520後新建即報即拆政策,確實管理農地,做好國土規劃。
唐晨欣轉述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的說法,認為地方決心取決於地方首長的態度,明年即將選舉,選民的意見將是重要指標,如果大家都認為農地應該保護,地方首長就會做出選擇。
註1:根據《工廠管理輔導法》,廠房面積達50平方公尺;馬力與電熱合計達2.25千瓦的石油及煤製品製造業、化學材料製造業、化學製品製造業;或是廠房面積達150平方公尺;馬力與電熱合計達75千瓦以上的工廠才必須辦理登記。
註2:據經濟部2015年的估計,全台約有6萬4千家沒有登記的工廠。


 

業者歡喜平價農地計畫列前瞻 彰縣府:別高興太早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3日, 2017
A-A+
2017-08-03 12:01聯合報 記者簡慧珍╱即時報導
彰化縣不少違章工廠蓋在農地上,業者獲知政府前瞻經費編列平價產業園區計畫,都高度期待真的可以就地合法化,環保團體撻伐此舉將使糧食耕種環境更惡化。
縣政府最近寄出210件罰單,裁罰去年新增的農地違章工廠,挨罰工廠以彰化縣和美鎮最多,其次是鹿港鎮。業者叫苦連天,認為蔡英文總統去年視察鹿港頂番婆,宣布要推動生產聚落田園化,輔導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化,業者才會擴廠和增建,政府怎可「說話不算話」。
和美鎮葉姓五金業者表示,國家糧食生產過剩,總是用戰備存糧當理由,不准農地移作他用,降低土地利用價值,政府應該活用農地,像前瞻計畫編列預算推動平價產業園區計畫,業者就地形成產業聚落,做好汙染防治設備,一定可以帶動經濟發展。
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痛批這個計畫「鼓勵投機,違反公平正義」,生產糧食的土地本來不該興建工廠並同意製造汙染,政府應先統計全國工業區剩餘用地,重新規畫利用,輔導農地工廠搬進工業區,土地若不夠用,再談規畫新的工業區。
「法令沒鬆綁,大家別著急。」彰化縣政府建設處指出,平價產業園區是補助縣市府規畫的行政經費,包括報編工業區,可是處理違章工廠的法令都沒變,不可能就地合法化,業者還是要依法行事。


 

違章工廠合法化 周四拍板
By 呂雪彗,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18日, 2017
針對違章工廠合法化,行政院擬以520為分水嶺,新增623家採「即報即拆」政策,農委會基於捍衛農地,決領軍上陣拆除。
長久占用農地逾3.8萬家未登記工廠或近7千家臨時登記工廠,農委會要求繳交生態補償金換合法化;但以500坪來說,需上繳2,100萬元,對中小企業而言負擔沉重,恐阻礙合法化意願,是否合理可行,行政院長林全周四將拍板。
針對逾3.8萬家未登記工廠及6,800家臨時登記工廠,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日前召開跨部會議研商,決定第一階段以優先處理去年520之後新增興建工廠為主,採取即報即拆政策。
據工業局盤點,有案可稽的工廠約623家,為捍衛農地,農委會決祭出農業發展基金作為拆除經費,並由中央成立專案小組主導,提供區位及家數給地方拆除,以免受制於地方民代關說,不拆除將斷水斷電且連續處罰。
至於數萬家未登記工廠,希望為其尋找合法遷移據點,如工業區或依前瞻計畫開發平價產業園區。官員說,據工業局估算,近7,000家領取臨時登記證工廠平均用地0.25公頃,若需工業區容納,用地需求約1千多公頃,但在地型平價產業園區不過283公頃,即使全數開發也容納不下。
農委會也向政院報告指出,針對這些占用農地的違章,除了「即報即拆」,也會讓群聚工廠就地合法,不過,業者得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還得做好復育供農業生產。
知情官員說,回饋金是依公告現值的50%繳交,但生態補償費,是以變更工業與農地用地差價乘以企業工廠面積,再加上違規占用年限處罰,交換合法化
官員說,彰化曾有一違章工廠面積6,100坪,違規設廠30年,變更地目價差一坪2.5萬,業者要變更地目得付出1億5,000萬元代價,很多業者要付代價均逾2,000萬元,經部憂影響其合法化意願。


 

台灣合法工廠約86000家,非法工廠卻高達65000家,絕大多數位在特定農業區https://goo.gl/39zvoN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2017年06月24日12:04
張國輝/從事社會工作,曾任台中市議員,著有《消失的青埔》
報載,為了檢討全國7萬家在農業區的非法工廠,農委會祭出要業者付變更地目價差給農地保護基金及去年(105)520後非法工廠即報即拆,以這兩個方式解套。
農地「長」工廠的現象由來已久,為了讓它有機會成為合法工廠,2010年「工廠管理輔導法」在立法院訂定時,特别在33及34條放寛以輔導代替取締,即所謂「臨時工廠登記」給予補辦程序的機會,但結果臨登的措施一延再延,非法工廠一再增加,從立法時的6萬家增加到最近的7萬家,這次農委會願面對問題,基本上是值得肯定的。
非法工廠在農業區,對農業區的環境構成威脅:
一在污染,由於工廠零星分佈在農業區各角落,没有污水處理廠統籌工廠廢水,事業廢水自然排向灌溉溝渠污染農田與溪流,使農田中毒,溪流成為滿佈魚屍的黑龍江與毒河;
二在交通,由於傳統的農路寛只有4到6米,又彎彎曲曲,非常不利貨櫃車行駛,在工廠稍多的農村,農路大多柔腸寸斷,舖不勝舖。這兩大問題即使付變更地目價差,除給人搶錢的觀感外,依然不能解決問題。
農地關係糧食安全固然要盤點,工業區的閒置土地更要盤點,尤其當年以征收方式取得的工業用地,有無被投機者圈地、養地,至有意興辦工業者無地興辦工業而影響産業的發展。

農地的保全錯縱複雜,最重要的是要讓持有農地者,一家人的生活能靠農地餵養,如果不能,農地的非法使用在農村將是一條不綴的變調曲。
再說,最近又傳出勞動部為解決農村缺工的問題,於去年(2016)才在六縣市成立的農事服務團喊停了,類似這種不利於農業經營的因素不排除的話,農地被鯨吞蠶食的現象將會日漸加重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即報即拆」破功 三家彰化農地工廠舉報三月後仍未拆除
建立於 2017/06/23上稿編輯: 陳文姿
媒體小農
本報2017年6月2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挑戰蔡英文政府新建農地工廠「即報即拆」政策,環團3月27日高舉三家彰化頂番婆興建中的農地工廠照片到行政院,要求確實拆除,行政院政委張景森也跳出來表明要當共同舉報人,事隔三個月,今(23)日彰化地方團體傳來最新照片,顯示三家工廠不僅未拆,甚至繼續興建。
彰化縣建設處處長戴瑞文5月26日受訪時表示,三家工廠二家繼續興建,已移送地檢署,未繼續動工的工廠也將依法裁處。今日向建設處詢問,並無更新進展。
農地工廠搶建風並未停止,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5月初到現場發現更多彰化農地工廠仍在興建中,民間會繼續監督與舉報不鬆懈。
三家被舉報工廠成政府決心指標 官方:新建農地工廠觀望中
三家被點名的農地工廠分別位在(一)永安段222、223地號(二)永安段250地號(三)鹿安段662地號[註]。均位於彰化鹿港一帶。
3月2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前往彰化頂番婆時,發現三家農地工廠正在興建;17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向張景森舉證。張景森當場回應,「把我加入共同舉報人」,並邀立委蔡培慧等人共同舉報;24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向彰化縣府提出舉報; 27日,地球公民基金會與環團共同於行政院前舉辦記者會,要求政院拆除興建中農地工廠。30日彰化縣府回覆表示,已請管轄公所處理。
根據地方團體今(23)日拍攝的最新照片,顯示三家工廠不僅未拆,部分也已經蓋好。
(一)永安段222、223地號
20170327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中:彰化鹿港永安段222、223地號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攝於2017/3/2。
20170623 彰化三農地工廠蓋滿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狀態:彰化鹿港永安段222、223地號。攝於2017/6/23
(二)永安段250地號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中(正中間白色建築):彰化鹿港永安段250地號。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攝於2017/3/2
20170623 彰化三農地工廠蓋滿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狀態:彰化鹿港永安段250地號。攝於2017/6/23
(三)鹿安段662地號[註]
20170327 環團揭露違章工廠新建中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中:彰化鹿港鹿安段662地號。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攝於2017年3月。
20170623 彰化三農地工廠蓋滿
彰化違章農地工廠興建狀態:彰化鹿港鹿安段662地號。攝於2017/6/23
本報於5月詢問戴瑞文當時的處理情況,戴瑞文表示,不是不拆。二件繼續動工的個案已經移送地檢署,至於停止動工的第三家將依法令裁處,近期就會完成相關程序。
今日再向建設處詢問最新進展,三家都已裁處,永安段222、223地號,與鹿安段662地號二家因裁處後繼續動工,所以移送地檢署,移送後並未繼續動工。三家都未完工,所以無須斷水、斷電。
三家工廠成政府決心的指標 彰化官方:違章工廠暫停觀望中
政府多年對農地工廠無解,現在被環團點名三家,戴瑞文坦言「確實有效」,彰化新建違章工廠的態勢暫時停下,「真的沒有人敢動」。但他也承認:大家只是在觀望。如果後續政府也沒什麼動作,農地工廠就會繼續建。
三家工廠至今未拆,戴瑞文說「經費蠻頭痛的」。全彰化縣一年拆除經費是100萬,還要拆除妨礙風化、有公安疑慮的建築,預計拆除這三家就要80萬,「怎麼拆,還要研究。但是要拆,大家才會怕」。
0530-1
3月27日,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拿著興建中的農地工廠照片,到行政院陳情抗議(右為行政院代表)要求拆除,至今工廠仍未拆除。攝影:陳文姿
不過,檢舉這三家農地工廠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吳其融表示,5月初與中天調查報導共同前往現場時,還是看到許多農地工廠正在興建,顯然並未因舉報而停止。
地方拆不了? 中央接手?
各縣市拆除農地工廠步調不一,桃園近月就連拆九處。彰化這三家工廠無法拆除,彰化縣長魏明谷4月表示,「不是我們不拆,我們編了三千萬預算,最後都被刪到剩一百萬」。魏明谷提出,要中央補助,或是中央設立拆除大隊才有用。
張景森3月曾指,拆除農地工廠權責在地方,中央急也沒用。不過,中央最近釋出新動作。6月中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行政院有意成立「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預計年底前拆除半數新違章。
吳其融指出,農委會目前沒有權限執行違章工廠拆除、停工、停水與停電,計畫的內容也尚未揭露,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肯定的是,民間「持續監督、持續舉報」不會鬆懈。
[註]原鹿安段687地號資料錯誤,後修正為鹿安段662地號。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最新盤點 農地違章工廠13萬家!農委會:新設違章工廠年底拆一半 農舍為下一目標
by 上下游記者 孔德廉上下游記者 孔德廉 on 2017 年 06 月 15 日 in 搶奪農地相關報導, 種好田, 系列專題, 農學堂
依照《區域計畫法》,全國農地在1975年起編訂特定農業區和一般農業區,並實施土地使用管制,好讓優良農地得以維持農地農用,不過該項計畫至今已超過40年,據農委會最新盤點結果,農地上的違章工廠數量不僅超越經濟部盤查的6.9萬家,加倍來到13萬家以上,其餘遭占用的農地也突破17%,更有上千公頃農地受重金屬污染,各種農田上的毒瘤成為農人心裡的痛。
為改善如此難堪現況,農委會宣示在將今年年底前拆除半數新建違章,同時配合高額補償金讓「群聚」工廠現地合法,農民也能取回同樣農地,好維持農地農用基礎。
農地長工廠導致農地污染(攝影/孔德廉)
農地長工廠導致農地污染(攝影/孔德廉)
林聰賢強調農村、農民、農地三農緊扣 農地盤點是施政基礎
為徹底解決農地非農用等問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上任時曾強調,其施政目標是要將「農民、農村、農地」等「三農」扣緊在一起,再結合政府的新農業政策,善用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待政府將農地現況盤點清楚後再展開對話,落實國土規劃;然而盤點結果原先預計在三月底公佈,卻受限於諸多執行細節,公佈期程一延再延,引發不少質疑。
陳吉仲:全國農地盤點已完成六成 具體成果將在七月底前公佈
對此,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在接受《上下游》訪談時直言,現階段全國農地盤點已完成六成以上,包含平地的雲林、宜蘭、彰化、桃園等13縣市,剩下三成左右尚未盤點的部分,則是宜農宜牧的坡地(農四)和都市周遭的七萬公頃零散農地;其執行難處在於盤點必須綜合內政部的國土地籍資料、農試所的航照圖和農糧署的農情調查等,將所有作物、畜牧場、養殖場和建築物資訊全面套疊,出現落差就得派員現場勘查,作業上才因此費時費力,不過陳吉仲也強調,「七月底前絕對會將全台農地盤點結果上網公開,供各界檢視」。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羅健宏)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攝影/羅健宏)
內政部調查 全國農地17%已遭轉用
然而在《國土計畫法》子法尚未完備之餘,農地盤點有何重要性?依循今年五月內政部公佈的《修正全國區域計畫》統計指出,全台各地皆出現大規模開發農地做為工廠或零星興建農舍的情況,造成農地無法農用,且依據104年的農地現況資源分析結果,當前特定農業區及一般農業區等農牧用地,存量僅剩83%,代表17%已遭轉用,但農舍、工廠、墳墓和各式不屬於農用的建物,卻依舊在農地上扎根成長。
農地盤點將分兩階段 生態多樣性也成盤點目標
對此,陳吉仲強調,盤點的第一階段就是要以最精確的調查,來揭露至今為止農地上到底「長」了什麼,第二階段更要把農地的生態多樣性盤點出來,並列出正、負兩面作為未來國體計畫劃設參考,讓許多受污染的、被傾倒廢棄物的、重金屬污染的農地可以輕易被判斷出來,基於事實根據和執行法規,後續才有辦法針對目標一一擊破。
至於他口中的目標,矛頭首先對準「農地上的違章工廠」。
陳吉仲:全台違章工廠超過13萬家 「即報即拆」加「以地換地」來解決
不過全台未登記工廠不僅是經濟部盤查的6.9萬家,依據農委會最新的農地盤點結果,其家數更是翻倍來到「13萬家」以上,又以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和高雄市為主。針對這些違章,農委會將以兩種方式解決,首先是「即報即拆」,隨後則是讓群聚工廠就地合法,不過業者得繳納生態補償費,還得做好復育供農業生產。
陳強調,沒有即報即拆,就不會有後續動作,為的是希望解決數十年來農地遭轉用的沉痾,但不能持續製造問題。
緊鄰農地的鐵皮屋工廠(攝影/孔德廉)
緊鄰農地的鐵皮屋工廠(攝影/孔德廉)
即報即拆如何拆? 520作分水嶺 以後新建全拆
即報即拆部分,陳吉仲解釋,由於違章工廠生長速度太快,像彰化去年年中至今就已新設了140家違法工廠,因此在與行政院開會過後,成立「違章工廠即報即拆處理專案小組」,以農委會作為拆除的主責單位,自己作為召集人來負責後續工作。
目前農委會以「2016年5月20日」新政府上任時間作為分水嶺,520後出現的未登記工廠採「即報即拆」;520之前的違章工廠則視其所在地進行處理,若在優良農地區內,就會輔導遷移;若在優良農地區外,則能轉為丁種用地,但業者需繳納生態補償金,做為農地保護基金。
地方不拆中央有何奈? 專案由農委會領軍 拆除經費改由農發基金負責
但即報即拆並非新政,農委會要如何解決尾大不掉、經費不足等問題?陳指出,過往地方都會上演一套編列拆除預算、議會刪除,隨後放任違章繼續存在的惡性循環,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由中央統籌的專案小組,將依據《農發條例》和《區域計畫法》等法源,把拆除廠數及區位提供給地方,並督促執行,一改以往由地方主導、較易受到民代壓力而緩步不前的狀況。
一改過往違章繼續營業 未來查報後不拆將斷水斷電連續開罰
拆除預算上,則改由中央撥款專款專用,除了先以違規罰鍰支應外,也不再以各地建管單位來編列經費,由各地和中央的農發基金來負責。針對已完工的違章,會先對業者處以6到30萬元罰緩並限制一個月內恢復原狀,若未從,將「斷水斷電並連續每月都開罰」,直到改正為止;另外,施工中建築在接獲通報一個月內也將火速完成拆除,「預計今年年底就拆除半數的新設違章工廠」。
頂番婆等工業聚落如何處理? 陳吉仲:以群聚為判斷 推動以地換地
至於彰化頂番婆這類現有的工業群落該如何處理?陳吉仲則指出,農委會希望在既有農工並存的環境下,用「群聚」作為判斷標準,在農地總量不變下,以「現地」劃設出工業發展的專區,零星工廠不得合法需一併納入,將來該處就專門供工業生產,業者得自付變更地目價差和生態補償金,農政單位也將另外提供相同面積和生產條件的農地作為交換,農民更可拿到補償金再度投入農業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以地換地」,希望解決數十年來農地遭轉用的沉痾。
為何希望動用如此手段?陳則解釋,這樣的做法是考量到所處農地都已受嚴重污染,劃為農地將喪失生產意義,若要讓農民回頭從農,除了賣地以外,提高農民收入配合相同農地的補償,或許才能真正給予農民誘因。
農業補償金如何算? 六千坪廠房、違規三十年 廠商得繳一億五
另外,對於農地修復及生態補償金到底如何計算?陳也舉實際例子來估算,以彰化一現有違章工廠來看,其面積為6100坪,已違規設廠30年,原農地市價是一坪1萬元,變更為丁種建地後則為一坪3.5萬元,其變更價差一坪就是2.5萬元,乘以面積得到的1億4仟7百萬元,再加上違規30年、每年30萬元的罰款900萬元,業者要變更地目就得付出1億5仟萬元,九成由農委會收取作為對地直接給付經費來源,剩下一成則交由內政部做拆除經費使用。
未來農地盤點結果公布 盼全民參與共同監督農地正常使用
針對上述案例,陳強調該處將作為「示範」,盼望未來其餘地方也能實施相同作法,讓土地分區使用能徹底實踐;下一目標更將對準利益牽涉廣大的「農舍」,預計以短、中、長期手段來解決,因此現階段農委會的首要任務絕對是儘速完成農地盤點,待資訊公布後,還會輔以吹哨條款的公佈,若民眾發現農地非正常使用皆可照相舉報,在獎勵金額提高的前提下,希望全民能一同參與監督,讓土地使用回歸正軌。


 

國土規劃地理資訊系統 - https://goo.gl/y7O7ro

農地工廠也能合法化:臨時工廠登記這麼查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ZwPz19

發現農地工廠先查土地分區 台中158不動產資訊網易學易用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Km0SiH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特定農業區蓋特大違建 中市強力拆除
新頭殼newtalk | 陳龍棋 台中市報導
發布 2017.06.23 | 19:06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今 (23) 日下午強制執行拆除大里區樹王路旁大型違建。 圖 : 台中市政府/ 提供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今 (23) 日下午強制執行拆除大里區樹王路旁大型違建,市府表示違建人未經許可大肆建造多棟鐵皮屋,面積廣達約2,700平方公尺,嚴重破壞農地合法使用。
都發局表示,該違建坐落於樹王段510及520地號,屬特定農業區,違建人曾多次自行拆除後又重建,且面積廣闊,違規行為明確。
市府出動大型恐龍嘴破碎機、燒切機、車輛等共5台各式機具及人員11人,於下午一點半開始拆除,預估需2個工作日完成。


 

景氣好轉 新登記工廠大增

2017-06-16 02:04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15)日公布1到4月新登記工廠為1,269家,年增9.1%,新增家數為十年最高。統計處副處長王淑娟表示,增加最多的是機械設備製造業,代表景氣好轉以及政策推動智慧機械加持。
王淑娟說,1到4月新登記的工廠家數,比去年同期新登記家數多了106家。其中機械設備製造業新登記162家,比去年同期多了25家,占整體多增加的比重近四分之一。
金屬製品製造業今年1到4月新登記398家,為所有業別中新登記家數最多者。王淑娟指出,這行業的代表產業為手工具、螺絲螺帽等,台灣在這些產業頗具競爭力,在國際市場享有盛名,以致工廠持續增加。
從去年數字來看,去年新登記工廠3,668家,其中,金屬製品業新登記1,219家居冠,占整體逾三成。機械設備業居次,因近年自動化設備需求擴增所致。
食品業則隨經濟發展,國人生活形態改變,冷凍及調理食品等便利商品需求增加,加上觀光旅遊帶動烘焙業商機,新登記工廠家數排名第三。塑膠製品業、電子零組件業的新登記家數則分居第四、第五。
就近十年新登記企業的行業別觀察,新增工廠仍以傳統行業居多;經濟部表示,因隨著科技進步與民眾消費行為改變,傳統工業也藉創新轉型帶來新契機,新登記工廠續增。
從地域別看,近年新登記工廠家數最多的是新北市,其次為台中市,占比皆逾二成,桃園占比約一成五,排名第三。王淑娟表示,金屬製品製造業的新登記工廠家數最多,而新北、台中、桃園皆有相關產業聚落,因而新登記工廠也集中在這些縣市。
2011年至2016年,平均每年新登記工廠已降為3,611家。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工廠在農地想就地合法 小心得繳上億元
2017/06/12 16:02
圖/中央社
農委會表示,配合「國土計畫法」去年施行,重新規劃的農業發展區,有5縣市為主的546公頃農地上有709家工廠要就地合法,小心得付出新台幣上億元的生態補償金才成,近期送政院定案。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說,內政部主管的「國土計畫法」在105年頒布施行,全國土地要重新規劃,而跟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有關部分,共有兩個議題要做處理,一個是經濟部主管、在農田上沒登記的違法工廠,經濟部希望能就地合法化;另一個是去年520之後新產生的違法工廠要拆。
他說,過去既存工廠要就地合法化,必須依據99年修正通過、經濟部主管的「工廠管理輔導法」訂定的規定辦理,即93年3月14日以前存在的未登記工廠,必須在109年6月2日之前完成環保、消防、水利及水保等面向規定,才能不受處罰,然後辦理變更地目。
他並說,但是變更地目時,除了原本就要繳交費用給農發基金作為回饋,農委會已再規劃、擬定計算公式,必須再繳一筆「生態補償金」,才能辦理地目變更;若不繳,對合法登記工廠及周邊農地的農民都不公平,若要找民代施壓,「對合法業者來說,情何以堪?」
蔡昇甫並舉實例,若是一家占地2萬平方公尺的違法工廠,已經存在30年,辦理完前述改善作業,試算要付的「生態補償金」是新台幣1億5000萬元,不繳就不能變更地目、合法化存在。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並說,他規劃「生態補償金」也要納入農發基金,但是會以「農地保護金」專案專用,作為未來所規劃的71萬到80萬公頃農業發展區農地推動政策經費使用;近期就會送行政院進行跨部會討論、定案,不繳就不能合法化。
輔導處補充,經濟部統計101年將規劃納管的以上違法工廠,全台共計186區、709家、占地546公頃。
以上違法工廠,主要分部在5縣市,包含台中52區、153公頃,高雄41區、122公頃,台南32區、98公頃,彰化32區、88公頃,桃園12區、31公頃,合計169區、492公頃,以占地492公頃計算,占總違規工廠的占地面積9成。
其次是去年520之後新增的農地上未登記的違法工廠。蔡昇甫說,已由內政部、經濟部運用衛星照片、航空照片、地籍圖等進行勘查及資料比對,詳細數字7月底公布,並將即報即拆,沒有通融空間。 (中央社)
------------------------------
為確保台灣糧食安全,農委會估算全國農地總量應維持在74至81萬公頃之間;然而,依104 年農地現況資源分析結果,已有17%農地遭轉用。究竟農地上到底「長」了什麼?農委會現正進行全國農地盤點,現已完成九成盤查工作,盤查結果預計在六月底出爐、七月初對外公佈。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下一步將以「2016年5月20日」作為分水嶺:520之後出現的未登記工廠採取「即報即拆」;520之前就已存在的未登記工廠將視其所在地進行處理,「如果在優良農地區內,就會輔導遷移;若在優良農地區外,則能轉為丁種用地,但業者需繳納生態補償金,做為農地保護基金」。優良農地區將待全國農地盤查結果出爐後再行劃設。
工廠佔用農地,2016年5月20日為分水嶺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下一步將以「2016年5月20日」作為分水嶺:520之後出現的未登記工廠採取「即報即拆」;520之前就已存在的未登記工廠將視其所在地進行處理,「如果在優良農地區內,就會輔導遷移;若在優良農地區外,則能轉為丁種用地,但業者需繳納生態補償金。」優良農地區將待全國農地盤查結果出爐後再行劃設。
現按照經濟部五年一次的工商盤查結果資料顯示,全台目前約有6.9萬家未登記工廠,包括:新北市15,960家、台中市15,976家、彰化縣9,356家、台北市6,137家、台南市6,038家、高雄市4,856家、桃園市3,359家。
但蔡昇甫也坦言,現有總計546公頃的低污染未登記工廠散落在全台農業區、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山坡地保育區等地,「這些工廠已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證,須在輔導期限109年6月2日前符合環保、消防、水利、水土保持等相關規定。」在輔導期限前,無法強制遷移該廠,須待輔導期限後才能處理。
而違章建築拆遷工作實屬地方政府職掌,「接下來經濟部、內政部、農委會會想辦法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執法。」
至於生態補償金會如何收取?蔡昇甫解釋,詳細計算方式仍需跨部會討論,但預計以「地目變更前後地價利差」、「占用農地時間」交叉計算,換算成生態補償金,以此做為「農地保護基金」,「而這筆農地保護基金可能用於劃設隔離綠帶、也可能做為新農業政策中的對地綠色直接給付基金。」
彰化和美工廠佔據農地空拍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提供)
彰化和美工廠佔據農地空拍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蔡嘉陽提供)
農地盤整後,將劃設生產專區
「農地盤整只是第一步!」蔡昇甫強調,待劃設出農地保護範圍後,下一步就是要讓農地集中化利用,「像是劃設生產專區。」目前新政府已下達明確指令推動「大糧倉計畫」,要求雜糧作物耕作面積要在四年之內增加2萬公頃,「待農地盤點完成後,就知道資源投注在哪裡比較有效率。」以解決農地破碎化問題。
另外,蔡昇甫也透露,由於農民銀行媒合效果面臨瓶頸,現農委會正與財政部、內政部討論如何增加國家耕地利用政策彈性。未來考慮在《農業發展條例》中增訂「轉租排除條款」,由農民團體、農民合作社或公正第三方作為租地媒合平台,只要農民或地主只要加入政府「促進農地利用方案機制」,就能突破目前《土地法》中的耕地不得轉租之限制。
外界普遍關心目前究竟有多少「農地」實為「農用」?優良農業區如何劃設?要劃設多少面積的優良農業區?蔡昇甫再三強調,一切都要等到六月底盤查結果出爐才能對外報告;待盤查結果出爐,也才能進一步規劃優良農地區、生產專區等耕地利用方式。
-------------------------------
【即時短評】非法工廠成農地毒瘤 拆除要有決心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2 22:42聯合報 記者董俞佳╱即時報導
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擁有全台最大水五金產業,當地是農業區卻密布違章工廠,僅存的農地...
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擁有全台最大水五金產業,當地是農業區卻密布違章工廠,僅存的農地幾乎被工廠、住家包圍。 圖/彰化縣環保聯盟提供
數萬家非法工廠,成為農地沉痾,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這些工廠只有一家工廠合法化,另有二家工廠成功完成變更,待合法中;為什麼這麼少?根本不是非法轉合法的門檻過高,而是政府過去不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業者持續運作,還屢開大路掩護非法業者,因此業者才持觀望態度,甚或心存僥倖,讓農地上的非法工廠成為難以根除的毒瘤。
農地上的非法工廠確實有其歷史背景,民國61年政府倡導「客廳即工廠」帶動農村經濟,鼓勵家庭代工,當時農地工廠應運而生,不過,「區域計畫法」頒布之後,民國65年制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那時就已經有一波工廠就地合法化,隨後,非法工廠在農地上如雨後春筍般長出。
民國99年為解決農地工廠林立問題,政府頒布「工廠管理輔導法」,依照當時版本輔導農地上非法工廠期間只到今年6月2日,若違法工廠不搬遷,就可依法斷水、斷電、或者強制拆除,但是101年至102年間,朝野立委4次提案要求延長該法,讓非法業者的保護傘再延伸到109年6月2日,而今又已經有業者向立委游說、關說,希望這把保護傘可以再持續放寬、加長。
因為農地上的非法工廠政策不明,而且保護傘過去就曾經延伸過,業者因此大多抱持觀望態度,甚至心存可能直接就地合法的心態,因此至今無法遏止非法工廠持續長出的亂象。
隨著糧食安全、農業永續、土地正義越來越受到正視,中央與地方政府都必須立刻拿出魄力,立即解決農地上非法工廠的問題,況且這些非法工廠不少是世界級的冠軍大廠,但是卻可以免繳地價稅、或者不受工業法令控管,若讓這些非法工廠繼續以未登記的身分存在於農地中,對於農業發展、全民食安,甚至其他的合法業者都不公平。


 

違規工廠就地合法 學者:懲罰守法的人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6-12 11:37聯合晚報 記者彭宣雅、許依晨/台北報導
帝寶車燈公司旁的農地污染場址。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提供、蔡嘉陽攝
帝寶車燈公司旁的農地污染場址。圖/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提供、蔡嘉陽攝
解決7萬多家農田裡的違法工廠,農委會祭出須付變更地目價差至農地保護基金,同時去年五二○後非法工廠即報即拆兩措施,被視為未違法工廠就地合法解套,學者認為,沒有配套,讓違規的人得到好處,守法的人受到懲罰,不合符「土地正義」。
前農委會主委彭作奎表示,若要讓工廠就地合法,等於是「事後化工業區」,也就是應該要有相當大面積以上,讓這些工廠集中、種植綠帶,有公共設施,使其土地持有、使用的成本要跟工業區一樣,讓工廠變更地目、使用成本與其他廠商相同。更應該對過去的違規使用有罰則。
彭作奎表示,零星違規的農地上工廠與農舍,因為沒有地下室,可以依法強制拆除復原後,回歸農地,可由國土計畫中設立的賠償基金補償;否則,違規的人就地合法,對守法的人並不公平。
在宜蘭地開設「有田有米」工作室的小農吳佳玲表示,工廠類型不能一概而論,與農業相關的加工場,就工作的便利性而言,應該要劃設在農業區,但要詳加規劃。
她認為,繳交回饋金到農地保護基金這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在於這些違廠不能排放汙染物質到農地上,會產生汙染的工廠,一定要搬遷到工業區,「不然圈地蓋的工業區是規畫假的嗎?」
一名農業界大老直言,變更地目,會牽涉到區域計畫農地的連貫性,讓違規工廠合法以後,未來工廠的汙染、搭排如何解決;現在連水利會都不准工廠搭排、連畜牧場都不行,難道未來這些工廠繳了錢,農委會要讓工廠廢水進入灌排、水利系統嗎?
這名大老表示,農田裡的違規工廠確實要解決,但這樣做手法實在太粗造了。現在區域變更有辦法,最少要有5公頃,且要設有綠帶,要考慮到農業的永續發展,合法化以後,配套是甚麼?若要集體做廢汙水處理,地方政府是否同意這樣的變更,不要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
他也說,如果違規工廠可以就地合法,那農舍可不可以?農舍、民宿要不要比照辦理,拋出這樣的解決方式,完全不顧農業生產、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幾乎是完全放棄整個農業生產環境,與農業發展永續,農委會根本是「劃錯重點」。


 

農地長出七萬多家違章工廠,一張失效的「農業設施許可」有多好用?
彰化鹿港頂番婆地區空拍圖,農地遍佈工廠,並有大量農地因重金屬污染而休耕。攝影:蔡嘉陽。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政府各機關面對違章工廠的現況是:當一塊農地開始興建違章工廠,常常都是打好地基還不能管,要等到建築物長了角,要做宗教使用,就叫民政局來處理;長了鐵皮當工廠,那就是歸經發局管;如果變成農地住宅,那就歸都發局管。
文:吳其融(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
在台灣西部的「非都市土地」,隨處可見農田蓋起廠房,到底農地怎麼了?但我們發現更得追問的是,工業用地怎麼了?為什麼一切都看似失控了,到底還有沒有改變的可能,讓我們願意相信我們的農地,還能提供適合我們食用的農作物?讓我們相信國土錯置有重新被調整的可能?
看看你家鄉的違章工廠
2011年全台普查15萬7,248家製造業中,扣除營運中已登記的七萬八千餘家、免登記的三千餘家及取得臨時工廠登記的六千餘家,至少有七萬家以上的違章工廠。台中市區域計畫估計台中市違章工廠的家數大略在一萬八千家,但到底確切有多少違章工廠,仍是政府統計資料的謎團。
我們以一個簡略的圖像描述台灣西部農地上的困局,違章工廠一路從新北、桃園、台中、彰化、台南以及高雄,在大大小小的農地蓋了違章工廠,或者變更為可蓋工廠的丁種建築用地。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台灣違章工廠分布。製圖:游欣穎。
在新北市的五股、泰山、新莊塭仔圳到樹林柑園,我們見到了全然被抹去農田景色的農地,取而代之的是因市地重劃而離開原先都市計畫裡工業用地的產業,農地污染情況複雜,有烤漆業造成的強鹼水污染,有氰化合物超標排放。但更大的問題是,為何政府沒有任何管理,讓這些產業違法在這裡。
在桃園,以中壢地區為放射核心,只要隨著道路開闢,就會有各型態的農地違章工廠,如果不以土地使用分區的手機檢索系統確認,有時難以辨認哪些地區在地目上是農地,在地違章工廠伴隨著鄰近工業區多樣的產業類型,造成農地污染的風險難以指認。
台中是違章工廠最為嚴重的區域,以潭子、大雅、神岡及大里、太平、烏日為兩個大區塊密集區。較為特殊的是,台中港工業區外有違章工廠群聚現象,但工業區內的使用率卻僅53%;大里夏田地區,該區農地遭遇了大量的電鍍業廢水污染,但許多需要電鍍處理製程的金屬業廠商,我們還不知道它們現在分布在哪裡?
北彰化違章工廠的情形也令人擔憂,高頻率發生農地重金屬污染,全台公告400公頃污染農地,彰化就佔了六成,近240公頃,北彰化遍佈金屬加工相關產業,頂番婆是生產水五金(註:與水有關的五金產品,例如水龍頭)的聚落,蔡英文政府更宣示,會以「田園式生產聚落」來特案處理。諷刺的是,周遭盡是插牌公告農地污染的區域,未來恐將變為佈滿「農地污染場址」插牌的田園式生產聚落。而在花壇地區是遍佈自行車零組件小型違章工廠,在北彰化,你會有一種位處工農用地交雜的錯覺。
台南似乎步上台中的後塵,開始在城市擴張的外圍地區,有更多的廠房正在興建,在城市的邊界,土地使用開始變得錯亂,目前還無法指認哪些工廠類型是大宗,但在隨機訪問過程中,有數家來自於原先位處都市計畫裡的工業區土地。
32064761274_f5d6bd752c_b
攝影:李根政。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2009北高雄工業區的螺絲工廠,在當地違章工廠與工業區的生產類型大量重疊。
北高雄則是另個課題,密集的鐵金屬鑄造業,大多是螺絲釘產業,遍佈在岡山地區,酸洗製程及切削油的工業污染,對週遭的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威脅。
違章工廠的歷史因素
在上述的描述中,簡略說明這數個月的調查、理解以及觀察,在分析違章工廠的問題前,我想談談關於違章工廠的道德爭議,當不合法成為一個結構問題,我們只能試著更有體系的分析它,進而改變一切。
現任的政府常常說違章工廠是「歷史共業」,用以擺脫自身的責任。然而,卻沒有好好檢視這段歷史過程,有真正的反省和檢討。
違章工廠的歷史因素並不是1972年省主席謝東閔所說的「家庭即工廠」,而是1970年代,美國開始對日本金屬加工製造業進行進口限額限制的管制,於是日本將台灣的加工出口區視為國外生產基地,當時有將近65%的廠商來自日本。1974年,台灣政府開始放寬加工出口區的製程可以委託區外加工,於是30~50%的產品製程開始在區外的家庭、違章工廠生產。
加上政府無法壟斷金屬加工的技術並進行分配,又剛好遇到石油危機(1973-1974),所以日商持續將製程外包、委外,以降低成本的風險,這使得在非工業土地的工業生產行為持續產生誘因,這正是今天違章工廠林立的歷史起因。中小企業研究者將這種模式稱為「彈性化協力企業結合結構」。
政府國土管理官僚機制盲點
但法治邏輯上,農地不能任意轉作工業使用,但官僚體制為什麼放任持續產生破口?
政府各機關面對違章工廠的現況是:當一塊農地開始興建違章工廠,常常都是打好地基還不能管,要等到建築物長了角,要做宗教使用,就叫民政局來處理;長了鐵皮當工廠,那就是歸經發局管;如果變成農地住宅,那就歸都發局管。
32064763144_768f2c0a1a_b
攝影:蔡嘉陽。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彰化鹿港帝寶車燈公司旁的農地,是污染場址,但將一併納入特定地區,可以合法興建工廠,未有任何農地污染的賠償措施。
以下是真實的案例:一開始,地方的農業局接到民眾要申請「農業設施」,發出農業設施許可興建文件,其他局處就跟著給予營業執照、建照及用水用電許可。接著,申請人把農業設施弄成「違章工廠」,因為違法,所以農業局就撤銷了農業設施許可文件。
但是,經發局卻沒有跟著撤銷營業執照,工務局也沒有撤銷建照,他們說:因為沒有法令可以遵循;然後,農政單位去協調自來水公司、台電公司,希望讓違章工廠停水停電,但他們都說不行,因為他們不能對有繳錢的廠商停水停電。
結局是,一張失效的農業設施許可文件,竟然成為違章工廠用水用電,取得營、建照的根據。
地球公民基金會理解到違章工廠並非一個單純的道德命題,只是看到農地上違規行為、污染,談論農作物能不能吃,無法處理這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的龐大課題。我們認為必需了解、分析,中小企業與財團彼此之間,如何弱肉強食,掠奪農地、傷害農業,進一步立體化的區分違章工廠的各種類型,並尋求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政策方案。
在這過程中,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台灣社會需要有更多的人們理解這個課題,捲起袖子,以積極的公民行動,讓政府做對的事,一起讓農地上不會有工廠。
動身,一起行動參與,守護我們所愛的國土、農地。

農地工廠高污染?低污染? 經濟部這麼認定,環保署裁罰紀錄這樣查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jD8yXe


農地邊有工廠,就是違法的嗎? 查農地工廠的必備小知識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一):土地分區是什麼?
建立於 2017/02/22上稿編輯: 陳文姿
媒體小農
本報2017年2月2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本報今天起推出「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系列報導,從網路工具的使用出發,輔以農地工廠的政策與背景說明,藉此讓公民都能對「農地工廠」有更清楚的認識,讓農地工廠現形。
第一篇是土地分區的基本簡介,第二、三篇介紹如何用APP/瀏覽器查土地分區的資訊。第四篇從工廠登記的查詢來說明臨時工廠登記的背景,為何這些工廠可免受處罰。第五篇則介紹污染紀錄查詢系統,並說明污染認定標準衍生的問題。以此五篇為基礎,接著將請政府與專家剖析農地工廠的過去與未來。
應該一望無際的農地上,常常交錯著工廠與房舍。這些沒有醒目招牌的鐵皮工廠,就一定是違法的農地工廠嗎?光鮮亮麗、寫著外國名稱的大型廠房,就一定是合法工廠嗎?答案都是否定的。
違章工廠背後有複雜的成因,除了用地違法,還有使用違法等理由,這系列文章僅討論「用地違法」問題,究竟是位在農地,還是合法的工業用地上?是不是已經辦理工廠登記?這個複雜的查驗過程,在今日隨手可得的手機GPS、APP、網路平台中變得很簡單。靠著手機與滑鼠,公民也可輕易加入查證與監督的行列。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一:乍看像農地邊的工廠,有可能已經取得合法資格。攝影:陳文姿。
什麼叫「農地工廠」?先了解土地使用分區
首先,要了解的是,農地附近也會有合法的工業區,而長得像工業區的地方,也可能實際是農地,因此,要查不合法的「農地工廠」,就要先查該工廠的「土地使用分區」。
全國的土地規劃分為都市計畫區、非都市計畫區、國家公園三類。都市計畫區與非都市土地裡有還有不同的使用分區,例如商業區、工業區、農業區等。農地工廠可能出現在都市土地,也可能出現在非都市土地。
判斷農地工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只要工廠土地是位於「都市計畫區」下的「農業區」,或是「非都市計畫區」下的「農牧」用地都屬農地工廠。(圖二)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二:違法的農地工廠情況主要分為二類:都市計畫裡的農業區,非都計畫裡的農牧用地。
要注意的是,非都市計畫區的農業區(含特定農業區與一般農業區)在特定情況下允許建築物。非都市土地分屬18種用地編訂,其中丁種建築用地(丁建)可供工廠及有關工業設施建築使用,並申請工廠登記證。(詳情請見附表一)所以,若該筆土地屬「非都市計畫區」時,不能從「土地分區」的農業區來判斷是否違法,而要查「土地使用編定」。只要看編定是「農牧」,就代表此處不能建工廠。
歷史脈絡與現況中的農業、工業土地混雜
土地分區長成什麼樣?圖三是非都市土地下的特定農業區(指優良農地)。黃色區域顯示為特定農業區的農牧用地,紅色為建築用地,由圖可見,農牧跟建築用地事實上是交錯的,為何如此?這要從土地規劃的歷史脈絡來看。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三:2017-1-29截圖自臺中市158不動產資訊樂活網。地點:台中神林路一段423巷、大林路322巷一帶。
因為人口多地方土地衝突也隨之增多,所以,一開始的土地規畫是從人口多的地方開始,這就是「都市計畫」。早期都市計畫以外的土地因為人口很少,並無積極管制措施。直到1974年,非都市土地(人口較少的鄉村地區)問題漸多,才開始規劃非都市土地,並於1975-1986年間分期分區完成全國非都市土地的編定公告。
鑒於當時的人力、物力,編訂時是依據當時的土地「現況」編列,亦即當時的農田就編為農牧用地,工廠所在地就編為工業區,所以,一開始農業區跟工業區就已經有混雜的現象。
但這不是農地工廠的藉口。在非都市土地編定後,農地工廠仍舊沒有停止。隨著各縣市的消極無作為加上政府工業區土地的管控失靈而持續加重[註]。
圖四是圖三在近幾年的衛星空照圖。對照之下可知,原本應該是農地的區域 (黃色區域)上已經多了許多像是工廠的大型建築。而原本較小的建築用地(紅色區域)建築也擴大了。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四:2017-1-29截圖自臺中市158不動產資訊樂活網。地點:台中神林路一段423巷、大林路322巷一帶。
難以遏制的農地工廠
由於農地價格便宜,加上產業發展上下游容易成聚落,造成工廠大量落腳在台中、彰化、高雄等地的農田。這些產業帶來大量的營收,許多國內合法產業鏈也要倚賴它們。如果缺少了它們,其他產業也會受到影響,燙手山芋因此愈發茁壯。
為何工廠不去工業區設廠?最常聽到業主的說法是工業區土地不足、距離偏遠、交通不便、地點規劃不佳、地價過於昂貴等理由。而農業團體或環保團體則指責是執行違法拆除不利、地方勢力介入、政治人物不敢負責等理由。但無可否認,要務實解決農地工廠問題,工業區將是另一個重點。
補充說明:丁建與臨時工廠登記
如果是「丁種建築用地」(丁建),代表該地可興建工廠,但工廠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違法經營等,則需其他查證。如果是甲建、乙建、或丙建,也可能允許「無公害性小型工業設施」,詳情可查附表一。但只要是在非丁建的土地上看到製造工廠,非法的比例就很高。
由於農地工廠可能已經辦理臨時工廠登記,所以,查完土地使用分區後的下一步還要查詢工廠登記,請繼續看系列報導。(系列報導1/6,繼續閱讀下篇)
※ 註:鑒於過去的土地分區與現況已經有很大的差異,內政部預計2017年展開現況調整。請參見〈30年來最大規模 農地分區調整進行中 初估影響數十萬公頃〉。


發現農地工廠先查土地分區 以手機APP/瀏覽器這樣查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二):全台土地分區查詢
建立於 2017/02/23上稿編輯: 陳文姿
媒體小農
本報2017年2月22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拜現代方便的軟硬體之賜,確認眼前看似農地違章工廠,又看似國際大廠的建築是否位在「農地」上非常容易。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提供不少地理資訊圖台、只要藉著手機的GPS,或用Google map確認工廠地點,查出土地使用分區很簡單。
查詢結果,如果工廠的土地使用分區是「都市計畫區」裡的「農業區」,或是「非都市計畫區」的「農牧」用地,則幾乎可確定是農地工廠。要注意的是,即便工廠就在農田中,如果該筆土地已經被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或是其他建築用地,就有可能是合法工廠。(參考此篇)
0221-3
用網路跟APP就可以找出農地工廠。 圖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有些農地工廠已經有臨時工廠登記,或是正在申請合法化中,在輔導期限內,這些工廠暫時不受到區域計畫法等裁罰。查看工廠登記,請繼續看系列報導。
步驟一:安裝「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網頁版、手機APP)
「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可使用瀏覽器直接使用,網址是 http://nsp.tcd.gov.tw/ngis,不需安裝。
該圖台也提供APP,網站點進去會顯示iOS App store、Android Google play的安裝網址,亦可在APP store直接搜尋「土地使用分區2.0」安裝。
步驟二:確認工廠的地點
想像中的農地工廠都在無名小路上,如何找出工廠的地址來?除了靠GPS外,事實上,許多工廠都需要方便的進出貨道路,工廠附近通常都有明顯的路名。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二:安裝APP後選「我的位置」。
如果您人在現場,而已安裝土地使用分區APP,且手機有GPS功能。直接點選右上角「我的位置」即可,非常簡單。
也可點左上角圖示,以路口查詢、地籍查詢、門牌查詢等方式找到地點。
但如果您手邊沒有APP,或是沒有手機GPS定位,一樣可以先拍照做筆記,事後在電腦確認與查詢,然後找出座標。方法請看附錄:沒有APP跟GPS如何確認工廠座標與定位。
步驟三:使用「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台」確認使用分區
手機APP版
(1)打開圖層:點選土地使用分區APP右上角「圖層開關」選項,將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二個圖層打開。(圖二、圖三)
(2)結果有兩類:
如果是都市土地,會出現使用分區資訊。(圖四左:分區為農業區)。如果是是非都市土地,會出現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圖四右,使用編定為甲種建築用地)。
如都市土地分區是「農業區」或是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是「農牧」,卻發現上面蓋有工廠,極可能就是非法的農地工廠。(例外:如農糧加工場所,詳見法規)。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三:打開都市計畫使用分區跟非都土地使用編定的圖層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四:左:都市計畫使用分區 中: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 右: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
使用瀏覽器查詢土地分區
沒有手機、人也不在現場,可以拍照事後再上網確認嗎?答案是肯定的。方法請看「附錄:沒有APP跟GPS如何確認工廠座標與定位」。
(1)用網站右上角的「圖層設定」,將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二個圖層打開。(圖五左)
(2) 用網站右上角的「定位查詢」,輸入地標、門牌或坐標等方式選定地點。如果從Google Map查得坐標,坐標系統需選擇WGS84,再輸入經緯度。(圖五中)
(3)用網站右上角「屬性查詢」。分別選取圖層名稱:都市計畫使用分區、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圖五右)後。點「開始查詢」旁邊的藍色(i)圓球(圖六左),滑鼠移到想查詢的地點,按滑鼠左鍵即會出現資料。
(4)結果有三種:如果地點位在都市土地,用都市計畫使用分區圖層,查詢後會出現分區資訊。(圖六中);如果地點位在非都市土地,用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圖層,查詢後則會出現土地使用編定;(圖六右)如出現「此位置找不到資料」,請先變更圖層選項,再重新查詢即可。[註]
如都市土地分區是「農業區」或是非都市土地使用編定是「農牧」,卻發現上面蓋有工廠,極可能就是非法的農地工廠。(例外:如農糧加工場所,詳見法規)。(系列報導2/6,繼續閱讀下篇)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五:左:圖層設定 中:坐標設定 右:屬性查詢
201702 第一次查農地工廠就上手
圖六:左:開始查詢 中:查詢結果都市計畫農業區 右:查詢結果非都市計畫丁建
※註:如果該地點是都市土地,用非都市土地查詢會顯示查無資料;如果是非都市土地,用都市土地查詢也會查無資料。都市與非都兩種選項都試過即可查得土地使用分區。
附錄:沒有APP跟GPS如何確認工廠座標與定位
(1)如果沒有安裝APP,但人在現場且手機有GPS 定位。用GPS紀錄所在地經緯度,或用Google map截圖截下所在地地圖。由於GPS定位可能有數公尺的誤差,所以,盡可能留下周遭的照片供比對使用。
(2)沒有GPS或是在接收不到訊號的地方。把路名及周圍明顯的建築物拍下。事後在電腦上用Google 地圖與街景比對,找到工廠所在地點。
由於Google 街景可能是數年前的景象,街景可能略有不同,也可以切換到衛星圖,互相比對確定地點。找到地點後,滑鼠右鍵選「這是那裡」,即可得到該地座標。
以下案例以台中市政府2015年2月拆的違章工廠為例。附近均有標示路名,Google街景照片也可以大致對比。對照到Google地圖。
圖七:2016年實地拍攝圖(違章工廠已經被拆除。目前尚未完全恢復為農地)
圖八:2014年Google街景圖:原本為一片農地,後方建築可做為比對標的。
圖九:切換到街道圖或是衛星圖後,按滑鼠右鍵選「這是那裡」,即可得到該地座標。找到工廠座標約在24.239300, 120.678514。
發現農地工廠先查土地分區 以手機APP/瀏覽器這樣查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 https://goo.gl/xQkW43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2017年02月24日 19:42 吳敏菁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農地種工廠,是普遍的農村景觀。(吳敏菁翻攝)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到處都是違章工廠,農地常見被鐵皮工廠包圍。(吳敏菁攝)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化縣年流失30公頃農地,彰化縣年流失30公頃農地,彰化縣醫界聯盟昨天舉辦「違規工廠就地合法問題」座談會,引起關心。(吳敏菁攝)起關心。(吳敏菁攝)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彰化縣醫界聯盟昨天舉辦「違規工廠就地合法問題」座談會。(吳敏菁攝)
農地種工廠就地合法化恐形成破窗效應
農地種工廠,是普遍的農村景觀。(吳敏菁翻攝)
為解決農地種工廠亂象,中央訂出部分特定農業區土地變更為一般農業區,彰化縣提報32區,已6區通過審議,環團昨天召開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問題座談會,憂心農地持續流失,若不從癥結解決,業者也會問「別人可以我不行」,恐形成「破窗效應」,讓土地管理繼續失控。
彰化縣醫界聯盟總幹事謝秋鳳指出,農地汙染危及食安,農地流失對糧食自給率已經很低的台灣也是國安問題。但令人遺憾,長期以來仍設法讓農地上違章工廠繼續生存,並將特定農業區解編為一般農業區,可作為丁種建築用地,讓良田也淪陷。
今天座談會指出,檢視這波納入特定區違章工廠並非資本有限、難以負擔遷建成本中小企業,不少是世界級企業。鹿港1坪農地2萬元,上萬坪農地變工業用地後,1坪升值到10萬元,違法者沒受到懲罰,還因土地變更獲得暴利。
議員林世賢指出,要解決農地汙染,電鍍產業一定得遷到專區集中管理,但放任工業區土地炒地,使得遷廠困難重重,買土地就佔成本8成,對中小企業而言,要砸7、8千萬元購地,等於繳出棺材本,建議電鍍專區只租不能賣。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也指出土地管理盲點,農地興建違章工廠,農業局撤銷農業設施許可文件,但是營業、建照沒跟著撤銷,違章工廠有「存活」空間,繼續孳生,有能力者進一步變更特區,如今還發展出代辦「合法化」新行業,掠奪農地。
彰縣府建設處表示,涉及工廠輔導法、臨時工廠登記制度,是中央權責,地方政府只是配合辦理。


 

愈來愈多的違章工廠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鐵皮屋,而且逐漸發展為世界冠軍、產業聚落,還與地方政府演變成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共生關係,成為地方財政重要收入來源。 其實縣市政府都知道哪裡有違章工廠。

十月二十一日,在台中神岡,就看到了違法業者先在非香蕉產區種香蕉,這就是偷蓋違章工廠的前奏。專門替工廠設計廠房的建築師游皓傑說,業者會以農地上有植栽為由,要自動澆水也要電,申請農業水電,接著蓋農舍、然後逐步擴大為鐵皮屋,最後形成了一種固定模式。
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天下》記者拜訪台中神岡一家的違章工廠。它位於尚未通過審查的新庄子產業園區,工廠已經蓋好,但地籍資料記載還是農地。
直接拜訪工廠,請教負責人鋁台精機董事長湛松潤,這裡是不是違章工廠?他承認工廠尚未合法,正在走合法程序,還帶著我們走進工廠,看到媲美日本東芝的冷室壓鑄機,是一家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機器設備製造商。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說,違章工廠已不是單一個案,而是整個供應鏈都可能有違章問題,必須要有關於產業鏈的產業政策。
真相四:地方政府靠違章工廠賺錢
愈來愈多的違章工廠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鐵皮屋,而且逐漸發展為世界冠軍、產業聚落,還與地方政府演變成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共生關係,成為地方財政重要收入來源。
其實縣市政府都知道哪裡有違章工廠。二○一○年「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公布,菡耘管理顧問工作室負責人朱若菡說,根據這個輔導管理辦法,違章工廠想申請輔導,首先要證明自己是二○○八年以前就興建,證明文件是房屋稅單、被罰款的罰單、申請衛星或航照圖。
總共有一萬多家違章工廠提出稅單等證明文件,向政府申請臨時登記證,原來違章工廠不是躲在暗處、不繳稅。這些業者其實除了用地不合法外,跟一般企業沒兩樣,長年繳營業、房屋稅、給員工勞健保費,還付所謂的「規費」。
游皓傑說,他們比較困擾的是,地方縣市政府財政困難時,就發公文罰款。因為工廠沒有使用執照,每隔一段時間就繳款六到三十萬,違章工廠業者想待在農地,就是把罰款當規費,付給地方政府。
這已經不是地方政府執法決心不足、怠惰問題。蕭代基說,這些違章工廠創造就業、稅收,是地方重要的財政收入。以水龍頭聚落為例,年產值高達八百億元,螺絲聚落則有七百億元。經濟部工業局長吳明機說,「這些工廠對地方經濟產生了貢獻,所以有些地方政府明知道是違章,卻拆不得。」
以彰化縣為例,我們問違章業者,難道不能去工業區?璨鏞董事長王翔世說,「我們也想去工業區,但附近有空地的工業區是彰濱工業區。彰濱的缺點很難克服,海風太大、有鏽蝕問題,是五金加工業者的天敵。而其他工業區太遠,等於離開頂番婆,就會失去聚落供應鏈。」
正新橡膠也在違法使用農地的名單上,旗下瑪吉斯輪胎已是全球性品牌,年營業額更突破千億元,高居全球第九,為什麼正新橡膠也會有違章工廠的問題?
將正新廠房使用的農地地號提供給正新橡膠,正新協理、發言人羅永勵向承辦人員查清後說,「這塊土地目前是農地沒有錯,就在母廠的對面,距離不到一百公尺。以前是羽田機械公司的土地,後來成為私人土地並租給我們使用,我們知道它不合法,所以才希望把它合法變更過來。」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高如應站在被污染的荒廢農地與正常稻田之間,三年來他抓了五十多家違法偷排污水的電鍍廠,努力要讓台灣被污染的農地減少。
真相五:工業區去不了
談到合法用地,羅永勵說,正新鮭魚回流在台灣嘗盡苦頭,本來準備在彰濱工業區投資,但彰濱太靠近海邊,冬天海風非常大,設備容易鏽蝕,而且距離生活區太遠了,工人上下班不方便,招工不易。後來打算投資彰南工業區,但該案胎死腹中,只好往更南邊的雲林走。
後來落腳雲林斗六絲織專區,過程又備嘗艱辛。斗六當初規劃給紡織業使用,土地早賣光,進駐率卻很低,只好一筆一筆跟別人收購土地。羅永勵說,「每塊地都跟不同的人買,最後把它整合成一整塊三十公頃的土地,主要生產線設在那邊。」
身為全球性大企業,要兩公頃農地做什麼?羅永勵說,「以前是因為企業小,資金不足只好一小塊一小塊這樣買。現在企業大了不可能走回頭路,我們不是變更這一塊土地做工廠,而是做倉庫以及停車場,我們希望政府有路讓企業走,我們會遵循政府的政策與法規走。」
工業區真的有正新所說這麼難取得?為什麼企業高喊缺土地?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產業永續經營促進協會成員、東霖地產負責人黃文欽,帶著我們進到靠近頂番婆的彰化縣溪湖工業區(乙種工業區)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9549#sthash.6ceMOIWy.dpuf

-------------------------------

世界冠軍沒告訴你的真相|調查|201 : 3|天下雜誌第611期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為什麼農地上會有違章工廠,還壯大成為世界冠軍、產業聚落?為了解開這個真相,《天下》多次走進台灣最重要的水五金聚落——彰化鹿港頂番婆,不斷實地勘查。這裡違章工廠密集、也是全台污染農田最多的縣市。

究竟為何世界冠軍的產業聚落能夠一直違法,在農地上不斷擴張?

真相一:放牛吃草的惡果

當違章工廠開始出現,政府卻放任不管,讓違章更加嚴重。頂番婆正在進行合法程序的違章業者——璨鏞工業董事長王翔世敘述頂番婆的故事:一個約六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半小時的車程內,聚集了近千家的水五金業者。上中下游彼此分工形成緊密的產業聚落,有人做五金加工、有人做零配件、電鍍……,創造了專業分工、交期高彈性、產品能少量多樣的競爭力,讓頂番婆縱橫歐美市場,成就世界水龍頭王國的霸業。

璨鏞的主力產品是醫療級水龍頭,以夏威夷柯納灣(Kona)為名自創品牌,標榜水龍頭打開就是極致天然的水,取得近四百個國內外專利,以及法國、德國、澳洲、日本等國家的認證,專門做國際市場。每年投入大量經費研發,年合併營收數億元,毛利超過五成,相關供應商有一百多家。

事業有成,但王翔世是把工廠蓋在農地的違章業者,「我們是違法在農地上蓋工廠沒錯。三十年前創業的時候,沒有錢,也沒有彰濱工業區,看大家都這樣蓋工廠,也就跟著蓋了,」王翔世說,這是歷史的共業。

政府閉一隻眼,業者賭一把

執法單位有看到嗎?不擔心被拆除嗎?「政府怠惰,就像是破窗理論,第一家開始就不要讓它做,那現在已經大成這樣(指違章工廠林立),怎麼辦?」王翔世說,「其實我們也想合法永續經營,花了好幾百萬做消防、環保,但執行上碰到問題。想合法,工廠就要拆,必須往後退一.五米,工廠就必須停工,但訂單稍縱即逝,又不能叫客戶等一年後再下單,形成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最大問題是,在頂番婆連上市櫃公司都不守法,違章工廠比別人大,有錢買工業區土地,卻一直在農地上擴張廠房。

這家業者就是帝寶車燈,有兩座大廠房,一座是違章,一座是靠一塊合法工業地,慢慢把周遭農地全變更為合法用地(毗鄰辦法),最後成為農田旁的超大廠房。

帝寶行為就像學校裡的孩子王,帶頭做錯的事,老師卻不處罰。那麼政府想拆頂番婆任何一家違章工廠,所有人都會指著帝寶,「這麼大間在那邊,你不拆,跑來拆我的,公平嗎?」

蕭代基細數,這不是政府第一次將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從一九七五年後讓客廳即工廠就地合法、一九九六年允許擴大變更毗鄰土地為工業地,到二○一二年依「工廠管理輔導法」公告特定區,輔導違章工廠就地合法。

「政府一次又一次退讓,讓不法業者認為,這就是一種賽局,敢蓋違章工廠,就敢賭你不敢拆,」蕭代基說,放任不拆就是問題的根結點。當它們形成台灣競爭力的產業聚落時,執法就變成棘手的燙手山芋。

政府有執行拆除違章工廠的公權力嗎?真相二是地方政府有法不執行。

真相二:有法卻不執行

陳吉仲指出,「區域計劃法」提供地方政府取締違章工廠的公權力。戴秀雄說明,區域計劃法的權柄,讓地方政府抓到違章工廠之後,可以罰款六到三十萬元;罰完還可以要求違章工廠限期改善,連續開罰直到改善為止;如果都不改善可以強制拆除。但問題常常出在公務員只罰不要求改善,等於默許它們就地合法。「政府放著法律不用或執行不徹底,是讓違章工廠愈來愈嚴重的原因,」蕭代基說。

但面對問題,所有關係人都把責任推給前省主席謝東閔,是歷史共業。一九七二年,謝東閔提倡客廳即工廠,動員家庭勞動力,同時許多小型工廠興建,大多是就近蓋在家庭附近的農田上,並沒有工廠使用執照。「大家都是為了台灣好,都是不得已的,一切都是歷史共業,」許多中小企業主辯解說。

真相三:共業是假的,貪便宜才是真的

今天問題跟謝東閔卻不相干,戴秀雄翻開台灣區域計劃發展史,一九七四年,政府的區域計劃法立法實施前,根本無法可管,誰都可以在農地上蓋工廠、住宅,誰都沒有違法問題。

後來區域計劃法立法完畢,政府為了確定每塊土地屬性,從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六年,對台灣所有的土地徹底進行現況調查,確認哪些是都市土地、非都市土地、農地、工業地,並且就按照現況編定。也就是說,當年如果發現農地上有工廠,就讓它就地合法,編列為丁種建築用地。謝東閔推動客廳即工廠政策造成的歷史共業,早已解決。

工業發展仍為台灣所需,因此區域計劃法並沒有規定農地絕不可以變更用途蓋工廠。戴秀雄說,「小規模可以去申請編定變更,要提事業計劃;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可以做開發許可,把農地變為工業地,並非完全不行。」

那為何違章不趕快申請合法,這背後藏著一個祕密——土地稅。蕭代基說,為了補貼農民、農業,農地是免稅的。把農地變為工業地後,是年年要繳稅的,因此除非碰上政府要拆違章了,或國外客戶要求提出合法工廠登記證,否則願意循合法途徑變更土地者少,寧可繼續霸著農地不放

-------------------------------------

外縣市工廠佔農地  彰化每年損失農地大過大安森林公園|產業|201 : 8|即時|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正當彰化縣政府與台化為了汽電共生廠續操作審照爭論不休之際,彰化正在面臨工廠占用農地該如何化解的問題,彰化選擇了拆不完乾脆讓它合法化?結果是,彰化縣長魏明谷說,外地工廠跑來彰化占農地,每年損失30公頃的農地。

4年前,經濟部提出「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化政策」,在全台劃定了186個特定區,區內709家位在農地、山坡地保育地等非工業用地的工廠,在通過消防、環保、水利等檢查後,得以就地合法,引起環保團體的譁然。

今年9月底,彰化縣政府掀開了農地工廠的壓力鍋。彰化縣長魏明谷親自坐鎮,向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提案。彰化縣政府提案將境內的9個特定區,共29家位在特定農業區的未登記工廠,用地由特定農業區轉變為一般農業區,以利後續再變更為工廠用地。結果是,9個特定區有六個變更成功。

魏明谷在會議中表示,彰化縣有高達8千家未登記工廠。近期也有很多工廠湧進彰化。台中的工業地一坪要30多萬,有很多業者來彰化找工業地和農地,也因此彰化縣每年平均有30公頃的農地被佔用。

這是累積了數十年的老問題,始終是台灣農地上的不定時炸彈。彰化縣政府表示,彰化頂番婆的水五金產業,產值佔全台9成,從業人口有2萬。另外包含腳踏車與汽機車的零組件供應鏈,也坐落在和美、鹿港、福興等地的農地上,「上下游供應鏈很多,包括很多未登記工廠。」

魏明谷說,他一上任就宣示,彰化縣的未登記工廠要即報即拆,但卻沒辦法執行,原因是不管藍綠議員,每年只給彰化縣政府100多萬的拆遷預算,「彰化要拆完未登記工廠,要等22年的時間」。

政大地政系助理教授,同時也是內政部區委會委員的戴秀雄批評,彰化縣政府的提案,並未以整體國土空間規劃為考量,只考量農地工廠的經濟規模,「為什麼不是這些有規模的工廠先拆?為什麼先照顧有產值的工廠?」

--------------------------------------------

農地蓋鐵皮屋 出租5年回本
中時電子報 2016-07-12 10:56 A-A+

農地蓋鐵皮屋 出租5年回本
#地方 #鐵皮屋 #出租 #農地 #地主
記者陳心瑜、譚宇哲/新北報導

新北市企業工廠用地「供需失衡」,據了解,特定集團四處遊說農地地主,以一分地(293坪)為承租單位,每月每坪租金100元興建鐵皮屋後出租,每坪租金高達400多元,平均5年回本,成為特定新興行業。

新北市工業用地供需失衡。(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樹林、三峽和鶯歌區交界的大柑園地區,目前屬特定農業區,但柑園幾乎不見農作物,早蓋滿鐵皮違章。另外,林口區粉寮路、南勢街、後湖路等路段,以及八里長道坑、紅水仙溪沿線,近3年來同樣出現大型鐵皮違建

地方人士表示,隨著市府五星土地開發計畫陸續進行,原有的違章工廠被迫遷移,只好另覓農地違章工廠,特地集團向農地地主以一分(約293坪)為承租單位,支付每坪每月100元租金,接著再興建鐵皮工廠,以一坪400元多元行情出租。

地方人士解釋,鐵皮屋工廠每坪興建成本約為3萬元,300坪廠房總成本約900萬元,平均5年左右就可回本,因此,特定集團與地主租約以15年起跳,至少可以翻2倍。「不要小看違章工廠,很多廠商搶著租!」地方人士表示,新北市廠房「供需失衡」,便宜的鐵皮屋違建,因為土地開發案陸續被拆除,合法廠房太貴,廠商又租不起,只好繼續屈就違章工廠。

地方人士指出,地主遲遲不見政府腳步,只好甘冒拆除風險,先租給特定集團收租,解決鐵皮違章必須從根本解決,否則,「今天拆一個違建,明天還要面對千千萬萬的違建。」

-----------------------------

日本的農業金融改革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2016-04-15 16:53

◎林宏燦
隨著立委提案,沉寂多年的農會改革議題再度浮上檯面討論。儘管有部分地區農會在第一線的指導員稱職的領頭羊角色帶領下,產業隨之蓬勃發展,但是不可否認的,多數的農民對於農會的印象,大概就是信用部的抵押借貸和老農年金發放,換言之,就只是一個金融機構,與農業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做為農民的上層組織的農會,若與農業漸行漸遠,自然無法引領產業發展,改革就顯得間不容緩。農會該怎麼改革?朝什麼方向改革?農會在農業發展上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思索這些問題之餘,不妨先來看看我們同病相憐的好鄰居-日本的作法。
日本JA農協向來是農業改革的絆腳石,但近年來,日本政府為了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做準備,於是著手規劃一系列的農業改革方案,如:六次化農業、攻擊型農業、次世代園藝設施計劃,還有就是JA農協的改造方案。

日本政府為了貿易自由化的開放做準備,於是著手規劃一系列的農業改革方案,如:六次化農業、攻擊型農業、次世代園藝設施計劃。(圖:網路)
在TPP簽定後,日本政府為了加強各地農協的角色,讓農協的金融機構發揮其原本的功用,在本月月初起,率先在農業重鎮-長野縣推出了「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計劃。
這項計劃預計將投入13億日元做為產業升級之用,其中10億日元由長野縣20個地區農協和長野縣信連共同出資,3億元為農林中央金庫負擔。這筆經費目的是提高JA旗下生產者所得,扶植新進農民的營運上軌道。這也是JA農協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支援計劃。

長野縣「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計劃預計投入13億日元做為產業升級之用,這筆經費目的是為提高JA旗下生產者所得,扶植新進農民的營運上軌道。這也是JA農協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支援計劃。(圖:網路)
「JA銀行縣域支援事業」三大主軸:
第一,強化地區農協和生產者們的銷售能力。持續進行農業從業者和買家的媒合工作,並協助各個農協的產品促銷和品牌的建立。
第二,減輕業者「擴廠」和「升級」時的金融負擔。免除設施修繕、升級等用途的「農業現代化資金」借貸保證金,與農機具購入的補助。若家中有未滿45歲的繼承人,JA銀行將發給該戶一筆20萬的補助費用,降低營運的經濟壓力。此外,JA銀行也補助農業法人的登記費用、培訓主力農業經營人才。
第三,加強對於次世代農業業者的經營支援。長野縣信連的山岸理事長也對外表示:「唯有提高農業所得,地方的經濟才會振興。支援農業,這也是農業金融機構的使命」,對於這項計劃,長野縣信連與長野各地農協皆表示肯定的態度。
看到這裡,我們不妨回頭審視,台灣的農會在今天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很多人認為TPP這種貿易自由化對於台灣農業是危機,但換個角度想,對於像農會這樣角色與定位長年為人所詬病的農民團體,或許是一個改革的轉機,一個由黑翻紅的契機。
(農業從業人員)

-------------------------------------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小農 青農 農民團體之辯證:為農民團體三法倡議

台灣的農業的主體是農民。很不幸的,台灣農業的主體,其代名詞,叫做「小農」。面臨加入TPP的關頭,每一位小農都將遭受衝擊,他們的上級組織-農會體系安在哉?如果,這是一個不辯自明的命題,那麼,啟動農民團體的改革,也就無需號角響起;此刻不做,明天就後悔!
推文到plurk
作者:焦鈞| 2016-04-14 15:34

焦鈞
農業議題在老天爺「天公不作美」的推波助瀾下,近來成為顯學;從菜價飆漲到有機營養午餐的爭議,從中國大陸對虱目魚契作的中止到加入TPP對台灣農業衝擊,農業,與民眾日常生活黏著度與來愈高。重新盤整農業的核心:人、人的組合,此刻更有其必要;以小農耕作為基礎的台灣農業,在政府鼓勵青農返鄉的政策引領下,對「傳統農民團體」的組織改革,則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何謂傳統的農民團體?
最老字號的莫過於「農會系統」。這個源自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所建構的農會體系,迄今已逾百年歷史;演變迄今,在法令位階上,有《農會法》為其母法之保障,除法令規範之功能,還承擔絕大部分農政單位對基層農民的第一線服務工作。
農會體系,就現實政治運作層面而言,自有其不可撼動與取代性;另一系統則是近年來興起,依據《合作社法》所成立的,所謂「與農業相關的各類型或產銷、或生產合作社」,名稱不一而足的農民團體組織;不妨走訪台灣農間鄉野,隨處可見懸掛蔬果生產、產銷、畜牧,花卉等合作社場,招牌林立;換個說法,這就是所謂的「農企業」,特別在農產品的產銷領域與專業,有逐漸凌駕農會系統之上

走訪台灣農間鄉野,隨處可見懸掛蔬果生產、產銷、畜牧,花卉等合作社場,這就是所謂的「農企業」,特別在農產品的產銷領域與專業,有逐漸凌駕農會系統之上。圖為東勢果菜生產合作社試種的彩色胡蘿蔔。(記者陳燦坤翻攝)
當然,就返鄉青農而言,有部分會隨著父執系加入農會體系,或是,就此承接父親所創辦合作社就此經營。也因此,有另一批青農認為,加入「體系內運作」是否有違初衷?特別是,農會體系迄今背負著「政黨外圍」的包袱!即使,某些特定農會已經脫胎換骨,其所聘任總幹事轉多為專業人士,主事者:農會總幹事,意圖將所屬農會導入更多的「社會企業責任」、或「企業化經營管理」理念,貼近法令所規範的「農會總幹事為專業經理人」的方向邁進,吸引更多返鄉青農,認同農會是農民的大家庭;但上層政治結構的續存,終究清洗不了社會既存印象。
不論農會、合作社,哪一種型態的農民團體,其組織成立的核心目的,就是以「服務農民」為宗旨;就算是自負盈虧,也只能向所屬農會、社員,收取所謂的「服務費」、「管理費」。在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大框架下,確實衍生出一個值得辯證的命題:
小農、青農,其與農民團體「人與組織」之辯證關係。
首先,就法律面而言,規範涵蓋面較寬、隸屬內政部管轄的《合作社法》,自不適用上述辯證關係;首當其衝的,就是前段所提的特別法:《農會法》。
《農會法》在過去兩次的政黨輪替中,成為藍、綠兩大政黨的「重大法案」;不惜透過「黨團甲動」,來進行所謂的法案護航。過去扁、馬十六年,其爭議焦點圍繞在「總幹事資格與任期」,朝野角色互換,法令也隨之更迭。

《農會法》在過去兩次的政黨輪替中,成為藍、綠兩大政黨的「重大法案」。過去扁、馬十六年,其爭議焦點圍繞在「總幹事資格與任期」,但朝野角色互換,法令也隨之更迭。(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但問題核心在於,思考農會總幹事之資格、聘任、任期等「技術性問題」之前,仍須嚴肅地面對與回答:農會存在於當前台灣社會的功能與角色,到底是甚麼?
用最嚴格的法律、社會觀感觀之,農會基本上就是政府公權力的延伸,農會之所以存在,不在於它的「歷史續存意義」,而是面對台灣未來農業發展所將面臨的困境,農會可以發揮其「時代使命」為何!
先將時空抽離到日本。筆者在2011年走訪北海道,見其所有農會成員,西裝領口一律別上「TPP-NO」的標章,不論到訪者是否理解TPP真實意涵為何,此已說明了「台灣農會的祖師爺,不僅已是國際接軌,更透過集體意志的表達,讓執政當局知道,日本農業的存續,與TPP加入與否,此相依相存。」
台灣農業的規模與產值,自無法與日本相睥睨;但,農業作為立國之本,加上台灣農糧自足率的偏低,面對經貿自由化的壓力,絕對不小於日本的情況下,試著反過來看看台灣的最大農民團體:農會體系。在這個這麼重要的議題,是否「組織」起來,和政府部門做好「相對應的措施」-是要扮演起溝通平台角色?抑或,反對到底也是一種策略選擇?或是,積極協助政府部門,讓農業轉型升級以因應不確定之挑戰?
但,相信社會大眾自有公斷。農會體系選擇了一個讓外界想不到的抉擇:迄今,沒有太大的聲音,也沒有一致性的對外論述,當台灣面臨加入TPP的當下,農業面臨衝擊之際,農會體系,要扮演哪一種角色?

當台灣面臨加入TPP的當下,農業面臨衝擊之際,農會體系,要扮演哪一種角色?(資料照,記者黃淑莉攝)
顯然,這個選擇,叫做沉默。
此時,舞台目光焦點,就回到農業的主體:農民。很不幸的,台灣農業的主體,其代名詞,叫做「小農」。
小農,不是以年齡為判斷,而是以其「生產力」為基準;面對未來貿易自由化開放壓力下,以小農為基準的台灣農業,其總體生產力自然無法與「農業大國」相抗衡,換算最後受傷的,依舊是最底層的「每一位小農」。
辯證的問題:每一位小農遭受此衝擊,他們的上級組織-農會體系,安在哉?如果,這是一個不辯自明的命題,那麼,啟動農民團體的改革,也就無需號角響起;此刻不做,明天就後悔!

台灣農業的主體為「小農」,而每一位小農都將遭受TPP衝擊,他們的上級組織-農會體系,安在哉?(資料照,記者張勳騰攝)
無奈的是,存在於政黨中的進步力量與思維,意圖透過法令面的修改,讓農民團體更能朝向「民主決策機制」、更能「擺脫派系掣肘」的大方向邁進,以更高位階的法令面保障,讓農民團體真正成為一個以農民為主的自治團體,不再是某政黨的附庸,卻遭遇到反進步聲浪的阻撓。對此,社會給予的關注太低,相關的論述也太薄弱,終究會不小心陷入「權力迷思與陷阱」,而遭反噬。
當前台灣的政治氛圍,已逐漸擺脫「一切為選舉」的思維領導,幾次的政黨輪替,也證明了台灣社會有機會成為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度;農民團體之改革倡議,雖只是小小的試金石,卻也是考驗未來執政者極其重要之指標。
期許,在520後之新國會,可盡早凝聚共識,擬出一套足以因應台灣農業未來挑戰的《農民團體三法令修正案》,正本清源,讓執政團隊得以據法行事,徹底為台灣農業改頭換面。

-----------------------------------

旱災農民賣地求生

遇半世紀大旱 泰農民賣地求生
2016/01/12 19:59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劉得倉曼谷2016年1月12日專電)泰國東北部地區的農民竟然賣地求生,只因為遭遇50年來嚴重旱災,無法耕種維持生活,只好將土地賤賣另謀生計。
根據泰文媒體民意報報導,由於泰國近幾年雨季降雨並不明顯,去年有多條河流斷流,水庫見底,多個省分的農作物都歉收,農民紛紛設法尋找水源。在東北部的呵叻省多個縣的土地都豎起「出售」看板,紛紛求售,原因就是離水源太遠,必須看天吃飯,農民生計無法維繫,決定賣地另謀生計。
報導指出,近3年已有20多名農民出售土地離開當地,也受到乾旱情況惡化影響,土地價格更不值錢,根據地產仲介商的報價,每萊(泰國的土地面積單位,1萊是1600平方公尺)價格,靠近馬路的是10萬至12萬泰銖(約新台幣9萬9000元至11萬9000元),不靠馬路的每萊才6至7萬泰銖,還可以再議價。

泰國去年遇到半世紀以來的大旱,湄南河水位也下降,鹽分濃度逐漸上升,上游水庫又沒有太多庫存可以放水,導致曼谷地區飲用水水源減少。

台南安定的農地重劃區,原意是要照顧農民的生活,不過卻有農民爆料,因為農地買賣市場­,十年漲了一百倍,因此許多農民賣地賺大錢,許多業者也買地違法蓋工廠,還偷排廢水,­汙染農地,不肖業者就算被罰也罰不怕,檢舉民眾不滿,這是背後有民代介入關說,圖的是­土地買賣的龐大利益。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就是要「種農舍」 投資客3招躲稽查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好房網News記者賈蓉/整理報導

宜蘭農舍愈滾愈燙手,不僅取得身份愈趨嚴苛,價格更面臨腰斬考驗,不過投資客私下透露,其實「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地已發展出3方法可鑽法律漏洞,「不怕檢舉」。

宜蘭農舍問題難解,已有投資客提出3因應方式鑽漏洞。(翻攝自Google Map)


© 由 好房網 提供 宜蘭農舍問題難解,已有投資客提出3因應方式鑽漏洞.(翻攝自Google Map)
宜蘭平原不種農作物,而是「種農舍」的情形愈趨嚴重,致使政府積極改革農發條例,不只購入農舍愈來愈困難,部分違規使用的農地,更會依照面積加徵1~3倍的房屋稅,致使農舍變成投資客的「燙手山芋」。

不過當地投資客向東森新聞透露,其實早已研發3方法鑽漏洞,一點都不擔心政府查拆。第一,將圍牆改為「半開放式」,不要全部封閉;第二,將庭園改為水塘,種植水耕植物達到耕作事實;第三,向縣府自行檢舉違規,至檢查合格過後再大肆興建。

投資客說明,雖然種植水耕植物面積可能未達標準,但「只要有從事農業,即使被舉報違規也能全身而退」,此外,部分農舍持有人向縣府自行檢舉,意在利用政府檢查完後,將違建註記改為「合格」,未來就不用擔心再被舉發。

至於既存的農舍是否會變成「絕版商品」,反而成為搶手的標的?好房網雜誌社長倪子仁在東森財經台《57新聞王》中表示,其實農舍都是投資客炒出來的商品,「下場跟工業夾層屋一樣」,且農舍多半位於「蛋殼破掉」的郊區,房價打回原形、腰斬的機會大增

------------------------

擴大補貼農業 解決農舍爭議

推文到plurk
2015-09-10 06:00
◎ 黃秀梨
宜蘭縣興建農舍的標準比中央還嚴格,引起地方部分人士強烈反彈;縣內各級農會、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有三千五百人到宜蘭縣政府抗議。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表示,他認為,原來的農發條例即已將農用定義得很清楚,即是要從事農林漁牧的生產;宜蘭縣政府做得沒錯,只是依法行政罷了,如果其他縣市政府也嚴加取締,其他人就不敢了。
其實陳教授只是看到問題的一面。清華大學教授彭明輝多年前受邀到雲林縣政府演講,他批評農委會官員「腦殘」,不知農業對國家的價值,日本把農業當藝術品行銷,台灣卻把農民當賤民。他並抨擊,政府工業發達時就剝削農業,補貼科學園區、工業,就是不補助農業。去年他也批評政府說,台灣的農業生產成本太高,無法跟進口的競爭。但是,美國農業的競爭力其實是來自於生產過程與出口都有政府補貼,以至於政府補貼高達農業部門總收入的一半。歐盟更誇張,他們的農業出口補貼曾經佔全世界出口補貼總額的八十九.四%。假如台灣也比照辦理,我們的農業還會沒有競爭力嗎?
看到沒,如果政府像歐美一樣鼓勵農業,誰還會去蓋農舍,哪有不拚命生產糧食的道理,要農民不蓋農舍不是用防堵,而是要輔導給農民一條生路吧!
(作者為退休高中教師,彰化縣民)

_---------------------------

農民的前途是農業或農舍(詹順貴)
2015/09/10 1683 LINE分享
分享

近日來,中央政府一方面宣稱為落實農地農用,決定修訂法令,加嚴認定興建農舍的農民資格;另一方面同時決定將大量長期存在於農地的違章工廠就地合法。這2項兩極化政策,都引發高度爭議,但它們卻有著相同的歷史因素,即過去數十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長期縱容農地違規使用。

在2000年1月26日政府修法開放農地自由買賣、農地細分限制從5公頃放寬至0.25公頃、明定無自用農舍農民得興建農舍。當時修法遠因是台灣加入WTO後,農業產銷競爭更加嚴峻;近因則是隨著經濟發展,可供金權集團攫取超額利益的都市土地供給量日漸稀少,貪婪之手開始染指地價相對便宜的農地,加上適逢總統大選,陳水扁來勢洶洶,執政的國民黨需要政策買票。
嚴重衝擊生產環境

上述修法,雖然希望藉由放寬興建農舍限制照顧農民,但整體而言,農民卻是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其最大後遺症,即是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後,部分來自都會想享受假日田園生活的白領人士、投資客、仲介、代書與建商等大鑽法律漏洞,在農地種出一棟棟豪華別墅。包括曾任農委會主委與內政部長的蘇嘉全、現任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在內諸多政府高官的違法行為,即知農地違規使用問題的普遍與嚴重。也因此,反而讓許多真正想務農的中、青年農民,經常買不起、也租不到農地。
9月8日,宜蘭縣政府前有一場抗議縣政府開始嚴審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的弔詭活動。活動主要發起並帶頭之人,竟有宜蘭縣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與宜蘭縣不動產開發公會常務監事,現場雖動員許多誤以為是農地全面禁建農舍的農民前來抗議,但抗議主軸卻放在影響農地交易價格,與筆者5年來跑了數十個農村,聽過上百名農民優先在乎耕地面積不足、生產環境不佳、農作物收成與價格不穩等問題的心聲,天差地遠。這究竟是真正為農民權益或自己的農地仲介或開發利益?
雖然農地開放自由買賣,但綜合《農業發展條例》第3條第3款與第18條規定,有申請興建農舍資格的,是以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且無自用農舍的農民為限,而且其他農地仍應從事農業使用。反而《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並未就需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資格,進一步規定認定標準與要求提出佐證文件。加上各級政府長期自廢武功,沒有依法嚴審申請人是否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其他農地有無實際從事農業生產,導致非農民假農舍之名浮濫興建住宅、度假別墅或民宿,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
修正案恐效益有限

在上述脈絡下,對照原本計劃由農委會與內政部會銜公告,日前(2015年9月4日)卻僅剩內政部自行公告(因為已一再向仲介業、建商、投資客退讓)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表面上增訂應檢附農業生產相關佐證資料,但無具體內容,且技巧性忽略「直接」二字,可以預期實際效益將極為有限。
反觀宜蘭縣政府於稍早(同年4月7日)公告的《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審查建築辦法》,將興建農舍申請人有具體於其農地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認定方式、證明文件詳細規定,才是真正落實《農業發展條例》原有規定的負責任做法。換句話說,宜蘭縣政府公告該辦法,僅是宣示未來將嚴謹執法而已(應予肯定支持),並未增訂加嚴法令,更無抗議者所稱逾越母法疑慮。

---------------------------------

農地違章工廠 九區變更建地就地合法

2015-09-09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經濟部公告台中市五十二個「特定地區」,其中九個一般農業區可望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為農地違章工廠取得合法用地,立委何欣純和市議員張玉嬿質疑為德不卒,昨日要求中央應該授權地方政府制定農地工廠管理輔導自治條例,因地制宜,讓良田耕地和農地違章工廠雙贏;市府經發局表示,曾向中央做相同建議。

  • 都市計畫區農地違章工廠被依違反都市計畫法裁罰,今年已有廿三件,較往年略增。(記者黃鐘山攝) 都市計畫區農地違章工廠被依違反都市計畫法裁罰,今年已有廿三件,較往年略增。(記者黃鐘山攝)

經濟部公告 可望變更為丁種建地

經濟部公告「特定地區個別整體變更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興辦事業計畫審查與作業要點」,適用對象僅限依工廠管理輔導法第卅三條規定,並由經濟部公告特定區的一般農業區申請案;台中有五十二個「特定地區」,一般農業區九區,特定農業區卅二區,都計區十一區。

張玉嬿說,台中市違章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有二千五百一十三家,通過市府兩階段審查七百五十三家,其中超過八成在農地,若依經濟部公告「特定地區」,其中一般農業區和特定農業區四十一區,每區二至五公頃,估計受惠農地工廠不超過八十家,那其他臨登工廠只能乾瞪眼,無法就地合法。

張玉嬿表示,縣市合併以來,台中市農地工廠依違反區域計畫法和都市計畫法裁罰六百多件、超過四千萬元,工廠老闆和地主深以為苦,市府要因地制宜,如太平、大里區等新都市蛋黃區,農地農用要檢討,以符合都市現況。

何欣純指出,大里、太平眾多農地工廠相當程度支撐在地繁榮與貢獻就業,政府應輔導企業主取得合法工廠用地。可是,良田耕地也一定要保留,只有破碎不完整或無法提供農業價值的農地,才能朝土地合理利用的角度來變更。

民代建議 授權地方政府審查

何欣純強調,未來將研擬在立院修改農業發展條例、工廠管理輔導法等相關法案,授權地方政府對農地工廠有相關審查機制,管理輔導農地工廠用地變更,同時淘汰污染工廠取回優良農田,讓良田耕地和農地工廠都可永續經營。

經發局︰曾建議經濟部授權

經發局表示,市府也曾建議經濟部授權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自行訂定得納入輔導管理未登記工廠的條件,讓這些工廠能因應台中產業的實際需求來發展,能有機會就地或擇地合法經營,逐步達到低碳、永續產業發展目標。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從總體面思考農地改革
李武忠(農經學者) 2015-09-01 14:44

【財經評論】從總體面思考農地改革
(yellowmo@flickr)
台灣農地管理鬆散加以主管官員帶頭違建,使得國內違法農舍氾濫成災,已經影響到農業的正常發展,引發社會輿論強烈不滿。為了解決農舍亂象,內政部和農委會修正《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未來農舍的起造人和購買農舍的承受人,都必須是農民,但「繼承」不在此限逐步落實農地農用。此舉引發部分利益團體與立委強力反彈宣稱將嚴重影響農地價格,造成農貸還款困難,然而為了台灣農業永續發展,除了呼籲政府應該堅持「農地農用」立場並嚴懲違法失職官員外,全民也應該全力支持讓該項修法如期實施。

農地為農業生產的基本工具所生產的糧食對國家安全與國民生計的重要性已無庸自疑。農地問題除了農舍亂象外,現有農地閒置問題嚴重,形成寶貴資源的浪費,目前台灣擁有農地面積高達80多萬公頃,其中閒置、休(廢)耕達10多萬公頃,不僅浪費寶貴土地資源政府每年還需給予數十億元休耕補貼。隨著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環境變遷、飲食習性轉變、貿易自由化以及考量農村實際狀況(農業高齡化、大量缺工、農業所得偏低等),台灣是否還需要保留這樣多的農地(包括農業用水)是可以檢討修正。至於台灣該保留多少數量的農地(即台灣耕地紅線)及農業用水,才能滿足未來民生需求以及這些農地的區位配置為何?應該從國土總體規劃著手,以免影響未來糧食供應、水土涵養與農民生計。

而我國相關單位在劃定農地紅線與區位配置時,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首先是水源供應與合理調配,隨著氣候變遷土地沙漠化,專家指出未來決定糧食供應的最終因素可能不是耕地而是水資源;台灣被聯合國列為全球排名第十八的水資源貧乏地區,目前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2.6%。面對國內逐年提升的用水需求及水資源開發不易的情況下,農業生產如何與農業用水做最有效率配合至為重要。

其次在談論土地資源分配時部分學者習慣拿經濟效益來談農業問題,的確一塊土地拿來給工商業使用所創造出來的利潤高於農業生產,問題是財團企業所創造出的利潤多由財團所獨享(部分加惠政客)卻可能留下污染(別忘記「看見台灣」影像帶來的震撼),但是農業生產卻可以穩定民生物價造福多數民眾,土地還可以永續利用,農業具多元價值無法單純以其產值加以衡量,因此對於土地規劃利用應採多元考量。

最後對於土地被列入優良農地不得它用之農民,政府應該給予優渥的補助和積極輔導產業升級讓他們的收入能在一般國民所得之上,提高他們的務農意願;如此才能讓台灣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保住台灣未來需賴以保命的糧倉以及優良的生產環境,將台灣有限的水土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利用,避免本土農業的全面潰敗。

----------------------

台灣良田持續流失...農地蓋「違章工廠」恐就地合法
By Yang,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經濟部日前公布違章工廠取得用地的申請辦法,儘管排除特定農業區,僅限一般農業區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但特定農業區仍可變更為一般農業區後循此辦法處理,為違章工廠大開方便之門。

中時報導,全台未登記的非法工廠林立,經濟部5月底在立法院指出,已掌握7000多家工廠,其中有366家位於特定農業區中,預計6月底將完成要點審查作業,未來可透過變更土地讓工廠就地合法化

經濟部為了讓工廠就地合法,需先透過《全國區域法》將土地調整為一般農業區,再依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擬定作業要點,將土地變更為丁種建築用地,審查要點預計6月底完成。

中央社報導,立委丁守中說,優良農地或投資建設重大農業改良設施,需加以特別保護而劃定之,叫做特定農業區,結果卻是優良農地為了違章工廠排放污水、不合法使用土地而網開一面、削足適履,「這不是犧牲我們的有機農業、精緻農業嗎?」

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台灣土地很少,違法工廠、農舍污水都要爭取土地,「我也很無奈啊!」

好房網報導,根據經濟部「特定地區個別整體變更編定為丁種建築用地興辦事業計畫審查與作業要點」,明定違章工廠若符合《工廠管理輔導法》第33條,或是獲得地方主管機關輔導進駐,就可以申請將目前使用土地變更為丁種工業建築用地,但排除特定農業區。

然而,根據相關辦法,若非「特定地區」廠商,只要符合已補辦臨時工廠登記的低汙染事業,並取得地方工業主管機關或單位核准輔導進駐,且經濟部核發相關證明文件者,即可申請變更用地,在特定區外的工廠便可以就地合法。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第一科長雲瑞龍向媒體說明,政府推動該法,是為了重新檢討這些「特定農業區」是否已經不存在過去劃定時的優勢,例如某些「非法工廠」已經有產業群聚的效應,且某些「特區」,拆除後也難回復到原先務農的優勢條件。

自由報導,據了解,目前公告的186區特定地區中,非都市用地為154區,一般農業區為44區、特農區為110區,有近500家廠商位於農地。各地方政府已陸續向內政部提出特定農業區變更,目前已有桃園通過五處,南投二處則遭駁回。

自由報導,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陳吉仲批評,政府只有就地合法思維,缺乏配套,將嚴重傷害農業;政府目標不應只有幫助違章工廠合法,更應讓他們付出成本,才能避免農地持續流失

陳吉仲表示,目前在農地蓋工廠遠比到合法工業區便宜,這也造成違章工廠猖獗,更損害仍然守法農用的農地。他強調,政府在讓違章工廠就地合法時,就應該同時拿出護農的具體配套措施,例如讓工廠繳納農地保護基金,專款專用補貼確實農用的農地。

陳吉仲強調,這樣除了拉高工廠合法化成本、消除違章誘因外,也能鼓勵農地農用,避免流失;日、美、歐盟等都有相關環境給付。

-----------------------------

農舍問題關鍵:民宿

推文到plurk
2015-09-02 06:00
◎ 葉昱呈
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遭爆料興建豪華農舍事件,讓政府開放以自用農舍經營民宿的錯誤政策,再度浮上檯面。
據沙志一表示,該農舍為四年前向老農購得整建,原為退休生活計畫及給孩子作為民宿使用,問題是,為什麼經營民宿需要設置水池、庭園造景、曬場、圍牆等設施,事實上,以自用農舍經營民宿者,除了土地坐落風景區外,九成以上為吸引遊客,都會在周邊設置涼亭、花圃、步道、生態池、小木屋、停車場等設施,但依現行法令規定,上述設施統統不得在農舍基地(佔農地十分之一)以外的農業經營用地(佔農地十分之九)設置。
弔詭的是,自用農舍是農民為農業經營之需要而興建之住宅,不得出租及開設餐廳,而農政單位原本期待農民將自用農舍多餘房間出租,以增加收入,但目前經營民宿者,大多已變相為旅宿業者,並非真農民,只要讓自用農舍披上民宿之外衣,不僅可以出租房間,亦能出售餐飲,根本與政策目的相悖離。
台灣有句俗諺說:捏驚死,放驚飛。政府既然開放自用農舍經營民宿,卻又禁止民宿興建維護遊客人身安全的實體圍牆及停放車輛的停車場,顯然法令與現實嚴重脫節!(作者為農政公務員,屏東縣民)

被爆有擁豪華農舍 農委會副主委坦承購買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身為農委會副主委的沙志一被爆擁有豪華農舍。(資料照)

2015-09-01  07:4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農委會推動修法促進農地農用,沒想到身為農委會副主委的沙志一卻被爆擁有豪華農舍,等於是給農委會打了臉。

《蘋果日報》報導,有民眾爆料,現任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在宜蘭員山有豪華農舍,裡面甚至有噴水池、庭園造景等。沙志一被記者問到是否擁有豪華農舍,他回應,農舍是太太購買,當初是想要讓孩子經營民宿。

沙志一指出,這塊地購買和興建都是合法申請,也有拿到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不過農委會卻指出,根據現今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農舍興建包含圍牆只能佔農地10%,其餘都要是農地農用,若庭園造景、水池等非農地農用的建物設施面積超過10%,就算是違建。

農委會透露,若是違建,可依《區域計畫法》規定,懲處6至30萬元,在期限內需改善,若不改善,則會有連續處罰、斷水斷電等。當地的宜蘭縣建設處指出,近期內會派員到場稽查。

舊違規農舍僅錄案列管 宜縣府大轉彎

2015-08-11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縣農舍議題吵得沸沸揚揚,縣府對違規農舍處理,決定以四月七日新法實施後作切割,新農舍違規優先處理,之前的違規農舍,除影響公安等重大情形,其餘「錄案列管」,何時取締沒有時間表;許多農舍主人鬆了口氣,但有環保與小農團體抨擊縣府「完全潰敗」。

  • 宜縣農舍處理,縣府以四月七日作切割,訂出三大原則。(記者游明金攝) 宜縣農舍處理,縣府以四月七日作切割,訂出三大原則。(記者游明金攝)

環保與小農團體 批縣府完全潰敗

縣府為遏阻農舍炒作、要求農地農用,訂定「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對農舍新建加嚴審查,不讓農舍蓋在「田中央」,要求保持農地完整性;新法四月七日頒布實施,引起部分農民與仲介業等團體反彈。

然而新法實施後,之前違規農舍該怎麼處理?縣府缺乏配套,近六千間農舍違規,全面開罰及拆除聲浪,讓屋主人心惶惶。

縣府農業處長楊文全說,違規農舍有三大優先處理原則,一、以影響公安;二、不管新舊、正在違規施工中的案件;三、四月七日後拿到使用執照農舍,絕不容許有二次施工情形。

至於四月七日之前的違規農舍,楊文全說,若不影響公安即「錄案列管」,列為第二階段執行,但何時處理沒有時間表,政府能量有限,要對新農舍先止血,不要讓農地與農舍淪為炒作,這項目標已經達成。

不願具名的環保與小農團體認為,縣府顯然向壓力屈服,不敢全面開罰與拆除違規農舍,他們感到相當遺憾。

-------------------

抗議農舍修法地價下跌 民眾揚言到農委會兵戎相見
a.msn.com查看原始檔
農委會上周預告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農舍起造人和承受人必須具有農民身份(不含繼承),趕在下週一預告到期前,支持和反對民眾在今早召開記者會表達訴求,反對方痛批農舍修法讓農地價格下跌,剝奪農地唯一的價值,要求停止修法,否則之後要到農委會「兵戎相見」;支持方則強調,修法是落實農地農用、農舍農用的第一步,政府應挺直腰桿,儘速修法。


© 由 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供 反對修法的民眾到營建署陳情
反對修法的民眾到營建署陳情

抗議民眾憂修法後農地價格下跌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草案規定,農舍起造人需有農保或健保第三類(漁牧),或出示農業經營相關證明,買農舍者也比照辦理,但繼承者除外;消息一出,各地農地交易急凍,引發正反批評。

今早「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帶領40多位宜蘭和苗栗民眾,到營建署抗議,演出行動劇,身穿「拒當農奴」白色T恤的農民,躺在稻草桿上,象徵被農委會和宜蘭縣政府欺壓。

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發起人邱錫奎表示,政府只要執行現在規定,農地90%農用、10%可蓋農舍,就能管制農舍,根本不必修法,農業問題的根本是產值低落,現在種稻子每公頃收入只有10萬元,養不活家人,「10%的附加價值是農地唯一價值,如果連這個都沒了,是要叫農民去死嗎?」

出身農業家庭的苗栗民眾柳凱元表示,許多老農都是繼承山坡地農地,無法耕種,也無法申請清寒補助,原本一甲地價值約3、400萬,現在因為農舍修法,停止交易,價格下跌也賣不出去。

他認為,不是每塊地都只能耕種,像苗栗山坡地適合休閒農業,需要蓋農舍發展觀光,現在農政單位鼓勵青年回鄉,但自己在外工作,保的是勞保,若想回鄉經營休閒農業,修法後卻無法蓋農舍,農委會應該提出多元化的農業經營政策,按照不同區域、農地類型規劃適合的經營形態。


© 由 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供 抗議農民倒在稻草堆上,象徵政府欺壓農民
抗議農民倒在稻草堆上,象徵政府欺壓農民

修法若通過,抗議民眾揚言到農委會兵戎相見

此外,在宜蘭三星種梨子20多年的農民陳清能表示,家中有4分多農地,本想向農會抵押貸款,但因現在政策不穩定,農會不願估價,也賣不掉,希望農委會能聽聽老農的心聲。

反對修法的民眾在營建署前高喊「農舍修法害死農民,倒了農會,害死國民黨」,揚言若政府執意修法,下次將到農委會「兵戎相見」;現場接見的營建署代表則表示,會將意見轉交給農委會,看有無需要進一步修正。

支持方呼籲儘速通過修法

除了反對方,另一群贊成修法的民眾也在同一時間召開記者會,「守護宜蘭工作坊」成員蔡晏霖表示,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發起人邱錫奎身兼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完全不能代表農民立場,農地、農舍應該農用,修法只是第一步,政府應儘速通過,不要屈從少數人的壓力。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副局長林長立表示,目前正反意見都有,草案預告到27日,之後將彙整意見,考量該如何因應,但無法確保何時上路,「我們會儘快。」

農業金融局局長許維文則回應,先前沒聽過農民因為這次修法而無法貸款,應該是少數農會的想法,若農民有困難,可以和農金局聯繫,個案解決。


© 由 上下游新聞市集 提供 抗議民眾遞交陳情書給營建署代表
抗議民眾遞交陳情書給營建署代表
The post 抗議農舍修法地價下跌 民眾揚言到農委會兵戎相見 appeared first on 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

農地種農舍 代耕瞞官審

推文到plurk
2015-07-20 06:00
◎ 葉昱呈
「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草案,內政部目前正辦理預告中,該草案第三條之一第三款規定,個人認為有待商榷之處。
草案第三條之一,所定義之農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之自然人),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一、農民健康保險被保險人。二、全民健康保險第三類被保險人。三、檢附農業生產相關佐證資料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會同專家、學者「會勘後認定」者。
其中第三款規定,應現場會勘認定,令人質疑到底是審查「農地農用」?抑或是審查「申請人是否為農民」?如果是審查農地農用,申請人原本就應檢具鄉鎮公所核發之「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顯然多此一舉;而如果是審查申請人是否為農民,則即使邀請專家、學者到場會勘,就能夠認定農作物是申請人親自種植的嗎?
更何況近年來,市面上已出現興建農舍代耕業者,專門協助興建農舍申請人翻土、種植農作物、噴藥、施肥等農務工作,並於興建農舍後「定期到府維護」,以確保農作物存活,足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該草案會勘認定之規定,恐將形成大漏洞,讓財力雄厚的假農民僱用代耕業者,繼續在農地上「種農舍」,主政者宜三思!
(作者現職公務員,屏東縣民)

------------------

仲介下有對策 「 先申建再過戶」
2015-07-21 06:59:02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吳政修、徐白櫻/連線報導
「沒問題,保證可以蓋農舍」台東仲介業者為促成交易,想出先申建再過戶的交易方式。但其中有相當的風險,許多人仍觀望。

許多非農民買農地都是為了蓋農舍,不是種田。農地使用規範,尤其是農舍興建條件趨嚴;非農民可能面臨有農地無法蓋農舍的窘境。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台東陳姓仲介業者指出,如果非農民不能申建農舍,那麼就由農民地主先申蓋,完成再過戶。

依仲介的「保證蓋農舍」計畫,買賣雙方先簽約,賣方將農地抵押設定給買方,先收頭期款,尾項存入履約保證帳戶,等農地連同農舍完成過戶再履約。買方決定農舍型式,並出資興建,賣方要配合申建。

由於事涉違法,且農舍通常不是短時間就能蓋好的,夜長夢多,打退堂鼓的人居多。台東東河有塊擁有「無敵海景」及農舍的濱海農地,早先有人以高於行情的三千多萬元買下,有人當時以為「買貴了」,如今看來是「一點也不貴」。

美濃農會總幹事鍾清輝表示,十餘年前農委會修法,規定新買賣的農地必須面積超過二分半才能興建農舍,但原地主不受此限制,當時曾出現原地主先申請建照,蓋好房再轉移給新地主,這次修法,未聽聞此情況。

台南房仲介業表示,鄉下的建地便宜,他都建議到鄉下購地自己蓋,台南鄉下的建坪每坪約1或2萬多元,買100或200坪自己蓋新房,住起來就寬敞、舒適,又比較沒風險。

---------------------

農地交易停滯 農會憂貸款呆帳

2015-07-21 06:58:59 聯合報 記者謝龍田、翁禎霞/台東、屏東報導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東海岸農地交易停滯,乏人問津。 記者謝龍田/攝影

分享
 

農地使用規範日趨嚴格導致東海岸農地交易停滯,一些投資客的資金吃緊,提供貸款的農會「剉咧等」,是否引發相關農會呆帳風暴各方關注。

受農舍興建辦法可能修正的影響,近來各地農地交易似乎不若之前熱絡,但有些已經炒高的地段,仍然維持一定的行情,屏東縣農會總幹事黃瑞吉指出,近來「觀望」氣氛濃厚,除了農舍興建辦法可能修正外,大選就要來了也是因素之一。

東海岸1家知名房地產仲介公司,最近常有地主洽詢要賣農地,連70多歲的阿婆都到店裡求售。阿婆說,「我的地加隔壁的有1甲多,很漂亮,價錢可以商量,隔壁的我去溝通」。

這家仲介公司前幾年洽購土地的電話不斷,香港人也來買農地,每個月成功仲介數塊農地。近幾個月買方觀望。

1名農會理事指出,台東地區的農會對農地抵押放款總額少者約2億元,多者逾10億元。單筆少者數百萬元,多者超過千萬元。至於這些融資中有多少是投資客貸的,一般沒有統計,遑論公開訊息。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和平國小老師收集土地仲介廣告招牌,在校方市集設攤反映農地大量交易問題。 圖/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仲介業者說,東海岸農地近幾個月平均下滑逾一成,且有持續下探態勢。投資戶如果口袋不夠深,可能會繳不出貸款被拍賣。

黃瑞吉則說,現在農會貸款十分嚴格,貸款需經由五人審核小組審核,總幹事並無權干涉,也因為貸款過程嚴格,就算農地交易熱度有變,也不至於有太大影響。

高樹鄉農會總幹事謝朝景則表示,高樹鄉的好山好水受到不少都市人青睞,部分精華地段確實炒得很高,有的一分地有300萬以上的行情,就算這陣子出現「觀望」,行情仍然維持。

他也說,現在農會貸款審核十分嚴格,炒高的農地多半是外地人在買,農地貸款案件反而不多。他認為,農舍興建亂象,主要是執法不嚴,政府要做的不是對法令一改再改,而是要從土地著手,管好土地。

--------------------

日本農地比台灣還便宜 農地法保障農地農用
www.newsmarket.com.tw查看原始檔
近來農舍修法一事在台灣引起爭議,為何在日本未曾看到東一幢西一棟散在農田間的房舍?上下游請教了農林水產省的農地經營課,以及全國農業會議所(農業委員會的全國組織),以了解日本有關農地的制度。

農地使用受「農地法」規範,購買須經農業委員會許可

日本農地的買賣、租賃與利用,都必須按照農地法進行。農地法是為了保護農地而制定,農業以外的用途基本上都是從嚴處理。


不像一般個人擁有的不動產可自由買賣,能購買農地的僅限農家與農業法人,並且須經過各市町村農業委員會的許可。


一個辭掉東京工作、搬到九州鄉下打算新規就農的人,首先必須向當地農業委員會提出營農計畫、確定一年有150天以上在田裡務農、且不能對周邊的農地造成妨害。另外原則上購入面積須達到50公畝以上(50公畝在台灣為半公頃,若於北海道規定為2公頃以上)。

於農業法人,除了上述條件以外,還規定農業所得須超過全部所得的一半、擁有決議權成員的四分之三需從事農業相關工作、一半以上的員工以務農為主,並且不得是股票上市公司。


林林總總的規定,是為了保障農地農用、確保耕作者能夠取得農地,避免投資行為。


農地價格連續20年下跌,修法後一般法人可租地耕種

根據日本全國農業會議所做的2014年農地買賣調查統計,日本純農業地區(即農業為主要產業的地區)的水田平均價格為每公頃1296萬日圓,相當於台幣324萬元,旱田則為942萬日圓,相當於台幣235萬5千元,自1995年以來,已連續20年下跌。


都市農業地區的水田平均價格為每公頃台幣920萬4千元,旱田為台幣875萬日圓,與前年度相比,分別跌了1.8%與1.6%。比台灣部分農地還要便宜。


由於子孫離農情形普遍、休耕地增加,農地利用目前仍是粥多僧少的狀態,為了達到充分有效利用,為了讓農地獲得有效利用,2009年農地法修改,企業等一般法人也能夠租地使用。

為了防止企業借了農地之後未真正農用,簽約時會自動附上解約條件,若沒有適切使用農地,將會被解除契約,此舉也強化了農業委員會的監督功能;此外也規定企業必須參加維繫鄉村人際網絡的集會、清掃街道等活動。截至去年12月為止,一年平均有342個一般法人投入農業,以蔬菜生產為大宗,佔了四成多。

農舍農用、農地轉用有限制

至於台灣引起爭議的農舍問題,日本並沒有面積上的限制。


若想在個人擁有的農地上蓋溫室、作業小屋、資材庫等農業設施,兩公畝以下不需農業委員會的許可;如果是新購入的農地,則須在營農計畫中寫明蓋農舍之目的與用途,如果很明顯的不是為了農用,在送計畫時會被駁回。甚至竣工之後,若實情與計畫不符,是可以強制拆除的。


在農地農用的前提下,農舍乃是與農業經營不可分割的建物,才能避免假農舍之名,行蓋豪宅炒地之實。

沒法蓋豪華農舍,那把農地轉建地總行了吧?但在農地法的保護下,農地具有生產糧食的重要任務,是屬於全體國民的珍貴資源,即使是自己的農地,也必須經過農業委員會許可,且並非所有的農地都可轉用。

都道府縣指定的「農業振興地區」與市町村設定的「農用地區域」禁止轉用,除此之外的地區,如果是十公頃以上、且被列為土地改良、基盤整備對象的農地,則屬於生產性高的「第一種農地」,原則上也是禁止轉用,除非是用於道路等重大公共建設。

未被列入土地改良對象、生產力小、小面積的第二種農地、與位於市街地的第三種農地基本上能夠轉用,但後者的轉用順位優於前者,換言之,如果握有兩種農地,第三種農地轉成建地的可能性較大。一般發出許可令的是各縣知事,若轉用面積超過4公頃,則需要農林水產大臣的許可。

農地轉用在1970年代初期達到高峰,73年將近7萬公頃,此後年年下降,2012年約為一萬多公頃。

國土計畫為治本之道

除了保護農地的農地法,1974年,為了確保適切的土地利用、抑制地價高漲、預防亂開發,日本制定了國土利用計畫法,訂出都市、農業、森林、自然公園、自然保全五大區域,各都道府縣須依法整合性的利用土地資源。

國土利用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是需要確保後世子孫也能安居樂業。台灣一部「國土計畫法草案」在立法院躺了十幾年,就是生不出來,人民瘋炒地,地方政府猛開發,是否該來思考國土的永續利用?

(【日本通信】系列文章由 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信義 20年忠實記錄房市軌跡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近20年六都房價及小宅占比
由信義企業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一手催生編製的「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今年邁入第20個年頭,20冊合計高達1.4萬頁完整紀錄了台灣房市軌跡;回顧20年來,北市房價上漲了2倍,如今又因「嚴打房」讓房市從11年多頭走向盤整,該年鑑可說是記錄台灣房地產演變最完整的資料庫。

周俊吉表示,1990年代台灣房市陷入長達10年的不景氣,有鑑於當時房地產資訊的混亂與缺乏,信義不動產企研室本著拋磚引玉的想法,投下人力、物力進行台灣地區房地產資訊的整理與分析工作。

1996年正式出版的「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除了完整提供預售及成屋市場統計分析之外,也針對建築投資、建築經理、代銷及房仲等相關產業進行發展概況分析;2001年起,更與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共同編撰。

「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今年已進入第20個年頭,20冊的年鑑加起來總頁數高達1.4萬頁,接起來長度達3,780公尺,相當於7.4座101大樓高,詳實記錄近20年的房市軌跡。

周俊吉指出,台灣社會因為「雙網」的影響,出現相當大的改變, 一是綿密的「交通網絡」及高鐵,拉進了都會區及城際間的距離;二是民眾只要「上網」就可得到實價資訊,證明了房地產這些年來的成熟與升級,卻也同時存在房價失衡、都更緩慢等課題。

他表示,為了讓年鑑更能扮演好「充分市場資訊,健全產業發展」的角色,未來會在既有基礎上增加2大主軸:一是數位網路平台的相關應用,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編製出符合各界需求的內容,藉此提高年鑑的利用價值與參考意義;二是持續借鏡國外房地產的各種知識與經驗,以加速台灣產業的健全發展。

周俊吉並宣布,20年的年鑑將全數授權給政大信義不動產中心規畫統籌運用,預料在半年內可充分結合學界資源,讓有志於台灣房市研究的人士參考使用。

信義房屋企研室執行經理蘇啟榮指出,台灣房地產20年發展的重大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房價上漲,從年鑑公布的主要都會區房價統計,北市房價20年來漲2倍,住宅成屋從1995年每坪22.9萬漲到2014年67.9萬,不過同時間薪資所得並沒有同幅增長,高房價因此成為最受關注的課題。

除房價外,過去20年每戶人口從1995年的3.7人降到2014年的2.8人,少子化讓家長注重學區的條件,在家戶人口減少以及房價負擔加重之下,2房以下的小宅產品也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此外,20年來65歲以上高齡人口突破1成達12%,民眾挑房子也越來越傾向選擇電梯住宅。

蘇啟榮表示,20年來影響台灣房市發展的其他關鍵因素,還包括「交通近」、「新市鎮」、「標準嚴」、「法制化」、「兩岸通」、「嚴打房」等6大現象,讓台灣房市從成長期邁入成熟期,預期未來10年更會進入轉變期。(工商時報)

--------------------------

美房屋自有率持續下探 15年內無升機
By 李鐏龍,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MarketWatch.com報導,美國非營利無黨派智庫都市研究所(UI)的最新報告透露,美國房屋自有率下降恐一直延續到2030年,同時美國的租屋者將會激增。

UI聚焦於社會及經濟政策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房屋自有率將從2010年的65.1%,到2030年時降至61.3%。

而從2010年到2030年期間,美國將有1,300萬人租屋,但僅有900萬人將購屋

然而在美國租屋卻愈來愈貴。美國不動產經紀商協會(NAR)在3月公布研究指出,美國房屋租金和租屋者所得間的差距已擴大到「無法延續的水準」。研究中指出,在過去5年間,一般租金上漲15%,租屋者所得僅增加11%。

以租金從2009年以來的漲幅而論,漲幅最高的城市依序為:紐約(51%)、西雅圖(26%)、聖荷西(26%)、丹佛(24%)及聖路易(22%)。

UI的研究顯示,美國拉美裔的房屋自有率,將從2000年的46%,到2030年時升至48%。非洲裔美國人的房屋自有率,將從2000年時46%,到2030年時降至40%。

美國白人的房屋自有率,將從2010年時的72%,到2030年時降至70%。

雖然在整個2010年到2030年期間,美國的總擁屋人數都將超過總租屋人數,但除了最高齡層的美國人外,其他年齡層的房屋自有率都將下滑。

美國的房屋自有率將持續下滑,因將有更多人選擇租屋而非擁屋。

特別是在約1981年到1996年間出生的所謂千禧年世代,到2030年時剛好進入購屋黃金年紀,但UI的調查卻發現,他們僅有38%將擁有房屋,遠低於嬰兒潮相對在1990年代時的46%。

UI建議美聯邦應鼓勵興建合宜出租房屋,以滿足日增的需求,並擴增房貸市場的信用取得,以刺激擁屋意願。(工商時報)
--------------------------------
美房市復甦 遇絆腳石?
By 李鐏龍,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房貸利率目前已升破4%,是今年來最高,為日益走強的美國房市復甦帶來挑戰。

根據美國房貸融資巨擘房地美(Freddic Mac)的資料,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的平均利率,在至本周四止的該周中,從前一周的3.87%升至4.04%,寫下去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這是美房貸利率自2013年以來最劇烈的彈升,與2013年5月時的那個單周漲幅相當,當時是因為聯準會(Fed)前主席柏南克暗示聯準會即將放緩其購債計畫所導致。

現在經濟學家及分析師在意的,比較不是房貸利率彈升,而是其預示著什麼。

從科技泡沫結束到金融危機這段期間,美房貸利率擺盪在5%~7%之間。如今房貸利率上升,如再升至5%~

7%的水準,將削弱民眾負擔房屋的能力,降低租屋族買屋的誘因,降低既有屋主換屋的意願,另也將為房貸再融資(借新還舊)市場帶來長期利空。

房市資訊Inside Mortgage Finance的出版者塞卡拉(Guy Cecala)說:「大多數人覺得房貸利率將回升至5%或更高。問題只在於多快而已。」

美房貸利率最近的彈升,已減緩房貸族再融資的步調。據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表示,上周的房貸再融資申請件數,較4周前減少8.9%,較去年同期減少4.8%。

部分放款商及房貸經紀商表示,最近的利率揚升已營造出一種迫切感,讓借款人希望趕在再升高之前鎖定較低的利率。

許多房市業者強調,利率上升反應的應是經濟活絡及薪資成長,而不應傷到房市。(工商時報)
---------------------
美家庭財富 上季創新高
By 蕭麗君,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

美國聯準會(Fed)發布報告指出,受房價上揚與股價攀升帶動,第1季美國家庭財富淨值創下歷史新高,該趨勢可望支撐美國經濟成長。不過報告也顯示,鑒於經濟疲弱,上季民眾對於借貸依然抱持謹慎態度。

報告顯示,今年1到3月美國家庭與非營利組織的財富淨值增加約1.6兆美元至84.9兆美元。這是指房產、股票與其他資產價值減去負債及其他債務後的資產價值。該數據並沒有經過通膨或人口成長因素調整。

其中美國家庭持有的股票與共同基金總值在首季增加4,870億美元,同期間標準普爾500指數則上漲0.4%。至於對多數美國民眾為最大資產的房地產價值也攀升5,030億美元。

財富增加,加上就業成長強勁,將有助多數消費者打開荷包消費。消費支出是提振美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柱。

UniCredit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班霍茲(Harm Bnadholz)表示,「家庭資產負債表料將持續成為美國以消費為導向復甦的重要推手」。他預測「美國家庭的強勁財富部位」,意味未來家庭儲蓄將大減。

報告還發現,第1季財富效應指標也大幅上揚。該指標是指家庭財富淨值與個人可支配所得之比,反映財富增加將促使消費者增加支出的可能性。該比率在第1季為639%,高出去年第4季的632%與去年同期的629%,為2007年第3季以來最高水平。

另外美國家庭在削減債務方面也有大幅進展。美國家庭債務總值與個人可支配所得比率在上季為106.5%,低於前1季的107.5%,並創下10多年來最低紀錄。

儘管如此,消費者對於借貸仍然抱持保守態度。上季美國家庭借貸總額換算成年率後僅成長2.2%,為2013年第4季以來最低紀錄。其中不動產貸款減少0.3%,為2014年第1季首次出現萎縮。消費信貸雖增加5.6%,但也寫下2013年第2季以來最小增幅。(工商時報)
---------------------

居住正義 到底是什麼?
中時電子報作者: 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6月16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前言:從民國100年政府推動奢侈稅開始,「居住正義」就成了台灣最熱門的話題,而在民意所趨下,政府也不斷祭出打房措施,日前在立法院火速通過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更被視為史上最大的房市改革。但4年過去,儘管從總統、官員、民代到學者人人高喊居住正義,但問題解決了嗎?而在連串的政策措施之後,居住,真的正義了嗎?
26年前,無殼蝸牛運動喚起社會正視居住正義,寫下台灣公民社會走上街頭的歷史紀錄;26年後,巢運和社會團體依然為了居住正義頻頻發聲。居住正義到底是什麼?是「住者有所居」還是「住者有其屋」?立法院如預期在6月5日三讀通過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預計2016年元月1日正式實施,但居住正義就此實現了嗎?
這些問題,現在還沒有人給予肯定答案。房價下修,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社會住宅喊了很多年,但對於無住屋者也是杯水車薪。
社會住宅供給 微不足道
根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最新調查,截至2015年1月止,台灣現有公共出租住宅(社會住宅)總計只有7,124戶,僅佔住宅總存量838.88萬戶的0.08%。台灣社會住宅的比率,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荷蘭32%、英國18%、瑞典18%、捷克17%、芬蘭16%(歐盟平均14%)、美國5%,以及亞洲的日本6.1%、新加坡3%,以及高房價的香港高達29%,簡直天壤之別。
就社會住宅總量比較,鄰近國家日本345.6萬戶、南韓116萬戶、香港76.1萬戶、新加坡9.8萬戶,台灣社會住宅供給量實在微不足道。
海悅國際開發公司總經理王俊傑認為,居住正義應該要做到住有所居,未必非得住者擁有其屋;然而,政策方向並沒有照顧弱勢者住有所居,反而衝擊89%的房屋所有權人。王俊傑痛批,房地合一稅其實只是很單純的「加稅」、「增稅」,只是不動產稅賦的「分配正義」;即使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明年元日正式實施,但對於落實「居住正義」,完全沒有幫助、也沒有關連。
王俊傑表示,居住正義要怎麼落實?只要政府起而行,提供大量、便宜的社會住宅,或大量的、便宜的地上權住宅,給買不起或租不起房子的弱勢族群,這是政府總體住宅政策絕對不能規避責任的一環。
政府打房 又高價標地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嘉磐建設董事長魏嘉銘心目中的「居住正義」,也是讓「住者有所居」,自從實施奢侈稅以來已4年,但房價漲了3成,現在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還訂出6年自住免稅門檻,對於要離鄉到台北工作找房子住的年輕人,有沒有提供「住者有所居」?這10年來,政府調高全台土地公告現值1∼3倍不等,可是為什麼我們繳交的稅增加了,幾十年來政府在社會住宅的貢獻度只有0.08%、連0.1%都不到?為什麼政府總是兩手策略,一手打房,另一手卻把公有和國有土地高價標售出去、而不提供弱勢者有所居?
魏嘉銘表示,政府要作居住正義,只要立刻採取積極性作為、把閒置空屋或公有地興建只租不售社會住宅,不要再只會喊打房。
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居住正義」是一種概念,早年地政學派講的是公平分配,是貫徹國父漲價歸公;20年前,演變為爭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間的土地公平正義;現因台北房價高漲催化,居住正義演變為仇富、反商情結的階級鬥爭,年輕人積極爭取「負擔得起」的居住權;但總體來說,「居住正義」的聲浪,雙北市「有感」程度遠比中南部明顯得多。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住者有其居」才是「居住正義」追求的目標,且居住問題在雙北較嚴重,反觀中南部,高房價問題並不明顯。例如行政院提出限制轉手資格的「青年生活住宅」,這種社會住宅香港老早在做,台灣始終要跨出這一步;與其政策支票開在5年後,不如立刻活化舊有公家房舍、空餘屋或租屋市場,興辦社會住宅等,讓無殼族安居樂業。
---------------
房地合一稅 炒到中南部房市?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這樣的打房政策,真的有用嗎?立法院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房地合一課稅確定明年元旦要上路,本意是為了遏止炒房歪風,規定只要交易在400萬以下,就能免稅,有專家就分析,這政策會影響到的是中南部的房市,不過後續效應,可能反而會讓投資客更有操作空間,把中南部當成炒房天堂。

抗議高房價,1萬5千人躺在帝寶豪宅前,大喊要居住正義,因為財政部之前推出奢侈稅,高房價無動於衷,現在立法院又三讀通過,所得稅法修正案,房地合一課稅,確定明年元旦要上路,只要交易在400萬以下就能免稅,這政策對自住者有利,但是不是也同時成了,投資客的炒房新天堂。

也就是說,只要交易在399萬以內就不用繳稅,有專家分析,影響最大的是中南部的房市,房仲認為,房地合一稅,對穩定南部房市有作用,民眾又怎麼看,新制實施,會不會成為另一種炒房漏洞,而對於辛苦存錢,才能買房自住的民眾來說,也許根本沒差
---------------
房地合一稅三讀 張金鶚:欣慰!居住正義向前邁進一大步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制改革稅法修正草案今(5)日終於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欣慰,認為是讓居住正義向前邁進一大步。

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房地合一稅改的「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及「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6條之1修正草案,經總統公布後,將自明(2016)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

一向關心並長期研究房地產界發展的前台北市副市長、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表示,「房地合一稅」今天終於三讀通過,令人欣慰!並認為這項法案通過的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

張金鶚也在臉書上指出,本法案能夠順利通過,房地合一稅改是各界許多人士共同努力的結果,感謝每一位為此法案的付出,讓居住正義向前邁進一大步,希望此居住正義的火苗,不斷蔓延,逐漸落實。
------------
房市 5大趨勢來臨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

台灣半世紀以來最大的不動產稅制改革房地合一稅,將在2016年元旦正式上路,此舉也宣告,長達13年的房市大多頭時代終結。不過,下半年壓抑許久的遞延性買盤可望回流;另贈與節稅潮、搶短獲利了結換手潮、投機客解套潮等五大趨勢,將讓房市出現洗牌。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魏嘉銘、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高力國際董事李日寶分析,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實施後,今後房市將出現五大趨勢。

首先,房市13年大多頭宣告終結。王應傑表示,過去賺到暴利的投資客,財政部統統課不到稅,但此時,最後一隻老鼠接到最後一棒後,房地合一實價課稅明年上路,代表低稅時代終結,短線投機客將絕跡。取而代之的是高稅時代來臨。

其次,下半年遞延性買盤可望回流,自住客重返主流地位。何世昌表示,不少代銷公司希望房市長痛不如短痛,在房地合一稅底定後,已備妥銀彈打廣告,針對自住客提出促銷方案,希望催出遞延、觀望一年多的買盤。市場預期,享有較低稅基的新成屋,可望比明年後完工交屋、必須適用新稅制的預售屋受歡迎。

魏嘉銘也預期,接下來有意獲利了結的換手潮也將出現,尤其是搶短獲利的預售屋買家,因為若2016年才交屋、脫手,得適用45%高稅率,否則持有2∼6年再脫手也得繳20%∼35%稅率;尤其座落在北市較高路段率的高級住宅,交屋後還要面臨高額房屋稅,所以不排除2015年底前會有一波解約、轉手潮,提前套現出場。也因此,房價資訊會比較混亂。

據瞭解,由香港境外公司持有的台北市慶城街、敦化北路附近的某豪宅,原本開價9.3億元求售,但在昨天實價課稅立法通過前,讓價到5.3億元、轉手給另一家外商公司。這個案例表面上看來似乎是賣方急著賠售,實際上與前次取得成本相比還是享有不動產增值利益;但房價資訊將會因不同角度,而有不同解讀。
--------------
低首付揭密 小心3危機│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淡水新市鎮近期市況趨冷,低自備方案試圖吸引消費者出手。詹宜軒攝
鎖定淡海新市鎮購屋的首購族彭小姐,比較過幾個案子後透露,「新潤峰采」雖還款規則客製化,但議價空間小,而部分寶佳機構建案價格出現鬆動跡象,她說:「強調低自備門檻的案子不少,感覺得出來銷售人員在營造一種買房很輕鬆的氛圍,很容易被洗腦。」
房市專家sway及徐佳馨提醒消費者,「低首付」看似輕鬆,但仍須從個人還款能力、周圍房價及住戶品質等三方面多加注意。以「鴻築one」優惠方案來看,1000萬元房子的750萬元銀行貸款分20年攤還,平均每月約需償還3.3萬元,若再加上須償還建商的1.5萬元,等於單月須負擔近5萬元貸款,7年後還得還給建商94萬元,「房貸支出若佔薪資收入達1/2,是很大的危機。」sway說。
----------------
六都中古屋 5月量縮3至12%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中國時報【王玉樹、陳宥臻╱台北報導】

全台四大房仲店頭昨同步發出5月中古屋成交量統計,各家六都平均成交量都較4月下跌3%到12%不等,普遍量縮。房價部分,本月僅台南小跌3.5%,其餘微漲0.2%至2.5%,交易雖冷,但賣方價格還在硬撐。

信義資料顯示雙北移轉月減約1成,兩大都會區房屋移轉狀況依舊不振。至於房價部分,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顯示,只有台南市單價每坪11.1萬元,小跌3.5%;其餘全數都呈現盤整態勢,台北市中古屋平均每坪62.4萬元,月增0.2%,台中16.6萬元,平均上漲2.5%。

永慶房產集團研發中心經理黃舒衛表示,台南是唯一價格修正的都會區,其他都會房價微幅上漲,在價格沒有明顯修正下,置產族縮手,自住需求又觀望,交易量欲大不易。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則認為,「5月報稅季」因素,也是讓整體交易不見雲開月明原因。

在商用不動產部分,士林商圈因高檔住宅「圓山一號院」落成,樓下商鋪招租,開出每坪1萬元的月租金。仲量聯行表示,新店面的租金已經直逼忠孝東路的熱門巷弄店面的租金水準。

仲量聯行主管舉例,忠孝東路的熱門巷弄店面租金,每坪月租金約8000~15000元,就連10坪左右的小店面,每坪月租金都超過10000元,所以士林商圈將出現萬元租金店面,等於直逼東區熱門路段。

台北店面租金近幾年因國際品牌進駐,提升店面租金行情,仲量聯行表示,包括忠孝東路、西門町和士林商圈都是主要進駐地區,估計未來還會有另一波進駐潮,店面租金行情應該是在房市不景氣下一枝獨秀的產品。
-------------
北台急凍 桃園量縮55%
2015/05/29 21538 LINE分享
分享

政策更迭 建商觀望減緩推案

【詹宜軒╱台北報導】北台灣三都會區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一向是台灣房市指標區,但市調業者觀察,三都推案動能已有趨緩跡象,相較去年同期,推案量呈現「倒退嚕」,尤以桃園市量縮近55%,最驚人。
必看熱門影音


受到航空城開發案可能生變衝擊,桃園高鐵特區推案量急速下滑。資料照片

分析三都今年第1季推案量,均較去年同期減少近3成,《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認為,衰退主因與去年基期較高、今年房市成交平淡、建案公開時間持續延後,以及政策利空籠罩有關。
林口淡水衝擊大

新北市第1季推案量953.8億元,居三都之冠,新莊、新店、汐止與三重等4個行政區,推案量皆破百億元。但與去年第1季案量相比,仍衰退近2成,以新興重劃區,案量萎縮較明顯,如林口、淡水、新莊等區。何世昌指出,買方持續觀望、業者順勢減量,都是主因。
第1季衰退幅度最大的桃園市,推案量約352.0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782.06億元,衰退54.98%。業者分析,除成交速度趨緩外,桃園航空城政策更迭,更是萎縮關鍵。

北台三都第1季推案量

高鐵特區紅翻黑

受到航空城開發案可能生變衝擊,桃園高鐵特區案量急速下滑,開出單價4字頭房價的藝文特區、中路重劃區,則因為高總價產品乏人問津、業者不願降價,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推案因此更趨保守。又以中壢區、八德區及桃園區,推案量由紅翻黑最明顯。
奇摩廣告總經理陳彥宏認為,現在台灣政治氛圍差,建商與代銷傾向觀望,「建商沒案要推,代銷有案不敢接,不要說青埔急凍,我認為是全台灣都急凍。」璟都建設副總經理鄭明哲則說,自去年12月25日桃園正式升格後,不少行政作業程序,都在重新規劃中,「像是建照申請,就較以往慢,自然也影響推案速度。」
「大選前仍觀望」

台北市第1季推案量僅較去年同期減少約1成,相對平穩,但與去年第4季比較,卻成長逾6成。創意家行銷總經理何志正認為,去年第4季適逢大選期間,風聲鶴唳,台北市政府核發建照進度較慢,造成很多建案擠在第1季推案,「隨著下半年總統大選到來,市場氛圍又將轉向觀望;且在台北市都更進度緩慢、無地可買的影響下,建商推案勢必再度量縮。」
---------------
平價屋 搶購人少一半│蘋果日報
m.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台中崇德五路大樓,挑高4米6(小圖),可兼做商辦、店面。台灣金聯提供
今年出現不少熱門物件,如北市成功國宅商辦有13人申請,新北市金山溫泉宅有11人登記。桃園、宜蘭地區銷售最好,其中桃園6件全數完售,青山三街的大樓物件有16人登記,宜蘭壯濱路公寓則高達51人搶購。
台中市崇德五路大樓有18人登記,彰化縣員林鎮靜修段土地,多達55人申購,台南市建平五街總價228萬元大樓物件,有82人搶,嘉義德明路公寓也有76人申購。此外,旗山大衛營山莊釋出22戶套房,有11戶登記,屏東55萬元指標店面也賣出。
台灣金聯公關劉添財說,今年申購狀況北冷南熱,雙北多投資角度,買方多觀望,狀況不熱絡,桃園、宜蘭多為自住買方,銷售較佳,只要交通、生活機能佳的物件,就非常搶手。
劉添財分析,台中市崇德五路物件因位北屯區,接近市中心,鄰近交通要道台74線及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加上此大樓挑高4米6,可兼做店面,又只有住宅價格,才會這麼多人申請。
------------------------

此外,建商大老闆最近也紛紛議論,年底或明年即將完工的預售屋,已有承購戶依預售當初的承購價格「平盤」轉手的求售潮,一來想避開交屋後的高額房屋稅,二來想避開明年實施的房地合一稅,也因此,會造成市場價格比過去混亂。

第四,年底前贈與、節稅潮一定會出籠。李日寶表示,2014年贈與移轉棟數創下5.5萬棟的歷史新高,未來若是房地合一上路,由於舊制可享有依房屋評定價值辦理贈與,因此預期年底前將有一波贈與節稅潮。

另外一個趨勢是,業者直指房地合一稅上路後,最「爽」的應該是想搶短獲利的投資客,房地合一稅反而是獲得「大赦」的解套管道,因為明年賣反而稅更輕。

王應傑分析,例如現在進場買1棟1,800萬的房子,明年5月以2,000萬元賣出,若依現行奢侈稅,要繳15%、約300萬元的奢侈稅;但依新制房地合一稅只依增值獲利的200萬元、課45%的稅,也就是85.5萬,因此反而是搶短投機客的一大利多,簡直是投機客的「大赦」條款。
------------------
工商時報【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 莊孟翰】

要如何打造年輕人的居住正義?其實政府才是握有最多政策籌碼的莊家,我建議,政府應提高多屋族的持有成本、逼出空屋到租屋市場上;並針對閒置公有房地予以活化,取代新建社會住宅。

針對去年8月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成立25周年時發動巢運的訴求,內政部回應:部分地方政府刻正運用自有財源積極興辦社會住宅(例如台北市政府執行中計畫有9千餘戶,新北市政府約7千戶,台中市政府約2千餘戶,再加上現有社會住宅6,800餘戶,以及各縣市政府評估中計畫,預計10年將可達到3萬4千戶社會住);另外6萬5千戶,則採租金補貼。

此外,台北市柯文哲也把興建大量社會住宅作為主要住宅政策,提出8年內興建5萬戶社會住宅的政策目標。不過,當前各級政府財政困窘又無土地儲備,再加上中央與地方合作默契欠佳,想要在短期間兌現這張支票,恐難上加難。

因此,當務之急,中央應就住宅法對於社會住宅取得方式,包括:新建、利用公共建物增建、修建、修繕、改建,接受捐贈或租購民間房屋,積極研擬一套可行之因應對策。政府要盡到推動社會住宅的責任、為年輕人打造居住正義,建議儘速朝以下12大方向規劃推動:

一.積極阻絕外來假性需求,以遏抑投機炒作,並重新檢討住宅政策。二.運用租稅手段,促使大量空屋餘屋釋出,例如大幅提高第二戶以上非自用住宅的持有稅;其次,可將43%的租賃所得必要費用,大幅提高至70%-80%,以鼓勵多屋族釋出空屋,提供出租使用。三.儘速活化閒置或低度使用的公有土地或房舍,提供社會住宅使用。四.闢建閒置國中、小學預定地為中繼住宅或社會住宅。五.捷運共構宅應全數供作社會住宅或中繼住宅使用。六.積極推動都市更新容積獎勵回饋機制,藉以加速累積社會住宅公共基金。七.加速淡海新市鎮輕軌捷運,再結合營建署所提出淡海新市鎮二期區段徵收計畫,大量興建社會住宅,以紓解雙北市超負荷的房價壓力。八.興建地點應以雙北市為主,其他縣市則因房價較低,應側重租金補貼與購屋貸款利息補貼。九.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密切合作,例如新北市捷運三環三線、機場捷運沿線土地,善加規劃與開發利用;其次,應加速淡水河整治,以帶動兩側水岸住宅與老舊市區的都更;一勞永逸之計,可考慮環河南北路地下化工程,以加速台北市西區都更,並大量提供社會住宅。十.參考經濟部於2009年所推動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措施(006688專案),即前2年免租金,第3、4年租金6折計算,第5、6年租金8折計算,期滿後如欲購置,可將所繳租金自房屋總價扣除;長期而言,可參考新加坡中央公積金制度(CPF),結合這兩種兼具優惠與儲蓄的優點,以幫助弱勢族群置產。十一.兼顧北中南區域均衡發展,除產業發展之外,更應積極建構六都獨立自主的生活圈,避免人口過度集中於台北都會,衍生更多的社會問題。十二.10年內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的稅收,應全數專款推動社會住宅之用。(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客座教授莊孟翰)

假合法真佔地 環團首波點名六家農地工廠

 

建立於 2016/11/25
 
本報2016年11月25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全國初估7萬間的農地違章工廠如何解?政府祭出《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共劃設186個特定地區,預計輔導709家低污染工廠合法,將工廠所在農地合法轉為工業區。24日,地球公民基金會指責政府的輔導未登記工廠出了大漏洞,並點名六家有問題的「低污染」工廠,分別是速聯、帝寶(車燈)、正新(輪胎)、鼎力、豪泰瀝青、夆昌皮革。

地球公民基金會基金會專員吳其融指出,政府的違章工廠輔導政策出了大漏洞。這六家工廠中,不乏有能力的上市上櫃公司,政府應要求他們進駐工業區,而非佔用農業區土地。另外,也有假合法真炒作、或根本打算拿農地來擴廠者,以及非「低污染」的瀝青、皮革公司。

吳其融進一步點名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立委王惠美提案的《工廠管理輔導法》,是企圖延長臨時登記工廠的登記時限。經濟部該為失控的違章工廠以及錯誤的工業土地政策負責。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彰化鹿港南勢社區的農地工廠狀況。圖片提供:蔡嘉陽

 

輔導合法僅對大廠有利  違法小廠仍流竄在外

首波被點名的六家廠商,分別是愛爾蘭商速聯公司、帝寶(車燈)工業公司、正新(輪胎)橡膠工業公司、鼎力金屬工業公司、豪泰瀝青公司、夆昌皮革公司。僅是正接受經濟部的輔導未登記工廠709家的一小部分,主要位在台中與彰化一帶。六家都佔用農業區土地,一旦完成程序,就可變更農地為工業區。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經濟部欲「輔導合法化」的六家農地工廠。資料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製表:陳文姿。

 

六家被點名理由不同。吳其融指出,速聯預計在美國上市、帝寶、正新都是上市上櫃公司,這些大廠都有能力走合法途徑進入工業區,卻不顧企業責任,還要先佔用農地,再走合法化路線。

從這幾家廠商也可看出,目前的輔導辦法只是讓財勢雄大,有政商關係的大廠取得就地合法的契機,真正需輔導的小廠仍只能在外流竄。

吳其融也指責,正新申請合法化工廠現址是倉庫、鼎力則是集貨場,這難道這不是假合法化真擴廠、真炒作?

而豪泰與夆昌被點名的理由,則是這兩家並非「低污染」產業,根本不合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中,只輔導低污染工廠的規定。

20161124 農地工廠地球公民

 

鼎力金屬工業公司空拍圖。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1124-320161124 農地工廠地球公民

 

正新(輪胎)橡膠工業公司空拍圖。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幫忙延長違章工廠時限  立委林岱樺、王惠美遭點名

除了六家工廠,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也點名兩位提案《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的立委:國民黨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立委王惠美,以及該為整套農地工廠合法化政策負責的經濟部。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潘正正指出,《工廠管理輔導法》在原本訂定臨時工廠的輔導期限至2017年6月,後又延至2020年6月。今年,立委王惠美又提案,建議再展延五年、一次為限。立委林岱樺更開大門,只要工廠提出進駐用地不合需求,就可無限展延。「這樣不就永遠不需要合法化嗎?」吳其融說。

20161124 農地工廠地球公民

 

地球公民基金會揭露農地工廠輔導合法化問題。攝影:陳文姿

 

立委回應:加長輔導期  是為鼓勵廠商辦理合法登記

王惠美辦公室表示,這次修法只是加長輔導期,鼓勵已辦理臨時登記的工廠走向合法化,也讓還未辦理的工廠,在加強環保、消防等設施後,來辦理登記;至於不肯辦理臨時登記的,該拆就拆。

林岱樺也回應,政府近年劃設工業區數量極少,對大廠量身訂做,規劃處理的也僅700家,絕大多數違章工廠根本沒有進駐機會。所以,才會訂下條件,讓臨時登記可以展延。

林岱樺表示,展延只是現階段執法不嚴的過渡方式,一方面還是要逼政府趕緊拿出辦法。在此之前,辦理臨時登記的工廠土地仍維持農地,並未變更為工業區,而且會要求業者要達工安、環保規定,政府也可掌握工廠狀況。

放任農地工廠叢生  經濟部產業政策失靈

潘正正說,經濟部也須負起責任,全國違章工廠有7萬多家,而經濟部祭出的《輔導未登記工廠合法經營方案》劃設186個特定區,卻僅規劃輔導 709家。這些廠商只佔7萬家違章工廠的一小部分,不僅無法解決大多數的農地工廠,連輔導中的709家也弊病叢生,整套辦法應打掉重練。

潘正正指責經濟部不負責任、放水。劃設特定區應是中央權責,卻放任「廠商」自行申請,缺乏整體規劃。其次,中央未經跨部會討論,就把50類「非低污染」產業縮到36類,大幅放寬低污染的認定標準。

吳其融分析,農地工廠的產生其來有自。違章工廠不少都是核心工業的上下游、有些則供應民眾生活機能必須。但政府在規劃城鎮與工業區之初,並未預留這些工廠空間,加上工業區土地炒作價格高昂,追根究柢,政府失控的工業用地政策才是主因。

吳其融舉例,政府規劃了晶圓廠後,晶圓廠雖在工業區內,其上下游小廠卻在外圍農地設立違法工廠。也有惡質的上市上櫃大廠,蓄意將工作外包給違法工廠,逃避自行生產應負的企業責任。

709家預計輔導工廠  至今僅完成一家

而被點名的六家工廠,是否已完成程序?負責未登記工廠輔導的經濟部中部辦公室表示,目前在709家預計輔導的低污染工廠中,通過程序的僅有高雄一家螺絲工廠,面積2.0895公頃。其餘都未完成程序。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科長雲瑞龍解釋,186個特定地區大都為在特定農業區。從特定農業區改到一般農業區,要先經內政部審查,之後在地方政府進行興辦事業計畫審查,最後才到中部辦公室,整個過程是很嚴謹的。

但原本在一般農業區者就不需通過內政部審查,加上9月內政部剛通過一批特定農業區改一般農業區,未來可能有更多家工廠進入程序。潘正正指出,過程極不公開透明,公民團體很難監督。

至於為何瀝青、皮革工廠也可以申請工廠合法化?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技正趙仁堅解釋,由於未登記工廠買了環保設備後,要得到環保文件才可使用,因此經濟部曾於2006年訂下「經濟部協助未登記工廠取得環保許可文件作業程序」。這些已取得環保文件的瀝青、皮革工廠也適用申請輔導合法化規定。不過,此辦法已廢除,2010年之後無法循此取得環保文件。

20161124 農地工廠地球公民

 

豪泰瀝青公司空拍圖。圖片來源:地球公民基金會

=======================================

2017年10月19日 00:57 中國時報 吳敏菁/彰化報導
彰化縣被檢出重金屬汙染土地已累積325公頃,整治經費龐大,去年縣府積極爭取,中央已同意第1、2期共補助5億7000萬元,預計可整治225公頃,但要全數改善,尚有6億元待爭取,汙染代價太高。
縣府去年積極分期分區投入整治,恢復農業使用土地面積達16公頃,預計年底可再完成26公頃。環保局表示,隨汙染程度不同,低、中度採水平、上下翻轉混合和排土與客土法施作方式,及垂直翻土混合稀釋法,預計2018年3月竣工。
但和美鐵山、嘉犁等灌區、東西二圳等區,汙染程度嚴重,排土預估6萬噸汙染土壤得送處理場,還再回填新土,整治完成,預計得排到2021年
長期死寂的土地總算跨出活化的第1步,被列為今年下半年度重大績優業務;另外,汙染求償也創下國內最高的金額,法院已經判定主要在東西三圳的2家汙染場,共求償1億8913萬多元。
環保局指出,2家汙染面積分別是43和3餘多公頃,已經繳回土汙基金分別是8760萬元和325萬元,其餘追繳中。
另外,5家業者聯合汙染小新圳5.8公頃土地,和業者汙染埔心柳仔溝3公頃土地等,都還待進一步估算,汙染農地,政府付出了天價,但業者一旦被揪出,判刑確定,也要付出代價,不能再心存僥倖。

違規工廠合法化-國土規畫/繳納生態補償費及回饋金/農地違規工  

全國農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控制場址計有387.07公頃,而桃園地區則占有137公頃,僅次於彰化縣的230公頃,為全國排名第二高。(甘嘉雯翻攝)
全國農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控制場址計有387.07公頃,而桃園地區則占有137公頃,僅次於彰化縣的230公頃,為全國排名第二高,市議員謝彰文要求環保局應擬定短中長期計畫,分年分段全面實施灌排分離。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調查土壤資料,發現全國約有85%重金屬超標地點從未受到管制,其中排行榜前五大分布縣市分別是桃園市40%、彰化縣11%、屏東縣10%、高雄市 10%、台中市8%。
謝彰文指出,2003年至2016年間,環保署及桃園縣市政府共投入7億4454萬辦理農地土壤重金屬汙染預防和整治,她不客氣的說,績效不顯著,直指環保機關對於農地汙染預防及整治效率怠惰。
環保局表示,桃園市有進行農地土壤汙染控制場址計畫,像是2017年6月調查出滲眉埤上游農地44.5公頃超標,預計10月完成公告,而第四期農地改善計畫面積約60.55公頃計476筆,預計2121年完成整治,屆時列管農地全數回歸農民使用。

-------------------------------
砸7億整治仍排全國農地汙染第二 桃市議員批成效不彰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0-18 19:31聯合報 記者許政榆╱即時報導
全國推動農地汙染整治,桃園市議員謝彰文指出,截至民國105年底止,全國農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控制場址計有387.07公頃,而桃園地區則占有137公頃,排名全國第二,但自民國92年至105年,環保署及桃園縣市政府,共投入7億4454萬元辦理農地汙染預防及整治,成效卻如此不彰,批評環保局效率不佳。
謝彰文指出,根據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調查土壤資料,全國約有85%重金屬超標地點從未受到管制,其中排行榜前五大分布縣市分別是桃園市40%、彰化縣11%、屏東縣10%、高雄市10%、台中市8%,質疑農地汙染場址是否為污染黑洞,要求環保局、農業局應有積極作為。
環保局指出,歷年列管農地面積約326公頃,迄今完成約142公頃農地汙染整治改善並解除列管,目前尚有列管農地184公頃。預計於110年底前完成整治,屆時可讓桃園市的列管農地全數回歸農民使用。
近年,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到第三期(3-1)補助經費,整治範圍包括早期公告農地42公頃,及滲眉埤下游農地約12公頃,預計107年6月可完成54公頃,並解除列管。
環保局說,已於106年底向環保署爭取第三期(3-2)農地污染改善計畫,預定整治處多為航空城內的污染農地,及少部分滲眉埤下游農地及零星公告農地,期望能在108年底前完成整治。
環保局也成立「桃園市工業搭排戶協處專案小組」輔導協助搭排戶改排,並積極推動水體水質總量管制策略,加嚴放流水標準等管制方案,亦成立「農地重金屬汙染防治專案小組」,推動灌溉水質改善、河川水質污染防治。
桃園市環保局成立「農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案小組」,推動農地汙染整治。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成立「農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案小組」,推動農地汙染整治。圖/環保局提供
桃市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第三期(3-2)農地汙染改善計畫,期望能在108年底前完成...
桃市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第三期(3-2)農地汙染改善計畫,期望能在108年底前完成農地汙染整治。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推動農地汙染整治工作。圖/環保局提供
桃園市環保局推動農地汙染整治工作。圖/環保局提供


都發局拆除霧峰一處農地違章工廠。(記者蘇金鳳攝) https://is.gd/17wOuf
2019-10-04 12:16
都發局稱排定今天拆除  https://is.gd/17wOuf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大雅違章工廠大火,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市府都發局都市修護工程科今天上午前往拆除位在霧峰乾溪路一處違建工廠,想展現鐵腕,但外界質疑是作秀,科長謝國基表示,早已要求地主9月底之前要自行拆除,但地主遲不拆除,因此今天前往拆除,而且已在4月要求地主勒令停工,地主還繼續興建,地主違反建築法第93條,將移送地檢署偵辦。
不過,由於都發局是今天突然要拆,並未通知地主及承租戶林姓業者,一位自稱是地主的朋友早上就到現場了解狀況,而林姓業者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要拆,直到有人通知她要移車,才知道要拆,她的硬體設施200多萬都飛了,當初承租時不知是違建,覺得倒楣,但只能面對。
臨時通知台電斷電 未通知地主、承租戶
都發局今天上午至霧峰乾溪路一處興建在農地上的違章工廠進行拆除,由於台電是臨時被通知要對業者斷電,一度還擔心地主不知情會引發爭議而猶豫,都發局強調地主違建,一切依法,台電才肯斷電,都發局在9點45分開始拆除。
該違章工廠為500平方公尺,目前只通電未通水,目前是一位從事生技業者的林姓女業者承租,培育白松露,她表示,並不知道是違建,是在7月承租,一個月租金4萬元,花了200萬裝潢,作為研發及倉庫,如今心血付諸流水,覺得很倒楣,但也只能面對,要趕快把產品移走。
都發局先拆除工廠大門,再拆屋簷,由於承租戶林姓業者表示還有產品及機器在內,都發局便暫時停工,等業者將東西遷走。
該違章工廠是今年3月與隔壁兩間工廠被通報是違建,但都發局今天才來拆除,而且只拆除一間,遭批是作秀。
都發局都市修護工程科長謝國基表示,今年3月就接獲乾溪路29、31及33號是違建的通報,而29號違章工廠尚未興建完成,只有骨架,4月時便要求地主停工,蓋好的工廠則列管。
謝國基表示,6月時,地主提出合法建物的申請,8月遭駁回,因此要求業者9月底前要自行拆除,但地主一直未拆,因此排定今天拆除。
至於為何只拆一戶,謝國基則表示,依規定正在興建中的違建優先拆除,29號還未完成興建,因此優先拆除,其他兩戶已列管要拆除。
根據統計,104年至現在農地上違建通報有5千多件,而一般違建通報拆除8萬7千多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