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_121848253170_175267042608605_547607675_n2014-03-10_205041383339_176929632442346_839492230_n488288_174541916014451_193060993_nChina-_A_Manchu_Bride_WDL3958Island_Pagoda,_about_1871,_from_the_album,_Foochow_and_the_River_Mins153s154s155Thomson,_Honan_Soldiers  

約翰·湯姆生(英語:John Thomson,1837年6月14日-1921年9月29日),為19世紀最重要的攝影師之一。同時具有地誌學家、旅遊探險家、及作家等多重身分,湯姆生是首批旅行至遠東的攝影家之一,他忠實的紀錄了19世紀在東方各國的風土人情,他的攝影作品成為重要的社會人文記錄,並為後來的專業新聞攝影之先驅。

約翰·湯姆生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年少時是光學儀器作坊的學徒。在工作中,學會了攝影的原理。1862年4月,約翰·湯姆生的足跡踏上英國在東亞重要的殖民地──新加坡,並在當地開設相館,專為商人們拍攝肖像照片,工作之暇,則喜好拍攝當地的居民與地理景象。1865年他造訪泰國、柬埔寨一帶遊歷,用攝影紀錄了當地的人文景觀。1866年回到英國,這年約翰·湯姆生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
福州金山寺,1871年
1868年約翰·湯姆生再次折返「遠東」,並將工作地點移至香港,開始他著名的中國旅程,歷時五年,足跡遍佈中國大陸各地,拍攝了非常多的精彩作品。1871年約翰·湯姆生前往廈門,在這裡遇見了馬雅各(James Maxwell, 1835-1921)。馬雅各是位醫師,同樣來自蘇格蘭。1865年時,蘇格蘭長老教會派遣他到台灣傳教。此時,兩位蘇格蘭同鄉在廈門相遇,藉由馬雅各的描述,約翰·湯姆生知道了很多關於台灣島上原住民的訊息,這深刻地吸引了他,決定隨同馬雅各來台。

台灣

中國的滿族新娘,1871年
1871年,約翰·湯姆生的第一場福爾摩沙之旅,從打狗港(上岸),拍下了美麗壯觀的影像。為19世紀的打狗港留下最完整的影像紀錄。在他的鏡頭下,打狗港海天闊遠的東方詩意,展現獨特的影像美學。此外,湯姆生也拍攝了當時稱為台灣府的台南,如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最遠曾涉足荖濃溪流域,保留了百年多前的地貌。

湯姆生在台其間,共拍攝了四十幾張照片,除了拍攝南台灣的風景,如月世界、山谷、竹林等,重要的是,他還記錄了原住民平埔族:從平埔族人的獵人、少女、到漁民,都是湯姆生攝影的對象。這些作品陸續在他的各種著作中呈現,對台灣本地文史研究及南島影像史之建構意義深遠。因為如此,約翰‧湯姆生的名字與台灣歷史深深的烙印在一起。

十九世紀,是東西文化交會錯綜頻仍的年代,期間驚喜、痛楚與感動交揉,湯姆生的作品每一張照片,呈現一個西方人遭遇神秘東方國度的註解,其兼揉東西方肖像的美感差距,融合東方傳統山水畫的透視與構圖美學,人文與地理細膩觀察。透過玻璃底版看見的微歷史,湯姆生以其獨特的眼光與感情,映現並框架了一個他眼底東方異域在千年孕育下,其深厚歷史文化中的寧靜幽遠。

吳哥窟
約翰·湯姆生中南半島行腳的足跡,從柬埔寨、暹羅到交趾支那。也就是這些作品,湯姆生向當時渴望明瞭東方世界的歐洲人,揭露了東方的古老文明,而使湯姆生獲得極大的名聲。湯姆生的另一成就,就是他是第一位用攝影影像紀錄吳哥窟及吳哥城的人,大規模的拍攝吳哥壯麗的舊城及其浮雕石刻之美。
約翰.湯姆生世紀影像特展 | Facebook - http://goo.gl/TQ8nnK
--------------------------------------
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1837-1921)被視為早期重要的攝影代表人物之一。他具深度的拍攝手法,除了將旅行中所見的亞洲人物、地景、文化帶回家鄉外,這些相片也成了珍貴的歷史紀錄。雖然停留在臺灣的時間非常短暫,但是他所留下的影像和筆記對於研究1870年代的臺灣提供了相當寶貴的資料。可以互相補充與參看「時空旅行」特展旅人-沈葆楨,觀察和其同時代來臺的西方人,如何詮釋當代臺灣風情
一、背景

1837年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的約翰湯姆生,早年曾在愛丁堡的光學儀器製造商擔任學徒工作,除了讓他在實習期間對拍攝技巧有了進一步認識,也奠基了他日後可以透過相機記錄不同社會的所見所聞,將他的作品發揮的淋漓盡致。如同很多具有抱負的蘇格蘭年輕人一樣,湯姆生對亞洲世界有著憧憬。25歲時隨著有鐘錶製造和攝影專長的兄長到新加坡一起經營精密、航海、光學等儀器的生意。這時候的湯姆生,除在新加坡設立他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之外,開始不間斷地到鄰近的國家旅行,透過攝影及文字記錄下人們在城市與鄉村的日常生活。1866年回到愛丁堡時,發表了他在暹羅及柬埔寨拍攝的作品,同年被選為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1867年初,出版了第一本攝影集The Antiquities of Cambodia,並於同年中再度回到新加坡。1869年移居香港,在此設立另一個攝影工作室,也開始透過相機記錄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旅行途中,在廈門遇到同樣來自蘇格蘭的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1921),從馬雅各口中得知一些與臺灣原住民相關的有趣故事,因而跟著馬雅各來到臺灣,展開福爾摩沙的旅行。

二、拜訪平埔族部落的機緣

湯姆生在臺的足跡主要集中在臺南地區,也是馬雅各醫生傳教、行醫的主要地區之一。馬雅各醫生比湯姆生早5-6年到臺灣進行宣教及行醫的工作,對於臺灣的事物較為熟悉。傳教初期,馬雅各因受到當地漢人的排斥,在臺南府進行得並不順利。在同時間,與同是蘇格蘭人的必麒麟(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1840-1907)相遇。必麒麟在臺期間非常活躍,從參與處理海關稅務、臺灣樟腦交易、協助英美領事處理與臺灣衝突的事件,到時常進出原住民部落,都有他的蹤跡。也由於必麒麟的語言天賦以及涉略的人事物極廣,在馬雅各十分挫折的時候,帶著馬雅各醫生拜訪了幾處原住民的部落。這些原住民們視他們如自己的子民一般。這次行程的愉快經驗,除了為馬雅各醫生在傳教、行醫方面有了新的開展路線,也和原住民的朋友又拉近了一些距離。這應該是湯姆生來臺時,馬雅各帶著湯姆生再度拜訪他們的原因之一。

三、在福爾摩沙的足跡

從湯姆生1898年出版〈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的文字和影像紀錄中,可窺見一位西方旅者在1871年初次到臺灣的心情。對於聽到關於原住民種種駭人的傳聞並未能阻止湯姆生對他們的好奇心。前往臺灣的航程中,不平靜的海浪,使得這趟航行並非輕鬆。加上一位同行馬來人的船員訴說著船隻有觸礁的風險,以及島上住著獵殺人類的野蠻民族。但對於所有的傳聞,湯姆生他只想自己親眼看到。儘管湯姆生筆下寫著這些傳聞,不過大都是近期發生的突發事件以及日本和中國之間的衝突。然而,這本書所描述的內容是在離開臺灣後才完成。種種的傳聞,確實影響了當時湯姆生的感受,相信也影響了日後規劃在臺行程的路線。湯姆生在1871年4月初跟著馬雅各醫生從打狗(高雄)上岸後,曾經與在打狗進行傳教的蘇格蘭李庥牧師(Hugh Ritchie)會面。李庥牧師告誡他當時的臺灣南部地區並不平靜,因而打消了探訪原住民的念頭,轉而隨著馬雅各醫生北上到臺灣府及周圍的平埔族傳教區域。湯姆生先後與馬雅各醫生到拔馬(左鎮)、木柵(內門)、柑仔林、甲仙埔(甲仙)、匏仔寮、荖濃、六龜里等地。在這短短約一個星期的時間,湯姆生用相機記錄下臺灣平埔族人與山林間自然景觀的影像。(圖1和圖2)

約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內門地區
圖1:約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內門地區
(圖像來源:《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荖濃地區 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荖濃地區
圖2:約翰湯姆生眼中的臺灣荖濃地區
(圖像來源:《Through China : with a camera》,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數位典藏)

四、湯姆生使用的拍攝器材和拍攝手法

湯姆生當時使用的攝影方式是屬於火棉膠濕版攝影(wet collodion process),所準備的器材包括木製相機、帳篷作為移動式暗房、玻璃底片、感光顯影用的火棉膠和硝酸銀化學藥劑。這個攝影技術是由英國人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爾(Fredrick Scott Archer)於1851年發明。背負這些攝影設備行走於原始山林路徑不甚方便,為此,湯姆生雇用了幾名挑夫協助他拍攝的工作。濕版攝影曝光時間可從數秒至2分鐘左右,因此也考驗攝影師拍攝技術和與被拍攝者之間的互動。也或許是馬雅各醫生引見下,平埔族人沒有與其他西方人之間有對立和不愉快的經驗,讓他們在湯姆生的鏡頭前可以表現如此自在和平靜。而這也可以從湯姆生〈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的筆記中看到,他所接觸到的平埔族人對他們一行人的態度都非常的熱情體貼。

結語

湯姆生不是19世紀唯一來臺的西方旅者,而他的旅程觀察紀錄對研究當時臺灣社會的歷史有著難以言喻的價值。同時,在人類學尤其是南島民族的研究上,也是極為珍貴的史料。以當時攝影器材、技術尚在發展的階段,拍攝程序是一個笨重而繁瑣的過程,但他積極的深入他未曾接觸過的領域,去記錄、探索。雖然,他來臺只短短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從〈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一書中,不難發現他將所見所聞透過拍攝和文字描述記錄下來。這些資料的認識與使用,可讓我們直接感受到一個西方的旅者在臺灣,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是用什麼樣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新奇的事物。而在現代的我們,也同樣的好奇,從他的作品來瞭解他,同時也瞭解臺灣的過去。

參考資料

費德廉、羅效德,《看見十九世紀臺灣》,臺北: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曾芳玲,《波光流影-約翰湯姆生世紀影像特展:鏡頭下的福爾摩沙紀行》,高雄:高市美術館,2012年。

必麒麟,《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
1871年約翰.湯姆生所拍攝的打狗港照片
1871年4月2日,蘇格蘭籍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同鄉馬雅各(James Maxwell)醫生推薦下,從廈門搭汽船來台旅行與攝影,從打狗(高雄)港上岸,帶著攝影助手頂著笨重的攝影器材,在高雄、台南一帶活動,停留時間只短短一個星期左右,最遠曾涉足屏東荖濃溪流域,在臺旅行其間,共拍攝了50多張照片,其中就有8張照片是在打狗港附近所拍攝,是打狗港最早的攝影記錄

今日約翰.湯姆生的攝影作品都保存在英國Wellcome Library,目前全數數位化並開放免費下載;讀者可進一步利用Google地球中的照片疊加功能,將約翰.湯姆生1871年所拍攝的打狗港舊照片「貼」到現在的地景上,可以藉以比對出當時稅關、洋行的所在以及哨船頭聚落的樣貌,以及今昔環境的變遷。
Google Map/Earth觀察報@Sinica » 1871年約翰.湯姆生所拍攝的打狗港照片 - http://goo.gl/dGPhLW
---------------------------------------
1871年四月二日,打狗港外海停靠了一艘汽船,攝影師 John Thomson 及其隨從,頂著笨重的攝影器材離船上岸,就此展開他在台灣南部山區的有趣旅程。
 約翰.湯姆生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年少時是光學儀器作坊的學徒。在工作中,學會了攝影的原理。他被譽為是最偉大的早期攝影師之一。
 1862年4月,約翰.湯姆生的足跡踏上英國在東亞重要的殖民地──新加坡,並在當地開設相館,專為商人們拍攝肖像照片,工作之暇,則喜好拍攝當地的居民與地理景象。
 1865年他造訪泰國、柬埔寨一帶遊歷,用攝影紀錄了當地的人文景觀。1866年回到英國,這年約翰.湯姆生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
 1868年約翰.湯姆生再次折返「遠東」,並將工作地點移至香港,開始他著名的中國旅程,歷時五年,足跡遍佈中國大陸各地,拍攝了非常多的精彩作品。
 1871年約翰.湯姆生前往廈門,在這裡遇見了馬雅各(James Maxwell, 1835-1921)。
 馬雅各是位醫師,同樣來自蘇格蘭。1865年時,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派遣他到台灣傳教。
  此時,兩位蘇格蘭同鄉在廈門相遇,藉由馬雅各的描述,約翰.湯姆生知道了很多關於台灣島上原住民的訊息,這深刻地吸引了他,決定隨同馬雅各來台。
  約翰.湯姆生從打狗(高雄)港登陸,在高雄、台南一帶活動,最遠曾涉足荖濃溪流域。在台其間,共拍攝了四十幾張照片,這些作品陸續在他的各種著作中呈現。
 此次展覽的圖片係出自以下兩書:   


Le Tour du Monde: Nouveau Journal des Voyages,
Paris: Librairie Hachette, 1875. (22.5W*30.8H*4D) John Thomson, The Straits of Malacca,Indo-China, and China,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875. (14.3W*23H*4D)
 在湯姆生學習攝影的時代,流行的攝影技術是所謂的「溼板」攝影(wet-collodion process) 。攝影者必須自己準備藥材,泡製底片,耗時又費工。旅行時,還得雇請八到十個人來背負器材。對當時的的旅行者而言,攝影可是件非常麻煩的差事。湯姆生從新加坡雇了個隨從,叫阿洪,亦隨他來台,年約四十歲,是個華人。
 1870年代,當時的印刷技術尚無法在書籍上印製照片,所以,約翰.湯姆生有些攝影作品係由歐洲畫工重新描繪,再使用當時流行的石印技術印刷成書。由於重繪的關係,所以石印圖片與原版照片內容略有差距,如左右相反,或多一棵樹、少一個人等。
 以下,讀者透過影像,隨著John Thomson的鏡頭,穿越時空,回到一百三十年前的南台灣。

images (1)images (2)平埔族images (4)images (5)images (6)images (7)images  

-------------------------------------------------------------------------------------------------


  

d8651882014-12-31_140729  

「垃圾牌相機」拍出女體美 捷克流浪漢的美學征服大家
大 中 小
2014-12-29 17:34:00


▲米羅斯洛夫•提基利用垃圾拼裝的相機。(圖/取自Miroslav Tichy臉書)

「缺憾是作品的一部份,為此,你需要一部劣質相機。」
捷克藝術攝影師米羅斯洛夫•提基(Miroslav Tichy)如此評價自己的作品。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米羅斯洛夫•提基,在20世紀60年代至1985年期間,利用一台破爛自組的相機,在他的家鄉,拍攝了大量以女性及性的攝影師。爭議的藝術行為,讓他的作品受到出版社的抵制,進出警察局也是家常便飯。影像模糊,製作粗糙簡陋的照片可能連一個業餘的攝影師都不會看一眼,但他擅用自己獨特的美學觀點,成為自己的大師,作品進駐世界各地重點美術館及畫廊。

提基沒有一台好的相機,更不用提一顆好的鏡頭。以馬路為家的他收刮垃圾場裡撿來的鞋盒、紙筒、橡皮筋等,拼裝出一台獨一無二的相機。每天早上六點出門,日落而歸的節奏,一天生產約100張左右的照片。

他的家鄉基約夫(Kyjov)就是他的攝影棚,鏡頭流連在女性出沒的游泳池、海灘、公車站、學校、停車場,呼嘯而過的掠影,呈現一個接一個的女性胴體。雖然他的行徑古怪,但小鎮的部分居民都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那些被捕捉在鏡頭裡的女性,都不相信那是一台可以拍出相片的「相機」。當然有的時候因為拍攝的作品牽涉到衣衫不整或裸體的女性而鬧上警局。

▼米羅斯洛夫•提基。(圖/取自Miroslav Tichy臉書)

 

提基因流落街頭,反而更激發他的創意,那些沖印在垃圾堆裡撿來的廢卡紙上的照片,也是利用一個破爛的臉盆和藥房買的藥水所完成,汙點、顯像錯誤是常有的事。那些概括寫上「Kyjov, 1960s - 1980s」的相片,都是被最粗暴的方式對待,有的甚至佈滿腳印,殘破不堪。但同時,他也喜歡為自己的作品製作美麗的框架。

提基沒有偉大的夢想,沒有驚人的攝影技術,對於參與展覽也興趣缺缺他的一生看似和藝術扯不上邊,但所呈現出來的作品卻和當代國際藝術的美學觀點相當接近,這就是提基所創造的世界。

▼米羅斯洛夫•提基的攝影作品。(圖/取自Miroslav Tichy臉書,下同)

 


清同治10年(1871)約翰湯姆生所拍攝之內門木柵女子與嬰孩舊照


湯姆生的台灣文化資產有以下價值:一、地景照片,讓我們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瞭解守護環境的重要。二、樸實平埔原住民的衣著、家屋與活動照片,讓我們知道先民的文化與生活。三、原住民平埔族群與高山族群互動的描述,讓我們瞭解當時的族群關係。
文:游永福
自序
台灣的面積不大,古道卻不少,如草嶺古道、魚路古道、八通關古道、瑯嶠.卑南古道等,充滿人文與歷史之美,也充滿地景之麗,向來是慕名者熱門走訪的。
可惜這些路線未能如《徐霞客遊記》一般,有著早期的完整走訪報導,讓我們可以按文索驥、今古對照。萬萬想不到,1871年4月,台灣竟然出現了一位徐霞客,除了遊記,還留下了極為珍貴的照片。
這位台灣徐霞客,風度翩翩、兩眼有神,是舉世公認的傑出旅行攝影家,名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 1837-1921)。
湯姆生是英國蘇格蘭愛丁堡人。他在同為蘇格蘭人的宣教士馬雅各醫生(Dr. James L. Maxwell, 1836-1921)對「美好平埔番」之講述與令人讚嘆的魅力吸引下,於是在1871年4月1日隨著馬雅各從廈門搭乘輪船(Steamer)前往台灣。4月2日破曉時分,兩人來到打狗岸邊約一哩處下了錨,接著轉搭舵手「鴉片」(Opium)的小船上岸。自從懷著興奮心情的攝影家一腳踏上了陸地之後,台灣的面目開始清晰了;歷史,也有了不同角度的寫法。

gbp-cpa0015624

Stock Photo - A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Nemesis', First Opium War (1839-1942)
為台灣新寫歷史的湯姆生,長相到底如何?頗令人好奇。攝影家一向為人作嫁,所以會留下自身影像的並不多。這一張難得接近正面的〈湯姆生與中國福建省廈門的兩個滿州士兵〉(Amoy, Fukien province, China: two Manchu soldiers with John omson)影像,判斷應是由其助理協助拍攝。
1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出版
湯姆生,〈湯姆生與中國福建省廈門的兩個滿州士兵〉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話說湯姆生在打狗上岸後,於旗後、猴山(今柴山,又名壽山)與打狗潟湖四處獵艷,因此為打狗港保留了極為難得的青春容顏。在此盤桓三天後,一行人又乘船北上,於4月5日早上8點來到台灣府。故府城的古意與靜謐,也依序入了鏡頭。
到了4月11日,備好旅行用品,並找到苦力,即挑夫之後,大夥兒又往東行去,前往內山地界客旅極稀,且以閩南語音來記錄的拔馬(Poahbe)、崗仔林(Kong-a-nah)、木柵(Bak-sa)與柑仔林(Kam-a-na)等「熟番」地區,以及瓠仔寮(Pau-ah-liau)、甲仙埔(Ka-san-po)、荖濃(Lau-long)、六龜里(La-ko-li)與枋寮(Pang-liau)等清朝官方避之惟恐不及,絕少經營的「熟番」與「生番」交雜地界。
因此,湯姆生留下了一張張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精彩照片。此外,還有扼要或細膩,一篇關於台灣的報導及三本專書描述台灣的章節——這些照片與報導後來熱絡流傳於歐美,為世驚艷。
1920年,湯姆生寫信給倫敦威爾康展覽館館長,試探展覽館創立者亨利.威爾康是否有意收藏他手中的玻璃底片及展覽這些照片。信的內容如下:
親愛的先生,我不知道威爾康先生是否打算在貴館騰出空間來展覽照片?如果是,我在東方旅行時所拍攝的一系列照片將是有用的,因為每一張照片對我所造訪的國家及其人民都具有特殊意義;每一個系列都包含了古董、藝術、建築和演化發展的證據。我造訪的地區包括暹羅、交趾中國(越南)、柬埔寨、中國、福爾摩沙(台灣)和賽浦路斯。我可以提供底片及每張照片可用的相關註記。我確信這樣的系列照片將能提升貴館展覽效益,並使展覽更加生動有趣。敬請告知您對此事的看法。
誠摯問候您
約翰.湯姆生
湯姆生自認為「每一張照片對我所造訪的國家及其人民都具有特殊意義」的信件內容,讓我們知道,湯姆生對自己的攝影作品,除了他自己深為看重之外,也認為對他造訪的國家與人民都具有特殊意義,因此相當重要。可惜的是,對台灣具有特殊意義的這批珍貴資產,從1871年起126年間,未曾在台灣出現。直到1995年,攝影學者王雅倫前往法國影像中心進行研究,無意中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這批珍貴的台灣影像,才著手整理,並於1997年編著完成了《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一書。從此,湯姆生120多年前沖印的南台灣照片複製品才得以正式現身台灣。接著在1999年,劉克襄的《福爾摩沙大旅行》專書收錄了〈穿越惡地形:英國攝影家湯姆生的內山紀行〉這篇文章,以湯姆生的〈南福爾摩沙紀行〉(Notes of a Journey in Southern Formosa, 1873)來進行導讀,而插圖則是以版畫呈現。
2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出版
湯姆生,〈打狗港〉,1871,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到了2002年,荷蘭人蘭伯特(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所著《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第四部「捕捉台灣昔日風貌的英國攝影師」單元,是以湯姆生的《麻六甲、印度支那與中國間海峽:十年海外旅居歷險記》(The Straits of Malacca, Indo-China and China or, Ten years' Travels, adventures, and residence abroad, 1875)第11章內容來呈現台灣的部分,所附插圖也是版畫。
2006年2月,法國魏延年(René Viénet)的《從地面到天空台灣在飛躍之中》出版了,同樣是以湯姆生《十載遊記:麻六甲海峽、中國與中南半島》第十一章的內容來編寫。不同的是,該書圖檔採用英國威爾康圖書館(Wellcome Library)典藏的湯姆生玻璃底片重新掃描列印。由於A4規格、兩百頁的篇幅所能收錄的照片仍然有限,所以專書出版時,魏延年特別在台北世貿中心書展,展出更多湯姆生拍攝台灣與台灣以外的照片。
這些高畫素掃描重新沖印的照片,大都附有湯姆生的親筆題字,展現更多細節,令人震撼。現在湯姆生的南台灣照片與精彩遊記報導,除了為國際人士珍視外,也真正成為台灣重要文化資產。
關於筆者提及1999年劉克襄的《福爾摩沙大旅行》,王雅倫曾來信提醒筆者:「其實他早在1989年就出版了。」經詢問劉克襄,確實最初出版的時間為1989年,原出版單位為「自立報系出版社」。
王雅倫還提及:「時報也曾翻譯出版湯姆生的《中國與中國子民》這本書。」經追查,該書出版資料為:約翰・湯姆遜(Thomson, John)攝影、撰文,羅智成節譯,《中國最後一個古代》(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由時報出版社於1984年出版,比劉克襄的專書早了五年。因此正確來說,湯姆生此一珍貴資產在1871年的113年後便在台灣出現——筆者久居甲仙山區,資訊明顯不足,慶幸有兩位老師提醒與確認,始得更正。
3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出版
湯姆生,〈竹筏〉,1871,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而魏延年策畫的湯姆生照片展覽,在2006年2月首度於台北國際書展展出之後,又於同年2月22日起至3月24日止在台大圖書館再次展出。2014年5月30日至8月31日,轉至澳門博物館展出,展覽名稱則為「珂羅.重現:湯姆遜與黃豪生的光影對接」。及至2015年9月14日至11月28日,在巴黎「中國之家」展出,展覽名稱為「福爾摩沙1871:台灣早期影像展」。
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21日又在巴黎「泰勒基金會」展出,展覽名稱為「中國與中國人民影像展」。魏延年策展所使用的湯姆生照片來源如下:
1980年,魏延年獲得了一套衛爾康圖書館館藏中,完整的玻璃底片原版印相。1992年,藉由麥可.格雷(Michael Gray)的幫助,兩人積極地修復了所有在十九世紀末時,使用各類不同印刷技術所留存下來的湯姆生的攝影作品,如使用塗碳技術、珂羅版技術或是使用凹版技術印刷的圖片等,再以高畫質的影像檔數位化保存。
現在,筆者就以保存在威爾康圖書館53片掃描的台灣玻璃底片,來說明湯姆生攝影作品的收藏狀況。湯姆生在底片上扼要題字且點出地名的有37片,如〈木柵女與嬰孩〉(A Bak-sa woman & child, Formosa, 1871);只題字無地名的有八片,如〈Fishing in the surf, Formosa, 1871〉;另外八片則無任何文字。這樣的題字量比例,就出自湯姆生之手的東南亞照片來說,還是最多的。
4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出版
湯姆生,〈木柵禮拜堂群像〉,1871,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然而,只靠這麼簡要的題字,想要明白湯姆生口中的「每一張照片對我所造訪的國家及其人民都具有特殊意義」,實在不容易。而且湯姆生出版附有短文來說明照片內容的《中國與中國人影像》一書,在台灣部分只選錄了15張照片,其中六張人頭照僅由一篇〈福爾摩沙的原住民〉來說明;總計15張照片中有三張玻璃底片已經佚失。綜合上述兩項資料,湯姆生口中所謂「可以提供底片及每張照片可用的相關註記」,其實也僅有這些。
湯姆生曾在甲仙埔住過一夜,這裡是筆者的出生與居住地。身為在地人,見到這批有圖(照片)、有文(報導)如此珍貴的湯姆生台灣檔案,卻一直未受到國人應有的重視,令人遺憾。在筆者對湯姆生研究與踏查投入十多年努力後,2014年3月終於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廖泫銘先生的協助下,取得研究用途的威爾康照片電子檔。湯姆生書寫於玻璃底片上的題字,經翻轉影像放大檢視,由筆者的工作夥伴——來自美國的外甥女婿Joshua Heald協助判讀部分潦草字跡,才能釐清大致的內容。
釐清題字內容後,就能確認出照片拍攝地點之地名,並進行後續踏查工作。而原先沒有標示地名的照片,也有了可以追查的方向。其次,參考湯姆生一份關於台灣的報導與三本專書的台灣章節,以及繪製於1873年標示有路線和地名的「南台灣旅行地圖」(Sketch Map of Southern Formosa)之後,成果終於陸續顯現。電子檔影像經放大檢視,也出現紙本影像見不到的許多細節,讓人對乍到台灣的湯姆生獨到的眼光與用心大感佩服。
當然,宣教士馬雅各的人文素養以及一路默默帶領與協助之辛勞,令人感動。更令人驚嘆的是,整個行程中,馬雅各竟然沒有留下任何一張個人影像,真是出人意外的低調。
湯姆生的台灣文化資產有以下價值:一、地景照片,讓我們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瞭解守護環境的重要。二、樸實平埔原住民的衣著、家屋與活動照片,讓我們知道先民的文化與生活。三、原住民平埔族群與高山族群互動的描述,讓我們瞭解當時的族群關係。這些具體而微的平埔文化精華,都是台灣文化的底蘊,冀望筆者的階段研究成果,可作為關心者往前探究或往後索驥的踏腳石。
5
Photo Credit: 遠足文化出版
湯姆生,〈20歲的木柵平埔女孩〉影像,1871,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本文開頭提及的《徐霞客遊記》,2011年3月30日中國將開篇之作〈遊天台山日記〉中所記載的第一天——5月19日,訂為「中國旅遊日」,並展開重走「霞客路」一系列活動。2013年3月14日,中國浙江台州恩澤醫療中心主任陳海嘯建議恢復「徐霞客古道」,並申報「世界線性文化遺產」。
所謂「線性文化遺產」(Lineal or Serial Cultural Heritages),主要是指擁有特殊文化資源集合的線型或帶狀區域內,所包含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族群表現形式,如運河、道路、鐵路等。中國的長城、大運河與絲路已通過聯合國線性文化遺產的申請。到處是遺產的中國對於文化保存的持續重視,令人不由得深深反思。期望此一深具「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內涵與潛力的「攝影家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的文化路徑,能在本書出版後能獲得國人與相關單位的重視。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遠足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游永福
1871年湯姆生南台灣路線實地踏查,
250張珍貴圖像盡收眼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隨著1860年台灣開埠,眾多西方人相繼來到亞洲,有官員、牧師、軍人、商人、探險家……。在這股熱潮中,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開始了亞洲漫遊。
1862年到1866年,他以新加坡為基地,遊歷了馬來亞、蘇門答臘、麻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印度、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1870年到1871年4月,他又進行第二次亞洲旅行,從香港出發開始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造訪廣州、福州、廈門、汕頭、潮州、台灣等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1871年4月1日,湯姆生跟隨馬雅各醫生從廈門搭輪船到台灣,隔天兩人在打狗(高雄)上岸,然後到台灣府城(台南)、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他從不同的角度為台灣寫歷史,台灣的面貌因此變得清晰了。湯姆生記錄了平埔原住民的生活細節,留下一張張涵蓋地景、風景、維生、產業、植物、動物、房屋、服飾與人物等樣貌的照片。
在湯姆生踏上台灣這座島嶼130年後,本書作者發現了他心目中的「徐霞客」。湯姆生不僅為台灣寫遊記,還留下珍貴的照片。自2001年起,他開始統整家鄉甲仙的史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踏查,仔細整理湯姆生現存59張南台灣的照片,並根據當時湯姆生的行程,從打狗到木柵,依序編寫和現地比對。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他希望藉由《尋找湯姆生》的書寫,建構出台灣第一條「線性文化遺產」的路徑。
本書特色
全書收錄近250張珍貴圖像,圖文並茂。
作者近二十年深度踏查和研究,根據湯姆生1871年4月南台灣的行程,從打狗到台灣府城、拔馬、木柵、柑仔林、火山、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再回到木柵,依序編寫,並將現在與150年前的影像對照比對,輔以現地豐富的文化、產業與生態資源,建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線性文化遺產」之內涵。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大開本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
《尋找湯姆生》:深具「世界線性文化遺產」內涵與潛力的1871年台灣珍貴圖像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bit.ly/2tCgwPe

2vonwog5p0fo70g6yu5zw5erywhsfg2020-01-08_1448082020-01-08_1447572020-01-08_1447512020-01-08_1447432020-01-08_1447332020-01-08_1443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