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郡愛國婦人會+Facebook https://bit.ly/4dMxieO
愛國婦人會是和國防婦人會拮抗大組織 権威比國防婦人會一些優越 陸軍大臣也就任愛國婦人會之領導-歡送士兵出征,歡迎士兵歸來,募款募捐慰問傷兵,慰問出征兵士的眷屬,開幼稚園,在後方努力生產,給前線寄送慰問品,就像上面那張一樣,1935年新竹臺中大地震,他們也振災,總之就是扮演後勤善良家後大和撫子的角色。另外,臺灣的愛國婦人會支部喜歡網羅傳統臺籍政商地主的女眷出任地方幹部,帶有籠絡的功能。
愛國婦人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dO8t
愛國婦人會是由奧村五百子於1901年在日本東京創立的婦人團體,主要工作有達成軍事輔助事業和分擔生活輔助、慰問軍眷或遺族、籌備軍事後援與救濟救護的資金[1]。其成員多為日本皇族、華族等上流階層的女性,主要是從事社會事業,後來隨著戰爭爆發改擔負後方婦人奉公的任務[1]。
愛國婦人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dO8t
沿革
愛國婦人會的創立者是九州佐賀縣人奧村五百子,1900年八國聯軍時,她在中國華北見到日軍傷兵的慘況,並在返回日本後得知陣亡日軍將士家屬缺乏照顧,遂積極籌組婦人團體義務支援照顧工作[2]。1901年該會成立時,請到皇族閑院宮親王夫人擔任總裁,後來由日本社會支持得以迅速增加支會,而臺灣方面則到1904年2月與6月在臺中、臺南、臺北設立支部,後來在1905年7月17日在臺北成立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1933年升格為臺灣本部)[2]。
愛國婦人會不管在日本還是臺灣,成員均由上流社會階層人士之夫人組成,主要工作有照顧日本徵戰受傷軍人、遺族,以及募款充實軍需。戰爭告一段落後,愛國婦人會亦從事社會工作,如與日本赤十字社合辦巡迴診療等[2]。而該會的經費來源除了創會當時日本天皇、日本皇后等人捐款,還有一般入會費、經營事業收入與各界捐款[2]。在1937年時,愛國婦人會的總會員數已達311萬多人,除了日本內地,在樺太、南洋群島、朝鮮、臺灣、滿州國亦有設置地方的愛國婦人會組織。
1941年6月10日,日本內閣決議將愛國婦人會、大日本連合婦人會、大日本國防婦人會等三個組織統一。此三組織於是在1942年2月被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然而,隨著大政翼贊會在1945年6月13日解散,大日本婦人會亦解散,改編入「國民義勇隊女子隊」,此組織在戰後解散。
勳章與感謝狀
愛國婦人會三等有功章
對於捐款達到一定金額者以及有功的幹部,愛國婦人會會依其規則頒予勳章或感謝狀,最初有功勳章由該會總裁親自頒授,較為偏遠的地方才由地方支部長代為頒授[2]。
愛國婦人會的勳章最初分為一等七寶製有功章、二等七寶金色製有功章、三等七寶銀色製有功章三種,1907年於〈有功章謝狀贈與規則〉中增列特別徽章,1917年再增列附加章、特別勳章,1931年再次修正規則且沿用至該會解散[2]。1931年時該會有功章分為最高特別有功章(原特別勳章)與一等至三等有功章四種,而一等到三等的有功章各增有附加章一項[2]。四種有功章的條件如下[2]:
勳章 條件
特別勳章 捐款千圓以上、介紹會員千人以上
一等勳章 捐款三百圓以上、介紹會員五百人以上
二等勳章 捐款一百五十圓以上、介紹會員三百人以上
三等勳章 捐款五十圓以上、介紹會員一百五十人以上
另外,該會有兩種感謝狀,一種是發給捐款七圓以上者,另外一種是七圓以下者[2]。
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
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前發送軍人慰問袋之景象(本部位於台北市表町一丁目)
歷史
愛國婦人會於1904年2月成立愛國婦人會台中、台南支部;1904年6月成立台北支部。1905年7月,三支部合併為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會址在台北,由後藤新平之妻後藤和子擔任支部長,並在當時19個地方廳設置幹事部[3],而此時台灣支部的會員僅限日本女性,從事軍事援護以及婦女社會教化工作,例如獎勵放足與進行女子教育[4]。於1908年10月,月刊《臺灣愛國婦人》創刊發行。1913年6月,位於臺北市表町一丁目的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事務所落成,並設有養蠶室、幼稚園和女子職業學校。1924年1月,成立財團法人愛國婦人事業後援會。1927年7月,開始舉辦全島幼稚園保母講習會;同年10月,修築台南市五妃廟。1930年4月,發行《臺灣愛國婦人新報》,同時亦開始巡迴診療。1932年5月,開設「乳兒健康相談所」。自1935年,與日本赤十字社臺灣支部合作從事巡迴診療。1933年6月,升格為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3]。1942年,改為大日本婦人會臺灣支部[4]。
二戰後,原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改為婦聯會臺北分會附設復興幼稚園(私立復興實驗高中前身)[5],而各地的原愛國婦人會館則移交予中華民國紅十字會[6]。
臺灣本部事務所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於1912年8月興建於文武町六丁目的高等法院現址,並兼作養蠶室使用。在養蠶事業廢止後,改由女子職業學校使用。由於後來高等法院的興建計畫,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事務所於是在表町一丁目興建新事務所,而部分建築則是從原址移築而來,整體工程於1931年1月落成,幼稚園及女子職業學校亦遷入[3]。
各州廳支部
愛國婦人會的各地方支部除了支援臺灣本部的事業外,還負責當地婦人會館的建設、神社廟宇之維護及修建、設立特殊紀念建築物、診療所、托兒所、幼稚園等設施[3]。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更積極從事軍事後援、出征軍人家庭、遺族家庭之扶助及慰問等服務,以及募款、募集千人針、慰問品、慰問袋等活動[7]。
附屬事業
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
參見:糧食局倉庫
愛國婦人會於1915年即在台北開辦女子教育機構,並逐漸改制為「私立愛國高等技藝高等女學校」,其位於臺北市樺山町,然而此校在1938年因戰事而廢校[3]。部分校舍至今仍留存,在戰後由糧食局使用,並於2016年被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臺北幼稚園
愛國婦人會經營的台北幼稚園可追溯至1912年由牧師河合龜輔借用成淵學校設立的私立台北幼稚園,於1912年11月交由大谷虞經營。隨著入園人數增加造成空間漸不敷使用,在1916年12月通過了園舍新建計畫,由官民捐款了6,370圓,然而捐款尚未達標,加上後來的物價飛漲,於是借用總督府海軍幕僚舊廳舍之一部分作為幼稚園,在應急修繕後於將幼稚園於1919年6月遷至此處。之後卻因經費困難及經營者佐田文世於1926年3月去世,接手的井村冬子於是與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交涉並將幼稚園讓渡之,而愛國婦人會於1926年9月正式接手台北幼稚園。1927年1月,幼稚園借用後方與總督府舊廳舍相鄰的空地,新建一棟保育室[8]。1931年,幼稚園遷入表町一丁目
二戰後,台北幼稚園由陳儀之妻古月芳接收,改名為「復興幼稚園」。婦聯會於1949年成立後,改為「婦聯會台北分會附設復興幼稚園」,並在1959年遷至私立復興高中現址,成為其前身
愛國婦人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adO8t
圖解抗戰時期日本」國防婦人會「:顏值不錯,從事後勤和慰問 - iFuun - https://goo.gl/HGoQGn
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戰時之主要婦女團體之一,總部設於台北,並於各州廳所在都市設有支部。南支部興建於1920年代(日大正年間)」,當時包括兩個部份,北面一棟為婦人會本館,南面一棟為宿舍,中央為一廊道相連。二戰後,各地之愛國婦人會均移交紅十字會,然而由於紅十字會並不需要太大之空間,於是便將前棟出租予美國新聞處,兼具領事業務及文化業務,並設有一圖書館。台美斷交之後,美方撤離,但把其中圖書館之藏書捐給台南市政府,紅十字會乃將房舍租給市府當成是圖書館中區分館,後棟則作為紅十字本身及附設托兒所使用。 入口位於北面中央偏東處,由一柱與牆面承接一雨庇作為入口門廊。大門之後為門廳,東側於美新處之時為一展覽室,今則為閱報室;門廳南側昔為接待辦公室,今為管理員室;門廳之西昔為圖書館及館員辦公空間,今仍為同用途,此部份於西面並有一外廊與庭園相接;樓梯則位於大門之旁,為木質構造。二樓昔為辦公空間,今則為閱覽室。整棟建築可以說是具有日本本土洋風住宅之空間組成,而非一般公共建築常用的古典歷史式樣建築空間型態。 在造型風格方面,洋風住宅之特徵更加明顯,基本上可視為洗石子基座、面轉為外裝修材料之一樓、水平木板為外牆之二樓及傳統文化瓦之屋頂所構成。屋頂在四面均有出簷,簷下並有簡單之垂直線條裝飾稱,雖深度不限大,但也強化了整棟建築之水平意象。 開口部之形式以方窗為多,只有樓梯間西面及入口處有八角形窗戶;在處理方面,一般窗戶均於牆面直接開窗,但樓梯間北面開窗及二樓南面部份開窗則略為出挑,下有木質托架,一樓書庫南面則以八角凸窗處理。 在室內裝修方面,一樓部份多已與原貌不同,不過在二樓尚可見到原來之木結構。 綜觀整棟建築在量體組成上相當有趣,乍看還有幾分類似萊特之草原式住宅之風貌,與嚴肅的西方歷史式樣建築相較之下,顯得活潑有趣許多。[光]建築特色 日本愛國婦人會台南支部之建築乃因應機能做空間變化,入口位於北面中央偏東處,大門之後為門廳,東側為閱報室,南側昔日為接待辦公室,今為管理員室。二樓昔為辦公空間,現在已成閱覽室。 整棟建築是日本本土洋風住宅之空間組成,而非一般公共建築常用的古典歷史式樣建築空間形態。
------------------------------
台灣愛國婦人會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原台南愛國婦人會館.JPG
前棟外觀
等級 市定古蹟
種類 日治建築
建成年代 日本昭和十五年(1940年)[1]
位置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195號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於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6月26日被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2]。日本愛國婦人會是日本二次大戰時主要的婦女團體之一[1],多由具有社會地位和相當教養的婦人組成,其宗旨為關心地方建設、從事社會服務,該會在臺灣的總部於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7月17日在臺北成立[3],此外各州廳所在城市也設有分部(日語:支部,しぶ)[4]。此建築為其設於臺南的分部[5],。
該建築是為愛國婦人會在臺南的分部,該會曾於昭和二年(1927年)捐款修建五妃廟[3]。不過此棟會館則是在臺灣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才落成的[1]。
二次大戰之後,臺灣的愛國婦人會館均交由紅十字會管理,而臺南的愛國婦人會館前棟部分在初期曾充作中國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之後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由紅十字會轉租給美國新聞處,兼有領事與文化方面的業務,此外在此還設有「臺南美國新聞處圖書館」[3][1],當時在2樓的視聽小禮堂中時常免費放映電影和舉辦藝文活動,其館員也常至社區播放一些與科學新知、各地風俗民情相關的影片[4]。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之後,前棟部分轉租給臺南市政府作為市立圖書館中區分館,後棟則仍是紅十字會與附設托兒所[1]。民國九十年(2001年)時該建築改為臺南市立美術圖書館,後來全面整修。民國101年(2012年),成為「文創PLUS-臺南創意中心」。
建築特色
紅十字會臺南市支會所在的後棟
愛國婦人會館在日治時期分為前棟與後棟,北邊的前棟為本館,而南邊的後棟為宿舍,兩者之間有廊道相連[1]。其入口位於北面中間偏東處,由一根柱子與牆面支撐門廊上的雨庇[1]。而進入門廳之後,其南邊在過去是接待辦公室,西邊有外廊與庭園相接,而在大門旁則有木質的樓梯,可上去二樓的昔日辦公空間[1]。整棟建築為日本本土洋風住宅,基座為洗石子,一樓外牆鋪有面磚,二樓外牆則是水平木板,至於屋頂則是傳統文化瓦[1]。而該建築的窗戶大多為方窗,於牆面直接開窗,但在樓梯間西面與入口處有八角型窗戶,而樓梯間北面及二樓南面部分窗戶有略為出挑,於其下有木質托架,而一樓南面也有八角凸窗[1]。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A0v0C
---------------------------------------
原愛國婦人會館為台灣高雄市市定古蹟,位於鼓山區哈瑪星。
原愛國婦人會館起源於1905年日本人在台北創立「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當時會員無論是日本人或是台灣人婦女,入會的人數多,她們主要的事業為:歡送軍隊出征、寄送慰問品至前線、採望軍中傷患及退伍軍人之惜別/歡送等;此外也常舉辦演講、家事講習、音樂會等社教活動,在當時貢獻頗多。1920年12月,基於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夫婦倡議,愛國婦人會設立高雄州支部,簡稱「高雄婦人會」;在富島巴子等幹部的努力下,高雄婦人會於湊町三丁目二、三番地興建三層樓的愛國婦人會館。1923年愛國婦人會館內部設備完工,同年12月1日高雄婦人會公佈實施《愛國婦人會館管理規則》,接受各機關租用愛國婦人會館。1938年9月,愛國婦人會館完成改建工程,樓上全部改為沐浴場所及寢室,樓下改為食堂與撞球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愛國婦人會館被中華民國政府接管,成為國有財產。1961年1月20日,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高雄市支會向行政院申請,行政院核准無限期無償撥借愛國婦人會館供該會附設育幼院「紅十字育幼中心」使用。2004年9月愛國婦人會館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審查通過列為市定古蹟,2004年10月18日高雄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1][2]。
台南愛國婦人會館的舊日回憶 @ sama記事本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8nidAc
-----------------------------
愛國婦人會
奧村五百子(圖1)從戰地勞軍回日,深感有必要照顧並保護從戰地歸來的傷兵或陣亡者之遺族,乃於明治34年(1901)3月2日創設愛國婦人會。明治37年(1904)2月,分別在臺灣的台北、台中、台南設置愛國婦人會支部(圖2)。後來為了統一及發展全島會務,乃於翌年7月創立臺灣支部於台北廳文武町六丁目,並於各地方廳設置幹事處理會務(圖3、圖4),以熱心參與社會救助和女子教育事業。
日本領台當初,有所謂「討蕃事業」,許多殉職者的遺族或傷病患者需要救助照顧(圖5),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為了討蕃隊傷患者暫時治療之用,由支部長內田鄰子於明治44年(1911)8月向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申請免費使用官有地,座落於台北廳大加蚋堡台北城內府後街130番地,約209坪。(圖6)另外,為了獎勵推廣台灣養蠶業的發展(圖7),而籌設模範養蠶所,於明治45年(1912)申請免費使用官有地,座落於台北城內土名文武廟街43番地,約700坪。(圖8、圖9、圖10)
除了以上所述救助、殖產興業等社會事業外,愛國婦人會也熱心提升台灣女子教育(圖11、圖12)。大正9年(1920)2月,向總督田健治郎申請設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附屬私立女子職業學校,對女性施予適切的職業教育,並且傳授她們日常生活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圖13、圖14、圖15、圖16、圖17)
愛國婦人會 - http://goo.gl/MJxdFc
-----------------------------------------------
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位於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以現在的地址來說,是台北市襄陽路9號。該建築於1930年8月25日動工興建,由池田好治承攬工程,工程費用為3萬9,800圓,隔年1月10日竣工,1月14日舉行落成式,後續又經過2次增建,內部除了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事務所之外,還有台北幼稚園、台北女子職業學校和乳幼兒健康相談所等附屬機構。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03.jpg
▲ 1931年剛落成時的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愛國婦人會成立於1901年3月2日,是由奧村五百子發起的婦女團體,前一年正值中國的義和團滋擾北京使館區,導致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奧地利等8國聯手攻打中國,日本稱其為北清事變,愛國婦人會最初成立目的即為撫卹在北清事變戰場上陣亡者遺族,和照顧傷殘士兵,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半官方的社會福利團體,除從事軍眷遺族的救濟、救助與慰問工作外,並在各地設立診療所、療養所、幼稚園、托兒所等社會事業設施,也積極推廣女子教育,開辦女子夜間講習會,並設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也就是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的前身。
1904年2月分別在台北、台中及台南設置3處支部,參與台灣的社會急難救助和提倡女子教育等事業。1905年7月為了統一在台灣的會務,整合台北、台中、台南3處支部,集中在台北設置台灣支部,事務所就設在台灣總督府舊廳舍內,並於全台灣19個地方廳設置幹事。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以推廣養蠶事業為由,於1912年1月向總督府申請免費使用位於覆審法院長官舍旁的官有地,地址是台北城內文武廟街43番地,面積為700坪7合2勺,興建模範養蠶所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事務所,1913年3月模範養蠶所先興建完成開始飼育蠶寶寶,4月開放民眾觀摩,同年6月9日事務所也竣工,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才搬出台灣總督府。
在模範養蠶所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結束之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為推廣女子教育,利用舊有的養蠶室,於1920年5月創立台北女子職業學校,而台北幼稚園也在1926年9月1日遷入。到了1928年台灣總督府計畫興建高等法院大廈,向愛國婦人會索回免費租借的官有地,另外提供了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面積為943.86坪,供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使用,旋即展開工程,在興建期間,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暫時借用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2樓的3間辦公室辦公,台北幼稚園借用陸軍偕行社,台北女子職業學校則是暫時借用成淵學校的校舍上課。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04.jpg
▲ 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建築外觀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06.jpg
▲ 1938年6月29日竹田宮恆久王妃昌子內親王參觀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
(圖片來源:愛國婦人會臺灣本部沿革志,1941年)
新建工程於1931年1月14日落成後,台北幼稚園和台北女子職業學校陸續遷入台北市表町1丁目54番地的新房子,隔年3月又增加了乳幼兒健康相談所等。1933年愛國婦人會為再擴大台灣的會務活動,將台灣支部升格為台灣本部,並於台灣各州、廳設立支部,各市、郡設立分會。台北女子職業學校於1935年另遷出至台北市樺山町38番地的新校舍,校名改為財團法人私立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美國珍珠港,爆發太平洋戰爭,日本戰線漸漸吃緊,為利軍部統籌痛原婦女團體組織,1942年4月將愛國婦人會解散,與國防婦人會合併為大日本婦人會,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改為大日本婦人會台灣本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臨時作為日僑管理委員會會所,台北幼稚園於1946年8月被改為復興幼稚園,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的老婆古月芳擔任董事長,古月芳是日本人,原名為古月好子。1949年大批中國人隨國民黨軍敗逃到台灣,由宋美齡主導的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接收了復興幼稚園,該處除幼稚園外,還住滿了各機關來借住的人和其眷屬。1952年復興幼稚園升格為私立復興小學,學生人數是幼稚園時期的數倍,校園漸漸不夠用,婦女聯合會另外在台北市敦化南路買了土地蓋新校舍,於1960年新校舍建築完工後,復興小學遷往新址,目前叫做台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可以從幼稚園一路讀到高中。
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文化部藝文部落格-林小昇之福爾摩沙大探索 - http://goo.gl/ehahqr
原赤十字會台灣支社+戰時-作為日本海軍水交社俱樂部+戰後-作為「凱歌歸」餐廳,之後改為國o黨黨部大樓+1994被強拆改建+當時是不是台灣"最早的"文資保存運動阿!?+歷史回顧參考文章: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433622…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23219-PRHA
毀壞一些日本時代留下的建築並不是中國仇日,而是佔地賣地收取盈利。不然ROC來台灣哪來的錢啊
-------------------------------------------------------
(台北)糧食局舊倉庫 登錄歷史建築
〔記者沈佩瑤/台北報導〕北市文化局昨舉行第八十四次文化資產審議會,由民眾提報的「紹興北街卅一巷五十三號建物」,確認登錄為歷史建築 ,登錄名稱修正為「紹興北街卅一巷五十三號糧食局倉庫」,登錄理由主要為:除曾是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外,也在不同年代為不同重要機關所用,且建築內部保存的大跨度木桁架甚具特色等三個面向,登錄理由細節擬於下次文資會議中確認。
提報者華山文史工作者張揚表示,很高興、但也有些遺憾。張揚認為,這棟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是第一個婦女接受教育、參與國家事件的空間,如今獲得保存,也象徵了婦女社會地位變動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場域得以保留,他建議若能用「樺山町三十八番地」來作為登錄名稱,會更接近史實。
「紹興北街卅一巷五十三號糧食局倉庫」在日治時代為愛國婦人會創立的愛國高等技藝女學校,也是提供戰略物資彙整的倉庫,後曾用作糧食局辦公室,目前所有權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