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7.4 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s://goo.gl/T484xL

1901.7.4 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

臺灣在清國消極統治兩百多年下,罕有建設,居民大多只能自己看著辦。在水利工程方面較知名的除了曹公圳為官方發起以外,其他大半為民間自己籌資管理興建。
到了日本時代開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1901年7月4日,臺灣總督府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之後經過數次修正,將事關公共利益的埤圳均指定為「公共埤圳」,並將詳細的管理人、修繕法、水租、水源、流域、路線、灌溉範圍等等資訊登記,給予法律保障並加以整合,在法律規範下進行現代化管理,之後更賦予公共埤圳法人身分,得以向銀行融資進行開發投資。臺灣正式進入水權公共化、水利法制化的時代,公共埤圳的成長及灌溉面積也隨之快速展開

圖:1901年起至1910年之公共埤圳灌溉面積、經費成長圖(右至左)。


 

守護浮圳反徵收 地主敗訴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5-05-28
〔記者張瑞楨/台中報導〕台中市政府於前市長胡志強主政時期,徵收神岡區浮圳周圍一.七二公頃土地,開闢「神岡豐洲科技工業園區聯外道路」,還要把具有歷史的浮圳遷移填平,引起部分地主與民間團體抗爭並提出行政訴訟,不過,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卻認為,徵收要有「重大明顯瑕疵」,才能主張徵收無效,上述理由不屬於一般人一看就知道的「重大明顯瑕疵」,判決地主敗訴。
高等行政法院認無「重大明顯瑕疵」
對此,地主與民間團體委任律師柯劭臻說,他們認為徵收充滿「重大明顯瑕疵」,法院卻認為他們提出的理由,不算是「重大明顯瑕疵」,他們不服判決並將上訴。她還強調,此案目前停工中,沒有迫切的危機,訴訟外,也極力爭取浮圳列入文化資產,若浮圳能列文化資產,就更有立場中止這項徵收與道路開闢案。
神岡區浮圳路拓寬改善工程徵收土地達卅九筆,面積一.七二公頃,去年六月公告結束後,七月開始動工,卻有部分地主與保護神岡聯盟、台灣護樹團體聯盟抗爭,他們主張此徵收案沒有必要性,欠缺公益與違反比例原則,還要把已有二百八十年前,雍正年間張連京開墾「葫蘆墩圳」的重要支流浮圳改道或填平,破壞文化資產。
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書指出,共有十一名地主控告內政部與台中市政府,聲明徵收土地的行政處分無效,不過,行政處分要無效,必須有「重大明顯瑕疵」,這種瑕疵必須是「在某程度上猶如刻在額頭上般」明顯,地主主張的理由,包括破壞浮圳、不具公益性、圖利附近違章工廠等,這些理由要調查證據才能判斷,不是任何人一看就知道的「重大明顯瑕疵」,也不符合行政處分要有「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等條件,才會無效的法律規定,因此判決地主敗訴,全案可上訴。

w70jkjkhjhk4  

神岡百年浮圳 議員籲保存
    By 陳世宗, www.chinatimes.com
    查看原始檔
名列全台唯二浮圳之一的神岡浮圳,水流位置高農田2公尺多,是罕見水利設施,文史團體請命列為古蹟保存。(陳世宗攝)
名列全台唯二浮圳之一的神崗浮圳,水流位置高農田2公尺多,是罕見水利設施,文史團體請命列為古蹟保存;卻與豐洲工業區聯外道路拓寬工程相衝突,引發兩極爭議,市議會亦針鋒相對。文化局強調尊重審議委員會意見。
市議員張雅旻、李天生、陳淑華,昨日為神岡浮圳請命,呼籲必須賦予文資身分加以保護。張雅旻說,池上浮圳已被台東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灌溉著神岡農田的神岡浮圳已有280年歷史,為何無法納入文化資產?
張雅旻說,若有滯礙難行處,市府必須對外說清楚,避免讓民眾誤以為為了文化資產就反對建設。神岡浮圳北岸本來就有聯外道路,她主張聯外道路往北遷移即可;台中區水利會也表示不同意廢除既有圳路,市府應儘速與水利會協調,讓圳路完整保留。
羅永珍持不同看法,她說去年神岡浮圳第1次古蹟審查決議保留100公尺即可,為何今年5月19日又要開第2次會議?2億9000多萬元的豐洲工業區聯外道路拓寬工程也因此無法再進行,當地民眾多也支持開路以免塞車。
中市文化資產處長張佑創說,去年文化局接獲文史團體提報,建議將神岡浮圳指定為古蹟;該局隨即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安排現勘及審議,決議浮圳未符古蹟標準,未同意指定為古蹟。審議委員會認為,神岡浮圳仍具文化資產價值,建議朝文化景觀方向予以保留

---------------

http://goo.gl/IQhfZr

文化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     種類 其他歷史遺蹟
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1921年(大正10年),池上平原墾民以原有新開園圳為主,向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地方人士林福、王明經等人加入,向勸業 銀行貨款進行舊圳補強、新設圳道等工程。其中新設「盛土圳」,俗成浮圳。浮圳起點為新興村,終點靠近錦園村,與池上大圳相連。由於圳溝位於土提上,高過農 田,稱為浮圳。
浮圳原為土溝,日治末期改成砌石混凝土圳溝。1963年(民國52年),臺東農田水利會改建圳道為RC造。浮圳全長1,195.5公尺,最寬處約10公尺,最高處近6公尺,目前浮圳中段建有木造休憩涼亭,配以兩邊池上平原廣闊稻田,以成觀光景點。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臺東縣歷史建築導覽專輯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
2004/12/16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 0933040021 號
主旨 資料尚未填寫
所屬主管機關 臺東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臺東縣 池上鄉
地址或位置 錦新二號道路旁
經度 121.20933298008
緯度 23.1033625359338
主管機關
名稱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聯絡單位   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   089-350129
聯絡地址   臺東縣 台東市 南京路25號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臺東縣農田水利會
代表圖像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保存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資料尚未填寫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公有 第八河川局
 
創建年代 日大正年間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921 年
竣工年代 日大正年間
外觀特徵
海端二號石堤上豎立石碑處為一長60公尺、寬6公尺之平臺,並建有一涼亭
室內特徵
資料尚未填寫
使用情形
仍在施工中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1. 本圳及錦新二號道路。

2. 池上大圳及各支圳。
附近景觀
資料尚未填寫
土地使用狀況
1878年(清光緒4年)時,平埔族與高砂族合力興建了清代臺東境內灌溉面積最廣的圳道-新開園圳(現今池上大圳幹線)。

而後日據初期又新設了萬安圳(明治39年,1906)、大坡圳(明治41年,1908年),依舊不敷使用。

1921年(大正10年),墾民為擴大灌溉範圍,以新開園圳為一主體,向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而後林福、王明經等地方人士181人加入,並向勸業銀行貸款進行舊圳的補強、設新圳道(盛土圳「即為浮圳」)以及延長舊圳道等工程。
構造
全長1195.5公尺,最寬處約10公尺,最高處近6公尺。

1921年(大正10年),池上增設盛土圳。
材料
RC製造
簡介
1878年(清光緒4年)時,平埔族與高砂族合力興建了清代臺東境內灌溉面積最廣的圳道-新開園圳(現今池上大圳幹線)。 而後日據初期又新設了萬安圳(明治39年,1906)、大坡圳(明治41年,1908年),依舊不敷使用。 1921年(大正10年),墾民為擴大灌溉範圍,以新開園圳為一主體,向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而後林福、王明經等地方人士181人加 入,並向勸業銀行貸款進行舊圳的補強、設新圳道(盛土圳「即為浮圳」)以及延長舊圳道等工程。
現狀
池上大圳及各支圳皆保存良好,至今仍為池上平原的灌溉水源。

巴宰族祖地過新年 邀請張達京後代共舞牽田舞
神岡大社、埔里愛蘭、三義鯉魚潭地區巴宰族人跳牽田舞,慶祝平埔族新年。(記者張軒哲攝)
巴宰族祖地過新年 邀請張達京後代共舞牽田舞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CdOHO
2021/12/04 19:11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台中市神岡大社地區早期是平埔原住民巴宰族聚集地,300年前與豐原地區漢人因開墾爭地紛擾,恩怨多年,陸續遷移。神岡大社、埔里愛蘭、三義鯉魚潭地區巴宰族人今天在大社祖地,邀請張達京後裔親族聯合過年(傳統農曆11月15日),舉行感恩禮拜與巴宰傳統牽田舞與美食饗宴活動,場面熱鬧。
巴宰族後代潘新祺與張達京宗親會理事長張真強等人,去年10月在大社教會巴宰族群文化協會成立大會上,兩大族群握手言和,今天再度攜手參加活動,在大社教會進行感恩禮拜,牽手跳牽田舞。
台中市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理事長潘新祺說,今天舉辦李庥牧師福音傳入巴宰族群150周年感恩禮拜,邀請埔里與三義地區的巴宰族人回娘家過新年,品嘗月桃葉包的阿拉粿。
潘新祺說,希望藉由活動聯絡親族感情,訴說巴宰歷史、文化、語言、藝術等,讓後代子孫學習早期宣教士為了宣揚主耶穌基督的愛與犧牲奉獻的精神。
神岡大社、埔里愛蘭、三義鯉魚潭地區巴宰族人慶祝平埔族新年。(記者張軒哲攝)
巴宰族祖地過新年 邀請張達京後代共舞牽田舞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CdOHO

2021-12-10_2001242021-12-10_2001502021-12-10_2001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