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芎林鄉客家武術舞獅-芎林金獅團長鄭香浩-芎林鄉的方口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FydZFX


屏東縣客家傳統舞獅面臨失傳危機,縣府自民國95年起積極培訓,今年培訓14團、有200多人參與,9日在內埔鄉舉行2019粄條文化節中演出。(屏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8年11月9日 https://is.gd/D0jvPI
屏東縣政府表示,在傳統舞獅技藝中,客家獅是較為獨特罕見的獅藝之一,獅口呈現方型,上下顎均能活動,走的步伐以七星步為主,加上表演時有財神(大面)與吉祥猴(小面)陪襯演出,增趣不少。(屏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傳真 108年11月9日
屏縣培訓傳承客家舞獅 學校社區動起來
2019年11月9日 下午5:53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9日電)屏東縣的客家傳統舞獅面臨失傳,縣府自民國95年起積極培訓,今年培訓14團,包括學校及社區等單位,共200多人參與,縣府客務處表示,除實體課程傳承,也透過影像紀錄典藏。
14隊舞獅隊在訓練6個月後,今天在內埔鄉登場的粄條文化節中表演,上場展現培訓實力與創新,為首發開演,帶給民眾傳統藝術新視覺。
客家事務處長陳麗萍表示,在傳統舞獅技藝中,客家獅是較為獨特罕見的獅藝之一,獅口成方型,上下顎都能活動,走的步伐以七星步為主,加上表演時有財神(大面)與吉祥猴(小面)陪襯演出,增趣不少。
陳麗萍表示,縣府培訓客家獅除了以實體課程學習傳承,也透過客家獅影像紀錄典藏,並長期置於網路平台分享,除了讓生活影音浸潤其中外,各獅隊也能互相觀摩切磋,增進技藝,同時跨域運用不同領域的藝術元素,讓傳統民俗技藝能永續傳承並與時俱進。
今年度參與客家獅傳習培訓的學校及社區有長興國小、高樹國小、新豐國小、萬巒國小、內埔國小、僑智國小、豐田國小、富田國小、瓦磘國小、內埔國中、高樹國中、新園國中、麟洛新田社區發展協會等。
縣府今天舉行的「粄條文化節」,透過招募屏東地區具有潛力的粄食業者,經專家餐飲技術、店家經營及產品包裝的輔導,藉由粄條節讓多元族群在屏東找到共通點,發揚屏東的粄條文化。16日在台糖縣民公園還有1場系列活動,邀請「型男大主廚」主持人詹姆士與社區媽媽各自炒出家鄉美味。(編輯:謝雅竹)1081109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客家獅是較獨特罕見的獅藝,獅口成方型,上下顎均能活動,走的步伐以七星步為主,加上表演時有財神(大面)與吉祥猴(小面)陪襯演出,增添不少趣味

客家舞獅面臨失傳危機 屏東「一條龍」培訓搶救
By 聯合新聞網, udn.com查看原始檔九月 16日, 2017
A-A+
2017-09-16 19:24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即時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傳承面臨失傳的客家傳統舞獅,辦理培訓計畫邁入第12年,今年已從小學向上延伸至社區,培訓的18隊歷經半年多苦練,今天齊聚內埔國小體育館驗收成果,各隊輪翻上場展現舞獅技藝,共產生8隻優勝隊伍。
今年培訓成果驗收國小組10隊取優勝5名、國中組3隊取優勝1名、成人組5隊取優勝2名,比賽優勝隊伍分別是高樹國小、內埔國小(青隊)、內埔國小(黃隊)、新豐國小、瓦磘國小、高樹國中、長治鄉崙上社區發展協會及新田社區發展協會。
在傳統舞獅技藝中,客家獅是較獨特罕見的獅藝,獅口成方型,上下顎均能活動,走的步伐以七星步為主,加上表演時有財神(大面)與吉祥猴(小面)陪襯演出,增添不少趣味,但隨著時代進步、社會結構變遷,這項傳統民俗技藝已面臨失傳危機。
客家事務處說,縣府振興客家獅,從培訓7支國小獅隊開始,現已增加國中、高中職及大專院校,甚至擴展到社區;即使每年每隊只有2萬元補助訓練費,但仍有許多為保存傳統客家文化的鄉親,願意在拮据經費下,協力努力傳承技藝。
屏東縣培訓的18支客家傳統舞獅隊,今天在內埔國小體育館展現訓練成果。記者潘欣中/翻攝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181559kvn4bbznm97n77f7

籐牌兵-清朝的藤牌兵建立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把鄭成功的「藤牌兵」改為「虎衣藤牌兵」,編入漢八旗軍,命林興珠帶隊開赴中俄前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hTLL9m

舞獅的演進

《獅仔撞走》演唱會 新竹演出募資計畫 | flyingV - https://goo.gl/WYRQFu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

2015-10-14_125153

稻江共安社141週年暨共樂軒謝范將軍開光100週年紀念慶典。2011/07/03於雙蓮國小舉行【白年戲曲,傳承共樂】展演活動。由雙連義勇獅、延平獅、北投逸仙獅共同舞動共樂軒的金獅。這隻獅的特點在於有六隻獅腳,亦即需三人一起舞動,因為當時軒社、獅陣拚場,大家都把代表獅身的「獅被」延長,但共樂軒這面獅被上面是金蔥鋪底,重量較一般為重,若只有前後兩位,中間獅被總會垂落,於是用三人舞動。此其特點。獅陣表演除了舞動金獅,也含括武術拳路與器械、對打的展演,獅館的肇始源於具有地方防衛功能的武館,日治時期雖為治安起見禁止民間公開習武,但保留了廟會獅團陣頭,各街庄仍以這種形式,寓武功於獅陣,維繫地方防衛之功能。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共樂軒獅團

大龍峒金獅團迎中埔客家獅

 1961 年適逢戒嚴時期,台北市對於民間龍獅、軒社等遊藝團體每逢寺廟、迎神賽會、慶典
活動,主管機關在申請上審查上十分嚴格。前警務處長王成章與蔡金塗先生( 城哥) 等有志之士,
為民間遊藝團體健全組織,並聯絡地方性之情誼,切磋民間傳統技藝,先謀福利為宗旨發起成立
台北市民間遊藝協會,來與政府溝通,最後終於得以用慶祝台灣光復節的自強活動的名義來辦理
法主聖君的聖誕繞境活動,每年固定國曆10 月25 日舉辦。

  法主公廟的繞境陣頭,主要是以大同區(含大龍峒、大稻埕)傳統的角頭金獅團、軒社以及
宮廟為主。
  參與團隊有:台北新樂社、台北大頭金來鼓亭、台北大龍峒金獅團、哈仔獅陣、豬屠口大銅
金獅團、台北晉安社、台北玄安宮玄安金獅團、蘆洲新建信北管落地吹、台北城葫蘆堵威武獅、
台北靈安社、台北慈祥北管、台北包公廟、板橋朝聖宮祥薪醒獅團、大龍峒保安宮、德樂軒、台
北大橋頭清心樂社、台北阿成鼓亭、三重武聯堂金龍陣、里族山岳社北管、內湖碧樂社北管、台
北龍木醒獅團、台北其哩岸顯義獅、蘆洲日光車鼓陣、台北聚寶宮神將會、阿成車仔吹、新莊振
義堂什家將、台北共樂軒。

開口獅:  

北部獅則流行於台灣北部,嘴開很大,因其嘴巴係用敢仔(篩子之台語稱呼)所做成,故又稱敢仔獅。現今由於交通發達,台灣地狹,以及師父的南北教藝,已使得閉口獅與開口獅不再有南北之分,而有互相交流現象,故以大多數獅團所稱之「閉口獅」或「開口獅」為名。

獅子的嘴開很大,可以隨意啟閉,其嘴巴用篩子所做成,台灣北部獅屬之。另又有屬於客家之開口獅,因其獅頭用木頭所做成,嘴巴的形狀如四方形之木盒,故又有人稱為「盒仔獅」,或稱為「客仔獅」。

 -------------------------

客家獅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彰化縣溪州鄉成功國小西畔分校學生的祖先,大部分在日治時期從桃、竹、苗等地區的客家人移居來到這裡。因為時空背景的因素,許多早期的客家文化至今幾乎消失殆盡。因此,行政院客委會及彰化縣政府在西畔分校成立「彰化縣客家傳統文化生活學園」,學校為了重拾當地客家庄的往日風華,於民國95年成立舞獅隊,最主要是教導學生武術和客家獅。

  客家獅因為獅頭的嘴很大,而且是可以開閉,所以又稱為開口獅。除了開口獅以外又可稱為盒子獅,因為它的嘴巴打開後,好像一個四四方方的盒子。他們除了獅頭以外,還有獅和尚。獅和尚主要的工作是戲獅與引導獅子的行徑路線,常常是舞獅中的丑角與靈魂人物。

  西畔分校舞獅隊經多年來的訓練及推廣,曾陸續受邀至中部各縣市參與活動演出。並曾榮獲99年全國教育傳承客家開口獅民俗體育錦標賽國小單獅組第二名。

彰化縣圳寮國小-舞動吧!古典與森巴獅 - http://goo.gl/LVCCc9

 

【記者陳文星/溪州報導】
彰化縣溪州鄉有不少客家聚落,成功國小西畔分校5年前開始教學生練習客家「開口獅」及武術,學生表演齊眉棍架式虎虎生風,「獅和尚」戲獅模樣也十分逗趣,連續兩年獲得「全國教育傳承盃客家獅單獅比賽」亞軍。

成功國小學生有八成是客家人,西畔分校有30名學生,將近一半練舞獅,個個身手矯健。分校主任陳建文昨天說,學生練習武術是基本功,鍛鍊強健體格,瘦小學生舞動沉重獅頭也游刃有餘。

小五生葉怡妏擔任敲鑼手,獅陣退場後,就換她表演齊眉棍。她說,一開始與男生對打,因體力不足,常手腳痠麻;跳躍轉身、旋轉甩棍動作也都慢半拍。有次練習時她被敲到頭,痛得幾乎飆淚「但我沒有哭,過消腫後繼續練」。她說:「人小志氣高就是客家精神」。

小五學生田鑫龍說,練習舞獅很好玩,老師指導各種動作並講解客家文化,他才知道「開口獅」是客家傳統獅陣。「開口獅」張開大嘴像是四四方方的盒子,又名「盒子獅」,且都是公獅。客家人在秋收後會練拳強身、舞獅娛樂或酬神,練習舞獅讓他學到許多傳統習俗,獲益良多。

成功國小校長邱顯場說,成功國小在溪州推動舞獅將近20年,以廣東獅為主,西畔分校為客家獅;圳寮國小則為台灣南獅。已形成舞獅風氣,對文化傳承有很大幫助。


【2011-06-02/聯合報/B2版/彰投綜合新聞】

------------------

客家獅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華夏經緯網 2015-03-04 10:05:12

台灣“獅頭旺”落戶福建漳州古城

台灣“獅父”洪文定帶官將首迎接其他“獅父”。 高淑萍 攝

懸挂在台灣獅頭旺文化館裏的“客家獅”。 高淑萍 攝

官將首祭拜儀式頗具特色。 高淑萍 攝
  中新網漳州3月3日電 “帶著獅頭旺落戶漳州,就像回家一樣。”3日,台灣獅頭旺文化館在漳州府埕特色文化街正式開張,這是落戶福建漳州古城的首個台灣傳統文化傳承項目。

  上午8時許,客家獅、廣東獅等各路“獅父”便早早等候在漳州府埕特色文化街的空地上。官將首(民間流傳的護法神形象)祭拜“地基祖”表演結束後,獅頭旺文化館館長、台灣“獅父”洪文定便帶著三位“官將首”與前來祝賀的各路“獅父”會師。隨後,各式的獅頭雲集文化館,以此祝賀開張。

  “閩南地區的獅頭與台灣的在造型上十分相近,就連表演過程中的舞法和套路也相同。”洪文定表示,“獅頭旺”正是源自閩南地區,無論是獅頭造型,還是獅藝、獅陣,兩岸都基於同樣的源頭。

  記者走進文化館看到,館內正中擺放著洪文定父親親手製作的鎮店大獅頭。墻壁兩側展示著客家閉口獅、開口獅、廣東獅等各路獅頭。其中,不乏經過改造的獅頭,有的獅頭上有鏡子,有的獅頭周圍刻有八仙神器、七星祥雲……洪文定說,八仙神器代表和諧,七星祥雲則代表著吉祥如意。

  為了更符合時代潮流,洪文定在繼承傳統獅藝精髓的同時,大刀闊斧對“獅頭旺”進行改造:減輕重量、拔掉獅牙雙刀等。同時,洪文定還吸收各地優秀的設計融入到“獅頭旺”中。

  “海峽兩岸攜手傳承獅藝文化,我們都將獅藝文化看作是凝聚過去生活的集體記憶,也是觸發未來文化發展的新動力。”洪文定說。

------------------

近年在政府及地方的推動下,家相關活動越來越多,在活動現場,總不難發現具有吉祥象徵、同時負責帶動氣氛的客家開口獅。傳統上,舉凡慶典、祝壽、開張等場合,都少不了開口獅,對於客家人的生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開口獅最大的特點當然就是嘴巴可以開合,也是唯一可以進入廟宇的獅子,隨著先民從中國帶入,開口獅散布在全台各地,也各自衍生出不同的特色。由全國各地來的藝陣,走在充滿濃濃懷舊風的西螺老街,熱鬧的氣氛一路從街頭巷尾蔓延整個鄉鎮。

長長的隊伍中,客家開口獅大嘴一開一合的,相當威武神氣。

每來到一間廟,陣頭內的領隊,都會先燒金請獅、並且向廟參拜。

[崙背港尾社區武野館
教練 廖仙員]
一般獅子是獅神,獅神就是說,廟是主神,跟主神行個禮,獅陣在廟會做熱鬧的時候,獅神就會向廟參拜,就會燒金就是說,跟我們的主神參拜,再來就是請獅神,向廟來參禮。兩邊有石獅,就參禮,一般就是說獅對獅,再來就是龍柱,跟龍柱參禮,起來再跟天公爐參禮。

不過,別看這些動作好像很普通,因為只有客家開口獅可以進到廟裡,別的像是,台灣獅、廣東獅等等可不行。

[崙背港尾社區武野館
教練 廖仙員]
開口獅可以進廟,就是說以前就是皇太后,生病了,就做夢夢到一個金獅,金獅來跟她探病,就好了,皇帝就下令,要找一個金獅,但是中國以前就沒有獅子,所以就用人來,一個木匠就刻一個金獅來,就是說,皇太后一看就說,這個就是,晚上來跟她探病之後,病就好了,好了之後,皇帝才會說冊封金獅可以入廟門。

[貓兒干文史協會
理事長 廖坤猛]
開口獅為什麼會被定位為客家開口獅,因為舞獅的都是客家人,比如說四縣的,南部的六堆客也是有開口獅,我們中部的詔安客也是開口獅啊,所以開口獅就變客家的一個象徵

客家獅又稱開口獅、布家獅、盒仔獅等等,又因為獅頭酷似豬頭,所以也有人叫豬鼻獅,然而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那可以開合自如的大嘴巴了。

[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
理事長 張健銨]
這一個王字,這是綠底色,這一個八卦,客家獅開口的,開口,橫嘴的,以前客家人就是逃難、落後啊,就是拿個獅頭去賣藝這樣,嘴大吃四方啊,最後改為,以前是半圓的,嘴大吃四方,就改為方形的這樣。

[貓兒干文史協會
理事長 廖坤猛]
像台灣獅,舞的時候是左右搖動,我們開口獅是上下,上、下閉合,因為是開口獅嘛,獅子大開口,嘴巴一開,金銀財寶就進來。

開口獅是民間一項重要的技藝文化,舉凡節慶、開張、祝壽等都少不了它,客家人更以舞獅鍛練體魄,培養團結精神,也有強身保衛家園的重要意義。

[貓兒干文史協會
理事長 廖坤猛]
我們的獅陣,武術都是從唐山過來的,從福建詔安過來的,當初過來當然,有的人會武術,有的人不會,後來因為有流民的問題,土匪的問題,所以有地方的團練,所以又回去中國,請中國的老師父過來教拳頭,就開始發展出開口獅的獅陣。

因此學舞獅得先有武術底子,有人練布家拳、布雞拳,或是太祖拳、流民拳等,但赤手空拳外,生活中垂手可得的任何工具,都可以是武器。

[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
理事長 張健銨]
我們農家人像這個除草、砍樹,這個一拿來,就可以做兵器,像這個耙,以前的人這樣拌穀的,這樣拌穀的,改來改去就改這樣。這個是以前農人曬穀的時候,那個穀撩啊撩的,現在改良就變成這樣,傳下來就改成這樣,以前比較多叉,叉太多不行啊,叉太多,叉子太多不方便,就改成三叉。

然而就跟大多數的傳統文化一樣,開口獅當然也沒逃過時代洪流的衝擊而漸漸沒落,但慶幸的是,近幾年客家文化意識的提高、及鄉親危機感出現後,慢慢的,在下一代的身上,又開始看見傳承的希望。

[中華布家開口獅藝陣協會 成員]
我是歐建德,我今年七歲。我叫歐軒佑,我今年八歲。我是丁微,我今年十二歲。我叫黃萱如,今年十五歲。

時而搔癢、時而理毛,舉凡行禮、翻滾、或是打瞌睡等動作,全難不倒他們,這群國小到高中的孩子,每天晚上都聚在一起練習,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已經意識到傳承的擔子漸漸加在他們身上,但小一些的孩子,只是單純的喜愛、享受舞獅的樂趣。

<你在幹嘛,幫他咬跳蚤,我也來,(這個是什麼),玩遊戲,幫忙咬跳蚤,在玩遊戲,(還有什麼),咬尾巴,好癢喔。>

講到舞獅,這群孩子想把他們知道的,一股腦兒全告訴你。

<這個有綁鐵絲,這眼睛,這眉毛,這樣就可以動了,就這樣子上下上下這樣子,這樣上下動它就會動了。(就拉中間那根木頭),對 這根,(那嘴巴要開的時候要怎麼開),這樣子,這樣子啊,握這下面這樣,把這個打開這樣。(那你們會咬東西嗎),會啊,(怎麼咬),就咬的時候假如這個是東西,如果你要咬旗子的話,可以用手這樣輕輕這樣把它拿起來,就是讓別人看不到我們手伸出去,再用嘴巴夾起來。>

或許就是這樣單純的喜歡,更能讓孩子沒有壓力的接受傳統文化。客家獅從中國傳到台灣,經歷不同時代的洗禮,儘管有起有落,但對客家人來說,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藉著官方和民間的復興,希望能解決斷層的危機,讓客家開口獅繼續昂首闊步。

採訪/撰稿 林秋伶
攝影/剪輯 徐偉文

----------------

【連怡華/雲林報導】俗話說:「西螺拳頭窠,汐止符仔路」,說起台灣的少林武術,相傳發源地就在雲林西螺。約清朝道光年間,當時的西螺人,為了抵抗盜匪,群起學武,在濁水溪和虎尾溪間一帶,有所謂西螺七崁。七崁裡的族人,個個武功高強,當時就盛傳,習武之人來到西螺,過得了濁水溪,也過不了虎尾溪,就是形容西螺七崁的武術傳奇。年輕的大學生們跟著師父程世寶紮起馬步、揮出拳頭,他們正在練的是布雞拳的基本拳法。程世寶說:「『拳母』就是每天都要練的,有人說拳母就是三戰拳,三戰拳就是在練精、氣、神。」

金鷹拳是從清朝道光年間流傳下來的,為七崁的武術拳路,同樣是西螺人的程世寶,再親自示範一套拳法,說當時的七崁武術堪稱全台第一。程世寶說:「過得了濁水溪,就過不了虎尾溪,過得了虎尾溪,也過不了濁水溪,因為濁水溪和虎尾溪的流域,就是過去的西螺七崁,裡頭武術人才濟濟,所以才說,功夫練得再好,進來(西螺七崁)大部分也無法打贏。」

當年的七崁族人為了抵抗盜匪,平常務農,有空就練拳,程世寶拿出鐵槌,說祖先的武術千變萬化,程世寶說:「像鐵槌或鎌刀,那些都是兵器,所以手拿得到的都是兵器。」不過日據時代,日本人嚴禁台灣人練武,七崁武術發展了60年,漸漸式微,程師父細心地教著這批大學生,一個一個嬌正動作,這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心願,要將西螺七崁的武術傳奇流傳下去。

「獅子大開口」來形容客家獅一點都不為過,掌獅頭的學生右手緊握沉甸甸的獅頭柄,左手操弄獅下巴,斗大的獅眼,加上隨著鼓聲節奏時開時闔的大嘴巴,學生把客家獅威武又調皮的神態,詮釋得活靈活現。 因為詔安客家人多,崙背鄉節慶的舞獅,用的是木頭製成的開口獅,嘴巴形狀就像四方形的木盒。這是客家族群特有的獅頭,又稱「盒仔獅」或「客仔獅」。“開口獅”(開嘴獅)又名“客家獅”或“盒子獅”, 許多資料將台灣舞獅種類大略分為南部流行“閉口獅”與北部流行“開口獅,而協會成員一致認為“開口獅”是客家族群的特色,目前知道的全台沒幾個地方被保存,小有名氣的是苗栗大湖鄉“水東流客家獅”,還有宜蘭頭城、台北三芝、新竹芎林、嘉義中埔等地曾見,當然還有以崙背港尾社區為主要密集地的開口獅團。

雲林縣崙背鄉金獅館館主戴嘉禧先生提到,“開口獅”的主要特色即在其獅嘴能自由開闔,在表演過程中咬水果或紅包,在港尾地區,作為鎮庄之寶的“開口獅”,可是唯一能進入廟宇中探神表演的舞獅呢!幾年前港尾社區開始進行社區營造時,也將“開口獅”作為社區的特色之一來介紹,並參與學校運動會開幕表演,“開口獅”是由港尾廖金生師傅所傳授,以布雞拳為底來舞動的金獅連陣開嘴獅,作為迎神廟會、祭神慶典的表演。而“開口獅”欲作為“詔安客家”的新元素,必須能展現它在文化象徵意義上的“有效性”,協會初次與西螺咚咚舞蹈社合作,配合東興國小校舍落成典禮中讓小朋友舞動演出,協會的構想是簡化原本傳統“開口獅”布雞拳的複雜拳法,並結合輕鬆活潑的造型與故事性舞蹈來展現,採用較為輕質的木材作為獅頭的骨架,讓小朋友也能不費力地舞動。該次的演出十分受到大小朋友的喜愛,有幾所托兒所的老師也都表示有興趣,造型的小巧可愛化、材質的減重、舞動方式的易學習與多樣活潑的可能展演方式,皆是能吸引學校與幼稚園師生的重要因素。

崙背鄉公所廖坤蒙先生表示,他觀察到近幾年鄉村人口不斷的外移,留在故鄉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還要少。廖坤蒙長期研究客家技藝,他認為若要長久的傳承「布雞拳」與「開口獅」,這兩項傳統詔安客家技藝,就必須要有吸引年輕一輩想學的動力。因此,目前在雲林縣東興國小裡有一個武術隊,平常用來訓練小朋友對於這兩項傳統技藝的熟悉度,東興國小武術隊小朋友廖振漢一副滿足快樂的表情說,學習武術不僅僅讓自己身體健康,還可以了解自己故鄉的傳統技藝;讓他學習起來非常地快樂並有趣。

最後雲林縣崙背鄉金獅館館主戴嘉禧先生希望,政府機關能夠更重視詔安這個少數族群的民俗藝技,未來能夠規劃一個好的民俗技藝館讓遠道而來的人們,近距離的學習並觀賞這項屬於客家傳統技藝並且在將來可以朝著國際舞台的目標前進,發揚客家武術文化精神。

---------------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
2013.04.25 1:00AM
地區: 臺灣 台北市 北投區
分類: 文化古蹟 教育學習
標籤: 獅頭 獅頭旺 夏令營 獅頭旺表演劇團 閩南獅 客家獅 廣東獅 北投 洪明珠

 

北投過去有「獅岫」之稱
也是弄獅藝術的集中地
而「臺灣獅」手工細緻外型華麗厚實
最能表現傳統工藝之美

(洪明珠講述:客家獅/台灣獅/廣東獅 之別)

獅頭旺表演劇團成立於1995年
獅藝表演包括 鼓陣
舞龍
舞獅
武術
三太子
打破只有「囡子」
在學民俗技藝的思維
期望透過協會的運作
讓藝陣不只是單純的廟會活動
而是邁向表演藝術的境界

協會去年舉辦舞獅夏令營
近期也在北投公民會館
舉辦彩繪獅頭的親子活動
希望能將台灣傳統藝術
獅藝特色 向下扎根

公民記者/劉立婷 北投報導

獅頭旺民俗技藝發展協會網址:
http://www.taiwanlionassociation.com/

-----------------------------------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家庄-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網站 - http://goo.gl/ZdnQQN

名稱 劉文珍客家獅
類別 傳統藝術
種類 傳統表演藝術 民間遊藝(藝陣)
客語拼音 四縣:liuˇvunˇziinˊhagˋgaˊsiiˊ 
拼音編緝委員 龔萬灶 
所在地 桃園市 龍潭區 凌雲村
所屬族群 四縣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 劉文珍老師口述:傳說客家是宋朝人民躲避元兵逃至關南後發展出來的一種舞獅,用三七鼓樂章,保留中州古調風格。和其他獅種最大不同之處,是客家獅外觀樸拙,方嘴有齒為開口獅,獅嘴可自由控制開口咬水果、接紅包,可在草蓆上咬起錢幣,因為獅頭酷似豬頭所以也叫豬獅,也有人稱為豬鼻獅,又因獅頭方正可開口故又稱盒仔獅。客家獅起源於少林武術原名開口布獅,後又因賣藝又稱為江湖獅。
客家獅隨著客籍移民來台,最早也應該是清代的康熙年間之後。客家人農忙秋收之後師父便會召集庄內青壯練習客家獅陣以慶豐收,於農曆年時初一開始一庄過一庄、一戶過一戶去拜年,到了年十五才回到原村莊,以此種方式增添過年的氣氛。
劉文珍民國38年生,在16至20歲間開始接觸學習客家舞獅,因當時每年秋收農忙告一段落後,武館師傅便會召集一些年輕壯丁學習武術及客家傳統舞獅,劉先生師承於人稱阿炎師的范秀炎老師,范老師日大正3年生(1914),當時在龍潭街上開設秀炎武術館招收眾多弟子劉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劉先生在22歲由軍中退役後又向廣東師傅伍艦洲先生學習廣東獅,也於25歲時正式拜師學藝至今。劉先生學成出師後便於民國63年自行開設武術館至今已逾33年所收徒弟達千餘人可謂為桃李滿天下。更率領客家獅團遠赴俄羅斯、港、澳、菲、泰、馬來西亞及中國廣東等國表演比賽榮獲多項殊榮。 
技法流派 客家獅頭的製作:
一、 塑模:首先以四方形木箱使用帶有黏性的黃土加水踩踏,使黃土有黏性後將土填入木箱加入稻草讓土壤產生拉力。
二、 刻模:土模乾燥後先畫出眼睛、鼻子、臉頰、嘴巴。接著以小型鐮刀由上而下逐步刻出獅子的造型。
三、 裱褙:用紙或布,總共要裱上七層才能達到一定的厚度。
四、 木作:上下顎獅頭握把,首先在獅頭的下部先以木板裁量最後組合而成。
五、 彩繪:彩繪的圖案有:葫蘆、靈扇、八卦、太極、七星、王字。
六、 裝飾:眉毛、耳朵、獅鬚、獅被、獅尾、獅被顏色最早是用五色布白、紅、清、黑、黃,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五色、五氣、五方位。
獅鼓法:咚為打鼓心、得為鼓邊、切為鑼聲
一、 擂鼓: 咚咚咚咚,咚隆咚咚,咚咚咚咚,咚隆咚咚,咚咚咚咚,咚隆咚咚。
二、 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隆,咚咚七,咚咚七,咚咚七,咚咚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三、 咬腳:左、右、中三次,咚咚七,咚咚七,咚咚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
四、 睡獅: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七,左右各三次。
五、 咬草蓆: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七。
六、 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咚七,咚咚咚,咚咚七。
客家獅藝訓練武場:
一、 請獅:左請師公,右請師傅,中請眾家師兄弟。
二、 繞場:請觀眾讓開,以免影響表演或不小心傷及 觀眾。
三、起師:左右擺動,腳踏七星步‧獅頭獅尾,大面小面套上,走四門。
四、捉蟲:先捉左腳,後捉右腳,再捉獅尾,再捉獅尾雙腳。
五、咬青:大面左手拿青,右手拿扇子,並以扇子輕拍青仔,引誘獅前來咬青,當獅咬青時大面右腳向獅頭踢去,獅子立即向後閃躲,大面向後轉將青藏在腋下,伸出空的左手向獅子比劃,大面再將青拿給獅子看,告訴青仔沒被吃掉(重複四次)。
六、洗身:大面、小面,雙手做潑水動作。
七、睡覺:獅子洗澡之後、大,小面哄獅子睡覺,獅子睡著後大面,小面捉迷藏。
八、收草蓆:完後小面紅桃嬉獅,後三拜答謝繞場,敬禮結束。
客家獅大面由來
一、 大面:在客家話中指的是大臉,大面在戲中扮演著引獅郎,也有叫回回、胡口、獅鬼、獅婆,又稱為弄獅。
二、 大面:是由華光先師派出平日養獅子的紫微星化身為獅和尚,大面左手拿著青,右手拿著扇,大臉、大耳、大眼以及一張大嘴,部分獅團認為大面為財神的化身。
三、 小面由來
小面也有不少的傳說,古代時某帝王統治天下,但天下不太平,帝王之母因此而生病,在一次的機緣中巧遇一隻金獅,之後竟然痊癒,為了感念金獅就請齊天大聖孫悟空,引金獅出動到凡間遊玩,因此民間才會模仿金獅候聖等模樣,在迎神賽會上舞金獅驅邪。 
普查人員 藍智慧(龍潭) 
審查委員 邱彥貴 
來源 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庄文化資產普查資料庫

------------------------------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王功廣東獅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醒獅團、龍獅團的專業表演團體、專業舞龍舞獅-醒獅團 - http://goo.gl/rQf4W6

王功兩廣龍獅戰鼓團 龍珠傳奇收入捐公益
2013-12-31 18:33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成立20年的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即將在元月4日在員林演藝廳舉行「龍珠傳奇」演出,門票收入將全額捐助二林喜樂保育院、彰化縣家扶中心;該團執行總監巫松軒31日表示,傳統民俗技藝舞龍、舞獅躍上舞台,在技術上力求創新,要給民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該團執行總監巫松軒指出,該團有別於傳統舞龍舞獅的廟會陣頭,除有夜光龍,及南、北、台灣獅外,還結合武術、舞蹈、戰鼓及舞台劇,希望將廟會文化提升為舞台藝術,這樣多元性的演出內容是全新的嚐試,期待鄉親一起來看演出、做公益!

巫松軒表示,龍珠傳奇是一齣融合傳統武術、龍獅文化、鼓樂藝術以及民俗舞蹈之風格獨特舞台劇。龍珠是龍的精神象徵,本劇藉由龍珠隱喻人們內心的一盞燈,期望身為龍的傳人的我們能不斷的自我提昇、精進自己並超越自己,讓心中的那盞明燈發光發熱,更希望能藉由此劇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傳統民俗文化技藝。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的前身為振興館金獅陣,隨著時代快速的變遷下,為傳承龍獅技藝的延續,因而在總館主巫瑞意及師兄弟的同意,把固有臺灣獅保留並增設廣東獅,除了為本館增添新的生命力外,更開闊了不一樣的風貌呈現給大家。

---------------

〔記者楊宜敏╱宜蘭報導〕「哇!好可愛喔!」見過吳守仁舞獅的人,都會不禁發出這樣的讚嘆,因為吳守仁是一個剛滿四歲的小孩,舞起縮小版的獅頭時,獅尾還太長,必須撩起一大段紮在褲頭上,以免踩到「自己」的尾巴。

  家住宜蘭縣礁溪鄉的吳小弟弟,父親吳國華是礁溪協天廟神將會的成員,由於看見神將會裡朋友林嘉慶另組的武聖醒獅團練習,似乎很有意思,因此他向林嘉慶毛遂自薦,想要加入醒獅團,林嘉慶跟他開了個玩笑,表明如果吳國華讓他四歲的兒子吳守仁加入,才准他入團。

  去年十月間,礁溪協天廟舉辦慶祝建廟二百周年系列活動前,吳國華開始帶著兒子到團裡練習,孰料吳小弟弟看見獅頭後,吵著也要練習,正好團內有一個適合五、六歲小朋友舞弄的小獅頭,所以就讓他跟著玩。

  讓大家比較驚訝的是,吳小弟弟可不是抱著「玩玩」的態度,舞獅舞得有聲有色,雖然無法準確做出動作,但光是搖擺獅頭的可愛模樣就很有賣點,尤其在作拜廟的動作時,更讓許多香客駐足圍觀。

  日前礁溪舉辦溫泉節活動,他參加溫泉嘉年華踩街遊行活動,第二次在公開場合表演,長達三個小時的行程,從未坐車休息,由於他的表演非常討喜,讓原本在廟會活動相當吃香的師兄舞獅表演相形失色,失去掌聲的師兄們有些吃味,開玩笑要「包袱仔款款回家了」,讓他一個人演出。

  吳國華說,他們夫妻兩人都在上班,守仁交給親戚帶,以前守仁都會在他下班後,要求要到鄉內兩家大超市去逛逛,百逛不厭,開始練舞獅後,即使他加班到九點,也會要求「爸爸!我們去練弄獅!」過去最愛的「超市」,吸引力不再。

  舞獅的人都知道,不能隨便跨過獅頭,以免對獅頭不敬,武聖醒獅團團長林嘉慶說,有一次輪到師兄們練習,吳小弟弟大概覺得無聊,就站在一個紅獅頭前方,以腳狀似踢獅頭般,喃喃自語,彷彿在跟獅頭玩,由於他沒有真的踢到獅頭,所以也未加制止,不過第二天卻發現吳守仁遠遠地躲著那個獅頭,不像以往,即使再重的獅頭都想舉起來舞弄。

  當師兄們覺得有異問起時,吳守仁才說,原來前晚他作了一個惡夢,夢見那頭紅獅子大口一張,把他給咬了;眾人聽了不禁發笑。幸好這次事件並未減損他對舞獅的喜愛,幾天之後,他就把惡夢的事忘得一乾二淨,恢復練習。

  武聖醒獅團的獅子屬於廣東獅,顏色鮮豔美麗的獅頭與平面的台灣獅有很大的不同,林嘉慶曾嘗試拿台灣獅給守仁舞弄,他似乎興趣缺缺。此外,廣東獅都會用到梅花樁,即使一、二十歲的年輕人也會對梅花樁的高度望而卻步,有人甚至摔過後就不敢再踩上,有一次他卻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嘗試了一次。

  以吳小弟弟的年齡來說,踩上梅花樁第一階還不吃力,但第二階就嫌危險,他卻悄悄地爬上第二階,果不其然,當場就摔了下來,一般的小孩多半會立刻嚎啕大哭,他卻是四下張望,發現沒人注意他跌倒的窘況,拍拍屁股,就假裝無事般走開,這段意外被林嘉慶瞄到,覺得不可思議,也更肯定小小年紀的他頗有膽識,是個不可多得練舞獅的料。

  如果您問吳守仁喜歡舞獅嗎?他會毫不猶豫地點頭說「喜歡」,由於有吳國華的支持,林嘉慶決定好好栽培吳守仁。由於目前的小獅頭對吳守仁來說還是太重,為避免影響到他的骨骼發展,所以還沒讓他作高舉獅頭舞弄的動作,醒獅團也已另外再訂購一個輕一點的獅頭,此外也訂購一組三個的小鼓與鼓槌,讓他也練習打鼓。

---------------

2013年12月31日13:31 
 
 

【孫英哲/彰化報導】成立已二十年的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將舉辦另類團慶,該團決定本周六(1月4日)在員林演藝廳義演結合舞龍、舞獅、武術、舞蹈、戰鼓及舞台劇的「龍珠傳奇」,並將所有門票收入捐給喜樂保育院及彰化家扶中心,把團慶的喜悅化作公益分享。
 
該團執行總監巫松軒指出,該團有別於傳統舞龍舞獅的廟會陣頭,除有夜光龍,及南、北、台灣獅外,還結合武術、舞蹈、戰鼓及舞台劇,希望將廟會文化提升為舞台藝術,這樣多元性的演出內容是全新的嚐試,期待鄉親一起來看演出、做公益!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蘋果跑跳碰》粉絲團】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將在周六於員林演藝廳義演。孫英哲攝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將在周六於員林演藝廳義演。孫英哲攝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將在周六於員林演藝廳義演。孫英哲攝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王功兩廣國術龍獅戰鼓團將在周六於員林演藝廳義演。孫英哲攝

-----------

祥獅獻瑞 | 蘋果日報 - http://goo.gl/4Cr9tj

祥獅獻瑞
武館掌門收獅頭 教舞獅傳承技藝
2012年01月30日 更多專欄文章

吳登興教舞獅、做獅頭,致力將這項民俗藝術在校園紮根。他指導的嘉義柳溝國小龍鳳獅隊,去年奪下全國教育薪傳盃舞獅競賽多項第1名。
興趣與工作結合,是極少數人的幸運,更何況,這還是門消失中的傳統技藝!31歲的吳登興,是舞獅教練,也是獅頭工藝師,只因父親是武館掌門,讓童年與獅共舞的他,將傳承獅陣立為職志。
他接下父業,兩代製作獅頭逾70年、製作數量上千,更運用西方點畫法,為傳統暈染畫法再添變化,作品典藏文建會。
至於老獅頭,他修復、收藏、教學,讓舞獅不只是看熱鬧的民俗雜技,也能紮根校園,變做躍上國際舞台的藝術表演,點燃星火,讓威猛獅王再度躍動。採訪╱郭美懿 攝影╱莊宗達

「念高中時就覺得要有第1、第2、第3…專長,結果我的專長都是夕陽行業。」31歲的吳登興如此自嘲。
他是舞獅教練、獅頭製作師傅,也是花燈工藝師,還有個武館掌門人的頭銜。學得雜、做得廣,卻能將每一門都做出專業,不但是體委會認證的國家級舞獅裁判、指導學校遍及全台,獅頭作品更獲文建會青睞,納入文化資產典藏,將夕陽產業作得轟轟烈烈。
箇中動力,有他從小耳濡目染的興趣、繼承父業的責任,或許還有一點虛榮和使命。「我從小就誤入歧途,對這個有興趣。小時候做出獅頭讓人讚美,是一個虛榮心,長大後繼續做,是因為很多人想要特殊的獅頭,假如我不做,他去哪裡找?」

武館沒落 獅頭散佚
他父親吳炎林繼承北港百年武館「德義堂」,是出了名的「館先生」,「就像北管說的『八張交椅坐透透』,舞獅、敲鼓、做獅頭,什麼都會。」只不過在他出生前,曾經極盛的武館文化已式微,爸爸不願他接衣缽,反倒是師伯帶著年僅4歲的他到處拜師,後來才說動父親傳藝。
這窘境如同獅陣技藝,「因為沒人傳承,往往只剩下一個獅頭。」甚至因民間習俗,常在廟會祭祀後將獅頭火化,或隨武館、師傅過世而燒掉,留存數量愈來愈少。
幸好在他父親這一代,便開始修復與收藏,也常用自己的作品交換獅頭,到了他手上,更是愈換愈多。蒐羅範圍涵蓋台灣、客家、廣東與北京獅,舉凡年代早、造型奇、材質稀有,全納入收藏;最老收進有80多年歷史的紙糊囝仔獅,最奇是將武館流落在外半世紀的鎮館銅獅找回來。
「收藏是隨緣,獅頭願跟我就會來,跟我是比較有伴啦!」吳登興笑說。也因鑽研得深,「只要看到獅頭,多少就知道它的手法、舞法、使用方式。」好比客家獅配合中州古調,有嬉皮風,就像演一齣小戲,稍微帶有劇情,「詮釋的是憨憨的美」,老獅頭在他口中彷彿有了血肉,鮮活舞動。

推廣舞獅 校園紮根
而傾注在4歲即學起的舞獅上,熱情更是燒燙,「以前舞獅與宗教結合,現在往學校教,也要精緻化。」過去教學方式僵硬嚴肅,他則把蹲馬步、打拳等基本動作拆細、拆成遊戲,「遊戲玩完了,小朋友也學會了。」自豪「以前10個學生留住8個很了不起,現在10個變成12、14個。」只因旁人看了都覺有趣,搶著擠進來,讓他南北奔波,指導學校約有20所。

創新教學 7天上手
也有企業員工為尾牙表演來學,或機關單位挑戰競賽,逼著他研究出一套速成課,能在7天內練到上手。延續而來的獅頭訂單,有為表演、教學、典藏,還曾賣到國外,讓華僑舞龍舞獅,解鄉愁。
為此他從獅頭製作,跨足龍頭、花燈設計與教學,畢竟傳統行業淡旺季明顯,「要用各種工作來沖淡季。」沒想到花燈做得出色,連續9年獲得台北龍山寺青睞,今年的雲林燈會主燈、宜蘭傳藝中心祈福燈,也是他的作品。
或許把傳統做到專精,曾被質疑的年輕不是問題,看似落寞的產業也可能再起。一如歸類為民間雜藝的舞獅,極有機會列入亞運、東亞運的正式比賽項目,而他苦心維護的獅陣星火,便能趁勢再起,舞動生風。

群獅鬥豔


貔貅
特色:貔貅是《山海經》中黃帝大戰蚩尤的神獸,屬於廣東獅的一種,內裡為竹編,造型特殊。


紅面獅
特色:流行於台南、高雄一帶,在宋江陣中使用。台灣武館常以宋太祖趙匡胤為祖師爺,所以又稱太祖獅。


北京獅
特色:以北京獅子狗為原型,近海牙齦外露、較嚴肅,內陸較可愛,此為近海地區的北京獅,較少見。


廣東獅
特色:電影《黃飛鴻》裡出現,顏色以白、紅、黑為主,代表《三國》的劉、關、張。分為佛山、鶴山與佛鶴裝3派。

經典收藏


獨角雞籠獅
年代:民國70年製
類別╱材質:雞籠獅、白鐵不銹鋼製
特色:吳登興父親吳炎林的作品,民國40年代開始流行用白鐵製做獅頭,一度流行,後來被輕便的玻璃纖維取代。


仔獅
年代:民國40~50年代
類別╱材質:仔獅、糊金紙
特色:日治晚期因物資缺乏,常用金紙或水泥包紙來做獅頭。平放時眼睛向上,只能在臉前舞動,與雞籠獅舞法大不相同。


振興社火焰獅
類別╱材質:畚箕獅
特色:一般獅頭會畫「王」字、八卦,唯獨西螺七坎的振興社阿善師,獅頭畫的是火,稱為火焰獅。這顆獅頭是老師傅製作相贈,尺寸比一般台灣獅大。


儺戲獅頭
年代:介於明清
類別╱材質:木製、外覆獸皮
特色:儺戲是舊時迎神賽會用來驅逐疫鬼的樂舞,與舞獅起源相近。


囝仔獅
年代:日治昭和時期,約有80多年歷史
類別╱材質:仔獅、紙糊
特色:屬北部開口獅,嘴巴可活動。通常只有館主和獅頭製作師才願作小獅頭給兒女,留存數量少,購得時已無鬍鬚,吳登興以早期使用的林投絲補上。


紅銅獅
年代:日治昭和時期,約有80年歷史
類別╱材質:雞籠獅、紅銅製
特色:紅銅已氧化為綠色,鬍鬚為林投絲,眼睛裝上手電筒。原是德義堂鎮館之寶,流落在外40~50年,近幾年才被吳登興購回,全台僅存個位數。

解讀台灣獅
舞獅源自魏晉南北朝,隨明清移民而來到台灣,而且逐漸從民俗雜藝變與武術結合。吳登興說,台灣有所謂「殺獅陣」,就是反清師,所以獅頭常做青面獠牙,詮釋清兵吃人不吐骨頭,也有一說是因中國以農立國、可避邪,才做青色。
早期獅頭製作都是就地取材,有雞籠獅、仔獅或畚箕獅之別,再以濁水溪為界,北部多為耳朵固定的開口獅,南部多為耳朵可動的閉口獅。至於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宛如演出一幕敲鑼打鼓的默劇。

鑑賞獅頭


類型
依取材有雞籠、仔、畚箕3種,最易辨識的方法是將獅頭平放,往前看的是雞籠獅(如圖)、往上看的仔獅,畚箕獅則是朝45度角。


材質
獅頭最早為木刻,清至日治時期變為紙糊,因不耐久改成紅銅製,北部則多貼金箔。光復前後鋁因延展性好、價便宜成為主流,但缺點是一撞就凹,在民國40年代逐漸被不銹鋼取代,70年代後期則出現玻璃纖維,更輕、更好作。


吳登興小檔案
年齡:1981年出生,31歲
學歷:北港農工電工科畢業
經歷:
☆4歲,開始練舞獅
☆18歲,正式對外授課,並投入花燈製作
☆22歲,取得國家級舞獅裁判證照
☆23歲,獲萬華龍山寺青睞,委製元宵花燈迄今
☆27歲,獅頭作品獲文建會典藏
獅頭收藏紀錄
數量:60~70件(不含自己製作的)
主要來源:武館交換、贈與,少部分購自古董藝品店
常態展示: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42號(振興戲院)
聯絡電話:0918-818-109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

退休校長熱心公益 罹癌不中斷

2015-08-17

〔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曾經擔任過彰化縣多所國小校長的張早,退休後驗出子宮內膜癌,但她努力戰勝病魔,並持續獻身教育,馬不停蹄為偏鄉孩子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她的付出獲得教育部肯定,榮獲今年「教育奉獻獎」。

  • 張早在校長退休後,仍持續奉獻教育,即使罹癌也不中斷。(記者顏宏駿攝)

    張早在校長退休後,仍持續奉獻教育,即使罹癌也不中斷。(記者顏宏駿攝)

「退休」代表了什麼?對張早來說,恐怕是五味雜陳。五年前她從社頭鄉朝興國小退休,便攬下全運會四千隻創意獅齊聚八卦山「弄獅」任務,創下最多人舞獅的金氏世界紀錄,但任務一結束她就累攤了,病魔也悄悄上身,被檢驗出子宮內膜癌,經過多次的手術和化療,癌細胞被暫時控制住。

即使有病在身,張早仍關心教育事業。她是佛光山員林講堂的教育終身志工,每個禮拜都和同修志工開著書車「雲水書坊」到彰化偏鄉,讓小朋友能接觸書籍;接著,她又擔任小草慈善會的會長,用社團的力量幫助弱勢家庭的兒童,並擔任田頭水社區大學的校長,推動社區教育。

張早說,癌症是對人生的考驗,她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才是「治癌」的妙方。現在,她定期固定回診,並在每天忙碌之後洗個熱水澡,倒頭就睡,生活愈簡單,就會過得快樂。

----------------

 


 


力挺交陪境的安座大典 崙頂福德祠金獅陣發成員召集令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


扎根七崁武術 幼兒學彩繪---- 詔安客家文化-詔安客家以雲林崙背、二崙、西螺為大本營/
https://is.gd/0NJewa
周麗蘭╱雲林報導
活廖死張- 西螺七崁-為傳承二姓表明「子孫生當廖姓,以光母族,死當姓張,以存父姓」。但其中有一房卻直接複姓為「張廖」,不再生死兩姓+張廖家族是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客家人,說詔安客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MNlY7P
詔安客家文化館/崙背客家館/客語5大腔調「四、海、大、平、安」/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火龍迎客庄」「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於 崙背、二崙、西螺+詔安客族居民文化意識的抬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32nS7JR
詔安客家文化-詔安客家以雲林崙背、二崙、西螺為大本營/(1733年)清政府允許移民從東南沿海搬取家眷,及乾、嘉年間允許沿海居民赴臺,詔安人皆有加入。如秀篆的遊氏、王遊氏、邱氏和官陂的廖氏、張廖氏以及秀篆、霞葛的黃氏/祖先是客家人,上一代還會說客語,不僅祭祖時都會以客語與歷代祖先溝通,告慰先賢,親族間彼此見面,也都以客語聊天。但是,時至今日就算是最為年長的世代,也已經不會完整的使用客語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ppNMqQ

詔安客家文化-詔安客家以雲林崙背、二崙、西螺為大本營/
閩南獅、客家獅與廣東獅/客家盒子獅,會配合大面佛、小面(猴子)/客家開口獅也叫豬鼻獅/只有客家開口獅可以進到廟裡,別的像是,台灣獅、廣東獅等等可不行/詔安客家人多,崙背鄉節慶的舞獅,用的是木頭製成的開口獅,嘴巴形狀就像四方形的木盒。這是客家族群特有的獅頭,又稱「盒仔獅」或「客仔獅」。“開口獅”(開嘴獅)又名“客家獅”或“盒子獅”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32ibHXP
新竹縣芎林鄉客家武術舞獅-芎林金獅團長鄭香浩-芎林鄉的方口獅/永平工商龍獅社-勇奪客家獅、台灣獅及廣東獅3面金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bit.ly/2MTJ8JY

------------
2019年10月17日 上午5:50   詔安客家文化-詔安客家以雲林崙背、二崙、西螺為大本營/
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教育處多年推廣延續西螺七崁武術,10多年來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莿桐鄉國小學童都學過「拳母」,為更深化扎根,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推廣彩繪紙製的小小開口獅頭,把武術原鄉的印象融入幼兒生活。
開口小獅頭 寓武於藝
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將在26日登場,結合休閒、運動、美食,從7點的貓踏路跑啟動,重頭戲武術大會師在下午4點登場,分成小朋友、師傅演出兩階段。
教育處體健科長賴信喜表示,這也是體育署的「運動i台灣」活動之一,與外縣市常辦的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相較,雲林很有特色。
設於崙背鄉的悠紙生活館長年以紙製品默默行銷地方文化,其中之一是多種尺寸的開口獅,可以彩繪也可以玩,基金會今年委請西光幼兒園小朋友彩繪小獅頭,當天上台表演。
穀子茶獻師 養生保健
基金會董事長、縣議員李明哲表示,雖然老師傅們都還在,但目前要傳承武術是困難的,才想到讓孩子們從遊樂中潛移默化生活與武術是結合的。
今年七崁武術嘉年華為了給老一輩回味,一整天無限量供應現炒「穀子茶」,12點有西螺農會提供滷肉飯美食,下午2點大鐘嬸麵舖提供麻油麵線點心。
振興社館主程文雄表示,早期沒有茶葉的時候,農夫把稻子炒一炒拿來煮茶,練武之人喝穀子茶還能祛傷解瘀、活絡血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