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百年古宅移台 苦無棲身地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Yu8L5k

2017-06-28_2108422017-06-28_210834  

日百年古宅移台 苦無棲身地
By 譚宇哲,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六月 27日, 2017
「清吉稻荷」屋齡已118年,建物寬22公尺、深12公尺,大樑長度達11.3公尺。(大河文化基金會提供)
清吉稻荷移台若能重建成功,將成為全台最大的全木造建築。(大河文化基金會提供)
日本岩手縣西和賀町澤內村的百年古民宅「清吉稻荷」,2014年在大河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邱明民爭取下,擺脫拆除命運移建台灣,卻因苦覓不著重建地,拆解後的建物擱置近3年,盼讓清吉稻荷進駐淡水和平公園,為一滴水紀念館再注入活水。
卡在建照取得困難
邱明民表示,2015年曾向前副市長高宗正提案,讓清吉稻荷進駐和平公園重建,但因建照取得困難,後續不了了之,之後也陸續與其他縣市洽談移建事宜,但都未能定案,「如果可能,還是希望把這棟珍貴歷史建物留在淡水!」
「清吉稻荷」屋齡已118年,建物寬22公尺、深12公尺,大樑長度達11.3公尺,已故屋主高橋清吉生前支持並協助推動舊澤內村「生命尊重行政」,達成嬰幼兒零死亡等目標,之後西和賀町保存民宅作為福祉設施,因富歷史意義和生命議題,在日本曾被拍成電影和紀錄片。
隨著現代醫療福利設施進步,2014年西和賀町官方有意拆除古宅,引起當地官民對立,邱明民得知後,提議「將古宅與尊重生命的理念一起帶回台灣」,雖起初遭村民強烈反對,最後在多次溝通後,村民才勉強同意。
建物富含歷史意義
大河文化基金會團隊2014年於募資近500萬後,與當地志工200多人費時1個月合力拆解運送回台,但卻沒想到重建計畫困難重重,拆解後的建物至今仍躺在淡水區大河棟樑學堂工坊
邱明民說:「這是一份重責大任!」若移台重建成功,清吉稻荷將成為全台最大的全木造建築,盼能獲得政府協助取得重建地,讓日本當地村民的歷史情感和生命尊重精神,感染台灣並走向國際。日百年古宅移台 苦無棲身地 - 中時電子報 - https://goo.gl/Yu8L5k


 

2015-01-27_1438032015-01-27_1438382015-01-27_1438492015-01-27_1439162015-01-27_1439352015-01-27_1440022015-01-27_1440142015-01-27_1440292015-01-27_1440472015-01-27_144101  

台灣不乏寺廟祠堂、古宅園林等古蹟,但當傳統建築裡突然齊聚了色彩鮮明、模樣逗趣的公仔……位於高雄鳳山、不久前才重修完成的鳳儀書院,正是以這樣的新風貌亮相。而大樹區的高屏溪舊鐵橋,則是打造出時下很受歡迎的天空步道,同樣展現了百年古蹟的顛覆與可能性。
報導╱陳彥豪 攝影╱王文廷帶你呷好料、趴趴走
這個用來表現科舉中武科測驗公仔,很受小朋友喜愛。
台灣有不少保存完好、可讓訪客參觀的清代書院,其中規模最大、位於鳳山的鳳儀書院,卻由於長年皆在進行整修,遊客始終無緣一窺其全貌。不久前老書院終於修成亮相,最令人驚訝地,便是園區內進駐了大批接近真人比例的公仔,重現清代生活點滴。古蹟融入童趣,雖正反評價不一,但確實一掃不少古蹟乏人問津的窘境,時常人滿為患。
鳳儀書院初建於1814年,在清代擔負教學、祭祀乃至考場等任務,如今走進改頭換面的鳳儀書院,不免覺得也修得太新了,幾乎難以發掘其走過200年的歲月痕跡。不過取而代之的,是那宜於拍照玩耍、親子嬉遊的童趣場景,才走到頭門前,便可見到公仔群演繹清代鳳山知縣曹謹出巡的場景,這些公仔不僅模樣生動,且從知縣到師爺、兵丁,服儀考究、器物寫實,有敲鑼開路的,有經典的「迴避」、「肅靜」執事牌,確實活靈活現。
齊聚公仔的學堂,十分熱鬧有趣。
又稱「同儀門」的東便門,是鳳山區內,少數保留至今的鳳山縣城殘跡。
來到平成砲台一帶,也能激發懷古幽情。
書院內也有展覽空間,陳列與科舉文化相關的文物。
探老城門 遊古砲台
講堂內擺滿公仔的授課情景更加逗趣,夫子搖頭晃腦教書,底下有瞌睡的、玩鬧的,五花八門。講堂前的公仔群以科舉考試中的武科考試為主題,公仔們除了拉弓舞刀之外,搬大石頭的吃力模樣最令人莞爾。還有一群公仔演出的是昔時鳳山牛墟市集買賣牛隻的景象,神情動作也很活潑。
書院裡還有幾處展覽空間,有細數鳳山歷史的,也有陳列科舉文物的。訪客也可玩換穿古裝體驗,披上清代官服大玩自拍。另有以昔時學生宿舍打造的學舍茶飲,分別布置為清代、日治、戰後等多種風格,可讓遊客品茗小憩。
踏出書院,周邊也有不少步行可抵的古蹟。比如又稱同儀門的東便門,模樣厚實,是少數保留至今的古城門。鳳山也多砲台,現存3座,都是剛才在書院裡曾見到其公仔的知縣曹謹所建。從書院走到其中一座平成砲台,一旁便是綠意清幽的曹公圳,亦為曹謹建設。不論沿著水圳步道漫步,或是登上砲台游目四顧,都挺能激發懷古幽情。
鳳儀書院提供試穿清代服飾的體驗,讓遊客拍照。
過去作為學生宿舍的學舍,目前打造為飲茶空間。
整修後鳳儀書院設有文昌祠,重現過去的祭祀功能。
天空步道 眺高屏溪
從鳳山花上10來分鐘車程進入大樹區,這裡也有面目一新的古蹟,便是高屏溪舊鐵橋。這座最初稱作下淡水溪鐵橋的古橋,早在1914年就啟用,連結九曲堂車站與六塊厝車站間鐵道,隨著鐵路電氣化後搭建新橋,於1988年除役。
舊鐵橋可說「退而不休」,近年成為一座濕地公園,橋下可踏青、騎單車,不久前也趕上天空步道的風潮,在橋上鋪設步道,過去只能騎車在橋下晃來晃去的遊客,終於可以踏上鐵橋,居高臨下一覽高屏溪風光。步道鋪設的範圍不算短,登上鐵橋後,可走上好一段,除了可眺覽溪流濕地,與其平行的新鐵橋上,也不斷有火車飛馳來去,視野開闊。不論書院或舊橋,這些老古蹟是否該改成這般模樣或許見仁見智,卻也串連出古蹟新遊的創意之旅。

鳳儀書院 (07)740-5362 周二~周五、周日10:30~17:30 周六10:30~19:30 周一休 全票49元 學舍茶飲空間每小時低消300元
舊鐵橋濕地教育園區 (07)652-2292 舊鐵橋天空步道10~3月 冬令開放時間09:00~17:00 維護費10元
阿蘭麵店 (07)747-3687 11:00~20:00

------------------------------------------- 

600_235  

2014-05-09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全台最大古蹟書院鳳儀書院今年創建二百年,歷經五年整修,恢復歷史原貌,文化局展開市場調查,近期公告招租,比照英國領事館模式,左右學舍委外經營,預計今年底開館營運。

  • 鳳儀書院年底開館營運。(記者陳文嬋攝)

    鳳儀書院年底開館營運。(記者陳文嬋攝)

鳳儀書院位於鳳山區鳳明街城隍廟東側,興建於清嘉慶十九年,日治時期先後做為衛戍病院、養蠶所及郡役所宿舍,光復後書院屋舍相繼被租佔戶居住並增建使用。

市府文化局表示,鳳儀書院佔地四千多平方公尺,過去是地方學術重地,歷經二百年間的歷史演變,是現今全台保留十五座書院中規模最大、完整者,原為國定三級古蹟,縣市合併後改為市定古蹟。

鳳儀書院原為教育部學產基金所管,文化局九十四年接手後,調查內部計有三十五戶住戶,逐戶拜訪並召開協調會,溝通協調住戶遷出,九十八年展開修復工程,總經費一億多元。

經過增建物拆除與解體調查後,原有書院建築大致保留,包括照壁、頭門、講堂、廳室與左右學舍,連文昌祠都復舊保存,符合「鳳山縣采訪冊」記載內容。

今年適逢書院創建二百年,文化局進行展示規劃,將以書院原有功能為主體,配合書院氛圍進行策展,針對修復後書院建築構件、裝飾、彩繪及形式等,納入科舉制度、八股文、書院教育等歷史內涵,進行研究及出版。

由於鳳儀書院未開館先轟動,地方詢問度超高,文化局將結合學校與社區,推出

--------------------------------------------

鳳儀書院下月起收費 市民平日免費

2014-11-27

〔記者黃佳琳/高雄報導〕台灣最大古蹟書院鳳儀書院上月卅一日正式營運,不到一個月已累計五萬人次造訪,由於書院維護費用一年約需五百萬元,高市文化局決定下月一日起開始收費,全票四十九元,高雄市民享平日免費入場、國定假日卅九元的優惠。

  • 鳳儀書院下月一日起開始收費,高雄市民享平日免費入場優惠。(記者黃佳琳攝)

    鳳儀書院下月一日起開始收費,高雄市民享平日免費入場優惠。(記者黃佳琳攝)

創建於二百年前的鳳儀書院,經修復後,為空間注入活潑氣息,規劃設置四組別有特色的歷史場景塑像群,包含曹謹蒞院視察、鳳儀書院授課、武科練武以及鳳山牛墟交易場景,活潑生動的歷史場景,吸引遊客造訪合照留念。

文化局文資中心主任林尚瑛表示,鳳儀書院不是高市第一個收費的古蹟,英領館門票六十六元,每年可吸引四百多萬人次造訪,創造二千多萬的收入,但鳳儀書院一年預估遊客量約六十萬人次,加上市民免費等優惠措施,維持正常營運相當困難,除了靠文創基金挹注外,目前也研擬文創商品、餐飲服務進駐增加營收,吸引更多外地遊客造訪。

-----------------------------------------------------------------------------------------------

國立台灣文學館4月初宣告將停辦「台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補助,據傳「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也將停辦,引發學界不滿批評。館方為求補救,昨邀集各校台文系所主管、代表於台北召開諮詢會議,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出席,決議維持論文出版徵選、學術研討會。 會議決議指出,2014年10月將召開第11屆「全國碩博士生研討會」;原「台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將於2015年起轉型為「全國台灣文學傑出學位論文獎」,每年獎勵博士生2名、碩士生5名及佳作若干;台文館未來會與全台台灣文學系所加強聯繫,提升台灣文學典藏、研究等事務。 昨有林瑞明、陳昌明、陳萬益、向陽、范銘如、孫大川、應鳳凰等20多位台文系所教授出席。

鳳儀書院Q版人偶重現歷史場景 古蹟構件值得細品
NOWnewsNOWnews – 2014年12月27日 下午1:41
記者郭文君/高雄報導
台灣最大古蹟書院「鳳儀書院」開幕短短二個月,已超過三萬參觀人次,反應熱烈。高雄市文化局表示,不管是Q版人偶塑像、清官服體驗還是大富翁陞官圖,都吸引眾多遊客爭相合影,但鳳儀書院可不只是這樣而已,這些好玩有趣的展品都隱含著迷人的歷史故事,而且書院最大型的展示其實就是本身的古蹟構件,只要跟緊導覽員,就有聽不完的典故野史。
即使無專人導覽,文化局也建議民眾,自行參觀時,不妨抬頭看看屋頂或仔細觀察木構件的顏色,屋脊兩端造型優美的鐵件,其實是鳳型或龍型泥塑剪黏的骨架,木構件則可由顏色深淺去辨識新舊,有的構件還可看出是在舊構件上填補新料,這樣的作法不僅延續舊構件的壽命,也保留書院原有的樣貌。
文化局表示,鳳儀書院這座三進的古建築前後約有一百公尺長,占地逾四千七百平方公尺,因早期住滿住戶,且隱身於鳳山城隍廟旁的巷弄中,即使是當地人也不一定知道鄰近就有座高達二百年歷史的古蹟書院,為了重現書院風貌,修復時堅持原貌整修,特別保留許多原構件,歷經多年努力,終於在今(103)年10月31日開門迎賓。
鳳儀書院本身就是一棟建築雄偉、極具傳統特色的古建築,值得細細觀覽,而現場除了科舉介紹與文物展示以外,還可試穿清官服,而最受歡迎的Q版可愛人偶藝術塑像群,重現清代鳳儀書院活動與鳳山市集牛墟場景,是絕佳留影景點。
參觀累了,書院內還有茶坊可以休息,文化局最推薦的是原供書院學生住宿的學舍,以鳳儀書院歷經的四個歷史時期的時代氛圍佈置成歷史情境包廂,坐在裡面品茶頗能體驗不同時代的空間感受。
文化局表示,鳳儀書院策展兼顧歷史的嚴謹性與休閒的趣味性,希望透過創意展示,讓遊客瞭解書院的古往今來,不論年紀長幼,不論古蹟參訪或親子遊憩,都能找到駐足停留之處。


 

高雄「鳳儀書院」號稱全台最Q古蹟 還可一秒變身清官

▲鳳儀書院有「全台灣最Q古蹟」美譽。(圖/IG@abcexd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記者曹悅華/綜合報導

沒去過全台最Q書院,別說你是古蹟控!位在高雄的「鳳儀書院」是台灣現存年代最悠久、規模最大且完整的書院,從清朝興建至今已有兩百年歷史,2014年修復後保留先前儒學教育遺跡,並展示相關古物,更增添超萌公仔供打卡合影,古靈精怪的姿態格外逗趣,加上提供藍色官服,讓遊客一秒變身清朝人,完全顛覆對古蹟的靜態印象!

▲著清朝官服穿梭在書院別有一番趣味。(圖/IG@l_c.t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鳳儀書院位在高雄市鳳山區的小巷內、鳳山城隍廟的旁邊。當時知縣吳性誠的倡議加上當地仕紳團體的捐資,遂於1814年創建,並由候選訓導歲貢生張廷欽負責整體工程,建設完畢後作為清代科舉考試的試場,還兼具文昌祠、敬字亭、義倉、曹公祠、五子祠、義學等功能;日治時期則有醫院、養蠶、宿舍等用途,二戰過後產權收歸國有,並加蓋建物出租給附近住戶,直到1985年被內政部定為古蹟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及相關地方人士著手書院租佔戶搬遷、加蓋物拆除等修復工作,2014年正式開放給民眾參觀。

▲書院一隅。(圖/IG@weihsin727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書院的修復工程以回復建築群及週邊環境為主,期望在保存既有原貌之下,還能提升建築的牢固性,目前可見照壁、頭門、講堂、廳事及兩廊廳舍及部分殘跡,像是曹公祠及試院頭門,至於義倉跟敬字亭雖已損毀,仍保留地基,並鋪上卵石作為地標。

▲互動式的公仔設計,讓遊客玩得不亦樂乎。(圖/IG@haha_book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現今開放的園區,除了古蹟本身即是亮點外,還有介紹書院運作、科舉考試、鳳山歷史等展區,更增加鳳山知縣曹謹蒞臨、武科練武、講堂授課、鳳山牛墟市集四處群像,將專屬那個年代的景象,以逗趣姿態詮釋,呈現在遊客眼前,也藉由互動的設置,彷彿與歷史對話,讓畫面更為活靈活現,民眾也能穿上清代官員服裝,體驗古人生活。

▲「鳳山知縣曹謹蒞臨」群像。(圖/IG@samantha_5400提供,以下皆同,請勿隨意翻拍,以免侵權。)

園區另一個隱藏版服務,便是將以前廳事兩側的學舍,佈置成「有鳳來儀」、「西風東漸」、「國境之南」、「寶島臺灣」四間飲茶室,若想進入特色茶室體驗品茶文化,須在園內翰林茶苑消費滿300元,不然只能在外頭拍照,無法直接入內。

▲清代服飾搭配古蹟建築可拍出懷舊感滿分照片。

鳳儀書院將舊有的歷史元素注入新生命,讓死板板的古蹟活潑起來,下次有機會來到高雄旅遊的朋友,不妨將此地納入口袋名單,用最輕鬆的心情認識台灣每個黃金歲月!

▲鳳儀書院是台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且完整的書院,更是最新穎、有趣的古蹟。(圖/翻攝自鳳儀書院粉絲專頁。)

鳳儀書院 
地址:高雄市鳳山區鳳明街62號 
電話:07 740 5362 
營業時間:平日10:30-17:30、假日10:30-18:30(週一公休) 
收費方式:詳見官網 
※由於園區部分區域正在施工,購票處暫改至城隍廟旁「登雲路」大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