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南埔水圳水量不足 影響1期稻作灌溉
【黃文垚 新竹北埔】
過年迄今都沒下雨,新竹縣北埔鄉有百年歷史的南埔水圳,首度出現斷水情況,村民原本以為是水圳年久失修,導致圳水滲漏,但村長帶隊深入隧道修補後,仍未改善,農民便憂心今年1期稻作,是否要辦理休耕。
趁著連續幾天的降雨,農民開著耕耘機,將田裡的泥土翻鬆,預備進行今年第1期稻作的插秧,南埔村長表示,原本元宵節過後農民就會插秧,不過,由於這條長約9公里的百年水圳,首度出現水量不足的情況,連帶也影響了農田的灌溉。
北埔鄉南埔村村長 莊明增:「南埔圳的部分,因為最近水量較少,所以造成南埔圳的圳水,沒辦法提供農民灌溉,我想這南埔圳,從開闢1845年到現在,已經100多年歷史,老人家說的百年來,未曾遇到這樣子的情形。」
這條南埔水圳,曾在民國98年時整修過引水隧道,如今水圳出現水量不足的情況,村民們擔心,可能是隧道有裂縫導致圳水滲漏,因此出動20幾位村民,進入隧道整修,但出水量還是沒有增加。
北埔鄉南埔村村長 莊明增:「經百餘年了,隧道中許多石壁崩裂,所以有許多地方滲漏查不到,因此水圳水量較少時,就沒辦法提供灌溉用水,因為這水圳很長,差不多有3公里長,所以我希望,針對這沒辦法提供灌溉用水的部分,我們的農委會來提供經費,來解決這問題。」
村長表示,水圳隧道年久失修的問題,已完成調查,並擬定了維修計畫案,將向農政單位申請隧道維修經費補助,而南埔村目前符合休耕資格的農民,將在3月初辦理休耕,不過,還是有部分農民,希望能耕種第1期稻作,因此水圳水量是否足夠供給春耕所需,將是一大考驗。


 2017-04-27_122556    

張文亮: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
報導日期:2009/3/8
報導來源:聯合報臺大校友網站 - https://goo.gl/P39bCR
本報記者何來美
「在台灣西部,客家先民選擇了丘陵地,為台灣種出最好的水果;在台灣東部,客家先民選擇了河邊平原地,為台灣種出最好的稻米。」2004年花蓮縣「富里米」通過日本檢驗,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批銷日的台灣米。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文亮,是主要推手。
帶領學生 深入農村探勘
畢業於台大農業工程研究所,並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水土空氣資源博士的張文亮(1954年生),是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20餘年來他帶領學生深入全台農村探勘、研究,發現台灣還保有良好水資源,客家先民對水源維護與山坡地保育,功不可沒,有感而發寫了《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
張文亮出生彰化,不是客家人,但他長期深入客家莊,以科學角度研究客家先民的水利、農業工程技術,進而關心客家人文,他比絕大多數客家人更了解客家。
以近年來普受國人重視的良質米來說,據他研究,多數都跟客家人致力於土地改良、水利工程有關。日本對米質的要求最嚴,富里米受日人青睞,證明台灣的良質米已達世界頂尖水準。
「好的稻米來自低溫,水稻結穗時,用低溫的冷水灌溉,米質的黏度特別好,養分也高。」張文亮說,海拔200至400公尺的花東縱谷,一期稻作播種期是攝氏12至25度,而水稻適溫在攝氏17至34度;花東縱谷不僅溫度較低,灌溉用水又取自山上瀑布,水較冷,毫無汙染,米質當然好。
他說,不論是花蓮縣秀姑巒溪畔的富里米、台東縣卑南大溪畔的池上米、關山米、電光米,都是良質米主要產地。客家人不僅引瀑布冷水灌溉,改良後的「坋質埌土」,除了上游大理石岩、片麻岩風化溶解,提供沃土外;原來缺乏養分的砂礫土,不少更是客家先民「愚公移山」,挑來一擔擔的黏細土改良。
台灣農業發展 五個階段
張文亮說,台灣農業發展有五個階段,原住民懂得引水,但不會排水,形成不少埤池,如台東夢幻湖;荷蘭人懂得土地丈量(如甲、分),引進水稻、水牛;福佬人開發平原,懂得建攔河堰,從河川取水;客家人開發山地、丘陵地,懂得從瀑布取水,建涵洞、取水隧道,懂得測量;到日本人時則開始建水庫蓄水。
新竹縣北埔早期傳說「有種測量技術,能讓水橫越山區」,張文亮勘察後發現,160餘年前姜秀鑾開發「金廣福」,開鑿南埔圳時利用隧道直接穿山引水;也懂得「三角幾何」,「在夜裡點一根蠟燭,由遠處望去,就知道那裡的水能否流過來?」
高雄縣六龜荖濃溪上游有條蜿蜒的山區水路,乍看水怎往高處流?日治時期日本技師濱田正彥曾讚嘆此獨特工法。張文亮勘察後更佩服這位設計者,真是一流的地形測量家。
他說,水當然是往低處流,山區水路會讓人有此錯覺,證明先民的智慧。
工法 重視人與自然調和
「早期客家工法經常留有大自然參與的空間,成效雖較慢,但充滿了人與大自然合作的細膩與美感。」張文亮觀察,儘管桃園台地早期遍佈的池塘,已漸漸被填平,仍是台灣地景特色,具生態保育功能;而「塘涵」能控制池塘的水位,更見先民智慧。
張文亮也發現客家美食之妙,「客家小炒」加了魷魚與香蔥才夠味,魷魚提供了山居客家人鹽分、能量來源;豬腸炒薑絲、擂茶都物盡其用,代表著客家人的勤儉。客家人將水頭伯公當神祇來祭拜,在高雄縣美濃連國小都列入鄉土教材,反建美濃水庫,重視生態保育,都反映客家人特別重視人與自然的調和。
張文亮是多產作家,得過金鼎獎、吳大猷文學獎、中時開卷年度好書獎…等獎項,也曾入選台大最優導師。《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原是他在國語日報「大手牽小手」的專欄,原為鼓勵女兒看國語日報而寫,因獲得不錯迴響,在客家籍女編輯鼓勵下,集結出版。
他說,與太太屈貝琴結婚25年來,堅持家裡不要電視,重視閱讀,他寫的專欄很多都是與太太、女兒分享的心得。此書出版後,客委會還聘他為諮詢委員,希望他為客家多提出建言。
種出好水果 多虧客家人
「台灣水資源未遭破壞,是真的要感謝客家先民。」張文亮說,山區水源頭,客家人居住的多,不但將台灣的山坡地、水源保護得那麼好,也種植那麼多特殊水果與精緻農業,客家先民的智慧令人佩服,書中所寫的實不及十分之一。
「吾不如老農」,張文亮憂心客家先民原保持的砌石工法、水草邊坡防護、糯米橋…等傳統農業技術、工法,在混凝土工程氾濫下,遭大量破壞,期待相關主政者,以科學角度觀察先民的智慧,並結合科技、人文,忠實記錄保存下來,因為這些都是先民留下的最珍貴資產。


 

〈北部〉南埔圳引水隧道 百年首度斷水

2017-02-22

〔記者蔡孟尚/北埔報導〕久旱不雨,灌溉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六十公頃農田的南埔圳引水隧道,出現開鑿一百多年以來首度的斷水現象,一度擔心是隧道年久失修導致圳水滲漏,南埔村長莊明增帶隊深入隧道中修補了一週仍未改善,農民憂心忡忡。

  •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圳的引水隧道年久失修,接連出現崩塌、滲漏狀況。(圖由莊明增提供)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圳的引水隧道年久失修,接連出現崩塌、滲漏狀況。(圖由莊明增提供)

  • 久旱不雨,新竹縣北埔鄉南埔圳的引水隧道出現百年未見的斷水現象。(圖由莊明增提供)

    久旱不雨,新竹縣北埔鄉南埔圳的引水隧道出現百年未見的斷水現象。(圖由莊明增提供)

莊明增說,已經有部分符合休耕資格的農民準備領取補償休耕,但也有部分農民仍希望種這一期稻作,只能希望他們配合分區停灌的節水措施,一樣讓農田獲得春耕時必要的灌溉。

相傳當地老一輩農民一百多年前開鑿了長約九公里的南埔圳,從北埔冷泉這個天然水源引水給埔尾村、大林村、南埔村等地的農田灌溉,其中通往南埔村的部分因為地勢較高,特別打通了長約三公里的隧道引水,靠著這些辛苦引來的灌溉用水,成就了南埔村「黃金水鄉」的農村美名。

莊明增說,好幾年前爭取農村再生計畫時,當地農民就集體整修過一次引水隧道,今年則是因為農曆過年前後隧道出水時有時無,他們擔心是隧道崩塌破損導致圳水滲漏,之前一個星期陸續出動了廿幾人次深入隧道整修,但出水量還是沒有增加,最後研判應該是久旱不雨,造成引水隧道百年來首度斷水。

莊明增強調,先前針對老隧道年久失修的問題,當地完成調查且提出一份維修計畫,但送到農委會後卻沒有獲得補助,如今隧道又面臨前所未見因乾旱引發的斷水狀況,他會把握這個機會再次向農政單位提出維修隧道的建議。


 

photo (1)  

北埔鄉南埔村每周兩天安排長輩共用午餐,多人共食好快樂。 記者蔡昕穎/攝影
分享「開飯囉!」北埔鄉南埔村爺奶每周兩天最開心時光,就是到南昌宮廟埕前吃午餐,社區發展協會運用地方產業盈餘,成立關懷據點並提供午餐,阿婆開心說「在家孤單,在這裡有人陪著吃、話家常,感覺好溫暖!」
南埔村人口平均年齡超過75歲,農村逐漸荒廢,在村長莊明增帶領下,在3年前爭取到農村再生計畫、農委會田媽媽教室等經費,發展地方產業,推出桶柑餅、有機豆奶、紫米奶等。

友善耕種的環境更成為「農村體驗教室」亮點,吸引各地民眾前來體驗,發展出南埔產業一片天,社區在101年開始,也以產業零售盈餘支持農村共食,每周二、四免費供餐,米飯、白菜來自當地農家,無毒吃得安心。

「菜好吃,還有人可聊天」80歲的林四妹每周都期待和大家一起吃飯,直說好像回到小時候。周二還有台大竹東分院的醫師巡迴醫療,帶著爺奶做簡單健康操、塗鴉等活動,周四則有退休校長帶文康活動,宛如長輩學院。

---------------------------

南埔石爺祭 今年還有成年禮

2015-05-21

〔記者蔡孟尚/竹縣報導〕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一年一度的石爺祭,訂於明、後兩天舉辦,預計會有上千名石爺公的契子契女回來換絭、脫絭;南埔村村長莊明增說,今年石爺祭除了祭典還有成年禮、農村體驗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的石爺祭訂於明、後兩天舉辦,預計將有上千名石爺公的契子契女回來換絭、脫絭。(記者蔡孟尚攝)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的石爺祭訂於明、後兩天舉辦,預計將有上千名石爺公的契子契女回來換絭、脫絭。(記者蔡孟尚攝)

南埔村當地老一輩村民說,位於南埔村南昌宮後方的石爺公,相傳是專門保佑嬰幼兒平安長大的神明,因此當地家家戶戶的小孩子出生後就會被家長帶去拜石爺公,然後領絭(平安符)掛在身上當石爺公的契子或契女,接受石爺公的神威庇護平安成長,紅色的絭在每年石爺祭時換絭,等到男生當兵、女生出嫁再來脫絭,

預計在明、後兩天舉辦的石爺祭活動,每天的早上六點到傍晚五點都開放換絭,脫絭儀典是安排在後天上午和成年禮考驗一起舉行,之後還有石爺生祭祀儀典和成年加冠禮等活動,至於農村文化相關的農村尋寶、童玩體驗、水土保持教育、生態益智闖關、農夫市集等活動則分散在兩天各時段舉辦。

此外,新竹縣芎林鄉永興村有座供奉土地公、土地婆的福德祠,由於土地婆神像臂彎裡抱的是個小娃娃,因為被瘋傳為「送子廟」,不少信徒前來求子後得償所願,這間福德祠將於二十四日舉辦慶典,預計會有不少求子成功的夫婦前來還願。

永興村長馮凱瑞說,這座位於偏遠地區的茶亭福德祠,原本只有當地信徒會來拜,後來陸續傳出有人拜了以後求子成功,結果接連有新北市、高雄市、花蓮縣等地的信徒前來求子。

-------------------------------

ghdfghfffff  

關西石爺義子上萬 北埔拜7石
2015-05-25 08:11:55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林麒瑋/竹縣報導

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石爺是大小不等的7顆石,有如家族。 記者羅緗綸/攝影
分享今天農曆4月初八是新竹縣客家人「石爺」生日,縣內北埔、關西、芎林等地都有石爺,每年此日各地上千契子、契女帶著麵線、三牲、水果,彷彿來為石爺祝壽,感謝祂保佑大家像石頭一般壯碩,長大成人。
關西鎮南雄里的石爺、石娘歷史悠久,里民表示,早期沿牛欄河闢建「小中豐路」時,在河旁挖到兩塊大石頭,但十餘名壯漢抬不動它,最後工頭祭拜一番,請石頭幫幫忙,未來也會祭拜祂們,說也奇怪,祭拜後,石頭應聲而起移到路旁,開路順利,民眾也建石爺亭供奉,嬰兒出生後都認石頭為「義父」,如今「義子」有上萬名,分布全台各地。

新竹縣北埔鄉南埔村的石爺廟,是由大小不等的7顆石頭組成,清朝時就已有人來南埔村拜7顆石頭,因香火鼎盛,7顆石頭都已燻得漆黑,每年石爺生日會同步舉辦「成年禮」,參加者須先背著5公斤重米糠袋,走約50公尺,還要拿著闖關卡走遍12個景點,完成任務,再為長輩奉茶代表可以服務鄉親,統統通過考驗,順利「成年」。

芎林鹿寮坑石爺與石娘很特殊,祂們原本在溪中一對巨石,後來在一場風災中被大水沖散,隔著150公尺遠遠相望,此後地方屢傳怪事,多對夫妻離婚,地方上也頻傳交通事故,人心惶惶。村民擲筊請示石爺石娘,原來是他們不想被拆散,村民在92年3月29日,合力把石爺石娘搬到陸上,並舉行盛大結婚典禮,此後每年3月29日訂為「客家情人節」


新竹縣芎林石爺、石娘有段愛情故事,12年前,村民曾為石爺、石娘舉辦盛大婚禮。 記者羅緗綸/攝影

-----------------------------

sddsd  

拜石母護幼子 秋節備祭品換籤
2015-05-25 08:11:51 聯合報 記者顏彙燕/桃園報導

客家民間信仰 孩子不好養、愛哭鬧,都會認石母娘娘當義子、女。 記者顏彙燕/攝影
分享桃竹苗一帶是客家大本營,石母娘娘被視為客家民間信仰,以前醫藥不發達,供奉石母娘娘,守護當地孩子,祈求保佑平安、健康成長。
苗栗縣三灣鄉也有間百年的石母娘娘廟,五穀廟常務監事蘇秋郎說,據傳石母生前替人幫傭帶小孩,育兒無數,歸天後受封神職,廟內供奉一塊大石頭設有牌位,占地不大,信眾帶著家中幼子認「契母」,石母守護幼子,如同漢人信奉神祉「七娘媽」、「床母」角色。

蘇秋郎說,廟方準備古銅錢,以紅線串起為護身符,每年中秋節石母誕辰,信眾和契子,回來「換籤」更換紅線,並準備祭品膜拜,祈求石母保佑來年平安。

除了石母娘娘廟外,新竹縣關西鎮南雄里有間石爺亭,同樣供奉石頭,信眾謝滿妹表示,兩顆大石頭被視為石爺、石母娘娘,兩人是夫妻,庇佑小孩平安長大,像石頭一樣「頭好壯壯」。

------------------------------

客家情人節 見證「石爺石娘」愛情
客家電視台客家電視台 – 2012年3月25日 下午8:02
【黃文垚 新竹芎林】
新竹縣芎林鄉華龍村有兩塊相依相偎,長達2世紀的巨石,被當地居民尊稱為「石爺」、「石娘」,不過12年前的納莉颱風,挾帶著強大水流,將石爺石娘沖散,讓每天祭拜的村民十分不捨,因此3年後村民合力搬運,讓石爺石娘能夠重聚,村民還特別舉行結婚典禮,也將每年3月的第4個星期,訂為「客家情人節」,並盛大舉辦,慶祝這屬於在地的喜事。
熱鬧的客家大戲,是村民為了再次見證,石爺石娘天長地久的愛情神話所舉辦,華龍村長表示,9年前村民讓石爺石娘再相聚,除了代表著堅定的愛情之外,這時期也是海梨花盛開的季節,因此訂「客家情人節」,具有雙重意義。
芎林鄉華龍村 村長 田興業:「第1年是安座,第2年是週年慶,剛好我們海梨柑花盛開的時間,配合海梨柑花開,也是鹿寮坑我們石爺石娘(結婚),今天就訂為鹿寮坑人的情人節,我們情人花就是海梨柑花。」
為了慶祝石爺石娘結婚週年,不少地方廟宇也前來共襄盛舉,並舉辦擲筊比賽,現場擲出最多聖筊的信眾,還可獲得獎金。
民眾 鄧起峯:「聽說石爺石娘有1萬多位契子,所以我回來,看到這樣有趣的(擲筊)活動,所以參加了擲聖筊(比賽),無論有得獎還是沒得獎,希望保佑我和大家平安順利。」
當地居民表示,華龍村石爺石娘的傳說故事,大家都耳濡目染,加上這幾年在石爺石娘的見證下,也促成了60多對情侶結婚,成為了地方佳話,因此不少人期望,明年的結婚10週年能擴大舉辦,並邀請當年的「證婚人」,新竹都城隍爺共襄盛舉,讓客家情人節,不只是文化和宗教,也為石爺石娘的錫婚紀念,更增加神話與浪漫。

----------------------------

02e53da17a1aa67c  

103年竹東客家情人節活動
大成報-2014年07月31日 下午18:12

103年竹東客家情人節活動
者黃兆亭/新竹報導】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富浪漫色彩的日子,傳說中美麗的鵲橋相會,讓分隔兩地的情人藉此相聚,也讓七夕成為專屬中國的情人節。竹東橡棋林文化生活圈,多年來民間業者這天都會在中央市場周邊舉辦中元普渡祈福法會。七夕一直是竹東地方鄉親,極為重視的傳統民俗節日。

竹東鎮公所訂於8月2日星期六在客家戲曲公園,辦理客家情人節系列活動,今年並特別結合「竹東鎮觀光夜市促進會、竹東鎮客家傳統市集促進會、竹東鎮中央市場自治管理委員會」等民間社團共同參與。自當天14時起至16時止,有舊物換新寵、垃圾分類競賽活動。

17時30分起特別邀請在地團體演出,包括竹東客家薪傳合唱團、二重社區、新竹縣客家舞蹈團、築夢舞集、洗衫坑舞集、竹東樂齡中心、城市女伶及新筑樂團等。

週邊還有故事星門幸福鈴祈、客家意境七夕鵲橋、寓教於樂的情人闖關遊戲及環保DIY等內容豐富。竭誠歡迎夫妻、情侶、家人、朋友一起組隊參加。凡闖關集點成功者,每組可兌換戰利品乙份(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七夕佳節傳情意,祝福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期盼浪漫樂音陪伴著鄉親好朋友,歡渡難忘而甜蜜的客家情人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