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暗藏四大改命法寶: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了凡四訓》中暗藏四大改命法寶: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今日頭條 https://bit.ly/4d9oYGE
《了凡四訓》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第一善書,講的是了凡先生結合自身親身經歷和畢生的學問修養,為了教育子孫而作的家訓,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書中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
在一次科舉考試前,孔先生給了凡算命說他可以考第三名。但他回到家後,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地,然後他認真用心的去做善事,結果他真的考了第一名。算命先生又給了算了幾次命,但都失靈了,這讓了凡先生更加相信:命運是可以改造的!
再後來他不斷立誓行善,順利考上進士,不斷升官,一直活到了73歲。他一生做過無數善事,而且心懷人民,深得百姓愛戴。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也有了《了凡四訓》。
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關鍵因素,並不是風水、星座、命數所決定的,決定一個人高度的只有自己的心。縱觀《了凡四訓》全文,了凡先生留下了改造命運的四大法寶。
懺悔,方能趨吉避兇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錯在哪裡,這樣才能保證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言:「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我們犯錯誤,就像走在迷途上一樣。知錯不改,則是在迷途上越走越遠;知錯能改,猛然醒悟,一切歧路都變成了歸家的路。改過,從心開始。
寬恕,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
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寬恕,一定要和愛,一定要愛惜精神。世事茫茫,人生匆匆,他人的缺點沒有計較的必要,抓緊時間完善自身才是王道。寬恕他人,體現了自己的仁厚,人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利己利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明白這個道理,你那顆寬恕的心,會帶給你更大的福報。
感恩,方能減少煩惱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會有多少苦。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施人恩惠,救人危急最好。事先做人,做人貴在心。永遠要記得幫助過自己的人,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祈禱,是為了改變我們自己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為明訓。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
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惡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從前各種詩書中所說,實在是的確確,明明白白的好教訓。一個人要求富貴就得富貴,要求兒女就得兒女,要求長壽就得長壽。
還是那句話,命運只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決定你富貴貧賤的只有你自己,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人生就像一段程序,你怎麼寫,它就怎麼運作。
很多人把《了凡四訓》列為人生必讀的智慧之書。曾國藩讀了《了凡四訓》後,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擎天偉器。
這是一本字字良言、勸人向善的經典。所以無論從閱讀的角度,或是為人處世的方面,都推薦大家讀一讀這本智慧寶典。
大家在看過上面的4句之後,還沒有看夠,不妨看一下這套文白對照精裝版的《了凡四訓》,不僅有著原汁原味的文言文,還搭配了現代化的大白話,對於想學習的朋友來說,幾乎是零門檻。
雖然文章大都篇幅短小,但是言簡意賅,生動地舉例,現身說法,令人動容,揭示出命運真相,明辨是非曲直,改過向善,行善積德,謹慎恭謙,或許正如我說寫的,都是些大道理,但了凡先生卻能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沒有足夠的積累,又怎能如此的大徹大悟,發人深省呢。
這套書分為四冊,對應了袁了凡先生所寫的四篇文章:“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自己家讀來堪稱訓子良方,精裝版的套裝拿來送親近的朋友,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了凡四訓》中暗藏四大改命法寶: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今日頭條 https://bit.ly/4d9oYGE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曾面對挫折和失敗,心情低落之時,仰望星空,不禁問自己:「為何我不能改變命運?」這個問題,不僅是你我心中的疑問,也是千年來無數思想家試圖解答的謎題。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 「一命二運三風水」,認為命運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然而,是否真的如此?是否存在一種力量,能使我們超越命運的束縛?
400 多年前,明代的思想家袁了凡給出了他的答案。他所著的《了凡四訓》,不僅是一部探討如何逆天改命的書,更是一部深刻的人生智慧寶典。袁了凡在書中提出了一個核心思想:「愚者認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這一觀點,開啟了一條改變命運的道路,引導人們透過自我提升,達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了凡四訓》的影響遠達海外,晚清政治家曾國藩將其列為子孫必讀的第一本書,哲學家胡適先生稱其為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的重要作品,日本著名企業家道勝和夫更是將其視為管理和經營企業的聖經,最終創造了兩家世界 500 強企業。
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了凡四訓》中的智慧,看看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應用袁了凡的教誨,改變命運,實現自我超越。
了凡四訓:透過修身養性來改造命運
袁了凡(原名袁煌),1533 年出生於浙江嘉善縣,家庭原本是官宦世家,但後來家道中落。童年時期,他失去了父親,母親希望他學醫。
在慈雲寺,袁了凡遇到了自稱孔先生的道古先鋒老人。孔先生精通相術,向袁了凡展示了其人生的一些重要轉折點,並建議他放棄學醫,改而致力於讀書考取功名。孔先生不僅準確預測了袁了凡考試的成績,還算出了他的官職和壽命。袁了凡對孔先生的預言深信不疑,因此一度陷入絕望,覺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失去了進取的動力。
36 歲時,袁了凡遇到了雲谷禪師,經過三天三夜的靜坐,袁了凡開始反思自己的命運觀。雲谷禪師告訴他,命運不是固定不變的,善惡的行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在雲谷禪師的指導下,袁了凡決定透過修行善業來改變命運。他在佛前懺悔過去的錯事,並立志要做三千件善事。之後,他的人生髮生了顯著的改變,包括功名的獲取、子嗣的得到,以及壽命的延長。
基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命運的新理解,袁了凡寫下了《了凡四訓》,原本是給兒子的四封家書,後整理成書。書中他分享了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四個方面的教誨,旨在指導人們如何透過自我努力來改善命運。
1. 立命之學
強調個人應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中的命運、學問、修養和處世之道。
立命之學的重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明確人生目標:瞭解自己的命運,並根據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社會條件,設定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人生目標。
修身齊家:強調個人應該先從修身做起,逐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修身是指修養個人品德,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有能力的人。
積善行:透過積累善行來改變命運。袁了凡認為,人的命運不是完全固定不變的,透過做好事、積累德行可以改善自己的運程。
知足常樂:教人應當知足,懂得滿足於現狀,從而達到心靈的平靜和快樂。
處世有道:在與人交往和社會實踐中,應當講究方法和策略,以禮待人,公正無私,保持誠信,以此來獲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2. 改過之法
強調了個人認識並改正自己過錯的重要性和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自我反省:袁了凡認為,自我反省是改過的第一步。個人應定期回顧自己的言行,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自欺欺人。
立即改正:發現錯誤後,應立即採取行動進行改正,而不是拖延或者忽視。袁了凡強調 “知錯即改” 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立即行動,才能真正從錯誤中學習和成長。
勇於承認錯誤:在他人指出自己的錯誤時,應勇於承認並感謝對方的指正。這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自我成長的表現。
尋求指導:在改正過程中,可以向他人尋求幫助和建議。透過聆聽他人的意見,可以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行為,發現之前未曾意識到的問題。
持續實踐:改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斷實踐和堅持的過程。透過持續的努力,將改正過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之成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
3. 積善之方
強調透過積累善行來改善個人的命運和人生境遇。這一部分的核心內容和重點包括:
日常生活中的善行:袁了凡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尋找並實踐做善事的機會,無論是對家人、朋友、還是陌生人,都應該展現出善意和幫助。
小善也重要:強調做善事不必非要有重大的行為或犧牲,日常生活中的小善行如誠實、寬容、助人為樂等都是積累善行的重要部分。
持之以恆:積善之方需要的不僅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持續的努力。袁了凡認為,只有不斷積累,才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收穫善行帶來的積極影響。
內心的轉變:善行不僅僅是外在行為的展現,更重要的是內心態度的轉變,如同懷有一顆感恩、慈悲和寬容的心,這種內在的品質轉變是真正積累善行的關鍵。
改善命運:袁了凡提出,透過持續積累善行,可以逐漸改善個人的命運。他認為善行能夠積累德力,這種德力能夠在無形中影響個人的運勢,帶來更多的好運和機遇。
廣泛的利益:積善之方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更是為了家庭、社會乃至於世界的和諧與福祉。透過個人的善行,可以促進社會的正向發展,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積善的行列中。
4. 謙德之效
強調謙虛的重要性及其對個人修養和命運改善的積極影響。這一部分的核心思想和重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提升個人品德:謙虛被視為一種高尚的品德,能夠促使人不斷自我反思和自我改進。透過謙虛,個人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促進自我提升和成長。
改善人際關係:謙虛的態度有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謙德之人通常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因為他們懂得傾聽他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感受,從而使人際交往更加順暢。
吸引正能量:謙虛使人更加開放,願意接受外界的正面能量和建議。這種態度有助於個人吸引更多的機遇和幫助,從而在無形中改善自己的命運。
促進學習和進步:謙德之人總是保持一種學習的態度,不論在任何成就面前都能保持一顆謙遜的心。這種永遠準備學習的態度是個人進步和成功的關鍵。
防止自滿和驕傲:《了凡四訓》中提到,謙德可以作為一種內在的監督機制,幫助人們避免因成就或優越而產生的自滿和驕傲,從而防止可能因此而引發的負面後果。
化解衝突:謙虛的態度有助於化解衝突,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和爭執。在遇到分歧時,謙德之人更能夠從他人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尋求共識,從而達到和諧解決問題的目的。
《了凡四訓》-揭秘因果的力量,逆天改運 https://bit.ly/3SAlJ2I
留言列表