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
一行禪師(683年-727年),俗名張遂,法號敬賢,號大慧禪師,魏州昌樂(今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人,唐代僧人,也稱為沙門一行、一行阿闍梨,唐人還呼爲「一公」。他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風水學家,真言宗將其列為傳持八祖之一。
一行精通梵文,熟悉印度的宗教文獻,同時了解印度在數學與天文學方面的成就,一行的研究充分利用了當時印度的三角學知識
一行曾祖是唐太宗的大臣張公謹,在初唐是極顯赫的世族。其祖父張大素官至門下省東台舍人,後被貶為懷州長史,家道中落。父親名叫張懍,任武功縣令。
二十一歲時因父母雙亡,遇見天台宗玉泉弘景大師,興起了出家的念頭。遂在嵩山普寂大師門下剃度為僧,因為深入「一行三昧」,故法名一行。後於嵩山、玉泉寺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
開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專人將他接回長安,參與善無畏大師的譯經,協助翻譯《大日經》。
開元九年(721年),經張說推薦,唐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編新曆法《大衍曆》。同年,他和梁令瓚一起,設計製造了黃道游儀、渾儀、復矩等天文測量儀器。他利用新製成的黃道游儀測量恆星的赤道坐標,發現和漢代的測量結果有很大的變動。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一千年後(1712年)提出自行運動的觀點。
開元十一年(723年),一行主持大規模的全國性天文測量,測量了北到鐵勒(今蒙古國烏蘭巴托西南喀拉和林遺址附近),南到交州(今越南中部地區)共13個地點的日影和北極星高度。其中還測量了河南四個地點的距離。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大地測量,結果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傳統說法。根據其測量結果可以計算出地球子午線的長度,開創了科學史上用觀測方法確定子午線長度的先河。
《大衍曆》定稿之年,一行病逝。
著作
著有《大日經疏》、《大衍曆》。
風水術
清代阮元《疇人傳》:「推步之法,至大衍備矣,後來造算者未能及也。然推本易象,終為傅合。昔木謂一行竄入於易以眩眾,乃千古定論也。」
在風水研究界裡,廣泛流傳一故事:唐代時國力強盛,不少外國使節、僧人、學生等等紛紛來到中土,廣求各種知識。其中,中土的風水術亦為外國人士所景仰之術。然而,風水術一向被唐室視之若秘,半點不許流出民間,更枉論可以給外國人去學習;否則,中土四週之國,一旦學懂風水術,國力漸盛,就必會對唐室做成威脅。故此,唐室特別命令對天文地理有高度學識的一行禪師,借其威名,寫下不正確的風水文章,讓外國人去學習,以收制夷之效。而一行禪師所篇的,就是俗語所說的《滅蠻經》[2]。這部《滅蠻經》的原文早已失傳,故此亦很難追溯是否一行禪師所作。確實情況,現時仍為風水界其中一大議題。
機械工程
曾與梁令瓚於公元725年發明擒縱器的機械設計。
殊榮
小行星1972以他為名
-----------------------
中國密宗祖師、科技巨星~一行禪師
(西元 683 ~ 727 年),又稱『一行阿闍梨』,唐代鉅鹿(河北鉅鹿縣)人。為我國密教高僧及天文曆算家,乃密教五祖之一,也是密宗教理的組織者、密宗要典《大日經疏》的作者。嘗師事印度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善無畏共譯密教根本聖典大日經,受金剛智祕密灌頂。此外,又精於禪、道、數學、曆法之學。開元九年(西元 721 年),帝命其訂正傳統曆法頒行天下,所著《大衍曆》共五十二卷(此曆法自西元 763 年迄今廣受日本四方所採用),其後與梁令瓚同制黃道游儀,用以重新測定一百五十餘顆恆星位置,並算出相當於子午線緯度之長度。又由其筆錄編纂而成之《大日經疏》二十卷,至今亦為密教界所重視。
禪師俗姓張,名遂,是唐初功臣張公謹的後裔。出身顯宦世家,天資聰敏,過目不忘。二十歲左右,已博覽經史,精於曆象陰陽五行之學。一次,他幾天之內寫成《大衍玄圖》及《義訣》各一卷,闡釋楊雄的《太玄經》,得到名藏書家尹崇的獎譽而聲名大震。當時武三思獨攬朝政,猜忌正士,出於某種意圖,想與一行結交。一行鄙薄他的行為,隱而不見,適遇普寂禪師在嵩山弘揚禪要,參聽之後,深受感動,就禮普寂為師,落髮出家,時年約二十四、五歲。
出家之後,得到普寂許可,四出參訪,不遠千里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從一位隱名的大德學習算術,內外學的造詣因而更深,名聲也更大了。唐睿宗即位(西元 710 年,二十八歲)之後,曾派東都留守韋安石以禮徵聘,一行稱疾堅辭,卻徒步走到湖北當陽去從悟真律師學習毗尼。
開元五年(西元 717 年),唐玄宗命一行的族叔禮部郎中親自去湖北請他入朝,協助善無畏翻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即《大日經》)。
唐玄宗請一行進京,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整理曆法,從新舊《唐書》〈律曆志〉的記載看來,一行開始草擬《大衍曆》是在開元九年(西元 721 年),到開元十五年(西元 727 年)完,共經過六、七年的時間。在這六、七年中,他的工作非常緊張。在曆法方面,他要做許多準備工作,如《新唐書》〈藝文志〉所載的《曆議》十卷、《曆立成》十二卷、《曆草》二十四卷、《七政長曆》三卷等書,都是為草擬《大衍曆》所提出的重要文獻。此外,他還要收集實測的資料,從天象方面去找立論的客觀根據,因此他又必須製造天文儀器以供測候之用。一行關於《大衍曆》的著作,可惜流傳下來的已經不多;當時以及後代對於他的技術之巧、曆算之精,非常景仰,因此別人的許多有關著作,也用一行的名字。
《新唐書》(天文志〉記載︰開元十一年(西元 723 年),一行和率府兵曹參軍梁令瓚,用銅鐵鑄成可以測量星宿運動和考察月球運行規律的黃道遊儀。測候結果,證實了恒星的位置有移動,畫成三十六張圖,深得唐玄宗的嘉許,親為黃道遊儀制銘。接著,一行又受詔和梁令瓚等製造渾天儀。渾天儀是中國古代研究天文的重要儀器,創始於西漢武帝時的洛下閎。東漢安帝元初四年(西元 117 年),張衡就改用漏水來轉動;後來又屢有修改,經過一行和梁令瓚的改制,才比較完備,能夠正確觀察太陽及五星的運轉情形。
一行的佛教著作見於著錄的有︰《攝調伏藏》十卷、《大日經疏》二十卷、《大毗盧遮那佛眼修行儀軌》一卷等共八種。其中應以組織密宗教理的《大日經疏》為代表。《大日經疏》對於中國密宗的貢獻,除了把經中『文有隱伏,前後相明,事理互陳』的地方解釋明白,保存了善無畏所傳的圖位,和注明許多事相的作法與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是發揚大乘佛教世出世間不二的積極精神,使密宗教理合理化。
據《開元釋教錄》、《續古今譯經圖紀》、《宋高僧傳》等書所說,一行曾從金剛智咨詢密法,請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法》四卷、《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一卷,並受灌頂。因此一行是傳承胎藏、金剛兩部密法的大阿闍黎。他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可惜他積勞成疾(玄宗撰碑文有「吐血忘倦」之語),不到五十歲就圓寂了。
由於一行禪師對我國的天文曆法研究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根據《舊唐書》〈一行傳〉載,玄宗特賜諡曰「大慧禪師」美稱,並「為一行制碑文,親書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為起塔於銅人之原。明年,幸溫湯,過其塔前,又駐騎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賜絹五十匹以蒔塔前松柏焉。」可以想見當時朝廷對於一行的尊仰和懷念。
-----------------------
僧一行唐朝科學家漢傳佛教密宗創始人 精通曆法、天文、數學、五行……
2017-06-15 由 恆業居士 發表于歷史
僧一行,本名張遂,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出生於魏州昌樂(今河南濮陽市南樂縣) 也有記載,巨鹿(今屬河北邢台)。青年時期出家當了和尚,一行是他的法名。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刻苦好學,掌握了淵博的學問。他曾經到長安城內藏書很多的元都觀借書閱覽。而且他為了學習數學知識,又徒步跋涉幾千里,尋訪知名的人去請教。這種學習精神,使一行青年時期就以精通天文、曆法而相當出名。
他21歲從荊州景禪師出家,旋從嵩山譜寂學禪,後從善無畏,金剛智學密法,又參與善無畏譯場,翻譯《大日經》。精通曆法和天文。與梁令瓚同制黃道游儀,用以重新測定150餘顆恆星的位置,發起在全國12地點進行天文觀測;並根據南宮說等一組的測量,歸算出相當於子午線緯度的長度。著有《大日經疏》,並訂《大衍曆》《達摩一掌經》等。
他曾先後到過國清寺(在今浙江天台縣天台山麓)和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縣玉泉山),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有一位精通曆法和算術的和尚,為此,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行程三千多公里,從長安行腳到了天台山。這些地方離河南禽山都有幾千里遠,但他不憚路途辛苦,徒步去學習佛教經典和天文數學.僧一行的學問不斷地長進,在五行、陰陽、曆法方面達到了較高的造詣。
開元五年(公元717年),一行從所隱居的荊州當陽山佛寺來到京都長安,充當唐玄宗的顧問。一行在長安生活了十年,於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逝世,玄宗親自撰塔銘,諡一行「大慧禪師」號。 在這十年中,一行主要致力於天文研究和曆法改革,並且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行觀天圖
僧一行設計天文儀器
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僧一行組織了大規模的天文大地測量,他設計了一種叫「復矩」的天文儀器,帶領一大批人在全國13個地點測量北極高度和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幾天中午的時候日影的長度。
他們跋山涉水,南北奔波,繪製了復矩圖24幅。通過測量和計算,僧一行得出北極的高度每相差一度,南北兩地的距離就相距351里又80步(相當於現在的129.22公里)。
這個長度就是子午線的長度,雖然和現在測量的子午線的長度111.2公里有較大誤差,但這終究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學方法實地測量子午線的重要成果。僧一行還用實測的數據,即南北相距526里程270步,那麼夏至日中8尺高的表影長差2寸多,證明了漢代以來流傳的「南北地隔千里,表影長差1寸」的說法是錯誤的。
測量子午線長度和最早發現恆星移動
唐朝傑出的天文學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比外國約早了九十年。
僧一行還創造了一架黃道游儀,用來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情況。一行通過觀察,發現了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早了將近一千年。
僧一行著作《大衍曆》
要修編新的曆法,就必須對天文現象進行認真、準確的觀測,而原來太史監所存的天文儀器早都破爛不堪,無法使用。這時,有一個叫梁令攢的天文儀器製造家設計了一架用木頭做的黃道游儀模型,是僧一行和他一起用銅鐵來鑄造,前後用了兩年的時間,黃道游儀終於製成了。所謂黃道,就是從地球上看太陽,測定太陽在宇宙空間一年當中運行的軌道。這個儀器由十多個零件組成,通過它的運轉,可以準確地測定每天太陽、月亮、星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僧一行就用它日夜進行觀測,春夏秋冬從不間斷,獲得了太陽和月亮運行的準確數據。
僧一行在做了對天象的認真觀測,大規模地進行了天文大地測量等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於開元十三年(公元724年)開始正式修訂曆法。他根據自己實測得來的豐富資料,參考了歷代的曆法,吸收了它們的優點,用了兩年多時間,完成了《大衍曆》的初稿。而僧一行自己卻因勞累過度,在完成了初稿後就去世了,這一年是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
《大衍曆》後經張說等人整理,於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頒行全國。《大衍曆》共52卷,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方法,關於日蝕的計算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僧一行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運行的規律,他認為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速度是不均勻的,冬至最快,夏至最慢,因而過去把全年平均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是不對的,所以,在新的曆法里,是按不等的時間間隔來排列二十四節氣,這是我國曆法上的重大進步。由於新的曆法是一部比較先進的曆法,用起來方便、準確,因而一直沿用到明朝末年。
一行在世時,曾發明了不少觀測天象的儀器,並修正了多顆恆星的位置,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在開元年間成功地測量了子午線。在唐朝時能操作以上工程,現在看來不可思議。
科學成就/僧一行
一行在京城,一方面參加譯經,一方面就是從事他的天文方面的科研工作。《佛祖統紀》說一行「傳密教於金剛、無畏」,向這兩位傳播不同密法的大士學習密法。《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講到善無畏時,也記一行等人曾參預善無畏的譯事。一行參預譯《大日經》是在開元十二年(724),次年寫成《大日經疏》,此《疏》,是一行請善無畏闡釋《大日經》義,由一行記錄並發揮而成的,所以說這部《疏》體現出善無畏和一行的兩人思想。據《宋高僧傳》,一行又向金剛智學習《陀羅昆尼印》。金剛智又為一行設壇灌頂,一行還要求金剛智翻譯金剛界一系的密法,於是在開元十一年(723)金剛智組織翻譯《瑜伽念誦法》、《七俱胝陀羅尼》,一行為筆受。一行又拜不空為師,不空在其《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中說到,「開元七年,至於西京,一行禪師求我灌頂」。所以,一行的密法兼承胎藏界和金剛界兩種,而能融為一體。本來胎藏界之理和金剛界之智也是合而不二的,兩者的融合才構成完整的整體。
玄宗請一行進京的主要目的是要他重新制訂曆法。因為自太初(漢武帝年號)到麟德元年(664)之間,歷史上先後有過二十五種曆法,但都不精確,玄宗就因為麟德歷所標的日蝕總是不准,就詔一行定新曆法。一行花了七年的時間,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做了許多實測,又製作儀器,以嚴謹的科學精神,終於寫成《大衍曆》。又為《大衍曆》編制而製造了非常精密的黃道儀。黃道儀仿天的形狀而製成圓球形,銅鑄,上面標有星宿、赤道及周天的度數,由水力推動其旋轉,一日一夜,天轉一周。又在天外別置二輪,上面鑄有日月,也能轉動。以木櫃為地,放在木柜子中,天球的一半在櫃外,一半在櫃中,又做兩個木人,分別在木人前置鐘鼓,每到一刻就自動擊鼓,每至一辰則自動撞鐘。這裡面使用了齒輪系統。當時都稱這一製作為奇妙神功,玄宗下令將它放在武成殿上讓百官參觀。但後來因為生鏽,轉不動了,就收藏在集賢院。
一行的著作,以《大日經疏》為其密教思想的代表作,《大衍曆》為其曆法方面的代表作,這本書是在一行死後的第二年由玄宗詔令編成而正式使用的,稱《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
一行的《大日經疏》把《大日經》中一些隱含的意義都解釋出來了,其中對一些教義的闡述,結合了佛教各宗如華嚴、天台、凈土、唯識及儒家的觀點,更主要的是該《疏》系統地組織密宗的理論和儀軌,因此對於密宗來講,本《疏》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行認為《大日經》中的第一品《入真言門住心品》是全經之綱,統論全經大意。此品中三句: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意,尤為至要。各種功德,皆從心生,所以說菩提心為因。這個心如同虛空。「虛空等心者,即是凈菩提」(《大日經疏》卷十九)。所謂大悲為根,根有「執持」的含義,如同樹根,執持莖、葉、花、果,使它們不至於傾倒。悲也兼明大慈,應是大慈悲。發起悲願回向眾生,拔除眾生一切苦厄。這種大悲心,是從菩提心而生的,「從此凈菩提心,而生大悲心也」(同上)。所謂方便究竟,「謂萬行圓極,無可復增,應物之權,究盡能事。」(《大日經疏》卷一)是指入真言門的方便法門。一行說這種方便最基本的有三方面,即身密門、語密門、心密門。三密都有其深刻的意義,比如語密門所念的真言,都是「如來妙極之語」。又比如身密門所結身印,「左手是三昧義,右手是般若義,十指是十波羅密滿足義」(《大日經疏》卷二)。總此三句,是菩薩得菩提心之後,因一切眾生皆有可覺之性而不能自悟,而起大悲心,為眾生說方便法,加以救護,使眾生得至究竟地。
對於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一行加以詳盡的詮解。這一曼荼羅,以胎藏為喻,則指修行者最初發菩提心時,猶如父母合因緣,種子之識初入胎中,後來漸漸生長,待出生後,具足種種根體。大悲心也由種子漸漸生起,具足萬行。又如嬰兒,出生後學習各種技藝,而能施行事業。從凈心中生起萬行,發起種種方便,濟度眾生,也是如此。這叫「胞胎胎藏」。以蓮花為喻,蓮花的種子藏在硬殼中,但在種子中卻含藏有蓮的枝、葉、花、條的特性。初發的菩提心種子也是如此。種子初生花苞時,蓮台和果實等藏於蓮葉內,如同出世間心藏在蘊中。蓮葉包藏之下,蓮花不受風雨吹打,而能日夜生長,猶如大悲胎藏,一旦成就,而能在日光中顯照開敷。這層意義叫「蓮花胎藏」。
這種胎藏,也稱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義雲『含藏』。正翻為『室』,謂諸蘊於此中生,於此中滅,即是諸蘊窠窟,故以為名。」(《大日經疏》卷二)一行又以分別義、因緣義和真實義來分析阿賴耶識。
胎藏曼荼羅的圖位,從內到外分三重,中心為第一重,表示佛的菩提自證之德。第二重表示大悲,第三重表示方便。第三重如同各國之君,第二重如同朝廷百官,第一重中,內侍圍護垂拱之君,此君為大日如來。
這三重曼荼羅,第一重的中央八葉院,八葉蓮花圍繞花中的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為大曼荼羅王。八葉分別居四佛四菩薩,正東南西北四方之佛,分別表示佛的四智,四菩薩則表示佛的四行。中央院周圍,「上方是佛身眾德莊嚴,下方是佛持明使者,皆名如來部門,右方是如來大悲三昧,能滋榮萬善,故名蓮華部,左方是如來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剛部也」(《大日經疏》卷五)。上方即東方的遍知院,下方即西方的持明院,右方即東方的金剛手院,左方即西方的觀音院。第二重包括金剛手院南部的除蓋障院,觀音院北面的地藏院,持明院西面的虛空藏院,遍知院東面的釋迦院。第三重,釋迦院東面為文殊院,虛空藏院之西為蘇悉地院,除蓋障院之南為外金剛部院。
就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一行認為,也都是胎藏曼荼羅,其結構是,「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上為第二院,臍以下為第三院」(《大日經疏》卷十四)。人的身體,含有三重曼荼羅,從這個意義上講,眾生都有佛性,「眾生自心之處,即一切佛大悲胎藏曼荼羅也,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是華台之藏」(《大日經疏》卷十二)。在此一行提出了「即心是道」的觀點,但這還只是顯教中大乘教的一般看法,一行更講即身是佛這個密宗特有的觀點,「此悉地之人,不舍此身,不舍此識,而能秘密其身」(《大日經疏》卷十五)。但是,「若即心是道者,何故眾生輪迴生死,不得成佛?」(《大日經疏》卷一)一行認為,那是因為眾生不能「如實知」,不知道自心實相就是菩提,有佛無佛,常自嚴凈,這叫「無明」,叫「無知膜翳」。如果能如實知,就能做到初發心便成正覺,這也是如來藏思想。但雖然其他大乘教中也講如來藏思想,在一行看來,其成佛的可能性往往是不確定的,「經無數阿僧祗劫,或有成佛,或不成佛者」(同上)。即使成佛,也歷時很長。而這真言門,只要按其中的法則修行,就能速證莊嚴境界,甚至「即同大日如來,亦可致也」(同上)。
至於成佛的一般程序,分為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五個過程。信,指「深信如來秘藏,決定不疑;信佛有如是方便,若依行者,必成菩提。」(《大日經疏》卷十五)入地,即指入十地中的第一歡喜地。五通指到第四地後得五通境界。二乘指到第八地得聲聞乘和緣覺境。成佛是指從第九地而行菩薩道,到第十地而成佛。成佛之後,「世世受此悉地之果,終不可盡。」(同上)一悟而成永恆。
這種曼荼羅的安立次第,為地、水、火、風、空五者,「先從空中而起風,風上起火,火上起水,水上起地」(《大日經疏》卷十四)。這是世界成立的五大要素,以種子字來表示,即「阿字門為地,□字門為水,囉字門為火,訶字門為風,佉字門為空」,五者缺一不可,「隨闕一緣,終不增長」(《大日經疏》卷一)。這五緣代表色的部分,從本質上講,萬法唯心,這種心,又叫法界,「當知萬法唯心,心之實相,即是一切種智,即是諸佛法界,法界即是諸法之體」(《大日經疏》卷七)。這五緣和心緣,構成密宗的六大緣起論。
一行作為科學家,在中國科技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佛教高僧,一行傳承胎藏和金剛兩大部密法,在密宗史上的作用,不只系統組織密教的教義教規,也把兩大部融合起來。集科學家與高僧於一身這個特殊身份本身,也說明佛法和科學技術在一定條件下的相融性。
迷戀「五馬歸槽」
一行禪師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其中,廣東江門外海的茶庵寺、新會的圭峰山都留下過他的遺蹟。公元705年,他遊歷到嶺南,喜愛上外海的「五馬歸槽」山(雲沁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留了下來。他在此觀察天象,繪製星圖,以種茶度日,因此所居住的草廬名叫「茶庵」。據說以前,茶庵以外都是水,外海就因此而得名。
一行與「茶菴寺」
一行高僧的學識與為人深為外海人所敬仰。明朝萬曆年間,在當地一位名叫陳吾德的進士倡議下,鄉人合力捐資,建造了一座磚瓦結構的寺廟作為永久紀念,此寺廟以一行禪師所結的茅廬「茶庵」為名。從此,「茶庵寺」的名字便流傳到今日。
茶庵寺自從明朝建成後,先後經過多次重修。現在人們看到的是清代光緒年間大規模修葺之後保留下來的風貌,保存相當完好。寺廟依山而建,掩映在古樹叢中,清靜幽雅,頗有庭園景致。該寺為兩進院落式,占地面積234平方米,結構為單檐布瓦琉璃剪邊,硬山頂,山牆擱檁。門楣正中刻有「茶菴」兩字。有人可能會問:怎麼會是「艹」字頭的「菴」,而不是「廣」字頭的「庵」呢﹖其實,這兩個字是通假字。「庵」字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小茅屋;另一是指尼姑所住的佛寺,「茶菴寺」的「菴」在這裡是取第一種意思。
在寺院左側,有一座與真人一樣大小的僧一行禪師全身立像,他身著白色長袍,好似正在仰頭觀察星空,思索宇宙的奧秘。
「無葉井」為一行開鑿
茶庵公園有一口水井,相傳是一行禪師開鑿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井的旁邊立有一塊石碑,上面刻著「龍溪第一泉」的字樣。「龍溪」是外海的別稱,這口古井是外海著名的「無葉井」。井的直徑有一尺,深二米左右,泉水清澈甘美,用來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香味。
這口井為什麼叫作「無葉井」呢﹖這緣於井的周圍都種了許多古樹,其中一棵烏桕樹,樹蔭如蓋,每當金秋時節,紅葉飄零,卻沒有一片枯葉能掉到井裡,很是奇怪,「無葉井」也因此而得名。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無葉井」還是看得到一些落葉漂在水面上的。
一行與郵票
為了紀念中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唐代高僧一行,中國人民郵政於1955年8月25日發行了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紀念郵票,志號:「紀33」,全套4枚。同時發行無齒小型張郵票1套4枚,每枚郵票面值均為8分。郵票規格20×38毫米,齒孔14度,北京人民印刷廠營業分廠印製。其中,第3枚《僧一行像》 ,主圖案為僧一行的肖像畫,設計者孫傳哲,原畫作者蔣兆和。這是與江門五邑有關的人和事首次在新中國郵票上出現。
2001年9月1日,江門市郵政局以國家郵政局發行的《牡丹圖》普通郵資明信片為載體,發行《江門五邑風光》(第二組)普通郵資風光明信片,全套16枚。郵資圖為牡丹花圖案,面值均為60分,其中,第2枚為《古寺茶香》,主圖案是茶庵寺及唐僧一行禪師全身站立雕塑像,這是僧一行禪師塑像第一次被搬上國家普通郵資風光明信片畫面。
國際命名一行行星
小行星1972,即一行小行星(1972 Yi Xing),是太陽系的小行星之一,位於小行星帶。
小行星1972於1964年11月9日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後用中國唐代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的名字為其命名,以紀念一行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
佛門小故事
一行捉北斗七星以救恩人之子的故事
唐朝高僧一行少年家貧,為一老婆婆救濟,功成名就後,那老婆婆求於門前:其子因殺人入獄,求一行幫忙。這卻為難了一行,老婆婆雖有恩於他,而自己又不能枉法,遂拒絕。老婆婆大怒,道其負恩,一行很苦惱,只好作法。
一行叫人在寺院空房裡置放了一口大瓮,隨後叫過來兩人,授之以布囊,說:「某大街有一處廢園,你們在中午時分潛伏其中,及至黃昏,定有東西進來。當捉到第七隻時,就可以把袋子繫上了。要是跑了一隻,拿你們是問!」兩手下同聲說謹記,後潛於園中,黃昏前果有一群東西衝來,細觀之,乃是豬。兩手下張囊以待,正好捉了七隻,獻於一行。一行大喜,叫人把豬裝進大瓮,加蓋糊泥,題梵字於其上。
轉天一早,唐玄宗緊急召見一行: 唐玄宗:「太史奏報,昨夜北斗星不見,此為何兆?」 一行:「北魏時火星於夜空中失其位,天下大亂,現在北斗星消失,自古以來還沒有過,可能要出亂子了!」 唐玄宗:「有什麼辦法彌補呢?」 一行:「唯有大赦天下,釋放一切犯人,當然也是試試看。」 玄宗皇帝隨之應允。 當夜,北斗七星即出現一顆,隨後每天多一顆,七日後全部出現,恢復正常。
在這個故事裡,一行通過法術,間接地救了老婆婆的兒子。說起來,唐玄宗時,確實有過一次因出現奇異天象而大赦天下的事。難怪段成式說:「成式以此事頗怪,然大傳眾口,不得不著之。」可見當時該傳說風行一時。
茶庵寺,位於中國廣東省江門市蓬江區外海街道西面五馬歸槽山。1998年,列入江門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傳唐代天文學家高僧一行曾雲遊嶺南,在此結廬而居,種茶度日,因而得名茶庵。明朝萬曆年間,外海進士陳吾德出於對一行的敬仰,倡建了茶庵寺。1983年,江門市政府將茶庵寺擴建為茶庵公園
茶庵寺
地址:江門市江海區江海四路地圖
電話:13802603521
江門茶庵寺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
茶庵寺是江門市著名的名勝古蹟,坐落於江海區外海街道五馬歸槽山麓,是一處風景幽美的旅遊勝地,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云遊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製星圖,在此結一小茅爐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江門茶庵寺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
江門茶庵寺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
一行高僧俗名張遂(公元682一727年〉,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天文學家,與祖宗之、張衡、李時珍齊名於世。一行高僧畢生致力於研究天文地理,漫遊全國各地。唯獨喜愛外海的五馬歸槽山,便在山麓搭起茅庵居留下來,從此"茶庵寺"得名並流傳至今。
茶庵寺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上刻有"小朱明洞"四個大字,牌坊的背面刻有"佛境"兩個大字,遊人到此,頓感已步入凡心清靜之佛界。"小朱明洞"牌坊附近有一水井,井旁立一石碑,刻有"龍溪第一泉"字樣,此乃著名的"無葉井"。相傳此井為一行高僧所開鑿,井徑一尺多,井深五尺餘,泉水清冽甘美,用此水泡茶,甘醇可口,別具風味。
“茶庵寺”這些不為人知的歷史!
茶庵寺又名六祖寺,坐落外海五馬歸槽山麓。相傳唐朝天文學家、高僧一行禪師遊嶺南一帶時,來到此地觀察天象,繪製星圖,在此結一小茅廬居住,以種茶度日,草廬名為“茶庵”。
明萬曆年間(1565年)進士陳吾德(外海鄉人)官至湖廣按察司命事,發起建築此寺,並起名為“茶庵寺”。寺內供奉六祖惠能、觀音、伽藍等神像。寺前有“洗衲池”、“關刀池”、“拜佛亭”、“化字爐”。石門牌坊刻有“小朱明洞”4字,後面刻有“佛境”2字,皆出自清代名人手筆。茶庵寺後山,有辛亥革命元老陳少白先生之墓,莊嚴肅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江門市人民政府把茶庵寺命名為“茶庵公園”,列為江門市
風景區之一。
-------------------------
唐代高僧一行大師:天文歷算法的集大成者
2017-07-25 由 趣歷史 發表于歷史
歷史上對於一行大師簡介還是蠻多的。根據記載,一行大師出生於683年,是唐代的高僧和科學家。俗姓為張,名為遂,是巨鹿人。二十一歲的時候,因為不想和武則天的侄子交往,於是從荊州景禪師出家,不久之後又跟隨嵩山普寂學習禪,之後跟隨善無畏和金剛智學習密法,並且協助他們翻譯密續要籍,例如《大日經》、《金剛頂經毗盧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等等。
一行大師照片
一行大師也精通天文和曆法,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推算出子午午線緯度長度的人。編制了《大衍曆》。是佛教密宗的領袖,著有密宗權威的著作《大日經疏》。曾經和梁令瓚共同製作了黃道游儀,在全國十二個地方進行了天文觀測,重新測量了一百五十多顆恆星位置,推算出了子午線緯度長的近似值。
在開元十三年,他製造出了「武成殿水運渾天儀」,這是一種藉助水力轉動來計算時間的方法,比銅壺滴漏更加簡單,可惜這個方法並沒有流傳下來。據清人王元春的「回國日記」中記載:「自鳴鐘創於僧人,而中國失其傳,西人習之,遂精機器。火車本唐僧一行激銅輪自轉之法,加以火蒸氣運,名曰法車。」這當然是加了主觀看法的;但是一行法師雖然不是火車的發明人,但是的的確確是運用機械的高人,這些是不能被否認的。
一行法師在天文學的著作有《大衍曆》、《七政長曆》等等。
一行大師的故事
一行大師的故事中記載一行大師擅長天文、歷算、可以祈求雨水、也會咒術,民眾深深的信賴他。關於他的神異傳說很多。一行大師在當時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沒有什麼事情是他辦不到的,他也因此得到了眾多民眾的擁戴。雖然說上面的敘述大多數都是道聽途說,但至少可以說明,在當時的確有很多關於一行大師的神異傳說流傳在世上的。
一行大師右下
他作為當時著名的科學家,知識十分淵博,眼界開闊,深得帝王的寵愛和人民的景仰。一行大師和密教結緣,傳播密教的人充分利用他的知名度,把匪夷所思的神秘術法,不同尋常的能力,集中在一行大師的言行里,以此顯示出密教的神奇,其中就有許多現在看起來非常荒誕的道術。
唐朝開元十五年時,一行禪師快要死的時候,曾經給皇上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寫道:「無論什麼時候,千萬不要用宗子做丞相,蕃臣做將領。」後來李林甫在朝庭內獨攬大權,安祿山在朝庭外發動兵變,東都被逆賊攻占。天寶年間,大街小巷裡都喜歡唱胡地的《渭州》曲,唱回紇為「破」音。後來安祿山的兵馬竟然真的被回紇人打敗。另外,國家形勢的好壞,在民間的童謠里可以暗示出來。有童謠說:「不怕上蘭單,唯愁答辯難。無錢求案典,生死任都官。」等到奪回了曾經被占領的地方,那些以前的官吏和士大夫們,都被綁在了三司獄,被審訊問罪,最後使得他們傾家蕩產、妻離子散,還沒有辦法去沉冤昭雪,這些都是那些歌謠所預兆的情況。
一行大師的成就
一行大師的成就有很多,一生編著過很多影響深遠的書籍。一行大師主張在實際測量的基礎上,修改曆法。在經過幾年的天文觀測和眾多的準備工作時候,在開元十三年,也就是725年開始編寫曆法。用了2年的時間寫成了曆法的草稿,並把它定名為《大衍曆》。
《大衍曆》以劉焯的《皇極曆》作為基礎,並把劉焯的《皇極曆》做了發展。《大衍曆》共分為7篇,包括步中朔術、步發斂術、步日躔術、步月離術、步軌漏術、步交會術、步五星術。《大衍曆》發展了前人關於歲差的這個概念,創造性地提出了計算食分的辦法,並將古代「齊同術」,也稱為通分法則,運用在曆法計算里。
一行大師在完成《大衍曆》的同一年裡,不幸去世了,當時僅僅45歲。開元十七年,也就是729年,《大衍曆》頒布並且實行,並且一直沿用了長達八百年的時候。經過驗證,《大衍曆》比當時已經存在的其他曆法,比如說祖沖之的《大明曆》、劉焯的《皇極曆》、李淳風的《麟德歷》等,要更加的準確精細。《大衍曆》作為當時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曆法,先後傳入了日本、印度,在這兩個國家也使用了大概一百年,《大衍曆》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兩個國家的曆法。
在當時,梁令瓚設計了一個黃道游儀,並已經把它製成了木頭模型。在一行大師的支持和引導之下,在開元十一年,又用銅製作成了這個儀器。這個黃道游儀既可以用來測量太陽每天在空中的位置,也可以用來測量月亮和星星的位置。
--------------------------
一行禪師畫像。(公有領域)
他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驍勇武將,不過一行無心官場,而是青睞佛門,唯願青燈古卷相伴。對於他,要降伏這方寸之心,比在戰場征伐更為艱難。
少年一行聰慧過人,自幼讀書博覽經史,尤其精通曆法、陰陽、五行學說。武則天稱制,所言所行逆天叛道,大開殺戮,幾乎滅絕唐室子孫。她的侄兒武三思也仗著武后的權勢,縱橫京師飛揚跋扈。武三思沽名釣譽,四處拉攏文士為己所用。他仰慕一行學識,想和他結交。不過一行身為忠臣之後,不屑與其為伍。為躲避武三思的糾纏,就歸隱嵩山出家為僧。
一行曾經四處求訪賢師,以探究天文曆法演變的妙義。一日,他來到天台山國清寺,看到有一處院子長著十多棵松樹,而庭門附近有一處流水。
一行立在門外,聽到一僧人正在布算的聲音,忽然僧人對他的徒兒說:「今日當有一位弟子遠道而來,向我求問算法。已經到門口了,怎能沒有人引導他呢?」
僧人再一算,又說道:「門前的水應當向西流,那個弟子就到了。」一行聽到這番話就進入院中,向僧人稽首懇請算法,這時他豁然看到門前的水正流向西方。(《酉陽雜俎》卷五)
唐睿宗即位後,曾數次聘請一行出山,一行都稱病不出。唐朝皇帝大權在握,但是作為監管天下子民的天子不會以權力去打壓一個僧人,不會剝奪他修佛的自由意願,於是也就隨他去了,不再攪擾。
一行的天文成就
唐玄宗將一行請入集賢院,問他有甚麼本領。一行回答說,除了擅長記憶外,就沒有其他的特長了。於是玄宗叫宦官拿出一本宮女名冊,一行看了一眼,就隨手合上。他掩卷背誦,而且背得很快,完全就像在照著花名冊在念一樣,從頭到尾都背誦下來,竟然沒有漏掉一個。玄宗驚訝世上還有這等異人。(《宋高僧傳》卷五)
西漢落下閎定制太初曆時曾說:八百年後會差一日。屆時必有聖賢出世加以糾正。從西漢到大唐開元年間,正好八百年期滿。一行禪師奉命編撰新曆,推出《大衍曆》,這部曆法分為曆法和歷術兩部份。曆法論述編制的原理,歷術則說明計算日月五星位置、運行、日食月食的方法,其結構系統周密,後世曆法家多按照它的結構來編寫曆法,直到明朝末年吸收西洋曆法後才有所改變。一行的《大衍歷》糾正先朝數術大家的失誤。落下閎果然所言不差。
一行奉命製造新的儀器,用以觀測日、月的位置和運動情況。唐玄宗親自為黃道游儀撰寫銘文,並將新的儀器安置在靈台上用以測量星度。
一行禪師製成黃道游儀,玄宗召見他,並讓他在武成殿向百官介紹它的用途。此儀機巧精妙被認為是神功。(《舊唐書》列傳141)一行通過觀察,發現恆星位置移動的現象。這比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恆星自行的觀點提早了近千年。
此後,唐玄宗又命一行、梁令瓚等人鑄造新的渾天儀,新儀以銅鑄的大圓球表示天球渾圓的氣象,球體上刻著星座、赤道,並在赤道等環上刻有周天度數。球體通過水力推動球體自轉,自轉的速度和實際天空同步,一晝夜旋轉一週。(《舊唐書》志第十五 天文上)
開元十二年(724年),一行倡議在全國二十四個地方測量北極高度和冬夏至日和春秋分日的日影長度,並設計一種叫做復矩圖的儀器,用來測量北極高度。(這種實測子午線的工作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預言安史之亂
僧一行上表勸諫唐明皇:「陛下,日後萬萬不可以宗子擔任宰相,也不能用蕃臣擔任武將。」僧一行指的是宗室子李林甫日後會獨攬朝廷大權,安祿山則會在朝庭外發動兵變,東都將被逆賊攻破。但是唐玄宗不明其意。(《廣德神異錄》)
《明皇幸蜀圖》(公有領域)
唐玄宗曾問一行禪師,大唐國祚如何。一行說:「鑾輿有萬里之行。社稷終吉。」玄宗震驚地說不出話來。後因安史之亂,唐玄宗避禍蜀地,御駕行至萬里橋時,玄宗忽然想起一行說的話。果真是萬里之行。唐昭宗曾被封為吉王,一行所說「社稷終於吉」,意思是大唐國運至昭宗時,就完結了。日後果然應驗。
一行臨終就已預言安史之亂,唐玄宗避難蜀地之事。他在袋中裝下一物,令他的弟子獻給唐玄宗。唐玄宗打開一看,是蜀地的當歸。唐玄宗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避難四川。當他從四川回駕時,方纔明白蜀地當歸的意思。
罷朝三日悼念高僧
開元十七年,在一行圓寂之前,玄宗於夢中來到華嚴寺遊覽,他看到寺中的一間禪室繩床、竹窗氣象蕭條。(繩床,唐時從印度傳入,可以折疊,椅背垂足而坐。)天亮後,唐玄宗聽說一行禪師患病,正在華嚴寺養病。
於是派人去探望禪師。使者回來後,稟報一行的居住情況,所言與玄宗夢境完全契合。玄宗感歎良久,下旨命京城的十位大德高人為一行結壇祈福。一行病情減輕後,隨玄宗御駕前往新豐。不久,一行再次患病。唐玄宗親自探望後,一行沐浴後端坐圓寂。
玄宗獲悉一行圓寂的消息,哀傷不已,罷朝三日。下詔停龕21日為其傷悼。並命人取出府庫五十萬錢在銅人原建塔立碑。玄宗親自御書碑文,賜其謚號大惠禪師。
僧一行留下了斑斕的天文成就,也在青史留下精準的預言傳奇。他身為方外之人,將一身才智展現在滾滾紅塵。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成就,並未掩沒他身為僧侶的事實。這也為人們帶來額外的花絮,他對天文的預測不是來自電腦;對後世的預言,也並非來自現代科技手段,但結果卻很準確。
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人曾經創造出很多的奇蹟。為甚麼?是否和人的信仰有關?這個仁者見仁的問題,想必會在每個人的心裏找到不同的答案。
-------------------------------
葉子戲係中國古代一種紙牌遊戲,傳說係漢代大將軍韓信為咗幫士兵解悶而發明出嚟,由於啲牌好似樹葉咁大,所以就叫做葉子戲。
據講葉子戲係啤牌嘅前身,葉子戲以曆法將牌分為『以、像、四、時』四類,同啤牌嘅四種花色有啲似 [1]。
不過亦有人話葉子戲係喺唐代一個好出名嘅天文學家張遂(一行和尚)發明出嚟畀唐玄宗同宮娥玩。而葉子戲去到清代已經算發展到好完善。李約瑟博士喺《中國科學技術史》入面,都話啤牌係中國人發明
-----------------------------------
【扑克牌】最初稱做“葉子戲 http://bit.ly/343sONp
黑桃K上的人頭像是公元前10世紀的以色列國王索洛蒙的父親戴維,他善用豎琴演奏,並在聖經上寫了許多贊美詩,所以黑桃K畫面上經常有豎琴圖樣。
最早的紙牌是唐代天文學家張遂發明的,最初稱做“葉子戲”,因為紙牌隻有樹葉那麼大。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也有對“葉子戲”的記載。到了元朝,馬可·波羅來中國游歷,在宮廷裡當官,和上層知識分子過往甚密,學會了這一游戲。
紙牌傳到歐洲時,最早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是因為它造價低廉、玩法多樣,又容易學,很快就在民間流行開來。歐洲人根據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對紙牌游戲進行了改進,最終出現了“扑克牌”。
16世紀開始,西方流行一種稱為“勝牌”的紙牌,它在17世紀初演變為類似橋牌的惠斯特牌戲。1894年,在英國倫敦俱樂部中產生了橋牌,這種橋牌再經演變就是現在的扑克牌。
葉子戲最早文獻,出現於唐人蘇鶚的 『 同昌公主傳 』,内有“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的記載,五代時期,大量湧現記載紙牌戲的書,有著名的『 偏金子格 』、『 小葉子格 』…等。據考證發明葉子戲的是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張遂,傳說原只在宮廷玩耍,紙牌只有樹葉那樣大小,故稱葉子戲;後來傳入民間,很快流傳開來。葉子戲的玩法是依次抓牌,以大勝小,與西方紙牌是非常類似的。未出葉子時反扣為暗不讓他人看見,出葉子後一律仰放,由後出葉者從已出葉面去推算未出之勝負,和橋牌的打法如出一輒。
---------------------------
最早的紙牌葉子戲
2017-09-30
葉子戲,是古代的一種娛樂消遣活動,又名鬥葉子、葉子格,類似於今天紙牌遊戲,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撲克牌雛形。其最早文獻記載可追溯到唐代中期,蘇鶚撰寫的《同昌公主傳》描寫得較為詳細,其中有「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之語,並說公主痴迷得不分晝夜,到了夜間便用珍貴罕見的夜明珠充當照明工具。
葉子戲自產生以後,在士人之間廣為流傳,同時深得百姓的喜愛。人們在勞作之餘或茶餘飯後,都喜歡藉此消磨時光。葉子戲具有繁有簡,變化多端,同時又通俗易懂,適合不同人群、不同的場合。
唐代產生的葉子戲,在宋時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甚至宋太祖趙匡胤都非常喜歡,而且是個高手。他經常在宮中和宮人們一起玩,廢寢忘食,樂此不疲,還特意製作葉子戲消夜圖。宋代的吳處厚在其《青箱雜記》中記載,有一個叫楊大年的人酷愛葉子戲,有一次這個楊大年在府中與友人一起玩,酣戰正歡時,恰有客人造訪,但是門人卻不敢去通報,直等到他們戲耍盡興,客人才得以進府。
遼宮中的后妃、宮人也十分喜好葉子戲。據記載,遼穆宗好以葉子戲為樂,不僅和后妃宮人玩,還和群臣以此遊玩,穆宗十九年正月朔日,大宴宮中,不受朝臣拜賀,酒足飯飽以後,便和群臣玩葉子戲。
葉子戲至明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演化為一種全新的紙牌遊戲即馬吊戲。在明朝宮中,馬吊戲和葉子戲都十分流行。明代老百姓對葉子戲的鐘愛也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任何一個朝代。許多著名的文人還為其寫了書,如明代潘之恆的《葉子譜》、馮夢龍的《馬吊牌經》等。
清代的紙牌遊戲則更為豐富,有葉子戲、馬吊戲、游湖戲、麻雀戲、混江戲等諸多樣式。故宮博物院所藏清宮紙牌極多,製作十分精巧,其包括人物、花鳥、故事、小說人物等。雍正時期,紙牌戲風靡一時,據清代昭褳《嘯亭雜錄》記載,雍正初年,狀元王雲錦在元旦時和朋友們玩葉子戲,達到忘乎所以的程度,後來不知怎麼了,丟失了一片葉子,到處尋覓卻也無法找到。第二天上朝時,雍正問他昨天晚上玩了什麼,王雲錦如實作答,雍正卻並不生氣,反而大笑:「不欺暗室,真狀元郎!」並從袖中取出一片葉子,卻正是王雲錦夜間所失。
慈禧太后也極好紙牌戲,史載,她曾召集諸王的福晉、格格一起打麻雀戲。到了慈禧晚年,也常以麻雀戲為樂,「奕勖遣兩女入侍慈禧太后,每日挾金數千和太后博戲」。
清代還有一種別致的新花樣,即《水滸》人物紙牌,每套牌一百二十張,上繪有人物圖像,圖像上方和下方標有萬萬貫、千萬貫等字樣
--------------------------------
古代的葉子戲是如今棋牌的「鼻祖」, 明朝的衰敗是否與此有關
2018-12-18 由 信棲網絡科技 發表于歷史
導語:古代的葉子戲是如今棋牌的「鼻祖」,明朝的衰敗是否與此有關
明朝自始至終在歷史上持續長達200年時間,卻在最後消亡了。在古代清朝出現了許多反清復明的人士,他們也是為了弄清楚明朝滅亡的原因,所以從開始到最後整個歷史記錄給翻了個底朝天。
據歷史記載,曾經出現了一種在全國各地都很盛行的:葉子戲,在明朝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能看到,在這些大臣查證以後,得出最後的結論,就是最後的滅亡與葉子戲擁有密切關聯,真是這樣嗎?
在明朝出現葉子戲這一詞語時,或許大家的內心是非常迷惑的,不知道葉子戲到底是什麼?
葉子戲聽上去好像是一種戲曲的代稱,但卻跟戲曲毫無關聯,它只是在唐朝出現的一種紙牌遊戲,紙牌的形狀看上去好像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樹葉一樣,所以就將它稱為了葉子戲。
直到現在人們將它稱為是撲克牌的前輩,它的玩法會與撲克牌非常相似,參與玩葉子戲的成員數量也是非常多的。這種遊戲一直流傳到明朝,當時在祖國各地都能夠看到葉子戲的身影,甚至有些人把葉子戲當成是自己發家致富的一種策略,就算自己不參與勞作,也照樣可以通過玩葉子戲,來獲得更多錢財。
明朝時代的人們生活是非常富有的,可以稱得上在古代會是其它朝代不能比的。所以生活無憂無慮的人們,便將各種消遣活動引入,甚至有些有錢者,當成自己獲取收入的重要來源。
光玩也是不足以盡興的,所以就將一定數量的錢財拿出來,再次參與遊戲,這樣也就漸漸形成了一種賭博的壞習慣。玩葉子戲不需要太高的技巧,只要加入就能夠快速掌握。
葉子戲並不像大家之前看到的鬥蟋蟀,以及斗公雞那樣血淋淋。這些娛樂方式,首先人們得需要花費較多錢財,才能夠買到戰力比較強勁的蛐蛐或者公雞。現在換成葉子戲以後,人們參與遊戲時變得更加簡單易行了,只要手中擁有一副紙牌就能夠順利地參與到遊戲中。
參與娛樂的同時,還會帶來更多趣味性。會與我們現在玩的撲克牌非常相似,只要四個人圍坐在一起,使用手中牌大的去壓牌小的,就算在一旁進行觀看的人,也可以從中感到更多的快樂。
剛開始這種遊戲方式,只是一些喜歡賭博的人,以及無事可乾的人參與玩,進入十六世紀以後,就已經將參與人群,向讀書人發展了。
後來再次進入萬曆年間,玩遊戲的人群面積更廣了,其中包括中榜舉人,以及為朝廷服務的進士們每天都會按時按點的加入其中。
他們還把不會玩葉子戲的人當做取笑籌碼,再向後發展,加入的人群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變得多種多樣,人們壓的賭注也變得越來越大了。
更有甚者,有些人一玩就是一宿,那些總輸的人,是會將家中財產一夜之間全部敗光的,還有些更嚴重者,就會突然之間變成窮光蛋。
看上去有點像現如今的高利貸,這種影響力變得更深遠,後果也是非常可怕的。看上去非常好玩的葉子戲,為什麼會演變成這種局面呢?其中的原因會由士大夫當時推行的政策擁有關聯。
想要國家變得越來越興旺,一定會看到擁有一批為國家安危著想的官員們出現,但是進入明末以後,就連當官的人也整日沉浸在葉子戲當中。由此以來老百姓們看到以後,就會看得更加放肆與狂妄了。
這樣長時間下來,明朝漸漸呈現出衰敗跡象,再到後來加入人群越來越多,就一發不可收拾了。所以不難看出,簡單的葉子戲玩大以後,不但會讓人敗光所有家產,同時也有可能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
對那些玩起來不顧一切的人,也將會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個國家的墮落也會由不顧一切的人們開始演變而來,最終得到的結果也會是非常相似的。
其實大家也就會清楚的看到,人們工作的同時,是不能沉迷於遊戲中的,也不能為了一時開心,而什麼也不顧。所以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也是不能只顧著玩遊戲,對自己學習不上心,這樣不但將會害了自己,或許還會將這種惡習傳給其他人,會是一種最不好的行為習慣,擁有這種惡習的孩子,也希望在今後能夠早日改掉。
---------------------------------------
葉子戲或葉子格戲,視乎年代與語境,可以解作類似陞官圖之骰戲、可能是後世「馬弔」的原型遊戲、馬弔遊戲、用馬弔牌玩的牌戲統稱,或一般紙牌戲的泛稱,是一個具多重意義的詞彙。
唐、宋葉子戲
從左到右:博古葉子(酒牌)、曹州紙牌、三國葉子(紙牌)、東莞紙牌
「葉子戲」一詞,初見於唐代蘇鶚《同昌公主傳》:「韋氏諸宗,好為葉子戲。夜則公主以紅琉璃盤盛夜光珠,令僧祁立堂中,而光明如晝焉。」據歐陽修《歸田錄》所述[1],唐代的葉子戲其實是骰子格,是一類用骰子玩耍,類似後世陞官圖的圖版遊戲。舊日書本以卷軸記載,使用並不方便,至唐代改以折疊形式的「葉子」或「策子」(冊子)代替,而骰子格的賞例亦印在葉子上以供檢閱,故稱為葉子格。宋代程大昌亦將葉子解作冊子[2]。
明代錢易所編掌故《南部新書》,有朱全忠擲骰子玩葉子戲的故事[3]。歐陽修曾憶述自己年少時藏有葉子,後來遺失,他指當時這種葉子戲基本上已經失傳[1]。據清代高士奇記載[4],南唐李後主有妃嬪周氏著有遊戲譜《金葉子格》,儘管這種骰戲到不傳後世,但清初文人漁洋《南唐宮詞》仍有詩句曰「花底自成金葉格」。
葉子戲的起源,眾說紛云。有傳說[5]指葉子格乃唐初天文學家張遂(即一行禪師)發明,「葉子」拆字即為「二十世李」,隱喻大唐國祚。又有傳說[1]謂葉子格要到唐中葉才出現,因其發明人葉子青而得名。另有類似傳說指這個遊戲為唐末某婦人發明[6]。
明代葉子戲
十一世紀的梵文貝葉經
吐魯番發現的1400年紙牌
明代的「葉子戲」,意思與宋代迥異。據明成化年間陸容 (1466年-1494年)《菽園雜記》記載[7],當時崑山流行一種牌戲,所用牌張共三十八葉,分別為一至九錢,一至九百,一至九萬,二十至九十萬貫、百萬貫、千萬貫及萬萬貫。一萬貫或以上的牌張均繪有《水滸傳》一百單八將其中二十人的圖像,例如尊萬萬貫是宋江,千萬貫是武松等等。當時的人就稱這種牌為「葉子」,而牌戲本身就稱為「葉子戲」,現在多稱為水滸牌。
後來文獻記載的「馬弔」牌,比這種葉子多出兩張牌。清代掌故家徐珂指宋代已有馬弔遊戲[8],不過實際上,只有明、清兩代,才留下馬弔牌經,而且現存最早有關馬弔牌的文獻,是明代萬曆年間潘之恆所著的《葉子譜》及《續葉子譜》,成書時間比陸容的《菽園雜記》晚了近一世紀,所以陸容所描述的葉子,究竟是馬弔牌的原型,還是與馬弔牌同時代的近親,並不清楚。
「葉子」到了晚明,主要有兩個意思,其一是後世所謂「馬弔牌」,其二是一種牌式與馬弔相近的「酒牌」。
儘管後世馬弔牌的尺寸與現今一般中國紙牌相若,但據《葉子譜》所載,葉子乃「古貝葉之遺製」,所以它起初也許有如直尺大小,比現今的紙牌長,而且是名副其實用葉子製,不過按天啟年間黎遂球《運掌經》所載,「凡牌之用,有數適焉,大可一寸,高倍出之,厚僅盈指,紙輕小,便易挾以偕遊」,可見晚明馬弔牌已是紙製。一副明代馬弔牌共四十隻,分「十、萬、索、錢」(「十」即十萬貫,而一索即一百文錢)四門:
明代馬弔牌花色
以上每門最大的牌均冠以「尊」字。由於文錢中間有空洞,所以取其意頭,以一文錢都沒有的空沒文為尊,亦因此文錢門各牌的大小順序與其他三門相反,與後世其他紙牌大異。千萬別稱千兵,後世又稱老千;空沒文別稱齾客,後世又稱為空湯、空湯瓶、空堂或空文;半文錢別稱枝花,後世又稱為半枝花或半齾。跟陸容所述的葉子一樣,馬弔牌的十、萬兩門亦均印有《水滸傳》人形。然而,陸容所述的「百」字門,在馬弔中稱為「索子」,而且馬弔牌的空沒文及半文錢二牌,亦為陸容敘述所無。
用馬弔牌玩的牌戲,於晚明就通稱為「葉子戲」。稱葉子戲所用牌具為「馬弔牌」,只是後人籠統的說法。有記錄的明代葉子戲,其實有馬弔、看虎與扯章(又稱扯張,有「扯三章」與「扯五章」兩種變化)三種。看虎與扯章均去掉馬弔牌的十字門,只留千萬,共用三十張牌,而類似只用三十馬弔花色的遊戲或牌具,至清代就統稱為遊湖。三種遊戲之間並無母子關係,只是後來清代人挪用了「馬弔」作牌具名,才令人誤以為看虎與扯章乃從馬弔衍生出來[9]。明人對於遊戲與牌具的分野,其實劃分得很清楚。馬弔、看虎與扯章,於明代《葉子譜》、《續葉子譜》、《運掌經》以及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牌經十三篇》與《馬弔腳例》之中,都只是遊戲的名字,牌具本身,則稱為「葉子」、「崑山牌」、「蠟牌」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稱為「馬弔」。
馬弔遊戲於明末盛行,令不少士大夫沉迷[10],清初時甚至有「明亡於馬弔」一說[11]。有些現代人以為馬弔遊戲即是古代的麻將,但根據《葉子譜》、《續葉子譜》與《馬弔腳例》,明代的葉子戲都是以大擊小的鬥牌遊戲,跟麻雀這種湊牌遊戲截然不同。
「葉子」一詞,於明代還解作酒牌,是其中一種用來行酒令的工具,牌式與馬弔牌相近,但尺寸與牌面設計則有別。現存最早的酒牌,是明萬曆年間《元明戲曲葉子》,與潘之恆的《葉子譜》屬同一年代。按《葉子譜》所述,「葉子始於崑山,初用《水滸傳》中名色為角扺戲耳,後為馬掉……錢數賤九而貴空殊,倒置有味」,然而「至酒牌出而古意逾失,用之逾淺。禪爵花妓,既已不倫,甚至淫媟欲嘔,徒敗人興」,似是先有鬥牌用的葉子,才有行酒令用的葉子。縱使酒牌稱為「葉子」,但行酒令並不稱為「葉子戲」。
現在還保有以上四門花色的葉子戲,為六虎牌、六紅牌。
清代葉子戲
山東某處的葉子戲
清代「葉子戲」一詞的用法較為多變。有些作家為了引述古人,提及「葉子戲」時,所用的為他們所知的前朝解釋,例如汪師韓《談書錄》說「紙牌之戲,前人以為起自唐之葉子格、宋之鶴格、小葉子格,然葉格戲似兼用骰子,蓋與今之馬吊、遊湖異矣」[9],引用的就是唐代的解釋,而高士奇《天祿識餘》指「葉子,如今之紙牌、酒令」,所引的大致上是明代的解釋(不過他誤以為唐代葉子格戲即紙牌戲與酒令[4])。也有人狹義地將葉子戲解釋為馬弔遊戲本身,例如《分甘餘話》[12]及《蜀碧》[13]均如此。亦有人將「葉子格戲」視為紙牌遊戲的泛稱,例如李斗《揚州畫舫錄》的十湖[14]。
唐代葉子格失傳已久,好些清代作家都誤以為唐代葉格即紙牌。前述高士奇《天祿識餘》與趙翼《陔餘叢考.葉子戲》[15]即為其中兩例。
清朝的研究者汪師韓,撰有《葉戲原起》[16]。
近代研究者袁克文,撰有《雀譜》、《葉子新書》、《沿革表》、《角戲志》、《鴛鴦局圖經》,曾說:「得明代葉子一局,從而略窺古法,復搜集天津、丹徒、臨沂、歙縣諸地之葉子,附以雀牌,作《沿革表》,紀其嬗變,作《角戲志》,疏其法例,合為一編,命曰《葉子新書》。戲雖無益,亦一代之文物也。」[1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