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德恩

馬英九從政以來,團隊中一旦有影響其個人形象者必定除之。洩密罪的確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罪」,但不要忘記,馬英九執政以後,前調查局局長葉盛茂卻因「輕罪」入獄, 而且馬英九事後到調查局視察時還信誓旦旦,未來偵查中案件不論對象都不必也不應該向他報告。以馬、黃二人相知甚深情況下,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黃世銘先喊出 遭監察院彈劾下台,羅瑩雪說洩密是輕罪不必停職,黃續以一審有罪為去職條件,其背後必有高層明示或暗示,否則豈不再次「陷國家元首於不義」?

無 論個人行事風格如何,黃世銘在檢察體系夙有清望應是被肯認的,但身為檢察體系的龍頭老大卻因洩密案遭起訴,對於檢察體系的殺傷力亦無庸置疑。政務官原本就 是「上台靠機會,下台看智慧」。黃總長,我們相信你一輩子奉公守法,竭盡心力為國為民服務,但不要忘記「節婦白頭失守,一生清苦俱灰」,留下優雅的身影 吧。(作者為銘傳大學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守節婦人的心裡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
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這麼一段故事:

清代交河縣為一位守節的婦人修建牌坊。到了完工揭幕那一天,這位節婦的親戚好友雲集而至,向她表示祝賀。這位節婦和她的表姐妹們自幼玩耍,共相親愛,素來言語直爽,互相謔語而無所忌。

當此牌坊落成之際,其中一位姐妹不由半開玩笑地問她說:「姐姐堅貞守節到如今己年老白首,成了受人尊敬的人物!可我不明白 ,在這四十多年中,每當春花秋月,許多同年人都沉醉在溫柔夢鄉的時候,你真的一點兒也不動心嗎?」節婦很坦城地回答說:「人非草木,豈有不動情之理?但我總覺得禮教不可逾越,恩義不可背負。所以我能克制住自己的情慾,不做那些越禮背義的行為。」

清明節那一天,祭掃墳墓完畢,這位節婦忽然感到眩暈,便呢呢喃喃地說著夢話。人 們急忙將她攙扶回家去。到了夜間她才清醒過來。她對兒子說:「剛才在墳地裡, 我恍惚間見到你爸爸。他說:不久就要來接我,還說了許多安慰我的話。他告訴我說 ,人世間的所作所為,無論做得多麼隱密,鬼神沒有不知道的。幸虧我這輩子沒做過不乾不淨的事。不然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與他相見?」過了半年,這位節婦果然去世。

這個故事,是舉人王梅序對我(紀曉嵐自稱)說的。王梅序加以評論說: 「佛教主張在惡念未生之前,制令不生。這自然是剷除邪惡的最根本的方法。但是這種功夫,不是有大智慧、大定力的人是很難有的。平常的人整天攪擾多事,欲念橫生,哪裡能這麼純淨呢!但能做到知因識果,因有所畏懼而不敢胡作非為,也可以稱之為賢人了!這位節婦的子孫很忌諱別人提及他家先人的言論,所以我也不便說出他們的姓名和家族。然而這位節婦能光明磊落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皎潔如白日青天,不自欺欺人,實在值得欽佩!」@#

------------------------------

放款黑道醜聞擴大 日三大銀行都涉入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三大銀行瑞穗信託、三井住友信託和三菱UFJ信託銀行皆向黑道放款,放款部分對象包含黑道組織的成員;且銀行非但沒針對借款人進行審查,還將融資申請「全權」交給信貸公司處理。

日劇「半澤直樹」真實情節持續在日本的銀行業上演。自先前爆發日本第三大的瑞穗銀行,透過旗下信貸部門的東方公司(Orient Corporation),違規放款給黑道的醜聞後,其他兩家大銀行也接連被捲入反「黑」調查案,甚至連地方銀行也爆出與黑道有牽連。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上週五指出,西日本CITY銀行與信用貸款巨頭東方公司的合作貸款業務中,部分放款對象包含黑道等反社會勢力組織;但該行在融資後的審查中發覺有異,立即撤銷各筆交易。(編譯王詩韻)


清代女性纏足與正常足的對比--對處女膜到底多執著?看清朝如何對待強姦受害者,400年來人類真的進步有限…-風傳媒 https://bit.ly/32SNmul
如果一名清代女性慘遭強姦殺害,能被表彰為「列女」嗎?中國人對貞操的執著,高到難以想像的程度,但其實也對不近人情之處有諸多爭議,看完清代的「貞節觀」大論戰,或許你也會感嘆:都過了幾百年了,我們還在吵一樣的事啊……
中國人的心裡是矛盾的,對於如何處理「貞節」與「貞操」的關係,徹底的表現出了言行不一的一面。
在中國人的嘴裡,「節」與」操」是無疑合二為一的,很難想像失操的女人如何能全節「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婦人之不失節者曰貞,未嫁而不失節者亦曰貞,蓋言其有節操也,故貞可賅節而言之。」可以說,沒有「處女膜」你就沒有「節」與「操」可言。
於是,清人的口中,不吝辭色地鼓吹「處女」的純潔。似乎女性只有身體上白璧無暇,一生只屬於一個男人,她的品德才有資格被人表揚。「婦人者,伏於人者也。溫柔卑順,乃事人之性情。純一堅貞,則持身之節操。」清代男性的處女情結非常之重。
「直隸永平府某縣,其地閨範極嚴。凡女子初嫁,母家必使偵探,成婚之次日,夫家鼓樂喧闐,賀客雜遝,則大喜。若是日黯然,則女家為之喪氣,女之留否,惟夫家為政,不敢與爭矣。」
自明朝開始還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女性——專門檢查處女的「穩婆」。她們可以出入宮禁,對入官的女子進行裸體檢查。到了後來穩婆還成為了官府常設的專司處女檢查的人員
到了清朝旌表列女有兩個條件:第一,丈夫死後妻子陪死,即所謂的「烈」;第二,如果一個女人被強姦殺害,假如您死了但沒有失身,您就是列女,如果您死了可還是失身了,不好意思您就白死了。
於是,清代的文人嘴上把「處女」吹到了天上。「女人保持貞操,從一而終是正道,真的碰上了不測之事,為了保持純潔,除了捨生取義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然而在現實中,女人想要「從一而終」,很多男人卻不答應。所有那些高呼女人要「從一而終」的男人不論是政客還是「學者」,無一例外都是不乏佳人相伴的「成功人士」,但是還有更多的「打工仔」和「北漂」娶不到老婆。
對於這些男人來說,「寡婦」是無比寶貴的「資源」,不論是未婚失偶還是壯年守寡的女人,對於沒房沒車娶不起姑娘的「魯蛇」而言,簡直就是「單身終結者」,結果這些人還沒笑出來,空中飛來五個字「婦人不二適」,哪個「魯蛇男」會答應這麼無恥的主張?
更多的人用行動反對什麼「從一而終」,「貞操」在百姓的眼中,並沒有那麼無上重要。
歸有光在《貞女論》中講到:「女人只是訂婚,還沒結婚,老公就沒了。這種情況下實際上還是未婚嗎?六禮不備,也沒走完結婚程式,既沒有各種禮數,也缺少長輩的祝福,怎麼能算結婚呢?而且老天生男人女人,就是讓他們陰陽結合,女孩沒結婚就要守節,這也不符合老天的意願。」
還引用孔子的話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曾子問日:「婚禮定了,但是吉日男方的父母死,這個婚還結不結?」孔子說:「這個事情好辦,男方應該和女方說,我家出事了,暫時不能結婚,先把婚期推遲吧。然後等到父母的喪事辦完了,守孝期限也結束了,再和女孩家商量,然後就可以高高興興地娶媳婦過門。」
在這一點上俞正燮的觀點似乎更為透徹。俞正燮言道:「結婚必須新郎親自迎接新娘,一起見父母,一起去宗廟裡拜見祖宗,男人人都死了,怎麼娶老婆,怎麼去拜見祖宗,憑什麼請客招待各位親朋?」
一連串的發問,批評未婚守貞的愚昧和不可理喻。並由衷地感嘆「男兒以忠烈自責則可爾,婦女貞烈,豈是男子的榮耀也。」
說到底,未婚守貞充其量只是訂婚而矣,婚還沒結,女性哪來的守貞義務。對喪夫女性的改嫁問題,大家其實更寬容。
清代很多學者都批評「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點。阮葵生說:「宋儒謂失節事大,餓死事小。噫!古今來多少名公卿賢大夫,尚多愧此言,乃責之煢煢少婦耶?」
甚至乾隆皇帝老師的朱軾認為:
「今欲使婦人盡守從一而終之義,雖顛連無告而孤寡煢煢,至死靡他,恐堯舜之治,天下有所不能。」
後來,當他女兒的未婚夫不幸身亡後,他還勸女兒另擇夫婿。
俞正燮的觀點更有代表性。俞說:
「按婦無二適之文,固也。男亦無再娶之儀。聖人所以不定此儀者,如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非謂庶人不行禮,大夫不懷刑也。自禮意不明,苛求婦人,遂為偏義。古禮夫婦合體同尊卑,乃或卑其妻。古言終身不改,身則男女同也。事出妻,乃七改矣。妻死再娶。乃八改矣。男子理義無涯涘,而深文以罔婦人,是無恥之論也。」
按俞的觀點,男女都應該從一而終,先賢之所以沒說男人,是因為先賢覺得男人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沒有說明的必要。那麼男人已經將「男亦無再娶之儀」的天理修改了,所以女人也不必拘泥於「從一而終」的古禮。對於改嫁,俞的觀點是「其再嫁者,不當非之。不再嫁者,敬禮之斯可矣。」
學者們的這些言論,實際上反映出社會上對寡婦再婚的寬容,等於給那些排隊等著娶寡婦的「魯蛇」們發了一張道德「通行證」。
但中國人對寡婦改嫁的寬容也是有前提的,就是婦女可以替亡夫孝老撫孤,也就是必順全「節」。
有一則「淮陰節婦」的故事。大概意思是一個商人甲,妻子非常漂亮,被商人的生意夥伴乙覬覦。這個生意夥伴就在行賈途中淹死了商人。商人死後,此公佯裝悲痛,取得了商人妻子的信任,並最終娶了這個商人的妻子。多年後,此公自覺得感情深厚,便將當年之事講出,商人甲的妻子知道後,最終為前夫報仇除掉了乙。
從這些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丈夫死後,妻子責任重大。作為老婆只要能將丈夫沒完成的事情做完就可以,至於能否「從一而終」堅持身體上的「貞操」,是不是一生只與一個男人相伴,倒是件可以斟酌商量的事。
對處女膜到底多執著?看清朝如何對待強姦受害者,400年來人類真的進步有限…-風傳媒 https://bit.ly/32SNmul

2020-09-23_220107


古代喪偶的女性只能守寡嗎?
《禮記》等古籍裏記載,寡婦被視為一種社會禁忌,還有不成文的規定,若寡婦的兒子並非品行出眾之人,則不能與他交往,原因很簡單,避免“於寡婦有嫌也”。更為誇張的是,東漢安帝直接頒佈“甄表門閭,旌顯厥行”的政策,規定守寡不嫁的寡婦本人可以得到十斛穀物。
難道古代的女性喪夫後,只能天天以淚洗面了嗎?《詩經》中的“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證明,面對喪夫的女子,人們存有基本的同情,多少會幫襯些許。另一方面,春秋戰國時期,為了盡可能多地增加人口,保存生產力,許多地便有了“合獨”的做法,由政府出面,幫助喪偶的男子和女子重新組建家庭。
兩漢時期,“寡婦再嫁”不僅成了一種常見現象,甚至蔓延到勳爵之家乃至規矩森嚴的皇廷。漢文帝劉恒的母親薄姬,在丈夫魏豹死後被召入宮闈,成為高祖劉邦的姬妾,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更是在丈夫身死後先嫁汝陰侯夏侯頗,又嫁給大司馬衛青。
《魏略》等史書還曾記載,喪偶的女子就算有子嗣,仍可再嫁,善待寡婦也是當時的官員為了撫順民情最常採用的政策。
(3) Facebook https://bit.ly/3zJGIoV

270370907_1377781269306634_2633537255082084181_n


舊時印度男子去世後,其妻要被放在柴堆上燒死陪葬。英國殖民者禁止當地人焚燒寡婦,遭到印度教徒的強烈反對。駐印英軍司令納皮說:"好吧,焚燒寡婦是你們的風俗,所以儘管去燒。
但我們也有風俗,當男人活活燒死女人時,我們絞死他們,沒收他們的財產。所以,我們將在柴堆旁竪起絞刑架,以便在寡婦被燒死時吊死所有人。"Facebook https://bit.ly/3y61OPc

287865424_622167882573087_7049106344132622918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