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特藏L夾—圖書館館藏章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書店


前賢風範藏書印_子孫後代_借人_主人

古代文人雅士大都會在一些古籍善本書上,蓋上許多精緻的藏書印。這是一種文化現象,且歷史悠久,品味高雅,寓意精深,可稱歷代文人、藏書家的一種雅嗜。其含蓄的深邃意蘊,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書籍字畫上鎢蓋印章,據說始見於唐太宗李世民以年號為印文的「貞觀」聯珠印。至於藏書印的大量流行,應該是印材採用花乳石之後的明、清兩代。一般的藏書印往往只錒刻藏書人的姓名或齋館、藏書樓名,多一點的還加上字號籍貫。如「海寧查慎行字夏重又曰悔餘」「青浦王昶字德甫一字述庵別號蘭泉」。有的說明書主人的身份,如馬思讚的「玉音、孝友著於家庭,信誼隆於鄉黨」、鮑氏知不足齋的「世守陳編之家」「老屋三間,賜書萬卷」。還有的說明書的來歷,如「惺吾海外訪得秘笈」「知不足齋主人所貽,吳騫子孫孫永寶」等等。
不少藏書印宣揚藏書、讀書的樂趣和得益,如“好書到手不論錢”“賢者而後樂此”“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老茂最得意之物”等等。有的還寫成詩或銘言。如方功惠的“十年作吏仍糊口,百金購書收散亡,老矣不能窮兩簡,一廛幽僻得深藏”,蕭蓼亭的“名山草堂,蕭然獨居,門無車馬,座有圖書,沈酣枕籍,不知其餘,俯仰今昔,樂且宴如。拜經樓吳驃有一方朱文藏書印刻「寒可無衣,飢可無食,至於書,不可一日失,此昔人詔厥之名言,是可為拜經樓藏書之雅則」。這和知不足齋鮑廷博的“一生勤苦書千卷,黃金散盡為收書”一樣道出了聚書的不易,因此有的人就表示要“以身守之,罔敢失墜”,特別是寄希望於子孫後代。如向山閣陳鰩在他最心愛的書上,都蓋上刻有自己長髯古笠的肖像印“仲魚圖象”和“得此書,費辛苦,後之人,其鑑我”這兩方藏書印。澹生堂祁氏藏書上有一方藏書印,印文為:「澹生堂中儲經籍,主人手校無朝夕,讀之欣然忘飲食,典衣市書恆不給,後人但念阿翁癖,子孫益之守物失。曠翁銘」。明末著名學者黃宗羲在明抄殘本葉適的《習學紀言》上,也蓋著一枚圓形篆文藏書印:「忠端是始,梨洲是續,難忘攜,貧不忘買,老不忘讀,子子孫,鑑此心曲。」確實是語重心長。
可是,要保藏這些善本古籍,也真是談何容易,那時,除了水火兵蟲盜賊之外,最危險的還是出在自己子孫身上。如陸心源的十萬卷樓全部藏書,陳鰣向山閣的那麼多宋刻元槧,到兒子手裡就都賣光散盡了,所以有些人的慨嘆也反映到藏書印上來:“難尋幾世好書人”!古代,有的人主張書要借給人看,只希望不要損壞丟失,“願流傳,勿污損”,這是完全正確的。
有記載:「昔司馬溫公藏書甚富,所讀之書,終身如新。今人讀書,恆隨手拋置,甚非古人遺意也。夫佳書難得易失,稍一殘缺,修補甚難。每見一書或有損壞,輒憤惋浩嘆不已。還有鎢在宋刻本《新刊劍南詩稿》上的一方墨記,則大段引用了《顏氏家訓》中“典籍借人”的一段:“《顏氏家訓》曰:'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此士必讀百嵐,亦有瀦行。整齊,然後得起,故無損敗,人不厭其求假焉。可是不少人卻反對出借,如甘潤堂周氏的藏書印上就“明文規定”:“只許就看,未嚐借人。”
藏書家最怕的是和賣錢谷的一方楷書朱文長方木記上就刻著:「賣衣買書志亦迂,愛護不異隋侯珠,有假不返遭神誅,子孫讀之知聖教,鬻及借人為不孝」同樣是這個意思。宋刻《古今合璧事類備要》上有一方全文長達一百三十餘字的墨記,儼然是一篇「宣言」:「予性頗愛書,一書未有,必罄囊市之。不孝之罪莫大焉。
嘉興王介峰的一方朱記印文中更進一步談出了他勸子孫後代愛書讀書的真正目的:「積書以遺子孫,未必能讀,固也。然吾以此發身,凡一卷一帙皆手自校閱,不欲棄之,亦欲復付後人以為猌譌(碌為捕蹄譌(譌為捕蟭。工具,藉以喻透過閱讀來獲取功名)。如明代呂坤(新吾)就聲稱:「呂氏典籍,傳家讀書。子孫共守,不許損失借賣,違者塋祠除名。萬歷七年坤記。」意即違反者不承認他是呂家子孫。還有一個名叫述庵的人,口氣比這還要嚴厲:「二萬卷,書可貴,一千通,金石備,願後人,勤講肆,敷文章,明義理,習典故,兼遊藝,時整齊,勿廢墜。事實上,家教並非萬能,何況是身後的事,又有誰料得到,管得了呢!清代著名藏書家道古樓馬氏在《後村居士集》上,一個人就蓋了“古鹽官州馬思贊之印”“花山馬仲安家藏善本”等十四方印章。根據《中國善本摘要》等書記載,他蓋在藏書上的印章竟達五十餘方。
古代的藏書印是主人姓名、字、號以外的延伸,是了解主人的一條捷徑。一些前賢名哲的藏書印保留至今,成為富有特色的文化。不言而喻,藏書印有著較高的美感和研究價值,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束馨香四溢的奇葩。願傳承不絕,發揚光大

前賢風範藏書印_子孫後代_借人_主人


印象,方寸之間 - 傅斯年圖書館古籍鑒藏章特展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清代藏書家方功惠(1829—1897)是湖南巴陵(今岳陽)人,字慶齡,別號柳橋。 他建有「碧琳瑯館」藏書樓,藏書量達50 萬卷以上,包含大量宋元版本,並曾親赴日本購書,眼光遠大。 方功惠還刻印了《碧琳琅館叢書》等重要典籍,其部分藏書在過世後捐贈給北京大學,成為該校圖書館首批善本的基礎。 
方功惠的生平與事業 
官宦出身: 方功惠出身官宦世家,以監生襲蔭,擔任廣東鹽道知事,並曾任番禺、南海、順德知縣及潮州知府,負責粵、閩、贛、湘四省的鹽課。
軍事貢獻: 他曾親自督導潮州抗洪搶險,並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籌募軍餉。
藏書與學術貢獻 
碧琳瑯館: 方功惠的藏書樓「碧琳瑯館」,位於廣州城北,後已不存。
藏書豐富: 他收羅了潘仕成、伍崇曜等人的舊藏,並前往日本購得佐伯文庫的典籍。
刻書事業: 他編輯刻印了《碧琳琅館叢書》和《古經解匯函》等學術價值高的叢書和典籍。
藏書來源: 碧琳瑯館的藏書豐富,藏有40 多種宋本、60 多種元本。
藏書的後續 
方功惠去世後,其孫將藏書運至北京,部分在琉璃廠散售,其餘則捐贈給當時的京師大學堂,成為北京大學圖書館首批善本圖書的基礎

方功惠-快懂百科                   珍藏圖書─古籍鑒藏章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官定公印/官方戳記/六大類印章/齋館印齋館印,也漪屯齋號印。現知傳世最早的齋館印是唐代垂相李泌的「端居室」玉印。為自己的住所、書房、齋館起名,後來在文人墨客間極為盛行-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古籍】清末藏书家方功惠刊刻孤本碧琳琅馆丛书52卷_五军都督府古籍馆                      方功惠及其藏書                方功惠                方功惠_百度百科             方功惠及其碧琳瑯館藏書研究 = A research on book collection of Fan Gong Hui’s Bi-lin-lang-guan|Airiti Library 華藝線上圖書館                         藏書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篆刻欣赏-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

書法繪畫作品如何鎢印:「鑑藏印」該如何使用? _朱文印             

石安說印|「文人篆刻藝術美學」講座實錄(2)                印石有靈,漫談藏書印,不完全在藏,純粹藏之深閣_子孫後代

學書法不可不懂印章的基本常識                  連珠印 - 何創時雲端博物館


藏書印文化分私人藏書印與公共圖書藏書印,各有千秋 

公共圖書藏書印-相簿 https://photos.app.goo.gl/71khBwLwyWgmpZbw9

茛(ㄍㄣˋ)苕(ㄊ一ㄠˊ)是地中海沿岸一種低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葉子寬大,葉邊鋸齒狀帶刺,有著優雅的卷曲姿態,眾多卷草紋樣的原形都是茛苕葉,對植物裝飾史有極大意義-這種植物在古希臘、古羅馬(義大利地區)非常有名,其繁榮的生命力、克服諸多地中海地區像希臘、義大利都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克服這麼多障礙,使它象徵著『智慧』、『藝術』和『永恆而茛苕紋最早運用於古希臘的柯林斯柱的裝飾上,其柱頭上的茛苕葉紋被用做為花下的杯狀托,象徵著神殿的永存萬世』。它的形象廣泛應用於歐式花紋中,不僅在歐式建築中隨處都能看見,從拜占庭風格、哥德式風格到文藝復興風格,茛苕葉幾乎是所有古典風格中最普遍的裝飾主題,比如梵諦岡的枝狀燭台、羅馬萬神殿圓柱、巴黎聖母院牆壁。因茛苕葉因形象優雅端莊又大器,在家居裝飾建材上也隨處可見。比如沿用至現代的裝飾建材-線板上的花紋也有許多茛苕葉紋的存在,這種植物的形象影響了整個歐式紋路的表現。 飾材 https://bit.ly/42cy1mJ


內海忠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內海忠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7%E6%B5%B7%E5%BF%A0%E5%8F%B8
日本時代台灣的官制與官員職位階序 說起。我整理如下(依照制度層級,由中央到地方):
一、最高層級(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全台最高行政長官,直接由日本天皇任命,集行政、軍事、司法大權於一身(至 1921 年前還兼立法權)。
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總督下第一號文官長官,掌民政(相當於內政部長+財政部長的地位)。
台灣總督府各局長:例如內務局長、財務局長、殖產局長、交通局長、學務局長等,相當於中央部會首長。
台灣總督府法院院長、檢察官長:司法體系最高官員。
二、中層地方行政(州廳制,自1920年起)
1920 年地方制度改革,將「廳」改制為「州」與「郡」,此時的層級如下:
(1)州級
州知事:相當於地方最高行政長官(例:新竹州知事、台北州知事)。
官等通常為「高等官四等至六等」,在日本本國相當於府縣知事。
州事務官/課長:負責州內各課(如內務課、警務課、殖產課、土木課、學務課)。
州技師/技手:專門職(農業、林業、工程、醫療等技術官職)。
(2)郡級
郡守:州下轄的郡行政長官,相當於今日縣下的「縣轄市或縣區長」。
官等為「高等官八等或判任官」。
郡書記:協助郡守處理行政。
三、基層地方(街庄制)
街長、庄長:由地方仕紳推選或由官府任命,負責基層行政。
保正:協助街庄長,負責戶口、治安、基層動員(類似保甲制度的基層干部)。
甲長:最末端基層單位(保下再分甲),直接接觸民眾。
四、司法與警察系統
法院院長、判官(法官):負責審判。
檢察官:檢察業務。
警視廳警視總監、警部、巡查部長、巡查:相當於警察廳體系。
五、階序(官等、俸給)
日治時期的台灣官員身分,分為 高等官、判任官、雇員 三大類:
高等官:相當於今日高階文官(例:總督、州知事、郡守)。
級別:一等~十等(如「高等官一等」接近次官級,「高等官五等」大約相當於地方知事)。
判任官:中級文官(例:科員、警部)。
分為一等~四等。
雇員:基層職員(書記、技工、雇傭職)。
✅ 總結以「新竹州」為例:
新竹州知事:屬「高等官五等~六等」,由日本內務官僚派任,地位相當於今日「省轄市市長 + 縣長」的綜合權限。
郡守(如新竹郡守、桃園郡守):相當於縣轄區長。
街庄長:地方基層首長(類似鄉鎮市長)。
保正、甲長:基層社會控制與戶籍管理。
https://chatgpt.com/s/t_68d77a0020a08191b71ba93866b99a40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