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蘭亭集序》,又稱《蘭亭序》,是「書聖」王羲之的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書聖 王羲之(網絡圖片)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邀集文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飲酒賦詩,稱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輯為《蘭亭詩》,再由王羲之以行書作序。《蘭亭序》自此千古傳頌,成為書法史上起奠基作用的巨作。
這件作品是以「蘭亭修褉」為背景,講上巳日的傳統故事。相傳在黃曆某年的三月三日,有三個女子莫名其妙地同時暴斃,發生這種不祥的事情,在當時很容易引發人們內心的恐慌,於是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就到水邊去,藉由洗滌來清除身上的穢氣。
北宋摹本 《蕭翼膁蘭亭圖》。(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據說,「修褉」這種風俗早在周朝就有了,用河水袪穢,另有一種講法叫「拔褉」。東晉之前,「拔褉」是個很單純的活動,並沒有宴遊的形式,人們只是去水邊洗滌,清掉晦氣。到了王羲之的年代,演變成文人之間的風雅集會、戶外野遊、宴遊的形式,還加上了浪漫至極的「曲水流觴」。
古時喝酒的酒杯有一種羽觴杯,兩邊有耳、寬口,通常是木胎,它的材質和設計都著重於能漂浮在水上,並隨著水勢流動。王羲之和一群文友趁著「修褉」時節作宴遊雅集,他們選了蘭亭附近一處彎曲的河道,文人雅士們對坐在溪水兩旁,司令者斟上酒後把羽觴杯安置在河面上,讓木杯隨著水流漂移,酒杯流到面前者必需即刻吟出一首詩來,作不出詩的要罰酒。
古代修禊盛會,引水環曲成渠,流觴暢飲。(網絡圖片)
《蘭亭序》把當天有多少人參與,完成了多少詩篇、對子,誰罰了多少酒都記錄了;也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等等優美的詞句來形容當天的天氣。這樣,把天氣和場景都書寫下來,字裡行間,都讓人感受到當時空氣中那宜人的氛圍。
這樣一個風雅至極的活動對後來者的影響很深,因為後代的文人要進入詩、書、畫這個領域,通常都從臨摹王羲之的法書入手,《蘭亭序》幾乎是所有文人都必須一再臨摹的入門帖子,手上一遍遍地臨著右軍先生蘊藉暢達的墨跡,心中一次次體會文章中風流婉約的聲息,人人陶醉並嚮往之。
明 . 文徵明《蘭亭修褉圖》(網絡圖片)
後世文人也有類似的活動,比如北宋時有「西園雅集」,完全模仿王羲之那個時候的形式。這個雅集是講北宋王詵(音:申)的事蹟。王詵是一位很著名的畫家,王詵家的庭園名為「西園」,他曾邀集名流到他家聚會。在景致怡人的園林中,有人寫詩,有些人在石頭上題字,參與的人都是一時之選,像蘇東坡、李公麟這些名重一時的文人,當時都參加了聚會。「西園雅集」後來也成為畫家們喜歡描繪的題材,像名家李公麟、馬遠、劉松年、趙孟頫、唐伯虎等人都畫過。
明代也有個「杏園雅集」。明代很嚮往北宋雅集的形式,他們的集會就完全模擬宋代的場景,所以「杏園雅集」整個形式和「西園雅集」是非常接近的。他們在楊榮這位國之重臣家裡聚會,因為楊榮當時勢力很大,很輕易地就邀來許多時尚名流。然後也把經過的情形,誰做了什麼,雅集有哪些背景等,找謝環這位畫家畫下來,成為另一次有名的雅集。
這些雅集都和每一朝代的文化根底有極大的關係,更和那個世代的文化素養有極深的關聯,「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反觀我們現代的集會形式,少了文化層面做舖墊,少了和自然相應和的胸懷,相形之下,文化根底就薄弱多了。
《蘭亭序》摹本 局部(網絡圖片)
王羲之的書法雖學自衛夫人,但他能博覽前代各家書跡,擷取眾家之所長並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質樸書風,創造出妍美流便的「今體」(當代流行的書體),應用在草書上是穠纖折衷;在楷書方面則是勢巧形密;在行書方面則風神瀟灑,不滯於物。也就是說,不管那一種書法體裁,王羲之都有他獨到的、能夠成為後人典範的絕妙之處。
後代的文人書家幾乎都臨摹過王羲之的《蘭亭序》。古人為了讓臨摹者方便學習,研究出一些頗具智慧的方法。其中有一種叫「摹」,「摹」是完全忠於原作的模仿,大都是以紙覆蓋在範帖上描摹,目的是把原作完完整整地複製下來,這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影印。
「拓」(音:踏),就是把字刻在石版上,用墨拓的方式拓印下來。古時雖然有活字版印刷,但是還沒有複製這種印刷技術,沒有辦法把書法字體完完整整地複製下來供人臨摹。這時候墨跡拓本就成為一種很好的學習工具,因此歷代都出現許多很好的「法帖」。所謂的「法帖」,就是指可以供大家臨摹學習的帖子,那些帖子要先刻在石版上,再從石版上拓印下來。製作「法帖」一定要有相當的藝術素養,還要在書寫上有極高的造詣,才能做出應有的水準。
清拓唐文皇臨《蘭亭序》。(網絡圖片)
除了碑拓,還有「向拓」(又稱:影書,影覆)。向拓就是原原本本地把字拓印下來,先在一般的紙上塗上黃蠟,設法抹得勻整,蠟在紙上就形成一層薄薄的硬層,透明而稍帶黃色,古稱「硬黄紙」。經過處理的紙變得不透水也不透墨,可以直接覆在帖上,因為它的透明度很高,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底下的原字,也就可以很輕易地描摹得分毫不差。一般都先鉤邊框,之後再以墨慢慢填上,這是整個過程中最細密的部分。我們看到前人留下的向拓成品,向拓雙鉤填墨的痕跡常常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但可看到鉤邊線,有時候填墨的地方沒有填滿,還可以看到一筆一筆填畫的痕跡。不同時間上的墨色會不同,乾的時間也不同,那就會顯現出鉤線和填墨的筆觸了。
《蘭亭序》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有些是用類似向拓的方式做出來的,也有些是歷朝歷代的摹本。在唐朝,因為唐太宗很喜歡《蘭亭序》,甚至想把它帶到陵墓裡去,他為了讓後人也能看到這幅千古名作,因而命大臣做了許多版本。
《虞世南行書摹蘭亭序卷》局部。(網絡圖片)
據史書記載,當時臨摹《蘭亭序》的大臣有七位,目前還看得到,還流傳於世的有歐陽修、虞世南、褚遂良還有馮承素的版本。這些都是太宗時期的書家,也因為唐太宗這樣一位明君,命這麼多大臣臨摹,唐代的楷書因此得以盛極一時,被推向書法史上的巔峰。
《蘭亭序》也有碑刻本,那是歐陽詢所作的《定武本蘭亭》碑刻。之所以稱作定武本,是因為書寫風氣在宋初流傳到河北正定,正定屬定武的管轄區,這碑刻在那個地方被發現了,所以就被稱為《定武蘭亭》,十分珍貴。另一個很有名的版本是馮承素的「神龍本」,這個版本是元朝郭天錫發現的,他發現背面有神龍兩個字,神龍是唐中宗的名號,說明中宗對《蘭亭序》也一樣情有獨鍾。
《神龍本蘭亭序》(網絡圖片)
王羲之這帖《蘭亭序》對後世的影響是很深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也不是偶然的。王羲之另有一幅墨寶《快雪時晴帖》,它的重要性也是無可比擬的。但有人說不了解《快雪時晴帖》中的文句,它的內文是:「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有點像是希望能夠平安、和善哪,想來都是些問候語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文意不全,難以猜測的情況,比較可能是當時王羲之的字已經非常難得了,只要有人得到一點王羲之的墨寶,都會視如寶物般好好珍藏,但也有人不知出於何種因素,把它割裂、拼接,導致有些作品殘缺不全,文意變得很難懂,像《快雪時晴帖》我們就很難把它作確切的解讀。
《快雪時晴帖》(網絡圖片)
但是「書聖」的墨跡是不會因文意不明而受任何影響的,我們看到的是在如行雲流水般的篇章中,或優雅躇躕,或御風而行等諸種意態。歷代的書評家都說王羲之的行書「遒媚勁健,千變萬化而體勢自然」。王羲之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具有繼往開來的巨大貢獻,甚至對日本的書法界影響也很大。十幾世紀以來一直如此,在中華文化史上享譽千年,至今不替。
《蘭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蔭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台北故宮褉賞亭的流杯渠。(網絡圖片)
(據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古調今彈》節目錄音整理,有刪節)
-------------------------------------------------------------------
A4大小的紙張上,短短28字的書帖--快雪時晴帖,是乾隆皇心目中的書法「神」品。
說到書法,就必須談篆、隸、草、行、楷這五種書體,這五種字體都有自身的造型特點和相互之間的傳承關係。魏晉南北朝以後的書法家在這五種字體中琢磨變化,致力於用筆、結字、佈局的創新,書法就這樣逐漸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
無疑地,「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被歷代無數書法家與收藏家欣賞、臨摹、學習,其中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問候報訊的簡札。通幅以行書為主的快雪時晴帖就是一封簡札。這類書信事畢即廢棄,不會長久保存;但為數不少的王羲之尺牘之所以被珍藏,並以各種複製方法流傳下來,就是因為他的書法成就。
快雪時晴帖、遠宦帖與平安何如奉橘三帖,被後世稱作王羲之的五大名帖。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歷代書法家學習行書的範本。可惜當今已無王羲之真跡傳世,憑藉著流傳千年的珍貴摹本,才得以傳承王羲之的字跡墨寶。節目中請來書法家示範,了解古人如何以精良的手工複製法—雙鉤廓填法,忠實地保存書法藝術。
以鑑藏史而言,乾隆皇帝絕對是快雪時晴帖最忠實的粉絲。他臨仿此帖不下一百多次,五十年間在書冊裡題記七十多則,並在引首和第五冊分別親書「神乎技矣」與「神」字。即便在數位年代,鍵盤取代了書寫,仍無法複製書法的氣息、情境、品味、個性與才藝;而王羲之更是將書法從日常書寫轉變成藝術書寫的重要標竿。
------------------------------------------------------------------
三希之寶與〈快雪時晴〉- http://goo.gl/8mdPts
我相信大家對三希之寶都很熟悉, 乾隆皇帝從無數的內府收藏中選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其子王獻之〈中秋帖〉, 以及姪子王珣〈伯遠帖〉三件希世之寶。〈快雪時晴〉是一對短信 ,前後有非常多附加的副葉 ,在前副葉上乾隆皇帝題了「神乎技矣」 ,對王羲之的書法藝術佩服的五體投地 ,他為「三希之寶」蓋了一間「三希堂 」,甚至令人編了《三希堂法帖》, 匯集乾隆皇帝的書法收藏 ,帖中有宋高宗「紹」、「興」連珠收藏印 。副葉還有金章宗的一方收藏印 ,另外還有南宋權相賈似道「秋壑珍玩」的收藏印。 此外副葉當中最早的題跋是元代皇帝命令趙孟頫於元祐五年所題的書跋, 趙氏書法也深受王羲之的啟發。 還有元、明、清歷代的題跋, 乾隆皇帝不只收藏, 他有空就拿出來臨仿 ,次數不下百次, 最後合王獻之〈中秋帖〉, 以及王珣〈伯遠帖〉為「三希」 。
關於〈快雪時晴帖〉的文獻記載, 今日所見最早者為初唐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右軍書目》 。其中記載「二王」在唐代的書法作品將近收了四百件。 在唐代張彥遠的《法書要錄》中 , 也記錄了當時所見王羲之書法作品的名目。 〈快雪時晴帖〉在宋代至少出現過四個本子, 米芾也曾收藏過其中一本。 唐代初年太宗曾經收藏了四百件作品 , 可是在宋代初年所刻的《淳化閣帖》中, 王羲之的作品已經銳減為一百五十五件。從唐代到宋代也不過幾百年,中國的書畫珍品卻經歷天災人禍不斷減少,今日 所能見到的王羲之作品(包括法帖與勾摹的墨跡),只有一百餘件, 至於墨跡本更是有限, 而這些作品皆非真跡, 現代傳世最好的本子,多是「下真跡一等」的雙勾填墨摹本 ,與真跡有百分之九十九相似, 〈快雪時晴帖〉就是其中的一件。
王羲之的 〈快雪時晴帖〉尺牘,內容雖然只有四行,卻不易理解, 根據台大徐先堯老師所作的研究, 他把「二王」尺牘其對與日本的影響寫了一本書, 在這裡分享他的說法 。 在魏晉時代的尺牘相當簡短, 所謂的「紙短情長」大概就是如此 , 非常恬淡文雅, 因為當時的知識份子的文風就是如此, 王羲之此牘分析起來可列出五部分:起首、對於節氣的感懷、 對於對方來函的感謝、 報近況、 結語等。
以〈快雪時晴帖〉為例, 起首為「羲之頓首」 。「頓首」表示對收信人的尊敬, 也有人用「再拜」、「死罪」等等用語。 「快雪時晴,佳」,則說明剛剛下了瑞雪, 然後又放晴了, 所以覺得很舒適 。「想安善」是對於對方的問候 。是說明您的近況如何呢?「未果為結」則是報近況 ,可能是這位「山陰張侯」,曾經有事情托王羲之辦理 ,王氏卻因尚未完成, 表達歉意, 這表示對方交代的事情還沒有結果 ,所以心理像打結一樣過意不去。 「力不次」並沒有太大的意思, 是當時習慣的結語, 就如同寫信結尾處寫「就此擱筆」,這就是這個尺牘的整體結構。
在其他的王羲之尺牘中的起首 ,除了有「羲之頓首」。還可以見到「羲之白」、「羲之問」、「羲之再拜」 、「羲之死罪」等用語 。「羲之死罪」是用於對朝廷長官, 因為東晉當時有一陣子,朝廷嚴令不能寫信 ,然而,如果非要使用書信時候, 覺得有違朝廷的命令, 就會寫上「死罪」 。至於對節慶的感懷用語就太多了 :例如「不審春氣復何如」等等 ,只要把《淳化閣帖》或《三希堂法帖》的王羲之書跡(大部分是尺牘)翻閱一過, 就會見到內容都大略提到天氣 ,表示當時的人對於自然界的天氣變化,是非常敏感而且在意的。
接下來就是問候跟報近況 ,除了〈快雪時晴〉中的「想安善」之外,王羲之其他尺牘還有「後何如?吾故劣。」意思是:這件事情以後怎麼樣發展了?我還是不太好。 「比可不」,「不」就是「否」的意思 。就是說:人或事還好嗎?「吾故羸乏」是說:我還是很疲乏、我的身體不太好 。所以,可以看到這些古人的信件中, 常常有對於天候, 對於自己身體與情感, 因為在動亂而且世事無常的時代 ,這些感覺或感觸都會反映在信件裡頭。
尺牘形制的發展史:從漢朝到南宋
當然在此之前的書信更有意思 。像是漢朝的張芝,他是草書大家, 他有一封很短的信 ,寫「忽肚痛」, 肚子忽然痛起來了, 而且「不可堪」,痛的簡直是忍受不了 ,最後就寫說「服大黃」,「大黃」是一種草藥,「冷熱具有益」,喝冷的或熱的都可以治療肚子痛, 所以從古人的這些信件, 就可以看到他們的平常生活的狀態 ,非常有意思。 最後還有結語 ,剛剛提到「力不次」,還有「力不一一」、「近白不具」、「即還不次」都是魏晉時代寫信常用的結語, 到了唐朝尺牘書寫的形式,已發展大體完備, 所以包括稱謂、問候、 祝頌、 述事、 場合用語等等 ,都有明確的規定。
宋朝尺牘承襲唐代, 只是內容更為生活化 , 用詞更為口語化 ,結構無論繁簡均已達到成熟的階段 ,所以這裡特別舉出南宋大文學家陸游的尺牘 。 宋代有公文書的信件 ,有也尺牘 ,尺牘當中還有繁式有簡式。 簡式可就省去一些部分 。此處舉出的陸游 ,就包括有標準的九個部分: 包括具禮、 稱謂、 題稱、 前介、 本事、 祝頌、 結語、 日期 、以及署押 。看到陸游就想到「釵頭鳳」 ,國光劇團過去也演過這個大型崑劇 ,真是相當的精采 。此處是他寫給「仲躬侍郎」--曾逮的一封信。
「具禮」為致書人表示對受書人的尊敬用語 ,例如「惶恐」、 「頓首」 、「再拜」、 「端肅」 、「和南」 ,本件為很有禮貌地題到「游頓首再拜上啟」。
「稱謂」主要是看人與人之間長幼親疏的關係, 例如「老伯」、 「尊親」、 「契兄」 、「老兄」、「賢弟老友 」。這封信則用「仲躬侍郎老兄」,表明兩人為親近的同輩 ,這位受信人就是曾逮 ,是宋朝有名大臣曾幾的第二個兒子 ,陸游早年的時候跟曾幾學過詩, 因此跟他兒子曾逮非常熟 。這封信一方面祝賀曾逮由知州升遷至戶部侍郎;第二方面則是因為曾逮已經升為高官了 ,而當時正發大水, 所以也希望曾逮能在朝廷對賑災的事情有所幫助 。
再來就是「題稱」,是指對受信者的尊稱,例如「閣下」、「座前」、「侍使」、「足下」、「左右」、「膝下」,這裡用的是「台座」。
接下來是「前介」,也就是開場白,多是「敘間闊」、「瞻仰」、「起居」、「台候」、「恭維」、「時令」、或「神明祐助」,由唐代到宋代發展出更多更複雜的開場白。這邊的開場白是「拜違言侍,又復累月,馳仰無俄頃忘。」「馳仰無俄頃忘」就是好久沒見了,可是我一直沒有忘懷,掛念在心。「顧以野處窮僻,距京國不三驛,邈如萬里。」意為我雖然地處偏僻,距離京城雖並不太遠,可是卻感覺有如萬里之遙。「雖聞號召登用,皆不能以時脩慶,惟有愧耳。」這是他的前言,也就是說我們好久沒見了,居住的地方也相隔不遠,但是大家都太忙,所以先跟他表達問候之意。
再下來就是「故事」(本事),也就是這封信主要的意旨是什麼?講到「東人流殍滿野,今距麥秋尚百日,奈何……亦未知竟何如,日望公共政如望歲也。」意為陸游退居在山陰(浙江紹興,他同時也是王羲之的同鄉),但是他還是依然關心國事,浙東在公元1181年夏秋之間發了大水,水旱災相繼不斷,收成受損造成飢荒,尤其是紹興一帶災情非常嚴重,所以當時也在這邊任提舉浙東官職的朱熹,負責賑災發放糧食,不過陸游提到「朱元晦出婺衢未還,此公寢食在職事……」,也就是朱熹雖然在從事賑災,不過因為他是讀書人,可能還經驗不足,所以陸游才寫信給曾逮,一面祝賀他升官,另一面並請他協助賑災資源的提供,希望對賑災之事有所幫助。
接下來第六部分就是「祝頌」,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身體健康快樂等,以前也有非常多的用語,例如「千萬珍重」、「善保珍重」、「茂介新祺」,這篇尺牘則是「所冀以時崇護,即慶延登。」陸游一方面問候曾逮,一方面希望他事業越來越發達。
還有「結語」,剛剛提到王羲之〈快雪時晴〉的結語為「力不次」,魏晉時代喜歡用「力不一一」等等。在這個時期比較常用「謹拜復不備」、「不宣」、「謹上狀不次」。陸游這裡就是用「不宣」作為結語,最後還有押日期「正月十六日」。經考證為1182年正月所書,根據史料記載知道,朱熹1182年正好在浙東一帶賑災。
最後「署押」,也就是寫信的人自己的簽名,包括「再拜」、「頓首」、「惶恐」等,在此陸游書寫「游頓首再拜上啟」,上述就是宋朝的尺牘的用語,跟王羲之的短箋,反映的是不同的時代精神與時代氣氛與背景。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快雪時晴〉帖,王羲之寫給的對象是「山陰張侯」,在宋朝則是在寫在一開頭「游頓首再拜上啟,仲躬侍郎老兄臺座」,王羲之的收信者「山陰張侯」是居住山陰(浙江紹興)的一位張姓友人,那麼這位「張侯」到底是誰呢?我們等一會兒請施如芳老師跟我們講解,他可能是某一個人(假如查考史料的話); 如果由施老師觀點切入的話,也可能代表當時某些知識份子的想法,以及不同派別對國家大事的思考。
〈快雪時晴帖〉上的「君倩」
還要請大家注意,〈快雪時晴帖〉角落有兩個小字「君倩」,我們在很多的法帖和墨跡,都會看到押縫處,也就是在兩張紙中間騎縫寫字,最常見的就像是「僧權」、「懷充」等等,在唐代甚至在更早的南朝梁代的時候, 就有專門在蒐集書法作品的人,皇帝命令他們做摹榻本,這些人或者從事檢查作品的工作,或為了要擔負責任,在摹本上簽名以示負責,故宮另外一件〈平安何如奉橘帖〉上寫著開皇某某年,大臣某某人,官銜為何等,這些人都是隋代時,幫皇帝整理內府收藏,製作副本的大臣簽名以示負責。
那麼「君倩」到底是誰呢?我們要特別謝謝近來有一位王元軍先生,在《故宮文物月刊》發表專門考證「君倩」是誰的文章,在舉證歷歷後,他覺得應該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婿,這個觀點與時代相合。「君倩」也出現在好幾個晉代法帖書跡裡頭。有些在文獻著錄上會寫錯,這可能是因為和印章重疊在一起,因此寫成「君清」,無論如何,目前王先生對此作了考證,我們就暫時接受這樣的論點:他可能是唐高祖的女婿。因為唐朝剛剛立國時,接受隋代內府非常多奇珍異寶,需要有一組人作典藏,先製作目錄造冊然後收藏,這位女婿大概也是喜好書畫之人,當整理工作進行時,他可能在旁觀看並把名字留上去,這種機會是很大的。我們知道王羲之的許多法帖以及王獻之〈晉武帝〉與〈謝安〉等帖上也有「君倩」(或「君清」)題名。
這邊已介紹過這封信它的內容、形式結構、收信對象以及上面出現的字,接下來我們看技法的部分。
「雙勾填墨」的技法
首先我們知道,王羲之傳世於今的墨跡,不是出自臨本就是摹本。關於臨本大家容易理解,是對著真跡看一筆寫一筆。摹本則是在真跡上面罩上半透明的紙,勾上輪廓而後再填墨,這就叫做「雙勾填墨」,如果放大局部可以看到,假使填墨的狀況不佳的話,在邊緣與輪廓之間會出現空隙的,只要拿放大鏡仔細觀察墨跡大都可見到。
圖片中是日本書法家示範如何製作王羲之〈行穰帖〉的雙勾填墨本,先拿一張半透明的紙張舖在作品上面,勾出輪廓,製作工具相當的多,由於怕弄髒紙因此還有罩框。填墨過程相當講究,如果真跡是淡墨就要用淡墨填,如果是濃墨就要用濃墨填,而原本是乾墨的話,就要模仿出飛白牽絲,所以說雙勾填墨本是「下真跡一等」,技巧若是非常高超的話,真的是不太容易看的出來,在此可以看到雙勾填墨的過程。〈快雪時晴〉也是以類似的程序製作出來的,這類作品還包括了日本非常有名的〈孔侍中帖〉,譬如〈孔侍中帖〉中的「報」字與「必」字都很清楚見到雙勾填墨痕跡。又若仔細觀察故宮有名的〈平安何如奉橘帖〉也可以看到勾填狀況。不過,若是勾摹技巧不夠道地或者不夠仔細,線條就感覺有些停滯,墨色就會變得不自然,以上都是觀察雙勾摹本的訣竅。
王羲之的書體與書史地位
接下來跟大家介紹王羲之為什麼稱為「書聖」,中國書體總共有篆隸楷行草五種,到了漢代大概五體都已經出現了,不過楷書、行書、草書才剛剛發展。到了東晉王羲之的手中開始成熟並藝術化,把書法從實用的工具轉變為藝術表現,加以美化。魏晉這個時代必須提到鍾繇,他是漢末到三國魏的大臣,雖然他兼善各種書體,可是現今傳世者只有楷書,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衛鑠)就是學習鍾繇的,所以由鍾繇、衛鑠到王羲之這一路發展下來,楷書已轉化得非常精美而優雅,在鍾繇時代把比較俚俗平民化的的寫法加以整理,變得比較整飭與規矩,還保留了一些隸書的筆意,但是到了王羲之手上,他更進一步創造了楷法的優美技巧,所以楷書在王羲之時代達到了第一波的成熟階段,也就是因為這樣劃時代的大貢獻,後世研究書法的人把鍾繇和王羲之合稱為「鍾王」,或者將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做為書法學習的典範,也由於這樣突破性的功勞,王羲之因此被稱為「書聖」。
我們先回顧一下書法發展史,這是公元二至三世紀的魏晉書法殘紙,在二十世紀初甘肅發現的,當初的英國、瑞典甚至日本的考古學家,他們到今天敦煌一帶,帶回了大量的殘紙與竹簡,當年我們不知道珍惜,譬如敦煌的經卷當時是道士在管理,結果西方學者只花了一點金錢,就將唐代珍貴的經卷畫卷全帶回,放在如法國的居美博物館 地,由於不珍惜,我們流失太多的國寶。
這件殘紙收藏在日本,這是邊疆名不見經傳官員的楷書,還遺留有一點隸書的意味,比較古樸。但是到了王羲之時代,他最有名的小楷叫做〈樂毅論〉,是在鍾繇的基礎上加以精緻與美化,讓書法從實用提升到藝術的境界,相較之下,鍾繇的橫筆是比較簡單的,也就是動作不複雜,王羲之的筆劃中則有轉提的動作,造成他的線條會有不一樣的外廓出現,再如鍾繇的勾筆,跟隸書相像,但是王羲之的勾筆有頓與挑的動作,大部分人學習小楷,如果喜歡古拙樸質的味道則學鍾繇,要精緻優雅的風格則須學習王羲之,所以鍾王傳統成為小楷傳統的中心。
我們再看王羲之行書即非常著名的〈蘭亭序〉,另一件是前涼的李柏尺牘即當時五胡十六國時邊疆的官員李柏所書,他是西域的長史,大家可以看到,在江南都會區,國家中心地區最好的書法家的行書,跟偏遠地區一般官吏行書的差異,一個是實用的書法,一個是藝術的書法。
當然還有更有意思的比較,王興之與王羲之為同一家族,但是王興之與他夫人宋氏墓中的〈王興之夫婦墓誌銘〉,還是用比較古老的隸、楷書體書寫,與〈蘭亭序〉相比,一個是永和四年(〈王興之夫婦墓誌銘〉),一個是永和九年(〈蘭亭序〉),不過,風格怎麼會相差這麼多!?這也是與當時的風俗有關,時人用在正式場合的書體,使用的多是古樸的隸書或楷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則是書寫他的文章,所以,就用最先進,流暢而優美行書。
王羲之的草書也非常的精采,代表作為〈十七帖〉,〈十七帖〉是由不同的尺牘合成,由於第一封提到「十七日先書郗司馬……」,中國人取帖名通常以文件最開頭的兩個字命名,所以就叫做〈十七帖〉,而並不是說有十七件封信。另外比王羲之稍早的西晉草書,由於當時紙並未普遍流行,所以還有在木簡或竹簡寫字,相較之下,王羲之在字體的美化,結構的緊飭,以及筆法的複雜精巧程度,比起前者有著非常大的進步。
王羲之到了晚年,才發展出我們所熟悉的書法風格。例如他在中年以前的字〈姨母帖〉,同樣也是雙勾填墨本,在唐代武則天時代製作,武則天喜歡王家的字,命大臣蒐集王氏一門十餘件書法真跡,其中就收了王羲之〈姨母帖〉。〈姨母帖〉是王羲之中年時期的作品,書法美化的程度還不是很高,與前面所見的西域地區出土的〈李柏文書〉感覺沒有差別太多,也就是說,王羲之這位書聖在三十歲以前,他的書法普通,而是經歷了人生的歷練轉折,以及他對自然,生活以及時代的一種感受,發之於筆端產生變化,〈快雪時晴〉就是他在晚年的優美作品。
王羲之的書法鉅製:〈蘭亭序〉
〈蘭亭序〉在中國書法史上號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中國歷代書法家無不臨仿,例如我們知道元朝的趙孟頫,就曾經帶著友人贈送的<蘭亭序>臨本法帖,當趙氏從南方坐船沿運河北上,準備到北京任官職時,就在船上對著王羲之的〈蘭亭序〉臨寫了十三次以上,並書寫心得,稱為〈蘭亭十三跋〉。
至於〈蘭亭序〉為什麼有這麼多故事呢?這是由於它太過珍貴,因此得到的人就要製作雙勾摹本或是臨本,唐太宗的時代特別喜歡王羲之的字,所以他得到〈蘭亭序〉後,就命令當時書法寫的最好的大臣們,或臨或摹做了幾件副本,其中被評為最好的是歐陽詢的臨本,為何臨本會比摹本更好呢?因為摹本並不是出於自主意識來書寫,它完全受制於原本,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不太自然,可是臨本卻不同,臨本只要時常臨寫,很熟悉了之後,一揮而就,就像自己寫的一樣自然流暢,唐太宗於是將歐陽詢臨本模刻上石,並且墨榻了一千本分送大臣,歐陽詢的臨本今日已經沒有了,留下來只剩下石刻本,還有一些像是「神龍」半印本,是由唐朝知名的榻書人馮承素所做的摹本,另外還有傳為虞世南等人的臨摹本等。
〈蘭亭序〉只有三百多字,但是字中變化無窮,這也是為什麼歷代書家一定要臨摹的原因,例如「所」字就有很多種不同的筆劃與結構。我們講欣賞書法首先要觀賞筆法,還有字的結構與筆劃安排,字與字之間的「行氣」,再看整篇書法的風韻神氣如何。〈蘭亭序〉的筆法與結構都變化多端,光是一個捺筆,不知道有多少種不同的筆法,例如王羲之〈蘭亭序〉當中十九個「之」字,「之」字只有四筆,可是他的寫法與結字卻是變化無窮。唐太宗深刻體認到這點,在王羲之的傳後寫了題贊,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所以詳察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這些話放到現代看來依然貼切。
最後我們要看一下當時與王羲之同時代的知識份子,他們是怎麼想的。從《世說新語》的文字描述,我們可以知道王羲之是個怎麼樣性格的人。先看他的家世,王羲之家族最有名的是伯父王導,他是主宰東晉國運的丞相。王羲之的父親為王曠,王珣則是王羲之的子侄輩。他們家當時是東晉的世族大家,他父親任官淮安太守,晉元帝政權渡江就是出自他父親的建議,於是朝廷整個南遷。王羲之小時候並不傑出,似乎很平凡,但是年輕時雄才多辯,極有氣質,非常有個性,不同於流俗,也擅長書法,他的伯伯王敦、王導都非常喜歡他。我們知道有一個成語叫做「坦腹東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我們可參考《世說新語》〈雅量篇〉,郗鑒當時也是大官,想去王家找好女婿:「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云:『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當中描述所有王家年輕人都刻意裝扮,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他悠哉地坦腹看書,可知他不同流俗的個性。
另外還有許多相關的故事,例如他非常喜歡鵝,當地有一道士豢養不少鵝,王羲之很喜歡而且想要購買,道士就說王羲之如果寫〈道德經〉贈送他的話,整群鵝都可以無償贈之,王羲之當然不曾考量他的書法有多值錢,他只在乎能換回他喜愛的鵝群,於是一揮而就,籠鵝而歸。後來繪畫作品多用這個典故為題材。另一個故事是賣扇子的老太太,她在路上巧遇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寫了五個字,並囑咐說賣的時候說這是王羲之的字即可,後來果然人們競相買之,後來她又希望王羲之再幫她多寫,不過王羲之卻笑而不答。這些都表示他是個很隨性灑脫豁達的人。他的兒子們大都繼承了他的個性,瀟灑隨性。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徽之的「雪夜訪戴」:「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可見他與父親的豁達個性十分相似。
接著談到的是東晉與西晉的嚴肅政治問題。晉元帝南渡到建康後,東晉比起西晉領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而且這些北方流寓的貴族,到了南方自成一個流派,朝廷的主導權雖然還是以他們為主,但是與南方當地豪族,不斷地的衝突。在這樣的衝突下,本來王羲之是沒有作官意願的,王羲之做過江州刺史等官職,然而朝廷還希望他擔任護軍將軍,他的好朋友殷浩,是北伐三次的領導者,為主戰派,希望王羲之出來任官,王羲之謂自己「素無廊廟志」,但是殷浩游說羲之謂國家需要他,與殷浩交情好的王羲之因此就接下了官職,拜護軍將軍,最後做了右軍將軍,在他退休之前派到紹興會稽。
在「快雪時晴」大戲中提到王羲之的〈喪亂帖〉。〈喪亂帖〉是王羲之在永嘉亂時,祖墳被破壞後所書,「喪亂至極,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病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他歷經遷徙流離的苦難,真是「痛貫心肝」。永嘉喪亂後,晉室東遷,忠賢淪陷。在當時的政府和社會上形成兩大派:一派是偏安派,一派是北伐派,也就是現實、保守的,與理想主義、進取的,這兩派一直不停地在衝突當中,再加上中原來的貴族和本地豪門之間的衝突,整個社會都是動盪不安,政治非常不穩定。當時殷浩就是主戰北伐的,王羲之一直勸殷浩不要北伐,主要的理由是說現在要國家安定,內跟外都要和諧,如果不停地打仗,老百姓民不聊生,整個社會就定不下來,那麼國家還有何希望?希望他能以百姓為念,不要北伐,讓民眾得到休養生息之後再說,王羲之一再書信勸告殷浩萬勿北伐,但殷浩不聽,終至北伐失敗。傳記中,將這些信的全文錄下:「自寇亂以來,處內外之任者,未有深謀遠慮,括囊至計,而疲竭根本,各從所志,竟無一功可論,一事可記,忠言嘉謀棄而莫用,遂令天下將有土崩之勢,何能不痛心悲慨也。任其事者,豈得辭四海之責!追咎往事,亦何所復及,宜更虛己求賢,當與有識共之,不可復令忠允之言常屈於當權。今軍破於外,資竭於內,保淮之志非復所及,莫過還保長江,都督將各復舊鎮,自長江以外,羈縻而已。任國鈞者,引咎責躬,深自貶降以謝百姓。更與朝賢思布平政,除其煩苛,省其賦役,與百姓更始。庶可以允塞群望,救倒懸之急」。總之,王羲之的想法是顧全大局以蒼生為念的,東晉即是在現實或理想,偏安或北伐中掙扎前進。
紹興會稽蘭亭「曲水流觴」為當時文人雅士的遊戲。這是最能反映東晉士人胸懷的,讓我們一齊讀一遍〈蘭亭序〉領略羲之的心境:「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趨捨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蹔得於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隔了一千多年,大家齊聚於此再讀〈蘭亭序〉一遍,王羲之在天之靈應該會很高興,因為我們都是「亦將有感於斯文的後之覽者」。今天我們從〈快雪時晴〉談到〈蘭亭序〉,王羲之是一位偉大的知識份子與藝術家,不僅書藝精湛,更是憂國憂民 。我們謝謝主辦單位的邀請,也同時向豁達瀟灑,骨鯁脫俗的書聖致敬!感謝大家!
-----------------------------------------------------------------------------------------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王羲之(約303-361),祖籍山東,出身仕族世家,西晉末隨父南渡,作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去職,與東土名士盡山水之游。熱衷詩歌,音樂與書法。他學書歷程是由近而古,轉益多師,取資廣博,尤其精研體勢,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的筆法,融於真行草體中,形成最佳體勢,所以唐朝人稱頌他「兼撮眾法,備成一家,為萬世宗師」。
這是一件行楷書短簡,內容是大雪之後向友人問候。明代鑑賞家詹景鳳指出,此蹟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閑逸,對趙孟頫的行書有很深的影響。從用筆來看,此帖多圓鈍的用筆,點畫勾挑都不露鋒,結體平穩勻稱,在優美的姿態之中,流露出質樸內斂的意韻。乾隆皇帝極珍愛此蹟,譽之為「天下無雙,古今鮮對」。乾隆十一年,他將此蹟與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合稱「三希」,寶藏在「三希堂」中。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精摹本。
內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
名家就是名家,大師就是大師!就連簡簡單單向朋友問候的筆跡也可以成為國寶。
尤其,我看到「快雪時晴帖」第一頁寫著四個大字:「神乎技矣」!
這神乎其技的行楷書,竟然連旁邊也寫有「神」字,更是讓我在看展時不禁笑了出來。
真正的主題只佔全部約全長的三十分之一長,其他都是眾人在臨摹版(非真蹟)旁的落款、題字、繪畫再加上珠色蓋印,
大家洋洋灑灑的揮毫和發揮,讓我相當詫異。眾多的配角似乎襯托不出主角!
我想,王羲之也不知道後世竟然也將他與朋友之間的問候字語,抄錄下來爭相模仿,並且列為國寶吧!
王羲之斷案:一湖美酒還是一壺美酒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二月 18日, 2018
王羲之非常喜愛鵝,他常常在鵝池旁觀察鵝的優雅動作。圖為宋 錢選《蘭亭觀鵝圖》局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共領域)
大家都聽說過「入木三分」的故事,這一成語故事的主角王羲之,是東晉時期鼎鼎有名的書法家。
王羲之,字逸少,號澹齋。相傳王羲之少年時,曾經在天台山受到仙人的指點。仙人告訴他寫字要保持清淨、高潔的心境。王羲之得到仙人的教誨,在之後的練習中,他的字體更加端莊和駿逸。也因他的書法飄逸率真,蘊含著先天的元氣,使人感受到開闊和光明,後世尊稱他為「書聖」。
王羲之寫祝辭入木三分
晉元帝要到北郊主持祭祀,事先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匠雕刻。祝辭寫好後,工匠在雕刻時驚奇地發現,王羲之寫的字竟然滲透了三分厚的木板。眾人讚歎說:「王羲之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寫字的筆力可以穿透三分厚的木板,可見王羲之的內功頗為深厚!
圖為《快雪時晴帖》局部,為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墨寶,以行書寫成,現存此帖一般認為是唐代摹本。(公共領域)
土豪勒索「一湖美酒」
在世人的印象中,王羲之是書法家,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神墨大師。除此之外,他還有很多閃亮的頭銜,比如祕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等。他身為一方長官卻也清廉為民,在今天的山東廣為流傳著他秉公斷案的故事,讀來饒有趣味。
王羲之的轄區有一個唐家湖村,這個村裡有個叫唐興的村民,不久前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將亡父埋在村邊一塊沒人登記管理的荒地上。村裡的土豪牛魯說唐興占了他家的祖墳,於是帶著一夥人闖入唐興家搶走了糧食和財物,臨走前還威脅唐興要「一壺美酒」,否則叫他家破人亡。
唐興惹不起土豪,就求告鄉鄰幫忙買了一壺酒送給牛魯。誰料幾天後,牛魯再次闖入唐興家,蠻橫無理地對他說:「我要的是『一湖美酒』,你怎麼給我送了這麼小的『一壺美酒』?」牛魯非要「一湖美酒」,唐興家業困頓,就到縣衙去告狀。
土豪牛魯說唐興占了他家的祖墳,威脅唐興要「一壺美酒」,否則叫他家破人亡。圖為齊白石《酒柿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共領域)
唐興告狀 王羲之接審
王羲之聽了唐興的控訴,得知牛魯橫行鄉里,早已霸占了整個唐家湖,養了數千隻鵝!王羲之就令唐興明天一早就到縣衙聽審判決。
當天晚上,牛魯帶著200兩銀子去求見王羲之。王羲之看著銀子笑著對他說:「本官天性喜歡白鵝,聽說你養了幾千隻鵝。今天我願意將新寫的《樂毅論》換你一活鵝,怎麼樣?」
牛魯一聽受寵若驚,連忙跪下說:「只要大人喜歡,小人甘願奉獻,明日就送來。」
王羲之巧斷案
翌日清晨,牛魯真的帶著一隻活鵝來到公堂。王羲之一看,怒氣衝天,拍案喝到:「本官要的是『一河鵝』,誰要你的『一活鵝』?難道我寫的《樂毅論》,就值一隻鵝的錢嗎?大膽牛魯,你誑騙本官,該當何罪?」
牛魯一聽,嚇得癱倒在地,他鎮靜了一會兒,強辭辯解道:「是小人錯把『一河鵝』聽成『一活鵝』了。不過,請問大人,天下凡是買賣鵝的,只論個、十、百、千、萬,怎能論溝、渠、江、湖、河呀?」
王羲之說道:「既然鵝不論河,酒又豈能論湖?」當即,王羲之下達判決,牛魯搶占唐興的糧食和財物,必須如數歸還,並罰牛魯服苦役三年。
宋 馬遠《王羲之玩鵝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共領域)
敬天憫人 羲之書法盡善盡美
王羲之身為書法家,他的書法造詣也受到唐太宗的推崇,太宗評價王羲之的書法盡善盡美。《蘭亭序》的盡善盡美,在於它的點畫中含有德,筆跡中含有道,時時散發著祥和的氣象,透著他敬天憫人的情懷。
同時,透過書法也可見他的正直秉性,為此太宗親自撰寫《王羲之傳論》,向天下士人推薦他的書法,尤其是隸書。大唐詩仙李白也稱讚他本性清真,有瀟灑出塵的風韻。@#
馬遠《王羲之玩鵝圖》_宋代馬遠描繪王羲之的工筆人物情景畫賞析
時間: 2015-01-06 19:41 來源:愛畫畫網作者:夢仲行點擊: 434次
《王羲之玩鵝圖》,宋代,馬遠,立軸,絹本淡設色,縱115.9厘米,橫52.4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原籍今山西永濟附近,僑寓錢塘。南宋畫院待詔。父世榮,伯父公顯,兄逵,都是畫院畫家。初師李唐,卻能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兼畫人物、花鳥,作人物有軒昂閒雅之氣。與同時的夏圭,號稱“馬夏”,他善作平視或仰視構圖。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性愛鵝,觀鵝舞頸而妙悟書法之道,曾以寫經與山陰道士換鵝。此圖中王羲之倚鬆而坐,蓮渚之中,兩隻白鵝正在水中嬉戲。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性愛鵝,觀鵝舞頸而妙悟書法之道,曾以寫經與山陰道士換鵝。此圖中王羲之倚鬆而坐,蓮渚之中,兩隻白鵝正在水中嬉戲。此畫體現了畫家多方面的才能,畫人,用線細勁流暢,造型準確生動。畫松,虯曲盤折,有飛龍之姿。畫景,皴擦點染,空漾幽遠。畫花鳥,則工整細緻,有院體之風。構圖為典型的“馬一角”風格,有舒致雋永之氣滿溢紙上。
少年王羲之 機智避殺機
作者:智仁
〈王羲之玩鵝圖〉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
更新: 2015-08-05 7:40 AM 標籤: 文化, 機智, 王羲之
一代書聖王羲之是晉代著名的書法家,後世流傳著許多關於他刻苦學書,才藝蓋世的動人故事。其實,王羲之不僅勤勉好學、行文曉暢,還少年大器智慧過人。
話說王羲之不滿十歲時,由於他聰明伶俐,天資活潑,因此很受大將軍王敦的疼愛。王敦常常將其帶到軍營中,玩累了就讓他睡在軍帳內。
有一天,與大將軍王敦同睡於軍帳中的王羲之尚未起床,王敦就早已起身梳洗完畢,走出了軍帳。過了一會,只見鎧曹參軍錢鳳神秘地走進來,並走到王敦身邊。錢鳳乃王敦心腹之人,此時來參見大將軍,肯定有要事稟報。
王敦會意,立刻揮手支開身旁的隨從,獨自與錢鳳悄悄地商議起事情來。
原來,這位手握軍權,權傾一時的大將軍王敦,此時已有二心圖謀造反。他和心腹錢鳳躲在室中私下商議的正是起兵謀反的事。他們只當室中別無他人,完全忘記了那個深受大將軍寵愛的孩童王羲之此時還正睡在營帳中。
不久王羲之睡醒了,身旁已不見將軍王敦的身影,只聽到室內有低低的說話聲。
懂得軍旅生活的王羲之,知道此時不宜打擾。但出於好奇心,他依然靜靜地躺在床上,靜聽室內的談話。王敦和錢鳳依然在低聲商談著起兵謀反的事情。
王羲之大吃一驚,雖然,他還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但受家庭環境的薰染及從王敦、錢鳳談話中得知,起兵謀反、圖謀不軌之事實屬關係重大,牽涉到身家性命是洩漏不得。此時,若室中二人發現自己談話內容已被他偷聽,自己哪有活命的可能?
如果這時候起床,肯定不行,必然要引起二人的懷疑;不起床就這麼躺著嗎?倘若他們發現自己的存在,自己依然會受到懷疑難保活命。看來,要想逃過這一關保住性命,必須得趕緊想個辦法才行。
事不宜遲,稍有差錯,就可能危及身家性命。王羲之急中生智,他立即悄悄地將手伸入口中,用手指使勁地摳動了幾下喉嚨,一股涎水便湧出口來。
王羲之迅速將口中吐出的涎水塗到嘴角、臉上及被褥上,然後假裝熟睡的樣子,依然躺在那裡。行事詭秘的王敦和錢鳳也很機警,他們依舊是邊談邊注意周圍的動靜。
「糟了,我們的談話可能已經被人聽到了!」事情討論到一半時,王敦突然想到王羲之尚在帳中,還沒有起來。
「什麼?有人?誰?」錢鳳大驚失色。王敦就將王羲之還在帳中睡覺,簡短地向錢鳳耳語了幾句。錢鳳頓起殺機:「大將軍,事關身家性命,洩密必將自焚。事已至此,別無選擇,我們必得殺之滅口。」
「對!已經不得不如此了!」二人迅速撲向睡帳一把掀開帳子,只見王羲之正香甜地睡在床上,口中流出的涎水淌得到處都是,看來,他睡得正酣。王、錢二人不由地相視點頭,各自鬆了一口氣。看來,這孩子還什麼都不知道,二人便退了出去。
王羲之以自己的機智,幸運地躲過一劫。後來,當人們聽說王羲之這段驚心動魄的經歷,莫不稱讚其才智過人,富有智謀。@*
歷史說書人》王羲之:我的字怎麼那麼美?
如果要看一個人的個性,那最準的方式,就是看他的字跡,然而王羲之的字跡卻格外特別,他的字體,會隨著敘述時的心境起落而有所不同,就像是一面鏡子,每個人看到他的書法,都會有不同的感觸!
歷史說書人 歷史說書人》王羲之:我的字怎麼那麼美?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2020-01-23 10:30
歷史說書人》王羲之:我的字怎麼那麼美?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http://bit.ly/2NXq0Mu
今天要講的主題,是我們很久沒有討論的藝術史,人物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維基共享)
王羲之是誰?以前讀在高中念書時,我實在恨透他了,他的家庭成員錯綜複雜,而且名字都很相像,老師都會專門挑出那些容易搞混的名字,要我們分門別類畫出來,搞我每次都不及格。他們的名字有多相像?
1. 曾祖父王覽:一個很牛的晉朝將領,名字最好認
2. 二兒子王凝之:迷信至極的鄉巴佬,五斗米道的忠實粉絲
3. 五兒子王徽之:曾幹過「乘興而來」的小故事,不辭辛勞花了半天時間跑到朋友家門前,卻不敲門就回家了
4. 七兒子王獻之:幹話很多,是《世說新語》的常客
加上王羲之本人,光是這五個人物,就讓我們的青春高中埋上了多少陰影!多少恐懼!這也難怪在春秋時期,人們會發明"伯仲叔季"的排序,好辨認多了!
王羲之的出道之路
由於出生在不安穩的晉朝,王羲之的歷史故事十分的稀少,他大半的生平歷史幾乎都被蒙蓋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我們只能從極少量的史料當中,一窺王羲之的生平。
西元303年,王羲之出生於琅邪郡臨沂一戶富貴人家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書法,而且學習勤快,幾乎沒有甚麼字體難得倒他,是鄉里著名的小神童。
父親見兒子很有天賦,就把他送入女書法家衛夫人的習堂裡,讓她好好培育這塊璞玉。而書法老師衛夫人也不負重望,以她獨特的教授方法薰陶王羲之。
衛鑠(衛夫人)圖像,來自《百美新詠圖傳》。(維基共享)
生活在現今的我們,應該都對「兒童書法班」不陌生,相信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也有很大比例曾經參加過書法班,仲編小時候也曾參加過此類課程,第一次學毛筆時,字寫得東倒西歪、忽大忽小,老師對我的字很不以為然,就拿臨摹本讓我描著畫,雖然從此之後對書法比較了解,但枯燥乏味、老調重彈的臨摹,讓我在幾個月後就草草退出。
衛夫人雖然很會書法,卻從不正面教導如何運筆,她的每一節課堂,幾乎都是戶外教學,帶著王羲之到山野間到處遊玩,讓他看盡家鄉的美好景色。
不過,雖然看起來慵懶了點,但衛夫人高超的地方就在於:讓王羲之在戶外,比在教室裡學到的東西還多!
衛夫人認為,寫橫,要有千里陣雲的氣勢,於是把王羲之帶到廣闊的平原上,讓他凝視天空中緩緩擴張的雲層。寫豎,要有萬歲枯藤的頑強,又把王羲之帶到深山裡,讓他攀緣在枯老的粗藤上,感受拉扯不開的強韌力量。寫點,要有高山墜石的力量,又到山腳下的瀑布前看落石,讓他感覺石頭從山峰上墜落下去的速度。
王羲之在衛夫人的幫助下,在差不多八、九歲,毛都還沒長齊的年紀,就知道如何運用書法,差不多在十二歲左右,王羲之就已經正式出師,不但精通古今中外所有字體,還想開創一派潮流。
改革字體!
晉朝的字體跟現在的教育部一樣,是有一個標準的,三國著名書法家鍾繇是那時候名定的標準體,寫字要寫得像他,不然就是沒文化、失儀禮。但王羲之對此並不以為然,鍾繇的每個字感覺胖乎乎的,像是用超粗的麥克筆寫字,雖然很好分辨,但總感覺沒有那種飄逸的美感。
鍾繇(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三國時期曹魏重臣、著名書法家,官至太傅,逝世後諡曰「成侯」。鍾繇在書法上頗有造詣,與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合稱為「鍾王」。(維基共享)
鍾繇的每個字感覺胖乎乎的,像是用超粗的麥克筆寫字,雖然很好分辨,但總感覺沒有那種飄逸的美感。圖為鍾繇楷書作品《宣示表》宋拓本。(維基共享)
年輕氣盛的王羲之,想對書法展開徹底升級,但經過摸索創造後,他將字的重心提高,讓字的感覺變的輕盈,並且提倡在筆法的挪動時進行「轉鋒」,使字體帶有流線,身彎而不失重心,最終創造出具有獨特風韻、天質自然的行書體,徹底將行書1.0升級成2.0!
然而,歷史上每一場藝術變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在他的老家,有一些文人墨客看不慣王羲之搶走了他們的鋒頭,對他很不服氣,其中又以鍾繇的忠實粉絲庾翼最為激進,他見王羲之的新書體流行,連自家子弟都去學,氣憤地稱:
「小兒輩乃賤家雞,愛野鶩,皆學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
(白話翻譯:那群沒羞沒操的學徒們,輕賤高貴的家雞,而去愛外面的野鴨!我必須報仇雪恨,與王羲之當面比賽!)
那時候的人們,罵人的方式比較形象化,喜歡用動物來比喻,不過把自己自稱為家雞恩,這種癖好可真是頭一次聽見呢!
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刻,庾翼作為舊派的代表,與王羲之的新體字展開對決!
不過這場決鬥,不是我們的想像那樣高潮迭起,事實上,他們倆連面對面比試都沒有,新生事物是反對不了的,王羲之的文字受到鄉親父老的喜愛,也受到廣大粉絲的認可,庾翼想要引戰,逼王羲之出來面對,但人還沒出來,就已經被王羲之的死忠粉絲酸到滾回去了。
王羲之的新書體逐漸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各派子弟們都紛紛棄舊學新,效仿王羲之的書法,他也在眾人擁戴的情況下,繼續進行更深一層的揮灑。
浪漫的《蘭亭集序》
如果要論王羲之的代表作,那肯定首推他五十歲時所寫的《蘭亭序》,那時正值江南三月,通常都細雨綿綿,而這一天卻格外晴朗,無官一身輕的王羲之,帶著四十二個好友一起去山間游玩,走累了,就在一處蜿蜒曲折的小河旁休息,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靜宜人,他們不禁詩意大起,將準備好的紹興黃酒拿出來。
「我們來玩曲水流觴吧!」
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兩旁,將醇馥幽郁的黃酒倒進一種專用的木製酒碗(觴)裡,將放在溪水的上游,輕輕鬆手,任他順流而下,因為溪流彎曲,酒碗會在某些地方停滯,或者打轉,若酒碗在誰的面前停滯了,誰得賦詩,若吟不出詩,則罰酒三杯,這就是曲水流觴。
王羲之的朋友很有文化素養,既然羲之想要玩,那作為朋友,我怎能不奉陪呢?他們樂此不疲,一共玩了五十三次,只有十六次做不出詩來,最後,大家寫成的三十七首詩詞匯集起來,準備編輯成集。
「逸少,我們之中就屬於您文采最好,不如由您來撰寫序言罷!」
此時的王羲之經過一番暢飲,已經進入微醺狀態,他雙眼微瞇,面露愉悅,帶著醉意,搖搖晃晃地接過紙筆,連片刻間的思索都沒有,就開始揮灑他的文采,執筆的右手在蠶繭紙上來來回回,成就了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之所以有名,不僅是因為王羲之寫書法寫得很好看,而是他的文章內涵,他能夠把這些複雜的情感都融入在文字之中,使千百年後的我們重新觀賞之際,仍能觸動心中最深的那條感觸。
「後世的人看我們的文章,也會和我們看古人文章一樣,生起感傷之情,這樣的事情古、今和將來並無二致,我不禁感到悲傷,遂分別記下參加聚會人士的名字,抄錄他們所賦的詩作。雖然時代改變事情有所不同,人們的感觸卻是一致的。後世的人讀了這些詩作,也將會和我一樣,產生無盡的感慨。」──王羲之
《蘭亭集序》(神龍本,普遍認為是最接近正本的摹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維基共享)
《快雪時晴帖》很厲害嗎?
王羲之坐上書壇盟主後,他的書法就已經很值錢了。據說他在老嫗賣的扇子上隨手寫五個字,扇子就能由原來的二十錢賣到百錢。而王羲之本人也不吝惜寫字,整個東晉時期,王羲之的書法在市場上是不算少的。
但為什麼現今流傳下來的王羲之真跡卻只有兩件呢?
罪魁禍首就是改朝換代。王羲之的書法一直以來都受到王族親貴間的擁戴,每個高官顯爵都以蒐藏王羲之的字畫為傲,經過時代的演變後,王羲之的字畫就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
太平盛世被搜集在一起的王書,待到改朝換代之際,也容易被集中銷毀,聚斂得愈多,往往銷毀得愈慘,唐太宗時,王羲之的書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時只有160餘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書法僅有兩件,分別是《快雪時晴帖》和《中秋帖》。(至於這兩個是否是真跡,還尚存疑論呢!)
兩者之中,又以《快雪時晴帖》的藝術性質更高,那時候的王羲之,已經辭去官職,享受著隱逸自然的生活,他有更多時間拿來練習書法,書法典雅細膩的精緻度呈現大幅度飆高,是他人生中藝術level最高的時期。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圖:故宮提供)
我們先來看一下他在寫甚麼: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白話文翻譯:山陰張先生你好,剛才下了一場雪,現在天又轉晴了,想必你那裡一切都好吧!上次的聚會我沒能去,心裡很鬱悶。你家送信的人說,不能在我這裡多停留,要趕快回去,那我就先寫這些吧。王羲之敬上。)
如果用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篇文章意涵並不深刻,好像只是日常的書信對話。但我們今日看《快雪時晴帖》,不是為了看他的內容,而是他的字,漢字書法向來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雖然《快雪時晴帖》出於平凡,但王羲之的筆法,卻讓字裡行間精緻了起來,他的一字一句,都透露著不同的情感,可以獨當一面觀看,二十八個字,也意味著二十八行詩。
比如他的第一句「羲之頓首」,行的是草體,宛若遊龍,筆墨流暢優雅。然而在第二句「快雪時晴」,卻突然從草書轉向行書,筆畫雍容古雅,圓渾妍媚。而第三句、第四句、第五也都是不同字體,一句話裡面的各個字,仔細一瞧,也都有不同的韻味。
乍看之下,王羲之好像是在炫耀技巧,但實質上,他已經將書法融入生活,字體的轉變,不是王羲之有意為之,而是他的內心使然。
如果要看一個人的個性,那最準的方式,就是看他的字跡,然而王羲之的字跡卻格外特別,他的字體,會隨著敘述時的心境起落而有所不同,就像是一面鏡子,每個人看到他的書法,都會有不同的感觸,有人猜想他的內心是李白般的俠客,也有人覺得他是多愁善感的白居易,千百年來人們爭論不休,卻沒有一定的解釋,這是王羲之書法的有趣之處。我們只能從他不失平衡的美感,想像出王羲之在提筆時氣定神閒、不疾不徐的神態。
風雨飄渺的《快雪時晴帖》
說完了文字內涵,我們接著講它的歷史淵源,《快雪時晴帖》的歷史高潮迭起,經歷了一千七百多年,輾轉於歷朝歷代的權貴手中。唐朝大臣魏徵、北宋官員蘇易簡、東北軍閥張作霖乾隆皇帝也蒐藏了這件書帖,為了能隨時欣賞、臨摹王羲之的大作,甚至在自己住的閣房旁專門空出一間小屋給它。
(PS乾隆是個文物破壞狂,某天某夜觀賞《快雪時晴帖》時,居然情不自禁地拿起印章,找到中間空白處戳了下去,之後還覺得不過癮,又拿172種不同類型的印章,一股腦兒地蓋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古文物上‧‧‧‧‧‧) 歷史說書人》王羲之:我的字怎麼那麼美?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王羲之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大家,擅長隸書、楷書、行書等多種字體。他博採眾長,卻又自成一家,剛柔並濟,有著「書聖」的稱謂,並影響著後世的書法大家。南朝梁武帝蕭衍讚歎道:「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酷愛其書寫的《蘭亭集序》的唐太宗亦給了相當高的評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
王羲之入木三分與范仲淹斷齏劃粥 | 書聖 | 大紀元 https://bit.ly/349C1X8
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王羲之,自然與其刻苦練習和信奉道教密不可分。他的父親王曠,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受父親影響,王羲之六歲就開始練字,七歲時拜有名的女書法家衛鑠衛夫人為師,有一種說法是衛夫人是他的姨母。衛夫人酷愛書法,是大書法家鍾繇的徒弟,「得其規矩,特善隸書」。鍾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道:「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
有著家學淵源和名師的指導,加上王羲之的勤奮,他的書法進步很快。十二歲那年,他偶然在父親的枕頭下發現前朝的一本叫《筆論》的書,內容是教人寫字時如何運筆的。王羲之就偷偷將書拿到自己的房間閱讀。
被父親發現後,王曠問他為何要偷拿自己祕藏之書,王羲之笑而不答。王曠擔心他現在的年齡還看不懂用筆之法,無法體會其中的奧妙,就說等他再長大一些再傳與他,但王羲之卻向父親拜請說:「請允許兒子現在就看這本書吧。等長大了再看就耽誤兒子的發展了。」王曠很高興看到兒子這般努力,就同意了兒子的請求。
在此後的日子裡,王羲之按照《筆論》中所講的方法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長足的進步。
王羲之畫像(公有領域)
衛夫人看到王羲之新寫的字後,大為感慨,她對太常王策說:「這個孩子一定是看到過如何用筆的祕訣了,如今見他的書法,已頗為老成。」又道:「將來他的成就一定會超過我的。」
對於老師的誇讚,王羲之淡然處之,更加刻苦練字。相傳他即便在休息的時候,也在揣摩字體的結構、間架和氣勢,時常手隨心想,在衣襟上勾勾劃劃,時間一久,把衣襟都劃破了。還有傳說指王羲之家旁邊有一個水池,他常常在池邊習字,因此池水盡黑。
除了刻苦之外,影響王羲之書法風格的還有其對道教的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曠達的性格。史載,王氏家族「世事張氏五斗米道」。早期王羲之曾抄寫經書,性格等難免受到道教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書法體現的平和自然以及筆勢透出的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就是例證。
長大後,王羲之最初也踏入了官場,先做了祕書郎,其後征西將軍庾亮請他做了參軍,王羲之的職位累遷至長史。
一次,皇帝在北郊舉行祭祀儀式,需要更換寫有祝祭文的木板,祭文由王羲之書寫。工匠們在削刻王羲之的字時,發現他的筆跡竟然透入木板有三分之深,可見其筆力是何等的雄厚。「入木三分」的成語由此而來,後來用來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生動逼真。
三十三歲時,王羲之寫下了傳世之作《蘭亭集序》,三十七歲寫了《黃庭經》。在他寫完《黃庭經》時,空中突然傳來一個聲音:「你的書法連我都被感動,何況常人呢。我是天台丈人。」天台丈人應該是一位神仙吧。
北京故宮南薰殿珍藏的范仲淹像(公有領域)
堪比王羲之刻苦之功的歷代名家中,不能不提到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范仲淹不僅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而且他推崇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和節操,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范仲淹不到三歲時,父親過世,母親謝氏帶著幼兒,改嫁到淄州長山人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改從其姓,取名朱說。雖然家貧,但年少的范仲淹就開始發奮讀書,並去附近山上的醴泉寺寄宿學習。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范仲淹每天「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薤十數莖,酢汁半盅,入少鹽,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就是說,范仲淹每天用二合(容量單位)小米煮一鍋粥,過了一宿凝結後,就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再切些薤莖(一種蔬菜),澆上醋汁,加點鹽,熱一熱就吃了。吃完繼續讀書,但他對如此清苦的生活卻並不在意。這一吃就是三年。
成語「斷齏(音同「機」)劃粥」即來源於此。薤,同齏,醬菜或醃菜之類的。後該成語用來形容貧苦中刻苦求學。
長大後,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十分傷感。此後,他辭別母親,前往應天府(今商丘)讀書。《宋史》上說他讀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意思是說他讀書日夜不輟,在寒冷的冬天,學習累了,就用冷水洗臉提神。食物不夠,就用粥充飢。別人難以忍受的,范仲淹卻不以為苦。
另據記錄宋代重要人物事蹟的《三朝名臣言行錄》中記載,范仲淹在應天府讀書時,「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時的范仲淹就有如此抱負,怎不令人景仰!
無疑,王羲之的入木三分與范仲淹的斷齏劃粥都在啟迪後人,若想取得不凡的成就,首先要做到的是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但看古今有大成就者,哪個不是如此呢
王羲之入木三分與范仲淹斷齏劃粥 | 書聖 | 大紀元 https://bit.ly/349C1X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