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舉債空間 達8,900億
2016年01月08日 04:10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財長張盛和昨天表示,政府未償餘額占前3年GDP比率為35%,上限是40.6%,相當於還有8,900億元舉債空間,有相當餘容供新政府使用,但法律義務支出占歲出7成太高,財政未達安全地步。
財政部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財政施政成果」,張盛和說,105年財政健全方案建立回饋稅制,增加收入可望有600多億元,包括兩稅合一股利減半扣抵、富人稅調至45%,金融營業稅調高至5%等,效應會全部浮現。
財政部也說,推動「財政健全方案」,使歲入歲出差短,從98年的4,257億元逐漸下降至105年度預估的1,636億元;赤字占GDP比率也從98年度3.3%,逐漸下降至105年度0.9%,有相當大幅度降低,遠於歐盟馬斯垂克條約所訂的3%的水準。稅課收入占歲入比率,自98年67.68%,成長至105年度預估的78.07%。
張盛和指出,目前政府未償餘額占前3年GDP比率為35%,但上限是40.6%,相當有5.6%舉債空間即8,900億元,對下任政府施政上有相當的餘裕。他強調,財政雖大幅改善,但沒到安全地步,這幾年努力調整節流支出結構是非法律義務支出部分;法律義務支出占歲出70%,要調整涉及修法,仍需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讓節流有更大成效。
此外,活化土地方面,張盛和表示,這幾年做很多,利用國有財產法讓國有土地出租利用,設定地上權,且利用促參法引進民間資金開發活化國有土地,103年活化績效達415億元,104年也有297億元,國有土地將儘量與縣市政府結合,很多縣市有回應,正與16縣市會勘建築用地中。
18兆國債每人背百萬? 財政部急澄清:只有23萬
2013年全教總抗議有諸多缺失的官版年金改革。(資料照,記者劉信德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昨天的2016年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公民提問第3題問到目前國人平均負擔國債超過100萬元的議題。但財政部昨日急忙解釋,截自去年底,平均每人負債23.2萬元,並澄清債務計算「不應以包含潛藏負債」。
財政部昨日發出聲明稿指出,截至去年12月底,中央政府1年以上及短期債務未償餘額合計5兆4469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債務為23.2萬元,每人負債超過100萬元並不正確。
據主計總處資料,2014年各級政府債務約7.09兆,政府潛藏債務則高達18.05兆(其中軍公教及勞保潛藏負債分別高達8.66兆及8.77兆元),合計各級政府總負債達25.14兆元,平均下來每人負擔國債高達107萬元。但財政部的國債鐘並未計入潛藏負債。
財政部表示,潛藏負債未必成為政府實際債務,政府潛藏負債屬政府未來應負擔的法定給付義務,或屬未來社會安全給付事項,不應以包含潛藏負債的債務金額計算每人平均負債金額。財政部已多次發布新聞稿澄清說明,依據國際貨幣基金定義,政府債務不包括政府保證、公營事業負債、社會保險未來給付義務等在內,僅於財務報表附註揭露,各國均同。
至於勞保及軍公教退撫制度等財務危機,財政部也表示,行政院及考試院已提出年金改革相關法案送請立法院審議。也強調自2014年初推動的「財政健全方案」,已讓財政收支結構逐步改善,收支差短持續縮減,債務規模獲得控制
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是民族壓榨
2015-07-10 09:30
[完整介紹]
林健次
美國奧勒岡大學經濟學博士,前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經營系主任。曾任美國Union Planters National Bank, Memphis, Tenn. 國際部遠東區放款經理,美國Cook Industries, Inc. 駐台代表兼台灣辦公處經理,美國Farmers Export Co., Kansas City, Mo. 駐台代表,美國ADM公司台灣授權代表,德國Alfred C. Toepfer 公司新加坡子公司Toepfer International Asia 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是民族壓榨
台灣的年金問題是政治問題,是轉型正義問題。(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希臘政府破產的原因之一是普遍過高的退休年金;但是它是雨露均霑,勉強還可以說是造成世代正義問題。台灣年金問題的本質完全不同。有人說是說是族群問題、階級問題,不過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民族壓榨。它絕對不是世代正義問題;假如它與正義有關,那是民族正義問題─是台灣轉型正義的一部分。
以台灣人為多數的勞保退休年金月領一、二萬,「外省人」多得不成比例的軍公教,退休卻可月領四、五萬,職級高的還可領七、八、九,甚至十幾萬。私人公司雖也有退休金規定,但是在解雇、離職、關廠等條件下,勞工真正能拿到 一、二百萬元也不是多數;這比起公務員三十年年金加總動則一、二甚至三千萬比起來,只是零頭而已。台灣勞工退休福利的低落,是被統治、被殖民的經濟代價。
以美金計算,台灣的實質國民所得大約是名目國民所得的二倍。所以,以購買力論,台灣軍公教的退休福利鐵定是世界第一。台灣公務員年金之優渥,不得不讓人想到那些讓人供在桌上的神祇。他們真如神祇,與多數的台灣人不同嗎?
台灣的公務系統,不管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社會關係的或法治的,一向都特別優惠「外省人」。甚至,在1990 年以前全國性公務人員考試還名目張膽的優惠「外省人」,規定錄取比例是台灣籍八人,「外省籍」九百四十人;「外省籍」錄取名額是台灣人的一百多倍,錄取率之差更以千、萬倍計。所以,1990年以前「累積的」全國性公務人員當然多是「外省人」。
可是真正的歧視與壓榨並沒有在1990結束,因為錄取的歧視已經轉化為退休金的壓榨。1990年代起,隨老蔣來台的人員及其子女正在大量退休。甚至後來規定1995年以前當上公務員的才可以領18趴優存利息,都可以看出歧視與壓榨運作的痕跡。因為,在歧視的法律與官僚社會關係,在遷親引戚、呼朋引伴的累積運作下,能在1995年以前當高階軍公教的,「外省人」更佔大半以上。這些人當然包括「高級外省人」郭冠英、黃世銘以及退休累計點數極高的洪秀柱、馬英九之徒。
有人說國民黨世襲權貴透過體制,製造「本省人」與「外省人」在退休福利上的極大差異,以拉攏「外省人」、便於分而治之,是族群矛盾與世代矛盾的罪魁禍首。這可能只說對了一半。一群人必須優厚的養另一群人一輩子,這兩群人不可能是同一民族;這是清清楚楚民族壓迫的表徵。被養的人在死前領了一大堆錢,一定是留給他們的後代;他們的後代反而是受益人。真正受害的是以台灣人為多數的勞工與他們的子弟,而台灣勞工的子弟更是雙重的受害人。
筆者提出台灣年金問的本質,一定會被打成製造族群對立、破壞團結。事實上,製造對立、破壞團結的人正是製造壓迫的人;他們就怕有人把事實顯露、騙局揭穿。
台灣的年金問題,不是哪個基金多,哪個基金不足的問題;基金的設計是政治決定的。台灣的年金問題本來就是政治問題,是轉型正義問題。在軍公教年金制度沒有和勞保年金制度平等化以前,請不要告訴我台灣沒有民族壓迫。
我已經看到台灣獨立黨把軍公教與勞工退休金平等化列為政見。我希望有更多的政黨提出類似的政見。
希臘年金支出 公務員占9成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希臘國庫現金短缺,和歐盟等國際債權人上週末密集協商,盼能於近日內達成協議,以取得遭凍結的紓困撥款七十二億歐元,挽救本月就可能面臨的債務違約危機。希臘六日、十二日必須償還國際貨幣基金(IMF)兩筆債務,共近十億歐元。
希臘政府過度舉債,在二○○九年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前,各政黨不斷以高福利政策來取悅選民,公部門債台高築,後來遭信評機構大降債信評 等,被拒於國際債市之外,處於破產邊緣。二○一一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之初,一○八二萬人口中,在公部門工作的員工就有八十萬人,公部門員工退休金就占政府 年金相關支出九十%。
今年一月底,希臘大選後由反撙節的左翼激進聯盟(Syriza)上台主政,二月雖取得債權人延長紓困四個月的臨時協議,此後雙方對紓困條件的重新協商卻陷入僵局,主因對希臘經濟改革、財政整頓細節歧見,遲未能化解。
歐元區財長會議將於十一日召開,部分歐盟官員警告,希臘和債權人雙方對具體改革措施仍存在不少歧見,例如削減退休金、提高消費稅、減薪、鬆綁勞動法規等方面。
年金改革無期 台灣恐希臘化
記者鄭琪芳/特稿
最近苗栗縣債務危機浮上檯面,陸續傳出發不出薪水、積欠工程款等問題;此事也讓台灣民眾驚覺,原來政府破產並非不可能。事實上,馬政府執政以來,法定債務及潛藏債務均飆高,年金改革卻是「光說不練」;長此以往,「台灣希臘化」恐非危言聳聽。
馬政府執政以來,國債增加速度之快,簡直可以「失控」來形容,即使未計入潛藏債務、非營業基金舉債等,只計算「公共債務法」規範的法定債務,馬政府執政近七年,中央政府一年以上債務餘額淨增加一.七兆元,早就超過民進黨執政八年的一.四兆元。
卡奴政府 以債養債
由於政府債務不斷累積,中央政府每年光是支付國債利息就要一千三百億元左右,若加上債務還本,每年還本付息約二千億元,等於中央政府有一成以上支出是用於還債。而且,目前債務還本全數以舉債支應,像是「以債養債」的卡奴政府。
馬 政府大手筆舉債,卻看不到什麼建設,國內經濟更是每況愈下,不僅「六三三」(經濟成長率六%、失業率三%以下、國民所得三萬美元)成了笑話,史上經濟成長 率最差的五年,馬政府就包辦了四年;且史上失業率最高兩年,也在馬政府任內;寫下「舉債創新高、經濟成長創新低」的難堪紀錄。
除了法定債務之外,近幾年政府潛藏債務、非營業基金舉債等,增加速度更是驚人,尤其潛藏債務四年暴增逾五兆元,平均一年增加逾一兆元,令人咋舌。政府潛藏債務以勞工保險及軍公教退休金增加最快,均已飆破八兆元,各占整體潛藏債務近一半,成為國家財政最沉重的負擔。
馬政府兩年前雖曾提出年金改革方案,卻只是「虛晃一招」,至今仍躺在立法院。而且,馬政府的年金改革方案是「小砍軍公教、大砍勞工」,不僅欠缺公平正義,也難解年金制度沉痾,改革誠意令人質疑。
年金改革
大債危機︰中央希臘化 地方底特律化
最近有兩件事凸顯政府財政惡化的窘狀。一,馬政府為了政治考量,企圖為軍公教加薪三%,一年須增加二一○億元預算,但在政府舉債破表下,經費無著,更引發民眾反彈;二,苗栗縣政府積欠約六十家廠商工程款卅多億元,日前廠商集體到縣府討錢未果,痛批縣府是「最大的詐騙集團」。兩者顯示中央與地方財政皆陷入崩盤危機。
苗栗縣政府尚積欠約60家廠商去年的工程款30多億元,圖為廠商3月24日到縣府抗議。(資料照,記者吳為恭攝)
政府財政破產,國際上雖不乏案例,但畢竟是特殊狀況,多數政府必須嚴守財政紀律,才能維持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況且,今日全球化普及,國家舉債往往遍及世界各國,一旦債務違約,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前幾年歐豬五國爆發債務危機,最嚴重的希臘至今困局未解,已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黑天鵝;在地方債務上,最著名的破產案例,則為美國昔日的汽車業重鎮底特律。
檢視我當前財政的險峻情狀,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中央政府希臘化,地方政府底特律化」。此種觀點顯然不為財經主計官員所認同,彼等意圖為軍公教加薪時甚至宣稱︰我國財政健全,所謂潛藏債務未必會發生。但政府缺錢卻是事實,官員耍嘴皮,移花接木,無濟於事。尤其,我國一向受到中國蠻橫打壓,一旦國家面臨破產危機,恐無管道向任何國際組織或國家求援,只能自生自滅。
我國負債情況,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一○四年度中央與地方政府潛藏負債共十七兆○五二九億元,若再加上中央與地方的長期債務、短期借款等,政府總負債高達廿四兆元。其中,民進黨執政時期,國家債務未償餘額增加一兆三二七七億元,馬政府執政七年,則增加一兆七六四五億元,比民進黨執政八年多出四三六八億元。令人費解的是,馬政府所謂愛台十二項建設一事無成,任內未有重大建設,卻大幅舉債,造成債務黑洞,真是貽害後人。而地方政府債務亦不斷膨脹,增加幅度更高於中央。按「公共債務法」規定,縣市一年以上債務占歲出比率不得超過五十%,多數縣市明顯都已違法。例如苗栗縣近幾年舉債大幅增加,尤其前縣長劉政鴻任內增加最多,二○○五年苗栗縣債務僅一六二.二七億元,二○一四年底增至三九八億元,九年內暴增近一.五倍。根據《商業周刊》的評估,目前全台有超過一半縣市,財政狀況為「中重度昏迷」,也就是「瀕臨腦死」。
造成政府債務激增的主要原因,在於人事費用增加與退休年金之負擔。在這方面,政府雖宣稱進行組織精簡與改造,實際上公務員人數卻增加,且待遇亦隨政府層級的升格而提升,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年金退撫制度,更形成財政重大包袱。尤甚者,由於馬政府將軍公教視為禁臠,年金改革遂淪為口號,必須等待馬英九卸任後才可能解決,屆時,恐怕不但亡羊而且網也破得難以修補了。另一種造成財政惡化的癥結,則是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不惜亂開公共建設、社福支票,結果留下一堆蚊子館、缺乏效益的交通建設、鮮少廠商進駐的各種園區,與浮濫的福利。最常見的是,地方政府寧可讓學童沒錢吃營養午餐,卻不時舉辦活動、跨年晚會、煙火,動輒花費上億元,只為滿足民眾一時的感官刺激。可悲的是,此種作秀方式往往能讓民眾有感,造成舉債愈多,滿意度愈高的荒謬現象,遂引發政治人物爭相仿效。
持平而論,政府財政迅速惡化,藍綠政治人物皆難辭其咎,但藍營的責任無疑更為嚴重。政府債務問題有待政治人物展現魄力與智慧,或有解決之日。可惜,當前執政的馬英九總統,不但是製造政府財政危機的元凶,更喜歡惺惺作態,標榜問題不會在他任內爆發,口說願意改革,來贏得掌聲,卻什麼都沒做,使得改革一再延宕。然而,財政危機的爆發在頃刻之間,顯然不容吾人繼續等待了。朝野政治人物應跨越馬英九,共同來解決台灣的大債包袱
----------------------
人事費吞自有財源 12縣市發不出薪水
地方政府人事費結構表 |
宜、苗舉債破表 7縣市逼近舉債上限
〔記 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中央政府財政不佳,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更是糟糕。根據統計,全國二十二縣市中,有十二縣市自有財源(含自籌財源及統籌稅款)不足以支應 人事費;換句話說,若無中央補助,十二縣市可能連薪水都發不出來。此外,目前宜蘭縣及苗栗縣舉債已嚴重破表,還有七縣市逼近舉債上限。
所謂「自有財源」,是指各縣市「歲入減除補助及協助收入」的金額。二○一一年審定決算數,北市自有財源一三○二億元,人事費用七七五億元,人事費約占自有財源比率六十%,為各縣市第二低,僅次於金門縣的三十四%,北市自有財源支應人事費用後,還有五二七億元可運用。
另外,包括新北市、台中市、新竹縣市、台南市、高雄市、桃園縣及嘉義縣,自有財源也高於人事費;但除了金門縣人事費占自有財源比率較低之外,其餘縣市都占六成至九成以上,嘉義縣占九成八、高雄市占九成、台南市也占八成七。
其餘十二個縣市則出現自有財源不足以支應人事費的情況,尤其屏東縣人事費一六二億元、自有財源僅一二六億元,差短三十六億元最多;其餘依序是彰化縣差短三十三億元、台東縣二十五億元、花蓮縣二十三億元、雲林縣二十億元。
由 於自有財源不足,中央補助又不均,不少縣市只好舉債支應,導致債台高築。根據財政部國庫署資料,截至今年九月底,宜蘭縣一年以上債務餘額占歲出六十一.二 七%、苗栗縣六十.九五%,均超過四十五%的舉債上限。此外,包括台南市、新竹市、雲林縣、嘉義縣、基隆市、花蓮縣及屏東縣,債務餘額占歲出比重都超過四 十%,也逼近舉債上限。
國庫署官員表示,「公共債務法」修法後,對於債務超限的地方政府,中央按月管制撥付統籌稅款,以督促改善債務,部分縣市已努力改善債務,像新竹市一度舉債超限,目前已降至債限以下,宜蘭縣的債務也逐漸降低。
------------------------------------------------------------------
明年統籌款 北市人均分配多新北1倍
2014年統籌稅款通知分配金額 |
6都分得金額占64%
〔記 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明年統籌稅款分配金額出爐,分配不均的問題依舊未解,六都(含桃園縣)就分走了六成四,其餘十六縣市及鄉鎮市只分到三成六。其中,台 北市分到三四三.二一億元最多,比高雄市及新北市多出約一百億元,且台北市平均每人分配統籌稅款近一.三萬元,是新北市等縣市兩倍以上,僅一河之隔,市民 待遇卻差很多。
根據財政部資料,二○一四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總金額二○七八.七億元,較二○一三年微增四.三五億元;其中,一八八二.五五億元分給二十二縣市,一九六.一五億元分給鄉鎮市。
各縣市中,仍以台北市分配統籌稅款三四三.二一億元最多,其次是新北市二四八.七五億元、高雄市二四二.六億元、台中市二○六.五二億元、台南市一六六.二三億元、桃園縣一二二.一七億元,合計直轄市共分到一三二九.四八億元,占了近六成四。
若換算平均每人分配統籌稅款,連江縣因人口只有一萬多人,平均每人分配二.六萬元最多;人口不到十萬的澎湖縣,平均每人分到一.五萬元居次;台北市平均每人近一.三萬元排名第三。不過,若排除人口稀少的離島地區,北市人均統籌稅款高居全台之冠。
至於平均每人分配統籌稅款較少的縣市,依序是彰化縣平均每人五千七百多元、新竹縣及桃園縣每人五千九百多元、新北市每人六千二百多元、宜蘭縣每人六千三百多元。
對於地方政府質疑統籌稅款分配不公,財政部國庫署強調,中央對於地方的財政支援,除了統籌稅款之外,另有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應整體併同考量。另外,「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中央將再釋出財源四三八億元,有助於提高地方政府自有財源。
修財劃法短期難完成
國庫署官員說明,財劃法修法後,統籌稅款分配指標也將調整,但需洽商地方政府後訂定,除了人口、面積、營利事業營業額及租稅稽徵努力程度之外,「農林漁牧產值」若獲地方共識,也可納入計算,未來分配指標將會更公平。
不過,國庫署官員直言,目前財劃法修正草案還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過去財委會曾五度討論,但因各縣市對統籌稅款規模、分配公式及指標、業務移撥等都有意見,大部分條文都保留,且本會期並未列為優先法案,恐怕難在短期內完成修法
----------------------------------------------------------------
竹縣明年舉債18億 議員質疑灌水
新竹縣議會本月底將開會審查明年度總預算,但有議員認為研究決算書才能真的了解縣府到底做了多少事情。(記者黃美珠攝) |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新竹縣明年歲入編列兩百卅八億多元,歲出則是兩百五十六億餘元,得靠舉債十八億彌平。但議會發現近五年決算都僅在兩百一十億到兩百廿多億元間,儘管縣府喊苦,卻仍有議員質疑舉債是否為真﹖
縣府表示,明年總預算仍以教科文的支出最高,佔整體預算的卅三.八二%,其中近七成二都用在人事。
另施政九大科目預算,除社福、退撫以及其他支出共三項減少,剩下的六大科目統統都是增加。
重大工程多 總預算歲出增加
光交通支出方面,就因明年度新增列了:埔東隧道一期和高鐵橋下聯絡道延伸竹科段公道五第二期的工程費﹔以及一一五號縣道照門國小到新埔楊梅交界處,包含用地費在內的拓寬工程款等,三項合計就高達十三億元。
此外,受到去年蘇拉、天秤,以及今年蘇力颱風災後復建工程龐大,另有十二億多墊付款要轉正等的影響,明年的歲出才會特別飆高。
縣府表示,所幸明年新的公債法上路,長期債務調高可佔總預算比率的五十%,因此讓縣府得以舉債十八億元,達到四十四.九%,稍作喘息。
近年預算決算差很大 引議論
相對於縣府官員的壓力,縣議會則有議員認為預算在府會「默契下」早有某程度適量的灌水,足以讓縣府相對好辦事。這從一○一年度的歲入、歲出決算各為兩百廿六億和兩百廿三億元,對照同年度的歲入、歲出預算各約兩百五十八億元就可看出端倪。
更何況就最近五年的決算看,實際歲出也僅在兩百一十幾億到兩百廿幾億元之間。所以儘管縣府前述列舉的重大經費預算都是事實,仍不免讓人質疑是否真的有需要舉債﹖
不過,坦言前述情況的縣議員們也直言,最近三、四年縣府浮編的狀況是比前幾年改善很多,以前明明實際執行只有兩百一十億,總預算卻編到了兩百八十億元﹔現在實際執行兩百廿億,預算編列兩百五十億元。為了讓縣府保有融資的空間,以備不時之需,議會只能從旁盯緊一點。
各市縣人事費已不足以支應,是最嚴重也最該解決的財務問題。在這樣的財 政結構下,我們居然還要這麼多的公務人員,這不是自尋死路嗎?+有一位國立大學法律碩士連考五年國考都落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3iIVdH
居高不下 新北人事費逾總預算42%
2016-09-02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一○六年度總預算近一千六百億元,人事費編列約六百八十五億元,佔了總預算規模超過四十二%,審計處屢在決算審核報告中提醒人事費支出偏高,恐影響市政建設推動,市府雖以凍結員額撙節支出,但人事費卻仍持續增加,人事成本相當沉重。
100至106年度新北市總預算人事費比較表
100至106年度新北市總預算人事費比較表
公務員每年晉級 經費跟漲
主計處副處長楊敏瑞表示,公務員每年都會晉級,就算預算規模與員額比例不變,人事費還是會成長;市府近幾年對預算員額管控相當慎重,除了新設機關,員額都是凍結的,只在現有員額中調配任務。且人事費剩餘不能移做他用,編列時都相當嚴謹,核實編列,避免多編,一旦有不足,則從統籌的經費中去調整。
新北市政府人事費除了公務預算中編列近兩百八十四億元,還有挹注到地方教育發展基金中的學校人事費約四百億,以及軌道建設發展基金中的人事費○.九六億,總計約六百八十五億元,佔總預算規模超過四十二%,相當於總預算每一百元支出中,有四十二元花在人事費。
市府凍結員額 精簡逾千人
人事處處長陳昭欽表示,只在改制初期為推動捷運建設、抽水站及污水下水道工程及充實消防、社工人力,增加員額,近幾年嚴格控管,成長幅度明顯下降;從一百年至一○五年,公務員從一萬九千兩百七十六人增加到兩萬零七百廿八人,雖增加一千四百五十二人,但非編制人員精簡了兩千六百八十五人,整體人力減少一千兩百卅三人,公務人力是六都中最精簡。
一○六年與一○五年相較,總預算規模少了十六.六一億,人事費則增加了八.六六億,佔總預算比率增加,是朱立倫執政以來次高,僅次於一○二年;一○二年因原本國立高中職改隸為市立高中職,新北市增加十二所公立高中職,除教育部補助的經費外,市庫每年增加上億元的人事費負擔。
-----------------
縣市自籌財源 不足支應人事費 【19:45】
〔中央社〕審計部今天說,101年度各縣市人事費占自籌財源比率約110.91%,大部分地方政府自籌財源不足以支應人事費支出。
審計部今天公布101年度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地方決算審核結果年報。
審計部說,各直轄市及縣市,歲入歲出差短新台幣629億餘元。其中,直轄市5都差短609億餘元,差短最高的是高雄市,高達210億元;新北市居次,差短151億餘元;台北第3名,差短150億餘元。歲入歲出有賸餘者前3名分別為桃園縣、金門縣與花蓮縣。
另外,審計部指出,各縣市的人事費決算高達4716億餘元,占各縣市自籌財源4252億餘元的110.91%;各縣市人事經費占自籌財源比率,以澎湖縣的526.51%最高,台東縣454.49%居次,嘉義縣的335.24%居第3。
審計部指出,大部分地方政府人事費用負擔居高不下,自籌財源不足以支應人事費支出,施政計畫所需經費都要仰賴中央政府補助,各地方政府開拓財源的能力、成效不彰,亟待研謀良策,妥為改善。
居高不下 新北人事費逾總預算42%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6-09-02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一○六年度總預算近一千六百億元,人事費編列約六百八十五億元,佔了總預算規模超過四十二%,審計處屢在決算審核報告中提醒人事費支出偏高,恐影響市政建設推動,市府雖以凍結員額撙節支出,但人事費卻仍持續增加,人事成本相當沉重。
100至106年度新北市總預算人事費比較表
100至106年度新北市總預算人事費比較表
公務員每年晉級 經費跟漲
主計處副處長楊敏瑞表示,公務員每年都會晉級,就算預算規模與員額比例不變,人事費還是會成長;市府近幾年對預算員額管控相當慎重,除了新設機關,員額都是凍結的,只在現有員額中調配任務。且人事費剩餘不能移做他用,編列時都相當嚴謹,核實編列,避免多編,一旦有不足,則從統籌的經費中去調整。
新北市政府人事費除了公務預算中編列近兩百八十四億元,還有挹注到地方教育發展基金中的學校人事費約四百億,以及軌道建設發展基金中的人事費○.九六億,總計約六百八十五億元,佔總預算規模超過四十二%,相當於總預算每一百元支出中,有四十二元花在人事費。
市府凍結員額 精簡逾千人
人事處處長陳昭欽表示,只在改制初期為推動捷運建設、抽水站及污水下水道工程及充實消防、社工人力,增加員額,近幾年嚴格控管,成長幅度明顯下降;從一百年至一○五年,公務員從一萬九千兩百七十六人增加到兩萬零七百廿八人,雖增加一千四百五十二人,但非編制人員精簡了兩千六百八十五人,整體人力減少一千兩百卅三人,公務人力是六都中最精簡。
一○六年與一○五年相較,總預算規模少了十六.六一億,人事費則增加了八.六六億,佔總預算比率增加,是朱立倫執政以來次高,僅次於一○二年;一○二年因原本國立高中職改隸為市立高中職,新北市增加十二所公立高中職,除教育部補助的經費外,市庫每年增加上億元的人事費負擔。
------------------------------------------------
推動改革讓台灣重新站起來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15
國民黨敗選後,無論內閣人事的「總辭變總留」、黨主席競逐戰,甚至二○一六年大選的前哨戰,依舊陷在權力算計的泥淖,而馬英九總統不滿意度達到七十八%,則失去統治正當性;國家機器與執政黨皆困在當機狀態。然而,馬總統尚餘一年半任期,政府不能空轉,因此,吾人願在此提出兩個改革議題,期盼朝野合作,丟掉舊包袱,共同推動台灣的進步。
首先是退休年金改革。此次執政黨的敗選,乃是眾多不滿的選民教訓國民黨所致,但是,此舉到底意味何種訊息?我們認為,民眾是在抗議世代、階級矛盾與分配不正義。其重大民怨之一,就是軍公教與一般民眾天差地別的退休年金制度。軍公教年金超高的所得替代率與十八%存款優惠利率,不但勞工階級望塵莫及,造成階級矛盾;而且,沉重的財務支出,勢必破產,債留子孫,等於上一代預支了下一代的未來,又形成了世代矛盾。因此年金制度應徹底變革,將軍公教與一般勞動階層一視同仁,建立健全合理、永續的退休保障,方可消弭世代與階級矛盾及衝突。
其次,穩定物價,提高民眾收入。近廿年來全球化速度快速,世界經濟向上騰飛,但因國際產業分工,與低度開發國家,包括中國、印度、東歐、東南亞釋出龐大勞動力,不僅造成全球經濟板塊位移,亦形成普遍性的貧富差距擴大,中產階級正在消失之中。另外,資金在國際間自由流動,過多資金追求短期利潤,不願投入實體經濟,反而在資本市場與原物料投機炒作,造成物價、房價上漲,嚴重衝擊民眾的生存底限。台灣是全球經貿體系重要成員,自然無法脫離全球經濟發展框架,因此實質薪資倒退、貧富差距擴大,也成為普遍現象。但是,台灣比較不幸的是,地理位置接近中國,雙方語言相通,使得台灣企業、個人面臨事業發展瓶頸時,「去中國」變成很容易的選項。企業因此不願花費心血進行轉型研發,只是將資金廠房遷至中國,造成台灣對外投資幾乎都在中國,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逾五成,導致產業空洞化、勞工低薪化,失業率偏高。再加上物價房價上漲,則無異火上加油,民眾痛苦指數爆表。
由此可知,紓解民眾之苦的解藥,在於振興製造業與抑制物價。政府宜提出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在台投資設廠,以增加就業人口,提升勞工收入。平穩物價方面,應由國營企業帶頭,充分供應民生物資,保障民眾生活的基本需求。坦言之,這幾年物價飛漲的癥結,乃是馬政府的油電雙漲,由兩大國營企業的中油、台電啟動物價上漲的引擎,帶動民間企業爭相調升價格,導致物價失控。近來國際原油、原物料、農產品價格大跌,甚至腰斬,正是油電雙跌,反映國際行情,矯正錯誤政策的契機。然而,毛內閣雖然有意讓油電雙跌,但步伐仍不夠豪邁,反而像是裹小腳。汽油以油價公式為由,合理化其不足額反映國際行情的怪現象,結果原油價格跌不停,跌幅逾四成多,國內油價只反映兩成多,明顯吃定消費者,並有圖利特定廠商之嫌;而台電由虧轉盈,但回饋方案一年一戶平均一六六元、約兩個便當,且曾企圖綁架新電價公式,將重置成本列入,以民眾的錢彌補台電虧損二千億的黑洞。事實上,油電事業既為國營,或為少數民間廠商參與之實質壟斷型態,則價格之訂定,就不應純就盈虧著眼,而是考量如何對多數國人與產業發揮最大效益。何況國營企業所以虧損累累,並非在於經濟因素,而是採購弊端與經營無效率所致。因此,若無法大力除弊,只靠提高價格彌平虧損,不僅戕害民眾福祉,對總體經濟亦將造成負面效應。
馬總統固然聲望跌到谷底,任期所剩無多,仍不宜讓國家機器空轉,其將功贖罪的作法,則是推動改革。吾人認為退休年金與穩定物價、增加收入與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應列為改革當務之急,凝聚共識,達到改革的目標。而執政者應謙卑聆聽民眾的心聲,在野者亦應摒棄勝選的驕傲,攜手推動改革,讓台灣從百廢待舉中重新站起來。
--------------------------------------------------------
◎ 李坤隆
隨著台灣就業越來越困難,許多人都將希望放在國家的考試上面,因此現在的公務人員考試放榜的盛況,比當年大學聯考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據考選部說明,今年共錄取六二三五人次,平均錄取率為六.二二%;年紀最小的錄取者才十九歲,年紀最長則為五十八歲。這樣的數字,相當驚悚。
我 們可以看到,國家財政越來越惡化,甚至審計部公布去年「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決算審核結果年報」,全國廿二市縣去年人事經費決算高達四千七百一十六億一千餘萬 元,占各市縣自籌財源四千二百五十二億二千餘萬元的一百一十.九一%;審計部認為,各市縣人事費已不足以支應,是最嚴重也最該解決的財務問題。在這樣的財 政結構下,我們居然還要這麼多的公務人員,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軍公教過於優渥的待遇福利與退休制度,已經將整個國家財政帶到懸崖邊緣,很多人一到退休年紀就毫不留戀地選擇月退,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短缺,更讓國家財政增加負擔、人才培育出現斷層,這絕對不是國家之福。
就拿我周遭的實際例子看,有一名親戚,從小就進入中正預校就讀,所以在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就過著週休七天的日子,至今過了將近十年,就靠這一份薪俸養家活口;還有一對退休老師,兩個人在四十幾歲時退休,然後每天跳土風舞找朋友串門子,還定期出國旅遊,靠的也是這一份薪俸。
而 這些人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階級,甚至在整個社會裡衍生出一種階級對立氣氛,如果不正視,恐怕會危及社會穩定。所以,在整個公務員退休制度還不能做 合理的改革之前,政府真的應該從減少進用人員、延長退休年紀著手,或者要避免終身俸的做法。否則,當越來越多公務員都是在利用這樣的制度來成就自己的人 生,而其他納稅人卻要為他們背負越來越龐大的國家債務時,這樣合理嗎?(作者為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博雅課程教師)
-------------------------------------------------------------------------
◎ 林靜怡
中秋團圓剛過,就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有一位國立大學法律碩士連考五年國考都落榜,今年三月喝強鹼自殺,幸被救回;這個月,她疊起一本又一本的公職考試參考書上吊,斷送青春年華!看了心裡很難過。
五 年前,我也曾經是國考全職考生,試了兩年,就已經撐不下去。沒有收入,已自慚形穢;屢試屢敗,更讓人自信心全失。看著爸媽漸失笑容的關切,第二次放榜日, 我跑到海邊漫無目的晃了一整天,最後決定放棄。然後開始找工作,從Seven開始,再來是加油站,最後進了一家中型企業,開始正常的上下班生活。月薪三萬 出頭,兩年來都沒動過。
會去考國考,大多不是什麼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不過就是公務員薪水高、福利好、退休更棒。然而當考公務員變成全 民運動時,顯然就是這個社會病了!年輕人找工作困難,薪水低,保障不足,才會去擠國考窄門。再放大來看,國家資源配置根本出了問題,軍公教薪水福利遙遙領 先民營企業,退休後所得替代率竟然高居世界第一,台灣面臨「希臘化」財政危機,更讓年輕人擠向公務員窄門,因為「要倒,政府也是最後一個倒」,這正常嗎?
我 不免想起前幾天總統接受電視專訪時說:「因為司法關說是對於司法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對於許多無權無勢的年輕人,他們出社會碰到司法案件的時候,如果他的對 手有人脈、有關係,他的官司該怎麼打?」老實說,總統話講得很漂亮,一副非常關心年輕人的樣子。但是,除非作奸犯科,年輕人碰到司法案件機會不大;但是十 之八九會碰到就業困難的問題。這才是總統真正要關心的地方!否則總統上任五年來,年輕人失業率屢創新高,收入回到十多年前的水準,逼得學士碩士博士都去擠 國考,還動不動就鬧出人命,總統曾經表示過關心嗎?這有天理嗎?
(作者為中文碩士,新北市民)
---------------------------------------------------------------------
◎ 王法明
國考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甚至出現了考生因為壓力過大輕生自殺的不幸消息。時下國人報考國考風氣日盛,少則花費三、五年,長則十幾年也在所不辭。不但曠日廢時,也花費大量金錢,影響國家生產力與消費力。因此也出現「國考是否限制報名次數」的討論。
其 實,要解決國人大量報考國考的現象,應該從改善勞動條件,保障一般勞工處境開始。這幾年來台灣勞動條件日益惡化:清潔、保全、建築等低階工作場域中「勞動 派遣」盛行,不但壓低勞工實質所得、也不利追究雇主責任;而許多製造業中也大量使用「責任制」拉長工時,規避加班費,造成許多勞工超時勞動,也使得職業傷 害頻傳;近幾年景氣低迷,無薪假,乃至非法裁員、惡意解僱屢見不鮮。
民眾面對不穩定、不友善的職場,當然大量報考較有保障的公務員。面對此 一現象,要做的不是阻止民眾前進國考。而是應該積極維護民眾勞動權益,加強執行勞基法,取締違法企業。一旦民眾可以穩定就業,有合法、合理的工時與工資, 自然可以解決國考人潮的怪象。(作者就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