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

阿修羅

File:ASURA Kohfukuji.jpg

奈良興福寺中的阿修羅

在六道(天、阿修羅、人、畜生、鬼、地獄)之中,阿修羅道對於我們而言最神秘,絕大多數人對阿修羅道一無所知,這主要是因為人類的文學作品中對他們描述很少,知識性的 ... 

 

阿修羅女

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男的阿修羅,他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鬥爭,向外鬥爭;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但是她在裏邊鬥爭,不是在外邊鬥爭

怎麼差那多呀(男阿修羅極醜,女阿修羅極美. 醜男為生存而戰,美女為獲得更多而戰)

阿修羅梵文असुर Asura巴利文असुर 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然不同經論對阿修羅的說法略有差異。如《首楞嚴經》中將阿修羅依胎、卵、濕、化四生而分四種[1]

(1)有修羅於鬼道以護法力成通入空,此係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2)若於天中降德貶墮,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3)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力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係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
(4)別有一分下劣阿修羅,生於大海心,沈於水穴口,此係因濕氣而有,畜生所攝。

《佛地經論》則謂阿修羅種類不定,或為天,或為鬼,或傍生。 


簡介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出生為阿修羅的業因為何?佛教諸經論多說為瞋、慢、疑三種。《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列舉十種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之業因︰

  1. 身行微惡,
  2. 口行微惡,
  3. 意行微惡,
  4. 起憍慢,
  5. 起我慢,
  6. 起增上慢,
  7. 起大慢,
  8. 起邪慢,
  9. 起慢慢,
  10. 迴諸善根向修羅趣。

-------------------

真心求法的美女-千代野ちよの (1223-1298)

日本鐮倉中期最著名的美女。同時也是日本禪宗歷史上著名的尼師。她開創了京都尼寺五山第一的景愛寺,建立了當時最有名望的女眾道場。千代野經歷了從一位令男人發瘋的絕代佳人,到一位禪宗史上著名尼師的蛻變。這其中,有毀掉絕世美貌的痛苦、有成年累月參悟禪機的寂寞。她經過了所有的一切,她是日本禪宗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人。

千代野長大成人,遺世而獨立,成為遠近聞名的大美人。見過她的少年才俊都愛她,她的傾暮者不計其數。甚至連君主和貴族臣子們都追求她。最著名的追求者是當時的天皇後嵯峨天皇和幕府執權的武將北條即時。但千代野都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一一將他們回絕。

因為相傳她在夢中得到一位神的點化,她想成為這位神的愛人。所以沒人能達到她的期望,也沒人能滿足她的期望。她一方面迷戀著心中的神,另一方面不斷的拒絕她的追求者。就這樣到了二十幾歲依然沒有嫁人。而之後在一次公祭拈香時,從禪師的說法中體悟到再美貌的面容也有衰老的一天,死後也不過是白骨一堆。真正能改變無常的人生只有修行。遂有了出家求道的念頭。

她去了一些寺院,希望成為一名尼姑。但都被師傅們拒絕了。有些住持只看了她一眼就嚴詞將她趕走。直到最後,她來到了常樂寺。住持是當時最有名望,第一位到日本傳法,來自中國的蘭溪道隆大覺禪師。大覺禪師說:“你求道修行的心是好的,但我必須也期望我的門下的徒弟們也是如此,你在這裡,我的五百個徒弟會發瘋的,他們會忘記靜心、忘記他們的經典、以及所有的一切!你將變成他們的神,而且自古以來,美貌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女人在佛法的修學上存在太多困難.從前出家為尼的女人很多,但是許多人非但沒有修成正果,反而玷污了佛法,所以千代野,你還是走吧!”

  千代野這才醒悟到,自己絕世的容貌成為了出家最大的阻礙。她本就是那麼倔強不屈的女子,找不到其它方法了。而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竟下了這樣堅定的決心,她用火鉗子夾著熱燙的火炭燒在自己那絕美的臉頰上,灼傷了她整個的臉。毀掉了自己的美貌。然後再去找到大覺禪師,禪師被她這種堅持到底的決心感動,終於答應了給她剃度為尼。取法名無著。每日做一些挑水、掃地、種菜的瑣事。

出家後的千代野,滿懷著信心熱切的尋求得道,她不計代價的苦行,拼命的做活,不斷的參悟。但她並沒有悟道。為此她也遭到了大覺禪師的嚴厲批評,禪師指出她心中並沒有擺脫過去的記憶,想求道內心卻存在太多的「有所求」,這樣是無法真正悟道的。


許多年過去了,千代野早已不再是曾經風華絕代的美人了,少女情懷時心中迷戀的天神,也漸漸淡忘了。她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每日仍是在苦行、工作及聽經、參禪中度過。期間經過了大覺禪師圓寂,另一位來自中國的佛光禪師無學祖元繼任住持。但她依然沒有悟道。她耗盡了青春。就這樣直到1282年的一天夜裡,千代野照例提著盛滿水的木桶往寺裡走,這樣的工作她重複了三十幾年。這天的月亮很美,圓月在水中搖晃。她若有所思的、靜靜的欣賞著,突然間,那破舊的桶箍斷了,水桶打翻在地,水漏光了,水裡的月亮也消失了。而千代野,也在此刻頓然開悟了....

  於是,她留下了那段著名的話:

我盡力將水桶保持完好,

  用這樣的方法和那樣的方法,

  期望脆弱的竹子永遠不會斷裂。

  突然,桶底塌陷,

  再沒有水,再沒有水中的月亮

  在我手中只是『空』.....

-------------------

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男的阿修羅,他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鬥爭,向外鬥爭;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但是她在裏邊鬥爭,不是在外邊鬥爭

-----------------------

阿修羅法界

阿修羅就是不講道理,脾氣大,無論對任何人,常常要發脾氣。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修羅性暴,有福無權;
好勇鬥狠,浮沉業牽。

阿修羅是梵語,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就是醜陋。可是醜陋,是這個男的阿修羅,相貌非常醜陋;女的阿修羅,相貌又非常地美麗。男的阿修羅,他其性好鬥,是在外邊的鬥爭,向外鬥爭;女的阿修羅,其性也是好鬥爭,但是她在裏邊鬥爭,不是在外邊鬥爭。怎麼在裏邊鬥爭呢?她用心來鬥爭,也就是所謂的妒忌障礙、無明煩惱都在裏邊。

這一類的眾生,有的時候把他論到三善道裏邊,就是天、人、阿修羅這三善道;有的時候又把他放到四惡趣裏邊,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這叫四惡趣。

這阿修羅,畜生裏邊也有阿修羅,人道裏邊也有阿修羅,天道裏邊也有阿修羅,鬼道裏邊也有阿修羅。所以阿修羅自己是一個法界,但是又通於其他的三法界,所以在這個四道裏頭,都有阿修羅。總而言之,無論在哪一個道裏邊,他是好鬥爭的,他脾氣非常大,好說了算。說了算,就是他願意做boss(老闆),願意指揮其他的人,不願意受其他的人指揮;願意管著其他的人,不願意受其他人的管,這都是修羅的表現。

這修羅,你們沒有看見,我可以告訴你們。修羅又有善的阿修羅,又有惡的阿修羅。善的阿修羅,就是國家的軍隊、兵、將軍,這都是阿修羅;惡的阿修羅,不善的阿修羅,就是土匪,小偷,偷人東西、強搶人東西這種,好打人這一類的人,好殺人這一類的人,這都叫阿修羅。這是在人道上,我們都看得見的。

天上也有這一類的阿修羅。在天上的阿修羅,他和天兵、天將去作戰,一天到晚,想要搶帝釋天這個寶座,想要把帝釋天給打倒了,他去做帝釋天。可是他戰來戰去,總要失敗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有天福沒有天權;他可以在天上享受這個天福,但是他不能有權力,所以他雖然和天兵、天將作戰,始終是失敗的。這是人間的阿修羅,和天上的阿修羅。

畜生怎麼又有阿修羅呢?畜生阿修羅,好像老虎,這是畜生裏頭的阿修羅;獅子,這是畜生裏頭的阿修羅;豺狼,這是畜生裏頭的阿修羅。那麼這類阿修羅,牠就願意欺負其他的同類,欺負其他的畜生,就好像那個狼啊、虎啊、老虎、獅子,都想吃其他的畜生。為什麼牠要吃其他的畜生呢?就因為牠是一種修羅性。還有蛇、飛禽裏邊那個鷹,這都是阿修羅。
總而言之,阿修羅就是不講道理,他脾氣大,無論對任何人,他常常要發脾氣。 Too much temper!(太多脾氣了!)那麼這畜生裏頭的阿修羅,是這樣子。

鬼裏頭也有阿修羅,這種阿修羅,他就欺負其他的鬼。鬼裏頭也有善鬼、有惡鬼。這惡鬼在鬼裏頭,也不講道理。本來鬼就是不講道理的,他在不講道理的裏邊,還更不講道理!所以說「修羅性暴」:他的性非常暴躁。
「有福無權」:他是有天福而沒有天權的眾生。他想要爭權奪利,但是也爭不到。「好勇鬥狠」:他好和人作戰,好和人鬥爭。現在你看這個世界,都是修羅世界,都講鬥爭、鬥爭;鬥爭這個,鬥爭那個,你把我鬥倒了,我把你鬥臭了。

所以這都是修羅,他們都好勇鬥狠,就鬥爭、鬥爭,鬥爭一百年,鬥爭二百年,鬥爭三百年,鬥爭五百年,鬥爭一千年。你看他這種的理論,鬥爭要鬥爭到一千年去。唉!佛法所以到這鬥爭堅固的時候,是末法時代。
但是,我們大家要發願:「我們不要末法,我們就要正法!我們走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就要變成正法!」我們發這個願,就是在末法時代,我們若到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就要變成正法。那麼人人發這個願,人人就都滿這個願。到這個末法時代把它變成正法,這就叫天翻地覆,把天地都給它翻過來。它是這樣子嗎?我們不教它這樣子。

「浮沉業牽」:這阿修羅,他或者生天,或者在人道,或者在畜生道,或者在餓鬼道,都是由著業力牽引著他,才起惑、造業、受報,就在這個地方,就受這種的果報。所以說浮沉業牽,由他業力牽引著到哪一道裏頭去。所以人修行,切記不要和人鬥爭,不要好勇鬥狠,不要性暴,那麼就和修羅脫離關係了。

若詳細分析阿修羅,在這個九法界裏頭的眾生,有五個法界裏頭都有阿修羅。在這個畜生法界裏邊,飛禽有飛禽的阿修羅,走獸有走獸的阿修羅,在水裏的動物有水裏的阿修羅。好像那個鱷魚,那就是水裏的阿修羅。馬也有阿修羅,所謂「害群之馬」,有這個馬在這兒,這一個馬群就不平安了,就很多麻煩,這叫害群之馬。這害群之馬是馬裏頭的阿修羅。這個牛呢?牛也多數是阿修羅,你看那個牛頭上生兩個角,這個角就是表示自己這個硬,能頂其他的東西,用頭來頂,這就是阿修羅的性。說「牛性」,牛性就是阿修羅。狗更是阿修羅!所以你們誰願意養狗的人,就是親近阿修羅;你親近阿修羅,將來和阿修羅就會接近了;接近就會有危險,恐怕就走到阿修羅的道裏頭去。那麼各人要特別注意,小心一點,不要跑到阿修羅裏頭去。

---------------------------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骞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修羅道”。

六道為一人道,二天道,三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人道和天道為善道,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著爭斗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斗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墮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為惡道。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

福如天人,德非天人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凶猛好斗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斗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斗。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鹹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闼婆女求婚,結果乾闼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為之傾心,娶為嫔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只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恸羅阿修羅,羅恸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蝕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斗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印度神話裡的魔神一族,好斗,男性極丑惡,女性又極美貌。與天,龍,夜叉,迦樓羅等合稱八部眾,又為六道之一,也為十界之一。有它出場的作品多到不能忍,這裡就略過去了。若是對這些東西連最起碼的認知都沒有,請參考日本漫畫《聖傳》或是《孔雀王》。不過話說回來,這本雜志的讀者裡,真有這種人嗎?

-----------------------------

。阿修羅道是有法力的人去的地方。在人間有修為的人,做了很多善事的人,有功德的人,死了之後才能到阿修羅道。修得有偏差的人,也可以到阿修羅道。過去,很多宗教解釋六道,把阿修羅道放在人道的下面。實際上,阿修羅道有兩種,一種是天上下來的那一層叫阿修羅道,另一種是在地府和餓鬼道之間,是有些法術的、修出偏差的精,比如狐狸精、蛇精等。他們可以在地府自由行走,因為他們有修、有法力,他們很容易變成地府的官員。地獄裡有很多很兇的鬼是地獄的執行官,黑白無常也是,可以到處跑。在地獄裡如果是罪人的男男女女都不穿衣服的,只有痛苦。如果在人間不好好修,或者修的是旁門左道,就會到這層阿修羅道。師父在電台裡給大家看的阿修羅道,指的是上阿修羅道,比人道要高。

阿修羅道的人也有壽命的,比人的壽命要長,和天道天人的性質很像,也有五衰。他們投胎到人間後,會做什麼呢?比如只顧賺錢的醫生。很多人小聰明,做官、爭鬥型的也有很多人,奸商、盜賊全部是這些人。他們在自己的集團裡有地位,他們吃好的,喝好的,還有人伺候。什麼道的人,下來就受什麼業報。天上下來的人,可以做高官的孩子,可以是建築家,歌唱家,等,是正道。從阿修羅道下來的人,女人投人後,很漂亮;阿修羅道的男人就只想打架,與人鬥,與天鬥,與地鬥。很多人間的美女是從阿修羅道下來的。唱歌的、演戲的,看看他們一生的婚姻能否圓滿,飄忽不定啊。阿修羅道的人穿的衣服不像天人那麼漂亮,顏色偏深色,綠色的多。為什麼你們眼前經常看見一團光綠色或藍色的,很多人拿手去抓,不能抓的,你抓一抓,接下來你就有麻煩了。什麼叫觸及靈魂?他們就是靈體,人叫肉體,我們用手去碰他們,感覺不到,但是他們會受傷的。科幻片裡不是經常會把看不見的靈體形象化。

阿修羅道的人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色欲未斷。因為在低層的靈界天,色欲未斷。在人間有好色之徒,如果他們到了阿修羅道後,不容易斷根,他們雖然在阿修羅,但是就像在人間的仙境一樣,意淫未斷。只不過一個在上面,一個在下面。但是要想再上去更高的天是上不去的。天上沒有錢的概念。在欲界天裡,還有男女之分,但是不會發生男女關係,僅僅是握握手而已。

師父告訴你們,你們如果能上天的話,人間的一切煩惱全部沒了,你們不會難過、不會痛苦的。走的時候,只要能夠上天,這些東西全沒了。舉個例子,你們去桂林旅遊,那種美景會讓你們腦子全部空掉,這種持續的空,會讓你把什麼都忘記。因為你到了另外的壞境,環境可以使你們忘卻一切。人到了天上,什麼都忘記了,不痛苦了。只有在過生日的時候,或者下面有人不停地叫他名字的時候,他才會想到下面的人和事情。他能夠聽得見,他有感覺被人叫。就像我們現在在人間,能夠感覺到另外一個人總惦記你一樣。天界有一個望鄉台,在其第三層可以看到人間,人間的情景都能看見。

你們知道嗎,一隻母老虎咬死了自己的虎子,也會下地獄的。虎毒不食子,對不對?老虎有沒有智商,它也有。上次有篇報導說,狗的智商是相當於人的兩歲。犯錯了,照樣下去。人真的很可憐,天天在外面喝酒、尋歡、作樂,不知道活著是為什麼,像畜牲一樣。都不知道把自己的命交到哪兒去了。有一位老媽媽查出癌症了,受到很大的打擊,平時不做好事,功德沒有啊,就只是念經,跟她說多做好事,她說沒有時間啊,我這麼大的年紀。這麼大的年紀就不能做好事了?你怎麼會做壞事啊,挑撥離間、惡口、兩舌、嗔恨。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懂得珍惜自己,如果連自己的佛性都不懂得珍惜,那算什麼人?到了人道,已經很可憐了。 (再續)

-----------------------

阿修羅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有時更被稱呼爲惡魔,阿修羅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葉波的後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獻記載阿修羅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會的神隻,如伐樓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則與理法梨多,和跋伽守護信徒的財富與婚姻;提婆族則司掌自然現象,如黎明女神烏莎斯及氣候神/雷神因陀羅等。

  密特拉(佛教名:彌勒菩薩)、伐樓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羅神隻。毗樓遮那(佛教名:大日如來)、松巴和尼森巴原爲阿修羅王,後被佛教吸收成爲佛陀。

  於後期印度教的文獻如《往世書》和《過去如是說》中,兩族開始被明確地二元化,阿修羅族作爲提婆族的對立被描寫成邪惡的一眾。根據《薄伽梵歌》16.6章的詳細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帶有daivi sampad(神聖的特質,提婆的詞根)或asuri sampad(惡魔的特質,阿修羅的詞根)。總結《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負、妄想、狂怒、嚴肅及無知。部分品格正氣的原阿修羅族的神隻,如伐樓拿後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編輯本段佛教含義

阿修羅
阿修羅
  阿修羅(梵語、巴利語:Asura),亦譯爲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於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簡介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隻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别,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阿修羅雄性其貌不颺,雌性卻是國色天香,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爲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爲“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爲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爲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爲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爲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爲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着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爲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騫馱,意爲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爲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意爲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爲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阿修羅女
阿修羅女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佛經中經常講到「修羅」。其從六道輪回之中就有了「修羅道」。

  六道爲一人道,二天道,三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阿修羅道。人道和天道爲善道,修羅本性善良,也是善道之一,但因其常常帶有嗔恨之心,執着爭鬥之意志,終非真正的善類。男修羅於各道中,常常興風做浪,好勇鬥狠,於諸天中,不時攻打天王,以謀奪位。

  女修羅貌美,時常迷惑眾生,使難修行。故此阿修羅雖然不用受苦,但死後堕落三惡道機會甚大,故漸列之爲惡道。
編輯本段阿修羅道

阿修羅道
阿修羅道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爲惡神,屬於凶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鬥。阿修羅另被稱爲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爲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鹹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别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爲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游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爲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爲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闥婆女求婚,結果乾闥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爲之傾心,娶爲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髮時,帝釋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隻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複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隻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身爲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爲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爲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爲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蝕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爲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爲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堕入阿修羅道。

  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隻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堕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

-------------------------

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佛經中的阿修羅王很多,最著名的有四大阿修羅王:一個叫婆雅,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一個叫羅骞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一個叫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一個叫羅睺,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佛經還說:阿修羅男,身形丑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象,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象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大海,身越須彌山。

佛經中有關阿修羅王的故事傳說很多。敦煌石窟中除了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畫像外,還有很多單獨的阿修羅王的畫像。其中最早、最高大、最完美的是西魏第249窟中的阿修羅王變相圖。阿修羅王的形體和圖中每一神怪、人物、建築物幾乎都代表一個故事,約有十幾個故事。現選幾個比較生動的故事講述如下。

1.阿修羅王身形高大的故事

《雜喻經》中說:阿修羅王的前世曾是一個窮人,住在一條大河邊,經常過河伐薪擔柴。大河經常發山洪,水深浪大,他曾數次被河水淹沒,幸而生還。一次打柴人渡河擔柴,身沒急流,無所救持,隨浪漂轉,即將死亡;奮而掙扎,幸而又出水得救。此後不久,有一位辟支佛化為佛門僧人來到打柴人家門口,化緣乞食。這個打柴人看到佛門僧人來到自己家中,感到十分歡喜,竭盡家中所有食物,設齋飯供養。辟支佛吃過齋飯後,將食缽扔到空中,騰空而去。打柴人看到十分驚異,面對辟支佛的去向,向天發誓:願我來世,身形高大,一切深水,無能過膝。由於這個因緣,打柴人得到福報,身形巨大,四大海水,不能過膝。立大海中,身過須彌,手據山頂,向下觀看忉利天宮。圖中巨人,“立大海中,水不過膝”,“身過須彌,手據山頂”就是阿修羅王前世為打柴人時所發的誓願。

2.阿修羅王多目多臂的故事

在《觀佛三味海經》中記述:在宇宙劫初之時,火起一劫,雨起一劫,風起一劫,地起一劫。地劫成時,有一位名叫光音的天神,飛行到人間,在大海中洗浴。由於在水中洗浴的緣故,四大精氣便入身中,身上觸水感到十分快樂,因此情不自禁地將精子流到水中。八面之風,吹來吹去,將這精子吹入淤泥之中,自然生成一卵子。經過八千余歲,這卵子破裂,生出一個女子(即阿修羅的母親)。其身形青黑猶如淤泥一般,有九百九十九個頭,頭上有千眼;九百九十九口,一口四牙,牙上出火,猶如霹雳一樣;二十四只手,手中拿著一切武器。其身體巨大,如像須彌山一樣。一次,她到大海中,拍水自樂,有股山風吹到大海上,水精便入她的身體中,由此便懷身孕。經過八千歲之後,生下一個男兒,身形巨大,是他母親的四倍。生有九個頭,一千只眼睛,口中出火,有九百九十九只手,八只腳踩在海中,海上發出巨大的聲音。名字叫作毗摩質多(花環)阿修羅。此類鬼神只吃淤泥和蓮花藕根。

在《長阿含經》中也有同樣的記述:阿修羅王的母親,在大海之中浮游洗浴,水精進入身中,生下一個肉卵,經過八千歲後,肉卵破裂生出毗摩質多(花環),身有九頭,頭上有千眼,口常出水,手有千只,缺一只,而腳只有八只。

敦煌石窟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多是三頭六臂,或是一頭三眼六臂,第249窟中的阿修羅王是一頭四目、兩足四臂。九頭、千手、八足的阿修羅王是無法畫出來。畫出來也沒有美感,不知是什麼怪物。古代的畫師只能借鑒以少代多、對稱完美的傳統方法,給人們創出一個高大、對稱、完善的阿修羅王的形象。據敦煌研究院賀世哲先生的研究,第249窟中,阿修羅王一頭四目、兩足四臂的形象,就是表現上述故事的。

3.阿修羅王手障日月的故事

在《正法念處經》中,記述了阿修羅王兩次手障日月,造成日蝕月蝕的故事。

第一次是這樣記述的:天帝的怨敵住在大海的底下,名叫阿修羅。阿修羅有兩種,一種是屬於鬼蜮道統管,一種屬於畜生道統管。鬼蜮道統率的阿修羅,妖魔的身形,餓鬼的惡性。有天神一樣的神通威力。畜生道統管的阿修羅住在大海底層,須彌山側。阿修羅民眾生活在大海底層八萬四千由旬④的地方,它們的生活居地,分為四處。第一處地處海底二萬一千由旬。這是羅睺阿修羅王所統管的居地。這位羅睺阿修羅王在欲界之中,身形變化,可大可小,隨心所欲。但它身形威力的大小,常常由人們行善和不行善來決定。

一時這位羅睺阿修羅王心中想起:“我應當觀看怨敵帝釋天主的游戲極樂之園,看看他是怎樣同天宮玉女歡娛,恣意享受的。”

阿修羅王這種念頭一產生,立即美飾莊嚴自己的身體,把特大的青玉珠、波頭摩珠、光明威德珠,還有金玉五色赤珠,戴在胸項,又將青、赤、黃、黑等艷麗雜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做為甲胄,全身珠光寶氣,光芒交映。此時,阿修羅王身形變得巨大,如同須彌山一樣高,遍身珠寶,光芒萬丈,大青珠放出青色光芒,其他黃、紅、黑寶珠亦放出各自的光芒。阿修羅王看到自身光彩耀目,便產生高傲自大之心,自我吹噓:“天上地下,沒有一人能與我相比。我要讓天宮玉女和所有阿修羅美女敬愛我身。”

阿修羅王說完後,便從王城走出。他的王城,名叫光明城,縱廣八千由旬,城中有數不盡的花木寶林,清泉浴池,各種蓮花。阿修羅王采摘鮮花,做成花環,戴在頭上,身上塗抹名香,散出芳香之氣。阿修羅王從王城升起,要到天界去觀看帝釋天主的娛樂之園。

此時,如果世間之人,不行正法,不孝養父母,不尊敬僧人和婆羅門長者、不依法行,不奉三寶,不觀善法,天界的諸位天王和天神、天子的勢力就會全部減少。四大天王輾轉相告:“全都躲避逃逝,恐怕獅子兒羅睺阿修羅王犯上天宮,來殺我們。”

如果世間之人,修行正法,孝養父母,敬事師長,供養僧人,尊老愛幼,一切天王、天神、天人的勢力就增大。此時,四大天王用各種寶衣莊嚴其身,塗抹各種名香,來到天空。天上就會如雨落下各種寶刀利劍。一切天眾,心生喜悅,來到須彌山側,發出大呼,猶如雷鳴。

阿修羅王只聽天空聲震如雷,卻不見天王天人。想進入天界,觀看天王的林園。但日輪天子的千萬道光芒照在阿修羅王身上所戴的寶珠上,珠光閃耀,眩目難睜,使阿修羅王無法看見諸位天王的極樂之園。此時,阿修羅王十分惱怒地說:“日輪天子用日光耀我目,不讓我觀看天宮玉女。我就用手掌擋住日輪天子的光芒,要看一看天宮玉女的可愛美貌。”

阿修羅王說完之後,立即舉起一手,擋住了日輪天子發出的光芒,立在大海之中,海水只淹到了阿修羅王的腰間。身上的寶珠發出了青、黃、赤、黑四種光芒。

阿修羅王以手障日,人世間那些奉行外道邪見的論導師就發出了各種邪見異說:阿修羅王蝕日,天中才會出現赤色黑色。並以此凶吉,推算人的壽命。那些不識宿業果報的相師,也發出種種預言:有的說,日蝕之年,人間豐收;有的說,日蝕之年,人間遭災;有的說,日蝕之年,必有凶禍,王者崩駕;有的說,日蝕之年,必有吉慶,當出聖人。

當阿修羅王以手障日後,看到了諸天王的園林宮殿,清泉浴池,游樂之處。帝釋天主見到了事已如此,就下令各天王天子,莊嚴宮殿,命令各天王天子用各種珍寶、天衣裝飾其身,要與阿修羅王爭斗相戰,決一勝敗。

羅睺阿修羅王看到天王天眾如此神威,氣勢迫人,自知不如,急忙歸還自己的宮城。

月蝕又是怎麼回事呢?《正法念處經》上說:阿修羅王的一些眷屬官員經常游行在大海上,常常看見月輪天女游玩在優陀延山頂,飄行在人世間,居住在毗琉璃光明之中,端莊美麗,勝於天宮玉女百倍。這些官屬便到阿修羅王宮,對阿修羅王說:“大王,我們看到滿月天女,端莊美貌,強於天宮玉女百倍。”

阿修羅王聽完此話,便生愛慕之心,想即刻看一看這位月輪天女。阿修羅王便用無數寶珠、寶衣莊嚴其身,以手障日月,像觀看天女一樣,觀看月輪天女。阿修羅以手障月後,月光被遮,天空變暗。如上所說,人世間的邪見咒術師,即刻念出咒語:一切國土、村落、城邑,眾惡速滅;一切人世間眾生,眾惡速滅;一切婆羅門中,眾惡速滅。如果月光變成黃色黑色,世間的相師又作出如下預言猜測:有的人說,月蝕之年,人間豐收;有的說,月蝕之年,人間遭災;有的說,月蝕之年,必有凶禍,王者崩駕;有的說,月蝕之年,必有吉慶,當出聖人。有的說,月蝕之年,必有兵刃,起於國境;有的說,月蝕之年,必無兵勇,天下太平。這只是人世間的說法。而在瞿陀尼、弗婆提、郁單越三大洲隨著方位,發生月蝕,但無各種邪見異說。

由於這個緣故,月亮被掩蔽,名叫月蝕。又由於阿修羅王前後兩次掩蔽日月,發生日月之蝕,天降大聲。

第二次是這樣記述的:阿修羅王住在大海之下,一次他的官屬對阿修羅王說:“大王,帝釋天主住在須彌山頂善見城內,坐在善法天宮,諸位天神天人功德無量,五欲具足,眷屬天女圍繞,極盡享樂,歡娛無比。帝釋天主是天界之主。大王現在也是我們所尊之主。大王威力巨大,神通亦能戰勝帝釋天主,可率領我們攻打帝釋天主,奪取他的善見城。”

阿修羅王被官屬們挑唆,立刻惱怒,奮威縱怒,率領阿修羅官屬、文武大臣、將相、士兵,從海底光明城出發,吼聲巨大,猶如雷鳴。

此時,人世間各國的相師聽到天界的雷鳴之聲後,說:“天獸下凡,才有此征兆。”他們作出各種各樣的預言猜測:有的說,此年豐樂,人民安居;有的說,此年災荒,五谷必貴;有的說,此年必凶,王者崩亡;有的說,此年吉慶,靈應嘉祥;有的說,此年必禍,兵起境內。有的說,此年太平,無有大變;有的說,天降神威,必有感應,清潔設齋,拜神求福;種種預測,不可盡言。

阿修羅王率領官屬將士出城,忽而想到:我身上的日月寶珠應當留在城內,為我的子孫民眾照明。如果沒有寶珠,城內就會無光明。天界也是這樣,有日月天子,才會有光明。如果沒有日月天子,天界也會黑暗,就如冥間。我寧可掩蔽日月,令天界黑暗,也不能使我的城中沒有光明。

阿修羅王這樣一想,從光明城縱身而起,即用一手障日,一手障月,使日輪天子和月輪天女的光明不照人間。

此時,世界的愚人、各國的相師看到月日相蝕,便做出各種凶吉災祥的預言猜測。如上所言。

阿修羅王障蔽日月光明後,又用一手按在須彌山頂,要和帝釋天主戰斗,決一勝敗。但阿修羅王畢竟是畜生道的劣神,缺少智慧勇氣,見到帝釋天主、天王天人莊嚴神威、氣勢不凡、威德光明,心中立即疑慮後悔,沒有再戰之力,帶領自己的官屬將士,歸還海底,回到光明城裡。

這是阿修羅王第二次障蔽日月,使日月相蝕,天聲震吼。

第249窟阿修羅王圖,和其他經變畫中的阿修羅王的形象,最大的特點是立於大海,雙手上舉,一手托日,一手托月。這一形象就是上述故事的具體表現。

4.阿修羅王與天爭斗的故事

阿修羅王是佛國天龍八部護法神之一,又是一位好戰的惡神,佛經裡記述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主爭斗的故事很多,現摘錄三個情節豐富生動又與第249窟《阿修羅王圖》有關的故事譯寫如下:

在《長阿含經》中記述:有一位大阿修羅王,名叫羅睺。住在須彌山之北,大海之底。海水浮懸在他宮殿之上,四面的風護持著宮門。他的王城縱廣八萬由旬,內外七重城廓,高達三千由旬。金城銀門,園林清泉,眾鳥合鳴。他的身形高出須彌山一萬由旬,高達二萬八千由旬。每月十五日,到大海中化現巨大的身體,海水只淹到他的臍下,頭卻高出須彌山頂,手障日月。日月天子見其丑形,驚恐害怕,不敢出來,所以天地失去光明。

在阿修羅王游樂觀賞大海和須彌山時,有一股自然之風,吹開了天宮之門,此風吹地地淨,吹花花開。阿修羅王的五位大臣,第一名叫捉持,第二名叫雄力,第三名叫武藝,第四名叫頭首,第五名叫摧伏,護衛在阿修羅王的前後左右。阿修羅王看到天宮之後,心中忽而想:我有這樣大的威德神通,力大無窮,又有這麼多的文臣武將,為何處於忉利天宮之下,日月諸天神在我的頭上來往行走?我一定要搗毀天宮,取日月作我的耳珰。

大阿修羅王越想越憤怒,決心與天戰斗。便命令捨摩黎和毗摩質多兩位阿修羅王,以及諸大臣武將,各備兵馬武器,前往天界,與天開戰。

當時阿修羅王的部屬難陀和跋難陀大龍王首先出發,用龍身纏繞須彌山七周。須彌山立刻山動雲布。兩位龍王又用龍尾拍擊大海,掀起重重巨浪,洶湧的巨浪蓋過須彌山頂。

忉利天主見此情景,便對天神天人說:“阿修羅王又要與天開戰了。海中的諸位龍王,伽樓羅(金翅鳥王)神、持花常樂二鬼神,你們各持武器,率領天人先同阿修羅王交戰。若是不能取勝,就奔向四天王宮,不得讓他反上天宮。”忉利天主先報告給了帝釋天主。帝釋天主又通報天宮諸王,閻羅王,他化天王,無數天王天神,天兵天將和各海的龍王都到帝釋天宮集中。帝釋天主命令說:“我軍要能取勝,一定要活捉阿修羅王。把他五花大綁帶到善法堂,讓我看看他。”

大阿修羅王也對他的文臣武將下令說:“我軍如果能取勝,一定要活捉帝釋天主。把他五花大綁帶到七葉堂,讓我看看他。”

兩軍大戰,兵刀相接,互相厮殺,但無傷亡,只是被擊中者,感到疼痛苦惱。此時,帝釋天主現身變化,身形巨大,頭有千眼,手執金剛杵,頭出焰火,向阿修羅王奔來。阿修羅王的官兵見到後,恐懼驚慌,不敢再戰,紛紛逃奔。帝釋天主率軍乘勝追擊,阿修羅大敗。天兵天將活捉了阿修羅王,押解到了善法堂。

5.阿修羅王為女爭寵的故事

《正法念處經》上記述:毗摩質多(花環)阿修羅長大之後,在海上游行,看到天界諸位天王天神身邊都有美貌的玉女圍繞,盡情地娛樂。便回到宮中對母親說:“天王天人都有伉俪成雙配對,為何我孤單一人,沒有美女相配呢?”

阿修羅的母親說:“大香山上有天神,名叫干達婆,這位天神有一個女兒,美貌多姿,如花似玉,她的膚色比白玉還潔白,身上的毛孔裡都發出美妙的音樂聲。我想為你聘娶她,不知能否達到你的心願?”

阿修羅聽後,十分歡喜,對母親說:“那就太好了,希望母親很快前去求親。”

阿修羅的母親來到香山,對香音神說:“我有一個兒子,威力自在,四天之下,無人相比。你有一個可愛的女兒,能嫁給我的兒子嗎?”

香音神的女兒聽說後,十分樂意。便隨阿修羅來到阿修羅王宮,雙方結婚,成為一對恩愛夫妻。過了不久,香音女便懷身孕。經過八千歲之後,便生下一個女兒。其女長大之後,出落得端莊秀麗,美貌姿容,天上地下,沒人可與她相比。

阿修羅看到自己的女兒如此美貌,可閉花羞月,寵愛無比,視為掌上明珠。

天帝釋主聽說阿修羅王有一美貌無比的女兒,就派天神向阿修羅王求婚,願娶他的女兒做王妃。

天神來到阿修羅王宮,向阿修羅王說明來意。阿修羅王對天神說:“帝釋天主如果能讓我坐七寶宮殿,我就把女兒許配給他做王妃。”

帝釋天主聽過阿修羅王的回話後,立即脫下寶冠,扔入海中,變為宮殿,以修行十善的功德,使阿修羅王坐上了七寶宮殿。阿修羅王歡喜無比,同意把女兒嫁給帝釋天主。帝釋天主乘坐六種寶車前往阿修羅王宮殿迎娶阿修羅女。又把阿修羅女迎至善法堂上,正式封為王妃,賜名為悅意。

天宮的諸位天王、天神、天人看到悅意王妃後,沒有一人不喜歡的,大家都說:“這樣漂亮的美人,我們從沒見過。”

看到她的人是視東忘西,視南忘北,連身上的毛發汗孔都生喜悅。

一次,帝釋天主到歡喜園裡,和天宮玉女在清泉中洗浴,玩樂嬉戲。悅意王妃看到這一情景,心中立刻醋意大發,妒火頓生。暗中派遣五位夜叉鬼前往阿修羅王宮,告訴父王:“現今帝釋天主已經變心,不再寵愛女兒。常與天宮玉女在歡喜園浴池中嬉戲歡娛。希望父王替女兒做主。”

阿修羅王聽過此話,心中氣憤無比,立即率領部屬四兵前往天界,攻伐帝釋天主。阿修羅王以自己巨大的身形,立在大海,占據須彌山頂,九百九十九只巨手,同時俱做,震撼善見城,搖動須彌山,四大海水,一時浪起波湧,驚天動地。

帝釋天主見此情景,驚慌害怕,不知所措。此時,宮中有位天神對帝釋天主說:“天主不必驚慌害怕,過去佛陀曾傳授你般若波羅蜜咒經,只要天主誦念此咒經,就會催伏阿修羅王的神將鬼兵。”

帝釋天主聽後,立即升坐善法堂,敬焚各種名香,發大誓言:“般若波羅蜜咒,是大明之咒,是無上之咒,是真實不虛之咒,我持此法,當成佛道。能令阿修羅王兵眾自然退散。”

帝釋天主發誓念咒之時,天空突然出刀輪,由於帝釋天主功德和咒語的顯靈,千只刀輪自然而下,砍在阿修羅王的身上。阿修羅王的耳鼻、手足全被砍掉,同時落入海中,使四大海水變得血紅,就如蚌珠的顏色一樣。

阿修羅王驚恐萬分,走投無路,最後鑽入蓮藕絲孔中躲避藏身。

6.阿修羅王拒不嫁女的故事

在《譬喻經》中還記述了與前一故事情節大同小異的故事:過去世時,有一位阿修羅王,名叫羅睺(障日),生有一女,端莊秀麗,美貌不凡,十分奇特。女德六十四種,無不俱足。口中說話,吐出的氣味猶如優缽羅花的芳香,身上毛孔發出的氣味,勝過牛頭栴檀的香氣。面色紅潤,肌膚如玉。見過她的人,沒有一個不喜愛的。

帝釋天主聽說之後,心中思念:“天宮中玉女雖多,也十分端莊美貌,但沒有一個可與阿修羅王的女兒相比。如今我要調集天兵天將,攻伐阿修羅王,奪取他的女兒,做我的王妃。”

帝釋天主決定之後,召集諸位天王天神,共同商議此事。諸天王對帝釋天主說:“此事可行,但先派樂神手執九十一弦琉璃琴,到阿修羅王宮,彈琴歌贊天王天人,享受極樂之情,願娶阿修羅王女兒為王妃,如果他不答應,我們就用武力奪取。”

帝釋天主同意各位天王天神的建議,便派遣樂神般遮翼攜帶樂器,嚴駕起程,前往阿修羅王宮。到達之後,先彈琴歌贊天人之樂,後述欲娶阿修羅王女兒之意,並對阿修羅王說:“如果不把女兒嫁給天主,天主將率天兵天將,武力奪取。”

阿修羅王聽說後,氣憤無比地對樂神說:“你去告訴帝釋天主,我有巨大的神通和強大的兵力,足以和天兵天將對抗,想奪取我的女兒,是辦不到的。”

樂神般遮翼即刻返回天宮,向帝釋天主匯報了阿修羅王的回答。

阿修羅王調集兵馬,來到須彌山側攻打帝釋天宮。先毀壞曲腳天宮,後又毀壞風天宮、馬天宮等天界的各種宮殿,乃至四大天門。

帝釋天主見阿修羅王氣勢威力,不可阻擋,突然想起仁王護國經咒。此咒一念,阿修羅王的兵眾,漸漸敗退。阿修羅王將殘兵敗將引入拘郗池蓮藕孔中。

帝釋天主從四大天門出兵,乘勝追阿修羅王。所到之地,只見滿地是刀槍弓箭,卻不見阿修羅王的一兵一卒。帝釋天主率兵直入阿修羅王城,只見城中有數千萬阿修羅女和眷屬,卻不見阿修羅王。帝釋天主就把這些阿修羅女和眷屬全部押解到忉利天宮。

此時,阿修羅王和大臣武將來到天宮,哀求歸還自己的臣民眷屬,對帝釋天主忏悔乞求地說:“我等愚迷無知,不認佛弟子神力巍巍。我等先祖也曾奉信如來佛法,聞聽佛有八戒,不取他人之物。今天天主將我等眷屬全部帶到天宮,這不是佛弟子應當做的事。”

帝釋天主聽過阿修羅王的話後,心中不樂,有所思量:“我寧可把阿修羅王眷屬歸還,也決不能違犯佛法戒律。”

帝釋天主這樣一想,立即把阿修羅女和眷屬送還給了阿修羅王。

此時,阿修羅王把自己最心愛的女兒,奉獻給帝釋天主為王妃。帝釋天主也把天宮最甜美的甘露美酒作為回報,奉送給了阿修羅王。從此阿修羅王和帝釋天主和好,共同修持佛法,三歸八戒。

------------------

阿修羅(梵文Asura;巴利文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也就是有天神的福報卻無天神的美德。

阿修羅在佛教的宇宙觀中也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兇神惡煞。阿修羅的特質是易怒好鬥,多疑猜忌,驍勇善戰,曾多次與三十三天諸神惡戰,但阿修羅也信奉佛法,也是佛教護法神中的天龍八部之一。

關於天神眾和阿修羅眾打仗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但都很滑稽,例如北傳《別譯雜阿含》說:『修羅有美女而無好食,諸天有好食而無美女。互相憎嫉,故恒鬥戰也。』意思是說阿修羅的世界沒有美食,而天界無美女。但這裡所謂“無美女”是指以男性天神的審美眼光來看“天女的容貌身材比不上阿修羅女”之意,不是真的說天女不美喔!畢竟天界的一名普通天女就足可令人間男子一見即終生神魂顛倒,甚至吐血而亡。在北傳《長阿含經》裡又有一說,阿修羅看見天神眾在他們的頭頂上(天上)跑來跑去,心裡很不爽。另一說則更八卦,傳說帝釋曾與其他的天女在天界的遊戲園中尋歡作樂,天后舍脂一吃醋便跑到她的老爸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那裡去哭訴告狀,老丈人一聽可氣壞了,覺得女婿欺負了自己的寶貝女兒,於是大動干戈,興兵攻打天帝,就是因為以上種種令人噴飯的緣故,故而兩神族時常爭戰,世間所謂戰場即「修羅場」,而有戰爭就必有傷亡,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天神會夭折,壽命不滿千歲之故。

相傳阿修羅的世界裡有四大阿修羅王,分別是:一、婆稚阿修羅王;二、佉羅騫馱阿修羅王;三、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四、羅侯阿修羅王。茲分別簡介四大阿修羅王如下:

一、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時,阿修羅眾的前軍大統帥。

二、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聲如雷鳴,可興風作浪,發動大海嘯。

三、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會吐火。

四、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

其實想想,帝釋天王也不是這麼好當,也沒有想像中的安樂,他還是有很多的煩惱,因為仍有這麼多的阿修羅王反對他,而他也必須對付這麼多阿修羅王的挑釁。本經是佛陀介紹上開第四位羅侯阿修羅王的前生雜染業跡,說明這位阿修羅王的前生是一名非常樂善好施的婆羅門,但因心中無正見,布施的動機不純正,故而感得阿修羅王的果報。

選譯自北傳《正法念處經》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星期日八關齋戒日

佛陀說:「比丘們,你們可知羅睺阿修羅王的前生是因為什麼樣的業行而得今生阿修羅王?」

佛陀接著說了以下的偈語:


 無因則無果  造業必有報
 如種子得果  善業生人天
 善業得樂果  常處天人中
 惡業墮三處  阿修羅云何
 彼受畜生道  云何受樂報
 少智莫能了  此有何因緣

「比丘們,這位阿修羅王的過去前生是一位學習婆羅門教義的外道婆羅門,他的名字叫婆利。他非常的有學問,聰明絕頂,智慧過人,善知世間的各種技術、知識、及學問。他非常地喜歡布施,經常於曠野中及十字路口布施給各種病人、來往的商人及旅人、盲胞、貧窮等大眾等各種飲食、果食、及根食、及清泉美水,還設置房舍及敷具供給大家休憩,所有必需品皆一應俱全,令大家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

「只可惜他不具正見,布施的動機不清淨。」

「當時在彌梯羅林這個地方有一處僧團,縱廣二十由旬。在該寺中有無量百千的佛塔,這些佛塔都是由一位名叫泥彌的國王號召其五百位國王所一起建造,信眾平時都會點燈供養莊嚴佛塔。」

「在這些佛塔中有一座塔是以真金瓔珞所打造的,塔前的燭火灼灼熾然,在燭光的照映之下使得七寶的光彩映飾整座園林。當時諸王就各自隨其曾經所聽聞過的諸佛名號,一一將如來的影像圖繪在塔中。園中有各種美麗的林樹,池流清泉,美不勝收。」

「有一天,婆利婆羅門正在誦習毘陀論,同時努力廣造福業。他以四千輛車子載著各種飲食來到大曠野中,凡眾人只要行經路過,皆能得到服務。正巧,有一名惡徒以火燒塔,婆利婆羅門發現火災,立即趕去救火。」

「當時的婆利婆羅門見火燒塔,心中是如此思惟:『我應當先暫且停下布施的福業,趕去救如來的塔。若我不救火,一旦被國王知道,他一定會重罰我。』也就是說他救火時不是出於對三寶的信心,也不是尊重心。」

「他立即以四千輛車子載滿水趕去滅火,當火滅了以後,他含笑而道:『我今天救了此塔,不知有沒有福德呢?如果有福德的話,願我來生的身軀巨大,在欲界之中無眾生可與我相比。』」

「這名婆利婆羅門雖發了此願,仍不信三寶,也不正思惟,平時常愛鬪戰,不信正業。但又因他在福田所種下的善業及前生的願力故,今生投生至光明城作阿修羅王。」

 

原文/

復次比丘知業果報。觀羅睺阿修羅王。以何
業報得阿修羅道。作何業故得如是報。伽他
頌曰
 無因則無果  造業必有報
 如種子得果  善業生人天
 善業得樂果  常處天人中
 惡業墮三處  阿修羅云何
 彼受畜生道  云何受樂報
 少智莫能了  此有何因緣
比丘思惟已即以聞慧。觀阿修羅往昔過去。
習婆羅門法。第一聰慧。善知世間種種技
術。喜行布施。於曠野中。施諸飲食果食根
食。清泉美水。房舍敷具。又於四交路首。施
諸病人。行路估客。盲冥貧窮。施於房舍。飲
食敷具。悉令滿足。而不正見。爾時彌梯羅
林。有僧加藍。縱廣二十由旬。於其寺中。有
無量百千佛塔寶焰莊嚴。泥彌王等五百大
王。共造斯福。中有一塔。真金瓔珞。焰鬘莊
嚴。七寶映飾。種種莊校。隨其曾聞諸佛名
號。皆悉圖畫如來影像。種種林樹。池流泉源。
莊嚴勝妙。如上所說
爾時閻浮提中。如羅睺阿修羅王城中林樹。
皆悉具有。如所見樹。畫工圖飾。莊嚴佛塔。浴
池流泉。眾妙蓮華。眾鳥遊戲。亦如上說。時
婆羅門。名曰婆利。誦毘陀論。廣造福業。如
上所說。時婆羅門。以四千乘車。載眾飲食。
至大曠野。眾人行路。欲施所須。見一佛塔。高
二由旬。廣五十里。時有惡人。以火燒塔。捨
之而去。時婆羅門。見火燒塔。作是思惟。我
今寧可且住施福。救如來塔。奇妙莊嚴。彫飾
精麗。廣大希有。當滅此火。令塔不壞。若我
不救。王若知者。或加重罰。非實信心。非尊
重心。即以四千乘車。載水以滅此火。既滅
火已含笑而言。我救此塔。為有福德無福德
耶。若有福德。願我後身得大身相。欲界無
等。雖作此願。而猶不信不正思惟。常愛鬪
戰不信正業。福田力故。生光明城作阿修羅王

--------------------------

修羅與天界眾生很類似。 他們的福報很大,幾近天界之樂。 他們的世界亦與天界可以相通,所以二界間之眾生會有來往、接觸。 甚麽有情才會投生於阿修羅道中呢? 生於此道中的眾生,通常是有當生短旖緄母蠹吧茦I力,但瞋恨及妒忌心強者。 這些眾生雖有極大的善業力,卻因其瞋恨之習氣,便不能生於天界,而生為阿修羅這一種似天而非天的生命形式。

阿修羅道中,有一棵如意果樹,樹身在阿修羅道世界,樹頂卻延伸至天界之中。 三十三天的有情,可以盡情享用這樹所結的果實,但阿修羅眾生卻無法享受果實,所以便十分妒忌。阿修羅本來就是妒心及瞋心極強的有情,他們不甘天界眾生坐享其成,所以便會常常嘗試以斧頭砍斷如意樹,以令大家都沒好處。 但天界的眾生只需由上灑下一種甘露,樹便會馬上重活過來,這只令阿修羅更加生氣和妒忌。 同時,天道中的有情,常對阿修羅世界中的女色垂涎,時常搶奪阿修羅女。 為著這些原因,阿修羅便常常向天界宣戰。 大家可能以為兩道之間爭戰的事端十分無聊,但反觀我們人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何嘗不是由極小的事端挑發起的呢! 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為了更小的事而發起大規模的戰爭,引致無數人的死亡。

修羅之福報雖大,但因爲其瞋恨心,他們仍有大苦。 他們的粗顯之苦主要來自妒忌心之煎熬及戰爭之苦。 他們的業力感召長期的戰爭狀態,其打仗對像是天界眾生。 修羅因其業力而避免不了戰爭,可是他們自知下場往往都是以戰敗而結束。 在身體條件上比較,天界眾生只要頭不斷就不會死,但修羅道眾生的肉身卻與人類差不多,並不像天界眾生的身體那麼堅固,所以一打起來,他們在先天上便居下風,要殺敵十分難,但又很易被對方打死。 在武器優劣上,天界眾生之兵器比修羅界擁有的軍備強得多了,所以修羅道亦居下風。 在地理環境上,修羅道縱使能乘勢攻至天界,天界眾生只要把天門關上了,修羅便很難指望攻入。 可是,在修羅居劣勢時,天界眾生卻可上天下地追打修羅,令他們無處可躲。 對於戰爭及斷手、斷腳等之具體痛苦的細節,衲不必多講,大家想必能自己幻想得到。 在心理上,修羅明知屢戰屢敗、傷亡慘重,但仍然因業力所驅而屢屢叫陣,我們不難想像到在心裡有數、知道自己正在打一場沒希望獲勝之戰時的恐懼。

天道

天界分爲欲界、色界及無色界三重。 若以福報來看,天界是六道中最高福報的地方。

欲界天有三十三天、兜率天等等許多重。 這裡的眾生是在花中化生的,其壽量極長。 在天界並無日、月,眾生身放光明,以花開、花合為一晝夜。 在欲天中,食物、衣服及所有必需品都不假營求,自然便能得到。 在他們的一生中,除了享樂便沒太多別的事可做的了

雖然欲天之享樂大,但卻十分不利於修持。 在那裡,雖偶爾亦有佛陀出現説法,也有時會有佛陀以神通變出之法鼓等樂器,不敲自鳴而開示佛法妙因,令有緣之天界眾生得聞正法,但除了以上情況外,欲天界之眾生便沒甚麼別的機會學法,而且他們因爲享樂太大及縱情享受,一般都沒有興趣學法

衲說一個故事: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Shariputra)有一位弟子,這弟子本身是很有名的大醫師,出入皆騎象及有眾僕從跟隨擁簇著,但他卻是十分敬師的一位弟子。 他的敬師去到甚麼程度呢? 有一次他在路上剛巧遇到其師舍利弗,他就竟然不理儀態、不顧自己身份,直接從象身飛撲而倒在地上頂禮師父。 這個弟子後來死了,因福德而轉生在天界。 舍利弗以神通上天,本欲為他説法。 可是,天界之樂卻令人太迷失了。 這個一度是敬師美德之模範的弟子,在見到舍利弗時,雖因業力而能認得自己的前生師父,但卻因忙於享樂,只略看了舍利弗一眼,把手揮了一下當作是打了個招呼,然後便又忙著去玩了。 舍利弗眼看實在無法可施,只好遺憾地離開。 由此史事可知,即使這樣的模範弟子,去到天界尚且變得如此,何況別的人呢! 所以說在天界中,修行的條件不算理想。

此外,成佛必須有菩提心,菩提心則依賴不忍見眾生受苦之悲心而出,可是在天界之眾生根本不能理解甚麼是苦。 由於他們不太經歷粗顯的苦,所以他們對苦諦及出離心等不易生出覺受,即使想修也不易有成。

前面講過天界與修羅道常常會打仗,這是一種值得一提的情況。 天界之眾生由於享樂十分大,他們沒瞋恨心,所以亦難有戰意。 在出戰前他們必須先到一個有特別功能的花園中,令自己培養出欲戰的心,否則便不會有戰意。 他們的這一特性與人類十分不同。 人的心便等同這種培養瞋恨心的花園,不假外求,隨時可以發出仇恨心。 在作戰時,天界眾生多會獲勝,但少不免仍會有恐懼及受傷。 在受傷時,只要不傷及頭部,他們絕不會死,而且複原極快,但多多少少仍可説是有粗苦的。

此外,在天界中亦有以強凌弱的情況,力量較小的眾生會被欺侮或歧視,這也是他們的苦之一種。

在臨終前,一向身放光明、香氣及極爲潔淨的天界眾生開始流汗發臭、光明先退、衣服變得骯髒,而且會坐立不安。 此時他們的朋友都各自散去,留下他們孤獨地等死,但天界眾生之壽量很長,即使彌留的時間也有好幾千人間年之久,令他們徒增痛苦,又由於天界眾生有神通,能預知下生去處,便更加心生憂慽。 爲甚麼他們預知去處便很憂心呢? 因爲天界福報太大了,往往把轉生其中的有情之一切善業力用光了,只馀下未報的惡業,所以下生去處多為三惡道。

我們試想想,我們在不知下世去處好壞之情況下,死時尚且十分恐懼,何況自知去處不妙的天界眾生呢! 再者,如果把一個窮人搬移至條件很差的地方,痛苦可能不太大,但若把自少嬌生慣養的少爺搬到窮地方,其痛苦自然更大;同一道理,天界一向福報最高,現在卻要生為三惡道,其心中之悲慘心情是很強烈的。

以上説明了欲界天之苦。 色界與無色界天情況不同。在上二界中,沒有粗的苦,但仍有細微的苦。 這二界之眾生,在轉生時有一念:「我現在轉生於天界了」,在死時亦生一念:「噢!我現在掉出天界了」除此二念之外,其間之以劫計算的長時間內,他們只在定中,沒有思想及念頭,亦沒有苦。

 可是,他們的業報始終亦會告盡。 在再次轉生時,由於曾長時間處於無思想的定中,他們多會生為愚昧畜牲。

此外,生於此二界之眾生主要是修定而作因,他們誤以爲此二界之境便是最上乘的永久解脫,所以在跌出天界時,他們很可能會想:「咦?宗教明明是說解脫是究竟的嘛!怎麼現在我跌出這境界了呢?」,而從此生起認爲世上根本沒有解脫這回事的邪見,以致後來下場更不妙。

 

*******************

第六講 宇宙有情概況

這一講,簡單介紹六道。六道輪迴,初學聽起來有一點像神話一樣,不大容易相信,但是這是事實。信,有;不信,還是有;這是宇宙之間實實在在的事。「宇宙有情概況」,這就是宇宙觀裡面的人事環境,人情事理。

甲、六道狀況

「天」:六道第一個是天道。天的意思就是高高在上,「天者顛也」,顛峰、最高。在有情世間,天人的地位最高,福報最大,種類也很多。

「類受」:類是種類,受是享受;只舉這個例子來給我們說明。天的種類概略可以分二十八層天,這二十八層又可以分為三大類: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裡面有六層天;色界裡面有四禪十八層天:初禪有三層,二禪有三層,三禪有三層,四禪有九層,一共有十八層天;無色界又稱空界,他連色相都沒有,也有四層;所以三界總共合起來有二十八層天。

天人的享受是說不盡的,享受裡面只舉一種:壽命。壽命是享受,五福裡面長壽是福報之一。我們從壽命看出他的福報,他壽長。「壽五百歲起」:這是講最低的,最低的是欲界裡面的四王天。四王天再上去是忉利天,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一般宗教裡面拜的上帝,都是指忉利天主。佛在經典裡給我們說,要想生忉利天必須修十善業道,十善業道跟摩西十誡很類似,可見得修十誡能夠生忉利天,忉利天主就是他們的天主上帝。可是我們娑婆世界(一個大千世界)多少個忉利天?一百億個。他要找上帝,一百億個上帝,找誰?找哪一個?這個問題很嚴重,一定要搞清楚。

四王天的壽命五百年,他這個五百歲可不是我們人間的五百歲,我們人間五十年是四王天的一天;也照人間算法,一年三百六十天,他要活五百歲,你們計算計算,他的壽命相當之長。可見得他的福報比我們人間的福報大得太多。他也有五通,是報得,就是一生天上這五種神通都有。

再往上一層是忉利天,福報就更大,壽命也更長,加一倍,他的壽命一千歲,算法也不一樣,我們人間一百年是忉利天的一天。如果在忉利天上,看我們地球上眾生很可憐,朝生暮死,早晨看他生,晚上就死了。水上蜉蝣是朝生暮死,忉利天人看我們世間人,就像我們看水上蜉蝣一樣,還在那裡爭名奪利搞個不休,真可憐!愈往上去壽命是倍倍增加,非想非非想處天是最高的,壽命八萬大劫。這是天界類受略舉。

「苦厄」:厄是災難,他有苦。天上畢竟是樂多苦少,不是沒有苦,他有苦。「欲五衰」:欲界有五衰,欲界天人平常沒有苦,天天享福,可是到壽命快終了的時候,他有五種衰相出現,這個時候他感覺無比的痛苦。天人不老,天人也不生病,但是天人會死。五衰相:一、「衣垢」:天人的衣服不要裁縫,天衣無縫,不像我們的衣服要裁縫、要買料子,他不要。天人想穿什麼衣服,隨心所欲變化而成,而且衣服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不要洗。衣服不染灰塵,這是我們人間所沒有的。可是他福報享盡命快終時,衣服就會染上灰塵。天人一看到衣服有染污,就曉得壽命將盡,這時候他恐怖、苦惱。二、「花萎」:天人喜歡戴花,天人戴花冠,花都非常的鮮豔。他有福報的時候花不會枯;如果花枯萎,他的福報就盡了。三、「身臭」:身上發出不好的氣味,原本天人身上有香氣。有時候我們讀經、看經、念佛,並沒有供佛像、沒有燒香,可是聞到有香氣。我剛剛學佛時,看經常常聞到很強烈的香氣。請教老法師,告訴我說,這是我們在讀經、看經的時候,有天人在旁邊,他很喜歡,到這兒來看看,他身上放的香氣。他的色相我們看不到,他的香氣我們可以聞到。天人身上有香氣,如果香氣沒有,臭氣出來,他的壽命就快要終了。四、「腋汗」:兩腋之間出汗。天人平常不出汗,身體很清淨。五、「厭座」:坐立不安。天人福報快要盡的時候,這五種現象同時出現,稱為五衰相。天人知道壽命快終了,愁憂恐怖。

天人也有災難,「三禪三災—火、水、風」。欲界有五衰苦,當然三災也是免不了的,也躲不過。色界四禪,初禪天有水災、火災、風災,這三種災難都有;二禪天沒有火災,可是有水災、風災;三禪天福報更大,只有風災,沒有水火災難,可是風災也很厲害,能夠把三禪天吹壞。四禪天是福天,沒有三災,但是有死墮。

「空死墮」:無色界四空天有死墮,雖然有福報,命終的時候必定墮落;因為他爬到最高層了,死的時候沒有辦法再停留在那一層,只有往下墮落。可見得三界統統都有苦,並不是真正究竟之樂。這是天道的簡介。

佛教裡有兩部類書,對於天道的講解非常詳細。一部是《法苑珠林》,有一百卷,講天道部分,把經論裡面佛所講天人的事情編在一起。另外一部是《經律異相》,有五十卷。這兩部都是唐朝人編的,等於百科全書一樣。

「人」:人道,我們現在都是屬於人道。地球上有人,別的星球也可能有人,其他星球上的人跟我們人的樣子是不是一樣?恐怕不一定。可是他一定具備人的特色—人的智慧、人的感受。「身壽享等各地球互異」:身形、壽命、享受等等,每個星球上不盡相同。苦厄大致上差不多,有三苦、八苦,一定有這些受。為什麼?造的因相同,果報必定是一樣的。

「阿修羅」道:阿修羅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端正。阿修羅的男子相貌都很醜陋、很凶惡。可是阿修羅的女子是美女,天上最美的,諸天都喜歡娶阿修羅的女子。阿修羅常常跟忉利天戰爭,互有勝負。《楞嚴經》講阿修羅有四大類:有天上阿修羅,人間也有阿修羅,餓鬼、畜生裡都有阿修羅,只有地獄裡頭沒有;他在那一道,他的身形享受與那一道大致上相同。阿修羅福報很大,但是沒有德行。六道裡講阿修羅都是指天阿修羅,所以把他算作三善道。天阿修羅有天之福報,沒有天人之德。諸天性情都是柔和的,都是慈悲善良的,阿修羅不是如此。阿修羅福報跟天人一樣,但是疑心重、瞋恚心重,喜歡鬥爭,好勝逞強,他要是不對別人發脾氣,自己也會發脾氣。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都是人間阿修羅,福報太大、性情太殘忍。他的業因是過去生中修大福報,但是他瞋恚,瞋恨心重、傲慢心重,修福不修德,才落到阿修羅道。福報享盡了,果報當然就不好,因為他很少造善因。

「畜生」道:畜生道的種類、享受非常繁多。「胎卵濕化」: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一)胎生,又作腹生。從母胎而出生者,稱為胎生;如象、馬、牛、豬等。(二)卵生,由卵殼出生者,稱為卵生;如雞、蛇、鳥等。(三)濕生,又作因緣生、寒熱和合生。即由糞聚、穢廁、腐肉、叢草等潤濕地之濕氣所產生者,稱為濕生;如飛蛾、蚊等。(四)化生,無所託而忽有,稱為化生,皆由其過去之業力而化生;如諸天、諸地獄。牠們的「形狀、壽命、享受千差萬別」,苦厄也是很多。「苦役」:譬如從前,牛替人耕田,馬替人拉車,要為人服勞役。「充食」:家畜,豬羊雞鴨之類,人要吃牠。這也是有業報,殺業太重會有很大的災難;因為你吃牠,牠並不甘心,並不情願給你吃,牠沒有能力抵抗,牠怨恨的心、報復的心永遠存在,將來一有機會,牠一定會來報復。古人說:「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我們如果真正想到這個道理,不敢吃眾生肉;吃眾生肉,將來一定要還債,這是沒有法子避免的,冤冤相報。這個世間的刀兵劫就是從殺生而來的,殺生殺得越多,戰爭就越殘酷。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戰爭一次比一次範圍大,一次比一次慘烈,什麼原因?殺業的累積。如果我們真正能夠做到不殺生,刀兵劫裡就可以不受這個災難,就可以免除,這就是共業裡面有別業,我們要覺悟。我們生活必須仰賴飲食,植物裡面有足夠的養分維持我們的生命,何必要殺害這一些動物?實在是不應該!「人殺」:譬如有一些小朋友,抓到蝴蝶、蜻蜓,他玩,把牠玩死,他並不是吃牠,像這一類無知殺害眾生的,也非常之多。「互噉」: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畜生之死,很少得好死,都是被殺的,所以三途裡面畜生道稱為血途,都是流血而死。

「餓鬼」道:鬼道的種類也很複雜,可以分為三大類: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多財鬼」:有福報,像閻羅王、城隍、土地公、媽祖、王爺公之類,有很多信徒燒香祭祀,都是多財鬼。「少財鬼」:也能得到一點飲食,但是相當的苦,別人丟下,他去拾取。「無財鬼」:你供養他飲食,他也沒有辦法得到,所以稱之為餓鬼。餓鬼指無財鬼,鬼裡面大多數是無財鬼,很可憐。最苦的是焰口鬼,一得到飲食,他口裡面就噴火,把飲食都燒壞,所以他得不到飲食。佛門裡放焰口就是布施,以佛神力咒語來幫助他,使他能夠得到一點飲食,能夠救濟他,所以放焰口就是施食給餓鬼,請這些餓鬼來吃飯。能夠很如法的去做,這些鬼能夠得到飲食。

鬼的壽命很長,「壽五百歲」。計算的方法跟我們不一樣,人間一個月是餓鬼的一天,我們人間初一、十五去祭祀供養,是一天早晚兩餐得到飲食;如果沒有人祭祀,他就挨餓。人間一個月是餓鬼的一天,也是以一個月三十天、一年三百六十天計算,鬼的壽命五百歲。鬼道不能去,時間太長,而且太苦!餓鬼的苦厄是「恐怖飢渴」:他得不到飲食,所以我們常常稱鬼為餓鬼。除了飢餓之外,鬼的膽子很小,所以人怕鬼是不應該的,是錯誤的觀念,實際上鬼怕人。常言說得好: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的膽子很小,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沒什麼可怕。鬼常常有恐怖的感覺。經裡面講鬼道大類有三十六種。

「地獄道」:獄是監牢獄。經論上講:「地底下過五百由旬是地獄所在處」。但應知者,地獄不僅在地下,或在山間、大海邊、曠野樹下、空中,皆有其地獄。地獄這兩個字意思是苦地,六道裡面他的情況最苦,是最苦的一道。

地獄的種類繁多,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其形體壽命,受苦輕重,隨各差別。根本地獄非常之苦,《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得很詳細。根本地獄裡,其中的「無間」地獄最苦,又稱為阿鼻地獄。「趣果、受、時、命、形」:是說明無間地獄有這五種無間,它不間斷,這是地獄裡面最苦的地方,是罪業最重的地方。佛經裡面講,造五逆十惡墮五無間地獄,就是這種地獄。

五逆:一、殺父,二、殺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縱然是抱怨,也不能殺害父母,所以殺父母的罪非常重。三、殺阿羅漢。阿羅漢是聖賢,他是人間善良的榜樣,他能夠轉移風俗、教化眾生,是眾生的好老師;殺害他,這個罪過很重。四、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太大,許許多多護法神保護他,你想殺害佛,殺不到的;但是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這可能,這個罪很大。佛是天人導師,一切眾生的福田;殺害佛,一切眾生都不能種福。佛是一切眾生法身慧命的寄託,殺害他,一切眾生都不能夠得到法身慧命,這個罪過很重。五、破和合僧:僧團是和合、是一體,你在當中分化破壞。這五種罪都是墮無間地獄。十惡:身—殺生、偷盜、淫欲,口—妄語、兩舌、綺語(花言巧語)、惡口,意—貪瞋痴,這是十惡。造十惡五逆之人必墮無間地獄。

無間地獄:一、「趣果無間」:果報就是地獄,這個地方人一死,神識立刻就到地獄,當中沒有間隔。人死了之後,神識離開肉體,四十九天之內不會馬上去投胎,在這個期間是中陰身,完全是神識狀況,我們一般講靈界,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一般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四十九天一定去投胎,又到六道去輪迴。可是犯五無間罪業的人,他的神識不經過中陰,這個地方一斷氣,立刻就到地獄。二、「受無間」:地獄裡面有無量苦,他同時都要受,不是一樣一樣的受。三、「時無間」:從墮地獄那一剎那開始,直到他罪受完才出地獄,沒出地獄時他所受的罪,在時間上講沒有間斷、沒休息。四、「命無間」:一日之中真是萬死萬生,這個地方刀山下去,馬上死了,那裡風一吹又活了,活了之後再受,非常非常之苦。五、「形無間」: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大,地獄多大他的身體就有多大,所以地獄裡所有刑罰同時受。

地獄的壽命很長。「壽短者一萬歲」,地獄裡最短命者壽命一萬歲。「人間三千七百餘年為一日」,在無間地獄看我們世間,中華民國五千年的歷史還不到兩天,怎麼得了!所以地獄千萬去不得,決定不能去;去了之後,出來很難,時間太長了。怎樣可以不去?不造地獄的業就不去了。過去雖然造了業,但現在不讓它加上緣,緣我們自己可以控制;不造惡緣,雖有地獄業因,不受地獄的果報。除地獄之外,餓鬼、畜生都不好,最好都不要造這個業因。

簡單跟諸位介紹一下業因。天道是修十善業道。欲界天要修十善業道;色界天要修禪定,還要修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無色界天的條件要修四空定。四禪八定、四無量心、十善業道,這是諸天條件,取得生天的資格。人道是要修五戒,中國儒家的五常—仁、義、禮、智、信,才能得人道。阿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但是他貢高我慢的習氣沒有斷除,好勝好鬥的心沒有去掉,所以變成阿修羅。因此我們學佛,處處要修柔和、忍辱,很重要。要能夠忍讓,於世無求、與人無爭,才能得到真正的善果。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痴,真妄邪正、善惡是非不能夠辨別清楚,搞顛倒,搞錯了。餓鬼道是貪心太重;貪愛不是好事情,餓鬼道的業因。地獄道是瞋恚心太重,瞋心墮地獄。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

地獄的苦厄,這裡也是略舉:「火坑、堅冰、刀山、劍樹、碾磑、湯鑊、沸屎、合山等,繁多難述。」諸位可以看《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看《楞嚴徑》第八卷,講得很詳細。

乙、互相輪迴

「三善道喻頭出,三惡道喻頭沒」。這是把六道比喻作苦海,到三惡道苦海裡面,頭伸出來透透空氣,一下就再到底下去了,總而言之,不出六道輪迴。在三善道的機會比較少、時間也短,到三惡道的時間總是長、機會總是多。你要不信,看看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想想我們自己,一天到晚起心動念,三惡道的機會多,還是三善道的機會多?我們來生可能到哪一道,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用去問人。什麼樣的因,該什麼樣的果!

三惡道又叫做三途,三途就是血途、火途、刀途。畜生稱為「血途」:死必定有血,所以稱為血途。地獄稱為「火途」:縱然是寒冰地獄,也有一片火光。這火從哪裡來的?瞋恚之火。人一生氣,火都往上升,臉都紅了;所以地獄是火途,是瞋恚心變的。鬼稱為「刀途」:鬼常常覺得有人拿刀跟著他,要殺他,時時刻刻有恐怖、有恐懼。

---------------------------

5  

阿修羅 ,梵名 Asura。略稱修羅。為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羅、阿素洛、阿須倫、阿須輪。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舊譯不酒、不飲酒,或係誤譯。阿修羅為印度最古諸神之一,係屬於戰鬥一類之鬼神,經常被視為惡神,而與帝釋天(因陀羅神)爭鬥不休,以致出現了修羅場、修羅戰等名詞。
  據增一阿含經卷三阿須倫品載,其身形廣長八萬四千由旬,口縱廣千由旬。
另於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大樓炭經卷二阿須倫品、起世因本經卷五,均詳載其住處與事蹟。有關阿修羅之業因,諸經多舉出瞋、慢、疑等三種生因,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則列舉十種阿修羅之生因:
(一)身行微惡,
(二)口行微惡,
(三)意行微惡,
(四)起憍慢,
(五)起我慢,
(六)起增上慢,
(七)起大慢,
(八)起邪慢,
(九)起慢慢,
(十)迴諸善根。
此外,阿修羅所持有之琴,特稱為阿修羅琴。阿修羅欲聽聞何種曲調,則曲音自然彈出。此亦阿修羅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羅之形像有多種說法,或謂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為須彌山之四倍;或謂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三頭六手;或謂三面青黑色,忿怒祼形相,六臂。
簡說六道--有福無德的阿修羅道
  以好戰出名的阿修羅道,因有福報而沒有德性有的說法只是將他納入鬼神中,或說是墮落的天人,北傳佛教將他列入善道,南傳佛教則歸類入惡道中
福如天人,德非天人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兇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鬥。
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鹹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轉生到阿修羅道者,過去生雖無大惡行,但是輕慢心很重,非常的驕傲,不是瞧不起別人,就是忌妒別人比自己優秀。《業因差別經》詳細條列出十項業因,包括身行微惡、口行微惡、意行微惡、起驕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與回諸善根。
  因業力的牽引,阿修羅可分為胎、卵、濕、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現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卻由於降德而遭貶墜;濕生者身在畜生道,住於水穴口,朝遊虛空,暮歸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誕生談起。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遊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隻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
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闥婆女求婚,結果乾闥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髮時,帝釋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隻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
  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
  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定,帝釋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
  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蝕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http://blog.xuite.net/yehrussell/blog/27498825


作者:果卿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阿修羅王。一切阿修羅。各及眷屬。又奉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八部神王。八部神將。乃至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東西南北。四維上下。遍空法界。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十方八部神王。八部神將。各及眷屬。皈命敬禮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又復皈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阿修羅王。一切阿修羅。各及眷屬。又願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八部神王。八部神將。各及眷屬。解脫客塵。清淨緣障。發起大乘。修無礙道。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辯六通。如意自在。恆以慈悲救護眾生。行菩薩道。入佛智慧。度金剛心。成等正覺。」----《梁皇寶懺》
   阿修羅是梵語,漢譯「非天」。因為過去作人時只修福未修德。男的長得很醜陋,兇悍好鬥,嗔恨心重,身上的衣服都有防護甲修羅女卻長得比天女更加美麗漂亮,但嫉妒心強。宣化上人曾講過一個故事,說六欲天的帝釋天主(就是玉帝),看中了阿修羅王的女兒,去求婚成功,修羅王之女嫁給了帝釋。有一次帝釋請岳父修羅王吃飯,飯後為表達恭敬和隆重以所有天兵天將列隊,奏天樂歡送岳父。可修羅王誤以為帝釋是向他示威,心中就埋下了嗔恨的種子。
   天上有個修道之人時常講法,帝釋喜歡研究佛法,所以常去聽講,每當帝釋去聽法時,修羅女心裡就猜測他是去和別的女人歡樂去了,心中很不高興。於是,帝釋又去聽法時,她就變成了一隻蜜蜂,落在帝釋的寶輦上。蜜蜂進了道場,見那麼多男人女人在聽一個道人講話。她又不懂佛法,心生嫉恨,即現女人身,跟帝釋大喊大叫。此時道人忽然聽到從未聽過的嬌美的女人聲音,抬眼看到這麼超常美麗的女人,頓生淫欲之心,下體有漏,頭上的光環瞬間消失,智慧頓無,連法也講不成了,於是悔恨地痛哭起來。這一下使帝釋怒氣難平,舉手打了修羅女一巴掌。修羅女哭著去向父親告狀,說帝釋在外有了女人,勸他回頭,他不但不聽,還動手打自己。修羅王一聽就與上次「帝釋用天兵天將向自己示威」聯繫在了一起,認為帝釋欺人太甚,於是一怒之下發兵去攻打帝釋。這就是天上為什麼有天兵天將,為什麼也會有戰爭的原因。
   再說,因為阿修羅兵將個個心毒手狠、驍勇善戰,使天兵天將屢戰屢敗。於是帝釋跑去向釋迦佛求助,帝釋是皈依了佛的弟子。釋迦佛知道是阿修羅因誤會挑起的戰爭,於是教給帝釋,讓他的兵將打仗時都念「摩訶般若般羅蜜多」這句咒語,即會轉敗為勝。帝釋命兵將照佛教給他的方法念咒,果然屢戰屢勝,保住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因為天上畢竟有阿修羅的存在,所以至今天兵天將依然時時嚴陣以待。
   上面講的是天上的阿修羅,人間也有阿修羅,凡是好打架的人和團體乃至好嫉妒嗔恚的男女,也是阿修羅。凡是害怕他國富強,以強欺弱,掠奪他國財富的軍隊,就是人間的阿修羅軍,這個國家的領導人就是阿修羅王。凡是能在別國有危難時慷慨解囊,行無私救助危難的國家領導人即是人間的大菩薩。那些從事打砸搶殺,及以暴力報復的幫派成員,即是阿修羅轉世。動物中那些好鬥的牛、公雞、害群之馬、虎、狼、豹等殘忍好鬥的凶猛動物,都是阿修羅福盡墮落下來的。
   六道眾生,人間都有,所以學佛之人要先作到遵守國法,不要墮落到人間的監獄,監獄即是人間地獄。那些吸白粉、吃搖頭丸、穿著奇裝異服,頂著五顏六色的亂髮,伴著震天音樂狂喊亂叫、又蹦又跳的,不就是人間的「鬼」嗎!
   若能作到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一事當前能替別人打算,為國家和人民利益設想,甚至將生死都置之度外,奉獻生命的人,他們都可能是人間的菩薩。
二○○六年一月二十三日的《新民晚報》報導了這樣一位可敬的貨車司機趙旭光,他滿載原木的貨車剎車失靈,為避開人群,他駕車捨身衝下深溝,使得六、七十人躲過一劫安然無恙,而趙旭光自己當場死亡,年僅三十一歲。這樣的人令人敬佩,他即使沒有皈依三寶,死後即生到天上享受天福。因此,要學佛,先要學作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六祖惠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摘自:果卿居士《漫談慈悲梁皇寶懺》

1094876606_l  


誣陷寡婦兩世投胎為畜生 默念佛經重得人身
文/劉曉

2021-01-21_1101102021-01-21_110116
邵享豫突然想起做人時曾在母親生病時為其祈福念誦過《金剛經》,便經常默念記住的經文。(fotolia)
   誣陷寡婦兩世投胎為畜生 默念佛經重得人身 | 輪迴 | 報應 | 轉生 | 大紀元 https://bit.ly/390fsH4
史籍中關於人和動物之間輪迴的記載並不少,比較多的是人與豬、牛之間的輪迴。自然,人投胎為豬牛免不了被宰殺的命運,而這都是其惡報所致。比較有名的是戰國時期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的秦國大將白起,其就多次轉生為豬。本文說一說晚清一位官員轉世為豬後又投胎為人的故事。
晚清有一位比較有名的官員,叫邵享豫,他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考中進士入朝為官,擔任過瀚林院庶吉士,負責編修、撰文、侍講,後任兵部武選司員外郎、二品頂戴,獲賜紫禁城騎馬,又任光祿大夫等職。他在一次聊天時,曾親口將自己的轉世經歷告訴了手下的幕僚李經畲(shē),李經畲又告訴了徐沅。
徐沅是晚清及中華民國的官員。他在光緒年間中經濟特科進士,1911年任清朝天津海關監督,民國時仍任天津海關監督,兼任外交部直隸交涉員。其後,徐沅將邵享豫的故事轉述給了《洞靈小志》的作者郭則沄,因此被記錄下來。
邵享豫自述,他前兩世時,是一名士子,善刀筆,曾為了利益去誣陷一名守寡的節婦。因為罪業深重,當年就暴死了。死後元神被帶到陰曹地府,接受審判。冥官查看生死簿,上邊寫著:當以中科舉而官至二品,但因為誣陷節婦,官運被盡數削去。看罷,冥官臉色頓變,高呼著冥吏將其押走,去畜生道投胎。
於是,邵享豫被押到了一個地方,有人要灌他一碗湯。他暗中揣測這可能是迷魂湯,喝了就會失去人的記憶,因此趁著冥吏不注意,偷偷地倒掉了。
轉瞬間,他變成了一隻小豬仔,躺臥在豬圈中。他心中惱恨,就不吃不喝而死。死後其元神又來到陰曹地府,冥官指責他妄圖逃避懲罰,再次判其轉生為豬。這次他不敢再逃避了,只能安安分分地做一頭豬。
冥官指責邵享豫妄圖逃避懲罰,再次判其轉生為豬。這次他不敢再逃避了,只能安安分分地做一頭豬。(Couleur/Pixabay)
因為在畜生道中投胎,無可懺解,邵享豫起初很是無奈。但他突然想起做人時曾在母親生病時為其祈福念誦過《金剛經》,便經常默念記住的經文。
兩年後的一天,有強盜要搶劫主人家,轉生為豬的邵享豫看到強盜要進來了,就在豬圈中四處狂奔,大聲叫喚,驚醒了主人家的僕人,強盜受驚便跑掉了主人感念其護家有功,就沒有將其宰殺,而是讓其自然老死。
這一世結束後,邵享豫的元神再次來到了地府,冥官見他頭頂有一團金光,知道是他虔誠默念佛經的顯示,便上報主事。最後的判決是:可以再投胎為人,並還其前世官祿,遂投生在邵家。
投胎前,因為其曾在畜生道轉生過,因此冥吏需要將其豬皮剝掉才能換上人皮。在剝豬皮時,邵享豫痛徹心脾,當剝到胳膊時,因實在疼痛難忍,就掙脫出來,所以胳膊上就有一塊地方沒有剝乾淨,上邊還留存著豬毛。邵享豫還挽起袖子露出手臂給李經畲看,果不其然,有一小塊地方長著一叢毛髮,類似豬毛。李經畲驚嘆不已。
一念向佛,得脫苦海,人焉能不信神佛之存在?
清朝遇刺總督轉為豬身
另有民國文人汪仲虎記述,光緒戊寅年間,江蘇太倉雙鳳鎮有一家屠戶殺豬,發現豬的腹部上有「馬新貽」的字樣。馬新貽是晚清官員,歷任安徽建平知縣、合肥知縣、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兼通商大臣等職。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馬新貽回署衙時遭刺客張汶祥行刺,次日身亡,終年49歲。該事件就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或許刺殺背後有鮮為人知的內幕。
縣令一心想著升官,竟說謊是自己拿獲了強盜,具文向上司呈報,被破格升為安慶知府,六年後,又升職做了道台。(shutterstock)
報應不爽
明代馮夢龍在《喻世明言》中講了一個叫胡母迪的秀才,因被秦檜害死的岳飛鳴不平而怒責天道無存。在睡夢中他被帶到了地府,閻王告訴他:「天道報應,或在生前,或在死後;或福之而反禍,或禍之而反福。須合幽明古今而觀之,方知毫釐不爽。」而只根據當下判斷天道,是人不自量的表現。
其後,胡母迪被允許遊歷地獄和天界。在地獄中,他看到了秦檜夫婦、蔡京父子、賈似道等各朝各代殘害忠良的惡人在遭受雷擊、風吹、沸湯等酷刑。獄吏告訴他,這些人在地獄受刑三年後,還要轉生為牛、羊、狗、豬等,為人宰殺,剝皮食肉。如此往復已經五十多次了。而除非天地重復混沌,他們的刑罰才能得以解除,可見其罪業之大。此外,他還看到了梁冀、董卓、盧杞、李林甫等歷代將相也在受刑,因為他們陰險狡詐、欺君罔上、蠹國害民。他們受刑三年後,也要變為畜類。
可見,人作惡的後果不僅僅是在地獄接受懲罰,還要在生生世世轉生中遭受折磨。是以,老話說的積德行善、善惡有報不得不信啊!
誣陷寡婦兩世投胎為畜生 默念佛經重得人身 | 輪迴 | 報應 | 轉生 | 大紀元 https://bit.ly/390fsH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