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pr 02 Sun 2017 23:08
愚人節/有人被長期欺騙,時間一久,把欺凌自己的人當偉人、把他們的恩怨當自己的恩怨,自願繼續當免費提款機,看到他們的旗幟還會感到光榮。
- Apr 02 Sun 2017 22:06
大學兼任教師/在台灣,每個人都可以讀大學,「學歷貶值」已成事實──博士變碩士,碩士變學士,學士變高中等,此時「雙博士」才是真博士,才更有可能找到專任的教缺
- Apr 02 Sun 2017 20:10
全台逾8萬家工廠 2%大廠養活百萬人/20人以下小型工廠家數最多,約占整體7成,不過就業人數僅14%,收入占全體工廠7.5%,利潤比3%左右。
全台逾8萬家工廠 2%大廠養活百萬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三月 31日, 2017
- Apr 02 Sun 2017 19:44
重新定義老 75歲後才稱為老人/「喪偶反應」:南韓最憂鬱/南韓人在配偶過世後最為憂鬱,中國人喪偶後反倒像是鬆了一口氣
「喪偶反應」大調查:南韓最憂鬱 這個國家鬆口氣...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 Apr 02 Sun 2017 17:36
崇尚白皮膚是因為白人崇拜嗎?、以「黑皮膚歧視」/因為歐美文化統治全世界所致,使得大家的審美觀被改變,開始崇尚白人的樣貌,包含高目聳鼻、輪廓深邃、金髮碧眼等等。確實,全世界的審美觀透過西方影劇在多媒體的強力放送下正被改變著。然而,就中國歷史來看,華人崇尚白皮膚是自古即有的。

在2014年,光是在台灣的美白市場商機就高達3.3億美元(約新台幣99億元)。在亞洲,白皙的肌膚幾乎與「美麗」畫上了等號。然而我們習以為常的審美標準,卻與歐美崇尚的小麥色肌膚截然不同---全球皮膚美白市場在2017年的市場商機為48億美元(約新台幣1446億元),並且預估在2027年翻倍,成長到89億美元(約新台幣2682億元),其中以亞洲為最主要的市場。現代的審美觀,可能受到亞洲過往的文化與觀念所影響。「在漢朝宮廷,理想女性的膚色就是超脫世俗的白皙、滿月般的圓臉、與烏黑的長髮,」北川安說,「你可以想像這種理想如何延續至今,並且塑造出『白就是美』的審美觀。」 https://is.gd/K2w0F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