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謊的文化?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一、又再搞血緣民族論?
根據11月15日民報的報導,中國考古界在位於福建平潭的殼丘頭遺址(Keqiutou ruins)上,發現了為數可觀的石斧。他們認為這類初級的人工製品,跟台灣新北市八里區的大坌坑遺址(Dachakeng ruins)所發現的工具相似。中國社科院學者趙志君(音譯,漢語拼音為Zhao Zhijun)指出,從殼丘頭遺址所挖掘出土的重要證據顯示:台灣與福建在新石器時代,有著「緊密相連」關係。而福建博物院研究員范雪春(Xuechun Fan)則進一步(露骨)指出,平潭殼丘頭遺址出土文物顯示,約在7,000年前,古代祖先從殼丘頭跨越海峽抵達台灣,因此「中國大陸」才是南島語族的真正發源地。
看到這一則報導,多數人的反應應該是中國的統戰好像老是圍繞在血緣民族論上。本來,漢文化是台灣多數人的主流文化,國民黨與共產黨也因此皆主張,台灣的先民是從中國的福建與廣東過去的,所以台灣當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最近這幾年台灣人血液的研究已使人們很清楚知道85%的台灣人有原住民的血統,而台灣史的研究也很清楚告訴台灣人說漢人是藉著武力鎮壓原住民,並把原住民同化而具有優勢的。因為歷史真相的呈現與多元文化主義的尊重,台灣人現在也像紐西蘭一樣,大都認同原住民文化是我們珍貴而應善加保存的文化。這個時候,中國考古界突然間要透過「政治正確」來認定福建才是南島語族的真正發源地,未免讓人家有許多的聯想。
其實平潭殼丘頭遺址的考古是什麼呢?外界還沒有看到之前,我們無法置評。但是僅憑一些石斧就要認定才中國是南島語族的真正發源地,那可是會笑死人的結論。即使我們認為平潭殼丘頭遺址是與大坌坑遺址同源,但這就可以證明中國才是南島語族的真正發源地嗎?如果整個福建、浙江乃至廣東不是可以到處發現類似平潭殼丘頭遺址一般的遺址,而要說平潭殼丘頭遺址是南島語族的真正發源地,那麼這個論據就根本站不住腳的,因為一個單點遺址是如何產生的呢?難道像孫悟空一樣,是從石頭爆出來的嗎?如果沒有足夠的遺址做為佐證,而只以一個單點遺址就認為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那就真的是大笑話。沒有其他遺址支撐的單點遺址,如果要加以解釋的話,其實我們也可以說,台灣的原住民跑去福建定居下來,被當地的漢人(抱歉,當時尚無漢人的形成)給消滅掉了。更何況大坌坑遺址與平潭殼丘頭遺址的關係如何?都還不知道呢。也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中國統戰的伎倆,反正如毛澤東所說的,謊話講一百遍,就變成真理了。
二、中國人說謊文化形成的歷史因素
美國人自尼克森總統與中國交往以後,不知道被中國欺騙了多少次,吃了多少虧,到現在才恍然大悟。因此,在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與中國人交往,就必須要防著。但重點是中國人為什麼會形成說謊的文化呢?筆者嘗試從歷史發展中的各種因素要去找出答案,或許這些答案可讓各位了解其中的原因。
(一)中西知識結構與宗教精神的差異
1、西方從邏輯、辯證進入認識與東方從道德進入認識之不同
西方哲學的思想可以說起源於希臘,希臘的哲學家們認為真理並不是能夠為一般人所知道,只有神才能知道,但是他們卻努力要去追求真理的真面目,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所謂的「愛智」這種精神經過泛希臘化的時代、羅馬帝國的時代、中古世紀的時代,傳承至近代到現代,西方的哲學家與思想家們就以不同的方式去追求真理,或者是用同樣的精神要去否定真理,這種精神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當中,就內化到西方人的性格以及文化裡頭,以論爭、辯證乃至邏輯論證來探討事情,就成為西方人思考與語言表達之重要方法。
相對於西洋哲學來看,在中國,邏輯學與認識論的發展幾近於零,這是中國思想的特色,中國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一開始就進入道德論,難產生脫離道德觀點而以客觀態度討論事實的精神,因此沒有辦法像西洋的知識分子一般去追求真理,這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色。
2、西方人的宗教涵養與中國缺乏對宗教的畏懼
在羅馬帝國時代,西方人接受了以猶太教為母胎所產生出來的基督教。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基督教的教會就成為西方文化的繼承處以及傳承處,基督教透過教會組織對日耳曼民族進行教化,使得基督教成為西方人的精神糧食。透過基督教的影響,使得西方人有很深的宗教涵養,他們對上帝所創造的外界事物抱著敬畏之心,而這種敬畏之心也就使他們很容易產生謙卑以及將宗教命令與道德命令內化的傾向;面對著同樣是上帝所創造的子民,也就很容易產生彼此是同胞的思想,並因此容易產生對他人=上帝的創造物加以尊重、敬畏的思想
相對的,儒家思想重視現實的人生,不談及鬼神以及宗教的事物,儒家思想雖然強調慎終追遠與祭拜祖先,但這並不是為了宗教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安撫祖先的亡靈所實施的宗教祭拜行為,而是為了建立家族倫理,並將家族倫理擴張成為統治的倫理,因而重視祭拜祖先的教化效果,這是將祭拜祖先當作一種統治手段的顯現
因此,在沒有宗教強力的影響之下,就容易養成個人對於外界事物沒有敬畏的個性。佛教雖然從印度傳入中國,但是在面對儒家思想強力的杯葛與壓制之下,佛教就被中國的王朝政權加以體制化,使得佛教很容易成為中國政權的統治工具,而沒有辦法深化中國人的宗教素養與涵養。也因此,佛教無法像基督教一樣,讓中國人產生對萬事萬物的敬畏心理。由於中國沒有很深的宗教文化,所以任何人都可假借替天行道,以易姓革命把皇帝幹掉,使中國的政治不斷陷入一治一亂的家天下獨裁統治當中,而說謊會受到宗教的制裁之效果自然就很難存在
(二)內部殖民的形成與一亂一治的循環
1、內部殖民現象
漢文化是以東洋專制主義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東洋專制主義是法蘭克福學派的維特福高(Wittvogel)對於中國社會的解釋,他認為在這個體制之下,整個權力形態是一個人掌握,人民的主體性因為暴力政治的實施而被剝奪,並使人民成為一個依附家族而不懂公共道德的私人,而東洋專制主義的統治者就是皇帝的臣下——官僚階級東洋專制主義之所以形成,是因為背後有儒家思想做為政治統治所需要的意識形態儒家思想把人分成「君子」與「小人」,君子就是統治階級的知識分子,為了使知識分子的統治能夠理想,君子有君子應遵守的道德,要「內聖外王」,成為人民的牧民官,而小人因此就須具有服從於君子統治的道德規範。這一套統治的意識形態,在漢武帝以後就未受到挑戰,宋朝以後,這套意識形態並透過科舉制度,使漢人因為經濟實力與政治地位而被清楚分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亦即地主階級才有能力培養讀書人,讀書人因為科舉而成為官僚——亦即統治階級,而非統治階級的被統治者則被稱為庶民或老百姓。這兩者長期共構就形成「統治者鄙視被統治者的文化結構」與政治上的「內部殖民」現象。
2、說謊文化在不斷的敵我對抗當中必然產生
在上述這種內部殖民的結構之下,並無法產生同胞愛的思想,反而使「敵我對立」的結構不斷產生,而「敵我對立」的結構也是不斷產生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
在沒有追求真理的文化背景下,以泛道德的觀點對人之行為進行評價的「春秋大義文化」,在一亂一治的改朝換代之下,就很容易產生語言暴力。孔子作《春秋》,而《春秋》三傳之作者認為,《春秋》的一語一句,都是對政治行為有所褒貶,於是對不符合儒家倫理道德的個人行為,就常以適用於禽獸、夷狄的字眼來做評價,這就造成了漢人語言行為中深藏著侮辱人格乃至人身攻擊的特色。而在這種內部殖民的關係上,從事權力鬥爭的人必須以統治者的身分獲取正統的大義名分,如此即可對政治對手用盡各種殘酷之手段將之消滅。尤其在權力鬥爭過程當中,在這種「春秋大義文化」的影響之下,透過各種謊言想辦法使對方淪為「人人得而誅之」、「禽獸不如」、「萬惡不赦」之人或是惡勢力,是建立自己大義名分最重要的手段。相對地,建立「自己是以拯救天下眾生為己任的虛偽賢君文化」也就跟著產生。說盡各種謊言偽裝自己,在這種虛偽賢君文化之下是必然產生的,這就造成大騙者取天下,小騙者求生存的現象。

中國人說謊的文化? | 民報 Taiwan People News - https://goo.gl/xmxt4N

2017-11-21_153045  


為了躲避輿論與智慧不足的人民,民主國家政府更可能說謊
2015/11/24 07:50:00 發表於 | 政治 • 書摘
文: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美國知名國際關係理論家

策略性掩飾:政府的兩種謊言,用來隱藏無能與爭議
利用謊言來掩蓋政府作為,有兩個主要的對象─錯誤的政策與睿智的政策。錯誤的政策會造成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向他國自暴其短;那麼睿智的政策呢?當領導人認為政策本身無懈可擊,但會導致民眾反彈的話,謊言就成為唯一的出路⋯⋯

策略性掩飾可以有兩種形式。

第一種形式是,領導人可能替某個出了大差錯的政策說謊。造成此種謊言的理由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利益,而非包庇該為政策失敗負責的人,雖然那經常是非預期的結果。

另一種形式是,領導人也可能透過說謊,以隱藏某個具爭議性但聰明的策略,因為他們害怕該策略會遭到嚴重的公眾抵抗而不獲採納。在這種情況下,目標就不是為了隱匿搞砸的政策不讓全體人民知道,而是要實施某個特定的政策,而不會激起強烈的反對。然而,在以上兩種情況下,領導人都相信這些掩飾存在著合理的策略性理由,他們說謊是為了他們認為對國家有益的事。

國家之間的謊言是針對其他的國家,散布恐懼則是針對自己國內。相較之下,策略性掩飾通常這兩種目標都針對。更明確地說,領導人一心想掩飾具爭議性或失敗的政策時,總是會設法欺騙自己的民眾,而且經常會企圖同時欺騙另一個國家。換言之,策略性掩飾的預期目標可以只是自己國內,也可以是自己國內加上外國。但是,此種謊言的目標不可能只是另一個國家,因為那就會變成國家之間的謊言了。

這裡應該強調的是,策略性掩飾不屬於隱匿的一種,隱匿是指領導人欺騙自己的預期目標時,幾乎不提及任何關於重要外交政策的問題。而採用策略性掩飾時,則是領導人所處理的國際議題包含公眾層面,而且一定會產生政府必須回答的尖銳問題。然而,在這些情況下,領導人會說謊,是因為他們相信這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才欺騙自己的同胞,經常還包括欺騙其他的國家。 謊言其一:掩飾失敗與無能
領導人有時候設法隱藏失敗及造成失敗的無能,就是因為他們不想讓對手知道弱點,以免被對手乘虛而入;或者因為他們認為這可能會損害自己與其他國家的關係。當然,他們也擔心自己國內,因為與拙劣及愚蠢的行動有關的消息可能會破壞國家團結,而國家團結在打一場不順利的持久戰時特別重要。

例如在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軍最高統帥約瑟夫‧霞飛元帥(Marshal Joseph Joffre)搞砸了1916年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的計畫,然後對該戰役本身又處置失當。他顯然無能,而且大多數的法國政治領導人都知道這點。

但是,當每個星期都有數以千計在他指揮之下的法國士兵受傷或被殺時,他們又不能告訴民眾他不適任。他們害怕透露關於霞飛的真正事實可能會嚴重打擊國內士氣,還可能破壞戰爭的努力。所以,政治人物隱匿了自己對霞飛的批判不讓民眾知道,並且謊稱他是個有為的領導人。一如學者伊恩‧奧斯比(Ian Ousby)所寫的:「對士氣的擔憂讓他免於變成官方的恥辱。」如果讓德國人知道由於指揮法國軍隊的是個不適任的將軍,所以德軍在凡爾登所面臨的法國軍隊正身陷麻煩,這也會顯得很愚蠢。

以色列在惡名昭彰的凱比亞大屠殺(Qibya massacre)之後的行為則是另一個案例,是該國領導人為了自認良好的策略性理由而掩飾失敗的政策。

1953年10月14日,由阿里爾‧沙龍(Ariel Sharon)少校所帶領的突擊隊進入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的凱比亞村莊,謀殺了六十九個巴勒斯坦人,其中大約三分之二是女人與小孩。該次攻擊是為了報復前一天有個以色列婦女與她的兩個小孩遭到殺害。監督該次突襲的以色列中央司令部,其命令明白表示突襲的目的為「攻擊凱比亞村莊並暫時佔領,以及盡可能殺害村莊居民,以便將他們趕出家園」。

當以色列突擊隊在凱比亞的行徑遭到揭發之後,世界各地發起了巨大的抗議聲浪─包括來自美國的猶太人社群。牛津學者亞維‧施萊姆(Avi Shlaim)寫道:「凱比亞大屠殺讓以色列襲來一股國際抗議的風暴,這在該國短暫的歷史中具有空前的嚴重性。」

關於該次突襲的新聞也讓以色列政府在自己國內造成了問題。以色列的領導人企圖以說謊替該情勢解圍,但他們充分了解這可能在國內引起進一步的麻煩,更不用說會損害以色列的國際地位。

以色列歷史學家班尼‧莫里斯(Benny Morris)寫道:以色列總理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於10月19日在廣播中對所發生的事情發表了一份完全虛構的報告」。他將大屠殺歸咎於猶太邊境的住民,並說:「指控六百名以色列國防軍參與該行動,實在荒謬又難以置信,以色列政府強烈抗拒……我們已經進行了搜索調查,而且毫無​​疑問地,在攻擊凱比亞的那個晚上,沒有任何一個部隊離開了自己的基地。」但是,本古里安的謊言並未奏效,在11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案,表明「對該行動最強烈的譴責」。

謊言其二:掩飾爭議政策
領導人也可能說謊,以掩飾某個具爭議性的政策,他們相信該政策在策略上合理卻想要隱藏,不僅是對自己的民眾,還可能對其他的國家。其中的基本假設就是大多數的國民不太可能擁有足夠的智慧,能夠看出該政策的優點。因此,對領導人而言,實施該政策卻隱匿事實不讓自己的人民知道就很有道理,不然,輿論可能迫使政府放棄該政策,因而對國家不利。這種對民眾思考智慧的嚴苛標準,既強化了散布恐懼,也強化了策略性掩飾。

甘迺迪總統努力將古巴飛彈危機帶往和平的結局,則替領導人說謊以掩飾某個爭議性政策提供了良好的例證。為了在演變成超級強國之間的戰爭前結束那場危機,甘迺迪總統同意蘇聯的要求,自土耳其撤出具有核子武器裝備的木星飛彈,做為蘇聯自古巴撤出飛彈的交換條件。

甘迺迪總統了解這一次的讓步不會讓美國民眾有好感,尤其是右翼分子,而且還會損害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係,尤其是土耳其。所以,他告訴蘇聯不能公開談論這次的協議,不然他就必須予以否認,最終將會破壞這次的協議。然而,西方國家還是懷疑甘迺迪與蘇聯達成了此種協議,甘迺迪政府並因此事受到質問。甘迺迪總統與其主要顧問群說謊,並否認這樁自土耳其撤出木星飛彈的協議。回顧此事,這似乎是種高貴的謊言,因為它在兩個具備核子武器的國家之間,協助化解了一場極其危險的對立。

在1922年到1933年之間,德國軍隊在蘇聯進行訓練,明顯違反了凡爾賽和約(Versailles Treaty)。德國領導人害怕這些活動曝光,他們就會遭到威瑪德國(Weimar Germany)左派分子的嚴厲批評,英國與法國也會強力施壓,迫使德國結束這種有用但非法的安排。一如預期,德國政府也透過說謊來隱匿事實。

1950年代中期,在英國發生了某個更具爭議性的案例。當時國會開始聽到傳聞,肯亞殖民地政府成立了矛矛(Mau Mau)獨立鬥士的集中營。英國政府害怕如果這件事變得廣為人知的話,輿論會迫使英國結束在肯亞的暴力政策,此舉可能意味著矛矛獨立鬥士的勝利。當然,這對維持大英帝國而言並不是個好兆頭。為了處理這些爆炸性的真相揭露,英國領導人說了關於肯亞集中營的謊,並且詆毀那些企圖揭發此事的人。

最後,我們現在知道日本在冷戰期間與美國達成數個祕密協議。例如,東京在1969年同意具有核子武器裝備的美國船艦停泊在日本港口。另外還有一個祕密協定,要求日本協助負擔在日本領土上駐紮美國軍隊所需的絕大部分費用。這些協議要是曝光的話,將會引發極大爭議,事實上,隨之而來的騷動可能會迫使日本的領導人廢除這些協議。

畢竟,日本的法律禁止具有核子武器裝備的船艦進入日本的港口。由於領導階層認為那些協議是為了日本的國家利益,所以隱藏那些協議不讓民眾知道。然而,沒多久外部人士就開始質疑那些協議的存在,並針對日本領導人直接提出關於那些協議的問題。果不其然,他們的回應正是說謊,否認曾經達成過那些協議。

進行策略性掩飾的時機
要說明策略性掩飾可能發生的時機有點複雜,因為此種欺騙涉及兩種行為─隱藏無能及掩飾具爭議性的政策,並涉及兩種不同的對象─其他國家與領導人自己的民眾。

首先,讓我們專注於時機的問題,就是什麼時候領導人可能說謊以協助隱藏失敗或具爭議性的政策,不讓另一個國家知道。毫不意外的是,可能迫使領導人對其他國家說謊的情況也適用於策略性掩飾。在這兩種情況下,領導人對另一個國家說謊,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是為了國家利益。這意味著領導人更可能針對外國對象進行策略性掩飾,只要他們的國家:(一)位於危險的地區;(二)面臨危機;(三)正在進行戰爭;或者(四)應付的是對手而非盟友時。

當然,策略性掩飾不只是國家之間的謊言,領導人說這些謊是針對自己的人民以及外面的世界。隱匿無能不讓民眾知道最可能發生在戰時,尤其當這種衝突是為了生存而戰。在這種情況之下,風險會高到讓領導人不惜對自己的國民撒謊,如果他們認為必須避免戰敗並贏得戰爭的話。

此外,在戰爭當中要隱藏錯誤不讓民眾知道相當容易,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政府必定獲得許多授權,得以限制並操縱資訊的流向。再加上,對抗致命的對手時,欺騙普遍被視為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最後,拙劣的行動在幾乎所有衝突中都很常見,這意味著會有許多機會以及誘因從事策略性掩飾。

那麼具爭議性的政策呢?它們在民主國家比在非民主國家更可能遭到隱藏,不讓民眾知道。最明顯的理由就是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必須更重視輿論,因為透過定期的選舉,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無法公布自己覺得明智但一定不受歡迎的政策,然後忽略政治上的後果。
在這種情況下,領導人就擁有強大的誘因在實施該政策之後,卻不公開宣布此種決定;一旦必須掩蓋自己的所作所為,就說謊。在非民主國家當然會要負一些責任,但通常沒有民主國家來得大。因此,與民主國家的領導人相比,非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比較不傾向於遮掩爭議性的政策不讓民眾知道。

民主國家也可能比非民主國家存在較多的情況,會慫恿領導人說謊以協助隱匿具爭議性的政策。

在民主國家,常常會對重大議題展開熱烈與充滿爭議的公開辯論,這意味著領導人幾乎肯定會被問到關於政策偏好的棘手問題。在民主國家也存在著一種對透明度的強力規範,這意味著大眾預期領導人會對問題提供認真的答案,包括就手邊議題提供民眾合理數量的資訊。這些情況讓領導人很難不說謊就能夠隱藏具爭議性的政策。

相較之下,在非民主國家,通常對政策並沒有大型的公共辯論,此舉使得領導人比較容易隱藏潛在的爭議性政策,而不需要為此說謊。因此,當處理具爭議性的政策時,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比非民主國家的領導人有著更強烈的說謊誘因。

結論就是,國家掩飾政策崩潰或隱匿具爭議性政策的可能性,通常是由影響國家之間說謊的那套情況所決定,但有兩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掩飾失敗的政策特別容易發生在戰時,而隱匿具爭議性的政策特別容易發生在民主國家。
書籍介紹
《為什麼你的政府會說謊?揭開7種政治謊言背後的真相》, 商周出版

作者: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美國知名國際關係理論家

為什麼不管投票給誰,總是無法選出誠實的政府?為什麼謊言會成為全球元首共通的語言?在政府公信力日益透支的今日,你我又如何避免成為愚民政策下的犧牲者?

本書即將揭曉政府最常使用的7種政治謊言,剖析其背後的策略與意圖,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利益與危機。
--------------------

d1447412  

七度赦免火雞!歐巴馬搞笑:時光飛逝啊~雖然牠不會飛
▲一年一度感恩節前夕,歐巴馬總統在女兒的陪同下,於白宮赦免火雞。(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又到了美國感恩節,每年白宮都會舉行由總統主持的「赦免火雞」儀式,去年才剛說這個儀式「令人費解」的歐巴馬總統,今年同樣在兩個女兒的陪同下,赦免了兩隻火雞。其實這個儀式的起源,並非為了拯救火雞,反而是要宣傳吃火雞,而第一位捨不得吃火雞的總統,則是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63年,「全美火雞協會」送了一隻火雞給甘迺迪總統,原本要吃了牠的總統,突然大發慈悲,決定不殺牠,下一任的尼克森總統(Richard Nixon)也遵循甘迺迪的決定,將火雞送到動物園供人參觀,免於一死。此後歷經雷根、老布希總統等人,大家持續遵照「傳統」,在「全美火雞協會」把火雞送來之時赦免了牠,老布希甚至還為火雞舉辦命名活動。
今年是歐巴馬參加的第7個赦免火雞活動,但他仍不掩飾對這場活動的不解,甚至說非常感謝女兒們仍願意和他一起參與,對於明年即將卸任,他也幽默的說,「很難相信已經7年了,即使火雞不會飛,但時光飛逝啊!」也另一旁的女兒忍不住笑彎了腰,台下也笑聲四起,歐巴馬顯然對自己的幽默感得得意,還沾沾自喜的問在場賓客,「你也覺得很好笑,對吧?」
據悉,今年被赦免兩隻火雞的名稱,由加州的學生投票選出,分別為Honest(誠實),以及Abe。Honest Abe是美國人對於前總統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暱稱。來自賓州農場的誠實以及阿貝,在活動結束後,將到維吉尼亞州,免於被吃命運的享受餘生。


原文網址: 七度赦免火雞!歐巴馬搞笑:時光飛逝啊~雖然牠不會飛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26/603794.htm#ixzz3seN8i0tO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老師,其實你可以做更多
2015-11-24 10:25:39


圖/ingimage
分享
教育貧窮世襲化近日引發社會關注。根據教育部統計,高等教育中總弱勢生約22萬人,其中落在私校的弱勢生竟有17萬人,占比高達77%。其中,弱勢生比率最高是私立技專,比率最低是公立大學。若以拿教育部補助金的類別來分,分到國家最多資源、五年五百億元的十二所頂尖大學弱勢生比率最低,僅7%。而資源相對少的科大,弱勢生比率則達17.67%。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關心社會流動?在古代封建社會裡,出身即決定地位,那是一種宿命的觀點,貴族/平民階層分明,這種出身決定論,在資訊落後、封閉系統的社會裡,也許還有空間。但是來到今日,現代化社會是開放性的社會,這種社會講求的是「成就地位」,個人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發揮個人才能,改變社會地位,並進一步帶動社會的進步。

人不能決定出身,但人可以擁有夢想。而教育,正是在社會流動上,起了最關鍵的作用。

但是教改20年的結果,怎麼越改、階級卻越複製?

我想,可能是教改的決策者與執行者都是知識菁英、中產階級,相同屬性的人聚在一起,忽略了該從弱勢處境看事情的角度吧。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近年研究親職教養與階級關係,發現台灣親職論述近20年在西方影響下明顯轉變,且和教改論述很接近。然而此新興說法往往預設中產階級家庭、專職母親為典型,造成勞工、單親、隔代教養等家庭極大壓力,也恐複製下一代的階級弱勢。藍佩嘉舉例,都會區學校常要求孩子作業要跟家長共同完成,但她訪問的一位勞工家庭小孩,父母、阿嬤都忙於生計,根本沒人陪他如作業要求的一起做菜、做家事等功課。

其實我們自己當老師的,由於本身就是中產階級,接觸的同事也是同一類人,因此很容易在教學時忽略了弱勢處境,不經意地、卻加深了階級的隔閡。

比方說,有些老師可能會把全班同學加入臉書社團或是line群組,然後將作業或相關班務訊息公布在群組。網路有時效性及便利性、而且還無紙化,又符合資訊教學,乍看很進步。可是這種做法,老師的預設就是每個學生家裡都有網路、都有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實際上,即使在都會區,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每月的網路費及電腦設備。

相關解釋我聽過最多的,就是一台低階平板電腦頂多幾千塊,家裡沒網路也可以去7-11或圖書館免費無線上網。我常想問:那為什麼不是老師你自己去7-11上網(每次還只限30分鐘),然後你送同學平板電腦、再幫忙出網路費,讓他舒舒服服地在家上網呢?

這就跟畢業旅行一樣,新台幣六千多塊的旅費,對許多家長而言可能不算太多,可是班上一定會有無法負擔的家庭,就算廠商有補貼、也仍要負擔一半,弱勢的學生面對這種困境,選擇不去畢旅可能被認為不合群,結果就是自尊再次被傷害。

回到教改。當社會開始關注教育世襲化、當教育部願意承諾改善弱勢生升學,這些都值得肯定。但是,翻轉階級不是只有輿論跟教育部長官的事,如何讓基層的老師真正具有同理心,在教學與班級經營避免陷入中產階級的預設,能多體諒與關心弱勢家庭學生,才是成功的關鍵。

老師無法改變弱勢學生的家庭環境、但老師可以建立弱勢學生的學習信心。唯有從基層教育做起,社會流動才有再次啟動的可能!

----------------------------
房租不應佔1/3所得 柏林保障低收入戶有家住
精華簡文房租不應佔1/3所得 柏林保障低收入戶有家住
房租不應佔1/3所得 柏林保障低收入戶有家住
作者:樂羽嘉 2015-11-25 Web Only
柏林參議院認定市內公共住宅房租太高,規定以後房租必需直接與房客所得掛勾,希望讓低收入戶受惠,不用再擔心付不起房租。

《大西洋月刊》報導,利用柏林居住計畫的許多居民可以期待2016年房租下降。柏林參議院上週做出判決,認定柏林市的公共住宅房租太高,明年1月1日起,房租費用將直接以房客所得為依據。

柏林有大量居民住在公共住宅,因此這項判決可能帶來驚人效用。柏林目前有350萬居民,其中約25萬人依居住計畫分別住在約12.5萬幢公寓裡,4家國營房地產公司旗下另28萬幢公寓可能也會跟進。

這等於保證,從今以後,使用柏林居住計畫的低收入戶不會有負擔不起房租的問題。而且,這項判決規定未來10年內要建設3萬幢新房舍,國有房地產公司也會跟著提高旗下可負擔寓所的比例。

《柏林報》(Berliner Zeitung)解釋,根據新法,住在社會住宅或國有住宅的低收入戶,必須支付的房租不會超過淨收入的1/3,對於住在能源花費特別高的幾棟房子的住戶來說,房租上限將降至淨收入的25%。

如果要住在這些房舍,1人年收入不能超過1.68萬歐元(約新台幣58萬元),一對夫妻收入不能超過2.52萬歐元(約新台幣87萬元)。

根據《德國之聲》,柏林早在6月就成為第1個規定房租上限的德國城市,要求新租約的價格漲幅不得超過當地平均租金的10%,成效卓著,當月平均房租下跌3.1%。
Immobilienscout24網站資料與市場負責人黑貝克(Jan Hebecker)提到,6月柏林房租大跌3%,相較於過去一年半每個月房租平均上漲0.3%的狀況,很不尋常。其他沒有硬性規定房租上限的大城市,租金持續攀升,例如法蘭克福6月租金就小漲0.1%。

柏林有47%人口租屋生活,2005年每平方公尺房租平均僅5.5歐元多一些(等於每0.3坪新台幣190元),去年則來到每平方公尺接近9歐元的水準。柏林為減輕民眾的生活負擔,才開始規定房租上限。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745#sthash.3dXWk9Sa.dpuf
-------------------
消基會:逾9成民眾贊成擴大善終權
精華簡文消基會:逾9成民眾贊成擴大善終權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1184
分享
留言
消基會:逾9成民眾贊成擴大善終權
作者:洪欣慈 2015-11-25 聯合新聞網
調整字體尺寸
立法院日前初審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草案,讓末期病人、不可逆的昏迷者、植物人、重度失智者、因疾病痛苦但無法治癒者,可預立善終醫療指示;但部分爭議條文被保留到院會朝野協商,增添變數。消基會昨公布問卷調查結果,呼籲立委正視民意需求,盡速協商、完成立法,回應病人需求。

消基會說,調查顯示,有9成9民眾贊成擴大拒絕維生治療適用範圍,9成5民眾贊成生前簽署善終指示,9成7同意醫療委任代理人由親屬出任、醫師執行病人醫療指示可免除法律責任。

漸凍人病友袁鵬偉昨出席記者會,透過太太發表心聲說,漸凍人病程退化到最後只剩眼球可動,一躺就是10、20年,整天只能望著天花板,「有何生存意義?」希望自己能有選擇死亡權利,優雅轉身、尊嚴死去。

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召集人、新光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尚文說,依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臨終病人過世前一個月,52.9%都是無效醫療,無效醫療費占加護病房費8成;台灣使用呼吸器人數更是美國5.8倍,無效醫療比率高。

消基會醫療糾紛委員會委員、台大醫學院退休教授陳榮基也說,台灣有「搶救到底」的文化,過去曾有醫師因為尊重病人意願卻反挨告「加工自殺」,若草案能三讀,可讓醫師判斷回歸專業、讓病人能選擇尊嚴死亡。

現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民眾可預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但對象僅限醫師判定不可治癒、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的末期病人。

立委楊玉欣等人提案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將預立醫療指示生效狀態納入上述五種對象,但爭議條文包括善終權適用範圍過大、無效醫療判定缺乏標準、預立醫療指示缺乏第三人機制確認病人真實意願、醫療委任代理人限制不足等。
消基會強調,衛福部可透過施行細則建立標準,不能因爭議條款就致整個法案立法延宕,並要求衛福部應對草案公開表態,回應社會疑問和需求。
(本文轉載自2015.11.25「聯合新聞網」,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692#sthash.tfixPvCe.dpuf
-----------------
你討厭讀書,那真的太棒了
2014/12/02
作者:
藍白拖
關鍵字: 教育 教育制度 校園 學習 旅行

某些學校演講開場之前,會有老師希望我鼓勵孩子要有夢想,給孩子不同的視野,以及找回讀書的動力。

可是,我經常讓他們失望,因為我從小就不愛在學校讀書,有時還會慫恿年輕人休學,放下課本也放逐自己,快到外面的世界去闖闖、去感受、去跌倒,回來之後保證會重拾學習的意義與價值。

知道自己會誤人子弟,所以儘量不接國中生的演講,怕學生誤以為讀書不重要,只有旅行才重要。

但在近日,我接了一場國中生的演講。果然,會後有老師偷偷告訴我:「演講內容不適合國中生」

當下,我檢討出三個原因。

第一,開場時,我請喜歡讀書的學生請舉手?二百人裡只有二個人舉手。

接著,我問不喜歡的請舉手?全都沒人舉手,因為坐第一排的老師全都在此時回頭觀望,沒有一位學生敢舉手。

我半開玩笑的說,請把老師當隱形人,之後約莫有數十位舉手,但還是有許多學生不敢違逆老師,可能怕被列入黑名單,要上思想改造課。老師可能以為這叫「無知」。

第二,我提到自己不告而別的離家出走,還說如果堅持要旅行,全世界都會幫你。老師可能以為這叫「任性」。

第三,我叫學生不要懷抱夢想,要去做自己該做的事,要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老師可能以為這叫「放縱」。

然而,演講結束後令我感到擔憂的是,為何學生連討厭讀書的勇氣都沒有?為何不敢表達心中的感受?學生有沒有可能被老師控制住了?

演講時,每當看到有人勇敢舉手說自己不喜歡讀書,我心中是充滿希望與信心的,他們是最適合放下書本去外面看世界的人,未來甚至會成為旅行家或探險家。把他們關在學校圍牆裡,反而是阻隔他們未來的路。

因為在臺灣的教室上歷史課,不是為了要培養考古家;上地理課,不是為了要培養探險家;上國文課,不是為了要培養文學家;上化學課,不是為了要培養科學家;上體育課,不是為了要培養運動家。

可是這群不喜歡讀書的學生,卻可能成為老師的眼中釘,大多數老師也不會給予他們信心,只會偶爾贈予同情心,要他們好自為之,因為我自己曾經就是不受歡迎的釘子戶。

倘若,你討厭讀書,那真的太棒了!討厭在校園讀書不代表討厭學習,只是不想被課本與老師控制住。世界上充滿許多學習的可能與機會,好比社團、戀愛、工作、創業、旅行、運動,即便是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是一堂價值連城的人生課。

村上春樹也堅信「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學校學不到的」。

所以,我欣賞討厭讀書的學生,尤其是老師眼中無知、任性、放縱的人,因為討厭讀書才能打破傳統框架、才不會被控制、才能學到最重要的事。

我任性、無知、放縱,導致主辦單位經常替我捏冷汗。我還是與國中生保持距離,免得讓更多老師失望,一不小心又成為他們的眼中釘。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25/article/1723#sthash.9e3Q5FuI.dpuf
-------------------
真假?比藥妝店更便宜!熱賣開架品只要$179!
Sponsored 小三美日
  今(24)日金管會宣布,再下修壽險業投資不動產的最低投報率,且幅度達一碼,降至2.555%,是繼9月央行降息後,短期間又出現下調,將有利於壽險業資金重回不動產市場。而元大人壽今天也公布買下南京東路二段土地及建物,規畫為自用大樓。
  對於此政策的調整,國內外商用不動產仲介公司都叫好,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甚至說:「志玲終於有機會嫁掉了」,認為新光人壽信義計畫區A8館,若配合降價應有機會成功售出。
  金管會表示,此次決定調降一碼的幅度,主要是考量近期房市已回檔,再者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稅制也確定,所以做出合適調整。當初對壽險業投資不動產,要求最低投保率門檻,是因環境背景的因素所促成,但就長遠而言,還是要回歸市場機制,未來方向希望逐步修正為由業者自行依據專業判斷,不再須要約束門檻。
  至於,外界擔心壽險業者可能又掀起炒房,金管會強調,目前還有很多法條機制可限制,像是「投資商辦大樓、5年不得移轉」、「投資素地應附承租意向書,並10年內不得移轉」、「須經董事會逐案審查」、「自用不動產5年內不得移轉」、「禁買預售屋」等。
  不動產房仲公司指出,金管會鬆綁壽險資金的投保率至2.555%後,信義計畫區A8館是最被看好有機會成交的標的,有機會幫冷清的市場注入一股強心針。
  另外,元大人壽今天公告,以每坪1,085萬元買下南京東路二段,約62.92坪土地及建物約210坪,連同之前標購相鄰的國有土地,今(104)年來已斥資近40億元,三次購入附近土地。
  據瞭解,目前尚無自有大樓的元大人壽,歷經這三次購入不動產,未來將有完整區塊可規畫自用辦公大樓,總占地約416坪,依法定容積率計算至少可蓋4,900坪,預計最快3年內可以完工。
------------
世界最棒的腳軟美景 挪威三大奇石超驚人-MOOK景點家 - 墨刻出版 華文最大旅遊資訊平台 - http://goo.gl/eDvA77
---------------
莫名其妙的「台灣之光」-相信自身的價值 ,台灣才能改變
2014/06/30
作者:
林飛比
關鍵字: 林飛比 YEF 時代基金會 設計師 品展

(編按:一個手風琴般的椅子,吸引了全世界雪片般的訂單,這件聲名大噪的商品如何闖出財富?這就是林飛比在2009年時的創作魂)

若一個不小心,你做了某件事,而被稱為「台灣之光」,這代表什麼?

「台灣之光」的定義相當直白:

1.是台灣人,或有台灣人血統 (不一定在台灣長大);

2.在國際上拿到亮眼的成績。

無論得獎或比賽名次卓越,例如:運動員中,美國大聯盟打棒球的王建民;網球選手盧彥勳、謝淑薇、王宇佐、張凱貞;NBA的林書豪;藝文圈的電影導演李安、設計師蕭青陽,設計得獎無數的臺灣科技大學......等都是「台灣之光」!

但,從我的觀點,「台灣之光」是句可悲的驕傲,意思是身為台灣人(你的血統/成長背景)沒道理你能站在世界舞台,但你居然做到了,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所以你是台灣之光......。想想這句話背後的邏輯,「台灣之光」這稱謂,除了感恩你所創造的成就之外,更表達了台灣對自身多麼缺乏信心?多麼不相信自己會成功?拜託,台灣本身就該是台灣之光啊!

我是標準的7年級生,貪玩叛逆、愛好特別的事物、喜歡美學、熱愛自由的思想,喜好創造很酷的新事物,所以唸設計系讓我得到很大的滿足。然而在求學的過程,我徹底的感受到在台灣成長的荒謬,當我剛進入學校,最早唸的是「現代設計史」、「工業設計思潮」等書,這些書籍談的是設計的起源、設計在不同時代扮演的角色、設計與社會思想上的關係、新時代的設計師如何影響這個時代、設計是如何的重要、如何的有價值、有影響力……。老師們也會放些照片和影片讓學子們感恩包浩斯,景仰Philippe Starck,崇拜Marc Newson,欣賞IDEO等機構的作品,以他們為榜樣。但當我們和老師談未來,談想成為像Philippe Starck等設計大師,改變世界的設計時,老師就會告訴你:「哎~不可能啦,台灣沒有哪個品牌會願意支助你做那種設計」、「台灣的產業不需要那種設計明星啦」、「賣台灣的設計很快就倒閉了」、「外國人都不是每個人能當大師了,更何況台灣人」、「外國人根本就不知道台灣啦」、「台灣做不到的啦」巴拉巴拉……。

這就像父母從小告訴你,隔壁寫小說的大哥哥好厲害,好光彩呦,賺了好多錢。但當你和父母說,我長大也要當個小說家,拿大哥哥為榜樣,父母卻又說,你不要拿他當榜樣啦,因為你沒有那環境、沒那個天賦、沒有那機會,我們家窮又小,那樣做很苦,成功率很低.....。總之,你這樣做是不可能成功的。

我們定義了成功,卻不相信自己會成功;我們描繪了願景,卻不相信自己能活在願景中,這是多麼荒謬的意識形態?

2006年,我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創業,成立品展設計發行有限公司,創業的出發點,是因為我相信台灣的設計絕對有資格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品展」立志成為台灣設計的商業推手,在幕後推廣設計品牌,把我們喜歡的設計端到世界賣。讓我訝異的是,「品展」從創業第二年起,旗下品牌FlexibleLove 就開始外銷到世界各國,英、美、法、德、義大利…...等國,也受到美國MOMA的Material Lab收藏,與三宅一生旗下品牌Me舉辦聯合發表會,參與荷蘭獨立書展。2010年創立的品牌JumpFromPaper也同樣的獲得佳績,除了銷售多個國家外,在日本NHK受到報導,在日本伊勢丹百貨,日本Beams銷售,榮獲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Sattchi Gallery銷售,甚至有外國的Fans畫了幾個他們期望的包包,問我們可不可能做給他們用,是非常熱切的互動,而這些都證明台灣的設計足以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於是,「品展」成為台灣設計在世界舞台上成功的代表。

然後,我們公司也開始成了台灣媒體筆下的「台灣之光」......

「台灣之光」一詞之所以荒謬,是因為台灣人認為站在國際舞台上發光是種恩賜,會是恩賜是因為從心裡的底層就相信自己不如人。

環境不如人、教育不如人、政府不如人,所以我們就該不如人? 因此台灣早已能量充沛,卻沒自信運用自身的能量;即使商業舞台從沒封鎖過台灣,我們卻封鎖了自己的步伐,停止向外邁進;即使國際從未隱藏,我們卻封鎖了自己的眼睛,停止瞭望。最終,我們封鎖自己的心,壓抑我們的勇氣往世界闖蕩,我們該做的,最核心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我們所擁有的美好,體驗自己的美好,創造自己的美好,唯有如此,我們才有能力貢獻這些美好給這個世界,台灣也才會是世界的台灣。

(編按:「一位工程師寫給十七歲自己:無悔的四年青春」,這可以給更多人鼓舞,讓自己相信自己不會技不如人)

作者林飛比,2004年YEF,品展設計發行有限公司創辦人。2006年創業以來,致力將台灣的好設計推上國際舞台,立志成為台灣設計的推手,旗下品牌FlexibleLove 和JumpFromPaper行銷全球,深受英、美、法、德、義大利、日本等國消費者青睬以及媒體報導,FlexibleLove也獲美國MOMA的Material Lab收藏。

(歡迎前往 時代基金會,歡迎加入 facebook粉絲專頁)

- See more at: 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62/article/1228#sthash.721OIP1F.dpuf
---------------------
太害羞!探險六大臉紅心跳的性博物館-MOOK景點家 - 墨刻出版 華文最大旅遊資訊平台 - http://goo.gl/dEOru8
----------------------
面試談薪水 這15句話不要說
精華簡文面試談薪水 這15句話不要說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32552
分享
留言
面試談薪水 這15句話不要說
作者:張詠晴 2015-11-24 Web Only
調整字體尺寸
你通過了面試考驗,終於進入了談薪水這一關。人力資專家要告訴你,談薪水過程中,有15句話不要說。

人力資源專家凱恩(Steve Kane)等專家告訴Business Insider:「薪資談判其實跟任何談判一樣,而且談的不是物件價值,而是你自己對一家企業的價值。」

他和其他職訓和人資專家建議,談薪水時,以下15句話不要說,因為它帶來的傷害,鐵定比幫助大。

一、不要在資方一提薪資條件,就馬上答應

記住,薪水是用「談」的,所以職訓專家卡恩(Ryan Kahn)建議,不要在剛要開始談的時候,就草草接受對方提出的條件。

二、不要自己提出第一個薪資數字

美國職場專家泰勒(Lynn Taylor)說,想知道談薪水的空間,那麼你就該先聽聽公司(資方)想花多少錢請你。

卡恩也認同上述說法。他說:「最好讓資方先說出第一個薪資,你心裡才有個底,讓你從這個基點往上加。」

三、千萬不要說「你們想用x元請我?」

千萬別說這句話,或是任何可能冒犯雇主的話,即使你覺得對方提出的錢真的很誇張、很可笑。

四、盡量避免說「目前我還有其他錄取的公司,那邊給的薪資優渥多了。」

儘管這是真的,也不要打出這張牌。泰勒說,「只談當下談話對象可以決定的那份薪水。」

如果你其實沒有其他選項、沒有錄取其他公司,更不應該「拿槍射自己的腳,因為人資主管有可能要你不妨誠實告知,另一家公司給你多少薪水,如果你只是在虛張聲勢,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丟臉悲劇」。

五、別斬釘截鐵的說「不」

卡恩說:「在談判過程說,你必須保持彈性,當資方提出的薪資條件不符合你的期待,如果你只是斬釘截鐵地說『不』、直接拒絕,你就等於關上了其他談判餘裕空間。」

六、不要說「這是我的底限」

這個說法彷彿語帶威脅,也會關上談判機會。卡恩說:「如果你說出這樣的話,而雇主無法符合你的期望,那談判大致就結束了,你大概也可以把包包收一收走人。」

七、不要說「我知道這聽起來可能有點挑釁意味,但... ...」

如果你的所有說法都是基於事實,你根本就不需要虛張聲勢包裝你的要求。

八、不要拿個人需求當藉口

談薪水時,不要把自己的花費和債務當作需要高薪的藉口。因為那是個人因素,對許多企業來說,薪資該反映的是實力與能力,而非你的私人生活。

九、不要說「我痛恨說這個,但... ...」

希望薪水高一點,當然不好開口,但是「痛恨說這個」聽起來很假,而且在談判中用出這一句真的是很拙劣。

十、別說「我聽說你給那個誰多少,我做事比他還拚」

在薪資談判中,千萬別把聽到的流言拿出來講,也不要把自己跟別人比較,這非常不專業。

你當然可以做一下基本的薪資調查,但就自己上網調查個大概就好,這不是該在公司茶水間討論的事。

十一、不要說「我認為... ...」

「我認為」、「也許」或一切不確定的字都盡量不要用。

Xceptional HR公司執行長米勒-梅里爾(Jessica Miller-Merrell)說:「保持有自信的說話。」

十二、不要說「我最少也要拿x元」

如果你提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薪水,你最後的薪資也大概就是這個價,因為這是你自己說可以接受的價碼。

圖/shutterstock

 

十三、不要說「抱歉」

希望薪水往上加時,不要用「抱歉」、「對不起」開頭。如「抱歉,我希望可以加個5000元。」或是「對不起,我覺得這個起薪太低了」。

卡恩說:「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價值,瞭解自己可以帶給公司多少貢獻,就不需要為要求提高薪水道歉。」

十四、不要說「好少」、「好廉價」這一類的話

如果不滿意資方開的薪水,也不要口出惡言,或是說出不尊重對方的話。因為很少公司會聘請不尊重雇主的員工。

十五、不要說「但我該拿更高的薪水」

當然,你希望在談薪水時,說清楚你的價值,但要避免顯得傲慢。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619#sthash.qahvQVSf.dpuf
---------------------
王如玄家族買5戶軍宅 大鵬新城相鄰2戶轉手獲利740萬
正文網友評論友善列印
【看完你會感謝我】15個嘖嘖稱奇的新聞!

 



▲王如玄家族購買5戶軍宅,獲利740萬。(‬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被爆低價購入軍宅再轉手套利惹議,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代為澄清,王如玄家族總共買了5戶軍宅,獲利740萬元。
王如玄近來身陷軍宅套利風波,面對爭議不斷,李明賢表示,王如玄家族共買了5戶軍宅,其中包括,一、王如玄妹妹一戶,98年以王如玄名義購買,後轉交給妹妹,所有錢都由妹妹支出(勞委會主委期間購買,板橋眷村改建,健華新城),二、王如玄媽媽一戶,97年媽媽名義購買。(勞委會主委期間購買,西藏路眷村改建),三、王如玄夫妻名下一戶,由其母親93年名義購買,過戶到丈夫名下,規劃未來退休後住。(93年購買,95年房屋完工後才能使用,擔任勞委會主委前購買,板橋眷村改建,健華新城)。
李明賢也指出,民國80幾年時,王如玄購置新店大鵬新城的相鄰兩戶自住多年,當時兩戶的購買總價是1060萬元,每戶530萬元,96年9月22日以1800萬元售出,換算下來,共獲利740萬元。然而王如玄24日受訪時強調,這並非購屋套利。


原文網址: 王如玄家族買5戶軍宅 大鵬新城相鄰2戶轉手獲利740萬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24/602739.htm#ixzz3sSh9UZze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測驗:快經濟時代,你會不會被淘汰?
精華簡文測驗:快經濟時代,你會不會被淘汰?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
3299
分享
留言
測驗:快經濟時代,你會不會被淘汰?
作者:莉塔・岡瑟・麥奎斯 2015-11-23 天下雜誌出版
調整字體尺寸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莉塔‧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以最新的世界動態為基礎,提出以瞬時競爭優勢概念為基礎的新的策略腳本。這個概念可以套用在公司上,也可以用在個人上。個人在瞬時優勢的世界裡,該如何思考自己的前景。透過10個問題,看看面對瞬時優勢的經濟,你有多少準備?

過去,產業是由較穩定的力量組成,強調的是「分析」,花時間深入瞭解這些關鍵力量,以找出產業趨勢,並設計應對方案。這樣策略邏輯的假設是:未來五年的世界大致是可以預測的。然而,現實狀況已非如此。

越來越多的競爭是發生在產業與產業間、產業內不同商業模式的競爭,甚至是全新類別加入競爭。對手變得無法預測,市場規則也不斷改變。因此,需要一個比以往更細膩的分析,重新審視顧客和解決方案之間的特定關係。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莉塔‧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以最新的世界動態為基礎,提出一套新的策略腳本。新的策略腳本以瞬時競爭優勢(transi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概念為基礎,以因應競爭優勢稍縱即逝的現實情境。

瞬時優勢的概念也可以套用在個人上,公司不能死守老舊的優勢太久,個人也不能假設曾經很實用的技巧可保證一輩子衣食無缺。所以,我們來看個人在瞬時優勢的世界裡,該如何思考自己的前景。

你現在擁有的技巧,即使你的公司目前用不到,是不是在別的地方用得到?以下透過10個問題,看看面對瞬時優勢的經濟,你有多少準備?

1.萬一我遭解雇,找到薪資相當的類似工作難嗎?

這裡,你需要思考兩個問題:第一,你現在的公司遇到優勢逐漸消失,害你成為轉型下的犧牲品,機率有多高?

此外,你現在擁有的技巧,即使你的公司目前用不到,是不是在別的地方用得到?

如果你覺得公司的優勢可能消失,並對你造成負面影響,那麼,試著想辦法讓公司的當權者改變可持續競爭優勢的思維。

你需要說服足夠的人,讓他們相信改變是必要的,並開始思考公司如何找出下一代的優勢。

假設你覺得公司不太可能迅速改變,那麼,你就應該準備好為自己創造替代方案,積極檢討你有哪些技巧和能力可能在其他地方還用得到。

2.萬一失業,我已經準備好接下來要做什麼嗎?

準備好面對失業,不只是更新履歷表而已。你需要展開持續的活動,放眼更好的新工作,或是創業、當顧問。

不過,在你能做到那樣以前,需要先面對一個挑戰:放下一切情緒傷痛——整個哀傷週期通常包括悲傷、憤怒、失落等情緒。給自己機會稍微傷心一下就好了,畢竟這是人之常情。

讓自己振作起來以後,下一步就是規劃策略。我會從蒐集職涯諮詢顧問麥爾斯(Ford R. Myers)所謂的「求職者工具包」開始做起。他建議,那個工具包裡應該包含以下東西:

‧ 書面列出你的成就。
‧ 定位宣言。
‧ 專業傳記:以第三者的觀點敘述你的職業生涯,篇幅是一頁。
‧ 目標公司的清單:列出你想進去的公司。
‧ 人脈清單。
‧ 一組專業推薦人。
‧ 推薦信。
‧ 人脈往來計劃。
‧ 追蹤系統。
‧ 履歷表。

你可以看到,準備行動並非小事,但能轉換職業生涯很重要。

3.過去兩年,我至少在五個組織內負責有意義的任務

如今的職業生涯不太可能只在單一家公司度過,接觸與聯繫多種組織可以為你打開更多的大門。《高速企業》在〈世代流動〉一文中指出,很多人已經改變職業生涯的概念,不再覺得職業生涯是沿著某個軌跡不斷精進技巧,而是多方嘗試各種機會,每個工作可能比較短暫,但都有助於累積技巧、人脈、能力,讓後續的工作更加豐富,也讓下個雇主覺得他們更有價值。

在瞬時優勢的經濟中,接觸多種不同的組織環境很有幫助,因為那樣做拓展了你能找到的機會。

4.過去兩年,我學會什麼有意義的新技巧嗎? 不論那些技巧是否與工作相關

瞬時優勢的一個明顯影響是:終身累積新技巧變得非常重要。另一個影響是,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技巧可能變得非常寶貴,即使當初並不是為了事業而學習。賈伯斯喜歡講他大學時去旁聽字體課的故事,字體和科技沒多大的關係,但是後來賈伯斯對字體的了解,影響了螢幕上的字體。那就是原本不知何時會用到的技巧或知識,後來卻意外實用的好例子。

新技巧當然可以透過正式的訓練來培養,不過有些環境也可以培養一些非傳統的技巧。志工及投入社群專案通常是練習新事物的好方法。你應該逼自己持續為你的工具箱增添技巧或工具,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種技巧可能很實用。

5.過去兩年,我曾經進修實體或線上課程嗎?

對我來說,在瞬時優勢的情境中,最令人興奮的發展就是教育比以前更容易取得、更普及、更個人化。隨著數位化和全新學習形式的出現,幾乎任何能上網的人都能大幅提升技能和理解。這將會以全新的方式重新塑造教育事業。

世界各地的創業家已經開始開發以各種方式傳輸的學習,有些方法非常符合成本效益。例如,University Now是位於舊金山的社會事業,其宗旨是「建立全世界最經濟實惠又方便的大學,讓每個人都可以接觸高等教育。」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韋德(Gene Wade)覺得太多人無法享用傳統的教育系統,所以他創辦這個組織來因應這個缺陷。尤其,University Now 讓學費高得嚇人的高等教育變得更親民。

在史丹福和麻省理工學院等大學的率先推動下,「磨課師」(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 的出現讓線上教育變得更親民實惠。

6.我可以想出至少十個能為我帶來新機會的人嗎?

在瞬時優勢的經濟裡,少數能夠長久維繫的東西是「關係」。接觸人群是維持個人價值、找尋機會、為他人創造機會的最有效方式。事實上,成長優異的異數企業非常強調他們和員工及客戶間的關係穩定。輝盛宣稱,過去10年他們的客戶保留率是95%。分析師也指出,印孚瑟斯和高知特的客戶保留率都很高。高知特在最近的調查中號稱顧客滿意度是90%。

聰明的公司也意識到,有必要裁員或解雇時,維繫和這些人的關係也很重要。威科集團的執行長麥金斯崔在公司辛苦跨入數位世界時,也必須面對這個問題。我請教她如何因應事業轉型的人事面,有趣的是,他們有一套考慮周詳的流程。有個專屬團隊會先研究把那些員工轉調到公司內部其他單位的可能。麥金斯崔表示,他們在這方面大多做得很成功。

7.我至少和兩位專業圈或私人交友圈的人積極往來嗎?

關係在工作上很重要,其他的人脈關係也很重要。求職類書籍已經提過成千上百次了,所以我就不再贅述,這裡值得簡短地提醒一點:加入團體。加入校友會、社區團體、商會、讀書會,任何可以接觸他人並得知任何機會的地方都值得加入。

最近有個新趨勢是網絡主動找上你,因為你的加入可以為他們增添價值。Facebook 之類的社交網路在愈多人使用下,愈有價值。意見網站、評論網站、經驗分享網站等等都是參與社交互動的地方。

8.我有足夠的資源暫停工作再學習、接受較少的薪資或甚至做志工,以接觸新機會嗎?

瞬時優勢的經濟有個很現實的狀況:有時你需要先投資自己才能邁向下一步,那需要花費資源。所以,原則是你需要先累積一點緩衝的資源,以免突然發現自己缺乏競爭力,或是發現自己因為資源有限而無法邁出想走的下一步。

重點之一是隨時未雨綢繆,留點額外的資源。用以物易物取代花錢購買,減少開銷,儘量縮減成本負擔。債務或固定支出愈少,就愈容易節約資源。有時候你可以在配偶的支持下轉換跑道。

9.我可以從多種活動獲得收入,不單只有薪水嗎?

瞬時優勢的世界裡有個很大的新發展:如今,想在薪水之外創造多重業外收入,完全是有可能的。當你能創造更多的業外收入時,轉換工作的風險愈小。

你可以當虛擬助理,以兼職的方式善用你的行政能力。你可以承接別人外包的工作,現在什麼東西都可以外包出去,從菜單規劃到籌劃1 歲小孩的生日派對等都可以外包。你也可以幫別人在eBay 上賣東西,以好用的開發工具設計app,在亞馬遜的Mechanical Turk 系統上接案、教書、當顧問。

10.如果必要,我能夠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去找新機會

機會可能出現在離你很遠的地方,如果你能夠搬遷到別的地方,或是看到遠方有機會就立刻啟程,都是很有幫助的。

雷格斯的營運長路寶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永遠在四處奔波,整個人充滿熱情活力,他告訴我,「30 年搬了30次家以後」,終於考慮在英國的郊區買房子,當成永遠的家。他之所以會那麼常搬遷並非偶然,他的公司雷格斯就是靠瞬時優勢崛起的。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605#sthash.fXGbSVKg.dpuf
-----------------
怪罪體制很容易,但你是否想過,台灣人日子不如歐洲人的真正原因?
紀翔/讀者投書 2015/11/23


荷蘭人的生活,就是短短的工時,高收入,充滿大自然,美感,設計的環境,四處都有舒服宜人的休閒活動,完善的社會福利(這裡大學生都可以申請房租跟交通補貼,甚至全額給付),以及尊重個人自由的社會氛圍。

白天風和日麗,躺在草地上野餐聊天喝啤酒,開小艇遊運河,然後下午 5 點過後就沒有人在工作了,幾乎所有店都關門,晚上大家會去氣氛很棒的 Bar 或 Club 喝酒 Party,享受跟朋友歡慶的時光,然後隔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老實說,他們的生活品質,真的比台灣好很多,生活很享受,也難怪很多交換生都想留下來。

但真的與他們相處後,我並不覺得他們比台灣人聰明,或是有什麼真的不得了的地方。那問題來了:全球化的市場裡,全世界的產品服務都一同競爭,到底是什麼差別讓歐州人比起台灣人,能有那麼高的收入,或是說,那麼好的生活?

為什麼台灣人辛勞的工作,卻住在擁擠的公寓然後月領 22K,歐洲人每天只工作幾小時,卻天天都像在度假一樣?

我得說,以我在荷蘭交換到目前為止的經歷,在做事效率(what)和做事方法(how)上來看,台灣學生完全不比歐州學生差。但是,最重要的一點,為什麼做事(why),決定自己要做什麼事,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他們比台灣人正確得多。

怎麼說呢?先從高中上大學這個階段的不同開始講吧!

提交

大多數台灣學生的人生:大考高分,進名校,拚履歷,找好工作,賺大錢,買車買房,沒了。很恐怖的是,當所有人都在忙著做同樣的事的時候,你也會有一個壓力要趕快一起做,深怕被同儕們拋在後頭。

心理學說這叫「從眾效應」: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都是因為受到周遭眾人的影響才做的,小如捷運上大家都滑手機,你也會跟著掏出手機滑;大如身邊的人都想上台大,所以我想上台大;同學們都要考研究所,那我也拿個碩士學位;大家都覺得有車有房是成功,所以我以此為目標。

但是,你有沒有退後一步,好好看清楚自己跟大家到底都在做些什麼事,然後想想:

這是不是自己要的人生?

歐州學生的觀點很不一樣,他們不急著考試升學弄履歷找工作,他們的步調慢的多,高中畢業之後,多數人不是馬上去大學,而是 Take Gap Year 一兩年,18 歲的他們會去四處旅行,見識廣闊的世界,非洲印度中國美國東南亞,更不用說環遊歐洲了。

我學校裡的同學,有去中國工作過兩年的,有搭便車環歐的,有背著吉他四處街頭表演的,有住過 5、6 個國家的,有開 Food Truck (餐車)到處賣烤肉串的,他們笑著說這很正常,對我來說卻是多麼大膽又豐富的生活。

這些人在真正體驗過自由的人生之後,找到自己想做的,才決定要念什麼科系,選什麼大學,甚至,決定到底還要不要去念大學?

事實上,這本來就是該問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念大學?

這就是一大差別所在,歐洲學生真的意識到人生充滿可能性,以及他們是「自由的」,為自己作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會念大學,是因為他們思考過什麼是我要的,所以我去申請一個在該領域頂尖的大學,可能是藝術學院,國際政治,音樂學校,也許是經濟學系,小兒科醫學院,新聞媒體文學。

這邊大學招收學生時也沒有什麼單一聯考成績定生死,他們看在校成績,同時更重視你繳交的論文,面試,作品,資歷等等,甚至有些大學連在校成績都不看。

所以他們不會所有人都一窩蜂狂念一樣的東西,準備同一個考試,其實本來就該是這樣:憑什麼用一個考試標準來決定一個人的潛力?誰定義人類的才能就是這些考卷上的東西?如果他喜歡拍電影呢?寫散文?設計服裝?或是喜歡打鼓?跳舞?

用「國英數社自」來定義人類的潛力實在是狹隘到不能再狹隘,因為真的張開眼睛看就知道,社會中各式各樣的工作,只要對人類的生活有價值,就能賺錢,就能是你的生活方式:

喜歡搞笑,去上電視當諧星啊;喜歡畫畫塗鴉,看看彎彎的故事吧;開個 Food Truck 賣烤肉串還可以環遊世界;覺得大家騎的腳踏車很醜,自己設計找工廠製造,就能開始一個品牌了啊;有試過在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不丹的種田生活嗎?搞不好最適合你的是去巴黎左岸開一間咖啡廳啊?更不用說音樂家,導演,作家了。

世界太大,有太多我們根本不能想像的生活方式,憑什麼「考試,名校,履歷,找工作,賺錢,買車買房」這條路就是你的正解?因為每個人生來就不同,擁有不同天分,讓每個人都能各自發揮自己的特質和才能,這才是自由社會美麗的地方啊!

可惜的是,在台灣,所有人都默默地同意一個考試標準,形成一個沉重的從眾壓力,不知不覺中我們都跟這個壓力妥協了,接受「考好成績上台大」才是唯一好出路的規則。

高中時,我們甚至壓根兒沒想過不考大學這個選項,大家心裡都很害怕自己在這條已決定好的道路上落後,漸漸地,在一致化的壓力下,我們對人生的熱情跟創造力一點一點被消磨。

相反的,歐洲學生面對的不是一條 set 好的路,他們高中畢業時,來到的是一個出口,出口之外沒有任何既定的道路,而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廣大世界。

提交

這讓我想到在高中申請大學時,我覺得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突然大家都想當醫生了?不久之前明明大家都有各式各樣的目標的,有人想開飛機,有人想研究天文,一夕之間全部不見了。我懂有些人想要有穩定收入的生活,但幾乎所有人都變這樣讓我有點驚訝。

我是說,這是你的人生欸?人生就那麼短短一次,為什麼要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做的工作?你體驗過其他生活嗎?你看過世界了嗎?你說為了賺錢,但賺錢不也是為了幸福快樂的人生嗎?賺錢也有數不清的方式啊?

我看過一篇文章,他統計調查了每個人在臨終前最遺憾的五件事,第一名就是希望當初有勇氣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別人希望我過的生活。

Steve Jobs 在史丹佛畢業演講也說「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這不是什麼客套的畢業官話,我相信它是真的,人生本來就是充滿可能性而且自由的,而我們都應該試著找到自己的天才和熱情所在,以及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能想像這些蜂湧去當醫生的人裡頭,可能有導演,有音樂家,有政治家,有企業家,但是他們就這樣在年輕的 18 歲決定了他未來 30 年要做的事情,深植他內在的天分可能就這樣被扼殺了,或是,有一天他終於想通人生不想就這樣過完,大半的時間卻也已經流逝了,真的很可惜。

很多人想到這個都會開始罵體制,罵教育,罵政府,覺得這都是外在環境的錯,我卻不這麼認為,台灣比起很多國家,已經非常自由了,而且也持續在改善當中,就像我能想到這些,寫下這些,然後你能讀到這篇文章,不就代表這裡至少還是個開放自由的環境嗎?

外在環境永遠有東西可以責怪,罵都罵不完,但是真正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平常思考不夠深,沒有真的張開眼睛看,或是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這些不改變,體制再完善你也還是一樣淪為體制下渾渾噩噩的一人。

我覺得要罵就罵自己吧!讓自己保持警覺,並試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這個現況,因為站在外面罵太容易,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在裡面努力做出改變的人。

講到這裡有點扯遠了,切回主題

我看到台灣學生和歐洲學生的差別是,歐洲學生有對自己人生的正確態度:相信這是自己的人生,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打從心底知道他們是自由的,因此敢於追求與發揮自己的天分和才能。

同樣的思維,他們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思考他們要呈現什麼精神,或是帶給人們的生活什麼價值,從時裝品牌,到汽車品牌,到金融業服務(他們的金融服務比台灣好太多了),到藝術產業,家俱業(IKEA),餐飲業,處處都感受的到。這個服務,這個產品,背後有一個理念,一個思維,有一個 Why,他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而且這件事對你的生活有價值。

大家都知道任何產業鏈中毛利最高的部分是原創設計,不是代工,而這正是台灣跟歐洲產業結構最大的不同,連自己想要的生活都不敢追求的人,怎麼會有辦法設計出別人想要的產品或服務呢?

代工產業就是長工時,勞累,無聊的生產工作,卻又只有少少的收入,畢竟,你終究只是在幫別人製造東西,是個只需技術和勞力不用思考的工作。

最後以最近讀到的,古羅馬哲學家 Seneca 的一小篇節錄作結,關於人生該怎麼活,我覺得講得很好:「Someone who sets sail in a ship and is carried this way and that by stormy winds hasn't been on a voyage. He's just been tossed about a lot. So it is with life. Being out of control, drifting through events without finding time for experiences that are most valuable and meaningful,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ruly living.」

希望我們都能有不隨風漂流的力量和勇氣,共勉之。

《關於作者》
紀翔( Shawn Chi)目前就讀台大經濟系四年級,同時雙主修哲學系,今年 8 月開始在荷蘭萊頓大學交換一年,曾任系籃隊長,主辦過 Party,大二暑假時和同學於台大創辦校園單車品牌 College Bike,現在已推出了三季車款,擴及台灣各地的大學,並且正式成立了公司。在歐洲生活常有一些心得,時不時會寫下來透過 Facebook 分享。我的臉書
------------------
全民大學生是悲劇嗎?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16:35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圖為台灣大學一景。報系資料照。
分享
在PTT上有網友針對來自不同家庭背景與「公、私立」大學生各自所面臨的問題提出討論。「全民大學生」是個悲劇嗎?究竟,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念大學,以及,來自不同階級的學生所需要面臨的問題與現實處境為何?有網友就自身的經驗提出看法。
貧窮示意圖。ingimage資料圖。
分享
網友說,許多人以為私立大學的「學店」躺著都可以畢業,但其實對學生而言,真正的問題不在課業,而是「生活壓力」。許多學生除了需要辛苦打工賺錢繳交高額學費之外,還需要參加根本「無薪」的實習,更遑論目前的低薪根本就是要「餓死年輕人」。

還有網友更提到,自己有同事在老牌私立大學兼課,從學生的自我介紹中,可以看到他們幾乎都在從事最底層的服務業,如便利商店、攤販與連鎖飲料店等等,相較於國立大學生可以當家教,這些私校學生只能當一線服務員。且這樣的差距,在他們畢業之後只會持續擴大,「一個長年在22-28k間掙扎,一個畢業後落在40-100k。除了擺攤創業跟搞投資外很難翻身。」

另外,也有曾在補習班任教的網友分享,他說雖然「很多小朋友用盡畢生力量上了後段公立高中」,但是高中的課程對多數人來說就是學不會,加上家庭狀況不佳,雖然不適合唸書,但父母卻仍將讀書升學當作翻轉未來的唯一出路,用盡一切要讓孩子繼續升學,而不從他們的特長去尋找別的可能。

英國曾拍攝一部紀錄片,這部紀錄片花了49年的時間跟拍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人,並縮減為150分鐘,從影片中,也可以明顯看到「社會階級只能不斷世代複製」的問題。這些不同階級出身的人,從小的志向就有所差異,可以說,社會資源幾乎是在他們出生之前就已經分配好了。

多年前,就曾有聯合報記者在〈窮小孩怕過年 富小孩天天過年〉的報導中提到,現在的社會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指出高學歷者是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但窮人家的小孩卻是連學費都繳不起。可見這樣的狀況存在已久。

對於社會階級是否永難跨越的問題,對照現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氛圍。雖然似乎看不見「多元發展」在哪裡,且大部分的人仍期望著可以藉著「教育」翻身,不過,機會在哪裡?或者,是否有別的路徑能夠探尋,仍是個難解的問題。


日本知名設計師三宅一生稍早傳出消息,已於5日逝世,享壽84歲。出生於廣島縣的三宅一生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並曾長居紐約修習經歷,於1970年成立三宅設計事務所,並於1971年成立個人品牌ISSEY MIYAKE,聞名國際。2022/8/9
出生於原子彈爆炸地廣島的三宅一生,2009年感動於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反核演講,因此於《紐約時報》發表社論,他在文中提及自己在原爆當時的親身體驗,並呼籲歐巴馬親自前往廣島。三宅一生2010年獲頒文化勳章,並於2016年在東京六本木的國立新美術館舉行大規模個展。快訊/日本設計師三宅一生逝世 享壽84歲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p6JOPG

2022-08-09_22063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