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日本的高松豐次郎,是真正將「電影」帶入台灣的關鍵人物,堪稱台灣電影之父1908年起與地方人士合資興建的「新竹座」,位於現在大遠百的位置,是新竹第一間木造戲院。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臺灣實況紹介》臺灣第一部紀錄片。1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是真正將「電影」帶入台灣的關鍵人物。1908年起與地方人士合資興建的「新竹座」,位於現在大遠百的位置,是新竹第一間木造戲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是1907年2月日人高松豐次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電影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2]。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誰之過》於1925年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不過即使劇情片,仍有相當多的影片具有政治宣傳的作用
1908年,高松豐次郎於台灣定居,開始在台灣北、中、南七大都會建戲院放映電影,並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建立制度化的電影發行放映制度。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以及隔年台北與福岡間開闢航空通運,這兩件事推化造就了日治時期台灣電影放映業的鼎盛時期


高松豐次郎(1872年—1952年),日本福島縣人,勞工運動家,藝名「吞氣昧三樓」,為臺灣電影史與新劇史上的先驅人物,著有《新大演說集》、《屁股與政治家》、《滑稽百譚》等書,另編有《大家演說集》,錄有伊澤修二、板垣退助、後藤新平等人的演講[1]。
生平高松豐次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3Z9H7z
早年生涯
高松豐次郎年輕時因工作斷臂,且因為當時日本勞工法不周全而未獲賠償,故立志念法律改善勞工制度[1]。高松與日本共產黨創始人片山潛合作,進行「勞動組合期成會」宣傳工作,積極參與左翼勞工運動[2]。
明治三十年(1897年)畢業於明治法律學校(明治大學前身);而在學期間進入「三遊亭圓遊」門下,並加入「鈴木亭」學習單口相聲與說書等[1]。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日本實施治警法後,他改用電影來推廣勞工運動。高松購置了電影放映機,以藝名「吞氣樓三味」擔任辯士,利用放映前點瓦斯的四十分鐘空檔隨片解說,進行宣傳演出,令日本當局相當頭痛[1][2]。
前往台灣
為進行殖民地的懷柔教化,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及後藤新平邀請高松豐次郎前往台灣播放電影,試圖透過電影宣揚現代化價值觀[1][2]。高松豐次郎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首次來臺放映電影,兩年後組織「臺灣同仁社」,並接受愛國婦人會臺灣支部之邀於臺灣各地放映電影[1]。同時接受總督府的委託,拍攝《臺灣實況紹介》[1][2]。此後十年,高松每年從日本帶來自製的社會諷刺電影,並自歐美、日本購置最新影片,在台灣各地巡迴放映[2]。1909年,高松組成「台灣正劇練習所」,所演劇目有《廖添丁》、《1917周成過臺灣事》、《簡大獅》等等,將民間傳說編入劇本之中,首度將台灣本地語言及風情帶入戲劇領域,為台灣最早的現代劇團[1][2]。
大正三年(1914年)返回日本競選國會議員,落選後回臺[1]。1916年,高松回到日本期間,台灣愛國婦人會的活動寫真部廢止,將高松遺留的十九種影片及器材,全數轉贈負責推行日本化教育宣傳的台灣教育會。此後台灣官方的影像教育主要推動機構,便由台灣教育會接手[2]。
後於大正七年(1918年)離臺[1]。他在臺灣期間建造了八家電影館,並在離臺前有意進行保存研究電影資料的工作[1]。大正八年(1919年)他成立活動寫真資料研究會,拍攝勞資協調電影[1]。
影響
1901年初次來台後,高松豐次郎於1904年底後逐漸將事業重心移往臺灣,並於1908年到1910年間全力推展事業。高松密集地在台灣人口聚居處建造八座戲院,到1915年從台灣淡出時,已為台灣近代娛樂業留下重要的硬體設備[3]。除了劇場建築之外,高松也奠定了台灣最早的電影放映與發行制度[2]。
高松在台期間,不計成本地提供高水平的娛樂節目給在台灣的居民,也為台灣人規劃及製作專門節目,建立戲劇市場的初始規模[3]。除了達成殖民者推廣通俗教化的目標外,使台灣進入多元文化交流的嶄新美學視野中[3],為台灣電影草創初期,影響最為深遠的奠基人物[2]。
建設
高松在台灣留下的劇場建築如下[3]:
新竹竹塹俱樂部:落成於1908年7月
燈畫館:亦稱「パノラマ館」,落成於1908年10月28日, 後更名為「臺北演藝場」
臺南南座:落成於1908年10月
嘉義座:落成於1909年3月
打狗座:落成於1909年5月
阿緱座:亦稱屏東座,落成於1909年6月)
臺中座:落成於1909年10月
基隆座:落成於1909年9月
活動館:亦稱活動寫真常設館,落成於1910年10月
臺北朝日座:落成於1910年12月
鳳山座:落成於1910年12月
高松豐次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3Z9H7z《臺灣實況紹介》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ctuality of Taiwan
分類:〔電影〕 > 〔非主流電影〕 > 〔教育宣導片〕
撰稿者: 洪雅文
(1907年,日本東京~1065年,臺灣)
臺灣史料記載第一部以臺灣為主題的紀錄片。1907年(明治40年)由日人高松豐次郎負責製作,底片全長2萬呎。
高松豐次郎原是每年來臺灣巡迴放映電影的日本勞工運動宣傳者。他接受臺灣總督府委託後,自日本召集了一批人員,於2月17日起在全臺灣各地拍攝官府和民間的各種實況,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拍攝了100多個地點、120個事物,其中大部分用遠景、近景各拍一個鏡頭,全片共有206個鏡頭。內容包括:臺灣的政治狀況、日本政府導正臺灣風俗、臺灣的文化發達、工業逐步發展,以及介紹殖民地產物等,鏡頭內容如下:
(一)臺北(共20種)
臺灣神社、臺北火車站與佐久間總督、由石坊街角看西門街及府前街、臺灣銀行和十字路口、梅屋敷和高砂族藝妓跳臺灣舞蹈等。
(二)蕃界(共5種)
龜山發電所及水壩鐵管、新店溪少女洗衣服等。
(三)日本當局討伐「生蕃」及「蕃人」的狀態(共19種)
烏來社桶後溪獨木橋、由隘勇線前進討伐蕃人、蕃人交出槍支表示誠意等。
(四)鐵路旅行與地方漫遊(共67種)
臺北站發車及北門平交道、臺灣式房舍與水田耕牛、苗栗站的旅客上下、大甲街製帽工場、臺中俱樂部庭園及廳舍等。
(五)基隆港與金山(共9種)
基隆港新竹號船頭風景、金瓜石田中礦山用鐵索搬運礦物等。
《臺灣實況紹介》受到臺灣各界極大關切,《臺灣日日新報》多次詳盡報導拍片內容。4月初拍攝完畢後,電影技師於4月10日搭船回東京沖洗剪輯,並於5月4日及7日分批運回臺灣,5月8日起在臺北「朝日座」放映。由於片長2萬呎,一夜之內無法放映完畢,而「朝日座」因適逢夏季,為求通風良好,特別擴大場地放映。之後影片送到東京,在當時正在舉辦中的博覽會第二會場的臺灣館附近放映。
除放映電影外,高松豐次郎並帶了阿里山鄒族達邦社的達巴斯郎等5位臺灣原住民(男女均有)及4位歌妓參加博覽會,且帶他們到日本各地名勝及軍隊、軍艦觀光,沿途並拍成影片。
《臺灣實況紹介》後來也在日本各地上映,根據紀錄,同年12月17日本片曾在大阪「角座」放映,頗受歡迎。一名生蕃與四位歌妓也登臺演出。他們在 12月底回到臺灣後,1908年(明治41年)1月2日被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總督官邸召見,報告他們在日本觀光的感想,然後被送回部落。
《臺灣實況紹介》之拷貝目前已不存在,後人只能透過文獻記載的鏡頭內容中加以想像。
中文關鍵字:
高松豐次郎 , 紀錄片 , 臺北朝日座 , 巡迴放映 , 臺灣總督府
英文關鍵字:
Takamatsu Toyojiro , Documentary Film , Asahiza , Traveling Exhibition , Taiwan Governor-General’s Office
參考資料
李道明。1995。〈臺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13(1)。
市川彩。1993。〈臺灣電影事業發達史稿〉。《電影欣賞》,11(5)。
岡部龍編。1974。《資料:高松豐次郎與小笠原明峰之業跡(日本映畫史素稿9)》。東京:日本Film Library協議會。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臺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出版社。
延伸閱讀
李道明。1995。〈臺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13(1)。
市川彩。1993。〈臺灣電影事業發達史稿〉。《電影欣賞》,11(5)。
岡部龍編。1974。《資料:高松豐次郎與小笠原明峰之業跡(日本映畫史素稿9)》。東京:日本Film Library協議會。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臺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出版社。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00/16300053/show1/5.htm

台灣實況之介紹
高松豐次郎在1903年,首次到台灣來從事活動寫真的巡迥放 映,當時曾經沿途拍攝一些台灣的紀錄片,這種既放且拍的工作, 是早期放映機師的工作之一,祇可惜至今仍無文獻 可以證明。高松氏來台四年後,事業邁向一個新的階段,他與友 人合作,趁機改建了台北的「朝日座」,使其變成演劇與電影兩用 的戲院,他在台灣開始擁有放映電影的固定據點。
當他的巡映告一個段落時,1907年2月,他受到台灣總督府 的委託,計劃拍攝《台灣實況之介紹》,於是他率領原班人馬再度 來台,從2月17日開始拍攝,共拍下百餘個場景、耗費底片兩萬 呎,四月初拍攝完畢,電影技師隨即於4月10日搭船回東京沖洗 剪輯,並於5月4日及7日分批運回台灣,5月8日起,在台北「朝 日座」用其較佳的設備放映,此外,也將影片送到東京博覽會第二 場的「台灣館」放映,以使日本境內,對台灣有較清楚的認識。
《台灣實況之紹介》是目前所知拍攝關於台灣的最早一部紀錄 片,新竹部分佔有四卷,這四卷以鐵路旅行與地方漫遊的方 式拍成的,內容有: (1)新竹站及香蕉的買賣:此為木造的舊新竹驛,1913年始改建 為今日之火車站。香蕉買賣,表示當時新竹地區亦盛產香蕉青果。 (2)新竹廳前及市街:新竹今中正路、文昌路一帶日人聚居之 處,均已完成都市規劃。 (3)烏龍茶園的採茶實況:1866年,英商John Dodd由泉州 安溪移植茶苗於台北縣境內,產製的茶葉甘美,進而在台北蜢僻目 開設茶館名,為烏龍並且外銷。 (4)台灣家屋與水田耕牛:今香山地區及新竹郊外均為稻田, 家屋多為閩南式三合院建築,紅磚瓦與綠野相映,是典型的台灣 農村景致。
這部影片共拍攝有一百二十件事物(卷),其中大都採遠景、 近景各拍一個鏡頭,共有二百零六個鏡頭,片長兩萬呎,以至於 一晚無法放映完畢。高松氏被讚美為「用其獻身的熱忱,嶇心瀝血 地以電影來介紹世界上最模範的殖民地」。 此片拍完後次年(1908年),從基隆到屏東的台灣縱貫鐵路, 全部通車。顯然日人修築鐵路,採用分段同時施工,於1907年已 大抵完成,這部紀錄片即是工程驗收,鐵路之旅,沿途可見台灣 美麗的景致。 
二、東宮殿下新聞片
日皇太子裕仁於1923年(大正十二年)4月16日蒞台訪問, 台灣總督府委託台灣教育會電影班,由戶田清三主持、茨屋及三 浦正雄隨行,拍攝巡台的沿途風光。
事前,為了迎接日皇太子的到來,新竹民眾在一週前必須接 受預防注射,負責到火車站迎接的官員必須穿著西式燕尾服或日 本禮服,排隊站立在火車站前的廣場左 邊,敞式黑頭吉普車在火車站門口等候,此時,火車站已經啟用十年。 接待皇太子的場所,是臨時搭建的棚架,位於現在的東門國 小操場上。
裕仁在台灣從北到南,住過金山、新竹麗池、阿里山、高雄 等已經蓋好的賓館,賓館大都屹立在小山丘的樹林間,風景秀麗, 青翠相疊,電影放映後,更加深了日本人對台灣風光的嚮往。
此部《東宮殿下台灣行散》紀錄片有三卷,影片沖洗後運抵台 灣,自1923年(大正十二年)5月11日起,在台北「西本願寺」開始 免費公開巡映。
為了紀念昭和皇太子到新竹巡視,新竹地區特別籌募了日幣 二百四十萬,興建佔地八百八十坪的新竹州立新竹圖書館,1925 年9月1日開館啟用,其建築是屬於大正時期後文藝復興式巴洛 克建築,二樓迴廊外側以圓形巨柱排列,表現知識為權力的莊嚴 象徵,這棟建築是台灣至今唯一巴洛克風格的圖書館。 
三、中部二洲大震災
1935年(昭和十年)4月21日,新竹州南部關刀山附近,發生 強烈的〞昭和大地震,強度在芮氏地震儀為七點一,造成 新竹、台中兩州共三千二百七十六人罹難。
大地震發生之後,總督府教育局的映晝課,派攝影師赴震災 現場,拍攝《中部二洲大震災》影片。第一報至第三報實況,於5月 開始在全島各地公會堂、各級學校禮堂巡迥放映,入場券一般兒 童五錢、大人十五錢,所收入場料扣除實費外,皆充為義捐金。
這場大地震連續來兩波,第一次發生於清晨六時二分,第二 次是六時二十七分。開始地震後,動搖的幅度前後達二至三分鐘, 而且「轟隆轟隆」作響,好似山在狂吼一般,房子一棟一棟倒下來, 瞬間,民眾在屋外哀號,有些人被倒塌的房子壓死。結果造成一 萬七千九百零七戶房屋全毀,災民共有三十五萬人之多。
地震後,許多地方的火車站被震得四分五裂,有的則搖搖欲 墜,而鐵軌被震得彎彎曲曲,根本無法行駛,對外交通完全中斷。 此次昭和年間發生的大地震,受災最熱的是台中后里、清水、苗 栗全縣和新竹市一帶,傷亡慘重使得許多居民露宿街頭,不敢住 在家中。 日本政府也從日本本土派出救援人員,到台灣協助災後復建 和救護工作,甚至日本東京車站,也出現救助台灣災民的募款活 動。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臺灣實況紹介》臺灣第一部紀錄片。1  

第一部台製電影《台灣實況紹介》
  第一部在台灣拍攝的電影應該就是一九O七年二月高松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灣實況紹介》。這部電影的內容涵蓋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雖然是作為台灣總督府政治宣傳的工具,但影片在全台各地放映,對於旅遊不便的世紀初台灣,還是具有相當的社會教育意義。這部片後來也在日本的台灣博覽會及一些大都市的電影院放映,並有阿里山鄒族原住民隨片登台,讓許多日本人第一次見識到殖民地台灣的面貌。而這種較大規模的實況紀錄電影製作,在日治時期以及國府統治時期會一再出現。相較於歐美電影先進國在一九O七年已積極朝劇情長片的敘事技巧發展,電影在台灣則自一開始即受到政治的操控,一直到一九六O年代才有較現代化的發展,這毋寧是台灣作為一個邊陲地區的命運使然吧!

  日治初期由於日本內地與台灣之間交通不便,因此電影拍攝活動在台灣並不普遍。現有資料僅有一九一O年《台灣討伐隊勇士》與一九一二年另一部征討原住民的新聞片,而且兩部片均為日本公司受總督府邀聘來台製作的,具有強烈的政治目的。一九二二年松竹公司的田中欽導演在台灣拍攝《大佛的眼睛》,應該是台灣第一部日製劇情片。至於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則要等到三年後,由劉喜陽、李松峰等人組成的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的《誰之過》。可惜這部片子可能品質不佳,不受觀眾歡迎,而台灣映畫研究會不久也就解散了。這種台灣人聚資拍片,片子品質差不賣座,公司就解散的情況,以後在日治時期與台語片時期均一再發生,顯示出台灣電影人才、技術、資金匱乏,無力長期具規模的發展成像樣的電影事業,也算是台灣電影歷史發展上的一個現象。反觀歐美,在一九二O年代已發展出成熟的電影美學,有聲電影也即將出現;台灣電影相對「初始」,一直要到半世紀後才有較現代化的發展。http://w3.tkgsh.tn.edu.tw/97c219/台灣電影發展.htm

---------------------

1907 年 1 月 高松豐次郎在新竹城隍廟放映紀錄短片
1907 年 1 月 高松豐次郎在新竹城隍廟放映紀錄短片高松豐次郎在台放映影片謀得利潤,一九0七年一月巡迴到新竹時,因城隍廟是地方民眾聚集的祭祀中心,也是民俗戲曲的重要舞台,然也是放映電影的最佳場所,而改作為新的放映地點。他帶來自己製作的社會諷刺性電影,影片總長五萬呎,包括《真實社會的踩球》、《褐紅色的木魚》、《當代紳士的真面目》等。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臺灣實況紹介》臺灣第一部紀錄片。1

台南筆記 - 日據台南四大電影院 - http://goo.gl/uz6X9e

高松豐次郎(1872~1952),日本福島縣人。因以電影從事勞工運動的宣傳方式受到注意,1903~1904年間受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邀請來臺,1907年受總督府委託拍攝臺灣第一部紀錄片「臺灣實況紹介」,紀錄當時的臺北、基隆港與金山、鐵路旅行與地方漫遊、原住民生活以及日軍征討反抗的原住民等景象。身為電影企業家的他,1908年開始在臺灣各地籌設電影院,與日本及歐、美的電影公司簽約引進彩色影片,將放映時間與票價制度化,並重金禮聘藝人來臺、進行本地演藝人員訓練等,逐步建立起有系統的電影發行制度,對於臺灣電影發展及臺灣電影文化之形成有著無可取代的重要影響。
活動時間:民國101年8月22日(三)14:00 ~ 16:00(13:30開放入場)
活動流程:14:00 ~ 14:30 紀錄片賞析
14:30 ~ 16:00映後座談會
與談人:李道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專任副教授)
活動地點:國史館本館總統副總統文物館3樓多媒體簡報室(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一段2號)
活動連結:國史館http://www.drnh.gov.tw/Default_Chinese.aspx
聯絡電話:02-2316-1055 采集處推廣科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活動」集點貼紙1張1950 年省教育廳電影巡迴工作隊巡迴放映政令、衛生宣導片
 省教育廳電影教育巡迴工作隊曾於一九五 ○ 年九月,赴各地實施影片巡迴放映,該隊的任務以實施健康、生產、科學三項教育宣傳為主,影片內容有國家森林、颱風、愛護自然、可怕的瘧蚊、細菌的傳染、步兵游河術、通訊訓練、摩托車駕駛術、燈泡的製造、養牛、家庭副業等,富有知識性及教育性。此種巡映乃是延襲自日治時代的宣傳教化的模式,不同的是戰後的影片多直接由美國新聞處提供,片名皆以聯合國新聞名義作報導。省新聞處自製的新聞片,多在戲院的電影放映前插映。
1935 年昭和九年 ─ 大地震所拍攝照片之東門町鳥瞰圖
 昭和九年 (1935 年 ) 大地震拍下這張照片,圖中左上位置的白色建築物就是落成二年的「有樂館」,其左側的「綠」酒家到盡頭的「白水旅館」,都尚未興建。「有樂館」 1933 年 11 月 1 日開幕,當時「有樂館」在東門町,是台灣首座有冷氣設備及一流放映機 ( 有聲 ) 的現代式歐化劇場。
1907 年 1 月 高松豐次郎在新竹城隍廟放映紀錄短片
 高松豐次郎在台放映影片謀得利潤,一九0七年一月巡迴到新竹時,因城隍廟是地方民眾聚集的祭祀中心,也是民俗戲曲的重要舞台,然也是放映電影的最佳場所,而改作為新的放映地點。他帶來自己製作的社會諷刺性電影,影片總長五萬呎,包括《真實社會的踩球》、《褐紅色的木魚》、《當代紳士的真面目》等。
1959 年美國片桂河大橋在新竹戲院上映,創下最高票房賣座紀錄
民國四十八年,新竹戲院上演熱門片「桂河大橋」創下賣座記錄。當時在新竹戲院服務的周宜得想出一個點子造勢,在戲院前搭一座縮小的「桂河大橋」,吸引觀眾注意。他設計木橋橫跨武昌街,也就是從新竹戲院樓上陽台,跨過武昌到對面的淵明餅店樓上陽台。他設計圖樣,墨斗打出黑線,用木頭製作出木橋。要在街道上空組合是難度頗高的工程。原本就很叫座,但因立體的方式做宣傳,反而吸引更多人潮。所以這座跨街道的「桂河大橋」的立體廣告,到現在都存在於人們的印象中。


高松豐次郎(1872年-1952年),日本福島縣人,勞工運動家,藝名「吞氣樓三昧」,為臺灣電影史與新劇史上的先驅人物,著有《新大演說集》、《屁股與政治家》、《滑稽百譚》等書,另編有《大家演說集》,錄有伊澤修二、板垣退助、後藤新平等人的演講[1]。
生平
高松豐次郎年輕時因工作斷臂,且因為當時法律不周全而未獲賠償,故立志念法律改善勞工制度,後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畢業於明治法律學校(今明治大學前身),而在學期間進入「三遊亭圓遊」門下,並加入「鈴木亭」學習單口相聲與說書等[1]。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日本實施治警法後,他改用電影來推廣勞工運動,方法是利用放映前點瓦斯的四十分鐘空檔來對群眾演說[1]
而高松豐次郎之所會到臺灣,是因為曾受總理伊藤博文之邀放映電影的關係[1]。他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首次來臺放映電影,兩年後組織「臺灣同仁社」,並接受愛國婦人會臺灣分會之邀於臺灣各地放映電影,在此同時他也進行電影的拍攝[1]。而除了電影之外,他也在臺興建戲院與籌組戲院,如「朝日座」,而他也在臺北招募流氓與失業者來演出新劇,所演劇目有《廖添丁》、《1917周成過臺灣事》、《簡大獅》等等[1]。
大正三年(1914年)返回日本競選國會議員,落選後回臺,後於大正七年(1918年)離臺[1]。他在臺灣其間經營八家電影館,並在離臺前有意進行保存研究電影資料的工作[1]。大正八年(1919年)時成立活動寫真資料研究會,拍攝勞資協調電影[1]。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臺灣實況紹介》臺灣第一部紀錄片。1  

1932年,《義人吳鳳》劇照,描寫吳鳳捨身成仁的故事。


有台灣總督府檢驗章的皇民化布袋戲抄本-楊朝鳳屏東人,原是電影辯士,擅長說話及編劇-黃俊雄的父親黃海岱專程去屏東聘請來虎尾-擔任五洲園人形劇團的編劇(腳色)電影辯士是以前鄉下看洋片,在旁邊說劇情的人-因為六七十年前聽不懂洋文,看不懂中文字幕-電影辯士是以前默片時代的旁白員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臺灣實況紹介》臺灣第一部紀錄片。1


台灣日治時期影片

第1集   https://youtu.be/a6UcjqPgdqQ
第2集   https://youtu.be/uspZwxVNyBE
第3集   https://youtu.be/2q2iiEg4fCQ
第4集   https://youtu.be/o8ffiKmG7JE
第5集   https://youtu.be/VJ_GpRSHg4k
第6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H-lQJLBo0
第7集   https://youtu.be/Vb8SLb9qXeQ

台灣電影之父-高松豐次郎,是真正將「電影」帶入台灣的關鍵人物。1908年起與地方人士合資興建的「新竹座」,位於現在大遠百的位置,是新竹第一間木造戲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