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可能是臺灣僅存的蚵灰窯,2006年8月7日臺南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後改為直轄市定古蹟[1][2]。窯體本身的建築年代不明,但已有數十年以上的歷史[1][2]。燒蚵灰的做法是在窯內第一層先鋪上茅草,第二層是蘆竹,第三層是蚵殼,第四層是煤炭,這樣燒起來就可以成為石灰建材
沿革
安平地區在荷蘭時期已有蚵灰產業,當時蚵殼燒成的蚵灰與糯米、糖漿混合可製成黏合劑,應用於建築與造船業(木船細縫黏接材料)上[2]。而由於此一產業的發展,安平地區還有名為「灰窯尾」的地名[2]。安平的蚵灰產業至日治時期還有一定規模,但隨著水泥取代蚵灰以及環保標準的制定(蚵灰燒製時會產生白色濃煙),當地的蚵灰窯在1985年以後逐漸停產[2]。
此座蚵灰窯是2003年左右,由臺南市政府顧問團隊所發現之仍保存完整的蚵灰窯,臺南市政府後與地主協商取得所有權並指定為古蹟,一旁的倉庫區則規劃為安平蚵灰窯文化館[2]。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解說牌
建築設計
體外方內圓,屬於中大規模的蚵灰窯,內部直徑約4m[2]。可能原本為住家,後來才改建成蚵灰窯[2]。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e6gJv4
---------------------------
公告資料
類別古蹟 級別直轄市定古蹟 種類其他設施
歷史沿革在臺南燒蚵灰是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遠在17世紀荷蘭統治時期即有灰窯工匠的記載。灰,為昔日重要的建築黏合材,對靠海維生的安平人而言,蚵灰更是木船細縫不可缺的黏接材。而安平蚵灰窯為臺灣碩果僅存之蚵灰窯。蚵灰產業是荷蘭時期便存在臺南之傳統技藝,但是這項安平區所擁有的獨特產業隨著現代工業化大量生產已被淘汰,臺灣的蚵灰產業可以說是已經走進歷史的洪流。如不及時將此項產業生產過程做一完整的紀錄留存,未來要再重拾此項技藝可能是微乎其微。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資料尚未填寫
公告
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6-08-07南市文維第09318519150號
公告公文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公告.tif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定著土地範圍圖.tif
評定基準1.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指定理由1.歷史意義:臺灣唯一僅存的蚵灰傳統產業建築。
2.保存良好:雖然迄未明瞭附屬建築確實興建年代,但作為蚵灰窯作業材料、工具儲藏、成品初步處理工作均具重要性,可協助蚵灰窯窯體之整體利用。
3.造型特殊:具產業與文化地方特色。
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布)第27條暨本市第2屆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第14次定期會會議決議。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
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南市
安平區
安北路110-1號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聯絡單位:有形文化資產組
聯絡電話:(06)2213597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 中正路5巷1號3樓
地籍資料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地籍圖.jpg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
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臺南市 - 安平區 - 石門段 - 490公有臺南市 - 安平區 - 石門段 - 490-3公有臺南市 - 安平區 - 石門段 - 491-1公有臺南市 - 安平區 - 石門段 - 494公有
定著土地範圍(文字描述)安平區石門段490、494、491-1、490-3地號安平區石門段490、494、491-1、490-3地號
所有權屬
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中華民國
土地所有人公有
臺南市
管理人/使用人
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外觀特徵建築型態外方內圓,相當特殊,主體為承重牆構造,由紅磚疊砌而成。內部直徑約4公尺,高度約比成人稍高,壁體厚度最薄處約有1公尺。和其他蚵灰窯比較,此窯屬中大規模。
室內特徵資料尚未填寫
使用情形展覽館
現  狀產業建築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磚牆裂縫、磚牆風化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8:30-17:30
是否收費否
相關網址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安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文化資產複合查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MGSk3i

安平蚵灰窯 (1)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


【台南安平景點】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
地點:蚵灰窯文化館
開放時間:8:30 ~ 17:30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10之1號
門票:免費參觀
走進到蚵灰窯文化館內
先看到由舊倉庫整修而成的展覽館
整個園區都是免費參觀
展覽館可以直接走進去參觀
蚵灰的生產過程
蚵灰原料就是我們吃完蚵肉留下的蚵殼
所以整個蚵都是可以利用
蚵灰窯的資料解說
這是還未成立博物館時期的蚵灰窯照片
蚵灰窯在封閉起來點火後
窯內風力和空氣傳送
就要用腳踏車改造的踩風車傳輸
還可以根據踩踏的快慢去調整火候的大小
經過許多道工序而成的蚵灰
最後在經過篩選後
成品放置在儲存槽內保存
蚵灰是早期重要建築材料
在很多古厝、古蹟都可以看到它身影
一直到後期才被石灰取代掉
蚵仔資料室
依照河口、海洋
有不同的養殖方式
沒看介紹
還不知道蚵仔有公有母
公母分別只在於表面粗細之分
蚵仔成長過程
蚵仔的天敵
主要是藻類,紅藻、綠藻都是蚵仔天敵
蚵仔美食
大家就如數家珍了
生蠔、蚵仔湯、蚵嗲、蚵仔煎
在展覽館戶外廣場
還保存了一座完整實體的蚵灰窯,提供遊客參觀
【台南安平景點】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Y Hua 就愛旅遊攝影|痞客邦 https://bit.ly/3XlEecG

『燒蚵灰』是台南地區流傳久遠的傳統產業,所謂"蚵灰"是漢人用來建造屋舍和船隻連結時的填補劑,由"蚵灰"與"糖水"、"糯米汁"調和而成,使得房舍得以堅固、木船耐用。不過因為現代石灰工業的競爭取代下,燒蚵灰的蚵灰窯相繼被拆除,僅剩安平蚵灰窯保存下來,因此台南市政府便規劃成「安平蚵灰窯文化館」,利用圖片以及文字,介紹蚵灰窯的由來,而且還有義工在現場導覽說明,由蚵仔養殖介紹到蚵灰窯的歷史。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由蚵灰窯的主體建築物、倉庫組成,館內陳列昔日燒蚵的器皿,並且設有科學展示及蚵灰的應用,是間小而巧的文化館。「安平蚵灰窯文化館」的建築外觀外方內圓,整體的造型相當的特殊,主體為了需要有承重的構造,由紅磚疊砌而成,內部的直徑寬約四公尺,高度約二公尺左右,壁體的厚度最薄的地方也有1公尺。
蚵灰窯雖在產業轉型下漸漸走入了歷史,在市府及志工團的努力下,「安平蚵灰窯文化館」銳變成為文化、觀光與教育相融合的文化館,並且不定期舉辦志工導覽培訓、府城生態之旅及讀書會等活動,讓"蚵灰文化"如源頭活水般的傳承下去。「安平蚵灰窯文化館」目前也以社區產業為主軸,結合自然領域,推動生態教學與鄉土文化觀光、出版學習護照,是個戶外教學或是全家大小寓教娛樂的好去處。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燒蚵灰」是台灣早期的傳統產業,早期先民建造房舍常取蚵灰調和糖水、糯米汁等原料作為俗稱「三合土」黏著劑,也常使用在船隻的建造上。
安平於荷蘭統治時期可能已有官設灰窯之存在,因此有「灰窯尾社」之名,但由於近代工業石灰大量生產取代了傳統的燒蚵灰,因此蚵灰窯逐漸走入了歷史,目前台南安平還保存全台唯一的「蚵灰窯」,在臺南市政府和志工的努力下「安平蚵灰窯文化館」成為文化、教育和觀光組成的多元展覽館。
地址:台南市安平區安北路110-1號(至安平後沿安北路直行即可到達)

在熱鬧的台南安平老街旁邊的小巷中,座落着安平蚵灰窯文化館。一間爬滿綠葉的老式磚房,牆上掛著的蚵殻風鈴隨風輕搖,花園內則擺著用蚵殻做成的造景。穿過花園,只見階梯通往一個小門,登門一看,下面竟是一個磚砌的窯洞。鋪滿了石頭與蚵殻的燒窯,彷彿一座時光隧道,讓人回到久遠以前的歲月。
養蚵向來是北門地區的傳統產業。早期漁民除了養蚵外,還發展出燒蚵灰工藝,將廢棄蚵殼燒成當成日常生活物品材料與建材。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期間即有蚵灰工匠的記載,而台灣數百年來的傳統磚房砌造,常以蚵灰調合糖水與糯米汁做出俗稱的「三合土」黏著劑,使得房舍得以堅固,木船得以耐航。這裡也因遍佈許多蚵灰窯,而被稱為灰磘港(就是現在的玉湖社區)。
燒蚵灰的做法是在窯內第一層先鋪上茅草,第二層是蘆竹,第三層是蚵殼,第四層是煤炭,這樣燒起來就可以成為石灰建材。可說是先民在物資不發達的年代,發揮智慧將在地材料作再生利用的典範。可惜的是,在現代石灰工業的競爭下,燒蚵灰的蚵灰窯相繼被拆除,地方曾經的輝煌也慢慢淹沒在時光的灰燼中。
蚵灰窯文化館的成立,就是為了重建被遺忘的灰窯文化,喚起居民的生活記憶。在玉湖社區理事長王敏雄的努力推動下,台南北門農會與玉湖社區在十年前聯合設立了蚵灰窯文化館。以北門農會廢置的倉庫為基地,重新整建目前全台唯一僅剩的蚵灰窯,紀念館中還展示了蚵灰的各種不同用途,重新找回失落的灰窯文化,並為逐漸凋零的老社區創造發展的新契機。
此外,文化館也以當地的生態特產為主題,例如花跳彈塗魚,利用蚵灰做成精緻的陶藝工藝品。小巧可愛的燒陶藝品,凸顯了在地的海洋特色,也展現出傳統可以創新的精神,就像蚵灰窯一樣,重新燃起人們對追憶歷史的熱情,重現出小鎮的昔日風華。夢想的契作-曬,夢想 https://bit.ly/47kxUa2

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安平蚵灰窯文化館 ( 牡蠣博物館 )臺灣僅存的蚵灰窯直轄市定


霍夫曼窯(八卦窯)臺灣珍貴古窯又現蹤--新竹湖口新發現「霍夫曼窯」-盧泰康/窯旁高聳煙囪,保存尚稱完整,「窯身前後兩側的窯爐外壁與窯室」、「投煤口」、「中央煙道」等結構,保存甚佳,窯內尚可見數面壯觀的「磚砌擋火牆與成列排煙孔」,相當具有研究價值/指定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歷史建築」,甚至是「國定古蹟」-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