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土龍神/釋奠武成王齊太公(姜太公)/社以勾龍配,稷以后稷配/共工氏霸九州,其子曰句龍,能平水土,死為社祠。有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穀,死為稷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恭祝 武成王姜太公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日恭祝
武成王姜太公聖誕
這座聖位牌以往安奉於關帝廟天井御路 岳武穆王副駕後方,是民國66年新竹關帝廟 建廟200週年慶典時所增奉,當時黨政軍大老雲集,轟動一時。
武成王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下詔令長安、洛陽兩京與天下州郡都設太公廟,並以張良配饗,唐肅宗上元元年(760)更下詔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太公廟升格為武成王廟,並仿造文宣王廟(孔廟)有四配十哲東西廡先儒先賢一樣有配享,意在使文武各有聖廟。姜太公因此被尊為武聖,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1388),將姜太公改為附祀歷代帝王的名臣之一
而後,明朝武聖為 岳飛,清初因 岳飛為抗金名將-也就是滿清老祖宗的大敵,故改封 關羽為武聖,民國2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又尊 岳飛為國定武聖,至今宜蘭、新竹、台南等地仍是政府編列預算舉行武聖祭典。
武成王姜太公的配享是漢初名臣張良,東西廡歷代名將則是歷代有所增刪,並不固定。
這座神位目前奉祀在關帝廟古蹟整修後新設置的岳王殿中,很可惜的是,與武成王神位同時安奉的岳武穆王正駕、副駕寶像&岳雲、張憲將軍寶像&聖跡館的岳母刺字像目前不知到哪去了!目前岳王殿的神像都是近年新妝塑的。
----------------------------------------
武成王廟碑
作者:徐鉉 唐        
《全唐文/卷0883》
下臣伏讀前史,窮探政經,莫不以兵戰為危事,目干戈為兇器。異達人之格論,蓋曲士之常談。若乃上考洪荒,遐觀擬象,九疇垂範,何嘗棄從革之功。五緯麗天,詎可淪長庚之耀。春生夏長,非秋無以收成。雷動風行,非霜不能肅殺。先王設教,誰敢渝之?垂衣裳以正其本,為弧矢以申其用。阪泉戡難,所以見軒後之神明。丹浦庇人,所以成帝堯之光宅。七旬來格,本由舞羽之仁。八百同辭,始自葬枯之惠。故修文廟堂之上者,武功之始。折衝千里之外者,文德之形。如仁而忘兵,則西夏偃王以之而殞。恃力而棄義,則夫差嬴政由是而亡。乃知文德不修,則武功不立。武功不試,則文德不昭。相須而成,其揆一也。故立其教者謂之聖,大其業者謂之賢。聖則應天順人,西伯受代殷之任。賢則開物成務,太師有佐命之功。當其偃息朝歌,盤桓渭水。量恢宇宙,既處困而能通。才冠生民,亦俟時而後動。雲雷之屯已構,天人之契冥符。曆數有歸,君臣相遇。投釣而起,同車以還。尊為王者之師,我無慚德。加之百官之上,人絕異言。大矣哉!聖哲膺期,無德而稱已。故能式遏亂略,大拯橫流。把白旄而誓師,操黃鉞而助斷。解倒懸之困,釋比屋之誅。大統既集,天保已定。然後式廬表墓,歸馬放牛。申義風於夷齊,授成事於且奭。宏開四履,高祀五侯。及其德澤將衰,風流已遠,猶使紀侯大去,不遺九世之讎。周室既卑,更賴一匡之業。自非道充四表,功濟三才,孰能丕顯烈光?
若斯之盛者也。其後聖人既沒,真風漸離。戰國如焚,群生殄瘁。先王利器,舉為爭奪之資。闕里諸生,率用縱橫之說。遂使中都憤歎,聿興未學之詞。柱史傷嗟,始發不祥之論。流遁忘返,積習生常。則我武之音,將墜於地。夫至公所以應群動,上德所以綜萬殊。達其旨則左右咸宜,迷其本則弛張兩失。自漢參霸道,魏濟奸雄。藐爾千年,荒哉七德。國家參墟發命,扈水膺圖。群黎興徯後之辭,八表有宅心之地。高祖奉天革政,扇牧野之高風。太宗屈已師臣,躡渭濱之盛軌。施其法則致其報,入其國則思其人。貞觀年中,始於磻溪立廟。元宗祇若先訓,奮發神謀。平內難於女戎,嗣鴻圖於代邸。永言遺範,重事嚴禋。開元中,詔京師及天下州府並立太公廟。著良辰於上戊,抗縟禮於虞庠。而復曆選前修,式崇配享。得其體者,參入室升堂之列。蹈其跡者,儼摳衣函丈之容。穆矣皇風,煥乎甲令。肅宗來朝走馬,初嚴避敵之師。九五飛龍,遂荷在天之命。澆戈既戮,商奄猶驕。方資戡定之勤,更舉裦崇之詔。禮尊南面,位極真王。取其大告之稱,以定易名之典。歷代之闕文備矣,聖皇之能事烝哉。故得靈鑒孔昭,群臣競勸,諸侯供職,函夏同文。中興之功,配天齊古。雖復運逢興替,時有安危,造周之德毀隆,思漢之人常在。烈祖沈潛剛克,神武有徵。靜氛癘於蕭牆,功高庖正。掃欃槍於丹徼,業茂賓門。由是四海樂推,三靈眷命。光復舊物,洪惟至公。大道將行,皇猷累洽。
今上允文允武,克長克君。自出震見離,發號施令。雷行天下,豐宜日中。信及豚魚,仁沾行葦。若夫尚齒尊賢之教,宵衣旰食之勤,制禮作樂之文,返樸斫雕之質,固已紛綸帝籙,掩映瑤編。猶復葉比臧謀,疇諮庶政,以為五材並用,廢一不可。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是故簡萬乘之人,申九伐之令。六官聯事,百度惟貞。副君以介弟之尊,當撫軍之任。威而不猛,動必以仁。大元帥齊王明德茂親,由諸王而宿衛,副元帥燕王敦詩說禮,以長子而帥師。用能啟迪大中,張皇下武。其餘西京名將,霧集星羅。北府奇兵,飆馳電騖。並列雲台之像,咸開長水之營。地利人和,思深慮遠。域中無事,則用之於進賢興功。四方有變,則用之於弔民伐罪。故出車甌洛,則係以長纓。鞠旅衡湘,則舉為內地。皆所以拯共塗炭之患,息其沈閼之爭。非徒誇大兵威,並兼土宇而已。至於篁竹萑蒲之聚,田昭屈景之宗,或粗舉先聲,或聊分偏校,莫不厥角稽顙,請命即刑。史不絕書,野無遺寇。斯乃聲明文物之外,廟堂帷幄之間,思未半而功已倍矣。加以為而不宰,讓德於天。潔粢豐盛,靡違於時事。春蘭秋菊,遠被於無文。乃顧戎韜,式嚴邦政。以為三王四代之事,罔不從師。前哲令德之人,必將崇祀。列聖盛典,實啟孫謀。乃復舊章,爰作新廟。於是宗伯建位,梓人授規。入端門而右回,旁太學以西顧。瞰康莊而列屏,因爽塏而營基。他山之石咸移,中伐之材畢萃。成之不日,自比靈台。揆彼方中,寧慚楚室。崇堂屹以特起,高門豁其洞開。筵有籩豆之區,階有賓主之位。干戈在序,鍾鼓在庭。繟然觀藝之場,藹爾致誠之地。春秋二仲,時和氣清,醴醆交羞,牲牷不疾。鶡冠礧劍,展告虔薦信之儀。玉戚朱千,儼象德達神之列。中軍元帥,出建靈旗。六郡良家,來登勇爵。旆旌鐃吹,桓桓推轂之威。金石絲篁,穆穆燕毛之序。觀之者亂臣知懼,比夫漢尊黃老,詎臻清淨之源。秦用刑名,徒有深刻之弊。中庸之德,其在茲乎?
嗟夫!聖人沒而微言絕,王澤竭而頌聲息。奚斯路寢,諸侯之事何觀。吉甫清風,衰世之音執尚。豈若帝圖光赫,聖祚宏新。人知鼓篋之方,家識止戈之漸。固可著之金石,列在鼎彝。微臣學愧常師,用慚兼備。承明再入,固無經國之才。宣室徵還,幸對受厘之問。將使延州聽樂,長聞雅正之聲。圮上受書,世出帝王之佐。敢揚丕訓,敬勒貞瑉。其銘曰:
於惟基命,建用皇極。實有武備,以昭文德。弗惠弗迪,是糾是殛,天地剛柔,惟帝之則。是則是效,文王武王。惟師尚父,時維鷹揚。匡正天下,綏爰四方。微禹之烈,於湯有光。肅肅牽牲,皇皇表海。簡禮從質,因民不改。難老曰壽,專征為大。泱泱之風,至今猶在。大道既隱,明王不遭。走鹿爭逐,赬魚告勞。泯若四履,紛吾六韜。我思古人,心焉忉忉。天或愛民,物無終否。率此叛國,歸於聖帝。自葛初征,至牧乃誓。君子萬年,本支百世。鴻圖再造,二聖重光。亦既大賚,寧惟小康。六事允厘,四維孔張。夢寐卜獵,諮嗟釣璜。虎踞之陽,龍藏之涘。爰作新廟,畢崇明祀。設枑交戟,朱門納陛。嵬{山罪}穹崇,重深奧秘。名光大告,禮重真王。侑神祀食,入室升堂。威儀文物,容貌采章。列聖有作,茲焉不忘。膠庠既成,教義既明。三湘即序,百越來庭。馬無南牧,人怨東征。烈烈政典,洋洋頌聲。商郊車騎,灌壇風雨。績用不泯,威神若睹。鏤金石以表德,薦馨香而受祜。春蘭兮秋菊,無絕兮終古。
------------------------------------
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伐紂的首席謀士、最高軍事統帥和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認可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據史書記載,姜太公生於商更丁帝八年八月初三(西元前 1211 年),卒于周康王六年(西元前 1072 年),一共活了139 歲。姜太公死後,返周而葬,葬于文王、武王的陵墓旁。當時周朝規定,姜太公五世之內皆返周而葬,五世之後才能葬于齊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以張良、韓信、白起等七十二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在姜太公的兩側。後經歷代君王增刪,只剩六十四位,稱六十四將。可憐的白起因坑殺趙卒二十萬,被趙太祖借題發揮清出武廟。  
現在的六十四將一般是指:
越相國范蠡、齊將孫臏、趙信平君廉頗、秦將王翦、漢相國平陽侯曹參、左丞相絳侯周勃、前將軍北平太守李廣、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後漢太傅高密侯鄧禹、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執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太尉槐裏侯皇甫嵩,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婁侯陸遜,晉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撫軍大將軍襄陽侯王浚,東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玄,前燕太宰錄尚書太原王慕容恪, 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濟,梁大尉永甯郡公王僧辯,北齊尚書右僕射燕郡公慕容紹宗,周大冢宰齊王宇文憲,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柱國太平公史萬歲,唐右武候大將 軍鄂國公尉遲敬德、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右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張仁亶、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齊相管仲、安平君田單,趙馬服君趙奢、大將軍武安君李牧,漢梁王彭越、太尉條侯周亞夫、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後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太尉新豐侯段熲、魏太尉鄧艾、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大司馬 荊州牧陸抗、晉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太尉長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後魏太尉北平王長孫嵩、宋征虜將軍王鎮惡、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國公于謹、右僕射鄖國公韋孝寬、隋司空尚書令越國公楊素、右武候大將軍宋國公賀若弼、唐司空河間郡王孝恭、禮部尚書聞喜公裴行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朔方節度使兼御史大夫張齊丘、太尉中書令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
宋武廟七十二將
武廟----“古代名將七十二人”
唐代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武廟.
唐至元稱奉祀呂望的廟。明清民國時稱改供奉關羽的關帝廟。同孔子的"文廟"相對。
1,《新唐書-禮樂五》記栽:“開元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這武廟十哲是:
春秋時代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司馬穰苴,戰國時代魏國的吳起、燕國的樂毅、秦國的白起,西漢的張良、韓信,蜀漢的諸葛亮,唐的李靖、李績,而以太公望為武廟主祀。”
2,唐昭宗封諸葛亮為武靈王,並御賜廟堂於隆中。
宋代:
《宋史》卷105《禮志八》:宣和五年,禮部言:“武成王廟從祀凡七十二將”於是釋奠日,以張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檔
  一檔:張良
  二檔: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並西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並東向
  三檔:東廡,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並西向;
  四檔:西廡,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飃、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浚、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並東向。
金人遵唐舊制,但降低管仲和韓信的地位,剔除王猛和慕容恪等。
元代:這個朝代武廟從祀規模大減員,很多人都被剔除了。
  《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條》載:"武成王立廟於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
明清以後武帝廟改為供奉關羽,不祭祀呂尚了,所以不表了。
一般後人都以宋朝的為準,也就是我們傳統上認知的“古今七十二名將”。
這72人:
呂尚因為是主祭,所以不列入之內。
春秋:管仲、孫武 田穰苴、範蠡共4人
戰國:樂毅、白起、吳起、孫臏、田單、廉頗、趙奢、李牧、王翦,共9人
西漢:張良、韓信、曹參、彭越、周勃、周亞夫、李廣、衛青、霍去病、趙充國,共10人
東漢:鄧禹、寇恂、馮異、賈復、吳漢、耿弇、馬援、皇甫嵩、段熲,共9人
三國: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 、羊祜、王浚,共12人
東晉十六國:陶侃、慕容恪、謝玄、王猛、王鎮惡,共5人
南北朝:宇文憲、韋孝寬、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共6人
隋: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共4人
唐:李績、李靖、郭子儀、李孝恭、尉遲敬德、蘇定方、裴行儉、王孝傑、張仁亶、王晙、郭元振、李光弼、李晟,共13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