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對中曝險達1.6兆 Q1急抽千億回台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國銀對中曝險達 1.6兆之多,今年第一季急抽 1300億返台。(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2016-07-19 06:4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國銀赴中曝險資金達到 1.6兆元之多,在金管會發話嚴控掃雷聲中,今年第一季,已抽回約 1300億元。
《工商時報》報導,國銀對中國曝險部到去年底的統計尚有1兆7,320億元,但到今年 3月底的統計,減掉 1300多億元,降到1兆7,565億元,這是行庫1年半來減碼最多的一次。
由於台灣投資不振,資金尚找不到去處,據報導,行庫都把放貸對象瞄準地方政府,尤其是台北市、新北市等富有縣市,希望他們能借錢,為資金找出路;利率彼此拚殺,目前已殺到借台北市0.3%的空前新低點,借新北市則下探到接近0.5%的水準。

-----------------------------

中國躍居我最大債務國 國銀風險大增

國銀對中曝險續創新高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公布九月底本國銀行國家風險統計,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續創新高,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升至三五一.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更高達五一○.一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五兆元),中國首度成為台灣最大債務國,我國風險大增。

「跨國國際債權」是指本國銀行(含OBU及國外分支機構)對非本國居民未經風險移轉的債權,包括存放款、拆款同業及海外投資等。

馬上台後 五年成長九倍

馬英九總統上台後,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攀升速度驚人,二○○八年底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僅三十四.八億美元,不到五年已成長九倍;九月底依最終借款人國別重新歸類的「最終風險餘額」甚至突破五百億美元,首度擠下盧森堡,躍居第一。

財金官員表示,兩岸經貿往來密切,加上越來越多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造成國銀對中國債權部位不斷增加,隨著金融機構相繼赴中投資、外匯指定銀行(DBU)開辦人民幣業務,此趨勢還會持續。中國成為國銀最大債務國,好處是代表業務緊密往來,壞處則是風險更高。

本國銀行跨國國際債權餘額前三名國家,分別是盧森堡(四一六.六億美元)、中國(三五一.三億美元)、美國(二六八.三億美元);最終風險餘額前三名則是中國(五一○.一億美元)、盧森堡(四○六.四億美元)、美國(四○一億美元)。

財金官員說明,盧森堡為避稅天堂,使得跨國國際債權餘額高於最終風險餘額,因最終借款人與債務人分屬不同國家,移轉後導致中國、美國的最終風險餘額大於跨國國際債權餘額。

本國銀行九月底跨國國際債權總額為二三五四.六億元,較上季增加九十.六億美元,其中近一半來自中國的貢獻,台灣與中國經貿往來越緊密,國銀風險也大幅升高。

----------------------------------------------------------------------------

DBU人民幣存款餘額 破千億元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天公布11月底全體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達1172.85億元,正式突破千億元大關,且較10月底暴增287.81億元,續創開辦以來最大月增金額,月增率為32.52%。

DBU自今年2月6日獲准開辦人民幣業務,成長一度逐月趨緩,但央行9月23日邀集國內10大銀行高層,促請各銀行適度提高外幣存款牌告利率,多數銀行紛紛響應帶動下,DBU人民幣存款餘額連續3個月以百億速度成長。

央行表示,截至11月底,有64家DBU、57家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辦理人民幣業務,人民幣存款餘額分別為人民幣1172.85億元、378.38億元,合計達人民幣1551.2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DBU匯款總額為人民幣355.03億元,較10月大幅成長66.09%,央行官員指出,主因為知名企業鴻海、和碩等電子公司,進行三角貿易的匯入款,以及國壽、中壽等保險公司投資有價證券,獲利了結後匯回台灣。

央行官員表示,11月底DBU人民幣存款餘額為人民幣1172.85億元,是2月底人民幣96.3億元的12.18倍,開辦之初雖然個人戶成長較快,但目前企業戶已追上,占比達6成。

------------------------------------------------------------------

卸任高官儼然名嘴上身
馬政府官員施政績效差,滿意度低到個位數,堪稱國際奇譚;但卸任後,卻往往變得口才便給,論起時政,頭頭是道,儼然名嘴上身。這種實際作為一無可取,卻很會紙上談兵的現象,或可稱為「口腔期」政治行為模式。

最近前閣揆陳冲、前經濟部長施顏祥的發言,就是口腔期行為模式的典型。陳冲日前語出驚人的「北韓化」,指稱世界各國都在洽談多邊經貿組織,台灣必須加緊步伐,一旦錯過機會之窗,十年內很可能「北韓化」。施顏祥則表示,我國經濟改革政策行動慢,規模不夠,「力道不足、菜太寒酸」。兩人的批評不可謂不犀利,然而,陳冲與施顏祥,一以財經專才見稱、一為技術官僚出身,當初受命組閣或出任財經首長,乃當局希冀借重彼等長才突破經濟困局。豈知任內並無作為,下台後卻猛開藥方,此等行徑令人不解,只能以「口腔期」行為模式稱之。

其實,孔夫子聽其言後,還須觀其行,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角度來看,陳、施兩人的表現顯然不及格。陳冲的「北韓化」論點,犯了幾個嚴重錯誤。首先,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即使無關政治,中國仍極力抵制與阻撓;而馬英九執政後卻向中國傾斜,事事仰中國之鼻息,無異認賊作父,於是讓中國有機會設計框住台灣的架構,如ECFA以及服貿、貨貿協定等,企圖造成台灣經貿只能透過與中國的連結,再與世界接軌。這個設架下,台灣必須以中國附屬地位的身分才能加入多邊經貿組織,結果台灣經濟無形中成了中國的經濟殖民地。

再者,目前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區域經濟整合是TPP(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台灣若能加入,勢必對經貿產生莫大助益。然而,TPP由美國催生而成,與中國主導的RECP「東協加六(中日韓澳紐印)」分庭抗禮,已變成一場中、美兩國拉攏亞太經貿實體的角力戰。在此微妙情勢下,親中的馬政府既不敢得罪中國,亦未積極靠攏美國,所謂極力爭取加入TPP,恐將淪為一種宣傳。

至於施顏祥批評振興經濟措施「力道不足,菜太寒酸」,同樣令人不解。去年九月,馬政府提出經濟動能提升方案時,施顏祥仍擔任經濟部長,即便此一方案由當時的政務委員管中閔彙整提出,但經濟部長必定擁有很大發言權,難道不能提出類似意見嗎?而且,只批評振興方案力道不足,顯然沒有觸及核心問題,那就是馬政府的預算赤字嚴重,而舉債更幾乎達到上限,再也沒有太多經費從事公共建設與刺激內需。而政府財政拮据,主因有二︰一、軍公教退撫經費已佔了政府預算的大部分;二、經濟成長力道疲弱,導致稅收減少,因此政府逐漸無米可炊,缺乏經費提振景氣。

其實,台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在於加入多少多邊經貿組織、簽了多少自由貿易協定,因為這些協定只有在產業具有競爭力之情況下,才能發揮效用。試問,其他國家的消費者要不要買HTC手機,考量的重點難道在於台灣有沒有跟他的國家簽訂FTA?台灣幾乎沒有FTA,但台積電依然受到世界半導體大廠青睞,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地位仍屹立不搖。因此,振興經濟的重點,應在強化產業競爭力。

其次,政府之所以缺錢,癥結則是產業未在台灣生根,無法增加工作機會,稅收自然減少。因此,應調整產業政策,由「由台灣製造」(Made by Taiwan)的迷思,轉為「在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並改變「過度偏重中國市場」的經貿策略,方可打開台灣經濟活路,增加就業、提升薪資,稅收也會水漲船高。總之,改善投資環境,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拋開政治與族群考量,進行軍公教年金改革,使多數政府預算能用在具生產效益的地方,才是解開台灣經濟難題的正確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