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輕便車歷史
在清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閩人賴基郎、謝秀川開拓時,大溪即稱「大姑陷」,大姑陷是山地泰雅族語音譯而來。咸豐六年(西元1855年),全省首富林本源看見這山明水秀的地方,遂鳩工闢林建築一座規模宏大的宅第,並築城牆樓閣,此後居民聚集,漸成小鎮。至清同治初年,淡水廳誌把「大姑陷」寫成「大姑崁」。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當地舉人李騰芳奏請改「大姑崁」為「大嵙崁」。日據時期,大嵙崁設大溪郡役所,由於濱臨大嵙崁溪畔,因溪而名,即成目前稱的「大溪」。 大溪之成為桃園縣最古老的城鎮,乃光緒年間臺灣建省後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大有貢獻,他所極力推行的「開山撫蕃」政策,大溪便是一個重要的據點。首開臺灣現代化先聲的劉銘傳,是一個「起而行」的人,他在大溪「開山」,為的是發展樟腦事業,以充裕推行新政所需的經費;他曾於百忙中出入大溪多次,親自深入山林調查資源,目前以景色馳名的角板山,便是他所命名的。
西元1903年,大溪仕紳簡阿牛等人籌組成立「桃園輕便鐵道株式會社」經營輕便車運輸。1923年簡阿牛驟逝,主導權轉由其世姪簡朗山繼續經營,共同創造了桃園輕便鐵道不朽的歷史。
「桃園輕便鐵道株式會社」成立以來,其功能性相當於「黃金路線」,而且確實達到縮減城鄉與山林之間的差距與經濟效益,路線由當時的桃仔園(桃園市)向東行,以簡易的「蛇籠橋」跨越大漢溪進入大溪街(大溪老城區)作為集散地,再一路爬坡上高海拔的山區水流東(三民)與哪號(復興羅浮),大溪地區的歷史記載大溪街(大溪老城區)由繁華轉為落寞的主要原因是大漢溪河道淤塞,其實以「輕便鐵道」的發展歷史來看,由大溪人發起的「桃園輕便鐵道株式會社」才是終結大漢溪水道航運的主因,由於「輕便鐵道」的營運成功,山林產業源源不斷的加速輸出到都會區,日本人主導的「三井株式會社」更在復興鄉水流東(三民)加碼鋪設一條輕便鐵道越過山區直達台北縣,因此繞過了大溪地區這個百年轉運站,再加上桃園台地另有縱貫鐵路運輸新竹物資輕易取代以人力為動力的「輕便鐵道」運輸業,「輕便鐵道」在大溪地區從西元1903年到1945年歷經了42年大溪地區最重要的歷史轉戾點,如統治權交替、漢番平息、經濟躍進等等驚濤駭浪的年代,大溪人在日本政權統治之下仍能爭取投資管轄輕便鐵道事業,證明了早期大溪地區雖在台地邊緣、大山腳下,卻有非凡的成就與實力。
隨著物換星移、世代交替,如今「輕便鐵道」已成為地方長輩的記憶而已,而且僅有「我曾經坐過」、「很搖晃啊!」、「在哪裡上車」等等回憶,一段桃園台地發起的歷史、大溪人非凡的成就幾乎就要灰飛湮滅了,大溪地區耆老們有心喚起「輕便鐵道」歷史也僅能止於文字圖片討論而已,近年來大溪地區觀光產業突飛猛進,以大溪老街為主體的大溪老城區包含「大溪橋」、「大溪公園」、「武德殿」、「公會堂」、「李騰芳古厝」等等歷史建物都以歷史性為出發點成為大溪老城區觀光產業無可取代的資源,我們認為,大溪地區歷史悠遠,相信還有更多不論是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急需開發,輕便車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大溪歷史街坊再造協會 - 大溪輕便車 https://bit.ly/4gOroMc
------------------
名 稱: 景美輕便車
起終站:景美—木柵—深坑—石碇
興 建:大正8年(1919年)
拆 除:民國54年之後(因萬新鐵路停駛)
一、 建造時間:
大正8年(1919年)在萬新鐵路興建之前,已有在南門與石碇間架設輕便車,早期以運送樟腦原料到南門工場為主,後期則以運送煤礦為大宗,輕便車往來於景美、木柵、深坑、石碇之間,包括運送物資、與人員。上坡使用人力上推,下坡、平坡使用滑力前進,欲減速或停車時使用木頭阻煞,車軌都是雙軌單向道,會車時則需一車抬下軌道讓另一車先行,是火車開通前省力的陸運工具。
二、輕便車取代傳統河運:
鐵路開通後,輕便車以景美站為轉運站,即由石碇、深坑、木柵,搭輕便車到景美換搭乘火車,包括物資、人員,景美溪沿岸河港地位從此逐漸消失,包括景美渡船口、木柵渡船口、深坑渡船口、楓仔林渡船口。
三、 拆除時間:
光復後到民國54年(1965年),因交通政策變革及軍事戰略考量,拆除萬新鐵路,輕便車也在此之後拆除,成為公路系統,,即現今的木柵路一段至五段及深坑北深路到石碇老街
景美輕便車 -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 https://bit.ly/42YjzOf
---------------------------------------
集集-中寮的輕便車
集集-中寮的輕便車|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iVDFAc
據《集集鎮誌》的描述,日治時期明治35年(1902)南投輕軌株式會社完成集集街經中寮到南投的輕便鐵道(按:於1950年拆除)。當時的人力輕便鐵道,又被稱為臺車、輕便車、手押車。從學理出發,人力輕便鐵道最大特徵是「人力動力」與「軌距狹窄」,由於其營運成本低,興建速度快,在僻鄉的公路交通完備之前,也是當地的主要交通方式。
輕便鐵道多由地方望族或富商經營,最盛期是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路線總長超過1,300公里,廣義上,臺灣糖業鐵路和臺灣林業鐵路等產業鐵路也屬於臺灣的輕便鐵道的範疇。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歐文.魯特(Edward Owen Rutter)搭乘桃園大溪市區到角板山的人力輕便鐵道的初次體驗:「臺車是一種裝有煞車的輕便推車。一個苦力在平臺上就能操作它。首先,苦力在車後奔跑、推它啟動,接著跳上車駕駛,直到速度減緩再下車推動。鐵軌是軌距約18英寸(約46公分)的輕便線,枕木不過是些短木段。目前在福爾摩沙只有主要城鎮間有道路相通,城鎮外的郊區乃至山區則由這些臺車路線連結起來,全島總長超過550英里(約885公里)。它成了從山區運送樟腦等物產下山的高明辦法。」
據中寮鄉地方耆老口述,1925年中寮輕便車開始營運,這些把甘蔗載去換錢的輕便車和五分車,讓中寮開始變得繁榮。
集集-中寮的輕便車|國家文化記憶庫 2.0 https://bit.ly/4iVDFAc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