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建築師畫作遭複製 離職員工判刑 | 法律前線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RXXrJ6
20世紀最美建築-東海大學內的路思義教堂 https://goo.gl/5euXQt
3年前,美國Getty Foundation視覺藝術基金會,
選出了10個全世界最美的20世紀建築,
其中一個竟然就在臺灣一所大學的草坪上,
它就是臺灣東海大學內的路思義教堂。
教堂外觀,看上去像是祈禱的雙手,
四片乾乾淨淨的混凝土,
用最少的方式,展現了最完美的力與美。
東海大學,位於臺灣的臺中市,
是建於1955年的一所綜合性教會大學,
教堂座落於校園內的一塊開闊草地上。
設計構思階段為貝聿銘、張肇康與陳其寬合作,
之後的執行與施工監造,主要由陳其寬負責。
貝聿銘起初想用磚砌哥德式的建築,
但因臺灣多地震而取消此想法,
後來貝聿銘提出六角形底座,像“倒船底”的形狀,
在此基礎上,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教堂由4片薄殼構成,
雙曲線的形狀,讓內部自然受力。
殼體從上到下,逐漸加寬,
殼體邊緣,有邊樑增加剛度。
教堂的外立面並不那麼平滑,
每塊瓷磚的顏色,也都不一樣。
陳其寬先生說,就是要斑斑駁駁的,
就是要留人的痕跡,不應該那麼完美。
教堂的結構材料,用的是鋼筋混凝土,
從下往上越來越細的格子樑,
不僅體現了線條交織的美感,
同時可以承受整個建築的重量。
室內空間,高達20米。
無樑無柱,卻能屹立不倒。
屋頂整個裂開,讓光線進來。
曲面頂部,由幾個混凝土塊連接。
它們是可以鬆動的,有避震的作用。
1999年臺灣發生了7.3級的921大地震,
附近很多房⼦被震倒了,
但路思義教堂沒受任何影響。
教堂修建於1960年代,
當時的施工隊非常天才,
在沒有電腦的歷史條件下,
利用二維圖紙,竟然蓋出了三維的建築。
這個項目放在今天來看,都是很有難度的,
可以說是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路思義教堂,是20世紀建築的代表作。
它由美國出版商亨利·路思義(又譯亨利·盧斯)
出資建造,
他是《時代》、《財富》、《生活》雜誌的創辦者,
被稱為“時代之父”。
教堂彷彿是從地裡生長出來一般,
絕美而安靜。
它實現了建築師設計時的初衷:
“教堂乃全校精神之所寄”。
它是東海大學的地標性建築,
是全校師生的精神家園。
陳其寬,建築師、畫家,1921年出生於北京,1948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留學,獲建築和藝術碩士學位。1951年任麻省格羅庇烏斯建築事務所設計師。1952年,任教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系。1958-1964年任臺中東海大學主要建築師。晚年興趣和精力轉向了水墨畫和石版畫。2007年病逝於美國舊金山,享年86歲。
路思義教堂
地址:臺灣台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內
門票:免費
電話:+886-423590121
網址:http://wwwo.thu.edu.tw
全球10大保存現代建築 路思義教堂入選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五十歲,是台中市重要地標,並獲選蓋提基金會全球十座廿世紀「保存現代建築」補助維護計畫,昨天舉行開幕式,市長林佳龍讚譽為台灣之光,也針對台灣塔預算追加至一百多億,將檢討工程定位及後續水湳園區發展。
路思義教堂為建築巨擘貝聿銘與東海建築系教授陳其寬聯合設計建造,高廿四米、寬廿二米,為薄殼拋物雙曲面建築,以造型優美、特殊聞名國際。國際知名的蓋提基金會,原本專門補助維護傳統建築,去年九月起進行首波保存現代建築補助,路思義教堂入選獲得美金十七.五萬元補助,做為教堂結構養護經費和永續研究經費,澳洲雪梨歌劇院也獲選。
東海大學總務長郭奇正表示,去年為教堂針對光、音環境、結構、歷史等六個面向檢測,發現教堂廿年來外牆磚面受風吹日曬和清洗破壞已經破損,教堂內裝設空調造成噪音吵雜和影響照明,玻璃也霧化,將研究新方法維護。
校方也將恢復教堂原來設計的重力換氣系統,打通上下方的百葉窗,重現這座會呼吸的教堂,也能降低空調的使用,將在今年八月完成維護計畫和認定歷史價值,進行募款後修繕。
林佳龍稱讚路思義教堂是台灣之光,是地標和精神指標,文化局也將協助列為文化資產審議保存,做為台灣博雅教育的典範;他也強調地標不是比高比大,台灣塔的預算不斷追加到一百多億,將於下週市政會議上提出專案報告檢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