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輕便車歷史
在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閩人賴基郎、謝秀川開拓時,大溪即稱「大姑陷」,大姑陷是山地泰雅族語音譯而來。咸豐六年(西元1855年),全省首富林本源看見這山明水秀的地方,遂鳩工闢林建築一座規模宏大的宅第,並築城牆樓閣,此後居民聚集,漸成小鎮。至清同治初年,淡水廳誌把「大姑陷」寫成「大姑崁」。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當地舉人李騰芳奏請改「大姑崁」為「大嵙崁」。日據時期,大嵙崁設大溪郡役所,由於濱臨大嵙崁溪畔,因溪而名,即成目前稱的「大溪」。 大溪之成為桃園縣最古老的城鎮,乃光緒年間臺灣建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大有貢獻,他所極力推行的「開山撫蕃」政策,大溪便是一個重要的據點。首開臺灣現代化先聲的劉銘傳,是一個「起而行」的人,他在大溪「開山」,為的是發展樟腦事業,以充裕推行新政所需的經費;他曾於百忙中出入大溪多次,親自深入山林調查資源,目前以景色馳名的角板山,便是他所命名的。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Dec 27 Fri 2024 21:48
大溪輕便車歷史/景美輕便車/中寮的輕便車/楊梅-老飯店-土牛溝-營盤腳-輕便車
卸鹽台
自明年元旦起,軍公教核心人員將配合常態化、制度化查核不得在中國設籍、申領持用中共相關身分證件,且陸委會再公布一份民調,結果顯示74%民眾不同意軍公教人員擁有中國大陸身分證件 "軍公教人員可否有中國身分?陸委會曝民調 「不同意」比例驚人 | 政治快訊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22163?utm_source=flipboard&utm_content=NOWnews%2Fmagazine%2F%E5%8D%B3%E6%99%82
中華鯤鵬會違反人團法 內政部宣布解散
- Dec 26 Thu 2024 20:18
49-55年古亭國小/1895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