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失去信心!內外資撤離4兆元資金 部份轉移新加坡 | 兩岸傳真 | 全球 | NOWnews今日新聞


46d902f3f22f1feb8af49e42740c2135  

值得警惕!台灣出口衰退表現不佳 鄧振中:拓展新興市場
NOWnews 2015-05-27 11:27 (3小時前)
值得警惕!台灣出口衰退表現不佳 鄧振中:拓展新興市場
記者彭夢竺/台北報導

台灣經濟近期出口衰退,工業生產成績也不如預期。對此,經濟部長鄧振中今(27)日表示,4月出口表現衰退值得警惕,會積極協助國內產業拓展海外市場,希望後面幾個月能趕上來。

台灣4月份對外經濟數據表現不佳,不僅財政部4月海關出口金額減少11.7%,經濟部日前發布4月工業生產指數,製造業生產年增1.15%,也是近15個月以來的最低增幅。

鄧振中今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就近三年公共建設預算的執行情形,及明年度公共建設概算編製情形,及跨域加值公共建設財務規劃方案的推動情形進行報告。他在備詢時表示,有注意到台灣近期出口不佳的事情,必須警惕。

鄧振中指出,經濟部會持續觀察,並協助國內產業拓銷方面再做強化,看怎麼找到更大的機會,特別是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部分,希望不要讓出口出現長期減退的狀況,後面幾個月能夠趕上來。

---------------------

中國紅色供應鏈來襲

推文到plurk
2015-05-25 06:00
馬英九總統在就職七週年演說中吹噓政績,強調經濟表現為亞洲四小龍最好,但陸續出爐的數據卻給予嚴重打臉。四月份外銷訂單為二十二個月以來首度負成長,來自中國、香港的訂單年減十.三%;金融帳連續十九季淨流出,單季淨流出一百八十八.四億美元,累計金額達一千八百七十八億美元(約五.七兆台幣)。而主計總處更下修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值由三.七八%至三.二八%。
來自中國、香港訂單的大幅衰退,意味著中國紅色供應鏈來襲的警訊。統計處長林麗貞坦承,中國刻意扶植面板、半導體,紅色供應鏈崛起,兩岸產業已從過去的垂直分工演變成現在的水平競爭,我面板電子產品已被中國本土供應鏈取代。事實上,去年中巴克萊銀行著名分析師楊應超即以「中國,你好;台灣,再見」為題,發表產業趨勢報告,點出台灣科技產業即將被中國取代的危機。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出現「政策牛市」,股市大漲,資本市場活絡,中國企業得到更多的資金挹注,強化其市場競爭力。相較之下,台灣股市盤整,一些以中國為生產基地的電子股走勢異常疲弱,乃引發國人關注其是否遭到紅色供應鏈的挑戰,面臨存亡關鍵,紅色供應鏈對台灣產業的威脅,終於浮上檯面。
我們一向反對向中國傾斜的經貿產業政策,早已預見台灣產業依賴中國做為生產基地,尤其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日益升高,至今逾五十三%的情況下,阻絕了國內勞工的薪資成長與就業機會。尤甚者,經濟是中國壯大國力、鞏固政權的後盾,必然不甘於只是勞動力的提供國,勢必採取一切手段扶植本國企業,取代外國在中國的代工廠。再者,中國企業擁有低廉勞動力與國家資源的奧援,其崛起之手段異常極端,往往不惜成本大量生產,企圖以低價競爭的紅海策略打敗對手,即使兩敗俱傷亦不在乎。這方面我國面板、太陽能、LED、DRAM等四大產業曾經付出慘痛代價。遺憾的是,四大「慘」業的教訓,未能喚起馬政府正視,依然加速傾中。今日,中國更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不僅政策與補貼雙管齊下,甚至以反壟斷調查為棒子,以龐大內需為餌,威脅利誘世界大廠入股中國企業,釋出專利與技術,期使其半導體產業迅速壯大。我半導體產業為世界重鎮,體質尚稱強健,但中國半導體產業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此番紅色供應鏈風暴襲來,我電子產業必須嚴陣以待,政府亦應伸出援手,採取積極的政策因應,方不致讓台灣產業陷於「一家公司對抗一個國家」的不對稱戰爭,任人宰割。
台灣經濟不僅面臨紅色供應鏈的衝擊,資金外流更造成嚴重失血。我上季金融帳淨流出投資國外有價證券即達一百四十二.二億美元,反觀外資證券投資之流入卻只有四十六.四億美元。此一對比印證台灣不缺資金,因此無論振興經濟或提振股市,若將重點放在吸引外資流入,或台滬通之類,根本是錯誤的政策邏輯。治本的方法是讓國內資金願意留在台灣。其實,資金大量的、長期的、持續性的外流,本質上是對台灣經濟與資本市場缺乏信心,不能單純視為國人理財的全球佈局。況且,新台幣匯率強勢,台股股息與公債殖利率均高,不乏優質的投資標的,而海外投資則必須承擔匯率風險,以及全球潛在的各種金融泡沫,乃是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因此連續十九季五.七兆台幣資金的出走,絕對是投資人對執政者投下的不信任票。
探討台灣經濟問題,不能只看總體數字,也不能只看平均數,而是必須區隔出各個不同層級的差距,方可了解實際狀況與意涵。例如GDP看似亮麗,但是否正向回饋到薪資所得,才是關注的重點。同樣的,將郭台銘等企業主的收入或財富與其集團的勞工平均,只會製造出勞工高所得的假象,看不到勞工艱困生活的真相。尤要者,產業政策繼續向中國傾斜,不但已導致一般民眾的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等到中國紅色供應鏈取代了台商,企業主本身恐怕也將淪為受害者。

-----------------------

何不從受害台商角度想想

推文到plurk
2016-04-16 06:00

◎ 高為邦
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以台籍為主幹的電信詐騙案,每年從中國匯至台灣的贓款高達百億人民幣,被追繳回來僅廿萬人民幣,許多被害人傾家蕩產,身心受到極大傷害,甚至上吊或跳樓自殺,受害人對這些詐騙行為深惡痛絕,因此,希望台灣方面在看待此事時,多從受害人角度想想。

肯亞事件,中國國台辦希望台灣人能從中國詐騙受害人角度想想。(中央社)
我想舉台商在中國的遭遇做一個比較。一九九六年七十歲的台商欒有廷與湖南省常德市臨灃縣的供銷聯誼社合資,成立一家紡紗廠,欒老投資價值一九一五萬元人民幣最先進的捷克紡紗機,佔百分之七十的股權;中方以三十畝土地、一萬坪廠房及六百萬人民幣現金作為投資,佔百分之三十股權。欒老任董事長,負責經營。
開工後中方的現金六百萬元人民幣始終沒有到位,要台商先墊錢以維持運轉,後來連薪水都發不出來,欒老只好到處張羅。有一天回到寢室突然發現他的衣服箱子寢具全部不見了!後來才知道法院趁他不在,把他工廠的生產設備、原物料成品及私人衣物用品,全部以一百七十七萬人民幣賣給一個司機,該司機只付了廿萬人民幣頭期款就得到了二千萬人民幣的資產,可憐的欒老被掃地出門。從此除每年兩次去中國討公道外,他向海基會及台商聯合服務中心投訴,最後中方只願付五十萬人民幣補償,他在去年過世,連五十萬人民幣都沒有拿到!
一九九三年台商林勝俊在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的安排下,與河北省勝利客車合作生產七到十二人座的廂型車,八年間投資三千多萬美元增添設備與購買新廠房用地。二○○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他從台灣經香港飛抵石家莊,一下飛機就被公安直接關進監獄,罪名是「虛假投資」。關了一年四個月後林先生全身發黑四肢癱瘓送醫急救,兩個月後逐漸康復,中方代表告訴林先生,他可叫法院判刑一年六個月,如果同意收到判決書後立刻回台灣,事情就可做了斷。如果不同意,只好送他再進監獄,林先生只得接受。出獄後與律師及朋友商量,決定繼續上訴,兩年後無罪定讞,回到台灣已癌症末期而往生。他的全部投資泡湯,家人拿不到任何補償。
這樣的案子有多少?依據國台辦過去公布的數字推估,向國台辦投訴案件應在七萬件以上,損失金額遠超過新台幣一兆元,極恐怖且悲慘呀!請習近平主席及國台辦張志軍主任也從受害台商的角度想想吧!
(作者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

--------------------------

馬親中 上任6年上市櫃西進逾兆元

2015-04-04

20年匯1.96兆 馬佔大半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馬政府執政進入倒數,但這六年多來,上市櫃公司累計匯往中國金額高達一.○八兆元,是開放上市櫃公司赴中國投資近二十年來,累計匯往中國金額一.九六兆元的一半以上,且兩次創高紀錄都是在馬執政時期,台資西進失血速度不斷加快。

  • 馬執政時期,上市櫃年度匯中、匯回表

    馬執政時期,上市櫃年度匯中、匯回表

連5年都超過1600億

根據甫出爐的去年上市櫃公司年報,匯往中國金額高達一八八一億元,創下歷年來次高紀錄,較前年的一六○八億元,增加近十七%,僅比二○一一年史上最高的一九四九億元來得低,且這六年多來,僅二○○九年匯出金額在一六○○億元以下,從二○一○年起,連續五年單年匯出金額都在一六○○億元以上。

去年匯出金額創歷史次高,但匯回金額卻僅有八十六.五億元,是這六年多來第二低的金額,與前兩年都超過一二○億元相比,少了將近三分之一。計算去年匯回佔匯出金額比重,僅四.六%,與前兩年超過七%相較,是明顯減少。而統計這六年多來,上市櫃公司累計匯回的金額僅六四○.五億元,僅佔匯出金額一.○八兆元不到六%。

而開放近二十年來,累計匯回的金額約一八六四億元,匯回佔匯出金額不到十%;尤其馬政府執政期間,匯回金額僅佔開放以來匯回金額的三分之一,但匯出金額卻佔一半以上,匯出匯回不成比例。

富邦金去年匯最多

去年上市櫃投資中國最特別的是,金融業匯出金額首度超過電子業。去年金融業共匯出六八四億元,光是富邦金增資中國華一銀行,就匯出了二七一億元,是去年匯往中國最大的一筆投資金額,而富邦金也是去年投資中國金額最大的上市櫃公司。

排在富邦金之後,國泰金以匯出一三二億元居次,也是增資國泰世華上海分行就佔了四十八億元、青島分行二十九億元,還有投資霖園置業上海公司,買商辦花了三十四億元;另外幾家公營行庫像是第一金匯出六十一億元、合庫五十九億元、彰銀四十九億元,在馬政府開放金融業赴中投資後,金融業錢進中國是明顯暴增。

至於去年其他投資中國的大咖,鴻海匯出一○七億元居所有上市櫃公司第三,另統一匯出五十五億元、聯發科匯出四十六億元、台達電及台表科都是四十一億元,光寶科則為四十億元。反觀過去匯出金額較大的代工大廠如仁寶、華碩、英業達,及面板廠友達、群創,去年起匯中金額明顯減少。

快逃! 台商匯回比首度逾10%

2015-03-11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中國國務院要求地方政府三月底前完成清理過去針對企業提供過於浮濫的投資優惠,不僅恐一筆勾銷,且要求地方政府未來不得自訂投資優惠;根據統計,我國上市櫃公司近八成西進投資,且是哪裡有優惠、哪裡去,中國大砍地方政府「任性」的投資優惠,台商恐受衝擊最大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過去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所謂的「招商引資」任務,弄出一大堆優惠獎勵,例如降低土地出售價格、減免稅收,甚至「零租金」、「零稅收」,造成企業是「貨比三家」、「東挪西跑」,留下很多「圍牆項目」、「空殼企業」等。
剛結束的中國十二大,更有不少中國人大痛批地方政府「任性」的投資優惠,造成競爭不公、資源浪費、財源流失及易生腐敗等惡果;表面上是國內生產毛額(GDP)上去了,但國家資產遭賤賣,稅收流失,付出的代價更高。

根據我國證交所最新統計,到去年第三季止,上市櫃公司中有一一三二家赴中國投資,占比高達七十七.三二%。證交所主管分析,中國政府如此不認前帳、一刀砍斷投資優惠作法,恐對台商衝擊最大;像前幾年中國大力推動大西部開發,各地方政府優惠盡出,以台商最熱情響應,現在恐被慘套。
但該主管也指出,台商其實善觀風向、手腳也快;雖然到去年第三季上市櫃赴中國投資累積金額仍高達一.六兆餘元,但累積匯回金額達一六一八億元,匯回匯出比首度破十%,較過去僅約八%明顯增加,這透露台商預見投資風險增加,開始撤離中國。

 

------------------------------------------------------------------------------------

打破產業西進的框框

 

推文到plurk
2015-03-16 06:00
日前中國對台商頻頻查稅,去年十二月又發布「六十二號文」,要求其地方政府在今年三月底前全面清查與限縮投資優惠,對一向「逐優惠而居」的台商,將造成重大衝擊。因此我六大工商團體聯名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陳情,盼六十二號文不要溯及既往,對於已簽約之台資企業不宜強制中止優惠措施。儘管海協會長陳德銘表示將對受害台商依法補償,但六大工商團體集體向習近平陳情之舉,凸顯我產業嚴重受制於中國,以及那些只靠廉價勞工、政策補貼、租稅優惠才能存活的代工型產業,已走到了窮途末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央社資料照)
近廿幾年來,台灣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在於產業外移所形成「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三角貿易型態,成為我產業營運的模式。此一模式日益盛行,二○○○年時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僅十三%,到了去年已達到五十二.六%。換言之,我出口的產品超過一半在海外生產,乃致國內產業空洞化,並壓縮勞工的工作機會與薪資。而且,這些三角貿易的收入減去海外生產成本,也列入我GDP,占比重約三%至四%,但國內勞工卻無法分享,因此形成台灣GDP十五年來約成長五成,實質薪資卻倒退十五年水準的怪現象。
過去,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出口與投資。然而,其出口係以低價商品為主,利潤微薄,等於變相剝削勞工以貼補企業與國家的經濟成長;而投資部分,則無分中央或地方,為求績效,美化GDP數據,投資、開發浮濫,並爭相提供優惠措施,以致生產過剩,建造出很多毫無效益的蚊子建設,且種下生態環保災難的惡因。如今,這些作法無法再發揮功效,經濟成長疲軟,且後遺症嚴重,中國經濟已陷入不轉型則無以為繼的瓶頸。故而,中國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計畫將出口、投資拉動型經濟成長模式轉型為消費服務型,培植內需產業。結果便是在產業上以「騰籠換鳥」,將勞力密集、高耗能、低效率產業逼往內陸遷移或淘汰,而沿海、精華地區則成為新興產業的重鎮;其次,全面檢討清理地方政府提供的優惠措施,產業政策歸於一統,由中央主導,避免資源浪費。然而,無論是「騰籠換鳥」或「全面清理優惠」,台商皆是最大的受害族群。
中國乃人治社會,一夕之間政策就可能翻轉,對企業經營投資具有極大風險。但是,當前台商的最大威脅,則在中國計畫性扶植本土產業取代外商,台商若未轉型,恐將遭到淘汰。最近中國提出上千億人民幣培植半導體業計畫,更以反壟斷的手段打壓知名外商,如全球IC設計巨擘高通遭到六十.八八億人民幣的罰金,被迫與中國企業合資,或技術轉移,提升中國IC設計業的競爭力,同樣的壓力也落在聯發科等台廠身上。其實,應付中國與日俱增的打壓,台商自我調整與轉型,便成為能否生存並壯大的關鍵。台灣產業有兩條路可走︰一,像台積電根留台灣,在技術與研發上保持領先,強化核心競爭力,便可在全球屹立不搖,成為產業領域內的領導者;二,雖將生產基地置於海外,但不能只做純粹代工,必須擁有獨特的研發與設計能力,成為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例如我汽車零組件廠,多數在台設廠,亦有部分廠區在中國,但一直開發技術,紛紛打入國際車廠的供應鏈;而被視為夕陽產業的紡織業、鞋業,也搭上運動休閒風潮,大放異彩。
產業外移中國,不僅讓台灣罹患經濟老化的慢性病,而孱弱的體質更引來中國趁虛而入,以經濟利益收買、示惠,建立起政經第五縱隊。習近平上台後,對台政策日趨強硬,後盾係中國經濟崛起,國力大增,而在此過程中,台商扮演重要推手。甚至,近日的軍公教加薪爭議,國人所以無法認同,除了此一議題充滿執政者選舉操弄色彩,更重要的是,國人實質薪資所得倒退,與軍公教待遇形成強烈落差,衍生嚴重的相對剝奪感。而國人薪資停滯的癥結,則是經濟向中國傾斜所致。因此,打破產業西進的框框,為台灣產業尋求一片不受制於中國的天地,才是解決台灣政經沉痾的鑰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