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攤販數量達30.7萬攤,從業人數47.6萬人-全台夜市約有5萬多個攤位
有片/你不曾看過的「寂靜夜市」 抗疫送暖為醫護撐腰 https://bit.ly/3uqiUCu


日治時期流動飲食攤舊照

185073349_4341712012527170_8584536893391288642_n (1)

【台灣味】120年前台灣庶民的飯店與點心攤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每到吃飯時間,街頭巷尾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便當店、麵攤及餐館,提供豐富多樣的飲食選擇。不論是本土點心小吃、中國各省美食,甚至世界各地料理,都可輕易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一百多年前,又有什麼樣的外食文化呢?
清代台灣,餐飲店並不普及,多數人都在家開伙,除了大城市會有提供官紳階層應酬宴客的酒樓排場外,一般外出的人,多選擇簡便的飯店、茶亭或小吃攤飽餐一頓。
當時的「飯店」通常位於交通要道,也成為旅客休息吃飯的地方。自1860年開港通商後,許多外國人到台灣經商與傳教,他們往來南北要道,便成為飯店的主顧。於1872年在台傳教的馬偕博士,除了在日記裡寫下傳教經過,也提到沿途用餐、住宿情況與感受。那時台灣的飯店空間大多狹小陰暗、環境潮濕骯髒,還有隨處可見的跳蚤、蝨子及老鼠等,所以當馬偕博士一行人投宿在中壢的飯店時,因為空間寬敞,陽光充足,還開心地稱讚此為北台灣最好的飯店,把它譽為維多利亞飯店。
而這群傳教者,旅途中多依賴路旁的攤販解決三餐。這些攤販多是供應簡單的便餐,有粥及米飯,配菜有炒韭菜及白切肉等。當他們進入村莊時,村莊內攤販的點心樣式就豐富多了,1872年12月27日的《馬偕日記》,就曾記載他們進入頭前溪旁的聚落,街道兩旁有各式各樣的點心攤,兜售著炒飯、麵線、花生、糕餅等,他們享用一餐豐盛的早餐後,才開始一天行程。
當時的外食族大部分是勞動階級的苦力或挑夫,他們往來於各個交通要道間,僅能靠茶亭或簡陋旅店提供的便餐果腹,也可看到知識份子或官員,在他們的詩文中留下紀錄。例如:1872年,噶瑪蘭(今宜蘭一帶)的舉人李望洋在離開家鄉,前往甘肅任官途中,在雙溪路旁食過稀飯而留下「次早匆匆別故人,雙溪茅店餐糜粥」的食物記憶。史久龍在〈憶台雜記〉寫到從台南府城到嘉義城途中,多有販售「山薯粥」的攤子,「山薯粥」即地瓜粥。
日治時期攤販。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曾來台旅行的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B. Steere)在其書中描寫過茶亭,他說每隔一、二哩的樹蔭下,總有座茶亭提供茶水與簡便飯食,那些苦力食量驚人,店家端上熱騰騰的米飯、一小碟醬菜、一片鹹魚,他們就快速的將飯扒入嘴中,偶爾再塞點小菜。
另外,聚集在市街、廟口的攤販,也是外食族另一種選擇。這些攤販沒有桌椅,僅有板凳供客人歇腳,顧客多為附近的居民或勞動者等。在1895年前後日本人剛到台灣時,所見到的都是這些設備簡陋的小吃攤,日本官員笹森儀助描述他跟挑夫在點心攤吃粥,有許多苦力也一起用餐,大家併排坐在一條枯竹竿上,周遭還有豬隻徘徊,構成一幅有趣的景象。
左:狀元糕攤組。右:麵茶攤組。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百年來,路旁攤販,成就了庶民文化,從簡陋的飯店、茶亭及點心攤,我們見到了台灣人旅宿的樣態與飲食文化的變遷,由簡單到豐富多元的發展,也讓人體會台灣歷史的多元滋味。
※本文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授權轉載


2017年10月22日07:46
《中國時報》報導,逢甲夜市是去年全國夜市繳稅冠軍,如今不敵陸客驟減、一例一休,平均業績下滑3成,跌出百億營收俱樂部。
攤商認為,政府「減稅救觀光」根本搞錯方向。他們呼籲,除了檢討一例一休,更希望兩岸關係回溫,把市場做大。
已在逢甲夜市經營8年的業者曾建榮說,今年9月首度出現虧損;逢甲商圈管委會主委王朝藝對景氣感受更深,估今年以來人潮少了2到3成。
攤商感嘆,政府想拯救夜市,官員們實際走一趟,就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王嘉慶/綜合報導)


【民報】【台灣味】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台灣擺攤百年發展史---擺攤文化
news.jfetek.com查看原始檔
「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網路宣傳口號,而除了網路,我們也能在「夜市」發現這種狀況。玲瑯滿目的商品,從小吃、甜點到服飾、內褲,攤販們包辦庶民生活所需,也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方式,那麼,五十、一百年前人們,都賣、買些什麼?時至今日,臺灣的攤販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聽!誰在街頭叫賣
日本時代的寫真帖中,可以看到各式的攤販身影。這些人身懷十八般武藝,他們靠一只工具箱就能修補碗、盤或各類鞋子;他們賣著各式令人想駐足品嚐的熱食、冰水;他們赤著腳卻馱著木屐叫賣;他們衣衫襤褸卻專注地幫客人剃頭髮。戰後的臺灣,則多了一群來自中國的「外省」移民,他們亦加入擺攤行列,熟悉的「外省麵」、「山東大饅頭」等各式麵食也成為臺灣飲食習慣的一部份。
衣服、飾品販售是現在常見的攤販類型,問起小販們的批發點,無不提到五分埔。1960年代以後成衣業興盛,帶動成衣批發業的發展,五分埔亦在此時崛起。即使後來成衣代工已退場,五分埔仍大量進口日本、韓國、中國等國商品,批發貨源穩定,至今仍是臺灣成衣、飾品批發的龍頭。
身懷技藝剃頭匠師。他們靠一只木箱便能上街討生活,職業大都是世襲。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1980年代以後,另一群攤販加入了,她們是從東南亞及中國嫁來臺灣的新移民女性,帶來了原鄉的飲食特色,也開始擺攤做生意,臺灣飲食由此增添「越南小吃」等其它國家的「家鄉味」。走一趟農業市集、夜市等攤販聚集地,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南北雜貨、各地美食,也看到多元族群的縮影。
看!小販在那裡
這些攤販或獨自走賣於鄉間、街巷,或配合市集擺攤,市集的名稱則因時因地而不同。臺灣早期有牛墟市場,主要是露天的牛隻買賣,後來,這些牛墟市場,也成為各類雜貨的集散地,不單純只買賣牛隻。目前臺南尚存有善化、鹽水牛墟市場,但形式已有如現在的傳統菜市場。
日本時代的攤販被稱作「露店」(ろてん),在當時的寫真帖中有不少「露店」照片,描寫臺灣的勞動階層,聚集在路邊站著吃東西的情景。為了管理流動攤販,1896年第一座新式市場──西門市場(今西門紅樓)於臺北設立。此後各主要市街庄都設立新式市場,頒有「取締規則」,取締價格過高者,並獎勵注重清潔者。臺南人熟悉的「大菜市」,即是1905年建立的「西市場」。但不是每個新式市場都能吸引小販入駐。日本時代小說家楊守愚的作品〈顛倒死?〉中,攤販同業就譏笑「市場內」是個無生意可做的地方,「違法」的小販都聚集在市場外販賣。而現在不少公有市場亦有如此困境,常出現「公有市場沒人租,違法攤商搶破頭」的窘況。
日本時代的臺南西市場,曾經盛極一時。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目前僅存的西市場部分舊建築。
1949年後國民政府軍隊陸續來臺、分駐各地,因人數眾多、採買量大,加上採買費用有限,所以不少市場商家願意壓低價格因應軍方需求。久而久之,這些市場便被稱作「兵仔市」,而大家也都知道叫「兵仔市」的地方食材便宜、貨色又齊全,如臺南市永康區中華路的「兵仔市」,目前還在營運,且交易情形也相當熱絡。
另一個攤販聚集地是夜市。除了存在已久的臺北士林、高雄六合等夜市之外,在臺南富有盛名的武聖夜市、花園夜市等,都是1980年代,政府為整理市容而成立的觀光夜市,早期並不被看好。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休閒習慣的改變,「逛夜市」成為臺灣民眾夜間的休閒活動之一。
1987年高雄岡山夜市,林柏樑攝。​
唉!小販的辛酸
攤販常是露天擺攤,得靠「天」吃飯,颳風下雨是他們的天敵,而另一類天敵則是警察。國家對攤販的規約,最早出現在日本時代。「臺灣違警例」規定,「不服制止在路旁陳列食品、商品而妨害交通者」,警察可拘留罰科。
1950年代之後,國民政府延用日本時代的相關法令,頒布《臺灣省各縣市攤販營業管理規則》,歷經幾次修正,主管攤販的業務仍在警察機關底下。1980年代一系列的改進攤販管理方案,行政院也將攤販問題列為「維護社會秩序,改善生活環境」的重點工作之一。其中最重要的變革為攤販的主管機關,由警察機關移至各縣市工商單位,並開徵營業稅,但各式取締仍由警察機關執行。依規定設置的夜市攤位,都得讓出人行道等公共空間。擠不進正規攤位的攤販,只得就便利處設攤,久了亦自成小規模的夜市,但因為屬「違法」地帶,「跑警察」是常見的戲碼。固定有設攤的攤販們之間都會相互看顧,在警察出沒的街頭,用無線電、手機簡訊等互相通知;警察來了,這些流動攤販有些將貨物收進附近店家,有些帶著貨物竄入巷弄,等警察離開後再出來營業。他們也會成立組織繳公基金,只要同組織的人被開罰單,即可用公基金來繳納罰金。
1980年代以後取締攤販之風盛行,原因來自民間的「合法」業者給予政府的強大壓力,而這波取締行動,則讓不少夜市消失。當中頗富爭議的取締行動,包括1991年底開始至1992年初的士林夜市強力取締,原因為郝柏村上任行政院長後,將取締攤販作為政府伸張公權力的重要宣傳。但同時在士林成立的「金雞廣場」也為爭取更多的商家入駐,不時打出士林夜市攤販月入百萬的廣告,造成稅捐單位也聞風而至。此時,取締已不僅是「妨害交通」這麼單純的事了。
臺灣的都市發展,常伴隨著拆遷攤販市集的案例。此宣傳單即為1970年代臺南市議員參選人因應政策, 
提出「攤販未獲安頓前,反對以整理交通為由,加以取締或罰重款」的訴求。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讚!小販的堅持
攤販從業者常常因為時間自由、低成本等理由踏入擺攤的行列,走訪幾位攤販小老闆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從討生活的初衷,到對品質、生活態度的堅持。
賣關東煮的小老闆,接收賣日本料理的家業,即是以「路邊攤」的模式在原店面門口經營關東煮,並以自製各種口味的關東煮而小有名氣。但個性樸實沈穩的他,堅持不要店名、不要網路行銷、不要有太多觀光客,只希望讓本地的客人能有舒適的用餐品質。
在早市擺攤賣棉被的劉先生,原任房地產仲介營業員,受金融風暴影響而離職後,加入攤販行列。他在數個縣市的早市跑攤,常在天未亮即出門,天黑了仍還未到家,他笑稱這種早市跑攤生意,常是「從雞叫做到鬼叫」。劉先生踏實認真的跑攤態度,雖然只有5年的擺攤經驗,但在流動率很高的「公司攤」裡,已是經驗老到的攤販。(公司攤:由公司代理批發貨品、代租攤位的攤販。攤販的薪水則依賣出的金額計算紅利支付,並配有小貨車。與自行批貨、所有行頭都自理的「私人攤」不同。)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一位已擺攤十幾年的烤栗子呂老闆如此說,看似簡單純熟的每個動作,卻都是十幾年的經驗累積,對於栗子的生長、區域特色等知識也努力去了解。一個攤位能穩定經營,不外乎「堅持」,因為堅持才能渡過青黃不接的慘澹時期,也因為堅持才能做出好品質。
謝招治阿嬷憑著年輕時的記憶繪製出的畫作,說明戰後臺灣外省人的麵食,也出現在街頭的叫賣聲中, 
例如「包子-饅頭-好吃的豆沙包,饅頭-」。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
※本文摘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觀‧臺灣》


 

台25大夜市年賺200億台幣 逢甲夜市繳稅王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1日, 2017
台灣財政部公布全台夜市營業稅課徵情形,推估25夜市一年營業額上看新台幣200億元。其中逢甲夜市繳稅金額9,345萬元,成繳稅冠軍。(黃玉燕/大紀元)
【大紀元2017年10月21日訊】中華民國財政部公布全台夜市營業稅課徵情形,推估25夜市一年營業額上看200億元(新台幣,以下同)。其中以台中市逢甲夜市602家開立發票、繳稅金額9345萬元最多,成為單一夜市繳稅冠軍。
據中央社報導,據財政部賦稅署公布的全台知名夜市營業稅課徵情形統計表顯示,全台25大夜市2016年申報營業稅達2億1,720萬元,推估這25個主要夜市年營業額上看200億元。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今年9月公布2017年上半年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打卡景點排行榜,台北市士林夜市與台南市花園夜市分居4、5名,宜蘭縣羅東夜市也排名第8。
台灣交通部觀光局敘述台灣夜市有琳瑯滿目小吃美食,代表不同地域特色,而透過地方小吃,讓各國觀光客認識地方文化與人文典故,為旅程增加不少豐富性色彩;吃不完的美食,更是讓觀光客及台灣人怎樣都不膩。
以台中逢甲夜市為例,靠近學區及市區,美食及商店豐富多樣,2011年獲全國十大夜市最美味獎,2013遠見雜誌「全台夜市遊逛」大調查中,更以25.6%得票率成為台灣人票選最喜歡夜市。
美食幾乎可成為夜市代名詞,說起南機場夜市不少人也許想起來來水餃,講到師大夜市就想到許記生煎包,基隆廟口的鼎邊銼、三明治則令人難忘,但聊到逢甲夜市有哪些美食,雖有看不完的部落客懶人包,還有美食節目採訪,最多人的評價就像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公布的一樣,各式新奇美食「說也說不完」。
至於士林夜市,美食種類集合大江南北口味,從西式牛排、鐵板燒到中式的紅油抄手、大餅包小餅、刀削麵、豬肝湯、花枝羹與蚵仔煎等,還有充斥街頭巷弄中的服飾、生活用品,走也走不完的夜市範圍,讓觀光客意猶未盡。
花園夜市和羅東夜市人氣居高不下,而台北市寧夏夜市保留大同區圓環最原始古早味,華西街夜市有鱉肉及海鮮等,還有600公尺長饒河街夜市,多家藥燉排骨成為寒冬進補好去處,也是體驗台灣夜市文化值得一訪的好地方


 

龍潭觀光夜市 合法申請贏面大
By 賴佑維,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八月 1日, 2017
龍潭可望有大型觀光夜市!有業者相中龍潭區潛龍國小附近約5000坪空地,向市府相關局處申請設立大型觀光夜市,初步規畫美食、百貨、親子遊樂區約500多攤,希望提供龍潭、平鎮、新竹縣關西等地居民夜間娛樂場所
市議員張肇良表示,目前桃園市有4處大型觀光夜市,而龍潭之前一直都有夜市存在,最早在國道3號橋下,但因為主管機關不同意作罷,後來在幾處農地也都有設立夜市,但不符合法規,遭到取締後結束營業。
他補充,該處屬於非都市計畫的乙種建築用地,依照「零售市場管理條例」規定,經直轄市主管機關核准就可設置供蔬、果、魚、肉類及其他民生用品集中零售的零售市場,與過去用農地違法經營的夜市不同,並將接受市府稽查,對民眾更有保障
目前夜市的核准,還有部分小缺失尚待改進,張肇良說,有9成機會可望獲准。
周遭百年大鎮社區有民眾擔心人潮進入影響生活品質,夜市的油煙更有空汙疑慮。張肇良則補充,該夜市為有「夜市大王」稱號的陳榮和等人設立,陳榮和對於夜市經驗豐富,據他了解,若夜市有盈餘,陳榮和也會提供部分做為敦親睦鄰的經費,帶動周遭發展。
此外張肇良說,業者也會聘僱地方巡守隊協助疏導交通,希望讓龍潭觀光夜市帶來地方繁榮發展,並促成雙贏。


逢甲夜市千萬人潮 去年創百億商機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7-03-31
〔記者蘇孟娟/台中報導〕庶民經濟夯!逢甲大學統計聞名國內外的逢甲夜市去年湧入逾一千二百萬人次,週六甚至能擠進六萬五千人次,人潮就是錢潮,去年創造包括服飾、飲食等庶民經濟共百億元商機。
庶民經濟夯!逢甲大學統計去年光臨逢甲夜市突破一千二百萬人次,創造破百億商機。(逢甲大學提供)
庶民經濟夯!逢甲大學統計去年光臨逢甲夜市突破一千二百萬人次,創造破百億商機。(逢甲大學提供)
逢甲大學利用直接觀測法推估人潮
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由前商學院院長李燊銘與統計系主任高秀蘭偕同三位教師率領學生,調查研究去年造訪逢甲商圈的人潮。李燊銘指出,利用統計學的「直接觀測法」,在商圈十六個熱點的晚上七點半、八點半、九點半的尖峰時段,派出學生實際計量行經人潮,推估年湧入人次。
結果推估逢甲商圈去年的人潮在週一至週四晚間,每天約有二萬一千多人次、週五約三萬一千多人次,週六則約有六萬五千多人次,週日也有五萬多人次,李燊銘指出,換算成一年的人潮量,推估一年可湧入高達一二一八萬多人次。
李燊銘指出,另以系統隨機抽樣一千八百人了解消費力相關調查,結果到訪逢甲商圈的消費者平均消費金額為七○三.一元,其中女性平均消費金額為六八七.九元,男性平均消費金額為七一四.七。
四成六消費者 有購買服飾意願
至於週間的平均消費金額為六七三.三元,週六及週日的平均消費金額則提升到七一八.七元及七五○.四元,以人潮量計算,再加上逢甲大學師生的日間消費,研究小組評估,逢甲商圈一年可創造高達一○一億二千萬元的商機,呈現台灣庶民經濟活動的龐大能量。
研究小組也分析來逢甲商圈的主要消費情況,有四成六的消費者有購買服飾意願,購買預算平均為一千零四十一.七元,若以估計的人潮量來評估,逢甲商圈去年的服飾商機約達四十二億元。
至於逢甲夜市有不少知名美食,包括章魚小丸子、大腸包小腸、炭烤雞排等,逛夜市邊大啖美食的大有人在,調查逛逢甲者飲食的平均消費金額為二八五.三九元,飲食商機約達卅四億九千多萬元。
此外,近年來逢甲商圈周邊的西屯路、福星路增加許多旅館,統計行銷研究小組也發現,有近一成八的受訪者住宿在逢甲商圈周邊的旅館或日租套房,以人潮量估計約有二一三萬人次住宿,若以二人一間房及平均住房金額二千元計算,去年在住宿部份也創下約廿一億三千多萬元的商機。


 

逢甲商圈 住宿商機逾25億元
2016年03月02日 04:10 陳界良/台中報導
逢甲商圈 住宿商機逾25億元
逢甲夜市已成為國內外著名觀光景點,逢甲大學研究,去年逢甲商圈住宿商機已超過25億元。(黃國峰攝)
逢甲商圈近年來成為國外內遊客熱門景點!據逢甲大學調查,逢甲商圈前年人潮突破1200多萬人次、機突破百億;去年遊客數再創新高,達1328萬人次,周邊旅館、飯店越來越多,住宿商機即超過25億元。

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連續8年對逢甲商圈進行調查研究。2015年調查顯示,逢甲商圈人潮超過1328萬人次,比前年1220萬人次、109億元商機,更上一層樓,熱度有增無減,很多市大陸、國外遊客。

人潮也衍生出住宿商機!近3年來,逢甲商圈周邊西屯路、福星路等增建許多旅館。調查統計顯示,19.3%受訪者有到商圈附近的旅館或日租套房住宿,換算約256萬人有住宿需求,以2人房平均住房金額2000元計算,去年住宿業績高達25億6000多萬元。

逢甲大學表示,這項調查包括逢甲商圈人潮流量、商家、滿意度、周邊環境安全等;其中人潮流量去年逢甲商圈周一至周四晚間,每日約有2萬4000人,周五約有2萬9000人,周六高達約7萬1000人,周日則近6萬9000人。

逢甲大學指出,消費者期待商圈提供的資訊中,對商圈「廁所位置」、「垃圾桶位置」和「停車場位置與即時資訊」,認為重要比例分別為93%、89%和81%等,供政府、商圈及廠商們推動商圈參考

 -------------------------------------------------

夜市商機大 26%上班族想擺攤
2015-05-21 14:57:38 聯合晚報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人力銀行調查發現,4成2的上班族想發夜市財,其中有2成6受訪者想擺攤。 報系資料照
分享1111人力銀行調查指出,98.6%的上班族一年內曾經逛過夜市,平均每年逛16次夜市,平均每次花510元,最愛木瓜牛奶、臭豆腐、珍珠奶茶等小吃。
1111人力銀行設計上班族夜市消費調查問卷,調查期間自5月6日到5月19日,透過網路問卷調查。

調查指出,98.6%的上班族一年內曾經逛過夜市,逛夜市的主要目的是為打牙祭、逛街買東西與放鬆紓壓等,平均平均花費510元。四成六受訪者在夜市消費,控制在300元以內,一成受訪者消費破千元。

臭豆腐、炸雞排、鹹酥雞是上班族愛買的夜市食物。上班族最愛的夜市冰品飲料排名依序是木瓜牛奶、珍珠奶茶、冷熱豆花與包心粉圓等。

有人想加盟 3.6%甚至願意兼差

調查發現,四成二的受訪上班族有意搶發夜市財,其中有26.4%的受訪者想擺攤賣東西,有11.6%的受訪者有意加盟當老闆,另外有3.6%的受訪者願意到夜市兼職賺時薪。調查也顯示,上班族平均每月可接受1萬2957元的攤商租金壓力。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李大華表示,由於跨入夜市的技術門檻低、所需資金較小,有些加盟廠商甚至喊出零元加盟金即可創業,對於有意轉行、口袋不深的小資上班族具誘因。

----------------------------------------------------------------------------

去年1220萬人次 逢甲商圈旅宿夯
2015-02-02 03:28:19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調查逢甲商圈人潮流量,去年創新高約1220萬人次。研究發現商圈住宿商機一年上看20億元,但每年5到6萬人次住的是違法日租套房,研究者建議市府防患未然。

逢甲夜市吸客量年年成長,前年1180萬人次,去年再度飆高到1220萬人次,可說台灣每2人就有1人去年逛過逢甲商圈,其中約3.5%約42萬7000人是新加坡、香港、澳門及大陸遊客。

小組詢問遊客「來逢甲商圈是否住宿」,發現17.9%的受訪者會留住商圈,以1年的人潮量估計約218萬人住宿,若以2人一房及平均住房金額2千元計算,2014年約創造20多億的住宿商機。

旅館業者嗅到商機,近兩年來逢甲商圈附近增設10多家旅館,且入住率頗高,假日更是一房難求。不少人在附近開起日租套房,受訪者2.95%至逢甲住日租套房,推估一年供應近6萬人次入住,研究者特別提醒市政府「加強日租套房安全監控」。

台中市觀光旅遊局副局長陳育正說,逢甲商圈的日租套房列為稽查重點,市府聯合稽查小組查過約50家日租套房,拆除不當設施到難以營業的地步,但因這類套房多隱身在住宅區內,取締困難。

這項調查由逢甲大學由前商學院長李燊銘、統計系主任林文欽偕3名教師,另中央研究院調查專題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謝淑惠率學生組成,持續7年調查逢甲商圈流量。

調查小組統計,2014年逢甲商圈人潮在周一至周四晚間,每天約21000多人,周六爆增到67000多人,周日略降到52000人,換算1年人潮量達1220多萬人次。

近3年來到逢甲商圈的消費者,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比例從69.9%、89.9%到96.7%,看出逢甲商圈發展吃、喝、玩、樂智慧商圈的商機不容輕忽。

隨著4G時代來臨將帶來消費型態改變,研究小組針對商圈店家及攤販卷調查,近8成的攤商願意藉科技導入,推動逢甲商圈為智慧友善商圈。

----------------------------------------------------------

逢甲商圈夯 商機破百億
2015年03月19日 04:10中國時報 陳界良/台中報導
逢甲夜市去年遊客人數達1200萬人次,商機達到109億多元,且還不包括陸客團。(黃國峰攝)
逢甲大學調查發現,逢甲商圈去年遊客人數高達1200萬人次,商機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9億多元,這還不包括陸客團,陸客團一到逢甲商圈,即展開「掃貨」功力,尤其最愛面膜,整箱搬走,消費力是國人的3倍以上,也為逢甲商圈另帶來約10億元商機。
逢甲夜市是台灣知名景點,位處逢甲商圈的逢甲大學,已連續7年對逢甲商圈進行調查與研究,包括定點計算人數、問卷調查等。逢甲大學統計行銷研究小組調查顯示,2014年逢甲商圈的人潮超過1220萬人次、商機109億元,比前年1180萬人次、92億元再成長。
調查也發現,國人男性在逢甲商圈的平均消費金額807元、女性762人,都比2013年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約有42萬人次的外國人來到逢甲商圈,其中馬來西亞遊客的平均消費金額1431元、香港遊客1162元、大陸遊客1116元,都比國內遊客來得高。
逢甲商店街管理委員會主委王朝藝指出,陸客團約從5年前開始來逢甲夜市,每天約3到5團,但消費力相當驚人,約是國人的3倍以上,陸客團最愛光顧藥妝店,尤其最愛買面膜,幾乎都整箱搬走。
逢甲大學統計系教授李燊銘表示,逢甲商圈光是住宿的商機,每年約有20億元以上。目前遊客滿意度最低的還是停車問題,廁所也無法完全滿足需求,建議市府開發可提供機動停車訊息與廁所位置的APP程式,並讓商圈智慧化,引進電子錢包、悠遊卡等科技,讓商圈更進一步成長。

------------------------

國人愛夜市 周邊宅價多增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19日電)房仲統計,北市六大夜市附近房價發現,除了師大夜市周邊住宅均價年減14.43%,其餘五大夜市周邊住宅均價年增0.39%到10.06%,顯見國人喜歡夜市的便利熱鬧瑕不掩瑜。

台灣房屋智庫資深分析師陳炳辰表示,2014夜市周邊住宅漲幅排名第一與第二的「通化夜市」和「士林夜市」,漲幅分別為10.06%與8.21%,平均單價達81.45萬元和76.48萬元。

大安區的「通化夜市」鄰近捷運信義安和站,夜市飲食方便錦上添花,推升房市買氣;享譽國內外的「士林夜市」同樣受惠鄰近捷運劍潭站,且綠地、學區、公共建設狀態佳,士林官邸、花博園區、兒童樂園、陽明山近郊環繞,居住環境動靜兼具,房價自然水漲船高。

夜市宅漲勢名列3、4、5名的「饒河街夜市」、「寧夏夜市」,及「華西街夜市」,2014漲幅各有5.78%、0.86%,以及0.39%。

陳炳辰分析,「饒河街夜市」周邊房價衝破7字頭,捷運松山線通車效應挹注不容小覷,往松山後車站或八德路四段方向,與基隆河岸都有不少輕屋齡大樓產品,生活、交通機能提升,齊一帶動當地房市。

過去車水馬龍的「師大夜市」周邊住宅2014年單坪均價73.25萬元,年減14.43%,在一片看漲的台北市熱門夜市宅中明顯衰退。

陳炳辰指出,「師大夜市」房價下跌主因為原本爭議的住宅使用物件,不能再挪用商店,讓價格重新回歸住宅產品。

好房網總編輯吳光中分析,位處信義安和站周邊的「通化夜市」藉著2013年捷運信義線通車大幅提升原有的生活便利,成為不少自住客與置產客的選擇,房價自然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饒河觀光夜市」則受2014年捷運松山線通車加持,再加上潤泰CITYLINK進駐松山車站,且鄰近五分埔商圈,雙鐵共構加上三大商圈會合,生活機能大幅提升,後市可期。

另外在新北市新莊區的「輔大花園夜市」附近房價每坪約29.6萬元,價格相對較親民,同時交通便利性及生活機能優勢,不僅適合購屋預算不多的首購族,加上大量輔大學生的租屋市場,也是有意當房東的置產族不錯的選擇。

吳光中分析,傳統夜市宅生活機能一應俱全,但人潮多,環境吵雜、衛生不佳,也是民眾購屋時的考量重點;不過夜市捷運宅不僅具備多元特色,加上交通利多的加持,適合喜歡熱鬧及享有便利生活環境的上班族。1040419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