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外海今(30日)上午發生規模8.8強震,環太平洋許多國家都發布海嘯警報,海嘯波預計13時18分抵達台灣東部外海,北部沿海預估是13時41分。外界好奇為何東部海嘯預測高度比西南部還低,而抵達時間是北部最晚,對此氣象粉專也一次解答了。
氣象署預測,本次地震的海嘯將最先影響到台灣東部沿海地區,第一波海嘯預估13點18分抵達,浪高小於0.3公尺。要特別注意的是,台灣西南部沿海第一波海嘯預計13時31分抵達,浪高0.3至1公尺。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解答,為何海嘯會先到台東,北部卻比較晚?因為海嘯在深水區傳播比較快,台東外海是深水海盆,所以海嘯會先到;而北部外海是大陸棚(淺水區),傳播速度比較慢,所以最後才會被影響。
至於西南部沿海預測的海嘯,也比東部沿海地區的高?因為海嘯進入淺水區時會減速,同時動能會轉換成位能,也就是波高會變大;海嘯繞過恆春半島後進入西南部沿海,波高就會被放大;反觀花東沿海是深海直落型的地形,海嘯波來不及增高就直接撞上岸了,所以才會看到西南部的預測海嘯高度比較高。
據了解,海嘯波可能維持數小時之久,台灣周圍海底地形錯綜複雜、充滿未知,海嘯高度將因地而異,難以完全準確預測,提醒民眾傍晚前請勿前往海邊、港口、防波堤、河口與海堤附近活動。海嘯最晚才到北部!西南部高度比東部高 原因一次看 | CTWANT | LINE TODAY | https://today.line.me/tw/v3/article/Vxr1LeB
氣象署過去也曾對海嘯來襲提醒民眾若遇海嘯來襲時可需遵守4大行動指引,並建議民眾持續關注氣象署海嘯資訊,等到「海嘯警報解除」或「海嘯警訊解除」的消息發布後,再返回原處。
1.往高處:若你所在的位置附近正好有高樓或山坡,請往高處移動。建議待在3層樓(高約10公尺)以上的區域,靜靜等待警報解除。
2.往內陸:若附近沒有高處,請往內陸移動,盡量遠離海岸線。短程移動不建議開車,以免塞車、影響逃生,或是連人帶車被海嘯捲走。
海嘯來襲時,最理想的狀態就是逃往高處或內陸,但如果你不幸剛好在海邊或低窪地區,眼看海嘯就在不遠處,真的、真的來不及逃跑,請採取下列2種行動:
3.找堅固:若來不及往高處或內陸移動,建議就地尋找堅固的建築物避難,並且盡可能打開所有門窗,減少海嘯對建築物的衝擊。
4.抓牢固:若不幸落入水中、遭海嘯沖走,請保持冷靜,抓住大型漂浮物,或是想辦法爬上附近相對較高的固定物,等待後續救援。將持續監控後續海嘯變化,並適時發布最新資訊,請民眾留意官方訊息,保持冷靜但不掉以輕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