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比公司宣布停止嬰兒食品業務,旗下72款產品將停產。由於少子化導致銷售額下滑、成本上升,加上難以轉嫁價格,即使家長請願也無力回天。
曾以胖嘟嘟的嬰兒商標聞名,並以美乃滋風靡全日本的丘比(Kewpie)公司,近日宣布將全面停止其嬰兒食品業務,旗下72款產品將走入歷史,包含備受家長喜愛的鯛魚粥、南瓜泥和香蕉布丁等。
這項決定不僅讓無數父母感到錯愕與不捨,也再次凸顯了日本在高齡化與少子化雙重衝擊下,企業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難敵市場萎縮與通膨夾擊
丘比公司身為日本第3大嬰兒食品生產商,在經營該業務長達65年後決定退場,主要歸因於銷量大幅下滑。
根據日本政府今年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新生兒僅68.6萬人,創下125年來的最低紀錄。這個數字甚至比先前預測日本將在約15年後才會跌破70萬的估計值,提早了許多。
除了嬰兒出生率的急遽下降,丘比也將停產歸咎於原物料和能源價格飆升所導致的成本上漲。公司表示,銷售額下滑的最大原因是消費者難以接受2022年和2024年的價格上漲。
在2024財政年度,丘比的嬰兒食品銷售額降至38.5億日圓(約新台幣8.13億元),目前佔公司總銷售額不到1%。
家長淚目!日本丘比忍痛終止嬰兒食品生產線,因為寶寶不夠了?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5779?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關鍵評論_詐領助理費案有罪,法國極右領袖勒龐被禁止參選公職
《金融時報》引分析報導,如果市場沒有成長,那麼當成本增加時,商家就沒有能力提高價格。這與人口結構有關。
家長請願挽救無效
丘比的嬰兒食品系列以其比競爭產品所需的準備時間更少而備受家長讚揚,省下了許多寶貴的時間。
《金融時報》報導指,一名母親在社群媒體X上感嘆道:「如果我必須從頭開始製作嬰兒食品,那我絕對無法兼顧全職工作,所以拜託,請不要讓它消失。」
儘管有數千名不捨的家長發起請願,希望挽救這些產品線,但最終仍未能改變丘比的決定。
東京總部的丘比公司曾嘗試過新的包裝形式,延長保存期限,並推出更多可微波產品。
然而,與許多日本公司轉向海外市場不同,丘比認為由於嬰兒食品出口存在法規障礙,因此很難將業務重心轉移到海外市場。
丘比公司成立於1919年,最早是一家醬料和罐頭食品製造商,公司名稱取自流行於1920年代的丘比特娃娃品牌。
競爭對手受惠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
與此同時,丘比的競爭對手卻因日本經濟中另一項人口結構發展,而讓嬰兒食品市場獲得利多。
《金融時報》報導指,根據市場領導者朝日集團食品(Asahi Group Foods)的數據,由於政府鼓勵創紀錄數量的女性投入職場,導致她們準備嬰兒食品的空閒時間減少,日本嬰兒食品市場自2016年以來價值已增長了20%。
這說明儘管新生兒減少,但市場對便利嬰兒食品的需求仍在增長,只是丘比未能在此趨勢中找到新的定位。家長淚目!日本丘比忍痛終止嬰兒食品生產線,因為寶寶不夠了?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5779?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user%2Fthenewslens
不生小孩更容易累積財富?研究結果曝:變更窮了
不生小孩更容易累積財富?研究結果曝:變更窮了 https://bit.ly/49AqPmr
2023/11/16
現代人經濟壓力大,越來越多夫妻不生小孩,只過兩人生活。有韓國媒體報導指出,「頂客族」不僅拉低全國的生育率,步入老年時,還可能因為照顧自己的成本增高,陷入貧窮困境。
根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南韓國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桂鳳梧(音譯)等人13日發布一項論文,分析南韓已婚夫婦的生育率變化,發現過去「低結婚率導致低生育率」的說法已不再成立。
桂鳳梧教授等人的論文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已婚夫婦的生育率一直維持在1.4至1.5人之間。這段期間雖然結婚人數減少,生育率略為下降,但是已婚夫婦的生育水平與過去相似,生育率並沒有驟降的現象。
不過,2015年之後情況卻發生了變化,已婚夫婦的生育率急遽下降,2020年為1.13名孩子。首爾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李澈義近日發表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並表示「幾年前,生育率的下降還被歸因於結婚人數的減少,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政策的重點需要轉向支持已婚夫婦至少生育1個孩子的方向」。
雖然無子女的夫婦似乎更有條件累積財富,但研究顯示情況未必如此,美國人口調查局在2021年發表調查,發現55歲以上無子女的老人貧窮率為12.4%,高於有子女老人的9.1%,顯示出頂客族到了老年時,照顧自己的成本更高。
不生小孩更容易累積財富?研究結果曝:變更窮了 https://bit.ly/49AqPmr
35歲還沒結婚很廢?他酸「根本人生失敗組」,過來人吐不婚關鍵原因 https://bit.ly/3QETazi
內政部公布 去年全國生育率低
加入好友
內政部今天公布去年全國出生率。內政部次長蕭家淇表示,去年出生嬰兒19萬4939人,較前年減少3萬9660人,減少16.91%,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1.07,較101年1.27減少0.20。蕭家淇解釋,這是因為去年為小龍年(蛇年),可能有民眾避諱蛇年產子;另因到去年全國結婚對數增加4252對,內政部推估今年生育情況會比去年好。
根據衛生福利部通報的出生資料及戶籍出生登記資料統計,內政部公布,去年出生嬰兒為19萬4939人,較前年的23萬4599人,減少3萬9660人。去年的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1.07,較前年1.27減少0.20。
蕭家淇指出,前後兩年將近4萬名嬰兒的差距,主因是龍年和小龍年相近,部分民眾避諱生出小龍寶寶,造成生育率下降。
依據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結婚登記數為14萬7636對,較101年增加4252對,結婚率上升2.97%,若以結婚為出生的領先指標,預期今年出生登記數將較去年增加。
我國將少子化列為國安問題,觀察近10年的人口成長,從民國93年起,出生率逐年下降,直到民國100年和101年因應特殊節日,結婚人口增加,帶動人口成長,這2年的出生率都逆勢上揚,和前一年比起來,都維持在近2成的成長率。但去年度又因為是小龍年,成長率又下跌。
聯合晚報/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 2014.01.09
新加坡的生育率從20年前的1.26跌至2023年的0.97,首次跌破1創下歷史新低。這代表新加坡婦女一生中從平均生育超過1個孩子,減至平均生育少過一個孩子。
但這也不能怪總理,畢竟生育率下滑,而且還不斷下滑,「大家不愛生小孩」的問題幾乎是全球已開發國家都面對的艱鉅難題。
只不過新加坡「不生」的趨勢似乎比他國嚴重。
2004年高收入國家每名女性生育的子女數為1.7,當時新加坡只有1.26。2023年高收入國家每名女性生育的子女數為1.6,新加坡則掉到0.97,「少生孩子」的差距越拉越大。
vp9g8c3c1q2l2j41m1wkd0j1pmlzdv
新加坡市區景象。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新加坡市區景象
新加坡人口成長的同時,外來人口也快速成長
過去20年,新加坡人口成長了42%,達到2023年的592萬人。其中新加坡公民增加了18%,非居民人口增加了135%。
2004年的新加坡人口為420萬人,公民達310萬人,永久居民為35萬6200人,非居民人口有75萬3400人。
快轉到2023年,新加坡的總人口達至592萬人,其中公民人數達361萬人(佔總人口61%),永久居民人數達54萬人(佔總人口9%),非居民人口則 有177萬人(佔總人口30%)。
必須指出的是,非居民人口以建築、海事和加工業的工作證持有者居多,他們在促進新加坡經濟成長的行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外媒給李顯龍整理了一張成績單,表現最差的科目非「生育」莫屬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JsbO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