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並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藝術品。其工藝素以復雜著稱,除了諸多青銅工藝,同時還兼容了瓷器工藝、繪畫以及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藝術門類,堪稱中國傳統工藝之集大成者,因而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之說。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並把琺瑯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藝術品。其工藝素以復雜著稱,除了諸多青銅工藝,同時還兼容了瓷器工藝、繪畫以及雕刻技藝,是集冶金、鑄造、繪畫、窯業、雕、鏨、錘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複合性藝術門類,堪稱中國傳統工藝之集大成者,因而有“一件景泰藍,十箱官窯器”之說。









山中幸盛(1545年9月20日-1578年8月20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尼子家武士。別稱山中鹿助、山中鹿介或山中鹿之介,尼子十勇士之一。父親是山中滿幸母親是立原綱重之女。幼名甚次郎,小時已經代替病重的兄長鐮之助。被喻為山陰的麒麟兒,據說是個美男子[1]。





吉田松陰(1830年9月20日(文政13年舊曆8月4日)-1859年11月21日(安政6年舊曆10月27日)),名矩方,字義卿,號松陰,又號二十一回猛士,幼名寅之助或大次郎,通稱寅次郎。長州藩武士,名列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及理論奠基者。在井伊直弼鎮壓尊王攘夷派的「安政大獄」事件中,吉田松陰於安政6年(1859年)八月被解至江戶,同年十月廿七日(11月21日)被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