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s年 清朝康熙年間 #聚星樓 虚擬照。英國殖民前當年景點。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圍北面,原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族之一的屏山鄧氏的人所興建,有逾600年歷史,為香港法定古蹟。最初建立了 #七級浮屠(即佛塔),恭奉文武諸神,擋北煞,鎮水災,因多次颱風破壞,不復舊觀,重建後今只剩下3層
缺文史紀錄 七股樹林鎮煞塔添謎
七股樹林社區鎮煞塔因缺乏文史紀錄,多了一分神秘感。(記者劉婉君攝)
缺文史紀錄 七股樹林鎮煞塔添謎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83908
2015/07/19 10:56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七股樹林社區有一座3、40年歷史的鎮煞塔,長期守護村庄平安,但因早期建塔的文史資料缺乏,村民無法確定塔上神明的身份,也讓樹林社區鎮煞塔多了一份神秘感。
樹林里長黃寶田表示,民國70年代,因政府農地重劃,竹洪及樹林部落農路兩側開闢溝渠,2條溝渠直接貫穿樹林,相傳當時庄內接連發生多起事故,經寶安宮康府千歲指示,在路口設置鎮煞塔,社區恢復平靜。
黃寶田說,塔上神明一手持筆,有「一筆定江山」之意,但當時興建的人並未留下文史紀錄,老一輩里民也不記得了,因此並不清楚鎮煞塔上的神明是誰?
七股樹林社區鎮煞塔「一筆定江山」,守護社區平安。(記者劉婉君攝)
缺文史紀錄 七股樹林鎮煞塔添謎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383908

入碧潭村,在農田上有一個顯眼的鎮煞龜塔。清代以來,八掌溪下游及附近湖泊常常發生洪水,於是先民建造龜塔鎮制水神,日治時期重建成七層八卦式的寶塔,塔尖上有石龜,龜臉朝向八掌溪,意在觀察溪水消長。| https://newbrue.pixnet.net/blog/post/166471152
澎湖自古即有設置厭勝物,用以鎮風、止煞的習俗,也就是一般民眾熟知的「石敢當」;常見的石敢當是獨立設置,但有部分石敢當會因廟中神明指示或其他原因,出現2個以上1組的狀況,鎖港的「子午塔」就是如此。
當地傳說在2、3百年前,在鎖港舊聚落(後塢)北方原有1座近3層樓高的沙丘;一日突然掀起強風,將沙丘的沙子吹到山水,將山水的一個小港灣填平,還因此留下「鎖管港了一粒山,豬母水了一個垵(港灣)」的俗諺。
村民對如此詭異而強勁的風勢感到恐慌,於是請示廟裡神明,神明指示在聚落的南、北方各建1座石塔,即可將其鎮壓;又因為南北方向即為所謂的「子午線」,建成的南、北塔也就合稱為「子(北)午(南)塔」,不僅彌補地理風水的缺陷,高大的石塔本身也成了日後漁船進出港口的指標。
民國53年,北極殿玄天上帝降乩,指示將倒塌的北塔重建為9層,南塔也一同重建。子午塔底座面積達到60平方公尺,高達14公尺;而以澎湖玄武岩堆砌而成的南、北塔,其成雙成對的配置及塔座旁鋪設的紅磚,更顯出古樸之美。鎮風止煞子午塔 | 澎湖時報 | LINE TODAY | https://today.line.me/tw/v3/article/VpRE35
https://www.threads.com/@tainanfolklorerecording/post/DKs6y4mhHy6?xmt=AQF0iD5V9a6yoEqboj9NHNlZ8eH5eF1eoBqyU5Ik54ngKQ
惜字亭有爐口、煙囪的設計,鎮煞寶塔並沒有,而鎮煞寶塔頂部有各種神明,但惜字亭的神位或神像通常在最上層
鹿草的「八掌溪剋星」-鎮煞龜塔🏯
這座龜塔位於鹿草鄉碧潭村的鎮煞龜塔公園裡,面朝八掌溪,歷史可以追溯到1908年。當年,這一帶因為地處八掌溪下游,常常受到洪水威脅🌊。為了保護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先民們靈機一動,建起這座龜塔,期盼能借助水神力量,鎮壓洪水、守護村莊🏘️。
而這座塔可不是隨便設計的喔🫸!整座塔為七層八卦型式,頂端還有一隻石龜穩穩地朝向八掌溪,就像在警戒水流👀。塔內設有「七星燈⭐」——七個陶碗排列成 3-3-1 三層形狀,最上層的碗還倒扣著,構成一個神秘的燈籠狀,象徵著吉祥和祝福🙏。
這隻鎮水石龜,就像鹿草的默默守護者一樣,百年來靜靜守著溪流和村莊。
下次到鹿草,不妨來跟這位石龜神明打聲招呼吧~👀✨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wMyvKx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