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了 秉烛夜游图_百度百科
南宋,馬麟《秉燭夜游圖》冊頁,絹本設色,縱24.8厘米,橫25.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秉燭夜游圖》是馬麟的代表作,取材自蘇軾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以詩入畫,在宋代極為盛行。
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廡,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海棠盛開。高突的短亭與低回的長廊,呈現了宋人園林建筑的典雅;庭園里遼繞的香霧,若隱若現的海棠,既破除了建筑的沉厚單調,也引人萌生置身仙境的遐想。 在空間精心設計基礎上,馬麟刻畫了一位避世享樂的貴族,他正斜倚在宮苑正門內的太師椅上,品味美景良辰;涼亭前方兩位士人訪客也極享受此間美景,似在賞花吟詩。
宋朝美學追求「蕭條而枯素,寂實而荒寒」的審美意境,在繪畫上則表現為“弱化對于物像的描繪,抑制了部分技巧性的展現”。 秉烛夜游图_百度百科
(7) 小說之境 - 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了... | Facebook https://bit.ly/4iuHADm

南宋,馬麟《秉燭夜游圖》冊頁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南宋,馬麟《秉燭夜游圖》冊頁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南宋,馬麟《秉燭夜游圖》冊頁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南宋,馬麟《秉燭夜游圖》冊頁宋代的亭子竟如此典雅 再難的一見

 馬麟《秉燭夜遊圖》作品介紹:絹本,設色;縱24.8厘米,橫25.2厘米;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馬麟《秉燭夜遊圖》:作品取材蘇東坡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繪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廊巖燭,映著夜色中光輝園。一士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夜良辰美景。馬麟對自然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工致細膩,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築和園林佈局,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緻的特點,極富情致。
  馬麟作品介紹:生卒年不詳,宋代著名畫家馬遠之子,自幼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處過於乃父。嘉泰(1201-1204)間授畫院祗候,頗得宋寧宗趙擴、恭聖皇后楊氏及楊妹子(娃)賞贊,每於父子畫上題句。 《畫史會要》謂:「麟不逮捕父。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麟,蓋欲其章也。」然馬麟寫生諸作,自具風格,與其父畫不相混,故在畫史上保有獨立地位。  中国山水画历史名作赏析-马麟《秉烛夜游图》-中国山水画艺术网

秉烛夜游图_百度百科

d50735fae6cd7b899547c26b032442a7d9330e2a (1342×872)

台北故宫十大传世之作 南宋马麟《秉烛夜游图》_腾讯新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