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印度千年制度 緯創、和碩不敵退場
2025/01/02 07:10
專家指出,台商要在印度擴張,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或是當地民主制度都是該面對的挑戰。(法新社資料照)
LTN經濟通》印度千年制度 緯創、和碩不敵退場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YSs7k
彭博:台廠在印度尚未落實管理文化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持續,企業積極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同樣擁有人口優勢的印度成為從台商到各國企業的首選之一。然而,近年台灣代工大廠在印度擴張的同時卻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緯創(3231)、鴻海(2317)都傳出廠內暴動,緯創以及和碩(4938)更決定出售印度廠,也讓台商在印度的下一步備受關注。
《彭博》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撰文指出,幾次的事件可以看出,台灣企業沒找到能夠在印度落實的管理模式,無論是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或是當地民主制度,台灣高層都在竭力適應。
高燦鳴表示,台商最大的挑戰是管理風格,以過去在中國發展的經驗來看,台商通常會使用台灣人擔任高階主管,但在印度發展,則必須依賴當地領導人經營業務,以便印度工人文化和台灣的營運方式結合。
緯創位於印度的iPhone組裝廠,曾在2020年12月因勞資糾紛,引發工人暴動。(法新社資料照)
緯創位於印度的iPhone組裝廠,曾在2020年12月因勞資糾紛,引發工人暴動。(法新社資料照)
緯創印度廠 種姓問題引發勞工暴動
緯創過去位於印度的iPhone組裝廠,曾在2020年12月因勞資糾紛,引發工人暴動,知情人士表示,緯創遇到這樣的狀況,根本原因可能是因為擴張太快,導致緯創在新環境中應付不來。經調查後,緯創也證實,公司在擴張時犯下錯誤,導致部份員工未正確或準時獲得薪資,已採取即時行動修正。
工人指出,繁重的工作量和薪資未如期支付是暴動主因。據報,該廠多數勞工來自卡納塔卡邦(Karnataka)、坦米爾那都邦(Tamil Nadu)和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的低種姓社區。
事件發生後有知情人士點出,由於緯創推動在地化,聘用印度籍總經理,他在上任後一改過去台灣主管的平等作法,還更改部分人事與勞務安排,導致一些原本在緯創工作或已與緯創簽訂合約的公司受到影響,成為勞方不滿的根源。
2022年,市場就傳出印度塔塔集團(Tata)有意買下緯創的位於卡納塔卡邦的工廠,2023年10月,緯創宣佈處分印度廠,以約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8.9億元)的價格完全出售印度子公司股權,象徵緯創正式退出在印度的iPhone製造業務。
緯創處分印度廠後,和碩也在2024年傳出將淡出蘋果供應鏈,有意脫手在印度的iPhone組裝廠,買家同樣是先前接手緯創印度廠,成為印度首家本土iPhone組裝業者的塔塔集團。外媒11月揭露,塔塔電子以同意買下和碩在印度廠的多數股權,未來將以合資方式經營,和碩將會提供技術支援。
種姓制度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印度教經典,在印度社會中根深蒂固。(法新社資料照)
種姓制度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印度教經典,在印度社會中根深蒂固。(法新社資料照)
印度上層種姓 掌握55%財富
種姓制度最早出現在3000年前的印度教經典中,將人分為4個階級,由高至低分別為「婆羅門(Brahman)」、「剎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ha)」、「首陀羅(Shudra)」,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被稱作「達利特(Dalit)」的群體,他們被視為「不可接觸者」、「賤民」。
根據世界不平等研究室(World Inequality Lab,WIL)資料,祭司、僧侶等神職人員的婆羅門,以及貴族、騎士所屬的剎帝利在內的上層種姓,掌握印度約55%財富。據信,這兩類種姓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0%,但由於最後一次種姓普查已是1931年,因此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數據。
達特利預估約佔印度人口16%,相當於2.2億人,這些人口仍可能因為種姓制度面臨排擠甚至是暴力,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一般的勞工佔印度50%人口,也就是7億人口。
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制定新憲法時就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受到歧視。(路透資料照)
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制定新憲法時就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受到歧視。(路透資料照)
印度前1000的企業 91%公司董事會成員來自上層的2個種姓
實際上,印度在1947年獨立後,制定新憲法時就明文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受到歧視,至今的身份紀錄中已不再有任何關於種性的記載,但種姓制度仍在印度社會根深蒂固。
儘管廢除種姓制度,卻始終無法在印度社會落實平等,許多人也期望在經濟成長和現代化的推動下,能消除種姓制度的影響。然而,現在卻有愈來愈多人認為,種姓制度正好反映了印度經濟不平等的情況。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Kelp的多元、平等、共榮(DEI)專家米納克什(Meenakshi)表示,企業裡的人總喜歡說自己不看重種姓制度,但實際上種姓無所不在。2012年,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印度排名前1000的企業當中,91%公司董事會成員來自上層的2個種姓。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同年的研究表明,如果提交的履歷完全相同,具有高種姓印度教名字的人獲得面試機會的可能性,會比低種姓名字的人高出60%。
從台商印度廠的幾起暴動可以看到,勞工示威反映出印度與台灣不同的職場文化。(彭博資料照)
從台商印度廠的幾起暴動可以看到,勞工示威反映出印度與台灣不同的職場文化。(彭博資料照)
 眾生不平等 台商難適應
1名在印度長期工作的台商指出,台灣企業在各國經營大多傾向推動人事在地化以利融入當地社會且長期經營,但印度的「種姓」社會制度,卻令台商在當地實踐本土化管理時,要更小心處理階級差異的問題,以免引爆位居社會上層的管理人員與基層的職工,出現矛盾甚至衝突。
這名台商舉例,有些台灣大型企業把印度分公司更換為印度籍負責人後,反而出現原習慣於台灣主管平等對待的印度員工,感受到種姓歧視。緯創這次事件,值得有意到印度投資的台商參考。
從台商印度廠的幾起暴動可以看到,勞工示威反映出印度與台灣不同的職場文化,而這種文化衝擊已成為台商在印度進一步擴張之前,需要重新考量的最大擔憂。
LTN經濟通》印度千年制度 緯創、和碩不敵退場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1YSs7k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她,用光榮感 救活瀕危的母語 - 今周刊

她,用光榮感 救活瀕危的母語 - 今周刊 http://bit.ly/37YoEcm
英國威爾斯語言協會主席瑪莉.豪斯花了數十年,搶救威爾斯語,讓逐漸衰退的使用人口止跌回升,細究原因,法律工具、媒體傳播和塑造民族光榮感都是要素。她,用光榮感 救活瀕危的母語 - 今周刊 http://bit.ly/37YoEcm
走在英國西南部的威爾斯地區,是英語系國家少見的樣貌。街道上,所有的路名、地標,除了英語,還有一長串難懂的拉丁字母;在不少銀行、醫院,也提供威爾斯語的專業服務;一旦遠離大城市,若你不主動開口用英文問路,耳邊傳來的,全是威爾斯語。這是一場歷經半世紀的運動所帶來的成果,其中,威爾斯語言協會及其主席瑪莉.豪斯(Meri Huws)功不可沒。她12月15日、16日受邀來台擔任「客語及少數族群語言復振國際研討會」的主要講者,《今周刊》專訪瑪莉.豪斯,分享威爾斯經驗。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共有七千多種語言,但消失的速度卻相當快,平均每個月就有兩種語言滅絕,全世界有96%的語言,不到4%的人口在使用,其中有兩千種語言更是不到一千人會說。以此速度下去,有一半以上將在本世紀結束時消失。其中,台灣有七種原住民語言已經流失,另有葛瑪蘭語、邵語等七種語言是極度危急。
「透過語言人們保留了族群的歷史、傳統、習俗和記憶,以及獨特的思惟模式與意義,因此語言在人權保護和永續發展目標上都至關重要。」18年11月,聯合國將19年定為原住民語言國際年,希望提高人們對瀕危語言的重視。
威爾斯語也曾面臨困境,在瑪莉.豪斯及同伴的努力之下,讓威爾斯語的使用人口止跌回升。21世紀初,該地區還有5成人口會說威爾斯語,98年只剩下約18%,轉變到18年約有20%能流利使用。甚至,在威爾斯有87%公務機關提供威爾斯語通話服務,高達93%的公務信件若用威爾斯語發信,可收到威爾斯語的回覆,在在顯示,這個曾被遺忘的語言,重新活過來了。
瑪莉.豪斯
立法推動公部門使用
讓逐漸流失的人口止跌回升
「最重要的,就是要確保威爾斯語和英語,有同樣地位的對待。」從小在威爾斯長大的瑪莉.豪斯,捍衛威爾斯語數十載,她在威爾斯亞伯立斯威大學取得法律與政治學位,後來攻讀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學士後,在走上語言保存運動的終身志業前,曾有一段時間當社工,後來陸續在多所大學任職,從○五年至一二年擔任威爾斯諮詢委員會的主席,在英國政府正式成立威爾斯語言協會後,她成為主席,後來還創辦並擔任國際語言協會主席。
如同台灣由多元族群組成,英國從不是單一民族國家,包含了蘇格蘭蓋爾人(Scottish Gaelic)、威爾斯人(Welsh)、愛爾蘭蓋爾人(Irish Gaelic)、曼島人(Manx)和康瓦爾人(Cornish)共五族群。「威爾斯語和台灣一樣,也曾在獨裁政權下漸漸沒落,後來才通過法律復振。」曾參訪當地的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說。如同台語、客語在學校曾是禁用語言,一旦學童在學校說了威爾斯語,脖子上會被掛上「不准說威爾斯語」的牌子,並且遭受體罰。
「威爾斯語沒落有幾個原因,包含當地煤礦沒落後,本地人口外移工作,英語成為官方正式語言、學校也不教威爾斯語,父母也不傳承給小孩。」瑪莉.豪斯說明。
瑪莉.豪斯指出,轉變的關鍵,和幾波相關立法有關。一九六七年,英國首次立法讓威爾斯人可以在法庭上使用威爾斯語。但是真正的改變,是九三年的關鍵立法《威爾斯語言法案》,明確訂定要將威爾斯語和英語,在威爾斯地區的公部門被平等使用。九七年,威爾斯議會和威爾斯政府成立,在二○一一年,正式給予威爾斯語官方地位,人民獲得使用威爾斯語的權利,並創辦威爾斯語言協會來促進語言復興。
從日常全面滲透
挨家挨戶指導家長雙語教育
在威爾斯語言協會的組成中,包含政策、行銷、教育、補助金等六個部門,從多元面向促進威爾斯語的使用,公部門的雙語軟硬體應用。同時,有別於一般母語運動常把對象集中在長輩,威爾斯語言協會針對兒童、青少年舉辦威爾斯語搖滾樂、電視節目、電影等;也培訓助產士、到府醫護人員,挨家挨戶提供資訊並指導家長使用雙語教育;另外,也培訓幼教老師,從幼兒園時期進行雙語教學
「我們有威爾斯語頻道、廣播電台、報章雜誌,甚至還有威爾斯語的《Minecraft》手機遊戲。」瑪莉.豪斯驕傲表示。威爾斯語和英語擁有同樣地位,從生活面可見一斑,九月時,曾有一位民眾向威爾斯語言協會抗議,表示當地的匯豐銀行不受理他以威爾斯語寫的信,要求以英文重寫,後來事件鬧大,導致匯豐銀行出面道歉。
「火車站的標誌、廣播班次,都會先用威爾斯語講一遍,再來才是英文。」甫自威爾斯第二大城Swansea念完研究所返台的唐瀚宇,印象特別深刻。他表示,除了畢業典禮以雙語進行,在他旅行時,強烈感受到「越往北方走,路上聽到的都是威爾斯語,很少人講英語。」
威爾斯的語言復興運動
威爾斯的語言復興運動,潛心於營造能夠讓人不管面對面、書信往返和上網,都能和英文有同等暢通的溝通管道。(圖片取自Comisiynyddy Gymraeg推特)
承載文化、歷史價值
讓族人覺得「我講母語我驕傲」
雖然他不會講威爾斯語,卻感受到這是一個活著的語言,背後的文化、歷史也都和大眾認知的英國人有別。唐瀚宇舉例,曾在學校看球賽轉播,有一場比賽是威爾斯對上英格蘭,支持者各擁山頭,最後威爾斯打贏了,差點滋生打架情事,「很能感受到威爾斯人覺得自己是一個國家。」唐瀚宇強調。
威爾斯國土面積占英國不到一成,作為社會的相對少數,卻能使語言「死裡復活」,瑪莉.豪斯分析原因,認為「提升語言的光榮感」,是除了立法手段以外,最重要的因素。
「面對少數語言的保存,不會只有一種答案,最重要的是,來自組織、社區和個人的全面動員,才能找到共同的有別於其他語言的方法。」作為前國際語言協會主席,瑪莉.豪斯期待每個國家都能積極參與在語言保護行列,因為語言不只是用來溝通的工具,更是承載該族群專屬的世代文化、歷史,價值極其珍貴-她,用光榮感 救活瀕危的母語 - 今周刊 http://bit.ly/37YoEcm


李佳芬批學母語浪費資源 吳樹民:這是中國人的看法 - 高雄市 - 自由時報電子報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一張地圖告訴你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困難 - https://goo.gl/D1KxrT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一張地圖告訴你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困難
By Howard, www.android-hk.com查看原始檔十二月 20日, 2017
你想要學習更多語言嗎?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願望。日前美國對外事務研究所,Foreign Service Institue/FSI,根據以英文作為母語的人學習外國語言的難易程度,繪製了一副語言學習難易地圖。
整張地圖將歐洲的大部分語言視覺化,通過不同顏色來表示母語為英文的人學習這些語言需要的平均時間。粉色的是講英文的國家。紅色的是第一類語言國家,這些國家的語言與英文聯繫緊密,花上 575~600 小時就能學會,美國傳統高中教育是教授法語和西班牙語的,稍微少見一些,但也與法語和西語難度類似的是葡萄牙語和意大利語。如果你想要挑戰更難的語言,德語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很可能需要花上 750 個小時來學習被劃分到第二類的語言。
總的來說,FSI 將所有的語言歸為六類,英語處於第零類,也就是最簡單的。數字越往上走,語言學習的難度就會越高。第三類就基本上沒有歐洲語言了,「但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語,是公認的比較容易學習的語言」。第四類跨度比較廣,從阿姆哈拉語「埃塞俄比亞官方語言」到捷克語,到尼泊爾語,再到塔加路語「菲律賓官方語言」,這些語言需要花上 44 周時間,或者說 1,100 小時才能學會。而第五類被評價為「對於母語為英語的人學習會非常困難」。
這類包括阿拉伯語,中文——甚至區分了普通話和粵語,韓語,以及「在這類中最困難的」日語。以下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學習外語難度匯總:
第一類,23~24 周學習時間/575~600 小時
與英文相近的語言
南非語
丹麥語
法語
意大利語
挪威語
葡萄牙語
羅馬尼亞語
西班牙語
瑞典語
第二類,30 周學習時間/750 小時
與英文相似的語言
第三類,36 周學習時間/900 小時
語法和文化與英文有差異的語言
印度尼西亞語
馬來西亞語
斯瓦西裏語
第四類,44 周學習時間/1,100 小時
語法和文化與英語有比較大差異的語言
阿爾巴尼亞語
阿姆哈拉語
亞美尼亞語
阿塞拜疆語
孟加拉語
波斯尼亞語
保加利亞語
緬甸語
克羅地亞語
捷克語
*愛沙尼亞語
*芬蘭語
*格魯吉亞語
希臘語
希伯來語
印度語
匈牙利語
冰島語
高棉語
老撾語
拉脫維亞語
立陶宛語
馬其頓語
*蒙古語
尼泊爾語
普什圖語
波斯語「達里語,波斯語,塔吉克語」
波蘭語
俄羅斯語
塞爾維亞語
僧伽羅語
斯洛伐克語
斯洛文尼亞語
塔加路語
*泰語
土耳其語
烏克蘭語
烏爾都語
烏茲別克斯坦語
*越南語
科薩語
祖魯語
第五類,88 周學習時間/2,200 小時
對於以英文為母語的人特別難學的語言
阿拉伯語
中文「粵語」
中文「普通話」
*日語
韓語
帶*的是同類別中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的語言。


「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釋疑
2017-03-07 10:00
推文到plurk

王顥勳
關於林智凱先生回應「台語」歷史早於「閩南語」一文,能感受到其追求事實與族群融合的用心,但文中的觀點有相當瑕疵,較難令人接受。

日前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資料照,記者王文麟攝)
首先,說閩南語是中國國民黨發明,確實不夠精確。但無法否定的是,這個名詞是在中華民國時期才出現,並且由中國國民黨政權帶進台灣。1920年至1930年間發生的台灣話文論戰,當時皆以「台灣話」指稱Holo話,根本沒有「閩南語」這個說法,顯示閩南語不是創生於台灣本土的稱呼,它是由中華民國殖民政權帶進台灣,這點無庸置疑。此外,閩字意指蛇,史書中提到「閩」時多有輕視為「蠻夷」之意,閩字本身就是很政治的字眼,因此說命名為「閩南語」無關政治,絕對無法同意
第二,認為台語做為單一語言的指稱是霸權,完全忽略這個名詞形成的歷史脈絡。台灣這塊土地,自古就被視為化外、蠻荒之地,日治時期也僅是日本海外的殖民地,當外來統治者來到台灣,用「台灣」這個地名稱呼島上多數人使用的語言,這是很正常的事。更何況,「台灣」在當時根本不是令人重視的名詞,把一個不受重視的地理名詞指稱單一語言,何來霸權?
如果這是霸權的話,台灣北部這麼多地區,憑什麼使用「台北」代表單一城市!台灣有這麼多大學,憑什麼「台大」專指特定的學校!難道這些都是霸權?而中國閩南地區也有客家人居住,用「閩南語」稱呼河洛話,這不也是霸權嗎?照林智凱先生反對霸權的邏輯,怎麼可以認同閩南語這個霸權的稱呼?
第三,台語在學術上稱為Taiwanese,是一個明確的學術名詞,而台灣的語言是Languages of Taiwan,這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詞語、概念,是一般人不懂區別將其混淆。
最後還是要呼籲,族群平等是給予每個族群平等的資源,以及發展環境,強迫台語族群更改長久以來習慣使用的名稱,這不僅無助於族群和諧,更是一種法西斯的做為。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第二外語 哪種語言最有用?

除了英語,要學第二外語,哪一種語言最好用、「投資報酬率」最高?很多人因為哈韓而學韓文、哈日學日文,但這兩種語言,只有韓國和日本自己才使用,到全世界其它地方都「行不得也」。如果考慮「投報率」,這篇文章你該好好看看。


這張圖用了二十幾種文字表達「歡迎」,你看得懂幾種?

歡迎 (圖片來源:Flickr)

如果今天要選一項第二語言學習,你想選哪一種?

以下是幾種除了英語以外的你可以優先考慮的選擇:

1.10種最多人口使用的語言:

中文,西班牙文,印度文,阿拉伯文,葡萄牙文,孟加拉語,俄文,日文,旁遮普語(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和德語。

2.10 種最多國家使用的語言:

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德語,義大利語,中文,馬來文,斯瓦西里語(南非等非洲地區使用)和俄語

3.聯合國內6大國官方語言:

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

語言分佈

列出這3項清單的原因為了讓大家了解哪幾種語言,在世界上是被歸類在主流文化內的語言。

想清楚,你學外語的動機

學外語,除非純粹是因為興趣,否則應該考慮這三項因素:

第一,學一個語言主要的動機,莫過於為了跟身邊人事物溝通,而他們,就是大眾,數量多的那一群。放大看,也就是世界上數量多的那一群。

第二,身在異鄉時,人總是要靠各種語言溝通,包括肢體語言。但是誰都希望對方是講自己的語言的,因此旅行時,相信你總是希望在你會的所有語言中,至少有一個能夠有效的派上用場。

第三,哪一個語言被最多大型國際組織使用,最有經濟效益?

也許你可能會問..

1.語言的學習費時費力,要腦要錢要投資,所以?

也許,你可以從易學的語言開始:找用拼音方式組成的語言,綜合以上三項條件,也就是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德文,義大利文,法文。

以中文為例,當一個外國人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如果他不屬於形聲字,那你要怎麼知道如何發音?而既然你想要快,那麼花了好幾年學一項語言還學不好,投資報酬率不高。

2.學語言好像都要花大錢,有沒有現成的或免費的資源?

學校:語言中心(可以搜尋語言交換)或家教

網路:電影,節目,音樂,論壇網站,網路電視,軟體,很多都是免費的,或是只要一點小錢的。

其他:報紙,雜誌,圖書館,電視,廣播

最後:人,這些人,帶給你的是語言的環境,融入。也許會成為生命中的貴人。

你可以設想..

如果我是美國人,我會去學西班牙文。在美國,西班牙族群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你可能時常會接觸拉丁美洲文化,風俗,電影,旅遊景點,因為它是最近的旅遊地點之一。同時,美國在西班牙文學習這一塊有非常多的資源,包括網路,軟體節目、影集,電影等等,因此自學非常方便。

如果我是英國人,我會覺得法文是很好的選擇,無論是從文化或是地理位置方面考量都非常棒。從倫敦,只要一小時的火車就到法國的里爾,兩個小時到巴黎。法文是一個很具備代表性的語言,特別是世界各地非常多娛樂和藝術產業多數都以英語,法語為中心。

你也可以學拉丁文,因為拉丁文是很多語種的共同根源,因此當你會了拉丁文,其他語種的語法和字的意思也將比較好掌握和分析。

在亞洲,大多數人除了英語之外,選擇了什麼當第二外語?答對了,中文,中國崛起,讓中文成為亞洲兩岸三地之外的地區,最流行的外語學習。

身為中文已經是母語的你我,如果要選擇亞洲語系做為第二外語,該選擇什麼?從使用人口數去想是個好方法。用這個指標衡量,馬來文可能是不錯的選擇。使用馬來文的人口,涵蓋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可以說是亞洲除了中文之外,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

無論你選了哪一種,每一種都將會在你人生中某個時段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學哪一種語言最有用?你也可以分析看看。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305#sthash.ShShdtCy.dpuf

--------------------------------------------------------

研究顯示:英語能力強的國家 創新能力較佳
精華簡文研究顯示:英語能力強的國家 創新能力較佳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研究顯示:英語能力強的國家 創新能力較佳
作者:哈佛商業評論、英孚教育研究總監Mihn Tran,黃維德編譯 2015-11-21 Web Only
調整字體尺寸
語文和創新有關係嗎?一項研究發現:兩者有關係。原因是,在全球經濟之下,英語有助強化這樣的聯繫;擁有強大的英語能力,也就更能吸收全球的人才和想法。

《哈佛商業評論》報導,想到創新之時,我們通常會想像有個聰明的科技人,坐在房間裡想出改變世界的點子。然而,取得全球資訊、以及與他人一同合作的能力,對創新來說也同樣重要。

《哈佛商業評論》根據英孚教育(EF Education First)最近的報告,從英語精通指數中選出70個國家,並與超過800項世界發展指標比對,結果發現,英語能力和創新的關鍵指標之間有著相當高的關聯性:

•英語能力強的國家,GDP投入研發的比例遠高於英語能力較差的國家。

•英語能力強的國家,研究者和技術人員佔總人口的比例,通常也會比較高。

•一國的英語能力,與電腦、科學儀器等高科技出口,亦有緊密的關聯性。

英孚將英語能力評分與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相比後,也發現了類似的模式。相關性當然不等於因果關係;不過,英語能力確實讓創新者得以閱讀重要科學研究、建立國際合作關係、吸引海外人才並參與國際會議。單靠英語能力無法帶動創新,但單有高額研發支出、卻沒有跨文化交流合作的工具,也同樣無法帶來創新。

領導者和決策者想刺激創新之時,通常會將焦點放在STEM教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此做法有其合理性,但我們的資料顯示,領導者或許也該將眼光放上英語能力。對跨國企業來說亦是如此。刺激創新不只是增加研發預算,也得帶動交流:

•消除可能會影響創新的語言及文化障礙,確保研究者和創新者不會被全球網絡擋在門外。

•為英語能力不夠好的研究者和創新者提供語言訓練。

•雇用和升遷研究者和創新者之時,著重語言和溝通技能。

畢竟,優秀的創新者,也都是優秀的溝通者。看看曾經是英語教師的馬雲就知道:在21世紀,英語正是創新的關鍵。(黃維德編譯)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575#sthash.zoBZlZsw.2ZOsFqw4.dpuf

----------------

獨尊中文的省思

推文到plurk
2015-11-08 06:00
◎盧世祥
西洋萬聖節(Halloween)前夕,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見到好幾群小朋友,穿著化妝服,戴上鬼怪面具,玩起「不給糖就搗蛋」(Trick-or-treat)遊戲,沿街向商家要糖果。這雖是美語學校的應節活動,孩子們以英語參與這個源自西方基督文化的節慶,商家也多響應,場景熱鬧有趣。
越來越多父母讓兒女從小就積極融入英語環境,既出自「望子成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社會風氣,也因英語在網路時代的重要性有增無減。孩童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段,不但所學終身受用,也可同時學習不同語言而不混淆。
台灣聚集不同族群及文化,歷經各種外來統治,原是發展多元語言文化的熔爐。歷史上,從最早的南島民族、漢人到荷蘭、西班牙、日本統治者,戰後來自中國的難民,加上近年東南亞新移民,凡曾在台灣駐留的,必遺下人文基因。從而,南島、漢、荷西、日本,都是構成台灣文化的元素。其表現於語言,例如台灣話,就融入包括荷蘭、日本等諸多語彙。
台灣在十九世紀末進入日本時代之後,普羅大眾透過公學校等教育,普遍有機會學習識字與現代文明,且雖以日文為主,也兼及漢文。近一、二十年許多國民小學歡慶百年校慶,都可歸功於日本時代普及教育的政策。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哈佛大學教授沈恩(Amartya Sen)最近在紀念終戰七十年受訪,推崇這一從明治時代推動的「日本模式」:大力發展教育,提高國民識字能力,並重視衛生醫療,以增進國家社會發展基礎。殖民地的台灣,也受其益。
多桑世代 母語仍是他們的最愛
處這樣的環境,在日本時代出生,如今已是父祖輩的台灣「多桑世代」,在語言方面,就普遍具有後來世代所不及的特色。尋常的多桑或卡桑,即使未離開台灣,其所通曉的語文,一般從「至少三種起跳」︰除了台灣母語、日語,後來的華語或中文;如受過中等學校教育,還加上英語。
他們之中的知識份子,所通曉的語文就更多了。諾貝爾獎唯一台灣出生的得主李遠哲,至少通曉台灣母語、日文、中文、英文、俄羅斯文、德文。台派大老彭明敏的多語言造詣也不遑多讓:台灣母語、日文、中文、英文、法文,都在掌握之中。
必須強調,「多桑世代」儘管掌握多種語文,母語仍是他們的最愛,既顯現了說母語的自然本性,更重要是凸顯了見多識廣的這一世代,長保堅強而不渝的台灣心。以李遠哲為例,他至少會說六種語言,但私下聊天或接受訪問,台灣母語,而且是帶著新竹腔調的台灣話,總自然流利地脫口而出。在戰後打壓台灣母語的扭曲政策下,說母語遭污名化,導致母語被認為與「蓋高尚」不合而式微;李遠哲以最有力的實際行動,打破了外來政權的愚民迷思。
戰後來自中國的外來政權,長期採取獨尊中文政策,把台灣各族群母語盡打成「方言」,全力防堵,加上中學以上必修的唯一外語—英語—教學向升學主義傾斜,所學不能活用;以致除了中文,台灣人普遍對其他語言的使用能力下降。如今,惡果顯現,台灣母語式微,若干母語且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告瀕臨滅絕。
同樣的警訊,在全球化及網路時代,台灣社會的語言學習及通諳程度卻不進反退。近年學子在英語能力測驗的托福、多益成績輸給周遭國家;上週EF國際文教機構公布全球成人英語能力報告,台灣在七十個國家排名第三十一,於亞洲居第七,不如星、馬、印度、南韓、越南、日本。一個「既不諳母語、外文也退步」的社會已然成形,反映多年來獨尊中文的貽害。
語文能力攸關個人接受資訊的數量與品質,進而形成對外在世界的判斷及人文素養。就社會整體來說,母語式微,顯示多元文化傳承有斷裂之虞;而國際評比印證,英語能力與平均所得、人類發展指數、經營投資環境、公民進修比率、甚至平均壽命都呈正相關。因此,不論出自提升國民素質或國家競爭力,海洋文化的台灣,亟須改變母語見棄、外文退步、只懂中文的現狀。
網際網路世界最足以凸顯追求專業知識、形成世界觀與國際溝通,只懂中文的不足。以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為例,在這個標榜「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知識共享網站,英文現今以五百萬二千篇的條目居首位,瑞典文、德文、荷蘭文、法文為前五名。在亞洲,菲律賓、越南及日文都比中文的八十四萬篇為多。中國雖自創網路百科,但內容品質、可信度、學術性、中立性都大有問題;且以中國網路自由度居全球之末,實難登大雅之堂。
從國際化角度看 不能只通中文
維基百科中文版不但數量落居第十五,資訊品質也有待提升。在維基百科搜尋人權、全球化、轉型正義、網際網路、貨幣供給等名詞,中文的內容都遠不如英文或主要語文版豐富多元。對年輕世代而言,台灣既不像日本有極為發達的翻譯事業,知識既等同於力量,不論提升知識、見識、溝通、執行力或競爭力,從國際化的角度看,都不能只通中文。
終戰之後獨尊中文的政策,因此必須改弦更張。有識之士就此已有所作為,台灣南社等公民團體長期致力「還我母語」運動;台南市政府今春開始打造英語友善的國際都會,希望十年後英語為台南第二官方語言。語言多元發展,在立法方面還需要一部「國家語言發展法」。就此而言,國會政黨輪替,讓獨尊中文的罪魁國民黨下台,也是建立台灣多元語言文化的要務。(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台灣母語新打手

推文到plurk
2015-10-23 06:00
◎ 蔣日盈
外來政權要消滅台灣母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真是無所不用其極,現在除了講一些五四三的話欺騙人民外,又用新住民語來稀釋台灣母語資源。
首先,本土語未列必修,教育部次長林騰蛟的說詞,又在轉移焦點及賣乖。他說:「一週只有一節課學習母語絕對不夠。」說得好!那接下來,不是該增加授課時數?可是他卻以所謂「夏日樂學」來彌補本土語未列必修的不足。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夏日樂學的授課時數遠少於學期中的時數。暑假看起來有兩個月,但去頭去尾不超過一個半月,且僅上半天,還要塞入其他課程,母語能分配到多少?學生也不是每人會選上母語課,所以所謂夏日樂學,學母語僅是虛應故事。次長不妨來示範教教看,讓老師觀摩。
再則,將新住民語納入本土語,又是一種細膩的打壓母語手法。以發展多元語文做幌子,行稀釋台灣母語資源(時間、經費)之實。不用腦筋想就知道,加入新住民語一定會排擠到台灣母語。
新住民語要成為本土語,應須經過本土化過程。基本上要有足夠的人數,並歷經三代以上,內涵已參入台灣本土特色才談得上本土化,否則異國婚姻越來越普遍,異國配偶的語言難道都要算本土語?過去台灣母語被打趴地上,現在又利用新住民語夾殺,實在可惡。台語有句俗諺:「瘦蟳相挾」,統治者慣常以有限資源,讓不同族群搶奪,製造族群分裂,而坐收漁人之利。
台灣母語已陷入滅亡危機,拿我們稅金的教育官員應以救活台灣母語為職責,訂出搶救母語的計畫及目標,沒達成就下台負責,才不辜負人民所託,如仍像現在,有權無責,容易養成胡言亂語、敷衍塞責習性,甚至淪為政治打手;那才真是「飼老鼠咬布袋」。
(作者為台灣羅馬字協會會員,台語教師)

推廣客語文學 黃山高發表「不死鳥」

2015-09-09

〔記者蘇福男/旗山報導〕旗美地區作家黃山高昨發表第六本新書「不死鳥」,全書收錄卅五篇得獎的小說、散文、客語新詩和報導文學作品,全以教育部頒的客語詞彙為版本,黃山高希望學子藉由該書認識客家母語文學,共同推廣客語文學。

  • 旗美作家黃山高發表第6本新書「不死鳥」。(記者蘇福男攝)

    旗美作家黃山高發表第6本新書「不死鳥」。(記者蘇福男攝)

黃山高,一九五三年生於苗栗縣,年少時曾在茫茫大海中跑船十年,漂泊四海、浪跡天涯,卅三歲結束跑船人生,在夜市擺攤、路邊賣花,還當過十二年廚師,並曾任有線電視台台語新聞主播、平面媒體記者。

落腳高雄旗山,黃山高平日採訪新聞之餘,努力文字創作不懈,豐富的人生閱歷,成為創作源源不絕的能量,並得獎無數,至今已獲得鳳邑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及桐花文學獎等五十二個大小文學獎項。

黃山高先後出版過「羅漢風雲」、「六堆風雲」和「大象山風雲」等書,「不死鳥」是其第六本書。

島國,母語,國際化:淺談紐西蘭的母語政策

「本土語言列必修政策」是個錯誤政策?當政府主張英語教育才是「國際化」關鍵,而母語教育因為「不考試」、「各人母語不同」而被認為是浪費資源。乍聽之下好像煞有其事,但成長於民主時代、被教導「尊重多元」的年輕世代應該覺得這番話聽起來哪裡不對勁,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作者:菜市場政治學2015-06-23 16:55

蔡榮峰/澳洲國立國家大學戰略及外交雙碩士

(原文刊於島國連線INA部落格

去年十月,在一場馬拉松式的立院課審會當中,出席的39位委員投票表决後,以3/4票數將台灣鄉土母語列為選修課程,宣告教育部「國中母語列必修」政策正式跳票。前後兩任教育部長蔣偉寧、吳思華也都用「12年國教修改方向應減少學生考試壓力」來當擋箭牌,國民黨立委潘維剛更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語出驚人地表示「本土語言列必修政策」是個錯誤政策,「錯誤政策要有即時回頭的勇氣」,還說「母語不等於閩南語」、自己的母語是「普通話」(事實上現代台語其實已經脫離閩南語很遠了)。與此同時,諸多官員、專家及民意代表卻對於台灣的英語教育念茲在茲,認為英語教育才是「國際化」關鍵,而母語教育因為「不考試」、「各人母語不同」而被認為是浪費資源。乍聽之下好像煞有其事,但成長於民主時代、被教導「尊重多元」的年輕世代應該覺得這番話聽起來哪裡不對勁,難道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國民黨立委潘維剛(右二)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表示「本土語言列必修政策」是個錯誤政策。(記者羅沛德攝)

翻開歷史,大家不難發現澳洲與台灣的原鄉母語都曾遭受過毀滅性的打擊,小編姑且稱之為「兩個島國的母語危機」吧。在1909到1969的這一甲子當中,澳洲政府推行的「原住民白化政策」幾乎讓各部落族語直接蒸發,該政策其實是「白澳政策」的副產品,基於白人文化優越的立論進行澳洲社會自我「淨化」,政府將原住民部落裡的小孩強行帶走,交給白人父母領養以「保護澳洲下一代幼苗」,造成澳洲原住民好幾個世代的母語斷層與自我文化定位混亂,這些然被稱為「失竊的世代」(Stolen Generation);2008年澳洲前首相陸克文(Kevin M. Rudd)代表澳洲政府公開向原住民道歉時,還引起國際輿論一片盛讚,但除了象徵性的道歉以外,事實上後續並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實際政策出爐。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道歉只是第一步」,2008年澳洲前首相陸克文向澳洲原住民道歉時,國會廣場前的原民圖騰風格佈置(圖片來源: Typing is not Activism)

而台灣的母語災難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語運動」,不但跨朝代而且還比澳洲更久,從日治時期一直延續到國民黨黨國時代的80年代;除了官方語言從日文變成中文以外,台灣土地上的這兩種「國語政策」其實有驚人的延續性及相似性,包括利用學校教育系統抹黑官方語言以外的本土母語(如掛狗牌、不講國語等於沒文化水準)、建立法律上排他性的國語獨尊地位(如法院訴訟、公家機關唯一語言、廣電法明列媒體禁用本土母語)、建立專門推廣統一語言的機關(如國語推行委員會)。直到解嚴後,經歷由客家青年發起的「還我母語運動」掀起了第一波母語復興浪潮,在陳水扁總統時代才又相繼設立了客家委員會、原住民委員會來協助除了台語以外的鄉土母語推廣,不過在「母語是否列必修」這個議題上面,台灣社會目前還是被「考試文化」的意識形態給綑綁。別的不說,連到了民主化二十多年後的今天,教育部還能美其名以體恤學生壓力的名義進行劇烈的「課綱微調」,把千年的原住民歷史大砍到只剩2頁並且額外加入更多執政黨意識型態修正,這種封建式的老派作風也讓民主時代下成長的台灣年輕世代大呼不可思議。

事實上,語言的存在背後代表的是文化,而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果你認同維持生態基因多樣性對於人類未來的醫療發展至關重要,那麼人類文明的文化多樣性也是同等道理;對於解決未來人類文明可能面臨的社會、宗教、道德問題,我們可能必須在某個文化的智慧當中尋求解答,而文化最重要的載具則莫過於語言本身語言的存在與文化上的自我認同、文化生命力的存續高度相關。所以無論語言本身的通用程度如何,維持語言多樣性這點絕對是符合公共利益卻無庸置疑的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日治時期與黨國時代延續下來的語言獨霸政策。真難想像當孩子們在眾目睽睽下被處罰時,幼小的心靈會受到何種傷害,而大多數的學童可能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平時在家裡講的母語在學校會變成禁忌。(圖片來源:走過那「我不說方言」的荒謬時代)

如同美國、澳洲,台灣本身是個移民社會,在這種狀況下,母語當然不等於絕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就連台灣第三波中國移民潮,大多數移民本身的母語都不是「國語」,例如現任總統馬英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文化部長龍應台的母語皆為湖南湘語、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則是瀋陽東北官話;更不用說二十世紀末開始的第四波移民潮,許多來自東南亞及中國的台灣女婿台灣媳婦,他們的母語也都不是國語,而且人數已經追上原住民總人口。再者,根據教育部統計,102學年度的國中小學童之中,每十個就有一個是「新台灣之子」,及第四波移民第二代。

這些事實都顯示黨國時代那種「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挑起河洛、客原之間的語言對立)來維繫國語霸權之策略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也背離台灣朝向多元民主國家發展的進程。台灣的語言政策必須跳脫「省籍對立」那種選舉口號式的原罪思維,把看似矛盾的母語政策變成台灣「國際化」的優勢,那麼我們應該有要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母語政策呢?(本文所說的台灣母語包括原住民及台灣歷史上各波移民潮自身的母語

既然台灣為數不少的政治人物跟家長們深深為英語所著迷,那島國連線今天就來談談紐西蘭是如何從「英語世界的邊陲」轉變成舉世稱道的「多元文化模範國」的歷史吧!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圖片來源:Business Across Cultures

母語,把小國從邊陲變中心的「國際化」關鍵

無論是官方語言或本土母語,任何語言政策都需要經過規劃,而這門學問就叫做語言規劃(Language Planning),即透過分析某特目標語言在社會中所面對的狀況來訂立推廣策略,並注入國家資源來整合相關政策、深化目標語言的使用,最終影響到一國國民的自我認同集體意識。

澳洲原民語言學家蓓爾(Jeanie Bell,本身是原住民),認為母語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使用者對母語抱持多少正面態度」,並提出澳洲正出現一種「原民英語」(Aboriginal English)的語言混合現象;與台灣成型中、受河洛客原文化影響的「台灣華語」(Taiwan Mandarin)狀況頗為類似,這個混合現象的成因來自於單一語言獨霸政策的後遺症。因為獨尊某種語言的政策會使其他母語使用者產生「語言階級」的錯覺,同時社會資源分布不均也會加強這種錯覺,使其內化成一種母語自我矮化的心理效應,而在民主化社會逐漸邁向多元的過程中,使用者對母語的驕傲感與自卑感兩種心理衝突之下,就可能形成這種以在強勢語言上產生母語投射的混合式語言。往好的方面說可能產生一種獨特的新語言,往壞的方面說就是原生母語可能因此加速被消滅。

簡單地說,人們被特定意圖的語言政策所迷惑而忘記了真相,語言本身沒有貴賤之分,而且語言的豐富性正是移民社會多元文化能否健康發展、避免相對剝奪感產生的關鍵所在。

美國語言學家魯茲(Richard Ruiz)在1984就出的觀點明確指出,影響語言規劃的三種取向(orientation):1、把語言當作問題;2、把語言當作權利;3、把語言當作資源。就此而言,台灣跟澳洲才剛跨過第一個階段,而紐西蘭的語言規劃則已經來到了第三階段。紐西蘭政府初期將毛利語當作是製造族群對立的問題根源刻意消滅;然後,過渡到消極應付的形式主義,公權力不反對毛利語的使用卻也不給予正式肯定的法律地位,讓社會發展去決定要保留多少曖昧空間;最後才進展到,承認毛利語與英語具有同等官方語言的法律地位,並且將其視為紐西蘭拓展國際影響力、發展軟實力的國家寶貴資產,讓紐西蘭從本來「英語帝國的邊垂」蛻變成語言政策專家、原住民文化學者乃至世界各國政府眼中的「世界級母語與原住民政策模範國」

目前紐西蘭的語言政策可以說是雙軌並進、多元發展;之所以說多元,是因為毛利語並不是一種高度統一的語言。

其實毛利語和台灣原住民各族語皆屬於波里尼西亞南島語系,同時各聚落語言分歧程度也和客家話類似,那麼究竟在台灣政客嚷嚷著「母語必修教育政策是個錯誤」的同時,人家紐西蘭是如何辦到的?如果各位讀者仔細端看紐西蘭的發展過程,你可能會很驚訝在這個南半球的島國居然能看到某些熟悉的影子。

紐西國政府訂定的1867 年「原住民學校法」(Native Schools  Act)及1871 年「原住民學校法修正案」(Native Schools Amendment Act),使英語變成各級學校的唯一官方語言,許多毛利學童更因為在學校說族語而受到懲罰。雖然如此,毛利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仍是大多數毛利人的家庭語言。

1970 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平均年齡50歲、能說毛利語的人只佔了毛利語使用者的五分之一,換句話說年輕一輩懂毛利語的不在少數,但這並不表示毛利語沒有衰退跡象,「懂」跟「精通」之間畢竟有段不小的距離 。這種母語自我消滅的畸形現象,其原因是在於很多毛利家長相信,如果他們的孩子有良好的英語能力比良好的母語能力更有「價值」,將來才不會在主流社會取矮人一截;所以,很多毛利家長反而選擇在家盡量不跟自己的孩子說毛利語、或是偏好孩子用英語來回應,形成一種「說英語比說毛利語有競爭力」的社會風氣。聽起來很熟悉嗎?那麼接下來的發展就足以讓許多台灣人跟澳洲人省思了。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紐西蘭各地區毛利母語人口比例圖(數字為百分比,左上角顏色列表由上到下,比例逐漸升高)圖片來源:New Zealand History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毛利母語政策之所以舉世矚目必須歸功於四點:轉型正義、務實教育策略、平等的法律地位、行政資源的整合,範圍涵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個政策面向。

第一,轉型正義是大多數移民社會各族群之間和解共生的第一步,有了諒解才能發展真正的族群平等觀念、彼此尊重欣賞,而不只是政治口號。毛利語快速衰退的現象讓許多母語人士感到憂心,所以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開始出現由毛利青年世代發起的母語運動。就像許多他國的母語運動,紐西蘭毛利語的回歸也是由民間發起,逐漸影響到官方政策的全面改變。1960 -1970年代,是毛利語言復興運動的萌芽時期1975年,民間成立了「懷唐伊法庭」 (Waitangi  Tribunal),申訴與判決政府對毛利人所造成不公平傷害的各種事實。10年後,紐西蘭政府賦予此法庭正式的聽訴權,成為專門處理「原民與白人政權之間」,非常重要的轉型正義機構。

第二,紐西蘭母語政策最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扭轉毛利語在母語人士自己心中的地位,甚至改變其他大多數非毛利母語公民對毛利語的態度、肯定毛利語背後所代表的價值。1970 年末期民間推動的「Te  Ataarangi 運動」,更確立「讓毛利成人以學第二外語的方式學毛利語、讓兒童以母語的方式學毛利語」的雙軌教育策略,課程使用全毛利語環境作浸泡式教學。

1982年的「語言巢制度」(Te Kohanga Reo)更是舉世聞名,世界各國不少專家及政府都因此遠道紐西蘭取經,說是紐西蘭的驕傲也不為過。這個制度專門針對出生到6歲的學齡前兒童設計,結合母語教學與公共托嬰功能。年輕父母上班前於早上9點至下午3點將幼兒送到部落的「集會所」,由該地區會說族語的耆老們進行全毛利語教育。

第一所雙語學校(毛利/英語)1977 年成立,1990年更增設到 17 所之多。1987年也出現「全毛利語小學」(Kura Kaupapa Māori),主流小學中的雙語課與浸潤班   (immersion program),亦陸續開課,讓毛利語具備和英語相等的教育功能,能夠用來傳授各種科目的知識,並透過新生代身上的「同儕效應」創造出一整個肯定母語價值、雙語並重的世代,來避免舊時代在他們父母輩心中烙下的「語言階級感」繼續複製、以擺脫母語自我矮化的窠臼心態。

「家族發展計劃」(Tu  Tangata  Whanau) 則是另一個將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成功轉型例子。透過該計畫,許多都市紛紛成立「毛利人社區中心」,將毛利部落「集會所」的功能延伸到以英語人口為主的都會社區,讓都市與部落語言文化重建速度能夠「同步連動」,而不是消極地把某個偏鄉部落圈起來劃成與外界隔絕的原住民文化保護區;這種做法也適度消彌了「都市現代化」和「保留原鄉文化」之間的衝突性,全面重建毛利文化價值觀,使毛利語復興運動帶來的不單只是母語政策的改變,而是一整個文化的復甦。

【毛利語版紐西蘭國歌Youtube影片】海莉·薇思特拉(Hayley Dee Westenra)於2011年世界杯Rugby大賽中獻場。)

第三,紐西蘭最了不起的成就,恐怕就是賦予原民語言與殖民者語言「實質上」同等的法律地位了,放眼世界,目前沒多少國家能夠說到做到。1987 年的「毛利語言法」(Māori  Language  Act),正式承認毛利語成為紐西蘭的官方語言,除了有系統地將毛利語大量文字化以外,這個法案的出現代表從此以後任何官方文件都必須有毛利語、英語雙語並陳,毛利語在紐西蘭國內法具有法定效力,也就是說各級公務機關、法院都必須有懂毛利語的專職人員,力求達到有效扶助弱勢母語、憲法中真正的平等境界,而不只是齊頭式平等或定期出現的選舉口號而已

因為毛利語法律地位的奠定,願意學習毛利語、參加毛利語檢定考試的紐西蘭民眾已經慢慢從過去以毛利人為主,開始擴散到其他非毛利語為母語的族群,漸漸地改變社會大眾對於毛利語的態度,使毛利語不再只是觀光廣告才會出現的「原住民語言」,而是「紐西蘭特有的公共文化財」。

基於國人對毛利文化的認同與尊重,在國際體育競賽裡,觀眾一定會發現紐西蘭國歌會唱兩次,英語版、毛利語版各一次,而且對紐西蘭國民來說,毛利語版國歌無論如何聽起來比英語版更讓人動容,無論懂不懂毛利語都能哼上幾句,可見毛利語代表的不但是紐西蘭的文化高度與國際魅力,更是凝聚紐西蘭國民認同的象徵。此外,毛利戰舞(Haka)本來是毛利人出草前的儀式,餌後演變成各項國際賽事中紐西蘭隊伍賽前跳毛利戰舞以提高士氣的傳統,經紐西蘭政府主動爭取後,國際幾大賽事協會也修改規定,同意給予這項紐西蘭傳統尊重(不只是毛利人傳統)大大提升紐西蘭的國際能見度。

【國際賽事毛利戰舞Youtube影片–請由2:15開始】

第四,紐西蘭不斷拉高原住民事務層級、設立專責政府機構以利各項原住民政策有系統地執行,當中也包括專為母語政策設立的次級機構。1906年設立的「本土部」( Native Departmen),經過歷年的擴充之後,管轄範圍括及族群和解、原民土地政策、原民勞工權益、同屬南島語系的太平洋島移民在紐事務等,並於1992年由「毛利發展部」(Te Puni Kōkiri, the Ministry of Māori Development)取而代之,行使其職權。「毛利語言委員會」(Māori Language Commission)也在前述的1987年「毛利語言法」施行時成立,負責指導毛利語言的議題、認證翻譯者、創造新單字、透過語言營隊活動(language  camps)推廣母語教學。媒體方面,第一個毛利語部落電台也於 1986 年成立;到了1995 年,紐西蘭全國已有 23 個電台以毛利語或雙語放送,很多毛利兒童尤其喜歡觀看他們最喜愛的毛利電視節目「Pukana」。

筆者覺得最有創意的推廣策略,是本土部(今毛利發展部)於1975年創立、每年七月慶祝的「毛利語週」(Māori  Language Week),可以說是紐西蘭落實民主多元價值的體現,最主要反應在學校教育的課綱裡;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不分英語、毛利語或雙語學校,都會擬定為期一週的毛利文化及主題性的毛利語教學,長期下來也讓毛利語從少數族群的家庭語言,搖身一變,變成每個紐西蘭公民的共同文化財,成為紐西蘭在國際化時代最有特色的活招牌現在的紐西蘭常可見到不分族群的年輕人在互相用毛利語在日常生活中噓寒問暖、打招呼,甚至作為在海外旅行時確認對方是不是自己人的「暗號」,非常有意思。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某廠商針對毛利語週推出的毛利語學習大富翁遊戲。在紐西蘭毛利語週的商機是全國性、教育性的,想像一下把台灣的國小暑假作業、校外教學、母語教學結合再一起吧,雖然是學校的事情,但許多爸媽可是「難逃一劫」阿~圖片來源:Aotearoa Road Trip

紐西蘭的發展經驗證明,各國憲法中「眾人平等」云云原來可以不只是老生常談,真正的「公平」、「國際競爭力」應該是一國國民多數都能理解珍惜國土上各種文化、將語言的多元性視為該國在全球化時代中的獨特軟實力,惟有如此氣度的國民素質,才能讓小國在某些議題上以寡民之姿發揮超越大國的國際影響力,讓全世界都豎起大拇指。如何改變使用者對母語的態度這個關鍵,就維繫在政府是否將公部門資源運用在有效的母語政策制訂上。由最近的時事看起來,怎麼讓政府理解「語言多元」的獨特價值與文化高度,恐怕台灣跟澳洲的公民們還要再多傷點腦筋才行了。潘維剛委員的母語是不是國語其實完全不是重點,重點是立法單位的心態能否跳脫語言獨霸、轉向多元發展,才是台灣下一個新世代能否繼續保有台灣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的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題外話,如果你對紐西蘭毛利語週這個全國性的節日有興趣的話,不妨看看紐西蘭毛利發展部的臉書粉絲頁(Te Wiki o Te Reo Māori, Māori Language Week)學個幾句毛利語,下次到國外觀光搞不好還能試著跟紐西蘭朋友打招呼,說不定他們還會真的相信你是正港的紐西蘭人喔!

 

參考資料》

Bell, J., 2013, “Language attitudes and language revival/survival”,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 34, issue 4, pp.399-410

Erbaugh, M. (1995). Southern Chinese dialects: A medium for reconciliation within greater China.Language in Society, 24, 79–94

Feng-Fu Tsao,1999, “The Language Planning Situation in Taiwan”,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vol. 20, issue 4-5, pp.328-375

Herriman, M. L; Burnaby, Barbara, 1996, Language Policies in English-dominant Countries: Six Case Studies, Multilingual Matters

Mandy Scott and Hak-Khiam Tiun, 2007, “Mandarin-Only to Mandarin-Plus: Taiwan”, Language Policy, vol 6, pp. 53–72

Ruiz, R., 1984, “Orientation in language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vol.8, issue 2, pp.15–34

The Ministry of Māori Development (Te Puni Kōkiri)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tpk.govt.nz/en/

The Ministry of Māori Development (Te Puni Kōkiri), 2009, “2009 Survey of Attitudes, Values and Beliefs Towards the Maori Language”

The New Zealand Herald, 2014, “Languages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Jul 21,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2013, “Languages in Aotearoa  New Zealand”

行政院客委會,2009,「紐西蘭毛利族語言復甦 政策與執行經驗考察報告」,

吉娃詩‧叭萬,2006,「從紐西蘭毛利族的語言巢看台灣的原住民母語教學」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 卷,第1 期,頁163-184

何萬順,2009,「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10, issue 2, pp.375-419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文鶴出版,台北

張學謙,2002,「Aotearoa/紐西蘭的語言規劃」,《各國語言政策 : 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前衛出版,台北,頁151-197

天下雜誌,2014,「四成新台灣之子 流著越南血」,第548期,5月28日

新頭殼,2014,「吳思華:母語列必修 不合課綱調整方向」,10月6日

新頭殼,2014,「本土語言列必修?潘維剛:我母語是國語」,10月22日

風傳媒,2014,「我們不是一家人 原民團體盼自編課綱」,2月14日

---------------------

新台灣之子別忘母語 今夏百人回外婆家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大紀元5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7日電)新住民第二代逾4成不會說母語,將不利台灣與東協連接,內政部今年暑假將首度推出「外婆橋」計畫,要把100名的第二代送回外婆家學母語。

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天一連安排兩個活動與新住民互動,他問當場的第二代會不會說母語,結果發現多數都不太說母語,他非常關切這個問題,並表示未來在政院層級的「新住民協調會報」,將把學習母語列入重要政策。

另據內政部之前調查,數字更驚人,竟有高達40.3%的新住民家庭子女不說母語。

內政部表示,台灣第一代新住民約50萬人,第二代約35萬人,但這些第二代沒學或是不願意說母語,將削弱台灣未來與東協連接的優勢。

因此內政部今年暑假將首理推出「外婆橋」計畫,官員說,目前正透過學校系統辦理,分為個人組及團體組,加起來約有100人,讓他們7月時回到外婆家,或是安排到企業觀摩。

內政部官員表示,政府很重視新住民議題,首批送出去的學生,每人也都有補助,希望他們是認真學習母語,因此回來後也會安排有成果展示,盼從這個起點讓第二代認同自我,發展出融合台灣與其它國家文化的新台灣之子。

說母語正時尚 生動圖文秒懂台語典故

2015-04-07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根據英國研究指出,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四分之一的語言正瀕臨絕種。台灣的母語文化傳承也敲出警鐘,作家夫妻檔大郎頭與禾日香,選擇以生動圖文搭配國人熟悉的注音符號,推出國內首本台語圖文著作《台語原來是這樣》,讓年輕人也能輕鬆了解台語諺語的典故與發音。

  • 該書以淺顯易懂方式解說台語詞彙的意思與由來,如「張」指鬧脾氣、鬧彆扭。(前衛出版社/提供)

    該書以淺顯易懂方式解說台語詞彙的意思與由來,如「張」指鬧脾氣、鬧彆扭。(前衛出版社/提供)

  • 大郎頭(左)與禾日香,推出國內首本台語圖文書《台語原來是這樣》。(記者楊媛婷/攝)

    大郎頭(左)與禾日香,推出國內首本台語圖文書《台語原來是這樣》。(記者楊媛婷/攝)

長期關心台灣土地人文的大郎頭與禾日香,發現國內有許多中國成語故事集,卻不見台語圖文故事,便決定創作國內首見的台語圖文作品,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各式台灣語彙的發展脈絡,如意指招待的「案內」源自於日語,「台語許多語彙可看到過去文化殖民的痕跡」,大郎頭指出台語有許多類似用語,「像是形容不入流的『阿沙不魯』,其實是從日文的『早晨就沐浴』而來,因為當時洗澡大都在黃昏時刻,一早就沐浴的行為會被視為一件奇怪的事情。」

《台語原來是這樣》不只收錄台語詞彙的典故考證,還搭配禾日香所創作的超萌插畫,大大顛覆過去台語文的作品想像,更讓台語變得很時尚。大郎頭透露曾有讀者看了作品後,才體悟到台語原來是如此優雅的語言,「台語對感謝有許多不同程度的說法,如『勞力』就是專用來感謝別人付出的勞力。

已過世的前國史館長張炎憲認為台語最缺的就是資料庫」,大郎頭希望該作不只充實台語的資料庫,更要「以通俗的方式,讓台語進入到生活裡」。

 

----------------------------------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世界母語日 兩族耆老為高雄祈福
2015-04-25 07:57:43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教育局舉辦「世界母語日~母語尋根」活動,原住民孩子以母語傳承文化。 記者徐如宜/攝影
分享高雄市昨天擴大舉辦「世界母語日~母語尋根」活動,由已成為台灣第15、16族原住民的「卡那卡那富Kanakanavu」耆老吟唱,「拉阿魯哇Hla'alua」表演舞蹈,市長陳菊頒感謝狀給兩族教育傳承有功者。
「卡那卡那富」與「拉阿魯哇」族群,主要位於高雄桃源區及那瑪夏區,原本都被歸入南鄒族,其實語言及祭典等重要文化與鄒族都不相同。這幾年經由兩族的耆老們不斷努力,提出相關佐證資料,證明族群的獨特性,終於在去年獲得行政院原民會認可。這兩族目前也是全台灣只有高雄才有的特色族群。

拉阿魯哇族耆老Amahlu salapuana游仁貴,以及卡那卡那富族耆老Mu'u翁德才,昨天用各自的母語為高雄市祈福祝禱。師生們排成台灣形狀,高舉各族銜牌,顯示台灣族群融合。

教育局為因應多元母語課程的師資需求,已培育81名通過原住民族語認證、521名通過閩南語認證、106名通過客語認證的教師及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負責各級學校的母語教學。

教育局編製許多母語相關教材,包括:前金幼兒園錄製的「卡那卡那富族」有聲教材;興中國小編繪「拉阿魯哇族」繪本:從「高雄小故事」徵稿稿件挑選10篇適合學前幼兒聆聽的高雄小故事改編,以閩南、客家、魯凱、布農、卡那卡那富及拉阿魯哇等6種語言錄製的有聲故事。


高雄市師生排出台灣高舉各族布條,呼籲「大家說母語」! 記者徐如宜/攝影

自學25語「語言神人」自述:困難的不是語言,而是態度

創辦「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的謝智翔今年30歲,通曉25種語言,朋友推崇他為「多語神人」。他謙虛地說,真正算得上精通的只有7種,所謂精通,就是通過語言認證、可以公開演講、能閱讀小說、教科書的程度。

他是天才嗎?其實他跟多數人一樣,12歲上國中才學英文,20歲才開始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其他外語。為什麼許多人學了十幾年的英文,卻苦於無法開口,而他卻能不斷學習外語,還學得這麼好?他一語道破:「考試是元凶。」考試扭曲了學語言真正的目的,要把語言學好,靠的不是背單字、學文法和考試,而是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溝通的慾望,以及正確的方法。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謝智翔曾受日媒報導。


老師從來不稱讚他英文好

謝智翔在台大主修園藝暨生命科學系,輔修外文系,畢業後到美國堪薩斯大學進修語言學碩士,也曾到法國巴黎高等理工學院當交換學生。

20歲時,他在台大修了一門史嘉琳老師的課,啟發他對語言的興趣。史嘉琳老師在台大赫赫有名,不僅教學嚴謹認真,本人更精通數十種語言,謝智翔期許自己能像老師一樣厲害,可是,他再怎麼努力考高分,史嘉琳老師卻從沒稱讚他「英文好」,反而稱讚那些考試成績不如他的同學,他有點介意。「老師會跟別人說,Terry會很多種語言,卻從沒稱讚我的英文,就算我的成績非常好。」

後來,他發現就算成績再好,那些語言也不是「自己的」。他可以拼出艱澀難懂的單字,在各種語言檢定過關斬將,拿到令人讚嘆的分數:英文多益TOEIC 950、托福TOEFL CBT 280、GRE V720 Q800 4.5、日語舊制1級檢定、法文TCF C1級、DALF C1、德文TestDaf 17(4,4,4,5),也拿到土耳其語的Bogazici大學認定高級證書。然而,這些「考試語言」並不是他的生活語言,總覺得「用起來卡卡的,好像不是我的一部分。」

他曾到法國交換一年,修的課是病毒、生理這種艱深的科學,考試依然拿高分,可是他總覺得自己的法文用起來不自然。他也拿過DAAD的德國獎學金,上課、考試、檢定都沒問題,讀報紙看新聞也難不倒他,但仍感到格格不入。

相對於英文、法文、德文這些靠傳統方式學習的外語,日語是他「最舒服」的語言,因為他愛看動漫,為了看動漫而自學日文,學會日文懂得更多,看得更多、學得更多,如此不斷反覆正向回饋,雖然沒上過正式課程,考試卻都能通過,他也多次到日本旅行、長住。「日語就像是我的一部分,無法被奪走。」

學會了這麼多種語言之後,謝智翔開始對人類到底怎麼學語言、怎麼學才會更有效率產生了興趣,於是他開始了10年的「語言旅行」。從亞馬遜的熱帶雨林習得了克丘亞語(Quechua),也從坦尚尼亞學會了史瓦西利語;他開始研究神經生物學、認知科學,想了解人類學習語言的機制。

到亞馬遜雨林學克丘亞(Quechua)語

2012年,在堪薩斯大學念研究所時,他拿到獎學金,與一群美國碩博士研究生前往厄瓜多熱帶雨林研究克丘亞語(Quechua)。克丘亞語曾是印加帝國的官方語言,印加帝國遭西班牙人滅亡後,使用語言的人口銳減,但仍是南美洲分布最廣的原住民語言,約有1000多萬說克丘亞語的原住民分布在哥倫比亞、厄瓜多、祕魯、智利和玻利維亞等地。

近年來,南美洲民族主義興起,象徵固有文化的克丘亞語漸受重視,成為厄瓜多小學的必修科目,美國教育部也視克丘亞語為關鍵語言,提供聯邦經費推廣學習與研究;2015年,秘魯青少年還以克丘亞語翻唱麥克傑克森的名曲<The way you make me feel>,在網路廣為流傳。

其實,克丘亞語沒有「標準版本」,每個地方的克丘亞語都不同,有些能互通,有些不行,沒有那種「腔」是最標準的概念。謝智翔在厄瓜多研究的克丘亞語名叫「Napo Kichwa」,這種克丘亞語文獻不多,抵達亞馬遜叢林時,他處於「克丘亞文盲」狀態。

這恰巧是他探索語言本質的絕佳機會,他好奇,語言一定要先「學」過才會嗎? 如果連文字都沒有,該怎麼學?如果沒資料、沒老師,人可以自然學會語言嗎?第一次來到此地的外國傳教士如何學會克丘亞語?

如果背單字、學文法如果不是學語言的必要條件,那到底什麼是「學語言」?老師到底在「教」什麼呢?

第一次學克丘亞語就上手

他想到一個辦法:「小朋友怎麼學會語言,我就怎麼學!」他主動接觸當地人,先以西班牙語表達想和他們交朋友的意思,得到許可後,開始與當地人同進同出,聽他們說話,也學他們說話。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一開始完全聽不懂,但謝智翔很有耐心,他觀察、傾聽,「聽不懂也一直聽,像小朋友一樣學習。」3天後,雖然還不懂文法和拼音,卻已能表達隻字片語,必要時搭配比手劃腳,逐漸聽懂「吃飯、喝水、睡覺」這種簡單的詞彙,讓當地人非常意外。

負責語言研究計畫的營地團長的美國教授Dr. Swanson對他的進步相當驚嘆,特許他不需參加美國研究生每天3小時的「克丘亞語課程」,繼續用自己的方法學就好。

於是,謝智翔啟動自己的語言實驗:每天花8個小時跟當地人相處,即使聽不懂,也堅持「旁聽」。一個禮拜後,他了解Napo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掌握基本對話;一個月後,能獨自到不同部落探險,以克丘亞語到處交朋友;二個月後,他已完全融入,能跟著當地人上教堂,甚至還獲贈一本克丘亞語聖經。


相較之下,與他同時抵達亞馬遜雨林的37位來自美國各大學的碩博士研究生,依傳統語言學習法上課、練習、背單字並參加考試,兩個月後,沒有一個人學會說克丘亞語,回到美國後,早把克丘亞語忘光光。

謝智翔從亞馬遜雨林的克丘亞語經驗體悟到,即使是成人,也能在不懂單字和文法的情況下學會語言,因為人都是先學會母語,才上學識字,「識字、背單字、學文法」是人們掌握語言後才追加的任務,如果把追加任務當成主要任務,學語言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掌握語言習得 人人都能學會多國語言

其實,謝智翔學會克丘亞語的過程,就是人類學會母語的縮影,被語言學家稱之為「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而一般傳統的學語言的方法則是「語言學習」(language learning)。

根據「語言習得」的原理,他與朋友創立了「多國語言習得活動網」,開創多語沙龍,希望幫助更多人學好語言、讓學語言成為生活享受。他相信,只要能掌握動機與目標、創造環境,調整觀念與態度,不管年紀多大,人人都能學會多種語言。

謝智翔提供「語言習得」的4個步驟給有興趣學習語言的讀者參考:

1.創造環境,用身體記憶

想學哪一種語言,就開始聽該種語言的自然對話或音樂,比如故事有聲書,聽不懂也沒關係,不需要思考意思,千萬別翻字典,讓自己沉浸其中,培養對語言的熟悉感。

2.跟讀

選一段演講或對話,聽一句、讀一句,務必讀出聲、像學唱歌一樣掌握旋律,每天固定跟讀15分鐘。

3.開口說

放下面子問題,勇敢開口說,比手劃腳也沒關係,意思到了就算數,拿出誠意,溝通最重要。

4.別被文字綁架

人是先學會語言才上學,聽說優先於讀寫,先學聽、再學說,腦中先有聲音就好。

謝智翔認為,學語言很簡單,也很難,難的不是語言本身,而是人。學語言很簡單,因為人與生俱來就有學語言的能力;學語言很難,因為成人必須跨越許多情緒障礙、打開各種內心糾結,才能邁向語言習得的自由境界。他露出靦腆的笑容說:「學習多語不是特權,每一個平凡的人都能學會!」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台語爆消失危機?僅22%年輕人會講
三立新聞網
2020年12月6日 週日 下午2:40 [GMT+8]·3 分鐘 (閱讀時間)
記者程彥豪、林佳融/台北報導
台語是台灣重要語言文化資產,現在年輕人卻是越來越多人不會說台語。根據調查顯示,75歲的長輩會講台語的超過71.4%,25歲會講台語的年輕人卻只有22.3%。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強調,這問題確實嚴重!
相較於英語,台語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更陌生。
藝人蔡依林:「初戀愛情酸甘甜,五種氣味喔!」
唱起台語歌,歌手蔡依林很溜,但是要用說的就是大考驗。
國人講台語的比例隨年齡下降。
藝人蔡依林:「請你,推…」
蔡依林友人:「推薦。」
藝人蔡依林:「推薦我要去高雄哪裡『剃頭』。」
蔡依林友人:「遊玩拉!」
一整個卡卡超不「輪轉」,不只小天后台語會聽、不會講,藝人綠茶碰到台語也沒輒。
按照教科文組織的標準,台語已經屬於第二級「嚴重危險」。
藝人綠茶:「兩個字,兩個字,你看我,就看你的嘴巴。」
年輕藝人講台語就好像碰到罩門,講台語真的有這麼難嗎?
民眾:「今天我要…我不會。」
民眾:「我身邊的人都沒有在講。」
記者:「會覺得台語快要消失了嗎?」
民眾:「恩恩。」
民眾:「跟爺爺奶奶就是透過爸媽(翻譯),就是我講國語嘛。」
如今台語教學都需要搭配羅馬拼音。
如今台語教學都需要搭配羅馬拼音。
連親人溝通還要靠爸媽翻譯,普羅大眾年輕族群對台語形容比英語還陌生。尤其根據統計資料顯示,75歲以上會在生活中講台語的人還有71%,但是到25歲的年輕人只有22%講台語,會講台語的比例逐年下降。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語言傳承危機劃分的六個等級,對於小孩來說,台語是祖父母一代的人在使用,已經是嚴重危險等級。
國民教育雖有台語教學,但日常生活使用率不高。
台語老師張嘉讌:「過去古早可以大家都說台語、聽台語(是)一個很好的環境,所以現在我們在教學現場,一定要用羅馬拼音,來幫忙教我們孩子。」
政府推動母語教學,早就從國小開始做起,學校老師親自教學,電視台也成立台語頻道。不過最重要的生活環境一旦不常使用,就怕哪一天台語面臨消失危機。
▲你會說台語嗎?台灣會說台語的年輕人僅22%,台語恐面臨「消失」危機。台語爆消失危機?僅22%年輕人會講 https://bit.ly/2LdBEUS


DNA佐證!美洲原住民與南島語族玻里尼西亞人 800年前曾跨越太平洋交流〔2020-07-10〕

母語/語言學習的難易程度/由於大規模推行語言統一政策,全球近

DNA佐證!美洲原住民與南島語族玻里尼西亞人 800年前曾跨越太平洋交流〔2020-07-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