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大概沒有不知道鄭成功的,對於鄭成功的樣貌也有一定的印象,但是你看過這個樣貌的鄭成功嗎?
這是日本浮世繪木版畫:〈「國性爺」繪番附之一〉,畫中左邊主標題寫著「國性爺合戰」,右上角註明「母日本、父唐土」。圖中這人留著武士的髮式,穿和服,完全是日本大漢的形象。不用懷疑,這「國性爺」不是別人,正是咱們的「國姓爺」鄭成功。
到底這是啥玩意兒?原來日本從江戶時代起便開始有「鄭成功熱」。正德五年(康熙五十四年,西元一七一五年),人形淨瑠璃劇(木偶戲)《國性爺合戰》打破紀錄地在大坂連續熱演十七個月,三十萬居民中超過八成看過這齣戲。次年該劇又以歌舞伎形式在京都演出,同樣風靡一時,至今仍不時搬演。
然而究其劇情,完全是鬼扯一通。
首先「國姓爺」就給寫成了「國性爺」,又不言「鄭成功」而給他編造了新名字「和藤內」,以取和、唐混血之意(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是日本平戶島人)。故事敘述和藤內救了因亡國而漂流到平戶的明朝公主,於是前往中國與大忠臣吳三桂(!?)、甘輝合作,將滿人趕回東北(!?),中興了大明王朝,最後受封為「國性爺延平王」。這和藤內雖是中日混血,精神上完全是日本人,以武士刀為兵器,劇中也不乏「日本的麒麟,在異國照耀武德」這類台詞。今日我們看來自然十分荒誕可笑,但此劇的轟動流行正反映著當時日人對於「海外雄飛」的巨大渴望。
日本在明治時期領有台灣之後,更是以官方力量宣傳「鄭成功的母國日本,治理鄭成功開拓的台灣」,甚且編入教科書,試圖藉此強化台人對日本的認同與愛國心。
早有許多歷史學家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政治立場,即便是極端敵對的不同勢力,卻幾乎都同時給予鄭成功崇高的評價,歌頌之、敬奉之,建廟祀之。鄭成功永遠符合當權者的政治正確,鄭成功永遠是人們應當仰望效法的偉大英雄。
且看明朝遺民仰望他率師恢復,為他的失敗感慨惋惜。
敵對的清朝起初雖以叛逆視之,但同治年間之後也開始肯定他的志節,興建延平郡王祠以安撫台人、激勵民心抵抗外侮。
清末的革命黨人更是大力推崇他的抗清事業,藉此號召中華兒女起義。
退守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讚揚他矢志「反攻大陸」,把青天白日徽刻在了延平郡王祠前的石坊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稱許他擊敗殖民者「收復台灣」,在廈門鼓浪嶼立了他的巨型塑像,按劍遠眺海峽彼端。
早期台灣移民視他為開山聖王,加以膜拜。
晚近標舉本土意識和獨立主張者之中,也有人認同他在台灣「建國立都」的偉業。
我們似乎很難找到另一個歷史人物,能夠得到像鄭成功這樣處處吃香的待遇。但歷朝歷代的強力肯定,也意味著鄭成功的形象必然日趨模糊僵化、刻板貧乏。人們只知他矢志復國死而後已,但對於他作為一個人的本來面貌瞭解不多。下焉者更附會神話,說他是東海長鯨轉世,乃至於斬殺劍潭魚精、砲轟鶯歌妖石,比《國性爺合戰》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歷史奇妙的發展,將他塗抹成一個「創格完人」,一個毫無血色的泥塑木雕,或是編造成一個毫不相干的神話人物。但其實鄭成功是一個性格複雜的人物,同時具有日本血統與抵抗外族的漢人領袖身分,同時浸潤在儒家教養和海商文化中,苦惱於應該追隨父親還是移孝作忠的衝突,領兵時猶疑在海洋戰略與大陸思維的衝突……終其一生承受著各種價值的激盪與撕裂。
你認識鄭成功嗎?
──節錄改寫自《滄海月明》第四章〈平戶隨想〉。
----------------------------------------------
日本傳統藝能「人形浄瑠璃」與「歌舞伎」有一個劇本「國性爺合戰」,大約300年前的江戶時代初期首演的,並很受歡迎。「國"性"爺合戰」本來稱為「國"姓"爺合戰」,主角是国姓爺,開台始祖,鄭成功。
鄭成功與日本之緣
劇中的主角叫「和藤內」,「藤」音同「唐」,「內」同「無」,「和唐無」代表「非和(日本),非唐(中國)」,日中混血,這是史實一樣。成功之父為海盜將領之鄭芝龍,母為日本平戶島之田川氏,鄭成功本身出生於母親之故鄉日本。
鄭成功善用「鐵人(日式甲冑隊)」與「倭銃隊(日式火繩槍隊)」,向日本德川幕府發出了幾次軍事求援。當時(17世紀)德川幕府警戒西洋國家侵略,拒絕西洋傳教士傳道,限制國際貿易,因此對於軍事求援德川幕府一直保持沉默,但默認貿易方式購買「倭刀(日本刀)」等武器。
雖然一般民眾無法與海外來往,但民眾的學問水準算高,當時「韃靼(清朝)」淘汰明朝的事是大家很關心的一件事情。本人覺得,舞台在於海外,與日本有緣的人物奮鬥的故事,有可能讓當時的日本民眾感覺很新鮮。
鄭成功之悲劇生涯讓人同情
本人又覺得「國性爺合戰」很受歡迎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鄭成功之悲劇生涯讓人同情。
鄭成功文武兼備,忠誠於天命盡頭明朝抵抗清朝。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在加官晉爵之利誘下,向清朝投降,卻遭到清朝背約,被攻取自己之根據地,最後還是被斬處。鄭成功母親遭到清軍攻打鄭家根據地之中自縊身亡。母親死後,鄭成功更堅定抗清之意。
鄭成功在於在中國東南沿海轉戰,但結果遭清軍擊退,海上優勢之下,僅守廈門、金門等,幾個島嶼,無法擁有可解決大軍後勤給養之根據地。因此他率軍擊敗荷蘭統治下之大員(今台灣,當時之日本人叫「高山國」)。但獲得根據地後不久,反清復明大志未成,鄭成功僅於39歲過世。真是燦爛並淒涼之生涯。
「判官贔屓」,對悲劇英雄之惻隱之心
有一個日文成語「判官贔屓」,指不管任何道理就同情悲劇英雄的心態。「判官」指一名日本武士「源義經」之官職名稱,源義經曾過燦爛並淒涼之生涯,31歲早死,讓人嘆息,可惜不捨,這種心情轉化為期待,創造關於源義經之各種傳說,例如渡海到蒙古變成成吉思汗等。
鄭成功之故事也可以與源義經比對。因日本人的「判官贔屓」精神,劇本作者無法不改結局。「国性爺合戦」之中的「和藤內(鄭成功)」反攻大陸成功,復興明朝。
300年前的時代偶像,我們再認識一下
300年前,讓日本民眾那麼欣賞的時代偶像,鄭成功。現代的日本人很多不知道他。我覺得這一點真的很可惜。鄭成功在於西洋的大航海時代。有趣度不會輸給中國三國時代或日本戰國時代。去台南也好,看書也好,我們再認識一下300年前的時代偶像
-------------------------------------
鄭成功何以成為“日本神話 ”?
將荷蘭人從台灣趕跑、使寶島重回祖國懷抱——明末抗清名將鄭成功無疑是中華民族英雄。然而,在日本的歷史劇中,鄭成功卻成了“日本驕傲”。
在日本,鄭成功的事跡並不陌生,因為在日本的史著中,有一本著名的歷史劇作,名叫《國姓爺合戰》。此書的作者是活躍於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的日本一個著名武士作家,名叫近松門左衛門,這位被后人稱作“日本的莎士比亞”的日本作家,就是靠“國姓爺”一舉成名。直到今天,《國姓爺合戰》仍是日本的一個偶爾出演的傳統劇目。
這部歷史劇誕生於1715年。劇中,鄭成功的“日本血脈”被無限放大,近松門將這位中國海盜名將鄭芝龍和日本女子所生的后代,取了個日本名字,叫“和藤內”。所謂“和”即為大和民族之意,所謂“藤”,取自中國“唐”諧音,所謂“內”與日語“不”同音,“和藤內”的意譯,即是“非日本人非中國人”,但是“和”字在前,又突出了鄭成功的日本血統。
“和藤內”在日本出生、長大、娶妻生子,二十幾歲回到中國,為揚日本國威幫助漢人與入關的韃靼人(清兵)作戰,清兵一次次被 “和藤內”打敗,每次勝利后,“和藤內” 總是摸着老虎的脊背對被他打敗清兵說:“縱然你們人多勢衆,也沒什麼了不起,我的生國是大日本……你們看看日本人的本領!連老虎都害怕我們!”……
日本人如此移花接木、驚天動地描述鄭成功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就不能不從近代日本的“文化焦慮”說起。
衆所周知,日本文化的致命缺陷,是“原創”問題。即日本文化先天缺失主體性。從古至今,有兩個日本,一個是“漢化”日本,另一個是“西化”日本。但這並不表明,日本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土生土長”的東西。尤其是“漢化”后、“西化”前的中近代日本,眼見中國一步步衰落、古老帝國不斷遭受華夷之變,顧影自憐,頓生“文化焦慮”。
十七世紀,日本就有人提出放棄中國儒學。那麼,要用一種什麼文化取代儒家文化呢? 此時,一批日本學者發現了本土的“神道文化'。
神道文化本為日本的地方文化,因為國家苦於放大原創,神道文化邊由地方文化轉成國家文化。與其用儒學教育臣民成為天皇的馴服工具,不如用神道鼓舞民族信心,把日本的歷史精英們一道“封神”,從而讓國民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們走,甚至把東方領袖國天經地義地說成是日本。
於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歷史傳奇故事就成了無價之寶,其功能被無限放大,從那裏尋找土生土長的日本精神,變成了原創捷徑。結果,心靈手巧的近松門左衛門找到了鄭成功,把鄭成功變成“和藤內”,又把“和藤內”寫成了“日本國家神話”…
------------------------------------------
1604年,鄭芝龍出生於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石井鄉,小名「一官」,
因「性情逸蕩,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
青年時期則投靠在澳門作海商(海盜)的舅舅黃程。
在從事海外貿易的的活動中,
鄭芝龍結識了住在日本平戶的的華僑領袖李旦(海盜),
後來轉入李旦門下,頗得賞識和提拔,迅速崛起。
據傳,鄭芝龍還拜見過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家康,頗受禮遇,
引來日人的攀附。
有說,日本人為鄭芝龍作媒,娶平戶侯家臣田川昱皇之女天川松為妻,
天川昱皇,就是翁昱皇,也是由泉州遷居平戶的冶金工匠僑民,
所以鄭芝龍妻又稱「翁氏」就是這個緣由。
一般日方後來的記載都寫鄭成功的母親是田川氏
(田川松或田川森子,避寫翁氏)。
1624年,荷蘭人攻占台灣那一年,8月,有孕的田川氏在海邊撈取海菜,
動了胎氣,就在海邊的礁石旁急迫臨盆,替鄭芝龍產下了長子,乳名福松。
平戶當地政府就稱鄭功出生的海濱沙灘石堆為「鄭成功兒誕石」,
立了個紀念碑。
鄭成功出生不久,鄭芝龍即到外地奮鬥(當海盜),
鄭成功與母親住在平戶,七歲被接回中國福建,改名鄭森,接受儒家教育。
鄭芝龍繼續在中國沿海、台灣繼續做生意當海盜,勢力甚大。
1630年(明崇禎3年),被朝廷招安為海防高官,麾下有幾千艘大小船隻,
幾萬海盜,搖身一變成為明朝正規海軍了。
鄭成功15歲中秀才,為福建南安20名「廩膳生」(享有國家津貼的秀才),
20歲入南京國子監。
1644年,明崇禎皇帝自縊,1645年,鄭芝龍等人擁立唐王即位,是為隆武帝。
隆武帝詔賜鄭成功姓朱(22歲),名成功,封忠孝伯,
賜尚方寶劍便宜行事,從此大家便尊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 鄭成功誕生的海濱「千里浜」
鄭成功的一生,除了出生到六歲住在日本平戶,其他時間都在中國受教育,
從事反清復明的大業,日本還是「善用」了中日混血的鄭成功,
合理化日本統治台灣的潤滑油。
平戶一日尋國姓爺 @ 愛唱歌的小青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Zvu0lb
---------------------------------------------------------------
《國性爺合戰》[1] 是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所作的人形淨琉璃歷史劇,1715年(正德5年)在大坂(今大阪)松竹座首演,演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故事,主角「和藤內」即鄭成功。
「和」即「日本」,「藤(とう)」諧音「唐(とう,意指中國)」,「內(ない)」諧音「不是(ない)」,所以「和藤內」即為「不是和人、不是唐人」之意。
此作在當時頗受好評,連續上演了17個月;次年以歌舞伎的形式在京都演出,隨後也在江戶(今東京)上演。
第一幕
大明朝思宗烈皇帝(即崇禎帝朱由檢)獨寵華清夫人。韃靼國順治大王派使臣梅勒王到明朝都城南京,提出以華清夫人為人質與明朝訂立和約。韃靼人的無理要求遭到大司馬將軍吳三桂的怒斥,而右將軍李蹈天剛剖出自己的左眼,暗示通敵的決心。後韃靼軍隊入侵,李蹈天刺殺了思宗。吳三桂抵抗失利,保護華清夫人撤退。途中,從不幸身亡的夫人遺體腹中取出王子逃走。皇妹乘小舟亡命海上。
第二幕
明朝忠臣鄭芝龍遭奸佞誣陷,被貶官流放。後東渡日本,娶漁家女為妻,生子和藤內三官。一天,和藤內和妻子小睦在海邊抬貝,看到鷸蚌相爭,從而解悟了兵法的真諦。明朝公主被和藤內所救。鄭氏父子聞知國內發生危難,決定歸國拯救大明。赴日本之前,鄭芝龍原有一女叫錦祥,她的丈夫是駐守獅子城的甘輝將軍。鄭芝龍欲說服甘輝與自己合作。和藤內在竹林里以伊勢神宮的祓符降伏了猛虎,同時也懾服了李蹈天的官軍。
第三幕
獅子城父女相認,錦祥欲說服丈夫與鄭氏父子台作,為甘輝拒絕。和藤內闖入城去,與甘輝發生爭鬥。錦祥與和藤內之母相繼飲劍身亡,以死感化甘輝。甘輝決定與鄭氏父子合力復明。和藤內被擁戴為延平王、國姓爺,易名為鄭成功。
第四幕
國姓爺鄭成功率軍殺敵,屢戰屢勝,捷報頻傳。被吳三桂救助撫養的太子已有7歲,劉伯溫顯聖預言太子將借和藤內之助戰勝韃靼。小睦借神力渡海前來助戰。各路人馬聯台作戰、攻城克地,消滅了韃靼軍隊的主力。
第五幕
太子被國姓爺擁立登基,是為永曆皇帝。鄭成功、吳三桂、甘輝等率軍圍攻韃靼王后的據點南京城。李蹈天把俘獲的鄭芝龍綁在盾牌上,脅迫國姓爺屈服。吳三桂、甘輝以詐降之計智擒韃靼王,國姓爺攻陷南京,救下鄭芝龍,活捉了李蹈天。最後,韃靼人被逐出國境,李蹈天被極刑處決。此後戰亂結束,天下大治。
國性爺合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NMI6I
鄭成功 日本也奉為民族英雄
2014年10月28日 09:53
郭匡超/綜合報導
鄭成功畫像,鄭氏到臺灣後所繪。(國立臺灣博物館藏圖)
鄭成功在台灣民間被視為「開台尊王」、「開台聖王」,他於西元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鄭死後,台灣民間廣設有廟宇加以祭祀。由於,他收復台灣、拓殖台灣有功被海峽兩岸均尊稱「民族英雄」。但頗令人費解的是,距離台灣1000公里外的日本竟也將鄭成功奉為「民族英雄」。
文史學者研究剖析原因:
1.鄭成功有日本血緣。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流落在日本時與女子田川松結合,而於明朝天啟四年在日本平戶海濱生下鄭成功。
2.鄭成功抗清符合日本企圖。1646年鄭成功起兵抗清,成為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勢力。近代日本開始對朝鮮、中國的侵略野心,敢於與清朝對抗的鄭成功,正吻合日本對外征戰需要。
3.鄭成功被塑造成日本武士。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所寫《國姓爺合戰》劇本。這齣戲連續3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觀眾多達20多萬人次。
所以,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日本殖民當局便以擁有大和民族血統之鄭成功統治過臺灣,合理化日本對臺灣的統治。當時在臺灣公學校曾教唱「鄭成功之歌」。臺南的延平郡王祠也改稱為「開山神社」,建築整修為神社樣式。
--------------------------------------------------------------------------------
《國性爺合戰》[1] 是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所作的人形淨琉璃歷史劇,1715年(正德5年)在大坂(今大阪)松竹座首演,演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故事,主角「和藤內」即鄭成功。
國性爺合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quPvMs
「和」即「日本」,「藤(とう)」諧音「唐(とう,意指中國)」,「內(ない)」諧音「不是(ない)」,所以「和藤內」即為「不是和人、不是唐人」之意。
此作在當時頗受好評,連續上演了17個月;次年以歌舞伎的形式在京都演出,隨後也在江戶(今東京)上演。
劇情梗概
第一幕
大明思宗烈皇帝(即崇禎帝朱由檢)獨寵華清夫人。韃靼國的順治大王派使臣梅勒王到明朝都城南京,提出以華清夫人為人質與明朝訂立和約。韃靼人的無理要求遭到大司馬吳三桂將軍的怒斥,而右將軍李蹈天剖出自己的左眼,暗示通敵的決心。後韃靼軍隊入侵,李蹈天刺殺了思宗。吳三桂抵抗失利,保護華清夫人撤退。途中,從不幸身亡的夫人遺體腹中取出王子逃走。皇妹乘小舟亡命海上。
第二幕
明朝忠臣鄭芝龍遭奸佞誣陷,被貶官流放,東渡日本,娶漁家女為妻,生子和藤內三官。一天,和藤內和妻子小睦在海邊抬貝,看到鷸蚌相爭,從而解悟了兵法的真諦。明朝公主被和藤內所救。鄭氏父子聞知國內發生危難,決定歸國,拯救大明。赴日本之前,鄭芝龍原有一女叫錦祥,她的丈夫是駐守獅子城的甘輝將軍。鄭芝龍欲說服甘輝與自己合作。和藤內在竹林里以伊勢神宮的祓符降伏了猛虎,同時也懾服了李蹈天的官軍。
第三幕
獅子城父女相認,錦祥欲說服丈夫與鄭氏父子合作,為甘輝拒絕。和藤內闖入城去,與甘輝發生爭鬥。錦祥與和藤內之母相繼飲劍身亡,以死感化甘輝。甘輝決定與鄭氏父子合力復明。和藤內被擁戴為延平王、國姓爺,易名為鄭成功。
第四幕
國姓爺鄭成功率軍殺敵,屢戰屢勝,捷報頻傳。被吳三桂救助撫養的太子已有7歲,劉伯溫顯聖預言太子將借和藤內之助戰勝韃靼。小睦借神力渡海前來助戰。各路人馬聯台作戰、攻城克地,消滅了韃靼軍隊的主力。
第五幕
太子被國姓爺擁立登基,是為永曆帝。鄭成功、吳三桂、甘輝等率軍圍攻韃靼王后的據點南京城。李蹈天把俘獲的鄭芝龍綁在盾牌上,脅迫國姓爺屈服。吳三桂、甘輝以詐降之計智擒韃靼王,國姓爺攻陷南京,救下鄭芝龍,活捉了李蹈天。最後,韃靼人被逐出國境,李蹈天被處決。此後戰亂結束,天下大治
國性爺合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quPvMs
------------------------------------
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之「一隅抗志」的護國精神與堅強意志,在當今敵我模糊,是非不分的台灣,值得國人省思。(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通地方防疫簡訊烏龍瘋傳各地,瞬間讓台南開山里一訊暴紅,秒變台灣最大里,成了趣談。
台南開山里地名源自當地奉祀渡海攻台,逐退荷蘭駐軍之「開台聖王」鄭成功的開山王廟也就是現在的延平郡王祠;鄭家軍艦隊當年可是威震台海,所向無敵之最大的海上勢力之一。
鄭成功(1624~1662)在其母田川氏家鄉-日本肥前國(今長崎)出世時,正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大員(今安平)築堡為國際貿易據點、赤崁為行政中心那年,6歲時遷回父親鄭芝龍閩南故鄉泉州,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習儒,16歲考中秀才,22歲成為國子監生。
鄭家軍威震台海18載
1645年獲隆武帝御賜「國姓」朱、改名「成功」,也即世稱「國姓爺」由來;翌年繼承其父兵權及海商事務,開始從事「反清復明」志業,同時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
南明政權陷落後,鄭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為圖發展遂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渡海攻台,於永曆十五年(1661)逐退荷軍在台殖民勢力;從此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統治;不幸半年後即病逝,卒年39歲。
鄭成功逝後其子鄭經在台即位。鄭經死後他次子鄭克塽繼位;後施琅領清軍攻克澎湖,鄭克塽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清,延平王朝告終;翌年3月台灣納入大清版圖。
「國姓爺」霸業18年,惟在台期間僅半載,然歷經荷蘭、大清、日本、民國,新中國,以迄國民黨、民進黨執政等至今358年,無論官方民間,評價不一,甚或同一政權,若非隨著時代「政治需要」修正,即是同朝觀點兩極,這種戲劇般的歷史起伏,亟為特殊。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派駐台澎的總督揆一,在「被遺誤之台灣」一書中,多處批評「國姓爺」殘暴,如虐俘、屠殺敗降軍民,但也承認鄭家軍驍勇善戰,在東亞海域稱霸一時。
清廷初期將鄭成功視為叛國與海賊,然為安撫民間對鄭的崇敬,康熙帝乃楹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肯定他的忠誠和勇氣;清末光緒帝則追諡「忠義典範」,並准立祠,一改百年來的禁忌,轉與民間情感和解,同時盼能激發皇民的忠義精神,對抗諸國列強。
清朝割讓台灣後,更加刺激了大漢民族主義革命的興起;20世紀初鄭成功乃伴隨著黃帝、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歷代民族英雄於反清潮流下被「精神復活」。
國姓爺成了日本治台與南進的樣板
1930年代日本侵華後,這股「藉古勵今」的民族主義風潮再度於中國遭日軍攻陷的各地復萌;耐人尋味的是,同一時空前後之日治下的台灣,「國姓爺」則被形塑為追求「南方共榮圈」的先驅,對鄭的崇拜及禮敬,不亞於台海兩岸。
其實因鄭母為日人,遠從18世紀初,日本民間即興起「國姓爺」熱,1715年更被搬上流行戲劇「國姓爺合戰」演出,雖同樣宣揚神勇過人,不過強調鄭成功是「在異國照耀武德」,也即他是日本人。
而官方與文人的史冊中,新的修辭是:國姓爺其父降清後,其母以劍切腹殉節之壯烈舉止,賦予其日本精神,對他畢生志業影響至深。
日治時期鄭成功成了南進樣板,當時延平郡王祠入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治時期,殖民當局以身懷大和民族血統之鄭成功統治過台灣,詮釋日本治台是繼承遺儲,合理化日本對台的統治。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遭遇各地武裝抗日,當日軍開進台南府不久,南進軍司令官立即親謁延平郡王祠致祭,並發佈中文在前、日文在後的雙語訓令:「…母子之忠烈義勇、無一不出日本國風之餘、丹心之所照…」,十足日式統戰意味。
其後延平郡王祠被改稱「開山神社」,先是保留福州式建築格局,隔陣子又整修部分為神社樣式,呈現漢、和式混合風格,最後再於神社土地上,加蓋日式神社。
此外,當時台灣的公學校均教唱「鄭成功之歌」,1939年《台南市讀本》則收錄〈鄭成功〉的課文;國姓爺的形象並被用於帝國南進政策的宣傳。
只是台灣漢人對於鄭成功終究有自己的傳說、神明圖像,以及自己的祭祀日期與活動,其鄉土色彩並未受到日式形象的扭轉。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有鑑台灣民間對原被視為祖國的外省統治者極度怨憤,為收攏人心,代表國府來台宣慰的白崇熙將軍,抵達台南時遂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撰寫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後將題聯立石,藉此宣揚忠於領袖、擁護國家的精神。
1950年中央政府撤退來台不久,蔣介石又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則將原閩式建築拆除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並在石坊上鑲嵌青天白日徽。
反攻大陸vs收復台灣 國共對鄭各自解讀
蔣介石自中國敗退來台的際遇與鄭成功相似,而鄭的「民族英雄」、「忠於先朝」之形象深植民心,因此除官方祭祀、宣傳外,教科書也開始多所讚揚鄭氏的「民族精神」,並強調他「光復台灣」與「矢志反攻大陸」的事蹟,將其與蔣同樣宣稱為偉人,延平郡王祠祭典也改為國家祭典。
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鳥居,被拆掉的最頂端橫樑已挖掘出來放於鄭成功文物館。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禧題字,並加上國民黨黨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也對鄭成功具高度度的興趣。1950年代,鄭成功擊退荷蘭人進佔台灣的歷史,開始被拿來和「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相提並論。
重點則是跳過鄭之前的荷蘭與清之後的日本,斬頭去尾強調:「從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在台灣進行開發,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以及對鄭的終極評價: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是中國人民抵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個勝利!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諸多歷史人物都被更嚴格的階級立場重新評判,鄭成功因對朱姓王朝愚忠,是封建王朝的工具,而被打入冷宮。
中共對鄭成功歷史定位一變再變
文革後,鄭成功再度以英雄之姿,回到歷史課本。1979年版的歷史課本說:在荷蘭人統治下,台灣人民「生活非常痛苦,渴望回到祖國懷抱」,因此向鄭獻上一幅台灣地圖,希望他能「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最後,「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在中國人民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90年代初,廈門鼓浪嶼興建高15.7公尺的鄭成功花崗岩塑像,身穿戰袍,手按寶劍,望著台灣的方向,涵意深遠。
2004年新的鄭成功塑像在泉州市完成,像高30公尺,鄭成功舉手側望,同樣眺望台灣海峽。
至於台灣民間對鄭成功的看法,358年來大致維持一定的正面評價,主要是逐退荷蘭人後,其帶領的2萬5千官兵在台屯墾,除了讓台灣的住民結構、文化層次、宗教信仰、農工技藝及經濟活動等更為多元、豐富與進步,同時還糧產自足。
特別是,隨著農地開發,鄭成功部將確立了土地制度、戶籍整理;為厚實「反清復明」基礎,鄭氏王朝並籌設行政機構與制度,積極進行住民教育以養成人才,推廣海外貿易以確保財源。
此外,鄭氏王朝在台建立府縣政權後,實行法治,勵精圖治,使當時社會面貌為之一新,為台灣開啟歷史新頁。
然自民進黨推動族群平等後,原住民族意識普遍提升,開始關注台灣的歷史,對鄭成功的批判即是其中一環,尤其對「沙轆戰役」這段歷史,相當在意。
鄭成功在台功過,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據《臺灣通史 卷十五 撫墾志》記載:「廿二年,水沙連番亂,殺參軍林圯,所部多沒。既復進之,以墾其地,則今之林圯埔。廿四年,沙轆番亂,左武衛劉國軒駐半線,率兵討。番拒戰,毀之,殺戮殆盡,僅餘六人匿海口。大肚番恐,遷其族於埔裏社,逐之至北港溪,觀兵而歸。」
大意是:永曆22年(1668),水沙連(今南投)原住民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殺死明鄭將領林圯及其大部分部屬。原民退去後,漢人繼續開墾,為了紀念林圯的犧牲,改地名為林圯埔(今竹山鎮)。
永曆24年,沙轆(今沙鹿)原住民再次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駐防在半線(彰化)的劉國軒將軍領兵反擊,結果把沙轆原住民殺得只剩六人逃到海口。大肚地區原住民被嚇到後,遷到埔里。
問題是永曆22年及永曆24年發生的漢原衝突,皆與永曆16年即已過世的鄭成功無關,歷史功過當然值得研究,不過在那段時期,原漢之間也很多相互交易、通婚及合作情事,不完全都是殺來殺去。
也因基於原住民對歷史情感的在乎,所以近年民進黨開始重新審視鄭成功的歷史,逐漸將其功過分別而論。
2017年4月,政院接受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建議,將鄭成功祭典由內政部長改派台南市長主祭,打破1963年以來之中樞主祭慣例。
惟此變革也遭致台南市民與部分文史工作者反對,世界鄭氏宗親總會長鄭傳興去年更因此拒絕出席祭典抗議。
鄭氏護國精神,對照當今台灣,值得國人省思
特別是研究歷史者認為,鄭氏王朝除了爲台灣農業、文化、宗教、地政、教育、法治、經濟等,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還打開與國際接軌的大門,讓台灣從原始耕獵型態躍為海洋國家,邁入近代歷史的潮流脈動,並打通台灣與閩南沿海和南洋地區貿易及移民的管道,一改明朝海禁鎖國的時代。
也因為如此,今年4月鄭成功祭典再度調整由內政部長徐國勇代表中樞主祭的慣例。
然而最重要的是,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之「一隅抗志」的護國精神與堅強意志,在當今敵我模糊,是非不分的台灣,還真值得國人省思。
歷史的產生,有時有其時代背景,有時又涉及不同族群、利益或意識形態,當代人未必能充分體會,永無交集,難有共識,或是必然。
唯一必須認知與共識的是,無論鄭成功的功或過,凡對後世台灣產生影響的,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台南開山里的故事:台海風雲18載 一個鄭成功歷朝各自表述 | 信傳媒 http://bit.ly/2O5Uuwb
《國性爺合戰》[1] 是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近松門左衛門所作的人形淨琉璃歷史劇,1715年(正德5年)在大坂(今大阪)松竹座首演,演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故事,主角「和藤內」即鄭成功。
國性爺合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quPvMs
「和」即「日本」,「藤(とう)」諧音「唐(とう,意指中國)」,「內(ない)」諧音「不是(ない)」,所以「和藤內」即為「不是和人、不是唐人」之意。
此作在當時頗受好評,連續上演了17個月;次年以歌舞伎的形式在京都演出,隨後也在江戶(今東京)上演。
劇情梗概
第一幕
大明思宗烈皇帝(即崇禎帝朱由檢)獨寵華清夫人。韃靼國的順治大王派使臣梅勒王到明朝都城南京,提出以華清夫人為人質與明朝訂立和約。韃靼人的無理要求遭到大司馬吳三桂將軍的怒斥,而右將軍李蹈天剖出自己的左眼,暗示通敵的決心。後韃靼軍隊入侵,李蹈天刺殺了思宗。吳三桂抵抗失利,保護華清夫人撤退。途中,從不幸身亡的夫人遺體腹中取出王子逃走。皇妹乘小舟亡命海上。
第二幕
明朝忠臣鄭芝龍遭奸佞誣陷,被貶官流放,東渡日本,娶漁家女為妻,生子和藤內三官。一天,和藤內和妻子小睦在海邊抬貝,看到鷸蚌相爭,從而解悟了兵法的真諦。明朝公主被和藤內所救。鄭氏父子聞知國內發生危難,決定歸國,拯救大明。赴日本之前,鄭芝龍原有一女叫錦祥,她的丈夫是駐守獅子城的甘輝將軍。鄭芝龍欲說服甘輝與自己合作。和藤內在竹林里以伊勢神宮的祓符降伏了猛虎,同時也懾服了李蹈天的官軍。
第三幕
獅子城父女相認,錦祥欲說服丈夫與鄭氏父子合作,為甘輝拒絕。和藤內闖入城去,與甘輝發生爭鬥。錦祥與和藤內之母相繼飲劍身亡,以死感化甘輝。甘輝決定與鄭氏父子合力復明。和藤內被擁戴為延平王、國姓爺,易名為鄭成功。
第四幕
國姓爺鄭成功率軍殺敵,屢戰屢勝,捷報頻傳。被吳三桂救助撫養的太子已有7歲,劉伯溫顯聖預言太子將借和藤內之助戰勝韃靼。小睦借神力渡海前來助戰。各路人馬聯台作戰、攻城克地,消滅了韃靼軍隊的主力。
第五幕
太子被國姓爺擁立登基,是為永曆帝。鄭成功、吳三桂、甘輝等率軍圍攻韃靼王后的據點南京城。李蹈天把俘獲的鄭芝龍綁在盾牌上,脅迫國姓爺屈服。吳三桂、甘輝以詐降之計智擒韃靼王,國姓爺攻陷南京,救下鄭芝龍,活捉了李蹈天。最後,韃靼人被逐出國境,李蹈天被處決。此後戰亂結束,天下大治
國性爺合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quPvMs
------------------------------------
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之「一隅抗志」的護國精神與堅強意志,在當今敵我模糊,是非不分的台灣,值得國人省思。(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通地方防疫簡訊烏龍瘋傳各地,瞬間讓台南開山里一訊暴紅,秒變台灣最大里,成了趣談。
台南開山里地名源自當地奉祀渡海攻台,逐退荷蘭駐軍之「開台聖王」鄭成功的開山王廟也就是現在的延平郡王祠;鄭家軍艦隊當年可是威震台海,所向無敵之最大的海上勢力之一。
鄭成功(1624~1662)在其母田川氏家鄉-日本肥前國(今長崎)出世時,正好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於大員(今安平)築堡為國際貿易據點、赤崁為行政中心那年,6歲時遷回父親鄭芝龍閩南故鄉泉州,及長被送往金陵求學習儒,16歲考中秀才,22歲成為國子監生。
鄭家軍威震台海18載
1645年獲隆武帝御賜「國姓」朱、改名「成功」,也即世稱「國姓爺」由來;翌年繼承其父兵權及海商事務,開始從事「反清復明」志業,同時壟斷福建和東洋的貿易。
南明政權陷落後,鄭的基地僅剩廈門、金門,為圖發展遂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渡海攻台,於永曆十五年(1661)逐退荷軍在台殖民勢力;從此開啟南明「延平郡王」在台統治;不幸半年後即病逝,卒年39歲。
鄭成功逝後其子鄭經在台即位。鄭經死後他次子鄭克塽繼位;後施琅領清軍攻克澎湖,鄭克塽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清,延平王朝告終;翌年3月台灣納入大清版圖。
「國姓爺」霸業18年,惟在台期間僅半載,然歷經荷蘭、大清、日本、民國,新中國,以迄國民黨、民進黨執政等至今358年,無論官方民間,評價不一,甚或同一政權,若非隨著時代「政治需要」修正,即是同朝觀點兩極,這種戲劇般的歷史起伏,亟為特殊。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派駐台澎的總督揆一,在「被遺誤之台灣」一書中,多處批評「國姓爺」殘暴,如虐俘、屠殺敗降軍民,但也承認鄭家軍驍勇善戰,在東亞海域稱霸一時。
清廷初期將鄭成功視為叛國與海賊,然為安撫民間對鄭的崇敬,康熙帝乃楹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肯定他的忠誠和勇氣;清末光緒帝則追諡「忠義典範」,並准立祠,一改百年來的禁忌,轉與民間情感和解,同時盼能激發皇民的忠義精神,對抗諸國列強。
清朝割讓台灣後,更加刺激了大漢民族主義革命的興起;20世紀初鄭成功乃伴隨著黃帝、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歷代民族英雄於反清潮流下被「精神復活」。
國姓爺成了日本治台與南進的樣板
1930年代日本侵華後,這股「藉古勵今」的民族主義風潮再度於中國遭日軍攻陷的各地復萌;耐人尋味的是,同一時空前後之日治下的台灣,「國姓爺」則被形塑為追求「南方共榮圈」的先驅,對鄭的崇拜及禮敬,不亞於台海兩岸。
其實因鄭母為日人,遠從18世紀初,日本民間即興起「國姓爺」熱,1715年更被搬上流行戲劇「國姓爺合戰」演出,雖同樣宣揚神勇過人,不過強調鄭成功是「在異國照耀武德」,也即他是日本人。
而官方與文人的史冊中,新的修辭是:國姓爺其父降清後,其母以劍切腹殉節之壯烈舉止,賦予其日本精神,對他畢生志業影響至深。
日治時期鄭成功成了南進樣板,當時延平郡王祠入口。(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日治時期,殖民當局以身懷大和民族血統之鄭成功統治過台灣,詮釋日本治台是繼承遺儲,合理化日本對台的統治。
1895年台灣割讓日本,遭遇各地武裝抗日,當日軍開進台南府不久,南進軍司令官立即親謁延平郡王祠致祭,並發佈中文在前、日文在後的雙語訓令:「…母子之忠烈義勇、無一不出日本國風之餘、丹心之所照…」,十足日式統戰意味。
其後延平郡王祠被改稱「開山神社」,先是保留福州式建築格局,隔陣子又整修部分為神社樣式,呈現漢、和式混合風格,最後再於神社土地上,加蓋日式神社。
此外,當時台灣的公學校均教唱「鄭成功之歌」,1939年《台南市讀本》則收錄〈鄭成功〉的課文;國姓爺的形象並被用於帝國南進政策的宣傳。
只是台灣漢人對於鄭成功終究有自己的傳說、神明圖像,以及自己的祭祀日期與活動,其鄉土色彩並未受到日式形象的扭轉。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有鑑台灣民間對原被視為祖國的外省統治者極度怨憤,為收攏人心,代表國府來台宣慰的白崇熙將軍,抵達台南時遂前往延平郡王祠向鄭成功行禮,並撰寫對聯:「孤臣秉孤忠,浩氣磅礡留萬古。正人扶正義,莫教成敗論英雄。」後將題聯立石,藉此宣揚忠於領袖、擁護國家的精神。
1950年中央政府撤退來台不久,蔣介石又親題「振興中華」匾額,懸於延平郡王祠正殿入口。1963年則將原閩式建築拆除改以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以示正統;並在石坊上鑲嵌青天白日徽。
反攻大陸vs收復台灣 國共對鄭各自解讀
蔣介石自中國敗退來台的際遇與鄭成功相似,而鄭的「民族英雄」、「忠於先朝」之形象深植民心,因此除官方祭祀、宣傳外,教科書也開始多所讚揚鄭氏的「民族精神」,並強調他「光復台灣」與「矢志反攻大陸」的事蹟,將其與蔣同樣宣稱為偉人,延平郡王祠祭典也改為國家祭典。
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鳥居,被拆掉的最頂端橫樑已挖掘出來放於鄭成功文物館。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禧題字,並加上國民黨黨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也對鄭成功具高度度的興趣。1950年代,鄭成功擊退荷蘭人進佔台灣的歷史,開始被拿來和「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相提並論。
重點則是跳過鄭之前的荷蘭與清之後的日本,斬頭去尾強調:「從古以來,我國人民就在台灣進行開發,台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以及對鄭的終極評價: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是中國人民抵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個勝利!
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諸多歷史人物都被更嚴格的階級立場重新評判,鄭成功因對朱姓王朝愚忠,是封建王朝的工具,而被打入冷宮。
中共對鄭成功歷史定位一變再變
文革後,鄭成功再度以英雄之姿,回到歷史課本。1979年版的歷史課本說:在荷蘭人統治下,台灣人民「生活非常痛苦,渴望回到祖國懷抱」,因此向鄭獻上一幅台灣地圖,希望他能「收復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最後,「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在中國人民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90年代初,廈門鼓浪嶼興建高15.7公尺的鄭成功花崗岩塑像,身穿戰袍,手按寶劍,望著台灣的方向,涵意深遠。
2004年新的鄭成功塑像在泉州市完成,像高30公尺,鄭成功舉手側望,同樣眺望台灣海峽。
至於台灣民間對鄭成功的看法,358年來大致維持一定的正面評價,主要是逐退荷蘭人後,其帶領的2萬5千官兵在台屯墾,除了讓台灣的住民結構、文化層次、宗教信仰、農工技藝及經濟活動等更為多元、豐富與進步,同時還糧產自足。
特別是,隨著農地開發,鄭成功部將確立了土地制度、戶籍整理;為厚實「反清復明」基礎,鄭氏王朝並籌設行政機構與制度,積極進行住民教育以養成人才,推廣海外貿易以確保財源。
此外,鄭氏王朝在台建立府縣政權後,實行法治,勵精圖治,使當時社會面貌為之一新,為台灣開啟歷史新頁。
然自民進黨推動族群平等後,原住民族意識普遍提升,開始關注台灣的歷史,對鄭成功的批判即是其中一環,尤其對「沙轆戰役」這段歷史,相當在意。
鄭成功在台功過,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據《臺灣通史 卷十五 撫墾志》記載:「廿二年,水沙連番亂,殺參軍林圯,所部多沒。既復進之,以墾其地,則今之林圯埔。廿四年,沙轆番亂,左武衛劉國軒駐半線,率兵討。番拒戰,毀之,殺戮殆盡,僅餘六人匿海口。大肚番恐,遷其族於埔裏社,逐之至北港溪,觀兵而歸。」
大意是:永曆22年(1668),水沙連(今南投)原住民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殺死明鄭將領林圯及其大部分部屬。原民退去後,漢人繼續開墾,為了紀念林圯的犧牲,改地名為林圯埔(今竹山鎮)。
永曆24年,沙轆(今沙鹿)原住民再次對漢人屯墾區發動攻擊,駐防在半線(彰化)的劉國軒將軍領兵反擊,結果把沙轆原住民殺得只剩六人逃到海口。大肚地區原住民被嚇到後,遷到埔里。
問題是永曆22年及永曆24年發生的漢原衝突,皆與永曆16年即已過世的鄭成功無關,歷史功過當然值得研究,不過在那段時期,原漢之間也很多相互交易、通婚及合作情事,不完全都是殺來殺去。
也因基於原住民對歷史情感的在乎,所以近年民進黨開始重新審視鄭成功的歷史,逐漸將其功過分別而論。
2017年4月,政院接受原住民立委Kolas Yotaka建議,將鄭成功祭典由內政部長改派台南市長主祭,打破1963年以來之中樞主祭慣例。
惟此變革也遭致台南市民與部分文史工作者反對,世界鄭氏宗親總會長鄭傳興去年更因此拒絕出席祭典抗議。
鄭氏護國精神,對照當今台灣,值得國人省思
特別是研究歷史者認為,鄭氏王朝除了爲台灣農業、文化、宗教、地政、教育、法治、經濟等,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還打開與國際接軌的大門,讓台灣從原始耕獵型態躍為海洋國家,邁入近代歷史的潮流脈動,並打通台灣與閩南沿海和南洋地區貿易及移民的管道,一改明朝海禁鎖國的時代。
也因為如此,今年4月鄭成功祭典再度調整由內政部長徐國勇代表中樞主祭的慣例。
然而最重要的是,鄭成功「敢向東南爭半壁」之「一隅抗志」的護國精神與堅強意志,在當今敵我模糊,是非不分的台灣,還真值得國人省思。
歷史的產生,有時有其時代背景,有時又涉及不同族群、利益或意識形態,當代人未必能充分體會,永無交集,難有共識,或是必然。
唯一必須認知與共識的是,無論鄭成功的功或過,凡對後世台灣產生影響的,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台南開山里的故事:台海風雲18載 一個鄭成功歷朝各自表述 | 信傳媒 http://bit.ly/2O5Uuwb
「混血英雄」——日本人為何崇拜鄭成功?
2014-12-30 由 全球通史 發表于歷史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鄭成功是八歲時才從日本帶回老家拜祖認宗的。說來說去,雖是個中日混血種,畢竟從東亞儒家倫理學說的世系上講,鄭成功是中國人!況且川田氏後來也因為兒子鄭成功不肯降清而被清兵凌辱而死。所以不管怎麼說,在這場討論中,日本人是沾不到什麼便宜的。可是據報導在日本,因為是鄭成功的出生地,當地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中國遊客知道鄭成功是混血兒的的確不多,可見,日本人是不太忌諱鄭成功在正統上是中國人的。
鄭成功所生活的年代,倭寇已基本肅清,而海盜卻日益猖獗。戚繼光、俞大猷明末抗倭之前的鄭和下西洋,很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鎮壓海盜。據歷史資料,倭寇裡面實際上有很多是中國海盜!鄭成功父親鄭芝龍就是當時的海盜,後受明王朝的招安才上岸的,此公據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調查資料顯示,現在在東海的某些島嶼上仍是民眾敬拜的「神靈」。既是海盜出身,所以此公後來攜施琅等降清也就在情理之中。施琅甚至是降了明朝又降清朝再叛清朝復降清朝!現在因為鄭成功是民族英雄,故對其祖上歷史稍作避諱。鄭成功後來收復台灣其實也是有海島情結的。
突然想起,日本還有以鄭成功故事為藍本的漫畫,很受追捧。這樣說來,日本人倒是挺崇拜鄭氏的,至少也是喜歡。從日本人有偶像崇拜的傳統上來看,中國人似乎應該沾沾自喜了。可是網易調查的結果卻是大部分網民認為這是日本人的陰謀!這的確挺讓人大跌眼鏡的。
鄭成功勢力範圍圖
鄭成功的母親也是中日混血,本姓翁,她的父親是旅日華僑,取了當地大名的家臣之女為妻,即為鄭成功生母.日名田川貞子或田川松,鄭氏家譜記載鄭成功生母姓翁,也可見其母是中國血統。
鄭成功其實只有1/4日本血統.當時日本實行閉關鎖國,不肯放人,無奈鄭芝龍是大明水師總兵,把軍艦往日本一靠,日本當局迫於壓力,把鄭成功和田川氏放回來了.但鄭成功的弟弟七左衛門留在了日本,至今他的後人還住在日本橫濱。
近松門左衛門與《國姓爺合戰》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在日本民間文人中,最早通過文藝的形式表達侵華意念的是17世紀日本著名戲劇家近松門左衛門,他在《國姓爺合戰》中讓日本人占領了南京。近松門左衛門( 1653 ~ 1724 )原為武士,後致力於戲劇創作,成為日本文學史上著名的戲劇家。他一生中創作了「凈琉璃」(一種木偶戲)和「歌舞伎」劇本一百多部,被文學史家稱為「日本的莎士比亞」。在他的劇本中,有一部 1715 年出籠的以中國為舞台背景的戲,名為《國姓爺合戰》,是一部大型的歷史劇。所謂「國姓爺」指的是明代的鄭成功。鄭成功後受南明唐王隆武帝賜明代「國姓」朱,改名成功。《國姓爺合戰》就是以鄭成功抗清復明、攻打南京城為背景寫成的歷史劇。然而,該劇本卻嚴重歪曲歷史事實,其中最嚴重的是對鄭成功形象的歪曲和改造。
歪曲歷史的戲劇
在《國姓爺合戰》中,近松門左衛門卻把歷史上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寫成了日本武士。胡說他是在日本長大,娶日本人為妻,二十幾歲以後才回到中國,還給他起了一個日文名字「和藤內」。所謂「和」就是指日本(大和民族),「藤」字和當時日本稱呼中國的「唐」字在日本語中都讀作「とぅ」,「內」字讀音為「ない」與日語中的「不是」發音相同,所以「和藤內」的是指「非和人非唐人」的意思。而「和」字在前、「藤」(唐)字在後,明顯具有突出強調鄭成功的日本人身份的意圖,「和藤內」也許就是近松所謂的「國姓」的真正含義。
在《國姓爺合戰》中,「和藤內」和父母一同去「大明國」,在大明國靠著日本武士的神威,打敗韃靼(清)兵,攻陷南京城,城內明將與「和藤內」合作,並擁戴「和藤內」為「延平王」。在近松筆下,這位「國姓爺」——「和藤內」完全是一個日本武士的化身,他口口聲聲自稱「我們日本人」,他來中國的目的實際上也不是抗清扶明,而完全是為揚日本之國威,並圖謀在中國實施日本的統治。關於這一點,劇本中有露骨的描寫。在第二幕第一場戲中「和藤內」在退潮的海灘上看到鷸蚌相爭的情景,不禁感慨道:「讓兩雄交兵,乘虛而攻之,此乃兵法奧秘。……聽說在父親老一官的生國,大明和韃靼雙方正在戰鬥,這豈不是鷸蚌相爭嗎?好!現在就到中國去,用方才領悟的兵法奧秘,攻其不備,大明和韃靼兩國的江山,豈不是唾手可得的嗎?」
劇本特別注意表現這位被稱為「國姓爺」的和藤內是作為日本人來與中國人打仗的。例如第二場中和藤內對中國的殘兵敗將說道:「喂!縱然你們人多勢眾,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的生國是大日本。」和藤內還摸著老虎的脊背說:「你們污衊日本是小國,可是你們看看日本人的本領!連老虎都害怕我們,看到了嗎?」
這位「和藤內」靠了母親從日本帶來的神符,靠了「天照大神的威德」,在中國耀武揚威,連猛虎遇到他都嚇得打哆嗦,更何況是中國的士兵,全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降伏。和藤內命令中國的降兵敗將全都剃成日本式的月牙頭,穿上和服,並改換成日本式的姓名,然後接受他的檢閱和指揮。並對中國將領發令訓話:「你們看,這裡請來了天照大神。本人以一介匹夫,卻攻下數城,現在成了諸侯之王,受你等的臣下之禮,這就是日本的神力!在竹林中收降的這些夷兵,已剃了日本頭,讓他們在前面宣傳日本的支持,韃靼兵素知日本的武威,他們一定聞風喪膽!」就這樣,和藤內「國姓爺」終於攻下了南京城,驅逐了韃靼王,保住了「大明江山」。而實際上,這「大明江山」,已經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成了「和藤內」所代表的日本的江山了。
軍國主義思想早期的萌芽
近松門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是18世紀初日本對華侵略擴張思想的一次暴露。
據日本文學史的記載,這齣戲連續三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觀眾多達二十多萬人次。就受歡迎的程度和演出的盛況而言,在當時是空前的。後來他又陸續寫出了關於「國姓爺」的兩個劇本《國姓爺後來的戰鬥》和《中國船帶來的當今國姓爺的消息》,被後人稱為《國姓爺三部曲》。這種情況充分說明,在豐臣秀吉的軍隊侵略朝鮮和中國的迷夢破滅一百多年後,許多日本人——當然包括在野的文化人及受其影響的庶民百姓,對於中國仍暗懷覬覦之心,禍華之心不死,有時還變得熾熱如火,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侵華難以付諸行動,於是就以文藝的形式加以表達和發泄。可以說《國姓爺合戰》的公演和大受歡迎,正是18世紀初許多日本人某種心態的暴露,這種心態在隨後的一百多年間漸漸轉化為日本文化的糟粕「軍國主義」思想,這種思想的最終目標就想是讓日本徵服全世界。「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是多數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治名人的看法,於是又衍生出另一個思想——「侵華思想」,可以說從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思想在日本達到了巔峰,上到天皇軍官文臣,下到普通平民百姓都沉溺於此思想中,而正因為有支持的基礎日本才敢於多次發動侵略他國的罪惡戰爭,不但使周邊多國深受其害,最終也使自己走向毀滅
「混血英雄」——日本人為何崇拜鄭成功?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OxNAyv
-------------------------------
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挾持明朝隆武皇帝,割據福建,與清政府分庭抗戰,年輕的鄭成功力勸父親北伐清兵,但鄭芝龍不顧眾人勸阻率軍投奔清軍。鄭成功率軍抗擊清軍,成為當時反清復明的一面旗幟。隆武皇帝在一次的戰役中遇難,臨終時下旨,命鄭成功一定要收復台灣。鄭成功的母親田川夫人也在這次的戰役中被清軍包圍,剖腹自盡。鄭成功退守廈門金門一帶,立志要收復台灣完成隆武帝的遺願...........
鄭成功對台灣的影響極為深遠,「成功」、「延平郡王」、「國姓爺」等鄭成功的代名詞,在台灣隨處可見。台灣人尊稱鄭成功為「開台聖王」,在各地廣建寺廟,成為民間重要的信仰。
鄭成功英年早逝,在台灣的時間不到十五個月,但在政經文教方面積極建設,在台灣早期的開發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作者:周婉窈(臺大歷史系教授)
鄭成功忠於明朝,在他自己的時代,以及終有清一朝,是沒有疑義的,也是他受人尊崇的原因之一。他最後大失反清復明志士之心,是另外一回事。他一生奉明正朔,並未僭越。現在有些人,不懂「帝」、「王」之分,以為稱王、稱藩即為僭越,殊不知鄭成功在隆武朝儀同駙馬,起兵後,形同帶兵在外的藩鎮,是以稱藩;軍隊稱藩兵,命令稱藩諭,部下則稱他為藩主。永曆帝封他延平王、潮王,他理當可以稱王,但他以未能恢復國土為恨,終其世不敢稱王。這點可從他和荷蘭人議和時堅持使用「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的頭銜,得到佐證。他逝世前,遙傳永曆帝遇害,有人建議他改元,被他一口回絕,說:「皇上西狩,存亡未卜,何忍改年!」
我們可以批評鄭成功的很多作為,但終其一生,他沒有違反他的時代所認定的「忠」的標準。活在一個忠與不忠是「存活」也是「存在」的問題的年代,他們不會比我們對此更不敏感。鄭成功的作為是有很多可議的地方,比如他幾次和西南最大反清力量李定國約期會師,卻爽約了。
但是,青年鄭成功曾奉永曆帝之旨,親自率軍南下勤王,事在永曆四年(1650)閏十一月。海上征戰,過程險惡、艱辛。已經打到大星所(廣東惠州塩州港西),突然得知中左所(廈門)被清軍襲破,鄭鴻逵遣使請成功班師,成功回答說:「奉旨勤王,今中左既破,顧之何益!且咫尺天顏,豈可半途而廢?國難未報,遑顧家為!」這一段話十分生動,鄭成功的面目躍然紙上。既然廈門已經被攻破了,回去無用,而永曆帝就近在眼前,不能中途而廢,因此堅持不回師。然而當三軍得知廈門情況,擔憂家人,軍心思歸,哭聲遍地,各鎮也來勸成功回船。最後因為擔心兵變,不得已班師。讓人想起馬嵬坡「六軍不發」的情勢。鄭成功於是面向南方,向永曆帝拜陳班師之因,揮淚痛哭,三軍哀慟。楊英《先王實錄》如此描寫著。朱希祖對鄭成功不是那麼以為然,也說這段記載「實為成功大增光彩」。這一年鄭成功二十七歲,或許還沒夾雜那麼多的政治考慮。
寫到這裡,海洋之子已經過世了,我們也該擱筆了。但是英雄的生命不結束於死亡的那剎那。小福松出生前,世界不知有他;國姓爺過世後,世界則再也無法沒有他。
熱蘭遮城海戰圖(出處:http://de.wikipedia.org/wiki/Datei:Herport_Albrecht_Zeelandia_1669.jpg#mediaviewer/Datei:Die_Festung_Selandia_auff_Teowan.jpg)
熱蘭遮城海戰圖(出處:http://de.wikipedia.org/wiki/Datei:Herport_Albrecht_Zeelandia_1669.jpg#mediaviewer/Datei:Die_Festung_Selandia_auff_Teowan.jpg)
二○○六年的夏天,在平戶川內浦,走在白沙灼透腳心的千里濱,我想起三百四十餘年前,一位荷蘭人親眼見識到國姓爺的「武功」:
隔日[ 一六六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早晨,國姓爺親自叫我的名字。我去到他面前,他就向海邊射出三枝箭,問我最後那枝箭飛了幾步?我回答說,我猜一百二十步。他說,我猜對了。他於是上馬,叫我跟著去。我們來到海邊平坦的地方,他的一個隨從就拿三根約二呎[ 六十公分]高的短棍,每一根頂端都有一個小圓環,小圓環上貼著一個銀幣大的紅紙當箭靶,三根棍子在海邊插成一排,互相間隔約十竿[約 三十八公尺]。國姓爺遂插三枝箭在他的腰帶後面,騎到約五十到六十竿[約 二百公尺]的地方,然後盡馬所能跑的最快速度,疾馳而來,拔一枝箭射中第一根棍子的箭靶,第二枝箭射中第二根的,第三枝箭第三根棍子的箭靶……一路跑來都維持同一速度,既沒停下來,也沒有減速。這樣連續射了兩回之後他就下馬,走到我的旁邊,問我看清楚了沒?能不能也這樣騎射?我推辭說,不能。……
千里濱的白沙上彷彿響著國姓爺颯颯的馬蹄聲,田川氏含笑看著。
神箭手的這一段記載來自《梅氏日記》。梅氏不是中國人,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土地測量師,名叫Philippus Daniël Meij van Meijensteen,江樹生在翻譯他那劫後餘生的文獻時,可能為了簡潔易記,就稱他為梅氏。梅氏在臺灣居住十九年,國姓爺攻打普羅岷西亞城(赤崁城)時,他跟著地方官貓難實叮(Valentijn)投降,但其實就是被俘虜。由於他是測量師,有國姓爺需要的技術,加上國姓爺不知為什麼好像還很喜歡他,鄭荷議和談判時也要他協助,所以他有機會接近國姓爺,見識到他治軍治民的殘暴,甚至親眼看到他發病(看來像癲癇症)。
可能由於國姓爺還欣賞他,在被俘虜的二百七十位VOC的人員中,最後只有三人倖存,他是其中之一。熱蘭遮城升白旗後,他得以返回巴達維亞城,以日記方式,寫下這八個多月的試煉和見聞。這份珍貴的史料,若非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與戰後的臺灣學者接力賽般的努力,恐怕還埋藏於荷蘭檔案館龐大的VOC卷宗裡,乏人問津。現在《梅氏日記》有江樹生譯註的中文版。梅氏的故事,是殘酷物語中的幸運與說不上來的友情。(未完待續)
(十一)
川內町沿海公路一景(周婉窈拍攝)
川內町沿海公路一景(周婉窈拍攝)
當我離開千里濱,打算搭乘約一個鐘頭才一班的公車回平戶市時,陽光已經稍稍減弱,道路兩排椰子樹,娉娉亭亭,直讓我想起南臺灣。路邊立有大看板,貼著鄭成功戎裝立像,標語寫著:「平戶誕生的亞洲英雄 國姓爺鄭成功」,下有小字「誕生之地川內町」。
在富庶的江戶時代,人們沒有忘記有一半日本人血統的國姓爺。正德五年(1715)大坂的竹本座第一次演出近松門左衛門的《國性爺合戰》人形淨瑠璃(以三弦伴奏說唱的木偶劇),大受歡迎,連續上演十七個月。人們興高采烈欣賞那悖離中國歷史的故事──觀眾當然無從知道哪些情節不符合史實,誰在乎呢?誰又在乎「國性爺」應該寫成「國姓爺」?然而,遠在扶桑之西的大陸,人們被迫忘記海上的故事,被迫從集體的歷史記憶中徹底抹除。只有少數人抗拒潮流努力想記住,用各種方式記住,甚至用小說體裁(如江日昇《臺灣外記》)。
由於鄭成功而成為以漢人為社會主導人口的臺灣,民間私自祭祀他,建有開山王廟。直到清季牡丹社事件之後,沈葆楨奉命辦理臺灣事務,奏請皇帝建祠,以表揚忠良,於是才有我們現在都知道的延平郡王祠。沈葆楨為該祠撰寫楹聯,云:「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這幅對聯很有美學張力,但更重要的,它生動地勾勒鄭成功的一生,且總結了漢人社群對鄭成功的評價──開闢臺灣,盡忠明室。
「亞洲英雄鄭成功」看板(周婉窈拍攝)
「亞洲英雄鄭成功」看板(周婉窈拍攝)
儘管從沈葆楨開始清廷「積極治臺」,最後臺灣不得不承受甲午戰爭失敗的代價,被清廷「永遠讓與」日本。殖民地臺灣傳唱著〈鄭成功〉之歌。今年(2008)六月,我和幾位年輕朋友拜訪臺灣史前輩學者 王世慶 先生, 王先生上個月剛滿八十。他以好心情,為我們唱在公學校唱歌課學到的〈鄭成功〉之歌第一節。這首歌曲調非常明亮、輕快、爽颯,英氣煥發,有那個時代兒歌的特色。歌詞很長,分為八節,歌頌哀悼鄭成功的一生。茲將前三節迻譯於下:
一、啊,勇哉,國姓爺
鄭成功的功績喲
君之父名為芝龍
母親是平戶的田川氏
二、朱姓的命運傾頹
中原大部分遭佔領
南邊的偏僻地方
僅僅苟延殘喘
三、居此世間國之滅亡
如何能坐視不救
鄭氏一人拔身而起
募集義兵以戰
作者附記:
臺灣公學校唱歌課教唱的〈鄭成功〉,非常好聽,可惜礙於著作權,無法將歌曲放於部落格上讓讀者欣賞,真的很可惜!希望以後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歌詞全文:
《公學校唱歌》(第五學年用)〈鄭成功〉歌詞
(十二)
鄭成功過世後,第二年魯王也逝於金門。關於魯王朱以海,我們一般人並不熟悉,但是對反清復明志士而言,這是明朝的真正結束。因為永曆帝已於兩年前遇難,在有血統才有正統的舊時代,魯王是最後可能稱帝的人選。我們最後的志士張煌言曾冀望魯王能繼承正統,改稱大號,以號召天下、維繫人心。他的最後一絲希望,在魯王逝世後,徹底破滅了。
南京之役慘敗後,張煌言一直在浙東海濱孤軍奮戰。當他得知鄭成功攻打臺灣時,深不以為然,派羅子木送信給鄭成功,力勸他放棄攻打臺灣,及早班師返回廈門,以廈門為基地,再圖進取。這就是著名的〈上延平王書〉,文辭、情感、說理、引喻相互輝映,是珍貴的歷史文獻,也是文學瑰寶。但是,張煌言不是為了留下美文寫這封信,他最大目的是想說服鄭成功。他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歷史典故的說服力。可惜顯然沒有打動鄭成功。
魯王逝世後,張煌言散兵隱匿到孤懸海上的懸嶴島。懸嶴島是舟山群島的一個小島,荒瘠沒人居住,南邊有港口,北邊則是峭壁。追隨他只有故參軍羅子木、門生王居敬、侍者楊冠玉,以及將士數人、舟子一人。這個島沒什麼生產,必須定期出去買米,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降清的舊部屬想賣主求榮,設計得知藏身之地。他們半夜從山後峭壁攀藤而入,暗中突襲,張煌言、羅子木、楊冠玉和船夫被捕。這天是 七月十七日 ,十九日張煌言等人抵達故鄉寧波,「觀者如堵牆」。接下來約兩個月是「從容就義」的歷程。
圖一 「鄭成功廟」近景,可惜匾額都掉下來了。(周婉窈拍攝)
圖一 「鄭成功廟」近景,可惜匾額都掉下來了。(周婉窈拍攝)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他的同鄉黃宗羲為他撰寫墓誌銘,開宗明義這樣提醒我們。假如您是張煌言,妻子族人被關在監獄,就等著您投降,又不斷有人軟硬兼施,勸您投降。您如何「從容」?移送省會杭州時,張煌言出寧波城門,再拜歎道:「某不肖,有孤(辜)故鄉父老二十年來之望。」到了省會,張煌言雖然在監獄中,但受到上賓的待遇,那些降清的舊部屬都來探望他,官吏想見他的也沒被禁止,他整天南面坐,拱手不起,「見者以為天神」。杭州人還爭相賄賂看守的人來見他,也有來索取書法的,堆積如山,他「稱情落筆」。 九月初七 是張煌言處死之日。到了刑場,他遙望鳳凰山一帶,說:「好山色!」然後賦絕命詞,挺立受刑。羅子木,楊冠玉,以及船夫從死。妻子和兒子早他三天被處決。侍者楊冠玉是張煌言鄞縣同鄉的小孩,故家後裔,父母死後,追隨張煌言。臨刑時,主事者看他年紀輕,想放他一馬,他說:「司馬公(張煌言)死於忠,某義不忍獨生。」伸長脖子就刑。
「一片孤忠,是天地間一男子」的張蒼水,留下絕命詩,云:「我年適五九,復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五九四十五。張煌言生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 六月九日 ,大鄭成功四歲,原本和成功一樣,是個書生,因為明朝傾覆而倡議破家,兵馬倥傯二十年,逝世時(1664)四十五歲。他留有一女,嫁了全祖望的族叔。這位女兒八十歲時,曾為十八歲的全祖望講述張煌言的事情,以補黃宗羲之墓誌銘與楊遴之記述的闕遺。青年全祖望緊抓著紙傾聽,聽後記錄,活像我們今天的口述采訪。失敗者的歷史,幸尚有地緣和年輕人可以依賴。
圖二 筆者透過玻璃拍攝「鄭成功廟」內景,裡外影像重疊,給人時空交錯之感。(周婉窈拍攝)
圖二 筆者透過玻璃拍攝「鄭成功廟」內景,裡外影像重疊,給人時空交錯之感。(周婉窈拍攝)
南明不結束於鄭成功之死,而結束於張煌言之死。我們的海洋之子齎志以逝,英雄相惜的寧波男子,何嘗不是?雖然鄭成功攻取臺灣讓張煌言大大失望,但是張煌言逝世前一年寫的〈祭延平王文(癸卯)〉,稱延平王「勳追武肅,忠貫汾陽」。武肅是吳越王錢鏐,汾陽是郭子儀。先一年,鄭成功還未「感冒風寒」時,張煌言仍不死心,在〈答曹雲霖監軍書〉中,說他認為「延平王為千古第一流人,欲為千古第一等事」,不可能忍心坐視同志危阨而不策應。然而,那「再揮水犀(水師),以射天狼」的機會終究永遠不再有,永遠不再有。
最後,我想像,我在想像的鍵盤上,敲下一個悲愴的音符,願海風吹它到名為「過去」的陌生國度……
海洋之子鄭成功(四)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bit.ly/2QE61Ey
------------------------
鄭成功與妖怪傳說
文︱小波/楊海彥 鄭成功與妖怪傳說 http://bit.ly/2XyHYIp
攝影︱郭恆妙鄭成功與妖怪傳說 http://bit.ly/2XyHYIp
熱蘭遮城海戰圖(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由於總督府對鄭成功廟採取放任態度,使得當時不少廟宇為了逃避查緝,紛紛將主神改祀為鄭成功,甚至到了今天,也未將主神改回。
鄭成功被統治者推崇的情況,到了國民政府遷台後仍未改變。其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讓臺灣脫離異族統治的事蹟,恰似二戰後日本撤臺,蔣氏政權登陸的情形。國民政府推崇鄭成功,也是懷著「反清復明」--將來終將收復中國失土的隱喻。有趣的是,甚至連中國共產黨,有段時間也同樣推崇鄭成功,因為其「雖然身在臺灣,卻終身想與中國統一」。
相信各位讀者對於鄭成功並不陌生。
父為大海盜鄭芝龍,母為日本人田川氏,不僅受封國姓,更是在國家存亡之秋,最後一個「反清復明」的明室遺臣,並透過實質武力,驅趕荷蘭東印度公司離開臺灣。鄭成功特殊的身世,讓他不論在日本、中國或是臺灣,都流傳他的種種傳說事蹟。要在這短短篇幅道盡這些傳說,幾乎是不可能,但若把範圍限定在臺灣的除妖事蹟,或許還能一書。
綜觀各個與鄭成功傳說相關的論文與著作,鮮少有人會把目光集中在這些作亂的妖怪上。畢竟這些傳說故事中的妖怪,僅僅是為了襯托除妖者的神通廣大而存在,再怎麼厲害的妖怪,最終難逃被殺死的命運。以食物來說,牠們就是不能搶過主菜鋒頭的配菜;以戲劇來說,不過就是個跑龍套的配角,怎麼樣也搬不上檯面。
然而北地異素來對臺灣妖怪感興趣,也意識到若是要談臺灣妖怪,絕對無法逃避鄭成功傳說中各式各樣的精怪神異。趁著這次機會,便將目前從各處蒐羅到的鄭成功除妖事蹟,作個系統性的整理與介紹,並分析這些妖怪傳說之所以會流傳至今的原因。
► 那些被鄭成功打敗的妖怪們
在提被打敗的妖怪們之前,我們得先介紹在這些妖怪傳說中,最常出現的神兵利器。
在郁永河〈鄭氏逸事〉中提到:「龍碽者,大銅砲來。成功泊舟粵海中,見水底有光上騰,數日不滅,意必異寶,使善泅者入海試探,見兩銅砲往來以報,命多人持巨碽牽出之,一化龍去,一就縛。」
這尊龍碽不僅發現的時候神奇,它還有個神奇的異能,便是能夠預知吉凶。〈鄭氏逸事〉中又提到:「龍碽有前知,所往利,即數人牽之不知重;否則百人挽之不動,以戰勝,莫不驗。」這尊有預知能力的大銅砲,讓鄭成功在後續的除妖傳說之中無往不利,往往一轟即死。妖怪作亂?對牠開一砲就對了。
► 鶯歌石和鳶山
三百年前的鶯歌一帶,某天颳起狂風,村子裡出現兩塊巨石,一塊像是鸚鵡,一塊則像振翅欲飛的鳶鳥。兩塊巨石常在天氣陰沉時吐出毒霧,對村民造成極大的災害。直到某天鄭軍至此,為煙霧所困,許多士兵失蹤,鄭成功下令以龍碽射擊,打中鶯歌石的頭和鳶鳥石的嘴,自此妖石不再作怪,成為今日所見的鶯歌石和鳶山。
► 公館蟾蜍山
台北市公館附近有座山,狀似蟾蜍。傳說以前此山住有蟾蜍精,常常噴吐毒霧,加害住民牲畜。鄭成功以龍碽擊之,擊中尾巴,有一角的土山曾經崩下,從此蟾蜍精不再作怪。
► 桃園龜山
淡水河上游,有一山靈是一隻大龜,昔日伸長脖子喝水,使下游的水被吸得向上倒流,鄭成功發現此事,深恐將來會禍害村民,便開砲轟擊牠,死後就成了今日所見的龜山。
► 宜蘭龜山島
國姓爺進攻噶瑪蘭一帶時,看見有個巨大的怪物在太平洋上吐著濃霧,旁邊還跟著兩個白色的小東西,或浮或沉。等到那怪物逼近鄭軍,才發現原來是一隻巨龜,白色的東西則是牠的卵。鄭成功連忙按鎗瞄準,射向龜精,龜精沉入海,變成了今日所見的龜山島,兩顆卵也變成了兩座小島,稱為龜卵島。
► 六張犁拇指山
鄭軍於六張犁的山邊駐紮,夜晚,山上伸來一隻黑漆漆的巨大手掌,肆意捕捉士兵,鄭成功以大砲攻擊之,斷了一根小指,剩下四指仍然繼續捉人,鄭成功又以炮攻打之,四指剩下三指,再轟擊,三只剩下兩指,最後一轟,只剩下一根大拇指,此時仍在空中不安分地扭動。最後終於掉下來變成今天的拇指山。
► 劍潭魚精
鄭軍行至基隆河畔,有魚怪興風作浪,使鄭軍傷亡慘重,鄭成功抽出寶劍,投入潭心,風浪才平靜下來。軍馬安然渡過。之後每遇月黑風高或狂風暴雨時,寶劍就會浮出潭面,紅光四射,過往船隻,輒遭劍破,舟人受殃。此即劍潭之由來。
以上是一般常見的鄭成功除妖傳說,這些傳說故事幾乎有共同的套路,鄭軍前來,妖怪作祟,最後被鄭成功一砲(一鎗、一劍)打死,最終化作石頭。
值得注意的是,劍潭魚精的故事特別不同,最後魚精沒有化作石頭,且之後造成居民麻煩的反而不是妖怪,而是鄭成功扔下的寶劍。這也許和劍潭地名由來說法不同有關,本來在日治之前,臺北劍潭都是因荷蘭人把劍插在潭邊的茄苳樹上才得其名,但在苗栗南港溪尚有另一個劍潭傳說,相傳鄭成功擲劍於此,每有風雨,寶劍便會浮出水面。不過這個傳說並未提到魚精,也許在各種穿鑿附會之下,鄭成功的寶劍反成禍害。
接下來要介紹的幾則傳說則較少見諸紀錄,僅存在地方志或耆老的口中。
► 野柳龜
地有龜嶼,突出海中,與雞籠島蠟燭嶼成崎角之勢。鄭成功北伐至此時,龜嶼忽然變作大龜,潛入海中,噴吐煙霧,後為鄭軍以鉅礮(大砲)擊斃。
► 吼門蛇龜
相傳鄭成功之妹,夜至臺灣尋兄,天明,將歸大陸,舟過澎湖,見龜蛇交合,水路受阻,鄭成功乃揮劍斬之,龜蛇哀鳴,故此地名為「吼門」;而今當於水清之際,可見水底隱現紅塗一條,色澤鮮明,傳即昔龜蛇血跡。
► 四獸山
四獸山由虎、豹、獅、象所組成。傳說,鄭成功自臺南安平抵臺北,登四獸山來到虎林街口,望見整座山突然一片霧茫茫,無法前進,鄭成功認為是妖怪作祟,盛怒之下在豹山身上踩下深深的足印,這才使霧散去而得以前進。
► 北投豬哥石
北投丹鳳山,日本時代稱「松葉山」或是「大師山」,因為上面有空海大師祠,但耆老會稱為「豬哥山」。傳說山上有隻豬哥精會下山騷擾婦女,有天鄭成功經過便拿大砲轟他,豬哥精負傷逃跑,最後仍舊死去,化作今日的豬哥石,又稱軍艦岩。
►花蓮虎頭山
明朝時鄭成功攻臺,派兵駐紮舞鶴,每日點兵時都會少掉兩名,勘察地理才發現,對面有一座虎頭山,虎頭正好向著舞鶴。駐軍於是向虎頭山開槍,將老虎打死,最後鄭成功親自至虎頭山巡視,於山頂打下一枝鐵樁,用鐵鍊將虎頭綁緊,確保其不再害人。
► 平溪白鶯石
據說早期常有人在此地莫名失蹤,據說是鶯哥精吐霧的緣故。直到明鄭時期,鄭成功率隊開炮打落鶯哥精的下巴後,才成了今日的白鶯石而不再害人。
► 屏東獅子頭山
當時鄭成功準備進攻南番,坐船過楓港時,遙望山頭有二惡獅,於是令士兵開槍射死。至岸邊卻發現是兩座類似獅子的山頭,北公南母,公中牙,母中肚,以後故名為獅子頭山。
► 新竹鳥嘴山
昔時鄭軍駐紮新竹一帶,一日忽鷲鳥進犯,抓走士兵,被鄭成功一劍斬下頭顱,化為巨岩。
此處還有一個融合了宜蘭龜山島和野柳龜兩個景點的傳說:
龜山島原是一隻大雌龜,住在叭哩沙(今宜蘭縣三星鄉),鄭成功有意撮合牠跟基隆的野柳雄龜配成雙,便從叭哩沙帶出海,可是走到半海,該龜竟賴著不走。鄭成功忍無可忍,用大礮轟打牠,大雌龜就地死去,化作龜山島,身邊仍伴隨著兩顆龜卵島。至今若是登上龜山島,仍能看見致命的鎗口,被當地人稱作「鎗空仔」。
這則傳說還有其它版本,比如湊合雙龜的乃是東海龍王,或者雙龜的其中一龜並非野柳龜等等,應可視為傳說交流混雜後的結果。
► 根本不可能踏足這麼多地方
然而,這些傳說都不是真的--並不是妖怪真實性的問題,而是歷史上鄭成功真正能夠前往的地區實在屈指可數。
鄭成功在世只有短短的三十九年,誕生於日本平戶,待了七年(1624-1630),被鄭芝龍接回中國,在閩南一帶成長近三十年(1631-1660),最後為了反清復明,趕走荷蘭人,落腳臺灣,更只有年餘(1661-1662)--十三個月又七日。
在這十三個月內,鄭成功僅在臺南附近活動。雖然下令軍隊屯墾臺灣,範圍北至噶瑪蘭,南至瑯嶠;然而在中部遭遇大肚王國(由拍瀑拉族、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部落王國),以及瑯嶠(今恆春地區)各社原住民的反抗之下,實際的統治地區只有二林(今彰化縣二林鎮)到茄藤(今屏東縣佳冬鄉)之間的土地。
這麼說來,較有可能為真的除妖傳說,就僅有在澎湖的「吼門蛇龜」和「屏東獅子頭山」兩則,而若將「因為鄭軍屯墾而附會到鄭成功身上」的傳說也考慮進去,也僅有「宜蘭龜山島」傳說一則。其餘的傳說地點,在明鄭時期都還是原住民們的土地,尚未被漢人們「開墾」,更別說是除妖了。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注意到,距離鄭成功所處的臺南越遠的地方,除妖傳說反而越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鄭成功是第一個進入臺灣的漢人政權,素有「開臺聖王」的美稱,而在明鄭及清領時期,越來越多的漢人踏上臺灣這塊土地,開墾過程中當然也會碰上如天災、瘴氣、與原住民之間的鬥爭等等諸多困難,在感念鄭成功開臺辛苦之際,不免便將自身的遭遇穿鑿附會一番。而距離真實的地點越遠,越有想像發揮的空間,自然便成了今日我們所見的情況。
這有個專有名詞,叫作「箭垛式人物」,意思是因為其在世時的事蹟廣為流傳,而後人便將相似的事蹟附會至該人身上,有如箭垛一般。除了鄭成功之外,工匠魯班、嚐百草的神農氏、明察秋毫的包公等等,也有相似的情況。
► 鄭成功的影響力究竟從何而來
但除了開臺的事蹟之外,真正讓鄭成功有如此大影響力的,還是後世的統治者政治力介入的關係。
自乾隆年間開始,就有民眾私自祭祀鄭成功,當時以「大王爺」、「開山王」為神尊之名,並以「開山廟」企圖掩官吏耳目。直到一八七四年日本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為了凝聚民心,強調「忠君思想」,上奏皇帝,欲在府城建專祠,自此鄭成功信仰才正式被官方承認,開始蓬勃地發展。
到了日治時期,總督府對於鄭成功信仰也不加以禁止。原來早在一七○○年開始,就有許多鄭成功相關的創作。例如由日本江戶時代劇作家近松門佐衛門所創作的《國性爺合戰》(註一),便是一齣以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故事為原型,創作的人形淨琉璃歷史劇。劇中主角和藤內穿著和服,手持武士刀,最後成功反清復明,天下大治。
諸如此類以鄭成功為題材的通俗娛樂,早已存在日本人心中,也因此對於臺灣人這樣崇拜並不反感。反而因為鄭成功半日半漢的血統,認為其勇武來自於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而鼓勵臺灣人民祭祀。一八九六年,臺南縣知事磯貝靜藏甚至上書臺灣總督,以鄭成功之忠烈與開臺事蹟與其母田川氏的貞烈事蹟為由,將鄭成功廟改為神社,隔年,「開山神社」成為日治時期臺灣的第一座神社。這在嚴格控管臺灣人民信仰的日治時期,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總督府對鄭成功廟採取放任態度,使得當時不少廟宇為了逃避查緝,紛紛將主神改祀為鄭成功,甚至到了今天,也未將主神改回。
鄭成功被統治者推崇的情況,到了國民政府遷台後仍未改變。其驅逐荷蘭人,收復臺灣,讓臺灣脫離異族統治的事蹟,恰似二戰後日本撤臺,蔣氏政權登陸的情形。國民政府推崇鄭成功,也是懷著「反清復明」--將來終將收復中國失土的隱喻。有趣的是,甚至連中國共產黨,有段時間也同樣推崇鄭成功,因為其「雖然身在臺灣,卻終身想與中國統一」。
再也沒有哪個人或神,能如鄭成功這般,被這麼多統治政權推崇至此的了。
► 獨特的鄭成功信仰
而雖然中國和臺灣都有流傳鄭成功的傳說,但兩邊對於鄭成功的態度並不相同。對於中國人來說,鄭成功就是一個傳奇人物,但對臺灣人來說,鄭成功是神明。
根據周士煌的《鄭成功的民族學研究》,對於一個人物傳說的神奇及神聖化程度,可將之劃分為三個程度的光譜:「歷史人物」→「傳奇人物」→「神化人物」。以岳飛為例,其程度只到傳奇人物,而以關公為例,因為其有大量的顯聖傳說,因此算是神化人物的極端。
至於鄭成功,在中國和臺灣都介於傳奇人物與神化人物之間,不過中國因為沒有顯聖傳說,因此偏向傳奇人物;臺灣則因為大大小小祭祀鄭成功的廟宇,有零散的顯聖傳說,因此偏向神化人物。畢竟在臺灣,鄭成功是「開臺聖王」,是「開墾的守護神」,因應各地不同的需要,司掌了「雨神」、「水神」、「辟邪之神」、「土地神」等等不同的職務,因而有了種種或大或小的神蹟。
其中,宜蘭地區特有的牧童泥塑信仰相當特別。牧童放牧時閒來無事,捏泥偶自娛,有人問起便說是「捏成功」,時人將之當作神明來拜,偶有靈驗事蹟,便就地成廟;也有的是牧童忽然起乩,自稱國姓爺,要求替泥偶建廟而成。這些因牧童泥塑,後來因種種事蹟而成的鄭成功廟宇,在宜蘭就有十二間之多。(註二)
這些地方廟宇的顯聖事蹟,讓臺灣在鄭成功的信仰上獨樹一格。而正是因為臺灣人對於鄭成功特殊的崇拜,才使得就連鄭成功從未駐足之處,都流傳著他的事蹟。鄭成功的除妖傳說,表面上雖然只是人們的穿鑿附會,然而細細分析背後成因,卻恰好展現了只有經歷從開臺至今,這段三百多年歷史的臺灣人,才會發展出的,獨特的鄭成功信仰。鄭成功與妖怪傳說 http://bit.ly/2XyHYIp
------------------------------
開台灣,鄭國姓爺:
明朝,天啟三年,福建鄭芝龍,跟著一艘荷蘭商船,到了平戶,當時他才19歲。
鄭芝龍此時,就借住在比他大兩歲,田川小姐家中,這對青年男女,很快墜入愛河並私訂終身。後來鄭芝龍就跟這位日本平戶侯的家臣,田川氏之女結婚。後來,有一天,在平戶島,川內浦,千里濱海灘上撿貝殼,忽然感覺到一陣腹痛,她就倚著海邊一塊巨石,生下一個男孩,祂就是鄭成功!這塊巨石,到今天,依然屹立在那個海灘上,在平戶的當地人,將它稱為「兒誕石」。
(延平郡王祠,鄭成功像,楊英風塑,圖片來源:大紀元,自由時報記者,吳幸樺攝)
鄭成功,原名鄭森,字明儼,乳名福松。
鄭成功出生不到一個月,鄭芝龍就隨原船離去,留下鄭成功,一直跟著母親,住在平戶;一直到祂六歲的時候,被鄭芝龍接回福建老家,在福建省,晉江縣,安平鎮(今天的安海鎮),在當時,李自成攻陷北京、吳三桂開山海關,迎清兵的亂世,百姓們個個都是人心惶惶之際,鄭成功反其道而行,祂毅然決然的進入南京國子監,拜當時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為師。
鄭成功,祂是明朝最後一個強調「反清復明」的官員,也是第一個透過武力,讓佔領台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員離開的大將軍。同時,鄭成功在治台的期間內也留下了許多豐富的史跡跟傳奇故事。
關於國姓爺的生平大事
要跟大家介紹國姓爺的生平之前,我們先跟大家介紹一下,當時明末清初的複雜背景環境,也就是先從國姓爺的父親,鄭芝龍(鄭一官),說起。
217
(鄭成功和鄭芝龍的畫像,國立台灣博物館館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鄭芝龍十八歲的時候,為了改善家裏的經濟環境,他就到澳門,去找舅舅黃程,跟他學習經商之道。之後,鄭芝龍往來東南亞各地經商,直到他跟田川結婚以後,他才專心的跟隨日本華僑李旦經商,並組成一官黨。李旦過世後,他接收大部分的船隊與武裝勢力!後來,到了1633年,他在金門沿海,擊潰荷蘭的艦隊,控制海路,以及各國商船停靠碼頭的費用。鄭芝龍,因此迅速累積財富,幾近富可敵國。
到了崇禎初年,鄭芝龍以一官黨,黨主席的海盜身分,接受了福建巡撫招安,朝廷封他為都督總兵官,替明朝守備沿海,來防止防海盜和荷蘭人的進攻。不久,鄭芝龍便返回福建南安老家,成為當地首富。也是少數迎娶了日本人,卻仍能正式返回大陸的海盜。不久之後,福建省內發生旱災,鄭芝龍用一艘巨船,載著數萬饑民,移民台灣,並給予移民,十分優惠的資助條件,令他們自行拓殖。當時的台灣,土地肥沃,氣候宜人,據史料記載,拓殖的難民,不用多久,便能存夠金錢,衣錦還鄉。因此,還引發了一陣向台灣移民的浪潮。這是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有組織的,由大陸向台灣移民。
後來到了順治元年,南明,弘光皇帝冊封鄭芝龍為南安伯,負責福建全省的抗清軍務;但實際上,鄭芝龍根本沒有復國的雄心;他在降清的大學士,洪承疇招撫下,鄭芝龍認為明朝氣數已盡、而鄭家,自身的家業一官黨,恐怕也沒那個能力跟清廷相抗,鄭芝龍不顧鄭成功的強烈反對,隻身北上,向廷談判投降事宜。不料,清軍主帥博洛背約,挾持鄭芝龍前往北京,同時,清軍派兵攻打安海,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因遭到凌辱,自縊。接著,清軍一路攻克福建,隆武皇帝遇害。之後清朝康熙帝繼位,由索尼、鰲拜、遏必隆、蘇克薩哈四位名臣輔政,蘇克薩哈,假頒詔書,將鄭芝龍斬首於寧古塔。
這一段故事,使得自幼習文弄武,學劍弄槍、研讀兵書、忠君愛國的鄭成功更加堅定抗清之志。
〈廈門,鼓浪嶼,鄭成功石像,圖片來源:酷娛樂寬頻,鳳凰視界)
鄭成功,在歷經母親受辱自縊,父親被假詔書所斬的事件之後,祂來到孔子廟,在孔子廟前,把自己身上的儒巾、儒服,全部一股腦的燒掉;同時,祂在神像前立誓說:「即日起,不做讀書人,要做軍人,為君國及父母報仇!」。
隆武年間,鄭成功在南澳起兵,自稱「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祂漸漸整合鄭家的海上貿易勢力,與武裝集團。
後來,桂王在廣東肇慶即位,改國號為永曆,敕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桂王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同時,他也是一個,被清軍四處追殺的皇帝。桂王的永曆王朝壽終正寢後,鄭成功依然崇奉「永曆」國號的心志不變,祂更不承認滿清的強壓政權,矢志「反清復明」。
後來,到了順治十二年,鄭成功利用清軍不善水戰的弱點,將清朝定遠大將軍濟度,駐守在福建的三萬兵馬,引誘到海上來作戰,果然,殲滅清軍於廈門海域。
鄭成功起義後的十六年間,祂以台灣與廈門間的一個小島,為根據地(也有人說是,現今的小金門,但根據多方資料顯示,應該是在小金門和廈門中間的小島,據說,在當時,這個小島跟中國大陸,尚未連在一塊。),成功的控制了,中間航行的所有海權。鄭成功一方面,深入內陸,廣設商業據點,開闢貨源,來跟外國人做貿易,迅速的累積自己的資金;另一方面,祂廣大募兵,包含日本人、白人、黑人等等外籍軍隊,同時,大量進口盔甲、鎗砲、刀劍等等武器來增加自己的軍備。最後,祂還以自己深入內地的商業據點,成立最大的情報組織網--洪門。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祂多次起兵抗清,也多次跟清朝議和,爭取更多的時間,壯大自己的實力。在如此軟硬兼具的戰略運用之下,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抗軍聲勢,一路扶搖直上!
(石井人家,藏有清代鄭成功畫像。圖片來源:泉州網,東南早報)
等到了順治十五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人北伐。順治十六年,祂們一路打到了長江,收復了瓜州(今天的鎮江)直逼金陵城下。為明心志,祂還寫下了一首大家在第一頁,所看到的七言絕句《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祂一路包圍南京,就在聲勢一片看好之際,鄭成功中了清朝的緩兵之計,損兵折將,只好兵退廈門。
順治十七年,鄭成功在福建的海門港,一舉殲滅了,由清朝水師提督達素,所率領的四萬水軍,這才一雪前恥,將之前失敗的聲望,一次討了回來。
後來,康熙皇帝繼位他採納了,鄭成功之前的降清將領,黃梧的『滅賊五策』:一是,長達二十年的遷界令,從山東到廣東的沿海二十里,全部斷絕鄭成功的經濟來源。二是,毀掉沿海的鄭氏船隻,船上所有的寸板,都不准下水。三是,派出鄭芝龍寫勸降書,招降鄭成功,鄭成功不從,就將鄭芝龍斬首於寧古塔。四是,挖鄭氏祖墳。五是,將鄭氏投誠的官兵移駐據點,同時,分配大批墾地,讓他們衣食無虞,豐衣足食。在這五策的命令之下,鄭成功跟祂的軍隊,斷絕了所有的經濟來源,面臨空前嚴重的財政危機。不得已之下,鄭成功選擇了放棄近岸的離島基地,以及特意騷擾清朝,東南沿海的軍事策略,轉而進攻由大航海時代,就飽受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荷蘭人,分別殖民割據的台灣!
鄭成功,率領了鄭氏將領及軍隊兩萬五千人,同時出動戰船數百艘,從金門的料羅灣出發,繞經澎湖島,出奇不意的,在鹿耳門及禾寮港登陸。才一登陸,就以優勢的軍力,奪取荷蘭人防守薄弱的普羅民遮城(Provinta,今台南赤崁樓)。
之後,鄭成功率兵直進防禦堅固的荷蘭人首府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除了本身軍隊的驍勇善戰,鄭成功還得到早期鄭芝龍,協助渡海開墾的漢人全力支持,在歷經圍城九個月之後;西元1662年,鄭成功,終於打敗佔據台灣三十八年之久的荷蘭人,收復我國長久以來的失土,讓荷蘭人的殖民總督揆一,不得不簽字投降,撤離台灣。
(荷蘭測量師菲力普.梅,所寫鄭軍在台九個月的日記,在日記中,繪有鄭成功接見梅氏的畫面,鄭成功頭上戴著有羽毛的帽子。圖片來源:中華日報,記者張淑娟)
於是,鄭成功又寫下了一首七言絕句《復台》:開闢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鄭成功,成功的收復台灣之後,馬上祭山川,公告天下,同時頒屯墾令,建立「東寧王國」;設立鄭家的天下。鄭成功設立「承天府」,將台南改為『東都』。用以表示,等待永曆皇帝東來的意思,來爭取明朝其他遺臣的效忠! 同年4月,傳來桂王朱由榔,死於緬甸的消息,鄭正成功已經決定,不再擁立新帝,自為台灣之主。後來,祂四處尋訪真實的民情之後,祂決定,在當時還十分荒涼的台灣島上,頒布了一個法案,「寓兵于農」:讓軍隊,來協助農民開墾拓荒,同時,還讓農民與軍隊,在有外亂來襲時,一起抗敵禦國,正是所謂的「農隙則訓以武事,有警則荷戈以戰,無警則負來以耕」!
(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歲月台灣)
鄭成功,成立了第一個,漢人在台灣政權。那時,台灣的土地環境十分惡劣,除此之外,瘟疫也十分的盛行,那個時候流傳一句話:「病者十之七八,死者基多。」!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長達數十丈的巨蟒,四處為害百姓,這樣的先天環境,讓鄭成功的開荒任務,非常艱巨。
但是,鄭成功並不以此氣餒,祂率領著全體官兵,積極的開發台灣;同時,也採取各種周全而堅強的防禦措施,來避免荷蘭人復仇,攻打台灣。鄭成功在台灣,披荊斬棘、流血流汗、艱苦創舉。這時的鄭成功,替台灣,制訂了相當多的新政策和開發經濟策略,(對於這些政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鄭成功紀念館裏,一覽無遺,在此不多贅敘)由於,鄭成功連續征戰十年,馳騁沙場,積勞成疾,再加上開發台灣時的勞心勞力,在西元1662年,病逝台灣,享年三十九。
鄭成功去逝之後,原先將祂奉葬在台南洲仔尾,後來在1699年遷葬福建,南安祖墓。康熙皇帝,還題了一首輓聯給鄭成功,輓聯上寫著:『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鄭成功一生的傳奇故事,代代都在流傳。後人為了讚揚祂,將荷蘭人趕出台灣,以及祂,勤勉開台的功績,大家都崇奉他為『開山王』;還在台南,蓋了一座開山廟,後來到了1874年,清朝皇室,還敕許建廟為『延平郡王祠』,正殿,奉祀鄭成功,後殿,奉祀祂的母親田川氏。後來,日本人來統治台灣,又把『延平郡王祠』,改名成為『開山神社』。
關於,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故事,還有一個,鄭成功的盟友,晉王李定國。
晉王,李定國,其實是鄭成功生平最敬重的人,更是祂最親密的戰友,同時也是祂的親家翁(鄭成功的侄女,嫁給了李定國的長子,後來清兵大舉進攻雲貴,兵敗,與丈夫一起被殺)。
李定國是南明西寧王,(之後封他為晉王),鄭成功是南明延平王,(之後敕封為潮王),李定國在雲南廣西,鄭成功在東南沿海,兩人常給清兵致命的打擊,同時,一起支撐南明政權,長達二十年,堪稱是南明的擎天雙柱。祂們的成功戰略,逼迫清廷,不得不做出讓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統領的清朝,也在不斷的抗清教訓中,求取進步,也為後來的『康熙之治』,打下十分雄厚的基礎!在歷史學家的眼中,相關論述李定國與鄭成功關係的文章,非常的多,大多是說,祂們堅持抗清,戰績遠非其他抗清團體所能比擬,而且常常書信往返,締結為姻,對祂們的讚揚之詞,充塞史著,至於誰是誰非,就交給史學家去傷腦筋吧。
鄭成功,祂是一個他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不但鞏固南明政權,收服台灣,為當時南洋海外華人,提供生命和身家的保護;同時,還因為祂頑強抗清的政策,在民間埋下了一股反清復明的種子,一直到後來的「天地會」,他們的抗清火種,深深受到了鄭成功抗清觀念的影響;天地會之後,這無名的種子,一直在民間擴散與發展,甚至還一直延續到數百年後,「同盟會」的成立。
關於國姓爺的民間流傳故事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日報,中國經濟網人物篇)
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國姓爺的傳說,其中鄭成功取三寶復明的故事,相當有趣。
相傳,國姓爺有一天,到泉州的仙公廟,上香、問卜,祂問仙公:「明朝,到底有沒有中興的可能」仙公回答說:「你是明朝忠臣,若想中興明朝,必先到台灣取三件寶物:一個玉印、一件烏山柴、以及出米岩。」,國姓爺聽了之後,快馬加鞭的來到台灣,找尋這三樣寶物。
國姓爺來到台灣,首先找尋的第一樣寶物,就是玉印,玉印有兩個版本:
玉印一,國姓爺,在找尋玉印時,途經打狗山,祂走向一位仙翁打聽,但仙翁卻不置可否,先要國姓爺在洞穴裡過一晚。第二天一早,仙翁就問國姓爺說:「昨夜睡的床為何?」,國姓爺就回答:「石床」,仙翁嘆了一口氣,就說:「這一切都是天意啊,不然依您的聰明,怎麼會將玉床,誤認為石床?」,說完之後,仙翁送給國姓爺一條玉帶。
玉印二,國姓爺帶到玉山找尋玉石,一整天下來,只有看見遍地的石頭。正當國姓爺想打道回府時,玉山的土地公突然現身,跟國姓爺說,未經許可,任何人都不會找到玉石的,國姓爺愣了一下,當場跟土地公表明來意,土地公嘆了一口氣說:「當作佩玉尚可,但玉印恕難奉送,只因天意如此。」,國姓爺說:「只是要刻印章,有什麼天意呢?」,土地公勉為其難地,隨手撿起一塊石頭,給國姓爺,說也奇怪,當國姓爺接過石頭時,石頭瞬間變成玉石。國姓爺開心的拿著玉石回去,刻了一個玉印,但是,每次玉印,印在紙上的都是「南無觀世音菩薩」。
(圖片來源:中國台灣網,歲月台灣)
烏杉柴,國姓爺,為了找烏杉柴,來到了阿里山,在深山中,祂找到了三棵烏杉,其中,有兩棵需要三十多個人才能將他圍抱,另外一顆雖然小一點,但也需要二十七、八個人。
國姓爺當場下令,才砍了樹身的三分之一,就已經天色昏暗,國姓爺下令,第二天繼續,第二天一起來,昨天才被砍的地方,自動癒合,就好像是沒被砍過一樣;一連試了好幾天,都是這個樣子,國姓爺當場祈求神明幫忙。當晚,祂夢見一個老人對他說:「這三棵烏杉是神樹,就快要修成正果了,誰想砍,誰就會受重傷,然而你之所以安然無恙,是因為你是明朝忠臣,連上天都在保護你。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取烏杉柴,請築檀祭杉,如果該你得,烏杉就會自動倒下…」。第二天,國姓爺就按照夢中指點做,正祭祀時,忽然一聲巨響,小烏杉應聲倒下。
出米岩,有一天,國姓爺率兵開墾的時候,經過了大崗山,下令士兵紮營休息,自己則到廟裡祭拜,祈求早日得到三寶,以便反清復明。當天晚上,國姓爺就夢見佛祖,帶著祂到處玩耍,並且指點藏寶的地方,同時,跟祂說:「穀倉位於廟後面的岩穴中,左有千人斧,右有萬人火。」,接著,教國姓爺火斧的用法,同時,叮嚀國姓爺說:「產出的米只能在此食用,並照人數取之,不可多取。」,第二天一大早,國姓爺馬上率兵前去找尋,果然有米從岩穴流出,國姓爺就按照佛祖教的方法煮飯,全軍的糧食因此足夠無虞。
除此之外,由於國姓爺功績卓著,很多台灣的地名來源,也跟祂有關,像南投的草屯,聽說就是因為,國姓爺在徵兵時,駐紮於此,士兵們將破舊的草鞋丟在這兒,成了一個小山丘,所以,大家將這個地方,取名為草鞋墩,也就是現在的草屯鎮。不論這些傳說是否為真,國姓爺的豐功偉績,都將永遠留在後人心中!
其他關於國姓爺的兩三事
國姓爺,南明永曆帝,封祂為延平郡王,世人也尊稱祂為『鄭延平』、『鄭王爺』;南明隆武帝,賜國姓朱,名成功,尊稱為『鄭國姓』、『國姓爺』。荷蘭人等外籍人士,一般習慣對祂稱為:Koxinga ,這個名字的意思與發音,都是來自於閩南語的『國姓爺』。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國姓爺是漢日混血,日本人將祂奉為大和英雄,在江戶末期,日本的文人學士,也留下詠嘆國姓爺,叱吒風雲,悲壯一生的詩句,如梁川星岩:「不辭獨力任顛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之後,在臺灣的日治時期,日本人拆除為數不少的漢人廟宇,但位於臺南,清代設立的延平郡王祠,不但,完全被保存,還加建和風建築,改稱「開山神社」。除此之外,有著日本的莎士比亞之稱的,近松門左衛門,曾寫了一部名為《國姓爺合戰》的淨琉璃劇,風靡一時。同時,上田微古館,《鄭成功的盔甲》一書,到現在都還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樂道的通俗演義;中山光義,《國姓爺合戰》,還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庫。飯澤匡,《國姓爺合戰》,也被收入日本國民文學全集。
國民政府在收復台灣之後,也大力稱頌國姓爺,民族英雄的事跡,將台北州立二中改名:台灣省立成功中學,以紀念鄭成功,還在校內設立鄭成功民族英雄紀念碑;省立成功大學的名稱,也是這樣來的。
-------------------------
日本人把鄭成功當成大英雄 真相令人背後發涼
《笑傲江湖》里,前魔教教主任我行在少林寺之戰中,說自己最佩服的天下高手只有「三個半」,這段描寫令人記憶深刻。桀驁不馴自以為是神國的日本人,和任我行的性格多少有點相似。
在日本人最佩服的中國人里有一個人日本人只佩服一半,那一半的人就是咱們的國姓爺鄭成功,之所以稱為一半那是因為鄭成功有一半日本人的血統。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曾是一名海盜首領,以日本平戶為一基地馳騁於東南海域,乃當時華人武裝海商集團之翹楚,作為一代海盜王受到眾多日本人的仰慕,流落在日本多年與日本女子田川松結合,於明朝天啟四年在日本平戶海濱產下鄭成功。
鄭成功於康熙元年率將士數萬人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被後人稱為「民族英雄」。但頗令人費解的是日本人對鄭成功這位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卻有一種特殊的尊敬感和親近感。
日本文人在江戶末期就留下了不少詠嘆鄭成功叱吒風雲悲壯一生的詩文。如梁川星岩的「不辭獨力任顛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的「忠義空傳國姓爺,終看韃靼奪中華」。
鄭成功甚至還被歪曲成日本武士。在日本作家近松門左衛門的《國姓爺合戰》中,把鄭成功這位中國民族英雄形象肆意加以歪曲和改造,以符合日本政治軍事目的之需要。他們胡說鄭成功是在日本長大,還給他起了一個日文名字「和藤內」。這齣戲連續3年在日本上演不衰,觀眾多達20多萬人次。
隔海相望的日本將鄭成功奉為「民族英雄」。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只是因為他有一半日本血統嗎?
日本人向來崇拜中國中原王朝,但是他們崇拜的只是漢族的王朝,對於元朝和清朝是極其牴觸的,認為異族入侵中國亡國了,鄭成功抗清正中日本下懷。
1646年鄭成功起兵抗清,成為南明最主要的抗清勢力。而日本徵服中國的野心,從清朝時期開始進入實際操作階段。敢於與清朝對抗的鄭成功,正吻合了日本企圖霸占台灣、大搞分裂的野心。甚至在他們眼中,鄭成功是第一個日裔子孫經營台灣的例子。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 真相令人不敢說
有人說,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神秘失蹤,入選20世紀世界十大之謎當之無愧,因為它最具懸念,最讓人震驚,最不可思議!我爺爺在新疆呆了半輩子,當然也在新疆軍區服役幾十年,做情報工作,現在退休了,軍銜是少將。像我爺爺這樣搞情報工作退休的人,他那一屆有10個人,軍銜都是少將,但是我爺爺和那些人的一切資料在網上絕對搞不到.....關注「三個臭皮匠」微信公眾號,回復「彭加木」查看全文
日本人把鄭成功當成大英雄 真相令人背後發涼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qjTXxD
-----------------------------------
作者:周婉窈(臺大歷史系教授)
鄭成功忠於明朝,在他自己的時代,以及終有清一朝,是沒有疑義的,也是他受人尊崇的原因之一。他最後大失反清復明志士之心,是另外一回事。他一生奉明正朔,並未僭越。現在有些人,不懂「帝」、「王」之分,以為稱王、稱藩即為僭越,殊不知鄭成功在隆武朝儀同駙馬,起兵後,形同帶兵在外的藩鎮,是以稱藩;軍隊稱藩兵,命令稱藩諭,部下則稱他為藩主。永曆帝封他延平王、潮王,他理當可以稱王,但他以未能恢復國土為恨,終其世不敢稱王。這點可從他和荷蘭人議和時堅持使用「大明招討大將軍國姓」的頭銜,得到佐證。他逝世前,遙傳永曆帝遇害,有人建議他改元,被他一口回絕,說:「皇上西狩,存亡未卜,何忍改年!」
我們可以批評鄭成功的很多作為,但終其一生,他沒有違反他的時代所認定的「忠」的標準。活在一個忠與不忠是「存活」也是「存在」的問題的年代,他們不會比我們對此更不敏感。鄭成功的作為是有很多可議的地方,比如他幾次和西南最大反清力量李定國約期會師,卻爽約了。
但是,青年鄭成功曾奉永曆帝之旨,親自率軍南下勤王,事在永曆四年(1650)閏十一月。海上征戰,過程險惡、艱辛。已經打到大星所(廣東惠州塩州港西),突然得知中左所(廈門)被清軍襲破,鄭鴻逵遣使請成功班師,成功回答說:「奉旨勤王,今中左既破,顧之何益!且咫尺天顏,豈可半途而廢?國難未報,遑顧家為!」這一段話十分生動,鄭成功的面目躍然紙上。既然廈門已經被攻破了,回去無用,而永曆帝就近在眼前,不能中途而廢,因此堅持不回師。然而當三軍得知廈門情況,擔憂家人,軍心思歸,哭聲遍地,各鎮也來勸成功回船。最後因為擔心兵變,不得已班師。讓人想起馬嵬坡「六軍不發」的情勢。鄭成功於是面向南方,向永曆帝拜陳班師之因,揮淚痛哭,三軍哀慟。楊英《先王實錄》如此描寫著。朱希祖對鄭成功不是那麼以為然,也說這段記載「實為成功大增光彩」。這一年鄭成功二十七歲,或許還沒夾雜那麼多的政治考慮。
寫到這裡,海洋之子已經過世了,我們也該擱筆了。但是英雄的生命不結束於死亡的那剎那。小福松出生前,世界不知有他;國姓爺過世後,世界則再也無法沒有他。
熱蘭遮城海戰圖(出處:http://de.wikipedia.org/wiki/Datei:Herport_Albrecht_Zeelandia_1669.jpg#mediaviewer/Datei:Die_Festung_Selandia_auff_Teowan.jpg)
熱蘭遮城海戰圖(出處:http://de.wikipedia.org/wiki/Datei:Herport_Albrecht_Zeelandia_1669.jpg#mediaviewer/Datei:Die_Festung_Selandia_auff_Teowan.jpg)
二○○六年的夏天,在平戶川內浦,走在白沙灼透腳心的千里濱,我想起三百四十餘年前,一位荷蘭人親眼見識到國姓爺的「武功」:
隔日[ 一六六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早晨,國姓爺親自叫我的名字。我去到他面前,他就向海邊射出三枝箭,問我最後那枝箭飛了幾步?我回答說,我猜一百二十步。他說,我猜對了。他於是上馬,叫我跟著去。我們來到海邊平坦的地方,他的一個隨從就拿三根約二呎[ 六十公分]高的短棍,每一根頂端都有一個小圓環,小圓環上貼著一個銀幣大的紅紙當箭靶,三根棍子在海邊插成一排,互相間隔約十竿[約 三十八公尺]。國姓爺遂插三枝箭在他的腰帶後面,騎到約五十到六十竿[約 二百公尺]的地方,然後盡馬所能跑的最快速度,疾馳而來,拔一枝箭射中第一根棍子的箭靶,第二枝箭射中第二根的,第三枝箭第三根棍子的箭靶……一路跑來都維持同一速度,既沒停下來,也沒有減速。這樣連續射了兩回之後他就下馬,走到我的旁邊,問我看清楚了沒?能不能也這樣騎射?我推辭說,不能。……
千里濱的白沙上彷彿響著國姓爺颯颯的馬蹄聲,田川氏含笑看著。
神箭手的這一段記載來自《梅氏日記》。梅氏不是中國人,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土地測量師,名叫Philippus Daniël Meij van Meijensteen,江樹生在翻譯他那劫後餘生的文獻時,可能為了簡潔易記,就稱他為梅氏。梅氏在臺灣居住十九年,國姓爺攻打普羅岷西亞城(赤崁城)時,他跟著地方官貓難實叮(Valentijn)投降,但其實就是被俘虜。由於他是測量師,有國姓爺需要的技術,加上國姓爺不知為什麼好像還很喜歡他,鄭荷議和談判時也要他協助,所以他有機會接近國姓爺,見識到他治軍治民的殘暴,甚至親眼看到他發病(看來像癲癇症)。
可能由於國姓爺還欣賞他,在被俘虜的二百七十位VOC的人員中,最後只有三人倖存,他是其中之一。熱蘭遮城升白旗後,他得以返回巴達維亞城,以日記方式,寫下這八個多月的試煉和見聞。這份珍貴的史料,若非日治時期的日本學者與戰後的臺灣學者接力賽般的努力,恐怕還埋藏於荷蘭檔案館龐大的VOC卷宗裡,乏人問津。現在《梅氏日記》有江樹生譯註的中文版。梅氏的故事,是殘酷物語中的幸運與說不上來的友情。(未完待續)
(十一)
川內町沿海公路一景(周婉窈拍攝)
川內町沿海公路一景(周婉窈拍攝)
當我離開千里濱,打算搭乘約一個鐘頭才一班的公車回平戶市時,陽光已經稍稍減弱,道路兩排椰子樹,娉娉亭亭,直讓我想起南臺灣。路邊立有大看板,貼著鄭成功戎裝立像,標語寫著:「平戶誕生的亞洲英雄 國姓爺鄭成功」,下有小字「誕生之地川內町」。
在富庶的江戶時代,人們沒有忘記有一半日本人血統的國姓爺。正德五年(1715)大坂的竹本座第一次演出近松門左衛門的《國性爺合戰》人形淨瑠璃(以三弦伴奏說唱的木偶劇),大受歡迎,連續上演十七個月。人們興高采烈欣賞那悖離中國歷史的故事──觀眾當然無從知道哪些情節不符合史實,誰在乎呢?誰又在乎「國性爺」應該寫成「國姓爺」?然而,遠在扶桑之西的大陸,人們被迫忘記海上的故事,被迫從集體的歷史記憶中徹底抹除。只有少數人抗拒潮流努力想記住,用各種方式記住,甚至用小說體裁(如江日昇《臺灣外記》)。
由於鄭成功而成為以漢人為社會主導人口的臺灣,民間私自祭祀他,建有開山王廟。直到清季牡丹社事件之後,沈葆楨奉命辦理臺灣事務,奏請皇帝建祠,以表揚忠良,於是才有我們現在都知道的延平郡王祠。沈葆楨為該祠撰寫楹聯,云:「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這幅對聯很有美學張力,但更重要的,它生動地勾勒鄭成功的一生,且總結了漢人社群對鄭成功的評價──開闢臺灣,盡忠明室。
「亞洲英雄鄭成功」看板(周婉窈拍攝)
「亞洲英雄鄭成功」看板(周婉窈拍攝)
儘管從沈葆楨開始清廷「積極治臺」,最後臺灣不得不承受甲午戰爭失敗的代價,被清廷「永遠讓與」日本。殖民地臺灣傳唱著〈鄭成功〉之歌。今年(2008)六月,我和幾位年輕朋友拜訪臺灣史前輩學者 王世慶 先生, 王先生上個月剛滿八十。他以好心情,為我們唱在公學校唱歌課學到的〈鄭成功〉之歌第一節。這首歌曲調非常明亮、輕快、爽颯,英氣煥發,有那個時代兒歌的特色。歌詞很長,分為八節,歌頌哀悼鄭成功的一生。茲將前三節迻譯於下:
一、啊,勇哉,國姓爺
鄭成功的功績喲
君之父名為芝龍
母親是平戶的田川氏
二、朱姓的命運傾頹
中原大部分遭佔領
南邊的偏僻地方
僅僅苟延殘喘
三、居此世間國之滅亡
如何能坐視不救
鄭氏一人拔身而起
募集義兵以戰
作者附記:
臺灣公學校唱歌課教唱的〈鄭成功〉,非常好聽,可惜礙於著作權,無法將歌曲放於部落格上讓讀者欣賞,真的很可惜!希望以後有機會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歌詞全文:
《公學校唱歌》(第五學年用)〈鄭成功〉歌詞
鄭成功過世後,第二年魯王也逝於金門。關於魯王朱以海,我們一般人並不熟悉,但是對反清復明志士而言,這是明朝的真正結束。因為永曆帝已於兩年前遇難,在有血統才有正統的舊時代,魯王是最後可能稱帝的人選。我們最後的志士張煌言曾冀望魯王能繼承正統,改稱大號,以號召天下、維繫人心。他的最後一絲希望,在魯王逝世後,徹底破滅了。
南京之役慘敗後,張煌言一直在浙東海濱孤軍奮戰。當他得知鄭成功攻打臺灣時,深不以為然,派羅子木送信給鄭成功,力勸他放棄攻打臺灣,及早班師返回廈門,以廈門為基地,再圖進取。這就是著名的〈上延平王書〉,文辭、情感、說理、引喻相互輝映,是珍貴的歷史文獻,也是文學瑰寶。但是,張煌言不是為了留下美文寫這封信,他最大目的是想說服鄭成功。他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歷史典故的說服力。可惜顯然沒有打動鄭成功。
魯王逝世後,張煌言散兵隱匿到孤懸海上的懸嶴島。懸嶴島是舟山群島的一個小島,荒瘠沒人居住,南邊有港口,北邊則是峭壁。追隨他只有故參軍羅子木、門生王居敬、侍者楊冠玉,以及將士數人、舟子一人。這個島沒什麼生產,必須定期出去買米,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降清的舊部屬想賣主求榮,設計得知藏身之地。他們半夜從山後峭壁攀藤而入,暗中突襲,張煌言、羅子木、楊冠玉和船夫被捕。這天是 七月十七日 ,十九日張煌言等人抵達故鄉寧波,「觀者如堵牆」。接下來約兩個月是「從容就義」的歷程。
圖一 「鄭成功廟」近景,可惜匾額都掉下來了。(周婉窈拍攝)
圖一 「鄭成功廟」近景,可惜匾額都掉下來了。(周婉窈拍攝)
「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他的同鄉黃宗羲為他撰寫墓誌銘,開宗明義這樣提醒我們。假如您是張煌言,妻子族人被關在監獄,就等著您投降,又不斷有人軟硬兼施,勸您投降。您如何「從容」?移送省會杭州時,張煌言出寧波城門,再拜歎道:「某不肖,有孤(辜)故鄉父老二十年來之望。」到了省會,張煌言雖然在監獄中,但受到上賓的待遇,那些降清的舊部屬都來探望他,官吏想見他的也沒被禁止,他整天南面坐,拱手不起,「見者以為天神」。杭州人還爭相賄賂看守的人來見他,也有來索取書法的,堆積如山,他「稱情落筆」。 九月初七 是張煌言處死之日。到了刑場,他遙望鳳凰山一帶,說:「好山色!」然後賦絕命詞,挺立受刑。羅子木,楊冠玉,以及船夫從死。妻子和兒子早他三天被處決。侍者楊冠玉是張煌言鄞縣同鄉的小孩,故家後裔,父母死後,追隨張煌言。臨刑時,主事者看他年紀輕,想放他一馬,他說:「司馬公(張煌言)死於忠,某義不忍獨生。」伸長脖子就刑。
「一片孤忠,是天地間一男子」的張蒼水,留下絕命詩,云:「我年適五九,復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五九四十五。張煌言生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 六月九日 ,大鄭成功四歲,原本和成功一樣,是個書生,因為明朝傾覆而倡議破家,兵馬倥傯二十年,逝世時(1664)四十五歲。他留有一女,嫁了全祖望的族叔。這位女兒八十歲時,曾為十八歲的全祖望講述張煌言的事情,以補黃宗羲之墓誌銘與楊遴之記述的闕遺。青年全祖望緊抓著紙傾聽,聽後記錄,活像我們今天的口述采訪。失敗者的歷史,幸尚有地緣和年輕人可以依賴。
圖二 筆者透過玻璃拍攝「鄭成功廟」內景,裡外影像重疊,給人時空交錯之感。(周婉窈拍攝)
圖二 筆者透過玻璃拍攝「鄭成功廟」內景,裡外影像重疊,給人時空交錯之感。(周婉窈拍攝)
南明不結束於鄭成功之死,而結束於張煌言之死。我們的海洋之子齎志以逝,英雄相惜的寧波男子,何嘗不是?雖然鄭成功攻取臺灣讓張煌言大大失望,但是張煌言逝世前一年寫的〈祭延平王文(癸卯)〉,稱延平王「勳追武肅,忠貫汾陽」。武肅是吳越王錢鏐,汾陽是郭子儀。先一年,鄭成功還未「感冒風寒」時,張煌言仍不死心,在〈答曹雲霖監軍書〉中,說他認為「延平王為千古第一流人,欲為千古第一等事」,不可能忍心坐視同志危阨而不策應。然而,那「再揮水犀(水師),以射天狼」的機會終究永遠不再有,永遠不再有。
最後,我想像,我在想像的鍵盤上,敲下一個悲愴的音符,願海風吹它到名為「過去」的陌生國度……
海洋之子鄭成功(四) | 故事 StoryStudio http://bit.ly/2QE61Ey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202318203226461/
日治時期1940年國姓爺合戰電影海報, 鄭成功的生平事蹟
資料來源 : 臺灣歷史博物館,
男主角鄭成功被形塑為日本武士的形象。
他有一半日本人血統,又抵抗荷蘭人,
在1940年代當時日本正積極向南洋英美西方殖民地發展的時候,
這個形象是很適合....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202318203226461/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202318203226461/
鄭成功的生平事蹟鄭成功的生平事蹟 https://bit.ly/3iL8lqP
●鄭成功於 1624年陽曆8月2日(明天啟農曆四年七月十四日,日本寬永元年)出生於日本肥前國平戶島上的川內浦千里濱。 鄭成功的生平事蹟
● 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鄭成功考中秀才,又經考試成為南安縣二十位「廩膳生」之一。
● 1641年,迎娶福建泉州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
● 1644年,進入南京國子監深造,拜入江浙名儒錢謙益門下;錢謙益為了勉勵鄭成功乃替他起「大木」之別字。
● 1645年,隆武政權成立後,鄭成功得隆武帝賞識,封忠孝伯、御營中軍都督,賜「國姓」朱、改名「成功」、儀同駙馬;鄭鴻逵之子鄭肇基,亦受隆武帝賜國姓。
● 1646年(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頗受隆武帝的器重。
● 1647年1月(隆武二年十二月),鄭成功在烈嶼(小金門),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 1647年農曆七月,鄭成功會同鄭彩部隊攻打海澄,失敗;農曆八月,成功又與鄭鴻逵部合圍泉州城,清漳州副將王進率援軍至,鄭軍不敵敗退。
● 1648年(清順治五年),原浙江巡撫盧若騰等人來歸,鄭成功蓄積實力後再次出擊,攻克同安縣。
● 1649年(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為正朔;永曆帝即冊封他為「延平王」,[7]從此亦有人稱成功為「鄭延平」。
● 1649年(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農曆十月,鄭成功決定揮兵南下,除了打擊閩南清軍外,也打算沿路收服各地的城寨以為糧源。
● 1650年(明永曆四年,清順治七年),時鄭成功族叔(一說族兄[8])鄭彩、鄭聯的軍隊領有廈門。
● 1651年(明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正月,鄭成功抵南澳。
● 同年農曆五月,鄭成功麾下大將施琅處決鄭成功手下曾德,因而得罪了鄭成功,使得鄭成功決定誅殺施琅一家。
● 1651年(明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下半年,鄭軍在閩南小盈嶺、海澄(今龍海市)等地戰鬥,獲得了磁灶戰役、錢山戰役和小盈嶺戰役的勝利,克復平和、 漳浦、詔安、南靖等地。
● 翌年(1652年,明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農曆正月,清海澄守將赫文興向鄭成功投降。
● 1653年(明永曆七年,清順治十年)農曆四月,金礪進犯海澄,與鄭成功展開激烈戰鬥。
●同年(1653年,明永曆七年,清順治十年)農曆五月,清軍兩度大敗後,順治帝敕封鄭成功為海澄公,鄭成功不接受。八月,雙方議和,鄭軍得以休兵籌措糧餉,稍事整頓。十一月,順治帝再度封鄭成功為海澄公,並承諾給予一府(泉州府)地方安置兵將,為鄭成功仍不接受。
●1654年(明永曆八年,清順治十一年),定西侯張名振見清軍已將軍力集中於福建,則浙、蘇地區防務勢必空虛;於是乃向鄭成功請師,率領百艘戰艦北上,圖取江南地區。
●1655年(明永曆九年,清順治十二年),因為永曆帝和鄭成功勢力相隔遙遠,永曆帝特准鄭成功設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審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時允許他委任官職,武官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
●1656年(明永曆十年,清順治十三年)十二月,鄭成功部隊又在閩東北取得護國嶺戰役的勝利。
●1658年(明永曆十二年,清順治十五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與浙東張煌言會師,大舉北伐。大軍進入長江之前,於羊山海域遭遇颶風,損失非常慘重,只得暫且退回廈門。
●翌年(1658年,明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四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會同張煌言部隊順利進入長江,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鎮江、瓜洲,接連取得定海關戰役、瓜州戰役、鎮江戰役的勝利,包圍南京。
●1660年(明永曆十四年,清順治十六年),在福建海門港(今龍海東)殲滅清將達素所率水師四萬餘人,取得廈門戰役的勝利,聲威復振。
●自從1647年1月在烈嶼起兵抗清後,鄭軍轉戰浙、閩、粵東南沿海,多次幫助明室宗族與民眾渡海定居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於1656年到1660年期間兩次警告荷蘭人,除非荷蘭人停止劫奪華人的商船,鄭氏將不會與荷蘭貿易。
●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台灣進軍。
●農曆十二月,日耳曼裔荷蘭士官Hans Jeuriaen Rade叛逃,鄭成功在其提供之情報的幫助下,砲轟擊毀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碉堡,使熱蘭遮城之破終成定局。
●1662年陽曆1月28日(明永曆十五年農曆十二月初八),荷蘭大員長官揆一修書予鄭成功,表示同意「和談」。
●荷蘭大員當局終於1662年陽曆2月9日(明永曆十五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台灣。
●1662年,鄭成功攻下台灣後,4月通過義大利籍神父李科羅向菲律賓的西班牙總督遞交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令其「改邪歸正,俯首納貢」,但西班牙人反因此在馬尼拉進行了第三次對華僑的屠殺。
●鄭成功~1662年6月23日病逝。鄭成功的生平事蹟 https://bit.ly/3iL8lqP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