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谷寺(當地人稱觀音廟)
芎林飛鳳山上的百年老廟(112歲),西元1909年(宣統元年)創建,也就是日本時代(明治42年),發起人之一(楊福來)也是有故事性的人物,「雲谷寺」因為民國72年的一埸無名火,重建至今快要40年……終於快要完成!— 在飛鳳山---新竹縣娥眉鄉獅山的元光寺、靈霞寺、金剛寺、萬佛庵……都是純佛教
https://tinyurl.com/2dyq6mud
-------------------------
飛鳳山雲谷寺與楊福來
文:范明棋 撰述日期:2023/3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位於飛鳳山半山腰的雲谷寺,主祀觀音菩薩,當地耆老亦稱祂為「觀音廟」。每當行徑此處,對於雲谷寺的感覺是清幽、莊嚴,而建築總是處於修繕狀態,廟內不見任何沿革記載,或許前來的時間點都不對,跑了幾趟後,終於得知負責人會在廟裡的時間,於是按著工作人員說的這一天,我終於拜訪到負責人張依慈女士。
張女士表示,本寺是她的外公楊福來先生和其他人,在日本時代創立的, 並擔任第一任住持,也是六位寺產管理人之一。後來因發生了幾件事,日昭和 14 年(1939)外公才不得不放棄管理人及住持之職,全家遷徙到花蓮定居, 民國 37 年辭世於東部。以前只是聽長輩說過, 外公與雲谷寺有淵源,且香火很旺,其餘的細節則沒多提,且事隔多年,遠居於花蓮的他們也不知道廟的近況。
民國 64 年,娘家舅舅送來了外公楊福來遺留下的手稿,其中有許多是有關雲谷寺的記載資料,希望有人可以幫忙整理,當時因為工作忙碌,並未細讀, 但願意接受協助處理。直到民國 83 年, 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回到芎林處理事務時,突然對雲谷寺的事蹟起了好奇心,想看看當年外公創立的寺廟現在如何,不料,映在眼前殘破不堪的雲谷寺,讓她非常難過與不忍, 心想, 雲谷寺不是香火鼎盛嗎?回去後,久久無法忘懷雲谷寺的殘破樣貌,於是開始起了想整頓、恢復雲谷寺原有樣貌的念頭。
依楊福來留下的資料顯示,楊氏先祖由廣東潮州府普寧縣渡台。楊福來出生於清同治 13 年(1874), 九芎林赤柯寮庄人, 光緒年間新竹縣學「生員」(秀才)。
清光緒 8 年(1882)開始學習漢文。
清光緒 13 年(1887)詩文講習。
清光緒 19 年(1893)漢文卒業後,旋即擔任漢文老師。清光緒 20 年(1894)在寶山學文書室擔任老師。
日明治 28 年至 29 年(1895-1896),在六家隘口竹林書室擔任老師。
日明治 30 年至 31 年((1897-1898),在芎林倒別牛庄土名燥坑雲山書房擔任老師。
飛鳳山上除了雲谷寺,還有一座代勸堂,當初建廟時,雙方有緊密關聯性。代勸堂當時稱為飛鳳山聖帝廟,祀奉關公,日明治 32 年(1899) 是由楊福來協同溫德貴等當地士紳、教師創建,並由楊福來擔任首任堂主。後因民間祭祀神祇的區別,楊福來與黃阿順等才在明治 37 年(1904)甲辰秋於飛鳳山「新竹州竹東郡芎林庄倒別牛土名燥坑廿八番地」,另外募建了雲谷寺,總稱「斋堂」。原始資料上並記載「雲谷寺金幢教開基掌教之人楊福來從師拜祖投陳榮昌為金幢教開示師懸華寶懺全部新竹東勢存斋堂主持黃清海傳授牒文道場科儀…」。
明治 41 年(1908), 飛鳳山兩間寺廟分別成立了祭祀公業, 並以祭祀公業之名義分別在芎林購買了許多不動產作為兩寺廟每年祭祀、善款的費用並委由六位管理人共同管理、保管土地。(代勸堂的祭祀公業名為「聚雲祀」, 雲谷寺的祭祀公業名為「進德嘗」)。兩間寺廟的宗教及一般行政事務均由楊福來先生管理,帳目則由其他專人處理。
楊氏於募建雲谷寺後,為了精進佛學,於日大正 8 年(1919)渡海至日本京都西本願寺真宗本願派取經,獲得佛教的度牒,返台後成立了日本官方許可的「佛教研究會」,召集信徒宣揚教義,並講述台灣史。
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施行鴉片專賣政策,謀以鴉片謀取暴利和掌控台灣人,果然鴉片讓那些成癮者墮落於其間。於是部份寺廟為了拯救台 人,開始設鑾勸善,以宗教之力,反毒戒毒,一時之間這些寺廟都成為日本政府的對立者,許多寺廟在日人的分化收買、高壓下退縮了。日本官方認為楊福來在當地既是堂主也是主持,反毒、戒毒的活動又很強, 是個有影響力的人物,且疑有政治意圖,因此暫不採取直接手段,而改為收買奸細,以佈建內偵(線民)的方式監視楊福來,尋找適當時機給與罪名。
楊福來學經歷雲谷寺法會通知上唯一留存的雲谷寺舊樣貌
在日人的施壓,加上奸細不斷散播謠言,使得楊福來處於內憂外患下, 只好被迫辭任,暫時離開芎林。這時剛好蔣渭水主導的台灣民報倡設「夏季學校」,楊福來即到竹南郡尖山下永清宮勸善堂堂主胡榮水設立的夏季學校「藏修書院」教書。但許多地方人士表示,寺廟事務仍需由他協助處理,楊福來只好又回到飛鳳山兩寺廟繼續完成受託之事。但是楊福來的反毒初衷仍然不變,而栽贓陷害也未停止。
日大正 14 年(1925)初,楊福來被日警拘於樹杞林警署 21 天後,送至新竹,幸而檢察官查明無罪後釋回。同年, 楊氏為效新法免陷於律,乃出任野田憲城先生創設的「法律研究新報社」新竹支局長,支局長任內曾到蔣渭水等人的「出獄慰問會」参訪。後來因緣際會為深入社會服務, 導正風氣,更於日昭和 7 年(1932)在雲谷寺內成立了類似現今中途之家的「居家教育會」,目的是希望由楊氏扮演觀護人的角色協助失足青年重返正途,讓家庭教育與宗教教育、法制教育相結合,以寺廟為教化的場所,使青年子弟不再觸法。
昭和 13 年(1938),楊福來的一個兒子受栽贓陷害遭捕,為了防範其他家人再次被害,楊福來決心先行安排家人遷居到花蓮,最後他再到花蓮與家人會合, 遠離是非之地。但遭捕的兒子逃脫不了, 2 年後死於台中牢房。
隨著歲月的流逝,民國 34 年台灣渡過了日治時期,改由國民政府接管台灣,歷史事件雖然過去了,但,雲谷寺的是是非非仍持續在進行。民國 40 年前後,雖然寺廟仍有管理人,但進德嘗祭祀公業的土地卻沒有加入全國土地總登記之列,因此雲谷寺只好自力更生了。民國 71 年雲谷寺又不幸遭祝融之害,當時的住持慧貞法師只有向外化緣,進行廟宇修繕,不料,民國 81 年她卻仙逝於中國,故修繕工作停滯。雲谷寺多年來人事爭奪不斷,而寺務在管理制度不全下,更顯得殘破窘狀。
張依慈為了恢復雲谷寺舊貌,以慰先人創建之辛勞,也為了地方上有個清靜的道場, 自民國 83 年開始參與廟務, 同時, 期以新作為、新方法改革舊有制度,但期間阻擾不斷。直到見果師父全力協助下,她才能漸漸改善寺務,民國 106 年在各方有志之士的幫助下,終於召集了信徒大會,恢復「雲谷寺」寺廟登記。張女士期許今後在佛教界及全體志工的幫助下,寺務能依規章制度運行不輟,這樣,才不負當年外公一群人創建本寺的心血。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張依慈民國 38 年生;2020.08.25 於飛鳳山雲谷寺受訪。
客家文化資產數位網 https://bit.ly/3E7bL53
【本報芎林訊】新竹十景之一的芎林鄉飛鳳山,有間百年老廟雲谷寺,二十四年前曾遭火焚,重建後因施工品質不被肯定,五年前叫停,老廟、新廟都剩下一半,廟方只好再花百萬元搭建鐵皮屋將兩者覆蓋,形成「三層廟」,當地人士傳趣。
芎林鄉新鳳村長姜義助說,海拔四百二十三公尺的飛鳳山是新竹縣平地最高峰,山區的雲谷寺供奉觀音菩薩,原是中國傳統式百年老廟,是飛鳳山景點之一。
管理的雲谷寺聖雲法師說,民國七十二年古剎被一場無名火燒掉中間正亭,只剩兩邊橫亭,加上年歲久遠朽腐不堪,橫亭也十分危險,因此才募款重建。沒想到花費三百餘萬元,正亭建好八成後發現,燕尾等古廟重要修飾不符期望,包商能力不受肯定,合約中途喊卡,新廟進度因此停滯。
由於雲谷寺舊廟成「危險建築」,新廟又沒有完工,廟務在新舊之間一卡五年,刮風下雨時很危險,不得已再花費百萬元,在新舊廟上方增搭一層鐵皮屋,將新、舊兩廟全納在其下保護,使雲谷寺遠望時儼然是「三層廟」景像。
在芎林土生土長的縣府秘書黃遠謀說,他父親前芎林鄉長黃隆盛對雲谷寺相當推崇,每次碰到人生疑難時就會到寺中尋求平靜。
事實上,雲谷寺重建的千萬元經費不成問題,後來重建卡到申請建照、包商能力不足等,才讓老廟新生出現波折。今年,問題已排除,重建工程將會重新開展,信徒均寄予祝福。竹縣飛鳳雲谷寺 重建工程將開展 https://bit.ly/4duEGgo
原 告 釋宗倫即雲谷寺
上列原告與被告楊瑞雲、何捷泉、黃桂雄、黃捷發、江勝全間履
行契約事件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102 年度補字第 588 號民事裁定 https://bit.ly/3Z3QmRs
好消息好消息~
芎林建庄250週年慶祝活動 全鄉有12個村,每一個村有幾個指定地點 只要選其中一個本人與景點拍照 累積12個村12張照片上傳,可以到鄉公所換贈品 藉此機會走訪芎林12村,更深度認識芎林 詳情見公所公告
「芎林尋寶・十二遊記」活動開跑囉~ 為紀念芎林鄉拓墾250年,準備了500份限定版武獅造型悠遊卡,歡迎大家來參加~
活動辦法
Step1:指定地點單人自拍,12村每村各擇一處,共計12張照片。 拍照地點地圖:https://reurl.cc/3Mj8aj Step2:12張照片同時公開上傳至個人臉書,並標記「@芎林鄉長黃正彪」、「#芎林拓墾250周年」、「@芎林鄉區域型社造中心」或芎林鄉公所google五星評論,標記「芎林尋寶十二遊記」名稱 Step3:於114年10月18日9:00至17:00,至芎林鄉公所一樓民政課填寫回饋問卷並經由工作人員確認貼文後,即可兑换武獅造型悠遊卡乙份(送完提前截止)。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詳細活動說明可見公所網站 或 私訊芎林鄉區域型社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