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內作次,遺言
昭和20年3月,台灣宜蘭員山特攻隊
台灣第一張特攻隊影片
我看到哭了
表現竹內君他那
出征前無奈忍著淚水不哭
最後跟世上告別的表情 
關於竹內作次先生的影片連結。這段影片記錄了昭和20年(1945年)3月,隸屬於台灣宜蘭員山特攻隊的竹內先生在出征前,努力忍住淚水、與世界告別的最後身影,畫面確實令人動容。
台灣宜蘭地區曾包括「北機場」「南機場」「西機場」等,其中位於員山鄉的「西機場」曾作為日軍特攻行動的基地之一。台灣作為特攻隊基地-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末期,將台灣作為神風特攻隊出發基地的規劃地之一,確實曾動員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76eTpiBZ7/

神風特攻隊/宜蘭市金六結營區周邊有三座昔日神風特攻隊飛機掩體群(俗稱機堡),被登錄為宜蘭縣歷史建築文化資產/宜蘭縣府財政困難,短期內無力徵收。-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https://www.facebook.com/reel/1128882332419619

三叉山事件-1945年9月10日,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宣布投降後不久,於臺灣發生的空難與山難。一架從沖繩起飛,載滿釋放的美軍俘虜軍機前往菲律賓馬卡蒂,在飛越臺灣中央山脈南段的三叉山東北方時,受颱風影響而墜毀,機上25名人員全數罹難。當時仍統轄臺灣的日本應美方委託,組成搜救隊入山搶救,途中遇上另一颱風過境,惡劣天候造成26名搜救隊員身亡-搜索隊共有26人死亡,包括12名阿美族、1名福佬族、1名客家人、1名平埔族、1名布農族、1名卑南族、2名日本警察,以及7名日本憲兵/為了避免「三叉山事件」淹沒於歷史灰燼中-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3-在二戰結束後幾週,一架載著美國、澳洲、荷蘭等盟軍被釋放戰-大紀元時報-台灣-The-Epoch-Times-Taiwan-Facebook


總統賴清德今(15)日在臉書發文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終戰80週年。賴清德指出,二戰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唯有對侵略野心的隨時警惕和團結,才能保衛我們的日常生活;唯有合作,才能讓自由民主的價值歷久彌堅。面對任何威脅與挑戰,我們必須並肩而立、相互支援,民主國家間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守護我們珍惜的自由與和平。當威權主義再次集結擴張,一定要牢記二戰的教訓,堅定信念、團結一致,讓侵略無法得逞,讓自由民主長存。
賴清德在臉書發文表示,八十年前的今天,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在同盟國齊心協力的奮戰下,宣告結束。這場漫長的戰事告終後,全體人類著眼於戰後的未來,積極重建、打造繁榮,也因為這場殘酷的戰爭,讓世人深刻明白: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
賴清德指出,二戰是歷史的浩劫,只因為少數獨裁者個人的霸權野心、極端意識型態與軍國擴張,就讓橫跨幾大洲的許多國家,都捲入無情的戰火;為了抵抗侵略,犧牲了數以千萬計的寶貴生命。
賴清德表示,八十年後的今天,在終戰紀念日的這一天,當我們對自由民主、對和平與繁榮,就像呼吸一樣習以為常的同時,更應該省思這段慘痛的歷史,從中記取教訓。
「二戰最寶貴的教訓是:團結必勝、侵略必敗。」賴清德說,無論任何藉口或理由,沒有一個政權有權利去侵略、剝奪另一塊土地上人們的自由和幸福;而熱愛自由、珍視和平的國家,更必須團結起來,以無可挑戰的決心和實力,挫折任何擴張、侵略的野心。
因為,二戰的全面爆發,除了侵略者的一意孤行,對於侵略野心的缺乏警覺,甚至以為某種妥協就可以換來和平的一廂情願,讓發動戰爭的侵略者有機可乘、食髓知味,才讓戰事一發不可收拾。
賴清德指出,八十年後的今天,當年的軸心國家,現在都已成為自由民主的國家,奉行市場經濟與法治人權,並在戰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進步與繁榮,贏得世界各國的尊敬。這些國家戰後的發展歷程,更證明了自由民主,不僅是人類文明的健康形式,更是國際社會奠定永久和平與繁榮的共同基礎,而只有放下對立、建立互信,才能迎向共同的未來。
賴清德並分享兩個故事,省思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八十周年。在二戰結束後幾周,一架載著美國、澳洲、荷蘭等盟軍被釋放戰俘的軍機,因颱風墜毀在嘉明湖一帶,全員不幸喪生。當時,前往救援的團隊,成員包括當時的日本憲兵與警察,原住民、以及包含閩南、客家族群在內的台灣人,一同上山搜救,卻因惡劣天氣不幸罹難。這場空難與山難,被稱為「三叉山事件」。在那個戰爭才結束的時刻,沒有人區分自己和對方是同盟國或軸心國,即便冒著危險,也要搶救受難的陌生人,因為那都是寶貴的生命。
賴清德接著提到,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則是在這個月初,台灣的駐日代表李逸洋第一次獲邀參加廣島、長崎的和平紀念典禮,與世界各國代表,一起憑弔逝去的生命,祈求未來的和平。即使是經過慘烈作戰才擊敗侵略者的同盟國,與當初的交戰國,在八十年後,一起以民主友盟之姿,肩並肩坐在一起,展現對和平的珍視與渴求,更展現了民主國家的友誼、尊敬與團結。
賴清德強調,唯有對侵略野心的隨時警惕和團結,才能保衛我們的日常生活;唯有合作,才能讓自由民主的價值歷久彌堅。面對任何威脅與挑戰,我們必須並肩而立、相互支援,民主國家間必須共同合作,才能守護我們珍惜的自由與和平。
賴清德說,自由民主,是歷史上無數人犧牲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忘記,也不能忽視它帶來的警惕。當威權主義再次集結擴張,我們一定要牢記二戰的教訓,堅定信念、團結一致,讓侵略無法得逞,讓自由民主長存。
"紀念終戰80週年 賴清德喊「牢記二戰教訓」:團結一致讓侵略無法得逞 | 政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04499&utm_source=flipboard.com&utm_medium=flipboard&utm_campaign=flipboardnews


陸委會表示,中共對抗日戰爭毫無貢獻,謊稱自己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令人不齒。國台辦為中共塗脂抹粉的言論越來越可笑,完全沒有評論的價值。 https://bit.ly/4lx8iwe


80年後的二戰反思:日本仍在與歷史糾葛– DW – 2025年8月16日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80年後的二戰反思:日本仍在與歷史糾葛– DW – 2025年8月16日


二戰結束80週年中日兩國紀念日卻不同? – DW – 2025年8月14日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二戰結束80週年中日兩國紀念日卻不同? – DW – 2025年8月14日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https://www.facebook.com/reel/1125607926129541

一分鐘影片。沒想到隔了八十年您選擇了我說出了你的最後告別遺言。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1CJKtLgvxE/
謝謝你,你的寶貴生前最後的古寫真將保存在我手上。還有那尊我為你而作台灣最大的特攻隊銅像。
以上所拍的照片都在台灣,能完成這短短的一分鐘,淚流好幾次
https://www.facebook.com/reel/2145625732582422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1GvsRTFh/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在電影《永遠的0》中,主角宮部久藏看似是一位迫於無奈而參戰的飛行員,但依舊為他主動選擇成為「神風特攻隊」的行為披上了一層浪漫主義、英雄主義的外衣。同時,強調所謂家庭意識,來悄悄操弄當代觀眾的戰爭認知與史觀。通過對宮部久藏家族之愛的刻畫,將侵略戰爭美化成為一場為了保衛家人而不得不進行的自衛戰。片中另一個典型例子是這麼一個情節:一群年輕人聚餐時談及神風特攻隊的話題,有人議論「當年的神風特攻隊跟如今自殺式恐怖分子不都是一回事,都是被洗腦了」。結果,主人公佐伯健太郎拍案而起,予以反駁:「不一樣!特攻隊日標是航母,而航母是武器、和對平民進行無差別襲擊的自爆恐怖分子完全不一樣!」於是,在《永遠的0》為觀眾構建的語境中,神風特攻隊成為軍國日本英雄主義的實踐者。
2014年,美國海軍協會(USNI-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或譯為:美國海軍研究所,為私人非營利的專業軍事協會),撰文批評《永遠的0》:「沒有說明戰爭究竟是如何爆發的,將日本侵略者描寫成了被害者乃至殉道者。」
《永遠的0》原著作者為——百田尚樹,他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重要的幕僚與支持者。2014年,他在為另一位日本極端右翼政治人物、前航空自衛隊幕僚長(等同上將編階)母神俊雄助競選東京都知事時,不但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還稱其為虛構。此外,他也多次質疑東京審判(東京大審),主張日本「重建軍隊」。這使得日本著名動漫導演宮崎駿在《永遠的0》電影上映後,就公開批評此片「右傾」、「捏造戰爭神話」。(註一)
20220727-放置於靖國神社遊就館外的神風特攻隊銅像(圖片摘自日本靖國神社網,作者提供)
放置於靖國神社遊就館外的神風特攻隊銅像。(圖片摘自日本靖國神社網,作者提供)
海軍首創神風特攻隊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同時也在東南亞各地攻城掠地,「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最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所向披靡。但好景不常,1942年6月初,日本在「中途島戰役(Battle of Midway)」慘敗後,就逐漸失去海上優勢。隔年(1943年),日本被迫開始從太平洋戰線撤退。為了防止盟軍攻擊日本本土,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提議大規模的組織——「特攻隊」。「特攻隊」其實是「特別攻擊隊」的簡稱,簡單地說就是以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對美國艦艇、陸軍部隊、重要戰略目標實施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曾親身經歷這些自殺攻擊,心有餘悸的美軍就給「特攻隊」取了「俯衝惡魔」(Devil Diver)的綽號。「特攻隊」創立的時間是在1944年10月20日,是大西瀧治郎的首席參謀豬口力平(1903~1983,畢業於日海軍兵學校第52期,戰後變更姓名為:詫間力平)大佐以一個叫做「神風流」的道場為名(註二),同時他將首批「(神風)特別攻擊隊」分成四個攻擊隊──「敷島」、「大和」、「朝日」和「山櫻」,總共改裝了24架零式戰鬥機。而這幾支特攻隊的名稱都是取自江戶時代力主驅逐儒佛、回復古道的日本國學家本居宣長(1730~1801)所做的和歌——《人問敷島(指日本)大和心,朝日爛漫山櫻花》(敷島の大和心を人問はば 朝日に匂ふ山桜花)。在日本歷史上,本居宣長首創把櫻花和大和魂串在一起,讓櫻花成為光輝日本的精神象徵。只是日本軍閥卻徹底了改變這種象徵意義下的櫻花,把它們變成凋落的櫻花瓣來隱喻特攻隊的淒美與哀傷。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JeCRpPTWx/
高砂義勇隊與3枚「猛2689」兵牌二戰終戰80週年,屬於台灣的記憶是什麼?3枚日軍兵籍牌揭開的「高砂義勇隊」歷史調查之路】 https://pse.is/7zub9e
​二次大戰期間,台東都蘭部落共有30名青年被召入 #高砂義勇隊,僥倖存活的僅10人左右,1920年出生的洛恩(Ro’en)是其一。1943年某天,日本警察突然告知:包括他在內4名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的族人,已被「指名」加入第五梯次的高砂義勇隊,洛恩在當年8月抵達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的威瓦克,被編入「第27貨物廠」負責後勤雜役,在物資緊缺的戰爭末期,飢餓的洛恩曾打獵覓食、潛入美軍基地偷竊、甚至吃火烤人肉⋯⋯
​這些過往,洛恩的後代原先並不清楚,而是來自新竹的客家「乾孫」蔡政良不斷詢問下,才逐漸挖掘。
​2009年,還在清華大學就讀人類學博士班的蔡政良,循著「乾阿公」的口述記憶、踏上二戰戰場的新幾內亞進行田野調查,並帶回3枚刻著「猛2689」的 #日軍兵籍牌——根據相關研究文獻,那極可能是高砂義勇隊的戰爭遺物。當時沒有能力為兵籍牌尋找主人的蔡政良捐給台中科博館作為館藏,16年後,成為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的他,將兵籍牌留在史前館作為常設展品,並積極與日方聯繫,盼取得戰爭資料庫的比對權限,確認名牌是否曾為高砂義勇隊員所有。那不只是確認歸屬,更是台灣人回望並記得80年前戰爭歷史的重要憑證。
「日本人在新幾內亞建立的紀念碑中,將高砂義勇隊遺忘了;現在的台灣政府,也遺忘了那些陣亡在新幾內亞的台灣原住民阿公的靈魂。」
​蔡政良記得他在威瓦克看到了日本人在1969年所建的「英靈碑」遺址,我國國防部曾遠赴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拉包爾島,帶回從中國戰場被俘虜至此的中國軍人遺骨,並安奉在忠烈祠中。不論戰敗國的日本兵與戰勝國的中國兵,都有人記得,但戰爭期間日本從台灣徵召、戰死的3萬餘名亡者們,卻如「一群被遺忘的冤魂」。
​另一方面,活下來的人重回到自己出生的土地,卻成為「敵國的軍人」,多數長者都跟洛恩一樣,不會特別跟後代講述這段地獄經歷。當後代的人無法從教育中得知這段史實,也無法從自己的家庭或部落了解祖輩的經歷,這一傳承缺口,不僅會造成歷史真相的缺失和歷史教育材料的不足,更使原住民前輩們經歷的不正義和偏頗評斷,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平反,甚至無法為後代提供借鏡與再思考的機會。
​在終戰80週年之際,《報導者》專訪蔡政良,聽一段「老人不說、年輕人不問」的戰殤,走一趟從台東到新幾內亞島的旅程,從兵籍牌到慰靈碑,尋找台灣人在這場戰爭中的多元角色與不同視角的史觀記憶。蔡政良提醒:
「歷史既殘酷又會荒謬地重演,而高砂義勇隊這段歷史,正能呈現這既荒謬又殘酷的事實。」
★深入每寸土地,《報導者》以獨立觀點,傳遞事實,#贊助報導者:https://bit.ly/2Ef3Xfh
--------------------------
"記憶才是歷史的安魂曲:高砂義勇隊與3枚「猛2689」兵牌80年的終戰歸鄉記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https://www.twreporter.org/a/80th-anniversary-of-the-end-of-ww2-takasago-giyutai?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fanpage
希巨﹒蘇飛站在都蘭鼻海岸面向南太平洋方向,欲設立一個紀念碑給已故的高砂義勇隊。(攝影/謝佩穎)
當時,都蘭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也因為家人和幾名族人從中國回來,意識到部落有高砂義勇軍的存在,更發現族人不僅被日本拉去打太平洋戰爭,還被國民黨政府派去中國打國共內戰。因此希巨.蘇飛一直想在中國設置翅膀雕像,讓祖靈「回家」。
「對他來說,藝術不只是藝術,也是一種慰靈。」但中國的情況不允許希巨.蘇飛放紀念碑,只好做個簡單的儀式,蔡政良説,他「哭得很慘」。
受高正治及幾個「不知道親人靈魂在靖國神社或新幾內亞」的原住民託付,蔡政良於2013年邀希巨.蘇飛一同前往新幾內亞,一起「迎回祖輩的靈魂」。
「希巨.蘇飛在新幾內亞也是一直哭。」蔡政良回憶,只要知道有遺骨、有遺物、有亡靈的地方,他們都會做儀式來慰靈,並對著遺骨與戰爭遺物說道:
「我的阿公們,請您前來聽我們想要說的話,我們這些人是從台灣來的,你們的孩子,我們知道你們在戰爭時期的辛苦,很多人都沒有回去台灣。阿公們,您的孩子現在來了。」
由於無法處理全部的遺骨,他們一行人最後只帶回一部分泥土跟遺骨,權充這些長輩的「身體」。除此之外,希巨.蘇飛還利用當地的木材,刻了座「高砂的翅膀」,並用一台除草機和當地人交換一小塊土地,將之置放在男孩鎮上的一座天主教堂前,作為面向台灣的慰靈碑,「希望這對翅膀能引領高砂義勇軍的靈魂,去到他們想去的地方。
淚水不停,哭聲不斷。當蔡政良一行人捧著泥土和遺骨抵達機場時,高正治嚎啕哭泣,並高聲宣喚:「你現在到部落了,我的親人及家屬們,不必再四處勞累奔跑了,不要不好意思啊。
2013年9月,高家舉行了一個儀式,召集族人和相關家屬聚會,並將泥骨安葬在墓園。儀式中,高正治朗聲說道:
「今天因為高砂的翅膀,還有我們孩子呼喚的回應,你們能勇敢地去掉自責、去掉羞愧,帶著無罪的靈魂回來,我們族人族裔將在這裡將永遠地祭祀你們。」
「老人不說,年輕人不問」為什麼台灣不該遺忘高砂義勇隊?
蔡政良再次見到自己帶回來的兵籍牌,已是捐給科博館13年後。當台東史前館要更新南島廳常設展、並籌備高砂義勇隊展櫃時,蔡政良主動向館方提起這3張兵牌,並建議可向科博館商借來展出。待到2023年正式展出後,當蔡政良再度看到這些由他帶回來的戰爭遺物,心裡也很是觸動。
「南島廳常設展有六大主題,每個主題都是身為人類所共同面對的議題──高砂義勇隊的展示,則在『認同』那個主題中。」蔡政良表示,南島族群經歷了各種殖民,就台灣而言,殖民對原住民族的認同也產生了影響,而高砂義勇隊的這個展區,嘗試藉著太平洋戰爭、國共內戰,以及當代原住民進入中華民國特種部隊的相關展示,呈現這一連串的歷史轉變過程。而從新幾內亞帶回的幾張兵牌,更「應該」是目前全國各大博物館中,唯一一件從戰地帶回的遺物。
隔年(2024年),在台東大學任教的蔡政良,被借調為史前館館長。某日,一份公文遞送到蔡政良面前簽允,他一看,方知這幾張兵籍牌的借期將屆,必須歸還科博館。儘管蔡政良內心捨不得,仍簽下「如擬」。於是,兵牌又從台東送回台中。未久,蔡政良偶然與科博館再度聊到兵牌,隨口問起:「要不要乾脆就讓史前館保管?」對方立刻同意促成。至今,這3張兵牌雖然仍未找到昔日主人,但卻在2025年回到了「捐贈者」所在的史前館,也算是終獲歸屬
這3張兵籍牌的流轉故事讓蔡政良感慨萬千。他在Facebook上提到名牌的漂流歷程,引起熱烈迴響,甚至引出專家提供的日本新建戰爭資料庫研究管道,並協助蔡政良繼續尋找名牌的主人。目前,史前館的研究人員正與日方聯繫以取得資料庫的比對權限,希望能藉此確認展出的「猛2689部隊」名牌與高砂義勇隊員的關聯
不過,兵籍名牌的歸屬,只是一個歷史遺物的留下。關於高砂義勇隊的故事與經歷,在台灣社會的記憶裡,其實並未留下深刻印記。
「我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聽過高砂義勇軍的故事。我只知道李光輝,但也一直把他當成英雄看待。」蔡政良坦言,1971年出生的自己,過去對這段大戰歷史確實無知,僅從新聞人物中獲得片段資訊。
1974年,藏身在印尼叢林30年的台籍日本兵李光輝(族名:Suniuo;日本名:中村輝夫)被印尼軍方發現,經媒體曝光後,才知他是被召入高砂義勇隊、隨日軍前往印尼打仗的台東阿美族原住民。李光輝在戰爭期間於印尼摩羅泰島(Morotai Island)失蹤,並被日本政府宣告死亡。這位「死而復生」的殘留老兵,於1975年1月回到台灣,並成為這段歷史的代表人物
儘管透過閱讀和洛恩阿公的講述,蔡政良對高砂義勇隊的認識已有輪廓。但直到在都蘭部落遇到李光輝當年部隊的伍長,才發現真正當過高砂族陸軍特別志願兵的生還者,對李光輝明明是逃兵卻被視為英雄的社會觀點頗為不滿,甚至直指他就是個懦夫,「我那時才發現,圍繞高砂義勇隊這段歷史,仍有許多歷史觀的問題未被好好討論。」
在高正治的引薦下,蔡政良認識了卑南族利嘉部落的高砂義勇隊老兵陳德儀(族名:Kelasay;日本名:岡田耕治),並得知陳德儀曾用日語寫下戰場日記,便透過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將這本日記翻譯出版。而兒時曾親眼見過高砂義勇隊集結出發的林哲次,自然成為譯者的不二人選,「因為他使用的日語,與日記中的日語屬於同一年代。」
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常設展正展出書籍《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攝影/謝佩穎)
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常設展正展出書籍《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攝影/謝佩穎)
蔡政良認為,這本《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是很珍貴的紀錄,因為昔日的高砂義勇隊隊員隨年齡漸長而凋零,而部落年輕一輩的也都不再記得這個「部落有一大群人上戰場,一部分人再也沒有回來」的集體記憶。他進一步表示,主流社會談歷史的時候,會受限於自身的族群身分還有史觀,而無法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理解歷史,與此同時,在原住民族社群內部,集體記憶也會隨著時間消逝而煙灰雲滅。換句話說,無論哪個群體,都無法好好認識原住民的戰時經驗
尤有甚者,圍繞高砂義勇隊的討論,也會成為不同歷史觀和認同之間的鬥爭,十幾年前的烏來高砂義勇隊慰靈碑風波就是一例。蔡政良感慨,現在要好好保留或討論這段歷史,已經有點太晚了。高砂義勇隊當事人的經歷或真正的看法,後代也已無從得知。
「我自己的觀察是,很多當時去當高砂義勇軍的原住民,都是因為被看不起,而想要證明自己的人。」蔡政良表示,那些活下來的隊員在戰爭結束時,因屬於戰敗的一方,而進了戰俘營。回到台灣後,又因為政權轉變,讓他們反而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敵國的軍人」。再加上「戰敗者沒有說話的餘地」,讓這些從戰場上回來的長者,再不願講述戰爭經歷和感受。因此,後代的人非但無法從教育中得知這段史實,更無法從自己的家庭或部落了解祖輩的經歷。
而這一傳承缺口,不僅會造成歷史真相的缺失和歷史教育材料的不足,更讓原住民前輩們所經歷的不正義和偏頗評斷,無法獲得充分的討論與平反,甚至無法為後代提供借鏡與再思考的機會。
「歷史既殘酷又會荒謬地重演,而高砂義勇隊這段歷史,正能呈現這既荒謬又殘酷的事實。」
蔡政良強調,無論是在二戰還是國共內戰期間,當時的國家機器與主流社會普遍將原住民族視為落後、野蠻,不僅認定他們需要被教化,甚至不將其當作是「人」,但為了打仗,這些平時被歧視與排斥的族群卻又被推上戰場:
他們被殖民者強加了不屬於他們的『國家』概念,也被國族主義利用。然而,戰爭結束後,不論是日本還是國民政府都沒有對這段歷史進行反省、或至少給予公平的歷史評價,甚至還遺忘了他們。
日的國軍特種部隊中,有多達6、7成戰士是台灣原住民,而當年的高砂義勇隊卻連軍人都不是。蔡政良強調,「我們必須意識到,對大部分原住民來說,部落跟家園是很重要的,文化裡也有這樣的機制,讓他們願意為部落、為家園而戰,成為守護部落的勇士。」他更進一步指出,在台灣仍可能面對戰爭的當代,讓人願意上戰場的理由,不該只是空泛的國族主義。我們更該捫心自問:這是否是一個能夠彼此尊重、相互理解不同族群與文化的社會?我們是否真心把彼此當作家人,並共同把台灣視為自己的家園?
「就像當年許多不服氣、想要證明自己的高砂義勇隊員,那種為家園、為部落、為尊嚴而戰的勇氣與智慧。」
台東都蘭鼻海岸上存留著自日治時期種下的木麻黃,仍朝向南太平洋、屹立於岸邊。(攝影/謝佩穎)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南九州知覽特攻平和會館 神風解密 - Travelogbook · 飛常時期


神風特攻隊/宜蘭市金六結營區周邊有三座昔日神風特攻隊飛機掩體群(俗稱機堡),被登錄為宜蘭縣歷史建築文化資產/宜蘭縣府財政困難,短期內無力徵收。-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二戰結束80週年/最後告別遺言-對不起 媽媽--不能陪妳。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