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貧窮國家現在比以前更富裕,但仍未能趕上最繁榮的國家進展。根據他們的研究論文,最富有的20%的國家比最貧窮的20%的國家富裕約30倍。制度差異是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
早期殖民時期引入的制度差異也是解釋當今繁榮差異的重要因素。通常,人口密度高的地區形成剝削性制度,人口密度低的地區形成包容性制度。
技術創新帶來經濟成長 只在包容性制度下有效
然而,技術創新帶來的經濟成長,只有在包容性制度形成的地區才有效。例如,直到18世紀中葉,印度的工業產值都高於美國,但這種情況在19世紀初發生逆轉。殖民時期最富裕的地區現在是最貧窮的地區,這顯示殖民制度對長期繁榮的影響。
改善非民主國家經濟體系 公眾須獲政治權力
三位教授認為,為改善非民主國家的經濟體系,必須獲得政治權力的是社會公眾,而不是社會菁英。他們指出,菁英們不會輕易改變現有的經濟體系,他們只有在受到公眾威脅時才會選擇民主化,這以西歐的民主化進程為代表。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三位得獎者的研究,證明了社會制度對於一個國家繁榮的重要性,並補充說,法治較差的社會和剝削人口的制度不會發展或變得更好。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剝削與包容制度 如何決定國家繁榮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U6crMs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3學者證明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獲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4dGFdul
2024年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今日揭曉,由美國麻省理工教授艾塞默魯、強生及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賓森共享殊榮。三人的研究證實社會制度與國家繁榮程度有關。
(中央社)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天出爐,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強生(Simon Johnson),以及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賓森(James A. Robinson)共享殊榮。
三人的研究證明了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研究發現法治情形較糟的社會、剝削人民的政府機構,對於國家繁榮有負面的影響。
世界上最富有20%國家的富裕程度,是最貧窮的20%國家的大約30倍。儘管最貧窮國家逐漸變得更富有,但仍難以追趕上最富裕的國家。三人的研究為此持續的差距找到了新的、令人信服的證據——社會制度的差異
上屆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則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學者戈丁(Claudia Goldin)獲得,其研究指出勞動市場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s)的關鍵驅動因素為何,對於女性勞動市場有極大貢獻。
2024年諾貝爾獎項已全數頒發完畢,自本月7日開始,由醫學獎領銜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布,8日頒發物理學獎、9日揭曉化學獎,10日公布文學獎,和平獎則是於11日在挪威奧斯陸頒發。
本屆諾貝爾各獎項的獎金為1100萬瑞典克朗(約為新台幣3414萬元),若一獎項有多名得獎者,則將共享獎金。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3學者證明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獲獎 - TNL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4dGFdul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3學者證明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3學者證明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


為何社會制度在一些國家的繁榮中扮演要角,但在其他國家卻沒有 https://bit.ly/3UayYYB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這是「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但若相反,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則稱為「榨取型制度」,那麼國家必然走向衰敗,“縮小國家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挑戰之一。三位獲獎者已經證明了社會制度對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Daron Acemoglu與James A. Robinson也曾在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之際撰寫文章,提醒國際社會,台灣對中國有多重要,而民主世界同樣應該重視台灣。
該篇文章內容也指出,香港和台灣雖繼承了中國文化,但他們卻採取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台灣的例子則更發人深省,1980年代起,台灣在民眾廣泛參與之下發展出堅實的民主制度;不管中共如何強烈恫嚇,都無法熄滅人們參與政治、抱怨不公不義、取代行為不端領袖的渴望。台灣之所以重要,是因他指出中國另一條政治道路,一條長期鞏固西方自由和繁榮的道路。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獲獎 他曾到過台大演講也點出台灣重要性 https://bit.ly/4dHd85T
諾貝爾經濟學獎由3名美國學者奪得 表揚證明社會制度對經濟重要性|國際|商業電台 881903 https://bit.ly/3Nqm6Kf


證明了社會制度對國家繁榮的重要性。法治較差且剝削民眾的社會,通常無法帶來成長或變得更好,獲獎者的研究即幫助人們理解其中原因。根據獲獎者的研究內容指出,造成國家繁榮差異的一種解釋是殖民時期引入的社會制度,當貧窮國家在被殖民時,往往會引入包容性制度,長期下來促進了該地區人口普遍繁榮。反之,原本曾經富裕的前殖民地變得貧窮,也是出自同一個原因。  諾貝爾經濟學獎3學者共同獲獎 研究國家繁榮與貧窮之背後原因 | 公視新聞網 PNN https://bit.ly/4eKlhba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證明社會制度對繁榮的重要性」,艾塞默魯、強生、羅賓森獲肯定-風傳媒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槍炮、病菌與鋼鐵》為什麼美國的制度會比墨西哥制度更加有利於經濟成功呢?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榨取式制度,會為了政治權力與讓自己獲利,而選擇犧牲整體人口與社會利益的經濟制度,並且組織軍隊與武力,保衛專制獨佔。當既有權力遭到挑戰時,新來者取代者也因為受到的束縛很小,因此產生大量誘因繼續榨取式制度,這樣的延續難以改變。但廣納式制度,因為權力被廣泛分配,難以去獨斷,較難讓人篡奪權力,讓廣納式制度根基不易受損。如果與廣納型經濟制度搭配,則可以產生正向循環,促進彼此的長久。-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