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大趨勢/改變世界 的社企革命
加入好友
從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到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原本在傳統企業管理界的趨勢分析大師們近年來都不約而同地將焦點轉往「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
本專欄將探討這個全球快速興起領域的最新變化和關鍵概念,特別聚焦在美日兩國。美國社企數目龐大,日本面臨的少子高齡和振興地方經濟等社會課題則和台灣類似。

本專欄將系統性地介紹美日新興社會企業在不同領域的成功範例。同時也會觸及傳統盈利企業融入社企的合作例子、非盈利事業開始採用社企概念的變化、教育體系的變革、政府和法令方面的相關配合,以及金融市場相關變化(籌資、私募基金、IPO)等,希望以不同角度呈現這個新時代企業帶來的全面影響。

˙原來在全球頂尖軟體公司工作,但放假時的經歷讓他接觸到發展中國家沒有書可唸也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孩子們。他離開傳統企業,創立新的公司,以獨自的經營模式提供需要者書籍,至今至少造福300萬以上的孩子。

˙他生長在貧民區,但自己的人生因與藝術相遇而有了大轉變。他也想讓更多原本因經濟狀況不好而沒有機會接觸藝術的孩子們受到美術薰陶。他與許多企業合作,多年下來,孩子們的人生因到他的美術教室而完全不同。

˙世界人口中有十億人飽受饑餓,但同時也有十億人苦於肥胖。他因機緣看到這個矛盾現象,離開了原來安定的工作,創立新公司,找到可行的事業經營模式來聯結先進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提倡健康飲食也提供均衡營養給發展中國家的孩子。成立六年,轉虧為盈,事業並在各國擴大中。

創新經營模式 不仰賴捐款補助

上述是幾個美國和日本的社會企業家例子。是偶然、還是命定,誰也無法說得清楚,但他們都在人生的某個時間點,被周遭生活中的某些事件觸動他們心底,感受到一股無法抵擋的召喚,要他們非得為某些人或這個社會整體做些什麼。

相較於傳統的非營利社會組織常需仰賴捐款或補助的營運模式,他們希望能找到可產生適當利潤的經營方式,獲得的利潤不用於分發股利而是持續用於公司的成長,改良產品或服務,來達成他們的社會貢獻目的。

股東資本主義 到公益資本主義

這個混合商業經營手法來解決社會問題的「社會企業」形式,可說是這個世紀初以來最受矚目的從「股東資本主義」到「公益資本主義」企管新領域。

從美國頂尖的商學院到南亞鄉下的農業改革,從孟加拉到美國,從環保、教育到人權或農業,營利和非營利經營模式隔閡變得模糊,一場遍及全球的新企業革命正風起雲湧,改變許多人的生命。

雖然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有創業家以類似社會企業的營運方式貢獻社會,行銷大師科特勒(KOTLER)和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也早在1970年代起就倡導社會行銷或以企業管理手法運用在非營利組織效率和績效評估上,但近年來這個領域被視為有獨特行業特徵,投入這個領域的人數也不斷增加。

曾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著專書的大衛.博斯坦(David Bornstein)在他的著作《如何改變世界(How to Change the World)》中,提到全球的社企在這二、三十年中漸受注目的原因。

他認為市民活動的自由度增加、經濟成長、所得水準上升、平均壽命延長、女性地位提高、人種隔閡減少等原因,讓更多的人有自由、時間、財富和健康來面對社會問題;同時網路的發達,讓環境破壞、貧窮、人權侵害、教育荒廢等各式情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傳播,激起有志者投身解決相關問題。而「創新」能力成為解決方式的關鍵。

讓社會更美好 比創造利潤重要

社企的幾個重要特徵在於:

第一,社會企業有著改善社會的目標,這個讓社會更美好的目標和使命是遠在盈餘和利潤之上。

第二,社會企業混合了社會和商業手法,以創新為基礎,商業活動為收入主要來源,企圖尋找有穩定收入的經營模式,儘量不仰賴傳統的慈善捐款或補助。

社會企業目標在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問題隨著國家和地區的不同也常有相當差異。

例如在美國,貧富差距、相關的教育差距和閱讀識字、飲食和健康課題等可能是許多社企努力的重點。

在日本,與少子高齡化相關的育兒或高齡者照顧、活化地方經濟、與環境、健康或創造就業機會相關的領域等則較常見。

但隨著資訊無國界,以跨國的視野企圖解決國際間共同課題的企業也占相當數目。

隨著社企的興起,以支援社企為目的的創投公司、顧問公司或協會組織等也顯著增加。

當然以一個新興的領域來說,社企面臨許多課題。社會認知不足、資金調度仍有相當困難、吸引和留住人才、相關稅務會計和法律的支援、活動評價的指標或組織認證等,都是其中之一。但多年來也有不少成功典範。

下次專欄就從擁有全球社企界最大聯繫網路、在70國以上有影響力的社企始祖之一「ASHOKA」和它的創辦人Bill Drayton的故事和現況談起。

(作者是專欄作家,本專欄隔周四刊登)

--------------------------------------------------

促進社會企業發展 切勿揠苗助長

【聯合報╱謝邦俊/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創辦人】
2014.07.28 05:04 am

方興未艾的台灣社會企業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創業家在充滿情懷的投身某項社會改革之初,並未深思定位自己的行為究竟是不是社會企業,甚至可能根本搞不清楚甚麼是社會企業,然而隨著事業體的發展與其努力議題逐漸受到各方的關注與重視,這時在各種場合或各類對話中,就會不斷被指正為是社會企業,於是逐漸反覆被說服,直至有一天若有所悟的隨順眾生接受指教,終於同意或承認自己所努力的就是社會企業。

這個有趣的認祖過程反映了社會企業的多元性與多面向,面對社會上的某種缺陷,或不正義,或長期被忽略的需求,或企圖實現某個社會理想,一些不願僅止於抱怨指責的人,劍及履及身體力行的投入他們所發掘出的社會問題,嘗試用微薄的個體力量,改善這個看似有著千瘡百孔的貧瘠社會。

他們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一定符合社會企業的定義或規範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其起心動念間所希望改革或促成的理想。

他山之石有攻錯之效,歐美國家或亞洲鄰邦推動社會企業已有多年,績效顯著歷歷可數,例如英國的社企多達28萬家,年營業額超過五百億英鎊,占國家GDP1.7%,反觀台灣的社會企業起步脈動不過五、六年,現今仍處於牙牙學語努力學步的階段。

台灣這個時候急著倡議立法或是強制規範定義或橫加認證,猶如新手父母忙著替稚齡幼兒指定婚配一樣操之過急。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學界與社企實務界大多數人都反對在現階段替所謂的「社會企業」設定法律框架,或執著定義出一個斬釘斷鐵的明確規範。

目前政府極為重視社企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似乎都將社會企業視為是解決各類社會問題的萬靈丹,因此急著拉拔助長;然而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只會殘害幼小植栽。

其實,政府只要提供一個友善、寬容與鼓勵的生態,能夠真的放下凡事防弊樣樣干涉的負向思維,相信台灣的社會企業一定能在公民意識與基層草根力量的強勁支撐下,為因為政府失能、企業失信、志願失靈的社會窘境找到彌補斷層與對立的新善對策。

【2014/07/28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