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地+一分地/一個正在滅農的國家/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積單位。+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日治時期之後,逐漸採用甲和日制單位坪通用

甲 (單位)
甲(源自荷蘭語:akker的發音)是臺灣農民計算田地面積之單位,換算成公制1甲為9699平方公尺,即0.9699公頃。

甲這個單位,源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臺灣省文獻會出版《台灣省通志稿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飲之地,名為一甲。

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1甲為625平方戈(即邊長25戈的正方形面積),1戈約為2.5弓,1弓為5營造尺(1營造尺約合32公分)。

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積單位。

鄭氏王朝和清治時期也沿用了這一制度,但開墾者多使用犁為單位,一犁約等於五甲。

臺灣日治時期之後,逐漸採用甲和日制單位坪通用,1甲約合2934坪。

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後,公家文書,如土地所有權狀(地契)等,全面採用公制之度量衡,面積單位改為「平方公尺」和「公頃」。但民間在習慣上,一般都使用坪和甲來表示面積,其中「坪」多用於城市、房屋面積,「甲」多用於農地和山坡地。
-------------------------------------------------
「這是一個正在滅農的國家」。

阿有伯自有六分地,一期稻作的支出如下:

打田 1300元(1分地)×6分地=7800元

秧苗 一餅33元×150餅=4950元

植工 一餅33元×143餅=4719元(留7餅補植)

肥料 7500元 共施三次化學肥

農藥 110元×6包=660元 只用專治福壽螺的農藥,本地不噴葉面

割稻 1500元/分×6分=9000元

全部支出34629元,不含土地租金、照顧的工錢(要巡田水、除草、施肥、趕鳥)、聯繫的電話費、交通費

收入部分:

一分地大約收穫濕穀800台斤,6分地共4800台斤,農會以100斤濕穀折為80斤乾穀計算收購,100斤乾穀收購價1300元,等於一斤乾穀13元

4800斤濕穀×0.8=3840台斤乾穀

3840台斤乾穀×13元=49920元 為總收入

收入-支出=淨利

49920元-34629元=15291元

15291元÷4月=3823元 六分地從農曆二月忙到六月收割,不要算頭尾五個月,算四個月就好,等於一個月收入是3823元

3823元÷6分=637元 平均一分地一個月收入是637元

這637元就是一個擁有六分地的地主,他種稻子的每月工錢,讓台北人拿去吃一客高級日本料理都還不夠。

六分地五個月的收入約是15000元,他必須做什麼才有這些收入呢?

雖然很多人戲稱現代種稻只要會打三通電話即可:聯絡打田、植苗、收割。可是中間其實還有很多細節,我看阿有伯在打田完畢後,會赤腳進田裡除草、撿福壽螺,植好秧苗會每天走動趕鳥,白鷺鷥的體重對小稻苗而言可是會致命的。植好秧苗要灑第一遍的肥料和農藥,小面積的用手灑,大面積的用背在身上的機器噴,阿有伯太老了,這件事要等城裡的兒子回來做。肥料和農藥一起灑,聽起來有點怪怪的,但是,兩條農路外的一塊田,就是沒灑福壽螺的藥,結果秧苗被吃精光,得再請人插第二次的秧苗,等於花了兩次的購苗費和插秧費。稻子剛插入田裡,有些會生長不良,或者角落邊機器插不到,就得有人工來「補禾頭」,也就是補植。赤腳踏進爛泥水田彎腰補禾頭的經驗我有,可是要真正下過田才能體會,因為,在溫暖的南部不稀奇,在北部的三月天,這下才會知道什麼叫做「毋驚田水冷酸酸」。

從打田到收割前,稻田要不停的貯水、放水,視天候晴雨和秧苗大小而定貯放水時間,就是閩南語常說的「巡田水」,客家話說的「看水」,這中間還要施肥除草,不小心遇到嚴重的病蟲害還得施藥,稻子結穗要想辦法趕鳥,成熟期最怕刮風久雨,歷經這些挑戰,才有一分地800斤的收入。一期稻沒有颱風,通常有較好收成,二期稻有八、九月的風災,風險更高,難怪老農們寧可休耕領補助也不願耕種。

我拿著這個數據跟鄰人聊天,「大耕種」說,比較會「顧」的,一分地可以收1000-1300斤,要有1000斤以上才有利潤,他自己經年累月的經驗是總收入的四成為實際利潤,所以假設他一甲地收割12000斤濕穀,約略換算成10000斤乾穀,共十甲地有十萬斤,利潤為四萬斤,以農會收購價一斤13元,他一季就有520000的收入,一年兩期有百萬收入(聽起來真是多),但是代價是要看顧十甲地,經常半夜都在巡田水、灑藥、施肥,極少休閒時間,而且前提是他自己有打田的機器,可省下一筆僱工費用。

經過這麼一輪研究,我體認到幾個重點:

一、北部的稻作雖然號稱不灑藥,但是,秧苗插下去之後,當天或是前一天鐵定把毒福壽螺的藥灑在田裡,因為只要不放藥,第二天秧苗鐵定馬上被吃光,只能就等著再花錢買苗並請人插第二次。有些農人用苦茶粕,但那有一個極嚴重的缺點:福壽螺的黏液怕苦茶粉,其他所有田裡的小動物,尤其是有益的蚯蚓更怕,我曾在一塊田裡看到遍佈的蚯蚓屍體,都是一窩窩,被毒死的大蚯蚓小蚯蚓從土裡浮屍出來,滿田死屍,只有慘烈兩字可形容。失了蚯蚓的地,不知還有地力否?植物會長的好嗎?那應該是一塊死寂的地了。

二、為節省成本,所有慣行農法都是施用化學肥料。所以再怎麼號稱北部稻子不施藥,基本上還是一個農藥(毒死福壽螺)加化肥的結構,只有少部分人使用成本較高的有機肥。

三、種稻的技術關鍵在哪裡?同樣一分地,收成從800斤到1300斤,靠的是農藥和化肥,這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慣行農法耕種者的利潤所在。

四、一般農民若用心以無毒農法種出稻榖,並沒有一個合理收購價格的通路可依靠,一般農民最熟悉的是農會,農會目前沒有這個制度。若要自己建立或是尋找通路,對一般農民是非常困難的。

拉拉雜雜記錄這麼多,結論是,不用藥一般農民無法存活,像阿有伯的耕種並無利潤,充其量只是不讓土地荒著。而用了藥,農民賺一點小錢,全民卻吃了毒米(全國水土也一起吃毒啊)。這國家,鼓勵休耕、棄農民生計不顧,是不是變相的滅農呢?不僅暗著滅農,還讓全民一年吃下兩公斤農藥,我們的農委會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官員都不知道嗎?福壽螺危害多年,也不見哪個官員或單位殫思極慮想想辦法了,這真是絕症嗎?農藥吃愈多,醫院蓋愈多,又再度驗證了社運前輩徐蘭香所說的:「多一位有機農夫,少一座大型醫院」。

有機農業雖說已漸成顯學,但仍是杯水車薪,一般實行自然農法的小農,礙於有機認證以及通路等問題,很難得到足以維生的利潤,自然農法普及之路,眼下仍然漫長。一般人多多購買無毒農產品,最好直接跟小農訂購,是自保的最好方法,也同時支持了有機農夫和維護了環境。每年花大把銀子辦活動搞觀光搞花博搞桐花祭的政府,什麼時候眼光才會放到我們每天的食物安全上?下一輪總統大選提問的時候,楊儒門可不可以不要講在總統府空地種菜,台上高官一愣一愣根本聽不懂,最好是現場拿著兩公斤農藥送給每位總統候選人,請他們花一年時間慢慢把它喝下去,因為那正是我們全民每天都在吃喝的,而我,也還在聞著呢!
---------------------------------------------------------
這樣你會回去種田嗎?

種稻米一甲地,六個月收成,以下都以最好的狀況去算:

收入:
一甲地收一萬斤
一斤8.2元 -> 一萬斤=8.2萬元

支出:
耕 田 = 一甲地耕田一萬元
插秧含秧苗 = 一甲地耕田一萬五千元
農 藥 = 一甲稻子快死了才噴葯五千元(這樣收不要一萬斤)
肥 料 = 一甲省著施一萬五千元(這樣收不要一萬斤)
收 割 = 一甲地收割費用一萬元(92氣油不漲破30的情形下)

收入 - 支出 = 2.7萬......六個月收入2.7萬

各位,六個月收入2.7萬,你每個月可以花4500元,請問要怎麼活下去
---------------------------------------------------
以經濟學的觀點來看,想要當個農夫,靠種稻維生,能符合經濟效益的情況,其實並不樂觀。

新竹新豐附近農地為例,每坪市價目前約6000元上下,一甲地的購置成本為1800萬元左右

以政府的休耕補助政策來看,每甲地每年約可領9萬元休耕費,僅及把1800萬元放在銀行(年利率1%)利息的一半,其實蠻不划算的。當然,土地是農民的根,是生命及生活的一部分,那又另當別論了。

若是自己種稻呢?

先談慣行農法的部份。

一甲地以高標每期收穫1萬斤稻穀(冬米收穫相對較差)為例,一甲地年收入約在22萬元左右。成本部分(以委外代工為例),打田整地2.4萬元,收割也約2.4萬元,加上秧苗、插秧、肥料、農藥等等,不計人工成本下,年收益僅約14萬元左右。

這還是最好的狀況,若是遇到颱風及其他負面因素影響,收益將遠不如領休耕補助。這還沒有算到最累人的勞力付出,那真是農民的痛處。

若以自行購置機器設備來看,一定要達到經濟規模的大面積耕作,才有可能成立。

若以租地10甲,稻米收割後直接賣出為估算基礎:

年收益高標為220萬元,先扣掉租地成本90萬元,還有130萬元。

打田機、插秧機、收割機、育苗設備等機具,整套添購下來,少不了要500萬元,是不小的投資金額。

若以5年為折舊基礎,每年要100萬元的折舊費用,那就幾乎沒有賺頭了。

如果對機器夠熟悉,勤於保養,機器可以延長使用年限到10年,那一年就可以多賺50萬元,這是利潤的關鍵所在。

當然,機器可不能故障待修,否則既傷財,又會影響耕作時效,這當然是影響農民獲利重要的關鍵。

------------------------------------------------------------------

36293068_50a775f70a641257a535da8f513a0407_280x  

非都市土地淪陷 農牧用地最為嚴重
2015/01/05 21782 LINE分享
分享

【特別企劃】
全國不動產企研室觀察內政部地政司統計,2013年全年非都市土地違規使用資料,發現全台違規使用土地筆數共計4,600筆,總面積高達1,068公頃(約為3,230,700坪),其中違規案件最多之行政區為桃園縣,多達筆數1,763筆,面積約371公頃(1,122,275坪),違規面積占全台35%;此外違規使用土地中,最多之用地別為農牧用地,顯示農牧用地是非都市土地違規使用之首,而違規用途包含:砂石場、農舍、工廠、非法民宿及餐廳等等,但因違規案件不勝枚舉,目前官方無法公布實際各項違規用途比例。

註:非都市土地包含:農牧用地、林業用地、養殖用地、水利用地、生態保護用地、國土保安用地、供農路使用之土地及暫未編定土地。

全台農地非農用亂象林立,其中桃園農地受重金屬汙染嚴重。(圖╱全國不動產提供)

而除了內政部統計桃園縣為非都市土地違規案件最多之行政區,環保署統計資料也顯示,全台遭土壤重金屬(砷、鎘、鉻、汞、鎳、鉛、鋅及銅)及地下水污染的農地最多之行政區為桃園縣,遭列管農地多達1,838筆,面積約211公頃,占全台列管農地面積之70%,顯示桃園縣農地遭工業汙染情形嚴重

尤其近年雙北市區域重劃,中小企業面臨徵收問題必須遷廠,但雙北市土地取得成本高,企業主目光轉向桃園地區,投資客眼見有利可圖,沿著中山高及北二高從林口、八德以南收購或承租農地蓋廠辦出租給中小企業,一方面賺租金收益,另一方面養地等待就業人口進駐,生活機能成形後賺增值。而依區域計畫法規定,農地非農用經送辦後,即報即拆,且由該主管機關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並按次計罰。
全國不動產南崁加盟店副總經理莊昭斌觀察市況指出,尤其臨路農地因交通運輸便利非常搶手近三年國道沿途農地漲幅超過一倍,其中農地附廠房每坪成交價約10-12萬元,租金每坪約280-350元,若僅有農地買賣,每坪成交價約6-8萬元,農地租金每坪約80元,但近期桃園縣政黨輪替,影響投資客信心,多半轉為觀望態度!

全台灣耕地逐年減少,未來糧食問題堪憂。(圖╱全國不動產製表)

然而台灣其實並不缺少工業用地,觀察科技部11月統計資料,全台灣13個科學園區總開發面積為4,668.8公頃,其中已開發完成的面積為3,617.72公頃,開發中及尚待開發的共計1,051.08公頃,而在這開發完成的土地中,除了新竹科學園區及台中科學園區土地出租率達100%,其餘仍有部分園區出租率低迷,像是二林園區出租率僅有17.31%、宜蘭園區為2.38%。

而農田違規使用已是全國性的問題,觀察農委會統計資料可發現,截至2013年年底,耕地面積為799,829.78公頃(約2,419,482,725坪),而2009年時,耕地面積815,461.79公頃(約2,466,769,525坪),換言之,5年來台灣農地已消失15632.01公頃(約47,286,800坪),平均每年減少3,126公頃(約9,075坪)。

農地違規使用並非無法可管,但礙於政府人力缺乏,執法並未落實。(圖╱全國不動產提供)

全國不動產總經理石吉平指出,農田非農用亂象逐年惡化,像是日前餿水油地下工廠就設立於農田之間,若非老農檢舉,恐怕仍將繼續荼毒國人身心,尤其違規蓋廠、農舍及民宿等於農業區,破壞水質土質及空氣品質,長期影響國人健康,卻不見政府積極作為、令人憂心,建議政府應建立「從中央到地方一條鞭」式的管理,以嚴查嚴罰抑制土地炒作及違法使用,也讓農地回歸田園,否則美麗寶島不但成了食安的黑心島、也將成為破壞國土的黑土島!

----------------------------------------------------------------------

地租1660斤

地租為收入的20%

  IMG_20141121_210139


一天限購一包化肥 台中農民怨春耕不敷使用
清水農民抱怨化學肥料不夠用。(記者張軒哲攝)
一天限購一包化肥 台中農民怨春耕不敷使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Bhd1g0
2022/02/09 18:16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農曆春節剛過,就是農民春耕施肥的季節,周先生到農會購買化肥,除了依照實名制規定外,還限制一天只能購買一包,由於一包化肥只夠一分地使用,遠不足周先生10甲地的量,於是向議員陳情,市議員楊典忠立即洽詢農糧署協助,希望儘速解決農民春耕需求,不要引起地方農民恐慌。
在高美地區耕作的農民周先生說,去年以來就一直配合政府實名制購肥政策,實名制也有提供身分證件、地號、面積與農作物,但是現在規定一天只能限購一包的措施,實在太為難耕作的農民,每天為了一包化肥光跑農會來回一趟就要花時間,而且只夠施肥一分地而已,有10甲農地不就要跑100趟,政府的優惠補助可能連跑100趟都不夠,因為春耕季節在即,一天限購一包根本不夠用。
楊典忠表示,為了精準供應農民使用化學肥料耕作,農糧署採用實名制補助措施,但是民眾陳請不問耕地面積大小一天只限購一包40公斤化肥,對大面積耕作的農民來說,實在有點杯水車薪,如果誠如中央發布國內肥料充足,應透過地方農政單位或農會協助解決農民需求。
台中市府農業局表示,清水區農會為預防囤積肥料的管控措施。清水區農會去年12月起訂購的化學肥料進貨量不足,為顧及所有農民春耕施肥需求,因此採農民每人1天限購1包,以確保所有農民權益。針對化學肥料供貨量問題,市府農業局已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反映協助滿足農民需求。
農業局指出,農糧署中區分署台中辦事處主任於昨日前往清水區農會進行協調,因該農民表示耕種面積高達十甲,耕作施肥需求量大,此權宜措施確為農民在耕作上造成困擾,將採專案處理,協調台肥公司化學肥料出貨量,期能滿足該農民購肥需求。
農業局說,另農糧署於今日函送「化學肥料原料漲幅補助計畫」,並追溯自今年1月10日起實施,針對肥料實名制登記系統列管的肥料品項,依原料漲幅補助額度請供應商與經銷商配合調降肥料售價,以平穩國內肥料供需,並降低農友生產成本負擔,保障農民用肥權益。
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科長陳麗玉表示,肥料實名制並沒有限制每天只能購買一包,是依照作物種類跟種植面積核發包數,換算合理包數之後,又有提高二成,多數農民肥料的包數都很充足,如果真的還不夠用,可以向農糧署反映,會派專家了解輔導。
一天限購一包化肥 台中農民怨春耕不敷使用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Bhd1g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