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朱立倫跟馬英九一樣假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 路懷宣
朱立倫說,黨產不可能歸零,「因為只要有一張書桌也是黨產」,他強調,雖然過去曾擔任副主席,但對於黨產問題跟外界一樣不清楚;就任黨主席後,將會把黨產、財務透明化,讓外界共同監督、討論。聽到朱立倫這樣講,說真的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假」!
為何說朱立倫很假?因為除非白痴,否則誰會把「書桌」當成「黨產」?按照朱立倫最會的「會計學」,「書桌」確實可以算是政黨的「財產」,但今天備受質疑的「黨產」,難道只是幾張「書桌」而已?那要不要連鐵釘都算?拿「書桌」來合理化不義的千億黨產,除了轉移焦點之外,實在看不出朱立倫有任何真心誠意!這樣的人跟馬英九有何兩樣?
朱立倫還說他當副主席時對黨產不清楚,這更是睜眼說瞎話!只要念過小學算術就會知道,國民黨從中國來時兩手空空,後來坐擁千億黨產,這些錢如果不是A來的,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有些國民黨的支持者說,哪有兩手空空?蔣經國不是還押送了一大批的黃金來台。請搞清楚,那些是「國產」,跟國民黨的黨產有何關係?難不成這些人到現在還蠢到認為,國庫通國民黨的黨庫是理所當然?何況根據曾長期擔任蔣介石侍從官的前主計長周宏濤回憶錄,那些黃金因支付軍餉,在來台第二年的一九五○年九月就花光了!目前中央銀行所存放的黃金,其實是後來台灣農民辛苦耕作的農產品,再加上提著手提箱全世界打拚的中小企業主,以外銷所換取的外匯,跟國民黨一點關係也沒有。沒想到國民黨移花接木胡說帶來黃金穩定金融,無恥!
國民黨來台時一窮二白,只是靠著多年對台灣的偷搶拐騙,才有今天的千億黨產,沒想到朱立倫還說有分「不當黨產」與「正當黨產」?這種說法其實凸顯朱立倫不只很假而已,根本是到了需要去做「全口假牙」的地步了!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龐大黨產只會招來利益小人,只會讓國民黨更快滅亡;唯有拋棄黨產訴諸公義,才能吸引志士仁人共同打拚!這麼簡單的道理,如果「朱主席」跟「馬主席」一樣不能覺醒,最後就不只黨產歸零而已,整個國民黨都會被人民歸零!
(作者業商,新北市民)
--------------------------------------------
2014-12-22
◎ 余瑞明
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公開抱怨,去年四十七%出售股票金額十億元以上的大戶,適用綜所稅五%稅率或零稅率,一年繳稅僅二.五萬元以下。另外,去年出售股票逾十億元的大戶中,更有五.六%未達課稅標準,意即一毛所得稅都不用繳。
其實,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證所稅的主要稽徵理念與重點,應該是要針對短線投資人,利用社會大眾共同努力所獲致的經濟增長,以短期投機的手段,賺入暴利的部分,課徵重稅,用以增加國庫收入,並維護社會正義。這樣的理念,各國皆然。換句話說,證所稅的規範重點應該要放在投資的期間長短與獲利與否,而不在投資交易的金額大小。筆者相信,如果我國證所稅的徵收方向是如此的話,相信所課到的證所稅絕對不只目前這樣的結果。
若以上述的證所稅徵收理念來加以檢視我國的證所稅,那麼其中的大戶條款就顯得荒謬至極,完全不符合稽徵證所稅的基本原理原則,也難怪張部長課不到大戶的所得稅,因為張部長徵稅的重點不對,手段也不對,不是嗎?
(作者為外語領隊,曾任華銀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代表)
----------------------------------------------
主席的「親信」接主席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國民黨政客,當年一獲提名便穩當選;今年九合一選舉,獲提名者要與馬黨切割以求自保;兩個各擁山頭的榮譽主席,兒子竟雙雙「光榮落選」;台灣民主真的變天!
新世代選民對國民黨的愚弄、綁架、恐嚇、收買說「不」,讓它慘敗下場。馬英九辭去黨主席,那是罪有應得;問題是接班的朱立倫,被美國外交密電稱為「馬英九的親信」。
朱立倫也是當年AIT台北處長楊甦棣的「親信」,向他透露不少馬氏黨國的內幕。從當年私密舊話,看不出他對國民黨改革有什麼願景,只凸顯國民黨矛盾依然存在,他也未必能解決。
依他的說法,馬英九有些獨斷的潛規則:他認為「兩岸事務」,只需「告知」立法院長王金平,別無任何其他義務。王金平是「本土派」龍頭,主張兩岸事務要受國會監督,馬英九蔑視國會的態度不改,朱立倫能奈他何?
胡志強想換跑道進「中央」政府,但朱立倫向楊甦棣透露,馬主張國民黨的縣市長不要到中央政府。這條潛規則不但擋掉胡志強,也擋掉台灣人地方角頭縣市長搶中央政府職位。中央「法統」由馬英九在鏡中找人把持。
朱立倫明年一上台便要面對王金平的黨籍官司,他稱王金平是黨內重要「資產」,但他當年對楊甦棣的談話卻也出賣王金平,自己選擇靠馬,也勸王金平支持馬,他顯然看錯人了。
朱立倫坦承馬英九不喜歡宋楚瑜,也不聽連戰的話。但不聽連戰的話事小,不聽年輕世代的聲音,那就要亡黨。馬家國民黨腐敗、官商勾結、權貴政治、貧富不均、年輕人看不到未來,這不是他的「親信」以地方諸侯兼黨主席所能改變。(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澄社評論》憲政改革關你什麼事﹖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 蘇彥圖
近日,一場記者會上,一位記者朋友問道︰「你們要怎麼跟一個忙於生計的尋常人說,憲改也是她(他)的事情呢?」這真是大哉問,因為這次憲改真的需要更多一般公民的關注與參與,但憲政工程並非一門平易近人的藝術,而要讓一般人走出日常生活,去追尋最根本的憲政自我統治——(改)寫憲法,更是難上加難。
憲改的最後一關是公民複決,不過這不表示一般公民的參與,僅止於投票接受或拒絕由菁英們所擘劃、協商出來的憲改提案。使一般公民得以在某種意義與程度上參與憲改提案的形成,誠然有助於提高憲改公投通過的機率,不過強化一般公民參與憲改的用意,也不僅止於此。憲改需要非常高強度的政治動能,觀諸台灣當前憲政局勢,民意無疑是驅動這次憲改的最主要動能來源。支持憲改的民意強弱,一來會影響議題範圍與變動幅度的大小,二來將左右憲改進程的快慢。我們毋須猜忌政治人物的權謀算計。只要公民社會推動、參與憲改的政治意志夠強,憲改就不會淪為假議題,也不是少數菁英說了算。
問題是,要怎麼動員向來只在投票日才現身的一般公民,讓他們從初始就關注、甚至願意更積極參與憲改的討論與運動?我不覺得具體告訴他們憲改的牛肉在哪裡會是有效的策略。若真要計較個人利害得失,搭便車會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我們只能設法召喚共和國裡最高貴的美德——亦即公民美德。當公民願意以整個憲政國度的共善與公義為己任,憲政制度怎麼修改就會是關乎她(他)的事情。當公民願意花時間關注、了解憲改議題,進而積極參與憲改的公共審議,她(他)就從尋常政治中的一般公民,轉化成一個憲法政治中的憲政公民。唯有為數相當的公民開始經驗這種轉化,許多論者期盼的「憲法時刻」,才可能具有超越、重構尋常政治的歷史與道德高度,而不只是憲改進程的代名詞。
你可以基於種種理由而抱持事不關己的態度。不過,只要你願意承擔憲政公民的責任,憲改就是你的事情,也因為有你的參與,而多一份美德的加持。憲改這件事,看來已有許多公民管定了。你呢?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澄社社員)
-------------------------------------------
李蔚/從城市交流重新定義兩岸關係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李蔚/新聞工作者
「九合一」選舉之後,儘管大獲全勝的民進黨急忙宣稱「選舉結果不應解讀為中國大陸或國民黨兩岸政策失敗的公投」,但剛結束台灣訪問行程的中國海協會長陳德銘卻意有所指地說自己這一趟的目的之一是「補課」。
如果真的無涉兩岸關係,何需「補課」?紅、藍、綠三方需要的可能還不只「補課」,因為這次大選的結果已經很明白地投射出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重新定義」的要求;同時也在「城市交流」這個領域開啟了契機。端看民進黨、國民黨和共產黨做出什麼選擇。
投票日前五天,在一場幾乎可以確定是國台辦運作的記者答問中,張志軍針對柯文哲「如果當選」的問題說道:「希望所有人都能認同『九二共識』,做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以確保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
柯文哲的回答是反問:「那是什麼?」主張「九二共識」的一方如果不先把概念界定清楚,又憑什麼要求別人表態遵循與否?
雖然對「九二共識」採取「軟抵制」,但柯文哲對「出訪中國」的標準答案卻是:自己上任台北市長之後,兩岸交流一如前任;「我去過了十八次,再去第十九次也不奇怪。」
簡言之,柯文哲的態度是:不表態承認九二共識,但也不像傳統民進黨人一樣爭執「它」存在與否;在此同時,也不排斥兩岸交流。這是柯文哲的立場,但他不是唯一一位這樣看待兩岸交流的新科市長。盤點五位泛綠陣營的直轄市長:只訪中一次的賴清德,加上鄭文燦和林佳龍對中共而言都是全新的對手。要這三個人和柯文哲明白承認「九二共識」,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
即使是已經和中共當局建立一定關係的陳菊,也不曾以「承認九二共識」為前提。
五位泛綠陣營直轄市長,他們的作風或許可以稱為「務實主義」者。所謂「務實主義」,指儘管他們本人的政治信仰成色偏綠或者極綠,但卻不積極化為行動,而願意在中華民國體制進行公職活動。
「六分之五」的新路線
這是中國不曾正視過的一種對手。此前直轄市交流的主流還是郝龍斌、朱立倫、胡志強和吳志揚。陳菊、賴清德畢竟是可以被區隔出去的「六分之二」。但當他們集結起來成為「六分之五」,朱立倫反而成了少數時,就開啟了一段從量變到質變的可能性。更不要說中台灣還有許多縣市在這次大選中由藍轉綠。
這是中共必須正視的一種新路線和政治趨勢。這對中共是個大難題:台灣六都政府此前都和對岸有一定程度的交流,如今換了多位非國民黨籍首長上任,中方要不就冷凍其中五都,獨沽新北市一味,但這等於是將台灣六個直轄市的五個,連同其中一大部分市民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否則就必須把空間打開,容許台灣地方首長在「不表態支持九二共識」的情況下,依然能夠進行城市交流。
這現象對民進黨的啟示在於: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部分民進黨內政治領袖總是主張必須要先和中共達成某種「共識」,民進黨主政下的兩岸關係才有可能向前推動。但選舉結果很清楚地傳達出兩岸關係恐怕更多要由多數選票來定義,而不是政治人物的「話術」可以忽東忽西地操弄。
對柯文哲、鄭文燦、林佳龍等新任首長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發掘、體察自己正面對一段重要的歷史機遇。這批新任首長的堅持,有可能一舉改寫國、共兩黨從二○○五年以來聯手為兩岸交流訂下的條條框框,為台灣人民面對中共政權時爭取到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度。但這一切的前提首長們要自珍自重,光明正大,例如由企業大老在飯局中安排和陳德銘「不期而遇」這種把戲,就是令人極其厭惡,而首先必須淘汰掉的惡劣習氣。
-----------------------------------------
倪局長,別只會當康樂股長!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 林冠志
台北市新任文化局長遴選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多位柯文哲的市政顧問皆質疑人選適切與否,並認為甄選過程的程序正義有所瑕疵,紛紛掛冠求去。此次文化局長遴選事件中,筆者認為新官上任,全民應該給予機會和時間表現,再論斷其能力。但對於倪重華準局長過去的「必須投資會賺錢的文化」、「台北一○一煙火一定要繼續放」、「文化局就是康樂股」(https://zh-cn.facebook.com/sylvia.feng.92/posts/905936349441362)等言論,筆者有些想法想給倪準局長一些參考。
廣義的「文化」,其實包含了「一個群體對於共同生活方式的想法認可與傳承」,這樣的共同認可會反映在這個群體有形與無形的生活行為和價值觀上,譬如其藝術元素、建築樣式、衣著品味、語言承接、音樂形式、飲食系統等,在在都反映了這個群體的文化,亦即「生活即文化」。而這樣的文化辨識度,也建構出一套獨一無二的文化符碼,來代表各群體的獨特性。譬如我們聽到風笛聲,直覺想到蘇格蘭;喝清酒,就想到日本。文化,就等於各群體的品牌識別。
而這樣的文化獨特性,絕對不是只用金錢就可以堆疊的,文化需要「歷史脈絡的宏觀」和「長時間的培植與傳承」,因此文化主管單位絕對不是所謂「辦理藝文活動的康樂股」,反而是身負「傳承台灣人獨特生活系統模式」重責大任的重點機構,沒有了自己的文化,台灣也不再是台灣。因此,自己的文化如果不是從自我土地的角度出發,做出來的音樂、建築、文創即便再會賺錢,也只是淪為東拼西湊的商業空殼,而沒有一個民族應有的靈魂。
當古埃及文化只能淪為美國好萊塢木乃伊系列的商業片,而不是埃及孩子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時,這樣的埃及文化還是埃及文化嗎?同理,台灣對於自我文化資產的保存,過去因外來政權的更迭頻繁,本就不易;政治上,國族文化認同的混亂,更加深了台灣人對台灣文化高認同感的難度。在台北市文化局長遴選爭議的同時,正好讓我們靜下心來想想,我們要的台灣文化究竟是華而不實、短暫獲利的商演活動,還是街坊巷弄的一磚一瓦中、代代台灣子孫都引以為傲的文化符碼與生活方式?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
2014-12-22
◎ 李俊德
食安風暴又起,「食藥署簡任技正王德原說,今天凌晨零時起,市面上不得再有用到違法添加二甲基黃乳化劑的產品,否則依法最高可罰兩億元。」(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
官員在媒體前宣稱「最高可罰兩億元」,聽起來罰挺重的,但實際上呢…講這話根本只是唬弄消費者!為什麼?我想前些時候「大統黑心油」的食安問題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彰化縣衛生局開罰十八.五億(聽起來嚇死人的重),但是刑事判決除了有期徒刑外,罰金只判罰五千萬。
結果後來呢?大統訴願,十八億的行政罰鍰撤銷。因為,基於行政罰法第廿六條「一事不二罰(同樣的事不能處罰二次)」及「刑事罰優先(行政罰鍰及刑事罰金同時存在,只須繳納刑事罰金)」。(法理上似乎「沒有錯」)
但是「刑事罰」處罰的罰金上限充其量是八千萬及一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二項),刑事罰要「吃死人」才有可能罰到兩億,可是這種「長期吃了黑心食品直接致死」的情況,有可能在訴訟上證明嗎?
而行政罰卻可於黑心廠商添加有害人體健康物質時,輕易的罰兩億或數個兩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但這些都只是宣洩老百姓憤怒的假數字而已。因為依照過往行政罰法第廿六條「一事不二罰」(處了刑事罰金就不能再科行政罰鍰)及「刑事罰優先」的處理原則,超過刑事罰金的罰鍰部分通通都會被撤銷(例如大統訴願案中十八億的罰鍰),換句話講,刑事罰難以判罰超過一億,行政罰即使喊到一百億,也根本是「玩假的」!
(作者為律師,台北市民)
----------------------------------
張茂桂/記取教育與民主的一次挫敗:高中課綱「亂調」一年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2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前教育部長蔣偉寧不顧民意反彈、強行操作通過高中國文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案,即將屆滿一年。在這一年裡,台灣發生了一些大的變化,其中包括學生與公民社會群體佔領、包圍立法院歷經五十二天,第一屆國民教育國中升高中超額比序方法在北北基特別混亂失控,七月時蔣偉寧因為涉及論文審查造假被迫辭職,數個月間接連發生食安問題,十一月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慘敗,選後行政院長江宜樺辭職下台、馬英九也被迫放棄國民黨主席的職務;一時間橫跨光譜的政黨菁英與公民團體,不約而同提出「修憲」的議題,例行的形式民主的陰暗面彷彿正在退縮。
在這似乎可為公民社會、民主深化而感到鼓舞的時刻,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上述課綱「微調」暴露教育官僚主導與由少數「統合派」學者組成的授權不足的十人檢核小組、他們和教育部、國教院一起幹的黑箱作業、草率審查、踐踏專業、說謊耍權術、欺騙與操作,似乎也忘記了他們要做的那檔事,其實就是假借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名義,限縮老師與學生的思想自由與自主空間,嘗試去營造一個能響應「中國夢」的一個友善文化環境。但是這一切因為新當選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命的教育局長湯志民,而讓人們有喚起記憶的機會。
湯志民喚起了記憶
湯志民其實並沒有幹什麼特別的大事,但是他在微調案中和國教院院長柯華葳唱了雙簧,一個扮演將草案包裝合法送審、另一個扮演審查合法通過的角色。在湯志民所召集的審查會議,他用了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討論通過了一個看不出道理、邏輯講不明白、內容很多漏洞、正當性很隱誨的四個科目的那個所謂「微調」,這次會議結果宣稱「審查通過」,如果不是護航那就是失職,如果沒有投票的事實卻號稱多數贊成通過,那不是作假就是草率行事。正因為高中分組的審查通過,兩天後,蔣偉寧得以在審議大會中不顧很多的疑慮宣布正式通過上述草案,並自此對外宣稱,一切都「合乎程序」。而所謂程序,全部也就不過是十個工作天就「跑完」的驚人效率。
諷刺的是,以「推倒高牆」、「價值選擇」而受到台北市選民壓倒性支持當選的柯文哲醫師任命了湯志民;而可能更諷刺的是,柯文哲自己還參與了今年二月二十八日由高中公民老師以及公民一九八五行動聯盟發起,在教育部門口的禁食抗議,當聲望還在谷底的參選人柯文哲熱情地給抗議者打氣時,抗議者也給予他熱情的掌聲呼喊。
我們其實不是要反對湯志民的任命,說真的,他可能是當時「相對較好」的選擇,也許他不是特殊政黨意識形態掛帥的教育官僚,說不定他將來還真的會融入「柯P大熔爐」沒問題,也許給他一百天的時間去實踐,他會表現、會改變。但這些都只能說是「機機歪歪」的意見,難以成為一週年的反思重點。
任命湯志民讓我們能重提快要被人遺忘,但至今還在實際運轉將成為事實的「微調」案。本案自離開教育部後,幾乎就很難再受立法院、公民團體、地方政府的約束,甚至逃離媒體的關注而進入教科書修訂與審查的既定流程,而且,同樣的「十人小組」或者其所代表的政治力量,正持續對新的十二年國教的社會領域課綱進行下一波政治操作與思想箝制的作為。一位正幫書局撰寫「公民與社會」課本的教授怨嘆:難道現在稱呼「中國國家領袖」也要寫成「中華民國大陸地區的中國國家領袖」才對嗎?事情為何演變成為這樣呢?
會發生檢核小組在教育部長縱容下通過「課綱微調」這種接近杏壇醜聞的事情,和張慶忠在立法院強行通過兩岸服務與貿易協議的狀況其實非常類似,二者都是馬基維力式的權術玩弄,以代議政治中的多數統治為靠山,假意溝通、拒絕承認、拒絕公開透明,耍手段與來陰的無非就只是想要達標而已;上述二者都凸顯既有的代議制度把民主限於定期投票、政黨輪替的意義,暴露了台灣民主體制在缺乏民意監督與直接公民權力的脆弱面,暴露了當權者對民主的膚淺認識。
人們不要忘記,同樣的黑箱作業問題可能反覆發生,台灣下一波的民主工程,短期目標很明確,如果要談修憲就先認真來談如何擴大公民的民主意識,擴大公民實質參與政治的廣度與深度,讓人民有實質上成為國家真正主人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