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 May 15 Wed 2019 09:49
入唐八家指日本平安時代(784-1192),中日文化交流下,隨日本派送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佛教,精曉密教經典,而後東返日本,建立天台宗和密教的八位僧人:最澄、空海、常曉、圓行、慧運、宗睿、圓仁、圓珍。這八位僧人又被稱為「八家真言」、「真言八家祖師」。 其中,最澄和空海兩位大師被稱為「平安二宗」最澄首先在比睿山建立天台宗,成為台密創始人;空海則在高野山創立真言宗,成為東密創始人
入唐八家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Dc3ZF
入唐八家指日本平安時代(784-1192),中日文化交流下,隨日本派送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佛教,精曉密教經典,而後東返日本,建立天台宗和密教的八位僧人:最澄、空海、常曉、圓行、慧運、宗睿、圓仁、圓珍。這八位僧人又被稱為「八家真言」、「真言八家祖師」。[1] 其中,最澄和空海兩位大師被稱為「平安二宗」。
夾紵佛像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Ho2aVY
- May 14 Tue 2019 23:40
楊惠之最初與吳道子同學繪畫,遠師六朝名畫家張僧繇筆法-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一」,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譽為「塑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
楊惠之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HCZry
楊惠之,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名雕塑家。據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楊惠之最初與吳道子同學繪畫,遠師六朝名畫家張僧繇筆法,號為畫友。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一」,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譽為「塑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
- May 14 Tue 2019 23:26
唐代梁令瓚臨摹張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畫龍點睛/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張僧繇擅長描寫人物面貌
唐梁令瓚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絹本,設色(27.5CMx489.7CM)縱27.5厘米×橫489.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https://bit.ly/2MbyC3h
關於唐代繪畫,現在傳世的一些所謂唐及以前作品,經考證大都是宋人摹本。據《續畫品錄》記載,南朝梁武帝蕭衍的第五子,初封湘東王、後即帝位的蕭繹,他對繪畫「幼稟生知」,曾畫過《蕃客入朝圖》《職貢圖》等,現在所見的,僅是一本宋摹本《職貢圖》。初唐時,大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則僅有宋摹本《步輦圖》(而傳為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則實為唐代及唐以後人畫)和現藏遼寧省博物館的北宋摹本以及現藏於台灣的南宋摹本《蕭翼賺蘭亭圖》,盛唐時,張萱則有宋徽宗摹(一說宋人摹)《虢國夫人游春圖》及宋人摹本《搗練圖》傳世。這些摹本體現的實際已是宋代繪畫技巧和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