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游芬妮

近日看到新科美國小姐在印度飽受批評的新聞,我不禁想問:「她是美國人、她當選的是美國小姐,你憑什麼批評她?」

紐約出生、長大,對她而言,她是美國人,她拿的也是美國護照;雖然她的雙親來自印度,我想她仍會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一個流著印度血統的美國人;所以她參加的是美國小姐選拔而非印度小姐選拔。

對 於第一代移民者而言,出生國確實是其不可割捨的一部分,縱使已在他國落地生根、成家立業,在內心深處,他的家仍是童年記憶中那個位於遙遠異鄉的那個家,他 還是那個國家的一份子,因此很多第一代常要求孩子切不可忘記「祖國」,希望孩子多接觸、了解「祖國」。但到頭來,那個國家,對孩子而言仍只是地圖上的某一 國度、雙親口中的童年回憶,也只是用來解釋為何自己與多數人容貌、說話腔調等等有異的理由罷了。

我們當然不能責怪那些出身於、來自於對岸的軍人、軍眷或是其他二戰後移民,因為他們很多人仍無法忘記那個童年的家。但是,孩子呢?孫子呢?六十多年了!生於台灣、長於台灣,甚至即將老於台灣,這些孩子們的歸屬感、國家認同感會在對岸嗎?

我的疑惑是,為什麼當許許多多有色人種後裔勇於成為一位美國人的時候,台灣卻還有一些人不願承認自己是台灣人?

(作者任職航空業,基隆市民)

------------------------------------------------------------------

◎ 羅傳輝

馬王之爭,媒體報導部分立委憂心將激發「省籍情結」。 此一情結其實已長期存在,而且是台灣社會的深層結構之一,但常遭執政者有意無意的漠視。當然此種說法並不精確。與其說「省籍情結」,不如說是「台灣意識 者」與「中國意識者」的情結。因為,本省人中有具「中國意識者」,外省人中也有具「台灣意識者」,兩者在於認同的不同,不在於出身。

台灣政治結構,基於歷史因素,長期以來「中國意識」凌駕於「台灣意識」之上,並且透過教育、政治強行壓制、灌輸、支配。最近政府推翻學界共識,下令要求公文書「日治」必須改為「日據」,就是顯例霸凌情況在公領域極其明顯。

當前台灣政治亂象,就是由於國家領導人,對這塊土地沒有真正感情,不把這塊土地當作國家治理,嚴重脫離現實。一味要台灣人當順民,一切聽他的,不然就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尤其是司法迫害。嚴重傷害台灣多數住民的感情。

當 然此種情形,全體選民也應負一部分責任,因為選票在你手中。此後,應不受政治宣傳的蒙蔽,把選票投給認同土地、認同台灣的候選人。選擇一個真正具有「台灣 意識者」作為我們的領導者。慎用我們手中的選票,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如此台灣政治情勢才能穩定,台灣才能成為長治久安、安居樂業的淨土。願我們共同努 力。(作者著有《蔣中正先生的政黨思想與實際》,陸軍官校政治系教授退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