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

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窟造像的總稱。
安岳古為普州治所,地處成渝古道的中點,經濟文化較為發達。境內以丘陵地貌為主,多有紅岩出露,有利於摩崖造像。現存最早的造像題記為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唐至北宋時期為石刻的極盛時期,並一直延續到明清甚至現代,享有「上承龍門,下啟大足」之美譽。
現在安岳境內共有各類石窟造像140餘處,其中保存較好的有69處,共有造像10萬餘尊,石刻佛經40餘萬字。[1]。
臥佛院摩崖造像在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毗盧洞石刻造像在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006年5月25日圓覺洞摩崖造像、千佛寨摩崖造像、玄妙觀摩崖造像、華嚴洞摩崖造像、茗山寺摩崖造像、孔雀洞摩崖造像(報國寺經目塔)[4]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院摩崖造像合併,名為安岳石窟[5]。另外有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5處(庵堂寺、佛耳岩、高升大佛寺、西禪寺、塔坡),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縣級文物保護點60處
"安岳石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AE%89%E5%B2%B3%E7%9F%B3%E5%88%BB

安岳石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岳石窟圆觉洞安岳石窟孔雀洞安岳石窟华严洞安岳石窟千佛寨安岳石窟玄妙观安岳石窟茗山寺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安岳石刻,又稱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境內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